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2793A - 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2793A
CN101152793A CNA2006101414048A CN200610141404A CN101152793A CN 101152793 A CN101152793 A CN 101152793A CN A2006101414048 A CNA2006101414048 A CN A2006101414048A CN 200610141404 A CN200610141404 A CN 200610141404A CN 101152793 A CN101152793 A CN 101152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feeding container
bearing seat
load bearing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14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2793B (zh
Inventor
罗进添
邱重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414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52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2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2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2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27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打印机构,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包括供墨容器承载座及供墨容器,供墨容器承载座具有容置槽、导轨结构、多个凸块及定位器,凸块间有第一距离,而定位器是通过凸块设置于容置槽上,且其凸起部与对应之凸块间有第二距离,而供墨容器具有本体、导槽结构及容收定位器之凸起部的容置部,其中供墨容器之本体是藉导槽结构与套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导轨结构配合而滑入容置槽中时,并利用供墨容器承载座上之第一距离及/或第二距离来订位辨识供墨容器,当两者相符时,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定位器之凸起部将置入供墨容器之容置部内,使供墨容器定位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中。

Description

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尤指一种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且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
(2)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喷墨打印机由于具有操作容易且可打印于多种喷墨媒体等优点,广受消费大众欢迎,但喷墨打印机使用一段时日后,便会因墨水匣之墨水耗尽而须更换墨水匣,目前常见之更换方法是丢弃旧有之墨水匣再安装全新之墨水匣以提供墨水,此举不但造成墨水匣壳体的浪费,且因墨水匣之价格昂贵而无形地增加了使用者的开销。为了节省打印成本并避免资源浪费,重复使用同一个墨水匣的连续供墨系统便因应而生。
现有的连续供墨系统皆为外置式连续供墨系统,其是于喷墨打印机外设置一供墨容器,并藉由管线连接供墨容器及喷墨打印机内部之墨水匣,利用真空导墨的原理将墨水自供墨容器导入墨水匣中,再通过目视观察供墨容器之墨水耗用情形并适时补充墨水至供墨容器中,便可达成墨水匣供墨不间断之连续供墨目的。
然而上述连续供墨系统于使用上却有诸多的限制及不便。首先,供墨容器放置的高度必须和喷墨打印机位于同一平面,且供墨容器之墨水液面须略低于喷墨打印机之喷嘴,以避免墨水匣因承受来自供墨容器过大之液压而造成墨水自出墨口溢出。
其次,由于供墨容器放置的位置均为固定,且部份颜色相近似,如洋红色与淡红色等会让使用者容易误置,一旦混墨,则需重新清洁,甚至更换墨水匣。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且具有定位辨识结构之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使供墨容器容易安装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以避免供墨容器错误安装至供墨容器承载座上、避免重新清洁之不便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之课题。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其中打印机构是利用供墨容器之导槽结构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导轨结构相互配合,使供墨容器可沿导轨结构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中,并利用供墨容器承载座之两凸块其凸部间的距离及/或定位器之凸起部与凸块之凸部间的距离,与供墨容器之容置部间的距离及/或容置部与供墨容器本体之第一侧面间的距离是否相符合来辨识供墨容器,当供墨容器承载座与供墨容器相互对应时,供墨容器承载座上之定位器的凸起部便可容置于供墨容器之容置部中,藉此定位供墨容器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同时并利用供墨容器之定位柱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定位孔的配合来强化定位效果,以确实固定供墨容器并避免使用者之错误安装。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打印机构,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供墨容器承载座,其具有包含一侧面之容置槽,供墨容器承载座包含:一导轨结构设置于容置槽之侧面上;多个凸块,其设置于容置槽之侧面上,且凸块间具有第一距离;以及多个定位器,其通过凸块设置于容置槽之侧面上,且每一定位器包含一凸起部,凸起部与其对应之凸块间具有一第二距离;以及至少一供墨容器,其具有包含一侧面之本体,供墨容器包含:一导槽结构,其设置于本体之侧面上并对应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导轨结构;以及多个容置部,其位于本体之侧面上,用以容收定位器之凸起部;其中,供墨容器之本体是藉由导槽结构与套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导轨结构相互配合而滑入容置槽中时,并利用供墨容器承载座上凸块间之第一距离及/或定位器之凸起部与其对应之凸块间之第二距离来定位辨识供墨容器,当供墨容器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相对应时,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定位器之凸起部将置入供墨容器之容置部内,以使供墨容器之本体定位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中。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定位器还包括:一固定部,其具有开口及折弯处;一延伸部,其延伸自固定部并与凸起部相连接;以及一接触部,其连接于凸起部。