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4548A - 具有轿厢和对重的电梯设备和用于布置电梯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轿厢和对重的电梯设备和用于布置电梯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4548A
CN101134548A CN200710148343.2A CN200710148343A CN101134548A CN 101134548 A CN101134548 A CN 101134548A CN 200710148343 A CN200710148343 A CN 200710148343A CN 101134548 A CN101134548 A CN 101134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ounterweight
lift facility
guide rail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83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4548B (zh
Inventor
尼古拉斯·格雷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01134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4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4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4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9/00Mining-hoist operation
    • B66B19/007Mining-hoist operation method for modernisation of ele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在具有竖井(4)中的轿厢(2)和对重(3)的电梯设备(1)中,轿厢(2)和对重(3)由两条导轨(5)引导。该竖井(4)由竖井壁(6)和竖井门(7)限制,确定了电梯设备(1)的横截面。根据本发明,电梯设备(1)的横截面被实现,以便:它大体上对应于轿厢(2)的横截面区域、对重(3)的横截面区域和轿厢(2)与壁(6)之间、对重(3)与壁(6)之间以及对重(3)与轿厢(2)之间的安全区域(11,12,13,14)的总和。该轿厢(2)的横截面区域得到相应地最大化,并且可用于运送人或物的运送区域得到相应的扩大。

Description

具有轿厢和对重的电梯设备和用于布置电梯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导言部分的、具有轿厢和对重的电梯设备,并涉及用于布置电梯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设备被安装入竖井中。它实际上包含通过支撑装置与对重连接的轿厢。利用可选择地作用在支持装置或直接作用在轿厢上或对重上的驱动装置,该轿厢沿大体上垂直的轿厢运行路径运动,并且该对重沿大体上垂直的对重运行路径运动。
从公开的说明书DE 4423412已知其中利用一对或利用两条导轨限定轿厢运行路径和对重运行路径的电梯设备。该竖井空间能够得到更好地利用。
发明内容
目前,本发明具有使轿厢的横截面区域(面积)最大化从而最优地利用建筑物中的横截面的目标。此外,应展示出电梯设备在建筑物中的总体最佳空间利用的可能方案。该电梯设备应能够以最优的方式布置或安排。
独立专利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实现了这个目标。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有利改进由从属专利权利要求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设备包括竖井中的轿厢和对重,以及用于共同引导轿厢和对重的两根导轨。该电梯竖井由竖井壁和竖井门限制。该竖井壁和至少一个竖井门限定了可用于电梯设备的横截面。
根据本发明,轿厢的横截面区域(面积)现在得以最大化,其中:除对重所需的横截面区域,和轿厢与壁或竖井门之间、对重与壁之间和对重与轿厢之间的安全区域外的电梯设备的总横截面区域可被用作轿厢的横截面区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于轿厢的横截面区域被最大化,并且可用于运送物品或人的轿厢区域能够尽可能地大。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从DE 4423412已知的用于引导轿厢和对重的共用导轨对,消除了对更多的单个导轨的横截面需要,并且另外,特别地不存在用于支持装置、竖井信息装置或速度限制器电缆的更多横截面。引导对重和轿厢用的导轨大体上被布置在无论如何需要作为轿厢和对重之间的安全横截面的横截面内。除最大化地利用横截面之外,由于使用了较少的材料并且组装成本能够保持较小,同时导致经济的电梯设备。
