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8566A - 定影装置及使用其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及使用其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8566A
CN101178566A CNA2007101619358A CN200710161935A CN101178566A CN 101178566 A CN101178566 A CN 101178566A CN A2007101619358 A CNA2007101619358 A CN A2007101619358A CN 200710161935 A CN200710161935 A CN 200710161935A CN 101178566 A CN101178566 A CN 101178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graphic fixing
press belt
pressure roll
mill
w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19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8566B (zh
Inventor
安秉善
郑京植
金世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78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8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8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85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Structural details 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ressure elements and layer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09Pressure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2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在成像设备的打印路径中的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用于使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图像定影,并且包括:热源;加热辊,其表面被由热源产生的热加热;多个压力辊,与加热辊相对地设置,用于与加热辊配合地压迫被供给的打印介质;定影压力带,缠绕在所述多个压力辊上,并且与加热辊接触,形成定影压印区;支撑单元,可旋转地支撑多个压力辊,并且引导定影压力带,所述多个压力辊的至少一个的表面硬度hP大于或者等于加热辊的表面硬度hH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及使用其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各方面涉及一种使用用于使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环带类型的定影单元以及使用其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影印机、传真机或者多功能一体机)通过将光扫描到被充电到预定电势的感光介质上而形成静电潜像,通过预定颜色的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然后通过将显影的图像转印并定影到打印介质上而打印出图像。定影单元被设置在成像设备的打印路径中,以使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定影单元通常被分成两种类型:辊型和带型。在辊型定影单元中,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彼此相对设置的加热辊和压力辊被定影,其中,打印介质介于加热辊和压力辊之间。在带型定影单元中,打印介质和加热辊之间的接触表面利用缠绕在两个压力辊上的环带而被扩大。
带型定影单元具有在打印介质和压力辊之间的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大于辊型定影单元的定影压印区(fusing nip)。因此,不需要为了扩大定影压印区的宽度来增加压力辊的外径,所述定影压印区通过在加热辊和压力辊之间施加的压力而形成。因此,可以使整个构造紧凑。由于带型定影单元的接触表面比辊型定影单元的接触表面相对要大,所以当执行高速打印时,带型定影单元较好的定影特性降低了加热时间和定影时间。
图1是传统的环带型定影单元的示意性剖面图。图2是部分示出了图1的定影单元的透视图。参照图1和图2,传统的定影单元使形成在打印介质10上的调色剂图像15定影。传统的定影单元包括:加热辊3,在其中具有加热灯1;第一压力辊5和第二压力辊7,设置成与加热辊3相对并且弹性地偏置向加热辊3;定影压力带9,缠绕在第一压力辊5和第二压力辊7上。
由加热灯1产生的热传导到加热辊3,对加热辊3的表面进行加热。加热辊3的表面温度被保持在预定温度。第一压力辊5和第二压力辊7可旋转地支撑定影压力带9,并且使定影压力带9与加热辊3或者被供给的打印介质10形成局部接触。第一压力辊5旋转并且通过弹性构件(未显示)被弹性地偏置向加热辊3以压迫加热辊3。
定影压力带9的宽度大于第一压力辊5和第二压力辊7的每个的长度,从而加热辊3不会与第一压力辊5和第二压力辊7直接接触。如图2所示,定影压力带9的端部9b在第一压力辊5和第二压力辊7的长度方向上突出预定宽度。
加热辊3的硬度大于第一压力辊5的硬度,从而,定影压印区N1可以在加热辊3与第一压力辊5之间形成。因此,如果具有相对低硬度的第一压力辊5与加热辊3在部分5a接触,则部分5a受到加热辊3和第一压力辊5之间的压力作用而朝着第一压力辊5的中心变形。定影压力带9的形状在部分5a处发生变形,所述的部分5a就是第一加热辊5的定影压印区N1形成的位置。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缠绕在第一压力辊5和第二压力辊7上的定影压力带9与形成定影压印区N1之前的定影压力带9的缠绕状态相比变得松弛了。结果,定影压力带9的两个端部9b在第一压力辊5和第二压力辊7的长度方向上突出。如图2所示,定影压印区N1所在的端部9b的部分9c起皱或者折叠。因此,折叠部分9c在连续打印的同时损坏,所以,缩短了定影压力带的寿命。
