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8767A - 包括对准滑动件的切削刀片 - Google Patents

包括对准滑动件的切削刀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8767A
CN101098767A CN200580046115.3A CN200580046115A CN101098767A CN 101098767 A CN101098767 A CN 101098767A CN 200580046115 A CN200580046115 A CN 200580046115A CN 101098767 A CN101098767 A CN 101098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art
blade
rear portion
knife res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61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理查德·富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ETY PRODUCTION
Original Assignee
Safety Production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FR05001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FR2864799B1/fr
Application filed by Safety Production SAS filed Critical Safety Production SAS
Publication of CN101098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8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10Shank-type cutters, i.e. with an integral shaft
    • B23C5/1009Ball nose end mills
    • B23C5/1027Ball nose end mills with one or more removable cutting inserts
    • B23C5/1045Ball nose end mills with one or more removable cutting inserts having a cutting insert, the cutting edge of which subtends substantially 90 degre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04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 B23C5/2208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for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13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for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having a special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04Overall shape
    • B23C2200/0416Irreg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08Rake or top surfaces
    • B23C2200/085Rake or top surfaces discontinuo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16Fixation of inserts or cutting bits in the tool
    • B23C2210/165Fixation bo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7/00Cutters, for shaping
    • Y10T407/19Rotary cutting tool
    • Y10T407/1906Rotary cutting tool including holder [i.e., head] having seat for inserted to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7/00Cutters, for shaping
    • Y10T407/19Rotary cutting tool
    • Y10T407/1906Rotary cutting tool including holder [i.e., head] having seat for inserted tool
    • Y10T407/1908Face or end mill
    • Y10T407/192Face or end mill with separate means to fasten tool to hol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 Cutting Tools, Boring Holders, And Turrets (AREA)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刀架,该刀架包括在壳体(40)里的对准元件(35、43、50)和在壳体(40)的基部(41)上的夹紧元件,所述元件用于对准和夹紧可拆卸的切削刀片(10),该刀片包括横向滑动件(14A),该横向滑动件用于通过属于刀架的行进器(50)施加的压力的横向偏移,所述行进器(50)被引导,使得它倾斜得邻接在横向滑动件(14A)上,以朝向纵向对准面(44)推回滑动件以及刀片,该纵向对准面限定壳体(40),并用作用于刀片(10)的相关对准边缘(4)的对准端部止动件。以这种方式,按照需要定向刀片(10),以沿着纵向侧面(44)滑动,并邻接在后部对准面(45)上。

Description

包括对准滑动件的切削刀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刀片在刀架上的安装。
背景技术
为了加工零件,传统上使用带有两个可拆卸切削刀片的刀具,所述可拆卸切削刀片挤压和连接在轴向彼此相对的两个径向壳体的相应基部表面上。每个基部表面在其中心上都有螺纹连接孔,夹紧螺钉穿过在刀片的厚度方向上设置的平滑连接孔与螺纹连接孔啮合,以将其接触面压在基部上。
然而,由于螺钉相对于螺纹具有一定侧隙以便于拧入,所以这样的拧入只能处理在“垂直”方向上的平移方面的一个自由度,以将刀片的接触面保持固定在壳体的基部的平面上。
为了处理在其平面上的所谓水平平移的两个其它的自由度,即为了使刀片相对于其在基部上的理想位置精确对准,并且还为了避免在其上产生附加转动,该壳体还包括一系列的两个横向侧面,所述刀片的两个刀面接触所述两个横向侧面。
然而,因为螺钉和螺纹之间的必要的间隙横向地存在于每个刀面和相对的壳体侧面之间,由此对准精度保持有限。
为了将刀片放置于壳体的希望角里,可向前推动刀片。然而,对刀片的手动对准有时是难以完成的,并且存在发生定位出错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图提供另一种安装方案,使得安装更容易,且限制了在刀具壳体或其他刀架上发生错误对准的危险。
