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5641B - 配线基板收纳结构 - Google Patents

配线基板收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5641B
CN101145641B CN2007101478044A CN200710147804A CN101145641B CN 101145641 B CN101145641 B CN 101145641B CN 2007101478044 A CN2007101478044 A CN 2007101478044A CN 200710147804 A CN200710147804 A CN 200710147804A CN 101145641 B CN101145641 B CN 101145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n
wiring substrate
circuit board
box
hous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78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5641A (zh
Inventor
塚原盛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ihin D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ihin D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21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2024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eihin D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ihin Doc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5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5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5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56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基板收纳结构,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包括:在一端侧形成有插入孔的配线基板;连接销,其成形有比所述插入孔的直径大的具有弹性的大直径部分;以及盒,其由支撑所述连接销的盒主体以及封闭该盒的开口的盖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基板是这样被收纳的:利用在将所述大直径部分插入所述插入孔中时所述大直径部分在径向上产生的保持力,经所述连接销将配线基板支撑并收纳于在所述连接销的轴向上与所述盒主体以及所述盖体都不干涉的所述盒内的标准位置。

Description

配线基板收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有连接销的用于收纳配线基板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已知有将搭载电子部件的印刷配线基板收纳在盒内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0-208798号公报(第0021段、图1))。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通过压配合(press fit)而将支撑在连接器外壳上的连接销(connector pin)(压配合销)连接于在印刷配线基板的一端侧设置的通孔中。而且,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通过压配合将印刷配线基板的配线图形与连接销电连接,并且连接销在盒内将印刷配线基板悬臂支撑在连接器外壳上。
根据这种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与通过锡焊将连接销连接在印刷配线基板上的情况相比较,连接销的相对于印刷配线基板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并且由于不使用焊锡而无铅(Pb),能够防止环境污染。
但是,在小型的连接器部件等中,由于来自收纳在盒内的配线基板上的电子部件以及外部环境的发热,热量容易聚集,盒会热膨胀。在所述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印刷配线基板触碰到连接器外壳(底座)上,所以由于底座的热膨胀而从底座向印刷配线基板施加应力,底座按压印刷配线基板,通孔与连接销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有可能降低。特别是,即使通孔未完全从连接销脱离,也会无法得到在径向上的充分的保持力,电气特性发生变化,有可能无法实现所希望的阻抗匹配。
另外,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利用连接销悬臂支撑印刷配线基板,所以当对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施加冲击、振动时,存在印刷配线基板发生挠曲错位的可能性。特别是,在车载用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由于车辆的振动,该倾向尤其显著。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印刷配线基板的挠曲等,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在盒的底面上设有支撑阻挡印刷配线基板的支撑部,但该支撑部仅防止印刷配线基板向盒的底面侧的挠曲。即,无法防止印刷配线基板的朝离开该支撑部的方向的挠曲。而且,考虑到今后的印刷配线基板的配线图形日益细微化的倾向,必须防止印刷配线基板的微小的挠曲。
