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4149B - 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4149B
CN101184149B CN2007101809526A CN200710180952A CN101184149B CN 101184149 B CN101184149 B CN 101184149B CN 2007101809526 A CN2007101809526 A CN 2007101809526A CN 200710180952 A CN200710180952 A CN 200710180952A CN 101184149 B CN101184149 B CN 1011841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ur
color
gamut
output
bullet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809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4149A (zh
Inventor
岸本康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84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4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84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41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该颜色处理装置基于表示不依赖于特定装置的预定色彩空间上的输出色域的输出色域信息,来确定根据指定转换规则将图像数据转换为使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上的图像数据的色域可以落在所述输出色域内的色域转换条件,根据所设置的色域转换条件来转换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域,确定所述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改变指定色的色值,从而使所述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所述指定色的色值可以被所述色域转换单元通过所述色域转换而转换成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并且进行预处理,以根据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后色值之间的关系,来改变所述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所述指定色的色值以外的色值。

Description

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色域转换单元的颜色处理装置,该色域转换单元通过不依赖于任何特定装置地将色域转换条件设置为使预定色彩空间中的图像数据的色域可以落在输出色域内,根据所设定的色域转换条件来转换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与该颜色处理装置一起使用的颜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诸如彩色打印机或显示器的图像输出装置可再现的色域或者通过诸如扫描仪的图像输入装置读取的色域是彼此不同的,并且与装置的类型或型号有关,例如,当使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显示在显示器上的图像时,如果用于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被直接输出到彩色打印机,则取决于这两个装置的色域之间的差异,在这两个装置中再现的图像的颜色明显不同。作为改善颜色再现差异的技术,例如,迄今为止已提出执行色域转换,以用图像数据输出装置的色域中的颜色来代替不依赖于任何特定装置的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例如,由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诸如L*a*b*的均等知觉色彩空间、三色刺激值CIEXYZ表色系的色彩空间、或由诸如CIAMAM02(色貌模型2002)的颜色可见模型指定的CAM色彩空间)中的颜色(也称为色域映射)。
为了设置色域转换的转换条件,通过应用例如指定转换规则(也称为映射规则),并且通过将输入色值和输出色值相互关联,将输入色值转换成输出色域(输出侧装置的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上的颜色再现区域)中的选定色值(输出色值),位于输入色域(输入侧装置的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颜色再现区域)中的各个色值均可用作输入色值,并且可以对其执行转换。为了提高通过色域转换而输出的图像的质量,提出通过添加选择的限制条件来转换色域,并且日本专利公报第3794084号例如公开了这样的技术:通过在转换之前改变色彩空间中的黄色单色、洋红色单色以及青色单色的色相并转换其颜色数据,以使得与打印墨水相对应的转换后色彩空间中混入的不同于所述单色的颜色成分最少,来防止彩色打印装置的彩色打印中的颜色混浊。
然而,当添加了选择的限制条件时,必须将色域转换条件设置为,除了满足使色域转换之后的图像数据的色域落在输出色域内的色域转换原始目的之外,还要同时满足该添加的限制条件。用于设置色域转换条件的这些算法本质上是复杂的,如果试图设置色域转换条件以同时满足添加的限制条件,则算法会变得极其复杂,目前,事实上,这些算法是通过反复试验法而开发的。除此之外,每次当提出新的限制条件时,必须新开发新的算法来设置色域转换条件以同时满足新的限制条件,并且存在所需研发努力巨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背景而设计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容易地实现也同时满足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的颜色处理装置和颜色处理程序。
添加到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大部分是通过简单处理(诸如仿射变换)实现的颜色转换,例如用于将输入色域中的第一指定色转换成输出色域的第二指定色,然而,当试图与色域转换同时执行这种限制条件时,用于设置色域转换条件的算法变得十分复杂。本发明人在本发明中成功实现了可用简单处理来实现被添加到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本身。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颜色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色域转换单元、设置单元和预处理单元。色域转换单元基于表示不依赖于特定装置的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的输出色域信息,来设置用于根据指定转换规则将图像数据转换为使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图像数据的色域落在所述输出色域内的色域转换条件,并根据所设置的色域转换条件来执行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域转换。设置单元设置所述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预处理单元改变指定色的色值,从而使所述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所述色域转换单元通过所述色域转换而转换成满足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并且进行预处理,以根据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后色值之间的关系,来改变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所述指定色以外的颜色的色值。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处理单元对与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颜色再现区域相对应的输入色域内的各个色值进行预处理,并且所述色域转换单元基于所述预处理单元进行了所述预处理后的各个色值,设置所述色域转换条件,所述色域转换单元通过将与所述预处理单元进行的所述预处理中的各个色值的改变前的值以及改变后的值相互关联的预处理条件与通过所述色域转换单元设置的所述色域转换条件综合在一起,产生综合转换条件,根据所产生的综合转换条件,对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各个色值进行转换,并且由此同时对所述输入图像数据执行所述预处理单元的所述预处理和所述色域转换单元的所述色域转换。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指定色是用于定义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之前的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彩空间或用于定义依赖于用于图像数据输出的特定装置的色彩空间的基准色和/或补色中的至少一种颜色的饱和色。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确定满足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通过基于所述指定转换规则对所确定的所述输出对应色的色值执行逆转换来确定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用所述输入对应色的色值来替换所述指定色的色值,并由此改变所述指定色的色值。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根据第四方面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限制条件包括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限制条件,并且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限制条件时,所述预处理单元将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确定为:第一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指定色彩空间中距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色相相等的色值的距离最小;第二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是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色相相等的颜色,并且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距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亮度相等的基准色值的距离在阈值内;第三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矢量距离最小;或者位于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以所述第一色值、所述第二色值和所述第三色值为顶点而形成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根据第四方面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限制条件包括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限制条件,并且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限制条件时,所述预处理单元通过选择以下色值来确定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第四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与对应于所述指定色的输出色域侧的颜色的色值的饱和度差在阈值内,所述第四色值的色相尽可能接近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色相,并且所述第四色值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距恒定色相面内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亮度和饱和度相同的色值的距离最小;第五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与对应于所述指定色的输出色域侧的颜色的色值的饱和度差在阈值内,所述第五色值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距基准色值的距离在阈值内并且具有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相同的亮度,所述基准色值位于与所述指定色相同的恒定色相面的输出色域的边界上;第六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矢量距离最小;或者位于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以所述第四色值、所述第五色值和所述第六色值为顶点而形成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五或第六方面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指定色在将所述多个色值中的一个或另一个用作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之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七方面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当所述指定色具有在CIEL*a*b*色彩空间中使b*<0的范围内的色相时,所述预处理单元使用所述第三色值或所述第六色值作为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预先执行范围调整处理,根据所述输出色域或所述图像输出条件,至少调整将被所述预处理单元改变色值的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值的亮度。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指定色以外的色值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通过确定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之间的矢量距离,根据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饱和度比而得到减小的矢量距离,并基于所得到的矢量距离来改变要改变的色值,从而对与所述指定色之一具有相同的恒定色相的要改变的色值进行处理,并且在所述指定色以外的色值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通过确定与所述要改变的色值具有相似色相的第一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之间的矢量距离,根据所述第一指定色的改变前的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饱和度比而得到减小的第一矢量距离,并且通过确定与所述要改变的色值具有相似色相的第二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矢量距离,根据所述第二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饱和度比而得到减小的第二矢量距离,从而对与所述指定色不具有相同的恒定色相的要改变的色值进行处理,并且所述预处理单元根据要变为所述第一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的色值与要变为所述第二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的色值的色相差,来计算所述第一矢量距离和所述第二矢量距离的加权平均值,并且所述预处理单元基于等同于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值的矢量距离来改变所述要改变的色值。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根据第十方面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输出色再现强调限制条件时,在所述指定色以外的色值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仅改变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之外的色值的作为色值改变对象的色值。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处理单元排除所述指定色的这样的色值作为色值改变对象,该色值是落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颜色的色值。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有色域转换单元,该色域转换单元基于表示不依赖于特定装置的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的输出色域信息,来设置用于根据指定转换规则对图像数据进行转换从而使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图像数据的色域落在所述输出色域内的色域转换条件,并根据所设置的色域转换条件来执行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域转换。应当注意,CIECAM02和CIECAM97色貌模型所定义的CAM色彩空间可以适于用作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但是也可以使用诸如CIEL*a*b*色彩空间和CIEXYZ色彩空间的其他色彩空间。此外,对于上面的指定转换规则(映射规则),可以使用已知的转换规则,例如,使用基准锚点(anchor)的转换规则。
