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3159A - 等离子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23159A CN101123159A CNA2007100023164A CN200710002316A CN101123159A CN 101123159 A CN101123159 A CN 101123159A CN A2007100023164 A CNA2007100023164 A CN A2007100023164A CN 200710002316 A CN200710002316 A CN 200710002316A CN 101123159 A CN101123159 A CN 1011231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suals
- electrode
- plasma display
- display panel
- plasmia indic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black matrices, light reflecting means o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ea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or lenses
- H01J2211/444—Mean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or colour purity, e.g. black matrix or light shield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该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和位于等离子显示面板前面的滤光器。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填充的放电气体含有基于放电气体总重量的等于或大于10%的氙(Xe)。滤光器包括基底部分,和形成在基底部分上的图形部分,该图形部分具有比基底部分的颜色暗的颜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文件涉及等离子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具有多个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和提供预定驱动信号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的驱动器。
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在由阻挡条分区的放电单元内的荧光材料层。驱动器通过电极提供预定驱动信号给放电单元。
当驱动信号在放电单元内产生放电时,在放电单元中填充的放电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由此该紫外线引起放电单元内形成的荧光材料发光,从而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屏幕上显示图像。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和位于等离子显示面板前面的滤光器,其中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填充的放电气体含有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等于或大于10%的氙(Xe),其中滤光器包括基底部分,和在基底部分上形成的图形部分,该图形部分具有比基底部分的颜色暗的颜色。
附图说明
附图是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而包含的,并且被纳入本说明书中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用于与本说明书一起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配置的一个实例;
图2a到2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的一个实例;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包括在等离子显示面板和滤光器之间的缓冲器的等离子显示设备;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滤光器的一个实例;
图5a到5e示出了图形部分的功能;
图6a到6e示出了图形部分的其它形式;
图7a和7b示出了图形部分的延伸方向;
图8a到8c示出了多种类型的图形部分;
图9示出了使用每个都具有不同图形的两个或多个图形部分的情况的一个实例;
图10示出了图形部分的另一结构;
图11a和11b示出了包括图形部分的滤光器的应用实例;
图12a和12b示出了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氙(Xe)含量和放电气体的压力;
图1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包括驱动器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配置的一个实例;
图14示出了用于实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的灰度级的帧;
图1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工作的一个实例;
图16a和16b示出了上升信号和第二下降信号的另一形式;
图17示出了另一类型的维持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其实例。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配置的一个实例。
参考图1,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等离子显示面板100,和位于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前面的滤光器110。
滤光器110包括基底部分(没有示出)和图形部分(没有示出)。将在下面具体描述滤光器110。
图2a到2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的一个实例。
参考图2a,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彼此接合的前基片201和后基片211。在前基片201上,彼此平行地形成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在后基片211上,形成第三电极213以交叉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
