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3736A - 具有转动流体供给柱的转动机械 - Google Patents

具有转动流体供给柱的转动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3736A
CN101193736A CNA2006800200660A CN200680020066A CN101193736A CN 101193736 A CN101193736 A CN 101193736A CN A2006800200660 A CNA2006800200660 A CN A2006800200660A CN 200680020066 A CN200680020066 A CN 200680020066A CN 101193736 A CN101193736 A CN 101193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ube
main body
shaped main
rotary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200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3736B (zh
Inventor
洛朗·达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del SA
Original Assignee
Sidel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del SA filed Critical Sidel SA
Publication of CN101193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3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3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37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8Blow-moulding apparatus
    • B29C49/30Blow-mould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 B29C49/36Blow-mould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rotatable about one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盘式转动机械,其具有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转动机架、多个由转动机架支承的工位、与转动机架的转动轴线同轴的转动流体供给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械包括柱部件(50,250),其配有相对于彼此而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的两个活动组件(52,252;53),第一组件(52,252)具有一组至少两个轴向管道,第二组件(53)具有轴向管形主体(80,280),其配有至少两级径向通孔(81-86,281-286),第一组件(52,252)的轴向管道在由所述管形主体(80,280)限定的空间中在不同的长度上延伸,每个管道(65a,70-73,75)与给定级的径向通孔(81-86,281-286)垂直地连通,因此,柱部件(50,250)限定使至少两种流体朝机械的工位分配的转动连接器,其特征还在于,衬套(C)插入于第二组件(53)的所述管形主体(80,280)和所述第一组件(52,252)之间。

Description

具有转动流体供给柱的转动机械
本发明涉及转盘式转动机械的改进,所述转动机械包括:
-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转动机架;
-多个由转动机架支承的工位;
-转动流体供给柱,其与转动机架的转动轴线同轴;
-至少一个转动流体连接器,其配设在所述柱上,且连接至固定的流体源。
本发明尤其涉及通过拉制-吹制转动底座上支承的模具中的坯件(预型件或中间容器),制造热塑性材料尤其是PET容器的转动机械。
本发明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转动机械,例如灌装机。
图1以侧视图示出了供电和供给流体的转动柱,其目前安装在本申请人提出的尽可能接近现有技术的用吹制法或拉制-吹制法制造容器的一些机器上。
这种机器的主要部分简明地示于图1。
图1所示的转盘式转动机械包括固定底座1,其支承转动机架2,所述转动机架2围绕转动轴线3转动。
图1中未示出转动驱动装置。
转动机架2支承匀称地分布在周边上的多个工位4。
更准确地说,在所述的实施例中,涉及到拉制-吹制机,其用于制造容器,尤其是热塑性材料瓶,例如PET瓶,每个工位4尤其具有:
-模具5;
-预吹制流体和吹制流体控制部件6;以及
-机械拉制杆7,用于在吹制过程中机械拉制容器。
预吹制流体处于约13×105帕斯卡的中压下。
吹制流体处于较高的压力下,通常为40×105帕斯卡。
吹制过程中容器的机械拉制杆7由传动部件8(例如缸型传动部件)轴向驱动。
拉制杆7的传动部件8在通常为7×105帕斯卡的低压下供料。
机械也具有供电和供给流体的转动柱9,其与转动机架2的转动轴线3同轴地延伸。
该转动柱9适于确保供电,且从相应的固定源向工位4提供其工作所需的各种流体。
为此,转动柱9包括电子换向器10,其位于转动柱9的顶部。
该电子换向器10由固定电缆11供电。
转动电子换向器10具有固定或转动的通路,其上弹性地支承有转动或固定的销,整套组件容纳在壳体12中。
