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4970A - 制冷装置的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的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4970A
CN101094970A CNA2004800159845A CN200480015984A CN101094970A CN 101094970 A CN101094970 A CN 101094970A CN A2004800159845 A CNA2004800159845 A CN A2004800159845A CN 200480015984 A CN200480015984 A CN 200480015984A CN 101094970 A CN101094970 A CN 101094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axle
air cylinder
hyperbolic axle
hyperbo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59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4970B (zh
Inventor
奥雷略·马约尔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4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4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4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4970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00Machines or pumps with pistons coacting within one cylinder, e.g. multi-st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05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two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2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arranged oppositely relative to main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1/00Free-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9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crank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006Crank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9/0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 F04B9/02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mechanical
    • F04B9/025Driving of pistons coacting within one cylin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eciprocating-piston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Electromagnetic Pumps, Or The Lik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别特征涉及一套机构、机电结构以及电子控制,其使得能采用三个、六个甚至双倍数目的腔室作为冷却流体或其它类型流体的压缩腔。该装置在极低的震动(甚至可能没有震动)的情况下运行,具有低噪音、不过热、小尺寸、重量轻、制造需要的原材料少的优点。在技术方面还有其它一些优点。其可以制造成使用电机或仅使用螺线管线圈拖动。这使得压缩机的制造更快更便宜,能得到更好的产品(亦即更好的压缩机),并使流体压缩的能量成本更低、震动更低(甚至可能没有震动),运行更安静,对环境不造成负面影响且效率更高。下述应用例如(冰箱、制冷箱、步入式制冷箱、冷库、制冷卡车等)汽车空调用压缩机。同样还有另外一些通常需要活塞(充气、喷涂等用的活塞-空气压缩机或膜片式压缩机)的应用。以及用于汽车和卡车等的内燃机。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的动力系统
本文涉及下述电力-电子机械机构元部件装置的发明,其实现了最佳的流体(气体、空气、油、水或其它类型的流体)压缩机性能,与现有压缩机技术相比,其具有很多优点。
现有制冷技术用于各种工艺,如:压缩和膨胀制冷气体、氮气缸、珀耳帖单元等。本发明专利用于使所述第一种工艺(亦即压缩和膨胀流体)有可能实现大的改进。
通过使用电机推动力在气缸内移动活塞而实现制冷气体压缩和膨胀以及流体压缩的制冷技术已经相当过时。最近,由于已经用电磁铁线圈替代电机,从而不使用电机的推进力推动活塞在其端部的“其中一端”形成流体压缩腔(请访问下述站点获取更多消息:www.dreamlg.com/en/ref/o_1_whatis.shtml,韩国LG公司所有。也可访问其它站点:www.copeland.com,www.bristol.com等…)。