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在放电空间(也就是,放电单元)内产生放电,且维持放电单元的放电。
在其上形成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的前基片201的上部上形成用于覆盖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的上介质层204。
上介质层204限制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的放电电流,且提供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之间的绝缘。
在上介质层204的上表面上形成保护层205以促进放电条件。可通过在上介质层204的上部上沉积比如氧化镁(MgO)的材料形成保护层205。
在其上形成第三电极213的后基片211的上部上形成用于覆盖第三电极213的下介质层215。下介质层215提供第三电极213的绝缘。
在下介质层215的上部上形成条形、井形、三角形、蜂窝形等的阻挡条212以对放电空间(也就是,放电单元)分区。在前基片201和后基片211之间形成红(R)放电单元、绿(G)放电单元,和蓝(B)放电单元等。
除了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可进一步在前基片201和后基片211之间形成白(W)放电单元或黄(Y)放电单元。
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的间距可基本上彼此相等。但是,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的间距可彼此不同以控制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中的白平衡。
在这个情况中,所有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的间距可彼此不同,或作为选择地,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间距和其它放电单元的间距不同。例如,红(R)放电单元的间距可以最小,绿(G)和蓝(B)放电单元的间距可大于红(R)放电单元的间距(a)。
绿(G)放电单元的间距可基本上等于或不同于蓝(B)放电单元的间距。
除了如图2a所示的阻挡条212的结构,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还可具有多种形式的阻挡条结构。例如,阻挡条212包括第一阻挡条212b和第二阻挡条212a。阻挡条212可具有其中第一阻挡条212b的高度和第二阻挡条212a的高度彼此不同的差分类型阻挡条结构,其中在第一阻挡条212b或第二阻挡条212a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可用作排气路径的沟道的沟道类型阻挡条结构,其中在第一阻挡条212b或第二阻挡条212a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空洞的空洞类型阻挡条结构等。
在差分类型阻挡条结构中,第一阻挡条212b的高度h1可小于第二阻挡条212a的高度h2。另外,在沟道类型阻挡条结构或空洞类型阻挡条结构中,可在第一阻挡条212b上形成沟道或空洞。
虽然示出和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在相同行上排列的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可以以不同图形排列它们。例如,可应用其中以三角形形状排列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的三角类型排列。另外,放电单元可具有多种多边形形状,比如五边形和六边形形状以及矩形形状。
由阻挡条212分区的每个放电单元填充有预定的放电气体。放电气体含有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等于或大于10%的氙(Xe)。放电气体可含量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3-30%的氙(Xe)。
放电单元内的气体压力可等于500托或450托。
将在下面详细描述放电气体和气体压力。
在由阻挡条212分区的放电单元内形成在产生寻址放电时发射用于图像显示的可见光的荧光材料层214。例如,可在放电单元内形成红(R)、绿(G),和蓝(B)荧光材料层。
除了红(R)、绿(G),和蓝(B)荧光材料层,进一步形成白(W)荧光材料层和/或黄(Y)荧光材料层。
在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内形成的荧光材料层214的厚度(宽度)可基本上彼此相等。或者,在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中的荧光材料层的厚度可不同于在其它放电单元中荧光材料层214的厚度。例如,在绿(G)或蓝(B)放电单元中荧光材料层的厚度大于在红(R)放电单元中荧光材料层的厚度。在绿(G)放电单元中荧光材料层的厚度可基本上等于或不同于在蓝(B)放电单元中荧光材料层的厚度。
虽然图2a示出和描述了其中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每个包括单一层的情况,第一电极202或第二电极203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多个层。这将参考图2b具体描述。
参考图2b,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每个包括多个层,例如,两个层。
需要考虑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的透光性和导电性以发射在放电单元内产生的光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外侧和保证驱动效率。因此,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每个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电极202a和203a,例如,铟锡氧化物(ITO),且总线电极202b和203b由例如Ag的不透明材料制成。
如上,因为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每个包括透明电极202a和203a,在放电单元内产生的可见光被有效地发射到等离子显示面板外侧。
另外,在其中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每个仅包括透明电极202a和203a的情况中,透明电极202a和203b的导电性相对低,由此降低了驱动效率。但是,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进一步包括总线电极202b和203b,补偿了透明电极202a和203b的低导电性引起的驱动效率的降低。