因此,优选与以往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相比,具有相对于热量来说稳定的电气特性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进而,优选相对于冲击、振动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配线基板挠曲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是一种配线基板收纳结构,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包括:在一端侧形成有插入孔的配线基板;连接销,其成形有比所述插入孔的直径大的具有弹性的大直径部分;和盒,其由支撑所述连接销的盒主体以及封闭该盒的开口的盖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基板是这样被收纳的:利用在将所述大直径部分插入所述插入孔中时所述大直径部分在径向上产生的保持力,经所述连接销将配线基板支撑并收纳于在所述连接销的轴向上与所述盒主体以及所述盖体都不干涉的所述盒内的标准位置。
根据该结构,配线基板仅借助于连接销而被支撑在盒内,所以即使盒热膨胀,也能够维持配线基板与盒不相干涉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招致电气特性伴随着盒的热膨胀而变化的情况。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配线基板在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插入孔不从所述连接销的所述大直径部分脱离的范围内移动自如。
根据该结构,由于使得插入孔不从大直径部分脱离,因此不仅在盒热膨胀时,即使在盒上施加冲击时,也能将配线基板和盒维持为不干涉的状态,所以能够防止招致电气特性伴随着盒的热膨胀、冲击而变化的情况。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不脱离的范围为如下所述的范围:即使因所述配线基板本身、所述连接销、所述盒主体、和所述盖体中的至少1个热膨胀,所述配线基板在所述连接销的轴向上也不会与所述盒主体以及所述盖体中的任何一个相干涉。
根据该结构,预先进行实验或模拟,即使由于热膨胀,所述配线基板在所述连接销的轴向上也不会与所述盒主体以及所述盖体中的任何一个相干涉,通过在这样的范围内进行制造,就能够可靠防止电气特性伴随着盒热膨胀而变化的情况。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不脱离的范围为如下所述的范围:具有所述插入孔与所述连接销的所述大直径部分的接触阻力成为预定范围的值的所述保持力。
根据该结构,预先进行实验或模拟,制造成处于这样的范围:具有所述插入孔与所述连接销的所述大直径部分的接触阻力为预定范围的值的所述保持力,以此能够将电气特性伴随着盒的热膨胀、冲击的变化抑制在允许范围内。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盒主体以及所述盖体中的至少一个具备在所述不脱离的范围内限制所述电路基板的限制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限制部件防止插入孔从大直径部分脱离。因此不仅在盒热膨胀时,即使在盒上施加冲击时,也能够将配线基板和盒维持为不干涉的状态,所以能够防止招致电气特性伴随着盒的热膨胀、冲击的变化。
因此,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伴随热量、冲击的应力不从盒主体、盖体施加到连接销与插入孔之间的连接部分上,所以能够将连接销与插入孔之间的保持力保持为一定,与以往的情况相比电连接的可靠性提高。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配线基板的另一端侧也形成有第2插入孔,在所述配线基板的另一端侧也形成有第2插入孔,在所述该内提供了与所述连接销相同形状的销部件,在所述第2插入孔中插入所述销部件的大直径部分,而在所述盒内支撑所述配线基板。
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被收纳在盒内的配线基板的一端侧借助于连接销而被支撑在盒上。而且,配线基板的另一端侧借助于销部件也被支撑在盒上。其结果是,防止了在两端被支撑的配线基板的挠曲。
另外,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借助于连接销与销部件对配线基板的两端部进行支撑,所以与以往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例如参照上述专利文献)不同,也可以在盒内不设置支撑阻挡配线基板的台。其结果是,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能够有效利用盒内的空间。而且,没有设置该台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能够使盒的结构简单,所以能够以更简单的形状来制造盒。
另外,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连接销与销部件为相同形状,所以通过在盒内的同一面上配置连接销与销部件,能够容易地使由连接销支撑的配线基板的一端侧与由销部件支撑的配线基板的另一端侧的支撑高度一致。具体地说,通过在盒底面上配置连接销与销部件,从而能够容易地将配线基板配置成相对于盒的底面平行。
另外,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作为连接销与销部件,可以使用相同部件,所以能够降低配线基板收纳结构的制造成本,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在这样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可以构成为:与所述配线基板的另一端侧相连接的所述销部件,不与形成在所述配线基板上的配线图形电连接。