我们新技术的其中一个创新特性是:形成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压缩腔,即在“每个活塞端部都有一个压缩腔”(利用两个活塞端部”,见附图9/9页中的图I和图IV)。
我们主要的发明在于使用了“两个”对称的活塞,这样形成“三个压缩腔”,其中这些压缩腔的某一个具有其它两个压缩腔的“双倍容积”。这样,“两个对称的活塞”移动并“调和”,使得有可能“消除”不希望的整套设备的震动。
该新技术提供的主要优点如下:本专利要求的目的,区别特征如下:
这种压缩机更小、更轻、更有效、电耗更低、流体压缩更快、震动和噪音更小、制造更快捷并且需要的原材料更少。其在更少量润滑油的情形下运行,因此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在附图中,第1/9页显示了本产品的透视图,所述附图是本报告的一个整合部分。更具体地,其显示了产品的可能情况,例如,上部卧式气缸可以正交,其个数可以增加至2、4等)。外部成品壳体是通过将两个对称壳连接制成,操作机构元部件设置在外侧,故能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这些“壳”能由下列原材料制成:注射铝、加强塑料、树脂纤维、铸钢、或压模钢、陶瓷制品等。
第1/9页指出了更多的细节,附图标记01表示中空卧式气缸,02表示气缸盖(该盖可以拧紧在或焊接在气缸上),03表示流体进入和流出的两个孔,另一端部(在对立侧)上有一套完全相同的孔。附图标记04指代流体入口和出口,与对立的孔一样(因此,这些孔是“在中部”对称,与成对的端部孔相似,其可以由仅在一侧的一对孔代替)。随便哪种形式都可以。
附图标记05表示一接头(或“管颈”),其将卧式气缸连接(或用于卧式气缸)到电机(拖动源)。虽然该拖动源不需要电机(这是任选的),拖动可通过围绕卧式气缸安装的螺线管获得(参照附图第4/9页的中的视图″A″,″B″,″C″以及图1)。
附图标记06表示电机(实际上,电机与压缩机处于同一壳体内,但是电机外壳与封装压缩机的壳体相同)。
附图标记07表示后部或最下部。固定在机器结构(例如,电冰箱等)上的压缩机能布置在该装置的下部。因此,这拉开了方案设计者们挑战可能性(以鼓励其创造力)的帷幕。
在附图第1/9页中,显示了上一视图的后视图。其中图II显示了上一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其中1表示卧式气缸壁,2表示卧式气缸盖(此处有两个对称的盖,参照附图第3/9页中的图04,其中“A”是前视图,“B”是顶视图,“C”也是前视图,但是视线来自气缸内)。
再看附图第1/9页,在图II中,附图标记03表示外壳壁,04表示接头(“阳-阴”销钉),当“两个壳”装配时,整个元部件单元居中,因此这些销钉在焊接或螺纹连接时起到实现“壳”稳定的“导向”作用。
继续参照附图第1/9页,附图标记5表示在气缸1内错位的活塞,活节连杆6向气缸5传递拖动力。移动是线性的且这些连接杆06和13连接到双曲轴8、9和10上,轴8和20是电机轴,电机正好围绕这些轴布置(即正好围绕这些电机轴)(这种连接处于压力下)。在内“壳”22内侧具有电机定子,电机定子正好适当装配橡胶、聚亚安酯、塑料或其它材料的垫片。
附图标记7表示对立的活节杆,与6和13相同(它们对称)。
附图标记12表示分配器,其能任选地夹持固定器以防止润滑油渗透并保持活节连杆浸在油中。从而,有可能选择是否将润滑油隔层穿入电机的内部,以润滑、冷却、保护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标记14显示了其中一个压缩腔,与另一端部相同。附图标记19显示了另一个压缩腔(因此有可能将这看作“双腔”)。
附图标记18显示了横向流体流入和流出的孔。
附图标记15显示了控制流体流入和流出的两个阀的其中一个(该阀由平压金属片制成,显示在附图第3/9页中,见图III)。
附图标记16显示由钢、聚亚安酯、陶瓷或其它材料制成的“衬垫”,其是用于两个阀的“圆柱形衬垫”,该衬垫具有两个用于流体流动的通孔(每一通孔允许单向流动)。附图标记17表示用于同样目的的另一个阀(对称的),从而这表示对立端部上同样的阀衬垫。
在附图第2/9页中,图I显示了“局部剖视图并在图II中描绘,其中E和C表示了气缸端部。
另外的细节示于附图第2/9页,图III显示了具有一个孔和一个缝隙的阀;上面刚刚提到的零件形成翼片(或闭锁)。图IV显示了三个盖的视图。
在附图第2/9页中,图III显示了单向阀的前视图,其中1表示不受限制的流体流动的孔,2表示一种金属板(或条),流体压力使其弯曲。
另外的细节示于附图第3/9页,图V显示了另外一种能被称作“弯曲阀”的阀样式,其预先弯曲(或轻微展开),这种弯曲显示为2(见图V.a)和5(见图V.b)。这种板的弯曲用于减弱由于板在基部上“间歇性敲击”(流体流动间歇性地开闭)导致的噪音,这种噪音与蜂鸣器的声音类似。主要原理与任意可由(金属、纸张、纸板等…)制造的平面板相似,即,如果在任意表面上敲击,则会产生噪音(来自工作台表面上的敲击),然而,如果将其弯曲,那么则会与表面安静地接触(因此,“机械”噪音被消除,所以能称该板不是“直线”向下,而是“铺开”)。
图VI显示了一种“环状减震器”,由薄片制成且绕孔7装配在衬垫(阀基部)上,更精确地说是在孔12上(见图VII,其显示了作为阀基部的“衬垫”的局部剖视图)。从而,当阀下降时,其首先接触部件1上的环,这吸收了下落冲击力,从而减弱了噪音。“视图B”显示了环状减震器的顶视图,其中4是流体流动孔。
另外的细节示于附图第3/9页,图VII显示了衬垫(阀基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12显示了孔(更精确地说仅是缝隙),用于装配减震器环(见图VI),7是控制流体流动的孔,9显示另外一个控制流体流动的孔并且这一个用于控制由另一个阀(对称的,相同的衬垫)支配的流体流动,8显示任选表面的基部弯曲凹陷。
