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4470A - 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光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光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4470A
CN101114470A CNA2007101398815A CN200710139881A CN101114470A CN 101114470 A CN101114470 A CN 101114470A CN A2007101398815 A CNA2007101398815 A CN A2007101398815A CN 200710139881 A CN200710139881 A CN 200710139881A CN 101114470 A CN101114470 A CN 101114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ark
pulse
optical
re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98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4470B (zh
Inventor
青山勉
加藤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14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4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4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44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Overwriting
    • G11B7/0062Overwriting strategies, e.g. recording pulse sequences with erasing level used for phase-change media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应高密度记录的记录方法,用于实现再现品质的提高。一种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为了以利用PRML识别方式的再现系统来进行再现,通过照射激光光束的记录脉冲在光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成为记录对象的记录标记以及与上述记录标记连续的间隔的合计长度,相比将再现激光光束的波长设定为λ、数值孔径设定为NA时的有效再现光斑直径0.82×(λ/NA)短的场合,利用单一的记录脉冲记录上述记录标记。

Description

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光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及记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在考虑再现时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于记录时的激光光束的照射进行脉冲控制的方法等。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可记录信息的光记录介质,用户普遍使用各种标准的CD-R/RW、DVD-R/RW等。而另一方面,对这种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为了满足该要求,还提出了关于蓝光光盘(BD)等新标准的提案。在该蓝光光盘标准中,使光盘装置中用于记录及再现数据的激光的光束光斑直径缩小得很小。具体地说,增大用于会聚激光的物镜的数值孔径(NA),同时缩短激光波长λ。其结果,在蓝光光盘的信息记录层上能够记录25GB左右的信息。
对于可重写信息的可擦写型光记录介质的记录膜,通常采用相变材料。具体地说,通过照射激光光束来加热记录膜,并适当地控制其冷却速度,从而能够自由自在地形成非晶态(非晶质)区域和结晶区域,并根据它们反射率不同来进行信息的记录。此时,对于激光而言,需要设定具有最高能量的记录功率(Pw)、作为中间能量的消除功率(Pe)、作为低能量的偏置功率(Pb)等条件。通过一边切换这3种功率一边脉冲照射激光光束,从而在光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
在光记录介质上形成标记时,交替照射设定为记录功率的记录脉冲和设定为偏置功率的偏置脉冲。通过在记录膜上照射记录脉冲,使记录膜的照射区域加热至熔点以上。此后,如果对照射区域照射偏置脉冲,则该照射区域被急速冷却而形成非晶质记录标记。因此,如果增加记录脉冲和偏置脉冲的组合的数目,则能够形成长的记录标记。
另外,在光记录介质上消除所记录的标记时,照射设定为消除功率的消除脉冲。通过在记录膜上照射消除脉冲,使该记录膜的照射区域加热至结晶温度以上的温度。之后,照射区域自然散热的方式,从而包括非晶质(标记)区域的整个照射区域被结晶化而使记录标记消除。
因此,对于要形成标记的区域,根据该标记长度而交互连续照射记录脉冲和偏置脉冲,对于要形成间隔(Space)的区域中,根据该间隔长度而照射消除脉冲,从而记录信息。这些功率调制方法称为记录策略。
如果想要在提高记录密度的同时提高记录速度,则将会在记录标记上发生边缘位移(edge shift)的问题。例如,在采用多个记录脉冲形成6T等长度的记录标记时,如果记录速度过快,则无法充分确保在记录脉冲间的借助于偏置脉冲的冷却时间。其结果,在标记的一部分发生冷却不良而再次被结晶化、从而成为记录品质变差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提高记录精度,有必要对激光脉冲进行高精度的控制,因此正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开发。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根据标记的长度来改变对各标记进行记录时最后所插入的偏置脉冲的长度,从而降低再生信号的时基误差。另外,在对各标记脉冲进行记录时,在所有标记的最前面插入偏置脉冲,从而要使最初的记录脉冲延迟。另外,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也同样,在对记录开始进行记录时,通过插入低于消除功率的脉冲,以防止标记前端部的再结晶化。
在专利文献4中,在形成长度为4T以上的标记时插入偏置脉冲,以降低标记的再结晶化程度,在专利文献5中,在标记长度为根据3个以上的记录脉冲才可形成的长度的情况下,在最前面的记录脉冲之前,或在最后面的记录脉冲之后插入偏置脉冲,从而使标记的前端或后端的边缘变得明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5-715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5-635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2-288830号公报
专利文献4:JP特开2001-273638号公报
专利文献5:JP特许2707774号公报
