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8843B -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8843B
CN101158843B CN2007100314738A CN200710031473A CN101158843B CN 101158843 B CN101158843 B CN 101158843B CN 2007100314738 A CN2007100314738 A CN 2007100314738A CN 200710031473 A CN200710031473 A CN 200710031473A CN 101158843 B CN101158843 B CN 101158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magnetic
carbon dust
useless powder
silicon di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314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8843A (zh
Inventor
汤付根
李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314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58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8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8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8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8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的再生方法,包括废粉的回收及分类、筛分、再生混配、传统混炼分级等工序,再添加部分成品碳粉及少量外添加剂,所得碳粉品质与市售成品碳粉极为接近,并且本发明方法流程简单,环保效应显著。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的再生方法,尤其是对废弃的可造成环境污染的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用的粉末状显影剂进行再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依据电子照相成像原理生产的激光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成像设备,均使用碳粉之类的显影剂在纸张等介质上显示文字、图案等图像。成像设备对碳粉的利用率一般在60%~80%之间,由此,成像过程中将产生20%~40%的废粉。按照单个成像处理盒中残留20至80克的碳粉计算,全球每年产生的废弃碳粉将达到数万吨。另一方面,由于碳粉单体颗粒一般只具有1至10μm的直径,人眼难于察觉,但会通过呼吸道被吸入肺部,危害身体健康。废粉在成像过程中通常被收集在成像设备内的一个专门容器中。最终收集的废粉一般采用填埋或燃烧的方式加以处理。大量处理掉的废粉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使环境受到污染,对其加以再生利用是一个极有经济价值的环保课题。
例如,CN200410026639.3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被废弃的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用粉末色调剂的再生方法,其采用低温干燥——摩擦干洗——分选的方法对废粉末色调剂进行处理得到可再用的粉末色调剂原料,然后以之作为制造原品种或其他品种色调剂的主要原料,按传统生产干式色调剂的工艺进行生产再生干式色调剂。利用该发明再生的粉末色调剂流动性好,无粘附热辊的现象,其定影优良,图像清晰,无底灰,而且还具有在大量复印或打印过程中保持耐久性高的特性。
再如,CN200410015490.9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碳粉再生方法,涉及电照相设备专用调色剂的再生制造。方法包括筛分、精选、分级、添加、过筛、包装等工序。可有效地把废粉中的纸屑、纤维等大颗粒去除,并将磁性和非磁性两类碳粉精选分离,通过分级去除过细颗粒,再添加部分成品碳粉及少量外添加剂,最后过筛并包装。所再生出的碳粉品质与成品碳粉极为接近,使废物得以利用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
然而,经过一次成像过程之后,废弃碳粉虽未经定影等后续成像工序,但其仍从粉仓经搅拌、送粉辊、出粉刀、感光鼓、除粉刀零部件动作后进入废粉仓,其中不可避免地含有纸屑、纤维、灰尘和少量金属及非金属颗粒,以及多余的磁性载体,因此再生过程至少应对上述杂质加以剔除和调整再生碳粉的成分含量。此外,随着电子照相成像技术的发展,所用碳粉的物性也有相应的变化。例如按照其摩擦后的电学性质,具有正电性碳粉和负电性碳粉,按照其励磁后的磁学性质,包括磁性碳粉和非磁性碳粉。不同的成像设备依其成像原理之间存在的差异,必须使用不同类别的碳粉,因而再生方法必须根据废粉的物理化学性质予以分别处理。若非如此,再生碳粉将会使记录介质出现严重的底灰、虚点和痕迹,对成像设备也会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经过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于成像过程中使用之后的废弃碳粉,提供一种简便且经济的再生处理方法,以获得品质相当于原有产品的再生碳粉,以消除废弃碳粉对环境形成的潜在威胁。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再生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一)把集中回收的废弃显影剂经过分析后归属于以下四种碳粉之一:正电磁性废弃显影剂(简称废粉D1)、正电非磁性废弃显影剂(简称废粉D2)、负电磁性废弃显影剂(简称废粉D3)和负电非磁性废弃显影剂(简称废粉D4)。随即,
(二)分别筛分步骤(一)所得四种废粉,保留其通过60~200目筛网筛选后的相应细粉部分。之后,
(三)按照下列同废粉D1、D2、D3、D4对应的配比关系,分别在步骤(二)所得废粉D1、D2、D3、D4中混入颗粒尺寸与其对应的物料M1、M2、M3、M4,得到相应的混合料B1、B2、B3、B4
废粉D1∶物料M1=10~80∶20~90(重量比),其中,物料M1包括重量比为磁粉∶树脂∶蜡∶正电荷控制剂=10~40∶10~4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正电荷控制剂,
废粉D2∶物料M2=10~60∶40~90(重量比),其中,物料M2包括重量比为磁粉∶树脂∶蜡∶正电荷控制剂=25~60∶15~2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正电荷控制剂,