该固定壳体12由与固定底座1相连接的支架形防扭结构13加以保持。
转动流体连接器14轴向布置在转动电子换向器10下方。唯有该转动流体连接器14的壳体15示于图1。
该固定壳体15由防扭结构13加以保持。
转动流体连接器14通过管道16连接至相对高压的气动流体源,所述气动流体源的气压通常为40×105帕斯卡。
转动流体连接器14通过管道17连接至相对低压的气动流体源,所述气动流体源的气压通常为7×105帕斯卡工业压强。
管道16、17例如由防扭结构13加以固定和支承。
转动供给柱9通过其底部18支承在固定底座1上,所述底部18本身也是固定的。可考虑另一可选结构,即固定底部18可不连接到固定底座1,而连接到防扭结构13。
转动柱9的转动部分也可用术语转子19来表示。
工位的馈电和流体供给方式如下所述。
转动电子换向器10的输出电缆20连接至转动柱9的转子19。
为了使防扭结构13畅通,电缆20穿过转动流体连接器14,在功能上连接至转子19,并且,在转动流体连接器14的出口,电缆20连接至由转动机架2支承的配电柜21。
该配电柜21向工位4的电气元件尤其是电动阀供电。
气动流体在转动连接器14的出口朝转动流体分配器22的方向输送。
该转动流体分配器22位于转动流体连接器14之下,且具有:
-分布在周边上的连接器的第一级23,其用于分配低压气动流体;
-分布在周边上的连接器的第二级25,其用于分配高压气动吹制流体;
-分布在周边上的连接器的第三级27,其用于分配中压气动预吹制流体。
连接器的第一级23在标号24处连接至拉制杆7的传动部件8。
连接器的第二级25在标号26处连接至前述预吹制/吹制流体控制部件6。
连接器的第三级27在标号28处连接至前述预吹制/吹制流体控制部件6。
可获得通常为13×105帕斯卡的中压流体,在转动流体分配器22的相应级上在标号29处提取高压流体,该高压流体在柱9外部的减压器30中减压,使之达到所需的压强。
该减压的流体贮存在补偿箱31中,补偿箱31例如与转子19的结构成为一体,如图1所示。
在补偿箱31下方,转子19具有液体分配器32,其布置成在每个工位、在标号33和34处分配尤其是调节模具5的温度所需的水和/或油。
总体上,图1所示的转动柱9自上而下具有:
-转动电子换向器10;
-转动流体连接器14;
-转动流体分配器22;
-中压气动流体补偿箱31;
-用于水和油的转动分配器32;
-固定底部18。
如前所述加以布置的供电和供给流体的转动柱9,目前装备在本申请人制造的大量机器上,在实用性方面完全令人满意。
但是,该公知的柱具有其结构所固有的各种缺陷。
首先,由于柱9具有许多部件,即转动电子换向器10、转动流体连接器14、转动流体分配器22、中压气动流体补偿箱31、用于水和油的转动分配器32以及固定底部18,并且一个部件布置在另一个部件之上,因此该柱9具有很高的高度。
因此,为了减小转盘式转动机械的外廓尺寸和体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制造高度低的转动柱。
其次,在实践中,位于柱顶的转动电子换向器10所需的保养较少,而布置在电子换向器10下方的转动流体连接器14或转动流体分配器22却需要经常的保养。
尤其是必须经常更换转动流体连接器14或转动流体分配器22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的密封圈,由于其经受的机械应力大,因此,这些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比较短。
为了更换转动流体连接器14或转动流体分配器22中磨损的密封圈,首先必须拆下电子换向器10,才能接近转动流体连接器14。电子换向器10的这种拆除操作时间比较长,且具有损坏电子换向器10的危险性,而对该电子换向器10不进行任何保养操作。
此外,流体部件的可接近性是有限的。
因此,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实际应用方面,要制造一种当必须对转动流体连接器14或转动流体分配器22进行保养操作时,无需拆卸电子换向器10的转动柱。
因此,从用户方面,存在要改进转动柱以简化维护保养的迫切要求,以使机器更高效,且更具生产能力。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更加满足实际应用中各种需求的、具有改进结构的转动供给柱,即这种转动柱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高度低,并且在这种转动柱上易于快速进行一些维护保养操作,尤其是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之间的密封圈的更换操作。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转盘式转动机械,其包括:
-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转动机架;
-多个由转动机架支承的工位;
-转动流体供给柱,其与转动机架的转动轴线同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械包括柱部件,所述柱部件配有相对于彼此而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的两个活动组件,第一组件具有一组至少两个轴向管道,第二组件具有轴向管形主体,该轴向管形主体配设至少两级径向通孔,第一组件的轴向管道在由所述主体限定的空间中在不同的长度上延伸,每个管道与给定级的通孔垂直地连通,这样,柱部件限定将至少两种流体朝机械的工位分配的转动连接器;其特征还在于,衬套插入于第二组件的所述管形主体和第一组件之间。
根据不同的实施例,所述机械具有下列特性,必要时予以结合:
-衬套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二组件的管形主体;
-衬套由多个筒构成;
