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5835A - 具有茎环和无CpG基序的侧翼序列的CpG-ODN(寡聚脱氧核苷酸)用于治疗皮肤病 - Google Patents

具有茎环和无CpG基序的侧翼序列的CpG-ODN(寡聚脱氧核苷酸)用于治疗皮肤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5835A
CN101115835A CNA2006800041274A CN200680004127A CN101115835A CN 101115835 A CN101115835 A CN 101115835A CN A2006800041274 A CNA2006800041274 A CN A2006800041274A CN 200680004127 A CN200680004127 A CN 200680004127A CN 101115835 A CN101115835 A CN 101115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acid
inflammation
cpg
od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41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德烈亚斯·博克
斯特凡·基彭伯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enion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Phenion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enion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Phenion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115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5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10Washing or bathing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88Compounds having three or more nucleosides or nucleot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88Compounds having three or more nucleosides or nucleotides
    • A61K31/7125Nucleic acids or oligonucleotides having modified internucleoside linkage, i.e. other than 3'-5' phosphodi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0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606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rd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上皮组织的美容或药物组合物,该制剂中含有的核酸包含了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以及涉及使用这些包含了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来预防和/或治疗上皮组织,以及涉及含有这些其中包含了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的织物柔软剂、手工洗涤组合物、身体和头发护理组合物、染发剂或手工洗碗组合物。

Description

具有茎环和无CpG基序的侧翼序列的CpG-ODN(寡聚脱氧核苷酸)用于治疗皮肤病
发明描述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上皮组织的美容或药物制剂,该制剂中含有的核酸包含了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以及涉及使用这些包含了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来预防和/或治疗上皮组织,以及含有这些其中包含了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的织物柔软剂、手工手工清洗组合物、身体和头发护理组合物、染发剂或手工洗碗组合物。
皮肤器官的炎症是流传甚广的疾病,可以通过内源或外源途径触发。为了进行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基于类固醇的疗法是通过局部或全身性给药来进行的。除了它们的疗效之外,这类物质还表现出了一系列不希望有的副作用(例如皮肤萎缩、库欣综合症(Cushing’ssyndrome))。因此需要可替代的原理来治疗皮肤炎症。
一种这样的可替代的治疗原理是使用具有抗炎症效应的核酸。
关于DNA的免疫刺激活性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93年,纽约的外科医生William Coley报道了通过在肿瘤内注射细菌裂解物(链球菌裂解物,后来被称为“Coley毒素”)在肉瘤病人中诱导了肿瘤的消退。Coley的历史性发现——即通过模仿细菌感染可以增强特定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意义,直到100年后当细菌裂解物的抗肿瘤效应的机制被定性后才被意识到。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外源”DNA的免疫刺激效应的其它迹象。诱导γ-干扰素的产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以及通过卡介苗(BCG)的组分诱导的抗肿瘤活性都已经被描述。该卡介苗组分的免疫刺激活性可以通过与DNA酶预保温来破坏,但不能通过与RNA酶预保温来破坏。这暗示结论是细菌的DNA造成了BCG组分的免疫刺激活性。对免疫活性DNA序列的精确研究表明它们是由具有CpG基序的中心回文序列构成的寡聚核苷酸。
进一步的研究支持了这样的假说,即对于免疫刺激效应来说重要的基序包含位于中央的CpG组(胞苷和鸟苷形成的二核苷酸),在其侧翼为5’末端是两个嘌呤,在3’末端是两个嘧啶。具有共有序列5’-A/GA/GCGC/TC/T-3’的DNA序列被称为CpG。CpG二核苷酸在真核DNA中受到抑制。
这些基序在真核DNA中出现的频率只有预期频率的四分之一,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甲基化发生在胞嘧啶。与此相反,在细菌DNA中CpG基序被发现是未甲基化的,并且具有预期的频率(1∶16)。甲基化被显示破坏了CpG基序的刺激潜力。细菌和真核DNA之间的这些区别使得有可能以一种有用的方式对与具有CpG基序的细菌DNA和合成的寡聚核苷酸(ODN)(CpG-ODN)的免疫刺激效应有关的生物学观察进行解释。显然,对CpG基序的识别是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保留的防御机制的一部分,以便保护自身免受微生物病原体的侵入。含有CpG的DNA被先天性免疫系统的细胞识别为病原体存在的分子模式,并作为危险信号启动了适合于与微生物感染作战的免疫反应。含有CpG基序的合成的寡聚核苷酸(CpG-ODN)模拟了细菌DNA,可以在体外和体内增强免疫反应。
对“外源”DNA的识别和随后的免疫反应是先天性免疫系统区分“自身”和“外源”的一种方式,而不必依赖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介导或干涉。因此,CpG基序属于所谓的PAMPs(与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
CpG基序被TLR-9(toll样受体-9)所识别。TLR-9是toll样受体家族的成员,这些受体用作模式识别以检测微生物的感染。这些受体可以识别各种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原生动物或病毒的保留的分子结构。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定了该受体家族的十一个成员,同时在多数情况下它们相应的配体也已经知道。因此,例如TLR4识别细菌脂多糖、TLR3识别双链RNA、TLR7/8识别单链RNA基序,另外正如已经描述的那样,TLR9识别CpG基序。
在人类中,B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是直接受到CpG基序刺激的细胞类型。这些细胞的活化然后导致了免疫刺激性级联反应,导致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嗜细胞的成熟、分化和增殖。因此,具有CpG基序的寡聚核苷酸现在被试验作为佐剂以增强免疫接种。由于其免疫刺激效应,它们也被讨论用在对抗感染和癌症治疗中作为潜在的治疗方法。此外,由于它们导致产生了TH1占主导的免疫介质,它们也被试验用于过敏和哮喘的治疗中。某些CpG-ODN的效果目前正在临床研究中进行试验。
本申请人的工作已经能够显示出CpG-ODN对皮肤有免疫抑制效应。据此产生了专利申请(WO 2004/012688)。
在去年期间,已经发现依赖于序列和骨架(硫代磷酸酯、磷酸二酯或混合体),CpG基序在它们的免疫刺激效应的概况和动力学方面有显著的差别。因此,区分了三个主要的CpG-ODN类别:CpG-A-(也称为CpG-D)、CpG-B-(也称为CpG-K)和CpG-C-ODN。
CpG-A的结构特征为嵌合的骨架:5’和3’末端为硫代磷酸酯所修饰以增加对核酸酶的稳定性,而中间区域由未修饰的磷酸二酯构成。未修饰的磷酸二酯寡聚核苷酸在体内会被内源的核酸酶非常快地降解。对磷酸二酯骨架的化学修饰、即所谓的硫代磷酸酯修饰、使ODN(Oligo-Deoxynucleotide,寡聚脱氧核苷酸)对核酸酶的稳定性得到增加。在硫代磷酸酯修饰中,磷酸基团中不参与成键的氧原子被硫原子所取代。
在大多数情况下,CpG-A-ODN只有一个CpG基序,它包埋在回文序列中。此外,它们在5’-和3′-末端具有鸟嘌呤序列,这对于寡聚核苷酸的吸收和细胞内定位可能是重要的。CpG-A-ODN效应的特征是诱导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分泌IFN-α,它间接地促进了抗原呈递细胞的成熟,并仅仅微弱地活化B细胞。
CpG-B-ODN具有硫代磷酸酯骨架,通常具有两个或多个CpG基序。在5′末端通常是TCGTCG基序。与CpG-A相反,CpG-B在pDC中仅诱导IFN-α非常弱的产生。因此,与CpG-A相比,CpG-B对T细胞、NK细胞、γ/δ 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IFN依赖性的次级效应非常不显著。但是,CpG-B-ODN导致相当多的B细胞活化(增殖、IgM和细胞因子产生)。
在某种意义上,CpG-C-ODN由CpG-A-和CpG-B-ODN的混合物构成。与CpG-B-ODN类似,它们具有硫代磷酸酯骨架,通常具有两个或多个CpG基序。在5′末端通常有TCGTCG基序。与CpG-A-ODN类似,它们含有包埋在回文序列中的中央CpG基序。但是,它们缺少鸟嘌呤序列。CpG-C-ODN效应的特征是它们合并了A型和B型的多种刺激性性质。因此,它们既导致了诱导pDCs分泌IFN-α,又导致B细胞的活化。
但是,在皮肤上使用CpG-ODN作为抗炎剂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在IV型接触超敏反应(通过2,4-二硝基氟苯触发)的鼠模型中,已经显示出在皮下给药CpG-ODN后,反应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不具有CpG基序的对照ODN不显示出效应。作者的结论是CpG-ODN可能能够使T细胞介导的皮肤紊乱恶化(Akiba H,Satoh M,Iwatsuki K,Kaiserlian D,Nicolas JF,Kaneko F:CpG immunostimulatory sequencesenhance contact hypersensitivity responses in mice(CpG免疫刺激序列在小鼠中增强了接触超敏反应).J Invest Dermatol;123:488-493,2004)。在局部使用CpG-ODN的情况下,实际上可能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在深深刺入皮肤的情况下,它们刺激了免疫细胞,因此甚至导致了炎症性皮肤紊乱的恶化。
这些发现只在有限的程度上有意义,因为鼠和人的系统在对CpG-ODN的识别方面具有显著的区别,可以参见Anja Marschner的论文1.8.5章节的29和30页,在线版本可以从http://edoc.ub.uni-muenchen.de/archive/00002874/01/Marschner Anja K.pdf获得。
已经发现只包括鸟嘌呤核苷酸的ODN(多聚鸟苷同型聚合物)对于皮肤细胞具有强烈的免疫抑制效应(DE 10361502)。
