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6433A - 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6433A
CN101166433A CNA2006800142576A CN200680014257A CN101166433A CN 101166433 A CN101166433 A CN 101166433A CN A2006800142576 A CNA2006800142576 A CN A2006800142576A CN 200680014257 A CN200680014257 A CN 200680014257A CN 101166433 A CN101166433 A CN 101166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ablet
crotch
dress
prede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42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林丰志
仓田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i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ui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iko Corp filed Critical Zui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66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64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该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可以抑制产生材料损耗以及抑制增加设备成本。该穿着物品具有腰身部(3)和裆部(4),上述腰身部(3)被形成为能围绕穿着者腰身的环状,其一个开口部作为腰用开口(9);上述裆部(4)接合在上述腰身部(3)上、并跨越与上述腰用开口(9)相反的一侧的开口部,从而在其与上述腰身部(3)之间形成了一对分别供穿着者的腿部通过的腿用开口(10);在上述裆部(4)上形成有抽褶,该抽褶缩小了通过该裆部(4)而相互连接的腰身部(3)的相对着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上述穿着物品中公知的平角内裤是通过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造方法制造的。
在专利文献1的制造方法中,采用如下工序:沿带状片状物长度方向输送带状的片状物,在该片状物上形成沿厚度方向贯通该片状物的腿用开口之后,沿该片状物宽度方向将该片状物对拆。
但是,在该专利文献1的制造方法中,由于要在片状物上形成腿用开口,因此,不仅存在该片状物的剪裁片成为废料而产生材料损耗的问题,也存在剪裁片状物需要专用设备而增高了设备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抑制产生材料损耗以及抑制增加设备成本的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4/052131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具有腰身部和裆部,上述腰身部被形成为能围绕穿着者腰身的环状,其一个开口部作为腰用开口,上述裆部接合在上述腰身部上、并跨越与上述腰用开口相反的一侧的开口部,从而在该裆部与上述腰身部之间形成了一对分别供穿着者的腿部通过的腿用开口;在上述裆部形成有抽褶;上述裆部利用该抽褶而朝使上述腰身部的相对着的内侧面接近的方向收缩。
采用本发明,由于用裆部分割腰身部的开口,并将分割出的两个开口用作腿用开口,因此,不进行剪裁上述腰身部的作业便可以形成各腿用开口。
因此,采用本发明,与产生腿用开口的开口面积量的材料损耗的以往穿着物品相比较,可以减少材料损耗,并且,由于可以省略剪裁腿用开口的作业所需要的设备,因此也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并且,采用本发明,由于利用形成于裆部的抽褶(褶裥、压褶、皱纹那样的使薄材收缩并打褶而成的波浪状的东西)使裆部产生收紧,在穿着时裆部向上方(从腿用开口朝向腰用开口的方向)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获得运动短裤型那样的形状,因此,穿着时的穿着感良好、而且也更加美观。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为具有配置于穿着者腹部的前身部分和配置于穿着者背部的后身部分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的长度方向沿着预先设定的流动方向地输送带状的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前身部分;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与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隔开规定间隔并与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并行地输送带状的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后身部分;接合工序,该工序用于将裆用外装片配置成跨越上述两外装片状物之间,并将该裆用外装片接合在两外装片状物上;抽褶形成工序,该工序用于在裆用外装片上沿与上述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形成抽褶;折回工序,该工序用于一边折回上述裆用外装片,一边使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上述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相重合;剪裁工序,该工序用于在上述裆用外装片的两侧位置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沿该两外装片状物的宽度方向相接合,并剪裁出每个穿着物品。
采用本发明,通过将裆用外装片配置成跨越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在裆用外装片的两侧将通过折回该裆用外装片而重合了的上述两外装片状物相接合,由此,可以将该两外装片状物接合成环状,并可以制造其一个开口部被上述裆用外装片分割的穿着物品。
即,采用上述制造方法,通过将裆用外装片架设在各带状的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并与该两片状物相接合,可以在该裆用外装片的两侧形成与腿用开口相对应的间隙,因此,不进行剪裁上述两外装片状物的作业便可以形成腿用开口。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与产生腿用开口的开口面积量的材料损耗的以往穿着物品相比较,可以减少材料损耗,并且,由于可以省略剪裁腿用开口的作业所需要的设备,因此也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并且,采用本发明,由于在该裆用外装片上沿与上述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形成抽褶,因此,完成后的穿着物品由于利用形成于裆部(裆用外装片状物)的抽褶使裆部产生收紧,从而在穿着时裆部向上方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获得运动短裤型那样的形状,因此,穿着时的穿着感良好、而且也更加美观。
另外,本发明中所谓的“剪裁出每个穿着物品”,是指剪裁成每个包括形成于裆用外装片两侧的一对接合部分的范围。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为具有配置于穿着者腹部的前身部分和配置于穿着者背部的后身部分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的长度方向沿着预先设定的流动方向地输送带状的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前身部分;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与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隔开规定间隔并与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并行地输送带状的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后身部分;外装片接合工序,该工序用于将裆用外装片配置成跨越上述两外装片状物之间,并将该裆用外装片接合在两外装片状物上;添设工序,该工序用于沿与上述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将处于伸长状态的第一裆用弹性构件添设于上述裆用外装片上;维持工序,该工序用于将上述第一裆用弹性构件维持成伸长状态;折回工序,该工序用于一边折回上述裆用外装片,一边使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上述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相重合;剪裁工序,该工序用于在上述裆用外装片的两侧位置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沿该两外装片状物的宽度方向相接合,并剪裁出每个穿着物品。
