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1499A - 风扇电机壳体组件 - Google Patents

风扇电机壳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1499A
CN101191499A CNA2007100964435A CN200710096443A CN101191499A CN 101191499 A CN101191499 A CN 101191499A CN A2007100964435 A CNA2007100964435 A CN A2007100964435A CN 200710096443 A CN200710096443 A CN 200710096443A CN 101191499 A CN101191499 A CN 101191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sing
air
shell
fan motor
flow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964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京姬
李俊和
洪承基
吴炫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Gwangj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Gwangj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Gwangju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91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14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Discharge tongu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081Means for exhaust-air diffusion; Means for sound or vibration damp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2Mountings for motor fan assembl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3Sound attenu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由风扇电机产生的噪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包括:风扇电机;内壳,风扇电机安装在其中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多个排放孔;外壳,包围内壳安装;多个空气流动通道,形成在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空间中,用于引导从内壳的所述多个排放孔排出的空气沿着内壳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运动,然后将其排放到外壳的外部。

Description

风扇电机壳体组件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11月28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06-011834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利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电机壳体组件,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降低在风扇电机吸气和排气时产生的噪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风扇电机用于吸气。风扇电机被广泛地用于产生将灰尘吸入真空吸尘器中的吸力。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风扇电机包括具有多个叶片的叶轮和用于使叶轮旋转的电机。
由于这样的风扇电机通过使具有多个叶片的叶轮旋转来吸气和排气,所以由于排放的空气而通常产生很大的噪声。因此,使用风扇电机产生吸力的真空吸尘器也产生很大的噪声。然而,由于真空吸尘器是在室内使用的设备,所以最好在使用该真空吸尘器时产生很小的噪声。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有效地降低由于从风扇电机排放的空气而产生的噪声的方法或者设备,从而在使用风扇电机时能够降低噪声。
发明内容
研发本发明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和与传统布置相关的其它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由于从风扇电机壳体组件排放的空气而产生的噪声并且有效地利用电机壳体空间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
通过提供一种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可基本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或其它特点。该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包括:风扇电机;内壳,风扇电机安装在其中,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多个排放孔;外壳,包围内壳安装;多个空气流动通道,形成在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空间中,用于引导从内壳的所述多个排放孔排出的空气沿着内壳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运动,然后排放到外壳的外部。
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可由多个分隔壁形成,所述多个分隔壁在内壳的外表面上形成为一体。
所述外壳还可包括:空气进口,形成在外壳的上部的侧表面上以与内壳连通;空气出口,形成在与所述空气进口相对的外壳侧表面上以与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连通。