然而,如果记录容量今后进一步增大,则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密度增大而使再现信号的品质变差,从而很难利用过零检测来判断字节。同时,在判断信号品质时,也很难利用时基误差。因此,需要采用PRML识别方式来进行信号再现的识别,但此时,必须采用多值电平测量再现光而检测再现响应(再现波形)、并基于该再现响应而选择最佳理想响应。因此,如果再现波形产生失真,则会产生选择错误的理想响应,从而出现再现误差这样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发明者们对该问题未公知内容方面的研究发现,对于再现时的有效光斑直径,在如记录标记/间隔的1个周期容纳于其中的情况下,显著易于发生再现误差。所谓的记录标记/间隔的1个周期容纳于其中,其主要原因认为是,在其有效光斑内,同时介入了该记录标记以外的其他的标记,由于其他标记的干涉而产生再现波形失真。尤其是,在2T标记、3T标记、4T标记等较短的标记中,因为再现波形的振幅自身较小,所以即使出现小的失真也会对理想响应的选定产生恶劣影响。
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1~5中的技术是,将全部标记或较长的标记作为对象而进行详细的脉冲控制的技术,所以如果仍然将其直接应用,则会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即,不能充分适应对高密度记录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执行适合于高密度记录的脉冲控制而提高记录精度。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通过刻苦钻研,发现了一边在预测再现状态的同时一边控制记录标记的记录脉冲的手段。通过下述手段能够实现上述的目的。
(1)一种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为了利用基于局部响应最大拟然识别方式的再现系统、即基于PRML识别方式进行再现的再现系统来进行再现,通过照射激光光束的记录脉冲,在光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在记录对象的记录标记以及与上述记录标记连续的间隔的合计长度,相对将再现激光光束的波长为λ、数值孔径为NA时的有效再现光斑直径0.82×(λ/NA)短的的情况下,采用单一的记录脉冲来记录上述记录标记。
(2)如上述(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间隔为最短间隔时,采用单一的记录脉冲来记录上述记录标记。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时钟周期设定为T时,在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的上述记录标记中,包括相当于4T的长度的记录标记。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时钟周期设定为T时,在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的上述记录标记和与上述记录标记连续的上述间隔的组合中,包括2T记录标记和2T间隔的组合、3T记录标记和2T间隔的组合、以及4T记录标记和2T间隔的组合。
(5)如上述(4)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的上述记录标记和与上述记录标记连续形成的上述间隔的组合中,还包括2T记录标记和3T间隔的组合。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时钟周期设定为T时,采用基于n-1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来记录以下标记,该标记为除了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的上述记录标记以外的相当于nT的长度的nT标记,其中,n为自然数。
(7)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时钟周期设定为T时,采用基于n/2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来记录以下标记,该标记为除了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的上述记录标记以外的相当于nT的长度的nT标记,其中,n为自然数。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记录上述记录标记时,在上述记录脉冲之前插入冷却脉冲。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激光光束的上述波长λ设定为400~410nm,将上述数值孔径NA设定为0.7~0.9。
(10)如上述(1)~(9)任中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有标记中的最短标记的长度为125nm以下。
(11)一种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激光光源,其发生激光光束;物镜,其用于会聚上述激光光束;照射控制装置,其对光记录介质照射上述激光光束的记录脉冲而进行信息记录,在成为记录对象的记录标记以及与上述记录标记连续形成的间隔的合计长度相对再现激光光束的波长为λ、数值孔径为NA时的有效再现光斑直径0.82×(λ/NA)短的情况下,上述照射控制装置对上述光记录介质照射单一的记录脉冲而形成上述记录标记。
(12)如(11)所述的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开始形成上述记录标记时的单一记录脉冲之前,上述照射控制装置插入冷却脉冲。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在实现高密度记录的同时能够提高记录精度这样的优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装置的框图。
图2A、图2B是表示上述光记录介质的结构的立体图及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光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层的数据存储方式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记录密度和记录策略关系的图表。
图5是表示基于利用上述记录再现装置时的记录策略的脉冲波形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记录时的光束光斑状态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记录时的光束光斑状态的放大图。
图8A、8B是表示记录时光束光斑状态的放大图。
图9是表示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记录策略的脉冲波形的时序图。
图10A、图10B、图10C是表示记录时的光束光斑状态的放大图。
图11是表示基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记录策略的脉冲波形的时序图。
图12A、图12B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和第一比较例的脉冲波形的时序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和第一比较例的记录品质的评价结果的表格。