在附图第3/9页中的另一幅图是图IX,其显示了另一种无噪声阀样式,其中的板是“平的”(或“直的”),但基部是弯曲的(或凸起的,或者甚至能与“凹陷”对立的凹面,这根据设计者的选择确定)。7显示了“衬垫”(或“阀体基部”),4和10是流体流动孔。1显示了“平板”(称作“阀翼片”),6是翼片基部,5是其本体或附属扩展部,2和3显示了凸起基部,孔4还包括用来装配该板的凸起托架,由于流体压力将使该板弯曲,从而半径2必须符合该弯曲曲率,曲率由板的厚度、材料种类、阻抗、硬度等确定。
在第3/9页附图中的另外细节示于图X中,该图显示了与阀具有同样形状凹陷(或空腔)的活塞端部,这用于减弱“集聚流体”的泄漏(亦即:保持压缩腔内具有少量流体,并且其不能被排出,仅可以降低其数量)。12显示已经提及的空腔,16是活塞本体,14和15是其端部。13表示不能显示在该附图中的空腔部分,这是因为该附图是以透视方式描绘的。
在附图第4/9页中,视图A显示了没有任何电机的压缩机组。这种设计样式基于这种无电机拖动情况下的拖动力来自电磁铁线圈,在图中由45和46表示,其意味着铁磁芯53、衬垫15由该电磁铁线圈产生的磁力移动。因此这两个线圈(或者可选择为三个线圈)使活塞间歇性地前进和后退。尽管可选此处仅有一个线圈,那么该活塞将因弹簧移动而向后退回,35表示将活塞拉回其正常位置的弹簧。36、37、38和39显示弹簧撑条55。该附图显示了固定到左杆(23)的线,但该线可以固定到活节连杆30上(其保持活塞正常缩回)。“视图B”显示无电机压缩机的前视图(与上面描述的“附图A”相同,其中65表示电子连接器,60表示衬垫(内部中空),从而其可以容纳电子电路(用于控制电磁铁)。01和02表示流出和流入流体孔。围绕轴26可以安装一可选的“惯性盘”,(其角向动量可以通过质量×速度计算得出,动量使得轴26旋转运动)。另外,在该页的视图“C”中显示了一种活塞样式(优选由特富龙或尼龙制造)。两个部件70和76对称配合,附图标记77表示的是装配在这些部件内部的铁磁芯,78和79被组装(阳和阴)以方便加工。80和81表示装配活节连杆的孔。左活塞的图与此相同,仅仅在于其更小(因为它们没有铁磁芯,或可选有一个从而使其在高压下更加固定和稳定)。
在附图第4/9页中,图I显示了更具体的派生技术样式,其中仅双曲轴和连杆(活节的)被取消,并因此增加一安全环(其为软材料如橡胶、尼龙、田皂角或其它任意相似材料),在图中由18表示,其目的在于减弱两活塞之间的任何碰撞冲力。两个相同极性的磁端可以设置在活塞顶(这也用来减弱冲力)的两端(排斥力,即通常所说的“永磁铁”或“电磁铁”)。或者,可在两活塞之间设置一弹簧(用于消除碰撞冲力并得到和谐的摆动移动)。11和12显示了电磁线圈(这里也可以是每个活塞仅有一线圈,设计者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其可由磁芯7致动,活塞5线性移动(退后和向前)。9和10显示流体压缩腔。14和15表示使两线圈隔开的非磁性环(并且优选为电子非导体)。
另外的细节见附图第3/9页中的图I,16显示了用于连接线圈11和12的环接头。13显示气缸壁上的突起。主要目的在于:机械支撑线圈,并加强气缸壁以抵抗由压力流体产生的内部机械压力。
附图标记19显示流体进入和流出的孔。
附图标记20显示容纳电子元件组的空腔,电子元件组用于控制线圈,也控制位置传感器(其显示装置运行时(向后和向前)各活塞的位置,它们可以是感应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或其它传感器等。
这种样式与那些基于双曲轴和连接杆样式的运行相同。
尽管此处需要一种可靠的电子控制器(这需要良好的调节),并且其几乎无摩擦地滑动,以保持摆动很对称并且非同步(相位不同)以消除所有的震动。
在附图第5/9页中显示了空气压缩机系统,其中图I中的附图标记01表示舱体。
本文件是专利请求,同时也是用来显示根据原始需求的这种新技术的可能应用。上一附图显示的是制冷或其它用途,并且,由于压缩流体重量轻、原材料用量更少、占地更小、稳定性增加且消耗的能源费用更小、制造成本更低、利润更高等,因此除了制冷的压缩流体以及内燃机(类似于汽车和卡车上所用的)之外,也有可能生产一种新式的空气压缩机。这种产品在附图第5/9页中中显示。
基于这种新技术的空气压缩机是本专利申请的一个目的,与现有压缩机技术相比,其具有很多优点。现在使用的压缩机是:
a)使用柔性隔膜,通过简单的机轴连接到旋转轴上。
b)还使用压缩活塞(与由活塞制成的内燃机相同,围绕其设置用于密封和润滑的金属活塞环),其在圆柱形压缩腔内端部的任一端错位,与内燃机(或汽车和卡车中的燃烧室)相同。
新式气体压缩机的主要优点有:
-降低了能耗(一半甚至更低)。
-空气压缩(或压缩空气)更快,速度比老式系统的快两倍(这意味着现有压缩技术没有利用成倍消耗的能量,现在使用我们的技术,有可能使压缩空气的产生速度加倍)。
-填充舱体或压缩空气储藏更快。
-震动和噪音降低(因为震动被消除;或者换句话说,其通过非同步一相位不同而得到补偿)。
-尺寸更小,并且制造该产品使用的原材料更少。
-更轻。
-该装置不会如此频繁地被听到。
-使用更少的润滑油。
-没有外部电机,滑轮和驱动带,或传动带盖等。
-更有利于环境等。
-使得有可能选择取消“润滑密封环”(这依赖于我们的设计,或所需的压力),由于这些可导致严重的摩擦(产生:过热,能量损失以及性能降低,在正常的工艺中造成破损、破坏等)。由于我们的活塞设计使得取消“环”成为可能,成形的气缸保持在端部,然而其操作线性执行而不会发生任何扭曲。
请看附图理解我们设计的更多细节。
在第5/9页的图1(图I)中显示了我们最终产品的透视图,其中,01表示由钢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储备舱体,02表示连接到橡胶基部的基部,压缩机(我们的专利申请的主要目的)由03表示。
同样,04、05和06表示压缩流体流入或流出的管道、接线端和管接头。07表示流体的横向入口/出口(与04相同),然而,07没有显示任何连接的管道,这样只是为了更便于观察(而不在附图上过多描绘)。
自然地,附图中有一些变化或简单的技术改进。08表示用于完善的机械稳定性的基部(一对)或支撑基部。也有可能建造出自包含的单元,其可移动并可用于非职业应用(例如用于爱好或自己动手的工作)。
