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2759A - 用于配置网络装置的方法与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配置网络装置的方法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2759A
CN101142759A CNA2005800222025A CN200580022202A CN101142759A CN 101142759 A CN101142759 A CN 101142759A CN A2005800222025 A CNA2005800222025 A CN A2005800222025A CN 200580022202 A CN200580022202 A CN 200580022202A CN 101142759 A CN101142759 A CN 101142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equipment
data
magnetic field
main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22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姆斯·T·马丁
大卫·詹姆斯·伊凡斯
赫尔曼·维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shol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hreshol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shold Corp filed Critical Threshol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42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27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loop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04B5/22
    • H04B5/24
    • H04B5/72
    • H04B5/77
    • H04B5/79

Abstract

在设置于主机和客户机中的线圈产生电磁场,以在主机和客户机之间建立通信。穿过设置于主机中的线圈的磁场,被用于为客户机提供功率并向其传输数据。由客户机所接收的数据接着可被用于配置客户机。为了从客户机接收数据,设置于主机之中的线圈被设置为静态数据恢复模式。从客户机传输至主机的数据导致了客户机线圈中的电磁场产生变化。这些变化接着导致了在主机线圈中的电磁场产生变化,并被主机解码以检测从客户机中传输的数据。在主机和客户机中的支持电路将电磁场变化转变为比特流。

Description

用于配置网络装置的方法与设备
相关交叉引用
根据条款35 USC 119(e),本申请要求在2004年6月30日提交的、题为“用于配置网络装置的方法与设备(Method And Apparatus ForConfiguring A Network Appliance)”的第60/584,731号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并且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关于在联邦财政支持下的研究开发的发明权利的陈述不适用
参考于以光盘形式在附录中所提交的序列表、表格、和计算机程序不适用
背景技术
在小型办公室或者家庭中越来越需要架设、配置以及扩展多种计算和通信设备。即使是采用了WLAN技术,许多使用者仍然觉得架设他们的家用或者小型办公室网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网络通常处于使用者最初配置该网络时的模式,而不是便于使用者使用的最佳模式。由于不得不获得在多种设备之间同步的WEP密钥(key),许多WLAN网络未在安全模式下工作。如果要真正使得数字家庭或者办公室被广大群众接受并采用,架设与操作网络的技术必须要非常简便。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为了配置和初始化外围设备,将外围设备(客户机)放置为与服务器(主机)邻近(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1/4至1英尺之间),从而使得外围设备上的标示点与主机上相似标示的设备相隔很近的间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主机和客户机上的标示点是蓝色的。蓝色点相应地被用于指示配置端口的位置。