但是,由于核苷酸的性质,这些ODN难以合成生产(在合成过程中偶联效率低),此外,它们具有形成凝胶状二级和三级结构的趋势,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这些ODN的药用合成。结果,ODN被配制成有效的药物制剂的能力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但是,对于新的、可局部使用、同时又尽可能避免了现有方法的特定缺点和/或风险的免疫抑制剂,有着强烈的需求。
令人吃惊的是,发现了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在局部应用中对皮肤表现出了免疫抑制效应。此外,由于低的鸟嘌呤含量,它们比多聚鸟苷同型聚合物更容易以适合于药物的方式生产。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上皮组织,特别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炎症改变的上皮组织的美容或药物制剂,这些制剂的特征是包含了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
本发明的制剂可以包含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以及与其它适合的、特别是抗炎症的活性成分(例如类皮质激素)的组合。
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应该被理解为核酸:
不含有CpG基序,并且
含有至少一个可以折叠回自身的序列,其中两个基本上镜像对称的部分序列形成茎,位于这两部分序列之间的区域形成环。茎基本上具有Watson-Crick碱基配对。
DNA序列被理解为意味着一串描述它的符号。更准确来说,它定义了其碱基的线性序列,因此基本上确定了DNA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链也被称为DNA的一级结构。
在自然界中,DNA极少以单个链形式存在。相反,能够形成位于同一条DNA链上的单个碱基之间的配对。然后该DNA链被称为折叠回自身。配对主要在互补的碱基之间(例如A和T、C和G)形成,但是也在其它碱基之间形成(非常少见)。
就此而论,术语镜像对称部分序列应该被理解为意味这本发明的ODN含有至少两个部分序列,它们适合于通过部分序列或这些部分序列的区域的碱基配对形成双链区域、即所谓的茎,其中优选情况下这些部分序列的碱基彼此是大部分或基本上互补的。具体来说茎具有Watson-Crick碱基配对。
现在DNA的二级结构描述了哪些碱基与哪些碱基配对。因此,它比序列含有更多的信息。在所谓的茎(那些仅由碱基配对构成的连贯的结构)与被称为环的所有其它的排列之间有区别。
在优选情况下,基本上通过互补碱基的Watson-Crick碱基配对形成茎的基本上镜像对称的两个部分序列每个具有至少2个、优选3个或以上、特别优选3到10个核苷酸。另外,优选情况下环的长度为至少2个、优选3个或以上碱基,这意味着在形成茎的两个部分序列之间具有至少2个、优选3个或以上没有进入碱基配对的碱基。
序列是否能够形成茎环结构可以使用适当的计算机程序进行预测,例如使用来自Michael Zuker的程序“Mfold”,它可以在URLhttp://www.bioinfo.rpi.edu/applications/mfold/old/dna/forml.cgionline下使用(2006年1月30日的3.1版本)(web server for nucleic acid foldingand hybridization prediction(用于核酸折叠和杂交预测的Mfold网络服务器).Nucleic Acids Res.31(13),3406-15,(2003))。
优选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在茎的5′末端和/或3′末端含有富含C、G或I的序列,其中C、G或I的含量在25%到100%的范围内,优选在50%到100%、特别优选在75%到100%的范围内,非常特别优选为100%(即同型聚合物)。
富含C、G或I、特别优选是富含G的序列的长度优选在2到12个核苷酸的范围内,特别是在2到10个核苷酸的范围内,优选在2到8、特别优选在2到6、非常特别优选在4到6个核苷酸的范围内。富含C、G或I、特别优选是富含G的序列可以只安排在茎的一侧(这种情况下优选在3′末端),也可以、同时也是特别优选安排在茎的两侧。
如果富含C、G或I、特别优选是富含G的序列被安排在茎的两侧,可以出现对称的排列(富含C、G或I的序列彼此准确地相对),也可以出现不对称的排列(富含C、G或I的序列不是彼此准确地相对)。优选为不对称排列。
优选为多聚次黄嘌呤同型聚合物、多聚胞嘧啶同型聚合物或多聚鸟嘌呤同型聚合物;特别优选是多聚次黄嘌呤同型聚合物或多聚鸟嘌呤同型聚合物。非常特别优选是多聚鸟嘌呤同型聚合物。这里,C是胞嘧啶、G是鸟嘌呤、I是次黄嘌呤。
在特定程度上优选的是在茎的5′末端有4个鸟嘌呤、在茎的3′末端有6个鸟嘌呤的排列。
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长度为10到100、特别是10到40、优选为10到30、优选为13到27、非常特别优选为16到24个核苷酸。
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可以是真核或原核来源的(也可以是水解的或部分水解的)。但是,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合成的DNA。
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可以完全地(所有核苷酸)或部分地(只有某些核苷酸)以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被化学修饰:
核苷间桥的变化:将磷酸二酯改变为甲基膦酸酯、氨基磷酸酯、硫代磷酸酯(PTO)或羟胺;
糖组分的变化:将核糖改变为各种吡喃己糖或吡喃戊糖或2’-脱氧核糖的3’-5’-碳环桥衍生物;
链骨架的改变:将基于糖-磷酸单元的聚酯链改变为基于氨基酸衍生物例如N-(2-氨基乙基)甘氨酸单元的氨甲酰链。
根据本发明,特别优选的是硫代磷酸酯-磷酸二酯混合聚合物。
对于本发明的目的来说,上皮组织首先被理解为意味着覆盖着身体的外表面的皮肤(包括下皮层、真皮、表皮),其次是中空器官和体腔的衬垫组织,包括子宫和口腔的上皮。具体来说,应该包括皮肤和粘膜(特别是结膜、口腔、鼻腔、阴道和肠道粘膜)。特别优选使用在角质化的上皮上。
对于本发明目的来说,“炎症性改变”意味着“受到急性或慢性炎症的影响”。炎症可以由生物学(例如病原体、自身免疫反应、TNF)、化学(例如毒药、刺激物)或物理学(例如紫外辐射、渗透压变化、机械应激、热应激)损伤或应激物所引起。
急性炎症的特征是突然发作,发展快、急,历时数小时或数天。
急性炎症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发红(由血管舒张引起的变红)、肿块(由炎症渗出液引起的组织膨胀)、灼热(由于通过组织的血流增加引起的发热)、疼痛(神经刺激引起的疼痛)和功能丧失(功能受损)。
急性炎症的各种阶段由下列介质控制:
细胞性介质:生物产生的作用于血管的胺(组胺和血清素)、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白三烯、前列腺素、环前列腺素、血栓烷A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细胞因子(白介素、TNF-α、干扰素)、NO
血浆介质:补体系统、凝血和纤溶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最熟知的急性炎症形式是渗出性炎症、浆液性炎症、纤维蛋白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出血性炎症、坏死性和溃疡性炎症、坏疽性炎症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炎症。
相反,慢性炎症典型情况下进程长(数周、数月或数年),隐伏发作,症状逐渐发展,特别是损伤持久。
本发明的制剂特别适合于预防和治疗下列炎症性变化、紊乱或不希望的症状:与炎症相关的衰老过程、牛皮癣、特应性湿疹、脂溢性湿疹、硬皮病、“干皮”、斑秃、白癜风、大泡性疾病、红斑狼疮、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辐射诱导的、特别是紫外线诱导的皮肤炎症、毒物接触性湿疹、粘膜刺激和炎症、特别是鼻刺激、以及外阴阴道炎、唇干裂和表皮屏障的功能性紊乱,它们列于WO 98/32444的第2页中,在此以其全文引为参考。
正如上文已经提到的那样,CpG-ODN能够诱导Th1免疫反应或增强该反应。Non-CpG-ODN(不带有CpG基序的ODN)可以用于治疗Th1介导的反应,因为它们刺激Th2免疫反应,因此抑制了Th1介导的反应。现在已经发现Th2介导的反应也能够用本发明的non-CpG-ODN治疗。
根据本发明可以被治疗的Th2介导的紊乱具体来说包括了特应性的紊乱,特别是花粉热、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特应性湿疹)、外源性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肠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以及其它过敏性皮肤病。
优选在本发明的制剂的帮助下治疗的牙龈(口腔粘膜)的炎症性疾病是牙周病。牙周病是感染性疾病,在大多数情况下由细菌Porphyramonas gingivalis、福氏拟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amcomitans引起。细菌的存在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的前提条件。细菌持续地释放有害物质、主要是脂多糖,激活了宿主的免疫系统,从而触发了单核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和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前炎性细胞因子例如IL-1β和TNF-α又反过来活化了组织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它们又增加了MMPs的释放。被活化的巨嗜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又进一步减少了TIMPs(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的表达。结果是MMPs净活性的增加以及周围组织的破坏。
在牙周病的起始阶段,作为MMP介导的促发在牙龈和压根表面之间形成的少量结合的上皮组织的结果,形成了小窝,这使细菌得以进入深层,从而使得疾病发展。因此,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破坏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病的有前景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制剂的帮助下导入上皮组织的核酸对上皮组织中过量的免疫反应产生了抑制,这样在胶原蛋白的装配和降解之间就产生了被调节的平衡。
与类固醇疗法相反,在使用本发明的制剂时,由于茎环结构是天然存在的DNA二级结构,因此不必考虑不希望有的效应。
根据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制剂被局部应用于上皮组织。
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可以以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化学合成,或者也可以从生物来源获得,特别是从细菌获得。
用于特别是皮肤的配方中的核酸的有效性依赖于核酸在皮肤活细胞中的可获得性。并不总是能够保证大分子穿过角质层(皮肤的天然屏障)进入皮肤。但是,包装在脂质体中的核酸可以穿过皮肤模型的角质层。因此,本发明的制剂优选为其中包含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并包装在脂质体中。同样,优选的制剂含有其它适合的载体系统,例如基于纳米技术的系统或穿透增强剂(例如尿素、氮酮(azone)或DMSO)。
适合的脂质体特别优选按照DE-A-197 40 092中的描述进行生产,该专利申请在此以其全文引为参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来预防和/或治疗上皮组织的应用,特别是预防和/或治疗炎症性改变的上皮组织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特别用于生产预防和/或治疗炎症性改变的上皮组织的美容或药物制剂的方法,其特点为将本发明的制剂中描述的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与适合于美容和制药的相容的载体混合。
本发明的其它主题是含有本发明的制剂中描述的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的织物柔软剂、手工洗涤组合物、皮肤和头发护理组合物、染发剂或手工洗碗组合物。
对于本发明目的来说,优选情况下将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被导入或掺入美容或药物制剂或织物柔软剂、手工洗涤组合物、手工洗碗组合物或身体护理组合物中。
