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4095A - 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4095A
CN101094095A CN 200610043007 CN200610043007A CN101094095A CN 101094095 A CN101094095 A CN 101094095A CN 200610043007 CN200610043007 CN 200610043007 CN 200610043007 A CN200610043007 A CN 200610043007A CN 101094095 A CN101094095 A CN 101094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message
call
calling
record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430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涛
孔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Datang Tel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Datang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Datang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Datang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100430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94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94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40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仅能跟踪某一类型信令或是仅能够针对移动用户进行信令跟踪的缺陷,包括:(1)设置信令跟踪条件;(2)对呼叫过程收发的各种信令与信令跟踪条件进行匹配;(3)对符合信令跟踪条件呼叫的信令进行全程跟踪并将跟踪结果返回给后台计算机;(4)由后台计算机将跟踪到的信令按照信令规范进行解释、显示和存储。该方法为开发测试、工程现场维护以及运营商日常维护提供异常呼叫原始数据采集手段。

Description

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内,交换系统中已经实现了单一信令的呼叫跟踪,如V5信令跟踪、DSS1信令跟踪、SS7信令跟踪、INAP信令跟踪、MAP信令跟踪、TCP/IP消息跟踪,但所有这些跟踪均为指定跟踪,不能实现从呼叫发端到终端的多种信令全程自动跟踪。而在开发测试过程中或在工程维护现场,当呼叫接续出现异常时,目前缺乏一种对呼叫接续从发端到终端进行全程跟踪的手段,没有这种手段,也就无法获取呼叫接续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而该原始数据能够被用于对呼叫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地分析处理。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呼叫全过程信令跟踪记录方法,为开发测试、工程现场维护以及运营商日常维护提供异常呼叫原始数据采集手段。
目前,呼叫接续过程的信令跟踪或是仅仅针对单一信令来跟踪,如中国专利申请CN02152567.6;或是仅仅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如中国专利申请CN02137650.6。这两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前者,仅仅针对呼叫接续中的单一信令来跟踪,不能够将呼叫接续整个过程中的全部信令给予跟踪记录,也就不能反映出一次呼叫接续从发端到终端的信令全过程,进而使系统操作和维护人员可以无法获得呼叫信令流程和内容,无法迅速判断用户呼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系统的故障,这将会给用户和运营商带来巨大的损失。后者虽然能够记录呼叫全过程的信令,但仅仅是针对移动通信领域,由于移动通信网中系统设备和组网方式与固定电话网存在许多本质不同,对于固网领域的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则无法按照提供的方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仅能跟踪某一类型信令或是仅能够针对移动用户进行信令跟踪,不能对呼叫的信令进行全过程跟踪等缺陷。
本发明为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信令跟踪条件;
(2)对呼叫过程收发的各种信令与信令跟踪条件进行匹配;
(3)对符合信令跟踪条件的呼叫的信令进行全程跟踪并将跟踪结果返回给后台计算机;
(4)由后台计算机将跟踪到的信令按照信令规范进行解释、显示和存储。
其中,步骤(1)进一步包括:
(A)、在后台计算机设置所跟踪呼叫的信令跟踪条件,将该跟踪条件发送给交换机;
(B)、交换机中的维护管理模块对所收的信令跟踪条件进行解析并处理;
(C)、在呼叫跟踪表中占用并设置相应的登记项。
所述交换机若为发端局,则将跟踪的用户号码映射为终端编号并将该号码存入呼叫跟踪表中的相应字段,上述映射信息作为各采集点判断是否跟踪的依据。
所述交换机若为非发端局,则仅将跟踪号码存入呼叫跟踪表中的相应字段。
所述交换机为:固网交换机、移动网交换机或者智能网的业务交换点。
所述步骤(1)还包括:将信令跟踪条件在相关的跟踪点上进行设置。