主机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在其中都包括用于生成电磁场以引起感应耦合的线圈。通过设置于主机部分的线圈生成的电磁场被用于为客户机提供能量并向其传输数据。由客户机接收的数据则接着可被用于配置客户机。为了从客户机接收数据,设置于主机中的线圈被设置为静态数据恢复模式。从客户机向主机传输的数据导致穿过客户机线圈的磁场变化。
这些变化接着形成了主机线圈中的磁场变化,并随后被主机解码以检测从客户机传输来的数据。主机和客户机中的支持电路将电磁变化转变成为比特流。设备的有效范围由线圈的物理尺寸所决定;而施加于主机线圈的驱动功率,则由客户机电路所要求的电流和为主机时钟所选择的频率所决定。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适于经由感应耦合而进行通信的主机和客户机的示意方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示例消息的多个字节;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适于经由感应耦合而进行通信的主机中的多个方框;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适于经由感应耦合而进行通信的客户机中的多个方框;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3中所示出方框的元件级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4中所示出方框的元件级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与图5和图6中的示意图相关的多个信号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为了配置和初始化外围设备,将外围(客户机)设备放置于距离服务器(主机)很接近(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1/4至1英尺之间)的位置,从而使得位于外围设备的标示点与主机上相似标示的设备相隔很近的间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主机和客户机上的标示点具有蓝颜色。蓝色的点相应地被用于指示配置端口的位置。
主机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在其中都包括用于生成电磁场以引起感应耦合的线圈。穿过设置于主机的线圈而生成的电磁场,被用于为客户机提供能量并向客户机传输数据。由客户机所接收的数据则可被用于配置客户机。为了从客户机接收数据,设置于主机中的线圈被设置为静态数据恢复模式。从客户机传输向主机传输的数据生成客户机线圈中的磁场变化。这些变化接着使主机线圈中的磁场变化,并随后被主机解码以检测从客户机传输来的数据。在主机和客户机中的支持电路将上述电磁变化转变为比特流。设备的有效范围由线圈的物理尺寸所决定;而施加于主机线圈的驱动功率,则由客户机电路所要求的电流和为主机时钟所选择的频率所决定。
这两个设备可为主机设备(其与功率源接通)和外围设备(其永久或者暂时性地没有功率供应)。一种实施例是在具有计算能力的主机设备与需要被识别的、被分类的或者被初始化的外围设备之间。本发明的第二个应用是在两个冗余设备或者系统(其中一个设备或者系统暂没有功率供应)之间进行通信。
假设使用者购买了家用服务器成套设备,其中,该服务器成套设备包括若干在其中可实施本发明的网络外围设备。进一步假设该外围设备包括时钟无线电设备、WLAN无线电话以及安全照相机。在家用服务器完成供电和确认操作之后,加入外围设备并联网形成数字家用网络。
譬如,安全照相机通常是一种电池供电的小型WLAN设备,其不具有显示装置或者键盘。为了将这种照相机加入家用网络,使用者(例如)将照相机的蓝色点(blue spot)与家庭服务器的蓝色点相邻。在相对短的时间(例如,几秒钟)之后,安全照相机从家用服务器接收到确认信息(即照相机已经被识别并且在家用网络中已被初始化)。譬如,随后,使用者可通过家用服务器的前板LCD、浏览器视窗等,询问若干关于使用者怎样使用新安装的照相机的问题。对于其他外围设备,也可执行类似的配置过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适于使用家用服务器(主机)110配置的外围设备(客户机)150的示意图。在图中与家用服务器上的标记点(即蓝色点)相关的电路被部分地示为包括控制单元112、传输线圈114(其适于向客户机150传输数据和提供功率)、以及接收线圈116。在图中与客户机上的标记点(例如,蓝色的点)相关的电路被示为包括控制单元152、接收线圈154(其适于接收功率和数据)、以及传输线圈156。
