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4641B - 使用信道约束的信令高效传输 - Google Patents

使用信道约束的信令高效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4641B
CN101084641B CN200580043653.7A CN200580043653A CN101084641B CN 101084641 B CN101084641 B CN 101084641B CN 200580043653 A CN200580043653 A CN 200580043653A CN 101084641 B CN101084641 B CN 101084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message
signaling
ack
physica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36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4641A (zh
Inventor
E·H·蒂格
D·J·朱利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84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4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4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46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92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e.g. acknowledgement by energy bur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为了发送信令,基站获得用于一个信道组的信令(例如ACK),该信道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且其是从具有使用限制的信道集合中选出的(810)。基站基于信道约束对信令进行压缩,并获得至少一个消息(832)。如果将发送多个消息,则将被分配信道划分为多个子组,对用于每个子组中多个信道的信令进行压缩,以获得用于该子组的消息(820、822)。以为每个消息选择的频谱效率对该消息编码,并以为该消息选择的功率电平发送(824、828)。向消息中添加CRC值以进行检错(826)。为了接收信令,终端利用附加CRC校验接收的消息,如果CRC通过,则对消息解码,基于信道约束对解码消息解压缩,并提取用于被分配信道的信令。

Description

使用信道约束的信令高效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通信,特别涉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信令的技术。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用于提供多种通信服务,例如语音、分组数据等。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来同时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具有反馈的传输方案,以改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例如,发射机可向接收机发送数据分组,如果分组被正确解码,则接收机可发回确认(ACK),或者如果分组的解码有误,则接收机可发回否定确认(NAK)。发射机使用来自接收机的ACK反馈来终止对已解码分组的发送,以及使用NAK反馈来重发所有或部分数据分组。从而,发射机能够基于来自接收机的反馈对于每个分组发送刚好足够的数据。
多址系统中的基站可在任意给定时刻处同时在前向和反向链路上与多个终端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者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者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基站可以在反向链路上同时从多个终端接收数据传输,并且可能需要在每个时间间隔(例如每个时隙或帧)中向这些终端发送多个ACK/NAK。基站可以使用单播传输向每个单个终端发送ACK/NAK。可将ACK/NAK映射为分配给终端的标识符(ID),每个终端可以基于其终端ID恢复其ACK/NAK。对于大量终端的单个ACK/NAK传输可能需要大量的系统资源,这是不期望的。
因此,本领域需要能够在通信系统中更高效地发送ACK/NAK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高效地发送信令(例如ACK/NAK)的技术。基于信道树或者其它结构,对于可用系统资源(例如频率子带)定义一个信道集合,如下所述。这些信道具有特定的使用约束,使得给定信道的使用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信道的使用,如下所述。
