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5702A - 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5702A
CN101145702A CNA2007101494691A CN200710149469A CN101145702A CN 101145702 A CN101145702 A CN 101145702A CN A2007101494691 A CNA2007101494691 A CN A2007101494691A CN 200710149469 A CN200710149469 A CN 200710149469A CN 101145702 A CN101145702 A CN 101145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car
feed line
feeding device
contact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94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繁田正昭
伊东弘晃
中垣薰雄
出森公人
中田好彦
大坪亮
海田勇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5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57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从高频电源(32)对沿着电梯轿厢(27)的移动路径配线的馈电线(34)通以频率为50Hz~10kHz的高频电流。在轿厢上安装以非接触方式与馈电线磁耦合的磁芯(36)。在该磁芯上卷绕有次级绕组(37),该次级绕组(37)感应产生与流过馈电线的高频电流对应的交流电压。通过受电部(38)将在该次级绕组上感应产生的交流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后提供给负载(39)。而且馈电线(24)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一条导线(40)与覆在该导线的外周面上的绝缘被覆层(41)形成,而且导线(40)的半径为与所述高频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的频率对应的趋肤深度(δ)以下。

Description

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大楼等建筑物内的电梯系统,特别是涉及从外部以非接触方式向在升降通路内上下移动的轿厢供电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楼等建筑物内的电梯系统中,在建筑物内形成有从最底层到最上层的升降通路。电梯轿厢在该升降通路内上下移动。
对像这轿厢这样的搭载在升降通路等一定的范围内移动的移动体上的负载从外部以非接触方式供电的方法正得到实用化。能利用图16所示的电磁感应原理以非接触方式供电。如图16所示,电线(初级线圈2)流过交流电流i1时,电流的周围产生磁通Φ。该磁通φ贯通次级线圈4时,就在次级线圈4的两端感应发生交流电压V2。该交流电压V2向作为负载的电灯供电。
具体地说,如图17所示,由电力供应侧的高频电源1对馈电线(初级线圈2)提供高频电流。在电力接收侧,所述馈电线2通过具有E字形断面形状的磁芯3的各槽。次级绕组(次级线圈)4卷绕在该磁芯3上。该次级绕组4与接收单元5连接。即,磁芯3上所卷绕的次级绕组(次级线圈)4由于电磁感应从馈电线(初级线圈)2以非接触方式取出电能。馈电线2适合使用损耗小的绞合线。
图18A是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2002-2335号公报所记载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结构图。该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由电源6、馈电线7、搭载有拾取(ピックアップ)手段8的台车9构成。馈电线7由设置于轨道侧的部分7a、铺设于电源与轨道之间的区间的部分7b构成。电源6使高频电流通过馈电线7。台车9上搭载的拾取手段8由于电磁感应通过磁通从馈电线7取出电力而供给负载。
同轴电缆构成的馈电线7a具有图18B所示的截面形状。绝缘层11覆在芯线10的外周面上。在该绝缘层11的外侧,外皮线12包着绝缘层11配置。而且整体由护套13覆盖。芯线10采用单线或绞合线。外皮线12由与芯线10平行状配置的多条单线或编网的配线构件构成。
在这样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中,为了提高电力的馈电效率,有必要提高通过馈电线4、7的高频电流的频率。但是,导体中有高频电流流动时,电流会集中于导体表面附近流动,即发生趋肤效应。一旦有趋肤效应发生,在导线内部没有电流流动,因此导线的有效截面积减小,有效电阻增大。这种情况记载于下述文献中。
Ned Mohan,Tore M.Undeland,William P.Robbins,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s,Applications and Design”,Second Edition,pp748-754
作为对这种趋肤效应的定量评价的指标,对趋肤深度已有定义。该趋肤深度表示相对于导体表面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密度,电流密度降低为1/e(自然对数的底,e=2.71829…)的位置距导体表面的距离(深度)δ,用式(1)表示。
δ=1/(πfμσ)1/2    ……(1)
其中,f为频率,μ为导体的磁导率,σ为导体的电导率
顺便说明,导体采用铜的情况下,如式(1)、(2)所示,趋肤深度δ(单位:mm)为频率f的函数(单位:Hz)。
δ(mm)=74.9/[f(Hz]1/2    ……(2)
图19是表示该式(2)所示的导体材料为铜的情况下的频率f(Hz)与趋肤深度δ(mm)的关系的特性图。具有例如1kHz~10kHz频率范围的导体的趋肤深度δ为0.9~4.5mm。
为了防止该有效电阻的增大,像微波的微波波导管等那样将导线制成中空,或将多股细线绝缘地扭绞成绞合线的方法已经得到使用。具体地说,在高频区域,采用将具有趋肤深度δ的两倍以下的直径的多股细线扭绞成的绞合线。因此上述具有1kHz~10kHz频率范围的细线的直径为1.8~9.0mm以下。
一旦这样达到高频率,就发生趋肤效应,导线的有效截面积减小,有效电阻增大。因此,如上所述,在高频区域采用具有例如趋肤深度δ的两倍以下的直径(2R≤2 6;R为半径)的多股细线扭绞成的绞合线。
