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1832A - 光学拾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拾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1832A
CN101131832A CNA2007101468697A CN200710146869A CN101131832A CN 101131832 A CN101131832 A CN 101131832A CN A2007101468697 A CNA2007101468697 A CN A2007101468697A CN 200710146869 A CN200710146869 A CN 200710146869A CN 101131832 A CN101131832 A CN 101131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eam
light
liquid crystal
holographic element
optic p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68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滨冈美佳
藤井仁
长岛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n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n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na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1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1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7Lasers; Multiple laser arrays
    • G11B7/1275Two or more lasers hav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53Diffractive elements, e.g. holograms or grating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6Collimator len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8Separate aberration correction lenses; Cylindrical lenses to generate astigmatism; Beam expand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 G11B7/1392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passiv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Abstract

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发射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束的光源;用于将从光源发射的光束聚焦在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上的物镜;和用于接收从记录表面反射的光束的光检测器。从光源发射的光束包括具有彼此不同波长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第一光束通过有限系统入射在物镜上,第二光束通过无限系统入射在物镜上,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反射光到达光检测器经过的路径互相相同,沿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之一的光轴方向用于补偿聚焦位置的全息元件设置在只有反射光经过的并且位于光检测器之前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光学拾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将光束照射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读取和记录信息的光学拾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束的光源、从而支持多种类型的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包括压缩光盘(后文称为CD)和数字多功能光盘(后文称为DVD)的光学记录介质可广泛获得。而且,为了增加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信息量,近年来已经进行了用于增加光学记录介质的密度的研究。例如,市场中可获得如Blu-Ray光盘(注册商标;后文称为BD)和HD-DVD等高密度光学记录介质。
通过使用利用将光照射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或读取信息的光学拾取装置,能够进行这样的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复制。根据这些记录介质的类型,用于光学拾取装置中的物镜的数值孔径(NA)或光源的波长不同。因此,为了增加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需要减小聚焦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光束的光斑直径。