此外,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有设置单元,该设置单元设置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并且所述预处理单元改变指定色的色值,从而使所述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所述色域转换单元通过色域转换而转换成满足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并且所述预处理单元进行预处理,以根据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后色值之间的关系,来改变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所述指定色以外的颜色的色值。应当注意,如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所述指定色可以是用于定义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之前的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彩空间或用于定义依赖于用于图像数据输出的特定装置的色彩空间的基准色和/或补色中的至少一种颜色的饱和色(这些基准色和补色是可以选择的颜色,例如可以是R、G、B、C、M、Y的再现颜色,或者可以是在所选色彩空间中接近这些颜色的颜色,或者可以是具有与R、G、B、C、M、Y相同的恒定色相但具有不同亮度和/或饱和度的其他再现颜色),然而,可以使用其他颜色。饱和色是诸如色材(如墨水)的源色或监视器中的色刺激的基本原色或间色,并且是R、G、B、C、M、Y的再现颜色。
此外,所述预处理单元改变指定色的色值,从而使所述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所述色域转换单元通过色域转换而转换成满足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因此,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改变为使得所述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所述色域转换单元通过色域转换而转换成满足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此外,所述预处理单元进行预处理,以根据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后色值之间的关系,来改变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所述指定色以外的颜色的色值,因此,即使对于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所述指定色以外的颜色的色值,随着由所述色域转换单元进行的所述色域转换,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所述指定色的色值之间没有形成间隙的情况下,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所述指定色以外的颜色的色值也被变为适当的色值。然后,在执行上述预处理之后,通过利用色域转换单元执行色域转换,除了使色域转换后的图像数据落在输出色域内的色域转换基本目的之外,还能够获得同时满足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数据。
这样,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利用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处理被分成改变色值以使其满足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预处理、以及使色域转换后的图像数据落在输出色域内的色域转换主处理(在根据本发明的色域转换单元中执行的色域转换),因此,当考虑新的限制条件时,通过单独改变预处理单元的预处理的内容(提供预处理单元的功能的算法),而不改变色域转换单元的处理的内容(提供色域转换单元的功能的算法),可以解决这一点。此外,因为在所述预处理单元的预处理中执行的处理是简单处理,所以可以容易地对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处理的内容(提供色域转换单元的功能的算法)作出改变。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容易实现满足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
应当注意,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对在所述预处理单元执行了预处理之后执行色域转换的所述色域转换单元没有限制,并且例如,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可以配置成:所述预处理单元对与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颜色再现区域相对应的输入色域内的各个色值进行预处理;并且所述色域转换单元基于所述预处理单元进行了所述预处理后的各个色值,设置所述色域转换条件,所述色域转换单元通过将与所述预处理单元进行的所述预处理中的各个色值的改变前的值以及改变后的值相互关联的预处理条件与通过所述色域转换单元设置的所述色域转换条件综合在一起,产生综合转换条件,根据所产生的综合转换条件,对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各个色值进行转换,并且由此同时对所述输入图像数据执行所述预处理单元的所述预处理和所述色域转换单元的所述色域转换。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当所述预处理单元改变指定色的色值,从而使所述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所述色域转换单元通过色域转换而转换成满足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时,这可以具体地如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所描述地通过所述预处理单元执行以下处理来实现: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中确定满足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基于指定转换规则(在设置所述色域转换条件时由所述色域转换单元使用的转换规则)通过对所确定的所述输出对应色的色值执行逆转换,来确定输入对应色的色值;以及用所述输入对应色的色值来替换所述指定色的色值。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限制条件包括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限制条件时,并且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限制条件时,所述预处理单元如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示优选地将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确定为:第一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指定色彩空间中距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色相相等的色值的距离最小;第二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是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色相相等的颜色,并且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距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亮度相等的基准色值的距离在阈值内;第三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矢量距离最小;或者位于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以所述第一色值、所述第二色值和所述第三色值为顶点而形成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
因为上述第一色值和第二色值都具有与指定色的色值相同的恒定色相,并且与其的亮度和饱和度差都小,并且是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的色值,所以,通过使用所述第一色值或第二色值作为输出对应色,伴随色域转换,将所述指定色的色值变成所述第一色值或第二色值,由此可以在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同时实现强调输入色再现的色域转换。此外,因为上述第三色值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是在预定色彩空间中距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矢量距离最小的色值,但不必具有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相同的恒定色相,本发明人进行的研究证实:此外当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变为第三色值时,取决于所述指定色,该色值被变成被评价为对输入色再现没有有害影响的色值,并且此外当第三色值被得出为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时,可以实现强调输入色再现并且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
此外,作为以所述第一色值、第二色值和第三色值分别为顶点而定义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可以提及的示例是:在预定色彩空间中连结从第一到第三色值中选出的两个色值(例如,第一色值和第二色值)的线上的值(例如,相当于这两个色值的平均值的色值);以及使用第一到第三色值定义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选定位置处的值(例如,相当于第一色值、第二色值和第三色值的平均值的色值)。然而,本发明人的研究发现,此外当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变成上述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时,取决于所述指定色,该色值被变成被评价为对输入色再现没有有害影响的色值,并且此外当上述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被作为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时,可以实现强调输入色再现并且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
此外,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优选地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限制条件包括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限制条件,并且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限制条件时,所述预处理单元例如如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示地将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确定为:第四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与对应于所述指定色的输出色域侧的颜色的色值的饱和度差在阈值内,所述第四色值的色相尽可能接近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色相,并且所述第四色值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距恒定色相面内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亮度和饱和度相同的色值的距离最小;第五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与对应于所述指定色的输出色域侧的颜色的色值的饱和度差在阈值内,所述第五色值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距基准色值的距离在阈值内并且具有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相同的亮度,所述基准色值位于与所述指定色相同的恒定色相面的输出色域的边界上;第六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矢量距离最小(例如,用于评价色差或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距离的预定评价系数的值);或者位于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以所述第四色值、所述第五色值和所述第六色值为顶点而形成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
另一方面,上述第四色值或第五色值中的任一个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亮度和饱和度的差小,并且具有尽可能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色相接近的色相,但是因为还存在与对应于所述指定色的输出色域侧的颜色的色值的饱和度差在阈值内的色值,与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第一色值和第二色值相比,它们是强调了输出再现的色值。因此,通过使用第四色值和第五色值作为输出对应色,伴随色域转换,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变成第四色值或第五色值的色值,并且可以实现强调输出色再现并且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
