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9676B - 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及其系统和胶囊型内窥镜产品 - Google Patents

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及其系统和胶囊型内窥镜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9676B
CN101119676B CN2006800049670A CN200680004967A CN101119676B CN 101119676 B CN101119676 B CN 101119676B CN 2006800049670 A CN2006800049670 A CN 2006800049670A CN 200680004967 A CN200680004967 A CN 200680004967A CN 101119676 B CN101119676 B CN 1011196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wer supply
capsule type
type endoscope
incorpora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049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9676A (zh
Inventor
濑川英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19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9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9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96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25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 A61B1/00036Means for power saving, e.g. sleeping mo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4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contamination, e.g. by using a sanitary sheath
    • A61B1/00144Hygienic pack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1Capsule endoscopes for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7Endoradiosondes
    • A61B5/073Intestinal transmit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11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 A61B1/0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wireless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25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 A61B1/00027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power supply
    • A61B1/0003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power supply internally powe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 A61B1/0684Endoscope light sources using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 A61B2560/020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adapted for power sav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在灭菌片(43)开封的状态下,将具有磁性体(51e)的电源起动器(51)安装到中盖部(42),可从该中盖部(42)的外侧(中盖部(42)内)由磁性体(51e)对胶囊型内窥镜(2)施加磁场,从而可防止在从外部施加磁场之前胶囊型内窥镜(2)的各功能开始驱动,从而可以在任意的定时开始胶囊型内窥镜的各功能的驱动,可抑制在胶囊型内窥镜内积蓄的电力的消耗。

Description

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及其系统和胶囊型内窥镜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该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用于对导入被检体内并取得被检体内部的图像信息的例如吞入型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各功能执行单元开始电源供给。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内窥镜的领域中,出现了具备拍摄功能和无线功能的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构成为从为了进行观察(检查)而由被检体即被检查者吞入后到从被检查者的生物体(人体)自然排出为止的观察期间,在胃、小肠等内脏器官的内部(体腔内)随着其蠕动运动而移动,用拍摄功能依次进行拍摄。
另外,在利用在这些内脏器官内的移动进行的该观察期间,由胶囊型内窥镜在体腔内拍摄到的图像数据依次通过无线通信等的无线功能,发送到在被检查体的外部设置的外部装置,存储于在外部装置内设置的存储器中。被检查者通过携带具备该无线功能和存储功能的外部装置,从而被检查者可在吞入胶囊型内窥镜后到排出为止的观察期间自由地行动。观察后,由医生或看护人员根据存储在外部装置的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可将体腔内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器等显示单元上并进行诊断。
该种胶囊型内窥镜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吞入型的胶囊型内窥镜,为了控制胶囊型内窥镜的驱动,提出了如下结构:在内部具备根据外部磁场而接通/断开的舌簧接点开关(lead switch),并收纳于包含提供该外部磁场的永磁的封装件中。即,胶囊型内窥镜内具备的舌簧接点开关具有如下结构:在施加一定强度以上的磁场的环境下维持断开状态,若外部磁场的强度降低则接通。因而,在收纳于封装件中的状态下,不驱动胶囊型内窥镜。然后,在吞入时,通过从封装件中取出该胶囊型内窥镜,胶囊型内窥镜与永磁隔离,不再受磁力的影响,而开始驱动。通过具备这样的结构,在收纳于封装件内的状态下,可防止胶囊型内窥镜的驱动,从封装件中取出后,由胶囊型内窥镜的拍摄功能进行图像的拍摄及由无线功能进行图像信号的发送。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1/35813号小册子
但是,这样的装置中,把胶囊型内窥镜从封装件中取出而导入到被检体内为止,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在该期间胶囊型内窥镜的各功能,例如拍摄功能和无线功能等开始驱动,由该拍摄功能进行图像的拍摄动作,而且通过该无线功能进行所获得的图像信号的无线发送动作,因而,存在胶囊型内窥镜内积蓄的电力被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该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通过对胶囊型内窥镜施加磁场,向各功能执行单元供给电源,从而可以在任意的定时开始胶囊型内窥镜的各功能的驱动,可抑制在胶囊型内窥镜内积蓄的电力的消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得到用于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起动器系统,该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电源和当施加磁场时从断开状态切换到电源供给状态的电源供给用开关。该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收纳器,其用于在其内部将胶囊型内窥镜保持在规定的位置和规定的方向上;以及电源起动器,其具有设置在上部的把手部、设置在下部且与上述把手部一体地形成的圆筒部、以及设置在上述圆筒部的底面的内壁侧的磁性体,沿着该圆筒部的轴具有贯通孔,在想要起动胶囊型内窥镜时该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收纳器内,当被设置在了收纳器内时,贯通孔包围胶囊型内窥镜的大致一半;磁性体,其被设置在圆筒部的底面的内壁侧,上述收纳器具有外部收纳部和内部收纳部,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两端被插入到设置于上述外部收纳部上的保持部和设置于上述内部收纳部中的突出部内,该胶囊型内窥镜被保持在上述外部收纳部和上述内部收纳部之间的空间中,上述突出部从上述内部收纳部的底面向上述电源起动器设置侧突出,并且具有用于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孔,当上述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内部收纳部内部时上述突出部嵌入到上述电源起动器的贯通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起动器具有:槽,其相对于圆筒部的周向倾斜,磁性体可在其内部移动;以及作为抑制单元的爪部,其设置在槽的高的一端,禁止磁性体沿着槽滑出,当电源起动器与内部收纳部接触时,释放磁性体,上述槽的抑制上述磁性体的基端高且终端低,该槽的长度构成为能使上述磁性体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最大旋转90度的长度。