根据配方的类型,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可以含有至少一种其它的助剂或添加剂,例如油、保护胶体、润滑剂、抗氧化剂和/或乳化剂。
在分散系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悬浮液或乳化液的情况下,另外使用生理相容的油是有利的,例如芝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大豆油或花生油、中链植物性脂肪酸酯或鱼油、例如鲭鱼油、鲱鱼油或鲑鱼油。
为了增加活性成分对氧化降解的稳定性,加入稳定剂例如α-生育酚、叔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羟基苯甲醚、抗坏血酸或乙氧喹是有利的。
可用于本发明的不具有CpG基序、但含有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可以由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适当的方式进行改造和改变。
本发明的织物柔软剂、手工洗涤组合物、和手工洗碗组合物,以及美容制剂、身体和头发护理组合物、染发剂,例如洗发香波、美发乳、泡沫浴液、淋浴液、膏、凝胶、洗液、含乙醇的和水性/含乙醇的溶液、乳剂、蜡/脂肪块、棒状制剂、粉末或软膏等,依赖于配方的类型,作为助剂和添加剂可以含有温和的表面活性剂、油体、乳化剂、超脂剂(superfatting agents)、珠光蜡、浓度调节剂、增稠剂、聚合物、硅酮化合物、脂肪、蜡、稳定剂、生物产生的活性成分、除味剂、止汗剂、去头屑剂、成膜剂、膨胀剂、UV防晒因子、抗氧化剂、水溶助长剂、防腐剂、驱虫剂、自黝黑剂、增溶剂、芳香油、染料等。
适合的温和的、即与皮肤特别相容的表面活性剂的典型例子是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酯、甘油单硫酸酯、单和/或双烷基磺酸琥珀酸酯、脂肪酸羟乙磺酸酯、脂肪酸肌氨酸酯、脂肪酸氨基乙磺酸酯、脂肪酸谷氨酸酯、α-烯烃磺酸盐、羧酸醚、烷基寡聚葡糖苷、脂肪酸葡萄糖酰胺、烷基氨基甜菜碱和/或蛋白脂肪酸缩合物,后者优选基于小麦蛋白。
适合的油体例如基于具有6到18个、优选8到10个碳原子的脂肪醇的Guerbet醇,线性C6-C22脂肪酸与C6-C22脂肪醇形成的酯、支链C6-C13羧酸与线性C6-C22脂肪醇形成的酯,例如肉豆蔻酸肉豆蔻酯、棕榈酸肉豆蔻酯、硬脂酸肉豆蔻酯、异硬脂酸肉豆蔻酯、油酸肉豆蔻酯、二十二烷酸肉豆蔻酯、芥子酸肉豆蔻酯、肉豆蔻酸鲸蜡酯、棕榈酸鲸蜡酯、硬脂酸鲸蜡酯、异硬脂酸鲸蜡酯、油酸鲸蜡酯、二十二烷酸鲸蜡酯、芥子酸鲸蜡酯、肉豆蔻酸硬脂醇酯、棕榈酸硬脂醇酯、硬脂酸硬脂醇酯、异硬脂酸硬脂醇酯、油酸硬脂醇酯、二十二烷酸硬脂醇酯、芥子酸硬脂醇酯、肉豆蔻酸异硬脂醇酯、棕榈酸异硬脂醇酯、硬脂酸异硬脂醇酯、异硬脂酸异硬脂醇酯、油酸异硬脂醇酯、二十二烷酸异硬脂醇酯、油酸异硬脂醇酯、肉豆蔻酸油醇酯、棕榈酸油醇酯、硬脂酸油醇酯、异硬脂酸油醇酯、油酸油醇酯、二十二烷酸油醇酯、芥子酸油醇酯、肉豆蔻酸二十二烷醇酯、棕榈酸二十二烷醇酯、硬脂酸二十二烷醇酯、异硬脂酸二十二烷醇酯、油酸二十二烷醇酯、二十二烷酸二十二烷醇酯、芥子酸二十二烷醇酯、肉豆蔻酸芥子醇酯、棕榈酸芥子醇酯、硬脂酸芥子醇酯、异硬脂酸芥子醇酯、油酸芥子醇酯、二十二烷酸芥子醇酯和芥子酸芥子醇酯。
同样适合的还有线性C6-C22脂肪酸与支链醇、特别是2-乙基已醇形成的酯、羟基羧酸与线性或支链C6-C22脂肪醇形成的酯、特别是二辛基苹果酸酯、线性和/或支链脂肪酸与多元醇(例如丙二醇、二元醇或三元醇)和/或Guerbet醇形成的酯、基于C6-C10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基于C6-C18脂肪酸的液态甘油单/二/三酯、C6-C22脂肪醇和/或Guerbet醇与芳香族羧酸、特别是苯甲酸形成的酯、C2-C12二羧酸与具有1到22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链醇或具有2到10个碳原子和2到6个羟基的多元醇形成的酯、植物油、支链伯醇、取代的环己烷、线性和支链的C6-C22脂肪醇碳酸酯、Guerbet碳酸酯、苯甲酸与线性和/或支链C6-C22醇形成的酯(例如FinsolvTN)、每个烷基基团具有6到22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链、对称或不对称的二烷基酯、与多元醇形成的环氧化的脂肪酸酯的开环产物、硅酮油和/或脂肪族或脂环族羧酸例如角鲨烷、鲨烯或二烷基环己烷。
适合的乳化剂例如来自下列组中的至少一个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2到30mol环氧乙烷和/或0到5mol环氧丙烷与具有8到22个碳原子的线性脂肪醇、具有12到2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在烷基基团中具有8到15个碳原子的烷基酚、和在烷基基团中具有8到22个碳原子的烷基胺的加成产物;
1到30mol环氧乙烷与甘油加成产生的C12/18脂肪酸单酯和二酯;
具有6到22个碳原子的饱和和未饱和脂肪酸的甘油单和二酯和脱水山梨醇单和二酯及其环氧乙烷加成产物;
在烷基(烯基)基团中具有8到22个碳原子的烷基和/或烯基的单和寡糖苷及其乙氧化类似物;
15到60mol环氧乙烷与蓖麻油和/或氢化蓖麻油的加成产物;
多元醇以及特别是聚甘油酯;
2到15mol环氧乙烷与蓖麻油和/或氢化蓖麻油的加成产物;
基于线性、支链、不饱和的或饱和的C6/22脂肪酸、蓖麻油酸、和12-羟基硬脂酸与甘油、聚甘油、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糖醇(例如山梨醇)、烷基糖苷(例如甲基糖苷、丁基糖苷、月桂基糖苷)和多聚糖苷(例如纤维素)的偏酯;
单、双和三烷基磷酸酯和单、双和/或三PEG烷基磷酸酯及其盐;
羊毛蜡醇;
聚硅氧烷-聚烷基-聚醚共聚物和相应的衍生物;
如同DE 1165574 PS中那样的季戊四醇、脂肪酸、柠檬酸和脂肪醇的混合酯,和/或具有6到2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甲基葡萄糖和多元醇、优选为甘油或聚甘油的混合酯;
聚亚烷基二醇,以及
碳酸甘油酯。
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与脂肪醇、脂肪酸、烷基酚、甘油单和二酯、以及脱水山梨醇单脂肪酸和二脂肪酸酯或蓖麻油的加成产物是已知的、可商业购买的产物。
它们是同系物混合物,其平均烷氧基化程度对应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与加成反应所进行的底物的定量比率。从DE 2024051 PS中知道环氧乙烷与甘油加成形成的C12/18-脂肪酸单和二酯产物可以作为加脂剂用于美容制剂。
烷基和/或烯基单和寡糖苷的制备和应用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具体来说,它们的制备是通过将葡萄糖或寡糖与具有8到18个碳原子的伯醇反应来进行的。对于糖苷基团来说,其中一个环状糖基团与脂肪醇形成糖苷键的单糖苷、或寡聚化程度多达优选大约8的寡聚糖苷是适合的。这里的寡聚化程度是基于这种技术产物的常规的同系物分布情况获得的统计上的平均值。
适合的聚甘油酯的典型例子是聚甘油基-2二聚羟基硬脂酸酯(DehymulsPGPH)、聚甘油基3-二异硬脂酸酯(LameformTGI)、聚甘油基-4异硬脂酸酯(IsolanGI 34)、聚甘油基-3油酸酯、二异硬脂酰聚甘油基-3二异硬脂酸酯(IsolanPDI)、聚甘油基-3甲基葡萄糖二硬脂酸酯(Tego Care450)、聚甘油基-3蜂蜡(Cera Bellina)、聚甘油基-4癸酸酯(Polyglycerol Caprate T2010/90)、聚甘油基-3鲸蜡醚(ChimexaneNL)、聚甘油基-3二硬脂酸酯(CremophorGS 32)和聚甘油聚蓖麻醇酸酯(AdmulWOL 1403)以及聚甘油基二元脂肪酸(dimerate)异硬脂酸酯,及其混合物。
此外,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作乳化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用于指那些在分子中带有至少一个季铵基团和至少一个羧酸基团和一个磺酸基团的表面活性化合物的术语。特别适合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所谓的甜菜碱,例如N-烷基-N,N-二甲基铵氨基乙酸酯,例如椰油烷基二甲基铵氨基乙酸酯、N-酰基氨基丙基-N,N-二甲基铵氨基乙酸酯、例如椰油酰基氨基丙基二甲基铵氨基乙酸酯和2-烷基-3-羧甲基-3-羟乙基咪唑啉,在每种情况下在烷剂或酰基基团中含有8到18个碳原子,以及椰油酰基氨基乙基羟乙基羧甲基氨基乙酸酯。特别优选的是脂肪酰胺衍生物,在CTFA命名下称为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同样适合的乳化剂是两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被理解为意味着那些在分子中除了C8/18烷基或酰基基团外,还含有至少一个游离的氨基基团和至少一个羧酸基团或-SO3H基团、并且能够形成内盐的表面活性化合物。适合的两性表面活性剂的例子是N-烷基甘氨酸、N-烷基丙酸、N-烷基氨基丁酸、N-烷基亚氨基二丙酸、N-羟乙基-N-烷基酰胺基丙基甘氨酸、N-烷基牛磺酸、N-烷基肌氨酸、2-烷基氨基丙酸和烷基氨基乙酸,在每种情况下在烷基基团中含有大约8到18个碳原子。特别优选的两性表面活性剂是N-椰油烷基氨基丙酸酯、椰油酰基氨基乙基氨基丙酸酯和C12/18-酰基肌氨酸。除了两性表面活性剂之外,季铵乳化剂也是适合的,其中那些季铵酯类(ester quat type)、特别是甲基季铵化的二脂肪酸三乙醇胺酯的盐,是特别优选的。
可以使用的超脂剂是例如羊毛脂和卵磷脂、以及聚乙氧基化或酰化的羊毛脂和卵磷脂衍生物、脂肪酸多元醇酯、甘油单酯和脂肪酸烷醇酰胺这样的物质,后者也用作泡沫稳定剂。
适合的珠光蜡是例如:烷撑二醇酯,特别是乙乙二醇二硬脂酸酯;脂肪酸烷醇酰胺,特别是椰子脂肪酸二乙醇胺;偏甘油酯,特别是单硬脂酸甘油酯;多元的、任选可以是羟基取代的羧酸与具有6到22个碳原子的脂肪醇形成的酯,特别是酒石酸长链醇酯;脂类物质,例如脂肪醇、脂肪酮、脂肪醛、脂肪醚和脂肪碳酸盐,它们总共含有至少24个碳原子,特别是月桂酮和二硬脂基醚;脂肪酸,例如硬脂酸、羟基硬脂酸或二十二烷酸,具有12到22个碳原子的烯烃环氧化物与具有12到22个碳原子的脂肪醇和/或具有2到15个碳原子和2到10个羟基基团的多元醇的开环产物,及其混合物。
适合的浓度调节剂是具有12到22个、优选16到18个碳原子的一级脂肪醇或羟基脂肪醇,也可以是偏甘油酯、脂肪酸或羟基脂肪酸。优选的是这些物质与烷基寡糖苷和/或具有同样链长的脂肪酸N-甲基葡萄糖酰胺和/或聚甘油聚-12-羟基硬脂酸酯的组合。
适合的增稠剂例如aerosil grades(亲水二氧化硅)、多糖特别是黄原胶、瓜耳胶、琼脂、藻酸盐和纤基乙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也可以是相对高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单和二脂肪酸酯、聚丙烯酸(例如来自Goodrich的Carbopols或来自Sigma的Synthalens)、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例如乙氧化的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与多元醇例如季戊四醇或三甲基丙烷形成的酯,具有狭窄的同系物分布的脂肪醇乙氧化物或烷基寡糖苷、以及电解质例如氯化钠和氯化铵。
适合的阳离子聚合物例如阳离子纤维素衍生物例如可以从Amerchol在Polymer JR 400名称下获得的羟乙基纤维素季铵盐、阳离子淀粉、二烯丙基铵盐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乙烯基吡硌烷酮/乙烯基咪唑聚合物的季铵盐例如Luviquat(BASF)、聚乙二醇与胺的缩合产物、胶原多肽的季铵盐例如月桂基dimonium羟丙基水解的胶原蛋白(LamequatL/Grünau)、小麦多肽的季铵盐、聚乙烯亚胺、阳离子硅酮聚合物例如amidomethicones、己二酸和二甲基氨基羟基丙基二乙烯三胺的共聚物(Cartaretins/Sandoz)、丙烯酸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共聚物(Merquat550/Chemviron)、例如在FR 2252840 A中描述的聚氨基聚酰胺及其交联的水溶性聚合物、阳离子几丁质衍生物例如任选是微晶体形式分布的壳聚糖季铵盐、二卤代烯烃例如二溴丁烷与双二烷基胺例如双二甲基氨基-1,3-丙烷的缩合产物、阳离子瓜尔胶例如来自Celanese的JaguarCBS、JaguarC-17、JaguarC-16、季铵铵盐聚合物例如来自Miranol的MirapolA-15、MirapolAD-1、MirapolAZ-1。
适合的阴离子、两性离子、两性和非离子性聚合物是例如乙酸乙烯酯/巴豆酸共聚物、乙烯基吡硌烷酮/丙烯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马来酸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共聚物、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酯、未交联的聚丙烯酸和与多元醇交联的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酸共聚物、辛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基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基酯/乙烯基己内酰胺三元共聚物、以及可以是衍生的纤维素醚和硅酮。