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凸块还具有凸部及凹口,用以与定位器之开口及折弯处相套接,使定位器固定于容置槽之侧面上。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定位器之接触部是与容置槽之侧面相接触,且延伸部与容置槽之侧面具有一间距。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定位器之凸起部之形状实质上配合供墨容器之容置部,使凸起部与供墨容器之容置部相卡合。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定位器之凸起部与容置槽之侧面实质上构成一三角形,且三角形实质上邻近侧面之两内角角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定位器为弹性构件,于供墨容器之本体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时产生变形,并于供墨容器固定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中时结束变形,使定位器之凸起部与供墨容器之容置部相卡合。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导轨结构为鸠尾座,而供墨容器之导槽结构为鸠尾槽,藉由鸠尾座及鸠尾槽之型态相互配合而将供墨容器之本体置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中。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还包括一定位孔,且供墨容器还包括一定位柱,其对应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定位孔,用以加强定位供墨容器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中。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之另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供墨容器承载座,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用以承载并辨识供墨容器,供墨容器承载座包括:一容置槽,用以容置供墨容器,包含一第一侧面及垂直于第一侧面之第二侧面;一导轨结构,设置于容置槽之第二侧面上,以引导供墨容器进入容置槽;多个凸块,其设置于容置槽之第二侧面上,且凸块间具有第一距离;多个定位器,其通过凸块设置于容置槽之第二侧面上,且每一定位器包含一凸起部,凸起部与其对应之凸块间具有第二距离;以及一定位孔,其设置于容置槽之第一侧面上;其中,当供墨容器与套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之第一侧面接触中时,供墨容器承载座藉由定位孔将供墨容器定位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并利用凸块间之第一距离及/或定位器之凸起部与其对应之凸块间之第二距离来辨识供墨容器。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供墨容器承载座还包括导轨结构,其设置于容置槽上,以引导供墨容器进入容置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之另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供墨容器,其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且设置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供墨容器包括:一本体,其至少包括第一侧面及垂直于第一侧面之第二侧面;一导槽结构,其设置于本体之第二侧面上,以引导供墨容器之本体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多个容置部,其设置于本体之第二侧面上,且容置部间具有第三距离,而容置部至本体之第一侧面具有第四距离;以及一定位柱,其设置于本体之第一侧面上;其中,当供墨容器之第一侧面与供墨容器承载座接触时,供墨容器是藉由定位柱将供墨容器之本体定位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并利用第三距离及/或第四距离提供一辨识功能。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供墨容器还包括导槽结构,其设置于本体上。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第三距离之范围实质上为15mm至35mm,最佳为20mm,而第四距离实质上为17mm至41mm。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容置部之尺寸实质上在供墨容器之第一、第二、第三方向分别延伸4mm、2.5mm及2mm。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之又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供墨容器,其设置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且包括:本体,其至少包括第一侧面及垂直于第一侧面之第二侧面;单个容置部,其设置于本体之第二侧面上,且容置部具有一第三距离,容置部至本体之第一侧面具有一第四距离;以及定位柱,其设置于本体之第一侧面上。
(4)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供墨容器承载座之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定位器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图1(a)与图1(b)之组装示意图。
图1(d):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之供墨容器承载座之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供墨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之正视图。
图2(c):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之供墨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2(a)所示之供墨容器与图1(c)所示之供墨容器承载座结合前之示意图。
图3(b):为图3(a)结合中之剖面示意图。
图3(c):为图3(b)结合完成之Y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3(d):为图3(b)结合完成之X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供墨容器错误安装于非对应之供墨容器承载座之Y方向剖面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之打印机构主要是由至少一供墨容器承载座及至少一供墨容器所构成,其利用供墨容器承载座承载供墨容器提供墨水并利用供墨容器承载座承载供墨容器于打印媒体上往返运动,以进行喷墨打印之动作。
请参阅图1(a),其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供墨容器承载座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供墨容器承载座1是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且具有一容置槽10,其包括第一侧面101、第二侧面102、第三侧面103及第四侧面104,其中第二侧面102分别垂直于第一侧面101、第三侧面103及第四侧面104,而第三侧面103及第四侧面104则位于第一侧面101之两相对侧,使容置槽10成为一个半开放式的空间,以容置供墨容器2(如图3(a)-图3(d)所示)。
