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0348A - 具有至少两个止动臂的用于机动车座位的铰链架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至少两个止动臂的用于机动车座位的铰链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0348A
CN101130348A CNA2007101407890A CN200710140789A CN101130348A CN 101130348 A CN101130348 A CN 101130348A CN A2007101407890 A CNA2007101407890 A CN A2007101407890A CN 200710140789 A CN200710140789 A CN 200710140789A CN 101130348 A CN101130348 A CN 101130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stopper arms
fixed area
outshot
hing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07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贝克
W·本内克尔
R·沃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and Mechanism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C Rob Hammerstei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 Rob Hammerstein GmbH filed Critical C Rob Hammerstei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130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03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6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rotatably mov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动车座位的铰链架,具有:铰链轴(20);致动部件(36);第一铰链部件(24),具有以铰链轴(20)为中心的内齿面(28);第二铰链部件(30);至少一个止动臂(32),所述止动臂包括与所述内齿面(28)协作的带齿区域(38),设置成围绕设置于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0)上的枢转轴(56)枢转,包括突出部分(96)且具有与所述致动部件(36)协作的致动区域(42);以及控制部件(82),连接至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4)且包括用于使所述突出部分(96)配合抵靠的凸轮(84),所述凸轮包括若干部分(86-94),啮合区域(86)位于前固定区域(88)和后固定区域(92)之间,当突出部分(96)从前固定区域(88)移动到后固定区域(92)时,与啮合区域(86)相关联的可移动阻挡件(98)桥接位于中间的啮合区域(86),用于防止突出部分(96)啮合于其中,当突出部分(96)沿相反方向移动时,所述阻挡件是不起作用的,从而突出部分(96)可自由移动入啮合区域(86)。

Description

具有至少两个止动臂的用于机动车座位的铰链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座位的铰链架。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座位的铰链架,具有:铰链轴;致动部件,可在止动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铰链部件,具有以铰链轴为中心的内齿面;第二铰链部件,在致动部件处于释放位置时,该第二铰链部件可相对于第一铰链部件围绕铰链轴转动,在致动部件处于止动位置时,该第二铰链部件不可相对于第一铰链部件移动;至少一个止动臂,所述止动臂包括与内齿面协作的带齿区域,设置在第二铰链部件上且可相对于其移动,包括突出部分且具有与致动部件协作的致动区域,当处于释放位置时,该致动部件不将止动臂的带齿区域偏置成与内齿面啮合,第一铰链部件可相对于第二铰链部件位移,当处于止动位置时,该致动部件将止动臂的带齿区域偏置成与内齿面啮合;以及控制部件,连接至第一铰链部件且包括用于使突出部分配合抵靠的凸轮,所述凸轮包括若干部分,这些部分包含前固定区域和啮合区域,该前固定区域远离内齿面从而不允许止动臂的带齿区域与内齿面啮合,该啮合区域足够靠近内齿面从而止动臂的带齿区域与内齿面啮合。这种铰链架是从欧洲专利EP 0 694 434 B1中已知的。在这种铰链架中,止动臂构造成可径向移动的止动条。凸轮只包括一个固定区域和一个啮合区域,该啮合区域刚好足够宽从而突出部分能够啮合在其中。这种布置用于存储装置,因为已经发现,在用于机动车的机动车座位中,在两边都只有一个门以接近后座。
相反的是,本发明基本涉及一种第二排座位的车座,以及涉及努力将位于后面的行李厢构造成可变的。为此,旨在可将机动车座位的靠背调节成不同位置,即一方面是基本垂直的位置和另一方面是可足够向前倾斜到座位盘上的位置,且可锁定于这些位置中的任一个。这个特征提供了两种扩大行李厢容积的可能性,后者允许更大的行李厢容积。此外,在这种车座中,靠背旨在适于在正常的使用范围内精调。称为构建位置的该位置也处于此使用范围内,在该构建位置中将座位制造成用于安装入机动车。