但是,具有这样的趋肤深度δ的两倍以下的直径的多股细线扭绞成的绞合线,其制造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不使用多股细线扭绞成的绞合线,能够以低设备费用从外部对轿厢中搭载的负载以非接触方式高效率供电。
本发明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包括:从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生成具有50Hz~10kHz频率范围内的频率的高频电流的高频电源,沿着电梯升降通路内的轿厢的移动路径配线、高频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流过的馈电线,安装于在升降通路内移动的轿厢上,以非接触方式与馈电线磁耦合的磁芯,卷绕在该磁芯上、感应产生与流入馈电线的高频电流对应的交流电压的次级绕组,以及将在该次级绕组上感应产生的交流电压变换为与轿厢上设置的负载对应的电力形态的受电部。
而且所述馈电线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一条导线和覆在该导线的外周面上的绝缘被覆层形成,并且所述导线的半径为与所述高频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的频率对应的趋肤深度以下。
在这样构成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中,对安装在升降通路内移动的轿厢上的磁芯以非接触状态磁耦合的高频电流流过的馈电线的导线半径R,设定为从与具有高频电源提供的50Hz~10kHz范围内的频率的高频电流的频率f对应的图19的特性求得的趋肤深度以下(R≤δ)。因此导体截面上的电流不流过或电流小的部分的比例大幅减小,因此导线的有效截面积变大,有效电阻下降。
其结果是,可以不采用扭绞的多股细线构成的绞合线,而采用绞合线以外的一般的电力线作为馈电线,使用该馈电线对轿厢进行非接触式馈电。因此,能够以低设备费用实现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而且由于利用组装有趋肤深度以下的半径的导线的馈电线进行馈电,不会发生趋肤效应,能够实现输电效率优异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又,在另一发明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中,包括:从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生成具有50Hz~10kHz频率范围内的频率的高频电流的高频电源,沿着电梯升降通路内的轿厢的移动路径配线、高频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流过的馈电线,安装在升降通路内移动的轿厢上、以非接触方式与馈电线磁耦合的多个磁芯,卷绕在该各磁芯上、感应产生与流入馈电线的高频电流对应的交流电压的多个次级绕组,以及将在该多个次级绕组上感应产生的交流电压变换为与轿厢上设置的负载对应的电力形态的受电部。而且馈电线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一条导线和覆在该导线的外周面上的绝缘被覆层形成,而且导线的半径为与高频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的频率对应的趋肤深度以下。
在这样构成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中,也是馈电线的导线半径为与高频电流的频率对应的趋肤深度以下,因此能够起到与上述发明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几乎相同的作用效果。
而且在本发明中,设置有多个磁芯和次级绕组,因此能够增加提供给轿厢的电力量。
而且,使导线的半径为与高频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的频率对应的趋肤深度以下,并且为作为非绞合线的一般电源电缆的导线半径以上,因此能够采用更现实的馈电线。
而且,将馈电线沿着升降通路内的轿厢移动路径配线,环绕该移动路径数周,因此能够增加与磁芯磁耦合的馈电线的数目,能够增加在磁芯上产生的磁通,因此能够增加对轿厢提供的电力量。
而且,将馈电线沿着升降通路内的轿厢的导轨配线,因此能够降低馈电线配线的设备费用。
而且,受电部在轿厢上设置的负载为直流负载的情况下,将次级绕组上感应产生的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而提供给该直流负载。
而且,交流电源可以采用单相或三相市电。
在本发明中,通过组装有半径为趋肤深度以下的导线的馈电线,利用电磁感应作用而以非接触方式馈电,因此不会发生趋肤效应,能够以比较低的设备费用实现输电效率优异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2A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内的磁芯、馈电线、次级绕组的剖面图。
2B是第1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内的馈电线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内的高频电源的大概结构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内的受电部的大概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磁芯、馈电线、次级绕组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要部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磁芯、馈电线、次级绕组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磁芯、馈电线、次级绕组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第5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内的高频电源的大概结构的电路图。
图13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8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电磁感应原理的原理图。