为此目的,本发明首先涉及一种可拆卸的切削刀片,该可拆卸的切削刀片包含有安装设备,该安装设备设置为与和刀架相关联的对准设备配合,以在该刀架的壳体的基部上使该刀片的接触面进入功能性位置中,其中,安装设备包括前部推动表面,该前部推动表面设置为用于,一旦所述刀片被放置在初始的大致功能性位置中,前部推动表面就接收由对准段沿属于安装在刀架上的滑动件的轨道的预定方向施加的推力,以通过在基部上朝向后侧滑动,来对准后部刀面,该后部刀面用于将刀片对准在限定壳体的后部对准面上,其中,该刀片的特征在于,安装设备包括横向滑动件,该横向滑动件用于刀片的对准,并且用于将对准段向前部推动表面引导,且该横向滑动件布置成相对于轨道方向形成楔形,该楔形用于偏置对准段朝向纵向刀面的推力,以对刀片进行横向对准。
因此,滑动件构成处理至少两个平移自由度的可动夹具,使得纵向侧面首先放置在纵向对准面上,从而后者构成纵向刀面的横向滑动件。因此,该刀片首先正确取向,然后实现后部接触的最后动作就是简单的平移,而没有在壳体的基部上的旋转,使得不存在被夹紧的刀片最后取向不正确的危险。此外,由于对准段是一个单独设备,它连续施加两种操作,一个是用来调整刀片取向的、与纵向侧面接触的横向平移,另一个是后部平移,因此操作者仅需要执行一种操作,不需要技巧。横向滑动件实际上构成一种凸轮,该凸轮将对准段的运动转变为具有希望方向的刀片的连续运动,以朝着分离壳体的两个对准面的凹角边缘的方向对准该刀片。
滑动件通过刀架引导的事实显然便于控制推动刀片的方向,且特别便于对横向滑动件的入射角的控制。然而,在操作者施加一个大体上沿着希望方向的推力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杆的末端(例如螺丝起子),来推动横向滑动件。
应当注意到,本发明意图解决的是对准问题,而在对准位置上夹紧的问题在这里并不重要。滑动件可以被设计成夹紧在基部上,但是也可以提供用于该目的的特定元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准段具有通常的球形(如在下面详细说明的例子中那样),即如果对准段有两个分别与横向滑动件和前部推动表面接触的点或区域并且触点相对接近,横向滑动件具有位于前部推动表面之前的前部,以保证理想地导向后者。或者,对准段可能有一种在指向后部且设计成可在横向滑动件上滑动的引导凸起,在引导凸起的基部处有构成前部推动表面的肩部。在这样的情况下,前部推动表面可以被放置在横向滑动件之前。
例如,横向滑动件和纵向刀面有各自的相互倾斜的延伸方向,即它们构成一个刀面上的角,即横向滑动件将被横向推动,以将相对的纵向刀面挤压在相对于纵向对准面上。
有利的是,横向滑动件和后部对准刀面具有限定出大于45度角的相应的延伸方向。
横向滑动件优选地沿着切削(从平面图中)后部对准刀面的方向延伸。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横向滑动件构成在与接触面相对的刀片上表面上限定同时也受到纵向刀面限制的刀片的肩部。
优选地,如前面针对球形对准段所述那样,横向滑动件终止于前部推动表面。
有利的是,前部推动表面是用于夹紧基部的斜面,从而它固定了两个自由度,即后部对准和夹紧基部。
然而,有利的是,横向滑动件的后部滑动段可能变成和接触面部分相对,以作为所述的横向偏置滑动件和夹紧基部的斜面。后部滑动件段由此可以在它向后部运动时发生转动,具体而言,通过向着前端和与接触面相对逐渐旋转,以使得后部滑动件段的最后一段构成所述的前部倾斜表面。
还存在这样的可能,在横向对准后通过对准段用于最后的横向紧固行程的横向滑动件的后部滑动件段的延伸方向,不同于横向滑动件的前部滑动件段的延伸方向,以致于在对应于一个预定长度的后部滑动件段的行程的终点固定预定的对准段的偏转值。因此,对准段可以根据一个预定的楔入作用角施加柔和的横向推力,然后根据另一个楔入作用角施加夹紧力。
方便地是,与接触面相对的刀片的上表面包括滑动件锁紧止动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机器刀架,该机器刀架包括对准设备,通过用于向限定壳体的后部对准面推进的前部表面、和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刀片对准和引导的横向滑动件,该对准设备将可拆卸的切削刀片对准在壳体的基部上,该刀架的特征在于,对准设备包括用于将滑动件引导和保持在位置中的设备,该滑动件包含对准段,在一方面,通过在横向滑动件上滑动,该对准段布置成向纵向对准面横向推动刀片,该纵向对准面限定壳体,且用作刀片的相关联的纵向对准刀面的对准止动件,并且在另一方面,该对准段布置成由横向滑动件引导到前部推动表面,以将刀片推向后部对准面。
有利的是,在横向对准后,对准段布置成在有设计的延伸方向的后部滑动件段上滑动,使得通过楔入作用,对准段向纵向对准面施加横向弹性回复力。
这样,滑动件存储的横向弯曲能量使得可以反抗振动。
横向滑动件可以有与滑动件滑动方向成10-45度之间的楔入角的滑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因此,由于在纵向对准面上的“软”着陆,横向推进就变得容易了。如果楔入角不可忽略,刀片将被大体上横向地且大体上向着后部推,因此着陆的角度将会相对小,以便于随后在纵向对准面上的滑动。另一方面,如果楔入角小的话,刀片的推动将主要是横向的,且着陆的角度要因此比在前例中的大,但是因为滑动件的向前轴线速度由于减小的楔入角而包含了低的横向跟随速度,所以会有相对低的着陆速度。
在平面图上,对准段优选地可滑动地沿切削后部对准面的轨道的方向安装。
有利的是,对准段和横向滑动件被布置成使得对准段也向壳体基部施加夹紧力。
引导设备有利的是包括用于与对准段相关联的滑动件引导段的引导孔。
可能的是,引导孔的开口部分沿预定的方向或沿多个方向张开。该孔的功能性长度根据每个可能的径向方向变化,使得有可能调节对准段的悬臂长度,并因此类似地调节支承对准段的滑动件的颈部的弯曲力矩。因此,还可能在行程的终点,横向滑动件包括后部滑动件段,该后部滑动件段具有相对于横向滑动件的延伸方向在横向方向上形成的一定斜度,对准段会在斜面上逐渐上爬,以由此相对于引导孔在另一径向方向上移动。引导孔的开口区域可以具有张开部分,以增加对准段的悬臂长度,且因此限制由后部滑动件段的反作用引起的弯曲应力。
优选地,引导孔有限定滑动件离开刀架(在此例为刀具)的总体轴线的挤压方向的延伸的滑动轴线方向。因此,刀具的离心力有可能用于维持插入功能性夹紧位置上的滑动件的位置。
对准段可以安装成能相对于滑动件的引导段自由旋转,使得如果滑动件是螺钉,对准段的摩擦受限于它在滑动方向上的行程。
纵向对准面可以相对于刀架的总体轴线径向向内,且它可以大体上从刀架的自由端部开始在离开总体轴线的平面上(在离开时)沿着轴向方向延伸。
例如,壳体的基部在相对于刀架的总体轴线倾斜的平面上延伸,以使得由此最好地调节待加工部分的冲击角度。这样,可以根据该斜度,执行所谓的正切削或负切削。例如,在正切削斜度的情况中,按照螺钉通过螺旋穿透而吸出材料的方式,四分之一圆的刀片前部末端首先与待加工部分接触(即,在总体轴线的水平面处)。在负切削的情况中,材料趋向于被推动。
在这样的情况中,刀架可以包括另一个壳体,该另一个壳体有基部,该基部在相对于总体轴线具有斜度的平面上沿着与所述壳体的所述斜度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因此,两个相关联的刀片施加相对的对材料的吸引和推动作用,考虑到每个倾斜角的值和两个刀片之间在轴向和/或径向向前运动上的任何差别,所述作用至少部分被中和。
有利的是,壳体包括滑动件锁紧止动件,其中,滑动件有预定长度,且止动件包括两个相对端部,所述两个相对端部限定相对于与由引导设备限定的滑动件的引导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的倾斜表面,其中,所述相对端部相对于滑动件在引导孔的开口上的当前或运动接触点,分别位于小于等于滑动件的长度的距离处。
后部对准面可以转向向下,以大体上根据相对于壳体基部的锐角延伸,且因此形成将刀片的后部对准刀面向壳体基部向下保持的斜面。
在一个特殊实施例中,对于可逆刀片,壳体基部包括凹槽,该凹槽用于接收刀片的肋,该刀片的肋支承与用于接触在末端表面上(属于凹槽的用于后部对准接触)的后部接触肩部相关联的第二前部推动表面。
刀架(例如是刀具)可包括至少三个所述壳体。其中第一个壳体可布置成让刀片的切削边缘径向延伸到刀具的总体轴线,同时所述壳体中的第二个壳体被布置成使得相关联的切削边缘在离总体轴线一距离处停止。
本发明最后涉及一种将切削刀片定位在刀架的壳体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得根据本发明的刀架,该刀架配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刀片;和用于向前部推动表面对准和引导对准段的前部推动表面和横向滑动件,
所述刀片放置在壳体的基部上的大体功能性位置中,