所述多个排放孔形成在内壳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多个排放孔和空气流动通道分别形成为具有四个排放孔和四个空气流动通道。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和/或其它特点可通过提供一种风扇电机壳体组件来基本实现,该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包括:外壳,由上外壳和下外壳形成;内壳,安装在外壳内部,由上内壳和下内壳形成;风扇电机,安装在内壳中以吸入空气;多个空气流动通道,形成在外壳和内壳之间的空间中,用于引导从内壳排放的空气被排放到外壳的外部。
所述上外壳还包括:空气进口,形成在上外壳的侧表面上以与上内壳连通;空气出口,形成在与空气进口相对的上外壳的侧表面上,与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连通。
所述上内壳包括:内部空气入口,形成在上内壳的顶表面上以与空气进口连通;多个上分隔壁,从上内壳的外表面突出以形成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
所述下内壳包括:多个下分隔壁,形成在下内壳的外表面上,同时分别与所述多个上分隔壁对应以形成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多个排放孔,每个形成在所述下内壳上。
所述下内壳还可包括侧分隔壁,所述侧分隔壁在下内壳的两个侧表面上与下内壳的底表面平行地形成。
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形成为使外壳和内壳之间的空间被分成相互平行的四个空间,在所述空间的中部形成两个空气流动通道,从而从排放孔排出的空气在沿着下内壳的底表面、在排放孔的相对侧的下内壳的侧表面、上内壳的侧表面和上内壳的顶表面通过的同时,通过空气出口被排出。
分别与位于所述空间的两侧的两个空气流动通道对应的所述排放孔形成在下内壳上,在侧分隔壁的下侧,形成位于所述空间的两侧的两个空气流动通道,从而从排放孔排出的空气在沿着侧分隔壁的下侧、侧分隔壁的上侧、上内壳的侧表面和上内壳的顶表面流动的同时,通过空气出口被排出。
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中,在上内壳的顶表面和风扇电机之间以及在下内壳的底表面和风扇电机之间分别设置有缓冲环。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和显著特点将变得清楚,附图中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显示图2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的下内壳翻转过来的透视图;
图4是显示图2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的下外壳和下内壳相互装配的状态的底部透视图;
图5是显示上内壳装配到下外壳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其中下外壳具有装配到其上的图4中的下内壳;
图6是显示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排放的空气的流动过程的透视图;
图7是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的真空吸尘器的剖视图。
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被理解为指示相同的部件、组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
提供在说明书中限定的内容,例如详细的构造和元件在于帮助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因此,很明显可以实施本发明而不用这些限定的内容。此外,省略了对公知功能或者构造的描述,以提供一个清楚并简洁的关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
参照图1、图2和图6,根据本发明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包括风扇电机50、内壳5、外壳3和多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
风扇电机50用于产生吸力,外部空气由该吸力被吸入。风扇电机50包括具有多个叶片(未显示)的叶轮51和用于使叶轮51旋转的电机55。由于电机55和叶轮51与根据现有技术的风扇电机基本相同,所以将省略对电机55和叶轮51详细结构和操作的详细描述及附图。
空气入口52形成在叶轮51的顶表面上,多个空气出口56形成在电机55的下部。因此,由于叶轮51的旋转而吸入的空气通过风扇电机50的空气入口52流入,并且通过在电机55的下部形成的空气出口56被排放。
安装内壳5以完全包围风扇电机50。也就是说,风扇电机50安装在内壳5的内部。因此,两个缓冲环61和62安装在内壳5的内部,从而它们分别支撑风扇电机50的顶端和底端。以此,防止风扇电机50的振动传递到外部。此外,空气通过其从外部流入的内部空气入口32形成在内壳5的顶表面上。用于将从风扇电机50的空气出口排放的空气排放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的多个排放孔45a、45b、45c和45d(见图3)形成在内壳5的下部。
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壳5被分成上内壳30和下内壳40。在内壳5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可根据需要适当地设置上内壳30和下内壳40的每个的高度。
上内壳30包括以大概圆筒形形成的用于包围风扇电机50的上部的上内壁31以及从上内壁31的下端延伸到上外壳10的固定板35。固定板35形成为具有与下外壳20的内表面对应的形状。也就是说,如果下外壳20为矩形,则固定板35也形成为矩形,如图2中所示。
在内壳5和外壳3之间的空间被固定板35分成分别形成在固定板35之上和之下的上空间和下空间。在固定板35上形成有多个空气孔36a、36b、36c和36d,上空间和下空间通过所述多个空气孔相互连通。对应多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的数量形成所述多个空气孔36a、36b、36c和36d(见图6)。优选地,多个固定孔37形成在固定板35上,从而上内壳30可固定到下外壳20上,如图5所示。
内部空气入口32形成在上内壳30的顶表面上,具有附到其上的上缓冲环61的上环凹槽33绕着内部空气入口32的外周形成。此外,多个上分隔壁71a、72a和73a竖直地形成在上内壳30的固定板35的顶表面和上内壁31的外表面上。上分隔壁71a、72a和73a的数目根据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的数量而设置。
