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3387A - 用于分类或选择包括纺织纤维的纤维条子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分类或选择包括纺织纤维的纤维条子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3387A
CN101173387A CNA2007101808415A CN200710180841A CN101173387A CN 101173387 A CN101173387 A CN 101173387A CN A2007101808415 A CNA2007101808415 A CN A2007101808415A CN 200710180841 A CN200710180841 A CN 200710180841A CN 101173387 A CN101173387 A CN 101173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bitrary
roller
described equipment
combing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808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3387B (zh
Inventor
J·博斯曼
T·兰德梅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etzschler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Truetzschler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etzschler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Truetzschler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173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3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3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33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01G19/14Drawing-off and delivery apparatus
    • D01G19/18Roller, or roller and apron, devices, e.g. operating to draw-off fibres continuous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分类或选择至少一个包括纺织纤维的纤维条子的设备,该设备特别适于精梳工艺,其具有供给装置和精梳装置,该供给装置用来把从不同给料机位置传送来的多个纤维条子提供给至少一个传送纤维卷的牵伸系统的喂入罗拉对,精梳装置设置在牵伸系统的下游。为了以设备简便的方式使每小时的产量(生产率)充分提高,精梳装置采取了转子精梳机,而纤维卷则设置成直接喂入转子精梳机中。

Description

用于分类或选择包括纺织纤维的纤维条子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分类或选择包括纺织纤维的纤维条子的设备,该设备特别适于精梳工艺,其具有供给装置和精梳装置,其中供给装置用来把不同给料机位置传送来的众多纤维条子提供给至少一个传送纤维卷的牵伸系统的喂入罗拉对,而精梳装置设置在牵伸系统的下游。
发明背景
在梳棉工艺中,粗梳条被牵伸并以层状卷绕到罗拉上。精梳工艺通常用于从该层中分离短纤维,并且使所有纤维更加平行。因此,纤维平均长度相对较大,这会使得随后生产的纱线的断裂强度更高且均匀性更好。通过穿过纤维绒短片进行精梳,进行不间断的清梳落棉,其中纤维绒与纤维卷是隔开的。精梳通过(combing-through)后,成片的纤维绒再次结合。在棉纺过程中,使用了盖板精梳机。
在已知的设备中(欧洲专利EP 0349852B1),将喂入筒子架出来的纤维条子提供给三个牵伸系统,然后,将牵伸过的纤维条子一个置于下一个之上(合股),并且在收集设备中形成卷绕的棉卷。为了把预梳机生产的卷绕棉卷提供给精梳机,预梳机将多个卷绕棉卷装至运输工具上,该运输工具具有卷绕的棉卷的收集容器,用来接收多层卷绕的棉卷。接收到的卷绕的棉卷堆积在收集容器上,并且通过可移动的运输工具运送至精梳机。然后,通过运输工具在适当的位置将卷绕的棉卷卸掉,以装载精梳机的多个精梳头,通过运输工具把卷绕棉卷的空管从精梳机上除去,并且把管子收集到运输工具上的适当容器中,在其返回后,通过运输工具在适当的接收位置或在预梳机处将管子卸掉。该装置的缺点在于在生产卷绕的棉卷的装置以及卷绕的棉卷的运输方面所需的花费较大。另一个问题就是当卷绕的棉卷被卷起的时候发生织物毡合过程(matting processes),该织物毡合过程削弱了纤维卷的平行排列。另一个特别的缺点就是将纤维卷提供给精梳机是通过中断不连续地进行的,而这些中断是由形成和运输卷绕的棉卷而造成的。