使滑动件滑动,从而通过在横向滑动件上的横向推动而滑动,对准段在第一阶段执行将刀片横向对准在纵向对准面上,使得对准段被引导至前部推动表面,从而使得在第二阶段对准在壳体的后侧上。
优选地,选定用于所述的向前部推动表面的引导的、横向滑动件的后部段的延伸方向,使得对准段通过楔入作用在第二阶段向着纵向对准面施加弹性回复力。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说明刀架、刀具、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以及替换方案的优选实施例,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附图1是一个总体视图,示出了本发明中的配置有三个根据本发明的刀片的刀具的末端的轴向视图;
附图2是一个总体视图,在相对于刀具的轴线的倾斜透视图中示出了如附图1中所示的那种类型的刀具,并且还特别示出了对准和夹紧螺钉的锁紧止动装置;。
附图3和4分别是局部透视图和侧视图,示出了包含前部斜面和用于接收对准和夹紧螺钉头的横向滑动件的刀片中的一个;
附图5是附图3和4中的刀片以及相应的刀具壳体的顶视图;
附图6是附图5中的刀片的前部透视图;
附图7是壳体基部的替换方案和刀片的替换方案的局部横向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和2显示了一种刀架,该刀架在该情况中是可旋转的,且为刀具30的形式,该刀具30带有对称和旋转总体轴线31,该刀具包括位于其前端上的多个大体上相同的壳体(在该情况中是三个)40、40B、40C,并包括各自的基部41、41B、41C,所述基部在各自的延伸平面上延伸,所述延伸平面大体上是轴向的,且除了相关联的刀片10、10B、10C的厚度之外,所述延伸平面相对于总体轴线31也几乎是径向的,且所述基部大体上围绕轴线31等距分布。
为了达到在说明中简明扼要的目的,将只对壳体40和相关联的刀片10进行描述,如果没有特别指出的话,那么这些描述对于其他两对这样的部件也是有效的。为简单说明的缘故,基部41有假定为水平的延伸平面,即使在按要求使用时,这些说明显然对那些取向不同的部件是明显保持有效的。
如附图3、4和5中所示,刀片10包括:上表面1,该上表面与下表面2相对,并且下表面2用于接触在基部41上;以及三个刀面,即活动刀面3,该活动刀面和上表面1一起限定出切削边缘13,在本实例中,该切削边缘有弯曲的四分之一圆的轮廓,用于半球切削的前向和横向冲击,径向的内部纵向刀面4,该纵向刀面在延伸4D的方向上、大体上与总体轴线31平行地位于功能性位置上,该纵向刀面4通过大体上垂直的角边缘8与后部对准刀面5连接,该后部对准刀面在轴向的后面,并且具有延伸5D的大体的径向方向。下表面2分别与刀面4和5限定出非功能性的纵向下边缘24和后部下边缘25。
从平面视图看,壳体40具有与刀片10的轮廓相对应的外形轮廓,刀片10的下表面2能在基部41上滑动,在一方面,通过沿着延伸44D方向的径向内部纵向侧面44限定边界(附图5),与侧面44相对地沿着延伸4D的方向纵向刀面4被楔入,另一方面,在容纳角边缘8的垂直凹角边缘451之外,通过后部对准面45(通常在径向和轴向方向的后面)限定边界,在安装刀片时,对准面45被用作在刀片10沿轴向向后部推进时的用于后部对准刀面5的对准止动件。在本实例中,后部对准刀面5和相对的后部对准面45每个都有超过其长度的一系列的多个相互没有对准的区域,以形成用于在刀片10被放入适当位置时用于大致对准的槽(在壳体40的平面视图上),其中,前面提及的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用作后部对准止动区域。当然,壳体40在横向上在其端部是打开的,以允许切削边缘13突出出来。
为了其对准定位和夹紧,刀片10包括两个元件,即前部斜面14和横向滑动件14A,前部斜面14在上表面10上占据轴向退回位置,且位于距纵向刀面4一定距离处,横向滑动件14A更加靠近纵向刀面4。前部斜面14通常是向着后部上升的,即它相对于下表面2倾斜,且至少部分地变为和后部对准刀面5相对,即至少部分地和后部下边缘25相对。前部斜面14用于在邻接的条件下接收螺钉50上的对准段52,并用作对准和夹紧刀片10的滑动件,以固定刀片10的至少两个自由度,即,将刀片10相对于刀具30对准在预定轴向位置上,和将其固定在基部41上。
对准段52也首先和横向滑动件14A一起配合,横向滑动件位于上表面1上,且以横向倾斜的方式在旋动过程中倾斜延伸过对准段52的轨道,以形成障碍物,使得对准段52在横向上朝向纵向侧面44跟着刀片10,以在达到后部对准位置之前,首先保证纵向刀面4的希望的横向对准。
为了将螺钉50连接到刀具30上,壳体40与具有滑动轴线36的螺纹引导孔35相关联,在此处滑动轴线36大致与总体轴线31平行,且因此,几乎与基部41平行,且相对靠近总体轴线31,即,引导孔35穿过刀具30的中央核心区域。引导孔35在壁区域上接收螺钉的主体的引导段55,以这样被引导从而轴向滑动,该引导段带有轴线51。对准段52通过带有圆锥部分54的头部来夹紧刀片10,该圆锥部分被设计为推入前部斜面14中,并且因此,通过将对准刀面5推向后部、直至它与后部对准面45进入后部止动接触时,在初次横向对准纵向侧面44之后,将刀片10推动到轴向后部对准位置。一旦它已经达到后部止动状态,对准段52通过在前部斜面14上滑动而上升,以通过楔入作用使刀片10的下表面2挤压在基部41上。
为了能够更好地根据滑动轴线36沿着希望的平移方向引导,所述锥形部分54具有适于前部斜面14的锥形,该锥形部分54通过基本圆柱部分53朝向对准段52的前面和径向自由端表面52A延伸,该圆柱部分53的中心在轴线51上,且与横向引导表面43横向滑动接触,它有与滑动轴线36平行的母线,在该情况中优选为类似圆柱部分,在该情况下还限定出位于壳体40上且留给对准段52的外部轨道空间。横向引导表面43功能性地构成用于延伸引导孔35的壁区域的补充部分,并且横向引导表面43形成位于上表面1的整体延伸平面的水平面上方的纵向侧面44的升起部分,如前所述,该平面大体上是径向的。
当旋动螺钉50时,对准段52首先也和其宽度具有一定垂直分量的横向滑动件14A配合,以构成用于横向偏置刀片10在基部41上的路径的横向斜面。因此,横向滑动件14A在对准段52的轨道上倾斜布置,对准段52的轨道代表所述外部轨道空间,且几何上形成圆柱形外壳,并且相对于滑动轴线36对准,使得对准段52在横向上跟着刀片10朝向纵向侧面44,以在对后部对准侧面45的前部对准发生之前,保证纵向刀面4的希望的横向对准。滑动件14A的后部滑动件段14N优选地在壳体40上方的空间内、相对于对准段52的根据滑动轴线36的轨道倾斜延伸。
因此,一旦通过纵向刀面4的横向“着陆”获得横向对准,使得角边缘8位于纵向侧面44上的中间接触点441上(附图5),该接触点位于纵向侧面44上的前段440的后部末端上,在继续旋入时,对准段52和螺钉体50上的相关联部分,在引导孔35外面的悬臂位置上,必须沿着与横向滑动件14A相对的方向弯曲。这样,向着总体轴线31的径向外部方向如此弯曲的对准段52向着构成相对的横向滑动件的纵向侧面44施加刀片10的增加的回复力。在拧紧螺钉过程中,由于在横向对准的状态下不能运动,因此回复力的作用将以势能的形式保存下来,使得弯曲能量实际上变大。它代表了超过阈值以在使用中在振动的情况下维持横向对准的弹性横向回复力。
在最后的置于对准位置后进行夹紧的最后阶段,由于对准段52处于相对于引导孔35的悬臂位置,并且另外,因为横向引导表面43(由于它在该情况中大体上垂直延伸,即平行于前部斜面14的反作用方向)不能提供具有垂直分量的反作用,通前部斜面14的反作用(在前部斜面14上它上升),对准段52因此被沿着与基部相对的方向(因此在附图4中是垂直地)推进,且可能在该方向上弯曲。
附图5和6分别示出了用于说明在前部斜面14和横向滑动件14A之间相对布置的顶视图和前透视图。
附图5示出了要被夹紧的刀片10开始被自由放置在相对于希望夹紧位置的大致功能性位置上,即纵向刀面4几乎有大致平行于纵向侧面44的希望的取向,但是纵向刀面4和后部对准刀面5分别与纵向侧面44和后部对准面45有一定距离。
前部斜面14构成用于圆锥部分54在其根据滑动轴线36的后部平移运动中的上升的前部止动件,前部斜面14在横向滑动件14A的前面,该横向滑动件具有(如图示)延伸14G的方向(假定刀片10取向适当)的“水平”延伸部分,在刀片10如此取向时,所述延伸部分相对于滑动轴线36稍微倾斜楔入角C,在该情况中角C小于30度,从而施加横向跟着刀片10的楔入效果。因此,当对准段52起初与横向滑动件14A的前部滑动段14M的前端点接触时,滑动件14A的其余部分在所述的圆柱部分53的内部通道体积内延伸,以在螺钉50被拧紧时构成在其向刀具30后部行进中的倾斜障碍。