为了减小光束的光斑直径来增加密度,需要增加物镜的NA并且减小光束的波长。通过以记录密度互不相同的CD、DVD和BD作为示例,显示了NA和光源的波长。例如,对于CD来说,物镜的NA为0.50,光源的波长为780nm,对于DVD来说,物镜的NA为0.65,光源的波长为650nm,对于BD来说,物镜的NA为0.85,光源的波长为405nm。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光学记录介质的类型使用不同的物镜NA或不同的光源波长,因此可以考虑对于不同的光学记录介质使用不同的光学拾取装置。但是,由于从多种类型的光学记录介质读取信息和通过使用一个光学拾取装置从多种类型的光学记录介质读取信息很方便,因此已经开发了兼容多种类型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拾取装置。在这样的光学拾取装置中,考虑到组装方便、装置小型化等,已有采用一个物镜的光学拾取装置,用于将从光源发射的光束聚焦在光学记录介质上。
当使用一个设置在支持多种类型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的物镜时,由于用于保护记录层的透明覆盖层的厚度根据光学记录介质的类型而不同(例如,CD的透明覆盖层厚度是1.2mm,DVD的透明覆盖层厚度是0.6mm,BD的透明覆盖层厚度是0.1mm),因此存在一个问题:记录或读取信息的质量由于光学拾取装置的光学系统中的球面像差而降低。
在光学拾取装置的已知的光学系统中,已经发明了很多结构,例如,采用像差补偿元件通过改变入射光束相位分布来补偿像差。但是,在使用采用了像差补偿元件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在增加部件数量和成本的问题。
如JP-A-2005-339718中所公开,采用有限系统(finite system)结构对光学系统中的球面像差进行补偿的技术已经是公知的,所述有限系统中,具有预定发散状态的发散光入射在物镜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例如通过调整设置在光学系统中的准直透镜的位置可获得具有预定发散状态的发散光,因此该技术对于补偿球面像差和减少部件数量是有用的。
如JP-A-2005-339718中所公开的,在支持多种类型光学记录介质的光学拾取装置具有一个将从光源发射的光束聚焦在光学记录介质上的物镜的情况下,对于所有光学记录介质,考虑到波前像差等的正确补偿,可使用采用无限系统(infinite system)(平行光入射在物镜上的光学系统)和有限系统(发散光或会聚光入射在物镜上的光学系统)之间的组合的结构。但是,在使用无限系统和有限系统之间的组合的结构的情况下,从光学记录介质反射并且入射在光检测器上的光束的光路长度在无限系统和有限系统之间互不相同(光路长度可在多个有限系统之间互不相同)。因此,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需要根据光路长度不同的数量来增加光检测器的数量,因此造成光学拾取装置的尺寸增加和高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拾取装置,该光学拾取装置具有多个光源,发送具有彼此不同波长的光束以支持多种类型的光学记录介质,该装置能够以低成本减少球面像差的出现和使装置尺寸小型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包括多个光源,用于发射具有不同波长的多个光束;物镜,用于将从光源发射的光束聚焦在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上;和光检测器,用于接收从记录表面反射的反射光束。在光学拾取装置中,从光源发射的光束包括具有彼此不同波长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第一光束通过有限系统入射在物镜上,第二光束通过无限系统入射在物镜上,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反射光束到达光检测器经过的路径彼此相同;和全息元件,用于补偿沿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之一的光轴方向的聚焦位置,所述全息元件设置在只有反射光束经过且位于光检测器之前的位置处。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用有限系统和无限系统之间的组合可以减少球面像差。由于通过利用补偿全息元件沿光轴方向的聚焦位置功能,具有相互不同光路长度的有限系统的第一光束和无限系统的第二光束可聚焦在相同的光检测器上,因此还可能减少光检测器的数量。结果,可能实现光学拾取装置的尺寸减小和成本降低。
在根据本发明的前述结构的光学拾取装置中,全息元件由具有同心圆干涉图案的透明构件形成,同心圆干涉图案中衍射槽之间的间距朝外周缘逐渐变窄。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全息元件由透明构件构成,因此可能降低全息元件制造和使用中的成本,并且具有同心圆状的干涉图案设置在所述透明构件上以具有透镜功能。
在根据本发明前述结构的光学拾取装置中,全息元件为液晶元件,具有液晶和液晶介于其间的两个透明电极,并且至少一个透明电极的电极图案为同心圆干涉图案,其中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朝外周缘逐渐变窄。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全息元件采用液晶元件,因此可以电控制沿全息元件的光轴方向补偿聚焦位置这种功能的开关状态。因此,当不需要调节聚焦位置的光束通过全息元件时,可以尽可能地使光束透射率的降低最小化。结果,可以提高光学拾取装置的光传送效率。
在根据本发明前述结构的光学拾取装置中,全息元件为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该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包括液晶微粒(droplet)和用于使液晶微粒以预定图案分散的聚合物树脂。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具有波长选择性和角度选择性的结构可由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后文其可称为HPDLC)来实现,因此可能通过降低杂散光以提高光传送效率。