应该注意上面仅示出和描述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一个实例,且该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例如,虽然上述示出了其中以单一层的形式形成上介质层204和下介质层215的每一个的情况,可以多个层的形式形成上介质层204和下介质层214的至少其中之一。
可在阻挡条212的上部上进一步形成用于吸收外部光的黑色层(没有示出)以防止由阻挡条212引起的外部光的反射。
另外,可进一步在前基片201上对应于阻挡条212的预定位置形成另一黑色层(没有示出)。
在后基片211上形成的第三电极213可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宽度或厚度。另外,放电单元内第三电极213的宽度或厚度可不同于放电单元外第三电极213的宽度或厚度。例如,放电单元内第三电极213的宽度或厚度可大于放电单元外第三电极213的宽度或厚度。
以这种方式,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可以多种方式改变。
因为上述前基片210由玻璃材料制成,外部冲击很可能对前基片210造成损坏。
为防止该损坏,进一步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和滤光器之间形成缓冲器。下面是参考图3的缓冲器的具体描述。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包括在等离子显示面板和滤光器之间的缓冲器的等离子显示设备。
参考图3,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和滤光器110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缓冲器120和130。缓冲器120和130可包括比如树脂或玻璃的材料。
缓冲器120和130吸收从外部加到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冲击,由此保护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为更加有效地保护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缓冲器120和130的厚度t1和t2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范围从200μm到400μm。
缓冲器120和130可包括抗冲击膜。
例如,缓冲器120可包括抗冲击膜,且缓冲器130可包括树脂材料。
虽然图3中缓冲器的数目是两个,可形成一个、三个或四个缓冲器。可多种地控制缓冲器的数目。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滤光器的一个实例。
参考图4,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滤光器包括图形部分410和基底部分420。
在基底部分420上形成图形部分410。图形部分410的数目是复数,且设置多个图形部分410在其间隔开预定距离。图形部分410包括光吸收材料。光吸收材料包括碳、颜料或染料的至少其中之一。
基底部分420的折射系数可大于图形部分410的折射系数。例如,假定图形部分410的折射系数等于第一折射系数,基底部分420的折射系数等于大于第一折射系数的第二折射系数。基底部分420可包括透明材料。
图形部分410的颜色可比基底部分420的颜色暗。例如,图形部分410的颜色是黑色。随着图形部分410朝向基底部分420,图形部分410的宽度逐渐减小。例如,图形部分410的截面形状是大致等腰三角形。
因此,基底部分420的平行于图形部分410的基底的一个表面和图形部分410形成预定角度θ1。角度θ1可等于或大于大约70度且小于大约90度。
图5a到5e示出了图形部分的功能。
参考图5a,在直接位于滤光器的内侧的点“a”产生的光被发射到外侧。在位于滤光器的内侧的点“b”和“c”产生的光由图形部分410全反射且之后发射到外侧。
但是,从位于滤光器外侧的点“d”和“e”进入的光被吸收进图形部分410。这是因为图形部分410的折射系数小于基底部分420的折射系数,且基底部分420平行于图形部分410的基底的一个表面和图形部分410形成预定角度θ1。
在滤光器内侧产生的光被有效地发射到外侧,且吸收从滤光器外侧进入的光,这改进了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的对比度。
为更加有效地吸收从滤光器外进入的光和更加有效地发射在滤光器内产生的光,图形部分410的折射系数是基底部分420的折射系数的0.8到0.999倍。
图形部分的上部区域比图形部分的下部区域离等离子显示面板远。在上部区域中图形部分410的宽度(在下文中,称为上部宽度)小于在底部区域中图形部分410的宽度(在下文中,称为下部宽度t1)。设置图形部分410的上部宽度和下部宽度t1以充分保证从滤光器外进入的光的屏蔽效率和在滤光器内产生的光的反射效率。
例如,如图5b所示,当图形部分410的下部宽度t1被设置为23.0μm且图形部分410的上部宽度等于或小于23.0μm时,保证等于或大于50%的孔径比。当图形部分410的上部宽度等于或小于8.0μm时,从滤光器外进入的光的屏蔽效率降低。当图形部分410的高度是t2时,图形部分410的上部宽度对应于图形部分410的高度t2的一半(t2/2)。
当图形部分410的下部宽度t1的范围是上部宽度的1到3.5倍时,优点在于屏蔽外部光和保证孔径比。
图形部分410的下部宽度t1可小于在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之间的最近距离(参考图2a)。在这个情况中,从滤光器外进入的光的屏蔽效率和在滤光器内产生的光的反射效率增加。
图形部分410的下部宽度t1可取决于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的每一个的宽度。例如,如图5c所示,当图形部分410的下部宽度t1和总线电极202b或203b的宽度(参考图2b)的比率范围从0.2到0.5时,防止当两个或多个周期性图形重叠时产生的干扰边缘(也就是,波纹边缘),且有效屏蔽外部光。
设置基底部分420的高度t3和图形部分410的高度t2的比率以屏蔽外部光和防止介质损坏。
例如,如图5d所示,当设置基底部分420的高度t3为120μm且图形部分410的高度t2等于或大于120μm时,基底部分420的厚度减少。结果,图形部分410的介质很可能损坏使得增加滤光器的残缺概率。当图形部分410的高度t2等于或小于50μm时,不屏蔽以预定角度入射在图形部分410上的光使得外部光的屏蔽效率降低。
因此,优选地基底部分420的高度t3的范围是图形部分410的高度t2的1.01到2.25倍。
设置图形部分410的下部宽度t1和阻挡条的宽度的比率以防止波纹边缘和有效保证外部光的屏蔽效率。
例如,如图5e所示,当图形部分410的下部宽度t1和第二阻挡条212a的宽度的比率(参考图2a)的范围从0.3到0.8时,防止形成波纹边缘并有效屏蔽外部光。
另外,图形部分410之间的最短间隙t4的范围是图形部分410的下部宽度t1的1.1到5倍。因此,充分保证滤光器的孔径比,有效屏蔽从滤光器外进入的光,和容易地执行图形部分410的制造处理。