废粉D3∶物料M3=10~80∶20~90(重量比),其中,物料M3包括重量比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10~40∶10~4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负电荷控制剂,
废粉D4∶物料M4=10~60∶40~90(重量比),其中,物料M4包括重量比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25~60∶15~2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负电荷控制剂。
其中,物料M1(M2、M3、M4)中所含磁粉亦就是着色剂用磁性材料,可以是:磁铁矿、γ-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等磁性材料。
物料M1(M2、M3、M4)中所含树脂可以为:苯乙烯均聚物、苯乙烯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丙稀酸共聚物,苯乙烯-乙烯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奈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丁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乙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脂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脂共聚物、聚脂树脂、聚胺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混合状态下使用,一般最为常用的是:苯乙烯-丙稀酸共聚物和聚脂树脂两类树脂。
物料M1(M2、M3、M4)中所含的蜡可以为: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等。最常用的是:聚乙烯和聚丙烯两类。
物料M1、M2中所含正电荷控制剂可以是:苯胺黑和有机季胺盐类。物料M3、M4中所含负电荷控制剂可以是:单偶氮染料的金属络合盐、水扬酸盐、马来酸酐等。较为常用的是单偶氮染料的金属络合盐。
然后,
(四)采用传统工艺步骤依照下列顺序:混炼挤出——冷却——粗碎——粉碎——分级,分别处理由步骤(三)得到的混合料B1、B2、B3、B4
其中,混合料B1、B2、B3、B4在粗碎后的粒度均为:1~5mm,
混合料B1、B2、B3、B4在分级后的粒度均控制在以下范围:
MVD:6~12μm,P%>5μm:70~90%,V>20μm:<2.0%。
步骤(四)中各参数的含义如下:MVD是指原料颗粒平均粒径;P%是指原料粒度分布百分数;V是指原料体积分布百分数
最后,
(五)按照下列同混合料B1、B2、B3、B4对应的配比关系式①、②、③和④,分别在步骤(四)所得混合料B1、B2、B3、B4中加入颗粒尺寸与其对应的添加剂A1、A2、A3、A4,经充分混合后,用80~300目筛网筛分后得到的细粉即为相应的成品碳粉T1、T2、T3、T4。其中,添加剂A1、A2、A3、A4分别包括以下同其对应的添加料:
A1: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
A2: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
A3: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
A4: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
混合料B1∶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2.0∶0.1~1.5∶0.1~1.0∶0.1~1.0(重量比),………………①
混合料B2∶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2.0∶0.1~1.5∶0.1~3.0∶0.1~1.0(重量比),………………②
混合料B3∶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2.0∶0.1~3.0∶0.1~3.0(重量比),…………………………………③
混合料B4∶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3.0∶0.1~3.0∶0.1~3.0(重量比)。…………………………………④
通常,前述显影剂再生方法,其步骤(五)中的混合工序采用容量100L的高速混合机在1000~3000转/分钟转速下混合10秒~300秒,步骤(五)中的筛分工序采用超声波振动方式。混合料B1、B2、B3、B4在经历步骤(四)分级工序后的粒度均控制在以下范围:
MVD:7~10μm,P%>5μm:72~88%,V>20μm:<1.0%。
本发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的再生处理方法,充分考虑了方法的环保效应和工艺技术的实用性,将经过初筛分的废粉物料直接作为再生粉的原料,与新添加的物料通过适当配比混合后,经由传统碳粉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即可获得再生碳粉。这种显影剂再生处理方法工艺流程简便清洁,不必采用较为复杂的磁选或低温干燥、摩擦分选工艺步骤,具有环保和经济的特点。经对比测试,本发明显影剂再生处理方法得到的碳粉性能同现有市售碳粉基本相当,部分测试指标优于现有市售碳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正电磁性废弃碳粉的回收流程
首先,从集中回收的废弃碳粉中分选出正电磁性废弃碳粉,简称废粉D1。随即,利用60~200目筛网筛选废粉D1,保留其经过筛分后的相应细粉部分。
然后,按照重量比关系:废粉D1∶物料M1=10~80∶20~90,将废粉D1和物料M1混合,得到混合料B1。其中,物料M1包括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正电荷控制剂=10~40∶10~4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正电荷控制剂。
之后,采用依次进行的传统工艺措施:混炼挤出——冷却——粗碎——粉碎——分级,处理混合料B1。其中,经过分级环节处理后的混合料B1之粒度控制在MVD:6~12μm,P%>5μm:70~90%,V>20μm:<2.0%范围内,最好是控制在MVD:7~10μm,P%>5μm:72~88%,V>20μm:<1.0%范围内。
最后,在混合料B1中加入颗粒尺寸与其对应的添加剂A1,并将两者的混合料放入容量100L的市售Henschel牌高速混合机中,在100转~3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混合10秒~300秒,随即用80~300目筛网以超声波振动方式筛分后得到的细粉即为相应的正电磁性成品碳粉T1。其中,A1中包含有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混合料B1同添加剂A1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1∶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2.0∶0.1~1.5∶0.1~1.0∶0.1~1.0。