采用本发明,通过将裆用外装片配置成跨越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在裆用外装片的两侧将通过折回该裆用外装片而重合了的上述两外装片状物相接合,由此,可以将该两外装片状物接合成环状,并可以制造其一个开口部被上述裆用外装片分割成两部分的穿着物品。
即,采用上述制造方法,通过将裆用外装片架设在分别为带状的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并与该两片状物相接合,可以在该裆用外装片的两侧形成与腿用开口相对应的间隙,因此,不进行剪裁上述两外装片状物的作业便可以形成腿用开口。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与产生腿用开口的开口面积量的材料损耗的以往穿着物品相比较,可以减少材料损耗,并且,由于可以省略剪裁腿用开口的作业所需要的设备,因此也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并且,采用本发明,由于可以将处于伸长状态的第一裆用弹性构件添设于穿着物品完成后作为裆部的部位,因此,完成后的穿着物品由于利用该第一裆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使裆部产生收紧,从而在穿着时裆部向上方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获得运动短裤型那样的形状,因此,穿着时的穿着感良好、而且也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穿着物品的一个例子的运动短裤型一次性内裤的俯视图,图1(b)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运动短裤型一次性内裤的俯视图。
图2是图1(a)的一次性内裤的展开图,图2(a)为俯视图,图2(b)为图2(a)的侧视图,图2(c)为图2(a)的C-C线剖面图。
图3是图1的一次性内裤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a)的一次性内裤的制造方法的前半部分的俯视概略图。
图5是表示图1(a)的一次性内裤的制造方法的后半部分的俯视概略图。
图6是表示图4的裂开工序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概略图。
图7是表示图2的一次性内裤中的裆用弹性构件的另一配设方法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的制造方法的俯视概略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的相当图2(c)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的制造方法的俯视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a)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穿着物品的一个例子的运动短裤型一次性内裤1的俯视图,图1(b)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运动短裤型一次性内裤2的俯视图。
图2是图1(a)的一次性内裤1的展开图,图2(a)是俯视图,图2(b)是图2(a)的例视图,图2(c)是图2(a)的C-C线剖面图。另外,在图2(c)中,后述吸收体5是以实线表示的,而在图2(a)、图2(b)中,为了方便该吸收体5是以假想线表示的。
图3是图1的一次性内裤1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各图,一次性内裤1具有围绕穿着者腰身的腰身部3、从穿着者胯裆通过的裆部4、被配置成覆盖该裆部4内侧面(穿着者的肌肤侧)的吸收体5。
上述腰身部3具有分别由大致相同面积的长方形无纺布形成的前身部分6及后身部分7,用沿前身部分6及后身部分7各自的宽度方向W延伸的侧封合部8将该前身部分6和后身部分7在它们的长度方向L上的两缘部处相互接合而使上述腰身部3成为环状。
其结果是,在上述腰身部3上形成了一对开口,其一个开口(在图1中为上部开口)作为腰用开口9。
另一方面,在上述前身部分6和后身部分7之间架设有裆部4、使该裆部4跨越与上述腰用开口9相反的一侧的开口(在图1中为下部开口),腰身部3的、被该裆部4分割出的开口分别作为腿用开口10。
因此,由于在上述一次性内裤1中,用裆部4分割腰身部3的开口部,并将分割出的两个开口用作腿用开口10,因此,不进行剪裁上述腰身部3的作业便可形成各腿用开口10。
下面,说明上述一次性内裤1的具体结构。
在上述前身部分6及后身部分7上,在上述腰用开口9侧的缘部沿上述长度方向L添设处于伸长状态腰部用弹性构件11。该腰部用弹性构件11具体如图2(b)所示那样,被配设于将上述前身部分6及后身部分7的缘部折回了的部分的内侧。
上述裆部4在上述前身部分6和后身部分7之间对折,其具有裆用外装片12和与该裆用外装片12的上表面(穿着者的肌肤侧)相接合的裆用弹性构件14。
上述裆用外装片12呈被架设于上述前身部分6及后身部分7的长度方向L上的大致中央位置之间的状态,其两端部分别与上述前身部分6及后身部分7相接合。
沿上述宽度方向W将处于伸长状态的上述裆用弹性构件14添设于上述裆用外装片12上。
具体地讲,本实施方式的裆用弹性构件14具体如图2(c)所示那样,以被夹在上下一对薄材片15之间的状态粘接在裆用外装片12上。
另外,如图7所示,上述裆用弹性构件14也可以以被夹在上述裆用外装片12和被做成与该裆用外装片12大致相同形状的薄材片16之间的状态粘接于该裆用外装片12上。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将裆用弹性构件14直接粘接在上述裆用外装片12上。另外,在图示例子中,采用了绳状的裆用弹性构件14,但也可以采用被形成为带状的裆用弹性构件。
此外,上述薄材片15及16的材质分别可采用无纺布或薄膜。在此,如图2(c)所示,当在一对薄材片15之间夹有裆用弹性构件14时,从提高作业性方面考虑,优选是,至少使一方薄材片15为薄膜。即,若使薄材片15为薄膜,则可通过对其施加吸引压力来输送薄材片15。
如图2所示,上述裆用弹性构件14的配置长度尺寸Z在伸长状态下为40mm~350mm,若一次性内裤1为成人用,则优选为60mm~350mm,若为幼儿用,则优选为40mm~220mm。此外,裆用弹性构件14的宽度尺寸H无论成人用还是幼儿用,优选均为最大70mm左右。在此,裆用弹性构件14的伸长率为1.1~5倍。
然后,通过配置上述裆用弹性构件14,在上述裆部4上形成抽褶(褶裥、压褶、皱纹那样的使薄材收缩并打褶而形成的波浪状的东西),利用该抽褶使裆部4在穿着时向上方(从腿用开口10朝向腰用开口9的方向)被提起而形成裤裆。
上述抽褶在裆部4的上述长度方向L上的中央部分沿连接前身部分6和后身部分7的方向形成,以缩小前身部分6和后身部分7之间的间隔。
具体地讲,如图2(a)及图2(b)所示,抽褶形成于宽度尺寸H和长度尺寸K之间的区域(以下称为抽褶形成区域)内。在上述裆用弹性构件14的伸长状态(图2的状态)下,抽褶的长度尺寸K与上述腰身部的相对置的腰边缘之间的通过上述裆部的长度尺寸L2之比设定为1∶15~1∶2,为了使一次性内裤1美观,优选是,K∶L2为1∶4.4~1∶3.8。
为了获得运动短裤或者女士灯笼裤的形状,优选是,腿用开口10的边缘和抽褶形成区域的侧缘之间的距离J大于等于5mm。
如图2(c)及图3所示,上述吸收体5被形成为长方形,该长方形的长度方向沿着上述宽度方向W,在不透液性的底片17和透液性的表片18之间夹着吸收性芯体19,在吸收体5两侧设有立起的立翼17a。
该吸收体5的前部(上述底片17的前部17b)和后部(上述底片17的后部17c)根据需要而安装于一次性内裤1的以网状线表示的安装位置a、b上。作为该安装方法,除了用热熔粘接剂、双面粘接带等粘接之外,也可以用机械性搭扣等粘贴以便可以进行替换。
上述吸收体5的上述安装位置a和b之间的部分,可以不安装在裆部4上、而呈从裆用弹性构件14的部分浮起来的状态,也可以沿裆部4接触。此外,也可以通过上述针对安装位置a、b的粘贴方法安装于裆部4上。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采用上述一次性内裤1,由于利用裆部4分割腰身部3的开口,并将分割出的两个开口用做腿用开口10,因此,不进行剪裁上述腰身部3的作业便可以形成各腿用开口10。
因此,采用上述一次性内裤1,与产生腿用开口10的开口面积量的材料损耗的以往穿着物品相比较,可以减少材料损耗,并且,由于可以省略剪裁腿用开口10的作业所需要的设备,因此也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再者,在上述一次性内裤1中,利用形成于裆部4的抽褶使裆部4产生收紧,在穿着时裆部4向上方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获得运动型短裤那样的形状,因此,穿着时的穿着感良好、而且也更加美观。
