CN101194279A - 会计科目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会计科目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4279A
CN101194279A CNA2006800205151A CN200680020515A CN101194279A CN 101194279 A CN101194279 A CN 101194279A CN A2006800205151 A CNA2006800205151 A CN A2006800205151A CN 200680020515 A CN200680020515 A CN 200680020515A CN 101194279 A CN101194279 A CN 101194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ny
account title
key element
title key
acc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205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四仓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a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a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ass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94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42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其中,可以基于会计科目要素来实时生成和输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在会计科目管理系统10中,按照从最上位到最下位的顺序将会计科目要素分成第1组到第n组,使得第1组包含最上位的概念,第n组包含最下位的概念,并且将分成第1组到第n组的会计科目要素从过去到现在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系统10中。系统10能够基于会计科目要素来构建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使得会计科目要素彼此系统相关,并且该系统包括:数据库生成装置,用于实时生成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以及数据库输出装置,用于实时输出所生成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

Description

会计科目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其中,计算机资源被用来管理用作会计数据并且按照从最上位到最下位的概念排列的多个会计科目要素。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用于根据管理会计来制作分类帐表,以及根据财务会计来制作财务报表的系统(参见专利文献1)。在该系统中,以独立于根据财务会计的会计科目系统的方式从财务会计系统获取会计科目属性,并且将重组手段和调整手段存储在存储装置中,从而通过重组手段和调整手段来重组和调整由财务会计系统所汇总的财务报表。该系统能够结合财务会计系统,根据财务会计来制作财务报表,并且还能够通过重组和调整财务报表,根据管理会计来制作分类帐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990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公报所公开的系统可以通过汇总所输入的会计科目要素来制作各时期的财务报表。然而,该系统不能从过去到现在按照时间顺序管理各个会计科目要素,因此不能基于从过去直到现在所存储的会计科目要素,来实时生成和输出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以使得会计科目要素彼此系统相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基于会计科目要素来实时生成和输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用于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是用于使用计算机资源来管理多个会计科目要素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其中,该会计科目要素用作会计数据,并且按照从最上位到最下位的概念排列。
基于以上基础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在所述会计科目管理系统中,所述会计科目要素按照从最上位到最下位的顺序分成第1组到第n组,使得第1组包含最上位的概念,第n组包含最下位的概念,并且将分成第1组到第n组的所述会计科目要素从过去到现在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所述系统中。所述会计科目管理系统能够基于所述会计科目要素,来构建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使得所述会计科目要素彼此系统相关,并且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库生成装置,用于实时生成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以及数据库输出装置,用于实时输出所生成的所述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在此,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包括分层结构损益结算表、分层结构资产负债表、分层结构收支预算表、分层结构盈余报表、分层结构盈余处置报表、分层结构财务报表附属说明书、分层结构拨款报表、分层结构损失处理报表、分层结构现金流报表、分层结构联结财务报表、分层结构总分类帐等的会计数据库。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生成装置能够实时生成具有从第1组到第n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输出装置能够实时输出生成为具有从第1组到第n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指定过去或直到现在的给定时间段时,所述数据库生成装置能够基于指定时间段内存在的所述会计科目要素,来实时生成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输出装置能够基于所述指定时间段内存在的所述会计科目要素,来实时输出所述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会计科目管理系统为如下:为每个会计科目要素设置开始指示符,以指示并入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并且为每个会计科目要素设置结束指示符,以指示移除出所述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使得所述开始指示符和所述结束指示符被用来从过去到现在按照时间顺序管理所述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和所述会计科目要素。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包括用于现时地或追溯地修改所述会计科目要素的科目修改装置,在该系统中,当所述科目修改装置追溯地修改会计科目要素时,自动修改从该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修改以与修改后的该会计科目要素一致的会计科目要素。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包括用于现时地或追溯地修改所述会计科目要素的科目修改装置,在该系统中,当所述科目修改装置现时地或追溯地修改属于上位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时,自动清除从该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修改以与修改后的该会计科目要素一致的下位概念内的其他会计科目要素。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包括会计科目要素的添加、改变或删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能够基于以从第1组(最上位概念的会计科目组)到第n组(最下位概念的会计科目组)的分组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该系统中的会计科目要素,来构建过去的或过去和现在两者的不同时间点的多个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能够实时生成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能够实时输出所生成的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该系统生成和输出过去的或过去和现在两者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来及时权衡不同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和会计科目要素。该系统可以基于所生成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来明确会计科目要素之间的系统联系,从而基于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和会计科目要素,来进行恰当的会计分析。
利用能够实时生成具有从第1组到第n组的分组中的至少一个组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数据库生成装置,以及能够实时输出生成为具有从第1组到第n组的分组中的至少一个组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数据库输出装置,该系统能够生成和输出具有第1组到第n组中的任何必要组的单独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该系统可以基于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来针对各组明确会计科目要素之间的相对联系,从而基于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和会计科目要素,来进行恰当和可靠的会计分析。
当指定过去或直到现在的给定时间段时,该系统能够基于指定时间段内所存在的会计科目要素,来实时生成和输出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并且通过指定给定时间段,可以在任何时间生成和输出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使得指定时间段内所存在的会计科目要素系统相关。该系统可以自由地指定过去或直到现在的时间段,并且使用指定时间段内所存在的会计科目要素,基于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针对指定时间段进行会计分析。
利用为每个会计科目要素设置的、用来分别指示并入和移除出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的开始指示符和结束指示符,该系统明确会计科目要素并入和移除出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使得可以确定给定会计科目要素包含在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中的时间段,从而可以使用开始指示符和结束指示符来从过去到现在按照时间顺序可靠地管理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和会计科目要素。
该系统包括用于现时地或追溯地修改会计科目要素的科目修改装置,从而当追溯地修改会计科目要素时,自动修改从该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修改以与修改后的该会计科目要素一致的会计科目要素,该系统能够自由地修改过去或现在的任何时间点的会计科目要素,并且能够基于修改后的会计科目要素,来构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在该系统中,当追溯地修改给定会计科目要素时,不需要逐一修改从该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与该会计科目要素相关联的所有会计科目要素,所以可以防止由于逐一修改所有会计科目要素所造成的错误,并且防止过程变得复杂。
该系统包括用于现时地或追溯地修改会计科目要素的科目修改装置,从而当现时地或追溯地修改属于上位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时,自动清除从该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修改以与修改后的该会计科目要素一致的下位概念内的其他会计科目要素,该系统能够自由地修改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会计科目要素,并且能够基于修改后的会计科目要素,来构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要修改以与上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一致的下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不保留在系统中,并且要修改以与上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一致的下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不包含在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中,从而可以防止在从该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直到现在的时间段内生成错误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
在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包括会计科目要素的添加、改变或删除的系统中,即使要存储在系统中的任何会计科目要素丢失,也可以自由地添加丢失的该会计科目要素;即使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所存在的任何会计科目要素是错误的,也可以将它改变为正确的会计科目要素;此外,即使任何不必要的会计科目要素存储在系统中,也可以追溯地将不必要的该会计科目要素从系统删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会计科目管理系统的配置图。
图2是xx年4月1日时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
图3是关于主控器的与图2相对应的示意图。
图4是xx年5月15日时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
图5是关于主控器的与图4相对应的示意图。
图6是xx年6月20日时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
图7是关于主控器的与图6相对应的示意图。
图8是xx年6月30日时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
图9是关于主控器的与图8相对应的示意图。
图10是xx年6月30日时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其中,输入指定时间段。
图11是关于主控器的与图10相对应的示意图。
图12是xx年5月15日时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其中,修改会计科目要素。
图13是关于主控器的与图12相对应的示意图。
图14是xx年6月30日时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其中,修改会计科目要素。
图15是xx年7月1日时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
图16是关于主控器的与图15相对应的示意图。
图17是xx年8月10日时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
图18是关于主控器的与图17相对应的示意图。
图19是xx年8月15日时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
图20是关于主控器的与图19相对应的示意图。
图21是总分类帐的示例性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
图22是延续图21的总分类帐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
图23是延续图22的总分类帐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会计科目管理系统;
11:个人计算机(计算机资源);
12:输入/输出接口;
13:辅助存储装置;
14:输入装置;
15:输出装置;
16:控制单元;
17:运算单元;
18:中央处理单元;
19:主存储装置;
24:科目主控器;
25:构成主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
图1是示例性会计科目管理系统10的配置图。在系统10中,个人计算机11(计算机资源)被用来管理用作会计数据并且按照从第1组到第n组排列的会计科目要素,基于会计科目要素,来制作下面将说明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在此,属于第1组的会计科目要素是最上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属于第n组的会计科目要素是最下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中间范围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属于第1组和第n组之间的第2组到第(n-1)组中的组。