在根据本发明前述结构的光学拾取装置中,全息元件还具有增加象散的功能。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通过使用这样的结构,即具有补偿聚焦位置功能的全息元件还具有增加象散的功能,可以省略通常设置在光检测器前的例如柱状透镜等透镜,因此可能减少部件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的光学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在没有设置全息元件时从光源装置发射的光束被从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反射并且反射光被聚焦的特征的图示;
图3为示出形成在全息元件表面上的图案结构的示意图,所述全息元件包括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
图4A为示出包括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的全息元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B为示出包括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的另一种形式的全息元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示出包括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的全息元件改进示例的示意图;
图6A为示出包括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的全息元件的部分示意图;
图6B为示出包括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的全息元件的第二透明电极的电极图案的示意图;
图7为示出包括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的全息元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示出当用于BD的光束经过全息元件时入射光和射出光的会聚角之间区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示例,因此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仅限于下面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的光学系统结构的示意图。根据该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1设置成能够兼容BD/DVD/CD(光学记录介质)。光学拾取装置1包括第一光源装置2、第二光源装置3、二向棱镜4、分光器5、准直透镜6、物镜7、全息元件8和光检测器9。
第一光源装置2为双波长集成激光二极管,其具有两个发光点以发射具有两种类型波长的光束,并且该装置发射用于CD的波长为780nm的光束和用于DVD的波长650nm的光束。第二光源装置3为单波长激光二极管,并且发射用于BD的波长为405nm光束。由第一光源装置2和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的光束被传送到二向棱镜4。
虽然本实施例构造成用于CD和DVD的光束通过使用双波长集成激光二极管发射,但是该实施例可构造成光分别使用两个具有单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发射。
二向棱镜4反射从第一光源装置2发射的激光,并且传送从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的光束。另外,第一光源装置2和第二光源装置3设置成使传送通过二向棱镜4的光束具有基本相同的的光轴。传送通过二向棱镜4的光束被传送到分光器5。
分光器5将从第一光源装置2和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的光束传送并引导到光学记录介质10侧,并且该分光器将从光学记录介质10的记录表面10a反射的光反射并引导到光检测器9侧。从光源装置2和3发射的并且传送通过分光器5的光束被传送到准直透镜6。
可调节地设置准直透镜6以将从第一光源装置2发射的光束转换为具有预定发散角的发散光,并且将从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的光束转换为基本平行于光轴的平行光。传送通过准直透镜6的光束被传送到物镜7。具体地,从第一光源装置2发射的用于CD和DVD的光束入射在具有有限系统的物镜7上,在该有限系统中光以发散光的状态入射,从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的用于BD的光束入射在具有无限系统的物镜7上,在该无限系统中光以平行于光轴的光的状态入射。入射在物镜7上的具有各种波长的光束的有效直径由孔径滤波器来调节,该孔径滤波器在图中未显示。
物镜7将入射光束聚焦在光学记录介质10的记录表面10a上。在该实施例中,物镜7设计成当读取或记录BD的信息时球面像差值基本为零。因此,存在一个问题:在读取CD和DVD(其透明覆盖层10b的厚度与BD的透明覆盖层10b的厚度不同)的信息等的过程中发生球面像差。但是,由于用于CD和DVD的光束通过如上所述调节准直透镜6的位置以具有预定发散角的发散光入射在物镜7上,因此可几乎消除球面像差,从而在读取信息等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问题。透明覆盖层10b的厚度在BD中为0.1mm,在DVD中为0.6mm,在CD中为1.2mm。
物镜7安装在未示出的致动器上,并且物镜7沿至少两个方向可由致动器移动,所述两个方向为平行于物镜7的光轴的聚焦方向和平行于光学记录介质10的径向方向的跟踪方向。根据这种结构,物镜7构造成其聚焦位置总是调节在记录表面10a上,并且由物镜7聚焦的光束的光斑位置沿形成在光学记录介质10上的磁轨移动。
从光学记录介质10反射的光依次传送通过物镜7和准直透镜6,并且由分光器5反射,传送到全息元件8。实际上,用于CD和DVD的从第一光源装置2发射的光束如图所示传送经过全息元件8,聚焦在光检测器9的光接收区域(图中未示出)上。相反地,用于BD的从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的光束由全息元件8衍射,由此补偿了其光轴方向的聚焦位置,因而光聚焦在光检测器9的光接收区域上。设置全息元件8的原因及其结构将在后面描述。