本发明的主旨不排除用一块材料形成上述腰身部3,但是,采用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使腰身部3为具有单独的前身部分6及后身部分7的结构,可以通过在该前身部分6和后身部分7之间配设并接合裆部4、使该裆部4架设于前身部分6和后身部分7之间,再通过折回裆部4使该前身部分6和后身部分7相重合而形成一次性内裤1,与用一块材料形成环状的腰身部3、再接合裆部4使该裆部跨越腰身部3的开口部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其制造作业的作业性。
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若形成有在连接前身部分6和后身部分7的方向上收缩并打褶、且被保持成波浪状的抽褶,则可以使裆部4产生收紧,在穿着时裆部4向上方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可以获得运动型短裤那样的形状。
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利用裆用弹性构件14的伸缩力而形成抽褶,可以使裆部4产生收紧,在穿着时裆部4向上方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可以获得运动型短裤那样的形状。并且,利用借助裆用弹性构件14而形成的裤裆,可以使穿着者的胯裆与裆部4弹性地紧密接触,从而提高穿着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使处于伸长状态的抽褶的长度尺寸K与上述腰身部的相对置的腰边缘之间的通过上述裆部的长度尺寸L2之比为1∶15~1∶2,因此,可以使一次性内裤1成为外观良好的运动短裤形状。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穿着时利用上述抽褶在裆部4形成裤裆,因此,可以在生产线上简单且廉价地保持波浪状部分的形状。
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采用设有吸收体5的结构,可以将上述一次性内裤1用作幼儿用内裤型尿布、排泄训练用内裤、或成人用失禁内裤。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用吸收体5覆盖裆部4的整个区域,但也可以将上述裆部4的裆用外装片12形成为沿上述长度方向L宽度大于吸收体5的宽度,再在该裆用外装片12上配置吸收体5。
然后,可以沿图4及图5所示的生产线制造上述一次性内裤1。
在该生产线上,从其流动方向的上游侧起,顺次设定有裂开区SC1、弹性构件添设区SC2、接合区SC3、缘部折回区SC4、宽度收缩区SC5、吸收体接合区SC6、折回区SC7及剪裁区SC8。
在裂开区SC1中,将沿流动方向被输送的带状的片状物20在其宽度方向上剪裁为大致2等分,从而形成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以下,有时统称为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
在此,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被剪裁成图2所示的上述前身部分6的宽度尺寸W1和在后述缘部折回工序中折回的尺寸W2相加而得到的宽度尺寸。
同样地,上述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被剪裁成图2所示的后身部分7的宽度尺寸W3和在后述缘部折回工序中折回的尺寸W4相加而得到的宽度尺寸。
即,本实施方式的片状物20被设定成(W1+W2+W3+W4)的宽度尺寸。
然后,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隔开规定间隔、并沿上述流动方向并行输送(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
在上述弹性构件添设区SC2中,在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的相远离的缘部上,沿上述流动方向添设处于伸长状态的腰部用弹性构件11(腰部用弹性构件添设工序)。
在该腰部用弹性构件添设工序中,将长尺寸的腰部用弹性构件11沿流动方向连续地接合在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上。
在上述接合区SC3中,将上述裆用外装片12配置成跨越上述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之间,将该裆用外装片12分别与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相接合(接合工序)。
在该接合工序中,还要在上述裆用外装片12上沿与上述流动方向相正交的方向添设处于伸长状态的裆用弹性构件14(添设工序)。在此,作为裆用弹性构件14的添设方法,可以是如图2(b)所示将被上下一对薄材片15夹着的裆用弹性构件114接合在裆用外装片12上的接合方法、如图7所示将裆用弹性构件14夹在裆用外装片12和薄材片16之间的方法、或将裆用弹性构件14直接粘接于裆用外装片12上的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
此外,在上述接合工序中,也可以如图7所示,将预先将裆用弹性构件14夹持在裆用外装片12和薄材片16之间而成的部件、或将预先将裆用弹性构件14直接粘接于裆用外装片12上而成的部件接合在上述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上。
在缘部折回区SC4中,只以图2所示的折回尺寸为W2及W4的量将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的相远离侧的缘部向内侧折回并夹入上述腰部用弹性构件11,使该折回缘部分别与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相接合(缘部折回工序)。
在宽度收缩区SC5中,根据上述裆用弹性构件14的收缩力使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之间的间隔收缩(宽度收缩工序)。即,在该收缩工序中,通过解除为了将上述裆用弹性构件14维持成伸长状态而施加于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的保持力,由此将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之间的间隔缩小成与该裆用弹性构件14的自然长度相对应的间隔。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接合工序中将裆用弹性构件14接合在裆用外装片12上,并且,在上述宽度收缩工序中,利用该裆用弹性构件14的收缩力使裆用外装片12朝与流动方向相正交的方向收缩,由此,在该正交方向上在该裆用外装片12上形成打褶的抽褶,换言之,包括上述接合工序和宽度收缩工序的工序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抽褶形成工序的一个例子。
另外,抽褶形成工序不限定于包括接合工序和宽度收缩工序,例如,也可以将在上述宽度收缩工序中朝与流动方向相正交的方向收缩了的裆用外装片12保持在该收缩形态下,由此在该裆用外装片12上形成抽褶。
具体地讲,通过将另外的薄材片贴附在通过上述宽度收缩工序而沿上述与流动方向相正交的方向打褶的裆用外装片12的大致整个上表面区域上,由此,可以保持形成于该裆用外装片12上的打褶了的部分的形态而使该部分成为抽褶。另外,只要使上述裆用外装片12从一对表面具有相互嵌入的凹凸形状的模压辊之间通过,便可获得希望的形状。
在吸收体接合区SC6中,将处于使其长度方向沿着上述流动方向的姿势、与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平行输送来的吸收体5转90°,并将该吸收体5配置于上述裆用外装片12的上表面以覆盖上述裆用外装片12,再将该吸收体5接合在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的上述安装位置a及b上(吸收体接合工序)。
在折回区SC7中,将上述裆部4及吸收体5对折而使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相重合(折回工序)。即,在该折回工序中,使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的配设有上述腰部用弹性构件11的缘部相互重合。
在剪裁区SC8中,在夹着上述裆用外装片12的位置上,沿该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的宽度方向将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相接合、从而形成一对侧封合部8,并剪裁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剪裁时要使两侧都包括该侧封合部8(剪裁工序)。
上述腰部用弹性构件11也通过该剪裁工序被剪裁,由此制造出了一次性内裤1。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裂开区SC1中,是使片状物20呈直线状裂开,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6所示那样,使片状物20呈S字形裂开。