附图第5/9页上显示了尺寸(比例),图1中显示的舱体(压缩空气储存舱体)的尺寸是:直径=30cm,长度=54cm,压缩机(固定到舱体左端)的卧式气缸(管)的长度=17cm,压缩机电机直径=11cm。然而,这些可以采用你希望设计或制造的其它尺寸。
附图第5/9页上的另外细节见图II,该附图显示了其中一端的局部剖视图,其与中空气缸对立侧类似。01显示了壁(见图I中外侧的附图标记9)。继续看第5/9页中的图II,14,13和12是(压缩气体的)流体流入和流出口,02表示外盖壁(其盖住端部),根据上一页附图中所示,这里有两个端部,然而这里可能有四个或更多,根据“气缸1”(其可以称作为“管1”,或“套筒1”)的数目而定,如果需要垂直布置的话。03表示在“气缸1”内移动的活塞。04表示在阀“a”(图中用06表示)上供流体流动的孔,05表示“翼片”(与阀显示在同一页上,由一圆形缝隙制成),其目的在于控制流体流动(堵住一个方向而打开另一方向)。
07表示保持上述两个阀(阀6和9,或“a”和“b”)的“隔离衬垫”。该衬垫能由钢、田皂角、尼龙、聚亚安酯、陶瓷或其它材料制造,然而,材料孔隙越多或材料越软,噪音等级会越低。
08表示气缸1内部的“缝隙”或接头,用于以阀“a”+“衬垫”+阀“b”的方式装配,从而此处有了两个“缝隙08”,气缸1的每个端部都有一个。
10表示盖2上用于流体流动的其中一个孔,11表示上述盖上堵住其中一个流体出口的突起,这样,流体由活塞03吸取并进入通孔13,穿过该突起11的内部,(其为半月形且是盖02的延长部),因此其穿过“衬垫”07的内部,然后翼片05打开(阀06),这样填充气缸的内部以形成压缩腔。在流体被压缩后,其流经通孔04,然后穿过“衬垫07的内部,再穿过孔10后从出口12流出,并进入适当的管道接头。注意,阀09使用了流体流出的翼片(与阀06相同)。侧面出口(对称的,上面已经描述过,见附图第1/9页图I中4和图II中18),此处也有与阀06和07相同的一组阀(如果你希望仅有一个用于流体流入和流出的非对称的横向阀,那么它们可以是06,07,09和11)。
注意到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元部件装置,本发明专利尤其是双曲轴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种新的可能性以改善应用“柔性隔膜的收缩和膨胀”空气压缩机(柔性隔膜通常由橡胶或相似的材料制造)。这种空气压缩机通常被称作膜片式压缩机。
在附图第5/9页中,图III显示了本技术的膜片式压缩机的前视图(1A)和侧视图(1B),其中01显示了设置隔膜11的气缸,隔膜02位于上述隔膜(亦即空气压缩腔)的内部,03表示连接到轴04、电机05和基部(或基座)的轴或杆所在的通道。
图IV中显示了使用本专利)中双曲轴(本专利的其中一项主要创新以及权利要求)的“新型膜片式压缩机”。其可以使用两隔膜制造(倒转的,亦即当其中一个吸取流体的时候,对立侧同时压缩,这就是本专利申请的其中一个目的)。这样,震动将适当地降低(增加频率以及降低幅度和波长),然而,通过使用四个隔膜,运行这种元部件装置产生的不希望有的震动被消除(亦即相位不同,或者换句话说,两者非同步)。
图IV(第5/9页)显示了我们的新型四-膜片式压缩机(图2.a是前视图,图2.b是侧视图),其中08和9,10和11表示膜片对(总共有四个单元),通过四个连接杆06(与双曲轴7对称)互连。注意这里的膜片比较小(现有技术膜片排水尺寸的1/4或四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电机会更小,为原有尺寸的一半)。基部(基座)由13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流体不再从底部进入,底部被密封以防止吸入地板灰尘)。然而,在这种样式下能取消活节连杆(但是,如果必需的话,设计者可以将此作为一种构造选项)。
对于我们的膜片式压缩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主要优点与本申请文件开始描述的优点非常相似,图IV显示了具有四膜片的一种样式。然而,膜片可以是两个、四个、八个或更多。
图IV中描述了使用双曲轴(本专利申请的其中一项主要创新)的“新型膜片式压缩机”。其中08和09是一对膜片,通过(对称的)活节连杆06互连在一起,07表示双活节连杆。基部(基座)由附图标记11表示。
优点在于:更好的性能(加倍)更快的速度(加倍)、更低的震动噪音(由于有两个膜片,噪音被减弱,当有四个膜片时,噪音完全被消除,因为此时相位不一致且非同步)。然而,在这种样式下,可以取消活节连杆(但它们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对于设计者而言,这仅是一种更内置的特性)。
本标准膜片式压缩机(本技术)提供能量使电机旋转半圈以压缩空气,于是电机接下来旋转半圈压缩该空气,这样吸入空气以填充腔室,因此在两个半圈中能耗很少(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相同的电机执行该操作,需要相同的动力,具有相同的能耗),这是效率损失(类似情况也如此,例如,使用“卡车”执行一半工作,同样的卡车用来执行简单的摩托车即可以完成的另一半工作)。因此,在我们的技术中,本专利申请的目的在于能使用两个或四个膜片而不增加能耗(比仅增加一点能耗更好),甚至实现元部件单元具有更小的整体震动,并获得更好的性能和更多的其它优点。
因此,通过使用本专利请求保护的技术,能使用两个膜片而不增加如上所述的能耗。这样,使用本专利请求保护的技术,有可能使用两个膜片而不增加能耗(换句话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增加),获得包括整个元部件单元具有更小的震动,更高的性能以及很多其它的优点。