为了引导供墨容器2能顺利置入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内部设有一导轨结构11,其可依设计需求设置于容置槽10之第二侧面102、第三侧面103或第四侧面104,于本实施例中,导轨结构11可设置于容置槽10之第二侧面102上,并垂直延伸至第一侧面101,且导轨结构11为一具有两翼111分别朝第三侧面103及第四侧面104方向凸出之结构,例如一鸠尾座,但不以此为限,任何具有两翼111凸出之结构,皆可作为本发明之导轨结构11以引导供墨容器2沿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二方向(即Y方向)移动。
请再参阅图1(a),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内部除了导轨结构11外还设有定位孔12及多个凸块13,其中定位孔12是设置于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上,且位于顶针结构15之周围,用以与供墨容器2之定位柱22结合(如图3(c)所示),使供墨容器2之出墨口24(如图2(b)所示)与顶针结构15结合时,供墨容器2可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及第三方向(即X方向及Z方向)定位。而凸块13则设置于容置槽10之第二侧面102上,于本实施例中,凸块13之数量以两个为佳,亦即凸块13包括一第一凸块131与一第二凸块132,但不以此为限,其分别且对应地设置于导轨结构11之两相对侧,其中第一凸块131之顶面具有凸部1311,且第一凸块131于面向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的一侧面可设有一凹口1312,以便利用凸部1311与凹口1312与一定位器14互相卡扣(如图1(c)所示),相同地,第二凸块132上亦具有凸部1321及凹口1322,由于第一凸块131及第二凸块132之设置及其与其它组件之相对关系皆相同,因此后续将以第一凸块131为例提出说明,而不再对第二凸块132多作赘述。此外,每一个供墨容器承载座1其第二侧面102上之第一凸块131的凸部1311与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间具有一固定的长度D,而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与第二凸块132之凸部1321之间则具有一第一距离L1,于本实施例中可利用该距离L1提供识别供墨容器2之功能。
请参阅图1(b),其为本较佳实施例之定位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定位器14具有一固定部141、一延伸部142、一凸起部143及一接触部144,其中延伸部142延伸自固定部141并与凸起部143之一端相连,而接触部144则相对于延伸部142连接于凸起部143之另一端。于本实施例中,定位器14之固定部141、延伸部142、凸起部143及接触部144利用一弹性构件弯折而成,例如一弹片,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任何可因应受力产生变形并于受力结束时恢复原形之材质,皆可作为本发明之定位器14。定位器14之固定部141其形状实质上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其第二侧面102上所设置之第一凸块131相配合,亦即固定部141可套合于第一凸块131上,且固定部141还包括一开口1411以及一折弯处1412,其分别对应于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及凹口1312,因此定位器14可利用固定部141之开口1411套接于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并藉由折弯处1412卡合于第一凸块131之凹口1312中而将定位器14之固定部141固定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二侧面102上,使定位器14可简易地安装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上,并使定位器14平行于导轨结构11。当然,由于第二凸块132之结构与第一凸块131相同,因此定位器14亦可利用其固定部141套接于第二凸块132上,以形成如图1(c)所示之结构。
请再参阅图1(b),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为一弯折凸起之结构,且具有第一侧边1431及第二侧边143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侧边1431与第二侧边1432之交界处与固定部141之开口1411的中心具有一第二距离L2,供墨容器承载座1亦可利用该距离L2来提供一辨识供墨容器2之功能。
请参阅图1(b)并配合图1(c),其中图1(c)为图1(a)与图1(b)之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定位器14利用固定部141固定于容置槽10之第二侧面102上时,定位器14之接触部144恰巧抵顶于容置槽10之第二侧面102上,使定位器14之延伸部142平行于容置槽10之第二侧面102,且与第二侧面102间保持一间距d(如图3(c)所示),而凸起部143则相对于固定部141、延伸部142、接触部144及导轨结构11凸起并呈三角形状。
此外,由于定位器14之开口1411是套接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二侧面102的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上,因此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的第一侧边1431与第二侧边1432交界处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之间的距离亦等于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其第一侧边1431与第二侧边1432之交界处与定位器14之开口1411的中心之第二距离L2,且由于固定在第一凸块131上之定位器14与固定于第二凸块132上之定位器14两者间相互平行,因此两个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与第二凸块132之凸部1321之间的第一距离亦同样为L1,是以供墨容器承载座1可利用该距离L1、L2,或利用L1搭配L2来提供一辨识供墨容器2之功能,即辨识置入的供墨容器2是否为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对应装设之供墨容器2。
当然,制造厂商亦可依需求动态调整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凸块131与第二凸块132间的第一距离L1以及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与第一凸块131间的第二距离L2的大小,来变换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规格。举例而言,如图1(d)所示,制造厂商可固定每一个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凸块131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一侧面101之长度D,而将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与第二凸块132之凸部1321间的第一距离,亦即两个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间的距离,由图1(a)所示之L1调整为L3,并于第一凸块131及第二凸块132上套接凸起部143与开口1411间具有第二距离L4之定位器14,便可简易地藉由改变凸块13间的第一距离及定位器14之第二距离来变换出有别于图1(c)之辨识态样,以供辨识不同种类之供墨容器2。此外,当打印机构3装配有多个供墨容器承载座1及多个供墨容器2时,更可利用每一个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间不同辨识态样来辨识其相对应之供墨容器,以避免使用者的错误安装。
