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1531A - 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81531A CN101181531A CNA2007100506719A CN200710050671A CN101181531A CN 101181531 A CN101181531 A CN 101181531A CN A2007100506719 A CNA2007100506719 A CN A2007100506719A CN 200710050671 A CN200710050671 A CN 200710050671A CN 101181531 A CN101181531 A CN 1011815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radix aconiti
- ethanol
- medicine
- her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药物及重量份数制成,鸡血藤65-90g,威灵仙30-50g,白芥子36-76g,辽细辛28-47g,青风藤20-50g,生草乌37-68g,生川乌37-68g,大蜈蚣10-20条,皂角刺60-80g,雷公藤50-70g,水杨酸30-50g,透骨草65-100g,防己40-60g,麻黄45-80g,防风35-60g,肉桂20-40g,羌活20-40g,独活20-45g,蟾酥18-25g,续断50-80g,当归30-54g,黄芪30-54g,乳香41-59g,没药41-59g,天麻25-35g,鹿茸30-50g,冰片30-40g,麝香8-15g,辣椒70-110g,雪上一枝蒿60-70g,曼陀罗花40-68g。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风、湿、寒痛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风湿寒邪侵入体后,症状表现形形色色,以侵袭关节为多见,主要表现酸、冷、麻、肿痛。其次侵袭肌肉神经以及内脏器官。病久肝肾亏虚,气虚血弱,骨不得养,筋不得濡,而致关节酸、冷、肿、痛、经络拘挛、肢体麻木,但目前现有的药物疗效并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代医学科学原理,中药成分药理药效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医调合脏腑功能,引血入患的治疗原则,依据补肾强骨生髓,行气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理论,从祖国的医学宝库中筛选出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天然中草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的外用药物,由以下药物及重量份数制成:
鸡血藤65-90g 威灵仙30-50g
白芥子36-76g 辽细辛28-47g
青风藤20-50g 生草乌37-68g
生川乌37-68g 大蜈蚣10-20条
皂角刺60-80g 雷公藤50-70g
水杨酸30-50g 透骨草65-100g
防 己40-60g 麻 黄45-80g
防 风35-60g 肉 桂20-40g
羌 活20-40g 独 活20-45g
蟾 酥18-25g 续 断50-80g
当 归30-54g 黄 芪30-54g
乳 香41-59g 没 药41-59g
天 麻25-35g 鹿 茸30-50g
冰 片30-40g 麝 香8-15g
辣 椒70-110g 雪上一枝蒿60-70g
曼陀罗花40-68g。
本发明还可由以下药物及其重量份数制成:
鸡血藤70-80g 威灵仙34-47g
白芥子38-70g 辽细辛30-40g
青风藤27-48g 生草乌40-60g
生川乌40-60g 大蜈蚣12-18条
皂角刺68-74g 雷公藤55-65g
水杨酸34-48g 透骨草68-90g
防 己46-58g 麻 黄46-78g
防 风38-58g 肉 桂28-39g
羌 活28-39g 独 活26-42g
蟾 酥20-23g 续 断55-75g
当 归36-50g 黄 芪36-51g
乳 香46-56g 没 药46-56g
天 麻26-33g 鹿 茸28-49g
冰 片32-38g 麝 香9-14g
辣 椒76-105g 雪上一枝蒿56-66g
曼陀罗花38-66g。
上述药物的制法为:
1、鸡血藤、威灵仙、续断、防己、青风藤、皂角刺、雷公藤、麻黄、防风、肉桂、羌活、独活、曼陀罗子(研细)辽细辛、生草乌、生草乌、当归、黄芪、雪上一枝蒿、透骨草、辣椒置3100ml乙醇中浸泡半个月后,滤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3100ml再煎煮1小时取汁;
2、天麻、蜈蚣、鹿茸加乙醇500ml浸泡半个月后,药渣再加水500ml煎煮1小时取汁;
3、将上述两种煎汁合并,再加热浓缩为250mi后倾入两种乙醇提取液中,煎汁中的杂质遇乙醇产生絮状物沉淀后取清液(乙醇提取液),加热浓缩为350mi成浸膏;
4、白芥子等分别研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备用;
5、乳香、没药加3g灯心草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流浸膏,等冷后加入冰片混匀备用;