欧洲专利EP 1586682A公开了一种精梳机,其中八个精梳头一个挨着一个同时运转。这些精梳头的驱动是通过侧向驱动装置实现的,其中侧向驱动装置安装在精梳头旁,该精梳头具有一个齿轮装置,该齿轮装置通过纵向轴与精梳头的单独元件呈传动连接。单独的精梳头所形成的纤维条子一个挨一个地在输送台上被转移到随后的牵伸系统,在该装置中对其进行牵伸和结合,以形成普通的精梳机条子。然后,通过漏斗状齿轮(圈条板),将牵伸系统中产生的纤维条子存放在圆筒中。精梳机的多个精梳头每个都具有喂入装置、枢轴地安装且位置固定的钳板组件、可转动地安装的圆梳、顶梳和位置固定的分离装置,其中圆梳具有用于把钳板组件提供的纤维绒梳出的精梳片。这种精梳机的缺点就是需要数量特别多的设备,并且小时生产率较低。精梳机上有八个单独的精梳头,这些精梳头总共具有八个喂入装置、八个位置固定的钳板组件、八个配有精梳片的圆梳、八个顶梳和八个分离装置。一个特殊的问题就是精梳头的运转呈间歇模式。由大规模加速和转向运动产生的另一个缺点就是运转速度不能达到很高。最后,大量的机器振动导致精梳后的条子堆放不规则。此外,偏差(ecartement),也就是下钳板的钳边与分离圆筒的夹持点之间的距离,在结构上和空间上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在开始时介绍的那种类型的设备,该设备避免了上述缺点,特别的是,设备很简单,而且能使得每小时的产量(生产率)充分提高。
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把纤维卷直接喂入转子精梳机,与已知的设备相比较,所需的设备量大大减少了,并且特别是纤维材料可能进行连续加工。转子精梳机不像已知的精梳机,同样允许纤维材料进行连续加工,通过这个情况进一步增强了这个优点,所以总体来说,尽管设备量减少了,但是实质上可以达到更高的生产率。
权利要求2-58包括本发明有利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典型实施例详细地介绍本发明。
图1是对纤维材料进行精梳的装置的透视图,该装置包括预梳机、转子精梳机和条子存放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两个罗拉的转子精梳机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图2的具有两个凸轮盘的转子精梳机的透视图;
图4显示了作为供应装置的顶梳罗拉;
图5显示了作为供应装置的覆盖了织物的罗拉;
图6a,6b显示了作为供应装置的双层皮带装置的两种排列;
图7a,7b显示了作为供应装置的两个喂入罗拉,该罗拉在上面(图7a)和下面(图7b)具有一个顶梳;
图8是第二罗拉(精梳罗拉)的侧视图,该罗拉具有用于精梳元件的夹持装置和旋转的顶部装置;
图9是第二罗拉(精梳罗拉)的侧视图,该罗拉具有作为精梳元件的夹持装置和圆梳(精梳机罗拉);
图10a,10b显示了第二罗拉(精梳转子)和送出罗拉,用于反方向的接合(图10a)和同一方向的接合(图10b);
图11是夹持装置的简图,该夹持装置包括装有弹簧的上钳板(夹紧元件)和装有弹簧的下钳板(相反元件);
图12a-12d用图的形式显示了双转子精梳机的情况下,纤维分类的操作顺序;
图13是方块线路图,该图显示了用于前纺机、气流纺纱机和条子存放装置的电动控制和调节装置;
图14是一种排列的俯视图,这种排列包括七个预梳机和七个转子精梳机;
图15是包括多个吸入口的转子精梳机的第一和第二罗拉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预梳机1具有条子喂入和棉卷输送纺丝室机器以及两个给棉板4a,4b(筒子架),这两个给棉板彼此平行排列,在每个给棉板4a,4b的下方有两排装有纤维条子(未显示)的条筒5a,5b。从条筒5a,5b中退绕出来的纤维条子在改变方向后,进入预梳机1的两个牵伸系统6a,6b,这两个牵伸系统是一个接着一个地排列的。将已形成的纤维条网从牵伸系统6a处引导到棉网台7,并且在牵伸系统6b的出口,将这里产生的纤维条网一个压着一个地堆积并合在一起。通过牵伸系统6a,6b,每次都将多个纤维条子结合成棉卷并一起牵伸。通过把一个棉卷放在另一个顶部上,就可以将多个牵伸后的棉卷(实施例中显示了两个棉卷)进行合股。这样形成的棉卷就可以被直接引入到下游的转子经梳机2的供应装置(喂入元件)。纤维材料的流动不会中断。在转子精梳机的出口输送精梳后的纤维网,该纤维网穿过漏斗(见图10a),形成精梳条子,然后堆积在下游的条子存放装置3中。附图标记A表示运作方向。
自调匀整牵伸系统50(见图2)可以安在转子精梳机2与条子存放装置3之间,从而对精梳条子进行牵伸。
根据另一种构造,具有超过一个转子精梳机。举个例子,如果存在两个转子精梳机2a和2b,那么两个输出的精梳条子7可以一起穿过下游的自调匀整牵伸系统50,并且作为牵伸过的精梳条子堆积在条子存放装置3中。
条子存放装置3包括旋转圈条器3a,通过该圈条器3a,可以把精梳条子堆积在条筒3b或者堆积成无条筒的纤维条子卷装形式(未示出)。
图2显示了具有供应装置8的转子精梳机2,该供应装置8包括第一罗拉10和具有第一转子12(翻转转子)喂入盘11、第二罗拉13(精梳转子)、送出罗拉14和回转式梳理机顶梳组件15。弯箭头10a、12a、13a和14a分别表示了罗拉10、12、13和14的旋转方向。输入的纤维棉卷用参考数字16表示,而输出的纤维网用参考数字17表示。罗拉10、12、13和14是一个接着一个排列的。箭头A代表运转方向。
