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9047A -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9047A
CN101129047A CNA2005800487488A CN200580048748A CN101129047A CN 101129047 A CN101129047 A CN 101129047A CN A2005800487488 A CNA2005800487488 A CN A2005800487488A CN 200580048748 A CN200580048748 A CN 200580048748A CN 101129047 A CN101129047 A CN 101129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port
historical
period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87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乡原邦男
前川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29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90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5Maintenance or indexing of mapping tables
    • H04L61/2553Binding renewal aspects, e.g. using keep-alive me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所述信息处理装置(1),包括: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用于经由通信处理装置(2)来传送历史分组;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用于传送需要响应分组的传送的请求分组;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用于控制请求分组传送;响应分组接收单元(14),用于接收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响应分组;以及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用于根据响应分组接收单元(14)对响应分组的接收,检测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服务器装置(3)具有: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请求分组;以及响应分组传送单元(32),用于在所述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已接收到请求分组时,将所述响应分组传送到历史分组已通过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的信息处理系统等。
背景技术
在包含信息处理装置、通信处理装置和服务器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中,例如,已以周期性方式,经由通信处理装置而将预定的分组(packet)从诸如家用PC(个人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传送到服务器装置。例如,在PCT公开第2004/030292号的小册子(第一页、图1等)中公开了此技术思想。
在此情况下,例如,信息处理装置是具有NAT(网络地址变换)功能等的路由器。并且,以周期性方式传送信息处理装置的预定分组,以便例如掌握是否改变了通信处理装置在WAN(广域网)一侧上的IP地址,或者,以便以这样的方式维持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即,可经由通信处理装置而将从WAN一侧发送的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可经由服务器装置而从例如便携式电话的外部设备访问信息处理装置。
在例如路由器的、具有NAT功能的通信处理装置中,当将分组从LAN(局域网)一侧传送到WAN一侧时,将LAN一侧的私有IP地址和端口号变换为WAN一侧的全局IP地址和端口号。并且,当接收到从WAN一侧发送的返回分组时,进行这些IP地址和端口号的逆变换,以便将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在此情况下,在通信处理装置中,已设置了执行上述地址变换(translation)所需的时间。具体而言,当在WAN一侧和LAN一侧之间已最终执行了特定的地址变换之后、已经过了预定时间周期时,不执行针对于从WAN一侧接收的分组的地址变换(针对于从LAN一侧接收的分组执行新的地址变换)。换句话说,信息处理装置不接收从WAN一侧传送的此分组,使得例如便携式电话的外部设备不能经由服务器装置访问信息处理装置。将把上述预定时间周期称为“端口保持时间”。
在上述信息处理系统中,为了使信息处理装置能够从服务器装置接收信息,需要通信处理装置能够连续地执行针对于从服务器装置传送的分组(即,来自WAN一侧的分组)的地址变换。由此,即使在不需要在信息处理装置和服务器装置之间传送/接收信息的这样的情况下,也需要通信处理装置能够:通过以周期性方式、经由通信处理装置而将来自信息处理装置的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而执行针对于从服务器装置传送的分组的地址变换。在此情况下,存在这样的要求:应当使信息处理装置的周期性方式的分组的传送时间周期尽可能地长。如下给出此原因:也就是说,必须延长分组传送时间周期,以便减小不必要的分组的传送,或者,以便减小用于由信息处理装置传送分组的处理工作负担。具体而言,如果可使信息处理装置的周期性方式的分组传送时间周期略短于(例如,1秒、2秒等)该信息处理装置已经连接的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则其为优选的。
然而,一般而言,不清楚信息处理装置已连接到了哪个通信处理装置。结果,已对信息处理装置设置了与从各个制造商销售的各种通信处理装置内的最短的端口保持时间相对应的这种时间周期,这些信息处理装置通过采用这个设置的时间周期来传送分组。在此情况下,即使在已连接到了具有长的端口保持时间的通信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也基于先前设置的短的时间周期而以周期性方式传送分组。结果,传送了大量不想要的分组。
发明内容
已作出了本发明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处理系统等,其能够检测信息处理装置已连接到的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包括: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以及通信处理装置,用于执行与在信息处理装置和服务器装置之间的通信相关的处理操作;其中,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历史分组传送单元,用于经由通信处理装置的一个端口来传送历史分组,该历史分组与用于在通信处理装置上留下传送历史的分组相对应;请求分组传送单元,用于经由和与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相对应的历史端口不同的端口,而将一段或多段请求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其中,所述历史分组已通过了所述历史端口,所述一段或多段请求分组对应于:用于请求与从服务器装置传送的分组相对应的返回分组的传送的分组;分组传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由请求分组传送单元进行的请求分组的传送;返回分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经由历史端口从服务器装置传送的返回分组;以及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用于基于返回分组接收单元对返回分组的接收,而检测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并且其中,服务器装置包括:请求分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请求分组;以及返回分组传送单元,用于在请求分组接收单元接收到请求分组时,将返回分组传送到历史端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配置,可基于响应于请求分组而传送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对返回分组的接收,而检测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随后,利用检测到的端口保持时间,例如,可以周期性方式传送分组。结果,不会进行不必要的分组的传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中执行的分组的传送/接收的图。
图3A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等待时间的图。
图3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等待时间的图。
图4A是用于描述实施方式1中的等待时间的开始周期的图。
图4B是用于描述实施方式1中的等待时间的开始周期的图。
图4C是用于描述实施方式1中的等待时间的开始周期的图。
图5A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等待时间的结束期限(end term)的图。
图5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等待时间的结束期限的图。
图5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等待时间的结束期限的图。
图6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服务器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A是用于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中的分组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10B是用于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中的分组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10C是用于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中的分组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用于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中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12是用于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中的传送目的地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用于描述在实施方式1中执行的分组的传送和接收的图。
图14是用于描述在实施方式1中执行的分组的传送和接收的图。
图15是用于示出有关实施方式1中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是用于描述在实施方式1中执行的分组的传送和接收的图。
图17是用于描述在实施方式1中执行的分组的传送和接收的图。
图18是用于描述在实施方式1中执行的分组的传送和接收的图。
图19是用于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中执行的分组的传送和接收的图。
图21A是用于描述实施方式2中的等待时间的开始周期的图。
图21B是用于描述实施方式2中的等待时间的开始周期的图。
图21C是用于描述实施方式2中的等待时间的开始周期的图。
图22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3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4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5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2的服务器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6A是用于表示有关实施方式2中的分组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26B是用于表示有关实施方式2中的分组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26C是用于表示有关实施方式2中的分组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26D是用于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中的分组的等待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27是用于描述在实施方式2中执行的分组的传送和接收的图。
图28是用于描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的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9是用于示出有关历史分组和请求分组的传送定时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30是用于描述分组的传送的图。
<附图标记和符号的描述>
1、4:信息处理装置
2:通信处理装置
3、5:服务器装置
11:历史分组传送装置
12:请求分组传送装置
13:分组传送控制单元
14、42:返回分组接收单元
15: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
31、41:请求分组接收单元
32、51:返回分组传送单元
33:历史分组接收单元
34:传送目的地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通过参照实施方式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应理解,在下面提及的实施方式中,被分配了相同附图标记的结构元素是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并可能省略其描述。
(实施方式1)
现在通过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作出描述。
图1是用于示出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的框图。在图1中,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被配备有信息处理装置1、通信处理装置2、以及服务器装置3。图1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即,一个信息处理装置1连接到通信处理装置2。可替换地,可将两个或更多的信息处理装置连接到通信处理装置2。例如,信息处理装置1是计算机、微波炉、电话机、打印机、传真设备、电冰箱、洗衣机、空调设备、电视、画面记录设备、机顶盒等。通信处理装置2已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100而连接到了服务器装置3。例如,通信线路100是因特网、内联网、公共电话网络等。
信息处理装置1被配备有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以及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
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针对于服务器装置3而传送历史分组。经由通信处理装置2的一个端口来传送历史分组。在此情况下,历史分组对应于被采用以便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留下传送历史的分组。传送此历史分组,以便确定用于测定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的基准时间、或确定返回分组的传送目的地(将在后面描述)。例如,历史分组是UDP的分组。可在此历史分组的有效负载(payload)中包括特定的信息。已通过了历史分组的、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将被称为历史端口。应注意,可替换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可包含:被采用以便执行传送的传送装置(例如,调制解调器、网卡等)。如果不包含这样的传送装置,则在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和通信处理装置2之间存在该传送装置(未示出)。并且,可替换地,可通过硬件来实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或可通过作为用于驱动传送装置的驱动软件的这样的软件来实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
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将一段或多段请求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经由与历史端口不同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而传送请求分组。在此情况下,请求分组对应于请求传送返回分组的这样的分组。返回分组意味着这样的分组:其从服务器装置3被传送到通信处理装置2的历史端口。例如,此请求分组是UDP的分组。可在此请求分组的有效负载中包括特定的信息。应注意,例如,尽管在该请求分组中不包含作为用于传送返回分组的指令和命令的这样的请求,但是,由于包含了该分组为请求分组的这样的消息,所以,可在服务器装置3中判定:该分组为请求分组。还应注意,可替换地,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可包含:被采用以便执行传送的传送装置(例如,调制解调器、网卡等)。如果不包含这样的传送装置,则在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和通信处理装置2之间存在该传送装置(未示出)。并且,可替换地,可通过硬件来实现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或可通过作为用于驱动传送装置的驱动软件的这样的软件来实现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
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控制由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传送的请求分组的传送。例如,请求分组的传送的控制意味着:对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的请求分组的传送定时的控制。将在后面描述此处理操作的详细内容。
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返回分组。此返回分组对应于已经由通信处理装置2的历史端口而传送的这样的分组。还应注意,如将在后面描述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不总是接收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所有返回分组。如下给出此原因:也就是说,在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返回分组之中,不将在已经过了历史端口的端口保持时间之后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这样的返回分组从通信处理装置2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还应注意,可替换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可包含:被采用以便执行接收的接收装置(例如,调制解调器、网卡等)。如果不包含这样的接收装置,则在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和通信处理装置2之间存在该接收装置(未示出)。并且,可替换地,可通过硬件来实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或可通过作为用于驱动接收装置的驱动软件的这样的软件来实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
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基于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的返回分组的接收,检测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在此情况下,表述“基于返回分组的接收”意味着:用于指示是否接收到返回分组的条件、或采用接收到返回分组的时刻。后面将描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的具体操作。可替换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可不仅基于返回分组的接收、还基于历史分组的传送而检测端口保持时间。还应理解,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可检测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本身,或者,还可检测比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短的这样的端口保持时间。例如,在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为“2分钟”的情况下,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可检测到: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对应于“2分钟”,或者可替换地,将端口保持时间检测为“1分钟”。将在后面描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的有关端口保持时间的检测处理操作。在下面提及的描述中,“端口保持时间”还可意味着:指示由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到的端口保持时间的信息。
还应注意,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以及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之中的2个或更多个任意元件可包含与通信相关的装置,这些装置可为相同的部件,或者可替换地,可为彼此不同的部件。
通信处理装置2执行与信息处理装置1和通信处理装置2之间的通信相关的处理操作。根据此实施方式1的通信处理装置2具有NAT(网络地址变换)功能,并被称为例如“路由器”。根据此实施方式的通信处理装置2将在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的分组中包含的传送源的地址信息变换为WAN(广域网)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信息。也就是说,传送源的地址信息是信息处理装置1的地址信息。
具体而言,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的分组中包含的源(传送源)地址(对应于私有IP地址,并被假定为“地址A”)、以及源(传送源)端口号(被假定为“端口号B”)被变换为WAN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全局IP地址(被假定为“地址X”)、以及端口号(被假定为“端口号Y”)。并且,关于传送到WAN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X和端口号Y的分组,将传送目的地的地址X和端口号Y变换为信息处理装置1地址A和端口号B,并且随后,将该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在此情况下,全局IP地址意味着:特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与例如连接到WAN(因特网等)的外部设备的外部设备通信的这样的地址。由此,一般而言,全局IP地址对应于在WAN中使用的地址。可替换地,在特定的电器经由具有NAT功能的路由器与连接到LAN(例如,内联网等)的设备通信的这样的情况下,上述全局IP地址可为在此LAN中使用的这样的地址。例如,此IP地址可为当前可用的所谓的“IPv4的地址”、或例如IPv6的地址的其它版本的地址。
还应理解,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在已设置了接收过滤器规则的情况下,基于接收过滤器规则而进行分组接收。在接收过滤器规则中,存在地址敏感过滤器、端口敏感过滤器、以及“无”过滤器。也就是说,现在假定:例如,一分组的传送目的地的地址和端口号被分别定义为地址P和端口号Q,则在其有关传送目的地的地址和端口号是地址P和端口号Q的这样的分组被从通信处理装置2的LAN一侧传送到通信处理装置2的WAN一侧的情况下,地址敏感过滤器仅接收来自地址P的分组而不接收其它分组;端口敏感过滤器仅接收来自端口号Q的分组而不接收其它分组;而不存在过滤器情况下的无过滤器从任意地址和任意端口号接收分组。在此情况下,通信处理装置2接收分组的操作意味着下面提及的操作:也就是说,在被分配给从LAN一侧上的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的分组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中,接受从WAN一侧传送的分组以进行地址变换,并且,随后,针对于LAN一侧上的信息处理装置1而传送其地址已被变换的分组。
如前面也在上述传统技术中描述的那样,在地址处理装置2进行此地址变换的时间周期中,作出预定的限制。换句话说,在最终进行地址A和地址X、以及端口号B和端口号Y之间的地址变换之后、已经过了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时刻,不进行地址A、端口号B、以及地址X、端口号Y之间的地址变换。结果,即使在已经过了上述端口保持时间之后、经由通信线路100而针对于地址X和端口号Y传送分组时,也不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进行地址变换,使得信息处理装置1不能接收到此传送的分组。
服务器装置3被配备有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以及传送信息存储单元34。
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的请求分组。还应注意,可替换地,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可包含:被采用以便执行接收的接收装置(例如,调制解调器、网卡等)。如果不包含这样的接收装置,那么,在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和通信线路100之间存在该接收装置(未示出)。并且,可替换地,可通过硬件来实现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或可通过作为用于驱动接收装置的驱动软件的这样的软件来实现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
