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6408A - 通信设备和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和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6408A
CN101106408A CNA2007100876398A CN200710087639A CN101106408A CN 101106408 A CN101106408 A CN 101106408A CN A2007100876398 A CNA2007100876398 A CN A2007100876398A CN 200710087639 A CN200710087639 A CN 200710087639A CN 101106408 A CN101106408 A CN 101106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mo
display terminal
message
space multi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76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6408B (zh
Inventor
西林泰如
村井信哉
后藤真孝
山口健作
田中信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06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6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6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64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92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s using a flat pane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3/209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specific for a flat pan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10Special adaptations of display systems for operation with variable images
    • G09G2320/103Detection of image changes, e.g. determination of an index representative of the image chan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09G2330/022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in absence of operation, e.g. no data being entered during a predetermined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通信设备包括根据由于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的改变而发生的事件顺序产生图像数据的第一产生单元;检测由第一产生单元产生的多个连续图像数据之间差别的差别检测单元;通过压缩该差别产生要发送至显示终端的发送数据的第二产生单元;根据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或者该差别产生消息以将空间多路数量改变为一个或者多个的消息产生单元;以及在将第二产生单元产生的发送数据发送至显示终端之前将消息发送至无线接入设备的发送单元。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和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和显示终端,以实现,举例来说,在计算机之间共享应用程序的屏幕画面的功能。
存在计算系统,其中出于改善可用性的目的,包括最少输入/输出接口的终端设备被放置在用户端,且在位于远程位置的主设备上执行复杂计算。
举例来说,在第6784855号美国专利(以下称为“参考文件1”)中已经披露了系统配置,其中主设备(例如个人计算器或服务器计算机)上的屏幕画面信息,通过网络被投射到远程显示终端上。
在该系统中,来自显示终端的输入信息(例如数字转换器的笔式输入)被相似地通过该网络发送至主设备,并且由主设备执行实际的应用程序操作。此后,执行结果和屏幕画面更新信息通过该网络传输至显示终端。终端设备由接收的屏幕画面更新信息执行输出(绘图)处理。
另一方面,VNC(虚拟网络计算)作为用来将屏幕画面信息从远程网络上的主设备有效地传输至终端设备的技术而为人所知。
在VNC中,当屏幕画面的更新被删除时,将已读像素信息的值与最近传输到显示终端的象素信息的值比较,并且确定改变自最近时间的更新的屏幕画面区域。
此外,通过将更新的屏幕画面区域投射到静止图像压缩,并于是只将压缩屏幕画面上的不同信息传输至显示终端,可以抑制通信带消耗。
因此,当屏幕画面改变很大例如移动视窗时,待发送的屏幕画面信息量增加,而当屏幕画面改变很小时,待发送的屏幕画面信息量减少。
顺便来说,当显示终端通过无线LAN执行通信时,通过执行MIMO(多入多出)传输,可以实现扩大有效距离范围的效果,传输大数据时改善响应的效果,等等。
MIMO是从多个天线使用相同频道同时发送/接收信号的技术,但相较于SISO(单入单出:由一个天线发送/接收的传统方法),需要与天线相同数量的发送/接收电路,这引起了电力消耗随天线数量成比例增加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举例来说,在第2006-42075号日本专利(KOKAI)(以下称为“参考文件2”)中,提出了减少MIMO电力消耗的机制。
在参考文件2的技术的情形中,在不执行帧交换的待机处理中,接收终端像SISO终端一样运行,只激活多个接收系统之一,而在帧交换的时刻,其执行MIMO接收处理,对多个接收系统提供能源。
顺便来说,在计算机要执行进程的应用程序中,存在展示软件,文本创建软件,等等,以及此外的使用网络的应用软件包括视频流播放软件,音频通信软件,文件传输软件,等等,并且网络的信号流的特征会发生诸多改变。
在要求响应度的应用软件的情形中,例如视频流播放软件或音频通信软件,数据包在给定循环产生并且在网络上流动。
在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甚至较大程度的传输延时的应用软件的情形中,例如文件传输软件,大量信号以脉冲方式在文件传输开始的同时被产生。
在屏幕画面信息从远程网络上的主设备发送到终端设备,并由终端设备接收和显示的系统中,举例来说,鼠标操作引起的指针移动是连续的小移动。
因此,从主设备传送到终端设备的数据大小很小,并且与此相反,如果发生例如显示新视窗,视窗消失或移动的事件,伴随屏幕画面更新的改变的差别量很大,从而使传输数据的大小也很大。
因此,使用此种网络的屏幕画面传输系统是用信号以脉冲方式产生以及要求响应度来表征。
举例来说,让我们假设一种情形,其中包括显示屏幕画面信息的显示屏(例如,液晶显示板或投影仪投射单元)以及MIMO无线通信处理单元的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处理单元在远程网络上的主设备上接收并显示屏幕画面信息。
在该情形中,相较于SISO,在MIMO中,功耗随天线数量成比例增加,此外,在物理层中,除用于传统终端的同步信号外,还需要用于高吞吐量终端的同步信号。
因此,存在问题,即当发送小数据时,传输的物理帧的定字长物理头部分的比例变得更大(这称为传输开销),从而使MIMO的传输效率低于SISO。
即,如果来自主设备的屏幕画面更新信息是连续的小的新信息,例如鼠标的指针移动,并且执行MIMO传输,传输时的功耗和架空都变大,这可以说是低效率。
在参考文件2的上述技术的情形中,在不执行帧交换的待机状态中,只对多个接收系统中的一个接收系统提供能量,并且每次执行帧交换时,都对多个接收系统提供能量以允许MIMO发送/接收物理帧,但是当交换数据帧时,接收终端的多个天线始终被激活。
即,存在问题,同样当MIMO接收此种不需要以高物理传输速率发送的小的更新屏幕画面信息时,接收终端侧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是作为MIMO运行的,从而使不必要的功耗无可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通信设备是通过被允许自由改变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的无线接入设备连接至显示终端的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第一产生单元,该单元根据由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的改变而发生的事件产生图像数据;差别检测单元,该单元检测由第一产生单元产生的多个连续图像数据之间的差别;
第二产生单元,该单元通过压缩所述差别产生要发送至显示终端的发送数据;消息产生单元,该单元根据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或所述差别,产生用于将所述空间多路数改变为一个或者多个的消息:以及发送单元,该单元将发送数据发送至显示终端,并在发送该发送数据之前将消息发送至无线接入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显示终端包括:多个天线分支,该天线分支通过空间多路传输路径将消息发送至无线接入设备或从无线接入设备接收消息,并通过无线接入设备接收从通信设备发送的图像数据;转换控制器,如果天线分支接收到改变所述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多路数的消息,该转换控制器根据该消息将多个天线分支转换至空间多路传输或单路传输的通信状态;省电控制器,当多个天线分支的一个天线分支在单路传输状态运行时,该省电控制器停止向其他天线分支的供电;显示器,该显示器显示屏幕画面;以及图像产生单元,该单元将天线分支接收到的来自通信设备的图像数据显示在屏幕画面的指定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通信方法是一种通信设备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设备配置成通过被允许自由改变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的无线接入设备连接至显示终端,该通信方法包括:根据由于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的改变而发生的事件产生要在所述显示终端上显示的图像数据;检测产生的多个连续图像数据与在缓存器中缓存的图像数据之间的差别;通过压缩检测出的差别,产生要发送至所述显示终端的发送数据;根据已经引起事件的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或差别值,产生用于将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改变为一个或者多个的消息;以及在将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所述显示终端之前,将消息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设备。