另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内部收纳部内部时上述突出部嵌入到电源起动器的贯通孔中,磁性体通过使被设置嵌入在内部收纳部中的电源起动器旋转,从而使由该磁性体产生、被施加于开关上的磁场发生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得到用于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起动器,该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电源和当施加磁场时从断开状态切换到电源供给状态的电源供给用开关,该胶囊型内窥镜被放入收纳器内,该收纳器在内部把该胶囊型内窥镜保持在规定的位置和规定的方向上。该电源起动器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构成该电源起动器的一端的圆筒部;构成该电源起动器的另一端,具有适合于用手抓的形状的部分;以及被埋入到圆筒部的底部的内侧的至少一个磁性体,电源起动器沿着圆筒部的轴具有贯通孔,在想要起动胶囊型内窥镜时把电源起动器设置在收纳器内,上述收纳器具有外部收纳部和内部收纳部,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两端被插入到设置于上述外部收纳部上的保持部和设置于上述内部收纳部中的突出部内,该胶囊型内窥镜被保持在上述外部收纳部和上述内部收纳部之间的空间中,上述突出部从上述内部收纳部的底面向上述电源起动器设置侧突出,并且具有用于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孔,当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了收纳器内时,贯通孔包围胶囊型内窥镜的大致上部;当上述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内部收纳部内部时上述突出部嵌入到上述电源起动器的贯通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可得到胶囊型内窥镜产品,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胶囊型内窥镜,其具有电源和当施加磁场的变化时从断开状态切换到电源供给状态的电源供给用开关;以及收纳器,当具备磁性体的专用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该收纳器的内部时,该收纳器把胶囊型内窥镜保持在规定的位置和规定的方向上,以使得磁性体被设置在会引起由磁性体产生并被施加于胶囊型内窥镜上的磁场发生变化的位置上,上述收纳器具有外部收纳部和内部收纳部,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两端被插入到设置于上述外部收纳部上的保持部和设置于上述内部收纳部中的突出部内,该胶囊型内窥镜被保持在上述外部收纳部和上述内部收纳部之间的空间中,上述突出部从上述内部收纳部的底面向上述电源起动器设置侧突出,并且具有用于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孔,其中电源起动器具有设置在上部的把手部、设置在下部且与上述把手部一体地形成的圆筒部、以及设置在上述圆筒部的底面的内壁侧的上述磁性体,沿着该圆筒部的轴具有贯通孔,在想要起动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时该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上述收纳器内,当被设置在了上述收纳器内时,上述贯通孔包围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大致一半;当上述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内部收纳部内部时上述突出部嵌入到上述电源起动器的贯通孔中。
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中,对于由保持单元保持在收纳盒内的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供给用开关,可由靠近的电源起动器的磁性体从上述保持单元的外部施加磁场,因此,具有在从外部施加磁场前,可防止胶囊型内窥镜的各功能的驱动开始,可抑制在胶囊型内窥镜内积蓄的电力的消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无线型被检体内信息取得系统的概念的系统概念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概略结构的侧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收纳胶囊型内窥镜的收纳盒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收纳盒取下灭菌片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收纳盒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相同收纳盒的侧面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实施例1的中盖部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9同样是表示实施例1的中盖部的侧面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孔部的放大后的A-A剖面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图5所示的收纳盒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电源可工作范围的与图11相同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1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相同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的侧面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在安装了实施例1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的状态下的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胶囊型内窥镜的系统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8是表示由图16所示的磁性体产生的磁场和胶囊型内窥镜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图17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供给开始动作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在安装了实施例2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的状态下的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
图21是表示图20所示的磁性体所产生的磁场和胶囊型内窥镜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在安装了实施例3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的状态下的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
图23是表示在安装变形例1的电源起动器时的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
图24是表示变形例2的电源起动器的侧面的侧面图。
图25是表示变形例3的中盖部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26是表示在安装了电源起动器的状态下的图25的F-F剖面的剖面图。