此外,与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描述的第三色值一样,上述第六色值是位于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预定色彩空间中距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矢量距离最小的色值,然而,本发明人进行的研究证实:此外当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变成第六色值时,取决于该指定色,该色值被变成被评价为对输出色再现没有有害影响的色值,并且此外当第六色值被得出为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时,可以实现强调输出色再现并且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
此外,作为以所述第四色值、第五色值和第六色值分别为顶点而定义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可以提及的示例是:在预定色彩空间中连结从第四到第六色值中选出的两个色值(例如,第四色值和第五色值)的线上的值(例如,相当于这两个色值的平均值的色值);以及使用第四到第六色值定义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选定位置处的值(例如,相当于第四色值、第五色值和第六色值的平均值的色值)。然而,本发明人的研究发现,此外当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变成上述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时,取决于所述指定色,该色值被变成被评价为对输出色再现没有有害影响的色值,并且此外当上述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被作为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时,可以实现强调输出色再现并且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
此外,如上所述,当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被变成第三色值或第六色值时,取决于该指定色,作为满足所述限制条件并根据评价而清楚地表明对输入色再现或输出色再现没有有害影响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的优选色值,根据要改变(主要针对该指定色的色相)的指定色而不同。考虑到这点,在本发明的第五和第六方面中,例如如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优选地配置成,所述预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指定色在将所述多个色值(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为第一色值到第三色值及其三角形颜色范围中的色值,而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为第四色值到第六色值及其三角形颜色范围中的色值)中的一个或另一个用作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之间进行切换。通过这样做,可以根据要改变的指定色(其色相等),对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进行优化。
应当注意,例如如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述,可将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实施方式样配置成:当所述指定色具有在CIEL*a*b*色彩空间中使b*<0的范围内的色相时,所述预处理单元使用所述第三色值或所述第六色值作为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根据本发明人进行的研究证实:当所述指定色具有上述范围内的色相时,可以优选地使用第三色值或第六色值作为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并且当所述指定色具有上述范围内的色相时,通过使用第三色值或第六色值作为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可以实现满足用于输入色再现强调或输出色再现强调的更精确的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的是,如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所述,预先执行范围调整处理,根据所述输出色域或所述图像输出条件,至少调整将被所述预处理单元改变色值的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值的亮度。可以给出的根据输出色域来调整输入图像数据的范围调整处理的示例包括:调整输入图像的色值以使该输入图像中的亮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与输出色域中的亮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匹配的处理。可以给出的根据图像输出条件来调整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值的范围调整处理的示例包括:在使用经过了根据本发明的预处理和色域转换的输出图像数据以在特定记录纸上记录图像的情况下,调整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值使得该输入图像数据中的白色与该特定记录纸的颜色(基色)相匹配的处理。
当所述指定色的色值变成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描述的第三色值或变成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描述的第六色值时,该色值按使得该色值在预定色彩空间中沿着与色相面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改变,然而在改变所述指定色的色值从而沿着与色相面正交的方向移动时对输入图像数据执行上述范围调整处理特别有效,并且可以实现更适当的色域转换。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配置成,例如如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所述,在所述指定色以外的色值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通过确定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后色值之间的矢量距离,根据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饱和度比而得到减小的矢量距离,并基于所得到的矢量距离来改变要改变的色值,从而对与所述指定色之一具有相同的恒定色相的要改变的色值进行处理,并且在所述指定色以外的色值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通过确定与所述要改变的色值具有相似色相的第一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之间的矢量距离,根据所述第一指定色的改变前的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饱和度比而得到减小的第一矢量距离,并且通过确定与所述要改变的色值具有相似色相的第二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矢量距离,根据所述第二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饱和度比而得到减小的第二矢量距离,从而对与所述指定色不具有相同的恒定色相的要改变的色值进行处理,并且所述预处理单元根据要变为所述第一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的色值与要变为所述第二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的色值的色相差,来计算所述第一矢量距离和所述第二矢量距离的加权平均值,并且所述预处理单元基于等同于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值的矢量距离来改变所述要改变的色值。
通过这样做,在不是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色值中,与所述指定色之一相同的那些色值根据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之间的关系而改变,并且没有具有恒定色相的指定色的色值根据与要改变的色值相似的第一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还根据与要改变的色值相似的第二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之间的关系而改变。因此,对于不是指定色的色值的色值,是否存在具有恒定色相的指定色是无关紧要的,通过由色域转换单元执行色域转换,可以在预定色彩空间中在指定色的色值之间不出现间隙等的情况下将其变为适当值。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中,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用于输出色再现强调的限制条件时,优选地配置成,例如如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所述,在所述指定色以外的色值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仅改变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之外的色值的作为色值改变对象的色值。通过这样做,在所述指定色以外的色值之中,对于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色值,所述预处理单元不进行预处理(色值的改变),并且仅由色域转换单元执行色域转换,从而可以执行甚至更加强调输出色再现的色域转换。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配置成,如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所述,所述预处理单元排除所述指定色中这样的色值作为色值改变对象,该色值是落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颜色的色值。当基准色或原色等的饱和色被用于根据用于图像数据输出的特定装置来定义色彩空间时,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所述指定色的色值落在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概率不高,然而,如上所述,通过排除落在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那些颜色的色值作为色值改变的对象,在存在所述色的色值落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情况时,对这些颜色以及这些颜色附近的颜色区域的颜色再现可以与输入图像数据更精确地匹配。
如上所述,本发明包括:色域转换单元,用于将色域转换条件设置为使得不依赖于特定装置的特定色彩空间中的图像数据的色域落在输出色域内,并用于转换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域;以及预处理单元,用于将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指定色的色值改变为使其通过色域转换单元的色域转换可以被转换成满足通过设置单元设置的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并且用于进行预处理,以根据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后色值之间的关系,来改变输入图像数据的所述指定色以外的颜色的色值。因此,因为可以容易地实现满足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所以可以获得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性构造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颜色转换处理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颜色转换处理中的第一/第四颜色转换处理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色域转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了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二装置的色域边界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非装置相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二装置的色域边界(输出色域)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用于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预处理的流程图。
图8A、图8B和图8C是示出了图7中的预处理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用于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解释输入色值的内外确定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解释图9中的预处理的细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10的概略构造。计算机系统10包括由个人计算机组成的多个客户机终端14、用于向计算机系统10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入装置16、以及用于将来自计算机系统10的输入数据可视地显示为图像的输出装置18,所有这些装置都连接到诸如LAN的网络12。输入装置16例如是用于读取文档并输出图像数据的扫描仪,并且输出装置18是用于在纸上打印输入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打印机,或具有复印机或传真装置功能的打印机这种复合机)。网络12可以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例如互联网。
连接到网络12的各个客户机终端14包括CPU 14A、诸如RAM的存储器14B、硬盘驱动器(HDD)14C以及网络接口(I/F)14D,并且通过网络I/F 14D连接到网络12。客户机终端14还包括作为输出装置的显示装置20以及作为输入单元的键盘22和鼠标24。诸如扫描仪的输入装置16和诸如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出装置18可以和显示装置20一样直接连接到客户机终端14。除了扫描仪之外,可以给出的输入装置16的示例还包括数字静态照相机,但是这种数字静态照相机直接与客户机终端14相连。
客户机终端14的HDD 14C预先存储操作系统(OS)的程序、在OS上运行并使用输入装置16和输出装置18的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在客户机终端14中如下所述地处理颜色转换的颜色转换程序,并且还预先安装有用于注册颜色转换条件(例如,在颜色转换处理中使用的配置、颜色预测模型)的颜色转换条件数据库(DB)和其他数据库。
解释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客户机终端14中,当从某输入装置16输入的图像数据或在某输出装置18的图像输出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被用在其他装置(输出装置18)的图像输出中时,进行颜色转换,以校正不同装置中再现或结合的图像的色貌差(见图2)。在图2中,接收图像数据的输入装置16或首先输出图像的输出装置18被称为第一装置,并且后来输出图像的输出装置18(作为图像数据输出的对象的输出装置18)被称为第二装置。