附图说明
图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屏幕画面传输系统的配置;
图2说明主设备的配置;
图3说明接入点的配置;
图4说明显示终端的配置;
图5说明MIMO/SISO转换请求包的实例;
图6说明MIMO空间多路传输;
图7说明SISO发送时的物理帧的格式;
图8说明MIMO发送时的物理帧的格式;
图9说明MIMO省电管理动作帧的格式;
图10是说明主设备和显示终端之间的通信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整个屏幕画面传输系统的操作的通信程序图;
图12说明从SISO到MIMO的转换操作;
图13是说明主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显示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说明接入点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传输屏幕画面上发生的事件所引起的更新部分的图像时,实现了更低的功耗,并保持多入多出传输的高速率传输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对应的屏幕画面传输系统包括主设备1作为通信设备,接入点3作为通过网络2连接至主设备1的无线接入设备,以及显示终端4和5作为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至接入点3以执行无线通信的显示终端。
该屏幕画面传输系统有所谓的应用屏幕画面,其共享将主设备1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屏幕画面信息通过接入点3无线传输至显示终端4和5,并在各显示终端4和5上显示应用程序的屏幕画面的功能。
在该系统中,为了将在主设备1侧上更新的屏幕画面实时传输至显示终端4和5,只传输主设备1屏幕画面中更新部分图像数据(更新的屏幕画面信息U)。
主设备1通过被允许自由改变空间多路传输路线的空间多路数的接入点3连接至显示终端4和5。即,主设备1可以说是能够通过被允许改变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的接入点3将图像数据发送至显示终端4和5的通信设备。
如图2所示,主设备1包括输入装置11,事件获取单元12,图像缓存器13,差别检测单元14,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条件存储单元16,转换确定单元17,消息产生单元18,通信单元19,会话信息存储单元20,会话管理器21,显示器22,等等。
顺便来说,也可以通过只作为通信程序说明的主设备1的功能性配置,此通信程序引起主设备1执行操作。
主设备1由计算机实现,该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以下称为“CPU”),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等等组成。
输入装置11由鼠标实现,以操作和移动显示在显示器22的屏幕画面上的指针,或诸如此类。除此以外,键盘,轨迹球,或诸如此类可以用作输入装置11。
事件获取单元12实现为集成地控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下称为“OS”),有与OS中包括的显示驱动器相同功能的虚拟显示驱动器,以及应用程序,例如在OS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如果屏幕画面由应用程序更新,或者屏幕画面中任何区域的图像由鼠标操作引起的指针移动更新,或诸如此类,事件获取单元12通过由虚拟显示驱动器从OS的图形引擎获取绘图指令来产生图像数据,并执行绘图处理以及连续地将该数据输出至图像缓存器13以储存其中。
因此,图像数据被连续地保存在图像缓存器13中。
即,事件获取单元12作为第一产生单元,其根据由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的改变引起的事件,连续地产生要显示在显示终端4和5上的图像数据。
差别检测单元14检测连续地保存在图像缓存器13中的新旧图像(大量连续的图像数据)之间的差别的图像。即,其检测由事件获取单元12产生的新图像数据和缓存在图像缓存器13中的旧图像数据之间的差别。
在会话信息存储单元20中,相互联系地储存有显示终端4和5的目的地的信息,该终端目前正通过包括用户识别信息的接入点3,与其自身(主设备1)建立会话,以及指示会话是否正被使用的信息,传输控制是由TCP还是由UDP执行的信息,等等。
在图1中,在主设备1和显示终端4和5之间正在建立会话的状态中,也可能在接入点3和涉及的显示终端4和5之间存在多路传输。
即,在此种系统中,多个显示终端4和5有时与一个主设备1建立会话,从而使识别发送自主设备1的数据包的目的地的信息储存在会话信息存储单元20中。
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通过将差别检测单元14检测到的差别的图像经过压缩处理,产生作为压缩图像的发送图像数据用来发送。
换而言之,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作为第二产生单元,其通过压缩差别检测单元14检测到的差别,产生要通过接入点3发送至显示终端4和5的发送图像数据(发送数据)。
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和差别检测单元14由屏幕画面传输应用程序或诸如此类实现。
在条件存储单元16中,储存有在MIMO(多入多出:多路传输)和SISO(单入单出:单路传输)状态之间转换的确定条件,即与差别图像的数据量比较的阈值。
并且储存有应用程序或诸如此类产生的事件信息和指示在MIMO和SISO之间的转换方向的信息。
当接入点3和显示终端4和5基于MIMO运行时,多个信号可以多路传输,并通过同一个频道发送/接受,从而允许高速通信。
条件存储单元16作为存储单元,其联系并储存应用程序的操作产生的事件信息和接入点3的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转换信息(例如标志)。
如果事件信息是关于,举例来说,指示应用程序打开了屏幕画面的事件,“1”作为指示从SISO到MIMO的转换标记被储存。
如果它是关于指示应用程序关闭了屏幕画面的事件,“0”作为指示从MIMO到SISO的转换标记被储存。
顺便来说,此处使用正逻辑,其中指示从SISO到MIMO的标志是“1”且指示从MIMO到SISO的标志是“0”,但勿庸多言即使使用负逻辑也能实现。
转换确定单元17作为确定单元,其比较差别检测单元14检测到的差别的图像的数据量和预存(设)在条件存储单元16中的阈值,以确定是否改变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
举例来说,当差别图像的数据量大于预定阈值时,待传输的数据量很大,因此转换确定单元17确定从S1SO转换到MIMO。
即,转换确定单元17确定将各显示终端4和5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单个天线分支的工作状态转变为所有天线分支的工作状态。
此外,转换确定单元17用从事件获取单元12输入的作为密钥的事件信息,搜索(参照)条件存储单元16,并由上述与命中事件信息相联系的标志“0”或“1”确定显示终端4和5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工作状态是否被改变和向哪个方向改变。
“哪个方向”表示通信速率增加的方向(SISO→MIMO)或者功耗减少的方向(MIMO→SISO)。
当差别检测单元14检测到的差别大于预定阈值时,消息产生单元18产生消息,以做出改变来增加接入点3和各显示终端4和5之间的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举例来说,从一个到多个(复数个)。
即,消息产生单元18产生消息,指示由转换确定单元17确定要改变的通信状态变化。
顺便来说,在该实例中,当差别大于阈值时,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从一个改变为多个,但除此以外,其可以从而改变为重数,或者可以从最小值改变为最大值。
消息产生单元18参照条件存储单元,根据事件获取单元12获取的事件信息,产生消息,以改变接入点13的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
通信单元19通过接入点3将消息产生单元18产生的消息和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产生的发送图像数据发送至显示终端4和5,该终端有会话管理器21分配的对应的识别信息。
通信单元19作为发送单元,其在向显示终端4和5发送由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产生的发送图像数据之前,向接入点3发送由消息产生单元18产生的消息。
即,通信单元19在向接入点3发送消息之后,将发送图像数据发送至显示终端。
并且,通信单元19作为发送单元,其对应于根据事件获取单元12获取的事件信息产生的图像数据,在发送由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产生的发送图像数据之前,将消息产生单元18产生的消息发送至接入点3。
主设备1执行各显示终端4和5的应用程序操作,并且,如果作为操作结果,屏幕画面的状态发生改变,主设备1对更新屏幕画面的差别信息执行静止图像压缩,即,所谓的更新的影像,并将该影像作为更新的屏幕画面信息U发送至显示终端4和5。
如图3所示,接入点3包括基于IEEE 802.3的有线通信处理单元31,遵守IEEE 802.11n并执行MIMO信息传输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在前两者之间交换信息的桥处理单元32,以及多个连接至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的天线38。
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包括控制无线通信单元的省电操作的省电控制器36。如果省电控制器收到用来从MIMO改变到SISO的协商数据包,其储存显示终端无法从接入点接收任何MIMO数据包的信息。