光检测器9用于将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光接收区域中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从光检测器9产生的电信号用作用于复制信息的复制信号、用于物镜7的焦距调节或跟踪调节的聚焦误差信号或跟踪误差信号等。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全息元件8。首先,将参照图2描述在光学拾取装置1中设置全息元件8的原因。图2是示出在没有设置全息元件8时,从第一光源装置2和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的光束从光学记录介质10的记录表面10a反射,并且将所述反射光聚焦的特征的图示。在该图中,实线示出了用于BD的从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的光束,虚线示出了用于CD的从第一光源装置2发射的光束。
在光学拾取装置1中,用于BD的光束和用于CD的光束具有相同路径,通过该相同路径,反射光经过物镜7并且到达光检测器9。但是,通过调节第一光源装置2和准直透镜6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第二光源装置3和准直透镜6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BD的从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的光束通过无限系统入射在物镜7上,用于CD的从第一光源装置2发射的光束通过有限系统入射在物镜7上。因此,如图2中所示,用于BD的光束比用于CD的光束具有更长的距离以聚焦反射光。在没有设置全息元件8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将光检测器分为用于CD和BD的两个光检测器,因此不方便。由此设置全息元件8以不增加光检测器。
下面将描述图2中未示出的用于DVD的光束。在该实施例中,用于DVD的光束传送经过相同路径,通过该相同路径,用于CD的光束还被传送并到达光学记录介质10,并且从光学记录介质10反射的光也被传送经过相同路径并到达光检测器9,以使得用于DVD的光束与用于CD的光束聚焦在相同位置。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全息元件8设置成通过进行补偿将用于BD的光束的聚焦位置调节到用于CD和DVD的光束的聚焦位置。
光学拾取装置1中包括的全息元件8由例如玻璃或塑料等透明构件制成,并且在其表面8a上形成图案以对于用于BD的光束获得期望的衍射光。图3是示出形成在全息元件8的表面8a上的图案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同心圆干涉图案形成在全息元件8的表面8a上,在所述同心圆干涉图案中衍射槽之间的间距沿外周缘逐渐变窄。全息元件8通过形成这样的干涉图案可用作透镜。根据本实施例,形成干涉图案,以使得用于BD的经过全息元件8的光束的正1阶光聚焦在光检测器9上。
形成在全息元件8的表面8a上的干涉图案与由一光束和另一光束之间的干涉而形成在全息元件8的表面8a上的图案相同,所述一光束是从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由光学记录介质10反射并且由分光器5再次反射的光束,所述另一光束是衍射成具有预定会聚角的会聚光、聚焦在光检测器9上并且从聚焦位置反射的光束。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形成在全息元件8的表面8a上的干涉图案构造成如图4A中所示具有多个矩形槽,具有通过调节槽深等获得的波长选择性、并且产生只对于用于BD的光束的预定衍射光。这里,通过采用如图4B中所示其中具有多个锯齿形槽的结构(即闪耀(blazed)结构),可以增加衍射效率,并且因而允许采用如图4B中所示的闪耀结构。
根据本实施例的全息元件8构造成只具有对于用于BD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补偿聚焦位置的功能,但是例如,允许将全息元件构造成除了具有补偿用于BD的光束的聚焦位置的功能,还具有增加象散的功能。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去除例如通常用于产生通过象散法获得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柱状透镜。
图5是示出当同时实现补偿聚焦位置功能和增加象散功能时,形成在全息元件表面上的图案的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具有同心椭圆形状的图案形成在全息元件表面上,所述同心椭圆状的图案中衍射槽之间的间距朝外周缘逐渐变窄,并且由此可以增加光束(本实施例中为用于BD的光束)的象散以补偿聚焦位置。在该情况下,对于具有其他波长的光束,可以提供一种图案(例如,这种图案:当该图案中具有以多个条带状形成的衍射槽时,所述衍射槽之间的间距朝外周缘逐渐变窄),在该图案中只将象散加在所述全息元件的相对侧。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相同,除了全息元件8。因此,在下述部分中只描述全息元件8的结构。另外,当实施例中存在重复部分时,这些部分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注,并且当不需要具体描述时,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图6A和6B为示出包括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的全息元件8的结构的示意图。图6A为示出全息元件8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6B为示出全息元件8的第二透明电极22b的电极图案的示意图。如图6A中所示,全息元件8为液晶元件,其包括液晶21、具有介于其间的液晶的第一透明电极22a和第二透明电极22b和用于支撑透明电极22a和22b的两个透明基底23。
液晶21在整个区域中具有均匀的折射率(n0),并且取向为当电压没有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22a和第二透明电极22b之间时,对经过液晶21的光束没有作用。因此,当电压没有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22a和第二透明电极22b之间时,经过全息元件8的光束被传送而不受任何特别的作用。另一方面,当电压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22a和第二透明电极22b之间时,液晶21根据形成在透明电极22a和22b上的电极图案改变其取向方向。