举例而言,在一些较佳实施例中,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L2及L4所表示之第二距离,其较佳规格可为10mm、14mm、18mm、22mm或26mm等依此类推,故以一个具有七个供墨容器承载座1者为例:其第二距离范围可自10mm至34mm之间变化;而其余具有四个承载座或六个承载座等将可依此类推,而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多凸块至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的长度D可为7mm,而图1(c)之L1及图1(d)之L3所表示之第一距离,亦可自15mm至35mm变化范围,其较佳者可为20mm,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所定义尺寸均是以定义结构的几何中心量测其距离。
请参阅图2(a)并配合图2(b),其中图2(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供墨容器结构示意图,而图2(b)为图2(a)之正视图。如图所示,供墨容器2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且具有一本体20,本体20实质上为一长方体结构,且其形状实质上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的容置槽10配合,供墨容器2之本体20包括第一侧面201及与第一侧面201垂直之第二侧面202,且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的第一侧面201及第二侧面202分别对应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一侧面101及第二侧面102。
此外,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的第二侧面202上设有导槽结构21,其垂直于本体20之第一侧面201设置且对应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1,使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1套入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的导槽结构21后,供墨容器2之本体20可沿着导轨结构11滑入容置槽10内,且使供墨容器2之出墨口24可对准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顶针结构15,避免使用者因对位错误而不当施力损坏供墨容器2出墨口24或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顶针结构15。于本实施例中,导槽结构21为一具有两沟痕211之结构,例如一鸠尾槽,但不以此为限,任何可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1利用凹凸型态配合之形状,皆可作为本发明之导槽结构21之形状。
请再参阅图2(a)并配合图2(b),供墨容器2除了具有本体20外,尚包括有定位柱22及容置部23,其中定位柱22设置于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的第一侧面201上,且位于出墨口24之周围并对应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其第一侧面101上的定位孔12,而容置部23则设置于本体20之第二侧面202上并对应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定位器14的凸起部143,且其形状与凸起部143相配合,换言之,于本实施例中,容置部23亦为一三角形,且其尺寸可在供墨容器2之第一方向(即X方向)延伸4mm,在第二方向(即Y方向)延伸2.5mm,而在第三方向(即Z方向)延伸2mm,以便供墨容器2之本体20设置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时,可同时利用定位柱22与定位孔12之结合以及容置部23与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的卡合来达成定位供墨容器2之目的。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供墨容器2之两个容置部23彼此间具有一第三距离11,且供墨容器2之容置部23到供墨容器2本体20之第一侧面201间具有一第四距离12,可利用该距离11及12当作供墨容器2之识别机构来提供一辨识的功能,避免使用者将供墨容器2安装至非对应之供墨容器承载座1上。
当然,供墨容器2之实施态样并不仅限于上述图2(a)所示之结构,请参阅图2(c),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利之供墨容器结构示意图。如图2(c)所示,本发明之供墨容器2亦可将本体20上的导槽结构21置换为导轨结构11,导轨结构11设置在垂直于本体20之第一侧面201及第二侧面202的两相对侧上,此时仅需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上设置与本体20之导轨结构11相对应的结构,以将供墨容器2导入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供墨容器2可仅设置单个容置部23,其同样对应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且容置部23及凸起部143之形状亦相互配合。
而为了使供墨容器2具有辨识的功能,供墨容器2之容置部23对应于定位器之凸起部143的几何中心之两点间亦具有一第三距离11,且容置部23至第一侧面201间亦具有一第四距离12,以便利用第三、第四距离11/12作为供墨容器2之识别机构。
而由于第三距离11及第四距离12分别对应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尺寸,因此供墨容器2之第三距离11亦可因应实际需求自15mm至35mm之间变化范围,其较佳者可为20mm。而第四距离12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长度D加第二距离L2/L4之总和相符,由于长度D为7mm而第二距离L2/L4为10mm至34mm,因此第四距离12可为17mm、21mm、25mm、29mm或33mm等依此类推;故范围以一个具有七个供墨容器承载座1者为例,安装于其上之供墨容器2的第四距离14可自17mm至41mm,其余四个承载座或六个承载座等可依此类推。
请参阅图3(a)-图3(d),其为图2(a)所示上述之供墨容器2与图1(c)所示之供墨容器承载座1的结合及辨识过程:首先,当供墨容器2之本体20欲安装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以构成打印机构3时(如图3(c)所示),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的第二侧面202是相对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二侧面102设置,并将供墨容器2之导槽结构21(如图2(b)所示)套接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1上,使供墨容器2之本体20可沿导轨结构11之方向而朝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一侧面101接近。