-第一组件包括至少两同心管,最里面的管形成第一轴向管道,第一轴向管道与管形主体的第一级径向通孔垂直地连通,所述至少两管在其间限定出环形空间,所述环形空间形成第二轴向管道,第二轴向管道与管形主体的第二级径向通孔垂直地连通;
-第一组件包括轴和至少两个平行的轴向管道,每个轴向管道与管形主体的一级径向通孔垂直地连通;
-第一组件是固定的,第二组件是转动的;
-第二组件布置在柱部件的上部;
-第一组件包括第一下部构件和第二上部构件,所述第一下部构件延伸在管形主体的下面,所述第二上部构件在由管形主体限定的空间中延伸;
-第二构件配有外部分级支承面,衬套支承地安装在这些支承面上;
-第二构件配有内部分级支承面,形成轴向管道的同心管支承在这些支承面上;
-第一构件配有分级支承面,所述同心管支承在这些支承面上。
借助于这些布置,对于根据本发明布置的柱来说,无需维护保养的最少工作时间约为7500工作小时,或约为一工作年。更确切地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通常为四年。按照7500小时每年和33转每分钟来说,使用寿命约为6千万转。
另外,维护保养,例如转动柱中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之间密封圈的更换,时间短,通常为两小时,而且可在机械上进行安装,无需拆卸不同的软管。
维护保养也可从连接器的上面进行,并且转动轴线是垂直的。
这样,非常符合人体特点,非常便于安装和拆卸,连接器的构件重量比较轻,并且可进行手动保养。
下面,在对仅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过程中,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描述中,参照的附图如下:
图1是转动机械的非常简化的示意图,所述转动机械配有比较详细示出的现有技术的供电和供给流体的转动柱;
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柱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部件的上部部分的局部结构解剖正视图;
图5是图2所示部件的上部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6是图2所示部件的下部部分的纵剖面图,图5的剖面和图6的剖面相同;
图7是图2所示部件的纵向剖面细部图,图7的剖面与图5和6的剖面相同,柱部件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示于该图7;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转动机械的柱部件的剖面图。
首先参照图2至7。
所示的柱部件50安装在下部防扭支承件51上。
从外部看时,该柱部件50具有相对于彼此转动的两个活动组件52、53,在此处于下部位置的第一组件52是固定的,处于上部位置的第二组件53是活动的。
首先描述第一固定组件52。
该第一组件52包括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其具有轴线R,配有多个分级凸肩,在采用的实施例中典型为十个分级凸肩55-64(图6)。
第一组件52的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接纳相应数量的同心实心管,这里为五个管65-69。随意地,指定第一管65为最里面的管,第五管69为最外面的管,第二管66、第三管67和第四管68分别为相继同心地布置在第一管65和第五管69之间的管。
五个管65-69中每个管都支承在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内部的所述凸肩55、57、59、61、63之一上,唯有自由凸肩56、58、60、62、64配设在管65-69中之一支承在其上的直接相邻的两凸肩55、57、59、61、63之间。
这样,由于某些凸肩56、58、60、62、64未被管65-69占用,因此,直接相邻的每对管65-69限定出轴向环形空间70-73或流体通道,这些通道彼此不连通。
相对于轴线R位于最外面的第五管69以及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的直径较大的孔74,限定与环形空间70-73同心的环形空间75。
环形空间70-73、75限定五个单独的第一流体通道(或管道),最里面的第一管65的内部圆柱形容积限定用于流体通过的第六轴向环形空间(或管道)65a。
这六个流体通过空间65a、70-73、75在下文中每个都不加区别地称为“通道”或“管道”,都与径向入口孔或出口孔相连接,以使流体在柱部件50中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循环。
这些径向孔分布在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的周边上,这些孔中只有两个孔示于附图中,即:
-最里面的管65中最下面的径向流体入口或出口孔76,因此,流体在通道65a中循环;
-第三环形流体通过空间72中径向流体入口或出口孔77,所述空间由第三管67和第四管68加以限定。
其它径向孔(为清楚起见在图中未示出)也布置在第一组件52的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的周边上,径向孔被布置成通到每个环形空间65a、70-73、75中。
每个管65-69在其外表面上配有接纳密封圈的两环形凹槽78、79。
管65-69的径向厚度基本上相同。
这些管65-69最好进行防腐蚀处理或配有防腐蚀材料,如同第一组件52的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一样。
接纳在凹槽78、79中的密封圈基本上相同。
只有管65-69的轴向长度有明显区别,长度是从最里面的第一管65到最外面的第五管69渐减。
所述的布置可经济地制造管65-69。