为了发送信令,基站首先获得用于已被分配使用的信道组的信令(例如ACK/NAK)。基站基于信道约束压缩信令,并且获得对应于该信令的至少一个消息。如果将要发送多个消息(例如发送至具有不同信道状况的终端),则将被分配的信道划分为多个子组,基于信道约束对每个子组中的信道的信令进行压缩,以获得用于该子组的消息。下面描述了基于信道约束的多个示例性压缩方案。可基于频谱效率或者为每个消息选择的编码率,对该消息进行编码和调制,并且以为该消息选择的功率电平进行发送。生成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并且将其附加到消息中,以用于进行检错。
为了接收信令,终端接收被发送的包含用于被分配信道的信令的消息,使用所附加的CRC校验所接收的消息,如果CRC通过,则对消息进行解码,基于信道约束对已解码消息进行解压缩,以及提取用于其被分配信道的信令。如果CRC未通过,则终端提供默认的信令值(例如NAK)。
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多个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提供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和属性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进行相应地标识,其中:
图1示出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递增冗余(IR)传输方案;
图3示出示例性二进制信道树;
图4示出具有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的实例;
图5示出具有18个被分配物理信道的实例;
图6A和图6B示出用于为图4中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生成两个ACK消息的两个分裂树;
图7示出示例性非二进制信道树;
图8示出发送ACK信息的处理;
图9示出接收ACK信息的处理;
图10示出基站和终端的框图;
图11示出用于对ACK信息进行压缩和编码的控制器;以及
图12示出用于对ACK信息进行解码和解压缩的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词语“示例性的”在本文中用于表示“作为实例、例子或例证的”。不应将本文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视为优选于或优于其它实施例或设计。
图1示出具有支持多个无线终端120的通信的多个基站110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基站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也可被称为接入点、基站收发信机(BTS)、节点B或者某些其它术语。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也可被称为移动台(MS)、移动设备(ME)、用户设备(UE)、无线设备、用户单元或者某些其它术语。终端可能分散在系统中。基于例如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数量、可用系统资源、终端的数据要求等多种因素,每个基站可在任意给定时刻处与任意数量的终端进行通信。系统控制器130提供对基站的协调和控制。
本文描述的信令传输技术可用于发送各种类型的信令,例如ACK/NAK(即ACK信息)、功率控制命令等。为了清楚,针对发送ACK信息来描述这些技术。
图2示出可用于系统100中的反向链路的递增冗余(IR)传输方案。如果终端具有要发送至基站的数据,则终端首先获得用于向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速率。基站可以基于例如其对于终端获得的信噪比(SNR)估计值来选择数据速率,并且可向终端发送所选数据速率。终端以所选数据速率对数据分组进行处理(例如编码和调制),并将编码分组划分为多个子分组。第一子分组通常包含足够的信息,以允许基站在良好信道状况下恢复数据分组。其余的每个子分组通常包含数据分组的附加冗余信息。
终端在物理信道上向基站发送第一子分组。基站接收第一子分组,对该子分组进行处理(例如解调和解码),以及确定数据分组是否被正确解码。如果分组没有被正确解码,则基站在开销/信令信道上向终端发送NAK,终端在接收到该NAK时发送第二子分组。基站接收第二子分组,对第一和第二子分组进行解码,如果分组没有被正确解码,则发送另一个NAK。以这种方式继续子分组的传输和解码,直至基站对分组正确解码或者终端已经发送完分组的所有子分组为止。