所需的安全区域针对不同的需要。一方面,诸如例如电梯标准EN81的安全标准限定了最小间距。其它标准限定了用于减小被卡住危险的间距。此外,这些间距考虑了由构造引起的公差和非平面性。这些间距根据选定的构造方法选择。结果的安全区域(面积)为对应的宽度尺寸或长度尺寸与这些间距的乘积。有利地,轿厢与壁之间以及对重与壁之间的安全区域对应于小于50毫米的安全间距(SW)。约为15到40毫米的间距证实为是理想的。小的间距被选择用于诸如例如在竖井门的区域中的可设置间距,而在未加工水泥壁的区域中选择比较大的间距,因为那里会导致更大的非平面性。对重与轿厢之间所需安全区域有利地对应于约50毫米的安全间距(SKG)。如果例如维修代表为了维修工作目的在轿厢上行进,为减小卡住效果建议这种间距。显然,如果例如提供将防止对重和电梯轿厢在竖井中相交时捕获的其它安全措施,这种间距也可被减小。
有利地,导轨或每根导轨是具有两个引导板和紧固板的T型导轨,其中:导轨的高度或紧固板的高度近似对应于对重的厚度。第一引导板用于引导轿厢,并且第二引导板用于引导对重。该紧固板用于将导轨紧固到墙壁。有利地,轿厢和对重的引导板被布置在一个平面中。同时,该平面形成对重和轿厢的引导平面。采用那种方式实现的导管是紧凑结构,并且因此它需要很少的空间。它可被布置在安全表面或间距(SKG)的区域中。
在实施例的变型中,与用于引导对重的引导板相比,引导轿厢用的引导板具有更高的强度。轿厢侧的引导板会经受相对更高的负载,这是有利的。因此,该导轨能够以最优的方式适合于预期负载。
在特别有效的实施例中,由引导板限定的对重的引导平面被布置以相对于对重的重力线侧向偏置。关于这一点,对重侧处的引导板可被布置在轿厢附近。由于紧固板可被构造为适合地高和刚性,这实现了刚性导轨的结构。
有利地,电梯轿厢配置有:轿厢制动器,它在驱动中由电气装置控制,并且其驱动控制不需要电梯竖井中的任何附加横截面。相应地,能够消除布置速度限制器电缆的横截面要求。此外,采用那种方式的电受控驱动的轿厢制动器可被用于提高电梯设备在建筑物中的总的空间利用。因此,当需要用于维护目的时,这种电梯轿厢制动器能够用于在轿厢下方或上方配备保护空间的目的。由于在需要的情况中,这种轿厢制动器还可沿向上方向生成实质制动力,其用于配备临时保护空间的使用在向上方向上也是可能的。同样地,由于利用电驱动控制器和相关状态传感器,在到达端部停止点前能够及时探测到电梯设备的失效工作状态,因此利用那种类型的轿厢制动器几乎能够完全取消竖井端部处的缓冲器。
在通过实例的实施例中,利用确定和监视轿厢相对于导轨或电梯竖井或电梯竖井壁的运行速度的速度监视装置,执行轿厢制动器的驱动控制。这能够利用沿导轨运行的转速计实现,为了确定速度,可以使用安装在导轨上的磁编码条或者可使用光学系统。有利地,可以使用同时包含有关电梯轿厢在竖井中的位置的信息的传感器。因此,能够执行依赖位置的制动,并作为其结果,在竖井端部区域中能够执行快速制动动作,或能够提供暂时的保护空间。
轿厢和对重由支持装置连接在一起,其中:支持装置分别在顶部处安装在轿厢,并且底部处安装在对重。支持装置的垂直截面被布置在轿厢和对重的横截面区域的投影内。由于支持装置无需在竖井中任何更多横截面区域,这是有利的。此外,轿厢下方的结构空间要求能够被实现为最小。这很好地利用了建筑物空间。
利用偏转辊,该支持装置有利地被紧固到轿厢或对重,其中:偏转辊被布置在轿厢的横截面区域内,或对重的横截面区域内。此外,支持装置被布置,以便:轿厢和优选地还有对重被大体上居于中央地悬挂。由于从而能够使用小型、节省空间的驱动装置,这是优选的。此外,利用中央悬挂,在正常操作中实质减轻了导轨的弯曲力,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运行舒适性。此外,通过使用受控的电梯轿厢制动器,即使在紧急制动的情况下,导轨的负载能够保持较小。这允许使用更有利的导轨。
该支持装置在其轿厢侧处的端部直接与竖井的顶板或与支持横梁连接。使用支持横梁允许使用更优选的紧固装置,并对竖井的结构要求较低。反之,与竖井的顶板的直接连接需要很少的部件。
有利地,轿厢侧处的偏转辊被集成在轿厢顶板的边缘区域中,并且支持横梁沿轿厢顶板下部表面横过电梯轿厢顶板。利用这种有效结构,可以提供布置在轿厢顶板的中央区域中的支承区域,并且顶板的边缘区域同时用作边缘基座。从而,上部保护空间未被偏转辊减小。
在通过实例的一个实施例中,轿厢具有轿厢空间和至少一个轿厢入口区域,并且导轨和对重被布置在轿厢入口区域侧面的区域中,其中:该对重与导轨一起所具有的宽度大体上对应于轿厢空间的侧面尺寸(TKR),并且对重所具有的厚度(TG)大体上对应于(correspond with)打开轿厢入口所需的轿厢入口空间的侧向突出(UT)减去轿厢与对重之间的安全间距(SKG)。可选地,轿厢导轨和对重被布置在与轿厢入口区域相对的区域中,其中:对重与导轨一起所具有的宽度大体上对应于轿厢空间的宽度尺寸(BK);或者导轨和对重被布置在与轿厢入口空间侧面的区域中,其中:对重与导轨一起所具有的宽度大体上对应于轿厢的侧面尺寸(TK)。如果轿厢入口空间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轿厢空间的宽度(BK),这是有利的。所示可能方案允许相对于建筑物最优化地选择适合的入口形式。另外,通过将这些实施例的变型进行组合,可以创造具有多个轿厢入口的电梯设备。