6、将中药浸膏(或提取液、微粉等)与基质材料在60-80℃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使其充分混合均匀,脱气处理,采用刮涂或辊涂工艺涂布到无纺布(弹力布)或防粘纸上,复合、分切得成品。
本发明的药物组方中:
1、黄芪配鸡血藤,补气养血、活血、祛淤而不伤正。补气而不滞邪,于治疗手足麻木、疼痛之症有较好的疗效。黄芪有清除血浆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2、防己伍黄芪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止痛消肿作用强于地塞米松,能降低血沉和粘蛋白,其提取物对RF(类风湿因子)有明显降低作用,并能改善失调的免疫功能。
3、青风藤主要成分为青风藤碱,经药理试验,有显著的镇痛,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有独特的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效,可以改善骨骼的病理变化。
4、蜈松:走窜之力效速,尤善搜剔作用,对慢性久病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的痹症。用此药效果好。
5、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能深入骨髓。
6、二乌性辛、性烈,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消肿之功能;二味相合可逐在里之寒湿,散在表之风邪,具有很强的通痹止痛之功。川乌对神经系统有较显著的药理作用。草乌侧重于镇痛和局部麻痹的作用。
7、白芥子:善除腠理膜内之痰,对治疗肌膜、筋膜粘连有独到之妙用,能使受压迫的神经根周围水肿及渗出物吸收。
8、皂角刺辛散温通,活血化瘀,直达病所之功。治疗因外邪循经乘虚,侵袭致使经络壅闭、神经传导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头痛及坐骨神经,三叉神经痛及其它痛症,其效尤妙。
9、雪上一枝蒿:用于止痛、神经痛、风湿痛、跌打损伤疼痛、牙痛、术后疼痛。用治风湿痹痛,尤以寒邪偏盛之痛痹,疗效卓著。功用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10、羌活、独活:合用能增强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痹之功效。统治全身关节肿胀、疼痛。
11、威灵仙:性温善通十二经,既祛在表之风,又化在里之湿,消肿止痛、舒筋散寒,并有软化骨刺的作用。
12、雷公藤近10年来研究证明,雷公藤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又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可降低(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浸润渗出,改善血液理化特性和微循环,中医认为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治疗风湿类疾病,疗效快而确切。
13、天麻:对多种炎症的渗出和肿胀增生均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神经介质5一羟色胺(5一HI),前列腺素E2(PGE2)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该药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肿吸收和抑制神经根及其周围水肿。从而改善神经根的缺血缺氧状态防止神经根粘连,促进神经根功能的恢复。
14、辣椒:果实所含辛辣成分为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等和几种辣椒素。现代研究结论,辣椒碱、素是用于临床的P物质拮抗剂。P物质(如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神经介质5一羟色胺5一HI等)是传导刺激性伤害的神经递质,又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辣椒碱(素)对含P物质具有选择性作用。针对伤痛、炎症的关健因素,独创镇痛新捷径,并建立全面解决问题的三步方案。先从[斧底抽薪]在疼痛之源消除P物质,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外周神经释放P物质而引起疼痛。辣椒素选择性耗竭P物质并影响其合成、运输,如同斧底抽薪从根源阻断疼痛的传入,独创镇痛新捷径,作用更直接、更迅速、镇痛自然更有效。阻止[火上浇油]控制P物质引起的连锁炎症反应。P物质刺激炎性介质组胺激肽和前列腺素的释放,辣椒素先兴奋香草类物质敏感神经元引起痛觉。导致一系列火烧连环般的炎症反应。P物质还影响血管壁的通透性,引起局部肿胀。辣椒素选择性拮抗P物质,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使神经元对辣椒素和其他的伤害性刺激产生耐受,减少炎性介质生成,使局部肿胀,消散,由此产生镇痛作用。