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具有四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所以形成在内壳30的外表面上形成三个上分隔壁71a、72a和73a。也就是说,形成四个相互平行的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的第一上分隔壁71a、第二上分隔壁72a和第三上分隔壁73a相互平行地附到上内壳30上。第二上分隔壁72a按照在上内壳30的大致中部从固定板35的顶表面沿着上内壁31突出的薄板形状形成。第二上分隔壁72a形成为第二上分隔壁72a的顶端与上外壳10的内表面接触。第一上分隔壁71a和第三上分隔壁73a在第二上分隔壁72a的左右相对于第二上分隔壁72a对称地形成。也就是说,第一上分隔壁71a和第三上分隔壁73a的每个从固定板35的顶表面沿着上内壁31突出,同时与第二上分隔壁72a隔开预定间隔。第一上分隔壁71a和第三上分隔壁73a形成为它们的顶端与上外壳10的内表面接触。因此,如果上内壳30装配到上外壳10上,则在上内壳30和上外壳10之间的上部空间中由第一上分隔壁71a、第二上分隔壁72a和第三上分隔壁73a形成四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
参照图5,使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通过其彼此连通的多个空气孔36a、36b、36c和36d形成在固定板35上,其形成位置邻近第一上分隔壁71a、第二上分隔壁72a和第三上分隔壁73a与固定板35接触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空气孔36a形成在第一上分隔壁71a的一侧的固定板35上,第二空气孔36b形成在第一上分隔壁71a和第二上分隔壁72a之间的固定板35上,第三空气孔36c形成在第二上分隔壁72a和第三上分隔壁73a之间的固定板35上,第四空气孔36d形成在第三上分隔壁73a的一侧的固定板35上。
下内壳40包括大致圆筒形包围风扇电机50的下部的下内壁41以及从下内壁41的外表面突出形成的下分隔壁71b,72b和73b。以与上内壁31对应的直径形成下内壁41。具有附到其上的下缓冲环62的下环凹槽43形成在下内壁41的底表面41a的中部。形成多个下分隔壁71b、72b和73b以分别对应上述的多个上分隔壁71a、72a和73a。
如图3所示,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具有四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所以与三个上分隔壁71a,72a和73a对应的三个下分隔壁71b,72b和73b形成在下内壳40中。也就是说,形成相互平行的四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的第一下分隔壁71b、第二下分隔壁72b和第三下分隔壁73b相互平行地附到下内壳40上。
第二下分隔壁72b穿过下内壁41的大致中心,并且按照沿着下内壁41的外部向上突出的薄板形状形成。也就是说,从下内壁41的一个侧表面经底表面41a延伸到与其相对的侧表面而形成第二下分隔壁72b。此时,第二下分隔壁72b形成为使其顶端与下外壳20的内表面接触。
第一下分隔壁71b和第三下分隔壁73b在第二下分隔壁72b的左右相对于第二下分隔壁72b对称地地形成。也就是说,第一下分隔壁71b和第三下分隔壁73b的每个按照沿着下内壁41的外部突出的薄板形状形成,同时与第二下分隔壁72b隔开。第一下分隔壁71b和第三下分隔壁73b形成为使它们的顶端与下外壳20的内表面接触。因此,如果下内壳40装配到下外壳20上,则在下内壳40和下外壳20之间的下部空间中由第一下分隔壁71b、第二下分隔壁72b和第三下分隔壁73b形成四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
此外,从下内壁41延伸到下外壳20并且与下内壳40的底表面平行的侧分隔壁74和75还可形成在下内壳40的两侧表面上,即,形成在第一下分隔壁71b和第三下分隔壁73b各自的一侧。侧分隔壁74和75形成为使它们的一端部分别与下外壳20的侧表面22b和22d接触,侧分隔壁74和75的另一端部74a和75a与下外壳20的后表面22c隔开预定间隔。由于如果形成侧分隔壁74和75,则通过其空气流动的通道的长度可以被延长,所以有效地降低了由于从风扇电机50排放的空气而产生的噪声。
以下,附到第一下分隔壁71b和第三下分隔壁73b的一侧的侧分隔壁被分别称为第一侧分隔壁74和第二侧分隔壁75。
与四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分别对应的四个排放孔45a、45b、45c和45d形成在下内壳40中。第一排放孔45a在第一下分隔壁71b的一侧,形成在第一侧分隔壁74之下的下内壁41上,第二排放孔45b形成在第一下分隔壁71b和第二下分隔壁72b之间的下内壁41上,第三排放孔45c形成在第二下分隔壁72b和第三下分隔壁73b之间的下内壁41上,第四排放孔45d在第三下分隔壁73b的一侧,形成在第二侧分隔壁75之下的下内壁41上。
外壳3形成为包围内壳5同时与内壳5隔开预定间隔。在外壳3和内壳5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被内壳5的固定板35分成两个空间,即被分成上空间和下空间。通过其外部空气流入的空气进口12形成在外壳3的上部的一侧上,与多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连通的空气出口15形成在与空气进口12相对的外壳3上。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的外壳3包括上外壳10和下外壳20。可在包围整个内壳5而形成的外壳3的整个高度的范围内设置上外壳10和下外壳20的每个的高度。
通过其外部空气被吸入的空气进口12形成在上外壳10的一侧上。用于连接空气进口12和上内壳30的内部空气入口32的空气进口管13朝着上外壳10的内部形成。优选地,在空气进口管13的内部按照横向安装障碍壁14(barrier wall)。由于障碍壁14将从外部吸入的空气分成两部分,所以可有效地降低吸入空气所产生的噪声。
流动通过风扇电机50的空气通过其排放的空气出口15形成在与空气进口12相对的上外壳10上。按照从上外壳10突出的矩形形状形成空气出口15。因此,通过在外壳3和内壳5之间形成的多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的空气被聚集到空气出口15,然后被排放到外部。此外,分别与上内壳30的多个固定孔37对应的多个上固定孔17形成在上外壳10的外周表面上。
下外壳20形成为使下内壳40被安装到下外壳20内。在本实施例中,下外壳20按照具有近似矩形截面的盆形形状形成。分别与多个固定孔37和上固定孔17对应的多个螺纹孔27形成在下外壳20的顶端,以使上内壳30和上外壳10可通过多个紧固构件18被紧固。