为了保证希望的横向对准,有一定高度的横向滑动件14A被布置成当对准段52向刀具30后部移动时,对准段52与横向滑动件14A以相对小的角度发生横向接触(从与基部41延伸平面平行的平面上看去,见附图5),这样,对准段52通过由楔入作用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向着纵向侧面44的横向推力分量将横向滑动件14移离其路径,如附图5中的箭头F1所示,从角边缘8出发切削横向滑动件14A,而不是后部对准面45。因此,在后部对准刀面5与后部对准面45接触之前,纵向刀面4被压在纵向侧面44上。一旦在纵向侧面44上已经发生横向接触,横向滑动件14A允许对准段52继续向刀具30后部运动。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横向滑动件14A的后部滑动件段14N可以与滑动轴线36平行布置,以避免向对准段52施加明显的反作用力。不过,后部滑动件段14N也可相对于滑动轴线36以某一合适角度倾斜延伸(从与基部41的延伸平面平行的平面上看),使得对准段52能施加变大但不过量的横向压力,即在操作中由螺钉50弯曲引起的弹性回复力保证即使在振动的情况下也能维持横向对准。后部滑动件段14N也可以有与下表面2相对的稍微偏向上方的平面(见附图6),即一个相对于基部41上升的夹紧斜面。在平面图上,后部滑动件段14N特别地可按照节距递减的螺旋路径逐渐转向,以趋向于横向取向,即获得前部斜面分量,如附图6中所示。
因此,横向滑动件14A包括前部滑动件段14M,前部滑动件段14M构成斜面或滑动件,以便于根据与箭头F1平行的方向向着纵向侧面44偏转刀片10在基部41上的滑动路径,以保证横向对准,之后,构成上升斜面的后部滑动件段14N趋向于在离基部41的一定距离处偏转对准段52,以确保朝着基部41垂直夹紧。如果后部滑动段14N相对于滑动轴线36倾斜且稍微向上延伸,通过后部滑动段14N在楔入作用下,可以确保向着后部对准面45推进的后部对准。由于后部滑动件段14N已经具有了它的功能,所以前部斜面14就是任选的了。
从平面图看,横向滑动件14A与纵向刀面4的延伸4D方向形成指向前部的顶角A(见附图5),即,在上表面1上,限定了形成梯形的凸起(relief)区域11或楔形的刀片(基部沿轴线方向处于其后)。滑动轴线36与纵向侧面44的延伸44D的方向形成角B。顶角A比角B大,且楔入角C代表它们之间的差值,因此,在对准段52根据滑动轴线36向刀具30后部平移中,为了最终能与前部斜面14接触,在横向滑动件14A上滑动的圆柱部分53通过将横向滑动件14A向纵向侧面44推动,来打开其轴向路径。与滑动轴线36平行的箭头F0示出了接收接触的圆柱部分53的横向滑动件14A的初始当前接触点的轨迹,箭头F0显示该轨迹指向梯形凸起11的基部区域,即,它趋向于被包含在对应于梯形凸起11的刀片10的体积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它是根据横向滑动件14A的延伸14G的方向与滑动轴线36之间的楔角C的斜面,从而使得有可能获得要求的横向对准,即,凸起11的形状(在该情况中是梯形)并不构成一个必要元素,且由于还没有发生对准接触,它们在第一个拧紧阶段的最后先是用作止动件而不是用作楔块,因此纵向刀面4的延伸4D和44D的方向和纵向侧面44分别可取不同的方向。仅仅在第二阶段(用于夹紧而不再需要对准)时,角楔入效果用于横向夹紧。
因此,在用于横向对准的第一拧紧阶段,当圆柱部分53向刀具30后部且因此向梯形凸起11的基部区域运动时,用于连接圆柱部分53和锥形部分54的圆形区域通过将前部滑动段14M推向纵向侧面44毫不费力地隔开刀片10,在纵向刀面4能通过自由地横向地往回运动缩回,即,它还没有被压在纵向侧面44上。圆柱部分53在前部滑动段14M上的当前接触点由此跟随前部路段14MT,前部路段14MT是水平的且平行于滑动轴线36,即平行于基部41。附图5示出了前部路段14MT在前部滑动段14M上的相对位置,而不是相对于刀具30的绝对位置。实际上,考虑到在拧紧的过程中横向滑动件14A的横向随动,前部路段14MT存在相对于刀具30的绝对位置,其沿着箭头10与滑动轴线36平行。
然后,刀片10占据着由点线指示的位置,拥有角边缘8,用于在沿箭头F1运动之后到达位于前段440的后端的中间接触点441,限定纵向刀面4。纵向刀面4的其他部分的横向着陆在一定的不确定程度下大体上是同时发生,该不确定程度与以下事实相关,即纵向刀面4起初是不必精确平行于纵向侧面44的。
当圆柱部分53到达梯形凸起11上区域所在的水平面时,梯形凸起11的宽度对应于在圆柱部分53在横向滑动件14A上的中间当前接触点141与纵向侧面44上相对区域之间保持自由的空间,用于在横向对准位置上增加夹紧的第二拧紧阶段开始。
因此,在附图5中,在箭头F0(它基部构成前部路段14MT的起点)和中间当前接触点141之间的代表所述横向随动距离的径向距离(沿与延伸44D方向垂直的垂线测量),等于纵向刀面4和纵向侧面44之间的距离。
在对准后继续拧紧时,横向滑动件14A的后部滑动件段14N不能离开圆柱部分53的轨道,因此,对对准段52施加径向力,以使其横向弯曲。因此,在第二阶段中,只需要短的螺纹行程,用于在纵向侧面44的后段442上、在中间接触点441和凹角边缘451之间沿着参考箭头F2(与延伸44D的方向共线)滑动。因此,在第二阶段开始时,后部对准刀面5离后部对准面45有预定的行程轴向末端的相对短的距离。特别地,确定行程末端的距离或后段442的长度,从而在考虑到角C的值以及考虑到对准段52相对于引导孔35的悬臂长度的情况下,对准段52的弯曲保持在弹性变形的范围内,此外,由用户在第二阶段施加的拧紧力也受到限制。因此,如前所述的弯曲使得对准段52在带有径向分量的方向上偏置,使其离开纵向侧面44,且通常是离开总体轴线31。
在第二阶段,圆柱部分53由此向后部滑动件段14N施加逐渐变大的压力。在本实例中,由于后部滑动件段14N具有这样的取向,在这个取向上,它稍微和下表面2相对地向上转向,大体上沿着后部滑动件段14N的延伸方向的后部路段14NT也构成上升斜面,使得圆柱部分53的当前接触点在它上面升的更高,如在具有在后部夹紧段14N上的对准段52的最后接触点142的提高的位置的附图5和6中所示。除横向夹紧外,圆柱段53也确保朝向底部41的夹紧。
在第三阶段,后部对准刀面5也已经压在后部对准面45上,锥形部分54则沿着由箭头F14所示的路径在前部斜面14上进行上升运动,以到达高接触点140。不同于附图5中的描述,前部斜面14可以选择性地设计成在斜面的底部带有前部端,如图所示,它与后部滑动件段14N的中间点横向相对,且不与后部滑动件段14N的后端相对。这样,对准段52的上升运动可在第二阶段开始。因此,后部滑动件段14N和前部斜面14可以由单个等同段替换,即部分朝向三个方向,即向上、向前和径向向外转向,即与凹角边缘451的底面点相对。该底面点代表了壳体40的下角,刀片10必须通过其上表面1向该角推动,以确保在三个要求的自由度(对应于前面提及的单个段的三个取向的方向)上的夹紧。
如附图4中所示,在这个实例中,横向滑动件14A设在上表面1的厚度增大的区域中,梯形凸起区域11被限定在该区域中。更特别地是,该较大厚度区域设有带有基部14F的凹槽14R,该基部位于两个刀面之间,其中一个是限定梯形凸起11的横向滑动件14A,其和一个可忽略的非功能性刀面相对,凹槽14R然后限定单个横向肩部。前部斜面14挡住凹槽14R的后部末端,即,它构成横向滑动件14A的最终后部刀面,而不是向前取向的刀面。
在该情况中,由于凹槽14R相对对准段52的直径值具有一个有限的深度,只有圆柱部分53的下部与横向滑动件14A接触,因此,除了所要的由梯形凸起11引起的楔入效果的平行于基部41的力的分量之外,在该情况中还要有垂直分量,用于压向基部41。前面提及的对准段52的弯曲因此也有垂直分量,使它离开基部41。因此,在第二阶段,已经有对基部41的夹紧作用了。
值得注意的是,横向滑动件14A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斜度或坡度并不构成必要参数。实际上,对准段52能够绝对地(除磨损问题外)仅与上边缘线接触,该上边缘线将横向滑动件14A和对应于梯形凸起区域11的上表面区域1隔开。事实上,对准段52相对于该边缘线的相对位置,将决定施加在刀片10上的推力和夹紧力的方向。
在第三阶段中,如前所述,所涉及的圆锥部分54与包含凹槽14R后部末端的前部斜面14配合。然后,它给对准段52提供弯曲分量,以使其离开基部41。