系统10由计算机11和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2连接到计算机11的辅助存储装置13构成。计算机11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2连接到输入装置14和输出装置15。计算机11由中央处理单元(CPU)18和主存储装置19构成,其中,CPU 18包括控制单元16和运算单元17,主存储装置19存储预定应用程序。在系统10中,通过应用程序启动预定操作系统,以根据该操作系统来执行诸如数据库生成装置、数据库输出装置和科目修改装置的各种装置。辅助存储装置13包括用于分别存储会计科目要素的科目主控器20和用于存储会计科目要素之间的系统联结关系的构成主控器21。科目主控器20管理与各个会计科目要素有关的信息。构成主控器21管理与会计科目要素之间的联结有关的信息。联结关系表示会计科目要素之间在上位或下位上的概念联系。键盘、十键单元(ten-key unit)或扫描仪等用作输入装置14。液晶显示器、CRT或打印机等用作输出装置15。主存储装置19预存储了用于分别指定会计科目要素的多个现有会计科目。下面示出现有会计科目的例子。
1.用于形成资产负债表的现有会计科目的例子:(1)第1组:资产、负债以及资本;(2-1)紧接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2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递延资产;(2-2)紧接负债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2组):流动负债和固定负债;(2-3)紧接资本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2组):资金、资金盈余、盈利盈余、可供出售证券的未实现利润以及库藏股;(3-1)紧接流动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现金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帐款、有价证券、产品和商品、半成品和半制品、材料、预付金、预付款和预付费用、递延税金资产、其他流动资产以及呆帐准备金;(3-2)紧接固定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有形固定资产、无形固定资产以及投资;(3-3)紧接递延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创立费用、开业费用、新股发行成本、债券发行成本、开发费用以及实验和研究费用;(3-4)紧接流动负债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计帐款和费用、应计企业税、应计消费税、存入保证金、销货退回准备金、销货回扣准备金以及其他流动负债;(3-5)紧接固定负债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员工退休福利准备金、主管退休福利准备金、承前长期递延税金负债以及其他固定负债;(3-5)紧接资金盈余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资金盈余公积;(3-6)紧接盈利盈余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盈利盈余公积、退休准备公积金、红利公积金、研究和开发公积金、设施更新公积金、特别折旧公积金、其他公积金以及当期未处理盈利;(4-1)紧接有形固定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4组):房屋和建筑、机器、车辆和运输设备、工具、器具和设备、土地以及在建建筑物;(4-2)紧接投资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4组):有价证券投资、子公司股份、长期存款、应收长期贷款、长期预付费用以及呆帐准备金。
2.用于形成损益结算表的现有会计科目的例子:(1)第1组:营业损益、营业外损益、特别损益、未处理盈利;(2-1)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2组):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2-2)紧接营业外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2组):营业外收益和营业外费用;(2-3)紧接特别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2组):特别收益和特别损失;(3-1)紧接销售成本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期初库存、当期商品购买成本以及期末库存;(3-2)紧接营业外收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受取利息、红利、有价证券利息、投入不动产的租金收益以及其他营业外收益;(3-3)紧接营业外费用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支付利息、债券利息、债券发行折价偿还、债券发行成本偿还以及其他营业外费用;(3-4)紧接特别收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前期调整利润和固定资产出售利润;(3-5)紧接特别损失之下的概念(第3组):前期调整损失和固定资产出售损失。
3.用于形成收支预算表的现有会计科目的例子:(1)第1组:收入和支出;(2-1)紧接收入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2组):会费收入、运用资产收入、事业收入、委托费收入、当期总收入、前期递延收支差额、总收入等;(2-2)紧接支出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2组):事业费用、管理费用、固定资产取得支出、结转金支出、当期总支出、当期收支差额以及下期递延收支差额;(3-1)紧接会费收入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会费收入、注册费收入以及准入费收入;(3-2)紧接运用资产收入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存款利息收入和会议室租赁费收入;(3-3)紧接事业收入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广告费收入、出版物收入以及杂项收入;(3-4)紧接委托费收入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事务委托费收入和人事成本负担金收入;(3-5)紧接事业费用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出版物发行成本、福利事业费用、公共关系费用、涉外费用以及其他事业费用;(3-6)紧接管理费用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工资福利、临时雇员准备金、通信准备金、法定福利费用、租赁费、承包管理费、公用事业设施收费、外包成本、打印成本、通信费用、修理费用、消耗品费用、租税公共费以及支付手续费;(3-7)紧接取得固定资产取得支出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改装成本和购买装备成本;(3-8)紧接结转金支出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第3组):转到退休福利公积金帐户的钱和转到慈善基金公积金帐户的钱。
注意,现有会计科目不局限于所述的这些,并且可以将其他会计科目要素存储在主存储装置19中,作为现有会计科目。例如,可以将用于形成盈余报表、盈余处置报表、财务报表附属说明书、收入处置报表、损失处置报表、现金流报表、联结财务报表或总分类帐等的会计科目要素存储为现有会计科目。除存储在主存储装置19中的现有会计科目之外,系统10可以设置用于指定新的和任意的会计科目要素的多个新会计科目。利用键盘、十键单元或扫描仪将新会计科目输入到系统10,并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在系统10中,对于新会计科目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会计原则来任意地和自由地设置新会计科目,并将其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在系统10中,可以从主存储装置19实时提取现有会计科目和新会计科目,并且,通过使用所提取的现有会计科目和新会计科目,并为这些科目设置金额,可以构建科目和金额系统相关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以下称之为“会计数据库”)。如上所述,现有会计科目和新会计科目是会计科目要素,并且会计科目的金额也是会计科目要素。
在系统10中,现有会计科目和新会计科目从主存储装置19调用,并显示在液晶显示器或CRT的屏幕上,鼠标被用来选择会计科目,并将它们拖放到在屏幕上显示的科目输入区域中,同时在指定会计科目要素之前,将每个会计科目的金额输入到金额输入区域。同样,键盘被用来将新会计科目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并在指定会计科目要素之前,将每个新会计科目的金额输入到金额输入区域。此外,将会计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输入到在屏幕上显示的联结关系输入区域,从而指定会计科目之间的系统联结关系。注意,屏幕显示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时间输入区域和结算日输入区域、以及科目输入区域、金额输入区域和联结关系输入区域。
以从第1组到第n组的分组在屏幕上显示科目输入区域和金额输入区域。当将会计科目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时,为每个会计科目自动设置表示第1组的第1级标志、表示第2组的第2级标志或表示第n组的第n级标志。另外,当将会计科目的金额输入到金额输入区域时,为每个金额自动设置第1级标志、第2级标志或第n级标志。中央处理单元18根据第1级到第n级标志,将会计科目以及分别与它们各自的会计科目相关联的金额分成第1组到第n组,并且将它们输出到辅助存储装置13。辅助存储装置13以从第1组到第n组的分组将会计科目和金额存储到科目主控器20(会计科目要素存储装置)。从过去到现在按照时间顺序将会计科目和金额存储在主控器20中。中央处理单元18将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输出到辅助存储装置13。辅助存储装置13将联结关系存储到构成主控器21(联结关系存储装置)。从过去到现在按照时间顺序将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
在现在时刻将现有会计科目、新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存储到主控器20、21的例子中,将会计科目和金额分别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和金额输入区域,将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将指示现在时间点的开始指示符(指示会计科目要素并入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的开始指示符)输入到在屏幕上显示的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中央处理单元18为会计科目设置开始指示符,并且在将会计科目和金额输出到辅助存储装置13之前,根据第1级到第n级标志将它们分成第1组到第n组,从而将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存储到主控器20、21。根据来自中央处理单元18的指令,辅助存储装置13以从第1组到第n组的分组将已经设置开始指示符的会计科目和金额存储到科目主控器20,同时将联结关系存储到构成主控器21。
在将现有会计科目、新会计科目、金额和开始指示符存储到主控器20,并将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存储到主控器21之后,当向时间输入区域输入过去给定时间点或现在时间点,并输入会计数据库生成请求时,系统10基于会计科目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使用会计科目要素,来实时生成过去或现在的给定时间点的会计数据库,从而根据会计原则汇总会计科目要素(金额)(数据库生成装置)。另外,当输入会计数据库输出请求时,通过输出装置15实时输出所生成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系统10能够基于存储在主控器中的现有会计科目、新会计科目和金额,来生成过去的或过去和现在两者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多个会计数据库。在系统10中,当将给定时间点输入到结算日输入区域作为结算日时,中央处理单元18为现有会计科目和新会计科目设置结束指示符(指示会计科目要素移除出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的结束指示符)。从结束指示符的设置时间开始,已经设置结束指示符的会计科目不会包含在会计数据库中。在此,开始指示符和结束指示符使用表示时间的单位,可以仅是日期,也可以是日期和时间。时间可以以小时、分钟或秒为单位来表示。注意,金额与它相应的会计科目相关联,因此,通过为每个会计科目设置联结关系、开始指示符和结束指示符,可以明确联结关系和金额并入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以及金额移除出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因此,对于金额,不需要输入联结关系和开始指示符,并且不为金额设置开始指示符和结束指示符。
系统10能够实时生成具有从第1组到第n组的分组中的至少一个组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并且实时输出生成为具有从第1组到第n组的分组中的至少一个组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在此,生成和输出具有从第1组到第n组的分组中的至少一个组的会计数据库意味着:例如,如果会计科目要素以从第1组到第4组的分组存储在主控器20中,则生成和输出仅具有第2组、第1组到第3组、或者第2组和第4组的会计数据库。
当指定过去或直到现在的给定时间段时,系统10能够基于在该指定时间段内存在的会计科目要素,来实时生成会计数据库,使得指定时间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金额)相加或相减(数据库生成装置),并且系统10还能够基于指定时间段内存在的会计科目要素,来实时输出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例如,基于从现在起追溯给定三个月的时间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可以生成和输出汇总这三个月时间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金额)的会计数据库。另外,通过从按季度设置了结束指示符的会计科目要素取消结束指示符,可以基于该季度存在的所有会计科目要素,来生成和输出汇总整个季度中的会计科目要素(金额)的会计数据库。
在系统10中,可以在现在时间点将新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添加到已经存储一些会计科目和金额的主控器20,并且可以在现在时间点改变/删除已存储在主控器20中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会计科目修改装置)。另外,可以从现在起追溯地将新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添加到已经存储一些会计科目和金额的主控器20,还可以从现在起追溯地改变/删除已存储在主控器20中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会计科目修改装置)。在追溯地添加、改变或删除会计科目和金额的例子中,将过去给定时间点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当输入过去给定时间点时,以追溯到该过去给定时间点的方式将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显示在输出装置15的屏幕上,并且将该过去给定时间点的科目输入区域、金额输入区域、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和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显示在输出装置15的屏幕上。
在现在时间点将会计科目和金额添加到主控器20的例子中,将要添加的会计科目和金额分别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和金额输入区域,将所添加的会计科目和其他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并将指示现在时间点(添加时间)的开始指示符输入到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中央处理单元18为所添加的每个会计科目设置开始指示符,并将所添加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连同所添加的会计科目和其他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一起输出到辅助存储装置13,从而将它们存储到主控器20、21。根据来自中央处理单元18的指令,辅助存储装置13将已经设置开始指示符的所添加的会计科目连同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存储到主控器20、21。通过在现在时间点添加会计科目和金额,更新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但是添加之前(更新之前)已存储的记录保留在主控器20、21中,不进行任何修改。