有利地,诸如竖井照明装置、竖井信息部件和竖井电缆的其它竖井装置被布置,以便:轿厢与壁、对重与壁以及对重与轿厢之间的安全空间(SW,SKG)不受影响,并且用于为轿厢供应电能和/或信号的悬挂电缆被布置在轿厢入口空间的区域中。根据实际需要,特别有利的是,这些部件布置在竖井的角落区域,由于关于这一点,这种角区域可以被作用而不影响安全间距;或这些部件布置在竖井门的区域中,因为竖井门具有可用于布置照明设备、电缆或传感器的柱区域或框架区域。
在通过实例的实施例中,对重具有至多100毫米的厚度。这允许将典型的对重偏转辊布置在对重上方。
所示发明实现了建筑物空间的最佳利用,因为它显示了电梯设备的部件如何以最优方式布置或设置。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本发明通过实施例的实例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说明,其中:
图1显示了电梯设备的示意横截面视图;
图2显示了导轨装置的放大细节;
图3显示了维护操作中的电梯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图3的设备的俯视图;
图5显示了正常操作中的电梯设备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支撑装置的可选布置;
图7显示了对重布置在轿厢入口侧面的实施例的示意实例;
图8显示了具有布置在电梯轿厢入口侧面的对重和两个入口的实施例的示意实例;
图9显示了具有与电梯入口相反布置的对重的实施例的示意实例;和
图10显示了另一竖井装置的布置的实例;
在所有图中,相同和类似或具有等同效果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定义
1  电梯设备
2  轿厢
3   对重
4   电梯竖井
5   两根导轨
6   竖井壁
7   竖井门
8   竖井顶板
11  安全区域
12  安全区域一轿厢与壁之间
13  安全区域一对重与壁之间
14  安全区域一对重与轿厢之间
15  T型导轨
16  引导板,轿厢
17  引导板,对重
18  紧固板
19  导轨紧固装置
20  对重侧的引导平面
21  对重的重力线
22  轿厢制动器
23  导块
24  速度监视装置
25  支持装置
26  偏转辊,轿厢
27  偏转辊,对重
28  支持横梁
29  电缆锁
30  轿厢锁紧固器
31  轿厢运送支撑装置
32  轿厢顶板
33  轿厢顶板的边缘区域
34  轿厢顶板下部表面
35  轿厢空间
36  轿厢入口区域
37  驱动装置
38  驱动带轮
39  驱动装置支持件
40  驱动控制单元
41  竖井照明装置
42  竖井信息部件
43  竖井电缆
44  悬挂电缆
45  保护空间,顶部
46  保护空间,底部
47  支撑缓冲器
48  保护护栏
49  轿厢的重力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电梯设备1的横截面,在竖井4中具有轿厢和对重3,以及用于引导轿厢2和对重3的两条导轨5。两条导轨5的每条形成用于引导轿厢2的引导区域和用于引导对重3的另一引导区域。该对重3占用对应于对重3的横截面或垂直投影的相关横截面区域。另外,轿厢2占用相关的横截面区域。关于这一点,轿厢2的横截面区域对应于该电梯轿厢的垂直投影区域。关于这一点,该轿厢2的横截面区域具体地包括:轿厢空间区域35,该轿厢空间区域35大体上由用于容纳人或物品的运送区域和包围的轿厢壁限定、以及支撑结构31,和至少一个轿厢入口区域36。轿厢2和对重3由电梯竖井4包围。关于这一点,电梯竖井4由同时限定电梯设备1的横截面的竖井壁6和竖井门7限制。该轿厢2以安全间距(SW)沿壁6和竖井门7运动。此外,轿厢2具有距离对重3的安全间距(SKG),并且对重3距离电梯竖井4的壁以安全间距(SW)布置。
需要安全间距(SW,SKG)以实现轿厢2的无碰撞运动,以接受电梯材料或在竖井4中的公差,或以其它方式防止例如卡住服务人员的手。与对应的侧向尺寸一起,这些安全间距(SW,SKG)限定安全区域11。
根据本发明,如通过实例图1中所示,电梯设备1的横截面大体上等于轿厢2的横截面区域、对重3的横截面区域和轿厢2与壁6之间的安全区域11,12、对重3与壁6之间的安全区域11,13以及对重3与轿厢2之间的安全区域11,14的总和。该电梯设备1的横截面以最优的方式使用。该轿厢2占用横截面的最大可能比例。
在根据图1的所示实例中,在壁区域中的安全间距(SW)被选择为近似40毫米。因此,可为通常的建筑物公差和竖井壁的非平面度提供补偿。根据壁的结构形式,安全间距(SW)可被减小直到15毫米。由于这种竖井门7可被精确地对准,在当前实例中,在竖井门7的区域中选择该安全间距。可以想到:如果例如使用非常牢固的引导系统,竖井门区域中的安全间距甚至能够被减小到约8毫米。在轿厢2与对重3之间的安全间距(SKG)被选择为近似50毫米。这种距离的提出符合标准,并且如果在维护操作中服务人员在轿厢上,例如防止卡住手。通过使用诸如例如轿厢或轿厢顶板区域中的安全栅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该安全间距(SKG)也能够被减小。然而,应该注意:轿厢与对重之间的安全栅48(如图3中很明显)通常被设置在电梯竖井的下端的区域中。该安全间距(SKG)必须将此考虑在内。为了减小这种安全间距,将需要电子安全栅48,或仅在服务人员在竖井中的情况中设置的安全栅48。