还参考了专利文件WO 2005/044617 A1、EP 1 260 405 A1和DE 32 11 158 A1。这种类型的铰链架已被证明是有效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铰链架,该铰链架较佳地适于用在第二排座位中,可改变行李厢容积,且改进了上述类型的铰链架从而它可容易地调节成不同位置。
考虑到上述的铰链架,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啮合区域位于前固定区域和后固定区域之间,当突出部分从前固定区域移动到后固定区域时,与啮合区域相关联的可移动阻挡件桥接位于中间的啮合区域,用于防止突出部分啮合于其中,当突出部分从后固定区域移动到前固定区域时,所述阻挡件是不起作用的,从而突出部分可自由移动入啮合区域。
该铰链架只能在与啮合区域相关联的位置中锁定于一个枢转方向,而不能锁定于另一枢转方向。假如座位沿另一枢转方向移动越过啮合区域,则所述啮合区域不起作用。在较佳的实施例中,靠背可从正常使用位置向前枢转到垂直位置且锁定于90度位置,在该90度位置突出部分自由地啮合入啮合区域。假如靠背从该位置进一步向前倾斜,然后再次枢转回到正常使用位置,则通过阻挡件来防止突出部分啮合入啮合区域。然后,阻挡件覆盖了啮合区域的开口从而突出部分不能啮合于其中。这意味着,一旦靠背已经向前枢转越过啮合区域,当靠背向后移动时,该啮合区域就无法被察觉到,从而它不起作用。只有当靠背从直立位置后面的位置向前倾斜到直立位置时,该啮合区域才起作用。
在较佳开发的实施例中,精调区域设置于后固定区域远离啮合区域的末端。该精调区域与靠背的向后倾斜调节即正常使用范围相关联。精调区域与内齿面之间隔开的距离小于突出部分和带齿区域之间的间隙距离,从而突出部分在靠背位于正常使用位置的范围内不起作用。这同样应用到啮合区域和制动间隙区域。
假如突出部分配合抵靠固定区域,则靠背不能锁定。前固定区域位于啮合区域前面。后固定区域位于正常使用位置和垂直位置之间。
另一优点是,在第二固定区域远离啮合区域的末端设有制动间隙,该制动间隙足够靠近内齿面以使止动臂的带齿区域与内齿面啮合。制动间隙可将靠背锁定于其几乎水平的位置。由于第二固定区域,靠背不能锁定于该位置和垂直位置之间。突出部分防止了锁定。
较佳地,止动臂由弹性装置恒定地偏置到其止动位置。因此,它们的突出部分恒定地配合抵靠凸轮。此外,它们较佳地啮合在其相应锁定位置。啮合是与锁定分开的,啮合发生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而锁定发生在致动部件的作用下。从释放位置开始,锁定如下发生:在致动部件枢转得足够远而它能够引起止动臂移动之前,弹性装置促动止动臂进入止动位置。只采用致动部件来使止动臂到达和固定于止动位置。因此,分两个步骤实现止动位置。首先,弹性装置引起止动臂移动到其止动位置;然后,该止动位置由致动部件来机械固定和保持。只有致动部件能够固定止动臂从而可吸收撞击负载,而弹性装置无法做到。弹性装置只实施成能够将止动臂移动到其止动位置;其弹性力无法超越于此。
在较佳开发的实施例中,致动部件具有一个臂,该臂用于止动臂中的对应臂,所述臂与止动臂中的对应臂相关联,而每个止动臂都具有与该关联臂协作的释放腹面。止动臂通过释放腹面有效移出止动位置。
假如止动臂轴十分接近内齿面且满足另外的几何条件,则不管转动方向如何,至少一个止动臂总是自止动的。沿两个转动方向,这种工作情况是混合的,因为至少一个止动臂处于自动的、较佳的自锁止动状态,而不管所施加转矩的转动方向如何,且只有至少一个相同类型的另外的止动臂必须被致动部件固定在其止动位置。因此,铰链架独立于相对于从外部施加的转矩的转动方向而工作。
止动臂的数量适合于要求。可假设地和较佳地提供多于两个止动臂。止动臂的最小数量是一个。假如例如采用三个止动臂,则两个可以是左旋的而一个是右旋的,反之亦然。右旋止动臂的数量是至少一个,它等于或不等于左旋止动臂的数量,而左旋止动臂的数量也是至少一个。假如设有奇数个止动臂,则止动臂被自身充当弹性装置的弹簧单独地偏置。
在操作中,止动臂在止动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枢转角度是很小的。该枢转角度小于5度。
止动臂的支点尽可能地靠近内齿面。支点位置靠近内齿面有优点:当带齿区域枢转入内齿面时且当它枢转出内齿面时,这种几何条件都是有利的。避免了根切。
较佳的是,第一铰链部件和第二铰链部件形成接纳止动臂、致动部件和弹性装置的空间,该空间具有扁平圆柱体的形状。无需附加空间以用于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插入于两个止动臂之间的空间中。它较佳地无需其自身的固定器,而是固定在凹陷中。它很容易安装,更具体地说通过插入来安装。
附图说明
一旦阅读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和下面参照附图而仅仅作为示例所给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非限制性描述,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显而易见。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铰链架的立体装配图;
图2是装备有如图1所示的铰链架的机动车座位的示意侧视图,用于示出诸调节区域;
图3是沿轴向从包括内齿面的第一铰链部件到第二铰链部件方向所看到的铰链架的视图,且靠背位于图3所示的构建位置;
图4是与图3类似的视图,且靠背现在从图3所示的位置到达90度位置;
图5是与图3类似的视图,且靠背现在处于前固定区;以及
图6是与图3类似的视图,且靠背现在从前固定区返回到90度位置。
附图标记列表
20铰链轴
22轴线
24第一铰链部件
26边界区域
28内齿面
30第二铰链部件