这时,在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中,可以错开相位(位置)地输送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以使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彼此的峰部21a、22a相互相对以及使彼此的谷部21b、22b相互相对。
这样一来,在完成后的一次性内裤1中,可以做成向上提到大腿根处的形状的内裤。
另外,在上述裂开区SC1中,也可以是使片状物20呈直线状裂开,随后再使在此处形成的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形成有相当于上述峰部21a及22a的缺口部。
再者,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内裤1的前身部分6及后身部分7上,可以如图1(b)的一次性内裤2那样,设有贴身用弹性构件23及腿围用弹性构件24。
沿与上述腰部用弹性构件11大致平行的方向添设处于伸长状态的上述贴身用弹性构件23,从而使上述前身部分6及后身部分7与腰身紧密接触。
沿上述前身部分6及后身部分7的上述腿用开口10的缘部添设处于伸长状态的上述腿围用弹性构件24。利用该腿围用弹性构件24可以使上述腿用开口10口径缩小从而使其缘部与穿着者的腿部紧密接触。
此外,在上述吸收体5的宽度尺寸W5的区域内不设置上述腿围用弹性构件24。由此,可以抑制上述吸收体5因腿围用弹性构件24的收缩力而收缩。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采用上述一次性内裤1的制造方法,通过将裆用外装片12配设成跨越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之间,再将通过折回该裆用外装片12而重合了的上述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在裆用外装片12的两侧相接合,从而可以制造出将该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接合成环状、并且其一个开口部被上述裆用外装片12分割成两部分的一次性内裤1。
即,采用上述制造方法,由于通过将裆用外装片12架设于分别为带状的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之间、并与该两片状物相接合,可以在该裆用外装片12的两侧形成与腿用开口10相对应的间隙,因此,不进行剪裁上述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的作业便可以形成腿用开口10。
因此,采用上述制造方法,与产生腿用开口10的开口面积量的材料损耗的以往穿着物品1相比较,可以减少材料损耗,并且,由于可以省略剪裁腿用开口10的作业所需要的设备,因此也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再者,采用上述制造方法,由于使裆用外装片12沿与上述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形成抽褶,因此,完成后的一次性内裤1利用形成于裆部4(裆用外装片状物)的抽褶使裆部4产生收紧,在穿着时裆部4向上方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获得运动型短裤那样的形状,因此,穿着时的穿着感良好、而且也更加美观。
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采用包扩腰部用弹性构件添设工序的制造方法,可以利用上述腰部用弹性构件11使形成于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之间的腰用开口9收缩,因此,可以使该腰用开口9与穿着者的腰部紧密接触,从而抑制穿着时下滑。
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采用包括裂开工序的制造方法,可以用通用的片状物20形成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因此,与分别单独准备该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的情况相比较,对于一块片状物材料可以增加材料的购买量,由此可以谋求降低产品成本。
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采用在上述接合工序中沿两外装片状物21及22的宽度方向配置裆用弹性构件14的制造方法,裆用弹性构件14被配置成跨越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之间,因此,通过利用该裆用弹性构件14的收缩力而使裆用外装片12收缩,可以在上述裆用外装片12上形成抽褶。其结果是,在完成后的一次性内裤1中,通过利用上述抽褶使裆部4(裆用外装片)向上方被提起,从而在前身部分6(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和后身部分7(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之间形成裤裆。因此,采用该制造方法,可以利用上述裤裆使穿着者的胯裆和裆部4弹性地紧密接触,从而制造穿着感良好的一次性内裤1。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通过使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之间的间隔收缩而使裆用外装片12收缩,可以用保持此时的裆用外装片12的形态的简易作业形成抽褶。
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采用包括宽度收缩工序和吸收体接合工序的制造方法,使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之间的间隔收缩,并在裆用外装片12上配设吸收体5,因此,可以一边维持吸收体5的自然长度一边在裆用外装片12上形成抽褶。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是在进行宽度收缩工序之后进行吸收体结合工序的,但是也可以在添设工序(接合工序)之后,至少到吸收体接合工序结束之前的这段期间内,将裆用弹性构件14维持成伸长状态。
具体地讲,如图8所示,在上述接合区SC3中,将裆用弹性构件(第一裆用弹性构件)14接合在裆用外装片12上之后(添设工序:参照图4),将该裆用弹性构件14维持成伸长状态不变(维持工序),在缘部折回区SC4中将两外装片状物21、22的缘部折回、并在上述吸收体接合区SC6中接合吸收体5,使该吸收体5跨越两外装片状物21、22之间(吸收体接合工序),随后的工序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可以进行折回工序及剪裁工序(分别参照图5)。
这样一来,由于可以一边将裆用弹性构件14维持成伸长状态、一边在两外装片状物21、22上配置吸收体5,因此,与在两外装片状物21、22之间因该裆用弹性构件14收缩而相互接近的状态下配置吸收体5的情况不同,可以将吸收体5精确地定位于该两外装片状物21、22上。
并且,也可以如图8所示那样,在上述吸收体5上添设处于伸长状态的第二裆用弹性构件25,在上述吸收体接合工序中,该吸收体5被配置成使第二裆用弹性构件25的长度方向沿着与上述流动方向相正交的方向,并使该第二裆用弹性构件25呈伸长状态,然后将该吸收体5接合在两外装片状物21、22上。
具体地讲,如图9所示,粘接处于被夹在吸收体5的底片17和配设于底片17外侧的薄材片26之间的状态的第二裆用弹性构件25。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将第二裆用弹性构件25直接粘接在底片17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
这样一来,由于使吸收体5也收缩,因此,通过使该吸收体5和裆用弹性构件14一体地收缩,在完成后的一次性内裤1中,就可以使两外装片状物21、22及吸收体5与穿着者的胯裆相吻合。
并且,采用上述方法,在完成后的一次性内裤1中,利用第二裆用弹性构件25的收缩力使吸收体5产生收紧,穿着时吸收体5向上方被提起,穿着时的穿着感更加良好。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由于两外装片状物21、22的在宽度方向上相背离侧的缘部作为未配置裆用弹性构件14(裆用外装片12)的非添设区域E1(参照图8),吸收体5的安装位置a、b被设定在该非添设区域E1内,因此,在添设有裆用弹性构件14的区域内,可以使裆用外装片12独立于吸收体5进行伸缩,其结果是,不管吸收体5的刚性(伸缩性)如何,都可以在完成后的一次性内裤1的跨裆部分形成裤裆。
并且,在设定有非添置区域E1的状态下、且在吸收体5上也添设有第二裆用弹性构件25时,在完成后的一次性内裤1中,由于能使吸收体5不受裆用弹性构件14伸缩的影响而与穿着者的胯裆相吻合,因此,可以使穿着感更加良好。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形成于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之间的间隙直接用作腿用开口10的技术,但本发明的主旨不限定于不对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实施加工。