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销部件不与配线基板的配线图形电连接,所以能够与配线图形的结构无关地配置销部件。其结果是,形成在配线基板上的配线图形的设计的自由度增大。
另外,在这样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盒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对所述配线基板进行定位的肋,并且在所述配线基板的周缘上形成有凹部,该凹部与所述肋的横断面形状相对应,供所述肋嵌入。
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通过将配线基板侧的凹部嵌到盒侧的肋上,以此进行配线基板相对于盒的定位。其结果是,由于进行了配线基板相对于连接销与销部件的定位,所以能够容易地通过压配合进行连接销以及销部件的相对于配线基板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A是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图2B是图2A的局部(限制状态)的放大图,图2C是图2B的局部(连接销)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面图。
图4是用于进行盒主体处的印刷配线基板的定位的说明图。
图5A是表示印刷配线基板向盒内上方侧移动时的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图5B是表示印刷配线基板向盒内下方侧移动时的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图6A是表示保持力伴随着从基板标准位置产生的变位而变化的状态的曲线图,图6B是表示接触阻力伴随着从基板标准位置产生的变位而变化的状态的曲线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第2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卸下盒的盖体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沿图7的C-C线的剖面图。
图10A是沿图7的D-D线的剖面图,图10B是沿图7的E-E的剖面图,图10C是表示将连接销或销部件安装在印刷配线基板上的状态的部分剖面图。
图11A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将连接销或销部件安装在印刷配线基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B是表示在比较例的以往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将连接销安装在印刷配线基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C是表示在其他的比较例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将连接销安装在印刷配线基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6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包括:盒1,其由盒主体1a和盖体1b构成,其中盖体1b形成有嵌入该盒主体1a的开口部12中的嵌合突出部16;连接销2,其支撑在盒主体1a上;和印刷配线基板3,其装载未图示的电子部件,形成有预定的配线图形。另外,印刷配线基板3相当于“配线基板”。
如图1~图3所示,盒主体1a的平面形状形成为长方形,在一个短边侧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未图示的导线连接器(harness connector)相连接的筒状的连接器11。在该盒主体1a的上侧(图1的纸面上侧),具有由盖体1b(参照图1)进行关闭的开口部12,在由该盖体1b进行关闭而在盒主体1a的内侧形成的大致正方体的空间内,收纳有印刷配线基板3、连接销2。
如图2A所示,在盒主体1a的底面14上形成有用于将连接销2支撑在盒主体1a上的支撑部15a。该支撑部15a呈沿着盒主体1a的底面14延伸的条形状。而且,支撑部15a形成为沿着设置有连接器11的短边侧的内壁面延伸(参照图3)。
另外,在盒主体1a的内周面上呈阶梯状地具有限制部件15b,用以限制配线基板3向下方的移动。该限制部件15b是与盒主体1a一体成形的,但也可以是将带状体沿着内周面进行配置。
但是,特别如图2B所示,在该限制部件15b的与配线基板3相对的限制面14a和配线基板3的下表面之间隔有距离r。另一方面,与配线基板3的上表面隔着距离s而配置有嵌合突出部(限制部件)16的限制面16a。因此,配线基板3在图2中能够在距上方为距离s且距下方为距离r的范围内移动自如。即,在该范围内,配线基板3的通孔32不会从直径比通孔32的直径更大的压入部(大直径部分)21脱离。因此,即使在盒1上施加热、振动之外,配线基板3在通孔32与连接销2保持嵌合的状态下进行移动,也会通过限制部件15和嵌合突出部16限制该移动。
如图1所示,印刷配线基板3为长方形的板状体。印刷配线基板3形成为比作为盒主体1a的平面形状的长方形稍小的尺寸,在收纳在盒1内时不与盒主体1a的内壁面相接触。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该印刷配线基板3上形成有通孔(插入孔)32。如后所述,在该通孔32上插通有连接销2的压入部21(参照图2C),由此连接销2通过压配合而与印刷配线基板3相连接。
