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3183A - 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3183A
CN101113183A CNA200710057065XA CN200710057065A CN101113183A CN 101113183 A CN101113183 A CN 101113183A CN A200710057065X A CNA200710057065X A CN A200710057065XA CN 200710057065 A CN200710057065 A CN 200710057065A CN 101113183 A CN101113183 A CN 101113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microballoon
hollow microsphere
tiny balloon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570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新林
刘广宇
李国良
白锋
黄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k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k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7100570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131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13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31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制备方法。所述的空心微球是多烯类单体均聚物或多烯类单体与其它功能性单烯类单体的共聚物(20-100%交联)空心微球,内径为10纳米-10微米,壁厚为10纳米-200纳米,在模板存在下多烯类单体或多烯类单体与其它功能性单烯类单体蒸馏-沉淀聚合制备一系列不同内径、不同壁厚的单分散聚合物空心微球。本发明具有条件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易得,产品纯净、环境友好等优点。本发明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可以用于染料、化妆品、药物和酶、蛋白质等的可控运输和释放体系,以及轻质填料、纳微容器、低介电常数材料和催化剂载体,在人造细胞、疾病诊断和生物物质分离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尤其是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纳米级和微米级的空心聚合物微球由于具有高比表面、低密度的特性,而且其空心部分可容纳大量的客体分子或大尺寸的客体,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工和材料领域,例如可以用于染料、化妆品、药物和酶、蛋白质等的可控运输和释放体系,以及轻质填料、纳微容器、低介电常数材料和催化剂载体,在人造细胞、疾病诊断和生物物质分离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献报道制备空心聚合物微球结构材料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乳液聚合(McDonald,C.J.,Bouck,K.J.,Bruce,C.,Chaput A.B.,Macromolecules 2000,33:1593.)、分散聚合(Xu,X.,Asher,S.A.,J.Am.Chem.Soc.2004,126:7940.)、表面接枝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Fu,G.D.,Shang,Z.H.,Hong,L.,Kang,E.T.,Neoh,K.G.,Macromolecules 2005,38:7867.)、棒-团嵌段共聚物自组装(Jenekhe,S.A.,Chen,X.L.,Science 1999,283:372.)、胶束自组装(Wang M.,Jiang M.,Ning F.L.,Chen D.Y.,Liu S.Y.,Duan H.W.,Macromolecules 2002,35:5980.)等,然后除去用作模板的无机氧化物、微乳液滴、胶束、聚合物胶粒等。但乳液聚合和分散聚合法制成的空心聚合物微球表面附有稳定剂和分散剂难以除净,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要求的条件苛刻,自组装法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这些不足限制了以上方法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纳米/微米空心聚合物微球的已有制备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模板存在下蒸馏-沉淀聚合的方法,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制备的纳米/微米空心聚合物微球内径在10纳米-10微米,壁厚在10纳米-200纳米的范围内可控。空心微球形状规则,尺寸均匀,可以带有不同功能性官能基团。具有条件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易得,产品纯净、环境友好等优点。
技术方案
以无机氧化物微球或甲基丙烯酸微球为模板,可交联的多烯类单体或可交联的多烯类单体和其它单烯类单体与无机氧化物微球表面的羟基或甲基丙烯酸微球表面的羧基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氢键,引发剂引发后在微球表面聚合并随即包裹在核上,形成核-壳型微球,反应结束后除去内核,就得到了空心聚合物微球。通过改变模板、多烯类单体和共聚单体的浓度及比例,可以控制空心聚合物微球的内径和壁厚。
具体反应过程
反应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的单分散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内径在10纳米-10微米,壁厚为10纳米-200纳米,空心微球形状规则,带有不同功能性官能基团。所述的空心微球是可交联的多烯类单体均聚物或可交联的多烯类单体与其它功能性单烯类单体的共聚物空心微球。
所述的功能基团(F)是羧基(COOH)、酰胺基(CONH)、羟基(OH)、吡啶基(Py)、酯基(COOR)、醚基(CH2OCH2)、酮基(CO)或环氧丙基(CH2CH(O)CH)。
所述的多烯类单体是二乙烯苯(DVB)、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m)、双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或三丙烯酸甘油酯(Trims)。
所述的单烯类单体是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4-乙烯基吡啶(4-VP)、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2,3-环氧丙基酯(GMA)。
本发明所述的单分散的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用作模板的核,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微球,或者制备甲基丙烯酸微球,方法是将甲基丙烯酸单体与溶剂、引发剂一起加热,反应体系在15-30分钟内升温至沸腾,1.5-3小时内蒸出一半溶剂,形成非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微球,反应液离心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寡聚物;
2)将第一步制得的微球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可交联的多烯类单体或可交联的多烯类单体与其它单烯类单体以及自由基引发剂,反应体系在15-30分钟内升温至沸腾;
3)在1.5-3小时内将反应体系中的溶剂蒸馏出一半,期间反应体系保持沸腾,核-壳型微球在此过程中形成:
4)反应液离心后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离心,反复三次,以无机氧化物为核的微球分散在40wt%氢氟酸中2小时除去内核,用水超声分散、离心直至水为中性,以聚甲基丙烯酸微球为核的微球分散在乙醇中,用透析膜在水中透析三天,离心水洗反复三次,得到的聚合物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所述的模板为无机氧化物微球或聚甲基丙烯酸微球。
所述的溶剂为乙腈、乙酸乙酯、丁酮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的自由基引发基是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
所述的多烯类单体与其它功能性单烯类单体和有机溶剂、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比:
交联度:10-100%,交联度体积/(交联剂体积+共聚单体体积),或交联度质量/(交联剂质量+共聚单体质量)%;
自由基引发剂:0.5-5wt%,质量%:相对于聚合单体的总质量百分比;
单体浓度:1.0-10%,体积%:总单体体积/(总单体体积+有机溶剂体积),或质量%:总单体质量/(总单体质量+有机溶剂质量)。
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模板和单体的种类、用量制备一系列不同内径、不同壁厚的单分散聚合物空心微球。
本发明是蒸馏-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本发明以无机氧化物或聚甲基丙烯酸微球为模板,二乙烯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双丙烯酸二醇酯或三丙烯酸甘油酯等多烯的均聚或与其它单体的共聚制备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具有条件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易得,产品纯净、环境友好等优点。制备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可以用于染料、轻质填料、化妆品、药物控制释放,催化剂载体等。
本发明制得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内径在10纳米-10微米,壁厚在10纳米-200纳米的范围内可控,空心微球形状规则,可以带有不同功能性官能基团,颗粒洁净,不含分散剂和稳定剂。
附图说明
图1:聚-二乙烯苯-共-甲基丙烯酸空心微球的透射电镜(TEM)。
图2:聚-二乙烯苯-共-甲基丙烯酸甲酯空心微球的透射电镜(TEM)。
图3:聚-二乙烯苯-共-4-乙烯基吡啶空心微球的透射电镜(TEM)。
图4:聚-二乙烯苯-共-丙烯酰胺空心微球的透射电镜(TEM)。
图5:聚-二乙烯苯-共-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空心微球的透射电镜(TEM)。
图6: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共-甲基丙烯酸甲酯空心微球的透射电镜(TEM)。
图7: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空心微球的透射电镜(TEM)。
图8:聚-二乙烯苯-共-N-乙烯基吡咯烷酮空心微球的透射电镜(TEM)。
图9:聚-二乙烯苯-共-4-乙烯基吡啶空心微球的透射电镜(TEM)。
图10:聚-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空心微球的透射电镜(TEM)。
图11:反应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所有多烯类单体、单烯类单体、引发剂、溶剂和其它试剂都是分析纯。
实例1:甲基丙烯酸(MAA)20mL,偶氮二异丁腈(AIBN)0.4g分散在800mL乙腈中,放入一干净的100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30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2小时内蒸出400mL乙腈停止反应。取10mL反应液,加入0.3mL二乙烯苯(DVB-80)和0.12g AIBN,再加入30mL乙腈,加入到5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15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控制1.5小时内蒸出20mL乙腈停止反应。反应液离心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引发剂,反复三次后改用乙醇分散,然后用透析膜水相透析三天,每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的聚-二乙烯苯-共-甲基丙烯酸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实例2:甲基丙烯酸(MAA)20mL,偶氮二异丁腈(AIBN)0.4g分散在800mL乙腈中,放入一干净的100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30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2小时内蒸出400mL乙腈停止反应。取所得的反应液10mL,离心分离,倾去上层清液,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寡聚物,分散在40mL乙腈中,加入0.2mL DVB-80和0.004g AIBN,放入50mL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15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1.5小时内蒸出20mL乙腈停止反应。反应液离心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引发剂,反复三次后改用乙醇分散,然后用透析膜水相透析三天,每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的得到的聚-二乙烯苯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实例3:甲基丙烯酸(MAA)20mL,偶氮二异丁腈(AIBN)0.4g分散在800mL乙腈中,放入一干净的100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30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2小时内蒸出400mL乙腈停止反应。取所得的反应液10mL,离心分离,倾去上层清液,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寡聚物,分散在40mL乙腈中,加入0.3mL DVB-80和0.3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加入到50mL的两口瓶中,15分钟升温至沸腾,1.5小时内蒸出20mL乙腈。反应液离心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引发剂,反复三次后改用乙醇分散,然后用透析膜水相透析三天,每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的得到的聚-二乙烯苯-共-甲基丙烯酸甲酯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实例4:甲基丙烯酸(MAA)20mL,偶氮二异丁腈(AIBN)0.4g分散在800mL乙腈中,放入一干净的100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30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2小时内蒸出400mL乙腈停止反应。取所得的反应液10mL,离心分离,倾去上层清液,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寡聚物,分散在40mL乙腈中,加入0.2mL DVB-80和0.05mL4-乙烯基吡啶,加入到50mL的两口瓶中,15分钟升温至沸腾,1.5小时内蒸出20mL乙腈。