图27是表示在安装了变形例4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的状态下的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
1被检体;2胶囊型内窥镜;2a舌簧接点开关;2b电源可工作范围;3接收装置;4显示装置;5便携式记录介质;11密闭容器;11a前端盖;11a1镜面加工部;11b躯干部盖;20发光元件(LED);21LED驱动电路;22固体摄像元件;23CCD驱动电路;24RF发送单元;25发送天线部;26系统控制电路;26b、26c触发器;27成像镜头;29电池;31接收夹克;32外部装置;40收纳盒;40a保持空间区域;40b通路;41泡壳包装(blister pack);41a、42a、51b圆筒部;41b、42b、51a把手部;41c、42c缘部;41d、42d、41e4突起部;41e、42e底面;41e1外侧底面;41e2内侧底面;41e3保持部;41e5、42e2、42g、51f、51i突起;42中盖部;42e1突出部;42e3级差部;42f、51g、51h1槽;42h台阶部;43灭菌片;51电源起动器;51c孔部;51d底面;51e、51h2、52a、52b磁性体;51j反射镜;51h3爪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27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及收纳盒的实施例。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可以有各种变更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线型被检体内信息取得系统的概念的系统概念图。图1中,该胶囊型内窥镜系统包括:导入被检体1的体腔内作为无线型被检体内信息取得装置的吞入型胶囊型内窥镜2;配置在被检体1的外部,与胶囊型内窥镜2之间无线通信各种信息的作为体外装置的接收装置3。另外,无线型被检体内信息取得系统包括:根据接收装置3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4;在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之间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便携式记录介质5。
胶囊型内窥镜2如图2的侧剖面图所示,包括:外壳即密闭容器11;处于密闭容器11内,射出用于照明例如体腔内的被检体部位的照明光的LED等的多个发光元件20;接受照明光的反射光并拍摄被检体部位的CCD或CMOS等固体摄像元件22(以下代表地称为“CCD 22”);使被摄体的像成像于该CCD 22上的成像镜头27;将由该CCD 22取得的图像信息等调制为RF信号并发送的RF发送单元24;发出RF信号的电波的发送天线部25;以及电池29等构成要素。
密闭容器11具有人可吞入的程度的尺寸,使大致半球状的前端盖11a和筒状的躯干部盖11b弹性地嵌合,形成将内部液密地密封的外壳。前端盖11a是大致半球状的圆顶形状,圆顶的后侧以圆形状开口。该前端盖11a由具有透明性或透光性的透明部件,例如适合于确保光学性能和强度的环烯聚合物或聚碳酸酯等成形,且具有对其表面进行了镜面加工的后述的镜面加工部11a1,使来自发光元件20的照明光可透射到密闭容器11的外部,并且使来自被检体对该照明光的反射光可透射到内部。该镜面加工部11a1形成在由固体摄像元件22的拍摄范围等决定的规定的镜面加工范围内(图2中,用点划线a、a表示的范围)。
另外,躯干部盖11b位于前端盖11a的后端,是覆盖上述构成要素的部件。该躯干部盖11b将圆筒形状的躯干部和大致半球状的圆顶形状的后端部一体地形成,该躯干部的前侧以圆形状开口。该躯干部盖11b由适合于确保强度的聚砜(poly-sulfone)等形成,后述的照明单元、拍摄单元及电池29收纳于躯干部中,无线发送单元收纳于后端部。
胶囊型内窥镜2如图3的框图所示,在密闭容器11的内部具备:LED驱动电路21,其控制作为照明单元的LED 20及LED 20的驱动状态;CCD驱动电路23,其控制作为经由成像镜头27拍摄来自由LED 20照射的区域的反射光即体腔内的图像(被检体内信息)的拍摄单元的CCD 22及CCD22的驱动状态;作为无线发送单元的RF发送单元24以及发送天线部25。
另外,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具备控制这些LED驱动电路21、CCD驱动电路23及RF发送单元24的动作的系统控制电路26,从而在该胶囊型内窥镜2被导入了被检体1内的期间,进行动作以便通过CCD 22取得LED20照射的被检部位的图像数据。该取得的图像数据再由RF发送单元24变换成RF信号,经由发送天线部25将该RF信号向被检体1的外部发送。而且,胶囊型内窥镜2具备向系统控制电路26供给电力的电池29,系统控制电路26具有将从电池29供给的驱动电力分配给其他构成要素(功能执行单元)的功能。
该系统控制电路26具有例如连接在各构成要素和电池29之间的具有切换功能的开关元件及锁存电路等。而且,该锁存电路若被施加来自外部的磁场,则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此后保持该接通状态,将来自电池29的驱动电力提供给胶囊型内窥镜2内的各构成要素。另外,该实施例中,将胶囊型内窥镜2内具备的具有拍摄功能的拍摄单元、具有照明功能的照明单元及具有无线功能的无线发送单元总称为执行规定功能的功能执行单元。具体地说,除了系统控制电路26外的单元是执行预先设定的规定功能的功能执行单元。
接收装置3如图1所示,具有作为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2无线发送的体腔内的图像数据的无线接收单元的功能。该接收装置3被穿戴到被检体1上,并且其还具备带有未图示的多个接收用天线的接收夹克31和进行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处理等的外部装置32。
显示装置4显示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体腔内图像等,具有根据由便携式记录介质5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显示的工作站等的结构。具体地说,显示装置4可以是通过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直接显示图像的结构,也可以是打印机等的向其他介质输出图像的结构。
便携式记录介质5可与外部装置32及显示装置4连接,并具有在安装到两者上,被连接了时可进行信息的输出或记录的结构。该实施例中,便携式记录介质5具有如下结构:在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1的体腔内移动的期间,便携式记录介质5插入到外部装置32中,记录从胶囊型内窥镜2发送的数据。接着,在胶囊型内窥镜2从被检体1排出后,即,被检体1的内部拍摄结束后,将便携式记录介质5从外部装置32取出并插入显示装置4,通过该显示装置4读出记录在便携式记录介质5中的数据。例如,该便携式记录介质5由紧凑型闪存(注册商标)等构成,可经由便携式记录介质5间接地进行外部装置32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的输入输出,与外部装置32和显示装置4之间通过有线直接连接的情况不同,被检体1在体腔内的拍摄过程中可自由行动。
但是,具备功能执行单元的胶囊型内窥镜在适用于被检查者之前,必须灭菌并保持该灭菌状态。因而,该实施例中,将上述的胶囊型内窥镜2收纳到可灭菌的收纳盒中。以下用图4~图12说明实施例1的收纳盒。这里,图4是表示收纳该胶囊型内窥镜的收纳盒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收纳盒取下灭菌片时的一例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收纳盒的上表面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相同收纳盒的侧面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实施例1的中盖部的上表面的俯视图,图9同样是表示实施例1的中盖部的侧面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孔部的放大后的A-A剖面的剖面图,图11是表示图5所示的收纳盒的上表面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
首先,图4及图5中,收纳盒40包括:由内部可收纳胶囊型内窥镜2的外部收纳部构成的泡壳包装(blister pack)41;设置于泡壳包装41内,由在与泡壳包装41之间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内部收纳部构成的中盖部42;设置于泡壳包装41的上表面,封闭泡壳包装41的开口的灭菌片43。另外,泡壳包装41和中盖部42由本发明的第1及第2保持单元构成,例如由聚丙烯的材质构成,通过真空成形等成形加工而形成。
泡壳包装41如图6及图7所示,包括:有底的圆筒部41a;设于该圆筒部41a的开口上缘的一部分上的舌片形状的把手部41b;设于该圆筒部41a的开口上缘及把手部41b的外周的缘部41c;设于圆筒部41a的周面上,从圆筒部41a的内部向外部方向突出的大致半圆柱形状的多个突起部41d。