在追溯地将会计科目和金额添加到主控器20的例子中,将过去给定时间点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将要添加的会计科目和金额分别输入到过去给定时间点的科目输入区域和金额输入区域,将所添加的会计科目和其他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输入到过去给定时间点的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并将指示过去给定时间点的开始指示符输入到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中央处理单元18为所添加的每个会计科目设置开始指示符,并将所添加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连同所添加的会计科目和其他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一起输出到辅助存储装置13,从而将它们存储到主控器20、21。根据来自中央处理单元18的指令,辅助存储装置13参考在时间输入区域中输入的时间数据和开始指示符的时间数据,以追溯到过去添加时间的方式,将已经设置开始指示符的所添加的会计科目连同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存储到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通过追溯地添加会计科目和金额,所添加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并入现在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中,同样并入从添加时间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存储记录中,从而更新从添加时间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存储记录(自动修改装置)。添加之前(更新之前)已存储的记录保留在主控器20、21中,不进行任何修改。
在现在时间点改变会计科目和金额的例子中,在科目输入区域中显示和改变要改变的会计科目,并在金额输入区域中显示和改变要改变的金额。此外,将改变后的会计科目和其他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并将指示现在时间点(改变时间)的开始指示符输入到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中央处理单元18为改变后的每个会计科目设置开始指示符,将改变前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并将改变后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输出到辅助存储装置13,从而将它们存储到主控器20、21。根据来自中央处理单元18的指令,辅助存储装置13将改变前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并将已经设置开始指示符的改变后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存储到主控器20、21。通过在现在时间点改变会计科目和金额,更新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但是,改变之前(更新之前)已存储的记录保留在主控器20、21中,不进行任何修改。当在现在时间点改变属于上位概念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时,中央处理单元18从主控器20、21中自动清除要改变以与改变后的上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一致的下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自动修改装置)。在关于此的具体例子中,当改变属于第2组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时,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要改变以与改变后的该会计科目和金额一致的第3组和后续组中的其他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将与改变后的该会计科目和金额相对应的下位概念内的新的会计科目和金额分别重新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和金额输入区域,将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并将开始指示符输入到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
在追溯地改变会计科目和金额的例子中,将过去给定时间点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在过去给定时间点的科目输入区域中显示和改变要改变的会计科目,并在过去给定时间点的金额输入区域中显示和改变要改变的金额。此外,将改变后的会计科目与其他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输入到过去给定时间点的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并将指示过去给定时间点的开始指示符输入到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中央处理单元18为改变后的每个会计科目设置开始指示符,将改变前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将改变后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以及改变后的会计科目与其他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一起输出到辅助存储装置13,从而将它们存储到主控器20、21。根据来自中央处理单元18的指令,辅助存储装置13将改变前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并以追溯到过去改变时间的方式将已经设置开始指示符的改变后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存储到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通过追溯地改变会计科目和金额,将改变后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并入现在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中,同样并入从改变时间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存储记录中,从而更新从改变时间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存储记录(自动修改装置)。即,自动改变从过去改变时间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改变以与改变后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一致的与改变后的会计科目和金额在同一组中的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改变之前(更新之前)已存储的记录保留在主控器20、21中,不进行任何修改。
当追溯地改变属于上位概念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时,中央处理单元18自动清除从改变时间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改变以与改变后的上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一致的下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自动修改装置)。在关于此的具体例子中,当改变属于第2组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时,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从过去改变时间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改变以与改变后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一致的第3组和后续组中的其他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将与改变后的会计科目和金额相关联的下位概念内的新的会计科目和金额分别重新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和金额输入区域,将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并将开始指示符输入到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根据情况处理与改变后的会计科目和金额相关联的下位概念内的新的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
在现在时间点删除会计科目和金额的例子中,在科目输入区域中显示和删除要删除的会计科目,并在金额输入区域中显示和删除要删除的金额。中央处理单元18将所删除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根据来自中央处理单元18的指令,辅助存储装置13将所删除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当在现在时间点删除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时,更新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但是删除之前(更新之前)已存储的记录保留在主控器20、21中,不进行任何修改。当在现在时间点删除属于上位概念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时,中央处理单元18将属于下位概念的并且要删除以与所删除的上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一致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连同联结关系一起从主控器20、21中自动清除(自动修改装置)。在关于此的具体例子中,当删除属于第2组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时,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要删除以与所删除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一致的第3组和后续组中的其他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
在追溯地删除会计科目和金额的例子中,将过去给定时间点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在过去给定时间点的科目输入区域中显示和删除要删除的会计科目,并在过去给定时间点的金额输入区域中显示和删除要删除的金额。中央处理单元18将所删除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根据来自中央处理单元18的指令,辅助存储装置13以追溯到过去删除时间的方式将所删除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当追溯地删除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时,不仅将要删除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从现在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中删除,而且还从删除时间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存储记录中删除,从而更新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自动修改装置)。即,自动删除从过去删除时间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删除以与所删除的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致的与所删除的会计科目和金额在同一组中的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删除之前(更新之前)已存储的记录保留在主控器20、21中,不进行任何修改。当追溯地删除属于上位概念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时,中央处理单元18从主控器20、21中自动清除从删除时间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删除以与所删除的上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一致的下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自动修改装置)。在关于此的具体例子中,当删除属于第2组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时,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从删除时间点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删除以与所删除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一致的第3组和后续组中的其他会计科目、金额和联结关系。
图2、4、6和8是按照时间顺序示出示例性会计数据库的图。图3、5、7和9是主控器20和21存储了一些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的示意图。图2示出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图4示出xx年5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图6示出xx年6月2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图8示出xx年6月30日(结算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注意,图3与图2相对应,图5与图4相对应。图7与图6相对应,图9与图8相对应。在该实施例中,损益结算表作为会计数据库的例子,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损益结算表中的营业损益。注意,将以会计科目管理系统10在xx年6月30日时运行,而图2、4和6示出过去的会计数据库为前提,参考图2到9来说明系统10。另外,前提还包括:第一个会计数据库是在xx年4月1日时制作的。
在图2、4、6和8中,会计数据库具有按照从第1组到第2组排列的会计科目要素,但是第1组和第2组的分组并不是限制性的,可以以超出第2组的方式来排列会计科目要素。注意,该图中的会计科目要素是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总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总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
在图2所示的会计数据库中,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是会计科目要素,并将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联接到营业损益,以形成分层结构。营业损益是第1组中的会计科目要素,而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属于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第2组。当xx年4月1日时,A公司销售额的金额是(1,000,000),A公司销售成本的金额是(220,000),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的金额是(450,000)。xx年4月1日时的营业收入的等于通过从A公司销售额减去A公司销售成本以及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330,000)。为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设置指示并入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的开始日期4月1日(开始指示符)。
在系统10中,如图3所示,利用输入装置1 4将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未示出),并利用输入装置14将它们的金额和开始日期4/1(开始指示符)分别输入到金额输入区域(未示出)和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未示出)。对于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由中央处理单元18设置开始日期4/1。将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科目主控器20(数据存储装置)。营业损益和营业收入是从主存储装置19提取并且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的现有会计科目。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以及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是由新会计科目指定的新的和任意的会计科目要素,并且使用键盘将它们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并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