即,也可以在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的相互接近的缘部分别形成缺口部27(参照图10),从而做成腿用开口10朝腰用开口9侧提升了的形态的一次性内裤1。
在此,可以使缺口部27的平面形状为圆弧状、方形状、三角形状等各种形状。
即使在形成有缺口部27的情况下,与用开孔加工来形成腿用开口的以往技术相比,由于能够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21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22之间的间隙量减少剪裁片的面积,因此可以降低材料损耗。
即,上述实施方式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具有腰身部和裆部,上述腰身部被形成为能围绕穿着者腰身的环状,其一个开口部作为腰用开口,上述裆部接合在上述腰身部上、并跨越与上述腰用开口相反的一侧的开口部,从而在其与上述腰身部之间形成了一对分别供穿着者的腿部通过的腿用开口;在上述裆部形成有抽褶;上述裆部利用该抽褶而朝使上述腰身部的相对着的内侧面之间接近的方向收缩。
采用本发明,由于用裆部将腰身部的开口分割成两部分,并将分割出的两个开口用作腿用开口,因此,不进行剪裁上述腰身部的作业便可以形成各腿用开口。
因此,采用本发明,与产生腿用开口的开口面积量的材料损耗的以往穿着物品相比较,可以减少材料损耗,并且,由于可以省略剪裁腿用开口的作业所需要的设备,因此也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并且,采用本发明,由于利用形成于裆部的抽褶(褶裥、压褶、皱纹那样的使薄材收缩并打褶而成的波浪状的东西)使裆部产生收紧,在穿着时裆部向上方(从腿用开口朝向腰用开口的方向)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获得运动短裤型的形状,因此,穿着时的穿着感良好、而且也更加美观。
在上述穿着物品中,优选是,上述腰身部分别具有配置于穿着者腹部的前身部分和配置于穿着者背部的后身部分,该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被接合成环状,并且,上述抽褶是为了缩小上述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之间的间隔而形成的。
采用该结构,由于腰身部具有单独的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因此,可以通过将裆部配置成跨越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之间、并与该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相接合,然后将裆部折回使该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相重合,从而形成穿着物品,与用一块材料形成环状的腰身部、再接合裆部使其跨越腰身部的开口部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一次性内裤的制造作业的作业性。
在上述穿着物品中,优选是,上述抽褶是通过使上述裆部朝连接上述腰身部的上述内侧面之间的方向收缩并打褶来将该裆部保持成波浪状的形状。
采用该结构,由于在使上述裆部朝连接上述腰身部的上述内侧面之间的方向收缩并打褶的状态下将裆部保持成波浪状的形状,因此,可以使裆部产生收紧,从而使裆部向上方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获得运动短裤型那样的形状。
在上述穿着物品中,优选是,上述抽褶利用沿连接上述腰身部的上述内侧面之间的方向添设的处于伸长状态的裆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而形成于上述裆部。
采用该结构,通过利用裆用弹性构件的伸缩力而形成上述抽褶,可以使裆部产生收紧,从而使裆部向上方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获得运动短裤型那样的形状。再者,利用借助裆用弹性构件而形成的裤裆可以使穿着者的胯裆和裆部弹性地紧密接触从而提高穿着感。
在上述穿着物品中,优选是,在上述抽褶伸长的状态下,抽褶的长度尺寸和上述腰身部的相对置的腰边缘之间的通过上述裆部的长度尺寸之比为1∶15~1∶2。
采用该结构,由于使抽褶的长度尺寸和上述腰身部的相对置的腰边缘之间的通过上述裆部的长度尺寸之比为1∶15~1∶2,因此,可以使穿着物品成为外观良好的运动短裤形状。
在上述穿着物品中,优选是,在穿着时,利用上述抽褶在上述裆部形成裤裆。
采用该结构,可以在生产线上简单且廉价地保持波浪状部分的形状。
在上述穿着物品中,其特征在于,该穿着物品还具有吸收体,该吸收体被配置成覆盖上述裆部的内侧面,该吸收体至少其两端部分别接合在上述腰身部的相对着的内侧面上。
采用该结构,可以将上述穿着物品用作幼儿用内裤型尿布、排泄训练用内裤、或成人用失禁内裤。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为具有配置于穿着者腹部的前身部分和配置于穿着者背部的后身部分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的长度方向沿着预先设定的流动方向地输送带状的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前身部分;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与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隔开规定间隔并与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并行地输送带状的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后身部分;接合工序,该工序用于将裆用外装片配置成跨越上述两外装片状物之间,并将该裆用外装片接合在两外装片状物上;抽褶形成工序,该工序用于在裆用外装片上沿与上述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形成抽褶;折回工序,该工序用于一边折回上述裆用外装片,一边使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上述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相重合;剪裁工序,该工序用于在上述裆用外装片的两侧位置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沿该两外装片状物的宽度方向相接合,并剪裁出每个穿着物品。
采用本发明,通过将裆用外装片配置成跨越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在裆用外装片的两侧将通过折回该裆用外装片而重合了的上述两外装片状物相接合,由此,可以将该两外装片状物接合成环状,并可以制造其一个开口部被上述裆用外装片分割成两部分的穿着物品。
即,采用上述制造方法,通过将裆用外装片架设在各带状的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并与该两片状物相接合,可以在该裆用外装片的两侧形成与腿用开口相对应的间隙,因此,不进行剪裁上述两外装片状物的作业便可以形成腿用开口。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与产生腿用开口的开口面积量的材料损耗的以往穿着物品相比较,可以减少材料损耗,并且,由于可以省略剪裁腿用开口的作业所需要的设备,因此也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并且,采用本发明,由于在该裆用外装片上沿与上述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形成抽褶,因此,完成后的穿着物品由于利用形成于裆部(裆用外装片状物)的抽褶使裆部产生收紧,从而在穿着时裆部向上方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获得运动短裤型那样的形状,因此,穿着时的穿着感良好、而且也更加美观。
另外,本发明中所谓的“剪裁出每个穿着物品”,是指剪裁成每个包括形成于裆用外装片两侧的一对接合部分的范围。
在上述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是,该方法还具有裂开工序,该工序用于用通用的片状物剪裁并形成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
采用该结构,由于可以用通用的片状物形成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因此,与分别单独准备该两外装片状物的情况相比较,对于一块片状物材料可以增加材料的购买量,由此可以谋求降低产品成本。