第一罗拉12在其外周区域内具有多个第一夹持装置18,这些夹持装置18延伸穿过罗拉12的宽度(见图3),并且每个夹持装置都是由上钳板19(夹紧元件)和下钳板20(相反元件)组成。在面向罗拉12的中心点或者旋转轴的末端,每个上钳板19都可旋转地安装在枢轴承24a上(见图11),而该枢轴承24a连接着罗拉12。下钳板20固定在罗拉12上,使其或者固定或者可移动(见图11)。上钳板19的自由端面向罗拉12的周边,上钳板19和下钳板20相配合,使其它们能够夹紧纤维条子16,301,302(夹持)并松开它(图12a-12c)。
第二罗拉13在其外周区域内具有多个两部分的夹持装置21,这些夹持装置21延伸穿过罗拉13的宽度(见图3),并且每个夹持装置都是由上钳板22(夹紧元件)和下钳板23(相反元件)组成。在面向罗拉13的中心点或者旋转轴的末端,每个上钳板22都可旋转地安装在枢轴承24b上(见图11),而该枢轴承24b连接着罗拉13。下钳板23固定在罗拉13上,使其或者固定(见图8)或者可移动(见图11)。上钳板22的自由端面向罗拉13的周边,上钳板22和下钳板23相配合,使其能够夹紧纤维条子302,303(夹持)并松开它(图8;10a,10b;12c,12d)。当使用罗拉12的情况下,围绕着喂入罗拉10与第二罗拉13之间的罗拉周边,夹持装置18是关闭的(它们在一端夹持纤维束(未显示)),而在第二罗拉13与喂入罗拉10之间,夹持装置18是打开的。当使用罗拉13的时候,围绕着第一罗拉12与道夫14之间的罗拉周边,夹持装置21是关闭的(它们在一端夹持纤维束(未显示)),而在道夫14与第一罗拉12之间,夹持装置21是打开的。参考数字50表示牵伸系统,例如自调匀整牵伸系统。牵伸系统50排列在圈条器3a的上方。参考数字51代表从动上升输送带,例如传送带。还有可能使用向上倾斜的金属片等用于传送目的。
根据图3,设有两个固定的凸轮盘25和26,在这两个凸轮盘附近,具有第一夹持装置18的罗拉12和具有第二夹持装置21的罗拉13分别朝箭头12a和13a的方向旋转。加载的上钳板19和22排列在凸轮盘25、26的外缘与罗拉12、13的圆筒形内表面之间的中间部分。通过罗拉12和13环绕凸轮盘25和26的转动,上钳板19和22分别绕着旋转轴24a和24b进行转动。这样,第一夹持装置18和第二夹持装置21就可以打开和关闭。
根据图4,喂入罗拉10在其外表面环绕着梳针部分10b,这些梳针部分10b横过宽度轴向平行地排列。根据图5,喂入罗拉10在其外表面具有织物10c,最好是全金属织物。根据图6a、6b,供应装置由两个环形旋转带27a和27b组成,在环形旋转带27a与27b之间具有输入纤维卷16的输送间隙。图6a中的输送间隙相对于罗拉12大体呈径向排列,而图6b中的输送间隙则排列在旋转方向12a的反向。根据图7a和7b,在喂入罗拉对28a、28b(旋转方向参见弯箭头)与第一罗拉12之间分别排列着顶梳291和292,顶梳291的梳齿与纤维卷16在上方接合,而顶梳292的梳齿与纤维卷16在下方接合。
根据图8,通过位于上钳板22与下钳板23之间的某个夹持装置21,夹住纤维束303的一端,也就是说在距其自由端一定距离处夹紧。然后,纤维束303在其自由端方向弯曲,每个纤维束303的自由端区都指向旋转方向13a的反向。旋转式顶梳组件15由挠性皮带元件15c组成,该皮带元件15c绕着两个导向罗拉15a和15b呈环形旋转,并具有多个固定在其外侧上的精梳元件31。精梳元件31的梳齿的自由端指向远离皮带元件15c的方向。精梳元件31排列在距罗拉13外表面一定距离处的梳出(combing-out)区。在梳出区,皮带元件15c的运动方向15d和罗拉13的运动方向13a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进行同一方向的运转。具有精梳元件31的皮带元件15c的速度与具有夹持元件21的罗拉13的速度不同,也就是说,施加的是相对速度,其中夹持元件21包含条子束303。在运转区(精梳区)的罗拉13的圆周速度比精梳元件31的运动速度快。
根据图9,精梳元件是通过多个旋转式精梳罗拉32运行的,这些精梳罗拉32在距罗拉13外表面一定距离处相反地放置,其中罗拉13位于道夫14与罗拉12之间的区域(见图2)。
根据图10a,罗拉13和道夫14的旋转方向13a和14a是相同的(都是顺时针方向)。因此,实现了反方向的条子接头。精梳后的纤维束304以瓦片的形式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地放置在道夫的圆筒形表面上。在道夫14的内部具有固定的筛滤元件33。道夫14的圆筒形表面具有能透过空气的开口。通过对道夫14与内圆筒表面之间的空间施加负压-P,就把纤维束303从罗拉13吸到道夫14的外圆筒表面上。在筛滤元件33的外面,也就是说在没有负压的区域,纤维束304可以从道夫14的外圆筒表面分离下来。
根据图10b,罗拉13和道夫14的旋转方向13a和14a彼此相反。因此,实现了同方向的条子接头。与根据图10a的构造所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通过道夫14将精梳后的纤维束304从罗拉13处移开。在道夫14的下游设有条子漏斗34,在该漏斗34内,交叠的纤维束304进入并显现或者作为精梳过的条子35而退绕。
根据图11,上钳板22实质上呈单臂可旋转的杠杆臂形式,该杠杆臂在其一端可以朝箭头B和C的方向绕着旋转轴24进行转动。轴承36固定在罗拉13上。通过弹簧37例如压缩弹簧,将上钳板22弹性偏置。弹性偏置与凸轮盘26相配合(见图3),因此上钳板22通过凸轮盘26逆着弹簧37的压力而偏斜。通过弹簧38例如压缩弹簧,将下钳板23在其一端弹性偏置,因而下钳板23可以朝箭头D和E的方向移动。因此,当关闭上钳板22时,冲击下钳板23的压力被弹性缓冲,从而减少了纤维束303的振动、磨损和损伤。参考数字40和41表示固定的轴承,在这些轴承上支撑了弹簧37和38中的每个的一端。