接着,利用输入装置14将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相对营业损益的系统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未示出)。此时,仅输入那些会计科目要素和紧接其下的等级的下一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地,仅输入属于第1组的会计科目要素和属于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的第2组的会计科目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不输入属于第1组的会计科目要素和属于第3组的会计科目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将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相对营业损益的联结关系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构成主控器21(数据存储装置)。一旦输入联结关系,则营业损益与A公司销售额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A公司销售成本彼此相关。此外,营业损益与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营业收入彼此相关。结果,如下情况将变得显而易见: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作为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存在;营业损益由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形成;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A公司销售额减去A公司销售成本以及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注意,在系统10中,预定计算公式(函数)可以设置和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从而可以根据会计原则,利用所存储的计算公式来进行会计科目要素的加减乘除。在系统10中,利用计算公式来自动计算营业收入。
在将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金额和联结关系存储到主控器之后,当将xx年4月1日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并输入会计数据库制作请求时,系统10自动生成图2中的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在系统10中,当输入销售额、销售成本以及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的金额时,利用预先存储的计算公式来自动计算营业收入。在系统10中,将所生成的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和辅助存储装置13。当输入会计数据库输出请求时,系统10通过液晶显示器、CRT或打印机来输出所生成的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系统10能够在xx年4月1日或在xx年4月1日之后的任何时间实时生成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并能够在xx年4月1日或在xx年4月1日之后的任何时间实时输出所生成的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
当与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进行比较时,如图4所示的xx年5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另外包含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它们的金额(会计科目修改装置)。在图4所示的会计数据库中,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是会计科目要素,并且将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联接到营业损益,以形成分层结构。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属于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第2组。如xx年5月15日时所添加的,B公司销售额的金额、B公司销售成本的金额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的金额分别是(800,000)、(350,000)和(370,000)。xx年5月15日时的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将A公司销售额和B公司销售额相加而获得的销售额减去A和B公司的销售成本以及A和B公司的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410,000)。为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设置指示并入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的开始日期5月15日(开始指示符)。
在系统10中,如图5所示,利用输入装置14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并利用输入装置14将它们的金额和开始日期5/15(开始指示符)分别输入到金额输入区域和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对于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由中央处理单元18设置开始日期5/15。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它们的金额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科目主控器20(数据存储装置)。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是由新会计科目所指定的新的和任意的会计科目要素,并且使用键盘将它们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并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
接着,利用输入装置14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相对营业损益的系统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相对营业损益的系统联结关系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构成主控器21(数据存储装置)。一旦输入联结关系,则营业损益与B公司销售额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B公司销售成本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彼此相关。结果,如下情况将变得显而易见: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作为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存在;营业损益由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形成;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将A公司销售额和B公司销售额相加而获得的销售额减去A和B公司的销售成本以及A和B公司的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
在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存储到主控器20、21之后,当将xx年5月15日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并输入会计数据库制作请求时,系统10自动生成图4中的xx年5月15日时的数据库(会计数据库生成装置)。系统10根据预定计算公式来自动计算营业收入。系统10在xx年5月15日更新xx年4月1日时的存储记录。将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保留在主控器20、21中,作为存储记录。注意,在xx年5月15日进行更新之后,主控器20、21仅存储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它们的金额以及B公司相对营业损益的联结关系。即,仅将图4所示的会计数据库不同于图2中的会计数据库的部分存储在科目主控器20和构成主控器21中。另外,从现在起,已经设置开始日期(开始指示符)的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包含在会计数据库中,除非为它们设置结束日期(结束指示符)。在系统10中,还可以将所生成的xx年5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和辅助存储装置13。当输入会计数据库输出请求时,系统10通过液晶显示器、CRT或打印机来输出所生成的xx年5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在系统10中,可以在xx年5月15日或在xx年5月15日之后的任何时间实时生成xx年4月1日时和xx年5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并且可以在xx年5月15日或在xx年5月15日之后的任何时间实时输出所生成的xx年4月1日时和xx年5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
当与xx年5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进行比较时,如图6所示,xx年6月2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另外包含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它们的金额,并且改变了A公司销售额的金额和A公司销售成本的金额(会计科目修改装置)。在图6所示的会计数据库中,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是会计科目要素,并将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联接到营业损益,以形成分层结构。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属于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第2组。如xx年6月20日所改变的,A公司销售额的金额和A公司销售成本的金额分别是(950,000)和(210,000)。如xx年6月20日所添加的,C公司销售额的金额、C公司销售成本的金额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的金额分别是(1,050,000)、(410,000)和(480,000)。xx年6月20日时的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将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和C公司销售额相加而获得的销售额减去A、B和C公司的销售成本以及A、B和C公司的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530,000)。对于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设置指示并入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的开始日期6月20日(开始指示符)。
在系统10中,如图7所示,利用输入装置14将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利用输入装置14将它们的金额和开始日期6/20(开始指示符)分别输入到金额输入区域和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并将A公司销售额的金额和A公司销售成本的金额输入到金额输入区域。对于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由中央处理单元18设置开始日期6/20。将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它们的金额、A公司销售额的金额以及A公司销售成本的金额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科目主控器20(数据存储装置)。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是由新会计科目所指定的新的和任意的会计科目要素,并且使用键盘将它们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并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
接着,利用输入装置14将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相对营业损益的系统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将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相对营业损益的联结关系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构成主控器21(数据存储装置)。一旦输入联结关系,则营业损益与C公司销售额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C公司销售成本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彼此相关。结果,如下情况将变得显而易见: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作为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存在;营业损益由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形成;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将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和C公司销售额相加而获得的销售额减去A、B和C公司的销售成本以及A、B和C公司的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
在将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存储到主控器20、21之后,当将xx年6月20日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并输入会计数据库制作请求时,系统10自动生成图6中的xx年6月2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系统10根据预定计算公式来自动计算营业收入。系统10在xx年6月20日更新xx年5月15日时的存储记录。正如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一样,将xx年5月15日时的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保留在主控器20、21中,作为存储记录。注意,在xx年6月20日进行更新之后,主控器20、21仅存储了C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它们的金额以及C公司相对营业损益的联结关系(数据库存储装置)。即,仅将图6所示的会计数据库不同于图4中的会计数据库的部分存储到科目主控器20和构成主控器21。另外,从现在起,已经设置开始日期(开始指示符)的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包含在会计数据库中,除非为它们设置结束日期(结束指示符)。在系统10中,还可以将所生成的xx年6月2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和辅助存储装置13。当输入会计数据库输出请求时,系统10通过液晶显示器、CRT或打印机来输出所生成的xx年6月2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在系统10中,可以在xx年6月20日或在xx年6月20日之后的任何时间实时生成xx年4月1日、xx年5月15日和xx年6月2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存储装置),并且可以在xx年6月20日或在xx年6月20日之后的任何时间实时输出所生成的xx年4月1日、xx年5月15日和xx年6月2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
