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7785B - 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7785B
CN101127785B CN2007101218136A CN200710121813A CN101127785B CN 101127785 B CN101127785 B CN 101127785B CN 2007101218136 A CN2007101218136 A CN 2007101218136A CN 200710121813 A CN200710121813 A CN 200710121813A CN 101127785 B CN101127785 B CN 1011277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data
spi3
count valu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18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7785A (zh
Inventor
杨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eidou Sou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218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77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7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7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7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77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其中发送方法包括:检测PF数据包的SOP信号;将其后的数据写入发送数据缓存器,每写入2字节则计数值加1;当计数值为奇数时产生两个字节空数据将计数值加1;当为偶数时每次读取4字节发送给SPI3接口。其中接收方法包括:检测SPI3数据包的SOP信号;将其后的数据写入接收数据缓存器,每写入4字节计数值加2;当末尾有效字节数为1或2时计数器值加1;当为3或4时计数器值加2;将计数值写入接收状态缓存器;每次读取2字节发送给PF接口。通过本发明,实现了用于从PF接口向SPI3接口发送数据,及用于由PF接口从SPI3接口接收数据,从而能够利用具有SPI3接口的芯片以进一步提高数据流量。

Description

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分组先进先出(PACKET FIFO,简称:PF)接口和系统分组接口级3(System packet InterfaceLevel 3,简称: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属于数据通信中的接口转换技术。
背景技术
在光数字通信网络中,光接口器件用于从光网络上接收数据发送到CPU处理,并从CPU接收数据发送到光网络上。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光接口器件为同步数字体系分组(Packet Over SDH,简称:POS)接口。为了提供POS接口,通常采用PMC-思雅乐(Sierra)公司的型号为PM5334的接收芯片,该接口芯片可以对外提供4×155Mbit或2×155/2×622Mbit的接口。SPI3接口是光互连论坛(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简称:OFI)定义的一个通用的包传输接口。SPI3接口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总线,支持多口物理层(PHY)芯片的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流量,现有技术中只有Broadcom公司的BCM1250接口芯片才能提供足够的数据处理能力。其中,BCM1250接口芯片上能够提供足够带宽的PF接口,具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总线。。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上述SPI3接口与PF接口各自定义的信号格式不同,无法正常进行通信,具体地:
SPI3接口定义的信号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信号名称     作用
    FCLK     FIFO时钟信号,最大速率104Mhz
[0008]
   RENB     接收允许
   DAT[31...0]     传输的包数据
   MOD[1∶0]     用于标识帧传输过程中最后4字节中的    有效字节的个数00 01 10 11
   PRTY     奇偶校验
   VAL     数据有效
   SOP     包开始标识
   EOP     包结束标识
   ERR     错误
   RSX     接收方向传输开始,用于标识PHY地址
PF接口定义的信号格式如表2所示:
表2
 信号名称 作用
 CLK 时钟信号,最大速率208Mhz
 RXFC 接收允许
 RXD[15...0] 接收包数据
 RXC[2...0] 接收控制,000表示数据无效,010表示包结束标识(EOP)(1字节有效),011表示错误,101 表示包开始标识(SOP),110表示EOP(2字节有效),111表示数据有效
经过比较可见,SPI3接口与PF接口的接收信号格式的差别在于:
1.时钟速率不同。SPI3接口的时钟信号RFCLK的时钟速率为104Mhz;PF接口的时钟信号RCLK的时钟速率为208Mhz。
2.数据线的宽度不同。SPI3接口的数据信号RDAT[31...0]的数据线宽度为32位;PF接口的数据信号RXD[15...0]的数据线宽度为16位,两者无法连通。
3.控制信号的定义和功能不同。除了PF接口没有奇偶校验功能以外,SPI3接口为不同的控制信号分配专门的控制线;PF接口使用RXC译码,不同的译码值表示不同的控制信号。因此,二者无法连通。
4.由于数据宽度不同,帧的最后有效字节数也不同。SPI3接口的最后有效字节数是1-4字节;PF接口是1-2字节。
5.SPI3接口将一个整帧拆成块传输,在每个块开始位置提供PHY地址,多个块交错传输,从而支持多口PHY器件;PF接口只能传输一个整帧,在帧的开头也没有提供PHY地址,因而只能支持单口PHY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能够使SPI3接口及PF接口进行通信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方法,所述SPI3接口与光传输器相连,其中包括:
对所述PF接口要发往所述SPI3接口的PF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
将检测到的所述包开始标识信号之后的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每写入2字节的数据则将计数值加1;
当检测到包结束标识信号时,对所述计数值进行判断,当所述计数值为奇数时,产生两个字节的空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并将所述计数值加1,并继续执行下述步骤;当所述计数值为偶数时,则直接执行下述步骤;