最后[雪中送炭]带来热辣椒的自然功效。辣椒素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热辣椒的自然功效,在非神经组织中,能使贴用部位及附近的皮肤温度上升1℃左右,从而舒张血管,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增加炎症物质渗出后的吸收,加速局部炎症消退,加速组织新陈代谢,改善病变部位的营养供给,消除病理反应,迅速恢复健康。
15、乙酰水杨酸:近年研究发现乙酰水杨酸等多种非甾体抗炎药在局部应用时能阻断香草类物质受体,说明抗炎作用部分由于阻断香草类物质受体引起。
16、曼陀罗花:主要含有天仙子碱(东莨菪碱)有中枢镇静作用,与其他药配伍,可用作全身麻醉剂,并有抗晕、抗震颤性麻痹的作用。末梢作用与阿托品性质相似,有散瞳,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大量能解除血管痉挛,有抗休克功效。
17、肉桂:为补阳活血之品,能通九窍,利关节,消瘀血。
18、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
本发明药物配伍特点有以下几点:
1、采用部分毒性药物、芳香药,如二乌、蟾酥、辽细辛、闹洋花、麻黄等组成外敷麻药方已成为近年“中麻“的用药。治标近期效果卓著。
2、黄芪、天麻、鹿茸等方药祛风除湿散寒,行瘀活血、消肿止痛,养筋健骨。治本其远期效果显著。
3、本发明药物配方兵多将广,一曰:方虽庞大,并非乱拼瞎凑,而是有理(医理,中药成分现代化药理、药效的研究结果),有据(根据官方多效者,秘方之奇验者)。更是古代医学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的完美组合。二曰:方中选用乌、凤仙、麝、乳等猛、生、香之类,这三者共同点是功能大,能透过隔着皮肤这一屏障,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如:乳香能引药气入内,透骨草能深入骨髓。使之“功决滋助,无不如志。”纵观全方,以祛风散寒除湿解热消肿止痛治其标,滋养肝肾、补益气血治其本。寒热并用,标本兼顾,配伍科学有理,再加之经皮透吸,一般在贴后15-30分钟内见效。安全,副作用小,治疗彻底,尤其对疼痛明显,遇寒加重者,疗效特佳。
4、配方中大量应用温阳通络的中药经药理研究表明多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
5、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表明补肾、祛寒,活血化瘀中药大多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且后者又能改善微循环,有助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及病变组织的修复,这为确立主要治则,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6、方中辣椒配水杨酸二味相合,更增强了抗炎、消肿、镇痛之功,说明配方药物组成的合理性。
7、本发明药物是对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的痹症常用有效的方剂,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经活血、养筋健骨、消肿止痛的功效,各药合用,是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之剂。新基质、新配方,临床疗效显著,不能新旧轻重之疾患便应然除之。
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的疗效,从2004年6月-2007年8月用本发明药物先后治疗风湿寒痛病人1744人,其中男824人,女920人,年龄最大85岁,最小6岁,收到了很好的疗效,其临床疗效详见附表。疗效标准:治疗1-3个疗程,症状消失,一年内未见复发为痊愈,治疗1-3疗程,症状消失,一年内复发为显效,治疗1-3疗程,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治疗1-3疗程症状未见减轻,为无效。
风、湿、寒、痛患者临床疗效统计表
类别 | 病例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风湿性关节炎 | 694 | 204 | 340 | 124 | 26 | 96%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78 | 4 | 50 | 14 | 10 | 87% |
关节周围炎 | 516 | 196 | 152 | 138 | 30 | 94% |
骨质增生症 | 168 | 40 | 76 | 40 | 12 | 92% |
坐骨神经痛 | 96 | 48 | 20 | 22 | 6 | 94% |
关节、肌肉酸麻冷痛 | 192 | 128 | 44 | 20 | 0 | 100% |
合计 | 1744 | 616 | 682 | 358 | 84 | 95% |
本发明药物治疗风湿寒痛病的机理在于:
1、“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是吴尚先在《理论骈文》一书中开宗明义的第一个观点。外治和内治一样,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明阴阳五行,识脏腑经络,辫寒热虚实,分标本缓急等,外治和内治并无二致,所异者只是一则饮之于内,一则施之于外,法虽二途,理本同一,内服外敷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机体的结果,都能达到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目的,吴尚生称之为“殊途同归”。为何能殊途同归?为何外治法亦能治疗内病,其理是:
1、“皮肤膈而毛窍通”,现代称之为“透皮吸收”,而风湿寒痛外用药正是应用了该透皮吸收技术,药物的吸收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1)细胞扩散作用:敷贴在皮肤上的药物,可通过汗腺、皮肤腺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细胞间的扩散)和表皮深层转运而吸收。
(2)水合作用:角质层的含水量与外界环境的湿度密切相关,膏药外贴“形附丽而不离”,“气闭藏而不泄”,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封状态,而风湿寒痛外用药是以水溶性的生物大分子为基质,这种生物大分子能与方中、冰、麝、椒、芥、桂、乳之类其芳香药物相结合的协同促进作用。用于局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使角质层含水量由5-15%增至50%。能增强角质层的流动性,使角质层的类脂产生不规则排列,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且可使毛囊口拓宽,可膨胀成多孔的状态,有利于药物透过角质层而吸收。实验证明,药物透皮速度可因而增加4-5倍,同时还能使皮温从32℃增到37℃,而加快透皮速度的作用。
本发明药物中所含的一些表面活性剂,能促进被动扩散的吸收作用,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透过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按下列组份和重量份配制而成:
鸡血藤65g 威灵仙30g 白芥子36g
辽细辛28g 青风藤20g 生草乌37g
生川乌37g 大蜈蚣10条 皂角刺60g
雷公藤50g 水杨酸30g 透骨草65g
防 己40g 麻 黄45g 防 风35g
肉 桂20g 羌 活20g 独 活20g
蟾 酥18g 续 断50g 当 归30g
黄 芪30g 乳 香41g 没 药41g
天 麻25g 鹿 茸30g 冰 片30g
麝 香8g 辣 椒70g 雪上一枝蒿60g
曼陀罗花40g。
其制作方法如下:
1、鸡血藤、威灵仙、续断、防己、青风藤、皂角刺、雷公藤、麻黄、防风、肉桂、羌活、独活、曼陀罗子(研细)辽细辛、生草乌、生草乌、当归、黄芪、雪上一枝蒿、透骨草、辣椒置3100ml乙醇中浸泡半个月后,滤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3100ml再煎煮1小时取汁;
2、天麻、蜈蚣、鹿茸加乙醇500ml浸泡半个月后,药渣再加水500ml煎煮1小时取汁;
3、将上述两种煎汁合并,再加热浓缩为250mi后倾入两种乙醇提取液中,煎汁中的杂质遇乙醇产生絮状物沉淀后取清液(乙醇提取液),加热浓缩为350mi成浸膏;
4、白芥子等分别研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备用;
5、乳香、没药加3g灯心草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流浸膏,等冷后加入冰片混匀备用;
6、将中药浸膏(或提取液、微粉等)与基质材料在60℃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使其充分混合均匀,脱气处理,采用刮涂或辊涂工艺涂布到无纺布(弹力布)或防粘纸上,复合、分切得成品。
实施例2,按下列组份和重量份配制而成:
鸡血藤90g 威灵仙50g 白芥子76g
辽细辛47g 青风藤50g 生草乌68g
生川乌68g 大蜈蚣2条 皂角刺80g
雷公藤70g 水杨酸50g 透骨草100g
防 己60g 麻 黄80g 防 风60g
肉 桂40g 羌 活40g 独 活45g
蟾 酥25g 续 断80g 当 归54g
黄 芪54g 乳 香59g 没 药59g
天 麻35g 鹿 茸50g 冰 片40g
麝 香15g 辣 椒110g 雪上一枝蒿70g
曼陀罗花68g。
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按下列组份和重量份配制而成:
鸡血藤77g 威灵仙40g 白芥子56g
辽细辛38g 青风藤35g 生草乌52g
生川乌52g 大蜈蚣15条 皂角刺70g
雷公藤60g 水杨酸40g 透骨草82g
防 己50g 麻 黄62g 防 风47g
肉 桂30g 羌 活30g 独 活32g
蟾 酥21g 续 断65g 当 归42g
黄 芪42g 乳 香50g 没 药50g
天 麻30g 鹿 茸40g 冰 片35g
麝 香11g 辣 椒90g 雪上一枝蒿65g
曼陀罗花54g。
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Claims (3)
1.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药物及重量份数制成
鸡血藤65-90g 威灵仙30-50g
白芥子36-76g 辽细辛28-47g
青风藤20-50g 生草乌37-68g
生川乌37-68g 大蜈蚣10-20条
皂角刺60-80g 雷公藤50-70g
