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6270A - 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6270A
CN101176270A CNA2006800168877A CN200680016887A CN101176270A CN 101176270 A CN101176270 A CN 101176270A CN A2006800168877 A CNA2006800168877 A CN A2006800168877A CN 200680016887 A CN200680016887 A CN 200680016887A CN 101176270 A CN101176270 A CN 101176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ignal
electric power
power line
time slo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68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蒂夫·巴里尔
查尔斯·拉巴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alog Devi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omosy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mosys Corp filed Critical Domosy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76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6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2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using zero cross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25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improving S/N by matching impedance, noise reduction, gai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62Systems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91Systems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and bypa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中的发射系统把时间轴分为多个同步的时隙,使得一个时隙可以在电力线信号的零交叉周围开始。将这些时隙称作信道,并从1至n编号。描述了一种调制方法,使用窄带连续相位PSK,其中使用m个调制频率,配置为使得整数个完整周期与所有m个频率的每一个信道时隙相适合。所述系统仅在聚集在电力线波形的零交叉附近的可用时隙(信道)的子集中进行发送,在该处噪声典型地为最小。

Description

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线介质通信的系统和方法,具体涉及当存在与线路相连的高振幅、非静态噪声源时的传输。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力线介质上的高速通信(例如家庭配线标准)使用多种调制技术以克服高噪声的环境。两种类型的系统得以普遍使用。首先,可以使用宽带系统,其使用扩展频谱以抵抗干扰,例如参见美国专利No.:5574748、5090024、5263046、6243413、6616254、5579335以及5748671,将其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其次,可以使用窄带系统,其使用在频率或相位上进行调制的一个或更多个频率。例如参见美国专利No.:5504454和4475217,将其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注意的是,某种类型的调制技术还可以使用各种同步。美国专利No.6734784;6577231;6784790;6907472;以及5553081中描述了典型技术,将其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所使用的系统类型还取决于使用国家中所允许的频谱。多数国家没有为宽带扩频系统分配足够的频谱,所以窄带系统是有利的,例如参见:
-USA:FCC,PART 15 47 CFR CH.1A,RADIO FREQUENCY DEVICES(PART15);
-EUROPE:EN50065-1 SIGNALING ON LOW-VOLTAGE ELECTRICALINSTALLATION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3kHz TO 148.5kHz;以及
-CANADA:ICES-006,Issue 1,August 25,2001,AC Wire CarrierCurrent Devices(Unintentional Radiators),
将其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这些系统的一个特征是他们针对每一个消息使用连续的传输,其中消息典型地由100个比特组成。然而,从来自现场的多个数据样本中已经观察到的是,连接有多个干扰设备的典型电力线上的噪声在时间或频率上不是恒定的,但是在这两个维度上展现出平静的时间段。当前的系统没有有效地处理这些情况。
需要提供一种解决这些问题中至少一些的信号传输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电力线上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所述电力线在一时段上携带AC电力信号的电力线上发送,所述方法包括:把所述时段与所述电力信号的预定点相关联;以及使用信号分集方案,在所述时段上至少一个信号中把所述数据编码到电力信号中。所述多样性方案可以包括针对所所发送数据信号的时间和频率多样性技术。
在该方法中,所述数据编码步骤包括:把所述时段分为多个时隙;使用针对每一个时隙的不同信号对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并把所产生的信号与所述电力信号相加。在说明书的余下部分中,可以将这个把已调制的数据信号有选择地与所述电力信号相加的过程看作把所述数据编码到电力信号中。
在该方法中,所述数据调制步骤可以利用FSK信号把所述数据编码到电力信号中;以及可以将m个调制频率用于调制所述数据,并且可以选择m使得整数个完整周期与所有m个频率的每一个时隙相适合。
在该方法中,可以在两个或更多个时隙中对所述数据进行编码。备选地或附加地,可以使用每一个均具有不同频率的两个或更多个信号对所述数据进行编码。此外,所述信号的初始相位可以不同。此外,可以在两个时隙内将所述数据编码在信号中,以及使用在所述两个时隙中每一个时隙中检测到的能量差来确定所述数据的值。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检测所述两个时隙中每一个时隙的能量差,对来自所述电力信号的数据进行解码。
在该方法中,可以在至少两个时隙上对所述数据进行编码。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把从至少两个时隙中提取出的信号进行求和和合并,对来自该时隙的数据进行解码。
在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AC电力信号中发送出站数据和接收入站数据的电路。所述系统包括:与AC电力信号的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力信号的零交叉的电路;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出站数据进行编码,并且在所述零交叉附近在一个时段上的至少一个信号中将出站数据注入到所述电力信号中;以及解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零交叉周围的时段周围的电力信号,对入站数据进行提取和解码。在该系统中,使用FSK信号对入站和出站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