适合的硅酮化合物是例如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环状硅酮、以及氨基、脂肪酸、醇、聚醚、环氧、氟、糖苷和/或烷基修饰的硅酮化合物,其在室温下可以处于液态或树脂形式。也适合的是西甲硅油(simethicone),它是平均链长为200到300个二甲基硅氧烷单位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水合硅酸盐的混合物。关于适合的挥发性硅酮的详细综述由Todd等在Cosm.Toil.91,27(1976)中另外给出。
典型的脂肪的例子是甘油酯,适合的蜡尤其是天然蜡,例如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日本蜡、西班牙草蜡、软木蜡、guaruma蜡、水稻胚芽油蜡、甘蔗蜡、小冠椰子蜡、褐煤蜡、蜂蜡、紫胶蜡、鲸蜡、羊毛脂(羊毛蜡)、尾臀蜡、纯地蜡、地蜡、凡士林、石蜡、微晶蜡;化学修饰的蜡(硬蜡)例如褐煤酯蜡、sasol蜡、氢化的霍霍巴蜡以及合成的蜡例如聚烯烃蜡和聚乙二醇蜡。
可以使用的稳定剂是脂肪酸的金属盐,例如硬脂酸或蓖麻醇酸的镁、铝和/或锌盐。
生物产生的活性成分应该被理解为意味着例如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生育酚棕榈酸酯、抗坏血酸、脱氧核糖核酸、视黄醇、红没药醇、尿囊素、植烷三醇、泛酰醇、AHA酸、氨基酸、神经酰胺、拟神经酰胺、精油、植物提取物和维生素复合物。
美容除味剂消除体味,将它们隐藏或消除。体味是皮肤细菌作用于顶浆分泌的汗液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愉快气味的降解产物。因此,除味剂含有作用为抗菌剂、酶抑制剂、吸味剂或气味屏蔽剂的活性成分。
适合被任选加入到本发明的美容制剂中的抗菌剂原则上可以是所有能够有效针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物质,例如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和酯、N-(4-氯代苯基)-N’-(3,4-二氯苯基)脲、2,4,4’三氯-2’-羟基联苯基醚(三氯生)、4-氯-3,5-二甲基苯酚、2,2’-亚甲基双(6-溴-4-氯苯酚)、3-甲基-4-(1-甲基乙基)苯酚、2-苯甲基-4-氯苯酚、3-(4-氯苯氧基)-1,2-丙二醇、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双氯苯双胍己烷(chlorhexidine)、3,4,4’-三氯对称二苯脲(TTC)、抗菌香料、百里酚、百里香油、丁子香酚、丁香油、薄荷醇、薄荷油、金合欢醇、苯氧乙醇、单月桂酸甘油酯(GML)、二甘油单癸酸酯(DMC)、水杨酸N-烷基酰胺例如水杨酸N-辛酰胺或水杨酸N-癸酰胺。
酶抑制剂也可以加入到本发明的美容制剂中。适合的酶抑制剂是例如酯酶抑制剂。优选为柠檬酸三烷基酯,例如柠檬酸三甲基酯、柠檬酸三丙基酯、柠檬酸三异丙基酯、柠檬酸三丁基酯以及特别是柠檬酸三乙基酯(HydagenCAT,Henkel KGaA,Düsseldorf/FRG)。这些物质抑制了酶活性,从而减少了气味的形成。其它适合作为酯酶抑制剂的物质是甾醇硫酸酯或磷酸酯,例如羊毛甾醇、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的硫酸酯或磷酸酯,二羧酸及其酯、例如戊二酸、戊二酸单乙酯、戊二酸二乙酯、己二酸、己二酸单乙酯、己二酸二乙酯、丙二酸和丙二酸二乙酯,羟基羧酸及其酯、例如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或酒石酸二乙酯,以及甘氨酸锌。
适合用作吸味剂的物质是那些能够吸收并基本上留住产味化合物的物质。它们降低了单个成分的分压,因此也降低了它们的扩散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香味保持不受破坏。吸味剂对细菌没有作用。它们作为主要成分包含了例如复合的蓖麻油酸锌盐或特异性的、基本上无嗅的芳香族物质,它们被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称为“固定剂”,例如岩蔷薇或苏合香提取物或某些松香酸衍生物。用作气味屏蔽剂的香料或芳香油除了作为气味屏蔽剂的功能之外,还为除味剂提供了它们独特的香味。值得一提的芳香油例如天然和合成香料的混合物。天然香料从花、茎和叶、果实、果皮、根、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草、针叶和树枝、以及树脂和香脂中提取。动物原料例如麝猫香和海狸香也是适合的。典型的合成香料化合物是酯、醚、醛、酮、醇和烃类的产物。酯类的香料化合物例如乙酸苄酯、对-叔丁基环己基乙酸酯、乙酸芳樟酯、乙酸苯乙酯、苯甲酸芳樟酯、甲酸苄酯、丙酸烯丙基环己基酯、丙酸苯乙酯(styrallyl propionate)和水杨酸苄酯。醚类包括例如苯甲基乙基醚,醛类例如具有8到18个碳原子的链烷醛、柠檬醛、香茅醛、香茅氧基乙醛、仙客来醛、羟基香茅醛、铃兰醛和bourgeonal,酮类例如紫罗兰酮和甲基柏木基酮,醇类例如茴香脑(anethol)、香茅醇、丁子香酚、异丁子香酚、香叶醇、芳樟醇、苯基乙基醇和松香醇,烃类主要包括萜烯和香脂。但是,优选使用不同香料的混合物,它们在一起能够产生令人愉快的香氛。最常被用作芳香化合物的挥发性相对低的精油,也适合作为芳香油,例如紫苏花油、春黄菊油、丁香油、蜂花油、薄荷油、肉桂叶油、椴树花油、杜松子油、香根油、乳香油、枫子香油、岩蔷薇油和熏衣草油。优选使用佛手柑油、二氢月桂烯醇、铃兰醛、新铃兰醛、香茅醇、苯基乙基醇、α-己基肉桂醛、香叶醇、苯甲基丙酮、仙客来醛、芳樟醇、Boisambrene Forte、Ambroxan、吲哚、二氢茉莉酮酸甲酯、sandelice、柠檬油、中国甘桔油、桔油、烯丙基戊基甘醇酸酯、cyclovertal、薰衣草油、香紫苏油、β-突厥酮(damascone)、波旁天竺葵油、水杨酸环己基酯、Vertofix Coeur、Iso-E-Super、FixolideNP、Evernyl、Iraldein gamma、苯乙酸、乙酸香叶醇酯、乙酸苄酯、玫瑰醚、romilat、irotyl和floramat,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止汗剂通过影响外分泌汗腺的活性减少汗液的形成,从而减少腋下的湿度和体味。止汗剂的水性或无水配方通常包含下列成分:
收敛性活性成分,
油脂成分,
非离子型乳化剂,
辅乳化剂,
浓度调节剂,
助剂例如增稠剂或络合剂,以及/或
非水相溶剂,例如乙醇、丙二醇和/或甘油。
适合的收敛性止汗活性成分主要是铝、锆或锌盐。这样的具有止汗活性的适合的活性成分例如氯化铝、水合氯化铝、水合二氯化铝、水合倍半氯化铝及其络合化合物、例如与1,2-丙二醇形成的复合物,羟基尿囊酸铝、酒石酸氯化铝、三氯水合铝锆、四氯水合铝锆、五氯水合铝锆及其复合化合物、例如与氨基酸如甘氨酸形成的复合物。
此外,常规的油溶性和水溶性助剂可以少量存在于止汗剂中。这种油溶性的助剂可以是例如:
·抗炎症的、护肤的或芳香的精油,
·合成的护肤活性成分,以及/或
·油溶性芳香油。
常规的水溶性添加剂是例如防腐剂、水溶性香剂、pH调节剂例如缓冲混合物、水溶性增稠剂例如水溶性的天然的或合成的聚合物,例如黄原胶、羟基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或高分子量聚氧乙烯。
可以使用的去头屑剂是climbazole、octopirox和2-巯基吡啶氧化锌。
常用的成膜剂是例如壳聚糖、微晶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丙烯酸系列的聚合物、季铵纤维素衍生物、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及其盐和类似化合物。
可用于水相的膨胀剂是蒙脱石、粘土矿物、Pemulen和烷基修饰的Carbopol grades(Goodrich)。其它适合的聚合物和膨胀剂可以在R.Lochhead在Cosm.Toil.108,95(1993)中的综述中发现。
UV防晒因子应该被理解为是指例如在室温为液体或晶体的有机物质(光保护过滤剂),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再以较长波长辐射的形式例如热的形式释放出吸收的能量。UVB过滤剂可以是油溶性的或水溶性的。值得一提的油溶性的物质是例如:
·3-苯亚甲基樟脑或3-苯亚甲基降樟脑及其衍生物,例如3-(4-甲基苯亚甲基)樟脑,如同在EP 0693471 B1中描述的那样;
·4-氨基苯甲酸衍生物,优选为2-乙基己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酯、2-辛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酯和戊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酯;
·肉桂酸的酯,优选为4-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基酯、4-甲氧基肉桂酸丙基酯、4-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2-氰基-3,3-苯基肉桂酸2-乙基己基(氰双苯丙烯酸辛酯);
·水杨酸的酯,优选为水杨酸2-乙基己基酯、水杨酸4-异丙基苯甲基酯、水杨酸高薄荷酯(homomenthyl);
·二苯甲酮衍生物,优选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4’-甲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亚苄基丙二酸的酯,优选为4-甲氧基亚苄基丙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
·三嗪衍生物,例如在EP 0818450 A1中描述的2,4,6-三苯胺基(对-碳-2’-乙基-1’-己氧基)-1,3,5-三嗪和辛基三嗪酮,或二辛基丁胺基三嗪酮(UvasorbHEB);
·丙烷-1,3-二酮,例如1-(4-叔丁基苯基)-3-(4’-甲氧基苯基)丙烷-1,3-二酮;
·酮基三环(5.2.1.0)癸烷衍生物,例如在EP 0694521 B1中描述的那些。
适合的水溶性物质是:
·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及其碱金属、碱土金属、铵、烷基铵、烷醇基铵和葡萄糖铵盐;
·二苯甲酮的磺酸衍生物,优选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及其盐;
·3-苯亚甲基樟脑磺酸衍生物,例如4-(2-氧-3-bornylidenemethyl)苯磺酸和2-甲基-5-(2-氧-3-bornylidene)磺酸及其盐。
适合的典型的UV-A过滤剂具体来说是苯甲酰基甲烷的衍生物,例如1-(4’-叔丁基苯基)-3-(4’-甲氧基苯基)丙烷-1,3-二酮、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Parsol 1789)、1-苯基-3-(4’-异丙基苯基)丙烷-1,3-二酮,以及在DE 19712033 A1(BASF)中描述的烯胺化合物。UV-A和UV-B过滤剂当然也可以混合使用。除了指定的可溶性物质之外,被称为细分散金属氧化物或其盐的不溶性光保护色素也适用于此目的。适合的金属氧化物的具体例子是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以及铁、锆、硅、锰、铝和铈的氧化物及其混合物。可以使用的盐是硅酸盐(滑石粉)、硫酸钡或硬脂酸锌。氧化物和盐以色素的形式用于皮肤护理和护肤乳液和装饰性美容制品中。这时颗粒的平均直径应该少于100nm,优选在5到50nm之间,特别是在15到30nm之间。它们可以具有球形的形状,尽管也可以使用具有椭球形状或以其它方式偏离球形形状的颗粒。色素的表面也可以经过处理,即处于亲水化或疏水化的形式。典型的例子是包被的钛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T 805(Degussa)或EusolexT2000(Merck)。这里的适合的疏水性包被剂具体来说是硅酮,特别是三烷氧基辛基硅酮或聚二甲硅氧烷(simethicones)。在防晒组合物中优选使用所谓的微米或纳米=色素。优选使用微米化的氧化锌。其它适合的防紫外线过滤剂可以在P.Finkel在
Figure A20068000412700291
122,543(1996)的综述中发现。