如果采用如图1和图2所描述的定影压力带9,则随着定影压力带9在第一压力辊5和第二压力辊7上旋转,定影压力带9会沿着辊子的长度方向滑动。定影压力带9在宽度方向上的运动被称为带偏置。带偏置会引起定影压力带9与在定影压力带9的两侧设置的导向单元(未显示)接触,该导向单元用于引导定影压力带9的旋转并支撑第一压力辊5和第二压力辊7。与导向单元接触的定影压力带9的那部分会由于摩擦而被损坏,因此,缩短了定影压力带9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定影单元以及一种使用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该定影单元防止定影压力带起皱或者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定影单元以及一种使用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该定影单元能够引导定影压力带向一个方向的带偏置,并且能够提供在定影压力带的带偏置方向上的摩擦防止结构,以防止定影压力带被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置在成像设备的打印路径中的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用于使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图像定影,所述定影单元包括:加热辊;多个压力辊,与加热辊相对地设置,用于与加热辊配合地压迫打印介质;定影压力带,缠绕在所述多个压力辊上,用于当与加热辊接触时形成定影压印区,定影压印区用于将图像定影到打印介质上,其中,所述多个压力辊的至少一个的表面硬度hP大于或者等于加热辊的表面硬度hH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多个压力辊包括第一压力辊和第二压力辊;第一压力辊设置在沿着打印介质前进方向的上游位置;第二压力辊相对于第一压力辊被设置在下游位置;第一压力辊的表面硬度大于或者等于加热辊的表面硬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沿着使打印介质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但未被定影到其上的表面面对加热辊的方向供给打印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定影压力带的宽度相对大于所述多个压力辊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定影单元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压力辊以引导定影压力带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构件,包括第一限制单元和第一接触单元,第一限制单元用于限制定影压力带沿着第一压力辊或者第二压力辊的轴向方向的运动,第一接触单元从第一限制单元朝着定影压力带突出,以与定影压力带的内链板表面接触;第二支撑构件,包括第二限制单元和第二接触单元,第二限制单元用于限制定影压力带沿着第一压力辊或第二压力辊的轴向方向的运动,第二接触单元从第二限制单元朝着定影压力带突出,以与定影压力带的内链板表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接触单元倾斜地形成,从而第一接触单元的形状从第一限制单元到突出的端部逐渐变小;形成所述第二接触单元,以使与定影压力带接触的第二接触单元的表面垂直于第二限制单元的限制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接触单元的倾斜角大于0°且等于或者小于1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加热辊与定影压力带之间形成的定影压印区具有所述压力辊的形状或呈直线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接触单元的大直径D1大于第二接触单元的大直径D2,从而定影压力带在旋转的同时向第一支撑构件偏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定影单元还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插到第一接触单元上,位于第一限制单元和定影压力带之间,用于引导定影压力带的旋转并且防止定影压力带磨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耐磨板包括导电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显影单元,用于使供给的调色剂显影以形成图像;光扫描装置,用于将光扫描到显影单元,以形成静电潜像;转印单元,与显影单元相对地设置,用于将通过显影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上;定影单元,使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加热辊与定影压力带之间形成的定影压印区具有所述压力辊的形状或呈直线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成像设备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压力辊以引导定影压力带的支撑单元,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构件,包括第一限制单元和第一接触单元,第一限制单元用于限制定影压力带沿着所述压力辊的轴向方向的运动,第一接触单元从第一限制单元朝着定影压力带突出,以与定影压力带的内链板表面接触;第二支撑构件,包括第二限制单元和第二接触单元,第二限制单元用于限制定影压力带沿着所述压力辊的轴向方向的运动,第二接触单元从第二限制单元朝着定影压力带突出,以与定影压力带的内链板表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接触单元的大直径D1大于第二接触单元的大直径D2,从而定影压力带在旋转的同时向第一支撑构件偏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成像设备还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插到第一接触单元上,位于第一限制单元和定影压力带之间,用于引导定影压力带的旋转并且防止定影压力带磨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单元,该定影单元包括:加热辊,由热源加热;多个压力辊,与加热辊相对地布置,并且被压向加热辊;定影压力带,围绕着所述多个压力辊缠绕和布置,以使定影压力带突出超过压力辊的部分不起皱或者变形,其中,随着打印介质通过定影压力带和加热辊之间,在打印介质上的调色剂被定影到打印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加热辊与定影压力带之间形成的定影压印区具有所述压力辊的形状或呈直线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多个压力辊的至少一个的表面硬度大于或者等于加热辊的表面硬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定影单元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压力辊并引导定影压力带的支撑单元。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或优点部分将在以下描述中阐述,部分将从描述中变得清楚,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传统的定影单元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是部分示出传统的定影单元的透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B是部分显示图3A中的定影单元的放大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4是部分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分解俯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俯视图;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示例性剖面图;