图14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记录品质的评价结果的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中,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现光记录方法的记录再现装置100。该记录再现装置100包括:激光光源102,其发生用于记录及再现的激光Z;激光控制装置(照射控制装置)104,其控制激光光源102;光学机构106,其将激光Z导向光记录介质1;光检测装置108,其检测再生时的激光Z的反射光;PRML处理装置110,其利用PRML识别方式对该光检测装置108的检测信息进行解码;主轴电动机112,其使光记录介质1旋转;主轴驱动器114,其对主轴电动机112进行旋转控制;信号处理装置116,其尤其是在其与未图示的CPU(中央计算装置)之间交换解码后的再现数据;以及记录脉冲调整装置120,其对激光控制装置104的记录脉冲波形进行初始设定。
激光光源102为半导体激光器,其受到激光控制装置104的控制而发生激光Z。光学机构106包括物镜106A及偏振光束分束器106B,并能够将激光Z的焦点适当地对准在信息记录层上。另外,偏振光束分束器106B分离出信息记录层的反射光而导向光检测装置108中。光检测装置108为光电检测器,其接受激光Z的反射光,并将该接受光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将其作为再现信号而输出至PRML处理装置110。在PRML处理装置110中,对该再现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被解码的二值数字信号作为再现数据而输出至信号处理装置116。
进而,在该记录再现装置100中,将激光Z的波长λ设定为400~410nm,具体地说,设定为405nm,并将激光Z的初始再现功率设定为0.35mW。另外,将光学机构106中的物镜106A的数值孔径设定为0.7~0.9,具体来说设定为0.85。因此,再生时的激光Z的有效再现光斑直径0.82×(λ/NA)为391nm。此外,该有效再现光斑直径指的是其形成为在高斯光束中的光轴上的中心强度的1/e2的直径。
为了再现光记录介质1的信息,在激光光源102利用再现功率发生激光Z,并将该激光Z照射到光记录介质1的信息记录层上,从而开始进行再现。激光Z被信息记录层反射,并被光学机构106分离而在光检测装置108中变为电信号。该电信号经过PRML处理装置110及信号处理装置116而变成数字信号,并被提供至CPU。
接下来,针对用于该记录再现装置100的再现的光记录介质1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该光记录介质1为外径约120mm、厚度约1.2mm的圆盘状介质。如图2B放大所示,光记录介质1是依次层叠基板10、信息记录层20、覆盖层(cover layer)30及硬涂(hard coat)层35而构成的。
覆盖层30及硬涂层35具有透光性,从而能够使从外部入射的激光Z透过。因此,从光入射面35A入射的激光Z依次透过硬涂层35和覆盖层30而到达信息记录层20,从而对信息记录层20进行信息的记录及再现。
基板10为厚度约1.1mm的圆盘状构件,而且其材料可以采用玻璃、陶瓷、树脂等各种材料,但在这里采用了聚碳酸酯树脂。此外,作为树脂,除了聚碳酸酯树脂之外,也可以采用烯烃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硅树脂、氟类树脂、ABS树脂、聚氨酯树脂等。其中,考虑到易于加工及成型的特性,优先采用聚碳酸酯树脂或烯烃树脂。另外,在基板10的信息记录层一侧的表面上,根据用途能够形成一列一列的沟槽(groove)、岸台(land)、凹坑(pit)等。
覆盖层30可采用各种各样的材料,但如前所述,为了能够使激光Z透过需要采用透光性材料。例如,还优先采用紫外线固化性丙烯酸树脂。另外,在该光记录介质1中,将覆盖层30的厚度设定为98μm,将硬涂层35的厚度设定为2μm。因此,从光入射面35A到信息记录层20为止的距离约为100μm。除了记录容量(提出本申请时的蓝光光盘的记录容量为25GB)之外,光记录介质1还能够与目前的蓝光光盘(Blu-ray Disc)的标准一致。
尽管信息记录层20为存储数据的层,但采用用户可写入数据的记录型结构。另外,数据的存储方式包括:一次写入型,其对于一旦写入过数据的区域,无法再次写入数据;可擦写型,其对于写入过数据的区域,能够删除数据并再次写入。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可擦写型的存储方式。
另外,如图3所示,在基板10的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的沟槽42(岸台44),并在该基板10上形成有信息记录层20。在该信息记录层20上形成有记录膜,而且,通过激光Z的能量能够在该记录膜上形成记录标记46。沟槽42在记录数据时发挥激光Z的导向轨道(guide track)的作用,因此能够使激光Z沿着该沟槽42前行,并调制激光Z的能量强度(功率),从而在沟槽42上的信息记录层20上形成记录标记46。此时,因为数据存储方式为可擦写型,故可逆地形成有记录标记46,从而能够进行消除以及再形成。此外,在此尽管示出了在沟槽42上形成记录标记46的情形,但也可以将记录标记46形成在岸台44上,也可以在沟槽42及岸台44的双方上均都形成记录标记46。
信息记录层20的记录容量取决于记录区域(面积)的大小和记录密度的组合。因为记录区域受到物理学上的限制,所以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减小各记录标记46的线密度,即减小单位记录标记46的螺旋方向长度,从而增大记录密度。其中,在将时钟周期设定为T时,以使最短记录标记长度(及最短间隔长度)成为相当于2T的长度的方式进行控制。此外,所谓相当于2T的长度是指,在2T的时间内,激光Z的光束光斑在光记录介质1上所移动的距离。另外,也可通过减小记录轨道(这里为沟槽42)之间的轨道节距Tp而提高记录密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沟槽42间的轨道节距Tp设定为0.32μm。
因此,如果缩短时钟周期T,则在信息记录层20上所形成的记录标记46的螺旋方向长度变短,因此记录容量增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最短标记长度2T设定为约136nm~约106nm,具体而言,设定为111.9nm。此外,在将最短标记长度2T设定为136nm的情况下,信息记录层20可记录27.3GB的信息,而在将该最短标记长度2T设定为124nm的情况下,信息记录层20可记录30GB的信息,在将该最短标记长度2T设定为113nm的情况下,信息记录层20可记录33GB的信息,进而,在将该最短标记长度2T设定为106nm的情况下,信息记录层20可记录35GB的信息。如前所示,因为激光光束的有效再现光斑直径为391nm以下,所以,如图4所示,根据记录密度,将2T标记/2T间隔、3T标/2T间隔、4T标记/2T间隔容纳于该有效再现光斑内(参照图中粗框内区域W)。尤其在追求29GB以上的记录容量时,4T标记/2T间隔必须被容纳于光斑内。
因此,对于有效再现光斑,除了1个整个的记录标记之外,还会加入一部分邻接的其他的记录标记,而在现有的记录策略中会产生记录标记的再现波形的失真。
