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2255A - 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2255A
CN101132255A CNA2006101125654A CN200610112565A CN101132255A CN 101132255 A CN101132255 A CN 101132255A CN A2006101125654 A CNA2006101125654 A CN A2006101125654A CN 200610112565 A CN200610112565 A CN 200610112565A CN 101132255 A CN101132255 A CN 101132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ymbol
symbol
user
ofdm symbol
ofd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125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9360C (zh
Inventor
索士强
孙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12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9360C/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02554 priority patent/WO20080252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2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2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93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936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用于灵活的支持频域调度和多种不同的多天线技术。该方法包括:在发送共享控制信令的时隙中,发送端根据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天线在该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插入公共参考符号;所述发送端根据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在OFDM符号中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发送端发送包含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以及接收端接收到所述OFDM符号后从中提取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采用本发明不仅能灵活的支持多天线传输技术,而且能支持频域调度。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于OFDM的系统中,根据不同用户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每一个子载波的相对功率不同,采用频域调度技术为不同用户选择合适的传输数据的子频段,从而充分利用宽带通信系统中的频率资源。
下行方向上采用OFDM调制的系统,需要通过下发参考符号提供下行方向的信道质量测量,并根据信道质量测量结果进行频域调度。
同时,OFDM系统中使用多种多天线传输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例如:空间复用技术、发射分集技术、波束赋形技术等,发射分集技术进一步分为闭环的发射分集技术和开环发射分集技术;空间复用技术进一步分为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和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其中闭环的发射分集技术和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使用线性空域预编码技术实现。不同的多天线技术需要不同的参考符号,其中闭环的发射分集技术、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和波束赋形技术需要使用用户专用的参考符号,它们都可以使用一个空域线性变换操作来描述。
参阅图1所示空域线性变换的示意图,L个数据流X通过一个空域线性变换操作形成M根天线上对应的发送信号Y。用一个线性变换码矩阵V来表示该空域线性变换操作,则发送信号Y可表示为:Y=VX,其中X的维数为Lx1,Y的维数为Mx1,V的维数为MxL。当发送数据流的数目L=1时,线性空域变换操作即为闭环发射分集技术或波束赋形技术,当L>1时,线性空域变换操作即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
图2所示为OFDM调制的系统中无线帧的一种结构。一无线帧长10ms,每一帧分为20个等长的子帧,每一子帧的长度为0.5ms。该无线帧结构可以适用于频分双工系统,也可以适用于时分双工系统。采用这种帧结构进行时分双工的操作时,可以将其中一部分子帧分配给下行传输。每一子帧包含7个或者6个OFDM符号。
图3所示为OFDM调制的系统无线帧的另一种结构,该无线帧结构仅适用于时分双工系统。一无线帧(Radio frame)长10ms,每一帧包含两个长度为5ms的无线子帧(Radio Sub-frame),每一无线子帧包含TS0~TS6共7个业务时隙,每个业务时隙的时间长度为0.675ms,可以包含9个或者8个OFDM符号。在业务时隙TS0和TS1之间存在下行导频时隙(DwPTS,Downlink Pilot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以及保护时隙(GP,Guard Period)。下行时隙到上行时隙间的特殊间隔为转换点DUSP,上行时隙到下行时隙的特殊间隔为转换点UDSP。在每两个业务时隙之间存在一个时隙间隔(Timeslot Interval)。
现有技术中,在图2所示无线帧中的任一个子帧,或者图3所示无线帧中的任一个业务时隙中的第一个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分别插入两组频域上离散分布的参考符号,分别称为第一参考符号和第二参考符号,用于提供下行方向的信道质量测量,以及进行下行方向的信道估计。
图4和图5所示分别为图2和图3所示无线帧中插入的两组参考符号即第一参考符号R1和第二参考符号R2的插入方式。同一组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P个子载波,P取值为6,第一参考符号R1和第二参考符号R2在频域上交错放置。
采用现有技术,在OFDM符号中设置的参考符号只能支持开环的发射分集技术、开环空间复用技术和频域调度,不能支持频域调度与多天线技术中的波束赋形技术、闭环发射分集技术和/或闭环空间复用技术同时使用。现有系统也未提供一种有效的机制可以保证系统能够灵活的根据不同的传输方案进行不同的参考符号设置,从而灵活的支持频域调度和多种不同的多天线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灵活的支持频域调度和多种不同的多天线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发送共享控制信令的时隙中,发送端根据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天线在该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插入公共参考符号;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在OFDM符号中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发送端发送包含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以及接收端接收到所述OFDM符号后从中提取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其中,在发送端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传输天线分别设置一组公共参考符号,并将该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OFDM符号上。
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的多天线技术为单天线传输技术、开环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在发送端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传输天线还分别设置一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并将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到OFDM符号上。
所述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一个时隙中的所有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所述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
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同一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均匀分布在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不同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一定数目的子载波;同一组的用户专用符号均匀分布在该接收端用户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不同组的用户专用符号在频域上相差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或者,在发送端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传输天线分别设置两组公共参考符号,该两组公共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不同的OFDM符号上。
所述两组公共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一个时隙中的所有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
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同一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均匀分布在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不同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的多天线技术为开环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在发送端除发送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外,对应于其他每一根传输天线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该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