图17表示一般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图18A是现有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18B是上述现有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内的馈电线的剖面图。
图19是频率与趋肤深度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第1实施形态
图1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大楼等建筑物内形成的电梯升降通路21的上侧设置的机械室22内,设置有控制盘23和卷扬机24。在卷扬机24的主滑轮25和偏导滑轮26上,挂着一端安装轿厢27,另一端上安装平衡块28的主缆绳29。
从外部的单相市电电源30通过电源电缆31提供单相交流电的控制盘23内,装有驱动卷扬机24内的电动机的电动机驱动电路。而且在控制盘23内装有运行控制部,该运行控制部根据未图示的电梯口按钮和轿厢呼叫按钮被按动时指定目的地楼层的“呼叫”,对电动机驱动电路发出使轿厢27移动到指定的楼层的指示。
机械式22内设置有从单相市电电源30通过电源电缆31提供单相交流电的高频电源32。该高频电源32从输入的例如100V的单相交流电生成频率为fs的单相高频电流I,使其流过在升降通路21内配线的馈电线34。设定器33按照操作者的设定操作将所述频率fs设定在50Hz~10kHz的范围内。
该馈电线34支持在导轨35上,该导轨通过支持构件固定在例如升降通路21内的侧壁21a上,对轿厢27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具体地说,该馈电线34,上端连接于高频电源32的输出端子上,下端在导轨35的下端折回。因此,该馈电线34的上下方向的中途位置上的状态是平行的两条馈电线34a、34b串联连接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2A所示,轿厢27的侧面27a上安装有具有E字形断面的磁芯36。所述馈电线34的各馈电线34a、34b贯通该磁芯36的各槽36a、36b中。该磁芯36的中央磁极36c上卷绕着次级绕组37。该次级绕组37的两端与受电部38的输入端子连接。
在该受电部38上,如图4所示,次级绕组37上感应发生的高频交流电压由整流器54变换为直流。变换后的直流通过直流电抗器(日文:リアクトル)53a和平滑电容器53b去除该直流电中包含的高频分量,提供给受电部38的输出端子上所连接的直流负载39。该直流负载39是例如电梯轿厢27内部照明用的照明器、轿厢的呼叫按钮、包含目的地等的各种显示器的电源电路、门的开闭器等。
图2A是所述馈电线34(34a、34b)的剖面图。该馈电线34由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导电材料铜形成的一根导线40和覆在该导线40的外周面上的绝缘被覆层41形成。而且导线40的半径R(mm)为与高频电源32提供给馈电线34的高频电流I的频率fs对应的趋肤深度δs以下。
而且,高频电源32提供给馈电线34的高频电流I的频率fs的范围如上所述,是在50Hz到10kHz范围内由操作者选择,用控制盘23的设定器33设定的频率。下限频率50Hz是单相市电电源30提供的50Hz的单相交流电不经过频率变换,就能够原封不动作为高频电流I施加于馈电线34上的频率。而且如上所述,提供给馈电线34的高频电流I的频率高的,其电力的馈电效率也高,但是如果过高,则会受到电波法的限制,因此以不受限制的最高频率10kHz为上限频率。
如上所述,导体材料为铜的导体中的频率f(Hz)与趋肤深度δ(mm)的关系示于图19。与50Hz和10kHz对应的各趋肤深度δ(mm)分别为10.6mm、0.9mm。假如操作者用操作盘23的设定器33选择设定的频率fs为1kHz的情况下,趋肤深度δs为4.5mm。
因此,实施形态的装置的馈电线34的导线40的半径R能够取的最大值Rmax,在设定的频率fs为50Hz的情况下为10.6mm,设定的频率fs为1kHz的情况下为4.5mm,设定的频率fs为10kHz的情况下为0.9mm。
还有,馈电线34的导线40的半径R能够取的最小值Rmin,为不是绞合线的例如一般电源电缆31的导线的半径以上。
这样,将流过高频电流I的馈电线34中的导线40的半径R设定为显著表现出趋肤效应的趋肤深度δ(mm)以下,因此导线40的断面上的电流不流过或流过的电流少的部分的比例大幅减少,所以导线40的有效截面积变大,有效电阻减小。
图3是高频电源32的大概结构图。从单相市电电源30通过电源电缆31提供的50Hz、100V的单相交流电由单相桥式电路构成的整流器42变换为直流电。变换后的直流电通过直流电抗器43a和平滑电容器43b去除该直流电中包含的高频分量。去除了高频分量的直流电被输入下面的逆变器44的直流侧端子45a、45b。在该逆变器44中,在直流侧端子45a、45b之间,单相桥式连接有4个二极管46a与开关元件46b的并联电路。各并联电路46的开关元件46b由控制部47输出的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48进行通电控制。
因此,该逆变器44将输入的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该逆变器42的交流侧端子(输出端子)49a、49b之间,通过线圈50a和电容器50b构成的滤波器50与馈电线34(34a、34b)连接。该滤波器50去除从逆变器44向馈电线34(34a、34b)输出的高频信号I的高次谐波分量,形成设定的频率fs的正弦波。
控制部47用由所述单相市电电源30提供驱动电源,通过控制盘23上设置的设定器23,输入由操作人员的操作指定的开始/停止信号51、调制率信号52、调制频率信号53。
控制部47根据开始/停止信号51对向逆变器44发送的PWM信号48进行接通/断开控制。而且控制器47根据调制率信号52改变PWM信号48的脉冲宽度。控制部47就这样对逆变器44输出的单相的高频电流I的振幅、即电流值进行控制。而且,控制部47根据调制频率信号53改变PWM信号(脉冲宽度调制)信号48的输出周期,以此控制逆变器44输出的单相高频电流I的频率f。也就是说,操作者通过操作控制盘23的设定器33,可将高频电源32向馈电线34(34a、34b)输出的高频电流I的电流值与频率f设定为任意值。
这样构成的第1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中,高频电源32输出的高频电流I流过的馈电线34(34a、34b)与轿厢27的侧面上安装的磁芯36磁耦合。该磁芯36的磁极36c上卷绕的次级绕组7上感应产生与高频电流I对应的交流电压,该交流电压由受电部38变换为直流电,提供给直流负载39。
而且,以非接触状态磁耦合的高频电流I流过的馈电线34中的导线40的半径R被设定为与具有高频电源32提供的50Hz~10kHz范围的频率的高频电流的频率f对应的趋肤深度δ以下的数值(R≤δ)。其结果是,导线40的断面上的电流不流过或流过的电流少的部分的比例大幅减少,因此导线40的有效截面积增大,有效电阻降低。因此,也可将绞合线以外的一般的电力线作为馈电线34对轿厢27进行馈电,因此,以较低的设备费用就能够实现对轿厢27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第2实施形态