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执行将操作转换为使用PHY层35中的多个天线的MIMO或SISO通信状态中的任何一个。
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配备有单独操作各天线38的模拟电路62(见图6)。
模拟电路62是在执行匹配例如2.4GHz带或5GHz带的传输路径的频率转换之后,执行模拟信号的放大,噪声滤波,并通过天线38发送信号的电路。即,一个天线分支组成为包括各天线38及其对应部分,模拟电路62。
天线分支通过能够多路传输并用同一个频道发送/接收多个信号的空间多路传输方法,在其自身与各显示终端4和5之间,发送并接收,即,传达消息。
当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基于MIMO运行时,能源被提供至所有多个天线分支,因此电力消耗可以说是相对较大。
此外,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提供有数字处理单元61(见图6)。
在创建基带数字信号并通过DAC(数模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之后,数字处理单元61将信号传递至模拟电路62。刚才说明的天线分支的组成在显示终端4和5之间是相同的。
在接入点3中,通过有线通信处理单元31从外部输入的数据在传输和经过滤波处理之后,由桥处理单元32传递至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
与此相反,通过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输入的数据在传输和经过滤波处理之后,由桥处理单元32传递至有线通信处理单元31。
当有线通信处理单元31接收到屏幕画面的更新图像时,接入点3根据显示终端4和5在MAC(媒体接入控制)层中的连接信息,确定显示终端4和5是否能以MIMO接收物理帧,并将帧发送至无线传输路径(空间多路传输路径)。
如图4所示,显示终端4和5各包括连接有多个天线40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执行MIMO/SISO转换控制的转换控制器45,作为视频存储器的图像缓存器46,屏幕画面产生单元47,会话管理器48,会话信息存储单元49,输入/输出接口50,显示器51,输入装置52,等等。
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配备有省电控制器44和多个天线分支(RF部分或模拟部分)。一个天线分支包括天线40和操作该天线40的模拟电路64(见图6)。
即,一个天线分支是一个模拟电路64和一个天线40的组(对)。
天线分支通过能够多路传输并用同一个频道发送/接收多个信号的空间多路传输方法,在其自身与接入点3之间,发送并接收,即,传达消息。
当多个天线分支中的一个天线分支在SISO传输状态中工作时,省电控制器44由转换控制器45控制,以停止对其他天线分支的能源提供。
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通过多个天线40,接收43发送自主设备1的无线信号。
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解调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以产生数据包,并根据数据包的消息类型,将其相应的数据传递给转换控制器45或屏幕画面产生单元47。
如果该数据包是屏幕画面传输系统的数据包,从数据包提取的压缩图像被传递至屏幕画面产生单元47。
在传递的压缩图像经过解压处理之后,屏幕画面产生单元47将解压的图像数据写到图像缓存器46的指定绘图位置中,用来绘图。
即,屏幕画面产生单元47通过解压发送自主设备1并由天线分支接收的压缩图像,在显示器51的指定位置显示局部图像。
如果该数据包是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见图5),数据包被传递至转换控制器45。
转换控制器45提取在SISO和MIMO之间转换的信息,例如MIMO/SISO转换参数,时间信息,屏幕画面大小信息,以及来自传递的数据包的事件信息,并根据提取的信息,执行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转换控制。
即,如果发送自主设备1的消息是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其通过接入点3与主设备自身建立会话并由天线分支接收,转换控制器45根据数据包的消息,将多个天线分支转换为MIMO传输或SISO传输的通信状态,并在其后通知目前通过天线分支正在通信的接入点3通信状态已经改变。
在此实例的情形中,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通常处于由单个天线分支执行SISO传输的状态中,并且,当包含在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中的MIMO/SISO转换参数的值指示转换至MIMO时,该单元将天线分支的工作状态转换为执行MIMO传输的状态。
图5说明由主设备1发送至显示终端4和5的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的实例。
如图5所示,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包括IP头,UDP/TCP头,消息类型,MIMO/SISO转换参数,时间信息,屏幕画面大小信息,事件信息,等等。
其中,MIMO/SISO转换参数,时间信息,屏幕画面大小信息,事件信息,等等是MIMO/SISO转换的控制信息。
IP头是作为网络层的控制信息的IP(网际协议)头。UDP/TCP头是指示传输控制是用UDP(用户数据报协议)还是用TCP(传输控制协议)作为传输层的控制信息的头。
在消息类型中,设有指示独特消息类型以识别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的信息的字段。
转换参数是指定将显示终端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的状态转换为SISO的指令或将其转换为MIMO的指令。
举例来说,如果MIMO/SISO转换参数的值是“1”,则这表示从SISO转换到MIMO的指令。
转换控制器45根据此参数的指令,确定从SISO转换至MIMO,并控制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
如果该参数的值是“0”,则这表示从MIMO转换到SISO的指令。转换控制器45根据此参数的指令,确定从MIMO转换至SISO,并控制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
毋庸多言,参数指定方法除上述正逻辑外,也可以使用负逻辑。
在屏幕画面大小信息的字段中,指定(设置)有主设备1将发送的屏幕画面矩形区域的面积和大小(指字节)。
事件信息是其中写有信息的区域,举例来说,该信息是关于哪个应用程序状态改变(例如视窗的出现和消失)引起屏幕画面更新。
在会话信息存储单元49中,与主设备1的组成实例相似,相互联系的识别正在与之建立会话的目的地的信息(举例来说,主设备1上的用户识别信息)以及传输协议(TCP/UDP)被储存为会话信息。
会话管理器48将正与之建立会话的主设备1的会话信息储存在会话信息存储单元49中。
会话管理器读取储存在会话信息存储单元49中的目的文件并将其用为待发送的数据包目标。
即,会话管理器48管理与主设备1的会话状态。
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基于IEEE 802.11n标准执行通信处理。在采用CSMA/CA(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作为媒体接入控制的IEEE 802.11n中,通过改变物理层41(以下称为“PHY”层41)的协议增加了通信速率。
在2.4GHz频带中,IEEE 802.11b(11Mbps)和IEEE 802.11g(54 Mbps)标准源于IEEE802.11(2Mbps),并且也受到支持。
在5GHz频带中,目前存在IEEE 802.11a(54Mbps),并且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也支持该频带。
此外,为了设置以同时增加2.4GHz带和5GHz带中的速率为目标的标准,成立了IEEE802.11TGn(TGn:任务组n),目前正在进行标准化工作,并且已经发布了IEEE 802.11n草案1.0。
在IEEE 802.11n中,采用了用来增加MIMO在PHY层中的传输速率的技术,在MIMO中多个信号被多路传输并通过同一个频道发送(或接收)。
此外,在IEEE 802.11n中,在改变接收系统的能源提供状态以执行MIMO和SISO之间的转换之后,此终端在接入点3的媒体接入控制层42(以下称为“MAC层42”)中执行通知处理,从而实现MIMO的省电控制。
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有上述MIMO的通信功能和IEEE 802.11n中对MIMO的省电控制功能。
具体说来,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包括在MAC层42中省电的省电控制器44。
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执行转换到使用PHY层41中的多个天线40的MIMO或SISO通信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的操作。
输入/输出接口50通过网络2将接收自主设备1的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输出至显示器51和扬声器。显示器51显示发送自主设备1的屏幕画面。
输入装置52是数字转换器,键盘,或诸如此类。
输入/输出接口50将数字转换器的笔式输入或键盘输入的信息通知屏幕画面产生单元47。屏幕画面产生单元47根据来自输入装置52的输入信息产生屏幕画面。
现在参照图6说明MIMO空间多路传输。
MIMO是用来使用同一个频道发送信号的技术。
如图6所示,接入点3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将来自数字处理单元61的各段发送信号信息S1,S2,和S3转换为模拟信号,将模拟信号分别传递至多个模拟电路62,并将其从多个天线38同时发送至空间多路传输路径。
因此,在MIMO中,发送速率随发送天线的数量成比例增加,但是相较于只是SISO的传统通信状态,发送/接收电路的数量更大,从而导致电力消耗也随天线(和模拟电路)的数量成比例增加。
在接收侧的各显示终端4和5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中,各信号由多个天线40在干扰状态中接收,并作为各段信息X1,X2,和X3经过各模拟电路64的信号放大处理,频率转换,等等,通过由一个数字处理单元65执行基带信号的分析处理,这些干扰状态下的信息X1,X2,和X3被重新储存至原始帧结构,并于是被传递至更高层以接受随后的处理。