连接销2是将从金属板上冲压下的棒状部件弯曲成L字状而形成的导电性部件。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包括4个连接销2。另外,该连接销2的数目并不限定于4个,能够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如图3所示,该连接销2通过将连接销2的肘部分埋设在支撑部15a中从而支撑在盒主体1a的底面14上。而且,连接销2的弯曲成L字状的一方的片沿着盒主体1a的底面14延伸,并突出到连接器11内。顺便说一下,该连接销2的一方的片,在如上所述那样将导线连接器(未图示)连接在连接器11上时,与导线连接器侧的端子销(未图示)电连接。另外,如图2A所示,连接销2的另一方的片从盒主体1a的底面14向开口部12延伸。而且,在该连接销2的另一方的片的末端附近形成有压入部21,该压入部21如图2C所示插通在印刷配线基板3的通孔32内。该压入部21形成为:比形成得比通孔32的内径细的轴部22粗,而且也比通孔32的内径粗;在该压入部21上形成有椭圆形的贯通孔23。而且,当压入部21被插通在通孔32内时,贯通孔23变得更加扁平,并且压入部21发挥弹性使其周围按压通孔32的内壁面。因此,压入部21成为直径比连接销2的其他直径部分大的大直径部分。
另一方面,在通孔32的内壁面上施加有镀铜32a,该镀铜32a的部分与印刷配线基板3的配线图形(未图示)电连接。其结果是,通过将连接销2的压入部21插通在通孔32内,进行印刷配线基板3相对于连接销2通过压配合的连接。即,在盒主体1a内借助于连接销2支撑印刷配线基板3,并且将形成在印刷配线基板3上的配线图形(未图示)与连接销2电连接。
另外,为了防止电连接不良,考虑热膨胀等影响,压入部21上下露出于配线基板3的部分,优选形成为距上方为距离s以上的长度并且距下方为距离r以上的长度(参照图2B)。由此,配线基板3借助于通孔32在盒1内支撑并收纳于在连接销2的轴向上与盒主体1a以及盖体1b都不干涉的盒1的标准位置(下面将其称为“基板标准位置”。)上。即,配线基板3在盒1内仅与连接销2接触并被其支撑。因此,配线基板3不受到来自连接销2以外的来自盒1的干涉。
因此,即使盒主体1a、盖体1b、配线基板3本身热膨胀而其容积增加,配线基板3也不会与盒主体1a、盖体1b接触,因此不会使通孔32与连接销2的连接发生变化。因此,电气特性也不会变化。
接下来,如图2B所示,对将配线基板3设置在距下方为距离r且距上方为距离s的基板标准位置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A所示,从放置在底座50上的盒主体1a的上方,利用定位部件40按压配线基板3,如图4B所示,设置在基板标准位置。
在该设置中,使用定位部件40。该定位部件40在比盒主体1a更大的框体4内形成有突出部42。在这里,描绘出三个突出部42,但其数目、宽度等可以适当设计。另外,框体4的深度为盒主体1a的高度以上的长度。另外,突出部42从框体4的上板底面突出距离u。因此,与从框体4的内侧侧面的高度减去距离u之后的差相当的高度,被设计成基板标准位置。
下面简单进行叙述,首先,将支撑有连接销2的盒主体1a放置在底座50上。然后,通孔32插在连接销2上,从而将配线基板3设置在盒主体1a内。此时通孔32通过压入部21限制该插入。
然后,将定位部件40的框体4覆盖在盒主体1a上,施加力直到框体4的下部端面与底座50接触为止,由此突出部42按压配线基板3的上部。因此,压入部21弹性变形的同时,被压入通孔32内直到配线基板3处于基板标准位置。由此,配线基板3的定位结束,在移开定位部件40之后,如图1等所示,将盖体1b覆盖在盒主体1a上,进行密封。该密封可以通过例如由粘接剂进行的粘接或由激光加工进行的焊接来进行。
因此,配线基板3能够借助于通孔32在盒1内支撑并收纳于在连接销2的轴向上与盒主体1a以及盖体1b都不干涉的盒1的标准位置上。
但是,对于如图2B示的距离r、s,只要使得在通孔32不从压入部21脱离的范围内、配线基板3移动自如即可。但是,(1)该不脱离的范围优选为如下所述的范围:即使由于配线基板3本身、连接销2、盒主体1a或盖体1b的热膨胀,配线基板3在连接销2的轴向上也不会与连接销2以外的任何一个部件相干涉。另外,(2)该不脱离的范围优选为如下所述的范围:具有通孔32与压入部21的接触阻力为预定范围的值的保持力。
接下来,对盒1热膨胀时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2B所示,配线基板3在距上方为距离s且距下方为距离r的范围内移动自如,所以如果盖体1b向配线基板3侧热膨胀不到距离s,则不会与配线基板3接触。另外,对于配线基板3,如果盒主体1a热膨胀不到距离r,则不会与配线基板3接触。因此,距离s、距离r的间隔起到吸收盒1的热膨胀量的“游隙”的功能。即,此时,不脱离的范围优选为所述(1)的情况。
接下来,参照图5A、5B,说明当对盒1施加冲击、振动时,配线基板3从基板标准位置起开始移动时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的作用。
如图5A所示,在配线基板3要向上方移动时,通过限制面16a限制了该移动。因此,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配线基板3(通孔32)从连接销2脱离,电连接被隔断。
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在配线基板3要向下方移动时,通过限制面14a限制了该移动。因此,不会发生配线基板3(通孔32)与连接销2的电连接被隔断的情况。即,此时,不脱离的范围优选为所述(2)的情况。
接下来,在所述(2)的情况下,参照图6,对基板标准位置的设定基准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图6A以及图6B的曲线图中横轴的变位,图6中左侧表示盒主体1a内部侧,图6中右侧表示盖体1b侧。
通过压入部21的弹性变形而施加给通孔32的压力成为配线基板3的保持力,所以在该保持力与配线基板3的变位(连接销2的轴向的变位)之间,存在着例如表示的图6A那样的变化的关系。
因此,将压入部21的轴向在中心部连接在通孔32上的时候,是保持力最大的时候,图6中左右部分的保持力变小。在这里,可以通过实验或模拟来设定保持力的基准值,只要得到该基准值以上的范围、优选某种程度上大于基准值的范围的保持力即可。即,将盖体1b的嵌合突出部(突出部件)16(参照图2等)的限制面16a设定在图中“盖体对接”的变位位置。该值为图2B所示的距离s的位置。另外,盒主体1a也能同样设定,所以将此时的限制面14a设定在图中“盒主体对接”的变位位置。该值为图2B所示的距离r的位置。
另外,图6A的保持力与变位的关系是表示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在基板标准位置显著具有保持力的峰值的类型。通过设为这样,即使相对于振动,也能更稳定地进行保持。