采用实施例一的处理方法回收的正电磁性废弃碳粉,其性能结果参见表一再生碳粉T1同市售碳粉的测试比较结果。
表一再生碳粉T1同市售碳粉的测试比较结果
  碳粉来源   测试机型   平均黑度   平均底灰   转印率%   定影牢度%   页产量
  市售碳粉   NP1215   1.32   0.2   82   94   3600
  再生碳粉T1-1   NP1215   1.32   0.2   81   93   3700
  再生碳粉T1-2   NP1215   1.33   0.1   83   95   3750
  再生碳粉T1-3   NP1215   1.31   0.2   84   93   3800
  再生碳粉T1-4   NP1215   1.32   0.3   81   95   3650
注:表一中,
NP1215是市售佳能牌复印机的型号,采用的碳粉是单组份磁性碳粉。其对应碳粉盒的装粉量为160g,一般印量为3000~4000。
平均黑度:打印(或复印)品色密度的平均值,常用色密度仪进行测试。
平均底灰:打印(或复印)品的文字、图片背景的灰度值与未经打印(或复印)的介质(一般为打印纸张)的灰度值的平均差值。
转印率:在打印(或复印)过程中,实际转印消耗到纸张上的碳粉与碳粉总消耗量的比值。
定影牢度:碳粉在介质(纸张)上定影的牢固程度。
正电磁性再生碳粉T1的实施参数如下,
正电磁性再生碳粉T1-1:(1)筛选废粉D1的筛网为60目;(2)物料M1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10∶15,废粉D1∶物料M1=10∶8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1之后的粒度参数为MVD:8μm,P%>5μm:72%,V>20μm:<2.0%;(4)混合料B1同添加剂A1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1∶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1.5∶0.1∶1.0,获取成品碳粉T1的筛网为300目。
正电磁性再生碳粉T1-2:(1)筛选废粉D1筛网100目;(2)物料M1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40∶10∶5,废粉D1∶物料M1=30∶9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1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6μm,P%>5μm:70%,V>20μm:<1.8%;(4)混合料B1同添加剂A1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1∶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1.0∶0.6∶0.7∶0.3,获取成品碳粉T1的筛网孔径尺寸80目。
正电磁性再生碳粉T1-3:(1)筛选废粉D1筛网150目;(2)物料M1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正电荷控制剂=20∶20∶3∶1,废粉D1∶物料M1=40∶5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1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10μm,P%>5μm:88%,V>20μm:<1.2%;(4)混合料B1同添加剂A1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1∶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1.6∶1.2∶0.8∶0.7,获取成品碳粉T1的筛网孔径尺寸100目。
正电磁性再生碳粉T1-4:(1)筛选废粉D1筛网200目;(2)物料M1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正电荷控制剂=40∶40∶5∶5,废粉D1∶物料M1=80∶9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1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12μm,P%>5μm:90%,V>20μm:<1.0%;(4)混合料B1同添加剂A1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1∶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2.0∶1.4∶1.0∶0.9,获取成品碳粉T1的筛网孔径尺寸200目。
实施例二,正电非磁性废弃碳粉的回收流程
首先,从集中回收的废弃碳粉中分选出正电非磁性废弃碳粉,简称废粉D2。随即,利用60~200目筛网筛选废粉D2,保留其经过筛分后的相应细粉部分。
然后,按照重量比关系:废粉D2∶物料M2=10~80∶20~90,将废粉D2和物料M2混合,得到混合料B2。其中,物料M2包括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正电荷控制剂=25~60∶15~2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正电荷控制剂。
之后,采用依次进行的传统工艺措施:混炼挤出——冷却——粗碎——粉碎——分级,处理混合料B2。其中,经过分级环节处理后的混合料B2之粒度控制在MVD:6~12μm,P%>5μm:70~90%,V>20μm:<2.0%范围内,最好是控制在MVD:7~10μm,P%>5μm:72~88%,V>20μm:<1.0%范围内。
最后,在混合料B2中加入颗粒尺寸与其对应的添加剂A2,并将两者的混合料放入容量为100L的市售Henschel牌高速混合机中,在100转~3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混合10秒~300秒,随即用80~300目筛网以超声波振动方式筛分后得到的细粉即为相应的正电非磁性成品碳粉T2。其中,A2中包含有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混合料B2同添加剂A2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2∶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2.0∶0.1~1.5∶0.1~3.0∶0.1~1.0。
采用实施例二的处理方法回收的正电非磁性废弃碳粉,其性能结果参见表二正电非磁性再生碳粉T2同市售碳粉的测试比较结果。
表二再生碳粉T2同市售碳粉的测试比较结果
  碳粉来源   测试机型   平均黑度   平均底灰   转印率%   定影牢度%   页产量
  市售碳粉   NP1215   1.32   0.2   83   94   3600
  再生碳粉T2-1   NP1215   1.31   0.2   82   92   3680