在该电路中,可以在所述零交叉周围的时段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时隙上对出站数据进行编码。备选地或附加地,在具有不同频率的两个信号中对出站数据进行编码,将所述两个信号编码到所述零交叉周围的AC电力信号中。此外,所述信号的初始相位可以不同。
在该电路中,可以通过对所述零交叉周围的两个时隙中检测到的信号中的能量差进行估测,对入站数据进行解码。
在该电路中,可在至少两个时隙上并行地对出站数据进行编码。
在该电路中,可在至少两个时隙上并行地对出站数据进行编码。
在该电路中,可通过对从多个时隙中每一个时隙提取出的信号进行求和和合并,对多个时隙上编码的入站数据进行解码。所述信号可以包括实电压值和复电压值。
在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某个时段中在电力线上发送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把所述时段分为同步的多个时隙,使得一个时隙在用于发送所述数据的电力线信号的零交叉周围开始,每一个时隙与信道有关,并从1至n编号;调制其中使用个数m个的调制频率的窄带连续相位FSK,并且配置为使得整数个完整周期与所有m个频率的每一个所述信道的每一个所述时隙相适合;以及仅在聚集在所述电力线信号的零交叉周围的可用时隙的子集期间发送数据。
在其他方面中,提供了上述方面的集合和子集的各种组合。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以及附图,本发明的方面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附图仅作为示例示出了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相似的数字表示相似的元件(其中单独的元件具有唯一的字母后缀):
图1a是由实施例产生的半个电力线周期中的示范性FSK突发时隙(burst slot)的图;
图1b是图1a的FSK突发时隙的另一个视图;
图2是与图1a有关的实施例的两个频率FSK的相关接收机的方框图;
图3是与图1a有关的实施例的模拟前端(AFE)的方框图;
图4是图3的AFE的发射机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AFE的低通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AFE的高通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AFE的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图8是图3的AFE的带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的示意图;
图9是图3的AFE的高通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10是图3的AFE的保护二极管电路的示意图;
图11是图3的AFE的带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的示意图;
图12是图3的AFE的另一个低通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13是图3的AFE的另一个带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的示意图;
图14是图3的AFE的限幅器的示意图;
图15a和15b是图3的AFE的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针对图3的实施例使用正弦波的最优化多频率接收和发射的图表;
图17是由图3的实施例所处理的信号的频谱密度图;
图18是与微控制器相连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模拟前端(AFE)的方框图;
图19是图18的AFE所使用的零相交算法的流程图;
图20是由图18的AFE所处理的一组信号的电压-时间图;
图21是由图18的AFE所实现的接收窗信号算法的流程图;
图22是由图18的AFE所实现的合并信道算法的方框图;
图23是图18的AFE所使用的信号幅度计算方程;
图24是图18的AFE所使用的频率值表和相关的比特编码的集合;
图25是图18的AFE所使用的差分比特编码算法所产生的一组信号的电压-时间图表;以及
图26是针对图18的AFE所使用的图19的零交叉算法的具有6窗结构的示范性信号处理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发明原理的特定实施例的示例或示例说明,提供下文的描述和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为的是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原理。在下文描述中,贯穿说明书和附图中,相似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相应附图标记。
简要地说,与本发明的实施例有关的信号传输系统和方法使用传输信号的时间和频率多样性以改进系统的鲁棒性。当存在大量的非静态电力线噪声时,该鲁棒性的改进是显著的。由此,该实施例实现了非常恶劣情况下的显著性能改进。
在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传输系统把时间轴分为多个同步的时隙。使得一个时隙在交流(AC)电力线信号(50或60Hz,取决于地区)的零交叉处开始。将这些时隙称作信道,并从1至n编号。对于该实施例,信道和时隙的概念可以互换地使用。然而,如果需要,该术语可以指代不同的概念。具体地,可以将信道当作逻辑边界,而时隙可以是信道的特定实现。优选地使用的调制方法是窄带连续相位FSK,其中使用m个调制频率,其排列使得整数个完整周期适合所有m个频率的每一个信道时隙。所述系统仅在集中于电力线波形的零交叉附近的可用时隙(信道)的子集期间进行传输,其中在零交叉处噪声典型地为最小。另外,可以改变单独频率的初始相位(从零正到零负)。这允许差分接收,其中仅使用两个突发之间的能量差来代替实际值,导致当存在噪声时更强的鲁棒性。
不同的信道可以用于在相同时刻向不同客户端传送数据。另外,如下文所述,还可以把不同的信道进行组合以提供多样性。
通过在一个或更多个信道(时隙)和一个或更多个频率以及两个相位之一上传输相同的比特,所述系统可以使用信号传输多样性。其使用确认应答协议(positive acknowledgment protocol),利用反向信道告诉发射机在任意给定时刻使用哪种冗余方法。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均与电力线信号零交叉同步,而且缺省传输方法是使用最大多样性的最低比特率。优选地,所述系统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多项式,以检测正确的消息接收。如果没有正确地接收CRC,则不会发送应答,且发射机将在一段可编程的延迟后回复到其缺省的高冗余度状态。
在下文的描述中,使用60Hz电力线上的4个信道和2个频率的具体示例来描述所述系统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这可以容易地改变为n个信道和m个频率以及使用其他的电力线频率(例如50Hz)。
突发模式FSK
对于该实施例,可使用的一种传输方法是具有两个频率的传统FSK。参考图1a和1b,示出了电力波102。将电力线波形的周期分为多个片段,数据传输在某些而不是全部这些片段中进行。因此,考虑在60Hz电力线中的600μsec的片段,周期是16.67msec且半周期是8.33msec,在半个周期中给出14个595μsec的时隙。在这些时隙中,系统在4个595μsec时隙中进行传输,而周期的剩余部分为空。这4个时隙非对称地排列,1个在零交叉之前,而3个在零交叉之后,如图1a和1b所示。将这些时隙编号为1至4。图1所示的示范性信号与其中不使用冗余的最简单情况相对应。信道104和108以频率1调制并编码为0,而信道106和110以频率2调制并编码为1。表示比特图案的数据是0101,并在这一个突发期间传输。