在结算日xx年6月30日,制作图8所示的会计数据库。当与xx年6月2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进行比较时,xx年6月3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另外包含通过汇总A、B和C公司的销售额而获得的总销售额、通过汇总A、B和C公司的销售成本而获得的总销售成本、通过汇总A、B和C公司的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会计科目修改装置)。在图8所示的会计数据库中,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总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总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是会计科目要素,并将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总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总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联接到营业损益,以形成分层结构。总销售额、总销售成本以及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属于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第2组。当xx年6月30日时,总销售额是(2,800,000),总销售成本是(970,000),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是(1,300,000)。xx年6月30日时的营业收入等于从总销售额减去总销售成本以及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530,000)。对于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总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总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设置指示移除出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的结束日期6月30日(结束指示符)。
在系统10中,如图9所示,利用输入装置14将总销售额、总销售成本以及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将总销售额、总销售成本以及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科目主控器20(数据存储装置)。总销售额、总销售成本以及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是现有会计科目,从主存储装置19提取它们,并将它们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接着,利用输入装置14将总销售额、总销售成本以及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相对营业损益的系统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将总销售额、总销售成本以及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相对营业损益的联结关系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构成主控器21(数据存储装置)。一旦输入联结关系,则营业损益与总销售额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总销售成本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彼此相关。结果,如下情况将变得显而易见:总销售额、总销售成本以及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作为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存在;营业损益由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总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总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形成。
在系统10中,调用营业损益,并将作为结算日的结束日期6月30日输入到结算日输入区域。当将6月30日输入到结算日输入区域时,中央处理单元18为营业损益设置结束指示符,并为其他会计科目要素自动设置结束指示符。在系统10中,xx年7月1日时或xx年7月1日之后的会计数据库中不会包含已经设置结束日期的会计科目要素。在将结束日期xx年6月30日输入到结算日输入区域之后,当输入会计数据库制作请求时,系统10自动生成图8中的结算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系统10根据预定计算公式来自动计算总销售额、总销售成本、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系统10在xx年6月30日更新6月20日时的存储记录。正如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以及xx年5月15日时的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一样,将xx年6月20日时的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保留在主控器20、21中,作为存储记录。注意,在xx年6月30日进行更新之后,主控器20、21存储了已经设置结束指示符的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数据存储装置)。
在系统10中,还可以将所生成的xx年6月3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和辅助存储装置13。当输入会计数据库输出请求时,系统10通过液晶显示器、CRT或打印机来输出所生成的xx年6月3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在系统10中,可以在xx年6月30日或在xx年6月30日之后的任何时间实时生成xx年4月1日、xx年5月15日、xx年6月20日以及xx年6月3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存储装置),并且可以在xx年6月30日或在xx年6月30日之后的任何时间实时输出所生成的xx年4月1日、xx年5月15日、xx年6月20日以及xx年6月3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
图10是示出结算日时的会计数据库的另一个例子的图,而图11是主控器20和21存储了一些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的示意图。图11与图10相对应。图10示出在输入指定时间段(5月15日到6月30日)之后所生成的会计数据库。在该会计数据库中,在输入指定时间段(5月15日到6月30日)时,从会计数据库取消选择作为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科目要素的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以及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损益、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总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总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是会计科目要素,并将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总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总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联接到营业损益,以形成分层结构。在指定时间段中,总销售额是(1,850,000),总销售成本是(760,000),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是(850,000)。指定时间段内的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总销售额减去总销售成本以及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240,000)。在系统10中,调用营业损益,将指定时间段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当输入指定时间段,并输入会计数据库制作请求时,系统10参考在时间输入区域中输入的指定时间段的时间数据,提取指定时间段的会计科目要素,从而实时生成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系统10根据预定计算公式来自动计算总销售额、总销售成本、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当输入会计数据库输出请求时,系统10实时输出基于指定时间段内存在的会计科目要素而生成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
图12是示出具有从xx年6月30日追溯到xx年5月15日改变(修改)的会计科目要素的5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的例子的图,而图13是主控器20和21存储了一些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的示意图。图14是示出具有改变(修改)后的会计科目要素的结算日时的会计数据库的例子的图。图13与图12相对应。在xx年6月30日,如图12所示,在形成xx年5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的所有会计科目要素中,将B公司销售额改变为D公司销售额,将B公司销售成本改变为D公司销售成本,将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改变为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并将B公司的金额改变为D公司的金额(会计科目修改装置)。
在图12所示的会计数据库中,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D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是会计科目要素,将A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D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联接到营业损益,以形成分层结构。D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成本、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属于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第2组。在xx年5月15日时,D公司销售额的金额是(750,000),D公司销售成本的金额是(190,000),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的金额是(310,000)。xx年5月15日时的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将A公司销售额和D公司销售额相加而获得的总销售额减去A和D公司的销售成本以及A和D公司的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580,000)。对于D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成本以及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设置指示并入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的开始日期5月15日(开始指示符)。
在系统10中,将5月15日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在图13所示的5月15日时的科目输入区域中显示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在该科目输入区域中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改变为D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成本以及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并且,在5月15日时的金额输入区域中显示B公司的金额,并在该金额输入区域中将B公司的金额改变为D公司的金额。此外,将D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成本以及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相对营业损益的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并将5月15日输入到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中央处理单元18为D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成本以及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设置开始日期5/15(开始指示符),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它们的金额以及联结关系,并将D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成本、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它们的金额以及联结关系输出到辅助存储装置13,从而将它们存储到主控器20、21。根据来自中央处理单元18的指令,辅助存储装置13从主控器20、21中清除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它们的金额以及联结关系,并以追溯到5月15日(改变时间)的方式,将已经设置开始指示符的D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成本以及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存储到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数据存储装置)。通过以追溯到5月15日的方式改变会计科目和金额,将改变后的会计科目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并入xx年6月30日时的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的记录,同样并入xx年6月20日时的存储记录,从而更新xx年5月15日、xx年6月20日以及xx年6月30日时的存储记录(自动修改装置)。在改变会计科目要素之后,xx年6月30日时的主控器20存储了已经设置结束指示符的A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D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数据库存储装置)。将xx年4月1日时的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保留在主控器20、21中,作为存储记录。
在图14所示的结算日(6月3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中,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总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D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总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成为会计科目要素,以与5月15日的会计科目和金额的改变一致,并将A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总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D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总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联接到营业损益,以形成分层结构。在xx年6月30日时,总销售额是(2,750,000),总销售成本是(810,000),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是(1,240,000)。xx年6月30日时的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总销售额减去总销售成本以及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700,000)。
对于A公司销售额、D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总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D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总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D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设置指示移除出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的结束日期6月30日(结束指示符)。在将xx年5月15日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之后,当输入会计数据库制作请求时,系统10自动生成具有修改后的会计科目要素的xx年5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在将结束日期xx年6月30日输入到结算日输入区域之后,当在xx年6月30日输入会计数据库制作请求时,系统10自动生成具有修改后的会计科目要素的结算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在系统10中,还可以将具有改变后的会计科目要素的xx年5月15日、xx年6月20日以及xx年6月3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和辅助存储装置13。当输入会计数据库输出请求时,系统10通过液晶显示器、CRT或打印机来输出所生成的图12或14中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