该圆筒部41a具有底面41e,该底面41e由设于圆筒部41a的外周侧的外侧底面41e1和设于该外侧底面41e1的大致中央部分的内侧底面41e2构成。内侧底面41e2形成为规定半径的圆盘形状,外侧底面41e1由从内侧底面41e2的位置向圆筒部41a的外部(开口方向的反方向)突出的底面构成,下表面形成为具有规定宽度的中空的甜甜圈(doughnuts)形状。在该外侧底面41e1和内侧底面41e2之间,如图7所示,产生高低差D。另外,在内侧底面41e2的中央部分,设置有从内侧底面41e2的位置向外侧底面41e1方向凹陷的大致半球形状的保持部41e3。该保持部41e3用于保持构成胶囊型内窥镜2的躯干部盖11b的圆顶形状的后端部,在内侧设有朝向开口方向的十字形的突起部41e4,可使灭菌气体侵入通过线接触而保持的躯干部盖11b的后端部,对该后端部全体均匀地灭菌。另外,该突起部41e4也可以由多个突起构成,构成为分别通过点接触来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后端部。
把手部41b由上表面为大致三角形状的板状单元构成,如图5所示,构成为可与后述的中盖部42的把手部42b抵接。缘部41c具有规定的宽度,在圆筒部41a的开口上缘及把手部41b的外周台阶状地设置成高一个台阶,抑制与把手部41b抵接的中盖部42的把手部的移动。另外,该缘部41c的高度构成为不小于与把手部41b抵接的中盖部42的把手部42b和缘部42c的厚度,在该中盖部42被收纳于泡壳包装41内的状态下,可在缘部41c的上表面贴附灭菌片43。
该突起部41d由沿圆筒部41a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大致半圆柱形状的突起构成,构成为上端(圆筒部41a的开口侧)的直径最大,随着越往下端(底面41e侧),直径逐渐变得越小,且同一形状的突起部41d沿圆筒部41a的长度方向分别大致等间隔地配置。该突起部41d的上端开口,下端形成半圆顶形状的底面。另外,该实施例中,沿圆筒部41a的周面分别大致等间隔地配置了5个突起部41d。
中盖部42如图8及图9所示,包括:有底的圆筒部42a;设于该圆筒部42a的开口上缘的一部分上的舌片形状的把手部42b;在该圆筒部41a的开口上缘与把手部42b相连接地设置的缘部42c;从圆筒部42a的内部向外部方向突出的大致半圆柱形状的多个突起部42d。
该圆筒部42a如图8~图12所示,具有底面42e,在该底面42e的中央部分,设置有用于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具有孔的突出部42e1。该突出部42e1形成为具有从底面42e的位置向圆筒部42a的内部(开口方向)突出的上表面的大致圆筒的剖面凸形状,其内径由比胶囊型内窥镜2的外径稍大的内径构成。在该突出部42e1的内周,沿向着突出部42e1的开口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直线状的突起42e2,该实施例中为4个。另外,在该突出部42e1的上表面侧设置有级差部42e3,该级差部42e3的内径比突出部42e1的开口侧的内径小。如图12所示,在中盖部42被收纳于泡壳包装41内时,包含该圆筒部42a的突出部42e1的底面42e及包含泡壳包装41的保持部41e3的内侧底面41e2,形成本发明的保持空间区域40a,可收纳并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
该实施例中,如图9、图12所示,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前端盖11a侧被插入到了突出部42e1中时,构成为突起42e2以线接触方式来保持密闭容器11的躯干部盖11b的一部分,并且级差部42e3的前端部以线接触方式保持前端盖11a的一部分,以使得点划线a、a的范围内的镜面加工部11a1与包含突起42e2及级差部42e3的突出部42e1的构成部分成非接触状态。另外,这些突起42e2不限于沿突出部42e1的长度方向直线状地形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突出部42e1设置有多个突起部,分别以点接触方式保持密闭容器11的躯干部盖11b的一部分。
把手部42b由上表面比把手部41b略小型的大致三角形的板状部件构成,如图8、图11所示,与设置在圆筒部41a的开口上缘的缘部42c一体地形成。该把手部42b构成为在中盖部42被收纳到了泡壳包装41内时,该把手部42b可以与泡壳包装41的把手部41b抵接。另外,缘部42c设置于圆筒部42a的开口上缘,其构成为当中盖部42被收纳于泡壳包装41内时,可以与泡壳包装41的开口上缘抵接。如上所述,这些把手部42b及缘部42c的厚度构成为小于等于泡壳包装41的缘部41c的厚度。该中盖部42被收纳于泡壳包装41内时,由该缘部41c将把手部42b的移动限制在把手部41b的幅度的范围内,并且若在缘部41c的上表面贴附灭菌片43,则包含这些把手部42b及缘部42c的中盖部42整体成为被收纳于泡壳包装41内的状态。
突起部42d由沿圆筒部42a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大致半圆柱形状的突起构成,沿圆筒部42a的长度方向分别大致等间隔地配置。该突起部42d的上端开口,下端形成半圆顶形状的底面。另外,该实施例中,在圆筒部42a的周面分别大致等间隔地配置了5个突起部42d。这些突起部42d分别形成为在中盖部42被收纳于泡壳包装41内且把手部41b与42b抵接的状态下,这些突起部42d位于不与泡壳包装41的突起部41d相对的位置,且突起部42d的最突出部分可与圆筒部41a的内周面接触,防止了泡壳包装41内的中盖部42的晃动。
如图5、图11、图12所示,在泡壳包装41的突起部41d的内周面和中盖部42的圆筒部42a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本发明的由空隙形成的通路40b,可使经由灭菌片43从外部侵入的灭菌气体通过。另外,该通路40b和保持空间区域40a相互连通,通过了通路40b的灭菌气体可到达保持空间区域40a。
另外,胶囊型内窥镜2如图13所示,在内部具有通过来自外部的磁场而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电源供给用的舌簧接点开关2a,通过图2所示的LED 20的闪烁来向外部告知该舌簧接点开关2a成为接通状态而向各功能执行单元供给电源的情况。该舌簧接点开关2a设置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从舌簧接点开关2a起的半径r内,具有球形状的电源可工作范围2b,在该电源可工作范围2b内若未图示永磁靠近并施加了规定的磁力,则舌簧接点开关2a接通电源可工作。该实施例中,例如泡壳包装41的底面41e及中盖部42的底面42e的直径构成比该电源可工作范围2b的直径2r长。另外,该实施例中,电源可工作范围2b被设定为在胶囊型内窥镜2被泡壳包装41的保持部41e3和中盖部42的突出部42e1所保持时,电源可工作范围2b包含内侧底面41e2和保持部41e3、且在外侧底面41e1和内侧底面41e2的高度的范围内,同时包含突出部42e1,且在圆筒部42a的高度的范围内。
因而,在使用时,从收纳盒40剥离灭菌片43,在中盖部42的圆筒部42a内侧收纳磁性体(磁铁),通过该收纳的磁性体的磁场使舌簧接点开关成为接通状态,从透明或半透明的突出部42e1可确认LED 20的闪烁状态。即,突出部42e1除了保持及保护胶囊型内窥镜2的功能外,还具有容易进行LED的闪烁确认的功能。
另外,胶囊型内窥镜2在内部具有通过来自外部的磁场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电源供给用的舌簧接点开关(后述),其具有通过图2所示的LED 20的点亮而向外部告知该舌簧接点开关成为接通状态、向各功能执行单元供给电源的情况的功能。因而,该实施例中,在使用时,用如图14、图15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以下,简称为“电源起动器”)51将舌簧接点开关从断开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即电源供给状态。
该电源起动器51由设置在上部的把手部51a和设置在下部的圆筒形状的圆筒部51b构成,这些把手部51a和圆筒部51b一体地形成。另外,沿该圆筒部51b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贯通把手部51a的中央部分的作为本发明的确认单元的孔部51c。
把手部51a如图14、图15所示,上表面构成为大致椭圆形状且侧面构成为大致梯形形状。另外,圆筒部51b在底面51d的内壁侧设置有磁性体51e。图16是表示安装有电源起动器51的状态下的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图16中,孔部51c在底面51d侧的直径形成得比中盖部42的突出部42e1的直径稍大,且从孔部51c的中途开始向着上方,该孔部51c的直径变大而形成为锥形。另外,该孔部的长度比中盖部42的突出部42e1的长度长。从而,当灭菌片43从收纳盒40剥离时,电源起动器51能够以从中盖部42的上表面侧覆盖整个突出部42e1的方式进行卡合。另外,该孔部51c的直径在上方变大成锥状是为了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LED 20点亮时容易进行该点亮的确认。另外,反之,也可以使该孔部51c的直径在上方变大而形成锥状,且电源起动器51由例如发黑的颜色形成,操作者可从孔部51c的开口容易地识别出LED 20的点亮。
圆筒部51b的外径(直径)形成得比例如舌簧接点开关2a的电源可工作范围2b的直径2r小,设置在该圆筒部51b内的磁性体51e例如由与圆筒部51b的内壁同样地弯曲的规定大小的四边形的磁铁形成。若电源起动器51以覆盖中盖部42的突出部42e1的方式卡合,则该磁性体51e进入电源可工作范围2b内,通过磁性体51e的磁场使舌簧接点开关2a成为接通状态,从孔部51c可确认LED 20的点亮状态。
接着,用图17的电路图说明图3所示实施例1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系统控制电路26的电路结构。图17中,系统控制电路26包括:一端接地且另一端与后述锁存电路连接的作为电源供给用开关的舌簧接点开关2a;构成锁存电路的触发器(flip-flop)26b、26c;与触发器26b、26c连接而作为开关元件发挥作用的FET(场效应晶体管)26d、26e。舌簧接点开关2a通过从外部施加的磁场进行接通/断开动作,当触发器26b、26c通过该舌簧接点开关2a的接通/断开动作而输入时钟时,将FET 26d、26e依次设为导通状态。