所述相关跟踪点包括:交换机的用户终端模块、呼叫处理模块、中继终端模块。
所述信令跟踪条件为用户号码。
步骤(2)所述呼叫过程收发的各种信令为:模拟线路信号消息、中国No.1信令消息、R2信令消息、DSS1数字用户信令消息、SS7(TUP/ISUP)信令消息、V5信令消息、INAP信令消息、MAP信令消息、TCP/IP消息、呼叫结束时呼叫控制消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消息以及其它与呼叫过程相关的信令消息。
步骤(3)所述的后台计算机可以是维护台或者网管台。
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
若为用户启呼,用户终端模块查询呼叫跟踪登记表,维护管理模块向后台计算机回送此启呼消息,并在占用呼叫控制表时,在呼叫控制表中置呼叫跟踪标志,激活此次呼叫全过程跟踪;
若为中继启呼,中继终端模块根据信令消息的初始地址消息中取出的主叫地址信息查询呼叫跟踪表,通过维护管理模块向后台计算机回送初始地址消息,并在占用呼叫控制表时,在该表中置呼叫跟踪标志,激活此次呼叫的全过程跟踪并在中继终端控制表中设置跟踪标志。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功能;为产品开发的测试、工程现场设备的维护以及运营商通信设备的日常维护,提供异常呼叫原始数据的采集手段。电信运营商不需要对现有电话网络的交换机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仅需要对交换软件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加相应业务软件模块)即可满足要求。该方法实现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功能可以广泛应用在现有的固定网和移动网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逻辑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本局呼叫的信令跟踪时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出局呼叫的信令跟踪时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转接局呼叫的信令跟踪时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入局呼叫的信令跟踪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用户呼叫涉及的信令包括:模拟线路信号消息、中国No.1信令消息、R2信令消息、DSS1数字用户信令消息、SS7(TUP/ISUP)信令消息、V5信令消息、INAP信令消息、MAP信令消息、TCP/IP消息、呼叫结束时呼叫控制消息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信令消息。
图1是本发明的逻辑流程图,实现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功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后台上设置信令跟踪条件;
所述的后台计算机可以是:维护台或者网管台。
其中,作为可选的跟踪条件包括:用户号码、局向号码、电路编号、系统内部逻辑号码、系统内部物理号码等。由于设置跟踪条件是面向用户的,因此不可能用系统内部的逻辑号码作为依据,同时,跟踪又是全程性质的,因此,也不可能用物理号码作为依据,这样仅剩下用户号码、局向号码、电路编号可以选择;对于局向号码,如果把它作为跟踪依据,由于交换机在现场运行时,在某一个局向上,同时会有很多呼叫在进行(即:局向号码与呼叫是一对多的关系),跟踪时也会记录众多的呼叫跟踪信息,这样将使所跟踪的呼叫“淹没”在非跟踪呼叫的原始记录信息中,不便于用户分析异常。对于电路编号,在一次呼叫过程中,电路的选取往往不止一条,且如果没有预先指定,电路的选取是不固定的,因此选取的电路不一定是需要跟踪的电路,而且,不同的电路需要设置不同的编号,用户使用起来也十分的复杂,并不实用;  对于移动网,除用户号码外,还有移动台HS的物理识别号码PID/用户识别号码UID可以用作呼叫跟踪的依据,因为它们与呼叫间也存在着一对一映射关系且具备全程传递性,但这些仅便于在系统内部使用。
由于用户号码在呼叫的全过程中和本次呼叫具有一一映射关系,若选择其他信令跟踪条件则需要最终转化为用户号码进行跟踪,因为用户号码一般在呼叫全过程传递,且通常不发生变化,这里选取用户号码作为信令跟踪条件。
步骤101进一步包括为:
步骤a:在后台计算机设置所跟踪呼叫的信令跟踪条件,将该跟踪条件发送给交换机,所述交换机可以是固网交换机、移动网交换机或者智能网的业务交换点;
步骤b:交换机中的维护管理模块对所收的信令跟踪条件进行解析并处理;
步骤c:在呼叫跟踪表中占用并设置相应的登记项,若表中没有可用登记项或登记失败,则向维护管理模块回送相应错误信息;设置成功后回送成功消息。
步骤102:将信令跟踪条件在相关的跟踪点上进行设置,跟踪点包括:交换机的用户终端模块、呼叫处理模块、中继终端模块;
步骤102进一步包括:
步骤d:交换机是否为发端局,若是则执行步骤e,否则转向f;
步骤e:将跟踪的用户号码映射为终端编号并将该号码存入呼叫跟踪表中的相应字段,以上述映射信息作为各采集点(这些采集点隶属于用户终端模块)判断是否跟踪的依据;
步骤f:仅将跟踪的用户号码存入呼叫跟踪表中的相应字段。
步骤103:将呼叫过程收发的各种信令与信令跟踪条件进行匹配;对符合信令跟踪条件的呼叫的信令进行全程跟踪;
步骤103进一步包括为:
步骤g:用户启呼,用户终端模块查询呼叫跟踪登记表,若未设置跟踪该用户的呼叫,继续原处理流程;若设置了跟踪条件,则通过维护管理模块向后台计算机回送此启呼消息,并在占用呼叫控制表时,在呼叫控制表中置呼叫跟踪标志,激活此次呼叫全过程跟踪;