当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接收到请求分组时,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将返回分组传送到通信处理装置2的历史端口。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基于已被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34存储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将在后面描述)而传送返回分组。换句话说,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将返回分组传送到由传送目的地信息指示的地址和端口号。例如,此返回分组是UDP的分组。可在此请求分组的有效负载中包括特定的信息。还应注意,可替换地,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可包含:被采用以便执行传送的传送装置(例如,调制解调器、网卡等)。如果不包含这样的传送装置,那么,在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和通信线路100之间存在该传送装置(未示出)。并且,可替换地,可通过硬件来实现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或可通过作为用于驱动传送装置的驱动软件的这样的软件来实现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
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的历史分组。还应注意,可替换地,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可包含:被采用以便执行接收的接收装置(例如,调制解调器、网卡等)。如果不包含这样的接收装置,那么,在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和通信线路100之间存在该接收装置(未示出)。并且,可替换地,可通过硬件来实现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或可通过作为用于驱动接收装置的驱动软件的这样的软件来实现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
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34基于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所接收的历史分组,而将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在预定的记录介质中。在此情况下,传送目的地信息意味着与返回分组的传送目的地相关的这样的信息。具体而言,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34读取在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所接收的历史分组的报头中包含的传送源地址、以及传送源端口号,并且,随后,存储包含传送源地址、以及传送源端口号两者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历史分组的传送源地址对应于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并且,历史分组的传送源端口号对应于指示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的这样的端口号,即,代表历史端口的位置的端口号。例如,其中存储了传送目的地的预定记录介质为半导体器件、光盘、磁盘等。此预定的记录介质可被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34包含,或者,可替换地,可在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34的外部被提供。
还应注意,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以及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中的2个或更多个任意元件可包含与通信相关的装置,这些装置可为相同的部件,或者可替换地,可为彼此不同的部件。
接下来,将作出历史分组、请求分组以及返回分组所通过的端口的具体描述。如图2所示,从端口“P1”传送要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的历史分组。随后,此历史分组通过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P2”,并由服务器装置3的端口“P3”接收。端口P2对应于历史端口。
在此情况下,历史分组通过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P2是在历史分组首次通过此端口P2时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新分配的这样的端口。换句话说,通过采用通信处理装置2的这样的端口(不在另一个信息处理装置和服务器装置之间的通信中采用该端口)来传送历史分组是重要的。如下给出此原因:例如也就是说,尽管迄今已在其它使用中采用了端口P2,但在从历史分组的传送起直到返回分组的传送为止、经由端口P2进行另一个通信的情况下,不能正确地检测端口保持时间。为了使端口P2变为在历史分组首次通过时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新分配的这样的端口,例如,采用新端口、即未在其它通信中采用的这样的端口,作为信息处理装置1的端口P1。
之后,从信息处理装置1的端口P4传送请求分组。经由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P5”,而将此请求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的端口“P6”。在此情况下,P2必需要不同于端口P5。如下给出此原因:例如,在从历史分组的传送起直到返回分组的传送为止、经由端口P2传送请求分组的情况下,不能正确地检测端口保持时间。为了使端口P2不同于端口P5,例如,可使信息处理装置1的端口P1和端口P4两者彼此不同。可替换地,取决于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分配规则,即使在端口P1和端口P4是相同的端口的情况下,也存在可能仅使端口P3与端口P6不同的某些情况。另一方面,当端口P1不同于端口P4时,即使端口P3和端口P6是相同的端口,端口P2和端口P5两者也可能变为不同的端口。
从已接收到历史分组的端口P3传送返回分组。在尚未经过端口保持时间的情况下,此传送的返回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P2,并且,随后,在信息处理装置1的端口P1上被接收。另一方面,在已经过了端口保持时间的情况下,不将返回分组从通信处理装置2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如从图2中显而易见的,在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历史分组和返回分组两者均经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一个端口“P2”。还应注意,当在已经过了与端口P2相关的端口保持时间之后、已从端口P1至端口P3传送了历史分组时,存在可能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分配新端口(例如,与此端口“P2”不同的端口“P7”)的一些可能性。否则,可再次采用端口P2。此分配取决于通信处理装置2的规范。然而,即使在任意上述情况中,在处理操作本身中也不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仅用端口P7来替换端口P2)。因而,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基于在已经过了端口保持时间之后、针对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的端口P1传送的历史分组而分配了端口P2的这样的假定,而作出下面提及的说明。
已对从已接收到历史分组的端口P3传送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作出了以上描述。可替换地,取决于通信处理装置2的接收过滤器规则,可能不从端口P3传送返回分组。
并且,已对将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的这样的情况作出了以上描述。可替换地,取决于通信处理装置2的种类,可能不将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而是传送到另一个服务器装置。在替换情况中,可替换地,将有关历史端口的位置的信息从已接收到此历史分组的服务器装置传输到服务器装置3。
接下来,作出有关端口保持时间的检测处理操作的描述。首先,将“等待时间”定义如下:也就是说,将“等待时间”定义为:从返回分组已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起、直到紧挨在首次提及的时刻之前分组已经过了历史端口的时刻的持续时间。在此情况下,关于在返回分组已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之后、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执行的处理操作,存在两种情况:在一种处理操作中,由通信处理装置2对此返回分组进行地址变换,并且,随后,将地址变换后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并且,在另一种处理操作中,已经过了通信处理装置2中的端口保持时间,使得不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对返回分组进行地址变换。并且,将上述等待时间大致划分为两个模式1和2。也就是说,模式1对应于历史分组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这样的情况,而模式2对应于返回分组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这样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意味着:等待时间的起始时刻。
首先,作出模式1的描述。图3A是用于说明模式1的图。当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历史分组时,所传送的历史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历史端口。在短时间之后,如果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请求分组,那么,服务器装置3接收该请求分组,并且,将返回分组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到通信装置2的历史端口。此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历史端口,并且,如果尚未经过端口保持时间,那么,将到达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而如果已经过了端口保持时间,那么,不将这个到达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在此情况下,在历史分组已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之后、直到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为止的这样的时间周期构成了等待时间。
接下来,作出模式2的描述。图3B是用于说明模式2的图。响应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的请求分组,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返回分组。现在假定尚未经过与历史端口相关的端口保持时间,则所传送的返回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历史端口,并且,随后,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该返回分组。之后,以与模式1的处理操作相似的方式,进行在短时间之后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请求分组、以及响应于这个传送的请求分组而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返回分组的这样的处理操作。在此情况下,在返回分组已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之后、直到下一个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为止的这样的时间周期构成了等待时间。现在,在模式2的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不仅需要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还需要将返回分组从通信处理装置2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
在可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返回分组的情况下,可以理解,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比此等待时间长。另一方面,在不能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返回分组的情况下,可以理解,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比此等待时间短。在此情况下,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意味着:等待时间的结束的时刻。如前所述,由于测定了等待时间,并作出有关是否可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返回分组的检查,所以,可测定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由此,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基于一段或多段等待时间之中的、可由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等待时间,而检测端口保持时间。例如,可替换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可基于一段或多段等待时间、以及此外的最长的等待时间之中的、可由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等待时间,而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在此情况下,“基于可由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等待时间、而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操作意味着以下检测操作:也就是说,可将此等待时间检测为端口保持时间,或者,可将与此等待时间不同的时间检测为端口保持时间。作为后一种情况,存在通过减去预定时间而得到等待时间的一些情况(例如,可将从上述等待时间起的2或3秒检测为端口等待时间)。应理解,可替换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可基于不是可由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之中的最长等待时间的、这样的等待时间,而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可采用任意的下面的检测方法。也就是说,例如,可替换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可基于作为可由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之中的次最长等待时间的、这样的等待时间,而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并且,可替换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可基于可由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返回分组的一段或多段等待时间之中的任一个等待时间,而检测端口保持时间。
接下来,对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进行描述。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关于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存在历史分组和返回分组。由此,现在将考虑下面提及的三种模式。也就是说,当测定等待时间时,存在这样的模式(其被假定为“模式A”):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每次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历史分组;存在另一个模式(其被假定为“模式B”),其中,当可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返回分组时,将此返回分组假定为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这样的分组,而当不能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到返回分组时,传送新的历史分组,并将这个新的历史分组假定为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这样的分组;并且,还存在这样的模式(其被假定为“模式C”):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每次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返回分组。还应理解,可将本发明应用于除了这些模式A、B、C之外的任意其它模式,并且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三个模式A、B、C。
[模式A]
图4A是用于说明模式A的图。如图4A所示,在模式A中,信息处理装置1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传送历史分组,而不考虑用于指示是否可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到返回分组的这样的事实。由此,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历史分组。应注意,即使在第一次的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在此第一个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传送历史分组也仅仅是自然的。并且,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并且此外,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中,控制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的历史分组的传送。换句话说,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中传送历史分组。
并且,在模式A中,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基于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的返回分组的接收、以及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的历史分组的传送,而检测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精确地说,如图3A所示,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变为历史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这样的时刻。然而,信息处理装置1几乎不能掌握历史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由此,如图4A所示,在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中,将历史分组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定义为历史分组的传送时刻。还应注意,尽管图4A为假定传送了2段或更多段请求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但可替换地,信息处理装置1可仅传送一段请求分组。
[模式B]
图4B和图4C是用于说明模式B的图。在模式B中,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历史分组或返回分组。在可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到返回分组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不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传送历史分组,而其返回分组构成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另一方面,在不能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到返回分组的情况下,如图4C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传送历史分组,而其返回分组构成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假定在第一次的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传送历史分组。并且,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并且此外,以这样的方式控制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当不能由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时,在下一个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中传送历史分组。
并且,在模式B中,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基于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的返回分组的接收、以及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的历史分组的传送,而检测检测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精确地说,如图3A和图3B所示,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变为历史分组或返回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这样的时刻。然而,信息处理装置1几乎不能掌握历史分组或返回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由此,如图4B和图4C所示,在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中,在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历史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将与分组通过历史端口的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相等的这样的时刻假定为历史分组的传送时刻,而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将与分组通过历史端口的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相等的这样的时刻假定为返回分组的接收时刻。
[模式C]
现在将参照图4B而描述模式C。在模式C中,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返回分组。并且,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等待时间。在此模式C中,返回分组必须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结果,如果不能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到返回分组,那么,完成用于端口保持时间的检测处理操作。应注意,精确地说,如图3B所示,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变为返回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这样的时刻。然而,信息处理装置1几乎不能掌握返回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由此,如图4B所示,在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中,将与分组通过历史端口的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相等的这样的时刻假定为返回分组的传送时刻。还应理解,在模式C的情况下,建立了下面的初始条件。也就是说,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2段或更多段请求分组。
接下来,作出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的描述。如图3A和图3B所示,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对应于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然而,信息处理装置1几乎不能掌握返回分组已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这样的时刻。由此,如图5A所示,当进行等待时间的测定时,在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中,可替换地,可将与返回分组已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相等的这样的时刻假定为传送请求分组的时刻,同时,请求分组请求此返回分组的传送(将此模式假定为“模式D”)。并且,如图5B所示,当进行等待时间的测定时,在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中,可替换地,可将与返回分组已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相等的时刻假定为已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到返回分组的时刻(将此模式假定为“模式E”)。并且,当进行等待时间的测定时,在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中,可替换地,在信息处理装置1可以接收到返回分组的情况下,如图5B所示,可将与返回分组已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相等的时刻假定为接收到此返回分组的时刻,而在信息处理装置1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的情况下,如图5C所示,可替换地,可将与返回分组已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相等的时刻假定为传送请求分组的时刻,同时,请求分组请求此返回分组的传送(将此模式假定为“模式E”)。还应理解,可将本发明替换地应用于除了这三个模式之外的任意其它模式,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模式。并且,当可接收到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传送的返回分组时,基于等待时间而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结果,使要在模式E中检测的端口保持时间与要在模式F中检测的端口保持时间相等。