即,若从外部施加了磁场,则舌簧接点开关2a进行接通动作,在图中的a点,从高(H)电平变为低(L)电平。另外,若不施加磁场,则舌簧接点开关2a进行断开动作,在a点从L电平变化到H电平。通过该动作,时钟输入到触发器26b的CK端子。触发器26b中,将a点的从L电平到H电平的上升沿分频所得到的信号被Q输出(b点的信号)。触发器26b的Q输出为L电平,FET 26d成为导通状态,从电池29向LED驱动电路21和CCD驱动电路23供给电力而起动,可进行LED 20和CCD 22的驱动,LED 20点亮。
接着,若从外部施加磁场,则在a点,再次从H电平变成L电平。通过该动作,触发器26b的Q输出成为H电平(b点的信号),FET 26d成为截止状态,停止对该电路整体的电力供给,LED 20熄灭。接着若从外部施加磁场,则在a点,再次从H电平变成L电平。通过该动作,触发器26b的Q输出成为L电平(b点的信号),FET 26d成为导通状态,从电池29向LED驱动电路21和CCD驱动电路23供给电力,LED 20点亮。这样,通过对舌簧接点开关2a施加磁场,从而FET 26d通过所谓的触发(toggle)动作而导通。
另外,把触发器26b的Q输出输入到具有仅起动RF发送单元24的功能的触发器26c的时钟端子。触发器26c中,将b点的从L电平到H电平的上升沿分频所得到的信号被Q输出(c点的信号)。从而,通过因第2次的磁场施加而进行的舌簧接点开关2a的接通动作,FET 26e成为导通状态,通过因第4次的磁场施加而进行的舌簧接点开关2a的接通动作,FET26e成为截止状态。因而,在第3次施加磁场时,FET 26d、26e都成为导通状态,因此,从电池29也向RF发送单元24供给电力。该实施例中,优选例如在工厂出货时设定成上述第1次的磁场施加状态,在对被检查者使用时,通过3次磁场施加,可驱动LED 20、CCD 22及RF发送单元24全体。
为了进行上述的动作,如图18所示,舌簧接点开关2a必须切断从磁性体51e产生的磁场E,若磁力的方向错误,则磁力不会施加到舌簧接点开关2a,舌簧接点开关2a不能切换到接通状态。因而,该实施例中,在突出部42e1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状态下,若将电源起动器51沿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最大旋转90度,则舌簧接点开关2a必定成为切断磁场E的状态,因此,磁性体51e的磁力可施加到舌簧接点开关2a,舌簧接点开关2a成为电源供给状态,点亮LED 20。
接着,根据图19的流程图说明胶囊型内窥镜2的电源供给开始动作。图中,首先在使用胶囊型内窥镜2前,如图5所示从灭菌状态的收纳盒40剥离灭菌片43(步骤101),将电源起动器51插入中盖部42并安装到突出部42e1上(步骤102)。接着,在该安装状态下,看护人员等操作者抓住电源起动器51的把手部51a,使电源起动器51沿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最大旋转90度,对胶囊型内窥镜2的舌簧接点开关2a施加磁场(步骤103)。这样,当由电源起动器51对舌簧接点开关2a施加了磁场时,舌簧接点开关2a接通,来自电池29的电力被提供给LED驱动电路21、CCD驱动电路23及RF发送单元24,驱动各功能,开始LED 20的点亮,可进行CCD22的拍摄及RF发送单元24的图像信息的发送(步骤104)。操作者可从孔部51c的开口确认LED 20的点亮。
这样,该实施例中,将具有磁性体的电源起动器安装到保持胶囊型内窥镜的中盖部上,从中盖部的外侧由磁性体对胶囊型内窥镜施加磁场,可将胶囊型内窥镜内的电源供给用开关即舌簧接点开关从断开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电源供给状态),因此,可以在任意的定时,例如在就要对被检查者使用之前开始胶囊型内窥镜的各功能的驱动,可抑制胶囊型内窥镜内积蓄的电力的消耗。
实施例2
图20是在安装了实施例2的电源起动器的状态下的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图20中,该实施例中,在电源起动器51的圆筒部51b的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多个(实施例中为2个)磁性体52a、52b。这些磁性体52a、52b采用厚度比实施例1所示的磁性体51e薄,磁力比磁性体51e弱的例如磁力为一半左右的磁性体。
该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为了供给电力以便能够驱动上述的LED20、CCD 22及RF发送单元24,如图18所示,舌簧接点开关2a构成为切断从磁性体52a、52b产生的磁场Ea、Eb。因而,通过把磁性体52a、52b的极性设定成相同方向,例如把中盖部42的底面42e侧设定成N极,把上方设定成S极,从而,从磁性体52a、52b总是产生相同方向的磁场Ea、Eb。因而,如果将电源起动器51沿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周方向最大旋转90度,则舌簧接点开关2a必定成为切断磁场Ea、Eb的状态,因此,磁性体52a、52b的磁力施加可到舌簧接点开关2a,舌簧接点开关2a成为电源供给状态,点亮LED 20。另外,磁性体的数目不限于实施例的2个,也可以是4个以上。
这样,该实施例中,在电源起动器的圆筒部的相对的位置上配置多个磁性体且使施加到舌簧接点开关的磁场的方向为同一方向,因此,可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同时可采用比实施例1的电源起动器中采用的磁性体更小的磁性体,可实现整个电源起动器的小型化。
实施例3
图22是表示安装了实施例3的电源起动器的状态下的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另外,在图22及以下的图23中,省略磁性体的记载。图22中,中盖部42在圆筒部42a的底面42e侧端部设置有槽42f。该槽42f形成环状的剖面为コ字型的一条横槽。另外,电源起动器51在圆筒部51b的底面51d侧端部设置有突起51f。该突起51f形成可与上述槽42f卡合的环状的剖面为D字型的一个突起。另外,该槽42f和突起51f构成本发明的卡合单元。
中盖部42如上所述由柔软的聚丙烯材质形成为薄壁,在安装电源起动器51时若与突起51f接触,则接触部分向外侧方向变形,该突起51f可以与槽42f卡合。另外,突起51f的剖面形成为D字型,槽42f的剖面形成为コ字型,当突起51f与槽42f卡合时,构成为存在一些晃动,因此,可容易使电源起动器51沿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旋转,在取出胶囊型内窥镜2时,操作者若从泡壳包装41内取出电源起动器51,则可将胶囊型内窥镜2与所卡合的中盖部42一起取出。
这样,该实施例中,在中盖部设置槽部,在电源起动器上设置与该槽卡合的突起,因此可实现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并可容易地与中盖部一起将胶囊型内窥镜从收纳盒中取出。
图23是说明泡壳包装41、中盖部42及电源起动器51的其他变形例1的图,是安装电源起动器时的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图23中,在泡壳包装41的底面41e的规定位置设置有多个突起41e5、41e5,在中盖部42的底面42e设置有具有与该突起41e5、41e5嵌合的孔的突起42g、42g。在使用前的状态下,该突起彼此嵌合,将中盖部42固定在泡壳包装41内。
在电源起动器51的底面51d侧的圆筒部51b上,朝向上方设置有中盖部42的突起42g、42g可插入的槽51g、51g。该槽51g、51g的两端的高度不同,一端与突起42g、42g的高度大致相同,另一端比突起42g、42g的高度要低,例如为突起42g、42g的高度的一半左右。另外,该槽51g、51g的长度构成为可将电源起动器51沿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最大旋转90度的长度。
该结构中,将电源起动器51插入中盖部42内,使中盖部42的突起42g、42g卡合到槽51g、51g中。然后,通过使电源起动器51沿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与上述实施例同样,未图示的舌簧接点开关成为电源供给状态。而且,伴随该旋转,突起42g、42g接触的位置处的槽51g、51g的高度变低,突起42g、42g变形成被压溃向下方,与突起41e5、41e5的嵌合状态被解除,可将中盖部42从泡壳包装41中取出。
这样,该变形例1中,在泡壳包装和中盖部上设置有彼此嵌合的突起,且在电源起动器上设置解除上述嵌合的槽,因此可实现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且可通过电源起动器容易地解除泡壳包装和中盖部的嵌合,因此,可与中盖部一起将胶囊型内窥镜容易地从收纳盒中取出。
图24是说明电源起动器的其他变形例2的图,是表示电源起动器的侧面的侧面图。图24中,在电源起动器51的底面51d侧的圆筒部51b,设置有可移动地保持磁性体51h2的槽51h1和用于抑制该磁性体51h2的爪部51h3。该槽51h1构成为,抑制磁性体51h2的基端高,处于把手部51a侧,终端低,处于底面51d侧。另外,该槽51h1的长度为可使磁性体51h2沿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最大旋转90度的长度。另外,槽51h1构成本发明的移动单元,爪部51h3构成本发明的抑制单元。