图5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该第2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中,在轿厢27的侧面27b上安装有相同规格的两个磁芯55、56,两个磁芯55、56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微小的距离。如图6所示,馈电线34a、34b分别贯通两个磁芯55、56的各槽。各磁芯55、56的中央磁极55c、56c上卷绕有次级绕组57、58。各次级绕组57、58的另一端与轿厢27的上表面设置的受电部38的整流器54的输入端子并联连接。其他结构和动作与图1的第1实施形态大致相同。
在这样构成的第2实施形态中,在各次级绕组57、58上分别感应产生被第1实施形态的次级绕组37感应产生的电压。因而能够增加从受电部38提供给负载39的直流电。而且可以根据负载39的容量只将任意一方的次级绕组57、58连接于受电部38,以调整提供给负载39的直流电力的电力容量。
第3实施形态
图7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该第3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中,从高频电源32得到提供的高频电流I的馈电线34,在从升降通路21内的轿厢的移动路径的上端到下端的范围内往返环绕两次。因而,馈电线34是将4条馈电线34a、34b、34c、34d串联连接构成的。因此,如图8所示,磁芯36的各槽36a、36b中分别贯通两条馈电线(34a、34c)、(34b、34d)。
因此,磁芯36内发生的磁通与只有两条馈电线34a、34b通过的情况相比,磁芯36内发生的磁通大幅度增加,因此卷绕在磁极36c上的次级绕组37上感应产生的交流电压上升,因此能够增加受电部38提供给负载39的直流电的电力容量。
第4实施形态
图9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与图5、图7所示的第2、3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该第4实施形态中,如图5所示那样将两个磁芯55、59安装于轿厢27的侧面27a上,同时如图7所示,馈电线34在从升降通路21内的轿厢的移动路径的上端到下端的范围内往返环绕两次。
而且,如图10所示,两个磁芯55、56的各槽内分别贯通两条馈电线(34a、34c)、(34b、34d),因此,磁芯55、56发生的磁通大幅度增加。其结果是,卷绕在各磁芯55、56的中央磁极55c、56c上的次级绕组57、58上感应产生的交流电压上升。该两个次级绕组57、58与轿厢27的上表面上设置的受电部38的整流器54的输入端子并联连接。
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从受电部38提供给负载39的直流电的电力容量。
第5实施形态
图11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在该第5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中,从三相市电电源60通过电源电缆61向高频电源62和控制盘63提供三相电源。高频电源62是如图12所示的构成。还有,与图3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的高频电源32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
在该第5实施形态的高频电源62中,通过电源电缆61提供的50Hz、200V的三相电流由三相电桥构成的整流器64变换为直流电。利用直流电抗器43a和平滑电容器43b去除变换为直流的电流中包含的高频谐波分量。然后,该直流电由逆变器44变换为单相交流电。
控制部47由三相市电电源60提供驱动电源,通过控制盘63上设置的设定器33,输入由操作人员的操作指定的开始/停止信号51、调制率信号52、调制频率信号53。因此,与图3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相同,操作者通过操作控制盘63的设定器33,可将高频电源62向馈电线34(34a、34b)输出的高频电流I的电流值与频率f设定为任意值。
因此,可以实现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这样,即使是在三相电源驱动的电梯上,也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对轿厢27供电。
第6实施形态
图13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与图5、图11所示的第2、第5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该第6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中,从所述三相市电电源60通过电源电缆61将三相交流电提供给高频电源62和控制盘63。高频电源62为如图12所示的构成。而且在该第6实施形态中,与图5所示的实施形态相同,在轿厢27的侧面上安装有相同规格的两个磁芯55、56,该两个磁芯55、56上下之间相互隔开微小间隔。因而,与第2实施形态一样,能够增加从受电部38对负载39提供的直流电力。
第7实施形态
图14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与图7、图11所示的第3、5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该第7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中,从所述三相市电电源60通过电源电缆61将三相交流电提供给高频电源62和控制盘63。高频电源62为如图12所示的构成。
而且在该第7实施形态中,与图7所示的第3实施形态相同,从高频电源32得到提供的高频电流I的馈电线34由串联连接的4条馈电线34a、34b、34c、34d构成。因此,在磁芯36的磁极36c上卷绕的次级绕组37上感应发生的交流电压上升,因此能够增加受电部38提供给负载39的直流电的电力容量。
第8实施形态