图15是示出xx年7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的例子的图,图17是示出xx年8月1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的例子的图。图16和18是主控器20和21存储了一些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的示意图。图16与图15相对应,图18与图17相对应。图15和17中的会计数据库是在结算日(xx年6月30日)或在结算日之后重新生成的数据库。
在图15所示的会计数据库中,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是会计科目要素,并将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联接到营业损益,以形成分层结构。营业损益是第1组中的会计科目要素,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属于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第2组。在xx年7月1日时,A公司销售额的金额是(1,200,000),A公司销售成本的金额是(220,000),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的金额是(470,000)。xx年7月1日时的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A公司销售额减去A公司销售成本以及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510,000)。对于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设置指示并入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的开始日期7月1日(开始指示符)。
在系统10中,如图1 6所示,利用输入装置14将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并利用输入装置14将它们的金额和开始日期7/1(开始指示符)分别输入到金额输入区域和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对于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由中央处理单元18设置开始日期7/1。将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科目主控器20(数据存储装置)。
接着,利用输入装置14将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相对营业损益的系统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将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相对营业损益的联结关系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构成主控器21(数据存储装置)。一旦输入联结关系,则营业损益与A公司销售额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A公司销售成本彼此相关。此外,营业损益与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营业收入彼此相关。结果,如下情况将变得显而易见: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作为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存在;营业损益由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形成;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A公司销售额减去A公司销售成本以及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
在将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金额以及联结关系存储到主控器20、21之后,当将xx年7月1日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并输入会计数据库制作请求时,系统10自动生成图15中的xx年7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系统10自动计算营业收入。系统10将所生成的xx年7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或辅助存储装置13。当输入会计数据库输出请求时,系统10通过液晶显示器、CRT或打印机来输出所生成的xx年7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会计数据库输出装置)。在系统10中,可以在xx年7月1日或在xx年7月1日之后的任何时间实时生成xx年7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并且可以在任何时间实时输出所生成的xx年7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同样,在系统10中,在xx年7月1日或在xx年7月1日之后的任何时间,不仅可以实时生成xx年7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而且还可以实时生成xx年4月1日、xx年5月15日、xx年6月20日以及xx年6月3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并且可以在xx年7月1日或在xx年7月1日之后的任何时间实时输出所生成的xx年4月1日、xx年5月15日、xx年6月20日以及xx年6月3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
当与xx年7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进行比较时,图17所示的xx年8月1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另外包含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它们的金额(会计科目修改装置)。在图17所示的会计数据库中,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是会计科目要素,并将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联接到营业损益,以形成分层结构。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属于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第2组。在xx年8月10日时,B公司销售额的金额是(950,000),B公司销售成本的金额是(360,000),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的金额是(340,000)。xx年8月10日时的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将A公司销售额和B公司销售额相加而获得的总销售额减去A和B公司的销售成本以及A和B公司的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760,000)。对于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设置指示并入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的开始日期8月10日(开始指示符)。
在系统10中,如图18所示,利用输入装置14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输入到科目输入区域,并利用输入装置14将它们的金额和开始日期8/10(开始指示符)分别输入到金额输入区域和开始指示符输入区域。对于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由中央处理单元18设置开始日期8/10。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它们的金额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科目主控器20(数据存储装置)。
接着,利用输入装置14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相对营业损益的系统联结关系输入到联结关系输入区域。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相对营业损益的联结关系从中央处理单元18传送到辅助存储装置13,并存储到构成主控器21(数据存储装置)。当输入联结关系时,营业损益与B公司销售额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B公司销售成本彼此相关,营业损益与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彼此相关。结果,如下情况将变得显而易见: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作为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存在;营业损益由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形成;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A公司销售额和B公司销售额的总和减去A和B公司的销售成本以及A和B公司的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
在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连同它们的金额和联结关系一起存储到主控器20、21之后,当将xx年8月10日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并输入会计数据库制作请求时,系统10自动生成图17中的xx年8月1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系统10自动计算营业收入。系统10在xx年8月10日更新xx年7月1日时的存储记录。将xx年7月1日时的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保留在主控器20、21中,作为存储记录。注意,在xx年8月10日进行更新之后,主控器20、21仅存储了B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它们的金额以及B公司相对营业损益的联结关系。即,仅将图17所示的会计数据库不同于图15中的会计数据库的部分存储在主控器20、21中。另外,从现在起,已经设置开始日期(开始指示符)的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包含在会计数据库中,除非为它们设置结束日期(结束指示符)。
在系统10中,还可以将所生成的xx年8月1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存储在主存储装置19或辅助存储装置13中。当输入会计数据库输出请求时,系统10通过液晶显示器、CRT或打印机来输出所生成的xx年8月1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同样,在系统10中,在xx年8月10日或在xx年8月10日之后的任何时间,不仅可以实时生成xx年8月10日时的会计数据库,而且还可以实时生成xx年4月1日、xx年5月15日、xx年6月20日、xx年6月30日以及xx年7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并且可以在xx年8月10日或在xx年8月10日之后的任何时间实时输出所生成的xx年4月1日、xx年5月15日、xx年6月20日、xx年6月30日以及xx年7月1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
图19是示出8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的例子的图。图20是主控器20和20存储了一些会计科目要素和联结关系的示意图。图20与图19相对应。该会计数据库是在删除营业损益中的结束日期(结算日6月30日)和开始日期(7月1日)之后所生成的会计数据库。在系统10中,可以追溯地删除结束日期和开始日期,并且,当删除营业损益中的结束日期(6月30日)和开始日期(7月1日)时,从xx年4月1日到xx年8月15日存在的会计科目要素仍然包含在会计数据库中。
在图19所示的会计数据库中,营业损益、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以及它们的金额是会计科目要素,并将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总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总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联接到营业损益,以形成分层结构。xx年8月15日时的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总销售额减去总销售成本以及总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1,290,000)。对于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设置开始日期4月1日、5月15日、6月20日、7月1日或8月10日(开始指示符)。
在系统10中,一旦删除营业损益中的结束日期和开始日期,则营业损益与A公司销售额(开始日期4月1日)、A公司销售(开始日期7月1日)、B公司销售额(开始日期5月15日)、B公司销售额(开始日期8月10日)以及C公司销售额(开始日期6月20日)相关,营业损益还与A公司销售成本(开始日期4月1日)、A公司销售成本(开始日期7月1日)、B公司销售成本(开始日期5月15日)、B公司销售成本(开始日期8月10日)以及C公司销售成本(开始日期6月20日)相关。此外,营业损益与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开始日期4月1日)、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开始日期7月1日)、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开始日期5月15日)、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开始日期8月10日)以及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开始日期6月20日)相关,营业损益还与营业收入(开始日期4月1日)相关。结果,如下情况将变得显而易见: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作为紧接营业损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存在;营业损益由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C公司销售额、A公司销售成本、B公司销售成本、C公司销售成本、A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B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C公司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及营业收入形成;营业收入等于通过从将A公司销售额、B公司销售额和C公司销售额相加而获得的总销售额减去A、B和C公司的销售成本以及A、B和C公司的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而获得的金额。
在删除营业损益中的结束日期和开始日期之后,当将xx年8月15日输入到时间输入区域,并输入会计数据库制作请求时,系统10生成图19中的xx年8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生成装置)。在系统10中,还可以将所生成的xx年8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存储到主存储装置19或辅助存储装置13。当输入会计数据库输出请求时,系统10通过液晶显示器、CRT或打印机来输出所生成的xx年8月15日时的会计数据库(数据库输出装置)。注意,在系统10中,可以追溯到xx年6月30日,来再次为营业损益设置结束日期(xx年6月30日)和开始日期(xx年7月1日)。
在系统10中,使用以从第1组到第n组的分组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的会计科目要素,并根据会计原则汇总会计科目要素,从而构建过去的或过去和现在两者的不同时间点的多个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在该系统中,可以利用数据库生成装置和数据库输出装置来生成和输出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来及时权衡不同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或会计科目要素。系统10可以基于所生成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来明确会计科目要素之间的系统联系,从而基于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和会计科目要素,来进行适当的会计分析。