另外,图形部分410之间的最长间隙t5的范围在图形部分410之间的最短间隙t4的1.1到3.25倍。因此,充分保证滤光器的孔径比,且设置图形部分410的角度θ1到理想值,使得充分屏蔽从滤光器外进入的光。
另外,图形部分410的高度t2的范围是图形部分410之间的最短t4的0.89到4.25倍。因此,充分保证滤光器的孔径比,且充分屏蔽从滤光器外进入的光。
例如,图形部分410的下部宽度t1的范围从18μm到35μm。
图形部分410的高度t2的范围从80μm到170μm。
基底部分420的高度t3的范围从100μm到180μm。
图形部分410之间的最短间隙t4的范围从40μm到90μm。
图形部分410之间的最长间隙t5的范围从90μm到130μm。
图6a到6e示出了其它形式的图形部分。
参考图6a,图形部分610包括每个具有不同宽度的两个部分。例如,图形部分610在点“a”具有第一宽度,且在点“a”之上的点“b”具有第二宽度。换句话说,图形部分610的宽度以第一比率减少直到点“a”,且以大于第一比率的第二比率从点“a”到点“b”减少。
参考图6b,不像图6a,图形部分630的宽度以第一比率减少直到点“a”,并以小于第一比率的第二比率从点“a”到点“b”减少。
参考图6c,图形部分650的尖端具有基本上平坦的形状。
参考图6d,图形部分640的侧表面形成光滑的曲线。
参考图6e,图形部分660的侧表面直到点“a”是基本上直线的形状,且从点“a”到点“b”是曲线形状。
如上所述,可多种地改变图形部分的形状。
图7a和7b示出了图形部分的延伸方向。
参考图7a,图形部分700的延伸方向和基底部分710的长侧基本上彼此平行。
参考图7b,图形部分720的延伸方向和基底部分710的长侧形成预定角度θ2。
如上,当图形部分720的延伸方向和基底部分710的长侧形成预定角度θ2时,有效防止产生波纹边缘。
另外,为有效防止波纹边缘,预定角度θ2的范围从0.5度到9度或从0.5度到4.5度。
虽然上面描述了条形类型的图形部分,可多种改变图形部分的类型。
图8a到8c示出了多种类型的图形部分。
参考图8a,以矩阵类型形成图形部分800。
参考图8b,以波类型形成图形部分820。
参考图8c,以突起类型形成图形部分830。例如,具有半球形状的突起类型的多个图形部分830在其间隔开预定距离。
如上所述,可多种地改变图形部分的类型。
图9示出了使用每个具有不同图形的两个或多个图形部分的情况的一个实例。
参考图9,第一滤光片900和第二滤光片910可被包括在一个滤光器中。第一滤光片900包括第一基底部分902和平行于第一基底部分902的长侧的第一图形部分901。第二滤光片910包括第二基底部分912和平行于第二基底部分912的短侧的第二图形部分911。
如上,当一起使用每个具有不同图形的两个或多个图形部分时,多种地控制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视角。
图10示出了图形部分的另一结构。
参考图10,图形部分1010具有多个层。例如,图形部分1010包括上部图形部分1011和下部图形部分1012。上部图形部分1011覆盖下部图形部分1012。
上部图形部分1011的折射系数可小于基底部分1020的折射系数。上部图形部分1011的颜色可以比基底部分1020的颜色暗。
下部图形部分1012的折射系数可不同于或等于上部图形部分1011的折射系数。例如,下部图形部分1012的折射系数可小于上部图形部分1011的折射系数。
图11a和11b示出了包括图形部分的滤光器的应用实例。
参考图11a,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170的前表面上形成第一粘合层1180,且将滤光器1190粘合到第一粘合层1180。例如,使用比如层压的方法将滤光器1190粘合到等离子显示面板1170的前表面。滤光器1190是膜类型。
参考数字1110表示图形部分,1120表示基底部分,1130表示基底,且1140表示电磁干扰(EMI)屏蔽层。当滤光器是膜类型时,基底1130可由树脂制成。
另外,在滤光器1190中,在基底部分1120和衬底1130之间形成第二粘合层1150。在衬底1130和EMI屏蔽层1140之间形成第三粘合层1160。
在其中用于粘合滤光器1190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170的第一粘合层1180过厚的情况中,防止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170中产生的光发射到外侧。另外,在其中第一粘合层1180过薄的情况中,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170和滤光器1190之间的粘合强度降低。
因此,第一粘合层1180的厚度范围从大约10μm到50μm或从大约20μm到40μm。
参考图11b,滤光器1190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170隔开预定距离d。例如,滤光器1190由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170隔开预定距离d的支撑器1100支撑。在该情况中,滤光器1190可以是玻璃类型。当滤光器1190是玻璃类型时,衬底1130可由玻璃制成。
图12a和12b示出了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氙(Xe)含量和放电气体的压力。
在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图形部分的情况中,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填充的放电气体可含有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等于或大于10%的氙(Xe)。在使用图形部分的情况中的Xe含量的范围从基于放电气体总重量的13%到30%。
更加具体的说,上述图形部分吸收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外部进入的光并发射在等离子显示面板内产生的光到等离子显示面板外侧,由此改进对比度特性。但是,图形部分吸收在等离子显示面板内产生的光的一部分使得整个亮度降低。
为补偿亮度的降低,在等离子显示面板内填充的放电气体含有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等于或大于10%的Xe。
更加具体的说,Xe增加了等离子显示面板中产生放电时紫外线的产生。因此,当放电气体中Xe含量增加时,在放电单元内产生的光的量增加。这使得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的亮度增加。
因此,通过设置Xe含量等于或大于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0%来补偿应用图形部分到滤光器引起的亮度的减少。
另外,在使用图形部分的情况中Xe含量的范围是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3%到30%。
图12a是示出了在使用图形部分的情况中,当Xe含量在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在2-50%的范围内改变时维持信号的维持亮度的改变的视图。