除了前面描述的两组初级防晒物质之外,也可以使用抗氧化类型的次级防晒剂,它们可以中断当紫外线穿透皮肤时引发的光化学反应链。其典型例子是氨基酸(例如甘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及其衍生物、咪唑(例如咪唑丙烯酸)及其衍生物、肽例如D,L-肌肽、D-肌肽、L-肌肽及其衍生物(例如鹅肌肽)、绿原酸及其衍生物、硫辛酸及其衍生物(例如二氢硫辛酸)、金硫代葡萄糖、丙烷基硫尿嘧啶和其它硫醇(例如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半胱氨酸、胱氨酸、胱胺及其糖基、N-乙酰基、甲基、乙基、丙基、戊基、丁基和月桂基、棕榈酰基、油基、γ-亚麻基、胆甾醇基和甘油基酯)及其盐、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二硬脂基硫代二丙酸酰酯、硫代二丙酸及其衍生物(酯、醚、肽、脂类、核苷酸、核苷和盐),以及非常低耐受剂量(例如pmol到μmol/kg)的磺基肟(sulfoximine)化合物(例如丁硫堇(buthionine)磺基肟、高半胱氨酸磺基肟、丁硫堇砜、戊、己、庚硫堇磺基肟),以及(金属)螯合剂(例如α-羟基脂肪酸、棕榈酸、植酸、乳铁蛋白)、α-羟基酸(例如柠檬酸、乳酸、苹果酸)、腐殖酸、胆汁酸、胆汁提取物、胆红素、胆绿素、EDTA、EGTA及其衍生物,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例如γ-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叶酸及其衍生物,泛醌和泛醌醇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例如棕榈酸抗坏血酸酯、磷酸抗坏血酸镁、乙酸抗坏血酸酯),生育酚及其衍生物(例如维生素E乙酸酯),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维生素A棕榈酸酯),以及安息香树脂的苯甲酸松柏酯、芸香亭酸及其衍生物,α-糖苷芸香苷、阿魏酸、亚糠基葡萄糖醇、肌肽、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苯甲醚、去甲二氢愈创树脂酸(nordihydroguaiacic acid)、nordihydroguararetic acid、三羟基苯丁酮、尿酸及其衍生物、甘露糖及其衍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锌及其衍生物(例如ZnO、ZnSO4)、硒及其衍生物(例如硒代甲硫氨酸)、芪(stilbene)及其衍生物(例如芪氧化物、反式芪氧化物)及其衍生物,以及根据本发明对于这些指定的活性成分来说是适合的衍生物(盐、酯、醚、糖、核苷酸、核苷、肽和脂)。
此外,按照本发明,可以加入化合物来抑制或减轻由紫外线辐射诱导的皮肤紊乱,具体来说是在WO 02/38150中描述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的激活剂(PPAR激活剂),该专利申请在此以其全文引为参考。
为了增加流动性能,也可以使用水溶助长剂,例如乙醇、异丙醇或多元醇。适合此处的多元醇优选具有2到15个碳原子和至少两个羟基基团。多元醇也可以含有其它的官能团,特别是氨基基团。典型的例子是
·甘油;
·烷撑二醇,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以及平均分子量从100到1000道尔顿的聚乙二醇;
·自缩合程度从1.5到10的工业级(technical grade)寡聚甘油混合物,例如一缩二甘油含量为40%到50%重量比的工业级一缩二甘油混合物;
·甲基醇化合物,特别是例如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丁烷、季戊四醇和二季戊四醇;
·低烷基葡糖苷,特别是那些在烷基基团中具有1到8个碳原子的烷基葡糖苷,例如甲基和丁基葡糖苷;
·具有5到12个碳原子的糖醇,例如山梨糖醇或甘露糖醇;
·具有5到12个碳原子的糖,例如葡萄糖或蔗糖;
·氨基糖,例如葡糖胺;
·二醇胺,例如二乙醇胺或2-氨基-1,3-丙二醇。
适合的防腐剂是例如苯氧乙醇、甲醛溶液、对羟苯甲酸酯、戊二醇或山梨酸,以及列于《化妆品条例》(Cosmetics Ordinance)的附件6的A和B部分中的其它类型的物质。适合的驱虫剂是N,N-二乙基-m-甲苯酰胺、1,2-戊二醇或乙基丁基乙酰基氨基丙酸酯,适合的自黝黑剂是二羟丙酮。
可以提到的芳香油是天然的和合成的香料的混合物。天然香料从花(百合、薰衣草、玫瑰、茉莉、苦橙花、香水树)、茎和叶(天竺葵、广藿香、苦橙叶)、果实(茴香子、芫荽、香芹、桧柏)、果皮(佛手柑、柠檬、柑橘)、根(肉豆蔻、当归、芹菜、小豆蔻、姜、鸢尾、菖蒲)、木本植物(松木、檀香、愈创木、柏木、黄花梨木)、草本植物和草(龙蒿、香茅、鼠尾草、百里香)、针叶和树枝(云杉、冷杉、松树、矮松树)、以及树脂和香脂(枫子香、榄香脂、安息香、没药树脂、乳香、opoponax)中提取。动物原料例如麝猫和海狸也是适合的。典型的合成香料化合物是酯、醚、醛、酮、醇和烃类的产物。酯类的香料化合物例如乙酸苄酯、异丁酸苯氧基乙基酯、乙酸对-叔丁基环己基酯、乙酸芳樟酯、乙酸二甲基苯甲基甲醇基酯(dimethylbenzylcarbinyl acetate)、乙酸苯乙酯、苯甲酸芳樟酯、甲酸苄酯、甘氨酸乙基甲基苯基酯、丙酸烯丙基环己基酯、丙酸甲基苯基原酯(styrallyl propionate)和水杨酸苄酯。醚类包括例如苯甲基乙基醚,醛类例如具有8到18个碳原子的线性正构醛、柠檬醛、香茅醛、香茅氧基乙醛、仙客来醛、羟基香茅醛、铃兰醛和bourgeonal,酮类例如紫罗兰酮、α-异甲基紫罗兰酮和甲基柏木基酮,醇类例如茴香脑、香茅醇、丁子香酚、异丁子香酚、香叶醇、芳樟醇、苯基乙基醇和松香醇,烃类主要包括萜烯和香脂。但是,优选使用不同香料的混合物,它们在一起能够产生令人愉快的香氛。通常被用作芳香化合物的挥发性相对低的精油,也适合作为芳香油,例如紫苏花油、春黄菊油、丁香油、蜂花油、薄荷油、肉桂叶油、椴树花油、杜松子油、香根油、乳香油、枫子香、岩蔷薇叶油和熏衣草油。优选使用佛手油、二氢月桂烯醇、铃兰醛、新铃兰醛、香茅醇、苯基乙基醇、α-己基肉桂醛、香叶醇、苯甲基丙酮、仙客来醛、芳樟醇、Boisambrene Forte、Ambroxan、吲哚、二氢茉莉酮酸甲酯、sandelice、柠檬油、中国甘桔油、桔油、烯丙基戊基乙醇酸酯、cyclovertal、薰衣草油、香紫苏油、β-突厥酮、波旁天竺葵油、水杨酸环己基酯、Vertofix Coeur、Iso-E-Super、Fixolide NP、Evernyl、Iraldein gamma、苯乙酸、乙酸香叶醇酯、乙酸苄酯、玫瑰醚、romilat、irotyl和floramat,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可以使用的染料是被批准并适合用于美容目的的物质,例如在Farbstoffkommission der Deutschen Forschungsgemeinschaft(德国研究学会染料委员会)的出版物“Kosmetische Frbemittel”(美容着色剂)(Verlag Chemie,Weinheim,1984,pp.81-106)中列举的那些。这些染料的通常使用浓度占总混合物重量的0.001%到0.1%。
本发明的身体护理组合物也包含牙齿护理组合我和用于口腔卫生护理的常用组合物(口腔护理产品)。
牙膏中典型包含例如:
清洁和研磨体,例如白垩、二氧化硅、氢氧化铝、硅酸铝、焦磷酸钙、磷酸二钙、不溶性偏磷酸钠或合成树脂粉末,
保湿剂,例如甘油、1,2-丙二醇、山梨醇、木糖醇和聚乙二醇
粘合剂和浓度调节剂,例如天然的和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以及天然物质的水溶性衍生物,例如纤维素醚、层状硅酸盐、细硅粉(二氧化硅气凝胶、烘过的(fumed)二氧化硅)
香料,例如薄荷油、留兰香油、桉树油、茴香籽油、小茴香油、页蒿子油、乙酸薄荷酯、肉桂醛、茴香脑、香兰素、百里酚,以及这些与其它天然和合成香料的混合物
甜味剂,例如糖精钠、环己氨基磺酸钠、阿斯巴甜、安赛蜜、甜叶菊苷、应乐果甜蛋白、甘草甜素、对乙氧基苯脲(dulcin)、乳糖、麦芽糖或果糖
防腐剂和抗微生物物质,例如对羟基苯甲酸酯、山梨酸钠、三氯生、六氯酚、苯基水杨酸酯、百里酚等
色素,例如二氧化钛或用于产生着色条纹的色素染料
缓冲物质,例如一元、二元或三元碱金属磷酸盐、柠檬酸/柠檬酸钠
伤口愈合和抗炎症活性成分,例如尿囊素、尿素、甘菊环、泛醇、乙酰水杨酸衍生物、植物提取物、维生素例如视黄醇或生育酚。
助剂和添加剂的总分数可以占组合物重量的1%到50%、优选5%到40%。美容和身体护理组合我可以通过常规的冷或热工艺来生产;优选使用相转变温度方法。
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并不对其构成限制。
实施例1
在使用角质细胞株(HaCaT)的体外模型中,同时测量基础的和诱导的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是可能的。在列出的实施例1a到1d中,研究了ODN对HaCaT细胞基础的IL8分泌的影响。为此,将细胞在培养基(含有5%胎牛血清、2mM来自GibcoTM的Glutamax I和100 U/l青霉素/链霉素的Hanks基础培养基)中保温18到20小时,培养基中含有所述的ODN(终浓度4μM)或不含ODN(对照)。细胞上清液被短时间离心出来,通过ELISA方法测定IL8浓度。然后计算相对的IL8分泌(与对照相比)。对于每个实验来说,测量至少三个样品的IL8值,每个实验至少进行三次。在每种情况下,给出来自独立实验的平均值和相应的标准偏差。在Student’s t-检验的帮助下确定差异(除非特别说明,都是指样品相对于对照的差异)的统计显著性,并给出相应的p值。
实施例1a(使用CpG的对比实施例):
正如可以在图1中看到的那样,与B类(2084(B))和C类(M362(C))CpG ODN相比,CpG-A-ODN的典型代表(1585(A))导致了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相当显著的降低。其抑制与20G-PTO(Poly-G,20个单体长,PTO骨架)的抑制相当,明显大于20C-PTO(Poly-C,20个单体长,PTO骨架)的抑制。这里的抗炎症效应不依赖于CpG基序,因为GpC对照(2118(ConA))显示出相似强的效应。
与相应的GpC对照相似,CpG-A-ODN通常具有嵌合的骨架,在末端只含有硫代磷酸酯键。它们具有回文序列,在CpG-A-ODN的情况下,CpG基序被包埋在其中,通过它可以形成茎环结构。可能是由于空间的原因,假定的茎环结构区域中的磷酸二酯键对于最佳效应来说是重要的。此外,它们在5’-和3′-末端具有鸟嘌呤序列。图2显示了ODN 2118(ConA)的预测的结构。
实施例1b
在2118(ConA)的例子中,研究了参数茎环结构、硫代磷酸酯/磷酸二酯在骨架中的分布、以及鸟嘌呤序列的长度和数量的影响。正如在图3中可以看到的那样,改变茎环结构,同时保持鸟嘌呤序列和相应的硫代磷酸酯/磷酸二酯键,对于寡聚核苷酸的抗炎症效果几乎没有影响。改变环(2118-11)的碱基组成、或将“茎”结构从3个碱基对延长到5个碱基对(2118-13),与将环从4个碱基对延长到7个碱基对(2118-12)一样,只导致了HaCaT细胞的基础IL8水平降低的轻微的改变。对序列进行相当大的改变、同时保持茎环结构(2118(ConA)-P),也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用胸腺嘧啶序列替换茎环结构(SS-126)导致了抗炎症潜力的显著损失。这突显了该二级结构对于这些寡聚核苷酸的效力的重要性。
实施例1c
硫代磷酸酯和磷酸二酯键的位置对于这类ODN的效应也是重要的。正如在图4中可以看到的那样,除了2118(ConA)的硫代磷酸酯键之外,在环(2118-1)中也具有同样的键的同样序列的ODN,与2118(ConA)相比导致了HaCaT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较低的降低。对于具有同样序列并只含有硫代磷酸酯键的ODN(2118(ConA)-PTO)来说,也是同样。但是,如果PTO/PDE的分布发生变化,使得磷酸二酯键位于假定的环中,而分子的其余部分还含有硫代磷酸酯(2118-2),那么能够再次获得与2118(ConA)同样的效果。
在环区域中的硫代磷酸酯键由于柔性不够,对于茎环结构的形成来说将是不利的。因此,在2118-1和2118(ConA)-PTO的情况下,茎环结构的形成可以被硫代磷酸酯键所阻碍。因为这明显导致了效应的损失,因此支持了茎环结构对该类ODN的最佳效应的重要性。该二级结构通过将ODN的5’-和3′-末端的鸟嘌呤序列“带到一起”,可能具有有利的效应。
从只由磷酸二酯键组成的2118(ConA)衍生的ODN,在降低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方面显示出了显著的降低效果(2118(ConA)-PDE)。这可能是由于已知的与硫代磷酸酯或磷酸二酯/硫代磷酸酯混聚物相比,磷酸二酯的较低的稳定性造成的。
实施例1d
这类ODN的抗炎症效应的其它重要参数是5’-和3′-末端的鸟嘌呤序列的数量和长度。被试验以确定这些参数的ODN都衍生自2118(ConA)。序列改变被限制于末端的鸟嘌呤序列,其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或多个鸟嘌呤被腺嘌呤和/或胸腺嘧啶所取代。ODN中的硫代磷酸酯和磷酸二酯键的分布保持不变,ODN的长度也不变。为了更好地定向,在标名分子时将鸟嘌呤的数量也标注在括号中。2118(ConA)在5′末端有4个鸟嘌呤,在3′末端有6个鸟嘌呤。例如在2118-(4-0)的情况下,3′末端的所有鸟嘌呤已经被胸腺嘧啶和腺嘌呤所取代,5′末端的4个鸟嘌呤保持不变,这反映在符号“(4-0)”中。这种方法同样使用在图5到图10描述的所有实验中。
正如在图5中可以看到的那样,省略3’-或5′-末端的两个鸟嘌呤序列中的一个导致了效应的损失,不论是用哪种碱基进行取代。如果3’-末端的6个鸟嘌呤序列丢失,效应的损失特别显著。省略5’-末端的4个鸟嘌呤序列对于抗炎症效应具有影响显著性较小。对于这种差异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不仅是两个鸟嘌呤序列的长度不同,而且是它们在5’-末端或3’-末端的位置。如果序列位于3’-末端,那么与同样的序列位于5’-末端相比,ODN将导致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更大的降低(图6)。