概括而言,刀片10的轨迹是这样的,它首先优选是非常倾斜地,通过适度的横向推力,例如根据在10度至45度之间的楔入角的控制,着陆在纵向侧面44上,以便此后在第二阶段中在上方滑动,从而确保由于对准段52的弹性弯曲提供回复力(在操作中,与振动力相反),而维持前面提及的横向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阶段中,圆柱部分53的形状(或略微是圆锥形,以适应滑动件14A的倾斜和更好地在上方支撑它)特别有益于提供足够的接触面,以避免在有压力作用于横向滑动件14A上时,在“硬”接触下发生损坏,同时第一阶段不包括“硬”接触,因此点接触也是合适的。
当圆柱部分53的功能由锥形部分54的圆锥基部的外围提供时,圆柱部分53也可以选择性地省略,即,在圆柱部分53被除去时,具有最大直径的锥形部分的基部就成为螺钉50的自由端表面52A。在第二阶段中,在平面图中,后部滑动件段14N可以相对于前部滑动件段14M具有变大的斜度或坡度,即,具有局部变大的顶角A。这样,在第二阶段中,在同时能够与前部斜面14配合时,锥形部分54将承受着与纵向刀面4相对弯曲力分量。
如前所述,前部斜面14可设置占据轴向向前位置的前部底面区域,以便如果纵向刀面4根据箭头F2在纵向侧面44上的最终滑动会产生具有过度摩擦(该摩擦仅能通过接触且在前部斜面14上升高来改善)的危险,则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期间、或同时、或在之前被启动。
换句话说,前部倾斜表面14(在该情况中,其垂直于上升方向的每条母线都是水平的,即平行于上表面1)通过同一表面向刀具30的前部前进,但是在向前运动时,该表面会绕着滑动轴线36逐渐地倾斜或扭曲,以获得用于形成横向滑动件14A所需要的坡度角。因此,在所述扭曲的作用下,在对准段52向后部运动时,它会接收横向滑动件14A表面上的正常的反作用力,随着扭曲逐渐将横向滑动件14A变成前部斜面14,起初是水平的、平行于基部41的这个反作用力(有分量)将逐渐转向上方,以提升对准段52。如前面所述,在这个实例中,这样一个垂直提升力在开始时就已经存在,因为对准段52的横向接触通过它的横向和下部的部分来完成,并由此和具有前部斜面14的影响的下部接触相组合。
一般来说,锥形部分54在前部斜面14上施加对准推力,该对准推力具有与基部41平行的主分量,所以刀片10向后部对准面45的滑动变得容易,而与在前部斜面14上的摩擦系数无关,滑动轴线36的方向是上升的或水平的或下降的,但是在所谓的基部41的延伸水平面上,要以小于45度的角(优选小于15度)向下倾斜。随着锥形部分54在前部斜面14上滑动,刀片10的水平滑动实际上仅需要在前部斜面14上的水平推力,该水平推力受到更多限制,以使得滑动轴线36的方向和基部41的延伸平面之间的角度差保持较低。如果这个角度差为零,那么在前部斜面14上的滑动也为零。因此,对准段52堵在前部斜面14上的楔入危险也受到限制或为零。
关于相对于滑动轴线36的各自位置,前部斜面14和横向滑动件14A分别构成两条轨迹(也可并为单独一条),每一条都相对于滑动轴线36有一定的差异或径向偏移量,其中,由于前部斜面14上升并因此与基部41相对,并且由于横向滑动件14A对着纵向刀面4的倾斜,偏移量向着后部减少,以提供如上所述的螺钉50的两个弯曲方向。考虑到对准段52的偏转,对准段52的局部半径显然要从上面提及的两个偏移量中减去,所述局部半径分别在锥形部分54在斜面14上的接触点的水平面上和圆柱部分53在横向滑动件14A上的接触点的水平面上。
引导孔35的开口区域35E的外围的预定部分可以相对于外围的其它部分、沿着预定的对应的方位角方向(滑动轴线36可作为参考)不断增大地向外张开。这样,螺钉50的外部段带有对准段52,该外部段具有加长的悬臂长度,且因此能在预定的横向力作用下、沿着前面提及的方向逐渐增大地弯曲。开口区域35E因此有能彼此间不同地向外张开的不同的部分,以根据方位角弯曲方向具有变化的弯曲力矩。因此,可能能够独立地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或在该情况中更精确地倾斜地,调节两个对应于斜面14和横向滑动件14A的回复扭矩。
在附图2中所示的刀片实际上是附图3-5中的刀片的替代方案,这种替代方案用于示出螺钉50的锁紧止动件。为了使附图和说明书在这个具体点上比较清晰,示出了没有横向滑动件14A的刀片。
在对螺钉50进行定位时,引导段55的自由后部末端首先被用于开口区域35E,然而接触表面19阻碍了轴向的显示,因此倾斜地示出螺钉50。朝向刀具30后部的接触表面19限定出了大体上横向(即,大体上径向)延伸的反后冲止动件18的后部部分,以防止失去螺钉50。在该情况中,反后冲止动件18形成突出在上表面1的前部区域上的肩部或肋。
特别在该情况中,接触表面19是相对于滑动轴线36的一条径向线倾斜延伸的径向斜面,即它具有与径向的内部端部接触段19A在径向方向上相对的径向外部端部入口段19E,大体上位于滑动轴线36的延伸部分上,且阻止足够使拧紧的螺钉50完全离开引导孔35的相对反冲力。用于“装载”对准段52的端部入口段19E在前面提及的倾斜的作用下略朝向刀具30的前部布置,即,在轴向上离引导孔35的开口区域35E更远,以使它有可能将自由末端表面52A接收在端部入口段19E上。
或者,具有如附图2所示的水平延伸部分的接触表面19可用于刀具30上,且例如在此例中,布置在纵向侧面44上,特别地在横向引导表面43前面,即接触表面19会有如附图2或4中所示地垂直延伸方向。基本原理与枪膛一样,其中用于容纳子弹的腔室有在长度上严格调节的尺寸,必须要先定位子弹前端,以通过绕该端枢转将子弹插入。
或者,接触表面19可以位于壳体40的上部顶壁上和基部41相对,即,在附图2中,它可以位于示出的水平肋(18)上,但是处于在壳体40上方的较高位置中,并固定到刀具30且向下转向。
或者,接触表面19可具有根据其径向延伸方向的弯曲形状,该弯曲形状带有其延伸方向上的固定或变化曲率半径,且带有如前所述的大体与滑动轴线36相对的区域,该区域相对于引导孔35的开口区域35E与接触表面19的其它部分相比处于最小距离处。
在装载过程中,自由末端表面52A上的区域因此与接触表面19的端部入口段19E接触,然后用户枢转平行于基部41的延伸平面的螺钉50,通过大体上向总体轴线31,更特别地向滑动轴线36推动对准段52,通过大体上在接触表面19上的径向滑动,同时所述对准段52被手动地沿径向方向向滑动轴线36推动,以到达其中心在滑动轴线36上的希望的功能性的轴向位置,在这个位置上自由端部表面52A与接触表面19的径向内部端部接触段19A接触,该接触表面构成通过楔入作用将对准段52向刀具30后部推进的装载斜面或滑动件。如附图3-5中所示,对准段52在接触表面19上从入口端部19E开始到接触端部19A的滑动沿着大体上径向内部方向上向前运动,一直持续到它与横向滑动件14A发生接触。当螺钉50的初始装载阶段完成后,拧紧阶段接着开始。
接触表面19这样构成上游的滑动件,用于将对准段52带到横向滑动件14A上的功能性位置,其本身功能性地位于前部斜面14的上游,以引导对准段52到达该位置。
对准段52的希望的轴向位置通过这样的事实获得,即螺钉50的枢转使它逐渐伸入(当仍然倾斜时)开口区域35E,根据对应于“轴向向前运动”(即,在平面图上相对于接触表面19的延伸方向的滑动轴线36的法线的坡度)的瞬时枢转位置向前伸入。此外,当刀片10还没有夹紧时,接触表面19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螺钉50的自由端部表面52A被轻微地向前推动。
换句话说,刀片10或壳体40的壁包括反后冲止动件18,其有预定长度的螺钉50的锁紧装置,其中反后冲止动件18包括在其两个相对的端部19E和19A之间的接触表面19,该接触表面相对于与螺钉50的滑动轴线36方向垂直的方向成倾斜的斜面。在对准位置上,相对的端部19E和19A相对于开口区域35E,且特别相对于引导段55的自由端部与它瞬时或当前接触点以一定距离(分别稍微小于或至少等于螺钉50的长度)布置。
在附图2中,在这个实例中,前部斜面14有由多个面形成的横链,在此例中是三个面15、16、17,与包含锥形部分54形状的假想锥形表面相切,以具有同样数目的滑动接触母线,来限制磨损。然而,如果面15、16、17中的每一个都有对应于锥形部分54的曲率的曲率的话,前面提及的母线在功能上可以用表面替换。通过面15和17横向和对称地相对地,稍微地相对于另一个朝向其中一个且朝向在中央的基部面16转向,前面提及的链形成一种三联一组(triptych),以和面16形成一个带有张开U形横截面的宽开口的腔体。除了螺钉50在引导孔35中的间隙外,横向面15和17也能确保回复力,该回复力用于相对于螺钉50且因此相对于轴线51将刀片10对准中心,因此为引导孔35和螺钉50共有。位于径向内侧上的面15也可以设置为用于执行横向滑动件14A的功能。