如图2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颜色转换处理包括如下处理:第一颜色转换、第二颜色转换、第三颜色转换和第四颜色转换。从第一装置输入到客户机终端14中的图像数据或在第一装置的图像输出中使用的图像数据是通过第一装置相关色彩空间(如果第一装置例如是扫描仪、数字静态照相机或显示器20,则第一装置相关色彩空间是RGB色彩空间)中的色值来表示图像数据的各像素的颜色的图像数据,并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对图像数据的颜色转换处理中,执行第一颜色转换,即,将第一装置相关色彩空间上的色值转换成不依赖于特定装置的色彩空间(第一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色值。在下面的解释中,L*a*b*色彩空间或CIEXYZ色彩空间适合用作第一装置无关色彩空间。
接着,通过将第一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色值转换到适于不依赖于特定装置的色域转换的色彩空间(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色值,来执行第二颜色转换,以处理第一颜色转换之后的图像数据。希望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是表示排除了观察条件的影响的色貌的色彩空间,例如,CIECAM02定义的色彩空间JCh,色貌模型或根据色彩空间JCh确定的色彩空间Jab。Jab色彩空间的颜色属性值a、b对应于从JCh色彩空间的颜色属性值C、h产生的ac、bc,并且其特征在于色相和饱和度可以其间互相转换。代替色貌模型CIECAM02,可以使用诸如变为均匀等效色彩空间CAM02-US(基于CIECAM92色貌模型的均匀色彩空间(p.320-330),M.Ronnier Luo,Guihua Cui,Changiun Li,2006)的CIECAM97s和CIECAM02的色貌模型等。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预定色彩空间。
接着,通过校正第一装置中的图像的外貌和第二装置中的图像的外貌之间的差异(该外貌差异可归因于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的色域的差异),来进行色域转换(也称为色域映射),以处理第二颜色转换之后的图像数据。稍后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色域转换的细节。
通过将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色值转换成不依赖于特定装置的另一色彩空间(第三装置无关空间;例如为L*a*b*色彩空间)中的色值,来执行第三颜色转换,以处理色域转换之后的图像数据。通过将第三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色值转换成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如果第二装置是显示装置20,则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例如是RGB色彩空间,或者如果第二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则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例如是CMYK色彩空间)上的色值,来执行第四颜色转换,以处理第三颜色转换之后的图像数据。这些颜色转换处理后获得的图像数据被输出到第二装置,并且被提供给第二装置的图像输出,并且第二装置输出的图像的色貌可以与第一装置输出的图像的色貌相匹配。
在客户机终端14中的HDD 14C中安装的颜色转换程序包括用于执行这些颜色转换处理的程序(用于处理第一颜色转换的第一颜色转换程序、用于处理第二颜色转换的第二颜色转换程序、用于处理色域转换的色域转换程序、用于处理第三颜色转换的第三颜色转换程序、以及用于处理第四颜色转换的第四颜色转换程序),并且通过另外顺序地调用第一颜色转换程序、第二颜色转换程序、色域转换程序、第三颜色转换程序和第四颜色转换程序并顺序地进行处理,来执行各颜色转换处理。在图1中,颜色转换程序与OS程序分开示出,然而,颜色转换程序可以包括在OS程序中作为OS的标准程序。这些程序中的色域转换程序对应于本发明的颜色处理程序。
在这些颜色转换处理中,第二颜色转换和第三颜色转换是公式化的,并且可以仅通过在颜色转换公式中代入输入色值并计算输出色值来执行颜色转换。然而,第一颜色转换、第四颜色转换和色域转换必须通过按需产生转换条件来执行。首先,下面解释第一颜色转换和第四颜色转换。
通过设置用于将输入色值转换成CLUT(颜色查找表)中的输出色值的转换数据(配置),并且顺序地向CLUT输入待转换图像数据(用色值来表示各像素的颜色的图像数据),来处理第一颜色转换和第四颜色转换。为了以更高精度转换色值,可以添加色阶表或伽马(gamma)曲线,例如,可将一维查找表添加到CLUT以外的其他预处理或后处理中。此外,CLUT可以通过包括这些信息而生成。可以如图3(1)所示地产生配置,其中,生成输入色值或输出色值中已知的色标(色卡)(例如,当在向作为第二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输出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生成用于第四颜色转换的配置时,通过使用打印机打印已知输出色值的色卡来产生色卡,或者当在向作为第二装置的显示器输出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生成用于第四颜色转换的配置时,通过在显示器上显示已知输出色值的色卡来产生色卡),在每个生成的色卡中,通过测色计来测量输入色值或输出色值的未知色值,并且在各色卡中获得输入色值和输出色值的相应数据,并将该数据用作所述配置。
在该产生方法中,必须形成大量的色卡(与CLUT中的格子点数相同的数量),并且必须针对该大量的色卡测量输入色值或输出色值,需要极大气力来进行配置生成。作为配置生成的另一方法,例如,使用颜色预测模型。颜色预测模型是这样的程序:接收其相应的输出色值未知的输入色值,并且基于示出了较小量的输入色值和输出色值的对应关系的基本数据,使用各种算法对与所接收的输入色值相对应的输出色值进行估计和计算,然后输出。在通过使用颜色预测模型的配置生成中,创建的色卡的数量少于从色卡直接生成配置的情况(输入色值或输出色值为已知的色卡)(也参见图3的(1)),并且通过针对各个生成的色卡计算输入色值或输出色值的未知色值,针对各个色卡产生示出输入色值和输出色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基本数据(也参见图3中的(2))。接着,将该基本数据设置在颜色预测模型中(也参见图3中的(4)),输入色值被顺序地输入到颜色预测模型,并且从颜色预测模型顺序地输出的输出色值与所接收的输入色值相互关联,从而生成了配置(也参见图3中的(5))。通过将生成的配置设置在CLUT中(也参见图3中的(6)),根据CLUT来执行颜色转换(第一颜色转换或第四颜色转换)。
在使用颜色预测模型进行配置生成时,与直接从色卡生成配置的情况相比,所需色卡的数量显著减少,可以显著减少进行配置生成的气力。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转换和第四颜色转换的转换条件(配置)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法中的任一方法产生,然而,使用基本数据和颜色预测模型的方法是优选的。
参照图4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色域转换处理。通过使用客户机终端14的CPU 14A处理色域转换程序来实现该色域转换处理。
在步骤50,提取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中构成第二装置的色域边界(颜色再现区域的边界)的点(边界面上的点)作为边界点群。图5A和5B中示出了例如当第二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时,在依赖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色彩空间(CMYK色彩空间)中的图像形成装置色域边界的示例。图5A示出了CMYK色彩空间的色域边界的上侧部分,并且图5B示出了下侧部分,并且CMYK色彩空间中的图像形成装置色域边界的整体结构是由形成图5A和5B中所示的立体结构的12个面构成的多面体。在步骤50,可以提取第二装置的色域边界面上的任意点作为边界点区域,然而,希望至少提取与色域边界的各顶点相对应的点以及对应于连结色域边界的顶点的边的点作为边界点群。从边或顶点或所边处以外的平面提取的边界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均匀,也可以不均匀。
在步骤52,在步骤50提取的边界点群(表示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二装置色域边界的边界点群)的色值被首先转换成第三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色值(图2中的第四颜色转换的逆转换),并且被进一步转换成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色值(图2中的第三颜色转换的逆转换),并由此确定表示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二装置色域(输出色域)的边界的边界点群。图6示出了由在步骤52的转换之后的边界点群组成的色域边界(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二装置色域边界)的示例。在图6中,该色域边界的各顶点使用与对应于图5A和5B中所示的色域边界的各顶点的顶点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通过该处理,可以获得构成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二装置色域边界的边界点群。
在步骤54,通过在步骤52进行转换而获得的边界点群连结为顶点,通过内插产生边界面从而形成多边形(多面体),由此产生将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二装置色域边界表示为多面体的输出色域边界信息。因此,基于产生的输出色域边界信息,例如通过评价或定量确定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上的第二装置色域边界,或通过使用通用可视化工具使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二装置色域边界可视化,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二装置色域边界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各种应用中。
当在步骤54产生例如通过步骤52的转换而获得的边界点群的输出色域边界信息时,可以选择性地提取适于期望应用的边界点,所提取一部分边界点群被连结,并且边界面可以通过内插等产生,由此产生输出色域边界信息。另选的是,可以预先产生输出色域边界信息并将其存储在HDD 14C中,仅供读取,并且由此可以获取输出色域边界信息。所述输出色域边界信息对应于本发明的输出色域信息。
在步骤56,获取表示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一装置(见图2)色域边界(输入色域边界)的输入色域边界信息。该输入色域边界信息是按如步骤50至步骤54所述相同的方式产生的,例如,通过提取构成第一装置相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一装置色域边界的边界点群,将所提取的边界点群的色值转换成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色值,确定表示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第一装置色域边界的边界点群,连结确定的边界点群的顶点,并通过内插等产生边界面以形成多边形(多面体)。另选的是,可以预先产生输入色域边界信息并将其存储在HDD 14C中,仅供读取,并由此获取。
在步骤58,基于在步骤56获取的输入色域边界信息,产生位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入色域中互不相同的位置的多个点的数据,作为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数据群。在步骤60,获取对应于该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例如可以通过在显示装置20上显示示出限制条件的多个选项以及示出请求选择各选项的消息的显示条件选择画面、用户使用键盘22或鼠标24选择选项、并确定用户所选择的选项(限制条件),来获取限制条件。如果用户通过键盘22或鼠标24预先选择了选项,并且示出所选选项(限制条件)的信息存储在HDD 14C中,则通过从HDD 14C读取该信息可以获得该限制条件。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键盘22和鼠标24对应于本发明的设置单元。
当在步骤60获取了限制条件时,随后,在步骤62,确定所获取的限制条件(关于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并且该处理根据确定结果出现分支。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包括“输入色再现强调”模式和“输出色再现强调”模式。如果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是“输入色再现强调”模式,则进行到步骤64,对输入色再现强调进行预处理,而如果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是“输出色再现强调”模式,则进行到步骤66,对输出色再现强调进行预处理。首先,参照图7,解释输入色再现强调预处理。
在输入色再现强调预处理中,首先在步骤80,从用于产生在色域转换处理的步骤58(图4)中产生的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中,提取用于定义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的基准色(原色)或补色(间色)的饱和色的色值,作为在下面的处理中使用的基准输入色的色值。例如,当第二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并且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是CMYK色彩空间时,原色是C、M、Y、K而间色是R、G和B。在步骤80,提取C、M、Y、K、R、G、B的任意饱和色的色值作为基准输入色的色值。代替这些用于定义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的基准色和补色,可以使用用于定义第一装置相关色彩空间的基准色和补色。基准输入色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预定色。
在步骤82,基于输出色域边界信息,从与在步骤80提取的基准输入色具有相同的恒定色相的输出区域中提取等色相面(CUSP:例如,也参见图8A)。在下一步骤84,从在步骤82提取的与基准输入色具有相同的恒定色相的输出色域中的等色相面的边界上的色值之中,将与在步骤80提取的基准输入色距离最小的色值(与如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第一色值相对应的色值;也参见图8A所示的距基准输入色距离最小的颜色(minJC))设置为与基准输入色的输出相对应的颜色的色值。输出对应色不只限于该示例,并且通过确定与在步骤82提取的等色相面的边界上的基准输入色具有相同亮度的色值,可将与该等色相面的边界上的等亮度色值的距离在阈值内的色值(与如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第二色值相对应的色值:也参见图8A中所示的与等亮度颜色的距离在阈值内的颜色)设置为与基准输入色的输出相对应的颜色的色值。
此外,如果不提取具有与基准输入色相同的恒定色相的输出色域的等色相面(步骤82),则可以确定位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到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基准色的矢量距离(作为该矢量距离,可以使用色差或用于表示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距离的预定评价系数)最小的色值(与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第三色值相对应的色值),并且将该色值设置为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色值。