可以用图11显示的用于第二夹持装置21的相应方法,对第一夹持装置18的上钳板19和下钳板20进行弹性偏置。
图12a-12d示意性地显示了使用转子精梳机2(双转子精梳机)时,选择纤维的操作顺序,这些图按时间顺序相继显示了:通过第一夹持装置18夹住喂入的棉卷16(图12a);朝第一罗拉12的旋转方向12a除去纤维绒301(图12b);通过打开被夹住的纤维绒302的夹持装置,将纤维绒302从罗拉12转到罗拉13上(图12c);通过移动接合,对纤维绒303进行精梳使其进入精梳元件31(图12d)。
根据图13,设有电动控制和调节装置42(机器和系统控制装置),例如具有微处理机的微型计算机,特别是驱动装置43、44、45、46、47,例如用于罗拉10、12、13、14的电动马达和用于转子精梳机2的旋转式梳理机顶部组件15(给料罗拉15a)的电动马达,连接到该装置42上。参考数字48代表输入装置,而参考数字49代表显示器。用于预梳机1的驱动装置、牵伸系统50、传送带51和用于条子存放的装置3也是有利地连接的(未显示)。
在通过公共齿轮来驱动罗拉12和13的范围内,用于公共齿轮的驱动马达连接着电动控制和调节装置42。
喂入罗拉的圆周速度约为0.2-1.0米/秒,第一罗拉12的速度约为2.0-6.0米/秒,第二罗拉13的速度约为2.0-6.0米/秒,道夫的速度约为0.4-1.5米/秒,而旋转式梳理机顶部组件15的速度约为1.5-4.5米/秒。第一罗拉12和第二罗拉13的直径约为0.3-0.8米。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运转模式和操作顺序如下:
准备棉卷
对多个纤维条子结合以形成棉卷16并一起牵伸。通过把一个棉卷放在另一个顶部上,就可以将多个棉卷16进行合股。合股的棉卷16就可以被直接引入到转子经梳机2的喂入元件10中。由于形成卷绕的棉卷,材料的流动不会中断。
喂入
与平板精梳机不同,通过输送元件可以连续喂入上游棉卷16。喂入量是由在第一转子12(翻转转子)的夹持钳板18(回动钳板)的两个关闭时间点之间传送的棉卷16的长度决定的。
夹持1
通过第一转子12(翻转转子)的夹持钳板18(回动钳板),将排列好的并从棉卷16突出的纤维绒夹紧。第一转子12(翻转转子)的夹持装置18承担了分离的作用。
去除
具有回动钳板的翻转转子12进行转动的结果就是从喂入棉卷中除去夹住的纤维绒,这对于在棉卷16上施加保持力是必需的,从而,设有被回动钳板18夹住的棉卷16中的纤维被保持住。通过喂入装置的传送元件或者额外的装置例如喂入盘或者顶梳等装置可以施加止动力。产生止动力的元件承担了顶梳的作用。
夹持2
纤维绒被排列好并转移到第二罗拉13(精梳罗拉)的夹持装置21(精梳钳板)上。当精梳装置21关闭时,回动钳板夹持线与精梳钳板夹持线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偏差。
精梳
从精梳钳板突出的纤维绒包括没有被夹持的纤维,这些纤维通过精梳而去除。
接头
精梳出来的纤维绒303沉积在送出罗拉14上。通过吸力对送出罗拉14的表面起作用,而且该表面可以透过空气,使得纤维绒在送出罗拉14上堆积并展开。将纤维绒以瓦片的形式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地重叠放置,并形成纤维网304
除去纤维网并形成精梳条子
当没有对送出罗拉14施加吸力时,将纤维网17从送出罗拉14的桌一点上除去,并将其引导入漏斗34中。
精梳条子过程
合成的精梳条子可以合股和牵伸(牵伸系统50),然后通过圈条器3a将其堆积在条筒3b中。
图14显示了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包括七个预梳机11-17,并且在每个预梳机中,四排纤维条子条筒5a和5b具有供应筒子架41-47(见图1)。在每个供应筒子架41-47的下游都安装有牵伸系统,该牵伸系统包括两个牵伸子装置6a1-6a7和6b1-6b7,在每个牵伸系统的下游都安装有转子精梳机21-27,棉卷161-167被直接并连续地喂入这些转子精梳机内。在每个转子精梳机21-27的下游都安装有条子存放装置31-37
在图8中,参考数字63表示旋转式清洁辊,该清洁辊将精梳出来的组分例如纤维、棉结、灰尘等从精梳元件31上松开,并且将其推入收集和取料装置64中。在图9中,精梳罗拉也装有具有取料装置66的清洁辊65。
根据本发明,转子精梳机2的使用速度可达大于2000钳次/分钟(nips/min),例如3000-5000钳次/分钟(nips/min)。
根据图15,具有夹持装置19、20和22、23的可旋转地安装的罗拉12和13还分别配有吸入通道52和56(吸入口),这些吸入通道52和56在供应装置8与罗拉12之间的输送区以及罗拉12与罗拉13之间的输送区内,影响被运送的纤维的排列和移动。这样,就大幅缩短了将纤维材料从供应装置8卷曲到第一罗拉12上以及输送到第二罗拉13的时间,从而可以提高钳速。吸入口52、56分别排列在罗拉12和13内部,并通过罗拉旋转。至少一个吸入口连接着每个夹紧元件19、20和22、23(钳板装置)。每个吸入口52、56都安装在夹紧元件(上钳板)与相反元件(下钳板)之间。在罗拉12和13内部分别有个低压区53-55和57-59,这些低压区是由于在吸入口52、56处进行吸入流动而造成的。通过连接产生流动的机器可以形成低压。可以在低压区域与吸入口之间转换单独吸入口52、56处的吸入流动,使得吸入流动仅可以应用于罗拉外表面上特别选定的角位。为了达到转换的目的,可以在相应的角位内分别使用具有开口57、59的阀门和阀门管54、58。通过夹紧元件(上钳板)的运动也可以消除吸入流动。此外,还可以仅在相应的角位处装有一个低压区。