图7B是部分显示图7A中的定影单元的放大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8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的示例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本实施例,其示例显示在附图中,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
如图3A、图3B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20设置在成像设备的打印路径中,以使转印到打印介质10上的调色剂图像15定影。定影单元20包括:热源21;加热辊25,其表面被热源21加热;多个压力辊31和35;缠绕在所述压力辊31和35上的定影压力带40;支撑单元50(在图5中示出),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压力辊31和35。打印介质10可以是能够接受图像的任何介质,例如纸或者透明膜。
热源21可包括卤素灯、电阻加热线圈(resistance heating coil)或者其它类型的热源。尤其是,如果热源21包括卤素灯,则将热源21设置在加热辊25的中空部分26a中。加热辊25包括用作转动支撑轴的芯体26以及设置在具有预定厚度的芯体26周围的加热单元27。芯体26被热源21加热,并且加热单元27的外表面通过传导被加热以保持预定的定影温度。
多个压力辊31和35与加热辊25相对地设置,并且配合加热辊25一起压迫被供给的打印介质10。多个压力辊31和35通过弹性构件(未显示)被弹性地偏置向加热辊25,在定影压力带40与加热辊25之间的接触部分形成预定的定影压印区N2
如果加热辊25的表面硬度,即,加热单元27的表面硬度是hH,并且多个压力辊31和35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硬度是hP,则硬度hP和硬度hH应该满足式子(equation)1的条件。
hP≥hH    ..................(式子1)
形成在加热辊25和定影压力带40之间的压印区N2具有压力辊31的形状或者呈直线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压力辊31和35的表面硬度hP大于加热单元27的表面硬度hH
多个压力辊可以包括第一压力辊31和第二压力辊35。第一压力辊31被设置在沿着被供给的打印介质10前进方向的上游位置,第二压力辊35相对于第一压力辊31被设置在下游位置。第一压力辊31包括由支撑单元50可旋转地支撑的轴32以及形成在所述轴32上的具有预定厚度的压力单元33。
第一压力辊31的表面硬度,即压力单元33的硬度满足式子1。如果hP大于hH,则通过加热辊25和第一压力辊31之间的压力而形成的定影压印区N3的形状可以如下所述。由于加热单元27与压力单元33之间的硬度差压力单元33保持其形状。具有相对低的硬度的加热单元27的形状发生变形。
通过第一压力辊31和第二压力辊35而旋转的定影压力带40通过在部分40a处与加热辊25或者被供给的打印介质10接触而形成定影压印区N2。如图4和图5所示,定影压力带40的宽度W可以大于第一压力辊31和第二压力辊35的每个的长度L,以使加热辊25不直接与第一压力辊31和第二压力辊35接触。在定影压力带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41沿着第一压力辊31和第二压力辊35的纵向分别突出预定宽度W1和W2
由于保持了压力单元33的形状,所以在定影压印区N3形成的区域,缠绕在压力单元33的外表面上的定影压力带40在与突出宽度W1和W2对应的部分的形状保持其原样。因此,定影压印带40的形状在形成定影压印区N3的区域不发生变形,并且缠绕在第一压力辊31和第二压力辊35上的定影压力带40不松弛。由于在第一压力辊31和第二压力辊35的纵向上突出的定影压力带40的两个端部41即使在定影压印区N3形成的区域也不起皱或者折叠,所以可以避免由于起皱或者折叠而引起的损坏。
关于打印介质10被供给的方向,可以沿着使打印介质的调色剂图像15被转印但未定影在其上的表面面对加热辊25的方向供给打印介质10。当加热辊25的被加热的外表面与调色剂图像15直接接触时,可以提高定影效率。此外,可以防止由于不完全定影引起图像移动而对定影压力带40的污染。
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单元50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压力辊31和35并且引导定影压力带40。支撑单元50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力辊31和35的两个端部的第一支撑构件60和第二支撑构件70。第一支撑构件60包括第一限制单元61和第一接触单元65。第二支撑构件70包括第二限制单元71和第二接触单元75。
第一限制单元61和第二限制单元71限制定影压力带40在第一压力辊31和第二压力辊35的轴向方向上的运动。第一接触单元65和第二接触单元75分别从第一限制单元61和第二限制单元71朝着定影压力带40延伸,并且与定影压力带40的内链板表面(inner plate surface)接触。
第一接触单元65倾斜地形成,以使第一接触单元65的形状可从第一限制单元61到第一接触单元65的突出的端部逐渐地变小。第一接触单元65可具有截锥形的外观。第一接触单元65的倾角θ可满足式子2的条件。
0°<θ≤10°......(式子2)
式子2的下限值是第一接触单元65倾斜地形成的最低条件。如果超过了上限值,则缠绕在第一接触单元65上的定影压力带40在倾斜开始的位置处的弯曲会增大,并且定影压力带40会被损坏。随着根据倾斜的偏置力F2如下所述的增加,定影压力带40可以朝着第一接触单元65产生希望的偏置。考虑到倾斜角θ会超过上限值,倾斜角θ可以等于或者小于3°。
形成第二接触单元75,以使与定影压力带40接触的第二接触单元75的表面可以垂直于第一限制单元71的限制表面。
第一接触单元65的大直径(major diameter)D1和第二接触单元75的大直径D2可以满足如下的式子3。
D1>D2......(式子3)
如果第一接触单元65的大直径D1大于第二接触单元75的大直径D2,则旋转的定影压力带40受到沿着图6中的箭头F1的方向作用的力。当在满足式子2的条件下倾斜地形成第一接触单元65时,根据倾斜的偏置力F2作用在沿着与F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在确定D1、D2以及倾斜角θ时,相反的偏置力F1和F2中,F1被设置成相对大于F2。因此,在与两个偏置力F1和F2之间的差对应的偏置力的作用下,定影压力带40朝着第一支撑构件60偏置。
在第一限制单元61和定影压力带40之间还可以设置耐磨板80。耐磨板80可插到第一接触单元65上,与朝着第一支撑构件60偏置的定影压力带40的侧表面接触,以引导定影压力带40的旋转。耐磨板80可由具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从而可以防止与耐磨板80接触的定影压力带40的磨损。