水杨酸30-50g 透骨草65-100g
防 己40-60g 麻 黄45-80g
防 风35-60g 肉 桂20-40g
羌 活20-40g 独 活20-45g
蟾 酥18-25g 续 断50-80g
当 归30-54g 黄 芪30-54g
乳 香41-59g 没 药41-59g
天 麻25-35g 鹿 茸30-50g
冰 片30-40g 麝 香8-15g
辣椒70-110g 雪上一枝蒿60-70g
曼陀罗花40-68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药物及重量份数制成
鸡血藤70-80g 威灵仙34-47g
白芥子38-70g 辽细辛30-40g
青风藤27-48g 生草乌40-60g
生川乌40-60g 大蜈蚣12-18条
皂角刺68-74g 雷公藤55-65g
水杨酸34-48g 透骨草68-90g
防己46-58g 麻 黄46-78g
防风38-58g 肉 桂28-39g
羌活28-39g 独 活26-42g
蟾酥20-23g 续 断55-75g
当 归36-50g 黄 芪36-51g
乳 香46-56g 没 药46-56g
天 麻26-33g 鹿 茸28-49g
冰 片32-38g 麝 香9-14g
辣椒76-105g 雪上一枝蒿56-66g
曼陀罗花38-66g。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1)鸡血藤、威灵仙、续断、防己、青风藤、皂角刺、雷公藤、麻黄、防风、肉桂、羌活、独活、曼陀罗子(研细)辽细辛、生草乌、生草乌、当归、黄芪、雪上一枝蒿、透骨草、辣椒置3100ml乙醇中浸泡半个月后,滤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3100ml再煎煮1小时取汁;
(2)天麻、蜈蚣、鹿茸加乙醇500ml浸泡半个月后,药渣再加水500ml煎煮1小时取汁;
(3)将上述两种煎汁合并,再加热浓缩为250mi后倾入两种乙醇提取液中,煎汁中的杂质遇乙醇产生絮状物沉淀后取清液(乙醇提取液),加热浓缩为350mi成浸膏;
(4)白芥子等分别研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备用;
(5)乳香、没药加3g灯心草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流浸膏,等冷后加入冰片混匀备用;
(6)将中药浸膏(或提取液、微粉等)与基质材料在60-80℃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使其充分混合均匀,脱气处理,采用刮涂或辊涂工艺涂布到无纺布(弹力布)或防粘纸上,复合、分切得成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506719A CN101181531A (zh) | 2007-11-30 | 2007-11-30 | 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506719A CN101181531A (zh) | 2007-11-30 | 2007-11-30 | 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1531A true CN101181531A (zh) | 2008-05-21 |
Family
ID=39447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0506719A Pending CN101181531A (zh) | 2007-11-30 | 2007-11-30 | 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81531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8857A (zh) * | 2011-04-20 | 2011-09-14 | 唐令蛟 | 用于治疗癫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961249A (zh) * | 2012-12-08 | 2013-03-13 | 杨涛 | 一种治疗关节疼痛的方案 |
CN104498265A (zh) * | 2014-11-21 | 2015-04-08 | 高永红 |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酒 |
CN105477783A (zh) * | 2016-01-29 | 2016-04-13 | 续智元 | 一种治疗颈腰椎关节疼痛的中药透皮导入电极板及理疗仪 |
CN106620286A (zh) * | 2015-10-28 | 2017-05-10 | 李铁红 | 伤湿止痛液 |
CN111434347A (zh) * | 2019-01-14 | 2020-07-21 | 蔡兰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滑膜炎、肩周炎的速效止疼用剂 |
-
2007