当在使用图形部分的情况中,Xe含量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在2-8%的范围内改变时,维持亮度的范围从560到655。另一方面,当Xe含量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是10%时,维持亮度增加到790。换句话说,通过设置Xe含量到等于或大于基于放电气体总重量的10%完全补偿了由图形部分引起的亮度减少。
当Xe含量是基于放电气体总重量的13%时,维持亮度从当Xe含量是10%时获得的维持亮度增加大约135。当Xe含量是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30%时,维持亮度稳定地增加到1190。当Xe含量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大于30%时,维持亮度饱和于1200。换句话说,通过设置Xe含量到基于放电气体总重量的13-30%完全补偿了由图形部分引起的亮度减少。
参考图12b,在放电单元中填充的放电气体的压力等于或小于500托或等于或小于450托。
更加具体的说,当放电气体中Xe含量增加时,驱动电压增加。
例如,当Xe含量是基于放电气体总重量的2%时,启动电压是150V且假定由一个驱动信号产生的光的量量化地等于100。
当Xe含量是基于放电气体总重量的10%时,启动电压是250V且由一个驱动信号产生的光的量量化地等于150。
换句话说,当Xe含量增加时,光的量增加使得亮度增加。但是,启动电压进一步增加。
为补偿启动电压的增加,在放电单元内的气体压力等于或小于500托。如上,通过设置放电单元内的气体压力等于或小于500托,放电单元内的壁电荷的移动被激活,使得启动电压降低。另外,放电单元内的气体压力可等于或小于450托。
图12b是示出了在Xe含量是基于放电气体总重量的15%时,当放电气体的压力在350-600的范围改变时维持驱动电压的变化的视图。
当放电气体的压力在550-600托的范围内改变时,维持驱动电压的范围从191V到194V。另一方面,当放电气体的压力是500托时,维持驱动电压减小到183V。换句话说,当放电气体的压力等于或小于500托时,即使Xe含量等于或大于基于放电气体总重量的10%,获得足够低的维持驱动电压。
当放电气体的压力是450托时,维持驱动电压减小到178V。换句话说,当放电气体的压力降低时,维持驱动电压逐渐下降。当放电气体的压力等于或大于450托时,维持驱动电压更加有效地下降。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提供驱动信号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的驱动器。下面是参考图13的驱动器的具体描述。
图1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包括驱动器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配置的一个实例。
参考图13,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1200和驱动器1210。
因为参考图2a和2b详细描述了等离子显示面板1200,省略其描述。
驱动器1200提供驱动信号给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200中形成的第一电极Y或第二电极Z。例如,驱动器1210在帧的多个子场的至少一个的复位周期之前的预复位周期期间,提供具有逐渐下降电压的下降信号到第一电极Y和提供预维持信号到第二电极Z。下降信号的极性方向和预维持信号的极性方向相反。
虽然图13示出了其中以单一板的形式形成驱动器1210的情况,可以根据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200中形成的电极,以多个板的形式形成驱动器1210。
例如,在其中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200中第一电极Y和第二电极Z彼此平行形成且形成第三电极X交叉第一和第二电极的情况中,驱动器1210可包括提供驱动信号到第一电极Y的第一驱动器,提供驱动信号到第二电极Z的第二驱动器,和提供驱动信号到第三电极X的第三驱动器。
下面具体描述驱动器1210。
图1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实现由等离子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的灰度级的帧。
图1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工作的一个实例。
参考图14,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实现由等离子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的灰度级的帧被划分为每个具有不同发射次数的几个子场。
每个子场被细分为用于初始化所有单元的复位周期、用于选择待放电的单元的寻址周期,和用于根据放电数目表现灰度级的维持周期。
例如,如果显示具有256级灰度级的图像,如图14所示,将帧划分为8个子场SF1到SF8。8个子场SF1到SF8的每一个被细分为复位周期、寻址周期和维持周期。
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的维持信号的数目确定每个子场中的灰度级加权。例如,在这种设置第一子场的灰度级加权为20且设置第二子场的灰度级加权为21的方法中,维持周期在每个子场中以2n(其中,n=0,1,2,3,4,5,6,7)的比率增加。因为维持周期从一个子场到下一个子场不同,通过控制用于放电每个所选单元的维持周期,也就是,在每个放电单元中实现的维持放电的数目来实现特定灰度级。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使用多个帧以在1秒期间显示图像。例如,使用60帧在1秒期间显示图像。在该情况中,一帧的持续时间T是1/60秒,也就是,16.67ms。
虽然图14示出和描述了其中一帧包括8个子场的情况,构成一帧的子场数目可改变。例如,一帧可包括12个子场或10个子场。
另外,虽然图14示出和描述了以灰度级加权的增加顺序排列的子场,可以灰度级加权的减小顺序排列子场,或不顾灰度级加权排列子场。
图15示出了在如图14所示的一帧的多个子场的一个子场中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工作的一个实例。
在复位周期之前的预复位周期期间,图13的驱动器1210将具有逐渐下降电压的下降信号(也就是,第一下降信号)提供到第一电极Y。
在提供第一下降信号到第一电极Y期间,驱动器1210将和第一下降信号的极性方向相反的极性方向的预维持信号提供到第二电极Z。
提供到第一电极Y的第一下降信号从地电平电压GND逐渐下降到第十电压V10。
预维持信号稳定地维持在预维持电压Vpz。预维持电压Vpz基本上等于将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的维持信号(SUS)的电压(也就是,维持电压Vs)。
如上,在预复位周期期间,提供第一下降信号到第一电极Y且提供预维持信号到第二电极Z。结果,在第一电极Y上累积预定极性的壁电荷,并在第二电极Z上累积和第一电极Y上累积的壁电荷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壁电荷。例如,在第一电极Y上累积正极性的壁电荷,且在第二电极Z上累积负极性的壁电荷。