耐磨板80可以由具有高的导电率的导电材料制成。定影压力带40可以在与F1和F2之间的差对应的偏置力的作用下持续地与耐磨板80接触,以被接地。这可以改善定影压力带40的电气安全。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图7B是部分地示出图7A中的定影单元的放大的示例性剖视图。如图7A和图7B所示,定影单元20包括热源21、加热辊25、多个压力辊3 1和35、定影压力带40以及支撑单元50(图6中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加热辊25的加热单元27’的硬度hH被设置成基本等于多个压力辊31和35中的至少一个的硬度hP
多个压力辊可包括第一压力辊31和第二压力辊35。第一压力辊31被设置在沿着被供给的打印介质10前进方向的上游位置。第二压力辊35相对于第一压力辊31被设置在下游位置。第一压力辊31包括由支撑单元50可旋转地支撑的轴32以及形成在所述轴32的周围的具有预定厚度的压力单元33’。
设置成通过第一压力辊31和第二压力辊35而旋转的定影压力带40在部分40b通过与加热辊25或者被供给的打印介质10接触而形成定影压印区N’2。因为加热单元27’的硬度等于压力单元33’的硬度,所以在加热辊25与第一压力辊31之间形成的定影压印区N’3呈直线状。由于定影压力带40在形成定影压印区N’3的区域中呈直线状,所以防止定影压印带40松弛。因此,可以避免由于起皱或者折叠而引起的传统的定影压力带损坏的问题。
除了参照图7A和7B描述的组件外的其它组件都与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定影单元20的对应组件基本相同。与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对应组件基本相同的所述组件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8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根据这个示例性实施例,成像设备是串联(tandem)式成像设备,并且包括:壳体110、设置在壳体110中的感光介质130、光扫描单元140、显影单元150、转印单元160以及定影单元170。成像设备还可包含其它组件,进一步地说,上述组件中的一种或者更多种可以结合成单一组件。
壳体110形成成像设备的外观,并且在外表面具有排放单元111以将被排出的打印介质10堆叠。用于装载将被供给的打印介质10的供给单元120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110中。由供给单元120供给的打印介质10朝着显影单元150通过传送路径被供给。供给单元120设置在壳体110中。供给单元120通过送进辊125的旋转拾取一张被装载的打印介质10,并通过传送辊127供给拾取的打印介质10。
感光介质130设置在显影单元150中。感光介质130响应于由光扫描单元140扫描的光束,在感光介质130的外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150包括:调色剂容器151,容纳调色剂T;显影辊155,与感光介质130相对地设置,用于使感光介质130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区域用调色剂显影;供给辊156,用于给显影辊155供给显影剂T;充电器157,用于对感光介质130进行充电使其到预定电势。还可以设置清洁刀片159,用于去除残留在感光介质130上的废弃的调色剂。
为每种颜色设置显影单元150和感光介质130以通过单一通道类型形成全彩色图像。图8示出了分别设置四个单元以实现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颜色的示例性实施例。
光扫描单元140将光束扫描到多个感光介质130的每个上,以形成静电潜像。光扫描单元140具有多光束光扫描结构,以同时将光束扫描到多个感光介质130上。光扫描单元140包括:光源(未显示);光束偏转器141,用于偏转并扫描由光源供给的光束;f-θ透镜145,用于在扫描表面上使由光束偏转器141偏转并扫描的光成像。光源可具有提供多个发射点的结构,或者具有为每种颜色提供分别有单个发射点的多个半导体装置的结构。如图8所示,光束偏转器141可包括两个旋转多面镜。在这种情况下,旋转多面镜在彼此不同的路径上偏转并扫描由光源供给的两束光。
转印单元160与感光介质130相对地设置,以通过在转印单元160与感光介质130之间的传送路径传送打印介质10。转印单元160将在感光介质130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15转印到被供给的打印介质10上。转印单元160包括转印带161以及与多个感光介质130相对地设置的转印支承辊(backup roller)163。通过转印单元160已经被转印到打印介质10上的图像通过定影单元170被定影。
定影单元170包括:热源171、加热辊173、多个压力辊175以及定影压力带177。加热辊173的表面由热源171加热。转印到打印介质10上的调色剂图像15通过加热辊173与定影压力带177之间的压力被定影。
定影单元170的结构和操作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或者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结构和操作基本相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通过使压力辊的表面硬度等于或者大于加热辊的表面硬度,来减小在形成定影压印区N3的区域中的定影压力带的形状的变形,从而可以减少定影压力带的起皱或者折叠。从而可以避免由于起皱或者折叠而引起的损坏。
在一个方向上引导定影压力带的带偏置,并且在定影压力带的带偏置方向上设置摩擦防止结构,从而可以防止定影压力带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使用上述的定影单元可获得均匀的熔合性能,从而可以提高打印质量。尤其是,如果在串联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使用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定影单元,则可以显著地提高定影稳定性,与单色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相比,串联型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据需要更宽的定影压印区。
虽然已经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设置在成像设备的打印路径中的定影单元,用于使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图像定影,所述定影单元包括:
加热辊;
多个压力辊,与加热辊相对地设置,用于与加热辊配合地压迫打印介质;
定影压力带,缠绕在所述多个压力辊上,用于当与加热辊接触时形成定影压印区,定影压印区用于将图像定影到打印介质上,其中,所述多个压力辊的至少一个的表面硬度hP大于或者等于加热辊的表面硬度h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压力辊包括第一压力辊和第二压力辊;
第一压力辊设置在沿着打印介质前进方向的上游位置;
第二压力辊相对于第一压力辊被设置在下游位置;