如图2所示,实施例的实例中的导轨5是具有两个引导板16,17和紧固板18的T型导轨,并且导轨5的高度或紧固板18的高度近似对应于对重3的厚度(TG)。如图2很明显,有利地,对重3的引导平面22被设置以相对于对重3的重力线21侧向偏移。这具有优点:紧固板18能够被选择得较高,这给予导轨5的增加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轿厢结构31能够明显包围引导板6,这实现了提供高强度的结构31。此外,另外可以在紧固板18的区域中安装使安装在轿厢2或轿厢结构31处的传感器24能够探测竖井中运行速度和/或运行位置的编码。因此,可以免除布置具有相关速度限制器电缆的传统速度限制器。在实施例的这个实例中,利用紧固支架19,导轨5被紧固到竖井壁6的相同区。
在所示实例中,导轨5的第一引导板16用于引导轿厢2,并且导轨5的第二引导板17用于引导对重3。第一和第二引导板16,17大体上被布置在一个平面中,即引导平面22。同时,在根据图2的实例中,轿厢侧处的引导板16比对重侧的引导板17更厚,即以更高强度实现。在这里,很明显,变化是可以的。因此,该引导板16,17也可被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特别地,这使得可以实现轿厢结构31和导轨5彼此间的有效匹配。
有利地,从图1很明显,两条导轨5被紧固到相同的竖井壁。这减小了相对于建筑物的接口区域的数目。
从图3很明显,该电梯轿厢2通过支持装置25与对重3连接。该支持装置25在顶端处安装在电梯轿厢2上,并且在顶端处安装在对重3上,并且支持装置25的垂直截面在电梯轿厢和对重的横截面区域的投影内。在所示实例中,轿厢2和对重3具有2∶1的悬挂(suspension)。该支持装置25通过其在轿厢侧处的端部安装在竖井的顶板8上。为此目的,实现支持装置25的紧固的支持横梁28被设置在竖井顶板8的区域中。该支持装置25从竖井顶板8或支持横梁28延伸到轿厢2或到轿厢顶板32。该支持装置25通过轿厢侧处的偏转辊26偏转,并且回入竖井顶板8的区域中,在那在驱动带轮37上被引导,并回到对重侧处的偏转辊27,并从那里再次引导到竖井顶板。该驱动带轮37驱动和支持支持装置25,从而轿厢2和对重3。该驱动带轮37由驱动装置38驱动。利用驱动装置支持件39,驱动装置38和驱动带轮37被设置在竖井顶板8附近。在实例中,该驱动装置支持件39还用作在对重侧处的支持装置25的端部的联接点。
如图4很明显,通常使用至少两个支持装置25。在所示实例中,两个支持装置25彼此以一定间距地布置。该间距被选择,以便:上部保护空间45可被布置在支持装置25之间。需要上部保护空间45,以便:在其工作期间在电梯轿厢顶板区域中的服务工程人员始终具有可用的最小空间。该偏转辊26以及驱动带轮37也可对应于支持装置25的间距被布置。在这个实例中,用于驱动驱动带轮37的驱动装置38被布置在驱动带轮37之间。有利地,支持横梁28对应于支持装置25的间距类似地被布置。采用这种布置,轿厢侧处的支持装置25的端部可在支持横梁28中偏转成水平位置,并且支持装置锁29和所需的紧固装置30可被布置在支持槽梁29中。由于仅需要小的垂直安装空间,这是节省空间的。此外,保护空间45现在可类似地被布置在支撑横梁28之间以及支持装置25之间,该支持装置25沿轿厢下部表面34横过轿厢顶板32。由于无需横截面用于布置支持装置25,所示布置允许以最佳方式使用竖井横截面;和由于保护空间45被布置在支持装置25和其紧固结构之间,这种布置需要电梯轿厢上方的很小空间。如图3所示,偏转辊26被布置在轿厢顶板32的边缘区域33中。该边缘区域从而得以增加,并且同时,这种增加形成底座,用于防止走过轿厢顶板边缘。
该支持装置25大体上居于中央地布置(除负载、不对称轿厢附件和电梯轿厢入口影响外),即轿厢的垂直重力轴线49近似处于由作用在轿厢2上的支持装置25限定的合成的负载承载力直线中。因此在正常操作中沿导轨5引导轿厢的导轨5和导块23仅被轻微地加载。这允许使用更轻的导轨5和更轻的导块23。
如图3所示,该电梯轿厢配置有轿厢制动器22或对应的阻止设备。该轿厢制动器22被布置在轿厢结构31的上部区域中,并处于将电梯轿厢保持和/或制动在每个操作位置中的位置中。具有安装的轿厢制动器32的轿厢结构31布置为投影在驱动装置支持件39和驱动装置38的投影外。因此,具有轿厢制动器22的轿厢结构31的部件能够至少部分地运行经过驱动装置38。该轿厢制动器在驱动中由电气装置控制,并且例如在维护操作的情况中,它在驱动中可由传感器24(图2)或其它安全装置控制,以便:与上部安全间距(HSO)对应的上部保护空间45以及对应于下部安全间距(HSU)的下部保护空间46得到安全的保证。这个电梯轿厢制动器22使得可以不需要使用另外的横截面面积,例如用于速度限制器电缆的布置。该电梯设备1的横截面得到最优地使用,或电梯轿厢2的横截面面积被最大化。