结果,在复位周期期间发生足够强度的建立放电使得稳定执行所有放电单元的初始化。
即使放电单元内累积的壁电荷的量不足,发生具有足够强度的建立放电。
另外,虽然在复位周期期间提供到第一电极Y的上升信号的电压低,发生具有足够强度的建立放电。
在一帧的多个子场中以时间顺序首先排列的子场可包括复位周期之前的预复位周期,从而获得充足的驱动时间。或者,两个或三个子场可包括复位周期之前的预复位周期。
所有子场可不包括预复位周期。
复位周期被进一步划分为建立周期和撤除周期。在建立周期期间,驱动器1210将和第一下降信号的极性方向相反的极性方向的上升信号提供到第一电极Y。
上升信号包括第一上升信号和第二上升信号。第一上升信号从第二十电压V20以第一斜率逐渐上升到第三十电压V30,且第二上升信号以第二斜率从第三十电压V30逐渐上升到第四十电压V40。
上升信号在建立周期期间在放电单元中产生弱的无光放电(也就是,建立放电),由此在放电单元内累积适当量的壁电荷。
第二上升信号的第二斜率比第一上升信号的第一斜率平缓。当第二斜率比第一斜率平缓时,上升信号的电压相对快速地上升直到发生建立放电,且上升信号的电压在产生建立放电期间相对慢地上升。结果,建立放电产生的光的量减少。因此,改进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对比度。
在撤除周期期间,将和上升信号的极性方向相反的极性方向的第二下降信号提供到第一电极Y。第二下降信号从第二十电压V20逐渐下降到第五十电压V50。第二下降信号在放电单元内产生弱的擦除放电(也就是,撤除放电)。另外,剩余壁电荷以稳定执行寻址放电的程度均匀地留在放电单元内。
下面参考图16a和16b是上升信号和第二下降信号的另一形式的具体描述。
图16a和16b示出了另一形式的上升信号和第二下降信号。
参考图16a,上升信号突然上升到第三十电压V30,且之后逐渐从第三十电压V30上升到第四十电压V40。
如图15所示的上升信号可通过两个阶段以两个不同斜率逐渐上升。但是,如图16a所示的上升信号可通过一个阶段逐渐上升。如上,上升信号可以多种形式改变。
参考图16b,第二下降信号从第三十电压V30逐渐下降。如上,第二下降信号的电压下降时间点是可改变的。换句话说,第二下降信号可以多种形式改变。
再次参考图15,在寻址周期期间,驱动器1210将维持在高于第二下降信号的第五十电压V50的电压的扫描偏置信号提供到第一电极Y。
将从扫描偏置信号下降扫描电压幅度ΔVy的扫描信号(Scan)提供到所有第一电极Y1到Yn。
例如,将第一扫描信号(Scan1)提供到第一电极Y1,且之后提供第二扫描信号(Scan2)到第一电极Y2。因此,提供第n扫描信号(Scann)到第一电极Yn。
扫描信号的宽度可从一个子场到下一个子场变化。换句话说,在至少一个子场中扫描信号的宽度可不同于其它子场中扫描信号的宽度。例如,子场中扫描信号的宽度可大于以时间顺序下一个子场中扫描信号的宽度。另外,扫描信号的宽度可以2.6μs、2.3μs、2.1μs、1.9μs等的顺序,或以2.6μs、2.3μs、2.3μs、2.1μs、1.9μs、1.9μs等的顺序逐渐减少。
如上,当提供扫描信号(Scan)到第一电极Y时,提供对应于扫描信号(Scan)的数据信号(data)到第三电极X。数据信号(data)从地电平电压GND上升数据电压幅度ΔVd。
当将扫描信号(Scan)和数据信号(data)之间的电压差值加到在复位周期期间产生的壁电压时,在提供了数据信号(data)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寻址放电。
以当在执行寻址放电选择的放电单元内提供维持信号(SUS)时发生维持放电的程度留下合适量的壁电荷。
在寻址周期期间提供维持偏置信号到第二电极Z以防止由第二电极Z的干扰产生不稳定的寻址放电。维持偏置信号交替维持在维持偏压Vz。维持偏压Vz低于维持信号的电压Vs且高于地电平电压GND。
在维持周期期间,将维持信号(SUS)交替提供到第一电极Y和第二电极Z。维持信号(SUS)具有对应于维持电压Vs的电压幅度。
当通过执行寻址放电选择的放电单元内的壁电压加到维持信号(SUS)的维持电压Vs时,每次提供维持信号(SUS),在第一电极Y和第二电极Z之间发生维持放电,也就是,显示放电。因此,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上显示预定图像。
图17示出了另一类型的维持信号。
参考图17,将正极性方向的维持信号((+)SUS1,(+)SUS2)和负极性方向的维持信号((-)SUS1,(-)SUS2)交替提供到第一电极Y或第二电极Z,例如,图17中的第一电极Y。
如上,当正极性方向的维持信号和负极性方向的维持信号被交替提供到第一电极Y时,提供偏置信号到第二电极Z。偏置信号恒定维持在地电平电压GND。
如上,维持信号可以多种形式改变。
另外,当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维持信号(SUS)到第一电极Y或第二电极且提供偏置信号到其它电极时,简化了驱动器的配置。
如图17所示,当提供维持信号到第一电极Y或第二电极Z时,需要安装提供维持信号到第一电极Y或第二电极Z的电路的单一驱动板。因此,驱动器的整个尺寸减小使得制造成本降低。
前面所述的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范性的,不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公开的内容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装置。本发明的说明书是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动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权利要求书中,装置加功能的句子意在包含在此所描述的实现所引用的功能的结构。不仅是结构的等效物,也包括等效的结构。
Claims (10)
1.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其包括:
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上显示图像,其中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填充的放电气体含有基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等于或大于10%的氙(Xe);和
滤光器,其位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前面,该滤光器包括:
基底部分;和