较佳的,除发送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外,对应于其他每一根传输天线的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
在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同一个OFDM符号上,同一组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均匀分布在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不同组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以及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在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应的天线上发送该参考符号。
进一步,接收端用户根据公共参考符号进行频域调度的信道质量测量,以及利用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符号解调。
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的多天线技术为波束赋形技术、闭环发射分集或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对应于每一个发送的数据流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该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
较佳的,对应于同一个传输流的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或者所述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个OFDM符号上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
在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的同一个OFDM符号上,同一组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均匀分布在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不同组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和/或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在公共参考符号对应的天线上发送该参考符号;采用波束赋形技术、闭环发射分集或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在所有天线上发送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进一步,接收端用户根据公共参考符号进行频域调度的信道质量测量,以及利用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符号解调。
一种OFDM系统中的发射装置,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在发送共享控制信令的时隙中,根据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天线在该时隙中的OFDM符号中插入公共参考符号,以及根据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在OFDM符号中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包含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
较佳的,所述设置单元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发送天线设置一组公共参考符号,并将该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一个时隙中的所有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
所述设置单元对应于每一根所述发送天线还设置一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
或者,所述设置单元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发送天线分别设置两组公共参考符号,并将该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一个时隙中的所有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
所述设置单元对应于传输共享控制信令天线外的其他每一根传输天线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并将该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
所述设置单元对应于每一个发送的数据流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并将该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
一种OFDM系统中的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包含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
执行单元,用于从所述OFDM符号中读取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进一步,所述执行单元根据所述公共参考符号进行频域调度的信道质量测量,以及根据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符号解调。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发射装置,用于在发送共享控制信令的时隙中,根据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天线在该时隙中的OFDM符号中插入公共参考符号,以及根据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在OFDM符号中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以及将包含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发送;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OFDM符号和从该OFDM符号中提取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进一步,所述接收装置根据提取出的公共参考符号进行频域调度的信道质量测量,以及根据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符号解调。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针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在对应的OFDM符号中插入公共参考符号,并根据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在相应的OFDM符号中插入用户专用的参考符号后,不仅能灵活的支持多天线传输技术,而且本发明还能根据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对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进行灵活设置,使接收到包含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的接收端用户不仅能根据参考符号中的公共参考符号进行频域调度的信道质量测量和解调出控制信令,也可根据参考符号中设置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解调出数据符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空域线性变换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OFDM调制的系统中无线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OFDM调制的系统中无线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在OFDM符号上设置参考符号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在OFDM符号上设置参考符号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的处理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的处理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OFDM符号上设置公共参考符号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开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设置参考符号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波束赋形技术时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设置参考符号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波束赋形技术时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设置参考符号的另一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设置参考符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灵活支持频域调度和多种不同的多天线技术的问题,本实施例在发送共享控制信令的时隙中,发送端根据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天线在该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插入公共参考符号;根据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在该时隙中的OFDM符号中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发送端发送包含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当接收端接收到所述OFDM符号时,从中提取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参阅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发送端610和接收端620。