图15是表示装入本发明第8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与图9、图11所示的第4、5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该第8实施形态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中,从所述三相市电电源60通过电源电缆61将三相交流电提供给高频电源62和控制盘63。高频电源62为如图12所示的构成。而且在该第8实施形态中,与图9所示的第4实施形态相同,将两个磁芯55、59安装于轿厢27的侧面27a上,同时馈电线34在从升降通路21内的轿厢的移动路径的上端到下端的范围内往返环绕两次。
因此还能够进一步增加从受电部38提供给负载39的直流电力的电力容量。
还有,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形态,在各实施形态中,轿厢27中的负载39采用直流负载,但是也可以采用交流负载。在这种情况下,受电部38将在次级绕组上感应产生的高频交流电压变频为例如50Hz的低频交流电提供给负载。
而且在第2、第4、第6、第8实施形态中,卷绕在各磁芯55、56的中央磁极55c、56c上的次级绕组57、58的另一端与轿厢27上表面上设置的受电部38的整流器54的输入端子并联连接,但是也可以与受电部38的整流器54的输入端子串联连接。

Claims (8)

1.一种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从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生成具有50Hz~10kHz频率范围内的频率的高频电流的高频电源,
沿着电梯升降通路内的轿厢的移动路径配线、所述高频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流过的馈电线,
安装于在所述升降通路内移动的轿厢上、以非接触方式与所述馈电线磁耦合的磁芯,
卷绕在该磁芯上、感应产生与流入所述馈电线的高频电流对应的交流电压的次级绕组,以及
将在该次级绕组上感应产生的交流电压变换为与所述轿厢上设置的负载对应的电力形态的受电部,
而且所述馈电线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一条导线和覆在该导线的外周面上的绝缘被覆层形成,而且所述导线的半径为与所述高频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的频率对应的趋肤深度以下。
2.一种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从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生成具有50Hz~10kHz的频率范围内的频率的高频电流的高频电源,
沿着电梯升降通路内的轿厢的移动路径配线、所述高频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流过的馈电线,
安装于在所述升降通路内移动的轿厢上、以非接触方式与所述馈电线磁耦合的多个磁芯、
卷绕在该各磁芯上,感应产生与流入所述馈电线的高频电流对应的交流电压的多个次级绕组,以及
将在该多个次级绕组上感应产生的交流电压变换为与所述轿厢上设置的负载对应的电力形态的受电部,
而且所述馈电线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一条导线以及覆在该导线的外周面上的绝缘被覆层形成,而且所述导线的半径为与所述高频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的频率对应的趋肤深度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的半径为与所述高频电源提供的高频电流的频率对应的趋肤深度以下,且为作为非绞合线的一般电源电缆的导线半径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线沿着所述升降通路内的所述轿厢移动路径配线,环绕该移动路径数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线沿着所述升降通路内的轿厢的导轨配线。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部将次级绕组上感应产生的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是单相市电。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流电源是三相市电。
CNA2007101494691A 2006-09-12 2007-09-12 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Pending CN1011457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7116 2006-09-12
JP2006247116A JP5089113B2 (ja) 2006-09-12 2006-09-12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への非接触給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5702A true CN101145702A (zh) 2008-03-19

Family

ID=39208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494691A Pending CN101145702A (zh) 2006-09-12 2007-09-12 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89113B2 (zh)
CN (1) CN10114570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081A (zh) * 2010-03-16 2010-12-01 苏州康开电气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按楼层非接触式供电装置
CN101944781A (zh) * 2010-10-09 2011-01-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无接触供电闭合式取电装置
CN105398918A (zh) * 2015-11-30 2016-03-16 苏州中远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在电梯移动过程中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
CN109205438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非接触供电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7210A (ja) * 2008-08-25 2010-03-04 Toshiba Corp 非接触給電装置および搬送装置