由于形成十个(在所述的实施例中)内部分级凸肩55-64,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配有十个具有轴线R的连续的圆柱形孔,其直径从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自下而上渐增,管65-69的外径基本上相应于孔径。
这样,当在第一组件52的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中安装管65-69时,每个管的密封圈仅在短距离上与第一组件52的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的主体摩擦,该距离最大限度是在两相邻的环形凸肩55-64之间沿轴线R测得的距离。
作为说明,在安装本申请人制造的机械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组件52的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的高度约为550毫米,相邻凸肩之间的距离约为20至50毫米。
现在来描述第二活动组件53以及在由该活动组件53限定的空间中容纳的固定部件(图5)。
该活动组件53包括第一外部管形构件80,其也称为管形主体80,配有按多级布置的径向孔81-86。
每级径向孔81-86相应于前面定义的六个流体通道65a、70-73、75之一的出口。
最里面的第一管65与第一上级径向孔或通孔81垂直,在第一管65的内部容积中循环的流体流过最上面的该第一级。
然后,从第二活动组件53自上而下具有:
-第二级径向孔82,与由第一和第二管65、66限定的第一环形空间70相通;
-第三级径向孔83,与由第二和第三管66、67限定的第二环形空间71相通;
-第四级径向孔84,与由第三和第四管67、68限定的第三环形空间72相通;
-第五级径向孔85,与由第四和第五管68、69限定的第四环形空间73相通;
-第六级径向孔86,与由第五管69和管形轴87限定的第五环形空间75相通,所述管形轴87连接安装在第一固定组件52的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上。
这样,轴87形成柱部件50的第一组件52的第二固定部件。
这样,轴87与管65-69及第一下部管形构件54一起形成第一固定组件52。根据优选的实施例,轴87、管65-69和第一组件52的第一构件54是彼此可拆卸的构件,显然,可以使该第一固定组件52实施为整体组件。
该轴87在由第二活动组件53的第一构件80限定的容积中轴向延伸。
更准确地说,轴87具有开口的管形上端部87a,其与第一级上部径向通孔81相通。
轴承88布置在轴87和第一构件80或第二活动组件53的外部管形主体之间。
该轴承88例如为十字形(croisés)滚子轴承。
轴承88的内环支靠在轴87的环形凸肩89上。开槽螺母90拧在轴87上,且将轴承88的内环保持在适当位置,垫片91布置在螺母90和轴承88的内环之间。
开槽螺母90例如用304L型不锈钢制成。垫片91例如由阳极化处理的5000系列铝合金制成。
轴承88的外环接纳在第二组件53的第一构件80内部的凹槽92中。该外环也支承在该第二组件53的下盖93上。
下盖93例如由阳极化处理的5000系列铝合金制成。它在标号94处用螺钉固定在第二组件53的第一构件80或轴向管形主体上。
轴87配有五个分级凸肩95-99,管65-69的上部部分支承在其上。
轴87在其外周边上,在每个凸肩95-99的下面,具有径向通孔87b、87c、87d、87e、87f,第一管形构件80的第二至第六级径向通孔82-86以及第一至第五环形空间70-73、75与之相通,由最里面的管65的内部容积限定的第六环形空间65a通到上部径向通孔级81中。
由至少一个轴向管65-69限定的轴向环形空间65a、70-73、75,与布置在轴87的周边上的径向通孔87b、87c、87d、87e、87f一起,形成多个轴向流体流动管道,这些管道相互不连通,但与给定级的径向通孔81-86垂直地连通,所述径向通孔布置在管形主体80中。
这样,由于形成多个相互不连通的流体流动管道,因而构成转动连接器,用于使至少两种流体朝机械的工位分配。
每个管65-69在外表面配有与凹槽78-79相类似的两凹槽100-101,这些凹槽100-101中每一个都接纳密封圈。
衬套C最好是可拆卸式的,其布置在轴87的外周边和管形主体80的内周边之间,衬套C固定在管形主体80上。
衬套C最好具有多个径向通孔,使轴87的径向孔87b、87c、87d、87e、87f连接至管形主体80的第二至第六级径向孔82-86。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衬套C由多个筒102-104构成,所述筒102-104接纳在轴87和第二组件53的第一构件80或管形主体之间,显然,也可以使衬套C实施为整体部件。
所谓衬套C或筒102-104,是指适于固定在管形主体80上的、适于装在轴87上的、以及适于在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之间提供连接与接触界面的任何构件。
为了在第一固定组件52和第二活动组件53之间形成密封连接,筒102-104在其内外周边上配有“O”形密封圈或摩擦密封圈,“O”形密封圈或摩擦密封圈接纳在环形凹槽中。
因此,第一下筒102配有:
-外部“O”形密封圈105,其支承在第二组件53的第一构件80或管形主体80的内表面上;以及
-内部摩擦密封圈106,其支承在轴87的外表面上。
同样,第二中间筒103配有:
-外部“O”形密封圈107-113,其支靠在第二组件53的第一构件80或管形主体80的内表面上;以及
-摩擦密封圈114-118,其支承在轴87的外表面上。
具有适当直径的摩擦密封圈106、114-118,如同布置在下盖93上的摩擦密封圈119一样,例如由填充的PTFE制成,并且支靠在轴87的外表面上。
第三上筒104接纳在中央螺塞120的下部保持部分中,该中央螺塞120本身布置在第二螺塞121中,所述第二螺塞121在标号122处拧在第二组件53的第一构件80或管形主体80的上部部分上。