32止动臂(左旋)
33止动臂(左旋)
34止动臂(右旋)
35止动臂(右旋)
36致动部件
38带齿区域
40支承部分
42致动区域
44夹紧腹面
46释放腹面
48臂,第一臂
50臂,第二臂
56(止动臂的)枢转轴
60靠背
62座位
64靠背架
66使用区
68后固定区
7090°位置
72前固定区
80前啮合区
82控制部件
84凸轮
86啮合区域
88前固定区域
90制动间隙区域
92后固定区域
94精调区域
96突出部分
98阻挡件
100桥接部件
102轴
104弹簧
106腹面
108弹性装置
110中间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铰链架具有铰链轴20,该铰链轴20居中地位于轴线22上。铰链轴20具有有些部分是圆形的和有些部分是弄圆的矩形的横截面。还设置第一铰链部件24,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第一铰链部件24具有基本壳形的形状。将圆盘形的坯料加工更具体地说是压制成:中心区域相对于边界区域26有偏移。形成内齿面28,该内齿面28朝向内侧限定边界区域26。还设置第二铰链部件30,该第二铰链部件30也基本设计成圆盘形。铰链部件24、30具有用于将它们连接至机动车座位(未示出)部件的装置,该装置旨在调节彼此。这将在下文讨论。组装之后,铰链部件24、30形成中空的空间,该中空的空间具有基本扁平圆柱体的形状。在此中空空间中,设有四个止动臂32、33、34、35和一个止动部件36以及将在下文讨论的其它部件。
止动臂32、33、34、35两两相同,即,左旋的止动臂32、33和右旋的止动臂34、35。每个止动臂32、33、34、35都具有适于内齿面28的带齿区域38。当从轴线22上看时,带齿区域38延伸约45度,且具有多个齿,如图2和3所最佳显示的。
通常,止动臂需要约80度的部分,从而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四个止动臂可被总体地接纳。相对于带齿区域38有偏移的是,每个止动臂32-34具有支承部分40,该支承部分40构造成凹陷的或弯曲的,朝向内齿面28开口且由圆弧来限定。最后,每个止动臂都具有致动区域42。该致动区域42包括一边上的夹紧腹面44和另一边上的释放腹面46。
致动部件36具有适于铰链轴20的非圆形孔。它连接至此铰链轴2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致动部件36具有四个臂48、49、50、51,即每一个臂用于每个止动臂32-35。形成了两个相同构建的第一臂48、49和两个相同构建的第二臂50,它们适于止动臂。第二臂与右旋止动臂34协作。可以看到,止动臂32-35的夹紧腹面44基本一致,且位于相同的半径上,而释放腹面46则彼此不同。因此,相应适配的臂可彼此不同。如图所示,臂48-51像头部一样啮合入分别形成在止动臂32-35中的凹陷中,从而形成一种铰链。因此,每个臂48-51能够将相应的相关止动臂32-35拉出啮合位置而进入释放位置,尤其还将它固定在释放位置和中间位置,这对于铰链架的功能来说是很重要的。
致动部件36在其两个平面中具有间隙,从而使它能将自身最佳地定位在四个夹紧腹面44内。
如图所示,止动臂32-35和致动部件36构造成平坦的冲孔部件且尤其是由钢板制成的,但是它们也可以是烧结的部件。无论如何,它们的总高度是这样的:它们配合在由两个铰链部件24、30形成的中空空间内。在第二铰链部件30上设有用于支承销的孔,该销在这里没有示出但配合在支承部分40中。止动臂可绕枢转轴56枢转。
由两个铰链部件24、30形成的外壳被外环(未示出)朝向外侧封闭。此环沿轴向和径向将两个枢转部件24、30固定在位。铰链架较佳地设计成将座架连接至靠背,也就是说,它旨在用作称为靠背架的部分。
如图2所示意显示的,机动车座位具有靠背60和座位62,它们通过铰链架64而彼此连接在一起。靠背60可到达由座位上的曲线所示的不同位置。在最右边,即在向后倾斜时,此曲线示出了使用区66,也称为精调区,在该区内靠背60可根据使用者的愿望而调节。机动车座位显示成处于构建位置,该构建位置位于使用区66的前端。从这里到由图2中的虚线示出的90度位置,延伸着后固定区68,在该后固定区68中,靠背60不能借助铰链架64而锁定。在90度位置有啮合区80,靠背可局部锁定。该区与前固定区72邻接,而该前固定区72延伸几乎90度,且在该前固定区72中靠背60不能锁定。在由图2中的虚线示出的靠背向前最远地枢转的位置,设置了前啮合区80。此区也是局部的,也就是说,它局限于具体的角度位置,最多加上/减去几度的角度。
现在,在铰链架内实现了图2所述的如下功能:控制部件82可以构造成与第一铰链部件形成一体,但是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是单独的圆形部件,该控制部件82可设置在第一铰链部件24内以被固定而防止转动,该控制部件82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4相关联。它具有凸轮84,该凸轮84具有若干部分,这些部分将在下文更详细地讨论。它具有以槽的形式存在的啮合区域86,该啮合区域86与90度位置70相关联。它在一边邻接有前固定区域88,该前固定区域88又与制动间隙区域90邻接,该制动间隙区域90与前啮合区80相关联。在另一方向,从啮合区域86开始,此啮合区域邻接着后固定区域92,该后固定区域92延伸着比前固定区域88基本更小的角度且与前固定区72相关联。该后固定区域92邻接着精调区域94,该精调区域94延伸超过约15°且与使用区66相关联。
止动臂32-35中的至少一个(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是两个,即止动臂34和35,它们是相同的类型)设有突出部分96,该突出部分96从其平面上突出且恒定地配合抵靠凸轮84。邻接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止动臂由弹性装置108弹性地偏置到止动位置(参见图3)。