图3中所示的电梯设备被设置在服务设定(service setting)中,即由轿厢制动器22保证上部和下部保护空间45,46,其中:使用传感器24的数据的制动控制器防止运动进入保护空间45,46。图5显示了正常操作中的相同设备。在正常操作状态中,安全装置(未示出)防止人位于轿厢下方或上方。该轿厢现在可使用整个运行路径。仅需要考虑防止部件碰撞的操作间距(HO,HU)。可以想到:电梯轿厢2能够向上运动直到距竖井顶板8约200毫米的间距(HO)。这是可能的,特别地因为具有轿厢制动器22和导块23的轿厢结构31的部件能够部分地运行经过驱动装置38。类似地,现在,在竖井的下部区域中实现了极小的操作间距。诸如偏转辊、制动器和导块的用于轿厢运动的所有部件位于轿厢的上部区域中,或其侧面(下部导块)。因此,在正常操作中,该轿厢2’可非常远地向下运动,以便:下部操作间距(HU)能够近似接近为零。由于相应地不必设置特殊的竖井底坑或竖井底坑凹陷,这种类型的结构是极优选的。如果需要,竖井端部缓冲器47能够被完全取消或由可类似地集成在轿厢地板厚度中的端部拱座替换。
如图5所示,对重3不如轿厢2的高度高。由于对重3包括在其运行路径3,3′中的适合的运行预留,对支持装置25的支持装置延长的补偿能够因此以简单的方式被提供。
图6显示了悬挂的可选实施例。该支持装置25被彼此紧密邻近地引导,并且合成的负载承载力线近似位于轿厢2的垂直重力线49上。在所示实例中,保护空间45被布置在轿厢2的后部区域中。该支持横梁28平行于竖井壁6并在竖井壁6附近延伸。
具有轿厢2和轿厢空间35的根据图7的电梯设备具有单个竖井进入区域36。该导轨5和对重3被布置在该轿厢入口区域36侧面区域中。与导轨5一起,该对重3具有大体上对应于轿厢空间35的侧尺寸(TKR)的宽度,并且对重3所具有的厚度(TG)大体上对应于打开轿厢入口所需的轿厢入口空间36的侧面突出(UT)减去轿厢2和对重3之间的安全间距(SKG),(TG=UT-SKG)。关于这一点,注意:在电梯轿厢2运行期间被置于推靠在一起(关闭)状态的可能的门区域在某一站点处,在门打开期间,可以完全深入轿厢和壁之间的安全间距(SW)的区域中。由于电梯轿厢2在这种状态中不运动,这是可能的。
图8显示了如上所述的电梯设备,其中:使用了两个彼此相对的轿厢进入区域36,36′。
图9显示了轿厢进入区域36的另一可能布置,其中:导轨5和对重3被布置在与轿厢入口区域36相对的区域中,其中:与导轨5一起,对重3具有大体上对应于轿厢空间35的宽度尺寸BK的宽度。
显然,该导轨5与对重3可被布置在轿厢空间的侧面区域中,并且对重与导轨5一起的宽度可大体上对应于轿厢的侧面尺寸(TK)。如果轿厢进入区域36等于轿厢的宽度(BK),这是有用的。
作为规律,该电梯设备还包含通常需要扩大电梯设备1的横截面的其它竖井装置。例如,有竖井照明装置41、竖井信息部件42、竖井电缆43或悬挂电缆44。图1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设备中的那种类型的竖井装置41,42,43,44,而其横截面面积不必被扩大。该竖井装置41,42,43,44被布置,以便:轿厢与壁之间的安全间距(SW)、对重与壁之间的安全间距(SW)以及对重与轿厢之间的安全间距(SKG)之间的安全空间不会影响。在所示实例中,为轿厢提供电能和/或信号的悬挂电缆44被设置在轿厢/竖井入口36,7的区域中。竖井照明设备41被布置在竖井侧处的入口的区域中,例如被容纳在关闭侧处的门柱中,并且竖井电缆43或信息发射机42被设置在竖井的角落区域中。原则上,用于布置这些装置的区域是可相互交换的。很明显:无线传输装置也能够用于传输能量或信号,或根据情况装置可被设置在导轨的区域中或集成在轨道本身中。
诸如转换器或应急控制装置的驱动控制单元或驱动部件被优选地布置在轿厢入口空间的最上部开口区域上方的区域中,或布置在楼层侧处的轿厢入口或属于楼层侧处该入口的门框架区域的区域中。
利用本发明的知识,电梯专业人士能够根据期望改变和组合设置形式和布置。例如,也可创造具有三个轿厢入口区域的电梯设备,其中:图8中所示的布置与根据图9的布置组合,或者如结合图3说明的,用于配置保护空间46的驱动控制器能够同时被使用,以将临时安全栅48装配在下部竖井端部的区域中。此外,竖井壁通常是实心砌石。很明显:竖井壁或其部件还可以是玻璃或还被设计为敞开的。
关于电梯设备的改进,本发明正好适用于新电梯设备的最优化,其中:尤其在改进的情况中,通过轿厢的横截面面积最大化,运送容量能够得以增加。

Claims (19)

1.电梯设备(1),具有:在电梯竖井(4)中的轿厢(2)和对重(3);以及用于引导轿厢(2)和对重(3)的两条导轨(5),竖井(4)由竖井壁(6)和竖井门(7)限制,所述轿厢(2)、对重(3)和导轨(5)限定了电梯设备(1)的横截面,其特征在于:电梯设备(1)的横截面大体上对应于以下之和:
a)轿厢(2)的横截面区域,
b)对重(3)的横截面区域,和