第一压力辊的表面硬度大于或者等于加热辊的表面硬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沿着使打印介质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但未定影在其上的表面面对加热辊的方向供给打印介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定影压力带的宽度相对大于所述多个压力辊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单元,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压力辊以引导定影压力带的支撑单元,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第一支撑构件,包括第一限制单元和第一接触单元,第一限制单元用于限制定影压力带沿着第一压力辊或者第二压力辊的轴向方向的运动,第一接触单元从第一限制单元朝着定影压力带突出,以与定影压力带的内链板表面接触;
第二支撑构件,包括第二限制单元和第二接触单元,第二限制单元用于限制定影压力带沿着第一压力辊或第二压力辊的轴向方向的运动,第二接触单元从第二限制单元朝着定影压力带突出,以与定影压力带的内链板表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单元倾斜地形成,从而第一接触单元的形状从第一限制单元到突出的端部逐渐变小;
形成所述第二接触单元,以使与定影压力带接触的第二接触单元的表面垂直于第二限制单元的限制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第一接触单元的倾斜角大于0°且等于或者小于1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第一接触单元的大直径D1大于第二接触单元的大直径D2,从而定影压力带在旋转的同时向第一支撑构件偏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单元,还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插到第一接触单元上,位于第一限制单元和定影压力带之间,用于引导定影压力带的旋转并且防止定影压力带磨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耐磨板包括导电材料。
11.一种定影单元,包括:
加热辊,由热源加热;
多个压力辊,与加热辊相对地布置,并且被压向加热辊;
定影压力带,围绕着所述多个压力辊缠绕和布置,以使定影压力带突出超过所述压力辊的部分不起皱或者变形,
其中,随着打印介质通过定影压力带和加热辊之间,在打印介质上的调色剂被定影到打印介质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压力辊的至少一个的表面硬度大于或者等于加热辊的表面硬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单元,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压力辊和引导定影压力带的支撑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1至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在加热辊和定影压力带之间形成的定影压印区具有所述压力辊的形状或者呈直线状。
15.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显影单元,用于使供给的调色剂显影以形成图像;
光扫描装置,用于将光扫描到显影单元上,以形成静电潜像;
转印单元,与显影单元相对地设置,用于将通过显影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上;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单元,用于使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加热辊与定影压力带之间形成的定影压印区具有所述压力辊的形状或呈直线状。
CN2007101619358A 2006-11-07 2007-09-26 定影装置及使用其的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85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109410 2006-11-07
KR1020060109410A KR101314233B1 (ko) 2006-11-07 2006-11-07 정착유니트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KR10-2006-0109410 2006-1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8566A true CN101178566A (zh) 2008-05-14
CN101178566B CN101178566B (zh) 2010-12-15

Family

ID=39359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193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8566B (zh) 2006-11-07 2007-09-26 定影装置及使用其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60443B2 (zh)
EP (1) EP1947529A3 (zh)
KR (1) KR101314233B1 (zh)
CN (1) CN10117856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90A (zh) * 2012-05-31 2013-1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8303867A (zh) * 2017-01-13 2018-07-20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2322A (ja) * 2012-11-19 2014-06-05 Toshib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66036A (ja) * 1988-09-01 1990-03-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ベルト蛇行防止装置
US5729812A (en) 1996-10-02 1998-03-17 Xerox Corporation Heat and pressure fuser utilizing rigid rolls and belts to form an extended contact zone between the belts including preheat and pressure zones
US6501935B2 (en) * 1997-01-21 2002-12-31 Ricoh Company, Ltd. Belt-type fixing apparatus having a fixing roller provided with a soft foam layer
JP3506880B2 (ja) 1997-01-21 2004-03-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
JP3931366B2 (ja) * 1997-01-22 2007-06-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画像定着装置