停止向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写入数据,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
当所述计数值为偶数时,每次从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读取4字节数据发送给所述SPI3接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方法,所述SPI3接口与光传输器相连,其中包括:
对所述SPI3接口要发往所述PF接口的SPI3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
将检测到的所述包开始标识信号之后的数据写入到接收数据缓存器中,每写入4字节的数据则将计数值加2;
当检测到SPI3数据包的包结束标识信号时,对SPI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进行判断,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1或2时,将所述计数器值加1;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3或4,将所述计数器值加2;
停止数据写入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接收状态缓存器中;
每次从所述接收数据缓存器中读取2字节数据发送给所述PF接口,并将计数值减1,直至计数值为0则停止发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装置,其中包括:
发送数据缓存器,用于保存PF数据包的数据;
发送状态缓存器,用于保存计数值;
发送控制器,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对所述PF接口要发往所述SPI3接口的PF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发送模块检测到的包开始标识信号之后的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每写入2字节的数据则将计数值加1;并且当接收到来自于第三发送模块的指令消息时,停止向发送数据缓存器中写入数据,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包结束标识信号时,对第二发送模块生成的计数值进行判断,当所述计数值为奇数时,产生两个字节的空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并将所述计数值加1,向第二发送模块发送指令消息;当所述计数值为偶数时,则直接向第二发送模块发送指令消息;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的计数值为偶数时,每次从发送数据缓存器中读取4字节数据发送给SPI3接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是提供了一种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数据缓存器,用于保存SPI3数据包的数据;
接收状态缓存器,用于保存计数值;
接收控制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SPI3接口要发往所述PF接口的SPI3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将第一接收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包开始标识信号之后的数据写入到接收数据缓存器中,每写入4字节的数据则将计数值加2;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SPI3数据包的包结束标识信号时,对SPI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进行判断,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1或2时,将第二接收模块生成的计数器值加1;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3或4,将第二接收模块生成的计数器值加2;停止数据写入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接收状态缓存器中;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每次从接收数据缓存器中读取2字节数据发送给所述PF接口,并将计数值减1,直至计数值为0则停止发送。
通过本发明,实现了用于从PF接口向SPI3接口发送数据,及用于由PF接口从SPI3接口接收数据,从而能够利用具有SPI3接口的芯片以进一步提高数据流量。具体地,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FPGA等可编程器件实现本发明所述方法或装置,形成接口转换装置,以实现接口转换。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方法流程图;
图3为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转换后,PF接口与SPI3接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方法,用于从PF接口向SPI3接口发送数据。其中对数据信号的转换发送步骤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当PF接口要向SPI3接口发送PF数据包时,对PF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简称:SOP)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SOP信号时,执行步骤102。
其中,SOP信号是通过对PF端口所定义的RXC[2...0]信号的译码值实现的。具体地,如表2所示,当RXC[2...0]=101时,该信号即表示SOP信号。
步骤102,将SOP信号之后的PF数据,具体为RXD[15...0]信号中的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每写入2字节的PF数据则将计数值加1。在数据写入过程中,当检测到EOP信号时,执行步骤103;当检测到错误信号时,执行步骤121。
具体地,发送数据缓存器可以为异步先进先出(FIFO)缓存器,并且该发送数据缓存器有两个时钟输入端,预先根据PF接口及SPI3接口的时钟速率对上述两个时钟输入端进行设置,两个端口的时钟信号连接到这两个时钟输入端,以实现时钟速率的转换。另外,根据与SPI3接口连接的光传输器的个数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发送数据缓存器与每个光传输器相对应。
步骤103,当检测到EOP信号时,对计数值进行判断,当计数值为奇数时,则执行步骤111;当计数值为偶数时,则执行步骤112。
其中,EOP信号与SOP信号类似,也是由RXC[2...0]信号的译码值实现的。具体地,如表2所示,当RXC[2...0]=010时,该信号即表示表示当RXD数据信号中有1字节有效时的PF数据包的EOP信号;当RXC[2...0]=110时,表示当RXD数据信号中有2字节有效时的PF数据包的EOP。