在系统10中,可以实时生成和输出具有从第1组到第n组的分组中的至少一个组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因此,通过生成和输出具有从第1组到第n组中的任何必要组的单独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可以针对各组明确会计科目要素之间的相对联系,从而基于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和会计科目要素,来进行适当的和可靠的会计分析。
在系统10中,当指定过去的或直到现在的给定时间段时,使用指定时间段内存在的会计科目要素,并根据会计原则来汇总会计科目要素,使得可以实时生成和输出指定时间段内存在的会计科目要素系统相关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从而可以基于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针对指定时间段进行会计分析。
在系统10中,为每个会计科目要素设置开始指示符,以指示会计科目要素并入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并为每个会计科目要素设置结束指示符,以指示会计科目要素移除出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从而明确会计科目要素并入和移除出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使得可以确定给定会计科目要素包含在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中的时间段,从而通过使用开始指示符和结束指示符,来从过去到现在按照时间顺序可靠地管理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和会计科目要素。
在系统10中,可以自由地修改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会计科目要素,因此,可以基于修改后的会计科目要素,来构建过去或现在的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当追溯地修改会计科目要素时,系统10自动修改从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时间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修改以与修改后的会计科目要素一致的会计科目要素,因此可以不需要逐个修改从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直到现在的所有会计科目要素,使得可以防止由于逐个修改所有会计科目要素所导致的错误,并且可以防止过程变得复杂。
当现时地或追溯地修改属于上位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时,系统10自动清除从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修改以与修改后的会计科目要素一致的下位概念内的其他会计科目要素,使得要修改以与修改后的上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一致的下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不会保留在系统10中,并且要修改以与修改后的上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一致的下位概念内的会计科目要素不会包含在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中,因此可以防止在从会计科目的修改直到现在的时间段内生成错误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在系统10中,即使丢失了要存储的任何会计科目要素,也可以自由地添加丢失的该会计科目要素;即使在过去时间点存在任何错误的会计科目要素,也可以将它改变为正确的会计科目要素;而且,即使在该系统中存储了任何不必要的会计科目要素,也可以追溯地删除不必要的该会计科目要素。
图21和22分别是总分类帐的示例性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以及延续图21的总分类帐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而图23是延续图22的总分类帐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图。在图21到23中,未示出各会计科目要素的内容和各会计科目要素的金额。正如图2到20所示的损益结算表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一样,基于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的会计科目要素,来生成图21到23所示的总分类帐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其中,根据会计原则利用数据库生成装置来汇总会计科目要素。
在所示的总分类帐中,资产、负债、资本、收益和费用形成第1组。将会计科目要素资产、负债、资本、收益和费用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属于紧接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2组)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将会计科目要素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资产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流动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现金、存款、应收票据、应收帐款、有价证券、库存资产、其他流动资产以及呆帐准备金。将会计科目要素现金、存款、应收票据、应收帐款、有价证券、库存资产、其他流动资产以及呆帐准备金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流动资产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现金、存款、应收票据、应收帐款、有价证券、库存资产、其他流动资产以及呆帐准备金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固定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有形固定资产、无形固定资产以及投资和其他资产。将会计科目要素有形固定资产、无形固定资产以及投资和其他资产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固定资产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有形固定资产、无形固定资产以及投资和其他资产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递延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新股发行成本、债券发行成本以及债券发行折价。将会计科目要素新股发行成本、债券发行成本以及债券发行折价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递延资产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新股发行成本、债券发行成本以及债券发行折价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
属于紧接存款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4组)有储蓄存款和支票存款。将会计科目要素储蓄存款和支票存款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存款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储蓄存款和支票存款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库存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4组)有产品、商品、半成品、原材料以及库存品。将会计科目要素产品、商品、半成品、原材料以及库存品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库存资产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产品、商品、半成品、原材料以及库存品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其他流动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4组)有预付款/预付费用、递延税金资产、应收短期贷款、应收帐款/应计收益、暂付消费税以及暂付款。将会计科目要素预付款/预付费用、递延税金资产、应收短期贷款、应收帐款/应计收益、暂付消费税以及暂付款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其他流动资产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预付款/预付费用、递延税金资产、应收短期贷款、应收帐款/应计收益、暂付消费税以及暂付款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
属于紧接有形固定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4组)有土地、建筑、机器、工具/设备、车辆/运输设备以及累计折旧。将会计科目要素土地、建筑、机器、工具/设备、车辆/运输设备以及累计折旧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有形固定资产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土地、建筑、机器、工具/设备、车辆/运输设备以及累计折旧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无形固定资产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4组)有经营权、专利权、租赁权、商标权、实用新型权以及软件。将会计科目要素经营权、专利权、租赁权、商标权、实用新型权以及软件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无形固定资产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经营权、专利权、租赁权、商标权、实用新型权以及软件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
属于紧接负债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2组)有流动负债和固定负债。将会计科目要素流动负债和固定负债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负债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流动负债和固定负债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流动负债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短期贷款、应付款、应付保证金、应付红利准备金以及其他。将会计科目要素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短期贷款、应付款、应付保证金、应付红利准备金以及其他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流动负债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短期应付贷款、应付款、应付保证金、应付红利准备金以及其他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固定负债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应付债券、应付长期贷款、递延税金负债以及员工退休福利准备金。将会计科目要素应付债券、应付长期贷款、递延税金负债以及员工退休福利准备金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流动负债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应付债券、应付长期贷款、递延税金负债以及员工退休福利准备金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
属于紧接资本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2组)有资金、资金盈余、盈利盈余以及库藏股。将会计科目要素资金、资金盈余、盈利盈余以及库藏股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资本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资金、资金盈余、盈利盈余以及库藏股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资金盈余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资金盈余公积以及其他资金盈余。将会计科目要素资金盈余公积以及其他资金盈余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资金盈余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资金盈余公积以及其他资金盈余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盈利盈余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盈利盈余公积、任意公积金以及当期处置盈利。将会计科目要素盈利盈余公积、任意公积金以及当期处置盈利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盈利盈余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盈利盈余公积、任意公积金以及当期处置盈利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
属于紧接收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2组)有营业收益、营业外收益以及特别收益。将会计科目要素营业收益、营业外收益以及特别收益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收益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营业收益、营业外收益以及特别收益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营业收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销售额和其他。将会计科目要素销售额和其他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营业收益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销售额和其他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营业外收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受取利息和折价、受取红利、有价证券销售利润以及杂项收入。将会计科目要素受取利息和折价、受取红利、有价证券销售利润以及杂项收入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营业外收益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受取利息和折价、受取红利、有价证券销售利润以及杂项收入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特别收益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固定资产销售利润、前期调整利润以及其他。将会计科目要素固定资产销售利润、前期调整利润以及其他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特别收益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固定资产销售利润、前期调整利润以及其他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
属于紧接费用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2组)有营业费用、营业外费用、特别损失、企业税、市政税和营业税以及前期递延盈利。将会计科目要素营业费用、营业外费用、特别损失、企业税、市政税和营业税以及前期递延盈利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费用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营业费用、营业外费用、特别损失、企业税、市政税和营业税以及前期递延盈利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营业费用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销售成本以及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将会计科目要素销售成本以及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营业费用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销售成本以及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营业外费用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支付利息和折价、债券利息、有价证券销售损失以及其他。将会计科目要素支付利息和折价、债券利息、有价证券销售损失以及其他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营业外费用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支付利息和折价、债券利息、有价证券销售损失以及其他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特别损失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3组)有固定资产销售损失、前期调整损失以及其他。将会计科目要素固定资产销售损失、前期调整损失以及其他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特别损失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固定资产销售损失、前期调整损失以及其他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