该爪部51h3设置在槽51h1的基端侧的圆筒部51b,通常构成为在槽51h1的基端侧抑制磁性体51h2,例如在插入到了图22所示的中盖部42内时,爪部51h3的一端与该圆筒部51b1抵接,另一端沿图中的箭头方向移动,解除该磁性体51h2的抑制状态。该抑制状态解除后,磁性体51h2通过引力自然地在槽51h1内滑动,并向终端侧移动。另外,优选该槽51h1中的与磁性体51h2的接触面被实施了使摩擦减小的处理,以便使磁性体51h2可移动。
这样,该变形例2中,在电源起动器中设置有可移动地保持磁性体的槽和抑制磁性体用的爪部,当电源起动器被插入中盖部中时,由圆筒部解除爪部的抑制状态,磁性体可自然地在槽内移动,沿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最大旋转90度,因此,不用使电源起动器旋转,与实施例1同样,可以在任意的定时开始胶囊型内窥镜的各功能的驱动,例如在就要对被检查者使用之前进行,可抑制在胶囊型内窥镜内积蓄的电力的消耗。
图25及图26是用于说明中盖部和电源起动器的其他变形例3的图,图25是表示变形例3的中盖部的上表面的俯视图,图26是表示在安装了电源起动器的状态下的图25的F-F剖面的剖面图。这些图中,在中盖部42的圆筒部42a的底面42e侧设置有台阶部42h。该台阶部42h沿圆筒部42a的内周在270度的范围内设置成带状。
另外,在电源起动器51的圆筒部51b的底面51d侧,设置有突起51i,在电源起动器51被插入中盖部42内时,该突起51i在中盖部42的没有台阶部42h的位置上,使中盖部42的整个底面42e可与电源起动器51的整个底面51d接触,在该状态下可使电源起动器51沿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最大旋转90度。
这样,该变形例3中,在中盖部设置台阶部的同时,在电源起动器上设置通过上述台阶部来限制旋转的突起,因此,操作者可准确地使插入到中盖部内的电源起动器旋转90度,从而与实施例1同样,可以在任意的定时开始胶囊型内窥镜的各功能的驱动,例如在就要对被检查者使用之前进行,可抑制在胶囊型内窥镜内积蓄的电力的消耗。
图27是安装了变形例4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的状态下的图11的B-B剖面的剖面图。图27中,该变形例中,在电源起动器51的孔部51c的锥状部分,设置有与孔部51c一同构成本发明的确认单元的反射镜51j,构成为将来自点亮的LED的光向孔部51c上方反射。另外,该变形例中,也可以例如对孔部51c的锥状部分进行表面处理,以便形成像反射镜一样可发射光。
这样,该变形例4中,在孔部内设置反射镜,构成为使LED的光向上方反射,因此,可通过操作者的目视容易地确认LED的点亮,可提高LED点亮的确认用的视觉辨认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收纳盒可用于导入人体的内部并观察被检部位的医疗用观察装置,特别是可以在任意的定时开始胶囊型内窥镜的各功能的驱动,适合于抑制在胶囊型内窥镜内积蓄的电力的消耗。

Claims (19)

1.一种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用于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电源和当施加磁场时从断开状态切换到电源供给状态的电源供给用开关,其特征在于,该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具备:收纳器,其用于在其内部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保持在规定的位置和规定的方向上;以及
电源起动器,其具有设置在上部的把手部、设置在下部且与上述把手部一体地形成的圆筒部、以及设置在上述圆筒部的底面的内壁侧的磁性体,沿着该圆筒部的轴具有贯通孔,在想要起动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时该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上述收纳器内,当被设置在了上述收纳器内时,上述贯通孔包围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大致一半;
上述收纳器具有外部收纳部和内部收纳部,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两端被插入到设置于上述外部收纳部上的保持部和设置于上述内部收纳部中的突出部内,该胶囊型内窥镜被保持在上述外部收纳部和上述内部收纳部之间的空间中,
上述突出部从上述内部收纳部的底面向上述电源起动器设置侧突出,并且具有用于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孔,当上述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内部收纳部内部时上述突出部嵌入到上述电源起动器的贯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起动器具有:槽,其相对于上述圆筒部的周向倾斜,上述磁性体可在其内部移动;以及作为抑制单元的爪部,其设置在上述槽的高的一端,禁止上述磁性体沿着上述槽滑出,当上述电源起动器与上述内部收纳部接触时,释放上述磁性体,
上述槽的抑制上述磁性体的基端高且终端低,该槽的长度构成为能使上述磁性体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最大旋转90度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起动器具有当上述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了上述收纳器内时隔着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相对的至少2个磁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还将上述贯穿孔作为确认单元,该确认单元能够让使用者确认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供给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部收纳部和上述外部收纳部分别具有以能够互相卸下的方式相嵌合的嵌合部,
上述嵌合部是设置在上述外部收纳部的底面的规定位置上的多个突起、以及设置在上述内部收纳部的底面的具有与该多个突起嵌合的孔的突起,
上述电源起动器在其底部具有插入上述突起的槽,上述槽的一端与上述突起的高度大致相同,另一端比上述突起的高度要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内部收纳部与上述外部收纳部相互分离时,上述胶囊型内窥镜通过上述内部收纳部和上述外部收纳部中的一方而依然被保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2个磁性体被配置成使得施加于上述开关上的上述磁性体的磁场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部收纳部具有可让使用者看到上述光的透明部,该透明部是上述突出部,
上述电源起动器具有可让使用者看到上述光的上述贯通孔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磁性体通过被设置嵌入在上述内部收纳部中的上述电源起动器的旋转,从而使由该磁性体产生、被施加于上述开关上的磁场发生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电源起动器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旋转9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磁性体是磁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电源起动器的上述贯通孔在底面侧的直径形成得比上述突出部的直径稍大,且从上述贯通孔的中途开始朝向上方,上述贯通孔的直径变大而形成为锥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起动器在上述贯通孔的锥形部分具有反射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起动器的上述贯通孔的锥形部分被进行了镜面加工。
15.一种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其用于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电源和当施加磁场时从断开状态切换到电源供给状态的电源供给用开关,该胶囊型内窥镜被放入收纳器内,该收纳器在内部把该胶囊型内窥镜保持在规定的位置和规定的方向上,其特征在于,该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具有:
构成该电源起动器的一端的圆筒部;
构成该电源起动器的另一端,具有适合于用手抓的形状的部分;以及
被埋入到上述圆筒部的底部的内侧的至少一个磁性体,
上述电源起动器沿着上述圆筒部的轴具有贯通孔,
在想要起动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时把上述电源起动器设置在上述收纳器内,
上述收纳器具有外部收纳部和内部收纳部,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两端被插入到设置于上述外部收纳部上的保持部和设置于上述内部收纳部中的突出部内,该胶囊型内窥镜被保持在上述外部收纳部和上述内部收纳部之间的空间中,
上述突出部从上述内部收纳部的底面向上述电源起动器设置侧突出,并且具有用于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孔,