在内壳5和外壳3之间的空间中形成多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用于通过将从风扇电机50排放的空气流分成多个空气流然后排放来降低当风扇电机50排放空气时产生的噪声。通过在内壳5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分隔壁71a、72a、73a、71b、72b和73b来形成多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即第一空气流动通道至第四空气流动通道由三个分隔壁形成,所述三个分隔壁包括在上内壳30上形成的上分隔壁71a,72a和73a和在下内壳40上形成的下分隔壁71b,72b和73b。因此,流过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的每个的空气与流过其它空气流动通道的空气在到达空气出口15之前不混合。
优选地,形成多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以使从内壳5排放的空气通过的通道的长度能够最长。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形成为使从风扇电机50排放的空气被排放到内壳5的下部,沿着内壳5的底表面41a和侧表面41行进,然后在通过内壳5的上表面31的同时被排放(见图6)。
虽然,如上所述形成四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的三个分隔壁71a、71b、72a、72b、73a和73b从内壳5的外表面突出地形成在主体中,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实施例。显然,形成多个空气流动通道的多个分隔壁可从外壳3的内表面向外壳3的内部突出地形成,这是另外一个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图4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的操作。图4是从底部看的透视图,以显示在下外壳和下内壳之间的下空间中形成的第一空气流动通道81至第四空气流动通道84。下外壳20用虚线表示。
如果操作风扇电机50,则通过空气进口12吸入外部空气,如图6中的箭头A所示。通过空气进口12的外部空气通过空气进口管13然后流入上内壳30的内部空气入口32(箭头A1)。通过内部空气入口32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风扇电机50的空气入口52流入叶轮51中,然后流过叶轮51的空气通过在电机55的下部形成的多个出口56经过电机55被排放(见图2)。
通过多个空气出口56被排放的空气通过在下内壳40上形成的第一排放孔45a至第四排放孔45d被排放到第一空气流动通道81至第四空气流动通道84中。现在,将在下面详细描述通过其排放的空气流过的通道。
流过第一排放孔45a的空气通过第一空气流动通道81被排放,如图4和图6中的箭头B所示。也就是说,流过第一排放孔45a的空气在流过下述三个空间的同时,流过第一空气孔36a,流过所述三个空间是指流过在第一侧分隔壁74的下表面、下外壳20的底表面21以及第一下分隔壁71b之间的空间,流过在第一侧分隔壁74的一端74a和下外壳20的后表面22c之间的空间,然后流过第一侧分隔壁74上部的空间。流过第一空气孔36a的空气在顺序地流过上外壳10的侧表面和第一上分隔壁71a之间的上内壁31的侧表面和顶表面31a的同时,通过空气出口15被排放。
如图4和图6的箭头C所示,流过第二排放孔45b的空气通过第二空气流动通道82被排放。也就是说,流过第二排放孔45b的空气在流过第一下分隔壁71b、第二下分隔壁72b以及下外壳20的底表面21之间的空间,然后流过下内壁41的侧表面和下外壳20的前表面22a之间的空间同时,流过第二空气孔36b。流过第二空气孔36b的空气在顺序地流过在第一上分隔壁71a和第二上分隔壁72a之间的上内壁31的侧表面和顶表面31a的同时,通过空气出口15被排放。
如图4和图6的箭头D所示,流过第三排放孔45c的空气通过第三空气流动通道83被排放。也就是说,流过第三排放孔45c的空气在流过第二下分隔壁72b、第三下分隔壁73和下外壳20的底表面21之间的空间,然后流过下内壁41的侧表面和下外壳20的前表面22a之间的空间同时,流过第三空气孔36c。流过第三空气孔36c的空气在顺序地流过在第二上分隔壁72a和第三上分隔壁73a之间的上内壁31的顶表面31a和侧表面的同时,通过空气出口15被排出。
如图4和图6的箭头E所示,流过第四排放孔45d的空气通过第四空气流动通道被排出。也就是说,流过第四排放孔45d的空气在顺序地流过在第二侧分隔壁75的下表面、下外壳20的底表面21和第三下分隔壁73b之间的空间,流过第二侧分隔壁75的一端75a和下外壳20的后表面22c之间的空间,然后流过第二侧分隔壁75上部的空间的同时,流过第四空气孔36d(见图5)。流过第四空气孔36d的空气在顺序地流过在上外壳10的侧表面和第三上分隔壁73a之间的上内壁31的顶表面31a和侧表面的同时,通过空气出口15被排出。
流过第一空气流动通道81至第四空气流动通道84的空气在空气出口15被聚集在一起,然后被排放到上外壳10的外部(箭头F)。
同样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形成为使从风扇电机50排放的空气被分成四部分,然后通过四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被排出。形成四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以使空气沿着底表面41a、内壳5的一个侧表面和顶表面31a流动,从而空气通过其从内壳5排出的通道的长度可以最长。为此,由于从风扇电机50排放的空气而产生的噪声可以被最小化。
如上所述,虽然外壳3和内壳5被分别构造成上外壳10和下外壳20以及上内壳30和下内壳40,但是外壳3和内壳5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可以不用被分成上壳和下壳,只要可以形成如上所述的多个空气流动通道。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的真空吸尘器100。
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安装在真空吸尘器100的主体101中,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的空气进口12与用于从吸入的空气中分离并存储灰尘的灰尘收集器103连通。在灰尘收集器103的前端形成连接到用于从被清洁的表面吸入灰尘的吸入刷(未显示)的连接端口105。此外,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的空气出口15安装成与真空吸尘器100的主体101连通。此时,用于过滤排放到外部的空气的过滤器107安装在真空吸尘器100的空气出口15和主体101之间。