下面,对PRML处理装置110中的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Likelihood:局部响应最大拟然)识别方式进行说明。该PRML识别方式基于光检测装置108检测出的电模拟信号,推测出在信息记录层20上所记录的二值数据。在该PRML识别方式中,尽管有必要适当选择与再现特性对应的PR(Partial Response:局部响应)的参照类别特性,但是在此选择约束长度5(1,2,2,2,1)特性来作为PR的参照类别特性。所谓约束长度5(1,2,2,2,1)特性是指,对符号字节[1]的再现响应约束5比特,并且该再现响应波形可表现为序列[12221]。实际上,所记录的各种符号字节的再现响应,推定是根据该序列[12221]的卷积运算来形成的。例如,对于符号字节序列00100000的响应为00122210。同样,对于符号字节序列00010000的响应为00012221。因此,符号字节序列00110000的响应为上述2个响应的卷积运算,是为00134431。符号字节序列001110000的响应为001356531。因此,在卷积运算中,并不是对每个字节判断限幅电平(slice level),而必须要考虑邻接字节的相关而对再现信号进行解码。
此外,根据该PR的类别特性而得到的响应是假定为理想状态时的响应。所以,上述响应被称为理想响应。当然,在实际的响应中还包含有噪音、或者有失真,所以相对该理想响应会产生偏差。因此,通过对包含噪音等的实际响应和预先设想的理想响应进行比较,从而选择该差距(距离)最小的理想响应,并将其作为解码化信号。这就是所谓的ML(Maximum Likelihood:最大拟然)识别。在再现所记录的符合字节[1]时能够得到近似于[12221]的再现信号的情况下,如果进行约束长度5(1,2,2,2,1)的PRML识别处理,就能够作为再现信号→理想响应[12221]→解码后信号[1]而进行再现。
在ML识别中,采用欧几里德距离而作为计算理想响应和实际响应之差的根据。例如,在实际再现响应序列A(=A0,A1,...,An)和理想响应序列B(=B0,B1,...,Bn)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E被定义为 E = { Σ ( Ai - Bi ) 2 } . 因此,采用该欧几里德距离,将实际响应和预先设定的多种理想响应相比较并对其顺位进行排序,最终选择欧几里德距离最小的理想响应(最佳理想响应)并进行解码。
接受PRML处理装置110中的PRML识别方式的解码过程中的数据,并利用该数据检测误码率及SAM(Sequenced Amplitude Margin)值,由此对信号的品质进行评价。其中,SAM值是指,最佳理想响应的欧几里德距离和成为其下一顺位的第二理想响应的欧几里德距离之差。因此,根据利用误码率及SAM值的评价结果是否满足一定的基准或者是否产生不能订正的误差,能够判定再现数据的品质。此外,在此作为基准值而举例了误码率及SAM值,但也可采用其他手段判断信号品质。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对象的记录标记以及与该记录标记连续的间隔的合计长度相比有效再现光斑直径391nm短时,采用单一的记录脉冲来记录该记录标记。特别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为目标的记录标记加上连续的间隔的合计长度比有效再现光斑直径短的的情况下,采用单一记录脉冲。
在本记录再现装置100中,将光记录介质1的记录容量设定为位于29GB以上的33.3GB,将形成最短标记/间隔的长度的2T长度设定为136nm以下的111.9nm。因此,由于4T标记/2T间隔的组合的合计长度被设定为位于391nm以下的335.7nm,故它们能容纳在有效再现光斑直径之中。此时,如图5所示,对于2T~4T标记采用单一的记录脉冲进行记录。后面将详述,通过采用单一的记录脉冲来记录2T~4T标记,从而能够降低误码率。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上述标记/间隔的合计长度大于有效再现光斑直径的情况,对该记录标记则采用n-1记录策略。所谓的该n-1记录策略指的是在记录相当于nT的长度(n:自然数)的nT标记时,采用n-1个记录脉冲进行记录的方法。例如,如图5的5T标记以下所示的那样,对于5T标记采用4个记录脉冲波形进行记录,而对于6T标记采用5个记录脉冲波形进行记录,对于7T标记采用6个记录脉冲波形进行记录。虽然将这些记录脉冲的功率设定为记录功率Pw,但是,对于1个记录标记中记录脉冲之外的区域,出于冷却目的而照射设定为偏置功率Pb的偏置脉冲。另外,对于标记以外的间隔区域,照射设定为消除功率Pe的消除脉冲。
如上所述,该有效再现光斑直径,大于4T标记/2T间隔的合计长度,即大于相当于6T的长度。因此,在再现2T标记~4T标记时,在有效再生光斑的区域内,除了所有再现对象的标记的之外,至少还存在相当于2T以上的区域。例如,在后一个的间隔为2T间隔时、再现形成为对象的2T~4T标记的时刻,除了后一个2T间隔之外,进而在有效再现光斑内介入了其后的其他的标记。例如,在对3T标记A、2T间隔B、2T标记C的图案进行再现时,如图6所示,在最初的3T标记A的再现中,全部的2T间隔B以及后一个2T标记C的大约一半将会包含在有效再现光斑内,所以,3T标记A的再现波形将产生失真。因此,由于通过预先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记录该3T标记A,从而能够在再生时预先考虑介入后一个2T标记C,故而可以降低再现波形发生失真,能够提高记录精度。
另外,如图7所示,在对具有4T标记A、2T间隔B、3T标记C的图案进行再现时,最初的4T标记A进行再现的情况下,整个该4T标记A、整个2T间隔B、后一个3T标记C的前侧区域将包含于有效再现光斑内。因此,通过采用(并非多个)单一的记录脉冲记录4T标记A,能够进行考虑到再生时干涉因素的记录作业,所以再现波形能够更接近理想波形。特别是,2T~4T标记与长度大于等于其长度的标记相比面积很小,因此再现波形中的失真的影响(比例)变大,所以电平容易发生变动,由此容易产生再现误差。因此,对于这些2T~4T标记的记录,通过根据具体情况而采用单一脉冲,从而能够满足高密度记录。
此外,在本发明中,并不仅限于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记录4T标记的情况。例如,通过将有效再现光斑直径设定得更小些,在4T标记/2T间隔未被容纳在有效再现光斑内的情况下,采用多个记录脉冲记录4T标记。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2T、3T、及4T标记,仅限于后一个间隔为2T(最短)时采用单一的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而在后一个间隔不是2T间隔的情况下,采用n-1记录策略(2T标记采用1个记录脉冲、3T标记采用2个记录脉冲、4T标记采用3个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也可。但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此。例如有2T标记/3T间隔的组合、或3T标记/3T间隔的组合、2T标记/4T间隔的组合也是可容纳于有效再现光斑内的情形,所以,尽管与形成为最短的2T间隔的情况相比较影响小,但也可能在标记间会产生再现波形的干涉。因此,即使标记中后一个间隔长度为3T以上,在标记/间隔的合计长度比有效再现光斑直径更短的情况下,也优先采用单一记录脉冲进行记录,以降低再现误差。
例如在对2T标记A、5T间隔B、3T标记C、3T间隔D、3T标记E这样的图案进行再现时,如图8A所示,在对于最初的2T标记A进行再现的阶段,由于受到5T间隔B的影响,所以后一个3T标记C没有进入有效再现光斑内。因此,最初的2T标记A采用2个记录脉冲来进行预记录。另一方面,如图8B所示,在对后一个3T标记C进行再现的阶段,由于受到连续的3T间隔D的影响,进而,后一个3T标记E的前端区域进入有效再现光斑内。因此,该3T标记C与最初时的2T标记A不同,通过照射单一的记录脉冲进行预记录。这样,在再现3T标记C时,即使存在后一个3T标记E的干涉,也可减小再现波形的失真,从而降低再现误差。