附图第4/9页的图I显示了一种更具体的派生技术样式,其中,仅双曲轴和连接杆(活节的)被取消,并因此增加一安全环(其为软材料如橡胶、尼龙、田皂角或其它任意相似材料),在图中由18表示,其目的在于减弱任意发生在两活塞之间的碰撞冲力。两个相等极性的磁端可以设置在活塞顶(这也用来减弱冲力)的两端(排斥力,即通常所说的“永磁铁”或“电磁铁”)。或者,可在两活塞之间设置一弹簧(用于消除碰撞冲力并得到和谐的摆动移动,11和12显示了电磁线圈(这里也可以是每个活塞仅有一线圈,设计者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其可由磁芯7致动,活塞5线性移动(退后和向前)。9和10显示流体压缩腔。14和15表示使两线圈隔开的非磁性环(并且优选为电子非导体)。
另外的细节见附图第4/9页中的图I,16显示了用于连接线圈11和12的环接头。13显示气缸壁上的突起。主要目的在于:机械的支撑线圈,并加强气缸壁以抵抗由压力流体产生的内部机械压力。
附图标记19显示流体进入和流出的孔。
附图标记20显示容纳电子元件组的空腔,电子元件组用于控制线圈,也控制位置传感器(其显示装置运行时(向后和向前)各活塞的位置,它们可以是感应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或其它传感器等。
这种样式与那些基于双曲轴和连接杆样式的运行相同。
尽管此处需要一种可靠的电子控制器(这需要良好的调节),并且其几乎无摩擦地滑动,以保持摆动很对称并且非同步(相位不同)以消除所有的震动。
附图第6/9页中显示了没有任何“活节连杆”的可选构造设计。
然而,这里有两种“不同的活塞直径”。1表示外活塞(其同时还是外部壳体)。2表示两个半接头(如同此处有“两个壳”均匀地闭合)。考虑左边活塞,6表示大直径,8表示小直径,3和4表示冷却使用的计算机,例如“制冷微处理器”。其不需“制冷”,而只是“不让其过热”超过一定的限度,这如同为了“消除冷凝水”以保持其干燥和安全。同样,我们的技术有很多新颖的应用,或者能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实现改进;包括重量轻、体积小、能耗低、以及不危害环境以及低成本等。
采用我们的发明(双活塞、双曲轴、活节连杆等)并且通过电磁铁线圈操作,从而消除了任何不希望有的震动(或者可能不被注意到的转动,例如附图4/9页视图A和图I(透视)所示。然而,可以在“小震动”情形下使用电机,由于间歇的电机扭矩,会出现减少但仍具有的不希望有的震动。尽管如此,由(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活塞的间歇震动引起的“老式震动”被消除(相位不同)。
附图第6/9页中显示了没有任何“活节连杆”的可选构造设计。
然而,这里有两种“不同的活塞直径”。1表示外活塞(其同时还是外部壳体)。2表示两个半接头(如同此处有“两个壳”均匀地闭合)。考虑左边活塞,6表示大直径,8表示小直径。3和4(4与对立侧的压缩腔对称)表示压缩腔(或者内燃机中的燃烧腔,当应用在本专利申请的这种特定单元中时)。10表示“单连接杆”(亦即“非活节杆”,其也是对称的),9表示容纳该“单连接杆”的空腔,15表示将该连接杆固定在合适位置的销钉(轴、滚珠、或螺旋)。
视图8显示了(组装后)从封闭单元外侧看到的外部视图。
再参照附图第6/9页,图9显示了气缸2的局部剖视图,其中6和8分别表示了大直径和小直径。16表示了外壁(与闭合在一起形成“密封盖”的两个壳或外壳相似)。
视图14表示了单向阀的构造方法。
图15表示了分离的(这种单元的分离是为了改善可视性)双直径活塞的横向视图。图16显示了从前视图中看到的同一活塞。其中,6表示大直径,8表示小直径。10表示连接杆接头。
附图第7/9页中显示了另一种可选的构造方法,其中仅有一个外部气缸(见图10中的1)以及仅有一个内部活塞(见同一图10中的3),从而有效的利用我们技术特性中的某些特征;本专利的目的涉及活塞两端部的流体压缩。
仍然为附图第7/9页中的图10,其是单元的透视图,移走了电机以改善单元的可视性(因为电机不是我们本专利的主要方面),尽管电机轴装配在该图的孔20内。
轴在20内的转动必然向杆7传递转动,该杆由销钉或旋转轴8固定在另一根杆21上,与此相同,杆21用作连接杆,其由销钉或旋转轴5保持在活塞3上的合适位置,使上述移动为在气缸1内的向前和向后运动。活塞上的对称缝隙12和15之间有用来在机构上(这里指:杆、连接杆、销钉等)装配的实际空间。14表示对立侧的对称缝隙,在这种情形中,13表示空隙空间(其能可选地保持润滑油),与空间9类似。6表示用于在电机上装配的法兰(或外壳上的孔)。2和11表示压缩腔。
另外的细节见附图第7/9页,图11显示了该单元的“顶视图”。
断面图QQ表示该单位的局部剖视图(见图11的剖切线QQ)。50表示用于在电机上装配的法兰。54表示外部气缸56和活塞之间的空间(交叉处)。活塞可由各种材料,例如特富龙、尼龙、铝、钢等制成。
在附图第8/9页中,图I和图II显示了本专利目的的发明派生样式,这具体应用于汽车领域(空调),更具体地说,应用于使用驱动带、齿轮、齿轮箱等的内燃机等的外轴上。
另外的细节见附图第8/9页,图I显示了压缩机整套设备(与上述相同),6表示双曲轴的轴杆,在此处的特定模式中,该轴杆穿过齿轮箱(有可能使用油防护密封或橡胶垫圈)并通过圆锥齿轮传动(见附图标记7和8),转动错位至轴9,其通过油防护密封垫圈10,并穿过转动错位至滑轮的外壳5,在这种情形下的移动方向即为传动机构旋转的方向,这与滑轮12至轴6的方向相反,从而旋转传动机构推动了压缩机整套没备1。
外壳(齿轮箱)4可选地浸在润滑油中,然后它们可以是滚柱轴承上的垫圈,其中轴是6和9。
14和15表示支承基座,或汽车、卡车或任意其它车辆或静态电机外壳的附属装置。
另外的细节参见附图第8/9页上的图II,其显示了更适合汽车的样式,其中压缩机整套设备有两个正交的压缩机气缸(其外部壳体为交叉形,或者换句话说,两者相互垂直),这样形成一种双流体压缩腔,使其能排出更快,增加制冷能力。附图标记1表示“正交的整套设备”,附图标记2表示其中一个压缩腔,附图标记3表示活塞(总共有4个,但有可能制造成8个或更多的活塞。这样使压缩腔加倍)。附图标记5、6、7和8是呈45度角的活塞端,这样,四个活塞每次在该位置相遇时都会形成一种“四倍压缩腔”,该四倍压缩腔用附图标记9表示。附图标记10表示流体流入和流出的孔(或导管),自然地穿过所述单向阀(已经在本申请文件中描述过)。