接着参照图7和图8说明SISO发送时的物理帧和MIMO发送时的物理帧的格式。
如图7所示,SISO发送时的物理帧由包括L-STF,L-LTF,L-SIG的字段和DATA组成。
L-STF表示遗留短引导字段,L-LTF表示遗留长引导字段,且L-SIG表示遗留信号。
L-STF主要用于计时检测。L-LTF主要用于频道判断。
L-SIG的内容由指示物理传输速率的字段和一个字节长度的数据部分组成,并且也称为PLCP(物理层会聚协议)头。
DATA的内容由PSDU(PLCP服务数据单元:由物理层传输的数据正文),用以终止褶合编码的附加的架空位,等等构成。
编码OFDM(正交频分复用)包含DATA的内容。
在接收侧的显示终端4和5中,DATA字段部分的解码处理基于PLCP头中的传输速率信息被执行。
如图8所示,MIMO物理帧由包括L-STF,L-LTF,L-SIG,HT-SIG,HT-STF,HT-LTFs的字段和DATA组成。
即,当发送MIMO物理帧时,除上述图7所示的作为用于遗留终端的字段的L-STF,L-LTF,L-SIG外,还需要扩展物理前导HT-SIG和用于高吞吐量终端的头。
HT-SIG表示高吞吐量信号,HT-STF表示高吞吐量短引导字段,并且HT-LTF表示高吞吐量长引导字段,且它们用于物理传输速率,数据长度信息,计时检测,和频道估计。
如上所述,在MIMO传输中,PHY层中另外存在固定长度附加头,并且因此,当发送小数据时,相较于SISO传输,传输(持续)所需时间变长,从而导致响应度衰退。
因此,用SISO传输小数据并用MIMO传输大数据更为理想。
此外,在电源提供至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和43的所有多个天线分支(天线,模拟电路)的MIMO状态中,电力消耗很大。
通过转换至只向一个天线分支(接收系统)提供电源的SISO状态,可以实现省电,但是在该状态中,即使发送侧用MIMO执行帧传输也无法执行正常接收处理。
即,如果发送侧的接入点3用多个天线38传输信号,且接收侧的显示终端4和5上没有激活相同数量的天线分支(天线40和模拟电路64),则显示终端4和5无法接收并分析发送自接入点3的MIMO物理帧。
因此,在该屏幕画面传输系统中,各显示终端4和5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与接入点3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协商通信状态,并将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有效传输速率,空间流(天线)的数量,省电状态)通知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
结果,接入点3识别出各显示终端4和5可以接收的物理帧格式,并确定合适的传输速率和空间流的数量,并在其后开始通信。
此外,在该屏幕画面传输系统中,使用了在IEEE 802.11n草案1.0中已经定义为用于MIMO省电的省电方法的MIMO省电管理动作MAC帧。
如图9所示,MIMO省电管理动作帧由包括地址(目的地),QoS控制,等等的MCA头,管理动作正文(管理动作控制信息),以及用于错误检测的FCS(帧检测序列)组成。
如果管理动作控制信息的MIMO省电开启/关闭部分被指定为“关闭”,对于到显示终端4和5的物理帧的传输系统(MIMO/SISO)就不存在限制,因此接入点3可以从有效传输速率和空间流(天线)的数量的后备中自由选择,并发送选择的速率和数量。
此外,如果MIMO省电开启/关闭部分被指定为“开启”,则接入点3确定完全拒绝接收MIMO PPDU(物理协议数据单元)的静态MIMO省电模式,或者在帧交换时作为MIMO开始的动态MIMO省电模式。
顺便说来,PPDU表示PHY层中的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前导,头,和数据部分。
通过将此MIMO省电管理活动MAC帧从各显示终端4和5发送至接入点3,将显示终端4和5的当前状态通知接入点3。
顺便说来,在显示终端4和5与接入点3之间协商MIMO省电的状态的方法也能用使用MIMO省电管理动作帧外,也使用控制帧(结合请求/响应)中的HT(高吞吐量)容量字段中的MIMO省电位的方法执行。
以下参考图10至图15说明该屏幕画面传输系统的操作。
首先说明该屏幕画面传输系统的概要操作。
以下对在多个显示终端4和5之中例如显示终端4与主设备1之间,通过利用诸如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虚拟网络计算)的屏幕画面传输应用程序,将主设备1上的屏幕画面信息传输至显示终端4实现应用程序屏幕画面共享功能的情形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在该情形中,在主设备1中,事件获取单元12输出从OS获得的屏幕画面的改变的部分图像。
差别检测单元14从接收到的部分图像检测屏幕画面状态,并顺序将接收到的部分图像发送至显示终端4,同时将其储存在图像缓存器13中。
此外,每次新输入局部图像,差别检测单元14都找到与上次从图像缓存器13发送至显示终端4的图像的差别,然后只将该差别部分,即,更新图像发送至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
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对输入的更新图像执行静止图像压缩以产生压缩图像,并且还从会话管理器21接收目的地信息以产生用于发送的数据包并将其传递至通信单元19。
通信单元19将传递过来的数据包发送至网络2。该数据包被称为更新屏幕画面信息U。
顺便说来,虽然屏幕画面的更新连续发生,获得的矩形区域的丢帧处理是根据网络2的可用带宽执行的,以选择实际要发送的屏幕画面信息,然后将选择的屏幕画面信息经过静止图像压缩并被传输。
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中的静止图像压缩处理可以用诸如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的有损压缩方法或者用无损压缩方法执行。
从主设备1发送至网络2的更新屏幕画面信息U是从接入点3的多个天线38发送至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
在显示终端4中,从接入点3无线传输的更新屏幕画面信息U由多个天线40接收,由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解码为压缩图像,然后被传递至屏幕画面产生单元47。
屏幕画面产生单元47通过执行传递的压缩图像的解压操作,然后将结果图像写在图像缓存器46中,以此在指定区域绘制矩形图像信息。
因此,如果发生较大的图像改变,例如在视窗系统上整个视窗(框架)的移动,将要传输至显示终端4的图像的大小也会变大。相反,如果发生关于小的移动的图像改变,诸如鼠标对光标移动操作,则将要传输的图像大小会变小。
即,在屏幕画面传输系统的信号既要求突发模式(burst manner)也要求响应性(responsiveness)的情形中,各传输帧的大小与上层应用的状态一起改变。
图10是表示主设备1和显示终端4之间的通信操作的流程图。
显示终端4包括多个天线分支(接收系统)并能执行MIMO传输,并且当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执行与接入点3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的连接时,连接请求帧的高吞吐能力(HT能力)信息的MIMO省电字段被指定为静态MIMO省电模式。
该指定允许已经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接入点3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对显示终端4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只执行SISO传输,而不对其执行MIMO物理帧传输。
因此,当连续发生诸如鼠标对光标的移动操作的小的屏幕画面区域的更新时,在显示终端4和接入点3之间的无线区间,只执行SISO传输而不执行MIMO传输,从而使显示终端4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只通过一个接收系统的电力供给(在SISO状态中)还可以执行待机操作和接收处理,并且保持低电力消耗状态。
视窗系统是在通过将并行任务分别分配在各自的区域(视窗)多路传输屏幕画面输出的计算机上的机制,并且在例如伴随应用程序起动新视窗的出现或消失、视窗的移动、在视窗中的滚动、或者起动应用程序以播放运动图像的事件中,通常会发生大的更新(更新区域的面积超过预定量)。
所以,将要从主设备1发送到显示终端4的信息量也会变大。
所以,相较于通过SISO,通过MIMO从接入点3向显示终端4的帧传输能缩短传输所需的时间(持续时间),并提高响应性。
因此,如果检测到事件信息,主设备1的转换确定单元17用作为密钥的事件信息搜索条件存储单元16,并读取与该事件信息相关联的标志。
当标志为“1”时,指示由于诸如在视窗系统上的视窗的移动的应用程序的状态改变,屏幕画面发生很大改变。
因此,转换确定单元17确定在显示终端4侧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从SISO转换至MIMO,并将该决定通知消息产生单元18。
消息产生单元18产生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其中设有转换参数,如图5所示,以从SISO转换到MIMO,并将该数据包通过通信单元19发送至网络2。
顺便说来,虽然转换确定单元17通过检测作为来自OS的信息的事件信息,确定应用程序状态的改变,作为输入条件以确定MIMO和SISO之间的转换,但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将要发送的更新图像的大小做出决定。
举例来说,当由更新图像的大小确定MIMO和SISO之间的转换时,如果发生屏幕画面更新,从事件获取单元12输出更新部分的矩形区域的坐标信息或实际部分图像的数据本身,并被差别检测单元14获得。
差别检测单元14检测储存在图像缓存器13中的前一幅图像和当前图像之间的差别,并将该差别图像的矩形区域上的坐标信息输出至转换确定单元17。
当获得差别图像的矩形区域上的坐标信息时,转换确定单元17将由纵向上的长和横向上的长的乘积所得的面积值与预先存储在条件存储单元16中的给定阈值相比较。
如果作为比较结果,该面积值超过阈值(图10中的S101),转换确定单元17确定将显示终端4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从SISO转换至MIMO,并将该决定通知消息产生单元18。
消息产生单元18产生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其中设有转换参数,以从SISO转换到MIMO,并将该数据包通过通信单元19发送至网络2(S102)。