为了清楚,图2示出NAK和ACK反馈的传输。很多系统只发送ACK或者只发送NAK,以降低信令数量。对于基于ACK的方案,只有分组被正确解码,接收机才发送ACK,而不发送任何NAK。从而,显式地发送ACK,而隐式地发送NAK(也就是说,以ACK的缺少来推定或者以某些其它方式指示)。对于基于NAK的方案,情况相反。当发送ACK而被误检测为NAK时,出现ACK至NAK差错。当发送NAK而被误检测为ACK时,出现NAK至ACK差错。因为ACK至NAK差错导致附加子分组的传输,而NAK至ACK差错导致丢失分组,所以ACK至NAK差错通常优于NAK至ACK差错。为了清楚,除非另行说明,下面的描述假设使用具有显式ACK的基于ACK的方案。
图2还示出被划分为多个时隙的传输时间线,每个时隙具有特定的持续时间。可在每个时隙中在每个物理信道上发送一个子分组。基站可以在不同的物理信道上同时从多个终端接收传输。从而,基站将把对应于在每个时隙中接收的所有子分组的ACK信息发送到发送这些子分组的终端。
系统100可以定义一个物理信道集合,以有助于分配和使用可用系统资源。物理信道是用于发送数据的手段,也可被称为信道、业务信道、数据信道、编码信道、频道、子信道或者某些其它术语。可以对于任何类型的系统资源定义物理信道,所述系统资源例如频率子带、时间间隔(或者时隙)、码序列和/或其它类型的系统资源。例如,系统100可以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OFDM是有效地将整个系统带宽划分为多个(K个)正交频率子带的多载波调制技术。这些子带也被称为音调(tone)、子载波、频段(bin)、频道等。每个子带与可调制有数据的各个子载波相关联。可以使用K个子带定义多个物理信道,其中,每个物理信道可以与包括至少一个频率子带的不同集合相关联。
系统100可以定义具有不同传输容量的物理信道,以更有效地向终端分配系统资源。可以用多种方式定义具有不同传输容量的物理信道,如下所述。
图3示出二进制信道树300的实施例。对于该实施例,将可用系统资源划分为64个“端口(port)”,分配端口号0至63。端口也可被称为资源单元或者某些其它术语。每个端口对应于所有可用系统资源的特定部分。64个端口可以彼此正交,并且可与不同的不相交或非交叠的系统资源相关联,使得没有两个端口对应于相同的系统资源。例如,每个端口可以对应于不同的不相交子带集合,64个端口可以覆盖可用于数据传输的所有子带。但是,端口不必彼此正交(例如端口可以是非正交或准正交的)。
使用64个端口定义一个物理信道集合。每个物理信道与一个特定的端口集合相关联,并且还被分配一个唯一的信道ID。对于二进制信道树300定义下面的物理信道:
·层1-具有信道ID 0至63的64个物理信道;
·层2-具有信道ID 64至95的32个物理信道;
·层3-具有信道ID 96至111的16个物理信道;
·层4-具有信道ID 112至119的8个物理信道;
·层5-具有信道ID 120至123的4个物理信道;
·层6-具有信道ID 124至125的2个物理信道;以及
·层7-具有信道ID 126的1个物理信道。
对于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在每一层中从左至右对物理信道进行连续编号,从最底层1的信道ID 0开始。最底层1中的64个物理信道具有信道ID 0至63,其分别与端口号0至63相同。一般而言,可以按照任何顺序和方式为物理信道分配信道ID。
二进制树300具有由特定特性定义的结构。每一层(除了最底层1)中的每个物理信道由紧接其下的一层中的两个物理信道构成。每个物理信道(除了最高层7中的物理信道126)也是另一个物理信道的“子集”,这意味着对应于每个物理信道的端口是对应于另一个物理信道的端口的子集。例如,物理信道0是物理信道64的子集,物理信道64是物理信道96的子集,物理信道96是物理信道112的子集,依此类推。这种树结构对于正交系统中物理信道的使用具有特定的限制。具体地,对于被分配的每个物理信道,作为被分配物理信道子集的所有物理信道以及被分配物理信道是其子集的所有物理信道是“受限的”。受限的物理信道不能与被分配物理信道同时使用,从而,没有两个物理信道同时使用相同的系统资源。
每个物理信道还可被认为是信道树中的一个节点。对于给定节点x,将直接或间接地从下方连接到节点x的每个节点认为是节点x的子节点,将直接或间接地从上方连接到节点x的每个节点认为是节点x的父节点。节点x的子节点和父节点是受限节点,不能与节点x同时使用。例如,物理信道112具有从下方连接到物理信道112的子节点物理信道0至7、64至67以及96和97,以及从上方连接到物理信道112的父节点物理信道120、124和126。如果使用物理信道112,则子节点和父节点物理信道都不能与物理信道112同时使用。
上述限制表示制约物理信道使用的信道约束,其使得并非物理信道的所有可能组合都被允许。由于只可以同时使用不共享相同端口的正交物理信道,因而物理信道的使用受到约束。信道约束可被用于高效地发送用于被分配物理信道的信令,如下所述。
对于图3中的二进制信道树300,同一层中的所有物理信道与相同数量的端口相关联,因此具有相等的传输容量。每一层中的物理信道(除了最底层1)是紧接其下的一层中的物理信道的端口数的两倍,因此具有两倍的传输容量。从而,二进制信道树300形成具有不同传输容量的大量物理信道。可以有效地将多个物理信道分配给具有不同数据要求、信道状况等的终端。