接下来,作出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的请求分组的传送控制的描述,例如,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可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等待时间,或者,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减小等待时间。并且,可替换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可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等待时间,直到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为止。在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情况下,可替换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可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其变为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与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各等待时间中的最长等待时间之间的这样的等待时间。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意味着:不能接收到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传送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等待时间。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意味着:可接收到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传送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等待时间。在此情况下,在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每次传送请求分组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这样的情况下,当不能由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到响应于所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时,可替换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可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可替换地,当可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到在预定的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传送的返回分组时,可完成请求分组的传送,并且,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可将此预定的等待时间检测为端口保持时间。可替换地,可基于除了上述算法之外的任意算法,而进行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的请求分组的传送控制。如果可通过特定算法适当地检测到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那么,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算法的种类。
应理解,尽管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所采用的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类似于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所采用的上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但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所采用的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可以是传送用于请求返回分组的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这样的时刻。换句话说,在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中,与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相等的时刻可为:传送用于请求返回分组的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这样的时刻。如下给出此原因:也就是说,在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的阶段,不清楚可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到响应于此请求分组而传送的返回分组,并且,不可能掌握接收到此返回分组的时刻。如前所述,存在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所采用的等待时间与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所采用的等待时间不同的一些情况。
接下来,现在将通过参照流程图而描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操作。应理解,在此实施方式1中,响应于有关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的模式,流程图彼此不同。由此,作出根据模式A至C的各个流程图的描述。
图6是用于描述根据此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1在模式“A”的情况下的操作的流程图。
(步骤S101)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设置与在已传送了历史分组之后直到传送了请求分组为止的持续时间相对应的等待时间。在此情况下,等待时间的设置意味着以下操作:也就是说,例如,可将等待时间记录在预定的存储器等中。可替换地,在先前已将指示多个等待时间的信息存储在预定的记录介质中的同时,可设置与预定的等待时间相对应的标志。可替换地,可采用任意其它方法而没有限制。
(步骤S102)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将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结果,经由通信处理装置2而将历史分组从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例如,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传送在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中产生的历史分组。
(步骤S103)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是否为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随后,当当前定时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定时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4。当当前定时不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定时时,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重复步骤S103的处理操作,直到当前定时变为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为止。在此情况下,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通过检查在已传送历史分组之后、是否已经过了在步骤S101中设置的等待时间,来判定当前定时是否为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定时。
(步骤S104)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将请求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结果,将请求分组从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例如,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传送在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中产生的请求分组。
(步骤S105)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判定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是否接收到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针对在步骤S104中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随后,当接收到返回分组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7。当未接收到返回分组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6。
(步骤S106)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判定当前时间是否变为超时(timeout)。在此情况下,超时意味着这样的事实:在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已传送了请求分组之后,例如,已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周期(例如,10秒)。当当前时间为超时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8,而当当前时间不是超时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05。
(步骤S107)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基于所接收的返回分组而执行预定的接收处理操作。在此步骤中,预定的接收处理操作意味着以下处理操作:也就是说,例如,在将从传送历史分组的时刻直到接收到返回分组时刻的持续时间定义为等待时间时,将等待时间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器等中。
(步骤S108)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是否检测到端口保持时间。当检测到端口保持时间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9,而当未检测到端口保持时间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01。
(步骤S109)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基于可检测到返回分组的等待时间而检测端口保持时间。随后,完成用于检测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的一系列操作。
还应注意,在图6的流程图中,可替换地,可逆转在步骤S101和步骤S102中定义的处理操作的顺序。换句话说,在已经传送了历史分组后,可替换地设置等待时间。如上所述,在此流程图中,可在某种程度上任意地改变处理操作的顺序。可将这个任意的顺序改变类似地应用于下述流程图。
并且,图6的流程图已描述了以下情况。也就是说,在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的控制下,传送在第一次传送的历史分组、以及在第二次及其后续次传送的历史分组。可替换地,不通过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的控制操作、而是通过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的判定操作,来传送将在第一次传送的历史分组。
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1在模式“B”的情况下的操作的流程图。应理解,除了步骤S201至S203之外的处理操作类似于在图6中示出的上述流程图中的那些步骤,并且由此,省略其描述。还应注意,可替换地,如下进行步骤S107的预定的接收处理操作:也就是说,例如,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对应于返回分组的接收、同时从接收到特定的返回分组的时刻直到接收到下一个返回分组的时刻为止的持续时间被定义为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可替换地,可将此等待时间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器等中。
(步骤S201)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是否变为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随后,当当前定时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定时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4。当当前定时不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定时时,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重复步骤S201的处理操作,直到当前定时变为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为止。在此情况下,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通过在处理操作从步骤S102前进到步骤S201的这样的情况下、检查在已在步骤S102中传送历史分组之后是否已经过了在步骤S101中设置的等待时间,或者在处理操作从步骤S202前进到步骤S201的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检查已在步骤S105中接收到返回分组之后是否已经过了在步骤S202中设置的等待时间,来判定当前定时是否为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定时。
(步骤S202)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设置与在已接收到返回分组之后直到传送了请求分组为止的持续时间相对应的这样的等待时间。在此情况下,用于设置等待时间的处理操作类似于步骤S101的处理操作,并且,由此,省略其说明。
(步骤S203)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是否检测到端口保持时间。当检测到端口保持时间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9,而当未检测到端口保持时间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01。
图8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1在模式“C”的情况下的操作的流程图。应理解,除了步骤S301至S304之外的处理操作类似于在图6中示出的上述流程图中的那些步骤,并且由此,省略其描述。还应注意,可替换地,如下进行步骤S107的预定的接收处理操作:也就是说,例如,在从接收到特定的返回分组的时刻直到接收到下一个返回分组的另一个时刻为止的持续时间被定义为等待时间的同时,可替换地,可将此等待时间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器等中。
(步骤S301)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将请求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结果,将请求分组从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
(步骤S302)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判定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是否接收到针对于在步骤S301中传送的请求分组的、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返回分组。随后,当接收到返回分组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303。当未接收到返回分组时,重复进行步骤S30 1的处理操作,直到接收到返回分组为止。在由于服务器装置3关机时的这样的原因而导致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的情况下,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可在自从传送请求分组起已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1分钟)之后判定当前时间是否变为超时,并且由此,可替换地完成一系列处理操作。
(步骤S303)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设置与在已接收到返回分组之后直到传送了请求分组为止的持续时间相对应的这样的等待时间。在此情况下,用于设置等待时间的处理操作类似于步骤S101的处理操作,并且由此,省略其说明。
(步骤S304)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是否变为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随后,当当前定时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定时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4。当当前定时不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定时时,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重复步骤S304的处理操作,直到当前定时变为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为止。在此情况下,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通过检查在已在步骤S302或步骤S105中传送历史分组之后是否已经过了在步骤S303中设置的等待时间,来判定当前定时是否为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定时。
当在图6至图8的流程图的步骤S106中判定当前时间变为超时时,例如,可替换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等可执行在当前时间为超时的情况下的特定处理操作。
接下来,现在将参照图9的流程图来描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服务器装置3的操作。
(步骤S401)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判定是否接收到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的历史分组。随后,当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接收到历史分组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402,而当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未接收到历史分组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403。
(步骤S402)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34从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接收到的历史分组的报头中读出传送源地址和传送源端口号,并且随后,将包含所读取的传送源地址和所读取的传送源端口号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在预定的记录介质中。随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401。
(步骤S403)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判定是否接收到请求分组。随后,当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接收到请求分组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404,而当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未接收到请求分组时,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401。
(步骤S404)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读出传送目的地存储单元34所存储的传送目的地信息。
(步骤S405)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基于在步骤S404中读出的传送目的地信息而传送返回分组。此返回目的地分组的传送目的地对应于所读出的传送目的地信息所指示的地址和端口号。例如,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传送由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所产生的返回分组。随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401。
还应理解,在图9的流程图中,在电源被关断时、或在发出了处理结束中断时,完成该处理操作。
接下来,通过采用具体例子来作出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操作的描述。现在,将如下描述这些具体例子中的每个:也就是说,信息处理系统在以下情况下操作,即,在模式A中,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等待时间增加,以便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具体例子1);以及在模式A中,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等待时间增加,并且,在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和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另一个等待时间之间、以更精确的方式传送请求分组,以便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具体例子2)。另外,信息处理系统在以下情况下操作,即,在模式A中,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等待时间减小,以便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具体例子3);在模式B中,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等待时间增加,并且,在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和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另一个等待时间之间、以更精确的方式传送请求分组,以便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具体例子4);以及在模式C中,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等待时间增加,以便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具体例子5)。
在下面提及的具体例子中,假定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为“1分18秒”。并且,在即使从传送了请求分组的时刻起已经过了10秒、也未接收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将此情形假定为超时。并且,将有关信息处理装置1、通信处理装置2、以及服务器装置3的IP地址给出如下:应理解,通信处理装置2的IP地址是在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地址。
信息处理装置1:192.168.0.1
通信处理装置2:202.224.135.10
服务器装置3:155.32.10.10
图10A至图10C是用于表示下面提及的具体例子中的历史分组、请求分组以及返回分组的结构的图。历史分组、请求分组以及返回分组中的每个具有UDP报头,同时,分组种类识别信息已被包含在其有效负载中。分组种类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分组的种类的信息。信息处理装置1以及服务器装置3两者均可基于分组种类识别信息,而识别分组对应于历史分组、请求分组、还是返回分组。在历史分组和请求分组的有效负载中包含装置识别信息。此装置识别信息对应于用于识别传送这些分组的这样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根据在历史分组中包含的装置识别信息,服务器装置3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34可存储与此装置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并且,根据在请求分组中包含的装置识别信息,服务器装置3的传送分组传送单元32可读出与在此请求分组中包含的装置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并可将返回分组传送到历史端口,其中,从已传送了此请求分组的信息处理装置传送的历史分组已通过了该历史端口。
[具体例子1]
具体例子1描述了在以下情况下的操作,其中,在模式A中,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等待时间。并且,假定在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不能接收到响应于所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时,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假定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到的最长的端口保持时间为“5分钟”。换句话说,即使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长于或等于5分钟,信息处理装置1也将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检测为5分钟。并且,关于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将其假定为模式D。
图11表示出已被信息处理装置1的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保持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在此等待时间设置信息中,已对应于标志而设置了等待时间。对应于标志“1”的等待时间等于已被设置为用于传送请求时间的定时的这样的等待时间。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通过改变此等待时间设置信息的标志而设置等待时间。由于在图11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中,可设置最多仅“5分钟”的等待时间、而不能将其设置为比“5分钟”长,所以,在信息处理装置1可接收到响应于在“5分钟”的等待时间中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这样的返回分组的情况下,假定在不传送更多段请求分组的情况下检测到端口保持时间。