实施例中的系统使用连续相位FSK,传输的信号如下:
s m ( t ) = 2 ϵ T cos ( 2 π f c t + 2 πmΔft ) m=1,2
选择Δf,使得:
Δf = k T
其提供了突发T结尾处的无缝切换。选择T=600μsec,且:
f 1 = f c = 70 T = 116.7 kHz
Δf = 10 T = 16.7 kHz
f2=f1+Δf=133.3kHz
完成了对突发的定义。接收机使用图3所示的一组相关器。将相关器与电力线波形的零交叉同步,并且在最接近周期T结尾的峰值之处对输出进行采样,使零交叉检测中任意抖动所产生的影响最小。
参考图2,通过下式提供在T处采样的这些信号的互相关:
ρ mk = 1 2 ϵ ∫ 0 T s m ( t ) s k ( t ) dt
= 1 2 ϵ ∫ 0 T 2 ϵ T cos ( 2 π f c t + 2 πmΔft ) · 2 ϵ T cos ( 2 π f c t + 2 πkΔft ) dt
参考图2,示出了针对FSK波形的示范性匹配滤波接收机。在上分支中,输入信号202(r(t))在乘法器204中与第一FSK频率基准s1(t)相乘,其结果在积分器208中的完整周期T上进行积分。所得到的信号由212进行采样,由加法器216进行缩放并且并馈送至判决判决电路220。
在下分支中,输入信号202(r(t))在乘法器206中与第二FSK频率基准s2(t)相乘,其结果在积分器210中在完整周期T上进行积分。所产生的信号由214进行采样,由加法器218进行定标并馈入判决电路220。
判决电路220从所馈入的两个信号中选择较大者,并做出判决:如果加法器216的结果大于加法器218的结果则发送信号s1(t),否则发送信号s2(t)。
这个等式具有两个部分,一部分在于DC而另一部分在载波频率fc的两倍。两部分的积分结果是:
ρ mk = 1 T ∫ 0 T cos ( 2 π ( m - k ) Δft ) dt
+ 1 T ∫ 0 T cos ( 4 π f c t + 2 π ( m + k ) Δft ) dt
sin ( 2 π ( m - k ) ΔfT ) 2 π ( m - k ) ΔfT + sin ( 4 π f c T + 2 π ( m + k ) ΔfT ) 4 π f c T + 2 π ( m + k ) ΔfT
= 1 ifm = k
= 0 otherwise
其中fc*T=70且Δf*T=10。注意,通过把相关值除以信号功率而把该值归一化。这个相关值还表示了上述零交叉中的抖动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该相关在较短周期上进行,导致输出端较小的能量。如果通过简单地选取原始突发结尾附近的最大输出而对相关器进行同步,则该影响可以近似为由于抖动引起的减小的突发长度Tred与原始突发长度T的比率,如下所示:
ρ mk = 1 2 ϵ ∫ 0 T red s m ( t ) s k ( t ) dt
= 1 2 ϵ ∫ 0 T red 2 ϵ T cos ( 2 π f c t + 2 πmΔft ) · 2 ϵ T cos ( 2 π f c t + 2 πkΔft ) dt
T red T { sin ( 2 π ( m - k ) Δf T red ) 2 π ( m - k ) Δf T red + sin ( 4 π f c T + 2 π ( m + k ) Δf T red ) 4 π f c T + 2 π ( m + k ) Δf T red }
= T red T ifm = k
= 0 otherwise
其中假定Tred*fc以及Tred*Δf仍旧为整数。这表示在f1和f2的整数个周期上进行相关。
对于使用余弦波的两个相位进行调制的情况,该相关导致:
ρ mk = 1 2 ϵ ∫ 0 T s m ( t ) s k ( t ) dt
= 1 2 ϵ ∫ 0 T 2 ϵ T cos ( 2 π f c t + 2 πmΔft ) · 2 ϵ T cos ( 2 π f c t + 2 πkΔft ) dt
这给出:
ρ mk = 1 T ∫ 0 T cos ( 2 π ( m - k ) Δft + π ) dt
+ 1 T ∫ 0 T cos ( 4 π f c t + 2 π ( m + k ) Δft + π ) dt
sin ( 2 π ( m - k ) ΔfT + π ) 2 π ( m - k ) ΔfT + π + sin ( 4 π f c T + 2 π ( m + k ) ΔfT + π ) 4 π f c T + 2 π ( m + k ) ΔfT + π
= 0 因为(m-k)ΔfT=整数
fcT=整数
使用时间和频率多样性的传输方法
可以将4个时隙看作4个独立的信道。因此,信号多样性技术可以用于改进存在噪声时的鲁棒性。具体地,通过在不同信道上传输多个副本并使用一个或两个频率以及两个可能的相位之一,可以使用时间和频率多样性,如下文进一步所述。之后,可以使用各种组合技术以改进检测的鲁棒性。
除了采用时间、频率和相位多样性,实施例还使用差分接收技术以改进鲁棒性。在这个方法中,除了依赖于给定频率、相位和时间上的能量,优选地使用特定顺序的两个能量突发的组合来发送比特(例如“1”)-相反的组合用于发送相反的比特(例如“0”)。这样,通过检测两个能量突发之间的特定转变,替代了对在给定相位、时间和频率的信道上的能量的依赖,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具有很大噪声的信道中的鲁棒性。下文给出了若干示例,尽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其他技术来实现这个冗余。
对于该实施例,可以使用如下传输参数A-E:
A.480bps/2频率/1比特每信道/4比特每突发
B.240bps/2频率/2比特每突发/信道0和1合并/信道2和3合并
C.120bps/2频率/1比特每突发/信道0和1合并/信道2和3合并/将
“0”看作从F1至F2的转变;而将“1”看作从F2至F1的转变
D.120bps/2频率/1比特每突发/所有信道合并
E.60bps/2频率/1/2比特每突发/所有信道合并/将“0”看作从F1至F2的转变;而将“1”看作从F2至F1的转变
通过使用更多信道和更多频率可以使用其他方法。
这些参数的实现在表1至5中示出,并在下文描述:
                 突发1
    b0     b1     b3     b4
表1方法A
                突发1
    b0     b0     b1     b1
表2方法B
                 突发1
    F1     F1     F2     F2
                   0
    F2     F2     F1     F1
                  1
表3方法C
                突发1
    b0     b0     b0     b0
表4方法D
                 突发1                  突发2
    F1     F1     F1     F1     F2     F2     F2     F2
                                       0
    F2     F2     F2     F2     F1     F1     F1     F1
                                       1
表5方法E
使用时间、频率和相位多样性的检测算法
对于该实施例,检测器使用时间和频率多样性方法以改进传输的鲁棒性。将4个信道和2个频率用于依赖于所传输的序列而做出组合判决。接收机对信道进行监测,并做出根据哪个传输方法可以获得最佳结果的判决。反向信道协议用于把该判决通知发射机。
下文参考表1-5给出了可以使用的一些检测方法,尽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基本特征是:首先,通过在多个时隙中重复相同的信息、或通过忽略噪声过大的时隙而减小所用时隙的数目,使用时间多样性;然后,通过仅使用两个频率之一而利用频率多样性把所检测的信号进行组合以做出判决,忽略判断为为噪声过大的另一个信号。在一般情况下,使用n个时隙中的k个时隙以及m个频率中的1个频率。
方法A:
1.使用来自相关器的最大似然判决。
方法B
1.使用来自合并信道上的相关器的最大似然判决;
2.使用仅来自合并信道1、2上的相关器的最大似然判决。
方法C
1.使用来自合并信道1、2和3、4上的相关器的最大似然判决,然后应用差分解码;
2.使用仅来自合并信道1、2上的相关器的最大似然判决,然后应用差分解码;