另外,当判断出计数值为偶数时,将PF接口末尾有效字节数的值加2后,作为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写入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当所述计数值为奇数时,将PF接口末尾有效字节数作为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写入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将发送状态缓存器中的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发送给SPI3接口,从而实现两个接口之间的末尾有效字节数的转换。
例如,假设PF接口向SPI3接口发送5字节的PF数据包,则来自于PF接口的RXC信号以010结束,表明末尾有效字节数为1,即表明末尾的两个字节中只有一个字节是有效的,这时计数值为3,是奇数值,对于SPI3接口而言,其SPI3数据宽度为4字节,因此其末尾有效字节数为5-4=1;假设PF接口向SPI3接口发送7字节的PF数据包,则来自于PF接口的RXC信号仍然以010结束,即末尾有效字节数仍为1,但此时的计数值为4,是偶数值,而对于SPI3接口而说,其末尾有效字节数应为7-4=3,即为PF接口末尾有效字节数的值加2。
步骤111,产生2个字节的空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并将计数器的值加1,然后执行步骤112。
步骤112,停止向发送数据缓存器中写入PF数据,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
步骤113,对发送状态缓存器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的计数值为偶数时,每次从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读取4字节数据发送给所述SPI3接口。
具体地,在第一次读取的数据的起始位置添加SPI3数据包的SOP信号以形成SPI3数据包;发送给SPI3接口后将发送状态缓存器中的计数值减2;当计数值减到0时停止数据读取,并将在SPI3数据包的终止位置添加SPI3数据包的EOP信号表明该数据包结束。
由于PF接口的PF数据信号RXD[15...0]的数据线宽度为16位,即PF数据宽度为两字节;SPI3接口的SPI3数据信号RDAT[31...0]的数据线宽度为32位,即数据宽度为4字节。通过步骤111及步骤113所述的每次将PF接口的2个字节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并且每次从发送数据缓存器中读取4个字节数据发送给SPI3接口,实现了SPI3接口与PF接口的数据信号宽度的转换。
另外,当设置有多个发送数据缓存器对应于不同的光传输器时,从一个发送数据缓存器完成数据读取后,既可以继续从该发送数据缓存器读取数据,也可以开始从另一个发送数据缓存器读取数据。但后者的优点是:对多个发送数据缓存器进行依次读取有利于保证数据发送的公平性,以避免只向一个光传输器发送数据而延误了向其他光传输器的发送。
步骤121,当检测到来自于PF接口的数据的终止位置为错误信号时,即通过译码值为011的RXC信号表示的错误信号(ERROR信号),表明当前PF接口发送的RXD数据包发生了错误,则向发送状态缓存器中写入错误标识;并根据该错误标识向SPI3接口发送SPI3接口的错误信号,即ERR信号。
另外,也可以对要发送的数据采用分块传输的方法。具体地,可以在从发送状态缓存器中读取数据之前,判断其中的数据的字节数是否大于一个块长度,是则将达到块长度的数据组成数据块,并根据要发往的光传输器,在所述数据块的起始位置添加块首地址作为SPI3接口能够识别的RSX信号。如果发送状态缓存器中的数据的字节数小于一个块长度,则直接在发送数据缓存器中的数据的起始位置,根据要发往的光传输器添加首地址作为SPI3接口能够识别的RSX信号。
另外,SPI3接口的奇偶校验信号TPRTY是根据发送来的数据计算而得到的,具体地,对于SPI3接口上的32位数据,如果所有位数据相加的结果是偶数,则TPRTY信号就是0;反之如果是奇数,则TPRTY信号就是1。
另外,在发送过程中,当SPI3接口接收到来自于光传输器的流控信号RENB时,则暂停发送。
另外,对于SPI3接口的RVAL信号,可以使其一直有效,以允许两个接口之间实现数据转换。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实现了用于从PF接口向SPI3接口发送数据,从而能够利用具有SPI3接口的芯片以进一步提高数据流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方法,用于由PF接口从SPI3接口接收数据。其中的SPI3接口与光传输器相连。对数据信号的转换接收步骤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对SPI3接口要发往PF接口的SPI3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
其中,SPI3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为SPI3接口中定义的SOP信号,用于标识一个SPI3数据包的开始。另外,如果采用分块传输方式,则对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之前还要对数据块的块首地址进行检测;如果未采用分块传输方式,则对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之前还要对数据的首地址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检测到的块首地址或首地址,将所述数据块或数据写入到相应的接收数据缓存器。
步骤202,将检测到的SPI3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之后的数据写入到接收数据缓存器中,每写入4字节的数据则将计数值加2。在数据写入过程中,当检测到EOP信号时,执行步骤203;当检测到错误信号时,则执行步骤210。
步骤203,当检测到SPI3数据包的包结束标识信号,即EOP信号时,对SPI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进行判断,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1或2时,即当SPI3接口的MOD信号等于“00”或“01”时,将计数器值加1;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3或4,即当SPI3接口的MOD信号等于“10”或“11”时,将计数器值加2。
例如,假设从SPI3接口向PF接口传送9个字节数据,根据SPI3接口的数据信号DAT[31-0]定义,其数据宽度为4字节,因此当传送10个字节数据时,其末尾有效字节数应为1个。此时的计数值变为4+1=5;假设传送10个字节,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应为2个,则计数值变为4+1=5;假设传送11个字节,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应为3个,则计数值变为4+2=6。假设传送12个字节,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应为4个,计数值变为4+2=6。
步骤204,停止数据写入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接收状态缓存器中。