当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的导槽结构21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1卡合后,由于导槽结构21及导轨结构11利用凹凸之型态相互配合,因此供墨容器2之本体20便无法相对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第三方向(即X、Z方向)移动,是以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的第二侧面202将会压迫供墨容器承载座1上相对于导轨结构11凸出之定位器14的凸起部143,而由于定位器14为一弹性构件,且其仅利用固定部141固定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二侧面102,因此当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受到供墨容器2本体20之第二侧面202的压迫时,定位器14将会产生一压迫变形(如图3(b)所示),使供墨容器2之本体20得以继续朝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一侧面101移动而不受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阻挡。
而当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的第一侧面201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一侧面101相接触时,由于供墨容器2之导槽结构21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1的相互配合引导,供墨容器2之定位柱22便可插植于与其对应之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上的定位孔12中,此即为第一定位结合处,也就是将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确实地固定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第三方向(即X、Z方向)上(如图3(c)所示)。
此外,若供墨容器2安装于正确的供墨容器承载座1上时,由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与第二凸块132之凸部1321之间的第一距离L1或L3(如图1(c)或图1(d)所示)与供墨容器2上两容置部23之间的第三距离11(如图2(a)所示)相符,且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凸块131至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的距离长度D加上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至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间的第二距离L2或L4(如图1(c)或图1(d)所示)等于供墨容器2之容置部23至其本体20之第一侧面201的第四距离12(如图2(a)所示),因此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定位器14的凸起部143便可容置卡合于供墨容器2之容置部23中,以形成第二定位结合处,也就是将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确实地固定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第二方向(即X、Y方向)上,同时并藉此用来辨识供墨容器2是否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相符。
举例而言,如图3(c)及图3(d)所示,当供墨容器2之第四距离12等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距离长度D再加上定位器14之第二距离L2(亦即12=D+L2),且供墨容器2之第三距离距离11等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距离L1(亦即11=L1)时,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定位器14的凸起部143恰好可对准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第二侧面202上的容置部23,使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不会再受到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的第二侧面202压迫,故定位器14可利用其弹力结束变形并恢复原型,使其凸起部143卡合于供墨容器2之容置部23中,以形成该第二定位结合处。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由于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的第一侧边1431及第二侧边1432其延伸线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二侧面102所构成之三角形的第一内角1433及第二内角1434角度不同,亦即凸起部143之第一侧边1431及第二侧边1432之延伸线与容置槽10之第二侧面102所构成之三角形非为等腰三角形,因此当凸起部143与供墨容器2卡合时,可使供墨容器2相对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易进难出,俾以避免供墨容器2于打印过程中因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往返运动而松脱,是以供墨容器2之本体20可利用第一、第二定位结合处而于第一、第二、第三方向(亦即X、Y、Z方向)定位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如图3(c)及图3(d)所示)。
再者,藉由供墨容器2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间之第一、第二定位结合处的配合,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的第一侧面201之出墨口24将可稳固地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一侧面101之顶针结构15结合,使得供墨容器2中的墨水可经由出墨口24及顶针结构15之引导而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内部,并经由供墨容器承载座1上之喷墨口(未图示)喷出至打印媒体上,俾以避免因出墨口24与顶针结构15松脱所造成的漏墨现象。
反之,若使用者将供墨容器2安装于不相符之供墨容器承载座1上时(例如将彩色供墨容器安装至黑色供墨容器所属之供墨容器承载座上),即便供墨容器2可利用导槽结构21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1配合而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且供墨容器2之定位柱22可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侧面101的定位孔12结合,但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仍旧无法与供墨容器2之容置部23卡合,故供墨容器2便无法固定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