发送端610包括设置单元6101和发送单元6102。设置单元6101根据发送控制信令所需天线设置公共参考符号,并根据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采用的多天线技术设置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以及将所述参考符号插入到OFDM符号中后传送给发送单元6102。发送单元6102将所述OFDM符号进行发送。
接收端620包括接收单元6201和执行单元6202。接收单元6201用于接收插入所述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并将接收到的所述OFDM符号传送给执行单元6202。执行单元6202从所述OFDM符号中读取出参考符号,进一步执行单元6202还可根据所述公共参考符号进行频域调度的信道质量测量,以及根据所述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符号解调。
在OFDM系统中采用多天线传输技术时,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可根据系统的配置情况如基站天线数目、终端天线数目、系统的应用场景(如满足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或者提高系统覆盖范围)等情况、以及用户位置(用户位于小区中心还是小区边缘)以及空间信道(空间信道的相关性、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等)等因素进行选择。比如对于小于边缘用户,可以使用波束赋形技术来提高系统的覆盖范围并且降低小区间的干扰;对于用户需要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并且空间信道相关性较低时使用空间复用技术等。
在发送共享控制信令的时隙中设置公共参考符号时,根据传输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天线进行公共参考符号的设置,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对应于传输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天线分别设置两组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不同的OFDM符号上。如:当传输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天线数目为N,则设置公共参考符号的组数为2N组,对应于同一根天线的两组公共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不同的OFDM符号上,采用将对应于第n根天线的第2n-1组和第2n组公共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一个无线子帧或一个业务时隙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的方式。第2n-1组和第2n组公共参考符号在第n根天线上进行传输。同一组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一个OFDM符号上的不同子载波,并且在频域上相差相等的子载波数目。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插入的多组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固定数目的子载波K(K≠0)。在同一根天线上传输的两组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进行交错放置,即相差Q个子载波,Q的取值可为0。
方式二:对应于传输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天线分别设置一组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第一个OFDM符号上。采用这种方式,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的天线技术为单天线技术、开环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对应于每一根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再分别设置一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波束赋形技术、闭环发射分集技术或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则不需要再针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设置用户专用的参考符号。
当在一个时隙中不需要传输共享控制信令时,在该时隙中不设置公共参考符号。
以下对采用方式一进行公共参考符号设置时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处理进行说明。
参阅图7所示,本实施例发送端的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701、发送端在下行传输的OFDM符号上设置公共参考符号,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传输天线分别设置两组公共参考符号,该公共参考符号用于系统进行频域调度时的信道质量测量、解调共享的控制信令以及辅助解调采用开环多天线技术(如:开环发射分集技术,开环空间复用技术)的数据符号。
步骤702、判断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的类型,如果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为开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则执行步骤703;如果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为波束赋形技术、闭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则执行步骤704;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单天线传输,则执行步骤705。
步骤703、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为开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除发送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外,对应于其他每一根传输天线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该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然后执行步骤705。
步骤704、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为波束赋形技术或闭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闭环空间复用技术时,对应于每一个发送的数据流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该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然后继续步骤705。
步骤705、将包含有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进行发送。在进行发送时,所插入的公共参考符号在对应的天线上进行发送。当用户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为开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所插入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在进行发送时,在对应的天线上进行发送;当用户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为波束赋形技术或闭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闭环空间复用技术时,所插入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先采用波束赋形技术、闭环发射分集或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然后在所有天线上进行发送。
参阅图8所示,本实施例接收端的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801、接收包含有公共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并在所述OFDM符号的公共参考符号位提取插入的公共参考符号。
步骤802、利用提取的公共参考符号进行用于频域调度的信道质量测量,并获取下行控制信令中包含的多天线传输技术指示信息。
步骤803、根据获得的多天线传输技术指示信息判断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如果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为开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者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则执行步骤804;如果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为波束赋形技术、闭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者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中的一种时,则执行步骤806;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单天线传输,则执行步骤805。
步骤804、在接收端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上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位提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将提取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和步骤801中提取的公共参考符号用于解调使用开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空间复用技术传输的数据符号。
步骤805、直接将步骤801中提取的公共参考符号用于解调数据符号。