首先,在图11中示出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中,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将与“30秒”的最短等待时间相对应的标志设置为“1”(步骤S101)。之后,在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的控制下,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将具有图10A中示出的结构的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的IP地址“155.32.10.10”(步骤S102)。在此情况下,假定装置识别信息“AAA”已被包含在历史分组的有效负载中。还假定经由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号“12345”的端口(将被称为“端口12345”,并且,类似地,将把其它端口称为其它端口号)而将此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应理解,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两者通过从传送历史分组的时刻起采用计时器,而分别开始时间测定操作。
服务器装置3的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接收此历史分组,并且随后,将所接收的历史分组传输到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34(步骤S401)。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34从所传送的历史分组的有效负载中读出装置识别信息“AAA”,并且,还从此历史分组的报头中读出传送源地址“202.224.135.10”、以及传送源端口号“12345”。随后,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34存储包含与装置识别信息“AAA”相对应的传送源地址和传送源端口号的传送目的地信息(步骤S402)。图12是用于示出装置识别信息和已被传送目的地存储装置34存储的传送目的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图12的第一记录是对应于信息处理装置1的装置识别信息和传送目的地信息。
之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在已开始了时间测定操作之后、是否已经过了与图11中示出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的标志“1”相对应的仅“30秒”的等待时间,并且,在计时器的值指示30秒的时刻,判定当前定时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103)。随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传送请求分组。结果,将具有图10B中示出的结构的请求分组从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步骤S104)。在此请求分组中包含的装置识别信息对应于“AAA”。应注意,如前所述,从与传送历史分组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端口不同的端口传送此请求分组。在此情况下,假定已经由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12355”而传送了请求分组。并且,类似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在传送该请求的定时停止时间测定操作,并且,将此时刻的计时器的计数值“30秒”保持为等待时间。
由服务器装置3的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接收上述请求分组,并且随后,将其传输到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步骤S403)。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读出在请求分组的有效负载中包含的装置识别信息“AAA”,并且,还读出与此装置识别信息相对应而存储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即,读出IP地址“202.224.135.10”和端口号“12345”(步骤S404)。随后,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将具有图10C中示出的结构的返回分组传送到所读出的IP地址和所读出的端口号两者(步骤S405)。
此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12345,并且,由于尚未经过与此端口12345相关的“1分18秒”的端口保持时间,所以,变换返回分组的地址,并将地址变换后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
信息处理装置1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上述返回分组(步骤S105),并向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传送这样的消息:可接收到此返回分组。因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这样的消息:可接收到与“30秒”的等待时间相关的返回分组(步骤S107)。并且,由于已接收到返回分组,所以,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继续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108),在图11中示出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中,将与“30秒”的等待时间相对应的上述标志设置为“0”,并且,将与“1分钟”的等待时间相对应的标志设置为“1”(步骤S101)。之后,以类似于上述方式的方式,将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步骤S102)。随后,尽管将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在了服务器装置3中,但在此情况下,由于已经存储了与装置识别信息“AAA”相对应的传送目的地信息,所以,假定为了存储目的,用最先描述的传送目的地信息覆写已经存储的传送目的地信息。还应注意,由于尚未经过与历史端口相关的端口保持时间,所以,可类似于图2的第一记录而处理已通过覆写方式存储的传送目的地信息。
在传送了历史分组之后、已经过了“1分钟”的等待时间的这样的时刻,传送请求分组(步骤S103和S104)。响应于此请求分组的传送,以类似于上述方式的方式,将返回分组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到通信处理装置2(步骤S403至S405)。并且,在此情况下,由于尚未经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1分18秒”的端口保持时间,所以,可由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到此返回分组(步骤S105),并且,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这样的消息:可接收到与“1分钟”的等待时间相关的返回分组(步骤S107)。
之后,将等待时间设置为“1分30秒”(步骤S101),并且,传送历史分组,并且随后,传送请求分组(S102至S104)。响应于此请求分组的传送,以类似于上述方式的方式,将返回分组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到通信处理装置2(步骤S403至S405)。然而,在此情况下,由于已经过了与通信处理装置2的历史分组相关的“1分18秒”的端口保持时间,所以,不将传送到历史端口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由此,信息处理装置1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在已传送了请求分组之后已经过了10秒的时刻,判定当前时间为超时(步骤S106),并向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传送这样的消息: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这样的消息:不能接收到与“1分30秒”的等待时间相关的返回分组。
之后,由于尚未接收到返回分组,所以,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是用于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108),并将用于执行端口保持时间的检测的指令传输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响应于此指令,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可接收到返回分组的“30秒”和“1分钟”的等待时间内的最长的等待时间“1分钟”,作为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步骤S109)。
还应注意,之后,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1的预定处理单元(未示出)中执行的处理操作中采用这个检测出的端口保持时间。可如下构思在预定处理单元中执行的上述处理操作:也就是说,例如,可将检测出的端口保持时间存储在预定的记录介质(未示出)中;在可采用检测出的端口保持时间作为分组的周期性传送时间周期的时候,可以周期性方式将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等;在连接到通信处理装置2的局域网一侧的设备以周期性方式传送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可将检测出的端口保持时间传送到此设备;否则,可进行其它处理操作。如前所述,可通过信息处理装置1、或通过连接到通信处理装置2的局域网一侧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等来实现采用检测出的端口保持时间的设备。并且,通过采用此端口保持时间而以周期性方式传送的分组的传送目的地可为服务器装置3、或其它服务器装置。可替换地,可采用比检测出的端口保持时间短的时间,作为以周期性方式传送的分组的传送时间周期。
图13是用于说明在此具体例子1中、历史分组的传送、请求分组的传送、以及返回分组的接收(或未接收到返回分组)的图。在此情况下,可接收到与“30秒”和“1分钟”的等待时间相对应的返回分组,但不能接收到与“1分30秒”的等待时间相对应的返回分组,使得将端口保持时间检测为1分钟。
具体例子1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当服务器装置3接收到历史分组时,以覆写方式存储与装置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可替换地,当传送目的地信息中不存在改变时,可能不进行以覆写方式的传送目的地信息的存储操作。
[具体例子2]
此具体例子2描述了在以下情况下的操作,其中,在模式A中,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等待时间,直到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为止。并且,当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时,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返回分组的传送:等待时间变为在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以及在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中的最长的等待时间之间的这样的等待时间。也就是说,在此具体例子2中,将等待时间划分为2个阶段,并且,增加划分后的等待时间。具体而言,在首先执行请求分组的传送、并且不能返回响应于所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在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以及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最长的等待时间之间的持续时间期间、每经过10秒,便增加等待时间。随后,假定在第二时间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并且,有关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将其假定为模式F。
首先,在图11中示出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中,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将与“30秒”的最短等待时间相对应的标志设置为“1”(步骤S101)。之后,在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的控制下,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将具有图10A中示出的结构的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的IP地址“155.32.10.10”(步骤S102)。在此情况下,假定装置识别信息“AAA”已被包含在历史分组的有效负载中。假定经由端口12345而将此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应理解,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两者通过从传送历史分组的时刻起采用计时器,而分别开始时间测定操作。
服务器装置3的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的历史分组,并且,以类似于具体例子1的方式的方式,存储传送目的地信息(步骤S401和S402)。还假定此情况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对应于图12中示出的传送目的地信息。
之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在已开始了时间测定操作之后、是否已经过了仅“30秒”的等待时间,并且,在计时器的值指示30秒的时刻,判定当前定时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103)。结果,将包含装置识别信息“AAA”的请求分组从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步骤S104)。还应理解,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在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获取计时器的“30秒”的值,并且,暂时保持所获取的记时器值。在此情况下,假定继续进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的时间测定操作。
由服务器装置3的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的请求分组,并且随后,以类似于具体例子1的方式的方式,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返回分组(步骤S403至S405)。此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12345,并且,由于尚未经过与此端口12345相关的“1分18秒”的端口保持时间,所以,变换返回分组的地址,并将地址变换后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
信息处理装置1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上述返回分组(步骤S105),并向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两者传送这样的消息:可接收到此返回分组。因而,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保持“30秒”的等待时间作为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此外,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通过在此时刻的计时器而完成时间测定操作,并且,保持在此时刻的计时器的“31秒”的值,作为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还应注意,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丢弃在请求分组的传送时刻被暂时保持的“30秒”的等待时间(步骤S107)。在此具体例子2中,尽管从请求分组的传送时刻直到返回分组的接收时刻为止的持续时间等于“1秒”,但此时间响应于通信线路100的状况、服务器装置3的处理速度等而改变,如0.5秒、2秒、以及3秒。然而,并且,在下述具体例子中,假定从请求分组的传送时刻直到返回分组的接收时刻为止的持续时间为“1秒”。
之后,由于已接收到返回分组,所以,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继续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108),并且,以这样的方式改变等待时间设置信息:在图11中示出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中,仅对应于“1分钟”的等待时间的上述标志才变为“1”(步骤S101)。随后,类似于具体例子1,传送历史分组(步骤S102)。图14是用于说明在此具体例子2中、历史分组的传送、请求分组的传送、以及返回分组的接收(或未接收到返回分组)的图。类似于具体例子1,也由信息处理装置1接收到响应于针对1分钟的等待时间而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步骤S103至S105)。随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保持“1分钟”的等待时间作为可接收到返回分组的这样的等待时间。并且,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1分1秒”的等待时间作为可接收到返回分组的这样的等待时间。
之后,将等待时间设置为“1分30秒”(步骤S108和S101),并且,再次传送历史分组(步骤S102)。由于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为“1分18秒”,所以,不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对响应于针对“1分30秒”的等待时间而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进行地址变换。结果,信息处理装置1未接收到返回分组(步骤S106),但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已在请求分组的传送期间被暂时保持为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的“1分30秒”的等待时间。
由于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操作的总数仍为1次,所以,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继续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108),并将这样的等待时间设置为新的等待时间(步骤S101)。通过将在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之中的最长的等待时间“1分钟”加“10秒”,而计算新的等待时间。还假定将这个新的等待时间“1分10秒”存储在被包含在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中的存储器(未示出)中,同时在其中独立地存储等待时间设置信息。之后,类似于以上说明,将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步骤S102),并且,随后,在自从已传送历史分组起已经过了1分10秒之后,传送请求分组(步骤S103和S104)。在此情况下,该等待时间比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1分18秒”短,使得在信息处理装置1中接收到返回分组(步骤S105)。结果,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1分11秒”的等待时间(步骤S107)。
之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继续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108),并且,将通过将先前的等待时间“1分10秒”加“10秒”而计算的“1分20秒”的这样的时间设置为新的等待时间(步骤S101)。随后,传送历史分组(步骤S102),并在自从已传送历史分组起已经过了1分20秒之后,传送请求分组(步骤S103和S104)。在此情况下,由于该等待时间比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长,所以,不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对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返回分组进行地址变换,而且,也不将其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由此,信息处理装置1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步骤S106),并且,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1分20秒”的等待时间。在信息处理装置1中,由于在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操作的总数变为2次,所以,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为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108),并将用于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指令传输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响应于此指令,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31秒”、“1分1秒”、以及“1分11秒”之中最长的等待时间“1分11秒”,作为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步骤S109)。
还应注意,此具体例子2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将等待时间划分为2个阶段,并且,划分后的等待时间增加。可替换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可以这样的方式控制直到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为止的请求分组的传送: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等待时间增加。在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可替换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可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在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时间、以及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之中的最长的等待时间之间,减小等待时间。在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在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时间、以及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之中的最长的等待时间之间采用何种算法来改变等待时间不是问题。
[具体例子3]
此具体例子3描述了在以下情况下的操作,其中,在模式A中,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减小等待时间。并且,假定在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并且,关于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将其假定为模式E。假定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基于图15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而设置等待时间。还应注意,除了图15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和图11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之间的等待时间顺序不同之外,图15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类似于图11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并且由此,省略其说明。还应注意,除了以减小等待时间的这样的方式传送请求分组、并且等待时间的结束为模式E之外,具体例子3的操作类似于上述具体例子1和2的操作,并且由此,省略其说明。
图16是用于说明在此具体例子3中、历史分组的传送、请求分组的传送、以及返回分组的接收(或未接收到返回分组)的图。类似于具体例子1,首先,在图15中示出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中,设置“5分钟”的等待时间,并且,也传送历史分组,并在自从传送此历史分组起已经过了5分钟之后传送请求分组(步骤S101至S104)。此等待时间比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长,使得信息处理装置1不能接收到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返回分组(步骤S106)。由此,在此情况下,不在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中定义等待时间。之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继续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108),并且设置新的等待时间“4分钟”,并且,也传送历史分组,并在自从传送此历史分组起已经过了4分钟之后传送请求分组(步骤S101至S104)。并且,在此情况下,此等待时间比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长,使得信息处理装置1未接收到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返回分组。重复进行这样的处理操作,导致呈现为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所设置的等待时间变为“1分钟”(步骤S101)。随后,也传送历史分组,并在从传送此历史分组起已经过了1分钟之后,传送请求分组(步骤S102至S104)。在此情况下,该等待时间比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短,使得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对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返回分组进行地址变换,并且,随后,信息处理装置1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到经地址变换后的返回分组(步骤S105)。由于接收到返回分组,所以,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停止在传送历史分组的定时开始的时间测定操作,并且,将计时器的计数值“1分1秒”保持为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这样的等待时间(步骤S107)。还应理解,在此具体例子3中,已被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的这样的等待时间仅为这个等待时间“1分1秒”。之后,由于接收到返回分组,所以,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是用于检测等待时间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108),并且随后,将用于执行端口保持时间的检测的指令传输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响应于此指令,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1分1秒”,作为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步骤S109)。