在初始化配置过程中,客户机150上的标记点保持与主机上的标记点接近。这两个单元的物理接触不是必须的、但是可以这样实施。对于操作范围进行限制是重要的安全特征,因为这防止了被其他方进行窃听,以及防止了对位于房屋(premise)内、外的设备进行干扰或防止受到这些设备的干扰。如下所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以分时操作模式工作的单个电感器可被用于替代电感器114与116。同样,以分时操作模式工作的单个电感器可被用于替代电感器154与156。通过设置使得主机和客户机的两个标示点相互邻接,线圈112的磁场耦合于线圈152,并为线圈152提供能量。换言之,线圈112和152构成了变压器,从而使得主机110能够与客户机150耦合。二极管156对耦合到线圈154的电磁场进行整流,并使用电容158对其进行滤波,以向控制单元152提供DC功率。
消息格式
如下是根据本发明所使用的消息格式的示例。应当理解,也可使用其他消息格式。譬如,当使用者选择通过浏览器或者LCD板,使主机110对客户机150进行配置时,主机的电路传输连续字节流(譬如,十六进制的字节“66”),从而为客户机开始进行加电。当客户机150经由主机110获得足够的能量来进行操作时,客户机150使用连续的消息流作为其响应,以指示其已经被加电了。在识别和检测到指示客户机已被加电的消息之后,主机向客户机发送命令以读取设备数据。然后,根据设备类型,主机通过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写入命令”消息,发送配置数据到外围设备。而客户机则对每一个命令进行确认,如果任何消息没有获得适当的确认,主机会以上述的顺序重新发送消息序列。在客户机适当地确认最后一个命令之后,主机使用“LCD控制软件”或者“浏览器控制软件”进行显示以返回报告,而使用者则可通过设置于主机中的视觉和/或听觉设备获得通知。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的消息200的字节顺序。
示例消息200包括同步序列(两个十六进制的“AA”字节)210、命令(CMD)/计数(Count)序列(两个字节)220、数据(Data)序列(0到31个字节)230、以及校验字节(CRC8差错检测字节)240。
命令/计数序列220的CMD字节指示操作类型,例如,读取设备数据、写入命令等。命令/计数序列220的计数字节指示消息中的数据字节数。CRC字节240使得接收器能够检测差错,从而阻止格式不正确的消息进行错误的配置。
协议
下面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配置客户机设备的示例协议。应当理解,也可以使用其他协议。首先,设置于主机的电路110开始发送信号,以在电感器114中引起磁场变化。当设置于客户机设备的电路150被设置为与电路110邻近之后,穿过线圈114的磁场感应生成经由两个路径在电路150流通的电流。第一路径流通经过低压降二极管156与电容器158,因而形成适于向外围控制电路152提供功率的DC电压。第二电流路径则经过适于解调消息数据的微分边缘检测器(differentiating edge detector)160。
主机周期性地使用控制电路112,并通过对主机线圈114的功率信号进行频移键控(FSK)调制以传输消息“你在这里吗?”。当客户机被放置于主机信号范围之内时,接收线圈154向客户控制电路152提供信号和功率,客户控制电路152对消息“你在那里吗?”进行解码,并且通过调制器162发送消息“是的,我被复位了”以作为响应。客户机通过对客户机线圈154和/或156中的环流(circulating current)进行调制,将此信息发送至主机。
主机接收线圈114和/或116被设置为,使得在每一功率时钟/FSK脉冲之间都具有静态时间段。在该静态时间段期间,主机接收器118检测接收线圈114和/或116中存在的磁干扰。这些干扰由客户机线圈154和/或156中的环流所导致。客户机能够允许或者禁止客户机线圈154和/或156中的环流,而主机接收器118则能够区分是否存在客户机环流。比较器120将这些指示转换为不同的逻辑电平,并传递给主机控制电路112。
当主机电路从客户机接收到信号“是的,我被复位了”、从而通知主机在附近具有正在运行的客户机之后,主机继续进行配置程序。主机对外围设备进行的配置包括一连串的命令/数据消息块(block),紧跟其后的是验证(verification)命令。每一个消息可包括头部字段(header field)、可选的数据块字段、以及差错检测检查字段。由于主机适于在同一时刻与一个客户机进行通信,因而并不要求在头部字段之中包括明确地指示设备地址的信息。在每一个消息之中包括校验字段是为了保证主机和客户机都不会错误地对寄生(噪声)信号或者其他干扰作出响应。
头部字段的内容指示用于该消息的操作类型,如“你在那里吗?”、“读取设备信息数据”、“读取设备配置数据”、“写入设备配置数据”、或者“确认”。数据字段中的信息根据该消息的操作类型而变化。在所有的情况下,主机发出的命令要由客户机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确认(验证)才能继续操作运行。如果主机接收到了无效的确认或者没有接收到确认,则主机从消息“你在那里吗?”开始,以上述顺序重复发出以上命令。这是切实可行的,因为总的时间周期很短,并降低了两个设备之间的命令乱序的可能性。最后的消息则是客户设备发出的“验证”命令,而当主机确认该消息有效后,配置序列结束。如下的表1示出了向典型的客户设备传输的示例配置消息序列。
表1
图标符号:
P:外围设备发出的数据
M:主设备发出的数据
WLAN设备
M:命令-你在那里吗?