请参阅图4,其为供墨容器错误安装于非对应之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剖面示意图。举例而言,若将图2(a)之供墨容器安装至图1(d)之供墨容器承载座上,当供墨容器2之容置部23至本体20之第一侧面201的第四距离12不等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至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的距离长度D再加上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至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的第二距离L4时(亦即12≠D+L4),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定位器14的凸起部143会持续被供墨容器2之第二侧面202压迫而处于变形状态,无法卡合于供墨容器2之容置部23中,同理,若供墨容器2之第三距离11不等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距离L3时(亦即11≠L3,未图示),供墨容器2一样无法藉由容置部23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的卡合而于Y方向确实定位,故可藉此达成辨识供墨容器2之功效,以防止使用者将供墨容器2错误安装于非对应之供墨容器承载座1上。
而当供墨容器2之墨水含量低的警示信息出现而须进行补墨时,使用者仅需将供墨容器2之本体20朝远离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侧面101的方向施力,便可使供墨容器2之出墨口24及定位柱22分别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顶针结构15及定位孔12分离,而此时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定位器14的凸起部143会脱离供墨容器2之容置部23并再度受到供墨容器2之本体20的第二侧面202压迫产生变形,使供墨容器2之本体20不受到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的阻挡而得以藉由导槽结构21配合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1退出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以便使用者取出供墨容器2进行补墨。而供墨容器2补墨完成之后同样可利用其导槽结构21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1的配合,使供墨容器2得以容置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并且利用供墨容器2之第三、第四距离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距离和定位器14之第二距离来进行辨识,并利用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定位器14其凸起部143与供墨容器2之容置部23的卡合,以及利用供墨容器2之定位柱22及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定位孔12的结合来达成供墨容器2的定位。
当然,供墨容器2之出墨口24还可配有适当的断墨机构,例如一可配合顶针结构15之插入及退出而呈开放或封闭状态之机构,以避免供墨容器2自供墨容器承载座1卸下时造成漏墨;另一方面,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顶针结构15亦可配有适当的断墨机构,例如一可于受力时开放流道并于外力消失时封闭流道之机构,以避免供墨容器2卸载时气体进入顶针结构15而造成供墨流道之阻塞。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1及定位器14并不限于设置在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二侧面102上,换言之,导轨结构11亦可设置于容置槽10之第二侧面102上而将定位器14分别设置于容置槽10之第三侧面103及第四侧面104上,当然,导轨结构11亦可设置于容置槽10之第三侧面103或第四侧面104上而将定位器14设置于容置槽10之之第二侧面102、第三侧面103或第四侧面104上,此时仅需将供墨容器2之导槽结构21及容置部23因应调整,即可达成引导供墨容器2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并将供墨容器2定位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目的。
此外,本发明亦可将导轨结构11及导槽结构21相互置换,例如将导槽结构21设置于供墨容器承载座1上而将导轨结构11设置于供墨容器2之本体20上(如图2(c)所示),其并不会影响本发明引导供墨容器2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功能,换言之,只要导槽结构21及导轨结构11可相互配合,且能将供墨容器2之出墨口24准确地导引至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顶针结构15的导槽结构21及导轨结构11,皆具有本发明之导引效果。
而为了使打印机构3有更多样的变化,本发明亦可将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凸块131及第二凸块132间的第一距离作动态调整,或于第一凸块131及第二凸块132上装配第二距离相异之不同规格的定位器14,举例而言,其中一定位器14其凸起部143至相对应之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的第二距离可为L2(如图1(c)所示),而另一定位器14其凸起部143至相对应之第二凸块132之凸部1321的第二距离可为L4(如图1(d)所示),因此藉由改变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距离或安装不同规格的定位器14,便可变换出多种类型的供墨容器承载座1。,以一个具有七个供墨容器承载座1者为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之L2及L4所表示之第二距离,其较佳规格可为10mm、14mm、18mm、22mm及26mm等依此类推;故范围以一个具有七承载座为例:可自10mm至34mm;其余四座或六座等可依此类推,而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多凸块至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的距离长度D,可为7mm,。