3.与1或2相同,但仅监测F1的变化;
4.与1或2相同,但仅监测F2的变化。
方法D
1.使用来自合并信道1、2、3、4上的相关器的最大似然判决;
2.使用仅来自合并信道1、2上的相关器的最大似然判决;
3.使用仅来自信道1上的相关器的最大似然判决;
4.使用仅来自信道2上的相关器的最大似然判决。
方法E
1.使用来自合并信道1、2、3、4上的相关器在突发1和突发2中的最大似然判决,然后应用差分解码;
2.使用仅来自合并信道1、2上的相关器在突发1和突发2中的最大似然判决,然后应用差分解码;
3.使用仅来自信道1上的相关器在突发1和突发2中的最大似然判决,然后应用差分解码;
4.使用仅来自信道2上的相关器在突发1和突发2中的最大似然判决,然后应用差分解码;
5.与1至4相同,但仅监视F1的变化;
6.与1至4相同,但仅监视F2的变化。
同步、启动和跟踪
对于该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实施例使用链路层协议进行启动和跟踪。通过检测电力线信号的零交叉、然后搜索较大相关器输出的最大值以确定零交叉后接近T毫秒处的突发的结尾,从而实现同步(注意,如果零交叉的检测较晚则相关器将包含第二突发部分,或者只有由于抖动导致检测较早则相关器将包含噪声。然而如上所示,其影响较小)。零检测电路可以使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信号监测或检测电路。其他实施例可以使用其他同步点,用于确定在何处插入并期待电力信号中的数据。可以将零检测电路设计为:当电力信号的值接近零时,即其逼近或接近零伏,则触发同步信号。
链路层协议在开始时传输由消息同步模式的开始所约束的消息,并在消息结尾处传输CRC字节。接收机使用这个CRC来确定是否实现正确的操作,并向发射机发送肯定应答以表明实现正确的操作。
注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把其他链路层协议结合传输系统来使用,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明显的。
通过以最低比特率进行传输(该情况下为1/2比特每突发)而实现启动。一旦实现以该比特率的成功传输(接收到正确的CRC),则接收机监测所有信道以及所有频率,以确定是否可以维持更高的比特率。然后,其经由控制消息告知发射机,使用其他传输模式之一并相应地切换其检测算法。应当注意的是,另一种实现可以从最高比特率开始,并在出现失败的CRC时减小比特率。通过对每一个消息进行确认应答,可以提供改进的鲁棒性。这允许发射机在信道恶化到使接收机不能接收到正确的数据且不能发送应答的程度时恢复到最低比特率。对于该实施例,这提供了与频率的同步,使得接收机能够从发射机接收信息。
模拟前端
参考图3,模拟前端(AFE)是包括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模拟电路。这个电路提供了从系统中的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到电力线的模拟部分的连接。接收机电路一直开启,而发射机电路必须在TX_Enb引脚上的逻辑高(1)时启用。这两个电路都具有保护二极管电路,以限制出现在电力线上并通过耦合的尖峰(spike)和信号。对于该实施例,AFE是与微控制器(例如下文在图18中所述的微控制器1804)的分立电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电路布置。
在300处示出了AFE的简化方框图。对于该实施例,下文提供了AFE中可以使用的不同滤波器的概要:
描述 注释
    滤波器1特性
    滤波器类型 Butterworth低通
    阶 4
    截止频率 180KHz @-3dB
    滤波器2特性 Butterworth高通
    滤波器类型
    阶 2
    截止频率 190KHz @-3dB
    滤波器3特性
    滤波器类型 (类型)带通
    针对高通的阶 10
    针对低通的阶 4
    截止频率(低) 106KHz @-6dB
    截止频率(高) 160KHz @-6dB
    中心频率 125KHz
    增益 20dB
    AGC特性
    增益 >30dB
    响应延迟 30μS
    功率放大器特性
    输入阻抗 600Ω
    输出阻抗 <1Ω
    增益 11±1dB
    带宽 80-150kHZ
    功率 2.25Wpeak (4Ω时3Vpeak)
    保护 短路和过压 通过耦合器阻抗保护
    失真 -60dB(3次谐波) 输出阻抗:50Ω
表6-AFE规范
下文简要描述与AFE的不同方面有关的细节。美国专利No.6,727,804提供了与AFE有关的更多细节,将其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现在参考图3,提供了示范性的AFE 300。AFE 300包括放大器306和312、低通滤波器304和310、带通滤波器314和318、以及高通滤波器316。连接320把AFE 300耦合至耦合电路,连接302和308提供用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电路的电力线,如下所述。
发射机电路
参考图4,AFE的示范性放大器部分400由两级组成:
●发射滤波器(TX滤波器);以及
●电压/电流级,低失真地放大输入信号,以满足FCC、ICES和CENELEC要求。优选地,输出级具有低输出阻抗。该放大器由Tx_Enb信号来控制。当Tx_Enb为低时,电流级为高阻抗以允许电力线信号由RX部分接收。当Tx_Enb为高时,电流级对来自电压放大器的信号进行放大,并将其发送至耦合器。
放大增益为11±1dB。由此,该范围是峰峰值为1.7伏。当进行发射时输出阻抗小于1Ω,而在空闲状态时输出阻抗大于250Ω。优选地,发射机使用集成电路提供放大。优选地,放大器支持不会使信号传输产生失真的电力线上的低阻抗。
对于该实施例,两个放大器306和312与桥结构合作以根据单一的5V电源而在线路上传输6Vpp信号。没有对发射放大器306的输出提供保护以免于地和输出之间的短路。对于大于6Ω的负载,输出信号以6Vpp而发射。对于小于6Ω的负载,输出信号减小,但失真仍保持低水平以避免在电力线上发射谐波。
优选地,放大器中的带通滤波器具有从80kHz到150kHz的通带范围。由于电路提供脉宽调制信号,优选地使用无源低通滤波器对该信号进行滤波,对信号进行整形以便放大。发射滤波器用于对从电路获取的信号进行滤波,并将其馈入电压/电流放大器306。这通过去除放大器输入端上的TX信号的高频而完成。这可以由图5所示的低通滤波器500而完成。图6示出了高通滤波器的典型电路600。
接收机电路
对于该实施例,优选地总是启用接收电路。其从电力线接收信号,并针对该电路对信号进行滤波。接收机提供了如下功能:
-通过有效的滤波,提取耦合电路输出端上出现的噪声的入站信号;
-当达到最大幅度时,对信号进行压缩但不对其进行剪切,以保留该形状;
-当需要时依赖于于电力线上出现的衰减来放大该信号;
-当信号被压缩并且线路具有噪声时,警告该电路。
为了执行这些功能,将接收机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部分。依赖于于不同应用所需的性能,可以向电路添加或去除不同的部分。对于该实施例,如下部分是可用的:
高通滤波器
保护二极管电路
带通滤波器和放大器
高通滤波器
保护二极管电路
带通滤波器和放大器
低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和放大器
用作该电路的保护的限幅器
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控制这三个放大器中的两个放大器的增益
优选地,这些部分使信号变得干净(clean),但不会饱和(saturate),而且保留了信号的形状。如果噪声底部(floor)小于-97dB(Vpp),则AFE所检测的最小信号是30μV。这给出-97dB的敏感度。
现在依次描述接收机电路中的每一个部分。首先参考图6和9,分别示出了高通滤波器600和900。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滤波器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而工作。还可以理解的是,任一滤波器的通带点可以根据系统所需的操作特性而设置。
参考图7、10和14,示出了保护电路700、1000和1400。任一保护电路都可以把电压钳位至预定电平,以防止其下游电路的过载。可以提供其他保护电路。具体地,限幅器1400可用作处理电路的保护。