基站可以在任意给定时刻处向一组终端分配一个特定的物理信道组。终端可以具有不同的数据要求和/或处理能力。可以基于基站的负载以及可能的其它因素,为每个终端分配具有所需端口数量的或者尽可能多的端口的物理信道。被分配的物理信道是包括所有已定义物理信道的集合的子集。被分配物理信道的数量可能远远小于物理信道的总数。从而,可以对用于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信息进行压缩,并且使用较少的比特进行表示。从而,可以使用较少的系统资源发送ACK信息,或者,通过使用与传统方案向单个终端发送ACK/NAK所需的相同数量的系统资源来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可以将多种压缩方案用来对每个时隙中的用于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信息进行压缩。这些压缩方案可以使用信道约束,以减少表示ACK信息的比特数量。例如,一旦提供一个特定物理信道的ACK状态,则可以由于信道约束而去除不能与该物理信道同时使用的多个物理信道,不需要考虑对去除/受限的物理信道进一步进行压缩。下面描述一些示例性压缩方案。
在第一压缩方案中,为每个“被标记的”物理信道提供一个信令比特,该物理信道是用来传递用于被分配信道的ACK信息的物理信道。被标记的物理信道通常是被分配的物理信道,但是,其也可能是信道树中的其它物理信道。用于每个被标记物理信道的信令比特可以定义如下:
·逻辑高(‘1’)-正在为被标记物理信道发送ACK;以及
·逻辑低(‘0’)-正在为被标记物理信道发送NAK,或者被标记物理信道未被使用。
第一压缩方案在信道树中遍历,其从树的顶部开始,每次步进一层,在每一层中从左至右移动,直至所有被分配物理信道或者所有端口都被考虑到(即,被涵盖(shadowed或shaded))为止。通过实例的方式来更清晰地说明第一压缩方案的操作。
图4示出分配使用图3的二进制信道树300中的物理信道124、123、116、106、86和87的实例,在图4中以实心黑色圆圈表示。为了简便,下面的描述假设对于所有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都发送ACK。在图4的方括号内示出用于每个被标记物理信道的信令比特。
第一压缩方案为信道树300的最高层7中的物理信道126提供“0”,以表示该物理信道未被使用。然后,压缩方案为下一层6中的被分配物理信道124提供“1”,以表示正在对该物理信道发送ACK。物理信道124的使用限制了作为物理信道124子集/子节点的62个物理信道的使用。不需要考虑对这62个受限物理信道进一步进行压缩。然后,压缩方案为与刚刚标记的物理信道124位于同一层的物理信道125提供“0”,以表示物理信道125未被使用。然后,压缩方案为下一层5中的物理信道122提供“0”,以表示该物理信道未被使用,然后,为物理信道123提供“1”,以表示正在对该物理信道发送ACK。物理信道123的使用限制了作为物理信道123子集/子节点的30个物理信道的使用,不需要考虑对这30个物理信道进一步进行压缩。
然后,第一压缩方案为下一层4中的物理信道116提供“1”,以表示正在对于物理信道116发送ACK,然后,为物理信道117提供“0”,以表示该物理信道未被使用。然后,压缩方案为下一层3中的物理信道106提供“1”,以表示正在对于该物理信道发送ACK,然后,为物理信道107提供“0”,以表示该物理信道未被使用。然后,压缩方案为下一层2中的物理信道86提供“1”,以表示正在对于该物理信道发送ACK,然后,为物理信道87提供“1”,以表示正在对于该物理信道发送ACK。至此,考虑到了所有64个端口,压缩方案结束。
可将图4中第一压缩方案为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生成的信令比特序列表示为:{“0”(126),“1”(124),“0”(125),“0”(122),“1”(123),“1”(116),“0”(117),“1”(106),“0”(107),“1”(86),“1”(87)}。与每个信令比特相关联的物理信道在信令比特之后的括号中示出。基站只发送信令比特序列,而不发送相关联的信道ID,也就是,比特序列{0,1,0,0,1,1,0,1,0,1,1}。这个比特序列表示包含ACK信息的ACK消息。终端可以基于信令比特序列、物理信道的已知结构及其约束以及用于生成信令比特的压缩方案,恢复用于所有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信息。
为了清楚,以上描述假设对于所有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都发送ACK。可以用多种方式对被分配物理信道发送NAK。对于未处于最底层1中的一个给定物理信道x,可通过为物理信道x提供“0”,以及为紧接在物理信道x之下的两个物理信道提供两个“1”,来对物理信道x发送NAK。例如,可通过为物理信道124提供“0”、为物理信道120提供“1”以及为物理信道121提供“1”,来对物理信道124发送NAK。被分配有物理信道124的终端将基于对该物理信道发送的“0”而接收到用于该物理信道的NAK。其它终端将对应于物理信道120的“1”认为是ACK,其将涵盖从物理信道120开始的信道簇。对应于物理信道121的“1”将同样被认为是ACK,其将涵盖从物理信道121开始的信道簇。从而,比特序列可表示为{“0”(126),“0”(124),“0”(125),“1”(120),“1”(121),“0”(122),“1”(123),“1”(116),“0”(117),“1”(106),“0”(107),“1”(86),“1”(87)}。可以用相似的方式发送用于其它被分配物理信道的NAK。