  再生碳粉T2-2   NP1215   1.33   0.1   84   93   3720
  再生碳粉T2-3   NP1215   1.31   0.1   83   93   3710
  再生碳粉T2-4   NP1215   1.32   0.3   82   94   3690
注:表二中,正电非磁性再生碳粉T2的实施参数如下,
正电非磁性再生碳粉T2-1:(1)筛选废粉D2筛网60目;(2)物料M2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25∶15,废粉D2∶物料M2=10∶8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2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8μm,P%>5μm:72%,V>20μm:<2.0%;(4)混合料B2同添加剂A2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2∶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2.0∶0.1∶3.0∶0.8,获取成品碳粉T2的筛网为300目。
正电非磁性再生碳粉T2-2:(1)筛选废粉D2筛网100目;(2)物料M2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正电荷控制剂=60∶20∶2∶3,废粉D2∶物料M2=10∶9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2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6μm,P%>5μm:70%,V>20μm:<1.8%;(4)混合料B2同添加剂A2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2∶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0.7∶3.0∶1.0,获取成品碳粉T2的筛网孔径尺寸80目。
正电非磁性再生碳粉T2-3:(1)筛选废粉D2筛网150目;(2)物料M2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正电荷控制剂=25∶15∶2∶5,废粉D2∶物料M2=40∶5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2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10μm,P%>5μm:88%,V>20μm:<1.2%;(4)混合料B2同添加剂A2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2∶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2.0∶0.1∶3.0∶0.2,获取成品碳粉T2的筛网孔径尺寸100目。
正电非磁性再生碳粉T2-4:(1)筛选废粉D2筛网200目;(2)物料M2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正电荷控制剂=40∶40∶5∶5,废粉D2∶物料M2=10∶4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2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12μm,P%>5μm:90%,V>20μm:<1.0%;(4)混合料B2同添加剂A2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2∶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1.6∶1.4∶0.1∶0.4,获取成品碳粉T2的筛网孔径尺寸200目。
实施例三,负电磁性废弃碳粉的回收流程
首先,从集中回收的废弃碳粉中分选出负电磁性废弃碳粉,简称废粉D3。随即,利用60~200目筛网筛选废粉D3,保留其经过筛分后的相应细粉部分。
然后,按照重量比关系:废粉D3∶物料M3=10~80∶20~90,将废粉D3和物料M3混合,得到混合料B3。其中,物料M3包括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10~40∶10~4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负电荷控制剂。
之后,采用依次进行的传统工艺措施:混炼挤出——冷却——粗碎——粉碎——分级,处理混合料B3。其中,经过分级环节处理后的混合料B3之粒度控制在MVD:6~12μm,P%>5μm:70~90%,V>20μm:<2.0%范围内,最好是控制在MVD:7~10μm,P%>5μm:72~88%,V>20μm:<1.0%范围内。
最后,在混合料B3中加入颗粒尺寸与其对应的添加剂A3,并将两者的混合料放入容量100L的市售Henschel牌高速混合机中,在100转~3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混合10秒~300秒,随即用80~300目筛网以超声波振动方式筛分后得到的细粉即为相应的成品碳粉T3。其中,A3中包含有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混合料B3同添加剂A3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混合料B3∶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2.0∶0.1~3.0∶0.1~3.0。
采用实施例三的处理方法回收的负电磁性废弃碳粉,其性能结果参见表三负电磁性再生碳粉T3同市售碳粉的测试比较结果。
表三再生碳粉T3同市售碳粉的测试比较结果
  碳粉来源   测试机型   平均黑度   平均底灰   转印率%   定影牢度%   页产量
  市售碳粉   HP1010   1.42   0.8   85   95   2300
  再生碳粉T3-1   HP1010   1.43   1.0   84   95   2400
  再生碳粉T3-2   HP1010   1.44   1.0   85   96   2450
  再生碳粉T3-3   HP1010   1.42   1.1   86   97   2350
  再生碳粉T3-4   HP1010   1.44   0.9   85   97   2450
注:表三中,HP1010是市售惠普牌打印机型号,其对应粉盒的装粉量是120g,对应的页产量是2200~2500。
负电磁性再生碳粉T3的实施参数如下,
负电磁性再生碳粉T3-1:(1)筛选废粉D3的筛网80目;(2)物料M3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20∶10,废粉D3∶物料M3=30∶8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3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7μm,P%>5μm:71%,V>20μm:<1.6%;(4)混合料B3同添加剂A3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3∶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6∶2.5∶3.0,获取成品碳粉T3的筛网为280目。