图形部分,其在基底部分上形成,具有比基底部分的颜色暗的颜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放电气体中的Xe含量的范围在基于放电气体总重量的13%到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滤光器被粘合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前表面或和等离子显示面板隔开预定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图形部分的延伸方向和基底部分的长侧形成预定角度,且该预定角度的范围从0.5度到9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图形部分的折射系数小于基底部分的折射系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图形部分的折射系数的范围是基底部分的折射系数的0.8到0.999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图形部分的上部区域比图形部分的下部区域离等离子显示面板远,且
图形部分在上部区域中的上部宽度小于图形部分在底部区域的下部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基底部分的高度的范围是图形部分的高度的1.01到2.25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图形部分之间的最短间隙的范围从图形部分的下部宽度的1.1到5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图形部分的高度的范围是图形部分之间的最短间隙的0.89到4.25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60074438 | 2006-08-07 | ||
KR1020060074438A KR100820969B1 (ko) | 2006-08-07 | 2006-08-07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23159A true CN101123159A (zh) | 2008-02-13 |
Family
ID=38663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0023164A Pending CN101123159A (zh) | 2006-08-07 | 2007-01-11 | 等离子显示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19188B2 (zh) |
EP (1) | EP1887608A1 (zh) |
KR (1) | KR100820969B1 (zh) |
CN (1) | CN101123159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10625A1 (en) * | 2006-07-19 | 2008-01-24 | Lg Electronics Inc. |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
US8106587B2 (en) * | 2006-08-18 | 2012-01-31 | Samsung Corning Precision Materials Co., Ltd. | External light-shielding lay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for improving contrast ratio of the display apparatus |
US8013807B2 (en) * | 2006-09-14 | 2011-09-06 | Lg Electronics Inc. | Plasma display device |
KR100883584B1 (ko) * | 2007-02-28 | 2009-02-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필터 및 그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0837611B1 (ko) * | 2007-03-30 | 2008-06-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필터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0829502B1 (ko) * | 2007-07-24 | 2008-05-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필터 및 그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0991320B1 (ko) * | 2007-10-18 | 2010-11-01 | 삼성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용 필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96471B2 (en) * | 1996-06-12 | 2007-03-27 | Fujitsu Limited | Flat display device |
JP2000056128A (ja) | 1998-08-07 | 2000-02-25 | Nitto Denko Corp | 光学フィルムフィルタ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表示装置 |
KR100513642B1 (ko) * | 2002-02-05 | 2005-09-07 |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광학필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
JP4010846B2 (ja) * | 2002-03-29 | 2007-11-21 | 富士通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前面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並びに、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前面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4303923B2 (ja) * | 2002-07-31 | 2009-07-2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視認性向上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 |
US7315122B2 (en) | 2003-01-02 | 2008-01-01 | Samsung Sdi Co., Ltd. | Plasma display panel |
JPWO2005013664A1 (ja) | 2003-07-30 | 2007-09-2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板、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