步骤205,每次从接收数据缓存器中读取2字节数据发送给PF接口,并将计数值减1,直至计数值为0则停止发送。例如,例如假设计数值为5,则向PF接口发送5次数据,每次发送2字节。
另外,PF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可以根据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即SPI3接口的MOD信号进行确定。当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为1或2时,则PF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与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相同;当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为3或4时,则PF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为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减2。
具体地,在第一次读取的数据的起始位置添加PF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即译码为101的RXC信号,以生成PF数据包发送给PF接口;在最后一次读取的数据的终止位置添加PF数据包的包结束标识信号,即译码为010或110的RXC信号。例如,当PF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为1时,译码为010的RXC信号;当PF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为2时,译码为110的RXC信号。
另外,当设置有多个接收数据缓存器对应于不同的光传输器时,从一个接收数据缓存器完成数据读取后,既可以继续从该接收数据缓存器读取数据,也可以开始从另一个接收数据缓存器读取数据。但后者的优点是:对多个接收数据缓存器进行依次读取有利于保证数据接收的公平性,以避免只接收来自于一个光传输器的数据而延误了对其他光传输器的接收。
步骤210,当检测到SPI3数据包的终止位置为PSI3接口的错误信号,即ERR信号时,向接收状态缓存器中写入错误标识,并根据该错误标识向PF接口发送PF接口的错误信号,即发送译码为011的RXC信号。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实现了由PF接口从SPI3接口接收数据,从而能够利用具有SPI3接口的芯片以进行双向数据通信,以进一步提高数据流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装置10,分别与PF接口和SPI3接口相连,如图4所示包括:发送数据缓存器30,用于保存PF数据包的数据;发送状态缓存器40,用于保存计数值;及发送控制器20。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发送控制器20的第一发送模块21对PF接口要发往SPI3接口的PF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第二发送模块22将第一发送模块21检测到的包开始标识信号之后的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30中,每写入2字节的数据则将计数值加1;第三发送模块23当检测到PF数据包的包结束标识信号时,对第二发送模块22生成的计数值进行判断,当该计数值为奇数时,产生两个字节的空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30中,并将计数值加1,向第二发送模块22发送指令消息;当2该计数值为偶数时,则直接向第二发送模块22发送指令消息;第二发送模块22当接收到来自于第三发送模块23的指令消息时,停止向发送数据缓存器30中写入数据,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发送状态缓存器40中;第四发送模块24当检测到发送状态缓存器40中的计数值为偶数时,每次从发送数据缓存器30中读取4字节数据发送给SPI3接口。
另外,根据与SPI3接口连接的光传输器的个数,可以将发送数据缓存器30和发送状态缓存器40设置为多个,分别与每个光传输器相对应。根据PF数据包的首地址使用相应的发送数据缓存器和发送状态缓存器。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实现了用于从PF接口向SPI3接口发送数据,从而能够利用具有SPI3接口的芯片以进一步提高数据流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装置010,如图5所示,包括:接收数据缓存器030,用于保存SPI3数据包的数据;接收状态缓存器040,用于保存计数值;及接收控制器020。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接收控制器020的第一接收模块021对SPI3接口要发往PF接口的SPI3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第二接收模块022将第一接收模块021检测到的包开始标识信号之后的数据写入到接收数据缓存器030中,每写入4字节的数据则将计数值加2;第三接收模块023当检测到SPI3数据包的包结束标识信号时,对SPI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进行判断,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1或2时,将第二接收模块022生成的计数器值加1;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3或4,将第二接收模块022生成的计数器值加2;停止数据写入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接收状态缓存器040中;第四接收模块024每次从接收数据缓存器030中读取2字节数据发送给所述PF接口,并将计数值减1,直至计数值为0则停止发送。
另外,根据与SPI3接口连接的光传输器的个数,可以将接收数据缓存器030和接收状态缓存器040设置为多个,分别与每个光传输器相对应。根据SPI3数据包的首地址使用相应的发送数据缓存器和发送状态缓存器。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实现了由PF接口从SPI3接口接收数据,从而能够利用具有SPI3接口的芯片以进行双向数据通信,以进一步提高数据流量。
此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4虽然分别提供了一种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分别实现了从PF接口到SPI3接口的转换及从SPI3接口到PF接口的转换,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中提到启示,将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都集成在如图3所示的一个接口转换装置中,以同时实现发送和接收。例如,可以将发送控制器20和接收控制器020中的各个功能模块都集成到一个控制器中实现控制,并且各个缓存器也可以设置在一个设备中完成其各自功能,从而实现由一个接口转换装置完成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数据转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先进先出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方法,所述SPI3接口与光传输器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所述PF接口要发往所述SPI3接口的PF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