此外,作为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可以使用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选择的色值(与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相对应的色值),该三角形颜色范围以上述第一色值、第二色值、和第三色值(“第一色值,位于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指定的色彩空间中与色相等于指定色色值的色值的距离最小”;“第二色值,位于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是色相等于指定色的色值的颜色,并且在预定色彩空间中与指定颜色的色值等亮度的基准色值的距离在阈值内”;以及“第三色值,位于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预定色彩空间中与指定色的色值的矢量距离最小”)分别作为其顶点。对于这种色值,可以提及的示例是: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连结从第一到第三色值中选出的两个色值(例如,第一色值和第二色值)的线上的值(例如,相当于这两个色值的平均值的色值)、以及使用第一到第三色值定义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选定位置处的值(例如,相当于第一色值、第二色值和第三色值的平均值的色值)。
此外,根据基准输入色的色值(例如其色相),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可以在上述第一色值到第三色值以及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的任一个之间进行切换。这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七方面。通过这样做,根据基准输入色的色值(其色相等),可以对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进行优化。关于根据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来切换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方式,例如可以基于预先进行的实验等的结果来决定,然而,至少当基准输入色在CIEL*a*b*色彩空间中具有在b*<0的范围内的色相时,第三色值优选地用作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
此外,当为基准输入色设置输出对应色时,至少当如上所述地使用第三色值时,或者在存在这种可能的其他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强调输入颜色再现的预处理中,在以下情况下存在这种可能:第三色值被固定为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情况;第三色值是在切换用作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时所包括的选项之一的情况;以及使用位于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的情况,该三角形颜色范围是基于包括第三色值的多个色值确定的),优选的是,执行范围调整处理,以根据输出色域或根据图像输出条件来调整图像数据的色值(至少其亮度),并且相同的范围调整处理被结合到改变用于输出的图像数据时使用的色域转换条件(综合转换条件)中。
例如,上述范围调整处理可以是这样的范围调整处理,该范围调整处理用以调整在产生转换条件时使用的图像数据的色值,使得在产生转换条件时使用的图像数据的亮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亮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匹配,或者例如当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输出装置18(第二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时,该范围调整处理可以是调整在产生转换条件时使用的图像数据的色值的处理,如此地调整通过颜色转换处理(第一颜色转换、第二颜色转换、色域转换、第三颜色转换、第四颜色转换)而获得的图像数据,使得当使用特定纸来记录图像时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图像数据的白色与特定纸(基色)相匹配。此外,上述范围调整处理可以与第一颜色转换或第二颜色转换同时执行,或者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域转换中间执行(图4)。上述范围调整处理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并且可以获得实现了更合适的色域转换的转换条件。
在步骤86,通过应用在设置(映射)下述色域转换时所应用的转换规则的逆转换规则(应用在设置色域转换条件时所应用的转换规则的转换(色域转换)的逆转换(相当于如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的逆转换)),来转换在步骤84确定的输出对应色,并且确定基准输入色的输入对应色(也参见图8B)的色值。在步骤88,计算基准输入色和在步骤86确定的输入对应色的矢量距离(也参见图8B),通过使基准输入色和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相互关联,在HDD 14C中存储计算出的矢量距离。在下一步骤90,确定是否对于所有基准色和补色的饱和色都完成了步骤80至88的处理。当确定为否定时,处理返回到步骤80,重复步骤80至90,直到在步骤90确定为肯定为止。结果,所有基准色和补色的饱和色被设置为基准输入色,并且设置了输出对应色和输入对应色,并且计算并存储了距输入对应色的矢量距离。
如下所述,当“输入色再现强调”模式被选择为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时,通过将色值转换成在步骤86确定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对基准输入色进行预处理,然而,如上所述,因为输入对应色是通过对在步骤84确定的输出对应色进行逆色域转换而确定的,所以基准输入色通过预处理被变为一色值(输入对应色),该色值要通过色域转换被转换成输出对应色。作为色域转换(等价于第一色值的色值、或等价于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第二色值的色值)后的输出对应色的在步骤84确定的色值具有与基准输入色相同的恒定色相,并且在亮度和饱和度方面与基准输入色的差异小,因为它们是位于输出色域边界上的色值,所以它们是满足输入色再现强调的限制条件的色值,并且当基准输入色通过预处理而变为输入对应色,并且进一步通过色域转换而变为输出对应色时,对满足输入色再现强调的限制条件的基准输入色执行色域转换。
应当注意,在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中的用于定义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的基准色和/或补色的饱和色的色值(基准输入色的色值),在大多数情况是外伸出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的色值,但是存在它们最初落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情况。现在,关于最初落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基准输入色,如果输出对应色和输入对应色是如上所述顺序地得到的,并且根据基准输入色和输入对应色之间的矢量距离,执行改变基准输入色及其附近的颜色区域中的颜色的色值的预处理,然后通过进一步执行色域转换,将基准输入色转换成输出对应色,并将基准输入色附近的颜色区域中的颜色变成基于其的颜色,那么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基准输入色区域中的色域被预处理不自然地扩展,无法获得恰当的颜色再现。
考虑到这点,在上述步骤80至90中的预处理中,可以配置成,例如,在从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提取了用于定义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的基准色和/或其补色的饱和色的色值之后,可以确定基准输入色的提取色值是否落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并且当为否定时(当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没有落在输出色域内时),则从步骤82向前执行该处理,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该确定是肯定的,则将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按原样设置为基准输入色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并且还将基准输入色和输入对应色之间的矢量距离设置为0,并且在将它们相互关联并存储在HDD 14C中之后,跳过步骤82至步骤88,并且执行步骤90的确定。通过这样做,因为对落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或者对其附近的色域基本不执行预处理,所以色域未被预处理不自然地扩展,并且保留了所述色域,能够实现基准输入色的颜色和其附近的颜色区域中的颜色的适当再现。
此外,当基准输入色的色值落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的输出色域内时,代替步骤82、84,在将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按原样设置为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的处理之后,流程可以进行到步骤86,并且设置基准输入色的输入对应色,然后可以执行计算矢量距离等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不进行预处理之外,对落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或者对其附近的色域也基本不执行色域转换,因此可以实现基准输入色及其附近的适当颜色再现。应当注意,这种处理方式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
当在步骤90确定为肯定时,处理进行到步骤92,从用于产生在色域转换处理(图4)的步骤58产生的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中,从未被提取为基准输入色的输入色值中取出一值(与所有基准色和补色的饱和色不同的其他饱和色的色值)。在接下来的步骤94,确定在步骤92取出的输入色值的色相是否与先前提取为基准输入色的多个色值中的任一个相同。
当在步骤94中的确定为肯定时,处理进行到步骤96,从HDD 14C中读出与在步骤92取出的输入色值具有相同的恒定色相的色值(恒定色相的基准输入色)与输入对应色的矢量距离D0,并且将所获得的矢量距离乘以输入色值的饱和度C与恒定色相的基准输入色的饱和度C0的比值,并且计算输入色与输入对应色的矢量距离D(见下面的公式),并且根据计算出的矢量距离,来计算输入色值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104。
D=D0×(C/C0)
结果,在从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中取出的输入色值之中,根据基准输入色和输入对应色之间的矢量距离,来计算与提取为基准输入色的多个色值中的任一个具有相同的恒定色相的输入色值,并且计算根据基准输入色和该输入色值的饱和度比而减小了矢量距离的色值(例如,也参见图8B中的“输入色值和输入对应色之间的矢量距离”),并将其设置为输入对应色。
另一方面,如果在先前提取为基准输入色的多个色值之中没有与在步骤92取出的输入色值同色相的色值,则在步骤94的确定为否定,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98。在下面的解释中,为方便起见,在提取为基准输入值的多个色值之中,如图8C所示,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的亮度轴的中心起顺时针地与输入色值的色相最接近的色相的色值(与如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所述的第一指定色相对应的色值)被称为第一基准输入色,并且从亮度轴的中心起逆时针地与输入色值的色相最接近的色相的色值(与如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所述的第二指定色相对应的色值)被称为第二基准输入色。
在步骤98,在提取为基准输入值的多个色值之中,确定对应于第一基准输入色的色值,并且与步骤96相同,从HDD 14C中读出所确定的第一基准输入色和输入对应色之间的矢量距离,并且将所获得的矢量距离乘以输入色值的饱和度与第一基准输入色的饱和度的比值,并且计算输入色值和第一输入对应色的矢量距离,并且基于计算出的矢量距离,来计算输入色值的第一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在步骤100,和在步骤98相同,确定提取为基准输入色的多个色值之中与第二基准输入色相对应的色值,并且从HDD 14C中读出所确定的第二基准输入色与输入对应色之间的矢量距离,并且将所获得的矢量距离乘以输入色值的饱和度与第二基准输入色的饱和度的比值,并且计算输入色值与第二输入对应色的矢量距离,并且基于计算出的矢量距离来计算输入色值的第二输入对应色的色值。
在步骤102,计算与在步骤98计算的第一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和在步骤100计算的第二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的加权平均值相对应的颜色(如图8C所示,即对应于与平面P的交点的颜色),作为输入色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104。通过使用输入色值和第一输入对应色之间的色相差与输入色值和第二输入对应色之间的色相差之比,来计算加权平均中的权重。结果,在从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中取出的输入色值之中,计算没有与提取为基准输入值的多个色值中的任何一个色相相同的色值的输入色值,并且基于以下矢量距离来确定输入对应色的色值:作为随着第一基准输入色的饱和度与输入色值的饱和度的比值而减小的、第一基准色和该输入对应色之间的矢量距离的矢量距离,以及相当于随着第二基准输入色的饱和度与输入色值的饱和度的比值而减小的、第二基准输入色和该输入对应色之间的矢量距离的加权平均值的矢量距离(例如,也参见图8C中所示的输入色值和输入对应色之间的矢量距离)。
在步骤104,确定是否对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的基准输入色以外的所有输入色值都执行了步骤92之后处理。当确定为否定时,处理返回到步骤92,重复步骤92至步骤104,直到在步骤104确定为肯定为止。结果,对于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的基准输入色以外的所有输入色值,在步骤96以及步骤98至步骤102计算了输入对应色的色值。
因此,在基准输入色以外的输入色值中,计算输入对应色的色值,而不计算输出对应色,然而,在基准输入色以外的输入色值中,对于具有恒定色相基准输入色的输入色值的输入对应色,基于该恒定色相基准输入色和该输入对应色的关系(矢量距离)来计算所述色值。此外,在不具有恒定色相基准输入色的输入色值中,基于与输入色值的色相相似的第一基准输入色和该输入对应色的关系(矢量距离),并且基于与输入色值的色相相似的第二基准输入色和该输入对应色的关系(矢量距离),来计算所述色值。因此,可以通过对基准输入色以外的输入色值的输入对应色进行色域转换,使得在对基准输入色进行色域转换后的色值(输出对应色的色值)之间没有间隙,此外同时,可以针对向满足输入色再现强调模式的转换条件的正确色值的转换进行估计。
针对构成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群的所有输入色值,计算并确定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并且获得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群,当在步骤104确定为肯定时,输入色再现强调模式的预处理终止,并且处理进行到色域转换(图4)的步骤68。通过上述输入色再现模式的预处理(图7),为每个输入色值获得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对应于通过进行满足关于各个输入色值的输入色再现强调模式的限制条件的预处理的转换之后的值,并且各个输入色值和这些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的关联条件相当于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预处理条件。