反应液离心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引发剂,反复三次后改用乙醇分散,然后用透析膜水相透析三天,每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的得到的聚-二乙烯苯-共-4-乙烯基吡啶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实例5:甲基丙烯酸(MAA)20mL,偶氮二异丁腈(AIBN)0.4g分散在800mL乙腈中,放入一干净的100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30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2小时内蒸出400mL乙腈停止反应。取所得的反应液10mL,离心分离,倾去上层清液,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寡聚物,分散在40mL乙腈中,加入0.3mL DVB-80和0.2g丙烯酰胺,加入到50mL的两口瓶中,15分钟升温至沸腾,1.5小时内蒸出20mL乙腈。反应液离心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引发剂,反复三次后改用乙醇分散,然后用透析膜水相透析三天,每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的得到的聚-二乙烯苯-共-丙烯酰胺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实例6:甲基丙烯酸(MAA)20mL,偶氮二异丁腈(AIBN)0.4g分散在800mL乙腈中,放入一干净的100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30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2小时内蒸出400mL乙腈停止反应。取所得的反应液10mL,离心分离,倾去上层清液,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寡聚物,分散在40mL乙腈中,加入0.4mL DVB-80和0.3mL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MA),加入到50mL的两口瓶中,15分钟升温至沸腾,1.5小时内蒸出20mL乙腈。反应液离心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引发剂,反复三次后改用乙醇分散,然后用透析膜水相透析三天,每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的得到的聚-二乙烯苯-共-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实例7:甲基丙烯酸(MAA)20mL,偶氮二异丁腈(AIBN)0.4g分散在800mL乙腈中,放入一干净的100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30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2小时内蒸出400mL乙腈停止反应。取所得的反应液10mL,离心分离,倾去上层清液,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寡聚物,分散在40mL乙腈中,加入0.2mL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和0.2mL MMA,加入到50mL的两口瓶中,15分钟升温至沸腾,1.5小时内蒸出20mL乙腈。反应液离心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引发剂,反复三次后改用乙醇分散,然后用透析膜水相透析三天,每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的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共-甲基丙烯酸甲酯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实例8:甲基丙烯酸(MAA)20mL,偶氮二异丁腈(AIBN)0.4g分散在800mL乙腈中,放入一干净的100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30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2小时内蒸出400mL乙腈停止反应。取所得的反应液10mL,离心分离,倾去上层清液,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寡聚物,分散在40mL乙腈中,,加入0.2mL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加入到50mL的两口瓶中,15分钟升温至沸腾,1.5小时内蒸出20mL乙腈。反应液离心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引发剂,反复三次后改用乙醇分散,然后用透析膜水相透析三天,每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的得到的内径160nm、壁厚nm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实例9:甲基丙烯酸(MAA)20mL,偶氮二异丁腈(AIBN)0.4g分散在800mL乙腈中,放入一干净的100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30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2小时内蒸出400mL乙腈停止反应。取所得的反应液10mL,离心分离,倾去上层清液,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寡聚物,分散在40mL乙腈中,加入0.2mL DVB-80和0.1mL 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加入到50mL的两口瓶中,15分钟升温至沸腾,1.5小时内蒸出20mL乙腈。反应液离心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引发剂,反复三次后改用乙醇分散,然后用透析膜水相透析三天,每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的得到的内径160nm、壁厚nm聚-二乙烯苯-共-N-乙烯基吡咯烷酮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实例10:甲基丙烯酸(MAA)20mL,偶氮二异丁腈(AIBN)0.4g分散在800mL乙腈中,放入一干净的100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30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2小时内蒸出400mL乙腈停止反应。取所得的反应液10mL,离心分离,倾去上层清液,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寡聚物,分散在40mL乙腈中,,氮气保护下向7.2mL乙腈分散液滴加1mL 4-乙烯基吡啶,搅拌48小时,在乙腈中反复离心,倾,超声分散三次,得到表面吸附有4-乙烯基吡啶的微球,在40mL乙腈中,加入0.4mL DVB-80和0.008g AIBN,加入到50mL的两口瓶中,15分钟升温至沸腾,1.5小时内蒸出20mL乙腈。反应液离心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引发剂,反复三次后改用乙醇分散,然后用透析膜水相透析三天,每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的内壁为吡啶基的聚-二乙烯苯-共-4-乙烯基吡啶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实例11: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平均粒径500nm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2g二氧化硅分散在80mL乙腈中,加入0.2g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m),AIBN 0.008g,放入一干净的100mL的两口瓶中,装上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瓶。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中缓慢加热,30分钟内由室温(25℃)升至沸腾,并开始蒸出溶剂,沸腾10分钟后反应液变混浊。控制1.5小时内蒸出40mL乙腈停止反应。反应液离心分离,倾去上层清液,在乙醇或者丙酮中超声分散后再离心分离,反复此操作三次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可溶性聚合物。超声分散在40wt%的氢氟酸溶液中,除去二氧化硅,离心,倾去上层清液,再超声分散在水中,反复三次,得到的聚-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Claims (9)