负电磁性再生碳粉T3-2:(1)筛选废粉D3筛网160目;(2)物料M3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15∶20∶2∶3,废粉D3∶物料M3=30∶7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3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6μm,P%>5μm:70%,V>20μm:<1.8%;(4)混合料B3同添加剂A3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3∶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3.0∶1.6,获取成品碳粉T3的筛网孔径尺寸80目。
负电磁性再生碳粉T3-3:(1)筛选废粉D3筛网60目;(2)物料M3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30∶10∶5∶1,废粉D3∶物料M3=60∶5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3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10μm,P%>5μm:88%,V>20μm:<1.1%;(4)混合料B3同添加剂A3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3∶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2∶1.5∶0.3,获取成品碳粉T3的筛网孔径尺寸100目。
负电磁性再生碳粉T3-4:(1)筛选废粉D3筛网200目;(2)物料M3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40∶40∶5∶5,废粉D3∶物料M3=20∶8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3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12μm,P%>5μm:90%,V>20μm:<1.0%;(4)混合料B3同添加剂A3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3∶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1.8∶0.1∶0.1,获取成品碳粉T3的筛网孔径尺寸200目。
实施例四,负电非磁性废弃碳粉的回收流程
首先,从集中回收的废弃碳粉中分选出负电非磁性的废弃碳粉,简称为废粉D4。随即,利用粒度60~200目的筛网筛选废粉D4,保留其经过筛分后的相应细粉部分。
然后,按照重量比关系:废粉D4∶物料M4=10~60∶40~90,将废粉D4和物料M4混合,得到混合料B4。其中,物料M4包括重量比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25~60∶15~2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负电荷控制剂。
之后,采用依次进行的传统工艺措施:混炼挤出——冷却——粗碎——粉碎——分级,处理混合料B4。其中,经过分级环节处理后的混合料B4之粒度控制在MVD:6~12μm,P%>5μm:70~90%,V>20μm:<2.0%范围内,最好是控制在MVD:7~10μm,P%>5μm:72~88%,V>20μm:<1.0%范围内。
最后,在混合料B4中加入颗粒尺寸与其对应的添加剂A4,并将两者的混合料放入容量为100L的市售Henschel牌高速混合机中,在100转~3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混合10秒~300秒,随即用80~300目筛网以超声波振动方式筛分后得到的细粉即为相应的负电非磁性成品碳粉T4。其中,A4中包含有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混合料B4同添加剂A4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4∶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3.0∶0.1~3.0∶0.1~3.0。
采用实施例四的处理方法回收的负电非磁性废弃碳粉,其性能结果参见表四再生碳粉T4同市售碳粉的测试比较结果。
表四再生碳粉T4同市售碳粉的测试比较结果
  碳粉来源   测试机型   平均黑度   平均底灰   转印率%   定影牢度%   页产量
  市售碳粉   HP1200   1.44   0.8   83   96   2500
  再生碳粉T4-1   HP1200   1.43   0.9   85   94   2650
  再生碳粉T4-2   HP1200   1.45   1.0   84   95   2700
  再生碳粉T4-3   HP1200   1.45   1.1   82   96   2750
  再生碳粉T4-4   HP1200   1.44   1.1   84   97   2700
注:表四中,HP1200是市售惠普牌打印机型号,其对应粉盒的装粉量是150g,对应的页产量是2500~3000。
负电非磁性再生碳粉T4的实施参数如下,
负电非磁性再生碳粉T4-1:(1)筛选废粉D4的筛网80目;(2)物料M4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50∶18,废粉D4∶物料M4=50∶8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4之后的粒度参数分别为MVD:9μm,P%>5μm:81%,V>20μm:<1.4%;(4)混合料B4同添加剂A4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4∶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1.8∶2.5∶3.0,获取成品碳粉T4的筛网为300目。
负电非磁性再生碳粉T4-2:(1)筛选废粉D4筛网160目;(2)物料M4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25∶15∶2∶3,废粉D4∶物料M4=15∶4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4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6μm,P%>5μm:70%,V>20μm:<1.7%;(4)混合料B4同添加剂A4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4∶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0.5∶1.6,获取成品碳粉T4的筛网孔径尺寸100目。