在上述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是,通过在上述裆用外装片上添设处于伸长状态的裆用弹性构件,在上述接合工序中沿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的宽度方向配置上述裆用弹性构件,并且,在上述抽褶形成工序中根据上述裆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而使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上述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的间隔收缩,由此来形成抽褶。
采用该结构,由于将裆用弹性构件配置成跨越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因此,通过利用该裆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使裆用外装片收缩,可以在上述裆用外装片上形成抽褶。其结果是,在完成后的穿着物品中,利用上述抽褶在裆部(裆用外装片)向上方被提起,从而在前身部分(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部分(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形成了裤裆。因此,采用该方法,可以利用上述裤裆使穿着者的跨裆与裆部弹性地紧密接触,从而制造出穿着感良好的穿着物品。
在上述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是,在上述抽褶形成工序中,通过缩小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的间隔并保持该形态来形成抽褶。
采用该结构,能够以通过缩小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的间隔来使裆用外装片收缩、并保持此时裆用外装片的形态这样的简单作业来形成抽褶。
优选是,该方法还包括吸收体接合工序,该工序用于在上述抽褶形成工序中缩小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的间隔之后配置吸收体,使该吸收体覆盖上述裆用外装片的上表面,并将该吸收体至少接合在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上。
采用该结构,由于在缩小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的间隔之后,再将吸收体配置于裆用外装片上,因此,可以一边维持吸收体的自然长度一边在裆用外装片上形成抽褶。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为具有配置于穿着者腹部的前身部分和配置于穿着者背部的后身部分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的长度方向沿着预先设定的流动方向地输送带状的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前身部分;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与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隔开规定间隔并与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并行地输送带状的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后身部分;外装片接合工序,该工序用于将裆用外装片配置成跨越上述两外装片状物之间,并将该裆用外装片接合在两外装片状物上;添设工序,该工序用于沿与上述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将处于伸长状态的第一裆用弹性构件添设于上述裆用外装片上;维持工序,该工序用于将上述第一裆用弹性构件维持成伸长状态;折回工序,该工序用于一边折回上述裆用外装片,一边使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上述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相重合;剪裁工序,该工序用于在上述裆用外装片的两侧位置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沿该两外装片状物的宽度方向相接合,并剪裁出每个穿着物品。
采用本发明,通过将裆用外装片配置成跨越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在裆用外装片的两侧将通过折回该裆用外装片而重合了的上述两外装片状物相接合,由此,可以将该两外装片状物接合成环状,并可以制造其一个开口部被上述裆用外装片分割成两部分的穿着物品。
即,采用上述制造方法,通过将裆用外装片架设并接合在分别为带状的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可以在该裆用外装片的两侧形成与腿用开口相对应的间隙,因此,不进行剪裁上述两外装片状物的作业便可以形成腿用开口。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与产生腿用开口的开口面积量的材料损耗的以往穿着物品相比较,可以减少材料损耗,并且,由于可以省略剪裁腿用开口的作业所需要的设备,因此也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并且,采用本发明,由于可以将处于伸长状态的第一裆用弹性构件添设于穿着物品完成后作为裆部的部位,因此,完成后的穿着物品由于利用该第一裆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使裆部产生收紧,从而在穿着时裆部向上方被提起而形成裤裆,并且获得运动短裤型那样的形状,因此,穿着时的穿着感良好、而且也更加美观。
在上述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是,还包括吸收体接合工序,该工序用于在进行上述维持工序期间中配置吸收体,使该吸收体覆盖上述第一裆用弹性构件,并将该吸收体至少接合在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的上表面上。
采用该结构,由于可以一边维持第一裆用弹性构件的伸长状态,一边将吸收体配置于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上,因此,与以两外装片状物因该第一裆用弹性构件收缩而相互接近了的状态配置吸收体的情况不同,可以将吸收体精确地定位于该两外装片状物上。
优选是,在上述吸收体上添设处于伸长状态的第二裆用弹性构件,在上述吸收体接合工序中,将上述第二裆用弹性构件配置成使其长度方向沿着与上述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
这样一来,由于可以使吸收体也收缩,因此,通过使该吸收体与第一裆用弹性构件一体地收缩,在完成后的穿着物品中,可以使该片状物及吸收体与穿着者的胯裆相吻合。
再者,采用上述方法,在完成后的穿着物品中,利用第二裆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使吸收体产生收紧,在穿着时吸收体向上方被提起,从而使穿着时的穿着感更加良好。
优选是,在上述添设工序中,将上述第一裆用弹性构件接合在裆用外装片上、并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背离侧的缘部留出来作为非添设区域,并且,在上述吸收体接合工序中,只在上述两非添设区域内将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吸收体相接合。
采用该方法,由于在添设了第一裆用弹性构件的区域中,可以使裆用外装片独立于吸收体进行伸缩,因此,不管吸收体的刚性(伸缩)如何,都可以在完成后的穿着物品的跨裆部分形成裤裆。
并且,在上述方法中,当在吸收体上也添设了弹性构件(上述第二裆用弹性构件)时,在完成后的穿着物品中,可以不受上述第一裆用弹性构件伸缩的影响,使吸收体与穿着者的胯裆相吻合,因此,可以使穿着感更加良好。
优选是,使用尺寸被设定成如下关系的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后身用外装片状物及第一裆用弹性构件:呈伸长状态的上述第一裆用弹性构件的长度尺寸与、至少在将要进行上述折回工序之前的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相背离侧的缘部之间的间隔的尺寸之比为1∶15~1∶2。
采用该结构,由于呈伸长状态的上述第一裆用弹性构件的长度尺寸与、在将要进行上述折回工序之前的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相背离侧的缘部之间的间隔的尺寸之比为1∶15~1∶2,因此,可以使完成后的穿着物品为外观良好的运动短裤形状。
在上述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是,该方法包括腰部用弹性构件添设工序,该工序用于沿该两外装片状物的长度方向将处于伸长状态的腰部用弹性构件添设于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的相背离侧的缘部上。