参考图8、11和13,分别示出了带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电路800、1100和1300。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带通滤波器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操作。还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滤波器的通带点可以根据系统所需的操作特性而设置。每一个放大器操作以对带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可以将放大级别设置为满足系统所需的操作特性。
参考图12,示出了低通滤波器1200。还可以理解的是,该滤波器的通带点可以根据系统所需的操作特性而设置。
参考图15a和15b,示出了对三个放大器中两个放大器的增益进行控制的自动增益控制(AGC)放大器1500a和1500b。将该AGC设计为具有80μS内的快速响应。这对于控制接收机中不同部分的放大并向电路提供反馈来说是足够快的。
现在参考图16,现在描述并在图表1600中示出使用单一正弦波的多频率最佳接收和发射。如图所示,RAM存储器中存储有356点2.5kHZ正弦波(对于采样率为每秒采样888888.8个)。DSP使用这个单一正弦波对2.5kHZ倍数的任意频率执行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
下面的函数使用这个表执行110kHz上的DTFT。注意,仅需要修改N个寄存器以便选择任意频率:
moveu.w #356,LC                   //2c
moveu.w #(32768+356-1),M01        //R0和R1被配置为MOD(356)寻址
move.w #44,N                      //44×2.5kHz=110kHz参数
moveu.w #DFTTable+89,R0           //Imaginary Part(Cos)90度偏移
moveu.w #DFTTable,R1              //Real Part(Sin)无偏移
moveu.w #TcstBuffer,R3            //ADC数据Ptr
clr a x:(r1)+N,y1                //real part+add(N)to r1
nop
clrb x:(r0)+N,y0 x:(r3)+,x0    //imaginary part+add(N)to r0
DOSLC_ENDOFLOOP
      mac y1,x0,a x:(r1)+N,y1                 //real part+add(N)to r1
      mac y0,x0,b x:(r0)+N,y0 x:(r3)+,x0    //imaginary part+add(N)to r0
_ENDOFLOOP:
参考图17,图1700示出了各种输入信号和信道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其提供了图1所示信息的三维描绘。这里,典型系统使用12个连续时隙[0]、[1]、[2]...[11]的12个信道。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时隙。围绕AC信号的零交叉在信道中对数据进行编码。这些在以信号块1702、1704和1706分组地示出的突发信号中表示。每一个突发信号包括在12个信道的每一个信道中编码的数据。每一个零交叉中的每一个信道的峰值信号是编码后的数据元素。信道中的信号的其他能量包括噪声和与注入信号相关联的谐波。区域1708输出其中具有较少的能量,因为其表示非零交叉区域周围的电力信号,而在该区域处的电力信号中没有编码的数据。
发射机和接收机电路
现在参考图18至26,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的方面。具体地,描述了互补发射和接收模块,实现了较早描述的同步、发射和接收技术的方面。
图18示出了系统1800,其中AFE 1802从电力线1806接收模拟信号并向电力线1806上的信号插入数据。电力线1806是这样的介质,即通过其电力信号可以交换数据。微控制器1804提供了用于使用这里描述的系统和方法而对来自电力信号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模块。微处理器1804上操作的软件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的位置中(未示出),并控制微处理器的操作,即微处理器怎样处理信息并与AFE 1802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参考图20,在初始化时,发射机和接收机借助于具有零交叉2006、2008的电力线2002对其自身进行同步。电力线2002的零交叉点2006、2008用于估计发射机将要发射的“突发”或接收机将要捕获的“突发”的位置。
再次参考图18,接收时AFE 1802通过耦合电路1808从电力线1806接收数据信号。带通滤波器和增益1810用于对信号进行滤波并增大其强度。在这一级之后,把信号路由至微控制器1804上的微控制器ADC或比较器1818。然后,把接收到的采样根据需要存储到RAM 1824。然后,微控制器1804可以对来自信号的数据进行解码。在对数据的解码中,微控制器可以确定数据所来自的信道(如果存在),而且可以使用该数据重建原始数据串,如果需要来自额外信号或突发的额外数据。
发射时,微控制器1804确定待编码的数据、待发送数据的信道(如果存在),然后经由其脉宽调制器或DAC 1820把数据编码为PWM信号。然后把这个模拟信号发送至AFE 1802并进行滤波,以便满足滤波器1814的任意可用规则。一旦经过滤波,该信号由放大器1812进行放大,并经由耦合电路1808传输至电力线1806进行发射。可以通过零检测电路部分地控制信号插入的定时。
参考图19和20,示出了零交叉电路实现算法1900。首先参考图19,沅程图1900示出了零交叉同步的示例,其中使用2个定时器并且“突发”在零交叉点之前开始。参考图20,图19所述的定时器用于计算先前的零交叉(例如图20中的2008)与当前的零交叉脉冲(例如图20中的2006)之间的延迟。然后,在这个计算出的数值减去“突发”偏移量并且加载到第二定时器。这样,这个第二定时器在“突发”(例如图20中的2004)开始时到时,并且,取决于设备状态,其可以发出进行发射或接收的命令。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地重复。
参考图21,更加详细地示出了流程图1900中的RX窗处理步骤。当RX窗处理开始时,接收机和发射机已经同步,而且该同步不再是问题。RX窗处理的目标是示出“突发”期间如何对多少信道和频率进行处理。这个处理由图18中的微控制器1804来执行。所接收的信号是ADC或比较器1818的输出。在步骤2102处,在突发的开始,在突发的整个持续时间中对RX采样进行缓冲。由此,RAM存储器1824中缓冲有n个样本。将该突发分为多个信道,其中样本是均匀分布的。一旦完成该缓冲,则在步骤2108-2116针对每一个信道和每一个频率而计算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例如,如果每一个突发中存在4个信道且接收机对8个频率进行分析,则执行32-DFT。
一旦将每一个信道的频率DFT结果存储到存储器中,则执行合并信道处理步骤2118,如下文详细所述。之后,执行计算频率幅度步骤2120,而且在步骤2120处对所有幅度进行处理后,在步骤2122执行比特处理步骤。对于该实施例,一旦每一个信道的频率DFT结果存储到存储器中,则执行合并信道处理步骤2118,如下文详细所述。之后,执行计算频率幅度步骤2120。使用这个步骤以根据先前步骤输出的复数而确定每一个频率的相对功率。在步骤2120处对所有幅度进行处理后,在步骤2122执行比特处理步骤。这个步骤用于通过比较各个频率幅度而确定设备正在接收0还是1。
参考图22,在2200处示出了用于根据上述步骤2118而提供合并信道处理的元件的方框图。在这一级,已经完成所有的信号滤波和处理,而且合并信道处理不再与信号采样有关,而是与作为上述DFT或FFT的输出的复数有关。在该实施例中,执行信道合并以支持较低的波特率,并增大对噪声的鲁棒性。例如,图22示出了可以对多个信道之和进行分析,以创建对噪声更具鲁棒性的较慢处理。