另外,在供应装置8的区域和/或罗拉之间的转移区中可以设置气流流动。气流流动源(气流喷嘴39)安装在喂入罗拉10的内部,并且穿过供应装置的空气可透过的表面或者空气通道口,使其向外朝向第一罗拉的方向。此外,在供应装置8区内,可以把产生吹制的空气流的元件直接固定安装在供应装置8之下或之上。在罗拉12、13之间的转移区内,可以把吹制的气流源直接安装在第一罗拉12的每个钳板装置之上或之下的周界上。为了产生吹动的空气,可以使用压缩空气喷嘴或者气叶轮。
吸入流动B可以不仅仅有利地影响并缩短导纱过程,而且也会缩短棉卷与供应装置8内将要除去的纤维绒之间的分离过程。
提供其他导气元件60和侧向筛子61、62的结果就是可以影响流动方向,并且分离了转子带来的空气。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缩短形成空气流动的时间。特别是,已经证明了在第一罗拉12与供应装置8之间的棉卷上的筛滤元件与罗拉每侧的筛滤元件都是非常有用的。
精梳出来的纤维部分303从第二罗拉13传到了接头罗拉14上。
根据本发明,使用转子精梳机完成了需要精梳的纤维材料的机械精梳过程,即机械装置用于精梳过程。需要精梳的纤维材料没有进行气动精梳过程,即没有使用空气流,例如吸入和/吹动空气流。
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子精梳机中,具有快速旋转而不会中断并且具有夹持装置的罗拉,而不使用那些在静态与旋转态之间会中断地、逐步地或交替地旋转的罗拉。

Claims (58)

1.用于分类或选择至少一个包括纺织纤维的纤维条子的设备,该设备特别适于精梳工艺,其具有供给装置和精梳装置,该供给装置用来把从不同给料机位置传送来的多个纤维条子提供给至少一个传送纤维卷的牵伸系统单元的喂入罗拉对,该精梳装置安装在牵伸系统单元的下游,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梳装置是转子精梳机(2;21-27),纤维卷(16;161-167)排列成不中断地直接喂入到该转子精梳机(2;21-27)中,在供应装置(8;10,11,27a,27b,28a,28b)的下游设有至少一个旋转安装的罗拉(12,13),该罗拉可以快速旋转而不会中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给料机位置为纺丝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给料机位置为无条筒的纤维条子卷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两个牵伸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条卷机安在牵伸系统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卷设置成从成卷机直接喂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卷设置成从至少一个牵伸系统直接喂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卷设置成从条卷机直接喂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卷设置成不会形成卷绕的棉卷地被喂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卷设置成不用运输卷绕的棉卷地被喂入。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卷设置成不用对卷绕的棉卷定位地被喂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卷设置成连续地被喂入。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纤维条子(16;161-163)(卷)被提供给转子精梳机(2;21-27),在转子精梳机中设有夹持装置(18,19,20;21,22,23),这些夹持装置在距纤维条子的自由端的一定距离处夹住纤维条子(301-303),并且在转子精梳机中设有装置(15,31,32),这些装置(15,31,32)产生从夹持位置到纤维条子(301-303)的自由端的精梳作用,以从纤维条子(301-303)的自由端上松开并除去没有夹持到的组分,例如短纤维、棉结、灰尘等,在供应装置(8;10,11,27a,27b,28a,28b)的下游设有至少一个旋转安装的罗拉(12,13),该罗拉具有用于纤维条子(16;301-303)的夹持装置(18,19,20;21,22,23),这些夹持装置绕着所述罗拉的外周间隔分布,用于产生精梳作用的所述装置(15,31,32)(精梳元件)与罗拉(13)的外周相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与用于产生精梳作用的所述装置(精梳元件)相互协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产生精梳作用的所述装置(精梳元件)与罗拉的外周相对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用于产生精梳作用的所述装置(精梳元件)与所述夹持装置之间具有空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用于产生精梳作用的所述装置(精梳元件)与罗拉的外周之间具有空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梳出期间,被梳出的纤维条子与夹持装置以及与用于产生精梳作用的装置(精梳元件)接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供应装置包括顶梳罗拉。