将检测到的所述包开始标识信号之后的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每写入2字节的数据则将计数值加1;
当检测到包结束标识信号时,对所述计数值进行判断,当所述计数值为奇数时,产生两个字节的空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并将所述计数值加1,并继续执行下述步骤;当所述计数值为偶数时,则直接执行下述步骤;
停止向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写入数据,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
当所述计数值为偶数时,每次从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读取4字节数据发送给所述SPI3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读取的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SPI3接口之前还包括:
在第一次读取的所述数据的起始位置添加SPI3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
每发送4字节数据,则将所述计数值减2;
当所述计数值减到0时停止数据读取,并在最后读取的数据终止位置添加SPI3数据包的包结束标识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读取的所有数据发送给所述SPI3接口之后还包括:
对多个发送数据缓存器中除已读取并发送所有数据的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以外的其他的发送数据缓存器进行依次读取,其中所述多个发送数据缓存器分别与所述SPI3接口连接的多个光传输器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读取所述数据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数据的字节数是否大于一个块长度,是则将达到块长度的数据组成数据块,并根据要发往的光传输器,在所述数据块的起始位置添加块首地址;否则直接在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的数据的起始位置,根据要发往的光传输器添加首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时还包括:
对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的数据量进行检测,当所述数据达到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容量的3/4时,向与所述PF接口相连的CPU发送流控信号;
当接收到来自于所述CPU的数据无效信号时,停止向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写入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计数值进行判断还包括:
当判断出计数值为偶数时,将PF接口末尾有效字节数的值加2后,作为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写入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当所述计数值为奇数时,将PF接口末尾有效字节数作为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写入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数据的终止位置为PF接口的错误信号时,向发送状态缓存器中写入错误标识;
根据该错误标识向SPI3接口发送SPI3接口的错误信号。
8.一种先进先出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方法,所述SPI3接口与光传输器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所述SPI3接口要发往所述PF接口的SPI3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
将检测到的所述包开始标识信号之后的数据写入到接收数据缓存器中,每写入4字节的数据则将计数值加2;
当检测到SPI3数据包的包结束标识信号时,对SPI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进行判断,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1或2时,将所述计数器值加1;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3或4,将所述计数器值加2;
停止数据写入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接收状态缓存器中;
每次从所述接收数据缓存器中读取2字节数据发送给所述PF接口,并将计数值减1,直至计数值为0则停止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从所述接收数据缓存器中读取2字节数据发送给所述PF接口具体包括:
在第一次读取的数据的起始位置添加PF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生成PF数据包发送给PF接口;
在最后一次读取的数据的终止位置添加PF数据包的包结束标识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PF数据包的所述包结束标识信号包括:
当所述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为1或2时,所述PF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等于所述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当所述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为3或4时,所述PF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等于所述SPI3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减2;
根据PF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添加与该末尾有效字节数相应的包结束标识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接收数据缓存器中读取的所有数据发送给所述PF接口之后还包括:
对多个接收数据缓存器中除已读取并发送所有数据的所述接收数据缓存中以外的其他的接收数据缓存器进行依次读取,其中所述多个接收数据缓存器分别与所述SPI3接口连接的多个光传输器相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SPI3接口要发往所述PF接口的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之前还包括:
对数据块的块首地址或数据的首地址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到的块首地址或首地址,将所述数据块或数据写入到相应的接收数据缓存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接收数据缓存器中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SPI3数据包的终止位置为PSI3接口的错误信号时,向接收状态缓存器中写入错误标识;
根据该错误标识向PF接口发送PF接口的错误信号。
14.一种先进先出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数据缓存器,用于保存PF数据包的数据;
发送状态缓存器,用于保存计数值;
发送控制器,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对所述PF接口要发往所述SPI3接口的PF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发送模块检测到的包开始标识信号之后的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每写入2字节的数据则将计数值加1;并且当接收到来自于第三发送模块的指令消息时,停止向发送数据缓存器中写入数据,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包结束标识信号时,对第二发送模块生成的计数值进行判断,当所述计数值为奇数时,产生两个字节的空数据写入到发送数据缓存器中,并将所述计数值加1,向第二发送模块发送指令消息;当所述计数值为偶数时,则直接向第二发送模块发送指令消息;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发送状态缓存器中的计数值为偶数时,每次从发送数据缓存器中读取4字节数据发送给SPI3接口。
15.一种先进先出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数据缓存器,用于保存SPI3数据包的数据;
接收状态缓存器,用于保存计数值;
接收控制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对所述SPI3接口要发往所述PF接口的SPI3数据包的包开始标识信号进行检测;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将第一接收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包开始标识信号之后的数据写入到接收数据缓存器中,每写入4字节的数据则将计数值加2;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SPI3数据包的包结束标识信号时,对SPI接口的末尾有效字节数进行判断,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1或2时,将第二接收模块生成的计数器值加1;当该末尾有效字节数为3或4,将第二接收模块生成的计数器值加2;停止数据写入并将当前的计数值写入到接收状态缓存器中;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每次从接收数据缓存器中读取2字节数据发送给所述PF接口,并将计数值减1,直至计数值为0则停止发送。
CN2007101218136A 2007-09-14 2007-09-14 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7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18136A CN101127785B (zh) 2007-09-14 2007-09-14 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18136A CN101127785B (zh) 2007-09-14 2007-09-14 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7785A CN101127785A (zh) 2008-02-20
CN101127785B true CN101127785B (zh) 2010-09-29

Family

ID=39095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181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7785B (zh) 2007-09-14 2007-09-14 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277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6044A (zh) * 2014-06-30 2014-09-1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模式特征库的方法、装置和相似性匹配方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349B (zh) * 2008-10-28 2010-09-29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882120B (zh) * 2009-05-06 2012-06-27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检测多种mcu接口并实现接口转换的装置
CN104679546B (zh) * 2013-12-02 2018-1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31263B (zh) * 2020-10-29 2022-12-09 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pga夹层卡拓展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5338A (en) * 1993-08-24 1995-11-07 Conner Peripherals, Inc. Disk drive system interface architecture employing state machines
CN1159629A (zh) * 1994-12-16 1997-09-17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可变宽度数据转移的可调深度/宽度先进先出缓冲器
WO2006124460A2 (en) * 2005-05-13 2006-11-2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ncurrent read response acknowledge enhanced direct memory access uni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5338A (en) * 1993-08-24 1995-11-07 Conner Peripherals, Inc. Disk drive system interface architecture employing state machines
