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5654A - 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5654A
CN101135654A CNA2007100466463A CN200710046646A CN101135654A CN 101135654 A CN101135654 A CN 101135654A CN A2007100466463 A CNA2007100466463 A CN A2007100466463A CN 200710046646 A CN200710046646 A CN 200710046646A CN 101135654 A CN101135654 A CN 101135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ement
subsurface defect
face
sample
sam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466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朱健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A2007100466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356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5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56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Materials By Characteristic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表面缺陷的光学检测新方法,其步骤为:先将同种或异种材质样品端面进行精密抛光,后以光胶胶合形式将两精密抛光端面贴合而形成一整体样品。对该整体样品与光胶面垂直的表面进行研磨加工之后,对样品稍加热分离样品,轻度腐蚀光胶端面扩展闭合亚表面缺陷,借助测量显微镜观察与研磨面相交的光胶面边端进行亚表面缺陷形貌和深度测量。与已有的亚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不需要任何特殊设备装置,具有原理简单,成本低廉,测量结果直观,检测速度快的特点。

Description

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加工,特别是一种用于光学加工中产生的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一种适合于检测脆性材料亚表面缺陷深度和形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激光核聚变需求的牵引下,美、日、法、中、英、俄等国先后建造了20多台大型激光驱动装置。美国和法国正分别建造“国家点火装置”和兆焦耳激光器,俄罗斯计划建造ISKRA-6激光装置,我国也正在研制神光3激光装置。高功率激光装置需要大量高精度、大口径光学元件。美国NIF激光系统中用于全口径(0.5~1m)光束的光学元件超过7000多件,还有15000~20000件较小的光学元件。在大口径光学元件中,主要有平板玻璃、KDP晶体、熔石英玻璃等光学元件,它们以高精度面形、超光滑表面、大口径以及大批量为特征。随着能量密度的逐渐升高,光学元件的抗激光损伤能力越来越受重视。
这些光学元件在经研磨、抛光等光学加工后,材料表面以下通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即亚表面损伤,例如微裂纹、残余应力等,也可称为亚表面缺陷。这些亚表面缺陷,尤其是微裂纹在高能激光辐照下可能导致局部场增强,降低光学材料的抗激光损伤能力,限制强激光系统的功率密度进一步提高。因此亚表面缺陷深度的有效检测,对有效地预测和控制光学加工产生的亚表面缺陷深度以及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磨是光学加工成形的重要工序,也是亚表面缺陷产生的主要过程。罗切斯特大学光学加工中心首先提出了“击坑法”来测量研磨过程中产生的亚表面缺陷深度,其装置示意图见图1。“击坑法”基本步骤为:研磨样品表面后,用10%氢氟酸腐蚀样品研磨面30秒。由于亚表面微裂纹大多是沿着样品表面向下的闭合裂纹,不易观察,通过酸液的毛细作用渗入亚表面裂纹腐蚀裂纹壁以扩张闭合的微裂纹。在样品表面氢氟酸腐蚀处采用已知直径的钢球结合抛光液抛光出球冠状凹坑以暴露出亚表面缺陷。沿着表面法向的亚表面裂纹与凹坑球冠面相交呈点状,且截面缺陷点密度从凹坑边缘向中心逐渐降低,凹坑足够深时,凹坑中心为无缺陷区域,见图2,借助测量显微镜分别测量凹坑直径和亚表面缺陷截至区域直径,利用几何关系从凹坑球矢深度中减去无缺陷区域球矢深度,得出亚表面缺陷深度。亚表面缺陷深度几何计算公式为:
SSD = [ R - R - ( D 1 / 2 ) 2 ] - [ R - R - ( D 2 / 2 ) 2 ]
其中
SSD是亚表面缺陷深度
R  是钢球半径
D1 是凹坑直径
D2 是亚表面缺陷环带内径
基于相似的原理,以磁流变抛光设备代替“击坑法”中的钢球在研磨样品表面抛出凹槽,并采用触针式轮廓仪测量出凹槽形貌再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亚表面缺陷深度。
以上提到的两种检测亚表面缺陷方法,都属于破坏性检测,需要特殊专用的辅助设备,如击坑装置和磁流变抛光设备,通过抛光的方式去除研磨样品局部表面材料暴露出亚表面缺陷,并通过一定的几何原理间接计算出亚表面缺陷深度。在样品表面局部区域抛光过程中,由于抛光正压力的作用,导致微裂纹的扩展而引入附加缺陷,且抛光非常耗时,通常需要耗费数小时以上才能充分暴露出亚表面缺陷。虽然磁流变抛光方法可以较快地实施检测,但是磁流变抛光设备非常昂贵。另外凹槽、凹坑通过平面截面的形式表现亚表面缺陷,不能真实呈现亚表面缺陷形貌特征,间接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得出亚表面缺陷深度精度有限,且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的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先将同种或异种材质样品的用于胶合的端面进行精密抛光;
2、以光胶胶合形式将两精密抛光面贴合以形成整体样品;
3、对整体样品与光胶面相垂直的表面进行研磨;
4、将整体样品稍加热以分开光胶面;
5、使用5%的氢氟酸对光胶面轻度腐蚀,以显现出微裂纹;
6、借助测量显微镜观察与研磨面相交的光胶面的边端,实施亚表面缺陷形貌和深度测量。
本发明是基于同一材料在相同加工条件下会产生相同亚表面缺陷的前提下的亚表面缺陷的测量方法,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效果是:
1)不需要任何其它辅助设备去除研磨表面材料暴露出亚表面缺陷,只需要研磨后拆开光胶合面就可以实施亚表面缺陷的观察与检测,工序简单,比“击坑法”更容易实现。
2)由于整体样品研磨后不需要通过抛光的方式去除研磨表面材料暴露亚表面缺陷,因而不会引入新的缺陷,
3)节省了实施亚表面缺陷检测前的准备时间,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
4)本发明检测表面与研磨面垂直,可直接观测到亚表面缺陷形貌深度及二维分布,能够给出亚表面缺陷层的真实结构,弥补了“击坑法”等测量参数单一的不足。
5)当选用不同材质脆性材料时,可比较同一研磨工艺参数下产生的亚表面缺陷的差异,如同时选用BK7,或BK7与熔石英。光胶对面形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当光胶不能实施时,可采用加拿大树胶等胶合剂代替。
6)本发明的缺点在于使用的样品在研磨前需要进行精密抛光,但这在传统加工设备中就可实现,另外腐蚀光胶面不能保证暴露出所有的微裂纹。由于微裂纹垂直研磨面而平行胶合端面,因此酸蚀不会导致亚表面缺陷的纵向扩展,不会引入更多新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击坑法”装置示意图
1是样品,2是已知直径钢球,3是铝环,4是摇柄
图2是现有的“击坑法”抛光凹坑示意图
1是样品,5是亚表面缺陷
图3是本发明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样品6和样品7等尺寸样品,端面8和端面9,整体样品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内容,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优选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制作脆性材料样品6和样品7,为方便光胶,本实施例以相同尺寸的长方体样品为例,对待胶合端面8和端面9进行精密抛光;
然后按照光胶工艺使精密抛光面8和精密抛光面9贴合,形成一个整块样品10;
对该整体样品10与光胶面垂直的表面进行散粒磨料或者固着磨料研磨后,通过加热等方式分离样品;
使用5%的氢氟酸对光胶面轻度腐蚀;
最后,借助测量显微镜观察与研磨面相交的光胶面边端进行亚表面缺陷形貌和深度测量。
试用表明,本发明方法不需要任何特殊设备装置,具有原理简单,成本低廉,测量结果直观,检测速度快的特点。