中央螺塞120在标号123处拧在第二筒103上(图4)。
“O”形密封圈124-127布置在第二螺塞121的外部环形凹槽中,这些密封圈124-127支靠在第二活动组件53的第一构件80或管形主体80的内表面上。
“O”形密封圈128-129也布置在中央螺塞120和第二螺塞121之间,例如布置在中央螺塞120上的凹槽中。
同样,“O”形密封圈130、131布置在第二筒103的上表面和第二螺塞121的下表面之间。
轴承132,例如其本身是公知类型的球轴承,安装在轴87和第二筒103之间。
该轴承132在其支承件上的保持由弹性挡圈133或弹性环加以确保。
筒102-104在第二组件53的第一构件80或管形主体80上的固定,例如由径向螺栓加以确保。
环形槽140固定在柱部件50的第一组件52的第一管形固定构件54上,该槽可回收第一构件(或管形主体)80的外壁上意外流出的水(图6和7)。
上述安装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安装方法具有非常多的优越性。
柱部件50具有很紧凑的结构,当该部件装备本申请人制造的具有标准生产能力的拉制-吹制机械时,其高度例如约为1200毫米。
柱部件50具有不少于六个独立的流体通道,在柱部件50的第一组件52的第一构件54中,这些通道的流体供给径向进行。因此,避免了采用图1所示的长管道16和17,并且降低了供给柱的高度。
防扭构件51布置在柱部件50的下部,例如可以安装在转动机械的固定机架和柱部件50的第一固定组件52之间。因此,避免采用与图1中防扭结构件13相应的支架。这样,本发明的转动柱所占用的空间减小。
柱部件50的转动部分例如可由凸缘150固定至转动机械的活动轮,由于柱部件50结构紧凑,因而这种固定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较低。
当该柱部件50安装在容器吹制转动机械中时,六个流体通道可成为:
-低压空气线路,例如7巴,用于控制传动装置;
-高压空气线路,例如40巴,用于预吹制和吹制;
-去程线路和回程线路,用于容器主体的冷却液;
-去程线路和回程线路,用于容器颈部和底部的冷却液。
因此,柱部件50构成非常紧凑的转动的空气/水连接器。
较好的是,不论是柱部件50的第一固定组件52还是第二活动组件53,所有连接部位都配有符合ISO standard 1179/DIN 3852 form E(ISO标准1179/DIN3852 E型)的BSPP螺纹孔。
较好的是,通过高压线路的减压获得例如用于中压空气的附加线路,这种减压在柱部件50的中心进行。因此,无需使用外部减压器30——其示于图1。
当柱部件50安装在转动机械上时,可从形成空气/水连接器的柱部件50的顶部进行维护保养,柱部件50的构件重量比较轻。
实际上,拧下上横板151即可接近螺塞120、121。
然后,可从第二筒103上拧下中央螺塞120,手动接近第三筒104和垫片式隔环134,所述隔环134围绕轴87的进入口87a布置在第三筒104的上方。
取出中央螺塞120、第三筒104和隔环134后,拧下螺塞121,接近第二筒103。
这样,易于快速拆下本发明的转动连接器,例如,更换布置在衬套C或筒102-104的内外表面上的不同密封圈105-118。
卸下第二筒103,也可接近轴87。可拆卸下盖93和第一构件80,因而可接近轴87。
第二活动组件53的第一构件80或管形主体80配有内部分级凸肩,以确保在安装或取出筒102-104时,布置在筒102-104的外周边上的密封圈105、107-113仅在小长度上与第一构件80摩擦。
这种布置也可在进行维护保养操作时限制损坏密封圈105、107-113、124-127的危险性。
同样,轴87配有外部分级凸肩,以致在安装或卸下筒102-104时,布置在每个筒102-104的内周边上的摩擦密封圈106、114-118不与轴87大面积摩擦。
这种布置可在进行维护保养操作时限制损坏密封圈106、114-118的危险性。
现在,在本申请人设计的吹制机械的上下文中,描述不同的流体线路和柱部件50工作的实施例。
作为说明,在这种机械中,构件的活动部分以约33转每分钟的速度转动。紧急停机所需的时间约为0.8秒。柱部件50结构坚固,容许泄漏很小,小于0.01%。吹制工位的数量可从一机械到另一机械变化,例如为9、12或18个工位。
40巴空气线路
高压空气通过径向孔76输入到柱部件50中,所述径向孔76布置在该柱部件50的下部管形固定部分52。
当模具5中存在待吹制容器时,该高压空气存在于线路中。
该空气进入柱部件50最里面的管65的内部空间65a,再经过中央螺塞120上的径向孔,然后通过第二螺塞121上的径向通孔,在管形主体80的第一级径向通孔81排出。
空气流量随工位的数量和吹制机械的速度而变化。作为说明,可需要约3500m3/h的流量。
在本申请人设计的目前的机械中,最大吹制压强通常约40巴。该压强为径向孔76的输入压强,所述径向孔76与柱部件50最里面的中央管65连通。
7巴空气线路
低压空气(通常约为7巴)用于供给传动部件8,例如如图1所示的拉制杆7的缸。
该空气在柱部件50的下部固定部分,进入柱部件50的下部管形固定部分52上的径向孔,该孔通到由同心的第一和第二管65、66限定的第一管道或轴向环形空间70。
然后,该空气从第二管66排出,流入到轴87周边上的径向孔87b中,并在第二级径向通孔82的高度上通入,然后,空气在该径向孔87b的出口通过第二筒103上的通孔,最后,由第二级径向孔82上的径向孔从管形主体80排出。
因此,该低压空气线路中的流量随工位的数量和机械的速度而变化。作为说明,可需要约600m3/h的工作流量。
容器主体冷却水的去、回程线路
流量随工位的数量和机械的速度而变化。所需的最大流量例如为11立方米每小时。
最大工作压强在连接器入口处为10巴。通常的工作压强在连接器入口处为4巴。
根据前述的40巴和7巴空气线路的相同原理,其它限定相互不连通的流体循环通道的管道或环形空间71-73、75,最好用于冷却液(例如水)的去程和回程循环,以便进行容器的热调节。一对管道最好用于冷却容器的主体部分,另一对管道最好用于冷却容器的颈部部分和底部部分。径向通孔布置在衬套C或下筒102、中筒103中,以使轴87周边上的径向孔87b、87c、87d、87e、87f连接至管形主体80的第二至第六级径向孔上的径向通孔。