KR100683671B1 (ko) * | 2004-03-25 | 2007-02-15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전자기파 차폐층을 구비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JP2006098749A (ja) * | 2004-09-29 | 2006-04-13 |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 |
KR100709985B1 (ko) * | 2005-01-04 | 2007-04-23 | 삼성코닝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060082527A (ko) * | 2005-01-12 | 2006-07-19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형광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JP4650829B2 (ja) * | 2005-03-22 | 2011-03-1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0579713B1 (ko) | 2005-05-04 | 2006-05-15 | 삼성코닝 주식회사 | 외광 차폐층,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필터 및이를 포함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US7755263B2 (en) | 2005-05-04 | 2010-07-13 | Samsung Corning Precision Glass Co., Ltd. | External light-shielding layer, filter for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external light-shielding lay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filter |
KR20070056359A (ko) | 2005-11-29 | 2007-06-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2006
- 2006-08-07 KR KR1020060074438A patent/KR10082096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
- 2007-01-05 US US11/649,779 patent/US771918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1-10 EP EP07250095A patent/EP1887608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1-11 CN CNA2007100023164A patent/CN101123159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719188B2 (en) | 2010-05-18 |
KR100820969B1 (ko) | 2008-04-10 |
US20080030134A1 (en) | 2008-02-07 |
EP1887608A1 (en) | 2008-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23159A (zh) | 等离子显示设备 | |
CN101123161A (zh) | 等离子显示设备 | |
US7817110B2 (en) |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enhanced discharge stability and driving thereof | |
KR101098814B1 (ko) | 통합 구동 보드를 갖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모듈 및그 구동 방법 | |
KR100844819B1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JP4856855B2 (ja) |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及び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駆動方法 | |
CN101105900B (zh) |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US20070216606A1 (en) | Plasma display panel driving | |
KR100830325B1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
KR100806307B1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US20070262717A1 (en) | Plasma display panel | |
JP2006278175A (ja) | Ac型ガス放電表示装置 | |
EP1876630A2 (en) |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080252561A1 (en) |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0541571C (zh) |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KR100811549B1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100811604B1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100793086B1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US20080252560A1 (en) |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 |
KR20080008915A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070113930A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070121290A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080033712A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080014350A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080040470A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