P:是的,我被复位了
M:命令-读取设备数据
P:确认读取命令+设备类型/型号/系列号/MAC地址/ECC
M:写入命令-WLAN模式/通道号/加密模式/WEP密钥/AP识别码/DHCP模式-数据/DNS模式-数据/WINS模式-数据/微软网络名(Microsoft Network Name)
P:确认写入命令+数据验证
X10设备
P:我正在工作
M:命令-读取设备数据
P:确认读取命令+设备类型/型号/序列号/ECC
M:写入命令-设备ID
P:确认写入命令+数据验证
以太网设备
P:我正在工作
M:命令-读取设备数据
P:确认读取命令+设备类型/型号/序列号/MAC地址/ECC
M:写入命令-DHCP模式-数据/DNS模式-数据/WINS模式-数据/微软网络名(Microsoft Network Name)
P:确认写入命令+数据验证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机电路(主机)300和客户机电路(客户机)400的方框图。在主机300和客户机400之间的通信部分地通过设置于主机300中的单一线圈310和设置于客户机400中的单一线圈410而进行的。主机300被示出为包括时钟发生器302、线圈驱动器304、回扫恢复电路306、线圈振铃缓冲器308、线圈310、静态线圈数据恢复电路312,以及数据解码器314。客户机400被示出为包括倍压整流器和谐波振铃箝位电路402、鉴频器404、数据解码器406、存储器408、线圈410、开关412、调制器定时电路414、以及电容器416。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设置于主机300中的元件中的某些元件的更加详细的示意图。时钟发生器电路302提供施加于节点A处的时钟信号CLK。根据PSK技术,信号CLK在两种不同的频率下传输,具体使用哪种频率取决于从主机传输于客户机的信号是“1”还是“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主机300向客户机400传输“0”时,CLK信号的频率为10.33KHz;而当主机300传输“1”至客户机400时,CLK信号的频率则为11.48KHz。当客户机400向主机300传输数据时,信号CLK的频率保持在10.33KHz不变。图7示出了信号CLK作为时间的函数时的波形。
示例的回扫恢复电路304被配置为:当驱动信号被移去之后,捕捉线圈310的回扫能量。回扫电路310被示出为包括二级管322、电阻器324以及电容器326,其中,为上述元件的选择适当的值,从而使得产生的回扫脉冲大小相等、幅度相反,并且具有与有源(active)驱动信号相同的持续时间。如图7所示,初始的线圈脉冲为负50伏特,而作为其结果而产生的回扫脉冲则为正50伏特。由于回扫恢复电路306中的元件(如电阻器324)的值被选择为能够使在节点B产生的回扫脉冲与在节点A提供的驱动脉冲具有相同的幅度,因此,节点B的脉冲具有与节点A的脉冲相同的持续时间。客户机400和主机300被配置为使用由节点B所提供的脉冲同步它们的时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线圈驱动器304适于控制提供到节点A的时钟信号CLK的脉冲宽度,从而使得线圈310被时钟发生电路302或者回扫电路306驱动大约25%的时间。根据本发明,这样做是为了允许单一线圈310传输功率和主机数据,从而使得在“接收静态时间间隔”期间内(即主机从客户机300接收数据时),线圈310不与电压源耦合。
通过使线圈在事先确定的时钟期间内可用,根据本发明这便于检测从客户机向主机的信号传输。
线圈振铃缓冲器308适于包括二极管342、344、346、电容器340以及电阻器348,其中,这些元件被选择为能够抑制由于向线圈310提供脉而产生的电压振铃。二级管适于当振动信号低于一个二级管压降或者低于大约0.6伏特时,对电阻器348与电容器340进行去耦(decouple),从而防止线圈振铃缓冲器308使从客户机400接收的信号衰减。换言之,线圈振铃缓冲器308被配置为保证,当数据从客户机400传输至主机300时,线圈310是处于静态模式下的。
静态线圈数据恢复电路312在其中包括比较器356、一对反并联(anti-parallel)二级管366和368。电阻器352和364形成了电阻分压器电压,以为比较器356的端子10提供参考电压。节点B的电压被提供到电阻器350的第一端子,而电阻器350具有与节点C耦合的第二端子,节点C也与比较器356的第二输入端子I1耦合。电阻器350具有相对大的电阻值(如10K),并与反并联二极管366、368一起被配置为抑制节点B处的巨大电压变化对比较器356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进一步保证节点C的电压被限制于±0.6伏特之间(假设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为0.6伏特)。静态线圈数据恢复电路312适于检测在主机线圈310中的、由谐振电阻器416和接收线圈410所组成的客户机储能电路中的谐振环流导致的相对比较小的电压变化。如图7所示,节点C上的电压信号在+0.6伏特与-0.6伏特之间变化。节点C上的电压信号干扰702与704则是由客户机400的谐振电路中的循环流通电流所导致的。
设置于客户机400中的线圈410被调整为以两倍于主机时钟频率的频率进行谐波振荡。当客户机线圈410与线圈310相邻近时,在客户机400的谐波储能电路中的环流对主机线圈310进行干扰,从而使得在主机时钟时间段之间的时间段,比较器356的输出改变状态。对节点C上的电压信号的这些干扰(在图7中由参考数字702和704指示)由在客户机400的谐波储能电路中的环流导致。因此,当在节点C中检测到这种干扰时,认为已经从客户机400向主机300传输了逻辑“1”;以及在节点C没有检测到这种干扰时,认为已经从客户机400向主机300传输了逻辑“0”。
比较器356的输出信号被提供到电阻器358的其中一个端子,而电阻器358的另一个端子则被用于驱动缓冲器370的输入端子。电阻器360也被布置于在供电电压和缓冲器370的输入端子之间。缓冲器370适于反相和缓冲从比较器处接收的信号。缓冲器370也是一种施密特触发器,其适于消除或者最小化在比较器356的输出中存在的任何残余噪声。缓冲器370的输出端子与节点D(其具有如图7所示的时序图)耦合。参考数字710、712和714标示了节点D上的驱动脉冲。而参考数字720和722则标示了从客户机400接收的数据脉冲。数据脉冲720对应于节点C上的信号干扰702,而数据脉冲722则对应于节点C上的信号干扰722。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设置于客户机400中的一些元件的更加详细的示意图。电容器416与电感器410形成了谐波储能电路。当晶体管开关412闭合时,电感器410与电容器416耦合,因而使得客户机400能够同步地相对于主机300的时钟信号传输数据;当晶体管开关412断开时,电感器410不再与电容器416耦合,因而不允许客户机400传输数据到主机300。将谐波储能电路调谐为主机时钟频率。由于主机是调频的,因此该调谐相等于主机所使用的两个频率的几何中间频率。晶体管412响应于微型处理器600提供的信号被断开或闭合。