除上述步骤外,例如,考虑到每个像素的颜色数量,当静止图像压缩前的数据大小超过预先存储在条件存储单元16中的给定阈值时,也可以确定将显示终端4的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从SISO转换至MIMO。
顺便说来,在屏幕画面的更新连续发生的状况中,对屏幕画面区域的各个更新的静止图像压缩和发送到显现终端的效率不高。
因此,考虑到一定的时间量和屏幕画面的更新状况,通过执行“丢帧”操作可以进行确定,在“丢帧”操作中,多个更新矩形区域信息被组合成一个矩形区域信息。
即,作为用来检测更新图像的改变和在SISO与MIMO之间转换的条件,存在两种情形,其中:
(1)每次发生屏幕画面更新时获得的矩形区域的面积超过给定阈值;以及
(2)当使用丢帧时,多个更新矩形区域信息的累积值超过预置的给定阈值。
在这些情形中,转换确定单元17确定从接入点3到显示终端4的传输使用MIMO,即,做出从SISO到MIMO的转换。
在主设备1中,在发送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之后,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开始更新图像的静止图像压缩处理。
在静止图像压缩中,为了获取高压缩率,其计算量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完成该过程所需的时间变长。
在显示终端4中,当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接收到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时(S103),接收到的数据包被分析。
当分析结果指示MIMO/SISO转换请求时,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将MIMO PSMA(省电管理动作)帧发送至接入点43,并且为了从SISO状态(非MIMO状态)转换至MIMO状态,在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和接入点3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之间执行相互状态的协商(S104)。需要一段固定时间完成协商。
在主设备1中,在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对裁减为矩形的更新图像开始静止图像压缩之前,消息产生单元18产生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并将其从通信单元19发送到显示终端4。
即,在接收到更新图像之前,由显示终端4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接收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并向转换控制器45发出通知。
因此,转换控制器45将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通信转态从SISO状态转换到MIMO状态,并向接入点3发出通知。
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在已经通知接入点3转换完成的状态中,等待接收从主设备1发送来的压缩图像的数据包。
此时,主设备1的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对裁减为矩形区域的更新图像执行静止图像压缩以产生数据包,并将其从通信单元19发送至显示终端4(S105)。
在显示终端4中,当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接收到压缩图像的数据包时,在由屏幕画面产生单元47解压之后,在显示器51的屏幕画面的指定位置绘制出更新图像(S106)。
顺便来说,在显示终端4中,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SISO状态表示静态MIMO省电模式的状态,其中接入点3被完全禁止发送MIMO PPDU。
此外,MIMO状态表示多个天线分支(接收系统)在帧交换的时刻被起动的动态MIMO省电模式的状态,或者不考虑省电可以使用标准MIMO操作模式的状态。
以下参照图11和图12说明整个系统的操作。
当打开电源按钮或诸如此类起动OS时,显示终端4在SISO(静态MIMO省电模式)状态开始与接入点3的通信。
如果在主设备1的视窗系统上发生诸如光标移动的小屏幕画面更新70,更新图像从主设备1发送至接入点3(图11中的S201)。
单个空间流物理帧(SISO PPDU)被从接入点3发出(S202)并被显示终端4接收。
于是,每次发生小屏幕画面更新70时,更新图像都从主设备1发送至接入点3(S203)。
单个空间流物理帧(SISO PPDU)被再次从接入点3发出(S204)。
其后,如果在主设备1上发生大屏幕画面更新71,例如新视窗的出现,超过储存在条件存储单元16中的阈值(S205),则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被从主设备1发送至接入点3(S206)。
也是在该情形中,单个空间流物理帧(SISO PPDU)被从接入点3发出(S207)并被显示终端4接收。
在显示终端4中,当从接入点3接收到通过SISO传输过来的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时,转换控制器45控制省电控制器44,从而使能源提供至所有的接收电路,并将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从SISO转换到MIMO,然后PSMA(省电管理控制动作)帧被产生并被发送至接入点3,并给出通信状态被从SISO转换到MIMO的通知(S208)。
在接入点3中,当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接收到PSMA时,在该时间点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识别出显示终端4变成可以接收MIMO物理帧(S209)。
在主设备1中,在发生大屏幕画面更新71的事件的时间点,消息产生单元18产生的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被发送至显示终端。
然后,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执行更新图像的静止图像压缩处理(S210)。
然后,当完成静止图像压缩后,压缩图像被打包并发送至接入点3(S211)。
从接入点3,通过MIMO传输的物理帧(MIMO PPDU)被发送至显示终端4(S212)。
当发送自主设备1的压缩图像的数据包到达接入点3时,显示终端4变得可以通过MIMO传输接收物理帧,从而可以高速接收大数据并显示大数据。
接下来,参照图13到图15说明包括主设备1、接入点3、和显示终端4的各设备的操作。
如图13所示,在主设备1中,当通过屏幕画面传输应用或诸如此类在显示屏幕画面中发生例如视窗出现的事件时,在显示屏幕画面中更新的区域的图像数据从事件获取单元12输出,并由差别检测单元14检测到屏幕画面的更新(图13中的S301)。
然后,差别检测单元14检测到储存在图像缓存器13中的前一个图像与此刻输入的图像之间的差别,将该差别的图像(以下称为“更新图像”)输出至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并同时将更新图像的矩形区域的坐标信息输出至转换确定单元17。
当从事件获取单元12输出的事件信息被输入至转换确定单元17时,转换确定单元17确定屏幕画面传输应用的状态已经发生改变。
当获取从差别检测单元14输出的更新图像的矩形区域的坐标信息时,转换确定单元17将由纵向上的长和横向上的长的乘积获得的面积值与预先存储在条件存储单元16中的给定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作为比较结果,面积值超过阈值(S303:是),转换确定单元17确定将显示终端4的无限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从SISO转换到MIMO,并将该决定通知消息产生单元18。
消息产生单元18产生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其中设有转换参数,从而从SISO转换到MIMO,并通过通信单元19将其发送至网络2(S303)。
另一方面,当输入更新图像时,发送图像产生单元15使输入的更新图像经过静止图像压缩,然后产生包括压缩图像和从会话管理器21通知的目的地的数据包,并将其传递给通信单元19,然后该数据包从通信单元19发送至该目的地的显示终端(S304)。
如图14所示,在显示终端4中,当打开电源起动OS时,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以SISO模式开始无线局域网通信(S401)。
每次接收到数据包时都确定数据包的类型(S402)。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类型不是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S402:否),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继续以SISO传输模式接收物理帧(S403),并且绘制主设备中更新的屏幕画面的更新图像(S404)。
另一方面,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类型是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S402:是),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将从数据包中提取出的MIMO/SISO参数传递给转换控制器45。
转换控制器45从传递过来的MIMO/SISO参数确定是否指示转换到MIMO(S405)。
如果作为确定结果未指示转换到MIMO(S405:否),接收终端继续只接收SISO数据包,并且转换控制器45将PSMA帧发送至接入点3,同时控制省电控制器44只对多个天线分支中的一个天线分支(用于接收的模拟电路64)供电(S406)。
此外,如果作为上述确定的结果指示转换到MIMO(S405:是),转换控制器45控制在SISO模式中运行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省电控制器44向所有的多个天线分支(用来接收的模拟电路64)供电,并将其中设有指示转换通信状态的信息的PSMA帧发送至接入点3(S407)。
对所有多个天线分支都提供电源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变成可以以MIMO模式接收物理帧(S408)。
然后,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从发送自主设备1并以MIMO模式由接入点3接收的数据包中,提取更新图像,并将其绘制在显示器51上(S409)。