对于以上针对图4描述的实例,只使用11个信令比特来发送用于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的六个ACK,以及使用13个信令比特来发送用于这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的五个ACK和一个NAK。向单个终端发送相同的ACK信息则可能需要更多的信令比特。例如,信道树300中127个物理信道中的每一个可以使用7比特的信道ID进行标识。从而,用于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信息可以使用42个比特或者对于6个被分配物理信道中的每一个使用7比特来进行发送。还可以基于例如分配给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MAC)ID来将ACK信息映射到特定的终端。在这种情况下,信令比特的数量取决于MAC ID大小。例如,如果每个终端由8比特MAC ID进行标识,则用于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信息可以使用48个比特或者对于分配有物理信道的6个终端中的每一个使用8比特来进行发送。每个物理信道也可被映射到ACK信道上每个时隙的特定比特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将需要127个比特位置来单独地对所有127个物理信道进行寻址,尽管上述实例中对于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只发送了六个比特。
对于上述实例,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使用所有64个可用端口。一般而言,在任意给定时刻处,可以使用任意数量的可用端口以及任何一个可用端口。通过利用未使用的端口和/或通过在可能的情况下合并用于多个物理信道的ACK/NAK,可以获得改进的压缩性能,如下所述。
在第一比特缩减方案中,对于未使用的最大可能物理信道簇发送“伪”或假ACK。对于上述在图4中所示的实例,如果物理信道124未被分配且端口0至31未被使用,则可对于物理信道124发送用于伪ACK的信令比特“1”。从而,该单个比特将有效地覆盖物理信道124及其所有62个子节点物理信道,或者总共63个物理信道。终端将接收对应于物理信道124的“1”,并且认为该物理信道正在被使用,并会将下一个信令比特认为是用于物理信道125的。这些终端并未被分配由对于物理信道124发送的伪ACK所覆盖的63个物理信道中的任何一个,因而将不会受到该伪ACK的传输的影响。伪ACK的使用可以明显降低用于表示ACK信息的信令比特数量,尤其是当只使用可用端口的一小部分时更是如此。
在第二比特缩减方案中,通过对于覆盖一个被分配物理信道而不覆盖其它被分配物理信道的最高父节点物理信道发送“代理”ACK,来对于该被分配物理信道传递ACK或者NAK。代理ACK可用于对于被分配物理信道传递隐式NAK或者隐式ACK。作为具有隐式NAK的反馈方案的实例,如果物理信道100被分配给给定终端y,而物理信道124没有其它子节点物理信道被分配给任何终端,则可对于物理信道124发送代理ACK,以对于物理信道100传递NAK。从而,该单个信令比特将有效地覆盖从物理信道124开始的包括63个物理信道的簇。由于只有终端y被分配有该簇中的一个物理信道,因此只有终端y受到对于物理信道124发送的代理ACK的影响。终端y将接收用于物理信道124的代理ACK,并且将识别出该ACK实际上并不是对于物理信道124发送的,这是因为终端y被分配有物理信道100,从而物理信道124是受限的并因而不可能被同时分配。从而,终端y将认为用于物理信道124的代理ACK是对于其被分配物理信道100而发送的。其它终端将接收用于物理信道124的代理ACK,并且认为该物理信道正在被使用,从而将认为下一个信令比特是对应于物理信道125的。相反地,通过为物理信道124提供“0”、为用于物理信道120的伪ACK提供“1”、为物理信道121和114提供“0”、为物理信道100提供“1”以及为用于物理信道101和115的伪ACK提供“1”,来对于物理信道100发送ACK。
对于使用上述实例的具有隐式ACK的反馈方案,可对于物理信道124发送代理ACK,以对于物理信道100传递ACK。该单个信令比特将覆盖从物理信道124开始的包括63个物理信道的簇。但是,被分配有物理信道100的终端y会将代理ACK认为是用于物理信道100的ACK(而不是NAK)。无论怎样,无论代理ACK用于传递隐式NAK还是隐式ACK,在可能的时候发送代理ACK都可以显著降低信令比特的数量,尤其是在稀疏地使用信道树时更是如此。
在第三比特缩减方案中,对于具有相同ACK或NAK的被分配物理信道的最大可能集合发送“组合”ACK。组合ACK可用于对于这些被分配物理信道发送隐式NAK或者隐式ACK。作为使用隐式NAK的反馈方案的实例,如果对于图4中物理信道86、87和106发送三个NAK,则可对于物理信道117发送单个组合ACK,该组合ACK用于对于所有三个物理信道86、87和106传递NAK。被分配有物理信道106的终端将接收到用于物理信道117的组合ACK,并识别出该ACK实际上并不是对于物理信道117发送的,这是因为该终端被分配有物理信道106,而物理信道117是受限的且因此不能被同时分配。从而,该终端将认为用于物理信道117的组合ACK是用于其被分配物理信道106的隐式NAK。被分配有物理信道86和87的两个终端将接收到用于物理信道117的组合ACK,其也将基于同样的原因而认为该ACK是用于其物理信道86和87的隐式NAK。对于使用上述实例的具有隐式ACK的反馈方案,可以对于物理信道117发送组合ACK,以对于物理信道86、84和106传递隐式ACK。无论怎样,第三比特缩减方案可被视为是第二比特缩减方案的扩展,其对于最高父节点物理信道发送代理ACK。对于上述实例,被分配有物理信道86、87和106的终端将分别认为以与对于物理信道117发送代理ACK相同的方式来对于物理信道117发送组合ACK。