c)轿厢(2)与壁(6)之间、对重(3)与壁(6)之间以及对重(3)与轿厢(2)之间的安全区域(11,12,13,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轿厢(2)与壁(6)之间所需的安全区域(11,12)以及对重(3)与壁(6)之间所需的安全区域(11,13)对应于小于50毫米的安全间距(SW),有利地所述安全间距(SW)近似15到40毫米,并且对重(3)与轿厢(2)之间所需的安全区域(11,14)对应于约50毫米的安全间距(SKG)。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每根导轨(5)都是具有两个引导板(16,17)和紧固板(18)的T型导轨;并且导轨(5)的高度或紧固板(18)的高度近似对应于对重(3)的厚度(TG)。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导轨(5)的第一引导板(16)用于引导轿厢(2);和导轨(5)的第二引导板(17)用于引导对重(3);和第一和第二引导板(16,17)被大致布置在一个引导平面(22)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导轨(5)的第一引导板(16)用于引导轿厢(2);和导轨(5)的第二引导板(17)用于引导对重(3);并且与用于引导对重(3)的引导板(17)相比,用于引导轿厢(2)的引导板(16)具有更高的强度。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由引导板(17)限定的对重(3)的引导平面(22)被布置为相对于对重(3)的重力线(21)侧向地偏置。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电梯轿厢(2)配置有轿厢制动器(22),轿厢制动器(22)在驱动中由电气装置控制,并且驱动制动器(22)的驱动控制不需要电梯竖井中任何另外的横截面。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轿厢制动器(22)的驱动控制通过速度监视装置(24)执行,该速度监视装置(24)确认并监视轿厢(2)相对于导轨(5)或电梯竖井(4)的运行速度。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轿厢(2)和对重(3)由支持装置(25)连接,所述支持装置(25)分别在顶部处安装在轿厢(2)和在顶部处安装在对重(3),其中:支持装置(25)的垂直截面被布置在轿厢和对重的横截面区域的投影内。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支持装置(25)通过偏转辊(26,27)紧固到轿厢(2)或对重(3),偏转辊(26,27)被布置在轿厢(2)的横截面区域内或对重(3)的横截面区域内;并且支持装置(25)被布置,以便:轿厢(2)和优选地还有对重(3)被大体上居于中央地悬挂。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支持装置(25)在轿厢侧处在其端部处直接与竖井(4)的顶板(8)或与支持横梁(28)连接。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在轿厢侧处的偏转辊(26)被集成在轿厢顶板的边缘区域中,并且支持装置(25)沿轿厢顶板下部表面(34)横过轿厢顶板。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轿厢(2)具有轿厢空间(35)和至少一个轿厢入口区域(36);并且导轨(5)和对重(3)被布置在轿厢入口区域(36)侧向区域中,其中:对重(3)与导轨(5)一起所具有的宽度大体上对应于轿厢空间(35)的侧面尺寸(TKR),并且对重(3)所具有的厚度(TG)大体上对应于打开轿厢入口所需的轿厢入口空间(36)的侧面突出(UT)减去轿厢(2)与对重(3)之间的安全距离(SKG)。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轿厢(2)具有轿厢空间(35)和轿厢入口空间(36);并且导轨(5)和对重(3)被布置在与轿厢入口区域(36)相对的区域中,其中:对重(3)与导轨(5)一起所具有的宽度大体上对应于轿厢空间(35)的宽度尺寸(BK)。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轿厢(2)具有轿厢空间(35)和轿厢入口空间(36);并且导轨(5)和对重(3)被布置在轿厢入口空间(36)的侧向区域中,其中:对重(3)与导轨(5)一起所具有的宽度大体上对应于轿厢(2)的侧面尺寸(TK)。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驱动控制单元被布置在轿厢入口空间(36)的最上部开口区域上方的区域中;或者驱动控制单元被布置在楼层侧处的轿厢入口(7)的区域中或布置在属于楼层侧处的入口(7)的门框架区域的区域中。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诸如竖井照明装置(41)、竖井信息部件(42)和竖井电缆(43)的竖井装置被布置,以便:轿厢(2)与壁(6)、对重(3)与壁(6)以及对重(3)与轿厢(2)之间的安全空间(SW,SKG)不受影响,并且用于为轿厢(2)供应电能和/或信号的悬挂电缆(44)被布置在竖井入口空间(7)的区域中。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1),其特征在于:对重(3)具有至多100毫米的厚度(TG)。