如图15所示,在接入点3中,当接收PSMA MAC帧时(S501),无线通信处理单元33分析该PSMA帧的内容(S502)。
如果分析结果指示,例如,动态MIMO省电模式或MIMO都可用,则省电控制器36确定可以通过MIMO将PSMA帧发送至位于PSMA的发送端的终端(S503)。
基于该决定,接入点3通过MIMO(或SISO)将物理帧发送至作为发送端的终端的显示终端4(S504)。
举例来说,如果分析结果指示静态MIMO省电模式,省电控制器36确定可以通过SISO将PSMA帧发送至位于PSMA的发送端的终端(S505),并且在帧接收时,通过SISO将物理帧发送至作为位于发送端的终端的显示终端4,而只对一个天线分支供电(S506)。
以下说明显示终端4的转换控制器45将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转换到MIMO,然后再次返回到SISO的操作示例。
如果在视窗系统上的屏幕画面更新的矩形区域的面积落在给定阈值内的状态持续一定的单位时间以上,则推荐在无线区间执行低电力消耗SISO传输而不是MIMO传输。
因此,消息产生单元18用图5所示的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向显示终端4发出将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从MIMO转换到SISO的通知。
此时,消息产生单元18将指定MIMO状态有效时间持续长短的时间段信息设置在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中包含的时间信息字段中。
随后,在已经接收到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的显示终端4中,转换控制器45将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操作状态从SISO转换到MIMO,然后在指定时间段后解除MIMO状态。
即,当指定时间段过去时,显示终端4的转换控制器45将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返回至SISO,并且向接入点3发送状态改变通知(发送MIMO PSMA帧)。
在该情形中,在主设备1中,每当发生大屏幕画面更新时,转换确定单元17确定转换至MIMO,并且消息产生单元18发送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
伴随于此,显示终端4的转换控制器45更新时间信息直至状态返回到SISO状态。
消息产生单元18将屏幕画面更新的因素信息设在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中所包含的事件信息字段中。
随后,在已经接收到MIMO/SISO转换请求数据包的显示终端4中,当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提取出的屏幕画面更新因素指示屏幕画面更新减少时,例如运动图像播放应用结束,则转换控制器45可以采取进行由视窗消失的更新图像的接收和显示处理,然后将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返回至SISO的控制。
如上所述,在显示终端4中的MIMO/SISO转换控制方法中,存在有当从SISO转换至MIMO一定时间之后自动返回到SISO状态的方法,以及当每个单位时间接收并显示的主设备1的屏幕画面信息的矩形面积或者数据量(屏幕画面大小信息字段)低于给定阈值时返回到SISO的方法,等等,但是即使使用任何方法都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屏幕画面传输系统,当在主设备1的屏幕画面上发生不需要通过MIMO传输的小尺寸屏幕画面更新时,通过将显示终端4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设在SISO状态可以抑制电力消耗。
另一方面,当在主设备1的视窗系统中发生例如视窗出现或移动的应用的事件并发生大尺寸更新时,主设备1在显示终端4上适当执行在SISO和MIMO之间的转换控制,使尽可能减少通过MIMO传输的高电力消耗状态并获取通过MIMO传输的高响应性成为可能。
顺便说来,如果通过只控制无线MAC层执行从SISO到MIMO操作转换的决定,图像信息被分割为MTU(最大传输单位:最大传输大小)的阈值或更小并且传输到MAC层,这使实际更新的矩形区域的分析变得困难,并要求给予一定量的时间以在接入点3和显示终端4之间交换控制帧。
所以,开始MIMO传输的时间被延迟,并且无法展现令人满意的响应性。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当显示终端4和5通常运行在SISO状态中,并且在主设备1侧使用了要求以突发模式在网络2上产生通信并要求快速响应的应用时,显示终端4和5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SISO和MIMO的操作状态可以通过将上述事实经由接入点3通知显示终端4和5来高效转换。
即,当由于在屏幕画面上发生的事件而传输更新部分的图像时,可以实现低电力消耗同时保持MIMO传输的高速传输性能。
应当注意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且可以在不背离其要旨的前提下,通过修改组件得以实现。
此外,可以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实施例中披露的多个组件做出各种发明。
举例来说,可以从实施例中提到的所有组件中省略一些组件。此外,可以适当组合不同实施例中的组件。
具体来说,在上述实施例中,对MIMO/SISO转换的决定是通过将图像间的差别值和事件信息都输入到转换确定单元17而做出的,但是也可以有只输入图像间的差别值的构成,或者只输入事件信息的构成。
虽然只说明了主设备1和显示终端4之间的操作,主设备1和显示终端5之间的操作与上述实施例的情形相同。此外,当显示终端4和显示终端5同时连接到主设备1时,各显示终端4和5也是以和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运行。
此外,当更性超过给定面积的应用被起动时,例如除了视窗移动和视窗出现之外,视窗滚动,运动图像播放等超过一定面积的更新连续发生时,也可以将其中的检测确定为应用状态的改变的出现,并在显示终端4和5上执行将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的状态从SISO转换到MIMO的控制。
此外,待发送的矩形区域可以是根据网络2的带宽,对多个更新区域经过丢帧处理获取的区域。
除此以外,也可以获取在每次检测到屏幕画面更新时获得的一个矩形区域的面积,或者获取多个更新的矩形区域的累积面积信息,并执行将显示终端4和5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43从SISO转换到MIMO的控制。

Claims (7)

1.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配置成通过被允许自由改变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的无线接入设备连接至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产生单元,其根据由于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的改变而发生的事件产生图像数据;
差别检测单元,其检测由所述第一产生单元产生的多个连续图像数据之间的差别;
第二产生单元,其通过压缩所述差别产生要发送至所述显示终端的发送数据;
消息产生单元,其根据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或所述差别,产生用于将所述空间多路数改变为一个或者多个的消息;以及
发送单元,其将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显示终端,并在发送所述发送数据之前,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无线接入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差别大于预定的阈值,所述消息产生单元产生消息以增加所述无线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其相关联地存储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转换信息与由于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改变而发生的事件信息;以及
事件获取单元,其获取由于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改变而发生的事件信息,其中
所述消息产生单元读取与由所述事件获取单元从所述存储单元获取的事件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空间多路数转换信息,并产生用于改变所述空间多路数的消息。
4.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天线分支,其通过空间多路传输路径将消息发送至无线接入设备或从无线接入设备接收消息,并通过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接收从通信设备发送的图像数据;
转换控制器,如果所述天线分支接收到改变所述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多路数的消息,该转换控制器根据该消息将所述多个天线分支转换至空间多路传输或单路传输的通信状态;
省电控制器,当所述多个天线分支的一个天线分支在单路传输状态运行时,该省电控制器停止向其他天线分支的供电;
显示器,其显示屏幕画面;以及
图像产生单元,其将所述天线分支接收到的来自所述通信设备的图像数据显示在屏幕画面的指定位置。
5.一种通信设备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设备配置成通过被允许自由改变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的无线接入设备连接至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该通信方法包括:
根据由于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的改变而发生的事件产生要在所述显示终端上显示的图像数据;
检测产生的多个连续图像数据与在缓存器中缓存的图像数据之间的差别;
通过压缩检测出的差别,产生要发送至所述显示终端的发送数据;
根据已经引起事件的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的改变或差别值,产生用于将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改变为一个或者多个的消息;以及