第一透明电极22a由没有特别图案的一个电极形成。相反地,第二透明电极22b具有电极图案,并且该电极图案以具有同心形状的干涉图案形成,其中如图6B中所示,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朝外周缘逐渐变窄。
通过从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的、由光学记录介质10反射并且由分光器5再反射的光束和衍射为具有预定会聚角的会聚光、聚焦在光检测器9上并且从聚焦位置反射的光束之间的干涉,干涉图案与在形成有第二透明电极22b的透明基底23表面上形成的图案相同。
因此,当用于BD的光束经过全息元件8时,如果预定电压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22a和第二透明电极22b之间,则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22a和第二透明电极22b之间的液晶21的取向改变,在该位置中的折射率也改变(n0→n1),用于BD的经过全息元件8的光束被衍射,并且因而产生衍射光。通过使用所产生的衍射光线(例如,正负1阶光)中的沿光轴方向至聚焦位置的光路距离缩短的衍射光线(例如,正1阶光),衍射光聚焦在光检测器9上,该光检测器9与检测用于CD和DVD的光束的光检测器相同。
另一方面,当用于CD和DVD的光束经过全息元件8时,电压没有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22a和第二透明电极22b之间,并且由此该全息元件8对用于CD和DVD的光束没有特别作用。根据这种结构,用于CD和DVD的光束聚焦在光检测器9上,而没有由于全息元件8而造成的透射率的降低。
附图中未示出详细结构的全息元件8构造成所有的第二透明电极22b是等电势,并且通过一根线连接到用于全息元件8的驱动电路(附图中未示出)。因此,第一透明电极22a也通过一根线连接到上述驱动电路。
在该实施例中,电极图案没有形成在第一透明电极22a上,但是允许在第一透明电极22a上形成与第二透明电极22b相同的电极图案。在该情况下,也可能获得如上所述的相同的作用。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相同,除了全息元件8。因此,下述部分中将只描述全息元件8的结构。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存在重复部分时,这些部分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并且当不需要具体描述时,将省略这些描述。
图7是示出包括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的全息元件8结构的示意图。与第二实施例采用相同的方式,根据本实施例的全息元件8也使用液晶元件,但是液晶为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HPDLC),并且其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元件不同。
根据本实施例的全息元件8包括:向列型液晶微粒31(其直径为100nm或更小);用于分散液晶微粒31的聚合物树脂32(其厚度为几μm到几十μm);聚合物树脂32介于其间的两个透明电极33,液晶微粒31设置于聚合物树脂32中;和两个支撑透明电极33的透明基底34。注意到聚合物树脂32由与构成液晶微粒31的液晶具有基本相同的折射率的材料构成。
在HPDLC中,当HPDLC执行全息功能时,从HPDLC发射的光束的波长和方向由分散在聚合物树脂中的液晶微粒的分散图案确定。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全息元件(HPDLC)8中,液晶分子31以相对于全息元件8的中心轴35对称的预定分散图案(见图7)分散,以使用于BD的405nm的光束以具有会聚角β(见图8)的会聚光发射,该会聚角β差不多以预定量大于会聚角α(见图8)。图8为示出当用于BD的光束经过全息元件8时入射光和射出光的会聚角之间的差别的示意图。
经过全息元件8,用于BD的光束沿光轴方向的焦距比原始焦距短,并且该光束聚焦在与用于检测用于CD和DVD的光束的光检测器相同的光检测器9上。同时,当用于CD和DVD的光束经过全息元件8时,电压施加到透明电极33。根据这种结构,液晶微粒31的液晶取向变成平行于电场,液晶微粒31和聚合物树脂32的折射率彼此相同,因此用于CD和DVD的光束聚焦在光检测器9上而不会受到特殊的作用。
例如,通过使用从第二光源装置3发射并由光学记录介质10反射且由分光器5再次反射的光束、重叠在由全息元件8使传播方向以预定角度折射而聚焦在光检测器9上的光束之上并从光检测器9位置发射以具有其相反传播方向的光束,形成前述液晶微粒31的分散图案,。
即,当向具有透明电极33的两个透明基底34的间隙中注射液晶和光固化树脂的混合液体并且发射两个光束以在混合液体位置上形成干涉条纹时,聚合物的光聚作用开始于干涉条纹光强度强的波腹部分以形成聚合物树脂状态,并且由聚合物的光聚作用分离的液晶在具有弱的干涉条纹光强度弱的波节部分中形成液晶微粒。根据这种方法,可形成如图7中所示的液晶微粒31的分散图案。
在该实施例中,透明电极33设置成当用于CD和DVD的光束经过时向其施加电压,但是也允许不设置透明电极33。在该情况下,用于CD和DVD的光束也被传送并聚焦在光检测器9上。但是优选的是设置透明电极33来抑制如实施例中所述的聚焦光束的散射。
改进的实施例
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全息元件8构造成补偿用于BD的光束沿光轴方向的聚焦位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允许通过使用全息元件8沿用于CD和DVD的光束的光轴方向补偿聚焦位置(即,延长了到焦点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在透明构件的一侧上形成用来只调节用于DVD的光束的聚焦位置的图案,和在透明构件的另一侧上形成用来只调节用于CD的光束的聚焦位置的图案时,可以使用只采用一个全息元件8的结构。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光学拾取装置特别构造成不具有用于补偿球面像差的元件,但是本发明的各方面并不受此限制。因此,在甚至使用无限系统和有限系统之间的组合时球面像差仍不能被充分补偿的情况下,允许使用例如通过另外设置用于补偿球面像差的元件的球面像差补偿结构。本发明设计成改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使用有限系统和无限系统之间的组合以降低球面像差,并且其具有从光学记录介质反射的光的多个聚焦位置。在该范围内,本发明可广泛应用。