不管关于前面提及的前部斜面14的单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它可以有向着其顶点区域(即,在最靠近后部对准刀面5的区域中)逐渐下降的斜面,以使得不需要用户使用过度的力就能实现最终有效地紧固。
然而,在这个实例中,滑动轴线36不是完全平行于总体轴线31,而是稍微相对于它倾斜,使得螺钉50的插入方向接近总体轴线31,因此通过螺钉50施加在刀片10上向后部的轴向滑动,很容易伴随有在横向滑动件14A的作用下向着总体轴线31的径向滑动分量,即,如描述的那样,径向内部纵向刀面4通过压在壳体40的纵向侧面44上也用作对准刀面。因此,前部斜面14至少部分地转向,而与角边缘8的下(分别为纵向和后部)边缘24、25的交汇点相对。
或者,前面提及的滑动轴线36相对于总体轴线31的倾斜可以有反号,即,具有位于离总体轴线31比离引导段55更近的位置上的锥形部分54,以避免由离心力引起的松开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中,前部斜面14可根据具体情况,而保持与前面提及的处于角边缘8的下端上的交汇点相对。通常,由滑动轴线36和总体轴线31之间的非零度角倾斜的存在起到的仅有的作用是,在拧紧的过程中,螺钉50的锥形部分54将在前部斜面14上横向移动。
或者,还可能后部对准刀面5的至少一个倾斜段59(例如它可以与活动刀面3形成斜角连接)  (附图5)具有直线或曲线轮廓和延伸59D的非垂直于滑动轴线36的大致方向(假定刀片10取向合适)。后部对准面45轴向相对于倾斜段59有大体上根据方向59D取向的倾斜段459,使得该倾斜段59以具有向着总体轴线31的径向内部运动分量向着后部在上方滑动。这样的楔入作用使得刀片10能径向滑动和/或在基部41上改变方向,以使得纵向刀面4的至少一点与纵向侧面44对准接触。倾斜段59的延伸59D的方向用作部分转向后部和径向向外的倾斜停止斜角,并因此相对于滑动轴线36有与横向滑动件14A的延伸14G的方向的倾斜角的符号相反的符号的角。倾斜段59这样用于径向向内地(即向纵向侧面44)偏移由螺钉50提供的轴向推力。因此,这就是与横向滑动件14A相同的一个功能。
倾斜段459可以被设计成和纵向侧面44构成一种张开的开口,该开口位于后部对准面45的“基部”段450之前,即位于角边缘8的一侧(见附图5)。除了倾斜段459外,基部段450的长度可以等于或甚至于稍微小于后部对准面5的长度,使得能以可调整的方式在纵向侧面4和倾斜段459之间容纳它。
附图7是根据与总体轴线31平行的垂直平面的基部41和刀片10的替换方案的横截面视图。它示出了后部对准面45可以具有朝着基部41向下转向小于90度的延伸方向,例如,在70-85度之间的角度R,以形成带有上部的前部斜面的腔体,通过楔入作用,向着基部41将刀片的后部刀面5向下转向,以形成带有尖顶边缘25的凸起,另外因为它不和中心的前部斜面14相对且因此不会直接收到接触力,所以它能够以其它方式振动。同样情况可以应用在带有纵向侧面44的纵向刀面4上。
在这种替换方案中,刀片10是上/下可逆且同时前/后可逆,并因此能够将能形成切削边缘的后部凸起边缘25移植两个可能的位置上。在这样的情况中,前部斜面14可以在凹槽的后部末端,或如该情况中所示那样,基部41包括凹槽41R,该凹槽用于肋14V的通过,该肋在下表面2上以浮凸形式朝向后方并支撑前部斜面14B。
在最后的情况中,凹槽41R可以通过后部对准接触表面41B结束,后部对准接触表面41B具有和后部对准面45相同的功能。后部对准接触表面41B因此在接触的情况下(在附图7中14B)接收两个前部斜面14、14B的表面,它处于刀片10下面的颠倒的位置上,且朝向刀具30的后部转向,或接收颠倒的前部斜面14B的径向横向肩部表面14J,在它向刀具30后部运动时,肩部14J(在附图7中的切削平面后面且垂直于该平面径向延伸)向着基部41的延伸平面上升。横向肩部14J(在该情况中在前部斜面14B的平面中示出)仅用作后部止动件,而不是用作前部斜面,且因此在有任何要求的倾斜的时候,可以在包含有关于前部斜面14B的任一位置的平面内延伸。
特别地,如点线所示,肩部14J可以是肩部14K的形式,肩部14K相对于关于总体轴线31的径向平面(附图7中的垂直线)有相对于考虑到的前部斜面14B的斜面的反向斜面,以在凹槽41R的下部形成向着后部和附图7中的右边逐渐下降的带有尖顶边缘的凸起,该凸起和带有根据前面对后部边缘25的描述的互补形状的腔体相配合。在这样的情况中,后部对准接触表面41B类似地有横向表面接触段41C,以点线示出。如果有肩部14J或14K,前部斜面14B可以或可以不提供用于邻接。凹槽41R的边缘可以用作横向滑动件边缘和夹紧边缘,如对纵向侧面44描述的那样。
壳体的基部41可替换地在轻微倾斜的平面上延伸,例如相对于总体轴线31向上15度。在这样的情况中,另外的壳体40B、40C可能有基部41B、41C,基部41B、41C在具有相对于总体轴线31倾斜的平面内、沿着与所述的壳体40的斜面相对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例中,壳体40被布置,以使得刀片10的切削边缘13相对于刀具30的总体轴线31径向向上延伸,且其他的壳体40B、40C被布置,以使得相关联的切削边缘停在离总体轴线31一定距离处。这样,用于将壳体40和其他壳体40B、40C隔离开的中央隔离芯被保留,以确保刀具30的牢固。

Claims (30)

1.一种可拆卸的切削刀片(10),该可拆卸的切削刀片包括安装设备,该安装设备设置为与和刀架(30)相关联的对准设备配合,以在所述刀架的壳体(40)的基部(41)上使所述刀片的接触面(2)进入功能性位置中,其中,所述安装设备包括前部推动表面(14),所述前部推动表面设置为用于,一旦所述刀片(10)被放置在初始的大致功能性位置中,所述前部推动表面就接收由对准段(52)沿属于安装在刀架上的滑动件(50)的轨道(F0,36)的预定方向施加的推力,以通过在基部(41)上向后部滑动,来对准后部刀面,该后部刀面用于将刀片(10)对准在限定壳体(40)的后部对准面(45)上,其中,所述刀片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设备包括横向滑动件(14A),所述横向滑动件用于刀片对准,并用于将对准段(52)向前部推动表面(14)引导,且所述横向滑动件(14A)被布置成相对于轨道(F0,36)的方向形成楔形,该楔形用于偏置对准段(52)向着纵向刀面(4)的推力,以对刀片(10)进行横向对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中,所述横向滑动件(14A)和纵向刀面(4)具有相互倾斜的相应的延伸(14G,4D)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中,横向滑动件(14A)和后部对准刀面(5)具有限定出大于45度的角的相应的延伸(14G,5D)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中,横向滑动件(14A)沿着在平面图中切削后部对准刀面(5)的延伸(14G)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中,横向滑动件(14A)构成肩部,该肩部在所述刀片的与接触面(2)相对的上表面(1)上限定刀片(11),该刀片(11)也受纵向刀面(4)的限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中,横向滑动件(14A)邻接所述前部推动表面(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中,所述前部推动表面(14)是用于夹紧在基部(41)上的斜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片,其中,横向滑动件(14A)的后部滑动件段(14N)与接触面(2)相对地部分转向,以同时用作所述的横向偏置滑动件和用于夹紧在基部(4)上的斜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片,其中,横向滑动件(14A)的后部滑动件段(14N)与接触面(2)相对地部分转向,以同时用作所述的横向偏置滑动件和用于夹紧在基部(4)上的斜面,且其中,后部滑动件段(14M)在朝向前部并与接触面(2)相对地逐渐转向时向着后部扭曲,使得后部滑动件段(14M)的最后段构成所述的前部倾斜表面(1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中,横向滑动件(14A)的后部滑动件段(14N)设置为用于在横向对准后通过对准段(52)进行最后横向紧固行程,横向滑动件(14A)的后部滑动件段(14N)具有不同于横向滑动件(14A)的前部滑动件段(14M)的延伸(14MT)方向的延伸(14NT)方向,以便预定长度的后部滑动段(14N)在行程的端部处固定对准段(52)的预定的偏转值。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中,所述刀片的与接触面(2)相对的上表面(1)包括滑动件(50)的锁紧止动件(18,19)。