现在参照图8予以描述,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形成转动连接器的柱部件的纵剖面图。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柱部件250具有第一固定组件252,其配有六个平行的轴向管道265-270或流体通道孔,这些通道孔265-267中的三个通道孔在该图8上以实线示出,其它三个通道孔268-270在该图中以虚线示出。
这些平行的轴向管道265-270在不同的长度上延伸,且每个都进行下述连通:
-在构件250的下部固定部分,与径向供给管道276-277连通(为使图清晰起见,图8上仅示出两个径向供给管道276-277);
-在构件250的上部活动部分,与径向孔281-286连通,所述径向孔281-286布置在所需的一排上,且布置成穿过转动管形构件或管形主体280、固定轴287和衬套C。
这样,与前面参照图2至7所述的情况相类似地,最里面的第一轴向管道265或中央轴向管道与第一排孔281连通,其它管道266-270每个都与另一排径向孔282-286连通。
与前述情况相类似地,构件250具有:
-外部转动管形主体280,其配有用螺钉固定的下盖293和上盖;
-固定轴287,其配有孔,通到每级径向孔281-286,该轴287在由管形主体280限定的内部空间中延伸;
-轴承288,其安装在固定轴287和管形主体280之间;
-摩擦密封圈214-219、219a,其布置在轴287和筒202-204之间,所述筒202-204就是第一下筒202、第二中筒203以及第三上筒204,第三上筒204在中央轴向管道265的出口处用摩擦密封圈219、219a围绕轴287进行安装;
-“O”形密封圈207-213,其布置在下筒202和中筒203与管形主体280之间;
-中央螺塞220,其拧在第二中筒203上;
-轴承232,其布置在轴287和第二中筒203之间。
如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轴承288布置在凹槽中,所述凹槽由下述凸肩形成:
-下盖293的凸肩,轴承288的外环支承在该凸肩上;
-布置在第一固定构件254的环形凸起上的凸肩,轴承288的内环支承在该凸肩上。
或者,在上述每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的转动电子换向器10可安装在柱部件50或250的上面。
根据本发明,因此获得一种转盘式转动机械,其包括:
-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转动机架;
-多个由转动机架支承的工位;
-转动流体供给柱,其与转动机架的转动轴线同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包括柱部件50、250,所述柱部件配有相对于彼此而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的两个活动组件52、252;53,第一组件52、252具有一组至少两个轴向管道,第二组件53具有轴向管形主体80、280,该轴向管形主体配设至少两级径向通孔81-86、281-286,第一组件52、252的轴向管道在由所述管形主体80、280限定的空间中在不同的长度上延伸,每个管道65a、70-73、75与给定级的径向通孔81-86、281-286垂直地连通,这样,柱部件50、250限定将至少两种流体朝机械的工位分配的转动连接器;其特征还在于,衬套C插入于第二组件53的所述管形主体80、280和最好是固定的所述第一组件52之间。衬套C最好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二组件53的管形主体80、280。
根据图2至7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第一组件52包括轴87和至少两个同心管65-69,最里面的管65形成第一轴向管道65a,其与管形主体80的第一级径向通孔81垂直地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管65-69在其间限定出轴向环形空间70-73、75,所述轴向环形空间形成第二轴向管道,所述第二轴向管道与管形主体80的第二级径向通孔82-86垂直地连通。
或者,根据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一组件252包括至少两个平行的轴向管道265-269,其中每个都与管形主体280的一级径向通孔281-286垂直地连通。
第二组件53最好布置在柱部件50、250的上部。
第一组件52、252包括第一下部构件54——其在管形主体80、280的下面延伸、以及第二上部构件87——其在由管形主体80、280限定的空间中延伸。
较好的是,第二构件87、287配有外部分级支承面和内部分级支承面,衬套C支承地安装在所述外部分级支承面上,形成轴向空间65a、70-73、75的同心管65-69支承在所述内部分级支承面上。第一构件54也配有分级凸肩55-64,同心管65-69支承在所述凸肩上。

Claims (11)

1.一种转盘式转动机械,包括:
-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转动机架;
-多个由所述转动机架支承的工位;