因此,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兼容BD、DVD和CD的光学拾取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与三种类型的光学记录介质兼容的光学拾取装置。如期望的,可以将本发明广泛应用到例如与其他三种类型、两种类型或四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光学记录介质兼容的光学拾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使用无限系统和有限系统之间的组合可减少光学拾取装置中的光检测器的数量。因此,可实现光学拾取装置的尺寸和成本的减少,并且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非常有用。

Claims (5)

1.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包括:
多个光源,其用于发射具有不同波长的多个光束;
物镜,其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束聚焦在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上;和
光检测器,其用于接收从所述记录表面反射的反射光束,
其中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束包括彼此具有不同波长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通过有限系统入射在所述物镜上,所述第二光束通过无限系统入射在所述物镜上,
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反射光束到达所述光检测器所经过的路径彼此相同,并且
用于补偿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之一的光轴方向的聚焦位置的全息元件设置在只有反射光束经过的、并且位于所述光检测器之前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全息元件由具有同心圆干涉图案的透明构件形成,所述同心圆干涉图案中的衍射槽之间的间距朝外周缘逐渐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全息元件为液晶元件,所述液晶元件具有液晶和所述液晶介于其间的两个透明电极,并且至少一个所述透明电极的电极图案为同心圆干涉图案,其中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朝外周缘逐渐变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全息元件为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所述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包括液晶微粒和用于使液晶微粒以预定图案分散的聚合物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全息元件还具有增加象散的功能。
CNA2007101468697A 2006-08-24 2007-08-24 光学拾取装置 Pending CN1011318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27924A JP2008052826A (ja) 2006-08-24 2006-08-24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6227924 2006-08-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1832A true CN101131832A (zh) 2008-02-27

Family

ID=38606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468697A Pending CN101131832A (zh) 2006-08-24 2007-08-24 光学拾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49580A1 (zh)
EP (1) EP1895526A1 (zh)
JP (1) JP2008052826A (zh)
CN (1) CN1011318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3377A1 (en) * 2020-02-25 2021-09-02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Angularly selective diffusive combin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9931A1 (en) * 2007-10-04 2009-04-16 Cvon Innovations Lt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ssocating advertisements with web or wap pages