当两个铰链部件24、30相对于彼此移动时,突出部分96滑过凸轮84且与其离散区域相互作用。将两个固定区域88、92与内齿面28隔开的距离大于突出部分96与带齿区域38之间的间隙距离。因此,只要突出部分96搁置在固定区域88、92中的一个上,突出部分96就防止相关的止动臂与内齿面28啮合。相反的是,啮合区域86、制动间隙区域90和精调区域94靠近内齿面28,从而假如相关的止动臂啮合内齿面28,则突出部分96不与其接触。因此,突出部分96并不防止止动臂移动到啮合位置。
啮合区域86位于前固定区域88和后固定区域92之间。为了使突出部分96或挡块只能从一个转动方向而不能从另一转动方向落入啮合区域86,设置了阻挡件98。为此,用于围绕轴102枢转的桥接部件100支承在控制部件82上,紧邻啮合区域86和处于前固定区域88中。将桥接部件100偏置到图3所示的搁置位置的弹簧104与桥接部件100相关联。桥接部件具有腹面106。如图3所示,此腹面延伸横跨前固定区域88的轮廓线,与其相交。桥接部件100具有鼻部,该鼻部向内突出超过前固定区域88的轮廓。
从90°位置70后面的位置开始调节靠背60,例如从图3所示的构建位置开始,进行下列操作:
假如通过致动致动部件36释放了铰链架,该致动部件向内拉动止动臂,即与内齿面28脱开。因此,引起突出部分96向内移动足够远,从而它处于后固定区域92之内且允许铰链架枢转。在枢转了一定角度之后,到达90°位置70,具有图4所示的状况:突出部分96处于与啮合区域86相同的角度位置。假如现在释放铰链架,也就是说假如不再致动致动部件36,则允许止动臂32-35向外枢转且啮合内齿面28。由于突出部分96不会撞击两个固定区域88、92中的一个且不会防止止动臂32-35与内齿面28啮合,所以使它们能这样做。靠背因此可锁定于90°位置70。假如致动部件36已经在到达90°位置之前被释放,则靠背自锁于90°位置70。
假如再次致动铰链架64,也就是说假如转动致动部件36,则再次自由拉动止动臂32-35,且再次到达图4所示的位置。
在图4中,突出部分96邻接鼻部。假如从图4所示的图例开始,突出部分96现在靠近桥接部件100,则突出部分96把桥接部件100推到旁边,也就是说,突出部分96引起桥接部件100顺时针转动,直到桥接部件100离开前固定区域88的轮廓为止。到达了图5所示的位置。如图5所示,突出部分96处于前固定区域88内,且防止其上设置的止动臂34、35与内齿面28啮合。
从图5所示的位置开始,允许靠背60进一步向前倾斜到前啮合区80,其中突出部分96与形成制动间隙90的槽啮合。
假如从图5开始靠背向上枢转,则突出部分96开始支承抵靠桥接部件100的腹面106。假如它继续移动,则突出部分把桥接部件100推到旁边且引起桥接部件100围绕轴102逆时针枢转,直到它到达图6所示的位置为止。在此位置,通过未在这里示出的限制器来防止桥接部件100进一步逆时针枢转。现在它桥接啮合区域86。换一种方式来说,它连接两个固定区域88、92,就好像啮合区域86不存在一样。前固定区域88的轮廓然后直接地和连续地融入后固定区域92的轮廓。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只有两个止动臂34、35设有突出部分96,而另外两个没有。如图5所示,例如,另外两个止动臂32、33都没有啮合。这是通过上述的铰链连接、即通过将臂48-51像头部一样与止动臂的致动区域42啮合来实现的。由于这种啮合,没有突出部分96的止动臂不能啮合,而它们固定在中间位置,止动臂34、35也处于该中间位置。凸轮84延伸超过90°,它们例如在110°的范围内。四个止动臂32-35中的每一个都无法自身设有凸轮84,因为凸轮84会交叠。因为止动臂固定在与致动部件36相互啮合的关系中,所以止动臂不必都具有自身的突出部分96。
控制部件82形成两个凸轮84。这两个凸轮84被两个中间部件110隔开。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机动车座位的铰链架,具有:
-铰链轴(20);
-致动部件(36),可在止动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第一铰链部件(24),具有以所述铰链轴(20)为中心的内齿面(28);
-第二铰链部件(30),在所述致动部件(36)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4)围绕所述铰链轴(20)转动,在所述致动部件(36)处于所述止动位置时,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0)不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4)运动;
-至少一个止动臂(32),所述止动臂包括与所述内齿面(28)协作的带齿区域(38),所述止动臂设置成围绕设置于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0)上的枢转轴(56)枢转,包括突出部分(96)且具有与所述致动部件(36)协作的致动区域(42);
-当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致动部件(36)不将所述止动臂(32-35)的所述带齿区域(38)偏置成与所述内齿面(28)啮合,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4)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0)位移,当处于所述止动位置时,所述致动部件(36)将所述止动臂(32)的所述带齿区域(38)偏置成与所述内齿面(28)啮合;以及