一般而言,不同类型的ACK(例如代理和组合ACK)可以在给定物理信道上进行发送,以对于一个或多个其它物理信道传递隐式ACK或隐式NAK。基于是传递了隐式ACK还是隐式NAK,进行不同的压缩。隐式NAK可能优选的,这是因为ACK至NAK差错好于NAK至ACK差错。
图4示出用于从最高层通过折线方式遍历信道树的特定实施例。也可以从树的顶点到底部、从左至右地遍历信道树。也可以基于信道ID遍历信道树,例如,以顺序次序,从物理信道126开始,然后是125、124、123,依此类推,最后是0。一般而言,可以用任何顺序遍历信道树。某些顺序可以比其它顺序提供更好的压缩性能。
在第二压缩方案中,对于信道树的每个指定层发送指示比特,以指示是否对于该层中的任何物理信道发送ACK。可对于信道树中的所有层或者只对于特定的指定层发送指示比特。例如,可对于信道树300中的最高层7省略指示比特(也就是不发送),这是因为,无论怎样,对于该层都只发送一个信令比特。对于下一层6可以发送指示比特也可以不发送,并且对于下面每一层都如此,这取决于是否可以通过发送指示比特来节省比特。
可以例如使用上述的第一压缩方案为对于被分配物理信道发送的ACK信息生成信令比特序列。对于每个指定层,如果要对于该层中的任何物理信道发送ACK,则可将指示比特设置为“1”,否则设置为“0”。如果将对应于给定层的指示比特设置为“1”,则以例如上面针对第一压缩方案所描述的普通方式,发送用于该层中被标记物理信道的信令比特。但是,如果将对应于给定层的指示比特设置为“0”,则不对该层发送信令比特。通过实例的方式,可以更清楚地说明第二压缩方案的操作。
图5示出分配了图3的二进制信道树300中的物理信道124、123以及32至47的实例。在图5中用实心黑色圆圈示出所述18个被分配物理信道。为了简便,以下描述假设对于所有18个被分配物理信道都发送ACK。在图5中使用方括号示出用于层2至层7中的被标记物理信道的信令比特,用于层1中的物理信道32至47的信令比特都是“1”且未在图5中示出。在未使用上述任何比特缩减方案的情况下,可将第一压缩方案生成的信令比特序列表示为:{0,1,0,0,1,0,0,0,0,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其中,在序列中为用于每一层的第一信令比特添加了下划线。
对于图5中所示的实例,对于层1至层5发送指示比特,而对于层6和层7不发送指示比特。由于在该实例中对于层2、层3和层4中的任何物理信道不发送ACK,因而将用于这些层中的每一层的指示比特设置为“0”。对于层2、层3和层4中的每一层不发送信令比特“0”的原因是用于这些层的指示比特是“0”。如果在用于每一层的第一信令比特之前发送用于该层的指示比特,则在未使用上述任何比特缩减方案的情况下,可将第二压缩方案生成的比特序列表示为: 其中,在序列中使用双下划线表示用于每一层的指示比特,用单下划线表示用于每一层的第一信令比特。对于上述实例,指示比特的使用将信令比特的数量从35减少到26。
第二压缩方案还可使用上述的比特缩减方案,以进一步减少信令比特的数量。指示比特的使用可减少表示ACK信息的平均信令比特数量,特别是如果在通常分配具有较少端口(例如一个端口)的物理信道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在第三压缩方案中,基于游程长度编码来生成对应于ACK信息的信令比特。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每个具有ACK的被分配物理信道使用“1”进行标记,而对所有其它物理信道使用“0”进行标记。然后,以预定顺序遍历信道树,利用对于所有物理信道标记的“1”和“0”形成比特序列。对于图3中的二进制信道树300,为127个物理信道生成包括127个比特的序列。将比特序列提供给游程长度编码器,其使用特定的码值代替每个“1”串及其后的“0”(如果存在)或者“1”(如果存在)。比特序列中所有比特串的码值序列表示将要对于ACK信息而发送的ACK消息。可以选择遍历信道树的顺序以及码值的码本及其相应的比特串,以使对应于ACK消息的信令比特的期望或平均数量最小化。例如,可以选择对于物理信道的扫描顺序,以使获得长“0”游程的可能性最大化,并且可以定义码本,以使用于更期望的比特串的编码比特数量最小化。