由上述内容也可以知道,尤其是间隔形成为最短长度(这里指2T)的情况下,存在于该间隔两侧的标记间的波形干涉变大,所以优先采用单一的记录脉冲。
下面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记录方法。此外,用于该光记录方法中的记录再现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及图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记录方法中,对于采用单一脉冲而没有成为记录对象的标记采用n/2记录策略。该n/2记录策略是指,在对相当于nT的长度(n:自然数)的nT标记进行记录时,采用m=n/2(m为整数:小数点以下忽略不计)个记录脉冲进行记录的方法。例如图9的5T标记以后所示,5T标记采用2个记录脉冲波形(起始端记录脉冲和后端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而6T标记和7T标记采用3个记录脉冲波形(起始端记录脉冲、中间记录脉冲和后端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8T标记和9T标记则采用4个记录脉冲波形来进行记录。
另外,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成为再现目标的记录标记和连续形成于该记录标记的前侧及后侧的间隔的其中一个组合的合计长度,要短于相对有效再现光斑直径0.82×(λ/NA)时,采用单一记录脉冲记录该记录标记。即,在记录标记和连续形成于其前侧的间隔的合计长度比有效再现光斑直径更短的情况下对记录标记也采用单一的记录脉冲来进行预记录。当然,在成为目标的记录标记和连续形成于其后侧的间隔的合计长度比有效再现光斑直径更短的情况下,也采用单一的记录脉冲。
例如在对具有5T标记A、2T间隔B、3T标记C、4T间隔D、3T标记E、2T间隔F、3T标记G的图案进行再现时,如图10A所示,在对最初的5T标记A进行记录的阶段,由于5T间隔A很长,故后一个3T标记C没有进入有效再现光斑内。因此,最初的5T标记A采用2个记录脉冲进行预记录。另一方面,在再现3T标记C的阶段,如图10B所示,由于受到连续形成于前侧的2T间隔B的影响,进而,连续形成于其前侧的5T标记A的后端区域遗留于有效再现光斑内,所以再现波形将会出现失真。因此,该3T标记C与最初时的5T标记A不同,通过照射单一的记录脉冲进行预记录。这样,在再现3T标记C时,即使存在遗留的5T标记A的干涉,也可减小再现波形的失真,从而降低再现误差。另外,关于3T标记C,由于连续形成于后侧的4T间隔D长,故然后不与后一个3T标记E产生波形干涉。然后,如图10C所示,在再现该3T标记E的情况下,由于连续形成于后侧的2T间隔F短,故后一个3T标记G介入有效再现光斑内,所以再现波形出现失真,因此,对于该3T标记E,通过照射单一的记录脉冲进行预记录。
因此,通过考虑成为再现对象的记录标记的前后双方的间隔,适当选定该记录标记的记录策略,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再现误差。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光记录方法进行说明。此外,由于该光记录方法所采用的记录再现装置除了插入了后面将叙述的冷却脉冲之外,其余的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其说明及图示如图11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光记录方法中,相对要求采用单一记录标记进行预记录的记录标记,在其单一记录脉冲KS的前一个插入冷却脉冲R。冷却脉冲R的冷却功率Pc虽被设定为比消除功率Pe还低的值,但这里设定为与偏置功率Pb相同的值,并且例示的是就2T~4T标记而采用单一记录脉冲进行记录的情况。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光记录方法,因为是在开始标记记录时的起始端的记录脉冲KS之前插入冷却脉冲R,所以能够抑制相对前一个间隔的消除脉冲产生的热量对该标记侧的影响。因此,能够防止过剩加热,从而能够抑制与相邻其他记录标记之间在再现时产生干涉。
(第一实施例及第一比较例)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100,将该记录再现装置100的记录再现波长λ设定为405nm、将数值孔径NA设定为0.85、将有效再现光斑直径0.82×(λ/NA)设定为391nm,对于对应2X的记录速度的光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实验。作为记录条件,通过将时钟周期T设定为15.15nsec、将记录速度为4.1m/sec,从而实现了30GB的记录容量。为了对该光记录介质进行随机图案列的记录,并且为了评价记录的精度,采用PRSNR和SbER两种方法来评价该记录图案的再现品质。PRSNR(Partial Response Signal to Noise Ratio)是指,能够同时表现再现信号的信噪比(S/N比)及实际再现信号和理想响应的线性关系的评价方法,其值越大越能表明信号品质优异。在这里,采用PULSTEC工业株式会社的PRSNR测量板(board)等进行了评价。SbER(Simulated bit Error Rate)是指,对多个再现信号计算出其SAM值,并基于根据该多个SAM值所得到的正态分布的平均及标准偏差,对误识别的发生概率进行评价的方法。其值越小越能表明信号品质优异。在这里,使用了PULSTEC工业株式会社的SbER测定单元。
作为记录策略,在有效再现光斑直径会收敛所有相邻记录标记/间隔的情况下,即2T记录标记及2T间隔、3T记录标记及2T间隔、4T记录标记及2T间隔的组合的情况下,对这些记录标记均采用单一记录脉冲进行记录,而对于其他的记录标记则采用基于通常的n-1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此外,在图12A中,表示对于3T标记的脉冲波形而作为参考。在对于3T标记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在采用单一记录脉冲K的同时,在该记录脉冲的前一个插入冷却脉冲R。另外,后方的偏置脉冲B一直延长到要形成的3T标记的后端的后方侧,使得尽可能进行长时间的冷却。由此能够避免冷却不足的问题。
另外,作为第一比较例,对于所有的随机图案,均采用通常的n-1记录策略来进行记录,并对其评价了再现信号品质。如图12B所示,对于第一比较例中的3T标记的脉冲波形,对于3T标记采用了2个记录脉冲K1、K2和2个偏置脉冲B1、B2。此外,通过以各种方式改变起始端的记录脉冲K1的脉宽,由此能够以尽可能高的精度进行了验证,并将其结果与第一实施例进行了比较。
在图13中示出第一比较例中的PRSNR和SbER各自的最高品质数值和第一实施例中的品质数值。如图13所示,关于SbER,第一比较例的最高品质值(最低值)为3.4E-06,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例中减小到5.5E-07。由此可见,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品质于第一比较例相比有提高。另外,关于PRSNR,第一比较例的最高值为15.8,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例中为16.8,信号品质也同样有提高。因此,无论采用PRSNR和Sb ER的两个方法中的哪一个方法来进行判断,均都能够明确看出第一实施例的记录精度高。