步骤806、在接收端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位提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将提取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用于解调使用波束赋形技术、闭环发射分集或闭环空间复用技术传输的数据符号。
当采用方式二,接收端进行处理时,判断出接收端用户采用的多天线技术为单天线传输技术后,需要从接收端用户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倒数第三个OFDM上提取出对应于每一根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设置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并将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和从第一个OFDM符号上提取的公共参考符号用于解调采用单天线传输的数据符号;如果接收端用户采用的多天线技术为开环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也需要从接收端用户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倒数第三个OFDM上提取出对应于每一根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设置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并将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公共参考符号以及其他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用于对数据符号的解调。
接收端对没有设置公共参考符号的时隙内的接收数据进行处理,当判断出接收端用户采用的多天线技术为单天线传输技术、开环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在接收端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位提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将提取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用于单天线传输技术、开环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传输的数据符号的解调。
图9所示为采用方式一在OFDM符号上设置公共参考符号的示意图。
当发送共享控制信令需要的天线数目2,发送端支持的发送天线数目为2时,在包含9个OFDM符号的一个业务时隙中,在第一个OFDM符号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共插入4组公共参考符号,分别为第一参考符号R1、第二参考符号R2、第三参考符号R3、第四参考符号R4。其中的第一参考符号R1和第三参考符号R3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上,第二参考符号R2和第四参考符号R4位于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第一参考符号R1和第二参考符号R2在第1天线上发送,第三参考符号R3和第四参考符号R4在第2天线上发送;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的同一组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P为6,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的不同组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K为1,对应于同一根天线的两组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Q为3。OFDM符号上的其他子载波用于发送数据符号D。
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多天线传输技术为开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发送端发送天线数与待发送的控制信令数相同时,不需要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当发送端支持的发送天线数目M大于发送控制信令需要的天线数目N时,需要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应于发送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外的其他每一根传输天线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即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组数为2(M-N),对应于同一根传输天线的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不同的OFDM符号上。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仅在使用多天线传输技术为开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的用户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插入。
图10所示为采用开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接收端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设置参考符号的示意图。
发送端支持的发送天线数目M为2,发送控制信令需要的发送天线数目N为1时,需要插入的公共参考符号组数2N为2,需要插入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组数2(M-N)为2。插入的公共参考符号分别为第一参考符号R1、第二参考符号R2;插入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为用户专用的第一参考符号AR1、用户专用的第二参考符号AR2。其中,第一参考符号R1和用户专用的第一参考符号AR1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上,第二参考符号R2和用户专用的第二参考符号AR2位于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第一参考符号R1和第二参考符号R2在第1天线上输出,用户专用的第一参考符号AR1和用户专用的第二参考符号AR2在第2天线上输出;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的同一组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P为6,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的不同组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K为1,对应于同一天线的两组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Q为3。OFDM符号上的其他子载波用于发送数据符号D。
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采用单天线传输技术、开环的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对应于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每一根天线分别设置一组公共参考符号和一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方法与图10所示类同,不再赘述。
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采用多天线传输技术为波束赋形技术、闭环发射分集技术或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在用户所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应于每一个发送的数据流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该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不同的OFDM符号上。即当传输的数据流数目为L(传输的流数目L小于或等于发送端支持的发送天线数目M,使用闭环发射分集技术或者波束赋形技术时L=1,当使用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L>1),在OFDM符号上插入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组数为2L组,对应于同一个数据流1的两组用户专用的参考符号分别插入不同的OFDM符号上,其中第2l-1组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上,第2l组位于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第2l-1组和第2l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使用第l个数据流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操作,并在所有天线上进行传输。属于同一组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均匀插入到同一个OFDM符号上。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插入的多组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固定数目的子载波K(K≠0)。对应于同一个数据流的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在频域上进行交错放置,即相差Q个子载波,Q的取值可为0。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仅插入使用多天线传输技术为波束赋形技术、闭环发射分集技术或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的用户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
图11所示为采用波束赋形技术时接收端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设置参考符号的示意图。