当上述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了上述收纳器内时,上述贯通孔包围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大致上部;当上述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内部收纳部内部时上述突出部嵌入到上述电源起动器的贯通孔中。
16.一种胶囊型内窥镜产品,其特征在于,该胶囊型内窥镜产品具有:
胶囊型内窥镜,其具有电源和当施加磁场时从断开状态切换到电源供给状态的电源供给用开关;以及
收纳器,当具备磁性体的专用的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该收纳器的内部时,该收纳器把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保持在规定的位置和规定的方向上,以使得上述磁性体被设置在会引起由上述磁性体产生并被施加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上的磁场发生上述变化的位置上,
上述收纳器具有外部收纳部和内部收纳部,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两端被插入到设置于上述外部收纳部上的保持部和设置于上述内部收纳部中的突出部内,该胶囊型内窥镜被保持在上述外部收纳部和上述内部收纳部之间的空间中,
上述突出部从上述内部收纳部的底面向上述电源起动器设置侧突出,并且具有用于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孔,其中电源起动器具有设置在上部的把手部、设置在下部且与上述把手部一体地形成的圆筒部、以及设置在上述圆筒部的底面的内壁侧的上述磁性体,沿着该圆筒部的轴具有贯通孔,在想要起动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时该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上述收纳器内,当被设置在了上述收纳器内时,上述贯通孔包围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大致一半;当上述电源起动器被设置在内部收纳部内部时上述突出部嵌入到上述电源起动器的贯通孔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产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纳器把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保持成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轴与上述收纳器的底部垂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产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收纳部和上述内部收纳部把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保持成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轴与上述外部收纳部和上述内部收纳部的底部垂直,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大致一半嵌入到上述内部收纳部的上述孔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产品,其特征在于,为了封住上述收纳器的开口,该胶囊型内窥镜产品还具有设置在上述收纳器的上表面上的灭菌片。
CN2006800049670A 2005-02-16 2006-01-19 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及其系统和胶囊型内窥镜产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96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39508A JP4546278B2 (ja) 2005-02-16 2005-02-16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用電源スターター
JP039508/2005 2005-02-16
PCT/JP2006/300769 WO2006087884A1 (ja) 2005-02-16 2006-01-19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用電源スター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9676A CN101119676A (zh) 2008-02-06
CN101119676B true CN101119676B (zh) 2010-09-15

Family

ID=3691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496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9676B (zh) 2005-02-16 2006-01-19 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及其系统和胶囊型内窥镜产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43038B2 (zh)
EP (2) EP2351514A1 (zh)
JP (1) JP4546278B2 (zh)
CN (1) CN101119676B (zh)
AU (1) AU2006215242B2 (zh)
WO (1) WO20060878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48068B2 (ja) * 2006-03-24 2013-02-20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4373415B2 (ja) * 2006-07-05 2009-11-25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生体内情報取得装置
US7434691B2 (en) 2006-09-08 2008-10-14 The Smartpill Corporation Ingestible capsule packaging
US8128560B2 (en) * 2006-10-31 2012-03-06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ower-supply starter apparatus for capsule-type medical device, start method of capsule-type medical device, and stop method of power supply for capsule-type medical device
US7834725B2 (en) * 2007-09-05 2010-11-16 The Smartpill Corporation Magneti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circuit and system
JP5096090B2 (ja) * 2007-09-19 2012-12-12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生体内画像受信装置および生体内画像取得システム
JP5284849B2 (ja) * 2009-03-31 2013-09-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体内観察システム
JP5281966B2 (ja) * 2009-06-23 2013-09-04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の収容ケースおよび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の電源投入方法
CN102481088A (zh) * 2009-09-09 2012-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源控制装置
WO2011061985A1 (ja) 2009-11-19 2011-05-26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用電源スターター
JP5337013B2 (ja) * 2009-12-18 2013-11-0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起動制御信号送信装置
EP2471438A4 (en) * 2010-03-05 2012-08-01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CAPSULE TYPE ENDOSCOPE STARTING SYSTEM
CN103228196B (zh) * 2011-05-13 2014-07-0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