CN1159629A (zh) * 1994-12-16 1997-09-17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可变宽度数据转移的可调深度/宽度先进先出缓冲器
WO2006124460A2 (en) * 2005-05-13 2006-11-2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ncurrent read response acknowledge enhanced direct memory access uni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6044A (zh) * 2014-06-30 2014-09-1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模式特征库的方法、装置和相似性匹配方法、装置
CN104036044B (zh) * 2014-06-30 2018-03-0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模式特征库的方法、装置和相似性匹配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7785A (zh) 2008-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3388B (zh) 适用于多核处理器片上和片间扩展的路由及接口装置
US8370704B2 (en) Cable interconnection techniques
US561074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buffer availability
US5896383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instruction fields within data packets
EP0525985B1 (en) High speed duplex data link interface
CN101127785B (zh) 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1860467B (zh) 一种专用绞线式列车总线控制装置
CN111131091A (zh) 一种面向片上网络的片间互连方法和系统
JP5006351B2 (ja) データエラー報告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US69343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data packets between a higher bandwidth network and a lower bandwidth network
US4638477A (en) Packet exchang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2474438B (zh) 环状传输系统中的节点装置、集成电路及控制方法
US20210360093A1 (en) Multimode interconnection interface controller for converged network
CN100568841C (zh) 一种以太网业务的汇聚装置及方法
JP7027788B2 (ja) 伝送装置、伝送方法および処理装置
CN113890785B (zh) 一种现场总线混合组网的通讯系统及方法
US6711704B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error correction processing
CN103560977A (zh) 具有输出延迟可精确配置能力的e1成帧控制器及工作方法
US857670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13150259A (ja) フレーム伝送システム
CN116488957B (zh) 信号处理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US20040114640A1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aggregating SONET links
RU18764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ого интерфейса gigaspacewire
JP4985156B2 (ja) 転送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フレーム無終端中継方法
JP2932359B2 (ja) 障害通知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DONG BEIDOU NANFA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AN XINGWANGRUIJIE NETWORK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8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50015 FUZHOU, FUJIAN PROVINCE TO: 528247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808

Address after: 528247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Yanbu garden Lok Yong King mall A 26-28 No.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eidou South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50015 M9511 Industrial Park, fast road, Mawei District, Fujian, Fuzhou

Patentee before: Fujian Xingwangruijie Network Co., 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

Assignee: Fujian Xingwangruijie Network Co., Ltd.

Assignor: Guangdong Beidou South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73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terface trans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between PF interface and SPI3 interfa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904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