倍压整流器与谐波振荡箝位电路402被示出为包括二级管802、804与电容器806、808。二极管802、804和电容器808构成了倍压器,而其输出被提供到储存电容器806并在其中存储。当储存电容器806与主机进行通信时,储存电容器806便成为向客户机400提供能量的能量源。
微型处理器600包括鉴频器404、数据解码器406和存储器408(图4)。微型处理器600的输入端子GP2经由电容器808和电阻器820接收从谐波储能电路来的信号,并且将该信号提供到鉴频器。鉴频器被配置为对从主机接收的数字系列数据流进行解码,并从其中取得时序信息。鉴频器可以使用软件方式实现,也能以微型处理器内部的硬件方式实现。所取得的时序信息通过微型处理器600的管脚GP4/Cout和电容器822施加于开关412。倍压器402还为鉴频器的输入提供电压箝位。这就将鉴频器的输入信号的正负峰值限制为与客户机的功率供应电压的幅度相等。微型处理器600的剩余管脚被用于读取非易失性存储器(即设置于微型处理器600中的EPROM)中的内容。
由于当主机与客户机完成通信时停止供应功率,主机数据被进一步储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408中。如上所述,在图6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非易失性存储器被设置于微型处理器600之中。
如果主机进行请求,客户机可能会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储存的任何信息发回主机。这些数据可能是在早些时候由主机所发出的,或者是其他任何数据,如事先(譬如,在生产过程中)储存于存储器中的识别签名(signature)。图6中示出的连接器830被用于访问设置于微型处理器600中的存储器所储存的数据。
如上所述,施加于开关(调制器)412的信号被定时为与主机时钟信号同时出现,并具有与主机时钟的某个倍数确切相等的持续时间。
由于当谐波储能电路在暂时性地不谐振时,主机功率不可用,因而这些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受到储存电容器806的电容量的限制。通常,不能每隔一个主机时钟周期地超过上述比率(rate),因为谐波储能电路被要求保持功率存储电容806上的电荷。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而不具有限制性。多种的可选择方式和相同物是可能的。本发明不对编码、解码、调制、解调、线圈驱动、回扫恢复、线圈振铃缓冲器、静态线圈数据恢复、倍压、鉴频器等进行限制。本发明不限制于用于传输数据的比率。本发明不限制于在本发明的公开中所设置的集成电路的类型。本公开也不限制于任何一种特定类型的、可被用来制造本发明的处理技术,如CMOS、双极型、或者BICMOS。此外,减法操作或者乘法操作对于本发明是显而易见的,并被认为在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

Claims (22)

1.一种被配置为经由磁场建立通信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线圈;
线圈驱动器,与所述线圈耦合,并适于接收时钟信号;
回扫恢复电路,与所述线圈耦合;其中,所述线圈驱动器和所述回扫恢复电路适于在第一时间段在所述线圈中感应磁场;
线圈振铃缓冲器,与所述线圈耦合;以及
静态数据恢复电路,与所述线圈耦合;其中,所述数据恢复电路适于在第二时间段,经由所述线圈接收数据,其中,所述线圈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处于静态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线圈振铃缓冲器,与所述线圈耦合并适于确保当所述设备接收数据时,所述线圈处于静态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时钟信号被配置为:当所述设备传输“1”时,所述时钟信号以第一频率运行,而当所述设备传输“0”时,所述时钟信号以第二频率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时钟信号被配置为当所述线圈处于静态模式时,以所述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的任一种频率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位于其外表面用于指示所述线圈在主机设备中的位置的标示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数据解码器,与所述静态数据恢复电路耦合,并且被配置为对从所述静态数据恢复电路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主机设备被配置为,当与外围设备邻近时,向所述外围设备供应能量。
8.一种被配置为经由磁场建立通信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线圈;
谐振电容器,与所述线圈耦合;以及
开关,当所述设备处于通过所述线圈以磁场方式传输数据的模式时,所述开关适于将所述线圈耦合到所述电容器,以及当所述设备处于通过所述线圈以磁场方式接收数据的模式时,所述开关适于将所述线圈与所述电容器去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
倍压器,其适于使由通过所述线圈接收的比特流产生的电压加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设置于所述设备中的所述线圈被调整为当第二线圈被设置为与第一线圈邻近时,以多倍于所述第二线圈的时钟频率的频率谐振,其中,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第二设备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
鉴频器;
数据解码器;以及