对于上述所有压缩方案,可以遍历信道树直至到达终止条件。在实施例中,当所有被分配物理信道都被考虑到时,满足终止条件。例如,如果在图4所示的实例中只分配了物理信道124和123,则可以使用下列的信令比特序列{0,1,0,0,1}发送用于所述两个物理信道的两个ACK,其中,所述五个比特对应于物理信道126、124、125、122和123。如果允许隐式ACK,则可以对于物理信道126发送组合ACK,以对于物理信道123和125传递隐式ACK,这将进一步减少信令比特的数量。对于该终止实施例,对于从物理信道116和117开始的两个物理信道簇不发送信令比特,这是因为没有任何终端被分配了这些物理信道中的任何一个。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信道树所覆盖的所有端口都被考虑到时,满足终止条件。只要当使用对应于任何类型的ACK的“1”来标记物理信道时,就涵盖该物理信道所用的所有端口。当所有端口都已被涵盖时,不需要再考虑其它物理信道,可以结束压缩方案。ACK消息具有由被分配给终端的特定物理信道以及对于这些被分配物理信道发送的特定ACK/NAK所确定的可变长度。通过在压缩处理中考虑所有端口,接收机可以在所有端口都被涵盖时确定ACK消息结束。从而,ACK消息的长度将是基于消息的内容而自确定的。ACK消息将不需要长度字段,这将减少消息的总长度。自确定消息度的这个特性在ACK消息与其它开销消息进行组合或链接并且共同编码时尤其有用。
以上描述了三个示例性压缩方案,以说明可以使用信道约束对ACK信息进行压缩的某些方式。一般而言,可将各种压缩方案用于利用尽可能少的比特将ACK信息压缩为ACK消息。这些压缩方案基于信道树或结构,利用对物理信道的约束来减少信令比特数量。ACK信息可获得的压缩量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信道树或结构、被分配使用的特定物理信道、所发送的特定ACK/NAK、选择使用的压缩方案等。
所述系统还可以支持多种压缩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可为每个ACK消息选择能够提供最佳性能的压缩方案。上述第一压缩方案在很多情况下提供良好的压缩性能,但是其在物理信道0至63被分配且具有不同的ACK/NAK的最差情况下可能生成包括127个信令比特的序列。上述第二压缩方案对于同样的最差情况生成包括71个信令比特的序列。第三压缩方案可以生成更少的信令比特,这取决于码本的设计以及扫描顺序。对于将要针对一个时隙发送的每一块ACK/NAK,可以使用所支持的每一个压缩方案对ACK/NAK进行压缩,可以为该块选择能够生成最少信令比特的压缩方案。可以使用ACK消息起始处的头部字段指示所选择的压缩方案。该头部字段的大小取决于所支持的压缩方案的数量,例如一个比特表示两个所支持的压缩方案,两个比特表示四个所支持的压缩方案,依此类推。
在任何给定时刻处,基站向一组终端分配一个特定的物理信道组。这组终端可以包括观测到良好或适宜信道状况的“强”终端以及观测到较差信道状况的“弱”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如上所述,将对应于每个时隙的用于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信息进行压缩,以获得发送至所有终端的单个ACK消息。对于该实施例,以适当的频谱效率或编码率对ACK消息进行编码,并且以适当的功率电平进行发送,使得所有目的终端都能对ACK消息进行可靠解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对应于每个时隙的用于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信息进行划分,并且在多个ACK消息中发送。例如,用于被分配给强终端的物理信道的ACK信息可以在一个ACK消息中发送,而用于被分配给弱终端的物理信道的ACK信息可以在另一个ACK消息中发送。对于该实施例,首先对信道树进行复制,使得对于要发送的每个ACK消息都存在一个信道树。从而,对于多个ACK消息形成多个“分裂”树。然后,将每个被分配物理信道映射到其中一个分裂树。分别对每个分裂树进行压缩,以生成对应于该分裂树的ACK消息。通过实例的方式可以更清楚地说明对于分裂树的压缩。
图6A和图6B示出分配使用图3的二进制信道树300中的物理信道124、123、116、106、86和87的实例,与图4相似。对于该实例,向弱终端分配物理信道124和123,并且在一个ACK消息中发送用于这些物理信道的ACK信息。向强终端分配物理信道116、106、86和87,并且在另一个ACK消息中发送用于这些物理信道的ACK信息。为了简便,下面的描述假设选择使用第一压缩方案,以及对于六个被分配物理信道发送ACK。
图6A示出用于物理信道124和123的分裂树。第一压缩方案为未使用的物理信道126提供“0”,为用于物理信道124的ACK提供“1”,为未使用的物理信道125提供“0”,为用于物理信道122的伪ACK提供“1”,以及为用于物理信道123的ACK提供“1”。从而,信令比特序列是{0,1,0,0,1}。如果允许隐式ACK,则压缩方案可以为用于物理信道126的组合ACK发送“1”,以对于物理信道124和123传递ACK,从而,信令比特序列将简单地表示为{1}。
图6B示出用于物理信道116、106、86和87的分裂树。第一压缩方案为未使用的物理信道126提供“0”,为用于物理信道124的伪ACK提供“1”,为未使用的物理信道125提供“0”,为未使用的物理信道122提供“0”,为用于物理信道123的伪ACK提供“1”,为用于物理信道116的ACK提供“1”,为未使用的物理信道117提供“0”,为用于物理信道106的ACK提供“1”,为未使用的物理信道107提供“0”,为用于物理信道86的ACK提供“1”,以及为用于物理信道87的ACK提供“1”。从而,信令比特序列是{0,1,0,0,1,1,0,1,0,1,1}。如果允许隐式ACK,则压缩方案可以为用于物理信道126的组合ACK发送“1”,以对于物理信道116、106、86和87传递ACK,从而,信令比特序列将简单地表示为{1}。