[具体例子4]
在此具体例子4中,类似于具体例子2,假定在模式B中,将等待时间划分为2个阶段,并且,划分后的等待时间增加。并且,假定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对应于模式F。
类似于具体例子2,在此具体例子4中,首先,将等待时间设置为“30秒”,并将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步骤S101和S102)。应理解,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两者通过从传送历史分组的时刻起采用计时器,而分别开始时间测定操作。
服务器装置3接收历史分组,并且,存储传送目的地信息(步骤S401和S402)。还假定此情况的传送目的地信息类似于图12中示出的传送目的地信息。
之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在已开始了时间测定操作之后、是否经过了仅“30秒”的等待时间,并且,在计时器的值指示30秒的时刻,判定当前定时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201)。结果,将包含装置识别信息“AAA”的请求分组从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步骤S104)。还应理解,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在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获取计时器的“30秒”的值,并且,暂时保持所获取的记时器值。在此情况下,假定,继续进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的时间测定操作。
由服务器装置3接收该请求分组,并且,以类似于具体例子1的方式的方式,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返回分组(步骤S403至S405)。此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12345,并且,由于尚未经过与此端口12345相关的“1分18秒”的端口保持时间,所以,变换返回分组的地址,并将地址变换后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
信息处理装置1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上述返回分组(步骤S105),并向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传送这样的消息:可接收到此返回分组。因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通过在此时刻的计时器而完成时间测定操作,并且,保持在此时刻的计时器的“31秒”的值,作为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还应注意,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丢弃在请求分组的传送时刻被暂时保持的“30秒”的等待时间(步骤S107)。并且,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两者分别在已接收到返回分组的时刻重新开始时间测定操作。在此具体例子4中,假定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类似地保持“30秒”的等待时间,作为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
之后,由于已接收到返回分组,所以,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继续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108),并且,将等待时间设置为“1分钟”(步骤S207)。随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在已开始时间测定操作之后、是否已经过了“1分钟”的等待时间,并且,在计时器的值指示“1分钟”的时刻,还判定当前定时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201)。结果,从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传送请求分组(步骤S104)。如前所述,在此具体例子4中,当接收到返回分组时,接收到此返回分组的时刻构成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并且,在此情况下,响应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的请求分组而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历史端口,并被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
信息处理装置1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上述返回分组(步骤S105),并向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传送这样的消息:可接收到此返回分组。因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通过在此时刻的计时器而完成时间测定操作,并且,保持在此时刻的计时器的“1分1秒”的值,作为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还应注意,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丢弃在请求分组的传送时刻被暂时保持的“1分钟”的等待时间(步骤S107)。并且,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两者分别在接收到返回分组的时刻重新开始时间测定操作。并且,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保持“1分钟”的等待时间,作为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
图17是用于说明在此具体例子4中、历史分组的传送、请求分组的传送、以及返回分组的接收(或未接收到返回分组)的图。如图17所示,在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所设置的等待时间为“1分30秒”的情况下,由于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为“1分18秒”,所以,不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对响应于针对“1分30秒”的等待时间而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进行地址变换。结果,信息处理装置1未接收到返回分组(步骤S106),但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已在请求分组的传送期间被暂时保持的“1分30秒”的等待时间,作为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并且,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类似地保持“1分30秒”的等待时间,作为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
由于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操作的总数仍为1次,所以,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继续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203),并将这样的等待时间设置为新的等待时间(步骤S101)。通过将在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最长的等待时间“1分钟”加“10秒”,而计算新的等待时间。还假定将这个新的等待时间“1分10秒”存储在被包含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中的存储器(未示出)中,同时在其中独立地存储等待时间设置信息。之后,将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步骤S102),并且随后,在自从传送历史分组起已经过了1分10秒之后,传送请求分组(步骤S201和S104)。在此情况下,该等待时间比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1分18秒”短,使得在信息处理装置1中接收到返回分组(步骤S105)。结果,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1分11秒”的等待时间(步骤S107)。
之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继续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108),并且,将通过将先前的等待时间“1分10秒”加“10秒”而计算的“1分20秒”的这样的时间设置为新的等待时间(步骤S202)。随后,在自从接收到返回分组起已经过了1分20秒之后,传送请求分组(步骤S201和S104)。在此情况下,由于该等待时间比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长,所以,不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对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返回分组进行地址变换,而且,也不将其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由此,信息处理装置1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步骤S106),并且,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1分20秒”的等待时间。在信息处理装置1中,由于在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操作的总数变为2次,所以,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为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203),并将用于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指令传输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响应于此指令,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31秒”、“1分1秒”、以及“1分11秒”之中最长的等待时间“1分11秒”,作为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步骤S109)。
[具体例子5]
此具体例子5描述了在以下情况下的操作,其中,在模式C中,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等待时间。并且,假定当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并且,有关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将其假定为模式E。假定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基于图11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而设置等待时间。
图18是用于说明在此具体例子5中、历史分组的传送、请求分组的传送、以及返回分组的接收(或未接收到返回分组)的图。首先,如图18所示,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传送历史分组。结果,将来自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的历史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步骤S102)。服务器装置3接收此历史分组,并且,类似于具体例子1,存储图12的第一记录中指示的传送目的地信息(步骤S401和S402)。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控制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以便紧接在传送历史分组之后传送请求分组(步骤S301)。一旦接收到此请求分组,服务器装置3便传送返回分组(步骤S403至S405)。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历史端口,并被进行地址变换,并且随后,将地址变换后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当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到北被传送的返回分组时,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两者通过分别采用计时器而开始时间测定操作。
之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设置“30秒”的等待时间(步骤S303)。随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在已开始了时间测定操作之后、是否经过了仅“30秒”的等待时间,并且,在计时器的值指示30秒的时刻,判定当前定时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304)。结果,将包含装置识别信息“AAA”的请求分组从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步骤S104)。
响应于此请求分组而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历史端口,变换返回分组的地址,并将地址变换后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当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到上述返回分组(步骤S105)时,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通过在此时刻的计时器而完成时间测定操作,并且,将此时刻的计时器的值“31秒”保持为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这样的等待时间(步骤S107)。还应注意,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两者通过操作计时器而分别再次开始时间测定操作。
之后,类似于有关“30秒”的等待时间的上述情况,设置“1分钟”的等待时间(步骤S303),进行请求分组的传送、以及返回分组的接收(步骤S304、S104以及S105)。当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到此返回分组时,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通过在此时刻的计时器而完成时间测定操作,并且,将此时刻的计时器的值“1分1秒”保持为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这样的等待时间(步骤S107)。还应注意,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两者通过操作计时器而分别再次开始时间测定操作。
之后,类似于有关“30秒”的等待时间的上述情况,设置“1分30秒”的等待时间(步骤S303),进行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304、以及S104)。然而,在此情况下,不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对从服务器装置3传送的返回分组进行地址变换。由此,信息处理装置1未接收到返回分组(步骤S106)。结果,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为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108),并将用于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指令传输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响应于此指令,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31秒”、以及“1分1秒”之中最长的等待时间“1分1秒”,作为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步骤S109)。
还应注意,各个具体例子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两者分别包含计时器。可替换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可通过采用单个计时器而执行时间测定操作。
如前所述,在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在信息处理装置1中,设置等待时间,并且,在此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针对于服务器装置3而请求返回分组的传送。结果,信息处理装置1可判定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是否比等待时间长,并可检测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在此端口保持时间的检测处理操作中,服务器装置3可以仅存储基于历史分组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并还可响应于请求分组的接收而仅传送返回分组。由此,与服务器装置3基于等待时间而控制返回分组的传送定时的这样的情况相比,可减小施加到服务器装置3的工作负载,并且,可实现不对服务器装置3施加沉重的工作负载的信息处理系统。
并且,适当地设置对信息处理装置1设置的等待时间的改变宽度,使得可在充分必要的范围内检测到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例如,在仅以10秒为单位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情况下,可以10秒为单位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并且,在应当以1秒为单位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情况下,可以1秒为单位检测端口保持时间。
此外,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可通过检查是否可接收到返回分组,而确定是否传送了请求分组。结果,有可能避免传送与端口保持时间的检测相关的不必要的请求分组(例如,尽管不能接收到与“1分30秒”的等待时间相对应的返回分组,但传送了具有指示“2分钟”的等待时间的等待时间信息的请求分组)。可替换地,由于以步进方式设置增加等待时间的宽度,所以,可有效率地检测端口保持时间。
还应理解,本实施方式1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历史端口的端口号和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被包含在存储于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34中的传送目的地信息中。可替换地,在传送目的地信息中可仅包含历史端口的端口号。在此替换情况中,服务器装置3可从在请求分组的报头中包含的传送源地址而获取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
(实施方式2)
现在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作出描述。在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和与返回分组的传送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相对应的传送目的地信息被包含在从信息处理装置传送到服务器装置的请求分组中。
图19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的框图。在图19中,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被配备有信息处理装置4、通信处理装置2、以及服务器装置3。应理解,除了信息处理装置1变为信息处理装置4、以及服务器装置3变为服务器装置5之外,根据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类似于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处理装置4被配备有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以及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应理解,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及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类似于实施方式1中的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及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并且由此,省略其说明。
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类似于根据实施方式1的请求分组接收单元12。应注意,与和返回分组的传送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相对应的传送目的地信息被包含在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所传送的请求分组中。通过采用被包含在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所接收的返回分组中的、指示历史分组的位置的信息以及代表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构成此传送目的地信息。
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类似于根据实施方式1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还应注意,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还接收从服务器装置5传送的、包含指示历史分组的位置的信息、以及代表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的返回分组。
在此情况下,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以及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之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任意结构元件包含与通信相关的装置,这些结构元件可由相同的部件、或不同的部件构成。
服务器装置5被配备有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以及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应注意,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以及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类似于实施方式1的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以及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并且由此省略其说明。
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类似于根据实施方式1的返回分组传送单元32。还应注意,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基于在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所接收的请求分组中包含的传送目的地信息而传送返回分组。换句话说,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将返回分组传送到由请求分组中包含的传送目的地信息所指示的地址和端口号。并且,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在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接收历史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将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同时,此返回分组包含指示与所接收的历史分组已通过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这样的端口相对应的历史端口的位置的信息、以及指示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在此情况下,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可定义:在历史分组的报头中包含的传送源地址和传送源端口被处理为指示历史端口的位置和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还应理解,将把在接收到请求分组时传送的返回分组称为“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而将把在接收到历史分组时传送的返回分组称为“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
在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以及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之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任意结构元件包含与通信相关的装置的情况下,这些结构元件可由相同的部件、或不同的部件构成。