调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储存电容器,适于储存归功于所述第一线圈中形成的磁场而产生的电荷,而所述第一线圈中的所述磁场是响应所述第二线圈中形成的磁场形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鉴频器、所述数据解码器、以及所述调制器在位于所述设备的处理器中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储存电容器还适于将所述倍压器产生的电压提供到所述处理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提供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开关的控制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17.一种包括主机设备与客户机设备的系统,其中,所述主机设备适于向所述客户机设备供应功率,以及当被位于所述主机设备中的第一线圈与位于所述客户机设备中的第二线圈邻近时,所述主机设备还适于对所述客户机进行配置;其中,所述主机设备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耦合的线圈驱动器,所述线圈驱动器适于接收时钟信号并向所述第一线圈提供驱动信号;所述客户机设备包括与所述第二线圈耦合的谐振电容器;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在所述第一线圈中形成第一磁场,并响应于所述驱动信号向所述客户设备提供功率和数据;在第二时间段以及响应于在所述第二线圈中生成的第三磁场,在所述第一线圈中形成第二磁场;其中,所述第三磁场被生成以从所述客户机传输数据到所述主机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主机系统进一步包括:
回扫恢复电路,与所述第一线圈耦合;
线圈振铃缓冲器,与所述第一线圈耦合;
与所述第一线圈耦合的静态数据恢复电路,所述数据恢复电路适于在所述第二时间段期间,经由所述第一线圈接收数据,其中,在所述第二时间段期间所述第一线圈处于静态模式,并且所述线圈正在从所述客户机设备向所述主机设备传输数据;以及
线圈振铃缓冲器,与所述第一线圈耦合并适于确保当从所述主机设备接收数据时,所述第一线圈处于静态模式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主机设备和客户机设备的外表面具有标示点,以分别指示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主机设备和所述客户机设备上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主机设备传输“1”至所述客户机设备时,所述主机设备适于接收被配置为以第一频率运行的时钟信号;而当所述主机设备传输“0”至所述客户机设备时,所述主机设备接收被配置为以第二频率运行的时钟信号。
21.一种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设备放置为与所述第二设备相邻;
响应所述第一设备生成的驱动信号,在位于所述第一设备中的线圈中建立磁场;
将在所述第一线圈中建立的磁场耦合到所述第二设备中的第二线圈;
使用与所述第二线圈耦合的所述磁场为所述第二设备加电;以及
使用与所述第二线圈耦合的所述磁场,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提供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静态数据恢复模式,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能够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数据;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设备中生成的信号,在所述第二线圈中建立磁场;
将所述第二线圈中建立的所述磁场耦合到所述第一线圈;
使用耦合到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磁场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提供数据。
CNA2005800222025A 2004-06-30 2005-06-30 用于配置网络装置的方法与设备 Pending CN1011427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8473104P 2004-06-30 2004-06-30
US60/584,731 2004-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2759A true CN101142759A (zh) 2008-03-12

Family

ID=3578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222025A Pending CN101142759A (zh) 2004-06-30 2005-06-30 用于配置网络装置的方法与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41420A1 (zh)
CN (1) CN101142759A (zh)
GB (1) GB2432083B (zh)
WO (1) WO2006004990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4340B (zh) * 2008-09-11 2012-12-0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便携设备、显示装置以及设备间通信系统
CN103546199A (zh) * 2012-07-17 2014-01-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563213A (zh) * 2011-05-31 2014-02-05 苹果公司 合并来自谐振磁电力系统中的多个谐振磁接收器的电力
CN103858357A (zh) * 2011-09-30 2014-06-1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无线感应式电力输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5658B1 (en) 2001-05-18 2006-06-20 Pal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and recharging a connector-less portable computer system
USD640976S1 (en) 2008-08-28 2011-07-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upport structure and/or cradle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8401469B2 (en) * 2008-09-26 2013-03-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hield for use with a computing device that receives an inductive signal transmission