-控制部件(82),连接至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4)且包括用于使所述突出部分(96)配合抵靠的凸轮(84),所述凸轮(84)包括若干部分(86-94),这些部分包含前固定区域(88)和啮合区域(86),所述前固定区域(88)远离所述内齿面(28)从而所述止动臂(32-35)的所述带齿区域保持与所述内齿面(28)脱开,所述啮合区域(86)足够靠近所述内齿面(28)从而不阻止所述止动臂(32)的所述带齿区域与所述内齿面(28)啮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区域(86)位于所述前固定区域(88)和后固定区域(92)之间,当所述突出部分(96)从所述前固定区域(88)移动到所述后固定区域(92)时,与所述啮合区域(86)相关联的可移动阻挡件(98)桥接所述插入的啮合区域(86),用于防止所述突出部分(96)啮合于其中,当所述突出部分(96)从所述后固定区域(92)移动到所述前固定区域(88)时,所述阻挡件是不起作用的,从而所述突出部分(96)可自由移动入所述啮合区域(8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对于连接至靠背(60)的靠背铰链(96)来说,所述啮合区域(86)与所述靠背(60)的处于其基本垂直位置的位置相关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区域(86)的最大长度是所述突出部分(96)的对应尺寸的1.5倍,然而至少刚好足够长以使所述啮合区域接纳所述突出部分(9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84)还包括精调区域(94),所述精调区域(94)设置于所述后固定区域(92)远离所述啮合区域(86)的末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设有制动间隙区域(90),所述制动间隙区域(90)设置在所述前固定区域(88)远离所述啮合区域(86)的端部,且靠近所述内带齿区域(28),当所述止动臂(32-35)的所述带齿区域(38)与所述内齿区域(28)啮合时,所述突出部分(96)并不配合抵靠所述制动间隙区域(90)但邻近于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臂(32-35)设置成可绕固定至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0)的枢转轴(56)枢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左旋止动臂和至少一个右旋止动臂(32-3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臂(32-35)的每一个都包括前面,所述前面朝向彼此且彼此成紧邻的关系,并且弹性装置(108)设置于所述前面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108)是弹簧,例如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并且所述弹簧施加至所述左旋止动臂(32、33)上的第一邻接点且施加至所述右旋止动臂(34、35)上的第二邻接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4)、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0)和所述致动部件(36)每个都是平板金属部件,更具体地说是压制的板状金属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4)和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0)形成空间,在所述空间中设有所述止动臂(32-35)、所述致动部件(36)和所述控制部件(82),且所述空间具有扁平圆柱体的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98)包括桥接部件(100)和弹簧(106),所述桥接部件(100)支承在所述控制部件(82)上以围绕轴(102)枢转,并且所述弹簧(106)弹性地将所述桥接部件(100)偏置到中性位置,所述桥接部件(100)可从所述中性位置沿两个转动方向偏转。
1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部件(100)具有腹面(106),所述腹面(106)比沿圆周方向测出的所述啮合区域(86)的宽度要长,且在所述中性位置时所述腹面(106)与所述前固定区域(88)相交。
14.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铰链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桥接部件(100)处于已偏转位置时,所述腹面(106)桥接所述啮合区域(86)且将所述两个固定区域(88、92)连接在一起。
CNA2007101407890A 2006-08-22 2007-08-21 具有至少两个止动臂的用于机动车座位的铰链架 Pending CN1011303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39222 2006-08-22
DE102006039222.1 2006-08-22
DE102007027341.1 2007-06-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0348A true CN101130348A (zh) 2008-02-27

Family