(第二比较例)
进而,作为第二比较例,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100,其记录再现波长λ为405nm,数值孔径NA为0.85,有效再现光斑直径0.82×(λ/NA)为391nm,通过将相当于1T的长度设定为74.5nm,能够实现25GB的记录容量,在该状态下,对光记录介质进行随机图案的记录实验。此时,作为记录策略,采用了通过相当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记录策略的记录以及通过相当于上述第一比较例的记录策略的记录,评价该记录精度的结果如图14所示。关于SbER,通过与第一比较例相当的记录策略所记录的记录数据的再现品质(最低值)为4.6E-08,与此相对,在与第一实施例相当的记录策略中再现品质为3.9E-08。因此第一实施例的再现品质有些提高。另一方面,关于PRSNR,相当于第一比较例的最高再现品质(最高值)为23.0,与此相对,相当于第一实施例的品质为22.3,因此相当于第一比较例的记录策略的信号品质有提高。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了光记录介质中的信息记录层为单层的情形,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也能够适用于多层结构。特别是在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对于各信息记录层,优先选择性的采用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具体地说,对靠近激光一侧的记录层,采用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对于最远离激光的记录层,由于散热效果明显而优先采用其他记录方法等。另外,不言而喻,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作出各种变更。
根据本发明,即使使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或记录密度增大,也能够设定最佳的记录条件,从而使再现品质提高。

Claims (12)

1.一种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为了利用基于局部响应最大拟然识别方式的再现系统、即基于PRML识别方式的再现系统来进行再现,通过照射激光光束的记录脉冲,在光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
在记录对象的记录标记以及与上述记录标记连续的间隔的合计长度,相对再现激光光束的波长为λ、数值孔径为NA时的有效再现光斑直径0.82×(λ/NA)短的情况下,采用单一的记录脉冲来记录上述记录标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间隔为最短间隔时,采用单一的记录脉冲来记录上述记录标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时钟周期设定为T时,在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的上述记录标记中,包括相当于4T的长度的记录标记。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时钟周期设定为T时,在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的上述记录标记和与上述记录标记连续的上述间隔的组合中,包括2T记录标记和2T间隔的组合、3T记录标记和2T间隔的组合、以及4T记录标记和2T间隔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的上述记录标记和与上述记录标记连续的上述间隔的组合中,还包括2T记录标记和3T间隔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时钟周期设定为T时,采用基于n-1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来记录以下标记,该标记为除了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的上述记录标记以外的相当于nT的长度的nT标记,其中,n为自然数。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时钟周期为T时,采用基于n/2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来记录以下标记,该标记为除了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进行记录的上述记录标记以外的相当于nT的长度的nT标记,其中,n为自然数。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采用单一记录脉冲来记录上述记录标记时,在上述记录脉冲之前插入冷却脉冲。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激光光束的上述波长λ设定为400~410nm,将上述数值孔径NA设定为0.7~0.9。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有标记中最短标记的长度为125nm以下。
11.一种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激光光源,其发生激光光束;
物镜,其用于会聚上述激光光束;
照射控制装置,其对光记录介质照射上述激光光束的记录脉冲而进行信息记录,
在记录对象的记录标记以及与上述记录标记连续的间隔的合计长度,相对再现激光光束的波长为λ、数值孔径为NA时的有效再现光斑直径0.82×(λ/NA)短的情况下,上述照射控制装置对上述光记录介质照射单一的记录脉冲而形成上述记录标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开始形成上述记录标记时的单一记录脉冲之前,上述照射控制装置插入冷却脉冲。
CN2007101398815A 2006-07-26 2007-07-26 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光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44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02931 2006-07-26
JP2006-202931 2006-07-26
JP2006202931A JP2008033981A (ja) 2006-07-26 2006-07-26 光記録媒体の情報記録方法、光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4470A true CN101114470A (zh) 2008-01-30
CN101114470B CN101114470B (zh) 2010-06-09

Family