在汽车车辆(空调)中,我们的技术可以用的非常好,包括很多创新的应用。例如,能耗更少,冷却更快等)。本专利申请的目的是不使用推进轴,而由直接来自电磁铁线圈的电推动,这样推动活塞间歇的前进和后退。
在附图第8/9页中,显示了压缩机的局部剖视图(根据先前提及的(见说明书第1/10页第18行)。这种简单样式中包括的主要特征是:
a)没有用于拖动的电机(而是仅有电磁铁线圈),以及:
b)“双”(一前一后)压缩腔,活塞的每一端部都有一个。
在图I中,附图标记18表示容纳活塞19的中空气缸,附图标记20表示铁磁芯,铁磁芯26和27以间歇性的方式驱动活塞(向后和向前)。
活塞处于缩回位置(根据附图第9/9页中图I所示),压缩腔“A”充满流体,引起线圈错位而压缩流体并使其从孔7中排出。由于活塞被向前驱动,压缩腔“B”再次被线圈驱动,驱动活塞压缩流体并使其从孔13中排出。附图标记19表示不经受任意磨损的活塞表面衬套,(例如:特富龙或任意相似物)。附图标记22表示可选弹簧(用于活塞后退),当人们需要仅使用“一个”电磁铁线圈(用于向前移动)时。13、4和15表示流体入口,14、16、30和6表示单向阀,24表示在活塞前端的端部减弱任何可能冲撞的缓冲限制器,25表示压缩流体“沉积物”(改善连续排放)。
附图标记9、10和11象征性地显示了一种闭环(与具有喷雾器、冷凝器等的冰箱中的回路相似)。
附图第9/9页中的其它细节见图II和图III,其显示驱动泵(引起电磁铁线圈的间歇驱动,从而引起活塞向后和向前移动)的电信号的简化设计。
图IV表示了当仅使用“单独”外部气缸且仅有一个活塞时成形的两个压缩腔的简化描述。
附图中显示的一些附图标记没有提到,因为解释它们对于理解本单元如何工作并非必要(解释只是增加成本且对本专利申请不利,伤害发明者甚至所有人类)。
为什么需要这样保护发明者呢?我愿意告诉你们某些历史。弗朗西丝.培根(大约1655-1622),它的追随者是牛顿、笛卡儿等人。培根被称作“计划科学”(现在被称作“技术”)之父。在他的书籍“新工具”(NOVUM ORGANUM)中写到:
“古埃及人认为发明者比政治家和军队更神圣。它们基于这种事实:政治家和军人能从“社会”或“国家”得到认可,但仅限于“一”代。然而,发明者通过它们的发明能让所有的人类受益”。
应当指出:所有诚实的工作都是重要的,但是发明者和他们的发明尤其应当得到支持,因为他们无懈可击的主意和发明是永恒的(或永远),而且正好没有“发明者训练学院”(?),或“发明者学校”(?)。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制冷装置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一中空气缸,一对活塞在该中空气缸内部纵向移位,活节连杆连接到各活塞上,活节连杆连接到双曲轴上,所述双曲轴绕该轴旋转,活塞线性且对称地移位,并基于双曲轴的旋转频率向前移动和向后缩回以形成三个流体压缩腔,在每一端各有一个,在中部有一个,中部压缩腔通常是端部压缩腔容积的两倍。
2.一种用于制冷装置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一中空气缸,一对活塞在该中空气缸内纵向移位,活塞每一侧连接到轴或杆,轴或杆依次连接到双曲轴上并使其旋转,活塞线性移位并基于双曲轴的旋转频率向前移动和向后缩回以形成三个流体压缩腔,在每一端各有一个,在中部有一个,轴向转动是由电或其它类型的电机驱动,此处可以采用油密封或者不阻止油进入该电机。
3.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中空气缸,一对活塞在该中空气缸内纵向移位,每一活塞对称连接到一活节连杆,活节连杆再连接到双曲轴并使该双曲轴旋转,双曲轴使各活塞线性移动,活塞基于双曲轴的旋转频率向前移动和向后缩回以形成三个流体压缩腔,在每一侧各有一个压缩腔,在中部有一个压缩腔,旋转运动由固定在中空气缸外侧的螺线管线圈推动,活塞内部的铁磁芯能适于向后拉动活塞的内弹簧、或者两个或多个螺线管电动线圈,其间隔地使活塞向前或向后移动,在这种情形下,汽车的移动恒定地推动该双曲轴,通过异相震动而抑制震动并由此消除震动。
4.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两个或多个中空气缸,它们垂直(交叉)或以一定角度连接,一对活塞在各中空气缸内纵向移动,活塞连接到双曲轴上并使双曲轴转动,并从该处线性移动活塞,各活塞基于双曲轴的旋转速度向前移动和向后缩回,从而在各中空气缸内形成三个流体压缩腔,每一端各有一个压缩腔,中部有一个压缩腔,流体可以是R-134、氟利昂12、氟利昂22或其它类型的制冷气体,气体的循环、压缩和膨胀由薄钢片制成的单向阀控制,并且在中空气缸内部的槽内装配有与上面描述的各压缩腔齐平的圆柱形衬垫,内部元部件装置由外壳保护,由两壳体形成的外壳闭合后形成一密封舱,包围并保护整套元部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定子、转子、电机轴,密封舱通过焊接或螺钉闭合(或密封)。
5.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种如上所述的流体压缩机元部件装置,在其端部或在舱体或压缩气体储藏气缸外壳的另一侧上连接,以及形成压缩气体传导系统的管道。
6.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中空气缸,一对活塞在该中空气缸内纵向移位,每一活塞对称连接到一活节连杆,依次连接到活节连杆,活节连杆再连接到双曲轴并使该双曲轴旋转,双曲轴使各活塞线性移动,活塞基于双曲轴的旋转频率向前移动和向后缩回以形成三个流体压缩腔,在每一端各有一个压缩腔,在中部有一个压缩腔,这三个压缩腔作为内燃腔,能用作内燃机装置以获得恒定的旋转,并与汽车或卡车内燃机消耗类似的燃料。