在这里,在与图6A相比较地观察图6B时,可知当处于保持力较大的变位时,接触阻力变小。在这里,接触阻力表示压入部21与通孔32接触时的电阻。即,表示:若接触阻力小,电阻就小,阻抗匹配变好。因此,考虑接触阻力时也一样,压入部21的中心部与通孔32接触的状态、即处于基板标准位置时,表示作为连接器的性能好。因此,优选同时考虑保持力和接触阻力来设定基板标准位置。
如上面所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盒主体1a、盖体1b、配线基板3本身因热而热膨胀从而其容积增加,配线基板3也不会与盒主体1a、盖体1b接触,不会使通孔32与连接销2的连接发生变化,所以电气特性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因此,能够提供与以往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相比较,具有相对于热量来说稳定的电气特性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在盒主体1a的内周上阶梯状地设置有限制部件15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只要具备支撑阻挡印刷配线基板3的台(支撑阻挡台)即可。该支撑阻挡台的配置位置、配置数目以及支撑阻挡台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能适当进行设计。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假设了没有实施树脂覆盖的印刷配线基板3来对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以是在印刷配线基板3上实施了树脂覆盖的类型。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7~11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符号,其详细的说明省略。
如图7以及8所示,在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中,盒主体1a还包括销部件2a。另外在盒主体1a的长边侧的内侧壁上形成有肋13。该肋13从盒主体1a的底面14(参照图7)延伸到开口部12(参照图7),肋13的剖面形状呈半圆形状。顺便说一下,在一个长边侧的内侧壁上,在其中央部上形成有一个肋13,在另一个长边侧的内侧壁上并列形成两个肋13。另外,肋13的剖面形状并不限定于半圆形状,能够适当进行变更。另外,肋13也可以不从开口部12连续延伸到底面1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盖体1b设成了简单的板状,但也可以具备第1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嵌合突出部,此时嵌合突出部具有不与肋13相干涉的形状。
在盒主体1a的底面14(参照图7)上,还形成有用于将销部件2a支撑在盒主体1a的底面14上的支撑部15c。支撑部15c呈沿着盒主体1a的底面14延伸的条形状。支撑部15c在盒主体1a的俯视图上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X而形成,从没有设置连接器11的短边侧向中央延伸。
如图7所示,印刷配线基板3为长方形的板状体,并且如图8所示,在印刷配线基板3的周缘、具体地说是其长边侧形成有凹部31,该凹部31与形成在盒主体1a上的肋13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供该肋13嵌入。即,在一个长边的中央部上形成一个凹部31,在另一个长边上并列形成两个凹部31。这样通过将凹部31嵌到肋13上,印刷配线基板3相对于盒主体1a被定位。顺便说一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1(肋13)的数目和凹部31(肋13)的形成位置关于中心线X不对称,在将印刷配线基板3配置在盒主体1a上时,能够进行要配置的印刷配线基板3的表背左右的判断。
而且,如图8以及9所示,在印刷配线基板3上还形成有销部件2a用的通孔32。
销部件2a呈与连接销2相同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与连接销2相同的部件。而且,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具备1个销部件2a。另外,该销部件2a的数目并不限定于1个,能够适当进行设计变更。
该销部件2a通过将弯曲成L字的一方的片埋设在支撑部15c中从而支撑在盒主体1a的底面14上。顺便说一下,如图8所示,该销部件2a的一方的片以从没有设置连接器11的短边侧向中央沿着中心线X的方式配置。另外,如图9所示,销部件2a的另一方的片以沿着没有设置连接器11的短边侧的盒主体1a的内壁面的方式,从盒主体1a的底面14向开口部12延伸。而且,如图10B所示,在该销部件2a的另一方的片的末端部附近,与连接销2同样地形成有压入部21a,如图10C所示,该压入部21a插通在印刷配线基板3的通孔32中。即,在将压入部21a插通在通孔32中时,压入部21a的周围按压通孔32的内壁面,由此印刷配线基板3由销部件2a支撑在盒主体1a内。顺便说一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通有销部件2a一侧的通孔32上所实施的镀铜32a,并没有与印刷配线基板3的配线图形(未图示)电连接。即,销部件2a虽然通过压配合与印刷配线基板3连接,但与连接销2不同,销部件2a是仅用于支撑印刷配线基板3的哑销(dummy pin)。