-转动流体供给柱,其与所述转动机架的所述转动轴线同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械包括柱部件(50,250),所述柱部件配有相对于彼此而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的两个活动组件(52,252;53),第一组件(52,252)包括一组至少两个轴向管道,第二组件(53)包括轴向管形主体(80,280),所述轴向管形主体配有至少两级径向通孔(81-86,281-286),所述第一组件(52,252)的所述轴向管道在由所述管形主体(80,280)限定的空间中在不同的长度上延伸,每个管道(65a,70-73,75)与给定级的径向通孔(81-86,281-286)垂直地连通,所述柱部件(50,250)从而限定将至少两种流体朝所述机械的工位分配的转动连接器;其特征还在于,衬套(C)插入于所述第二组件(53)的所述管形主体(80,280)和所述第一组件(52,25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C)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二组件(53)的所述管形主体(80,2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C)由多个筒(102-104;202-204)构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52)包括轴(87)和至少两个同心管(65-69),最里面的管(65)形成第一轴向管道(65a),所述第一轴向管道(65a)与所述管形主体(80)的第一级径向通孔(81)垂直地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管(65-69)在其间限定出环形空间(70-73,75),所述环形空间形成第二轴向管道,所述第二轴向管道与所述管形主体(80)的第二级径向通孔(82-86)垂直地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252)包括至少两个平行的轴向管道(265-269),每个所述轴向管道与所述管形主体(280)的一级径向通孔(281-286)垂直地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52,252)是固定的,所述第二组件(53)是转动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53)布置在所述柱部件(50)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52,252)包括在所述管形主体(80,280)的下面延伸的第一下部构件(54)、以及在由所述管形主体(80,280)限定的空间中延伸的第二上部构件(87,28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87)配有外部分级支承面,所述衬套(C)安装在所述支承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87)配有内部分级凸肩(95-99),形成所述轴向管道(65a,70-73,75)的同心管(65-69)支承在所述凸肩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54)配有分级凸肩(55-64),所述同心管(65-69)支承在所述凸肩上。
CN2006800200660A 2005-05-24 2006-05-23 具有转动流体供给柱的转动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37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505201A FR2886204A1 (fr) 2005-05-24 2005-05-24 Machine tournante a colonne tournante d'alimentation fluidique
FR0505201 2005-05-24
PCT/FR2006/001183 WO2006125912A1 (fr) 2005-05-24 2006-05-23 Machine tournante a colonne tournante d'alimentation fluidiqu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3736A true CN101193736A (zh) 2008-06-04
CN101193736B CN101193736B (zh) 2010-09-29

Family

ID=35653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006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3736B (zh) 2005-05-24 2006-05-23 具有转动流体供给柱的转动机械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7922477B2 (zh)
EP (1) EP1885544B1 (zh)
JP (1) JP4580013B2 (zh)
CN (1) CN101193736B (zh)
AT (1) ATE405406T1 (zh)
DE (1) DE602006002392D1 (zh)
ES (1) ES2313677T3 (zh)
FR (1) FR2886204A1 (zh)
MX (1) MX2007014788A (zh)
PT (1) PT1885544E (zh)
WO (1) WO20061259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71992B1 (en) * 2010-04-01 2013-06-05 Applied Materials, Inc. End-block and sputtering installation
CH705140A2 (de) 2011-06-29 2012-12-31 Foboha Gmbh Formenbau Drehvorrichtung für eine Spritzgiessvorrichtung.