接下来,作出历史分组、请求分组、以及返回分组通过的端口的描述。可构思下面提及的两个模式:也就是说,在此实施方式2中,一个模式为这样的情况:“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通过历史端口,而另一个模式为这样的情况:“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未通过历史端口。将把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通过历史端口的情况称为“模式X”,而将把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未通过历史端口的情况称为“模式Y”。在模式X的情况下,历史分组、请求分组、以及返回分组通过的端口类似于实施方式1的图2中示出的端口。另一方面,在模式Y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经由端口P12而将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在此情况下,端口P12与端口P2不同。如前所述,实施方式1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将所有返回分组传送到历史端口,而在实施方式2中,可将返回分组中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这样的返回分组传送到历史端口,或者,可不将其发送到历史端口。为了使信息处理装置4能够接收到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必须在通信处理装置2中对从服务器装置5传送到端口P12的返回分组进行地址变换。由此,例如,信息处理装置4可经由端口P12而将预定的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5,以便可接收到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信息处理装置4可以这样的方式、通过采用例如UPnP(通用即插即用)的功能,而设置映射到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将传送到端口P12的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的端口P11;或者,可替换地,信息处理装置4可采用其它方法。并且,图20已说明了这样的情况:经由通信处理装置2而将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可替换地,可不经由通信处理装置2而将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4还可经由除了通信线路100之外的通信线路与服务器装置5通信的情况下,可替换地,可不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而是经由与通信线路100不同的通信线路,将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
接下来,作出有关端口保持时间的检测处理操作的描述。有关“等待时间”的定义类似于实施方式1中的定义。应理解,在上述模式“X”的情况下,由于恰好在从信息处理装置4传送了历史分组之后、从服务器装置5传送返回分组,所以,等待时间变为仅图3B中示出的模式2的情况。还应注意,在此模式2的开始阶段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返回分组不等同于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而等同于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这样的返回分组。另一方面,在上述模式“Y”的情况下,由于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不通过历史端口,所以,等待时间出现在图3A中示出的模式1的情况中、以及图3B中示出的模式2的情况中。
接下来,描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在图20中示出的上述模式“Y”的情况下,由于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不通过历史端口,所以,可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模式A至C视为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的模式。另一方面,在图2中示出的上述模式“X”的情况下,由于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也通过历史端口,所以,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的模式不同于模式A和模式B。也就是说,可将下面提及的三个模式构思为这样的模式(将被定义为“模式G”):每次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另一个模式(将被定义为“模式H”):当可由信息处理装置4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时,采用此返回分组作为在等待阶段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而当不能由信息处理装置4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时,传送新的历史分组,并且,采用响应于此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作为在等待阶段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以及类似于实施方式1的模式“C”的模式“C”。还应注意,有关模式“C”,由于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所以,即使在此实施方式2中,此模式“C”也变为类似于实施方式1中的模式“C”。可替换地,本发明可采用除了这些模式“G”、“H”、“C”的任意其它模式,并且不限于这些模式。
[模式G]
图21A是用于描述模式G的图。如图4A所示,在模式G中,信息处理装置4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传送历史分组,而不考虑用于指示是否可由信息处理装置4接收到返回分组的这样的事实。应注意,在模式G中,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这样的分组对应于响应于所传送的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并且,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并且此外,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中,控制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的历史分组的传送。换句话说,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中传送历史分组。
并且,精确地说,如图3B所示,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变为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这样的时刻。然而,信息处理装置4几乎不能掌握历史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由此,如图21A所示,在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中,将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定义为历史分组的传送时刻。另外,可替换地,可将此时刻定义为接收到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时刻。还应注意,尽管图21A为假定传送了2段或更多段请求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但可替换地,信息处理装置4可仅传送1段请求分组。
[模式H]
图21B和图21C是用于描述模式H的图。在模式H中,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或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在可由信息处理装置4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情况下,如图21B所示,信息处理装置4不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传送历史分组,而其返回分组构成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这样的分组。另一方面,在不能由信息处理装置4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情况下,如图21C所示,信息处理装置4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传送历史分组,并且,响应于此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构成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这样的分组。并且,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并且此外,以这样的方式控制历史分组传送单元11:当不能由返回分组接收单元14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时,在下一个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中传送历史分组。
并且,精确地说,如图3B所示,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变为返回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这样的时刻。然而,信息处理装置4几乎不能掌握返回分组通过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由此,如图21B和图21C所示,在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中,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将与分组通过历史端口的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对应的这样的时刻假定为历史分组的传送时刻,否则,将其假定为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接收时刻。并且,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将与分组通过历史端口的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对应的这样的时刻假定为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接收时刻。应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下面的初始条件。也就是说,信息处理装置4传送2段或更多段请求分组。
还应理解,关于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类似于实施方式1,可考虑模式“D”至“F”。由于已在实施方式1中描述了这些模式,所以,省略其描述。可替换地,本发明可采用除了这三个模式之外的任意其它模式,并且不仅仅限于这些模式。
接下来,现在将参照流程图来描述根据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装置4的操作。应理解,在此实施方式2中,类似于实施方式1,流程图响应于有关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的模式而彼此不同。由此,根据模式A至C、G和H而作出各个流程图的描述。
图22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装置4在模式“A”和模式“G”的情况下的操作的流程图。应理解,除了步骤S501至S503之外的处理操作类似于实施方式1的图6中示出的上述流程图的那些处理操作,并且由此,省略其描述。应注意,当处理模式“G”时,在步骤S103中有关请求分组的传送定时的判定操作中、以及在用于由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测定等待时间的处理操作中,可将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设置为传送历史分组的时刻,或者可替换地,可将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设置为接收到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时刻。
(步骤S501)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判定是否接收到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随后,当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接收到返回分组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502,而如果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未接收到返回分组,则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重复执行步骤S501的处理操作。在由于服务器装置5关机时的这样的原因而导致不能接收到返回分组的情况下,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可在自从传送请求分组起已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1分钟)之后,判定当前时间变为超时,并且由此,可替换地完成一系列处理操作。
(步骤S503)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在其中暂时存储在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所接收到的返回分组中包含的、指示历史端口的位置的信息、以及指示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应注意,当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新接收到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时,还假定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以这样的方式在其中暂时存储指示最晚(latest)的历史端口的位置的信息、以及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信息:这些存储的信息可彼此区分。例如,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可以覆写方式在其中存储上述信息。
(步骤S503)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将请求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5。结果,将请求分组从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传送到服务器装置5。请求分组包含这样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其包含已被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暂时存储的、指示历史分组的位置、以及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
还应注意,在此流程图中,已作出了由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暂时存储指示历史分组的位置、以及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两者的信息的这样的情况的描述。此情况为一个例子,并且因此,可替换地,可在除了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之外的任意结构元件中暂时存储这些信息。然而,当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传送请求分组时,此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必须能够访问在可替换情况下的这些存储的信息。
图23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装置4在模式“B”和模式“H”的情况下的操作的流程图。应理解,除了步骤S501至S503之外的处理操作类似于实施方式1的图7中示出的上述流程图的那些处理操作,并且由此,省略其描述。还应注意,步骤S501至S503的处理操作类似于图22中示出的流程图的那些处理操作,并且由此,省略其说明。可替换地,在上述模式“H”的情况下,在步骤S201中,在有关已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中传送历史分组之后的请求分组的传送定时的判定操作中、以及在用于由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测定等待时间的处理操作中,可将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设置为传送历史分组的传送时刻,或者可替换地,可将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设置为接收到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时刻。
图24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装置4在模式“C”的情况下的操作的流程图。应理解,除了步骤S501至S503、以及S601之外的处理操作类似于实施方式2的图8中示出的上述流程图的那些处理操作,并且由此,省略其描述。还应理解,除了步骤S501至S503之外的处理操作类似于图22中示出的上述流程图的处理操作,并且由此省略其描述。
(步骤S601)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将请求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5。结果,将请求分组从请求分组传送单元12传送到服务器装置5。请求分组包含这样的传送目的地信息,该传送目的地信息包含已被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暂时存储的、指示历史分组的位置、以及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
还应注意,在图24的流程图中,在已接收到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步骤S501)之后,再次执行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601),并且,进行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接收(步骤S302)。可替换地,可省略针对于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601)、以及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接收(步骤S302)的处理操作。
接下来,现在将参照图25的流程图来描述根据实施方式2的服务器装置5的操作。应理解,步骤S401和S403的处理操作类似于实施方式1的图9的流程图的那些处理操作,并且由此省略其描述。
(步骤S701)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读出在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接收到的历史分组的报头中包含的传送源地址和传送源端口号,并且随后,将包含所读取的传送源地址和传送源端口号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随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401。还应理解,在模式“X”的情况下,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将上述返回分组传送到历史端口,即,历史端口的传送源端口,而在模式“Y”的情况下,不经由历史端口而将此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
(步骤S702)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从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所接收的请求分组的有效负载读出传送目的地信息。
(步骤S703)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将返回分组传送到由所读取的传送目的地信息指示的地址和端口号。随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401。
还应理解,在图25的流程图中,在电源被关断时、或在发出了处理结束中断时,完成该处理操作。
接下来,通过采用具体例子来作出根据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操作的描述。现在,将如下描述这些具体例子中的每个:也就是说,信息处理系统在以下情况下操作,即,在模式G中,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等待时间,以便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假定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对应于在接收到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时刻,并且,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对应于模式“E”。
在下面提及的具体例子中,假定类似于实施方式1的具体例子,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为“1分18秒”。并且,除了信息处理装置1变为信息处理装置4、以及服务器装置3变为服务器装置5之外,有关信息处理装置4、通信处理装置2、以及服务器装置5的IP地址类似于实施方式1的具体例子的那些IP地址。还应注意,当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时,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端口保持时间。
图26A至图26D是用于表示在下面提及的具体例子中的历史分组、请求分组以及返回分组的结构的图。历史分组、请求分组以及返回分组中的每个具有UDP报头,同时,分组种类识别信息已被包含在其有效负载中。指示历史端口的位置的信息、以及指示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两者已被包含在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有效负载中。并且,传送目的地信息已被包含在请求分组的有效负载中。
并且,在此具体例子中,假定通过采用图11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来设置等待时间。首先,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通过采用图11中示出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而设置“30秒”作为等待时间(步骤S101)。之后,在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的控制下,将历史分组从信息处理装置4传送到服务器装置3(步骤S102)。
服务器装置5的历史分组接收单元33接收此历史分组,并且随后,将所接收的历史分组传送到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步骤S401)。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从此历史分组的报头中读出传送源地址“202.224.135.10”、以及传送源端口号“12345”两者。随后,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构成包含传送源地址以及传送源端口号的这样的返回分组,并且随后,将构成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传送源地址以及传送源端口号(步骤S701)。
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历史端口,变换返回分组的地址,并将地址变换后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信息处理装置4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接收上述返回分组,并将此返回分组传输到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步骤S501)。还应注意,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两者通过从接收到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时刻起使用计时器,而开始时间测定操作。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从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所接受的返回分组读出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202.224.135.10”、以及历史端口的端口号“12345”,并且随后,将读取的信息暂时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步骤S502)。
之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在已开始了时间测定操作之后、是否已经过了与图11中示出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的标志“1”相对应的仅“30秒”的等待时间,并且,在计时器的值指示30秒的时刻,判定当前定时是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103)。随后,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以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传送请求分组。结果,将具有传送目的地信息的请求分组从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传送到服务器装置5(步骤S503)。还应理解,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202.224.135.10”、以及历史端口的端口号“12345”均已被包含在传送目的地信息中。
由服务器装置5的请求分组接收单元31接收上述请求分组,并且随后,将其传输到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步骤S403)。返回分组传送单元51从请求分组的有效负载读出传送目的地信息(步骤S702),并将返回分组传送到此传送目的地信息所指示的地址“202.224.135.10”和端口的端口号“12345”(步骤S703)。此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12345,并且,由于尚未经过与此端口12345相关的“1分18秒”的端口保持时间,所以,变换返回分组的地址,并将地址变换后的返回分组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
信息处理装置4的返回分组接收单元42接收上述返回分组(步骤S105),并向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传输这样的消息:可接收到此返回分组。因而,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保持这样的消息:可接收到与“30秒”的等待时间相关的返回分组(步骤S107)。并且,由于已接收到返回分组,所以,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继续请求分组的传送(步骤S108),并且,将等待时间设置为“1分钟”。之后,类似于上面的描述,进行历史分组的传送、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接收、历史端口的端口号的存储操作等(步骤S102、S501、S502)。假定在此情况中,尽管在从服务器装置5传送的返回分组中包含与在传送第一次的历史分组时的地址和端口号相同的地址和相同的端口号,但请求分组传送单元41仍以覆写方式存储地址等。之后,重复进行请求分组的传送。