负电非磁性再生碳粉T4-3:(1)筛选废粉D4筛网60目;(2)物料M4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45∶20∶5∶2,废粉D4∶物料M4=60∶6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4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10μm,P%>5μm:88%,V>20μm:<1.5%;(4)混合料B4同添加剂A4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4∶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2.2∶2.5∶3.0,获取成品碳粉T4的筛网孔径尺寸140目。
负电非磁性再生碳粉T4-4:(1)筛选废粉D4筛网200目;(2)物料M4的重量比关系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30∶18∶2∶3,废粉D4∶物料M4=20∶60;(3)传统工艺措施处理混合料B4之后的粒度分数分别为MVD:12μm,P%>5μm:90%,V>20μm:<1.0%;(4)混合料B4同添加剂A4的重量配比关系为混合料B4∶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2.8∶1.1∶1.4,获取成品碳粉T4的筛网孔径尺寸200目。

Claims (2)

1.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再生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一)把集中回收的废弃显影剂分析并归属于以下四种碳粉之一:正电磁性废弃显影剂简称废粉D1、正电非磁性废弃显影剂简称废粉D2、负电磁性废弃显影剂简称废粉D3和负电非磁性废弃显影剂简称废粉D4
(二)分别筛分步骤(一)所得四种废粉,保留其通过60~200目筛网筛选后的相应细粉部分,
(三)按照下列同废粉D1、D2、D3、D4对应的配比关系,分别在步骤(二)所得废粉D1、D2、D3、D4中混入颗粒尺寸与其对应的物料M1、M2、M3、M4,得到相应的混合料B1、B2、B3、B4
按照重量比关系:废粉D1∶物料M1=10~80∶20~90,其中,物料M1包括重量比为磁粉∶树脂∶蜡∶正电荷控制剂=10~40∶10~4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正电荷控制剂,
按照重量比关系:废粉D2∶物料M2=10~60∶40~90,其中,物料M2包括重量比为磁粉∶树脂∶蜡∶正电荷控制剂=25~60∶15~2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正电荷控制剂,
按照重量比关系:废粉D3∶物料M3=10~80∶20~90,其中,物料M3包括重量比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10~40∶10~4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负电荷控制剂,
按照重量比关系:废粉D4∶物料M4=10~60∶40~90,其中,物料M4包括重量比为磁粉∶树脂∶蜡∶负电荷控制剂=25~60∶15~20∶0~5∶0~5的磁粉、树脂、蜡和负电荷控制剂,
(四)采用传统工艺步骤依照下列顺序:混炼挤出——冷却——粗碎——粉碎——分级,分别处理由步骤(三)得到的混合料B1、B2、B3、B4
其中,所述混合料B1、B2、B3、B4在所述粗碎后的粒度均为:1~5mm,
所述混合料B1、B2、B3、B4在所述分级后的粒度均控制在以下范围:
MVD:6~12μm,P%>5μm:70~90%,V>20μm:<2.0%,
其中:MVD是指原料颗粒平均粒径;P%是指原料粒度分布百分数;V是指原料体积分布百分数;
(五)按照下列同混合料B1、B2、B3、B4对应的配比关系式①、②、③和④,分别在步骤(四)所得混合料B1、B2、B3、B4中加入颗粒尺寸与其对应的添加剂A1、A2、A3、A4,经充分混合后,用80~300目筛网筛分后得到的细粉即为相应的成品碳粉T1、T2、T3、T4,其中,所述添加剂A1、A2、A3、A4分别包括以下同其对应的添加料:
A1: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
A2: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
A3: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
A4: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
重量配比关系:混合料B1∶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2.0∶0.1~1.5∶0.1~1.0∶0.1~1.0,………………①
重量配比关系:混合料B2∶正电性二氧化硅∶氧化铝∶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2.0∶0.1~1.5∶0.1~3.0∶0.1~1.0,………………②
重量配比关系:混合料B3∶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2.0∶0.1~3.0∶0.1~3.0,…………………………………③
重量配比关系:混合料B4∶负电性二氧化硅∶硬脂酸锌盐∶稳定剂=100∶0.1~3.0∶0.1~3.0∶0.1~3.0。…………………………………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影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混合采用容量100L的高速混合机在1000~3000转/分钟转速下混合10秒~300秒,步骤(五)所述筛分采用超声波振动方式,所述混合料B1、B2、B3、B4在步骤(四)所述分级后的粒度均控制在以下范围:
MVD:7~10μm,P%>5μm:72~88%,V>20μm:<1.0%。
CN2007100314738A 2007-11-15 2007-11-15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再生方法 Active CN101158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314738A CN101158843B (zh) 2007-11-15 2007-11-15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再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314738A CN101158843B (zh) 2007-11-15 2007-11-15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再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8843A CN101158843A (zh) 2008-04-09