当发送端发送的共享控制信令需要的发送天线数目N为1,传输的数据流L为1,接收端用户采用波束赋形技术时,插入的公共参考符号组数2N为2,插入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组数2L为2。插入的公共参考符号分别为第一参考符号R1、第二参考符号R2;插入的用户专用的参考符号分别为用户专用的第一参考符号AR1、用户专用的第二参考符号AR2。其中,第一参考符号R1和用户专用的第一参考符号AR1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上,第二参考符号R2和用户专用的第二参考符号AR2位于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用户专用的第一参考符号AR1和用户专用的第二参考符号AR2在发送端的所有天线上输出;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的同一组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P为6,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的不同组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K为1,对应于同一个数据流的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在频域上进行交错放置,相差子载波数Q为3。OFDM符号上的其他子载波用于发送数据符号D。
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采用波束赋形、闭环发射分集技术或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只需要在第一个OFDM符号上的公共参考符号就能支持频域调度和解调共享的控制信令,这样,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采用波束赋形、闭环发射分集技术或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可以采用对应于每一根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分别设置一组公共参考符号,并将该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第一个OFDM符号上,而且对应于所述天线不再设置用户专用的参考符号。
图12所示为采用波束赋形技术时接收端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设置参考符号的另一示意图。
当发送端发送的控制信令需要的发送天线数目N为1,传输的数据流L为1,接收端用户采用波束赋形技术时,在该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插入公共参考符号组数N为1,插入的额外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组数2L为2。插入的公共参考符号为第一参考符号R1;插入的用户专用的参考符号分别为用户专用的第一参考符号AR1、用户专用的第二参考符号AR2。其中,第一参考符号R1和用户专用的第一参考符号AR1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上,用户专用的第二参考符号AR2位于第三个OFDM符号上;用户专用的第一参考符号AR1和用户专用的第二参考符号AR2在发送端的所有天线上输出;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的同一组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P为6,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的不同组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K为1,对应于同一数据流的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在频域上进行交错放置,相差子载波数Q为3。
图13所示为采用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设置参考符号的示意图。
采用对应于每一根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分别设置一组公共参考符号的方式,并将该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第一个OFDM符号上,而且对应于所述天线不再设置用户专用的参考符号。
当发送端发送的控制信令需要的发送天线数目N为2,传输的数据流L为2,接收端用户采用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在该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插入的公共参考符号组数N为2,插入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组数2L为4。插入的公共参考符号分别为第一参考符号R1、第三参考符号R3;对应于数据流1和数据流2插入的用户专用的参考符号分别为用户专用的第一参考符号AR1、用户专用的第二参考符号AR2、用户专用的第三参考符号AR3、用户专用的第四参考符号AR4。其中,第一参考符号R1和第三参考符号R3位于第一个OFDM符号上,用户专用的第一参考符号AR1和用户专用的第三参考符号AR3位于第二个OFDM符号上;用户专用的第二参考符号AR2和用户专用的第四参考符号AR4位于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的同一组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P为6,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的不同组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子载波数K为1,对应于同一数据流的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在频域上进行交错放置,相差子载波数Q为3。OFDM符号上的其他子载波用于发送数据符号D。
本发明在OFDM符号中插入公共参考符号,并根据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的多天线技术在OFDM符号中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后将该OFDM符号发送,使得接收端用户接收到所述OFDM符号并从中提取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不仅支持了频域调度技术,同时也支持了多天线传输技术。
上述实施例中,所举参考符号设置为在无线帧的一个业务时隙的OFDM符号上进行插入,但本发明所指参考符号设置不仅局限于此,参考符号同样能在由多个子帧组成的无线帧的一个子帧的OFDM上进行设置,其方法同理,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8)

1.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发送共享控制信令的时隙中,发送端根据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天线在该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插入公共参考符号;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在OFDM符号中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所述发送端发送包含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以及接收端接收到所述OFDM符号后从中提取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端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传输天线分别设置一组公共参考符号,并将该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OFDM符号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为单天线传输技术、开环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在发送端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传输天线还分别设置一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并将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到OFDM符号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一个时隙中的所有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所述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同一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均匀分布在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不同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一定数目的子载波;同一组的用户专用符号均匀分布在该接收端用户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不同组的用户专用符号在频域上相差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端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传输天线分别设置两组公共参考符号,该两组公共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不同的OFDM符号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组公共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一个时隙中的所有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OFDM符号上,同一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均匀分布在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不同组的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9.如权利要求1、3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为开环发射分集技术或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在发送端除发送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外,对应于其他每一根传输天线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该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除发送传输共享控制信令的天线外,对应于其他每一根传输天线的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同一个OFDM符号上,同一组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均匀分布在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不同组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以及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公共参考符号和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应的天线上发送该参考符号。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用户进一步根据公共参考符号进行频域调度的信道质量测量,以及利用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符号解调。