现在参照图9,解释输出色再现强调模式的预处理。在输出色再现强调模式的预处理中,首先在步骤120,从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中,提取用于定义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的基准色或补色的饱和色的色值作为基准输入色的色值。在下一步骤122,提取与在步骤120提取的基准输入色相对应的输出侧的饱和色的色值(例如,如果基准输入色是Y,并且第二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与基准输入色相对应的输出色域侧的饱和色的色值是输出色域中Y的饱和色的色值,即,与只通过Y的色材(调色剂或墨水)可以形成的最大浓度的颜色相对应的色值)。在步骤124,在将步骤120提取的基准输入色的色值设置为输入色的色值。
在步骤126,基于输出色域边界信息,预先提取与设置色值的输入色的色相相同的输出色域的恒定色相面(CUSP:例如,也参见图8A)。在下一步骤128,从与在步骤126提取的输入色的色相相同的输出色域的恒定色相面的边界上的色值之中,将与输入色的距离最小的色值(作为如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的第三色值的候选项的色值:也参见图8A所示的距基准输入色的距离最小的颜色(minJC))确定为基准输入色的临时输出对应色的色值。该临时输出对应色不只限于本实施例,通过确定与在步骤126提取的等色相面的边界上的输入色具有相同亮度的色值,可将与等色相面的边界上的等亮度色值的距离在阈值内的色值(作为如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的第五色值的候选项的色值:也参见图8A中所示的距等亮度颜色的距离在阈值内的颜色)设置为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临时色值。
在步骤130,确定在步骤128设置的基准输入色的临时输出对应色的色值与在步骤122提取的输出侧的饱和色的色值之间的饱和度差是否等于或小于阈值。应当注意,在步骤128,可以计算与输入色的距离最小的色值作为基准输入色的临时第一输出对应色,并且可以计算距与恒定色相面的边界上的输入色的亮度相同的色值的距离在阈值内的色值,作为基准输入色的临时第二输出对应色,并且在步骤130,临时输出对应色可以使用与输出侧的饱和色的饱和度差较小的任一上述色值。
如果确定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132,改变输入色的色值,以使输入色的色相可以沿着接近输出侧饱和色的方向改变指定量(然而,使亮度和饱和度与基准输入色相同),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126。因此,重复步骤126至步骤132的处理,直到在步骤130确定为肯定为止。当在步骤130确定为肯定时,处理进行到步骤134,并且将当前的临时输出对应色的色值设置为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
应当注意,当设置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时,代替上述的步骤126至132,以与前面解释的设置第三色值相同的方式,可将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设置为得自于如下色值的色值,该色值在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中与基准输入色的矢量距离最小,并位于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对应于第六方面的第六色值的色值)。
此外,可将以下色值用作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位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选定位置处的色值(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的色值),上述第四到第六色值(“第四色值,位于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与对应于指定色的输出色域侧的颜色的色值的饱和度差在阈值内,该第四色值的色相尽可能接近指定色的色值的色相,并且该第四色值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距恒定色相面内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亮度和饱和度相同的色值的距离最小”,或“第五色值,位于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与对应于指定色的输出色域侧的颜色的色值的饱和度差在阈值内,该第五色值在预定色彩空间中与基准色值(位于与指定色相同的恒定色相面的输出色域的边界上)的距离在阈值范围内,并且具有与指定色的色值相同的亮度”,或“第六色值,位于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预定色彩空间中与指定色的色值的矢量距离最小”)作为其顶点。对于该色值可以提及的示例是: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连结从第四到第六色值中选出的两个色值(例如,第四色值和第五色值)的线上的值(例如,相当于这两个色值的平均值的色值)、以及使用第四到第六色值定义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选定位置处的值(例如,相当于第四色值、第五色值和第六色值的平均值的色值)。
此外,可以根据基准输入色的色值(例如其色相),来执行在上述第四色值到第六色值以及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之间的切换。这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七方面。通过这样做,根据基准输入色的色值(其色相等),可以优化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关于根据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来切换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方式,例如,这可以基于在先实验的结果来决定,然而,优选的是,至少当基准输入色的色相在CIEL*a*b*色彩空间中的b*<0的范围内时,将第六色值用作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
此外,当设置基准输入色的输出色时,至少当如上所述地使用第六色值时,或在存在使用它的可能性的其他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中,在以下情况下存在这种可能:第六色值被固定用作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情况;第六色值是在切换用作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时所包括的选项之一的情况;以及使用位于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的情况,该三角形颜色范围是基于包括第六色值的多个色值确定的),优选的是,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色域转换处理之前,对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图像数据(例如,对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执行上述范围调整处理,并且,将相同的范围调整处理结合到在改变用于输出的图像数据时使用的色域转换条件(综合转换条件)中。通过对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图像数据执行上述范围调整处理,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该范围调整处理能够获得实现了甚至更合适的色域转换的转换条件。
在步骤136,通过应用与在设置色域转换条件时应用的转换规则相反的转换规则,来转换在步骤134设置的输出对应色,确定基准输入色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在步骤138,计算基准输入色与在步骤136确定的输入对应色的矢量距离,并且将计算出的矢量距离与基准输入色和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相互关联,并存储在HDD 14C中。在步骤140,确定是否对所有基准色和补色的饱和颜色执行了步骤120至138的处理。如果确定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120,重复步骤120至步骤140,直到在步骤140确定为肯定为止。结果,针对所有基准色和补色的饱和色确定了基准输入色,并且设置了各个输出对应色和输入对应色,并且分别计算并存储了距输入对应色的矢量距离。
当“输出色再现强调”模式被选为色域转换中的限制条件时,通过将色值转换成在步骤136确定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对基准输入色进行预处理。然而,因为输入对应色是通过对在色域转换的步骤134设置的输出对应色进行逆转换而确定的,所以基准输入色被预处理并变为一色值(输入对应色),该色值要在色域转换后被转换成在步骤134确定的输出对应色。在步骤134被设置为输出对应色的色值(相当于第一色值的色值,或相当于如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的第二色值的色值)在亮度和饱和度方面与基准输入色的差异小,并且因为使用基准输入色的恒定色相作为输入色的初始色相,输入色的色相被逐渐设置得更接近输出侧的饱和色,直到在步骤130确定为肯定为止,所以该色相最接近基准输入色的色相,同时该色值位于与输出侧饱和色的饱和度差在阈值内的输出色域的边界上,与在输入色再现强调模式的预处理中设置的输入对应色相比,该色值强调输出色再现。因此,基准输入色被预处理并变为在步骤136确定的输入对应色,因此,通过对在步骤136确定的输出对应色进行转换,对基准输入色执行色域转换,从而也满足输出色再现强调模式的限制条件。
应当注意,在上述步骤120至140中的输出色再现强调预处理中,同样优选地配置为,例如在执行步骤126的处理之前,确定在步骤124设置为输入色的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是否落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并且当为否定时(当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未落在输出色域内时),向前执行从步骤126开始的处理,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确定为肯定,则将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按原样设置为基准输入色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并且还将基准输入色和输入对应色之间的矢量距离设置为0,并且在将它们相互关联并存储在HDD 14C中之后,跳过步骤126至步骤138,并且执行步骤140的确定。通过这样做,因为对落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或者对其附近的色域基本不执行预处理,所以色域未被预处理不自然地扩展,并且保留了所述色域,能够实现基准输入色的颜色和其附近的颜色区域中的颜色的适当再现。应当注意上述配置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
此外,当基准输入色的色值落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的输出色域内时,那么代替步骤126至134,在进行了将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按原样设置为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的处理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136,设置基准输入色的输入对应色,并且可以执行计算矢量距离等的处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除了对落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及其附近色域内的基准输入色的色值基本不执行预处理外,对其也基本不进行色域转换,因而可以正确地再现这种色值及其附近色域中的颜色。应当注意,该处理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
当在步骤140确定为肯定时,处理进行到步骤142,并且从输入色值群中取出未被提取为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基准输入色的输入色值。在接下来的步骤144,确定在步骤142取出的输入色值是否位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上的输出色域之外。例如,如图10所示,基于输出色域边界信息,通过提取包括输入色值的输出色域中的恒定色相面(CUSP),确定所提取的恒定色相面上的饱和度是否是最大边界点,为与最大边界点具有相同亮度并且位于亮度轴上的基准锚点设置色值,确定连结输入色值和基准锚点的直线是否与输出色域的边界相交,可以对该点执行确定,然而,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进行该确定。
当在步骤142取出的输入色值位于输出色域内时,在步骤144确定为否定,处理进行到步骤146,并且将输入色值直接设置为输入色值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158。结果,在输入色值群中基准输入色以外的输入色值中,对位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色值基本不进行预处理(色值不变)(也参见图11所示的“输入色值不变”),只执行色域转换,并且执行可以更加强调输出色再现的色域转换。使位于输出色域中的输入色值不成为预处理对象,对应于如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发明。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142取出的输入色值位于输出色域之外(图11中示出“存在变化”的阴影区域)时,在步骤144的确定为肯定,处理进行到步骤148,并且从步骤148至步骤156,与输入色再现强调模式的预处理(图7)的步骤94至步骤102的处理相同,对于具有恒定色相基准输入色的输入色值的输入对应色,基于恒定色相基准输入色和该输入对应色的关系(矢量距离)来计算和确定色值,并且对于不具有恒定色相基准输入色的输入色值,基于其色相与输入色值的色相相似的第一基准输入色与对应于该第一基准输入色的颜色的关系(矢量距离)以及其色相与输入色值的色相相似的第二基准输入色与对应于该第二基准输入色的颜色的关系(矢量距离),来计算和确定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158。
在步骤158,确定是否对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之中的基准输入色值以外的所有输入色值都执行了步骤142及以后的处理。如果确定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142,重复步骤142至步骤158,直到在步骤158确定为肯定为止。结果,为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之中的基准输入色以外的所有输入色值都设置了输入对应色的色值。
因此,在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中,对于基准输入色以外的输出色域外的输入色值,与在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预处理中一样,也可以计算和设置输入对应色的色值,而不计算输出对应色。但是在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中,作为在计算输入色值的输入对应色时所涉及的基准输入色的输入对应色,因为计算并设置了满足输出色再现强调模式的限制条件的色值,所以对于基准输入色以外的输入色值中的输入对应色,该处理不会在对基准输入色的色域转换之后的色值(输出对应色的色值)中导致间隙,并且可以获得估计的色值,该色值可以被转换成也同时满足输出色再现强调模式的限制条件的适当色值。