ID=3898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988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4470B (zh) 2006-07-26 2007-07-26 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光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13283B2 (zh)
JP (1) JP2008033981A (zh)
CN (1) CN1011144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0452B2 (en) * 2007-01-09 2011-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A2680857A1 (en) * 2007-12-11 2009-06-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evaluation method
US8289829B2 (en) * 2008-10-01 2012-10-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BRPI0905746A2 (pt) * 2008-10-01 2020-11-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io de gravação de informação e aparelho de gravação/reprodução
WO2010041404A1 (ja) * 2008-10-09 2010-04-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記録方法、光記録装置、原盤露光装置、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再生方法
WO2010067496A1 (ja) * 2008-12-09 2010-06-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記録方法、光記録装置、原盤露光装置、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再生方法
JP5147880B2 (ja) * 2010-03-05 2013-02-20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装置、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7774B2 (ja) 1989-12-13 1998-02-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情報の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CA2020243C (en) 1989-06-30 1994-12-13 Eiji Ohno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5412626A (en) 1992-03-23 1995-05-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of recording optical information with selective correction in pulse waveform and a recording system therefor
JP3266971B2 (ja) 1992-03-23 2002-03-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情報の記録方法
JP3185628B2 (ja) 1995-02-09 2001-07-11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圧延機および圧延方法
US5732062A (en) * 1995-10-16 1998-03-24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3366973B2 (ja) * 1996-10-18 2003-0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の情報記録方法
US6125085A (en) * 1997-07-02 2000-09-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timally controlling the width of the recording marks
AU5647299A (en) * 1998-09-09 2000-03-27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JP3076033B1 (ja) 1998-09-14 2000-08-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情報の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JP4074063B2 (ja) * 1999-04-28 2008-04-09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光情報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217324C (zh) 1999-05-19 2005-08-3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光记录方法
JP4119604B2 (ja) 2000-01-17 2008-07-16 三菱化学メディア株式会社 相変化型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EP1117094B1 (en) 2000-01-17 2012-11-21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Recording method for phase-change recording medium
KR100458299B1 (ko) * 2000-10-10 2004-11-26 티디케이가부시기가이샤 광기록방법 및 광기록매체
JP2002288830A (ja) 2001-03-28 2002-10-04 Ricoh Co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方法
JP5205685B2 (ja) 2001-09-10 2013-06-05 東ソー株式会社 高比表面積消石灰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JP4560251B2 (ja) 2001-09-10 2010-10-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CN100353423C (zh) * 2002-05-01 2007-12-05 Lg电子株式会社 高密度只读光盘及使用光盘的光盘设备和方法
JP2004111020A (ja) 2002-07-25 2004-04-08 Yamaha Corp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US7492682B2 (en) 2002-07-25 2009-02-17 Yamaha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recording apparatus controllable by table of multi-pulse patterns