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所参照的附图中,图11A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将连接销以及销部件安装在印刷配线基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B是表示在比较例的以往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将连接销安装在印刷配线基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C是表示在其他的比较例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中将连接销安装在印刷配线基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中,如图11A所示,被收纳在盒主体1a(参照图7)内的印刷配线基板3的一端侧借助于连接销2而被支撑在盒主体1a上。而且,印刷配线基板3的另一端侧经销部件2而被支撑在盒主体1a上。其结果是,即使盒主体1a、盖体1b、配线基板3本身因热而热膨胀从而其容积增加,配线基板3也不会与盒主体1a、盖体1b接触,不会使通孔32与连接销2的连接发生变化,所以电气特性不会发生变化。另外,在两端被支撑的印刷配线基板3消除了悬臂支撑结构,所以防止了由振动等使其挠曲的情况。
另一方面,如图11B所示,比较例的以往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a通过连接销2悬臂支撑印刷配线基板3。因此,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a中,为了防止印刷配线基板3的挠曲,例如需要在收纳该基板的盒(未图示)的底面上设置支撑阻挡印刷配线基板3的台(未图示)。另外,即使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a具有台,也不能防止印刷配线基板3向离开台的方向挠曲的情况。
相对于此,在图11A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中,印刷配线基板3的两端借助于连接销2与销部件2a进行支撑,所以与图11B所示的以往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a不同,若不在盒内设置台也能够有效防止印刷配线基板3的挠曲。其结果是,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不需要设置台,所以能够有效利用盒主体1a(参照图7)内的空间。而且,没有设置该台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能够使盒主体1a的结构简单,所以与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a相比较能够以更简单的形状来制造盒主体1a。
另外,作为具有支撑印刷配线基板3两端的结构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如图11C所示,考虑分别通过连接销2与连接销2b来支撑印刷配线基板3两端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b。但是,在该作为比较例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b中,如果在1个连接器11(参照图7)内配置连接销2以及连接销2b的端部,则从印刷配线基板3到连接器11的连接距离不同,所以连接销2的形状与连接销2b的形状不同。其结果是,构成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b的部件的种类增加,从而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b的制造成本增大,并且生产效率低下。相对于此,在图11C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中,将支撑印刷配线基板3的连接销2与销部件2a设成相同形状,并能够使用相同部件,所以能够降低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的制造成本,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另外能够确保较大的安装范围。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中,将支撑印刷配线基板3的连接销2与销部件2a做成相同形状,所以通过在盒主体1a的底面14(参照图7)上配置连接销2与销部件2a,从而能够简单地将印刷配线基板3配置成与底面14平行。
另外,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中,销部件2a不与印刷配线基板3的配线图形电连接,所以能够与配线图形的结构无关地配置销部件2a。其结果是,形成在印刷配线基板3上的配线图形的设计的自由度增大。
另外,在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中,如图8所示,通过将印刷配线基板3侧的凹部31嵌到盒主体1a侧的肋13,进行了印刷配线基板3相对于盒主体1a的定位。其结果是,进行了印刷配线基板3相对于连接销2以及销部件2a的定位,所以能够容易地通过压配合进行连接销2以及销部件2a相对于印刷配线基板3的连接。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盒主体1a的底面14上没有设置支撑阻挡印刷配线基板3的台(支撑阻挡台),但本发明也可以是具备这样的支撑阻挡台的类型。该支撑阻挡台的配置位置、配置数目以及支撑阻挡台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能适当进行设计。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销部件2a没有与印刷配线基板3的配线图形电连接,但本发明也可以将销部件2a与配线图形电连接。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假设没有实施树脂覆盖的印刷配线基板3从而对配线基板收纳结构S’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以是在印刷配线基板3上实施了树脂覆盖的类型。

Claims (7)

1.一种配线基板收纳结构,该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包括:
在一端侧形成有插入孔的配线基板;
连接销,其成形有比所述插入孔的直径大的具有弹性的大直径部分;以及
盒,其由支撑所述连接销的盒主体以及封闭该盒的开口的盖体构成;
其中,
所述配线基板是这样被收纳的:利用在将所述大直径部分插入所述插入孔中时所述大直径部分在径向上产生的保持力,经所述连接销将配线基板支撑并收纳于在所述连接销的轴向上与所述盒主体以及所述盖体都不干涉的所述盒内的标准位置,
所述盒主体以及所述盖体具备使所述配线基板不从所述连接销的所述大直径部分脱离的限制所述电路基板的移动的限制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基板在所述配线基板的所述插入孔不从所述连接销的所述大直径部分脱离的范围内移动自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脱离的范围为如下所述的范围:即使因所述配线基板本身、所述连接销、所述盒主体、和所述盖体中的至少1个热膨胀,所述配线基板在所述连接销的轴向上也不会与所述盒主体以及所述盖体中的任何一个相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脱离的范围为如下所述的范围:具有所述插入孔与所述连接销的所述大直径部分的接触阻力成为预定范围的值的所述保持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配线基板的另一端侧也形成有第2插入孔,
在所述盒内提供了与所述连接销相同形状的销部件,
在所述第2插入孔中插入所述销部件的大直径部分,而在所述盒内支撑所述配线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部件不与形成在所述配线基板上的配线图形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配线基板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对所述配线基板进行定位的肋,并且在所述配线基板的周缘上,形成有与所述肋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供所述肋嵌入的凹部。
CN2007101478044A 2006-08-29 2007-08-29 配线基板收纳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5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2156 2006-08-29
JP2006232156A JP4820241B2 (ja) 2006-08-29 2006-08-29 配線基板収納構造
JP2006232156 2006-08-29
JP2006231824 2006-08-29
JP2006231824A JP4746497B2 (ja) 2006-08-29 2006-08-29 配線基板収納構造
JP2006-231824 2006-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5641A CN101145641A (zh) 2008-03-19
CN101145641B true CN101145641B (zh) 2012-02-22

Family

ID=39208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780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5641B (zh) 2006-08-29 2007-08-29 配线基板收纳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46497B2 (zh)
CN (1) CN1011456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16376B2 (ja) 2008-03-10 2013-06-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モートコピーシステム及び確認方法
DE102010002862A1 (de) * 2010-03-15 2011-09-15 Robert Bosch Gmbh Kontaktstecker, Antriebseinheit beinhaltend einen solchen, sowie Herstellungsverfahren einer Antriebseinheit
JP2011243823A (ja) * 2010-05-20 2011-12-01 Kojima Press Industry Co Ltd 基板組付け構造
JP5574172B2 (ja) * 2010-07-14 2014-08-2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制御装置
DE102010039736A1 (de) * 2010-08-25 2012-03-01 Robert Bosch Gmbh Gehäuse zur Aufnahme eines elektronischen Schaltungsträgers
DE102011017314B4 (de) * 2011-04-15 2020-09-03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Montage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Leiterplatte in einem Gehäuse sowie zugehöriges Montagewerkzeug
DE102012001478A1 (de) * 2012-01-26 2013-08-01 Wabco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euergerätgehäuses sowie ein nach dies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s Steuergerätgehäuse