1.一种单分散的聚合物空心微球,其特征是它的粒径的内径在10纳米-10微米,壁厚为10纳米-500纳米,空心微球形状规则,带有不同功能性官能基团。
所述的空心微球是多烯类单体均聚物或多烯类单体与其它功能性单烯类单体的共聚物(20-100%交联)空心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分散的聚合物空心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官能基团是羧基、酰胺基、羟基、吡啶基、酯基、醚基、羰基、氯亚甲基或环氧丙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分散的聚合物空心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烯类单体是二乙烯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双丙烯酸二醇酯或三丙烯酸甘油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分散的聚合物空心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烯类单体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4-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3-环氧丙基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分散的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用作模板的核,按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或者制备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微球,或者是聚丙烯酸微球,方法是将丙烯酸或者甲基丙烯酸单体与溶剂、引发剂一起加热,反应体系在15-30分钟内升温至沸腾,1.5-3小时内蒸出一半溶剂,形成非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微球,反应液离心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寡聚物;
2)将第一步制得的微球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可交联的多烯类单体或可交联的多烯类单体和其它单烯类单体以及自由基引发剂,反应体系在15-30分钟内升温至沸腾;
3)在1.5-3小时内将反应体系中的溶剂蒸馏出一半,期间反应体系保持沸腾,核-壳型微球在此过程中形成:
4)反应液离心后倾出上层清液,再用丙酮超声分散、离心,反复三次,以无机氧化物为核的微球分散在40wt%氢氟酸中2小时除去无机氧化物核,用水超声分散、离心,反复三次,以聚甲基丙烯酸为核的微球用乙醇分散,然后用透析膜水相透析三天,每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的聚合物空心微球真空烘箱干燥至恒重。
5)通过改变模板和单体的种类、浓度制备一系列不同内径、不同壁厚的单分散聚合物空心微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分散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球或聚甲基丙烯酸微球内核、多烯类单体及其它功能性单烯类单体和有机溶剂、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比:
交联度:10-100%,体积%或质量%:交联剂体积/(交联剂体积+共聚单体体积)或交联剂质量/(交联剂质量+共聚单体质量)%;
自由基引发剂:0.5-5wt%,质量%:相对于聚合单体的总质量百分比;
单体浓度:1.0-10%,体积%:总单体体积/(总单体体积+有机溶剂体积),或质量%:总单体质量/(总单体质量+有机溶剂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分散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为无机氧化物微球或聚甲基丙烯酸微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分散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乙腈、乙酸乙酯、丁酮或它们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分散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由基引发基是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
CNA200710057065XA 2007-04-03 2007-04-03 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Pending CN1011131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57065XA CN101113183A (zh) 2007-04-03 2007-04-03 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57065XA CN101113183A (zh) 2007-04-03 2007-04-03 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3183A true CN101113183A (zh) 2008-01-30

Family

ID=3902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57065XA Pending CN101113183A (zh) 2007-04-03 2007-04-03 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13183A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8365A (zh) * 2010-09-27 2010-12-29 天津市富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亲单分散微球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264799A (zh) * 2008-12-25 2011-11-30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复合颗粒及其制造方法、中空颗粒、其制造方法及用途
CN102311555A (zh) * 2011-06-07 2012-01-11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聚合物中空微球包覆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02838709A (zh) * 2011-06-21 2012-12-26 南开大学 原子转移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的聚合物微球树脂
CN103182324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有机骨架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554325A (zh) * 2013-10-28 2014-02-0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功能性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709281A (zh) * 2013-11-29 2014-04-09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含氟纳米微球/含氟环氧树脂杂化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92833A (zh) * 2015-05-21 2015-09-09 安徽大学 一种聚丙烯酸中空微凝胶的制备方法