US8385822B2 (en) * 2008-09-26 2013-02-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rientation and presence detection for use in configuring operations of computing devices in docked environments
US8712324B2 (en) 2008-09-26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uctive signal transfer system for computing devices
US8850045B2 (en) 2008-09-26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ing and sharing resources amongst devices
US8527688B2 (en) * 2008-09-26 2013-09-03 Palm, Inc. Extending device functionality amongst inductively linked devices
US8234509B2 (en) * 2008-09-26 2012-07-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rtable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8868939B2 (en) 2008-09-26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rtable power supply device with outlet connector
US20110106954A1 (en) * 2008-09-26 2011-05-05 Manjirnath Chatterje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ly pairing devices to share data or resources
US8688037B2 (en) * 2008-09-26 2014-04-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agnetic latching mechanism for use in mating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to an accessory device
US9083686B2 (en) * 2008-11-12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ocol for program during startup sequence
EP2377296B1 (en) * 2009-01-05 2019-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ior connector scheme for accessorizing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emoveable housing segment
TWI405418B (zh) * 2009-04-21 2013-08-11 Aspeed Technology Inc 傳輸裝置
US8422573B2 (en) * 2009-07-16 2013-04-16 Aspeed Technology Inc. Transmitting device
US8954001B2 (en) * 2009-07-21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bridge circuit for bi-directional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US9395827B2 (en) * 2009-07-21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for detecting orientation of magnetically coupled devices
US8437695B2 (en) * 2009-07-21 2013-05-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wer bridge circuit for bi-directional inductive signaling
US8755815B2 (en) 2010-08-31 2014-06-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 ID for position determination
US8395547B2 (en) 2009-08-27 2013-03-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ocation tracking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D674391S1 (en) 2009-11-17 2013-01-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ocking station for a computing device
WO2012050948A1 (en) 2010-09-29 2012-04-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ocation tracking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BR112014027491B1 (pt) * 2012-05-03 2022-07-12 Atlas Copco Industrial Technique Ab Sistema de transmissão, ferramenta de potência e método para transmissão sem fio