JP2015002322A (ja) * 2013-06-18 2015-01-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装置
JP2015046419A (ja) * 2013-08-27 2015-03-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基板保護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DE102016204942A1 (de) 2016-03-24 2017-11-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Deckel für ein Gehäuse, Batteriesenso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atteriesensors
JP6622753B2 (ja) * 2017-06-01 2019-12-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基板保持構造
JP6622267B2 (ja) * 2017-09-15 2019-12-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基板保持構造
JP2020068284A (ja) * 2018-10-24 2020-04-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44684A (en) * 1988-06-28 1990-07-31 Trw, Inc.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US5444297A (en) * 1992-06-17 1995-08-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Noise resistant semiconductor power module
CN1227958C (zh) * 2000-05-11 2005-11-16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8798A (ja) * 1997-01-23 1998-08-07 Kel Corp 基板接続装置およびこの基板接続装置を用いたアクチュエータ取付ユニット
JP2005322557A (ja) * 2004-05-11 2005-11-17 Yazaki Corp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44684A (en) * 1988-06-28 1990-07-31 Trw, Inc.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US5444297A (en) * 1992-06-17 1995-08-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Noise resistant semiconductor power module
CN1227958C (zh) * 2000-05-11 2005-11-16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0-208798A 1998.08.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59776A (ja) 2008-03-13
CN101145641A (zh) 2008-03-19
JP4746497B2 (ja)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5641B (zh) 配线基板收纳结构
US8113884B2 (en) Connector
CN100403602C (zh) 电连接器
US6964573B2 (en) Electronic part-mounting socket
JP5603790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CN101361230A (zh) 连接器
US8052491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having upper contact with thickened base portion
EP1988608A1 (en) Connector
CN101359793A (zh) 具有可弹性变形连接检测装置的连接器
JP5912632B2 (ja) コネクタ
KR20040108545A (ko) 유동형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893269B2 (en) Connector efficiently forming a standoff region
CN103430384B (zh) 连接器装置
US8500472B2 (en) Thin connector
JP4472762B2 (ja) 接続用ソケット
US608304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775832B2 (en) Holding structure of a contact memb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319218C (zh) 具有用于接地的连接板的电连接器
US20100035469A1 (en) Connector
JP5574878B2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コネクタ
JP4021397B2 (ja) 接続端子及び該接続端子を用いる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3707016B2 (ja) コネクタ
CN106329202B (zh) 连接器
CN102820571B (zh) 连接器
JP2000058166A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