在将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至所述显示终端之前,将消息发送至所述无线接入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检测到的差别大于预定的阈值,产生用于增加所述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的消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相关联地存储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转换信息与由于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改变而发生的事件信息;
获取由于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改变而发生的事件信息;以及
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与获取的事件信息相关联的空间多路数转换信息,并产生用于改变所述空间多路传输路径的空间多路数的消息。
CN2007100876398A 2006-07-11 2007-03-02 通信设备和显示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64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90975A JP4257347B2 (ja) 2006-07-11 2006-07-11 通信装置、表示端末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06-190975 2006-07-11
JP2006190975 2006-07-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6408A true CN101106408A (zh) 2008-01-16
CN101106408B CN101106408B (zh) 2012-06-13

Family

ID=38255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763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6408B (zh) 2006-07-11 2007-03-02 通信设备和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73986B2 (zh)
EP (1) EP1879100A1 (zh)
JP (1) JP4257347B2 (zh)
CN (1) CN101106408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404A (zh) * 2009-12-31 201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连接时未显示的屏幕区域更新通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57949A (zh) * 2010-10-25 2012-05-16 美国博通公司 从多输入多输出向单输入单输出转变以省电的装置
CN103092968A (zh) * 2013-01-23 2013-05-08 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 三维地籍全景展示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39609A (zh) * 2013-02-01 2013-06-05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对远程应用视频播放进行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48294A (zh) * 2011-05-13 2014-01-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多种格式的分组的无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4837017A (zh) * 2014-02-10 2015-08-1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智能分块图像传输系统及方法
US9385911B2 (en) 2011-05-13 2016-07-05 Sameer Verman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WO2016154951A1 (zh) * 2015-03-31 2016-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传输装置
CN109983744A (zh) * 2016-11-23 2019-07-05 哈曼贝克自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端装置到双频带传统接入点的频带引导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1292A (ja) * 2007-01-15 2008-07-24 Toshiba Corp 画像生成装置,表示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238233B2 (en) 2007-03-28 2012-08-07 Intel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network services across multiple physical interfaces
JP4675944B2 (ja) * 2007-08-29 2011-04-2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8638811B2 (en) * 2008-03-17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onfigur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0119030A (ja) * 2008-11-14 2010-05-27 Toshiba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10118976A (ja) * 2008-11-14 2010-05-27 Toshiba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10245809A (ja) * 2009-04-06 2010-10-28 Kddi Corp 省電力光送受信装置
CN101860948B (zh) 2009-04-13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耗调节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1021886A2 (en) * 2009-08-21 2011-02-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capable of notifying operation state change thereof through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he device
JP5528820B2 (ja) 2010-01-15 2014-06-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374796B2 (ja) 2010-01-15 2013-12-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1147002A (ja) * 2010-01-15 2011-07-28 Kyocera Corp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2004881A (ja) * 2010-06-17 2012-01-05 Ricoh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WO2012001692A2 (en) * 2010-06-29 2012-01-05 Go Net Systems Ltd. Methods circuit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CN102378322B (zh) * 2010-08-11 2015-06-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访问节点及其节省功耗的方法
TWI463895B (zh) * 2010-08-13 2014-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無線訪問節點及其節省功耗之方法
EP3506535B1 (en) 2011-06-24 2021-02-24 Sun Patent Trust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iv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method
EP2597805A4 (en) * 2011-06-24 2013-07-24 Panasonic Corp SENDING DEVICE, TRANSMISSION PROCEDURE, RECEPTION DEVICE AND RECEPTION PROCEDURE
US9049155B2 (en) * 2011-09-06 2015-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interpretation of a length field of a signal unit
US9100275B2 (en) 2011-09-06 2015-08-04 Sameer Vermani Signal unit including a field indicative of a zero-length payload
JP5494615B2 (ja) * 2011-10-20 2014-05-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GB2496418A (en) * 2011-11-10 2013-05-15 Esaturnus Ultra low latency video communication.