除了一个或两个鸟嘌呤序列的位置和存在之外,相应的序列的长度对于这类ODN的抗炎症潜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将位于2118(ConA)的5’-末端的4个鸟嘌呤组成的序列缩短1个鸟嘌呤只导致效应的轻微损失。但是,每次进一步缩短导致了角质细胞HaCaT的基础IL8水平的明显增加,从而导致了ODN效应的明显损失,不论在5’-末端残留两个、一个还是没有鸟嘌呤(图7)。
如果将位于2118(ConA)的3’-末端的6个鸟嘌呤组成的序列缩短,那么ODN效应的损失随着缩短的增加而增加。在3’-末端由4个鸟嘌呤组成的序列(2118-(4-4))和由3个鸟嘌呤组成的序列(2118-(4-3))之间的差别特别显著。将序列进一步缩短到两个或更少的鸟嘌呤将不导致效应的进一步显著降低(图8)。
如果位于2118(ConA)的3’-末端的6个鸟嘌呤组成的序列和5’-末端的4个鸟嘌呤组成的序列都被缩短,那么将出现与上述实验类似的情景。随着序列缩短的进行,出现ODN效应的损失增加。当两个序列都只含有3个鸟嘌呤时(2118-(3-3)),这种损失的增加最为显著。进一步的缩短不再导致抗炎症潜力的进一步降低。但是,这些ODN也仅仅导致HaCaT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少量降低(图9)。
图9的来自2118(ConA)的衍生物是不对称的分子。与2118(ConA)相似(参见图2),在茎环结构的外部,它们在该结构的两侧具有不同数量的碱基,即在二级结构的5’-侧有4到5个碱基,在3’-侧有6到7个碱基。因此,在2118-(4-4)、2118-(3-3)、2118-(2-2)和2118-(1-1)中,鸟嘌呤或鸟嘌呤序列不是彼此直接相对的。为了研究这种不对称性对生物学效应的影响,试验了具有完全对称结构的ODN,并与图9的不对称ODN进行了比较。在图10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了一对ODN之外,具有不对称结构的ODN总是具有较高的抗炎症效应,而对称的ODN如果不是完全没有的话,也通常仅仅具有非常微弱的效应。因为相应的对之间不仅在对称性上不同,而且在序列上也有差异,因此序列差异的影响不能被排除。但是,由于在此进行的所有实验都没有显示出特定的序列特异性,因此这种情况是不大可能的。因此ODN的这种鸟嘌呤序列彼此不直接相对的不对称结构没有显示出对抗炎症效应不利,反而可能构成了一种优势。
使用上述的寡聚核苷酸,鉴定出其特征为对皮肤细胞具有特别高的抗炎症潜力的组是可能的。该组主要通过三个参数定性:1)一个序列区段,通过它能够形成茎环二级结构(因为它能够折叠回自身,或具有镜像对称的碱基序列;也被称为回文序列区段),2)在茎环结构的一侧或两侧有一个或多个鸟嘌呤序列,以及3)在环结构区中存在磷酸二酯键,至少在两个末端存在硫代磷酸酯键。参数3)对于最佳效应来说是必需的,但是没有与参数1)和2)同样的重要性。
ODN表
编号   名称 序列 效应     茎环结构 鸟嘌呤序列的数量(在5′或3′端的长度)
来自于图的寡核苷酸
1 2087(KonB) 5_T*C*C*T*G*A*G*C*T*T*G*A*A*G*T_3 + ja 0
2 2118(KonA) 5_G*G*GGTCAAGCTTGAG*G*G*G*G*G_3 ++++     ja 2(4/6)
3 2118(KonA)-P 5_G*G*GGTAGCTGATACG*G*G*G*G*G_3 +++ ja 2(4/6)
4   2118(KonA)-PDE 5_GGGGTCAAGCTTGAGGGGGG_3 +++     ja 2(4/6)
5 2118(KonA)-PTO 5_G*G*G*G*T*C*A*A*G*C*T*T*G*A*G*G*G*G*G*G_3 +++ ja 2(4/6)
6 2118-(0-4) 5_T*A*TATCAAGCTTGAA*T*G*G*G*G_3 ++     ja 1(0/4)
7 2118-(1-1) 5_G*T*TATCAAGCTTGAA*T*T*A*T*G_3 +     ja 0(1/1)
8 2118-(1-6) 5_G*A*TATCAAGCTTGAG*G*G*G*G*G_3 ++     ja 1(1/6)
9   2118-(2-2) 5_G*G*TATCAAGCTTGAA*T*T*A*G*G_3 +     ja 2(2/2)
10 2118-(2-6) 5_G*G*TATCAAGCTTGA ++ ja 2(2/6)
G*G*G*G*G*G_3
11 2118-(3-3) 5_G*G*GATCAAGCTTGAA*T*T*G*G*G_3 +   Yes   2(3/3)
12 2118-(3-6) 5_G*G*GATCAAGCTTGAG*G*G*G*G*G_3 +++ Yes 2(3/6)
13 2118-(4-0) 5_G*G*GGTCAAGCTTGAA*T*A*T*A*T_3 + Yes 1(4/0)
14 2118-(4-1) 5_G*G*GGTCAAGCTTGAA*T*A*T*A*G_3 ++ Yes 1(4/1)
15 2118-(4-2) 5_G*G*GGTCAAGCTTGAA*T*A*T*G*G_3 + Yes 2(4/2)
16 2118-(4-3) 5_G*G*GGTCAAGCTTGAA*T*A*G*G*G_3 ++   Yes   2(4/3)
17 2118-(4-4) 5_G*G*GGTCAAGCTTGAA*T*G*G*G*G_3 +++ Yes 2(4/4)
18 2118-(4-5) 5_G*G*GGTCAAGCTTGAA*G*G*G*G*G_3 ++++ Yes 2(4/5)
19 2118-(6-0) 5_G*G*GGGGTCAAGCTTG*A*A*T*A*T_3 +   Yes   1(6/0)
20 2118-1 5_G*G*GGTCA*A*G*C*T*TGAG*G*G*G*G*G_3 ++++ Yes 2(4/6)
21 2118-11 5_G*G*GGTCAATATTGAG*G*G*G*G*G_3 +++ Yes 2(4/6)
22 2118-12 5_G*G*GGTCATTAGCTTTGAG*G*G*G*G*G_3 ++ Yes 2(4/6)
23 2118-13 5_G*G*GGTCAAGTGCACTTGAG*G*G*G*G*G_3 ++ Yes 2(4/6)
24 2118-2 5_G*G*G*G*T*C*AAGCTT*G*A*G*G*G*G*G*G_3 ++++ Yes 2(4/6)
25 2118-6(0-6) 5_C*C*CCTCAAGCTTGAG*G*G*G*G*G_3 +++ Yes 1(0/6)
26 2118-7(0-6) 5_T*A*TATCAAGCTTGAG*G*G*G*G*G_3 +++   Yes   1(0/6)
27 M362(C) 5_T*C*G*T*C*G*T*C*G*T*T*C*G*A*A*C*G*A*C*G*T*T*G*A*T_3 ++ Yes 0
28 SS-127 5_G*G*GGTTAATTTTTTA*A*G*G*G*G_3 +   Yes   2(4/4)
29 SS-128 5_G*G*GATTAATTTTTTA*A*T*G*G*G_3 -   Yes   2(3/3)
30 SS-129 5_G*G*AATTAATTTTTTA*A*T*T*G*G_3 -   Yes   2(2/2)
31 SS-130 5_G*T*AATTAATTTTTTA*A*T*T*A*G_3 -   Yes   0(1/1)
SS-131 5_T*T*AATTAATTTTTTA*A*T*T*A*A_3 -   Yes   0
M362(C)-M 5_T*C*GTCGTCGTTCGAACGACGT*T*G*A*T_3 ++     Yes   0
1585(A)-PDE 5_GGGGTCAACGTTGAGGGGGG_3 +++     Yes   2(4/6)
1585(A)-PTO 5_G*G*G*G*T*C*A*A*C*G*T*T*G*A*G*G*G*G*G*G_3 +++ Yes 2(4/6)
1585(A) 5_G*G*GGTCAACGTTGAG*G*G*G*G*G_3 ++++     Yes   2(4/6)
2084(B) 5_T*C*C*T*G*A*C*G*T*T*G*A*A*G*T_3 +     Yes   0
20C-PTO 5_ C*C*C*C*C*C*C*C*C*C*C*C*C*C*C*C*C*C*C*C_3 ++ No 0
20G-PTO 5_G*G*G*G*G*G*G*G*G*G*G*G*G*G*G*G*G*G*G*G_3 ++++ No 1(20)
SS-126 5_G*G*GGTTTTTTTTTTG*G*G*G*G*G_3 ++     No   2(4/6)
ODN表:
寡聚核苷酸的5’-和3′-末端被标记,硫代磷酸酯键用*标注。磷酸二酯键没有被额外标记。随着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降低,效应被分成5类:没有降低或降低到高于起始水平的90%:-;降低到75%和90%之间的值:+;降低到50%和74%之间的值:++;降低到25%和49%之间的值:+++;降低到低于25%的值:++++;形成茎环结构的能力在程序mfold3.1(http://www.bioinfo.rpi.edu/applications/mfold/old/dna/forml.cgi)的帮助下进行计算。序列作为线性DNA输入,折叠在37℃和存在150mM Na+和0.5mM Mg++的情况下使用寡聚体校正函数进行计算。计算中没有考虑硫代磷酸酯键。给出了鸟嘌呤序列的数量、位置和长度。鸟嘌呤序列是指那些含有至少两个连续的鸟嘌呤的序列。末端的单个鸟嘌呤同样被给出。
附图列表:
图1:各种CpG-ODN以及它们的GpC对照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影响
CpG-A-ODN以及相应的GpC对照导致了与poly-G-ODN(20G-PTO;20个单体长,PTO骨架)相似的IL8基础水平的强烈降低。在每种情况下,显示了3种CpG类别的一个代表。类别在ODN数目后的括号中给出:(A)代表CpG-A,(B)代表CpG-B,(C)代表CpG-C。符号(ConA)和(ConB)表示相应的GpC对照。20C-PTO代表Poly-C-ODN(20个单体长,PTO骨架)。ODN的准确序列可以在ODN列表中发现。
图2:2118(ConA)的可能的二级结构
显示的二级结构是使用程序mfold 3.1http://www.bioinfo.rpi.edu/applications/mfold/old/dna/forml.cgi.计算的。
5′末端用点表示。序列作为线性DNA输入,折叠在37℃和存在150mMNa+和0.5mM Mg++的情况下使用寡聚体校正函数进行计算。计算中没有考虑硫代磷酸酯键(用*表示)。环中含有GpC二核苷酸,在1585(A)的情况下用CpG二核苷酸取代。
图3:
2118(ConA)的茎环结构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抑制的影响
茎环结构的形成对于这类ODN的最佳效应来说是必需的。ODN的准确序列可以在ODN列表中发现。
寡聚核苷酸的可能的二级结构
显示的二级结构是使用程序mfold 3.1http://www.bioinfo.rpi.edu/applications/mfold/old/dna/forml.cgi.计算的。
5′末端用点表示。序列作为线性DNA输入,折叠在37℃和存在150mMNa+和0.5mM Mg++的情况下使用寡聚体校正函数进行计算。计算中没有考虑硫代磷酸酯键(用*表示)。
图4:2118(ConA)中磷酸二酯键和硫代磷酸酯键的分布和含量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影响
为了获得最佳效应,2118(ConA)的假定的环必须含有磷酸二酯键,末端必须被硫代磷酸酯键保护。寡聚核苷酸的准确序列可以在ODN列表中发现。
图5:2118(ConA)的鸟嘌呤序列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影响
省略位于3’-或5’-末端的两个鸟嘌呤序列中的一个导致效应的损失。在2118-6(0-6)的情况下,位于5’-末端的鸟嘌呤序列被胞嘧啶序列所取代,在2118-7(0-6)的情况下被交替的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所取代。用交替的胸腺嘧啶和腺嘌呤取代位于5’-末端的鸟嘌呤序列(2118-(4-0)导致效应的最大损失。寡聚核苷酸的准确序列可以在ODN列表中发现。
图6:2118(ConA)的鸟嘌呤序列的位置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影响
在省略2118(ConA)的鸟嘌呤序列后,如果剩余的序列位于3’-末端,那么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最高。寡聚核苷酸的准确序列可以在ODN列表中发现。
图7:位于2118(ConA)的5’-末端的鸟嘌呤序列的长度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影响
缩短位于2118(ConA)的5’-末端的鸟嘌呤序列,导致了ODN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抑制效应的降低。在少于3个鸟嘌呤的情况下,这种效应特别显著。ODN准确序列可以在ODN列表中发现。
图8:位于2118(ConA)的3’-末端的鸟嘌呤序列的长度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影响
缩短位于2118(ConA)的3’-末端的鸟嘌呤序列,导致了ODN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抑制效应的降低。在少于4个鸟嘌呤的情况下,这种效应特别显著。ODN准确序列可以在ODN列表中发现。
图9:2118(ConA)的两个鸟嘌呤序列(位于3’-末端和5’-末端)的长度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影响