图27是用于说明在此具体例子3中、历史分组的传送、请求分组的传送、以及返回分组的接收(或未接收到返回分组)的图。在此具体例子中,尽管信息处理装置4接收到在“1分钟”的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传送的返回分组,但由于已经过了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所以,通信处理装置2不对在“1分30秒”的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中传送的另一个返回分组进行地址变换,使得信息处理装置4未接收到未经地址变换的返回分组。结果,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是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定时(步骤S108),并将用于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这样的指令传送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响应于此指令,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15检测可接收到返回分组的“31秒”和“1分1秒”的等待时间之中的最长的等待时间“1分1秒”,作为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步骤S109)。还应注意,之后,类似于实施方式1的情况,例如,将检测出的端口保持时间存储在预定的记录介质(未示出)中,并采用检测出的端口保持时间作为以周期性方式将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5的传送时间周期。
应理解,尽管仅已描述了与根据实施方式1的具体例子1相对应的上述具体例子,但是,除了传送目的地信息被包含在请求分组中、以及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可为接收到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时刻之外,与实施方式1的具体例子2至5相对应的此实施方式2的具体例子类似于实施方式1的具体例子2至5,并且由此,省略其描述。
如前所述,在根据此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在服务器装置5中,可以类似于实施方式1的方式检测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保持时间,而不存储传送目的地信息。
还应理解,此实施方式2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用于指示历史端口的位置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被包含在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中。可替换地,在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中可仅包含表示历史端口的位置的信息。在此替换情况中,可不包含指示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或者,可在请求分组中包括的传送目的地信息中包含指示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在前一情况下,从请求分组的报头获取传送源地址,使得服务器装置5可掌握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并且,在后一情况下,假定信息处理装置4通过与响应于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方法不同的另一种方法获取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例如,信息处理装置4可通过采用UPnP等功能而获取上述地址。可替换地,尽管通过在有效负载中包含所接收的分组的传送源地址而配置分组,但在存在将此构成的分组传送到所接收的分组的传送源地址的预定服务器装置的这样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4可将该分组传送到此服务器装置,并可接收从此服务器装置传送的分组,以便获取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还应理解,可通过采用服务器装置5或其它服务器装置来实现上述预定的服务器装置。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中,已作出通过采用图11中示出的等待时间设置信息而设置等待时间的这样的情况等的描述。可替换地,可在不采用等待时间设置信息的情况下设置等待时间。例如,在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可具有用于设置等待时间的算法时,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可响应于该算法而确定等待时间,并且,可将所确定的等待时间记录在预定的记录介质等上,以便设置等待时间。可替换地,可通过执行其它方法来设置等待时间。在可替换的情况中,例如,可通过以下算法来实现上述算法: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将等待时间增加“30秒”;另一个算法: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将等待时间增加两倍;或通过其它算法来实现上述算法。
并且,各个实施方式已描述了以下情况:也就是说,由于信息处理装置几乎不能掌握理想的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所以,对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进行逼近,以便测定。逼近方法不限于以上描述。例如,尽管从服务器装置传送的返回分组已包含指示所传送的返回分组的传送时刻的信息,但可替换地,可采用上述传送时刻作为返回分组到达信息处理装置中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
可替换地,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可通过考虑从传送请求分组的时刻直到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的这样的持续时间,而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现在,假定从传送请求分组的时刻直到返回分组到达通信处理装置2的时刻的这样的持续时间等于“T秒”,那么,在等待时间为“30秒”的情况下,可替换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可在例如从已传送历史分组的时刻起已经过了“30-T秒”的这样的持续时间的时刻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
并且,在各个实施方式中的有关模式“C”的描述中,使用已在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传送的返回分组,作为在下一个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历史端口的分组。可替换地,可将信息处理装置已在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之前将请求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然后响应于此请求分组而从服务器装置传送的返回分组已经过了历史端口的这样的时刻定义为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在此可替换情况中,可不以增加等待时间的这样的方式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
并且,各个实施方式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当基于服务器装置中的历史分组而存储传送目的地信息时,与返回分组的传送目的地相关的传送目的地信息被包含在请求分组中。可替换地,服务器装置可以能够通过执行除了上述方法之外的任意其它方法来获取与返回分组的传送目的地有关的信息。例如,用户可以人工方式对服务器装置设置指示历史端口的位置的信息、以及指示通信线路100一侧上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地址的信息。在此可替换情况中,历史分组不需要到达服务器装置。由此,由于调节了历史分组的寿命(例如,TT(存活时间)),所以,历史分组不需要到达服务器装置。然而,由于必须通过传送历史分组而在历史端口中留下传送历史,所以,假定历史分组至少到达通信线路100。在历史分组不到达服务器装置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不需要被配备有历史分组接收单元。可替换地,服务器装置可以这样的方式传送针对于通信处理装置2的多个端口的返回分组:在不限制返回分组的传送目的地的情况下,将任一返回分组传送到历史端口。
并且,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对于在通信中传送和接收的历史分组、请求分组和返回分组的数据容量和结构不作限制。
并且,如图2和图20所示,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其中,通过仅采用通信处理装置2的一个端口P2,而传送历史分组。可替换地,在每次传送历史分组时,可改变此历史分组通过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换句话说,经由通信处理装置2的一个端口而传送历史分组的这样的操作意味着:在一次内采用的通信处理装置2的端口的总数等于1。具体而言,当传送多个历史分组时,可经由通信处理装置2的单个端口来传送所有这些多个历史分组,或者,可经由通信处理装置2的两个或更多端口来传送多个历史分组。应注意,即使在后一情况下,由于在一次内采用的这样的端口为一个端口,所以,不通过采用两个或更多端口来同时传送2段或更多段历史分组。
此外,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信息处理装置设置等待时间,并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定时等。可替换地,信息处理装置可在不设置等待时间的情况下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定时等。现在参照图28的流程图,作出信息处理装置1在不设置等待时间的情况下控制请求分组的传送定时等的这样的情况的简要描述。图28是用于表示根据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1的操作的流程图。假定图28的流程图对应于模式“A”。并且,除了步骤S801之外的处理操作与实施方式1的图6中示出的流程图的处理操作类似,并且由此,省略其描述。
(步骤S801)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是否为用于传送历史分组的这样的定时。随后,当当前定时是用于传送历史分组的定时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2,而当当前定时不是用于传送历史分组的定时时,处理操作前进到步骤S103。
例如,假定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包含如图29所示的表示历史分组的传送定时和请求分组的传送定时两者的定时表。随后,当开始图28中示出的一系列处理操作时,信息处理装置1通过采用计时器而开始时间测定操作,并且,在计时器的值与图29中示出的历史分组传送定时相符的情况下,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对应于用于传送历史分组的定时,而在计时器的值与图29中示出的请求分组传送定时相符的情况下,分组传送控制单元13判定当前定时对应于用于传送请求分组的定时。结果,如图30所示,传送了历史分组和请求分组两者。假定在图30中,通信处理装置2的等待时间为“2分30秒”。由此,信息处理装置1不能接收到响应于在计时器的值指示“6分30秒”的时刻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这样的返回分组,而是将端口保持时间检测为例如“2分钟”(步骤S108和S109)。并且,假定与历史分组的传送、请求分组的传送等相关的详细地处理操作与实施方式1中的以上描述的处理操作类似。类似于以上说明,根据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装置4也可在不设置等待时间的情况下执行端口保持时间的检测处理操作。此外,用于在不设置等待时间的情况下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方法不限于在此说明中描述的方法,而可替换地,可通过采用其它方法而实现所述用于检测端口保持时间的方法。
并且,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历史分组、请求分组和返回分组对应于UDP的分组。可替换地,这些分组可由TCP的分组构成,并且,如果这些分组能够检测端口保持时间,则可通过其它分组来实现。
此外,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通过采用计时器来测定请求分组的传送定时。除了计时器之外,还可采用时钟、时钟信号等。因而,对于用于测定时间的手段不作限制。
并且,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信息处理装置仅经由一组通信处理装置2而连接到通信线路100。可替换地,信息处理装置可经由多个通信处理装置而连接到通信线路100(即,可以多级连接方式布置通信处理装置)。在此可替换情况中,可在这些多级的通信处理装置内检测最短的端口保持时间。
并且,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通信处理装置2具有NAT功能(即,通信处理装置2执行地址变换)。可替换地,通信处理装置2可具有替代NAT功能、或与NAT功能组合的分组过滤操作的防火墙功能。在此可替换情况中,分组过滤操作意味着:基于例如上述接收过滤器规则而选择接收分组。关于具有这样的防火墙功能的通信处理装置2,可通过执行根据各个实施方式的方法而检测其端口保持时间。在此情况下,在通信处理装置2具有防火墙功能的情况下的端口保持时间意味着在以下情况下的预定时间:在自从最后的分组已通过了上述通信处理装置2的特定端口起已经过了这个预定时间之后,不将从WAN一侧传送到此端口的分组传送到通信处理装置2的LAN一侧。
并且,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可替换地,服务器装置可在自从已接收到请求分组起已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周期之后传送返回分组。例如,可替换地,服务器装置可在自从接收到请求分组起的5秒之后传送返回分组。在此可替换情况中,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在考虑到服务器装置已接收到此请求分组之后直到传送返回分组的持续时间时,可替换地,可设置等待时间。如前所述,服务器装置的返回分组传送单元可在自从请求分组接收单元已接收到请求分组起已经过了预定的时间之后传送返回分组,或者,如前面在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恰好在请求分组接收单元已接收到请求分组之后传送返回分组。
并且,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当传送UDP的历史分组、请求分组和返回分组时,由于UDP是无连接型通信,所以,存在这些UDP分组之中的特定UDP分组未到达通信目的地的某种可能性。由此,例如,当在信息处理装置已传送了请求分组之后判定当前时间是超时时,可替换地,可再次传送请求分组,以便确认当前时间是否确实为超时。例如,当送UDP的历史分组、请求分组和返回分组时,在考虑到这些UDP分组之中的特定UDP未到达通信目的地的这样的事实时,可在基本上相同的时间传送两段或更多段相同的分组。
此外,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已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基于IP地址而指定服务器装置。可替换地,可基于域名(例如,“server.pana.net”等)而指定服务器装置。在此可替换情况中,通过采用DNS服务器而将此域名转换为IP地址,以便可指定服务器装置。
并且,可通过单个设备(单个系统)的密集处理、或可通过多个设备的分布式处理,而实现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各个处理操作(各个功能)
并且,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可通过采用专用硬件而布置各个结构元件。另外,可通过执行程序而实现可通过软件实现的结构元件。例如,读取被记录在例如硬盘和半导体存储器的记录介质上的软件程序,已由例如CPU的程序执行单元执行,以便可实现各个结构元件。还应理解,能够实现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对应于下面提及的程序:也就是说,此程序是使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处理操作、以便构成信息处理系统的这样的程序,同时,信息处理系统被配备有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以及执行与信息处理装置和服务器装置之间的通信相关的处理操作的通信处理装置。随后,此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历史分组传送步骤、请求分组传送步骤、返回分组接收步骤、以及端口保持时间检测步骤。在历史分组传送步骤中,经由通信处理装置的一个端口而传送历史分组,同时,历史分组对应于用于在通信处理装置中留下传送历史的分组。在请求分组传送步骤中,经由与历史端口不同的另一个端口而将请求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历史端口是历史分组已通过的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并且,请求分组是请求与从服务器装置传送的分组相对应的返回分组的传送的这样的分组。在返回分组接收步骤中,接收经由历史端口而从服务器装置传送的返回分组。在端口保持时间检测步骤中,基于返回分组接收步骤中的返回分组的接收,而检测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
并且,能够实现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服务器装置的软件是下面提及的程序。换句话说,此程序是使计算机在服务器装置中执行处理操作、以便构成信息处理系统的这样的程序。同时,信息处理系统被配备有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以及执行与信息处理装置和服务器装置之间的通信相关的处理操作的通信处理装置。随后,此程序使计算机执行请求分组接收步骤、以及返回分组传送步骤。在请求分组接收步骤中,接收请求分组,并且,请求分组是请求与从服务器装置传送的分组相对应的返回分组的传送的这样的分组。在返回分组传送步骤中,将返回分组传送到与历史分组已通过的通信处理装置的这样的端口相对应的历史端口,同时,已从信息处理装置传送了历史分组,以便在通信处理装置中留下传送历史。
应注意,在上述程序中,在用于传送信息的传送步骤中、以及用于接收信息的接收步骤中,不包含硬件执行的这样的处理操作,例如,在传送步骤中,通过调制解调器、接口卡等进行的处理操作(即,仅通过硬件而专门执行的处理操作)。
并且,可通过从服务器等下载而执行此程序。可替换地,可通过读取在预定的记录介质(例如,例如CD-ROM的光盘、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上记录的这样的程序而执行此程序。
并且,可通过采用单个计算机或多个计算机而实现执行所述程序的计算机。换句话说,单个或多个计算机可执行密集处理操作、或分布式处理操作。
并且,可以各种方式修改本发明,并且由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工业应用性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等可检测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并且,可用作配备有经由通信处理装置而将分组传送到服务器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等的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

Claims (31)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以及通信处理装置,用于执行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服务器装置之间的通信相关的处理操作;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历史分组传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一个端口来传送历史分组,所述历史分组与用于在所述通信处理装置上留下传送历史的分组相对应;
请求分组传送单元,用于经由和与所述历史分组已通过的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相对应的历史端口不同的端口,而将一段或多段请求分组传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所述一段或多段请求分组与用于请求与从所述服务器装置传送的分组相对应的返回分组的传送的分组相对应;
分组传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由所述请求分组传送单元进行的请求分组的传送;
返回分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经由所述历史端口从所述服务器装置传送的返回分组;以及
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对返回分组的接收,而检测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并且其中:
所述服务器装置包括:
请求分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请求分组;以及
返回分组传送单元,用于在所述请求分组接收单元接收到请求分组时,将所述返回分组传送到所述历史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装置还包括:
历史分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历史分组;以及
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历史分组接收单元所接收的历史分组,而存储传送目的地信息,所述传送目的地信息与和所述返回分组的传送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相对应;并且其中:
所述返回分组传送单元基于所述传送目的地信息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传送目的地信息,而传送所述返回分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请求分组已包含与和所述返回分组的传送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相对应的传送目的地信息;并且
所述返回分组传送单元基于在所述请求分组接收单元所接收的请求分组中包含的传送目的地信息,而传送所述返回分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基于所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可在等待时间内的所述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接收到到达了所述通信处理设备的返回分组时的所述等待时间,来检测所述端口保持时间,其中所述等待时间对应于从返回分组已到达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时刻直到恰好在所述到达时刻之前分组已通过历史端口为止的持续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基于可由所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接收到在所述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到达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并还基于所述等待时间内的最长的等待时间,而检测所述端口保持时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是所述历史分组;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并控制在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的历史分组的传送;
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还基于通过所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的历史分组的传送,而检测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并且
在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中,与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相对应的、分组已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时刻是传送所述历史分组的时刻。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是所述历史分组或所述返回分组;
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并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所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当所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时,在下一个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传送历史分组;
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还基于通过所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的历史分组的传送,而检测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并且
在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中,在该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所述历史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的、分组已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时刻对应于传送所述历史分组的时刻,而在该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所述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的、分组已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时刻对应于接收到所述返回分组的时刻。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是所述返回分组;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所述等待时间;并且