而供墨容器承载座1之第一图之(c)的L1及第一图之(d)的L3,所表示之第一距离(如图1(c)及图1(d)所示),亦可自15mm至35mm为变化范围,其较佳者可为20mm。是以当打印机构3设置数个颜色之供墨容器2时,仅需将每种颜色供墨容器2相对于其对应的供墨容器承载座1作第三距离11及第四距离12的调整(如图2(a)听示),因为由于11及12之距离分别对应前述尺寸,故第三距离即11第三距离,可自15mm至35mm为变化范围,其较佳者可为20mm。而第四距离12第四距离如与承载座之D距离加第二距离相符,可自17mm至41mm变化,是以藉由第一至第四距离的变化,便可使每一供墨容器承载座1皆能简易且有效的辨认其相符之供墨容器2,即12其尺寸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可为17mm、21mm、25mm、29mm及33mm等依此类推;故范围以一个具有七承载座为例:可自17mm至41mm;其余四座或六座等可依此类推,因12第四距离等于墨水匣承载座第二距离加上距离D;D可为7mm。。当然,供墨容器承载座1亦可单独使用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及第二凸块132之凸部1321之间的第一距离或定位器14之凸起部143与第一凸块131之凸部1311间的第二距离来达成辨识的功效,当然本发明中所定义尺寸均是以定义结构的几何中心量测其距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之打印机构藉由供墨容器之导槽结构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导轨结构凹凸型态之配合,以引导供墨容器沿着导轨结构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并避免供墨容器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第一、第三方向(即X、Z方向)晃动,同时,本发明亦利用供墨容器上的定位柱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的定位孔配合所形成的第一定位结合处,以及供墨容器之容置部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定位器的凸起部卡合所形成的第二定位结合处,确实地将供墨容器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即X、Y、Z方向)定位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中,以避免供墨容器之出墨口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顶针结构的结合松脱而造成漏墨,或避免供墨容器于打印过程中脱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藉由供墨容器承载座之第一凸块之凸部与第二凸块之凸部间的第一距离及/或定位器之凸起部与第一凸块间的第二距离来提供一辨识供墨容器之功能,当供墨容器与供墨容器承载座相符时,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定位器的凸起部便可容置于供墨容器之容置部中,以将供墨容器确实固定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内。反之,若使用者将供墨容器安装至非对应的供墨容器承载座上,便会因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定位器的凸起部无法卡合入供墨容器之容置部而无法将供墨容器固定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中,是使用者可预知供墨容器是否安装错误。
再者,利用本发明之定位结构及导槽结构与导轨结构之相互配合之引导结构亦简化了供墨容器安装程序,因此本发明便无须如传统的连续供墨系统经由复杂的管线进行补墨,故不会有管线松脱影响供墨之问题,亦不会因管线的缠绕影响喷墨打印机之外观,此设计使打印机构之应用更臻完备。
纵使本发明已由上述之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艺之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Claims (17)

1.一种打印机构,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其包括:
至少一供墨容器承载座,其具有包含一容置槽,该供墨容器承载座包含:
多个凸块,其设置于该容置槽上,且该多个凸块间具有一第一距离;以及
多个定位器,其通过该多个凸块设置于该容置槽之该侧面上,且每一该定位器包含一凸起部,该凸起部与其对应之该凸块间具有一第二距离;以及
至少一供墨容器,其具有包含一本体,该供墨容器包含:
多个容置部,其位于该本体上,用以容收该多个定位器之该凸起部;
其中,该供墨容器之该本体套入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容置槽中时,并利用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上该多个凸块间之该第一距离及/或该多个定位器之该凸起部与其对应之该凸块间之该第二距离来辨识定位该供墨容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供墨容器承载座的该定位器还包括:
一固定部,其具有一开口及一折弯处;
一延伸部,其延伸自该固定部并与该凸起部相连接;以及
一接触部,其连接于该凸起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该凸块还具有一凸部及一凹口,用以与该定位器之该开口及该折弯处相套接,使该定位器固定于该容置槽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该定位器之该凸起部之形状实质上是配合该供墨容器之该容置部,使该凸起部与该供墨容器之该容置部相卡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该定位器为一弹性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该容置槽还包括一定位孔,且该供墨容器还包括一定位柱,其对应于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该定位孔,用以加强定位该供墨容器于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该容置槽中。
7.一种供墨容器承载座,用以承载并辨识一供墨容器,该供墨容器承载座包括:
一容置槽,其用以容置该供墨容器;
多个凸块,其设置于该容置槽上,且该多个凸块间具有一第一距离;
多个定位器,其通过该多个凸块设置于该容置槽上,且每一该定位器包含一凸起部,该凸起部与其对应之该凸块间具有一第二距离;以及
一定位孔,其设置于该容置槽上;
其中,当该供墨容器套入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之该容置槽中时,该供墨容器承载座藉由该定位孔将该供墨容器定位于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上,并利用该多个凸块间之该第一距离及/或该多个定位器之该凸起部与其对应之该凸块间隔之该第二距离来辨识定位该供墨容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墨容器承载座,其特征在于:该供墨容器承载作座还包括一导轨结构,其设置于该容置槽上,以引导该供墨容器进入该容置槽。
9.一供墨容器,其设置于一供墨容器承载座上,该供墨容器包括:
一本体;
多个容置部,其设置于该本体上,且该多个容置部间彼此具有一第三距离,该多个容置部至该本体具有一第四距离;以及
一定位柱,其设置于该本体之该第一侧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供墨容器,其特征在于:该供墨容器还包括一导槽结构,其设置于该本体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墨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容置部间彼此具有之该第三距离的范围实质上为15mm至35mm。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墨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容置部间彼此具有之该第三距离实质上为20mm。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墨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容置部之尺寸实质上在该供墨容器之一第一方向(即X方向)延伸4mm,在一第二方向(即Y方向)延伸2.5mm,在一第三方向(即Z方向)延伸2mm。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墨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容置部间之该第四距离之范围实质上为17mm至41mm。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墨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容置部间彼此具有之该第四距离之范围实质上为17mm、21mm、25mm、29mm、33mm、37mm或41mm。