12.一种机器刀架,该机器刀架包括对准设备(35、50),通过用于向限定壳体(40)的后部对准面(45)推进的前部表面(14)、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刀片对准和引导的横向滑动件(14A),该对准设备将可拆卸的切削刀片(10)对准在壳体(40)的基部(41)上,该刀架的特征在于,对准设备包括用于将滑动件(50)引导和保持在位置上的设备(35,43),所述滑动件包括对准段(52),在一方面,通过在横向滑动件(14A)上滑动,该对准段布置成为向纵向对准面(44)横向推动刀片(10),该纵向对准面(44)限定壳体(40),且用作刀片(10)的相关联的纵向对准刀面(4)的对准止动件,并且在另一方面,该对准段布置成为由横向滑动件(14A)引导到前部推动表面(14),以将刀片(10)推向后部对准面(45)。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其中,对准段(52)布置成为在横向对准后,在具有设计的延伸(14NT)方向的后部滑动件段(14N)上滑动,使得对准段(52)通过楔入作用向纵向对准面(44)施加横向弹性回复力。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其中,横向滑动件(14A)具有延伸(14G)方向,该延伸(14G)方向与滑动件(50)的滑动轨道(F0,36)的方向形成10度到45度之间的楔入角。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其中,对准段(52)沿着在平面图上切削后部对准面(45)的轨道(P0,36)的方向可滑动地安装。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其中,布置对准段(52)和横向滑动件(14A),使得对准段(52)也能向壳体(40)的基部(41)施加夹紧力。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其中,引导设备包括用于与对准段(52)相关联的滑动件的引导段(55)的引导孔(35)。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刀架,其中,引导孔(35)的开口部分(35E)沿预定方向张开。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刀架,其中,引导孔(35)具有滑动轴线(36)延伸方向,该滑动轴线(36)延伸方向限定使滑动件(50)运动离开刀架(30)的总体轴线(31)的挤压方向。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刀架,其中,安装对准段(52)安装,以相对于滑动件(50)的引导段(55)自由旋转。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其中,纵向对准面(44)相对于刀架的总体轴线(31)径向在内部地基本在一个平面里延伸,当沿着轴向方向运动离开刀架的自由端部时,该平面运动离开刀架的总体轴线(31)。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其中,壳体的基部(41)在相对于刀架的总体轴线(31)倾斜的平面上延伸。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刀架,包括另一个壳体(40B,40C),所述另一个壳体(40B,40C)具有基部(41B,41C),该基部在相对于总体轴线(31)倾斜的平面上、沿着与所述壳体(40)的所述倾斜方向相对的方向上延伸。
2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其中,壳体(40)包括滑动件(50)的锁紧止动件,其中,滑动件(50)有预定长度,且止动件包括限定倾斜表面的两个相对的端部,该倾斜表面相对于与由引导设备(35,43)限定的滑动件(50)的引导方向(51)垂直的方向倾斜,其中,所述相对的端部相对于滑动件(50)在引导孔(35)的开(35E)上的当前接触点,分别位于小于和等于滑动件(50)的长度值的距离处。
2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其中,后部对准面(45)向下转向,以大体上根据相对于壳体(40)的基部(41)的锐角(R)延伸,且因此形成斜面,该斜面将刀片的后部对准刀面(5)朝向壳体(40)的基部(41)向下保持。
2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其中,壳体(40)的基部(41)包括用于接收刀片的肋(14V)的凹槽(41R),所述肋支撑用于所谓的可逆刀片的第二前部推动表面(14B),第二前部推动表面(14B)与用于接触在端部表面(41B)上的后部接触肩部(14J,14K)相关联地用于后部对准接触,且属于凹槽(14R)。
2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包括至少三个所述壳体(40,40B,40C)。
2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刀架,包括至少三个所述壳体(40,40B,40C),其中,布置第一个壳体(40),使得刀片(10)的切削边缘(13)径向延伸到刀架的总体轴线(31),同时布置所述壳体中的第二个壳体(40B,40C),使得相关联的切削边缘在离总体轴线(31)一距离处停止。
29.一种将切削刀片(10)定位在刀架(30)的壳体(40)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得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刀架(30),该刀架配置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和用于向前部推动表面(14)对准和引导对准段(52)的前部推动表面(14)和横向滑动件(14A),
-所述刀片(10)放置在壳体(40)的基部(41)上的大体功能性位置中,
-使滑动件(50)滑动,从而通过在横向滑动件(14A)上横向推动而滑动,对准段(54)在第一阶段执行将刀片(10)横向对准在纵向对准面(44)上,使得对准段(52)被引导至前部推动表面(14),从而使得在第二阶段对准在壳体(40)的后部侧面(45)上。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横向滑动件(14A)的后部段(14N)的延伸(14NT)方向,该延伸(14NT)方向用于所述的朝向前部推动表面(14)的引导,使得对准段(52)通过楔入作用在第二阶段朝向纵向对准面(44)施加弹性回复力。
CN200580046115.3A 2005-01-06 2005-12-08 包括对准滑动件的切削刀片 Pending CN1010987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500103A FR2864799B1 (fr) 2004-01-07 2005-01-06 Plaquette de coupe a rame et fraise portant une telle plaquette
FR0500103 2005-01-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8767A true CN101098767A (zh) 2008-01-02