采用该结构,由于可以利用上述腰部用弹性构件使形成于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的腰用开口收缩,因此,可以使该腰部开口与穿着者的腰部紧密接触,从而抑制穿着时下滑。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采用本发明,与产生腿用开口的开口面积量的材料损耗的以往穿着物品相比较,可以减少材料损耗,并且,由于可以省略剪裁腿用开口的作业所需要的设备,因此也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Claims (18)

1.一种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腰身部和裆部,
上述腰身部被形成为能围绕穿着者腰身的环状,其一个开口部作为腰用开口,
上述裆部接合在上述腰身部上、并跨越与上述腰用开口相反的一侧的开口部,从而在其与上述腰身部之间形成了一对分别供穿着者的腿部通过的腿用开口;
在上述裆部形成有抽褶;
上述裆部利用该抽褶而朝使上述腰身部的相对着的内侧面之间接近的方向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腰身部分别具有配置于穿着者腹部的前身部分和配置于穿着者背部的后身部分,该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被接合成环状,并且,上述抽褶是为了缩小上述前身部分和后身部分之间的间隔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抽褶是通过使上述裆部朝连接上述腰身部的上述内侧面之间的方向收缩并打褶来将该裆部保持成波浪状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抽褶利用沿连接上述腰身部的上述内侧面之间的方向添设处于伸长状态的裆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而形成于上述裆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抽褶伸长的状态下,抽褶的长度尺寸和上述腰身部的相对置的腰边缘之间的通过上述裆部的长度尺寸之比为1∶15~1∶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在穿着时,利用上述抽褶在上述裆部形成裤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该穿着物品还具有吸收体,该吸收体被配置成覆盖上述裆部的内侧面,该吸收体至少其两端部分别接合在上述腰身部的相对着的内侧面上。
8.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为具有配置于穿着者腹部的前身部分和配置于穿着者背部的后身部分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的长度方向沿着预先设定的流动方向地输送带状的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前身部分;
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与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隔开规定间隔并与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并行地输送带状的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后身部分;
接合工序,该工序用于将裆用外装片配置成跨越上述两外装片状物之间,并将该裆用外装片接合在两外装片状物上;
抽褶形成工序,该工序用于在裆用外装片上沿与上述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形成抽褶;
折回工序,该工序用于一边折回上述裆用外装片,一边使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上述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相重合;
剪裁工序,该工序用于在上述裆用外装片的两侧位置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沿该两外装片状物的宽度方向相接合,并剪裁出每个穿着物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具有裂开工序,该工序用于用通用的片状物剪裁并形成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上述裆用外装片上添设处于伸长状态的裆用弹性构件,在上述接合工序中沿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的宽度方向配置上述裆用弹性构件,并且,在上述抽褶形成工序中根据上述裆用弹性构件的收缩力而使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上述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的间隔收缩,由此来形成抽褶。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上述抽褶形成工序中使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的间隔收缩,并保持此时的裆用外装片的形态,由此来形成抽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吸收体接合工序,该工序用于在上述抽褶形成工序中缩小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之间的间隔之后配置吸收体,使该吸收体覆盖上述裆用外装片的上表面,并将该吸收体至少接合在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上。
13.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为具有配置于穿着者腹部的前身部分和配置于穿着者背部的后身部分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的长度方向沿着预先设定的流动方向地输送带状的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前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前身部分;
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输送工序,该工序用于使后身用外装片状物与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隔开规定间隔并与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并行地输送带状的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该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用于形成上述后身部分;
外装片接合工序,该工序用于将裆用外装片配置成跨越上述两外装片状物之间,并将该裆用外装片接合在两外装片状物上;
添设工序,该工序用于沿与上述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将处于伸长状态的第一裆用弹性构件添设于上述裆用外装片上;
维持工序,该工序用于将上述第一裆用弹性构件维持成伸长状态;
折回工序,该工序用于一边折回上述裆用外装片、一边使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上述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相重合;
剪裁工序,该工序用于在上述裆用外装片的两侧位置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后身用外装片状物沿该两外装片状物的宽度方向相接合,并剪裁出每个穿着物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吸收体接合工序,该工序用于在将要进行上述维持工序期间中配置吸收体,使该吸收体覆盖上述第一裆用弹性构件,并将该吸收体至少接合在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的上表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体上添设处于伸长状态的第二裆用弹性构件,在上述吸收体接合工序中,将上述第二裆用弹性构件配置成使其长度方向沿着与上述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添设工序中,将上述第一裆用弹性构件接合在裆用外装片上、并将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背离侧的缘部留出来作为非添设区域,并且,在上述吸收体接合工序中,只在上述两非添设区域内将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和吸收体相接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种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尺寸被设定成如下关系的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后身用外装片状物及第一裆用弹性构件:呈伸长状态的上述第一裆用弹性构件的长度尺寸与、至少在将要进行上述折回工序之前的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相背离侧的缘部之间的间隔的尺寸之比为1∶15~1∶2。