CN104832725B (zh) * 2015-05-14 2016-08-24 江苏新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转台的气液旋转分配结构
AT520478B1 (de) 2016-06-08 2021-02-15 Niigon Machines Ltd Spritzgiessmaschine mit Drehvorrichtung
CN113172864A (zh) * 2021-04-21 2021-07-27 嘉兴市麓涵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吹瓶机用气体分配器
FR3130008A1 (fr) * 2021-12-03 2023-06-09 Latty International Joint tournant pour circulation fluidique séquentiel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99350A (en) * 1932-02-10 1933-10-05 Seitz Werke Gmbh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filling and closing of bottles and the like
US3365748A (en) * 1964-07-28 1968-01-30 Cote Gustav Blow-molding machine
FR1430899A (fr) * 1964-09-10 1966-03-11 Tuboplast France Machine pour la fabrication en continu de corps creux
FR1492016A (fr) * 1965-07-28 1967-08-18 Machine à mouler et souffler
US3891371A (en) * 1973-04-30 1975-06-24 Plasti Mac Inc Fluid distributor for rotary blow molding
DE4113874A1 (de) * 1991-04-27 1992-10-29 Krupp Corpoplast Masch Vorrichtung zur blasverformung von kunststoff
JP3604521B2 (ja) * 1996-12-05 2004-12-22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中空成形機の吹込ノズル回転装置
JP4163468B2 (ja) * 2002-08-22 2008-10-08 イーグル工業株式会社 組立ロータリージョイント
FR2872081B1 (fr) * 2004-06-28 2006-10-06 Sidel Sas Machine tournante a colonne tournante d'alimentation electrique et fluidiq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886204A1 (fr) 2006-12-01
JP4580013B2 (ja) 2010-11-10
CN101193736B (zh) 2010-09-29
WO2006125912A1 (fr) 2006-11-30
DE602006002392D1 (de) 2008-10-02
EP1885544A1 (fr) 2008-02-13
US20080199555A1 (en) 2008-08-21
JP2008542057A (ja) 2008-11-27
PT1885544E (pt) 2008-12-03
US7922477B2 (en) 2011-04-12
ATE405406T1 (de) 2008-09-15
ES2313677T3 (es) 2009-03-01
MX2007014788A (es) 2008-02-19
EP1885544B1 (fr) 2008-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3736B (zh) 具有转动流体供给柱的转动机械
US7699599B2 (en) Rotating machine with rotating column for electricity and fluid supply
CN101377264B (zh) 一种用于分配气体到容器内的装置和设备
CN101846129A (zh) 双列滚动轴承和带有该滚动轴承和润滑装置的轴承系统
CN103534031B (zh) 锥式破碎机和用于矿物材料的处理设备
CN101939109B (zh) 具有直接驱动装置的分离器
CN103016531A (zh) 无摩擦旋转供气气浮装置
CN101490493A (zh) 包括上下叠置地设置的物质或热交换器区域如管束的物质或热交换器塔
CN1286746C (zh) 玻璃器皿模具的液体冷却方法
SE502274C2 (sv) Diffusör samt packbox avsedd att mottaga en stång för höjning och sänkning av ett silpaket hos en sådan diffusör
CN202612195U (zh) 一种四氯化钛泵的填料密封机构
CN101233269A (zh) 用于倍捻锭子的锭子轴承
CN205761587U (zh) 一种破碎机主轴承冷却装置
US9415430B2 (en) Roll stand for rolling metallic strips and roll or cylinder for a roll stand of this type
CN100358656C (zh) 联接冷却剂供应源到滚筒的设备
AU2018364623A1 (en)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naturally-aspirated flotation cell to a forced-gas flotation cell,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3027373A (zh) 一种剪切销联轴器过载保护装置
CN101428338A (zh) 离心铸造装置及金属模具的更换方法
CN206736417U (zh) 一种适用于碳纤维设备的带有水冷套轴承座的导丝辊装置
CN201031635Y (zh) 一种防止抽油机光杆、盘根磨损的防磨装置
CN205024077U (zh) 一种多组单滴双成模回转式行列机
CN220452301U (zh) 一种水泵轴承体冷却装置
CN212318442U (zh) 一种滤油机
CN111578076B (zh) 一种具有柔性调节功能的大型转盘回转装置
CN101003056A (zh) 分段支撑辊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