缩短2118(ConA)的两个鸟嘌呤序列,导致了ODN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抑制效应的降低。在两个序列都少于4个鸟嘌呤的情况下,这种效应特别显著。ODN准确序列可以在ODN列表中发现。
图10:带有鸟嘌呤序列的形成茎环的ODN的对称性对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影响
具有对称结构的ODN(SS-127(4-4)、SS-128(3-3)、SS-129(2-2)和SS-130(1-1))与从2118(ConA)衍生的具有同样数量、位置和长度的鸟嘌呤序列的ODN相比,导致了HaCaT角质细胞的基础IL8水平的较少的降低。ODN准确序列可以在ODN列表中发现。右手边:两种ODN的可能的二级结构,显示出这两类ODN的不同的对称性。显示的茎环结构是使用程序mfold 3.1http://www.bioinfo.rpi.edu/applications/mfold/old/dna/forml.cgi.计算的。
5′末端用点表示。序列作为线性DNA输入,折叠在37℃和存在150mMNa+和0.5mM Mg++的情况下使用寡聚体校正函数进行计算。计算中没有考虑硫代磷酸酯键(用*表示)。
序列表
<110>彭尼恩两合公司(Phenion GmbH&Co.KG)
<120>具有茎环和无CpG基序的侧翼序列的CpG-ODN(寡聚脱氧核苷酸)用于治疗皮肤病
(CPG-ODN(OLIGODEOXYNUCLEOTIDES)WITH STEM-LOOP AND FLANKING
SEQUENCES WITHOUT CPG-MOTIFS  FOR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130>SCT073122-47
<150>DE 10 2005 005 642.3
<151>2005-02-06
<160>31
<170>SeqWin99,version 1.02
<210>1
<211>15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1
 5_t*c*c*t*g*a*g*c*t*t*g*a*a*g*t_3                    15
<210>2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1ed by″*″
<400>2
5_g*g*ggtc aagcttgag*g*g*g*g*g_3                    20
<210>3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3
5_g*g*ggta gctgatacg*g*g*g*g*g_3                    20
<210>4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4
5_ggggtcaa gcttgagggg gg_3                          20
<210>5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5
5_g*g*g*g*  t*c*a*a*g*  c*t*t*g*a*  g*g*g*g*g*g_3   20
<210>6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6
 5_t*a*tatc aagcttgaa*t*g*g*g*g_3                      20
<210>7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b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7
5_g*t*tatc  aagcttgaa*  t*t*a*t*g_3                    20
<210>8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b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8
5_g*a*tatc aagcttgag*g*g*g*g*g_3                       20
<210>9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9
5_g*g*tatc aagcttgaa*t*t*a*g*g_3                     20
<210>10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10
5_g*g*tatc aagcttgag*  g*g*g*g*g_3                    20
<210>11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11
5_g*g*gatc aagcttgaa*t*t*g*g*g_3                      20
<210>12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12
5_g*g*gatc aagcttgag*g*g*g*g*g_3                      20
<210>13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13
5_g*g*ggtc aagcttgaa* t*a*t*a*t_3                     20
<210>14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14
5_g*g*ggtc aagcttgaa*t*a*t*a*g_3                       20
<210>15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
<400>15
5_g*g*ggtc aagcttgaa*  t*a*t*g*g_3                     20
<210>16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16
5_g*g*ggtc aagcttgaa*  t*a*g*g*g_3                     20
<210>17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17
5_g*g*ggtc aagcttgaa*  t*g*g*g*g_3                     20
<210>18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18
5_g*g*ggtc aagcttgaa* g*g*g*g*g_3                       20
<210>19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
<400>19
5_g*g*gggg tcaagcttg* a*a*t*a*t_3                                                 20
<210>20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
<400>20
5_g*g*ggtc a*a*g*c*t* tgag*g*g*g *g*g_3                                           20
<210>21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
<400>21
5_g*g*ggtc aatattgag* g*g*g*g*g_3                                                 20
<210>22
<211>23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22
5_g*g*ggtcattagctttg ag*g*g*g*g *g_3                    23
<210>23
<211>24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23
5_g*g*ggtc aagtgcactt  gag*g*g*g*  g*g_3                24
<210>24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24
5_g*g*g*g* t*c*aagctt *g*a*g*g*g *g*g*g_3                 20
<210>25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25
5_c*c*cctc aagcttgag*  g*g*g*g*g_3                             20
<210>26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g are labeled by″*″
<400>26
5_t*a*tatc aagcttgag*  g*g*g*g*g_3                             20
<210>27
<211>25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27
5_t*c*g*t* c*g*t*c*g* t*t*c*g*a* a*c*g*a*c* g*t*t*g*a*  t_3    25
<210>28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28
5_g*g*ggtt aatttttta* a*g*g*g*g_3                         20
<210>29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by″*″
<400>29
5_g*g*gatt aatttttta* a*t*g*g*g_3                       20
<210>30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30
5_g*g*aatt aatttttta* a*t*t*g*g_3                       20
<210>31
<211>20
<212>DNA
<213>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phosphorthioate linkages are labeled by″*″
<400>31
5_g*t*aatt aatttttta*  a*t*t*a*g_3                     20

Claims (20)

1.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上皮组织的美容或药物制剂,其特征为其含有不具有CpG基序、但包含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
2.权利要求1中的制剂,其特征为不具有CpG基序、但包含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在茎的5’-和/或3’-末端含有富含C、G或I的序列,其中C、G或I的含量在25%到100%的范围内,优选在50%到100%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75%到100%的范围内,非常特别优选为100%。
3.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其特征为富含C、G或I、优选富含G的序列的长度在2到12个核苷酸的范围内,特别是在2到10个核苷酸的范围内,优选在2到8个核苷酸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2到6个核苷酸的范围内,非常特别优选在4到6个核苷酸的范围内。
4.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其特征为富含C、G或I、优选富含G的序列只排列在茎的一侧,特别是在3′末端。
5.权利要求1到3任何一个的制剂,其特征为富含C、G或I、优选富含G的序列对称地、或优选不对称地排列在茎的两侧。
6.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其特征为富含C、G或I的序列选自多聚次黄嘌呤同型聚合物、多聚胞嘧啶同型聚合物或多聚鸟嘌呤同型聚合物,优选为多聚鸟嘌呤同型聚合物。
7.权利要求1到3和5到6任何一个的制剂,其特征为在茎的两侧,在每种情况下在茎的5′-末端排列了4个鸟嘌呤,在茎的3′-末端排列了6个鸟嘌呤。
8.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其特征为不具有CpG基序、但包含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选自Seq.IDs 1到31。
9.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炎症改变的上皮组织。