JP5078701B2 (ja) * 2008-03-28 2012-11-21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液晶光学素子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WO2011018923A1 (ja) * 2009-08-12 2011-02-1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回折素子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WO2011021474A1 (ja) * 2009-08-19 2013-01-1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5227930B2 (ja) * 2009-09-28 2013-07-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WO2011058917A1 (ja) * 2009-11-10 2011-05-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WO2011065277A1 (ja) * 2009-11-25 2013-04-11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回折素子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6289194B2 (ja) * 2014-03-20 2018-03-0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データ生成方法、ホログラム画像再生方法およびホログラム画像再生装置
KR102582652B1 (ko) * 2016-12-21 2023-09-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레이저 결정화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7888B2 (en) * 1996-07-12 2005-03-15 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witchable 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optical elements
US6556533B1 (en) * 1996-10-01 2003-04-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pickup device
JP3743732B2 (ja) * 1997-01-28 2006-02-0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WO2005043523A1 (ja) * 2003-11-04 2005-05-12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発散角変換素子
EP1785991A4 (en) * 2004-08-04 2009-01-07 Asahi Glass Co Ltd LIQUID CRYSTAL LENS ELEMENT AND OPTICAL HEAD
JP2006190353A (ja) * 2004-12-28 2006-07-20 Toshiba Samsung Storage Technology Corp 光学ヘッド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3377A1 (en) * 2020-02-25 2021-09-02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Angularly selective diffusive combi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52826A (ja) 2008-03-06
EP1895526A1 (en) 2008-03-05
US20080049580A1 (en) 2008-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1832A (zh) 光学拾取装置
CN101441879B (zh) 光学拾取装置以及记录或再现信息的装置
CN101013582B (zh) 光学拾取装置
KR100653289B1 (ko) 광학 헤드 및 기록 재생 장치
CN1314027C (zh) 半导体光源、光摄像头装置和数据记录/重放装置
US7616550B2 (en) Optical pickup unit
US20040008604A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or and optical element
JP4218096B2 (ja) 光学ヘッド
GB2328777A (en) Optical pickup device
CN100424767C (zh) 光学拾取装置
US20070013984A1 (en) Active compensation device, and compatible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active compensation device
CN100375173C (zh) 半导体激光器单元和光学头装置
CN101131834A (zh) 光学拾取装置
JPH0434740A (ja) 光学ヘッド
CN101131484A (zh) 球面像差补偿元件、其制造方法及光学拾取装置
CN100382169C (zh) 光学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US20060181744A1 (en) Optical unit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US20040184386A1 (en)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KR100480638B1 (ko) 광픽업장치
JP2006252614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US20110188367A1 (en) Optical pickup device
CN100501847C (zh) 光拾取装置
US20040027970A1 (en)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361126B (zh) 光源单元、光学检测器单元、光学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CN101216605B (zh) 光学拾取透镜装置和使用其的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