JP2000081804A (ja) 1998-09-03 2000-03-21 Ricoh Co Ltd 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DE60022562T2 (de) * 1999-02-26 2006-01-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inami-Ashigara Bandfördervorrichtung und Bilderzeugungsgerät
JP2001034108A (ja) 1999-07-23 2001-02-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装置
KR100386097B1 (ko) 1999-12-02 2003-06-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정착장치, 정착방법 및 그 정착장치를 이용한 화상 형성장치
EP1367461A3 (en) * 2002-05-31 2008-03-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ixing device
JP4075493B2 (ja) 2002-07-12 2008-04-16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3967250B2 (ja) 2002-10-31 2007-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26815A (ja) * 2003-01-24 2004-08-12 Canon Inc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020424B2 (en) 2004-01-28 2006-03-2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Backup belt assembly for use in a fusing system and fusing systems therewit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90A (zh) * 2012-05-31 2013-1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454890B (zh) * 2012-05-31 2017-05-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8303867A (zh) * 2017-01-13 2018-07-20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8303867B (zh) * 2017-01-13 2021-08-03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41379A (ko) 2008-05-13
KR101314233B1 (ko) 2013-10-04
EP1947529A2 (en) 2008-07-23
EP1947529A3 (en) 2012-08-01
US20080107459A1 (en) 2008-05-08
US7860443B2 (en) 2010-12-28
CN101178566B (zh)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1018C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712302B2 (en) Pressure-applying member,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7535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fusion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ning parts on a heat transmission member
CN101178566B (zh) 定影装置及使用其的成像设备
CN103454891B (zh) 更换用带单元和带更换方法
KR101484179B1 (ko) 정착 유니트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및 방법
US8200137B2 (en) Fuser assembly including a single biasing member
US20240160138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6189628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17772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89632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983524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909870B2 (en) Fixing apparatus for a printer having a paper separating unit
JP2005258108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71537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54176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17769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17773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58111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17771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30349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58110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54180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30346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54179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3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Lingtong Suwon Qu Mei Tan Dong 416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9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