因此,如果操作风扇电机,则产生吸力从而含有灰尘的外部空气通过吸入刷(未显示)被吸入到灰尘收集器103中。在吸入的空气通过灰尘收集器103的同时灰尘从吸入的空气中除去。仅有干净的空气从灰尘收集器103被排放,从而吸入到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的空气进口12。流入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的空气在通过风扇电机50(见图2)、多个空气流动通道81、82、83和84(见图6)的同时,通过空气出口15被排出。通过空气出口15被排放的空气通过过滤器107被排放到真空吸尘器100的主体101的外部。此时,由于空气通过其流入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中的通道基本与上述的通道相同,所以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用于罐式真空吸尘器仅仅是一个例子。清楚的是,风扇电机壳体组件1可用于其它种类的真空吸尘器,例如立式真空吸尘器。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中,从风扇电机排出的空气通过多个空气流动通道被排出,从而由于排放的空气而产生的噪声可以被降低。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中,尽可能长地形成多个空气流动通道,从而使由于排放空气而产生的噪声最小化。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中,利用包围风扇电机的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空间来形成多个空气流动通道,从而可有效地利用风扇电机壳体组件的空间。
虽然已经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改变。

Claims (14)

1.一种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包括:
风扇电机;
内壳,风扇电机安装在其中,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多个排放孔;
外壳,包围内壳安装;
多个空气流动通道,形成在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空间中,用于引导从内壳的所述多个排放孔排出的空气沿着内壳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运动,然后将其排放到外壳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由多个分隔壁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分隔壁在内壳的外表面上形成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
空气进口,形成在外壳的上部的侧表面上,与内壳连通;
空气出口,形成在与所述空气进口相对的外壳侧表面上,与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排放孔形成在内壳的下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排放孔和空气流动通道分别形成为具有四个排放孔和四个空气流动通道。
7.一种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包括:
外壳,由上外壳和下外壳形成;
内壳,安装在外壳的内部,由上内壳和下内壳形成;
风扇电机,安装在内壳中以吸入空气;
多个空气流动通道,形成在外壳和内壳之间的空间中,用于引导从内壳排放的空气被排放到外壳的外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上外壳包括:
空气进口,形成在上外壳的侧表面上以与上内壳连通;
空气出口,形成在与空气进口相对的上外壳的侧表面上,与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上内壳包括:
内部空气入口,形成在上内壳的顶表面上以与空气进口连通;
多个上分隔壁,从上内壳的外表面突出,以形成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下内壳包括:
多个下分隔壁,形成在下内壳的外表面上,同时分别与所述多个上分隔壁对应,以形成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
多个排放孔,每个都形成在所述下内壳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下内壳还包括侧分隔壁,所述侧分隔壁在下内壳的两个侧表面上与下内壳的底表面平行地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空气流动通道形成为使外壳和内壳之间的空间被分成相互平行的四个空间,在所述空间的中部形成两个空气流动通道,从而在从排放孔排出的空气在沿着下内壳的底表面、在排放孔的相对侧的下内壳的侧表面、上内壳的侧表面和上内壳的顶表面通过的同时,通过空气出口被排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分别与位于所述空间的两侧的两个空气流动通道对应的所述排放孔形成在下内壳上,在侧分隔壁的下侧,形成位于所述空间的两侧的两个空气流动通道,从而从排放孔排出的空气在沿着侧分隔壁的下侧、侧分隔壁的上侧、上内壳的侧表面和上内壳的顶表面流动的同时,通过空气出口被排出。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电机壳体组件,其中,在上内壳的顶表面和风扇电机之间以及在下内壳的底表面和风扇电机之间分别设置有缓冲环。
CNA2007100964435A 2006-11-28 2007-04-17 风扇电机壳体组件 Pending CN1011914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118347 2006-11-28
KR1020060118347A KR100756321B1 (ko) 2006-11-28 2006-11-28 팬 모터용 케이스 조립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1499A true CN101191499A (zh) 2008-06-04

Family

ID=38736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964435A Pending CN101191499A (zh) 2006-11-28 2007-04-17 风扇电机壳体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756321B1 (zh)