7.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种双曲轴以及相应的两根轴或杆,每一杆连接到其特定的横隔膜上,并根据该双曲轴的旋转形成横隔膜的收缩和膨胀运动,从而吸入和压缩空气,并随之通过双向阀使压缩流体流到其特定的管道接头中。
8.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种双曲轴以及一简单的或活节的杆/轴,每一连接杆连接到其特定的横隔膜上,并根据轴的旋转双曲轴运动造成横隔膜的对称收缩和膨胀,此处可以是两个、四个或更多横隔膜:它们必须成对出现,例如两个、四个、八个等。
9.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种没有活节连杆或仅有一单独杆的双活塞;并且没有双曲轴,仅由电磁铁线圈推动其进行对称运动。
10.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整套设备,其依靠传动带、齿轮或卡登轴,通过引擎旋转驱动压缩机。
11.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种配备有单向阀的整套设备,流体通道孔由薄“弯曲”塑料或金属片制成的薄片阻挡,阀基部也是弯曲的(凹陷或凸起)。
12.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种整套设备,其是由“两个对称半部”制成的活塞,其装配在气缸内,活塞内有铁磁芯。
13.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种整套设备,其是“中空气缸”,也被称作“外部气缸”,在该气缸内有两个活塞,每一对称侧各一个,每一活塞内部都有一铁磁芯,活塞是通过磁力作用而移动,螺线管线圈布置在中空气缸外部的中空气缸对称侧。
14.动力制冷系统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种具有一中空气缸的整套设备,根据上面的描述,此处可以组装、或交叉形成多于一个重叠的中空气缸,例如,四个外部气缸可以垂直,并共用同一双曲轴。
CN2004800159845A 2003-04-10 2004-04-06 制冷装置的动力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4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RPI0301654-4 2003-04-10
BRPI03016544 2003-04-10
BR0301654-4A BR0301654C5 (pt) 2003-04-10 2003-04-10 Sistema e equipamento dinâmico para refrigerar
BRC203016544 2004-02-27
BRC20301654-4 2004-02-27
PCT/BR2004/000050 WO2004090338A2 (en) 2003-04-10 2004-04-06 Dynamic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4970A true CN101094970A (zh) 2007-12-26
CN101094970B CN101094970B (zh) 2010-11-10

Family

ID=3769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598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4970B (zh) 2003-04-10 2004-04-06 制冷装置的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392737B2 (zh)
EP (1) EP1618309A4 (zh)
JP (1) JP2007535629A (zh)
CN (1) CN101094970B (zh)
BR (1) BR0301654C5 (zh)
WO (1) WO2004090338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3307A (zh) * 2016-08-23 2019-06-21 罗伯特斯·马丁努斯·范奥普多普 注射组件、注射泵以及用于向管道中的流体供应添加剂的方法
CN113232712A (zh) * 2021-05-19 2021-08-10 河北省胸科医院 一种可调节的高压氧气瓶运输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6800A (ja) * 2006-08-31 2008-03-13 Idemitsu Kosan Co Ltd トラクション機構を有する圧縮型冷凍機用潤滑油組成物
US7891575B2 (en) 2006-11-03 2011-02-22 Sami Samuel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rmal storage using heat pipes
USD933449S1 (en) 2016-11-22 2021-10-19 Dometic Sweden Ab Latch
US11535425B2 (en) 2016-11-22 2022-12-27 Dometic Sweden Ab Cooler
USD836993S1 (en) 2017-05-17 2019-01-01 Dometic Sweden Ab Cooler
USD836994S1 (en) 2017-05-17 2019-01-01 Dometic Sweden Ab Coo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686A (en) * 1899-06-12 1899-12-19 A F Bowman Fluid-pressure engine.