步骤h:中继启呼,中继终端模块根据信令消息的初始地址消息中取出的主叫地址信息查询呼叫跟踪表,比较消息中携带的主叫地址(即主叫号码)与跟踪的主叫号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通过维护管理模块向后台计算机回送初始地址消息(No.1可以转换为TUP或ISUP),并在占用呼叫控制表时,在该表中置呼叫跟踪标志,激活此次呼叫的全过程跟踪,此外,还需在中继终端控制表中设置跟踪标志;此后,中继侧(不仅包括来话中继侧,也包括去话中继侧)信令消息采集点处的跟踪判断均以此中继的终端控制表中的标志为依据。
对于被叫号码的呼叫全过程跟踪类似主叫号码的呼叫全过程跟踪。
步骤104:呼叫过程中的后续信令都将被一一记录,并通过维护管理模块发送到后台计算机;
步骤105:后台计算机根据所收到的信令跟踪按照相应的信令规范解释,并将解释后的信令跟踪显示并存储起来。
图2是本发明的本局呼叫的信令跟踪时序图;
图中表明了当负责跟踪的主叫用户终端模块收到主叫用户终端侧上报的摘机信号(DDS_OFFHOOK)后,将用户号码与呼叫跟踪表进行匹配,若发现需要进行呼叫全过程信令跟踪,则主叫用户终端模块将DDS_OFFHOOK消息上报给后台计算机,同时主叫用户终端模块标记此终端,以后经由主叫用户终端侧上报的消息则均会报送给后台计算机;主叫用户终端模块收到DDS_OFFHOOK后,申请呼叫控制表并标记该呼叫控制表为需要进行呼叫全过程跟踪;主叫用户终端模块向业务侧通过呼叫控制表发送呼叫建立消息(D_SETUP),由于呼叫控制表已被标记,经由此表的所有消息(包括D_SETUP),均会上报给后台计算机。主叫用户呼叫的落地过程为:业务侧向被叫用户终端模块发送呼叫建立消息(D_SETUP),由于呼叫控制表已被标记需要进行呼叫全过程跟踪,因此将被叫终端标记,以后经由被叫用户终端侧上报的消息均会报送给后台计算机。至此,本局呼叫的全过程均已被标记,其呼叫过程中的全部信令消息均能上报到后台计算机。
图3是本发明的出局呼叫的信令跟踪时序图;
图中启呼阶段同本局部分,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业务侧进行出局呼叫,向出中继终端模块发送初始地址消息ISUP_IAM(这里以ISUP为例,TUP/No.1均可转换为ISUP),出中继终端模块从ISUP_IAM消息中检测出主叫地址信息和呼叫跟踪表的跟踪号码一致时,标记该中继,以后经由该中继的所有信令消息均能上报到后台计算机。
图4是本发明的转接局呼叫的信令跟踪时序图;
图中的启呼部分入中继终端模块收到初始地址消息ISUP_IAM后,入中继终端模块从ISUP_IAM消息中检测出主叫地址信息和呼叫跟踪表的跟踪号码一致时,标记该中继,以后经由该中继的所有信令消息均能上报到后台计算机。同理,出中继终端的处理也是如此,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图5是本发明的入局呼叫的信令跟踪时序图;
图中启呼部分入中继的处理同转接局一致,落地部分与本局呼叫的落地部分处理一致,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信令跟踪条件;
(2)对呼叫过程收发的各种信令与信令跟踪条件进行匹配;
(3)对符合信令跟踪条件的呼叫的信令进行全程跟踪并将跟踪结果返回给后台计算机;
(4)由后台计算机将跟踪到的信令按照信令规范进行解释、显示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进一步包括:
(A)、在后台计算机设置跟踪呼叫的信令跟踪条件,将该跟踪条件发送给交换机;
(B)、交换机中的维护管理模块对所收的信令跟踪条件进行解析并处理;
(C)、在呼叫跟踪表中占用并设置相应的登记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若为发端局,则将跟踪的用户号码映射为终端编号并将该号码存入呼叫跟踪表中的相应字段,上述映射信息作为各采集点判断是否跟踪的依据。
所述交换机若为非发端局,则仅将跟踪号码存入呼叫跟踪表中的相应字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为:固网交换机、移动网交换机或者智能网的业务交换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还包括:将信令跟踪条件在相关的跟踪点上进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跟踪点包括:交换机的用户终端模块、呼叫处理模块、中继终端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跟踪条件为用户号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呼叫过程收发的各种信令为:模拟线路信号消息、中国No.1信令消息、R2信令消息、DSS1数字用户信令消息、SS7(TUP/ISUP)信令消息、V5信令消息、INAP信令消息、MAP信令消息、TCP/IP消息、呼叫结束时呼叫控制消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消息以及其它与呼叫过程相关的信令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后台计算机可以是维护台或者网管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进一步包括:
若为用户启呼,用户终端模块查询呼叫跟踪登记表,维护管理模块向后台计算机回送此启呼消息,并在占用呼叫控制表时,在呼叫控制表中置呼叫跟踪标志,激活此次呼叫全过程跟踪;
若为中继启呼,中继终端模块根据信令消息的初始地址消息中取出的主叫地址信息查询呼叫跟踪表,通过维护管理模块向后台计算机回送初始地址消息,并在占用呼叫控制表时,在该表中置呼叫跟踪标志,激活此次呼叫的全过程跟踪并在中继终端控制表中设置跟踪标志。