KR101211517B1 (ko) * 2009-02-06 2013-01-09 주식회사 리프텍 건설용 리프트 장치의 전원 공급장치
TWI397500B (zh) * 2010-12-31 2013-06-01 Golden Friends Gfc Ltd Corp Elevator energy sav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29897B2 (ja) * 1993-06-14 1999-08-03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自動倉庫
JPH08175232A (ja) * 1994-12-22 1996-07-09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4873786B2 (ja) * 2001-01-09 2012-02-08 株式会社熊谷組 パルス電流供給用ケーブル
JP2002338170A (ja) * 2001-05-17 2002-11-2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かご給電装置
JP3900109B2 (ja) * 2003-04-28 2007-04-04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誘導線路カバーの接続構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081A (zh) * 2010-03-16 2010-12-01 苏州康开电气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按楼层非接触式供电装置
CN101902081B (zh) * 2010-03-16 2013-10-30 苏州康开电气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按楼层非接触式供电装置
CN101944781A (zh) * 2010-10-09 2011-01-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无接触供电闭合式取电装置
CN105398918A (zh) * 2015-11-30 2016-03-16 苏州中远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在电梯移动过程中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
CN105398918B (zh) * 2015-11-30 2018-12-04 苏州中远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在电梯移动过程中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
CN109205438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非接触供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89113B2 (ja) 2012-12-05
JP2008068944A (ja) 200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5702A (zh) 对电梯轿厢的非接触式馈电装置
US8975523B2 (en) Optimized litz wire
CN101364747B (zh) 非接触式供电装置
CN102097169A (zh) 高频用电线
US11274019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rrangement for an elevator car and an elevator
CN109327080A (zh) 电梯系统、无线电力传送系统、送电装置及送电电极单元
RU2502170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передачи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на подводный объект (варианты)
WO2011027627A1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用延長コード
US20190144242A1 (en) Non-contact charging system for elevator
CN101301979B (zh) 向电梯轿厢供电的供电装置
KR101216752B1 (ko) 동축권선 변압기를 이용하는 플라이백 컨버터
EP1160801B1 (en) High-frequency current multiconductor cable and power feeding equipment for one or more movable bodies using said cable
CN201616925U (zh) 一种电磁炉励磁线圈
JP2008154342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JP6455798B2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
CN107697777B (zh) 电梯设备
CN206179579U (zh) 一种中高频变压器用利兹线
JP4999443B2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CN209249255U (zh) 一种扁平变压器
CN203588747U (zh) 中压变频电缆
CN101901641A (zh) 优化的绞合线
JPH0956088A (ja) エレベータの給電装置
JP6628273B2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RU8758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снабжения подвод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с судна-носителя с компенсацией реактивной мощности в кабель-тросе
CN211851774U (zh) 空心杆电加热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