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供应装置包括具有织物、针刺等的罗拉。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供应装置包括精梳循环元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供应装置包括两个环式循环带。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供应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喂入罗拉。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供应装置包括慢速喂入罗拉和给棉板。
2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供应装置是由牵伸系统形成。
26.根据权利要求1-2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顶梳设置在供应装置与可旋转的罗拉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1-2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供应装置是固定的。
28.根据权利要求1-2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供应装置连续地传送纤维卷。
29.根据权利要求1-2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将由供应装置输送的纤维条子逐步分成单独的纤维绒的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1-2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产生单独纤维绒的所述装置包括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一罗拉。
31.根据权利要求1-3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罗拉具有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绕着第一罗拉的外周间隔分布。
32.根据权利要求1-3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夹持装置都具有钳板装置。
33.根据权利要求1-3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把纤维绒转移到随后的纤维分类装置(精梳装置)的装置。
34.根据权利要求1-3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罗拉设置用于将纤维绒转移到随后的纤维分类装置(精梳装置)。
35.根据权利要求1-3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转移纤维绒的时候,第一夹持元件与第二夹持装置相互协作。
3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二罗拉与第一罗拉相关联,并与第一罗拉在轴向上平行。
37.根据权利要求1-3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罗拉与第二罗拉以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
38.根据权利要求1-3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罗拉具有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绕着第二罗拉的外周间隔分布。
39.根据权利要求1-3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夹持装置都具有钳板装置。
40.根据权利要求1-3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钳板装置具有可转动地或者可移动地安装的夹紧元件(上钳板)。
41.根据权利要求1-4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钳板装置具有固定地安装的相对元件(下钳板)。
42.根据权利要求1-4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夹持装置与用于产生精梳作用的所述装置相协作。
43.根据权利要求1-4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产生精梳作用的所述装置设置在距第二罗拉的外周的一定距离处。
44.根据权利要求1-4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罗拉与送出装置相连接。