14.如权利要求1、2、6、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为波束赋形技术、闭环发射分集或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时,对应于每一个发送的数据流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该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于同一个传输流的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或者所述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第二个OFDM符号上和倒数第三个OFDM符号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的同一个OFDM符号上,同一组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均匀分布在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不同组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和/或公共参考符号在频域上相差一定数目的子载波。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公共参考符号对应的天线上发送该参考符号;采用波束赋形技术、闭环发射分集或闭环的空间复用技术在所有天线上发送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用户进一步根据公共参考符号进行频域调度的信道质量测量,以及利用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符号解调。
19.一种OFDM系统中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在发送共享控制信令的时隙中,根据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天线在该时隙中的OFDM符号中插入公共参考符号,以及根据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在OFDM符号中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包含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发送天线设置一组公共参考符号,并将该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一个时隙中的所有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对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的每一根发送天线分别设置两组公共参考符号,并将该两组公共参考符号插入到一个时隙中的所有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对应于每一根所述发送天线还设置一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并将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上。
23.如权利要求19、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对应于传输共享控制信令天线外的其他每一根传输天线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该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
24.如权利要求19、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对应于每一个发送的数据流分别设置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该两组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分别插入到接收端用户占用物理资源块中的不同的OFDM符号上。
25.一种OFDM系统中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包含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
执行单元,用于从所述OFDM符号中读取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专。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进一步根据所述公共参考符号进行频域调度的信道质量测量,以及根据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符号解调。
2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装置,用于在发送共享控制信令的时隙中,根据发送共享控制信令所需天线在该时隙中的OFDM符号中插入公共参考符号,以及根据所使用的多天线技术在OFDM符号中插入用户专用参考符号,以及将包含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发送;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OFDM符号和从该OFDM符号中提取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进一步根据提取出的公共参考符号进行频域调度的信道质量测量,以及根据所述公共参考符号和/或用户专用参考符号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符号解调。
CN200610112565A 2006-08-23 2006-08-23 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058936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2565A CN100589360C (zh) 2006-08-23 2006-08-23 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07/002554 WO2008025255A1 (fr) 2006-08-23 2007-08-23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traitement de signal de référence dans un système ofd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2565A CN100589360C (zh) 2006-08-23 2006-08-23 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2255A true CN101132255A (zh) 2008-02-27
CN100589360C CN100589360C (zh) 2010-02-10

Family

ID=39129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12565A Active CN100589360C (zh) 2006-08-23 2006-08-23 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9360C (zh)
WO (1) WO2008025255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5020A1 (fr) * 2007-04-17 2008-10-23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station de base et terminal pour traitement d'un symbole de référence
WO2009143709A1 (zh) * 2008-05-27 2009-12-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双流波束赋型方法、装置及支持双流波束赋型传输的设备
WO2009152694A1 (zh) * 2008-06-19 2009-1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用户专属参考符号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设备
WO2010105423A1 (zh) * 2009-03-18 2010-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用户设备特有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40633B (zh) * 2008-03-21 2012-10-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传输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CN101459645B (zh) * 2009-01-15 2012-11-14 清华大学 一种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基于子带的检测方法
CN101534265B (zh) * 2008-03-15 2013-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专用导频和物理资源块的映射方法
CN104066092A (zh) * 2014-06-27 2014-09-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频谱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534021A (zh) * 2015-09-15 2017-03-2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4601270B (zh) * 2008-03-25 2017-11-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专用基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096B (zh) * 2009-06-24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下层映射信息的通知方法和系统