16.一供墨容器,其设置于一供墨容器承载座上,该供墨容器包括:
一本体,其至少包括一第一侧面及垂直于该第一侧面之一第二侧面;
多个容置部,其设置于该本体之该第二侧面上,且该多个容置部间彼此具有一第三距离,该多个容置部至该本体之该第一侧面具有一第四距离;以及
一定位柱,其设置于该本体之该第一侧面上。
17.一供墨容器,其设置于一供墨容器承载座上,该供墨容器包括:
一本体,其至少包括一第一侧面及垂直于该第一侧面之一第二侧面;
单个容置部,其设置于该本体之该第二侧面上,且该容置部具有一第三距离,该容置部至该本体之该第一侧面具有一第四距离;以及
一定位柱,其设置于该本体之该第一侧面上。
CN2006101414048A 2006-09-29 2006-09-29 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2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414048A CN101152793B (zh) 2006-09-29 2006-09-29 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414048A CN101152793B (zh) 2006-09-29 2006-09-29 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2793A true CN101152793A (zh) 2008-04-02
CN101152793B CN101152793B (zh) 2010-08-18

Family

ID=39254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140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2793B (zh) 2006-09-29 2006-09-29 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5279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0148A (zh) * 2010-09-06 2011-01-19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17757A (zh) * 2011-01-17 2011-07-06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自识别功能的晶圆罩和晶圆装卸台组件
CN105172380A (zh) * 2011-03-30 2015-12-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记录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2569B2 (ja) * 1990-11-16 2000-04-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記録装置
US6155678A (en) * 1999-10-06 2000-12-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pen
CA2379725C (en) * 2001-04-03 2007-06-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MXPA03002490A (es) * 2002-03-20 2004-10-15 Seiko Epson Corp Cartucho para tinta y soporte de cartucho para tinta.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0148A (zh) * 2010-09-06 2011-01-19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17757A (zh) * 2011-01-17 2011-07-06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自识别功能的晶圆罩和晶圆装卸台组件
CN105172380A (zh) * 2011-03-30 2015-12-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记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2793B (zh) 201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1248U (zh) 墨盒、墨盒组、安装部和喷墨打印机
EP1905594B1 (en) Device for retaining an ink cartridge in a retainer of a recording apparatus
EP3300901B1 (en) Liquid cartridge and liquid-consuming device
CN101152793B (zh) 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
US20120055397A1 (en) Holder having detachable liquid housing container, and liquid housing container
CN101195302A (zh) 一种喷墨打印头的连接件和墨盒
CN103419503B (zh)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CN201693839U (zh) 新型喷墨打印系统及其配套的墨水盒
US20120218357A1 (en)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printer
CN104908436B (zh) 液体容纳体
KR102213326B1 (ko) 액체 수용체
CN202826736U (zh) 墨盒
CN201816274U (zh)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连续供墨系统
CN101152792B (zh) 打印机构及其供墨容器与承载座
CN101204883A (zh) 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打印机构及其承载座与供墨容器
CN101817258B (zh) 喷墨打印系统及其配套的墨水盒
CN202573288U (zh) 液体供给针、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1121327A (zh) 打印机构
US20160207322A1 (en) Fluid cartridge
CN101190607A (zh) 具有定位识别结构的打印机构
CN101544126B (zh) 液体喷射系统、液体容器、保持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6648458B2 (en) Pinch seal providing fluid interconnects between fluid delivery system components
CN201784254U (zh) 一种用于墨盒的适配器及包含该适配器的墨水供应系统
CN100553985C (zh) 液体盒及其制造方法
CN202098110U (zh) 自动弹起复位的墨盒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