由于DFT的输出是复数,所以合并信道处理可通过执行两个信道的复数DFT输出的复数加法而把两个信道相加。由于每个信道中可以存在多个频率,所以针对每一个频率而执行单独的求和。因此,该复数和是待合并的两个信道的虚部相加以及待合并的信道的两个实部相加:
4个信道中信道1的实部=(8个信道中信道1的实部+8个信道中信道2的实部)
4个信道中信道1的虚部=(8个信道中信道1的虚部+8个信道中信道2的虚部)
例如,参考图22,通过把8个基础信道进行合并,创建了7个合并信道,如流程图2200中所示。需要对每个所支持的频率执行7次求和操作,以创建这些扩展信道。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创建其他的信道,例如可以通过对4个信道中信道2和4个信道中信道3进行求和而创建合并信道。
参考图23,在2300处示出了用于每个步骤2120于计算频率幅度的方程。如上所述,FFT和DFT过程的输出来自图21,而且图22中信道合并处理的输出针对每信道和每频率表示为复数。例如,对于2频率调制,如果每个突发存在2个信道,且这2个信道求和得到1个合并信道,则来自合并信道处理的处理输出将是如下6个复数
复数1(信道1频率1)
复数2(信道1频率2)
复数3(信道2频率1)
复数4(信道2频率2)
复数5(复数1和复数3之和)
复数6(复数2和复数4之和)
可以将复数表示为具有实部和虚部的二维矢量。矢量的角度是针对给定频率的输入信号的相位。矢量的长度是频率的功率(或幅度)。图23所示的等式用于基于与所述频率相关联的复数而计算该频率的功率。计算每一个频率的幅度以便查找具有较高功率的频率。
参考图24,示出了指示如何把频率映射到比特编码的一组表,针对上述每次执行步骤2122时。处理比特处理步骤的输入是针对每个信道和频率的幅度。利用每个频率的幅度,可以确定发射机设备关于FSK解调而最可能发射的频率(即具有最高振幅的频率),如上文所述。
图24中的表提出了针对每一个频率的典型比特编码,取决于设备所支持的频率的数目。下面示出了表示另一组频率的表的另一个示例:
            Frequency in kHz    Bit
Frequency#  (example)           Coding
0                   100          0000b
1                   105          0001b
2                   110          0010b
3                   115          0011b
4                   120          0100b
5                   125          0101b
6                   130          0110b
7                   135          0111b
8                   140          1000b
9                   145          1001b
10                  150          1010b
11                  155          1011b
12                  160          1100b
13                  165          1101b
14                  170          1110b
15                  175          1111b
            Frequency
            in kHz     Bit
Frequency#  (example)  Coding
0               100    000b
1               110    001b
2               120    010b
3               130    011b
4               140    100b
5               150    101b
6               160    110b
7               170    111b
另外,下面示出了用于差分比特接收机的比特编码的另一个示例:
突发0               突发1
频率(kHz)           频率(kHz)           比特
频率#    (示例)     频率#     (示例)    编码
0        100        1         110       0b
1        110        0         100       1b
参考图25和26,提供了针对信号的差分比特编码处理的示例。图25和26示出了差分比特编码传输的示例。图25示出了子介质上传输“011”所需的6个突发,如2500处所示。图26示出了图表2600。对于每一个比特,需要2个突发。‘0’需要100kHZ突发,之后是110kHz突发,而‘1’需要110kHz突发,之后是100kHz突发。图26中,将突发1至6映射到时间。这些突发与电力线(例如参见图18中的部分1806)和零交叉(例如参见图18中的部分1816和1822)同步。
可以理解的是,相同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传输中,以产生脉宽调制波。
上文的实施例描述了用于在AC信号的零交叉周围的时隙中把数据编码到AC信号中的系统和方法。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AC信号中其他预定点。例如可以使用峰值/槽型检测电路,并且可以把数据插入到信号的峰值/槽型值处或附近。替换地,可以把数据插入到与峰值/槽型值距离预定偏移量处。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把数据插入非AC信号。例如,可以在双绞传输线上提供基于DC的信号。
尽管已经参考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对电力线上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所述电力线在一时段上携带电力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把所述时段与所述电力信号的预定点相关联;以及
使用信号分集技术在所述时段上至少一个信号中把所述数据编码到电力信号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对在电力线上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点是所述电力信号的零交叉点;
所述电力信号是AC信号;
所述数据编码步骤包括:把所述时段分为多个时隙;以及
使用针对每一个时隙的至少一个信号,把所述数据调制为所述电力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对在电力线上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其中
所述数据调制步骤利用FSK信号把所述数据编码到电力信号中;以及
将m个调制频率用于调制所述数据,并且选择m使得整数个完整周期与所有m个频率的每一个时隙相适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对将电力线上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其中,在两个或更多个时隙中把所述数据编码在信号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对在电力线上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其中,使用每一个均具有不同频率的两个或更多个信号对所述数据进行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对在电力线上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的初始相位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对在电力线上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其中