US9567255B2 (en) 2013-01-31 2017-02-14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Light weight structural materials
CN106432564A (zh) * 2016-09-13 2017-02-2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制备功能化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CN108026217A (zh) * 2015-07-20 2018-05-11 生命科技公司 聚合物颗粒
CN108727628A (zh) * 2018-06-14 2018-11-02 常州大学 一种纳米银空心微球/pvdf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5324A (zh) * 2018-08-15 2019-01-18 太原理工大学 固载l-脯氨酸温度响应性核壳微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550467A (zh) * 2018-11-29 2019-04-02 江南大学 一种导电复合壳材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3715A (zh) * 2019-05-31 2019-08-30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月球表面凹坑形貌的微孔有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0180474A (zh) * 2019-06-02 2019-08-30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二氧化钛纳米微球辅助的微孔有机聚合物纳米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14133820A (zh) * 2022-01-10 2022-03-04 马少卿 一种丙烯酸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71275A1 (ja) * 2020-09-30 2022-04-07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中空粒子
CN115558169A (zh) * 2022-09-27 2023-01-03 南开大学 高质子传导率的铃铛型双性离子微球壳聚糖杂化膜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4799B (zh) * 2008-12-25 2014-03-26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复合颗粒及其制造方法、中空颗粒、其制造方法及用途
CN102264799A (zh) * 2008-12-25 2011-11-30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复合颗粒及其制造方法、中空颗粒、其制造方法及用途
CN101928365A (zh) * 2010-09-27 2010-12-29 天津市富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亲单分散微球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311555A (zh) * 2011-06-07 2012-01-11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聚合物中空微球包覆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02311555B (zh) * 2011-06-07 2013-07-10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聚合物中空微球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02838709A (zh) * 2011-06-21 2012-12-26 南开大学 原子转移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的聚合物微球树脂
CN102838709B (zh) * 2011-06-21 2016-03-30 南开大学 原子转移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的聚合物微球树脂
CN103182324B (zh) * 2011-12-28 2015-01-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有机骨架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182324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有机骨架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US9567255B2 (en) 2013-01-31 2017-02-14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Light weight structural materials
US9771468B2 (en) 2013-01-31 2017-09-26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Light weight structural materials
TWI593731B (zh) * 2013-01-31 2017-08-01 英派爾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輕質結構材料
CN103554325A (zh) * 2013-10-28 2014-02-0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功能性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554325B (zh) * 2013-10-28 2016-07-06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功能性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709281A (zh) * 2013-11-29 2014-04-09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含氟纳米微球/含氟环氧树脂杂化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09281B (zh) * 2013-11-29 2015-11-18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含氟纳米微球/含氟环氧树脂杂化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92833A (zh) * 2015-05-21 2015-09-09 安徽大学 一种聚丙烯酸中空微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8026217A (zh) * 2015-07-20 2018-05-11 生命科技公司 聚合物颗粒
CN108026217B (zh) * 2015-07-20 2021-09-07 生命科技公司 聚合物颗粒