45.根据权利要求1-4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可转动地安装的送出罗拉,该送出罗拉与第二罗拉(精梳转子)轴向平行。
46.根据权利要求1-4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牵伸系统设置在送出罗拉的下游。
47.根据权利要求1-4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条子存放装置设置在送出罗拉的下游。
48.根据权利要求1-4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条子存放装置包括圈条器和条筒。
49.根据权利要求1-4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条子存放装置包括圈条器和无条筒的纤维条子卷装。
50.根据权利要求1-4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或者更多个转子精梳机。
51.根据权利要求1-5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牵伸系统设置在每个转子精梳机的下游。
52.根据权利要求1-5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精梳元件(31)与清洁装置,例如旋转式清洁辊(63)相连接。
53.根据权利要求1-5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洁辊(63)与取料装置(64)相连接。
54.根据权利要求1-5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精梳元件(32)与清洁装置,例如旋转式清洁辊(65)相连接。
55.根据权利要求1-5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洁辊(65)取料装置(66)相连接。
56.根据权利要求1-5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精梳装置为转子精梳机(2;21-27),并且纤维卷(16;161-167)被直接地喂入到转子精梳机(2;21-27)中。
57.根据权利要求1-5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吸入所供给的条子(301,302),在把纤维条子(301)从供应装置(8;10,11,27a,27b,28a,28b)卷绕到第一罗拉(12)的区域和/或把纤维材料(302)从第一罗拉(12)卷绕到第二罗拉(13)的区域内,至少一个吸入装置(52,53,51,55;56,57,58,59)与夹持装置相连接。
58.根据权利要求1-5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把纤维条子从供给装置输送到第一罗拉的区域和/或把纤维材料从第一罗拉到输送到第二罗拉的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吹风口(39)。
CN2007101808415A 2006-10-20 2007-10-17 用于分类或选择包括纺织纤维的纤维条子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3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50453.4 2006-10-20
DE102006050453 2006-10-20
DE202007010686.6 2007-06-29
DE202007010686 2007-06-29
DE102007037431A DE102007037431A1 (de) 2006-10-20 2007-08-08 Vorrichtung zur Fasersortierung bzw. -selektion eines Faserverbandes aus Textilfasern, insbesondere zum Kämmen, mit einer Zuführvorrichtung
DE102007037431.5 2007-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3387A true CN101173387A (zh) 2008-05-07
CN101173387B CN101173387B (zh) 2012-01-04

Family

ID=38814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084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3387B (zh) 2006-10-20 2007-10-17 用于分类或选择包括纺织纤维的纤维条子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5074149B2 (zh)
CN (1) CN101173387B (zh)
BR (1) BRPI0703781A (zh)
CH (1) CH702025B1 (zh)
DE (1) DE102007037431A1 (zh)
FR (1) FR2909688B3 (zh)
GB (1) GB0720394D0 (zh)