应当注意,在根据本发明的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中,如上所述,在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中:对于位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那些输入色值,将色值按原样设置为输入对应色的输入色值;而对于位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外的输入色值,基于等色相的基准输入色与其输入对应色的关系(矢量距离),或者在色相上接近输入色值的第一基准输入色和其输入对应色之间的关系(矢量距离)以及基于等色相的基准输入色与其输入对应色的关系(矢量距离),或者在色相上接近输入色值的第二基准输入色与其输入对应色之间的关系(矢量距离),来计算和设置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因此,取决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入色域和输出色域的形状差异,当通过执行根据本发明的预处理和色域转换来显示图像时,在对应于位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输入色值的颜色和对应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外的输入色值的颜色之间有可能出现色阶间隙。
考虑到这点,当进行输出再现强调的预处理时,当计算位于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之外的输入色值的输入对应色时(步骤150或步骤152至步骤156),可以配置为:将计算控制成使输入对应色的亮度和饱和度变成合适的值,从而抑制上述色阶间隙(例如,根据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输入色值和输出色域边界之间的距离来改变该值(该变化可以是线性变化或非线性变化),使用校正系数来校正输入对应色的亮度和饱和度等);或者可将输入对应色(具体地为其色相)改变为使得上述间隙被抑制(然而,优选的是,仅针对与输出对应色的矢量距离大的基准输入色的色值或其附近色域中的色值,改变输入对应色)。
通过为构成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群的所有输入色值(计算和)设置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当获得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群时,在步骤158确定为肯定,并且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终止,处理进行到色域转换处理(图4)的步骤68。通过该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图9),为各个输入色值获得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对应于在满足各个输入色值的输出色再现强调模式的限制条件的预处理情况下变化之后的值,并且各个输入色值和输入对应色的关联条件对应于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预处理条件。
当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预处理(图7)或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图9)完成时,在色域转换(图4)的步骤68,基于输出色域边界信息,从通过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预处理或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而获得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群中每次一个地顺序取出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并且对取出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应用用于产生色域转换条件的指定转换规则,由此进行转换,使得在第二装置无关色彩空间中的位置可以落在由输出色域边界信息表示的输出色域边界内,并且为输入对应色的所有色值顺序地确定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出色值,从而产生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出数据群。结果,设置了用于将输入对应色的色值转换成输出色值的色域转换条件。
作为转换规则,例如,可以使用用于色域转换(色域映射)的已知转换规则,并且对于位于输出色域内的色值,可将这些色值按原样用作输出色值(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和输出色值比色匹配),并且对于位于输出色域之外的色值,这些颜色可以通过应用用于确定输出色值的贴合型转换规则进行转换从而落在输出色域内。或者,可以使用压缩和解压缩型转换规则,该规则通过转换所有输入对应色的色值以保持输入色域中的点的相对关系,来确定输出色值。贴合型转换规则还包括如下方法:将输出色域外的色值投影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而不改变其亮度从而保持了亮度的方法;以及将输出色域外的色值投影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而不改变其色相从而保持了饱和度的方法,可以应用任一方法。压缩和解压缩型转换规则还包括转换色域从而保持色阶的方法,也可应用这种方法。此外,可以采用用于针对各区域应用不同转换技术的自适应型转换规则,或者也可以应用贴合型以及压缩和解压缩型的组合型转换规则。
如这里所描述的,当针对构成通过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预处理或通过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而获得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群的所有色值决定了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出色值时,在下一步骤70,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群中的色值被与先前在步骤58产生的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原始输入色值群相对应的输入色值替换,并且将替换后的输入色值群与在步骤68产生的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出数据群相互关联,并且设置在CLUT中作为转换数据。结果,获得了这样的转换条件:同时执行从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入色值到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的转换(即,强调输入色再现或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以及从输入对应色的色值到用于产生转换条件的输出色值的转换(即,针对在步骤68设置的色域转换条件的色域转换),并且将强调输入色再现或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的条件与在步骤68设置的色域转换的条件相综合,产生综合转换条件(设置在CLUT中)。
在步骤72,表示要由第二装置输出且经第一颜色转换和第二颜色转换(见图2)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输入数据)通过在步骤70设置色域转换条件的CLUT进行转换,由此图像数据被预处理并同时被色域转换,并且色域转换处理终止。在色域转换处理中,步骤68至步骤72对应于本发明的色域转换单元,并且步骤72与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预处理(图7)和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图9)一起对应于本发明的预处理单元。
如上所述,预处理和色域转换后的图像数据被第三颜色转换和第四颜色转换(见图2)顺序地处理,并且被输出到第二装置,并在第二装置的图像输出中使用。因此,第一装置中的图像的外貌和第二装置中图像的外貌之间的差异被校正,该差异主要是由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之间的色域的差异导致的。作为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选择(设置)输入色再现强调或输出色再现强调,然而,当限制条件是输入色再现强调时,执行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预处理,而当限制条件是输出色再现强调时,执行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因此除了使色域转化后的图像数据的色域落在输出色域内的色域转换原始目的之外,还可实现满足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预处理,改变在步骤68设置色域转换条件时使用的色值,以满足所选择的限制条件。相应地,作为用于实现在步骤68的色域转换条件设置的算法,可以使用不考虑满足所选择的限制条件的通用算法(仅满足使色域转化后的图像数据落在输出色域内的色域转换原始目的的算法),并且无论限制条件的内容为何,都不需要改变该算法。另一方面,尽管有必要开发各个限制条件专用的预处理,可将取决于各个限制条件的预处理实现为如下的相对简单的处理:从用于定义第二装置相关色彩空间的基准色(原色)或补色(间色)的饱和色的色值(基准输入色)中确定满足该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将基准输入色转换成要通过色域转换而转换成输出对应色的色值(输入对应色),并且根据基准输入色和输入对应色之间的关系改变基准输入色以外的输入色值。因此,可以大幅节省实现还满足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色域转换的开发成本。
本发明的预处理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预处理或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例如,尽管上面给出了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预处理的解释,其中,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和基准输入色的输入对应色是具有恒定色相的颜色,但是不限于该关系,即使限制条件是输入色再现强调,在与基准输入色的色相差位于指定值内的条件下,可以针对基准输入色,改变基准输入色的输出对应色的色相和输入对应色的色相。
此外,在上述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预处理或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预处理中,确定输入色再现强调或输出色再现强调的预处理条件(用于对其进行定义的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群),通过使用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群来设置色域转换条件,综合预处理条件和色域转换条件,产生综合转换条件,根据该综合转换条件来转换图像数据,并且同时执行该预处理和色域转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模式,并且在满足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预处理(输入色值的改变)之后,可以执行用于将该预处理后的色值设置在输出色域内的色域转换。
上述的本发明中的限制条件包括两种类型:输入色再现强调和输出色再现调调,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提供三种或更多种限制条件,例如包括旨在再现比色非常接近的颜色的“比色”条件、旨在再现视觉上等同的颜色的“感觉”条件、以及旨在再现鲜明颜色(饱和度稍微增加)的“饱和度”条件。
在本发明的上述解释中,对应于颜色处理程序的色域转换程序最初存储(安装)在客户机终端14的HDD 14C中,然而,该颜色处理程序可以以CD-ROM、DVD-ROM或其他存储介质的形式提供。

Claims (13)

1.一种颜色处理装置,该颜色处理装置包括:
色域转换单元,其基于表示不依赖于特定装置的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的输出色域信息,来设置用于根据指定的转换规则将图像数据转换为使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图像数据的色域落在所述输出色域内的色域转换条件,并根据所设置的色域转换条件来执行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域转换;
设置单元,其设置所述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以及
预处理单元,其改变指定色的色值,从而使所述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由所述色域转换单元通过所述色域转换而转换成满足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并且进行预处理,以根据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后色值之间的关系,来改变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所述指定色以外的颜色的色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预处理单元对与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颜色再现区域相对应的输入色域内的各个色值进行预处理,并且
所述色域转换单元:
基于所述预处理单元进行了所述预处理后的各个色值,设置所述色域转换条件;
通过将与所述预处理单元进行的所述预处理中的各个色值的改变前的值以及改变后的值相互关联的预处理条件与通过所述色域转换单元设置的所述色域转换条件综合在一起,产生综合转换条件;
根据所产生的综合转换条件,对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各个色值进行转换;并且由此
同时对所述输入图像数据执行所述预处理单元的所述预处理和所述色域转换单元的所述色域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指定色是用于定义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之前的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彩空间或用于定义依赖于用于图像数据输出的特定装置的色彩空间的基准色和/或补色中的至少一种颜色的饱和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确定满足所设置的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通过基于所述指定的转换规则对所确定的所述输出对应色的色值执行逆转换,来确定输入对应色的色值,用所述输入对应色的色值来替换所述指定色的色值,并由此改变所述指定色的色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限制条件包括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限制条件,并且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强调输入色再现的限制条件时,所述预处理单元将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确定为: 
第一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指定色彩空间中距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具有相等色相的色值的距离最小; 
第二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是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具有相等色相的颜色,并且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距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具有相等亮度的基准色值的距离在阈值内; 