CN 200610043007 2006-06-21 2006-06-21 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 Pending CN101094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43007 CN101094095A (zh) 2006-06-21 2006-06-21 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43007 CN101094095A (zh) 2006-06-21 2006-06-21 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4095A true CN101094095A (zh) 2007-12-26

Family

ID=3899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43007 Pending CN101094095A (zh) 2006-06-21 2006-06-21 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9409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109A (zh) * 2010-09-16 2011-01-12 电子科技大学 对七号信令网络传送过程进行路径记录及溯源追踪的方法
CN103067191A (zh) * 2011-10-18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网业务在线跟踪系统及方法
CN103369576A (zh) * 2012-04-09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跟踪装置及其方法
CN107819959A (zh) * 2016-09-14 2018-03-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溯源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109A (zh) * 2010-09-16 2011-01-12 电子科技大学 对七号信令网络传送过程进行路径记录及溯源追踪的方法
CN101945109B (zh) * 2010-09-16 2013-01-09 电子科技大学 对七号信令网络传送过程进行路径记录及溯源追踪的方法
CN103067191A (zh) * 2011-10-18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网业务在线跟踪系统及方法
CN103067191B (zh) * 2011-10-18 2018-08-21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网业务在线跟踪系统及方法
CN103369576A (zh) * 2012-04-09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跟踪装置及其方法
CN107819959A (zh) * 2016-09-14 2018-03-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溯源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53550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law enforcement agency monitoring of cellular telephone calls
CN101695156B (zh) 向gsm网络用户同时提供ims业务和来电助手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54836C (zh) 一种业务跟踪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66552C (zh) Ngn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端到端跟踪方法和装置
CN101094095A (zh) 一种呼叫全过程的信令跟踪记录方法
CN1312956C (zh) 一种phs通讯系统中实现用户呼叫信令跟踪的方法
CN105119937B (zh) 用户终端的通话方法与装置
CA2271285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pturing and recording call information
CN101060430A (zh) 信息跟踪方法与系统
CN100405767C (zh) 测试移动软交换设备性能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1335788B (zh) 一种检测并限制利用回拨占用线路资源的系统及方法
CN101753726B (zh) 电话交换系统
CN101764892A (zh) 一种检测与拦截骚扰电话的系统
CN100407723C (zh) 在七号信令链路功能层对信令数据的识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0496072C (zh) 一种总机实现方法
CN100373856C (zh) 七号信令分析方法
CN102074054B (zh) 一种考勤方法和考勤系统
CN100388681C (zh) 一种触发在线维护的方法
CN1859528A (zh) 一种实现通信网准实时计费的系统及方法
CN103458374A (zh) 一种增值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0292802B1 (ko) 시뮬레이터에서의 호감시방법
CN101272423B (zh) 彩铃业务系统中对指定中继电路进行拨号测试的方法
CN1148915C (zh) 在ip网中设置业务交换点的方法
CN100539619C (zh) 一种实现通信网号码升位的系统及方法
CN1937616B (zh) 一种m3ua事件和h.248事件的关联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