18.根据权利要求8~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腰部用弹性构件添设工序,该工序用于沿该两外装片状物的长度方向将处于伸长状态的腰部用弹性构件添设于上述前身用外装片状物及后身用外装片状物的相背离侧的缘部上。
CNA2006800142576A 2005-04-28 2006-04-27 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1664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32894 2005-04-28
JP132894/2005 2005-04-28
JP132895/2005 2005-04-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6433A true CN101166433A (zh) 2008-04-23

Family

ID=39334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142576A Pending CN101166433A (zh) 2005-04-28 2006-04-27 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6643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0199A (zh) * 2010-09-30 2013-06-0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短裤型穿用物品
CN103501740A (zh) * 2012-04-27 2014-01-08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3945809A (zh) * 2011-11-22 2014-07-2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4812344A (zh) * 2012-11-09 2015-07-2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6618877A (zh) * 2015-10-29 2017-05-10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98790A (zh) * 2019-04-03 2019-07-12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性物品
CN112244370A (zh) * 2020-10-23 2021-01-22 稳健医疗(黄冈)有限公司 一种内裤生产方法及纯棉内裤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0199A (zh) * 2010-09-30 2013-06-0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短裤型穿用物品
CN103140199B (zh) * 2010-09-30 2015-05-2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短裤型穿用物品
CN103945809A (zh) * 2011-11-22 2014-07-2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3945809B (zh) * 2011-11-22 2016-12-2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US9907710B2 (en) 2011-11-22 2018-03-06 Unicharm Corporation Disposable diaper
CN103501740A (zh) * 2012-04-27 2014-01-08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3501740B (zh) * 2012-04-27 2014-05-2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4812344A (zh) * 2012-11-09 2015-07-2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4812344B (zh) * 2012-11-09 2017-10-0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尿布
CN106618877A (zh) * 2015-10-29 2017-05-10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98790A (zh) * 2019-04-03 2019-07-12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性物品
CN112244370A (zh) * 2020-10-23 2021-01-22 稳健医疗(黄冈)有限公司 一种内裤生产方法及纯棉内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75819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wearing article
CN101166433A (zh) 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EP2079420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hree dimensionally shaped article comprising hip/thigh panels and a hoop from a plus-shaped blank, and such an article
CN101820841B (zh) 一次性短裤型体液吸收性穿着物品
CN100421591C (zh) 穿着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933797B (zh) 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253731A (ja) 使い捨ての着用物品
JP5383018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KR970705358A (ko) 흡수체 제품 및 그 제조방법(absorbent produc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4141177A (ja) 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3282003A (zh) 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KR102555430B1 (ko) 일회용 착용 물품
KR20120101581A (ko) 일회용 착용 물품
JP4083027B2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KR200325456Y1 (ko) 재봉선이 없는 무봉제 팬티
JPH0631725U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8883007B (zh) 一次性内裤
JP6618192B2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JP3217317B2 (ja) 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CN106413646A (zh) 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
JPH05293135A (ja) 使いすて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JP5995687B2 (ja) 使い捨てトランクス型オムツの製造方法
JP5930585B2 (ja) パンツ型の着用物品
JP5185736B2 (ja) 着用物品
MX2007012760A (es) Articulo de vestir y metodo para la fabricacion del mism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