ID=3904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407890A Pending CN101130348A (zh) 2006-08-22 2007-08-21 具有至少两个止动臂的用于机动车座位的铰链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0348A (zh)
FR (1) FR2905090B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8857A (zh) * 2009-05-20 2012-05-02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具有嵌入环的止动配件
CN105034868A (zh) * 2015-08-11 2015-11-11 湖北伟士通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用碟形棘轮调节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00444B1 (fr) * 2013-01-02 2015-01-30 Antolin Grupo Ing Sa Mecanisme de reglage angulair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8857A (zh) * 2009-05-20 2012-05-02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具有嵌入环的止动配件
CN102438857B (zh) * 2009-05-20 2014-08-20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具有嵌入环的止动配件
CN105034868A (zh) * 2015-08-11 2015-11-11 湖北伟士通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用碟形棘轮调节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05090A1 (fr) 2008-02-29
FR2905090B1 (fr) 2014-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37924C (en) Rotary recliner mechanism for use with a vehicle seat assembly
US7578557B2 (en) Hinge mountings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with at least two stopper arms
JP505576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US8109573B2 (en) Vehicle seat with an inclination adjustment device with a free-pivoting functionality
EP1246734B1 (en) A recliner mechanism
CN100493952C (zh) 车辆的座椅斜倚设备
US8985690B2 (en) Seat reclining device and seat device
JP4861412B2 (ja) メモリ付きディスク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033796B2 (ja) 自動開放防止のための安全装置を備えたロック/解除機構
CN101378678A (zh) 斜靠装置
JP2004516915A (ja) 車両座席用の取り付け具
US20100244528A1 (en)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Seat for Adjusting the Angle of Inclination
JP5291060B2 (ja) 車両シートのチルト調整機構
US20080315656A1 (en) Hinged Mounting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and with a Circular Blank
US7784872B2 (en) Recliner mechanism
JP2000316659A (ja) 乗り物シート用関節機構
CN101130348A (zh) 具有至少两个止动臂的用于机动车座位的铰链架
CN103917405A (zh) 车辆座椅
US20080315635A1 (en) Rear end collision shock absorbing unit, reclining device, and framed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JP3815537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EP3208141B1 (en) Rotating operation control mechanism and seat
JP4336218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20110089743A1 (en) Motor Vehicle Seat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Vehicle Seat
JP2002101993A (ja) シートのリクライナ構造
US20020043853A1 (en) Pivot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