WO2013126178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Capso Vision Inc Power source control for medical capsules
JP6177315B2 (ja) * 2012-05-19 2017-08-09 キャプソ・ヴィジョン・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カプセルカメラ用光学ワイヤレスド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EP3858234A1 (en) * 2020-01-31 2021-08-04 Ovesco Endoscopy AG Medical capsule including an activation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7703A (en) * 1986-07-02 1987-10-06 Malcolm Will Joint prosthesis package
US5082112A (en) * 1991-02-05 1992-01-21 United States Surgical Corporation Package for endoscopic ligating instrument
US5221007A (en) * 1992-02-19 1993-06-22 Plastofilm Industries Inc. Telescoping capsule package for suporting fragile article
CA2366760A1 (en) * 1999-04-07 2000-10-12 John T. Kilcoyne Implantable monitoring probe
IL132944A (en) * 1999-11-15 2009-05-04 Arkady Glukhovsky Method for running a photo collection process
DE20122489U1 (de) * 2000-03-08 2005-12-15 Given Imaging Ltd. Vorrichtung und System für In-Vivo-Bildgebung
JP3957272B2 (ja) * 2002-01-22 2007-08-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JP4363843B2 (ja) * 2002-03-08 2009-11-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US20040254455A1 (en) * 2002-05-15 2004-12-16 Iddan Gavriel J. Magneic switch for use in a system that includes an in-vivo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IL158682A (en) * 2002-10-30 2011-07-31 Given Imaging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the activation of an in-body sensor
JP2006509537A (ja) * 2002-11-14 2006-03-23 エシコン・エンド−サージェリィ・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組織細胞を検出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機器
JP4231707B2 (ja) * 2003-02-25 2009-03-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JP2006525069A (ja) * 2003-03-27 2006-11-09 ギブン・イメージング・リミテツド インビボ装置を含む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使用するための磁気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DE102004034444A1 (de) * 2003-07-18 2005-02-03 Pentax Corp. Kapsel-Vorrichtung
JP4515747B2 (ja) * 2003-10-27 2010-08-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JP4632734B2 (ja) * 2004-09-28 2011-02-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用電源スターター
WO2006040831A1 (ja) * 2004-10-15 2006-04-20 Olympus Corporation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システム及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US20070225552A1 (en) * 2004-12-28 2007-09-27 Olympus Corporation Introduction-assisting apparatus for capsule medical device
JP4611033B2 (ja) * 2005-01-05 2011-01-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の収容ケース
JP4611034B2 (ja) * 2005-01-05 2011-01-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の収容ケー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23473A (ja) 2006-08-31
EP1867269A4 (en) 2009-10-28
CN101119676A (zh) 2008-02-06
US8343038B2 (en) 2013-01-01
AU2006215242B2 (en) 2009-02-26
EP2351514A1 (en) 2011-08-03
JP4546278B2 (ja) 2010-09-15
AU2006215242A1 (en) 2006-08-24
WO2006087884A1 (ja) 2006-08-24
US20090192353A1 (en) 2009-07-30
EP1867269A1 (en) 200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9676B (zh) 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起动器及其系统和胶囊型内窥镜产品
CN101098652B (zh) 胶囊型内窥镜的收容壳体
CN101065047B (zh) 胶囊型内窥镜的收纳壳体
CN100508872C (zh)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CA2523309C (en) Capsule endoscope and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CN101346093B (zh) 医疗装置用容纳装置、报废装置
KR100798048B1 (ko) 체내 촬상용 캡슐
US8128560B2 (en) Power-supply starter apparatus for capsule-type medical device, start method of capsule-type medical device, and stop method of power supply for capsule-type medical device
WO2007074430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tivation of an in vivo device
EP1618834A1 (en) Capsule endoscope and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CN102647935B (zh) 胶囊型医疗装置用电源启动器
CN102595999B (zh) 胶囊型内窥镜启动系统
WO2003011103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 vivo imaging
CN101662979A (zh) 胶囊型医疗装置及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US8226550B2 (en) Capsule endoscope
JP4632734B2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用電源スターター
JP4579038B2 (ja) 無線型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の収容ケース
JP2006288831A (ja)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
JP4579005B2 (ja)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の収容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