CN102036402B (zh) * 2009-09-30 2014-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解调导频的层映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4909A (zh) * 2003-03-28 2004-10-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移动环境下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帧检测与帧同步方法
KR20040110904A (ko) * 2003-06-20 2004-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기지국 구분을 위한 파일럿 채널 전용 서브 캐리어 할당장치 및 방법
KR101065687B1 (ko) * 2004-06-10 2011-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Ofdm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시간 동기 획득 방법
KR20060040180A (ko) * 2004-11-04 2006-05-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입출력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방식에 적용되는채널 추정을 위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WO2006053427A1 (en) * 2004-11-16 2006-05-26 Alex Dolgonos System and method for ofdm sfn null reduction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5020A1 (fr) * 2007-04-17 2008-10-23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station de base et terminal pour traitement d'un symbole de référence
US8422479B2 (en) 2007-04-17 2013-04-16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for processing the reference symbol
CN101534265B (zh) * 2008-03-15 2013-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专用导频和物理资源块的映射方法
CN101540633B (zh) * 2008-03-21 2012-10-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传输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CN104601270B (zh) * 2008-03-25 2017-11-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专用基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WO2009143709A1 (zh) * 2008-05-27 2009-12-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双流波束赋型方法、装置及支持双流波束赋型传输的设备
CN101594176B (zh) * 2008-05-27 2012-10-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双流波束赋型方法、装置及支持双流波束赋型传输的设备
WO2009152694A1 (zh) * 2008-06-19 2009-1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用户专属参考符号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1610104B (zh) * 2008-06-19 2013-03-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用户专属参考符号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1459645B (zh) * 2009-01-15 2012-11-14 清华大学 一种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基于子带的检测方法
CN102077486A (zh) * 2009-03-18 2011-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用户设备特有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0105423A1 (zh) * 2009-03-18 2010-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用户设备特有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66092A (zh) * 2014-06-27 2014-09-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频谱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66092B (zh) * 2014-06-27 2018-01-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频谱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064185B2 (en) 2014-06-27 2018-08-28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Frequency spectrum allo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6534021A (zh) * 2015-09-15 2017-03-2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89360C (zh) 2010-02-10
WO2008025255A1 (fr) 200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9360C (zh) 一种在ofdm系统中处理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
EP1164733B1 (en) Channel construct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method
CN101330486B (zh) 下行专用导频的传输方法与装置
RU2548899C2 (ru) Способ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антенных порт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емодуляции опорных сигналов
CN101340228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EP3488576B1 (en) Symbol and subframe align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71463B (zh) 一种发送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100017B (zh) 收发下行控制信息的设备与方法
AU200922526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ilot Allocation, Method and Pilot Pattern Thereof
US855361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transmit diversity in SC-FDMA system
CN101162987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上行特殊时隙中导频信号的发送方法
CN10269619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EP2430787B1 (en) Reference symbol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785228A (zh) 用户装置、基站装置以及信道状态信息通信方法
CN101272175A (zh) 时分双工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3918199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映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EP2129142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CN101296031A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设备和方法
CN101291312B (zh) 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
CN10140992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2123014A (zh) 正交覆盖码配置和跳频配置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2130761A (zh) 正交覆盖码指示及解调参考信号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426283B (zh) 时分双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5634711B (zh) 一种分离式大规模天线阵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
CN101431366B (zh) 时分双工系统数据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10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Patentee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