CN101158843B true CN101158843B (zh) 2012-02-29

Family

ID=39306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314738A Active CN101158843B (zh) 2007-11-15 2007-11-15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再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588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8618B (zh) * 2010-09-28 2012-05-09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碳粉再生方法
CN103170492B (zh) * 2013-02-22 2015-09-16 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碳粉回收再生工艺方法
CN109254510A (zh) * 2018-10-12 2019-01-22 北海市天硌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改良回收碳粉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91A (zh) * 1994-01-15 1994-09-28 天津市复印设备公司 静电、干式、单组分、负电性激光打印机墨粉
CN1564085A (zh) * 2004-03-26 2005-01-12 湛江惠能墨业有限公司 被废弃的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用粉末色调剂的再生方法
CN1664720A (zh) * 2004-03-01 2005-09-0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碳粉再生方法
CN1996155A (zh) * 2006-12-28 2007-07-11 武汉宝特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机型的磁性单组份负电性静电显影用墨粉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91A (zh) * 1994-01-15 1994-09-28 天津市复印设备公司 静电、干式、单组分、负电性激光打印机墨粉
CN1664720A (zh) * 2004-03-01 2005-09-0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碳粉再生方法
CN1564085A (zh) * 2004-03-26 2005-01-12 湛江惠能墨业有限公司 被废弃的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用粉末色调剂的再生方法
CN1996155A (zh) * 2006-12-28 2007-07-11 武汉宝特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机型的磁性单组份负电性静电显影用墨粉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162819A 2000.06.16
JP特开平9-204067A 1997.08.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8843A (zh) 2008-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8843B (zh)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剂再生方法
JPH0547828B2 (zh)
US5888691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oner
JP3101480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63744B2 (ja) 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用トナ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トナーリサイクル式現像方法
CN100416425C (zh)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碳粉再生方法
JP2579303B2 (ja) 静電荷像用トナ−
JP3456025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346145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314285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3290130B2 (ja) トナーリサイクル式現像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7354689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oner
JP2000352837A (ja) 循環再使用可能な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法
JPH08171229A (ja) 非磁性一成分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EP2078986B1 (en)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the toner
JP3277117B2 (ja) トナー製造方法
JPS61162056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
JPH06266158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H11272008A (ja) 循環再使用可能な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法
JP2002244339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4202614B2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1249488A (ja) 磁性1成分トナー
JPH07311478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H04317069A (ja) 電子印刷用トナー
JP2000075547A (ja)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