第三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矢量距离最小;或者 
位于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以所述第一色值、所述第二色值和所述第三色值为顶点而形成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限制条件包括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限制条件,并且 
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强调输出色再现的限制条件时,所述预处理单元通过选择以下色值来确定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的色值: 
第四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与对应于所述指定色的输出色域侧的颜色的色值的饱和度差在阈值内,所述第四色值的色相尽可能接近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色相,并且所述第四色值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距恒定色相面内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亮度和饱和度相同的 色值的距离最小; 
第五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与对应于所述指定色的输出色域侧的颜色的色值的饱和度差在阈值内,所述第五色值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距基准色值的距离在阈值内并且具有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相同的亮度,所述基准色值位于与所述指定色相同的恒定色相面的输出色域的边界上; 
第六色值,其位于所述输出色域的边界上,并且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与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的矢量距离最小;或者 
位于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以所述第四色值、所述第五色值和所述第六色值为顶点而形成的三角形颜色范围内的色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指定色在将所述多个色值中的一个或另一个用作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之间进行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当所述指定色具有在CIEL*a*b*色彩空间中使b*<0的范围内的色相时,所述预处理单元使用所述第三色值或所述第六色值作为满足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预先执行范围调整处理,根据所述输出色域或所述图像输出条件,至少调整将被所述预处理单元改变色值的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值的亮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指定色以外的色值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通过确定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之间的矢量距离,根据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饱和度比而得到减小的矢量距离,并基于所得到的矢量距离来改变要改变的色值,从而对与所述指定色之一具有相同的恒定色相的要改变的色值进行处理,并且在所述指定色以外的色值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通过确定与所述要改变的色值具有相似色相的第一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之间的矢量距离,根据所述第一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饱和度比而得到减小的第一矢量距离,并且通过确定与所述要改变的色值具有相似色相的第二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矢 量距离,根据所述第二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改变后色值的饱和度比而得到减小的第二矢量距离,从而对与所述指定色不具有相同的恒定色相的要改变的色值进行处理,并且所述预处理单元根据要变为所述第一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的色值与要变为所述第二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的色值的色相差,来计算所述第一矢量距离和所述第二矢量距离的加权平均值,并且所述预处理单元基于等同于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值的矢量距离来改变所述要改变的色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当通过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输出色再现强调限制条件时,在所述指定色以外的色值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仅改变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之外的色值的作为色值改变对象的色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处理单元排除所述指定色中这样的色值作为色值改变对象,该色值是落在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内的颜色的色值。
13.一种颜色处理方法,该颜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表示不依赖于特定装置的预定色彩空间中的输出色域的输出色域信息,来设置用于根据指定的转换规则将图像数据转换为使所述预定色彩空间中的图像数据的色域落在所述输出色域内的色域转换条件;
根据所设置的色域转换条件,执行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域转换;
设置所述色域转换的限制条件;
改变指定色的色值,从而使所述输入图像数据中的所述指定色的色值由色域转换单元通过所述色域转换而转换成满足通过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限制条件的输出对应色;以及
进行预处理,以根据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前色值和所述指定色的改变后色值之间的关系,来改变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的所述指定色以外的颜色的色值。 
CN2007101809526A 2006-11-14 2007-10-10 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41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08228 2006-11-14
JP2006308228 2006-11-14
JP2006-308228 2006-11-14
JP2007161655A JP4803122B2 (ja) 2006-11-14 2007-06-19 色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161655 2007-06-19
JP2007-161655 2007-06-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4149A CN101184149A (zh) 2008-05-21
CN101184149B true CN101184149B (zh) 2011-08-24

Family

ID=3944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095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4149B (zh) 2006-11-14 2007-10-10 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03122B2 (zh)
CN (1) CN1011841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31060B2 (ja) 2010-06-03 2014-1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処理方法を実行するプログラム
JP6011017B2 (ja) * 2012-05-16 2016-10-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色処理装置及び色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3903537A (zh) * 2012-12-24 2014-07-0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方法及其所适用的显示设备
WO2014185109A1 (ja) * 2013-05-13 2014-11-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補正方法
ES2898646T3 (es) * 2016-01-28 2022-03-08 Tintometer Gmbh Visualización de los colores en un visor electrónico
EP3367659A1 (en) * 2017-02-28 2018-08-29 Thomson Licensing Hue changing color gamut mapping
JP7187381B2 (ja) * 2019-05-07 2022-12-1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16309161B (zh) * 2023-03-17 2024-03-19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改善色觉缺陷者感知图像颜色对比度的方法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420874T2 (de) * 1993-02-12 2000-05-04 Eastman Kodak Co Verfahren zur geräteübergreifenden Farbbildkalibrierung und -verbesserung
JP4009812B2 (ja) * 1999-08-18 2007-11-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憶媒体、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4112694A (ja) * 2002-09-20 2004-04-08 Fuji Xerox Co Ltd 色調整方法、色調整装置、色変換定義編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006270518A (ja) * 2005-03-24 2006-10-05 Fuji Xerox Co Ltd 色データ処理方法、色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色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03122B2 (ja) 2011-10-26
CN101184149A (zh) 2008-05-21
JP2008148275A (ja) 2008-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4149B (zh) 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
US7764411B2 (en) Color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lor processing program
Kriss Color management: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ICC profiles
US8379267B2 (en) Method to retrieve a gamut mapping strategy
JP563106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処理方法を実行するプログラム
US668104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color data
US20020154326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7288470A (ja) 色調整装置及び方法、色変換パラメータ生成装置及び方法、色変換装置及び方法、色調整プログラム、色変換パラメ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色変換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8223396B2 (en) Color conversion device for applying clipping to color values outside a color reproduction range and which satisfy a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US7522309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US765641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gray for CIE color conversion using chromaticity
US20100225939A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using black-only on the neutral axis in color management profiles
Pedersen et al. Attributes of a new image quality model for color prints
US76797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grayscale data within a prescribed tolerance
JP2012513722A (ja) リッジベースのカラーギャマットのマッピング
US784360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76797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grayscale data in accordance with a prescribed tolerance function
JP6780442B2 (ja) 色処理装置、色処理方法、色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15808A (ja) 色変換方法、色変換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7174126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004112494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1024031A (ja) 色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151491A (ja) 色変換装置及び色変換プログラム
JP201617840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252372A (ja)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