19.用于布置电梯设备(1)的方法,电梯设备(1)具有在竖井(4)中的轿厢(2)和对重(3),以及用于引导轿厢(2)和对重(3)的两条导轨,其特征在于:轿厢(2)的横截面区域被设计以便:电梯设备(1)的横截面大体上对应于以下之和:
a)轿厢(2)的横截面区域,
b)对重(3)的横截面区域,和
c)轿厢(2)与壁(6)之间、对重(3)与壁(6)之间以及对重(3)与轿厢(2)之间的安全区域(11,12,13,14)。
CN200710148343.2A 2006-08-31 2007-08-31 具有轿厢和对重的电梯设备和用于布置电梯设备的方法 Active CN1011345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119918.8 2006-08-31
EP06119918 2006-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4548A true CN101134548A (zh) 2008-03-05
CN101134548B CN101134548B (zh) 2012-05-23

Family

ID=37833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8343.2A Active CN101134548B (zh) 2006-08-31 2007-08-31 具有轿厢和对重的电梯设备和用于布置电梯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53756A1 (zh)
CN (1) CN101134548B (zh)
RU (1) RU200713273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2062A (zh) * 2017-10-17 2017-12-29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安装施工方法
CN111295351A (zh) * 2017-10-31 2020-06-16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在电梯竖井中执行维护工作的装置
CN113195393A (zh) * 2018-12-20 2021-07-3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电梯设备的非对称的对重和配备有这种对重的电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1568B2 (en) * 2008-11-28 2012-10-23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stalling an elevator
US9561936B2 (en) * 2009-03-13 2017-02-0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door frame that supports guide rails
US20120085594A1 (en) * 2010-10-11 2012-04-12 Tim Wright Drive Arrangement for Machine Roomless Elevator
WO2019059840A1 (en) * 2017-09-20 2019-03-28 Singapore Lift Company Pte Lt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 LIFT COUNTERWEIGHT AND ITS MOUNTING METHOD
WO2020127787A1 (de) * 2018-12-20 2020-06-25 Inventio Ag Aufzugsschiene
CN110606427B (zh) * 2019-08-12 2021-08-0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一体驱动装置
RU2725993C1 (ru) * 2019-11-22 2020-07-08 Павел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орчагин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механизированной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из здания в случае чрезвычайной ситуации
CN116238988B (zh) * 2023-02-01 2023-11-24 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导向用减震式导靴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914A (en) * 1912-04-24 1915-07-13 Otis Elevator Co Elevator.