属于紧接销售成本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4组)有期初产品/商品库存、商品购买成本、产品制造成本以及期末产品/商品库存。将会计科目要素期初产品/商品库存、商品购买成本、产品制造成本以及期末产品/商品库存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销售成本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期初产品/商品库存、商品购买成本、产品制造成本以及期末产品/商品库存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4组)有人事成本、法定福利费用、员工福利、通信费用、旅行和交通费用、水、照明和采暖费用、办公用消耗品费用、修理费用、折旧准备金、租金、租赁付款、会议费用、租税公共费以及消费税。将会计科目要素人事成本、法定福利费用、员工福利、通信费用、旅行和交通费用、水、照明和采暖费用、办公用消耗品费用、修理费用、折旧准备金、租金、租赁付款、会议费用、租税公共费以及消费税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人事成本、法定福利费用、员工福利、通信费用、旅行和交通费用、水、照明和采暖费用、办公用消耗品费用、修理费用、折旧准备金、租金、租赁付款、会议费用、租税公共费以及消费税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属于紧接产品制造成本之下的等级的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第5组)有期初半成品库存、材料成本、劳务费、制造费用以及期末半成品库存。将会计科目要素期初半成品库存、材料成本、劳务费、制造费用以及期末半成品库存均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主控器20中。将产品制造成本相对紧接其下的等级的概念内的期初半成品库存、材料成本、劳务费、制造费用以及期末半成品库存的联结关系存储在主控器21中。
正如用于构建图2到20所示的损益结算表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会计科目要素一样,用于构建总分类帐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会计科目要素设置了开始指示符和结束指示符。因此,系统10能够实时生成和输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总分类帐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同样,在系统10中,为用于构建总分类帐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每个会计科目要素设置预定索引。因此,系统10能够基于该索引来实时生成和输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的辅助帐簿。辅助帐簿的例子包括现金出纳帐、销售帐、客户分类帐(应收帐款分类帐)、债权人分类帐(应付帐款分类帐)、存款出纳帐、票据登记帐以及固定资产清单。将辅助帐簿的屏幕单独地或共同地显示在显示器上。
基于总分类帐的流动资产之下的会计科目要素现金来生成现金出纳帐。现金包括支票和邮政汇票。对于会计科目要素现金,设置索引以与现金出纳帐一致。现金出纳帐的屏幕按照时间顺序显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存款和提款(未示出)的详细状况。所显示的存款和提款的状况的例子包括单据内容、受取金额、存款帐户、收款人以及支付金额。基于总分类帐的营业收益之下的会计科目要素销售额来生成销售帐。对于会计科目要素销售额,设置索引以与销售帐一致。销售帐的屏幕按照时间顺序显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销售(未示出)的详细状况。所显示的销售状况的例子包括客户名称、客户地址/电话号码、成交商品名称、销售金额、入款金额以及结余。
基于总分类帐的会计科目要素销售额和应收帐款来生成客户分类帐(应收帐款分类帐)。对于会计科目要素销售额和应收帐款,设置索引以与客户分类帐一致。客户分类帐的屏幕按照时间顺序显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应收帐款(未示出)的详细状况。所显示的应收帐款的状况的例子包括客户名称、客户地址/电话号码、成交商品名称、入款方法以及销售金额。例如,基于总分类帐的会计科目要素购买、外包以及应付帐款来生成债权人分类帐(应付帐款分类帐)。对于会计科目要素购买、外包以及应付帐款,设置索引以与债权人分类帐一致。债权人分类帐的屏幕按照时间顺序显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应付帐款(未示出)的详细状况。所显示的应付帐款的状况的例子包括客户名称、客户地址/电话号码、成交商品名称、付款方法、购买价格、支付金额以及结余。基于总分类帐的会计科目要素支票存款和储蓄存款来生成存款出纳帐。尽管未示出,但是,存款出纳帐包括会计科目要素定期存款、定期累计存款和通知存款以及支票存款和储蓄存款。对于会计科目要素支票存款和储蓄存款,设置索引以与存款出纳帐一致。存款出纳帐的屏幕按照时间顺序显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存款(未示出)的详细状况。所显示的存款状况的例子包括帐户类型、银行名称、帐号、存入金额、提取金额以及交易内容。
基于总分类帐的会计科目要素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来生成票据登记帐。这些票据包括本票和汇票。对于会计科目要素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设置索引以与票据登记帐一致。票据登记帐的屏幕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显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未示出)。所显示的应收票据的例子包括票据接收日期、交易内容、票据指定金额、票据类型、票据编号、票据付款人、票据支付绝限、票据支付场所以及通过票据流通或折现而兑现的记录。所显示的应付票据的例子包括票据支付日期、交易内容、票据指定金额、票据类型、票据编号、票据受取人、票据支付绝限以及票据支付场所。基于总分类帐中形成固定资产的会计科目要素来生成固定资产清单。对于固定资产之下的会计科目要素,设置索引以与固定资产清单一致。固定资产清单的屏幕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显示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固定资产(未示出)。所显示的固定资产的例子包括固定资产名称、法定可用年限、利用定率法或定额法得到的折旧率、使用或存储的位置、数量、取得价格、年终折旧金额以及从取得价格减去年终折旧金额而获得的金额。

Claims (7)

1.一种会计科目管理系统,用于使用计算机资源来管理多个会计科目要素,所述会计科目要素用作会计数据,并按照从最上位到最下位的概念排列,
其中,所述会计科目要素按照从最上位到最下位的顺序分成第1组到第n组,使得第1组包含最上位的概念,第n组包含最下位的概念,并且将分成第1组到第n组的所述会计科目要素从过去到现在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所述系统中,以及
其中,所述系统能够基于所述会计科目要素,来构建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使得所述会计科目要素彼此系统相关,并且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库生成装置,用于实时生成过去或现在的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以及数据库输出装置,用于实时输出所生成的所述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生成装置能够实时生成具有从第1组到第n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的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输出装置能够实时输出生成为具有从第1组到第n组中的至少一个分组的所述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
3.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指定过去或直到现在的给定时间段时,所述数据库生成装置能够基于指定时间段内存在的所述会计科目要素,来实时生成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输出装置能够基于所述指定时间段内存在的所述会计科目要素,来实时输出所述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为每个会计科目要素设置开始指示符,以指示并入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并且为每个会计科目要素设置结束指示符,以指示移除出所述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的时间点,使得所述开始指示符和所述结束指示符被用来从过去到现在按照时间顺序管理所述分层结构会计数据库和所述会计科目要素。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于现时地或追溯地修改所述会计科目要素的科目修改装置,当所述科目修改装置追溯地修改会计科目要素时,自动修改从该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修改以与修改后的该会计科目要素一致的会计科目要素。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于现时地或追溯地修改所述会计科目要素的科目修改装置,当所述科目修改装置现时地或追溯地修改属于上位概念的会计科目要素时,自动清除从该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直到现在所存在的并且要修改以与修改后的该会计科目要素一致的下位概念内的其他会计科目要素。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计科目要素的修改包括所述会计科目要素的添加、改变或删除。
CNA2006800205151A 2005-06-09 2006-05-23 会计科目管理系统 Pending CN1011942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69693 2005-06-09
JP169693/2005 2005-06-09
JP312392/2005 2005-10-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4279A true CN101194279A (zh) 2008-06-04

Family

ID=39488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205151A Pending CN101194279A (zh) 2005-06-09 2006-05-23 会计科目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9427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1776A (zh) * 2011-12-15 2012-06-27 厦门优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会计分录进行财务分析的方法
CN103810571A (zh) * 2014-02-20 2014-05-21 长沙华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erp信息编码及会计科目设置和流转控制方法
CN106228439A (zh) * 2016-07-22 2016-12-14 李丹 一种财务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254968A (zh) * 2018-08-30 2019-01-2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计科目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1776A (zh) * 2011-12-15 2012-06-27 厦门优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会计分录进行财务分析的方法
CN103810571A (zh) * 2014-02-20 2014-05-21 长沙华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erp信息编码及会计科目设置和流转控制方法
CN106228439A (zh) * 2016-07-22 2016-12-14 李丹 一种财务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254968A (zh) * 2018-08-30 2019-01-2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计科目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gner Essentials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JP4285765B1 (ja) 予算管理会計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082269B2 (en) Account item management system
CN101194279A (zh) 会计科目管理系统
Marriott et al. Introduction to accounting
Coyle Cash flow forecasting and liquidity
Annand et al.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Lyryx)
JP2009086895A (ja) 財務会計システム
JP4071725B2 (ja) キャッシュ・フロー分析表、キャッシュ・フロー分析表の作成方法と作成装置、並びに作成プログラム
Pravdiuk et al. Organization of accounting of assets, liabilities and results of the enterprise activities
JPH113376A (ja) 企業資金計画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Dauderis et al.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Accounting US GAAP Adaptation
Ireland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Welc Primary Financial Statements as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Company’s Financial Analysis
Most 1: ACCOUNTING
Mason Finance for Non-Financial Managers: A comprehensive manager's guide to business accountancy
Dauderis et al.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Accounting, 2021A edition (Lyryx)
Jensen et al.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Accounting-Lyryx Version (2023-A)
Pravdiuk et al. Organization of accounting of assets, liabilities and results of the enterprise activities: monograph
Popy Foreign trade operations of First Security Islami Bank Limited
Bezpartochnyi Organization of accounting of assets, liabilities and results of the enterprise activities
ESCAP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Nih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Finding Out Electrolytes From Effective Data Sets In Human Sweat
Mehta 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and Costing
Suhas et al.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