CN (1) CN101191499A (zh)
RU (1) RU200711469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165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电机罩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08697288A (zh) * 2016-02-19 2018-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机器人清洁器
CN113453602A (zh) * 2019-02-20 2021-09-2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扇骨悬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81161B1 (ko) 2015-08-24 2016-1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 청소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6868A (ja) * 1991-12-27 1993-07-20 Nippon Petrochem Co Ltd 騒音を減じた掃除機
JP2001275904A (ja) * 2000-03-30 2001-10-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3144353A (ja) * 2001-11-15 2003-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KR100676317B1 (ko) * 2005-05-18 2007-01-30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
KR200426908Y1 (ko) * 2006-07-10 2006-09-20 (주)나노텍 휴대폰 및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오토 클릭 힌지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165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电机罩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08697288A (zh) * 2016-02-19 2018-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机器人清洁器
CN108697288B (zh) * 2016-02-19 2021-12-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机器人清洁器
US11452411B2 (en) * 2016-02-19 2022-09-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obot cleaner
CN113453602A (zh) * 2019-02-20 2021-09-2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扇骨悬挂
CN113453602B (zh) * 2019-02-20 2022-05-06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扇骨悬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07114693A (ru) 2008-10-27
KR100756321B1 (ko) 2007-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9964B2 (en) Dust separating apparatus
US7473289B2 (en) Multi-cyclone apparatus and vacuum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CN101803893B (zh)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灰尘收集装置
US7537625B2 (en) Multi cyclone dust separating apparatus
CN101282674B (zh)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灰尘收集装置
KR100623916B1 (ko) 먼지 분리장치
AU2006201929B2 (en) Multi cyclone dust-collecting apparatus
CN1981688B (zh) 真空吸尘器
CN101262806B (zh)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US7594944B2 (en) Multi-cyclone dust separating apparatus
JP2005323998A (ja) 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および真空掃除機
CN101184422A (zh) 双气旋真空吸尘器
US20140059797A1 (en) Vacuum cleaner
JP2006297057A (ja) フィルタ組立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
JP2006167708A (ja) サイクロン空気清浄機
CN101196195A (zh) 风扇电动机壳体组件
CN101191499A (zh) 风扇电机壳体组件
KR100844621B1 (ko) 진공청소기용 집진장치
CN101263995A (zh) 真空吸尘器
EP1707098B1 (en) Water filtration vacuum cleaner apparatus having sloping baffle
KR101472784B1 (ko) 진공청소기용 멀티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EP1952742A2 (en) Motor assembly and vacuum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EP1743558B1 (en) Dust separating apparatus
KR100657923B1 (ko) 진공청소기용 싸이클론식 집진유니트
CN205697547U (zh) 过滤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