10.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的炎性变化选自慢性或急性炎症,特别是选自渗出性炎症、浆液性炎症、纤维蛋白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出血性炎症、坏死性和溃疡性炎症、坏疽性炎症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炎症。
11.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由从下列中选择的损伤或应激物引起的的炎性变化:
a)生物学损伤或应激物,特别是病原体、自身免疫反应、TNF,
b)化学损伤或应激物,特别是毒药、刺激物,以及
c)物理损伤或应激物,特别是紫外辐射、渗透压变化、机械应激、热应激。
12.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的炎性变化选自:与炎症相关的衰老过程、牛皮癣、特应性湿疹、脂溢性湿疹、硬皮病、“干皮”、斑秃、白癜风、大泡性疾病、红斑狼疮、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辐射诱导的、特别是紫外线诱导的皮肤炎症、毒物接触性湿疹、粘膜刺激和炎症、特别是鼻刺激、以及外阴阴道炎、唇干裂和表皮屏障的功能性障碍。
13.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选自以下的炎性变化:Th2介导的紊乱,特别是特应性的紊乱,特别是选自花粉热、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特应性湿疹)、外源性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肠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以及其它过敏性皮肤病。
14.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其特征为不具有CpG基序、但包含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其长度为从10到100个、特别是从10到40个、优选从10到30个,优选从13到27个、非常特别优选从16到24个核苷酸。
15.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其特征为不具有CpG基序、但包含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是完全或部分化学修饰的。
16.权利要求15的制剂,其特征为化学修饰选自:
a)核苷间桥的变化,特别是将磷酸二酯改变为膦酸甲酯、氨基磷酸酯、硫代磷酸酯或羟胺;
b)糖组分的变化,特别是将核糖改变为各种吡喃己糖或吡喃戊糖或2’-脱氧核糖的3’-5’-碳环桥衍生物;或
c)链骨架的改变,特别是将基于糖-磷酸单元的聚酯链改变为基于氨基酸衍生物例如N-(2-氨基乙基)甘氨酸单元的氨甲酰链,其中在a)中规定的将磷酸二酯改变为硫代磷酸酯是特别优选的。
17.权利要求15或16的制剂,其特征为不具有CpG基序、但包含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具有硫代磷酸酯-磷酸二酯混合聚合物。
18.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其特征为它局部应用于上皮组织。
19.上述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制剂,其特征为它含有包裹在脂质体中的不具有CpG基序、但包含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
20.织物柔软剂、手工洗涤去污剂、头发和身体护理组合物、染发剂或手工洗碗去污剂,含有权利要求1到17的不具有CpG基序、但包含了适合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
CNA2006800041274A 2005-02-06 2006-02-03 具有茎环和无CpG基序的侧翼序列的CpG-ODN(寡聚脱氧核苷酸)用于治疗皮肤病 Pending CN1011158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05642.3 2005-02-06
DE102005005642A DE102005005642A1 (de) 2005-02-06 2005-02-06 Kosmetische oder pharmazeutische Zubereitungen enthaltend Nukleinsäuren, die zur Ausbildung von stem-loop-Sekundärstrukturen geeignete Sequenzen umfass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5835A true CN101115835A (zh) 2008-01-30

Family

ID=36709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041274A Pending CN101115835A (zh) 2005-02-06 2006-02-03 具有茎环和无CpG基序的侧翼序列的CpG-ODN(寡聚脱氧核苷酸)用于治疗皮肤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844146A2 (zh)
CN (1) CN101115835A (zh)
DE (1) DE102005005642A1 (zh)
WO (1) WO200608206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44093A1 (de) * 2007-09-14 2009-03-19 Phenion Gmbh & Co. Kg Nukleinsäurehaltige kosmetische und/oder pharmazeutische Zubereitungen zur Induktion antimikrobieller Peptide in epithelialen Deckgeweb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50702A1 (de) * 1997-11-15 1999-05-27 Hoechst Marion Roussel De Gmbh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gegen Tenascin zur Behandlung von Vitiligo
MXPA02003059A (es) * 1999-09-27 2002-09-30 Univ Iowa Res Found Metodos relacionados con interferon inducido por acido nucleico inmunoestabilizador.
CA2396871A1 (en) * 2000-01-20 2001-12-20 Ottawa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Immunostimulatory nucleic acids for inducing a th2 immune response
ATE510850T1 (de) * 2000-09-15 2011-06-15 Coley Pharm Gmbh Verfahren zum hochdurchsatzscreening von auf cpg basierenden immunagonisten und -antagonisten
DE10233994A1 (de) * 2002-07-25 2004-02-12 Phenion Gmbh & Co. Kg Kosmetische oder pharmazeutische Zubereitungen enthaltend Nukleinsäuren auf der Basis nicht-methylierter CpG-Motive
DK1794174T3 (da) * 2004-09-01 2012-07-09 Dynavax Tech Corp Fremgangsmåder og sammensætninger til hæmning af medfødte immunresponser og autoimmunit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82063A3 (de) 2007-06-14
WO2006082063A2 (de) 2006-08-10
DE102005005642A1 (de) 2006-08-10
EP1844146A2 (de) 200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5671B (zh) 抗老化用之皮膚外用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JP5703318B2 (ja) 植物Cassiaalataの抽出物の使用
US20030175315A1 (en) Nanoemulsion comprising metabolites of ginseng saponin as an active component and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a skin-care composition for anti-aging containing the same
JP2007297382A (ja) 皮膚の反応を軽減する方法
CN103635102A (zh) 皮肤病学活性酵母提取物
JP2004501974A (ja) 菌類グリフォラ・フロンドサの抽出物の使用
CN111083923A (zh) 舒缓霜以及其制造方法
JP7022700B2 (ja) ハルンガナ・マダガスカリエンシス(Harungana madagascariensis)葉抽出物を含む、若年性尋常性ざ瘡の処置および/または予防に使用するための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
BR112016007843B1 (pt) Uso cosmético não-terapêutico de um extrato de hamamelis virginiana, e, método de cuidados cosméticos
JP2005530812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二本鎖RNA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dsRNA)の局所的使用
DE102007020554A1 (de) Nukleinsäurehaltige kosmetische und/oder pharmazeutische Zubereitungen zur Behandlung epithelialen Deckgewebes
US20050209183A1 (en) Cosmetic or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comprising nucleic acids based on non-methylated CPG motifs
EP1539128B1 (de) Verwendung von substanzen zum schutz der haut
KR101574558B1 (ko) 진세노사이드 Rd, Rb2와 죽여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주름개선 및 보습용 화장료 조성물
JP2003306438A (ja) ケモカイン発現阻害剤
CN1347302A (zh) 化妆品制剂
WO2009037183A2 (de) Nukleinsäurehaltige kosmetische und/oder pharmazeutische zubereitung zur induktion antimikrobieller peptide in epithelialen deckgeweben
DE202005001952U1 (de) Kosmetische oder pharmazeutische Zubereitungen enthaltend Nukleinsäuren, die zur Ausbildung von stem-loop-Sekundärstrukturen geeignete Sequenzen umfassen
JP2003313135A (ja) 皮膚外用剤
CN101115835A (zh) 具有茎环和无CpG基序的侧翼序列的CpG-ODN(寡聚脱氧核苷酸)用于治疗皮肤病
EP1524985B1 (de) Kosmetische oder pharmazeutische zubereitungen enthaltend nukleinsäuren auf der basis nicht-methylierter cpg-motive
JP2002510610A (ja) リボ核酸またはデオキシリボ核酸を含有する化粧または医薬製剤
WO2005063300A2 (de) Kosmetische oder pharmazeutische zubereitungen enthaltend superstrukturbildende nukleinsäure-sequenzen
Wu et al. Marine microbial biosurfactin
JP3822959B2 (ja) 老化防止用皮膚外用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