CN106432564B (zh) * 2016-09-13 2019-03-1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制备功能化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CN106432564A (zh) * 2016-09-13 2017-02-2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制备功能化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CN108727628B (zh) * 2018-06-14 2021-03-02 常州大学 一种纳米银空心微球/pvdf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7628A (zh) * 2018-06-14 2018-11-02 常州大学 一种纳米银空心微球/pvdf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5324A (zh) * 2018-08-15 2019-01-18 太原理工大学 固载l-脯氨酸温度响应性核壳微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550467A (zh) * 2018-11-29 2019-04-02 江南大学 一种导电复合壳材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3715A (zh) * 2019-05-31 2019-08-30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月球表面凹坑形貌的微孔有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0183715B (zh) * 2019-05-31 2022-07-01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月球表面凹坑形貌的微孔有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0180474A (zh) * 2019-06-02 2019-08-30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二氧化钛纳米微球辅助的微孔有机聚合物纳米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WO2022071275A1 (ja) * 2020-09-30 2022-04-07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中空粒子
CN116194495A (zh) * 2020-09-30 2023-05-30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中空颗粒
CN114133820A (zh) * 2022-01-10 2022-03-04 马少卿 一种丙烯酸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58169A (zh) * 2022-09-27 2023-01-03 南开大学 高质子传导率的铃铛型双性离子微球壳聚糖杂化膜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3183A (zh) 单分散的纳米/微米聚合物空心微球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N103588920B (zh) 单分散多孔聚合物纳米微囊的新型制备方法
CN102417552A (zh) 一种尺寸均一可控的聚合物纳微球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JP6733900B2 (ja) 分離用担体、分離用担体の製造方法、カラム、及び、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装置又は固相抽出用装置
CN106632925A (zh) 一种具有pH和温度敏感性的两亲性多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Gavini et al. Frontal polymerization as a new method for developing drug controlled release systems (DCRS) based on polyacrylamide
Zhang et al. A microfluidic approach to fabricate monodisperse hollow or porous poly (HEMA–MMA) microspheres using single emulsions as templates
CN103965421A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温敏性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Dao et al. Self-Assembling Peptide—Polymer Nano-Objects via 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Du et al. Glucose and temperature dual-responsive monodispersed hollow nanospheres via facile one-pot two-step process
CN103554376A (zh) 单分散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One-pot synthesis of mushroom-shaped polymeric Janus particles by soap-free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Qi et al. Synthesis of core-shell polymer microspheres by two-stage distillation–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Liu et al. Controllable polymerization of n-butyl cyanoacrylate using a high-gravity rotating packed bed
Liu et al. Synthesis of polymeric core/shell microspheres with spherical virus-like surface morphology by Pickering emulsion
Mu et al. Temperature and pH dual-responsive cross-linked polymeric nanocapsules with controllable structures via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from templates
CN103483601B (zh) 一种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6565908B (zh) 一种单分散大粒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Zheng et al. Narrow or monodisperse, physically cross-linked, and “living” spherical polymer particles by one-stage RAFT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CN105777967B (zh) 一种形貌可控双面聚合物微粒的制备方法
CN104788609B (zh) 一种高交联单分散含有环氧基团的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4609B (zh) 单分散松香基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772598A (zh) 一种单分散功能聚合物微球表面粗糙度的调控方法
Yu et al. A facile approach preparing PMMA nanospheres through in-situ surfactant miniemulsion photopolymerization under green LED irradiation
Wei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 microsphere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metal-free click chemistry and spray dry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