JP6337308B2 (ja) * 2012-05-20 2018-06-06 フィリップス アイピー ベンチャーズ ビー ヴィ ワイヤレス電源システムにおいて通信を行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A2908452C (en) 2013-03-29 2016-06-07 Nissan Motor Co., Ltd.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system
EP3831094A4 (en) 2018-07-31 2022-06-15 Earlens Corporation INDUCTIVE COUPLING COIL STRUCTURE IN A CONTACT HEAR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1121A (en) * 1988-04-11 1997-12-23 Uniscan Ltd. Transducer and interrogator device
US5661470A (en) * 1994-03-04 1997-08-26 Karr; Gerald S. Object recognition system
SG54559A1 (en) * 1996-09-13 1998-11-16 Hitachi Lt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ic card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ic card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4340B (zh) * 2008-09-11 2012-12-0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便携设备、显示装置以及设备间通信系统
CN103563213A (zh) * 2011-05-31 2014-02-05 苹果公司 合并来自谐振磁电力系统中的多个谐振磁接收器的电力
CN103582990A (zh) * 2011-05-31 2014-02-12 苹果公司 磁去耦的成紧密间隔阵列的多个共振线圈
CN103582990B (zh) * 2011-05-31 2016-03-16 苹果公司 磁去耦的成紧密间隔阵列的多个共振线圈
CN103563213B (zh) * 2011-05-31 2016-08-17 苹果公司 合并来自谐振磁电力系统中的多个谐振磁接收器的电力
CN103858357A (zh) * 2011-09-30 2014-06-1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无线感应式电力输送
CN103858357B (zh) * 2011-09-30 2016-10-0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无线感应式电力输送
CN103546199A (zh) * 2012-07-17 2014-01-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546199B (zh) * 2012-07-17 2015-07-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04990A3 (en) 2007-04-26
US20060041420A1 (en) 2006-02-23
WO2006004990A2 (en) 2006-01-12
GB0700741D0 (en) 2007-02-21
GB2432083B (en) 2009-01-07
GB2432083A (en) 200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2759A (zh) 用于配置网络装置的方法与设备
AU703914B2 (en)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with improved sensitivity
US6990317B2 (en) Interference resistant wireless sensor and control system
EP0688454B1 (en) Multi-mode identification system
JP4775375B2 (ja) 電磁トランスポンダのチャージ変調方法
KR100281401B1 (ko) 멀티-메모리 전자식 태그
US6128290A (en) Personal data network
CN101453235B (zh) 一种集成于手机的防儿童走失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1180807A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JPS6246281A (ja) 確認システム
JPH0566827B2 (zh)
US5600683A (en) Communication data format
US6067325A (en) Modem designs, and systems using the modem designs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number of remote locations and one or more central locations
JPH01500954A (ja) モデムおよび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JPH05502147A (ja) エネルギー及びデータ転送の方法とシステム
US11824658B2 (en) Channel disrup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06249505U (zh) 听力残障人士手环振动提醒门铃
CN104573773A (zh) 一种智能卡读写方法
JP3084777B2 (ja) 電力線搬送通信方式及び電力線搬送通信装置
JP2000307465A (ja) Bpsk復調回路と該回路を有する非接触式icカードシステム
KR100260988B1 (ko) 보오 레이트 생성 장치
US2020006492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reless inpu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5526192A (zh) 身份证信息的获取电路、方法、机具、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596311A (zh) Rfid芯片的多协议解码电路
AU738725B2 (en) Identif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