在两个时隙内将所述数据编码在信号中;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检测所述两个时隙中每一个时隙的能量差,对来自所述电力信号的数据进行解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对在电力线上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其中,在至少两个时隙上对所述数据进行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对在电力线上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把从至少两个时隙中提取出的信号进行求和和合并,对来自该时隙的数据进行解码。
10.一种用于在AC电力信号中发送出站数据和接收入站数据的电路,所述系统包括:
与AC电力信号的连接;
用于检测所述电力信号的零交叉的电路;
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出站数据进行编码,并且在所述零交叉附近在一时段上的至少一个信号中将出站数据注入到所述电力信号中;以及
解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零交叉周围的时段周围的电力信号对入站数据进行提取和解码,
其中,使用FSK信号对入站和出站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用于在AC电力信号中发送出站数据和接收入站数据的电路,其中在所述零交叉周围的时段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时隙上对出站数据进行编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用于在AC电力信号中发送出站数据和接收入站数据的电路,其中,在具有不同频率的两个信号中对出站数据进行编码,将所述两个信号编码到所述零交叉周围的AC电力信号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用于在AC电力信号中发送出站数据和接收入站数据的电路,其中,所述信号的初始相位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用于在AC电力信号中发送出站数据和接收入站数据的电路,其中,通过对所述零交叉周围的两个时隙期间检测到的信号中的能量差进行估测,对入站数据进行解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用于在AC电力信号中发送出站数据和接收入站数据的电路,其中,在至少两个时隙上并行地对出站数据进行编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用于在AC电力信号中发送出站数据和接收入站数据的电路,其中,所述对差进行估测的步骤监测所述两个时隙期间检测到的信号之间的转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用于在AC电力信号中发送出站数据和接收入站数据的电路,其中,通过对从多个时隙中每一个时隙提取出的信号进行求和和合并,对多个时隙上编码的入站数据进行解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用于在AC电力信号中发送出站数据和接收入站数据的电路,其中,入站数据包括具有实电压分量和复电压分量的信号。
19.一种用于在一时段中在电力线上发送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把所述时段分为同步的多个时隙,使得一个时隙在用于发送所述数据的电力线信号的零交叉周围开始,每一个时隙与信道有关,并从1至n编号;
调制其中使用m个调制频率的窄带连续相位FSK,并且配置为使得整数个完整周期与所有m个频率的每一个所述信道的每一个所述时隙相适合;以及
仅在聚集在所述电力线信号的零交叉周围的可用时隙的子集期间发送数据。
CNA2006800168877A 2005-03-16 2006-03-16 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11762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A2,500,699 2005-03-16
CA 2500699 CA2500699A1 (fr) 2005-03-16 2005-03-16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528,799 2005-12-0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6537.2A Division CN102497219B (zh) 2005-03-16 2006-03-16 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6270A true CN101176270A (zh) 2008-05-07

Family

ID=36998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168877A Pending CN101176270A (zh) 2005-03-16 2006-03-16 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6270A (zh)
CA (1) CA2500699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428A (zh) * 2010-01-12 2010-06-16 国电龙源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电路及其调制、解调方法
CN102035573A (zh) * 2009-09-24 2011-04-27 株式会社电装 利用用于移动体的电力线路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01788607B (zh) * 2009-12-28 2011-12-28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低压相序相位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02332938A (zh) * 2010-06-17 2012-01-25 韦特柯格雷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c供电电路
CN101788614B (zh) * 2009-12-28 2012-07-25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高低压综合相序相位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03368608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株式会社巨晶片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的动作方法
CN103620973A (zh) * 2011-04-12 2014-03-05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板数据的电力线传输系统和方法
CN110062997A (zh) * 2016-12-09 2019-07-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力传输系统
WO2019174344A1 (zh) * 2018-03-16 2019-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992242A (zh) * 2021-10-28 2022-01-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plc系统帧载荷的软信息合并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573A (zh) * 2009-09-24 2011-04-27 株式会社电装 利用用于移动体的电力线路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01788607B (zh) * 2009-12-28 2011-12-28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低压相序相位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01788614B (zh) * 2009-12-28 2012-07-25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高低压综合相序相位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01741428B (zh) * 2010-01-12 2013-09-11 国电龙源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调制、解调方法