IT (1) ITMI2007184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373A (zh) * 2013-09-22 2013-12-25 东华大学 一种内置于精梳机锡林的钳板等幅摆动机构
CN113966417A (zh) * 2019-04-11 2022-01-21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用于纺纱制备线的精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0409A1 (de) * 1990-04-05 1991-10-09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Kämmaschine
EP0679741B1 (de) * 1994-04-29 1999-01-07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aserbandzuführeinrichtung
IT1282707B1 (it) * 1995-03-28 1998-03-31 Rieter Ag Maschf Pettinatrice tessile a piu' teste
CN1510183A (zh) * 2002-12-23 2004-07-07 倪 远 梳棉或精梳与并条工序联合的方法和设备
DE502005000595D1 (de) * 2004-04-13 2007-05-31 Rieter Ag Maschf Antrieb für eine Kämmmaschin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373A (zh) * 2013-09-22 2013-12-25 东华大学 一种内置于精梳机锡林的钳板等幅摆动机构
CN103469373B (zh) * 2013-09-22 2015-12-09 东华大学 一种内置于精梳机锡林的钳板等幅摆动机构
CN113966417A (zh) * 2019-04-11 2022-01-21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用于纺纱制备线的精梳机
CN113966417B (zh) * 2019-04-11 2023-08-25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用于纺纱制备线的精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7037431A1 (de) 2008-04-24
CH702025B1 (de) 2011-04-29
FR2909688A1 (fr) 2008-06-13
GB0720394D0 (en) 2007-11-28
ITMI20071844A1 (it) 2008-04-21
CN101173387B (zh) 2012-01-04
FR2909688B3 (fr) 2009-03-06
JP2008101318A (ja) 2008-05-01
JP5074149B2 (ja) 2012-11-14
BRPI0703781A (pt) 2008-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3695B (zh) 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US7937811B2 (en) Apparatus for the fibre-sorting or fibre-selection of a fibre bundle comprising textile fibres, especially for combing
CN101165239B (zh) 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条的设备
CN101333701B (zh) 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JP5341408B2 (ja) 供給デバイスによって繊維分類デバイスに、特にコーミングデバイスに供給される織物繊維を含む、繊維束を繊維分類又は繊維選択するための、特にコーミングするための装置
US7926148B2 (en) Apparatus for the fibre-sorting or fibre-selection of a fibre bundle comprising textile fibres, especially for combing
CN101173387B (zh) 用于分类或选择包括纺织纤维的纤维条子的设备
CN113966417B (zh) 用于纺纱制备线的精梳机
ITMI20080985A1 (it) Apparecchiatura per la cernita di fibre o la selezione di fibre di un fascio di fibre comprendente fibre tessili, specialmente per la pettinatura, che e' alimentato mediante mezzi di alimentazione ad un dispositivo di cernita di fibre, specialmente 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