Family

ID=36119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6115.3A Pending CN101098767A (zh) 2005-01-06 2005-12-08 包括对准滑动件的切削刀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26914B2 (zh)
EP (1) EP1888282A1 (zh)
JP (1) JP2008526535A (zh)
KR (1) KR20070094018A (zh)
CN (1) CN101098767A (zh)
WO (1) WO20060726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7602B2 (en) 2008-03-10 2014-09-09 Safety Cutting insert having a chip deflect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17148B4 (de) * 2011-10-28 2022-05-05 Kennametal Inc. Rotationswerk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Rotationswerkzeuges sowie eines Schneideinsatzes
US20130220485A1 (en) * 2012-02-29 2013-08-29 Svante Larsson Cutting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49757A1 (de) * 1975-11-06 1977-05-12 Hans Heinlein Fraeser
GB2032820A (en) * 1978-09-18 1980-05-14 Tooloy Ltd A rotary cutting tool with inserts
US4220429A (en) * 1979-04-16 1980-09-02 Trw Inc. Indexable insert drill
DE3715338A1 (de) * 1987-05-08 1988-11-24 Feldmuehle Ag Schnellrotierender fraes- oder bohrkopf
GB9512307D0 (en) * 1995-06-16 1995-08-16 Shefcut Tool And Engineering L Reamer
JP3050183B2 (ja) * 1997-09-09 2000-06-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チップクランプ型切削工具
DE10005467A1 (de) * 2000-02-08 2001-08-16 Stehle Gmbh & Co Kg Messerkopf
CH693203A5 (de) * 2002-02-18 2003-04-15 Ejup Sulejmani Mehrzweckwerkzeug.
EP2231354B1 (en) * 2008-01-07 2018-08-01 Rotar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elf-propelled rotary metal cutting insert and combination of that cutting insert and a cartridg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7602B2 (en) 2008-03-10 2014-09-09 Safety Cutting insert having a chip defl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526535A (ja) 2008-07-24
EP1888282A1 (fr) 2008-02-20
WO2006072681A1 (fr) 2006-07-13
US7726914B2 (en) 2010-06-01
KR20070094018A (ko) 2007-09-19
US20080138160A1 (en) 2008-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8891A (zh) 带有屑片偏转装置的切削嵌件
SE530631C2 (sv) Verktyg och skär för spånavskiljande bearbetning
CN101287568B (zh) 夹销刀座
CN101098767A (zh) 包括对准滑动件的切削刀片
SE537812C2 (sv) Roterande verktyg och skärhuvud för ett sådant roterande verktyg
SE452272B (sv) Forfarande samt sker for spanskerande bearbetning
CN102325618A (zh) 具有调节机构的切削工具
CA1293368C (en) Device for releasably clamping a cutting insert on a tool-holder
CN1149271A (zh) 用于转位式刀片的刀夹
US20200108476A1 (en) Quick-clamping spindle
EP2788137B1 (en) Tool holder and method for clamping a cutting insert therein
SE520629C2 (sv) Skär för grovsvarvningsändamål med avsmalnande bakre ände
US2999301A (en) Cutting tool
US10077975B2 (en) Broadhead having an adjustable cutting diameter
CN1168744A (zh) 用于扩张同轴电缆的屏蔽线的装置
US4574729A (en) Chamber block for a cytocentrifuge having centrifugal force responsive supernatant withdrawal means
CN102802856B (zh) 具有双向调节机构的切削工具
US8573904B2 (en) Grooving insert
CN109219505A (zh) 脆性基板的分断方法
CN107053353A (zh) 木材刨切机
CN108037558A (zh) 曲面棱镜、曲面棱镜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CN108407514A (zh) 削铅笔器、削铅笔的方法以及铅笔
US4955969A (en) Free technique ski pole
SE514249C2 (sv) Verktyg för spånavskiljande bearbetning
US4722543A (en) Sk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ECURITY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ECURITY PRODUCTS COMPANY

Effective date: 201005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506

Address after: French Boulogne Billancourt

Applicant after: Safety Production

Address before: French Boulogne Billancourt

Applicant before: Safety Produc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102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