CN101741428A (zh) * 2010-01-12 2010-06-16 国电龙源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电路及其调制、解调方法
CN102332938B (zh) * 2010-06-17 2015-04-22 韦特柯格雷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c供电电路
CN102332938A (zh) * 2010-06-17 2012-01-25 韦特柯格雷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c供电电路
CN103620973A (zh) * 2011-04-12 2014-03-05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板数据的电力线传输系统和方法
CN103368608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株式会社巨晶片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的动作方法
CN103368608B (zh) * 2012-03-28 2016-08-31 株式会社巨晶片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的动作方法
CN110062997A (zh) * 2016-12-09 2019-07-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力传输系统
WO2019174344A1 (zh) * 2018-03-16 2019-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387865B2 (en) 2018-03-16 2022-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992242A (zh) * 2021-10-28 2022-01-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plc系统帧载荷的软信息合并方法
CN113992242B (zh) * 2021-10-28 2023-03-2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plc系统帧载荷的软信息合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500699A1 (fr) 2006-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7219B (zh) 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176270A (zh) 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AU647405B2 (e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networks
KR920002268B1 (ko) 파우어라인 통신장치
JP4861513B2 (ja) 高周波トーンバーストを用いた電力線搬送通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と方法
WO2016076736A1 (en) Ipt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ynamic pairing
WO2012078600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power supply
US6775324B1 (en) Digital signal modulation system
WO2008061057A2 (en) Signaling scheme using transmitted reference pulses
EP1938467B1 (en) Method, device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power supply electric line
JP4557486B2 (ja) 差分符号シフトキーイングを利用する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システム
US9059790B2 (en) Ultra-wide b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042922B1 (ko) 전력선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CA253988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JP2922860B2 (ja) 電力線通信装置
JP2007506299A (ja) ウルトラワイドバンド(uwb)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バイポーラ波形変調
Nakamura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hroughput Improvement Method for Asynchronous Pulse Code Multiple Access
JP2961568B2 (ja) モ−メント法による拡散信号の復調方法
KR20030037768A (ko) 비동기 전력선 통신장치
CN102763390B (zh) 延迟检波电路以及接收装置
CN103414495A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信号调制方法
CA25287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JPH09238091A (ja)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Solms et al. Maximum entropy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pread-spectrum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s
Law Optimized Low Bit Rate PCM/FM Telemetry with Wide IF Bandwidth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NALOG DEVICES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UMOSI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1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122

Address after: Massachusetts, USA

Applicant after: Analog Devices Inc.

Address before: Quebec City

Applicant before: Domosys Corp.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