在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中,与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相对应的、分组已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时刻是接收到所述返回分组的时刻。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装置还包括:历史分组接收单元;
当所述历史分组接收单元接收到历史分组时,所述传送分组传送单元传送至少包含指示所述历史端口的位置的信息的返回分组;并且
在所述传送目的地信息中包含指示所述历史端口的位置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基于所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可在等待时间内的所述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接收到到达了所述通信处理设备的返回分组时的所述等待时间,来检测所述端口保持时间,其中所述等待时间对应于从返回分组已到达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时刻直到恰好在所述到达时刻之前分组已通过历史端口为止的持续时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基于可由所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在所述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接收到到达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并还基于所述等待时间内的最长的等待时间,而检测所述端口保持时间。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不经由所述历史端口的情况下传送响应于所述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
在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是所述历史分组;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并控制在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所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的历史分组的传送;
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还基于所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的历史分组的传送,而检测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并且
在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中,与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相对应的、分组已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时刻是传送所述历史分组的时刻。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不经由所述历史端口的情况下传送响应于所述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
在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是所述历史分组或响应于所述请求分组的所述返回分组;
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并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所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当所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时,在下一个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传送历史分组;
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还基于所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的历史分组的传送,而检测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并且
在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中,在该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所述历史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的、分组已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时刻对应于传送所述历史分组的时刻,而在该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所述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的、分组已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时刻对应于接收到所述返回分组的时刻。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是所述返回分组;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所述等待时间;并且
在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中,与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相对应的、分组已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时刻是接收到所述返回分组的时刻。
15.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经由所述历史端口传送响应于所述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
在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是响应于所述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
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并控制在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所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的历史分组的传送;并且
在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中,与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相对应的、分组已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时刻是传送所述历史分组的时刻、或接收到响应于该历史分组的所述返回分组的时刻。
16.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经由所述历史端口传送响应于所述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
在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是响应于所述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或响应于所述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
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并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所述历史分组传送单元:当所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时,在下一个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传送历史分组;并且
在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中,在该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响应于所述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的、分组已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时刻对应于传送所述历史分组的时刻、或接收到响应于该历史分组的返回分组的时刻,而在该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分组对应于响应于所述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所述等待时间的开始阶段的、分组已通过所述历史端口的时刻对应于接收到响应于该请求分组的所述返回分组的时刻。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所述等待时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返回分组接收单元不能接收到响应于所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情况下,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端口保持时间。
1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增加所述等待时间,直到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该请求分组的所述返回分组为止;并且,当不能接收到响应于该请求分组的所述返回分组时,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当前等待时间变为在不能接收到该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与可接收到返回分组时的等待时间中的最长等待时间之间的这样的等待时间。
2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所述请求分组的传送:在每次传送请求分组时,减小所述等待时间。
2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中,与所述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相对应的、返回分组到达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时刻是传送用于请求所述返回分组的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这样的时刻。
2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中,与所述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相对应的、返回分组到达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时刻是接收到所述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时刻。
2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端口保持时间检测单元中,与所述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相对应的、返回分组到达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时刻在可接收到所述返回分组的情况下是接收到所述返回分组的这样的时刻,而在不能接收到所述返回分组的情况下是传送用于请求所述返回分组的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这样的时刻。
2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分组传送控制单元中,与所述等待时间的结束阶段相对应的、返回分组到达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时刻是传送用于请求所述返回分组的传送的请求分组的这样的时刻。
25.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历史端口是在第一次的历史分组通过所述端口时、在所述通信处理装置中新分配的这样的端口。
2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构成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27.一种服务器装置,其中:
所述服务器装置构成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28.一种用于构成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该信息处理系统配备有: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以及通信处理装置,用于执行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服务器装置之间的通信相关的处理操作;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历史分组传送步骤,用于经由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一个端口来传送历史分组,所述历史分组与用于在所述通信处理装置上留下传送历史的分组相对应;
请求分组传送步骤,用于经由和与所述历史分组已经通过的、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相对应的历史端口不同的端口,将请求分组传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所述请求分组与用于请求与从所述服务器装置传送的分组相对应的返回分组的传送的分组相对应;
返回分组接收步骤,用于接收经由所述历史端口从所述服务器装置传送的返回分组;以及
端口保持时间检测步骤,用于基于所述返回分组接收步骤的返回分组的接收,而检测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
29.一种用于构成信息处理系统的服务器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系统配备有: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以及通信处理装置,用于执行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服务器装置之间的通信相关的处理操作;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请求分组接收步骤,用于接收请求分组,该请求分组请求与从所述服务器装置传送的分组相对应的返回分组的传送;以及
返回分组传送步骤,用于在所述请求分组接收步骤中接收到请求分组时,将所述返回分组传送到历史端口,所述历史端口与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相对应,其中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传送、以便在所述通信处理装置上留下传送历史的历史分组已通过了所述历史端口。
30.一种用于使计算机在构成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处理操作的程序,该信息处理系统配备有: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以及通信处理装置,用于执行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服务器装置之间的通信相关的处理操作;其中: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历史分组传送步骤,用于经由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一个端口来传送历史分组,所述历史分组与用于在所述通信处理装置上留下传送历史的分组相对应;
请求分组传送步骤,用于经由和与所述历史分组已经通过的、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相对应的历史端口不同的端口,将请求分组传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所述请求分组与用于请求与从所述服务器装置传送的分组相对应的返回分组的传送的分组相对应;
返回分组接收步骤,用于接收经由所述历史端口从所述服务器装置传送的返回分组;以及
端口保持时间检测步骤,用于基于所述返回分组接收步骤的返回分组的接收,而检测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保持时间。
31.一种用于使计算机在构成信息处理系统的服务器装置中执行处理操作的程序,该信息处理系统配备有: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服务器装置;以及通信处理装置,用于执行与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服务器装置之间的通信相关的处理操作;其中: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请求分组接收步骤,用于接收请求分组,该请求分组请求与从所述服务器装置传送的分组相对应的返回分组的传送;以及
返回分组传送步骤,用于在所述请求分组接收步骤中接收到请求分组时,将所述返回分组传送到历史端口,所述历史端口与所述通信处理装置的端口相对应,其中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传送、以便在所述通信处理装置上留下传送历史的历史分组已通过了所述历史端口。
CNA2005800487488A 2005-02-25 2005-09-09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Pending CN1011290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0410/2005 2005-02-25
JP2005050410A JP4597705B2 (ja) 2005-02-25 2005-02-25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9047A true CN101129047A (zh) 2008-02-20

Family

ID=36927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487488A Pending CN101129047A (zh) 2005-02-25 2005-09-09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60926B2 (zh)
EP (1) EP1853041A1 (zh)
JP (1) JP4597705B2 (zh)
CN (1) CN101129047A (zh)
WO (1) WO20060904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97706B2 (ja) * 2005-02-25 2010-12-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4514623B2 (ja) * 2005-02-25 2010-07-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2835176B (zh) * 2010-04-13 2016-08-0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用于机器对机器通信的机器初始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4326A (en) * 1996-11-18 1999-03-16 Weinger; Ralp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access
US5355516A (en) * 1990-09-28 1994-10-11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superfluous channel allocation in a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075787A (en) * 1997-05-08 2000-06-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ssaging, signaling, and establishing a data link utilizing multiple modes over a multiple access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00092118A (ja) * 1998-09-08 2000-03-31 Hitachi Ltd プログラマブルネットワーク
US6760775B1 (en) * 1999-03-05 2004-07-06 At&T Corp.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ervice load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JP4105341B2 (ja) * 1999-08-13 2008-06-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ラグメントサイズ変更方法及びルータ装置
WO2001035229A1 (fr) * 1999-11-10 2001-05-1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informatique, serveur, systeme d'affichage d'informations et procede d'affichage d'informations
JP2002354048A (ja) * 2001-05-29 2002-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ルータ装置
US6920504B2 (en) * 2002-05-13 2005-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SG147314A1 (en) 2002-09-30 2008-1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JP3935823B2 (ja) * 2002-11-01 2007-06-27 株式会社インデックス Httpセッション・トンネリング・システム、その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3854221B2 (ja) * 2002-11-14 2006-12-0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アドレス組の生存時間取得・計算を可能としたalg装置
DE10326168B4 (de) * 2003-06-10 2010-01-28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Funktionseinheit zur Optimierung der Darstellung progressiv kodierter Bilddaten
JP2006050125A (ja) 2004-08-03 2006-0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7912046B2 (en) * 2005-02-11 2011-03-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ed NAT traversal for peer-to-peer networks
JP4597706B2 (ja) * 2005-02-25 2010-12-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97705B2 (ja) 2010-12-15
EP1853041A1 (en) 2007-11-07
US20090063615A1 (en) 2009-03-05
JP2006238107A (ja) 2006-09-07
US7860926B2 (en) 2010-12-28
WO2006090498A1 (ja) 200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62970B1 (en) Switch, and flow table control method
CN101129046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设备、服务器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812406B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程序和记录媒体
JP4514623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8924050A (zh) 数据转发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和网卡设备
CN101107833A (zh) 通信系统、数据处理装置、服务器、数据处理方法、执行数据处理方法的程序和记录程序的记录媒体
CN102783092A (zh) 通信系统,网络管理方法和交换设备
US2006028810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3858394A (zh) 负载降低系统和负载降低方法
CN101114912A (zh) 通信控制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30073888A1 (en) Method, a system, a device, a first server, a second server, a third server a computer program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178397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erver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1129047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KR20150063072A (ko) 데이터 패킷 전송 및 전달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552370A1 (en) Implementing service function chains
CN103959720A (zh)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CN111164953B (zh) 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提供名称服务的方法和交换机
US9942823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JP2000293272A (ja) 共有機器電源制御装置及び共有機器電源制御方法
JP4642674B2 (ja) 端末管理システム
CN107231318A (zh) 对提供用于家庭网络的多个互联网服务的动态切换控制
JP2006050126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0213773B (zh) 小区网络扩容需求的判断方法和判断装置
JP2006050124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5184189A (ja) 遠隔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