- 2007-11-30 CN CNA2007100506719A patent/CN10118153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8857A (zh) * | 2011-04-20 | 2011-09-14 | 唐令蛟 | 用于治疗癫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178857B (zh) * | 2011-04-20 | 2012-08-01 | 唐令蛟 | 用于治疗癫痫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961249A (zh) * | 2012-12-08 | 2013-03-13 | 杨涛 | 一种治疗关节疼痛的方案 |
CN102961249B (zh) * | 2012-12-08 | 2015-01-07 | 杨涛 | 一种治疗关节疼痛的方案 |
CN104498265A (zh) * | 2014-11-21 | 2015-04-08 | 高永红 |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酒 |
CN106620286A (zh) * | 2015-10-28 | 2017-05-10 | 李铁红 | 伤湿止痛液 |
CN105477783A (zh) * | 2016-01-29 | 2016-04-13 | 续智元 | 一种治疗颈腰椎关节疼痛的中药透皮导入电极板及理疗仪 |
CN105477783B (zh) * | 2016-01-29 | 2018-10-23 | 续智元 | 一种治疗颈腰椎关节疼痛的中药透皮导入电极板及理疗仪 |
CN111434347A (zh) * | 2019-01-14 | 2020-07-21 | 蔡兰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滑膜炎、肩周炎的速效止疼用剂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78894B (zh) |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关节炎、股骨头无菌坏死和跌打损伤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00302B (zh) | 风湿跌打消肿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47536B (zh) | 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制剂 | |
CN100571770C (zh) | 一种中药透皮液 | |
CN105456989A (zh) | 消除疼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81531A (zh) | 一种治疗风湿寒痛病的外用药物 | |
CN103071016B (zh) | 治疗骨关节病及其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膏 | |
CN102626505B (zh) | 基于中草药的按摩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58278A (zh) | 骨伤灵喷雾剂 | |
CN102698014A (zh) | 一种治疗骨相关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7007714A (zh) | 一种具有促进骨痂生成作用的外用药酒 | |
CN105816832A (zh) | 治疗风寒腰痛的中药凝胶膏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08292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 | |
CN103394042A (zh) | 一种辅助治疗骨伤的中药酊剂 | |
CN103908600A (zh) |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外用药物、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 | |
CN103977177A (zh) | 一种治疗骨湿痹消痛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26382B (zh) | 一种消肿止痛的膏药 | |
CN103272028B (zh) |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及风湿痹痛的药物 | |
CN103550446B (zh) | 一种外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007050B (zh) | 一种拔毒用外用中药 | |
CN105561270A (zh) | 一种外敷止痛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79206A (zh) | 一种具有止痛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09877C (zh)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药剂 | |
CN103751467A (zh) | 一种治疗腰背筋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33293A (zh) |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