US1702783A (en) * 1928-03-09 1929-02-19 Le Roy H Kiesling Elevator guide means
US1936780A (en) * 1931-01-12 1933-11-28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Elevator brake
US3211259A (en) * 1962-11-09 1965-10-12 Otis Elevator Co Monorail for counterweight frames
DE3922798C1 (zh) * 1989-07-11 1990-09-20 Gerhard Ing.(Grad.) 8060 Dachau De Schlosser
MXPA95001137A (es) * 1994-03-02 2004-02-16 Inventio Ag Cable como medio de suspension para un elevador.
JP3910667B2 (ja) * 1996-10-31 2007-04-25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エレベーターの合体型ガイドレール
JP4047462B2 (ja) * 1998-09-03 2008-02-1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べーター調速機
US6481538B2 (en) * 2000-08-30 2002-11-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guide rail mounting assembly
JP4657612B2 (ja) * 2003-03-06 2011-03-23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エレベータ
US20060286241A1 (en) * 2005-06-06 2006-12-21 Thomas Krinski Edible moisture barrie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2062A (zh) * 2017-10-17 2017-12-29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安装施工方法
CN111295351A (zh) * 2017-10-31 2020-06-16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在电梯竖井中执行维护工作的装置
CN113195393A (zh) * 2018-12-20 2021-07-3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电梯设备的非对称的对重和配备有这种对重的电梯设备
CN113195393B (zh) * 2018-12-20 2023-02-24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电梯设备的非对称的对重和配备有这种对重的电梯设备
US11814263B2 (en) 2018-12-20 2023-11-14 Inventio Ag Counterweight for an elevator system and elevator system equipped with the counterweigh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07132738A (ru) 2009-03-10
CN101134548B (zh) 2012-05-23
US20080053756A1 (en) 200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4548B (zh) 具有轿厢和对重的电梯设备和用于布置电梯设备的方法
CN107954297B (zh) 电梯轿厢、电梯系统以及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电梯系统的方法
RU2577445C2 (ru) Система с несколькими кабинами в шахте лифта
EP1378479B1 (en) Elevator apparatus
CA2471210C (en) Lift installation, method of operating this lift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of modernising a lift installation
US8863907B2 (en) Elevator with roller-pinion drive
CN102325714B (zh) 具有多层运输工具的电梯设备
NZ286701A (en) Lift; modular shaft construction attached to outside of wall of building, shaft formed of foundation module, shaft head module, guide modules and fastening module(s) assembled into frame
US10059567B2 (en) Traveling cable sway prevention
CN110914183A (zh) 电梯系统
US6722475B2 (en) Elevator safety plank assembly
US20190210832A1 (en) Elevator system and method of positioning an elevator car with high accuracy
EP1767485B1 (en) Elevator
RU2235670C2 (ru) Лифт (варианты)
US6896105B1 (en) Elevator system including control panel within hoistway
JP615796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EP1894876A1 (de) Disposition einer Kabine und einem Gegengewicht in Aufzugsschacht
WO2005121007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0941955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권상기 설치구조와 케이지 조립체
EP3274285B1 (en) Elevator system suspension member termination
EP1481934B1 (en) Elevator
US20170210598A1 (en) Elevator system
JP2023157587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KR100923274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권상기 설치구조와 케이지 조립체
KR100848989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30

Address after: No. 555 Xingshu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Swiss Helge Sitwell

Patentee before: Inventio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