CN103947143B (zh) * 2011-11-18 2017-04-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发送数据单元的方法和用于支持其的装置
WO2013147413A1 (ko) * 2012-03-30 2013-10-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유닛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8818119B2 (en) * 2012-09-26 2014-08-26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Dynamic creation of trend graph
JP2014150501A (ja) * 2013-02-04 2014-08-21 Sharp Corp 移動端末装置
JP5776725B2 (ja) * 2013-05-14 2015-09-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連携システム、携帯端末装置、画像処理連携方法及び画像処理連携プログラム
FR3016100B1 (fr) * 2013-12-26 2017-03-17 Sagemcom Broadband Sas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comprenant des premier et second dispositifs ponts
JP6278001B2 (ja) * 2015-05-26 2018-02-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0070339B2 (en) * 2015-06-05 2018-09-04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MO WLAN power optimization
JP6606251B2 (ja) * 2018-10-24 2019-11-13 株式会社アレスシステム 送信側コンピュータ、受信側コンピュータ、及びそれらにより実行される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10235429A1 (en) * 2020-12-22 2021-07-29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multi-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4979738B (zh) * 2022-05-17 2023-03-14 深圳市旭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方法、接收器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97500B2 (ja) * 1999-08-09 2011-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US6784855B2 (en) 2001-02-15 2004-08-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portable, interactive display device for use with a computer
ITMI20010596A1 (it) * 2001-03-21 2002-09-21 Sergio Vicari Sistema per ricevere informazioni provenienti da una pluralita' di sorgenti e per visualizzarle mediante mezzi di trasmissione senza fili su
JP4083996B2 (ja) * 2001-04-05 2008-04-30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端末との間で有線接続経路および無線接続経路を介して通信を行うシステム、演算処理装置、無線接続端末、無線接続端末に対するデータ転送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CN2509797Y (zh) * 2001-09-29 2002-09-04 张健 具有画面分割功能的图像编码器
JP3680059B2 (ja) * 2003-02-07 2005-08-10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画面イメージデータ送信方法
JP4259897B2 (ja) * 2003-03-25 2009-04-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データ送受信装置
JP2005033284A (ja) * 2003-07-08 2005-02-03 Hitachi Ltd 携帯通信端末及び通信方式
JP4040585B2 (ja) * 2004-02-19 2008-01-3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適応アレーアンテナによる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050288062A1 (en) * 2004-06-23 2005-12-29 Hammerschmidt Joachim 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transmission mode based upon packet size in a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525227B2 (ja) 2004-07-28 2010-08-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194155B1 (en) * 2004-08-10 2007-03-20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Adaptive control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multimode transmission medium
US7920135B2 (en) * 2004-09-27 2011-04-05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riving a bi-stable display
JP4490781B2 (ja) * 2004-10-18 2010-06-30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065276B2 (ja) * 2004-11-12 2008-03-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無線装置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404B (zh) * 2009-12-31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连接时未显示的屏幕区域更新通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118404A (zh) * 2009-12-31 201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连接时未显示的屏幕区域更新通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756569B2 (en) 2010-10-25 2017-09-05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Transitioning from MIMO to SISO to save power
CN102457949A (zh) * 2010-10-25 2012-05-16 美国博通公司 从多输入多输出向单输入单输出转变以省电的装置
CN105933960B (zh) * 2010-10-25 2021-01-15 安华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装置
US9144025B2 (en) 2010-10-25 2015-09-22 Broadcom Corporation Transitioning from MIMO to SISO to save power
CN105933960A (zh) * 2010-10-25 2016-09-07 美国博通公司 处理装置
CN103548294A (zh) * 2011-05-13 2014-01-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多种格式的分组的无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9385911B2 (en) 2011-05-13 2016-07-05 Sameer Verman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US9843654B2 (en) 2011-05-13 2017-1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CN103092968A (zh) * 2013-01-23 2013-05-08 福州特力惠电子有限公司 三维地籍全景展示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39609B (zh) * 2013-02-01 2016-07-06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对远程应用视频播放进行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39609A (zh) * 2013-02-01 2013-06-05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对远程应用视频播放进行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37017B (zh) * 2014-02-10 2019-11-2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智能分块图像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4837017A (zh) * 2014-02-10 2015-08-1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智能分块图像传输系统及方法
WO2016154951A1 (zh) * 2015-03-31 2016-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传输装置
CN109983744A (zh) * 2016-11-23 2019-07-05 哈曼贝克自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端装置到双频带传统接入点的频带引导
CN109983744B (zh) * 2016-11-23 2022-01-04 哈曼贝克自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端装置到双频带传统接入点的频带引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22173A (ja) 2008-01-31
CN101106408B (zh) 2012-06-13
US7873986B2 (en) 2011-01-18
EP1879100A1 (en) 2008-01-16
JP4257347B2 (ja) 2009-04-22
US20080013504A1 (en) 2008-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6408B (zh) 通信设备和显示终端
CN102684721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
US7577113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power saving with access categories
US798365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580489B (zh) 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640624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5282835B (zh) 具有至低功率状态的机会转换以用于功率管理的wlan系统
CN100484112C (zh) 控制无线局域网上的站点的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KR20080086900A (ko) 추가 전력 절감 멀티-폴 표시
EP3226590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WO201419241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060109816A1 (en)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station and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method
US20220394556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ata buffer status, and apparatus
CN101226420B (zh) 图像生成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US7920485B2 (en) Unsupervised traffic estimation for low-power media streaming
KR100728848B1 (ko) 무선랜 단말기의 절전 장치
WO2023069144A1 (en) Methods of transition of bearers
JP2023068728A (ja) 端末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18158783A (zh) 接入点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接入点
JP2002027099A (ja) コードレス電話装置
CN102932841A (zh) 信号处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