Claims (1)

1.本发明的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先将同种或异种材质样品的用于胶合的端面进行精密抛光;
②以光胶胶合形式将两精密抛光面贴合以形成整体样品;
③对整体样品与光胶面相垂直的表面进行研磨;
④将整体样品稍加热以分开光胶面;
⑤使用5%的氢氟酸对光胶面轻度腐蚀,以显现出微裂纹;
⑥借助测量显微镜观察与研磨面相交的光胶面的边端,实施亚表面缺陷形貌和深度测量。
CNA2007100466463A 2007-09-29 2007-09-29 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Pending CN1011356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466463A CN101135654A (zh) 2007-09-29 2007-09-29 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466463A CN101135654A (zh) 2007-09-29 2007-09-29 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5654A true CN101135654A (zh) 2008-03-05

Family

ID=39159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466463A Pending CN101135654A (zh) 2007-09-29 2007-09-29 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5654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163A (zh) * 2010-06-03 2010-09-01 成都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 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的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2155931A (zh) * 2010-12-02 2011-08-17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温度场有限元分析仿真的亚表面损伤检测方法
CN103399021A (zh) * 2013-08-15 2013-11-20 厦门大学 一种透明光学元件亚表面裂纹的检测方法
CN104089963A (zh) * 2014-07-02 2014-10-0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光学玻璃亚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CN104132944A (zh) * 2014-07-11 2014-11-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检测球面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程度表征参数的方法
CN107664641A (zh) * 2017-10-10 2018-02-06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光照强度的工程陶瓷磨削损伤检测方法
CN109030132A (zh) * 2018-06-14 2018-12-1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蠕变损伤对比试块制备方法、损伤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686614A (zh) * 2019-10-11 2020-01-14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深度信息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2355882A (zh) * 2020-11-09 2021-02-12 西安奕斯伟硅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表面损伤层深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008917A (zh) * 2021-03-19 2021-06-2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一种硬脆光学晶体表面损伤宏微观综合检测方法
CN117470130A (zh) * 2023-12-28 2024-01-3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磁流变抛光元件表面刀痕质量的定性评价方法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163A (zh) * 2010-06-03 2010-09-01 成都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 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的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2155931A (zh) * 2010-12-02 2011-08-17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温度场有限元分析仿真的亚表面损伤检测方法
CN102155931B (zh) * 2010-12-02 2012-09-05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温度场有限元分析仿真的亚表面损伤检测方法
CN103399021A (zh) * 2013-08-15 2013-11-20 厦门大学 一种透明光学元件亚表面裂纹的检测方法
CN103399021B (zh) * 2013-08-15 2015-11-04 厦门大学 一种透明光学元件亚表面裂纹的检测方法
CN104089963B (zh) * 2014-07-02 2016-11-0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光学玻璃亚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CN104089963A (zh) * 2014-07-02 2014-10-0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光学玻璃亚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CN104132944B (zh) * 2014-07-11 2017-02-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检测球面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程度表征参数的方法
CN104132944A (zh) * 2014-07-11 2014-11-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检测球面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程度表征参数的方法
CN107664641A (zh) * 2017-10-10 2018-02-06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光照强度的工程陶瓷磨削损伤检测方法
CN109030132A (zh) * 2018-06-14 2018-12-1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蠕变损伤对比试块制备方法、损伤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686614A (zh) * 2019-10-11 2020-01-14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深度信息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686614B (zh) * 2019-10-11 202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深度信息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2355882A (zh) * 2020-11-09 2021-02-12 西安奕斯伟硅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表面损伤层深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2355882B (zh) * 2020-11-09 2022-04-22 西安奕斯伟硅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表面损伤层深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008917A (zh) * 2021-03-19 2021-06-2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一种硬脆光学晶体表面损伤宏微观综合检测方法
CN113008917B (zh) * 2021-03-19 2022-12-0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一种硬脆光学晶体表面损伤宏微观综合检测方法
CN117470130A (zh) * 2023-12-28 2024-01-3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磁流变抛光元件表面刀痕质量的定性评价方法
CN117470130B (zh) * 2023-12-28 2024-03-0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磁流变抛光元件表面刀痕质量的定性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5654A (zh) 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Yin et al.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subsurface damage: a review
Li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urface damage and surface roughness of optical materials in grinding and lapping processes
CN101672625B (zh) 硬脆性光学材料亚表面损伤层厚度的测量方法
Jacobsen et al. Concrete–ice abrasion mechanics
CN103115927B (zh) 光学玻璃抛光亚表面损伤无损检测方法
CN100595580C (zh) 汽车退役曲轴剩余疲劳寿命的检测方法
Solhtalab et al. Cup wheel grinding-induced subsurface damage in optical glass BK7: an experimental,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Yang et al. Investigation of scratching sequence influence on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 of glass-ceramics by the multiple scratch tests
Tan et al. Study of polycrystalline Al2O3 machining cracks us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CN103163154B (zh) 一种硬脆性高精元件亚表面损伤程度的表征方法
CN104061853A (zh) 一种光学材料亚表面损伤层深度及形貌测量方法
CN105628787A (zh) 风电偏航、变桨轴承的无损检测方法
CN105196116A (zh) 一种高精度金刚石玻式压头的机械刃磨方法
CN110220923A (zh) 一种光学玻璃磨粒加工亚表面裂纹损伤分布特征检测方法
CN105675419A (zh) 双锥形压入预测材料单轴本构关系测定方法
CN107037059A (zh) 一种光学材料亚表面裂纹深度的检测方法
CN110308170A (zh) 一种火电厂用9-12%Cr钢老化损伤风险评估方法
Xiao et al. Subsurface damage model in single and double scratching of fused silica with a blunt indenter
CN203443934U (zh) 双晶组合式超声波换能器
Qin et al. Subsurface damage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in-walled complex curved-surface component
Mostofa et al. Micromechanical machining of soda lime glass
CN104007177A (zh) 冷拔无缝钢管心部的微孔状缺陷的检测方法
Wang et al. Evaluation of subsurface damage layer of BK7 glass via cross-sectional surface nanoindentation
Wang et al. Study on subsurface damage behavior in ductile ultra-precision grinding of sapphire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 signal proces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