US753787A (en) * 1903-04-21 1904-03-01 Cyrus S Dean Air-compressor.
US2078157A (en) * 1931-11-27 1937-04-20 Pescara Raul Pateras Motor compressor with free pistons
US2203648A (en) * 1937-03-30 1940-06-04 Dons Franciscus Cornelis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388756A (en) * 1943-04-21 1945-11-13 Meyers Willis Gordon Multiple opposed piston engine
US3010440A (en) * 1957-12-18 1961-11-28 Roth Adol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double acting pistons
US3130592A (en) * 1961-06-12 1964-04-28 Earl O Burrison Motion converting means
US3209736A (en) * 1964-01-14 1965-10-05 Southwest Res Inst Engine
US3791770A (en) * 1973-05-24 1974-02-12 R Farkos Electromagnetic pump or motor device with axially spaced piston members
CN2105572U (zh) * 1991-09-29 1992-05-27 西安交通大学 电磁线性驱动高压压缩机
DE4443778A1 (de) * 1994-12-08 1996-06-20 Abel Gmbh & Co Doppelmembranpumpe
DE19860150B4 (de) * 1998-12-24 2004-06-24 Winkelmann Palsis Motortechnik Gmbh & Co.Kg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eines Drehmoments von einem Verbrennungsmotor zu einem Kompressor
US6318309B1 (en) * 2000-11-30 2001-11-20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Opposed piston engine with reserve power capacit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3307A (zh) * 2016-08-23 2019-06-21 罗伯特斯·马丁努斯·范奥普多普 注射组件、注射泵以及用于向管道中的流体供应添加剂的方法
CN113232712A (zh) * 2021-05-19 2021-08-10 河北省胸科医院 一种可调节的高压氧气瓶运输装置
CN113232712B (zh) * 2021-05-19 2022-03-01 河北省胸科医院 一种可调节的高压氧气瓶运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4970B (zh) 2010-11-10
WO2004090338A3 (en) 2007-05-18
BR0301654C3 (pt) 2005-05-24
BR0301654C4 (pt) 2005-07-19
US20070022759A1 (en) 2007-02-01
BR0301654A (pt) 2005-02-09
BR0301654C1 (pt) 2005-03-22
JP2007535629A (ja) 2007-12-06
US7392737B2 (en) 2008-07-01
EP1618309A2 (en) 2006-01-25
EP1618309A4 (en) 2011-08-31
WO2004090338A2 (en) 2004-10-21
BR0301654C2 (pt) 2005-04-26
BR0301654C5 (pt) 2006-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5978B (zh) 线性压缩机
US4550571A (en) Balanced integral Stirling cryogenic refrigerator
JP3102639B2 (ja) 無給油方式の圧縮機一体型脈動管冷凍機
US5442913A (en) Stirling cycle system driving device
CN101094970B (zh) 制冷装置的动力系统
US3588291A (en) Resonant piston pumps
US10634393B2 (en) Cryogenic expander with collar bumper for reduced noise a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US4411600A (en) Hermetic motor compressor
KR100296279B1 (ko) 자유피스톤스터링쿨러
CN101187372A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减噪结构
CN110962520B (zh) 一种惯质系数多级可调的惯容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36580U (zh)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CN106979138A (zh) 密闭型制冷剂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CN104533791B (zh) 压缩机
CN101876310B (zh) 一种线性压缩机用供油装置
CA1219752A (en) Cryogenic refrigerator
CN204532758U (zh) 往复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KR970006901A (ko) 왕복동형 압축기의 피스톤장치
CN104728082B (zh) 往复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US2617582A (en) Rotary gas compressor
CN103987965A (zh) 密闭型压缩机和具备其的冷藏库
JP3727344B2 (ja) 減少された横寸法を持つモータ駆動圧縮機
WO2021124625A1 (ja) 動吸振器、動吸振器を備えたリニア圧縮機及びレシプロ圧縮機、リニア圧縮機を備えたエア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WO2021235036A1 (ja) リニア圧縮機及びこのリニア圧縮機を備えた冷蔵庫、並びにリニア圧縮機を備えたエア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201306262Y (zh) 曲线驱动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