JP4042054B2 (ja) 2002-09-30 2008-02-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記録条件設定方法、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295500B2 (en) 2002-09-30 2007-11-13 Nec Corporation Recording condition sett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er using same
JP3977740B2 (ja) 2002-12-27 2007-09-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相変化型光記録媒体とその記録方法
JP2005063586A (ja) 2003-08-18 2005-03-10 Ricoh Co Ltd 光情報記録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装置
JP2005071516A (ja) 2003-08-27 2005-03-17 Tdk Corp 光記録ディスクへの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光記録ディスクへのデータ記録装置
US7606126B2 (en) * 2003-09-18 2009-10-20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KR20050045528A (ko) * 2003-11-11 2005-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매체, 이에 데이터를 기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4179994B2 (ja) * 2004-02-05 2008-11-12 Tdk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へ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4213600B2 (ja) 2004-02-12 2009-01-21 Tdk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へ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4363322B2 (ja) 2004-12-20 2009-11-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4619155B2 (ja) 2005-03-08 2011-01-26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多板クラッチ
JP4765348B2 (ja) 2005-03-14 2011-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書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25180A1 (en) 2008-01-31
US8213283B2 (en) 2012-07-03
CN101114470B (zh) 2010-06-09
JP2008033981A (ja) 2008-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00836A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4556912B2 (ja) 光記録媒体の記録条件設定方法
CN101114470A (zh) 光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方法、光记录装置
US8355307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 master medium exposure device,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producing method
KR20080091830A (ko) 최적 레이저 빔 파워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광 기록 매체
US7012870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irradiating time controlling device
US8233362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ro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US8400890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US20110107134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ro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N101114468A (zh) 光信息记录方法及光记录装置
US8274873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master through exposure process,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JP4623202B2 (ja) 光記録媒体の情報記録方法、光記録装置
JP4446348B2 (ja)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TW577057B (en)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
JPWO2009051246A1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WO2012124313A1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装置、光学的情報記録方法及び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
JP2006127562A (ja) 光学式記録媒体とその記録再生方法
US20080285402A1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US20080056091A1 (en) Multivalued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producing method
JP2005182984A (ja) 光学式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及び光学式情報記録媒体
JP2005228367A (ja) 記録パワー導出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