上述对于图6A和图6B的描述假设只将对应于每个分裂树的ACK消息发送至被分配有映射到该分裂树的物理信道的终端,并由其进行解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单独进行对于每个分裂树的压缩,而无须考虑其它分裂树,如上所述。但是,如果对应于一个分裂树的ACK消息可由被分配有映射到另一个分裂树的物理信道的终端进行解码,则对于每个分裂树的压缩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采用避免由于对信令比特的错误检测而产生的有害影响的方式。
例如,如果将伪ACK用于涵盖未使用物理信道,以及将代理和/或组合ACK用于传递隐式NAK,则可能只对于未使用的物理信道发送这些ACK,以避免对于被分配物理信道的错误ACK检测。对于图6A中的实例,对于物理信道122发送伪ACK,以涵盖该物理信道及其所有子节点物理信道。如果被分配有物理信道116、106、86或87的终端检测到该伪ACK,则该终端将错误地认为对于其被分配物理信道发送了隐式NAK,从而将发送另一个子分组。这种冗余传输将消耗附加的系统资源,但不会引起重大后果。
对于图6B中的实例,可以对于物理信道124和123发送信令比特“0”,并且可以对于物理信道120、121、118和119发送伪ACK。对于物理信道124和123不发送伪ACK,这是因为这些物理信道已被分配。如果对于物理信道124发送伪ACK,而且被分配有该物理信道的终端检测到该伪ACK,则该终端将错误地接收用于其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并且将终止当前分组的传输。这种意外的ACK将导致较早地终止分组传输,从而可能导致分组丢失,这是非常不希望的。可以通过将伪、代理和组合ACK仅限制于未使用物理信道来避免NAK至ACK差错。
可以单独压缩对应于每个分裂树的ACK信息,以生成对应于该分裂树的ACK消息。对于每个分裂树的压缩可以考虑对应于其它分裂树的被分配物理信道,以避免由于误检测而引起的有害影响,如上所述。但是,如果可以基于为每个分裂树所生成的ACK消息来恢复对应于该整个分裂树的ACK信息,则认为对于该分裂树的压缩是独立的。
还可以用互相关的方式压缩对应于多个分裂树的ACK信息。例如,可以基于如下假设压缩用于被分配给弱终端的物理信道的ACK信息,即,假设这些终端只可以对发送给其的ACK消息进行解码。可以基于如下假设压缩用于被分配给强终端的物理信道的ACK信息,即,假设这些终端还可以恢复对于弱终端发送的ACK消息。强终端可以使用对于弱终端发送的ACK填补其信道树,并且涵盖多个端口。从而,对应于强终端的ACK消息将只需要考虑对应于这些强终端而发送的附加ACK。这种相关压缩约束了对应于弱终端的伪ACK的使用,以便不涵盖对应于强终端的ACK,但是会引起增加的压缩。
一般而言,可以在任意数量的ACK消息中发送用于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信息。如果发送多个ACK消息,则可对于这些消息使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压缩方案。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编码和调制方案并且以相同或不同的频谱效率或编码率对多个ACK消息进行编码。多个ACK消息也可以用相同或不同的功率电平进行发送。例如,可以用需要第一SNR或更高SNR实现可靠检测的第一频谱效率,来对用于被分配给强终端的物理信道的ACK消息进行编码和调制。可以用需要第二SNR或更高SNR实现可靠检测的第二频谱效率,来对用于被分配给弱终端的物理信道的ACK消息进行编码和调制,其中,第二SNR低于第一SNR。可选地或附加地,可以使用高于对应于强终端的ACK消息的发射功率发送对应于弱终端的ACK消息。
图3示出具有使用64个端口形成的127个物理信道的特定二进制信道树。也可以使用其它信道树或者结构形成物理信道。非二进制信道树使用不同的传输容量和/或到端口的不同映射,提供形成物理信道的更好的灵活性。在特定情况下,非二进制信道树可能是更优选的,例如,如果可用的端口不具有相同的特性(即不等效)、如果希望利用具有不同传输容量的不同物理信道来更好地匹配预期使用等等。
图7示出非二进制信道树700的实施例。对于该实施例,将可用的系统资源划分为64个端口,分配端口号0至63。对于信道树700定义下面的物理信道:
·层1-具有信道ID 0至43以及91至110的64个物理信道;
·层2-具有信道ID 44至65的22个物理信道;
·层3-具有信道ID 66至76的11个物理信道;
·层4-具有信道ID 77至82以及111的7个物理信道;
·层5-具有信道ID 83、84和112的3个物理信道;
·层6-具有信道ID 85的1个物理信道;
·层7-具有信道ID 86至90的5个物理信道;以及
·层8-具有信道ID 113的1个物理信道。
信道树700具有由对应于114个物理信道的114个节点以及这些节点之间的特定互连所定义的结构。如图7中所示,每一层中的每个物理信道(除了最底层1)在下面的一层或者多层中具有至少两个子节点物理信道。每个物理信道(除了最高层8)也在上面的至少一层中具有至少一个父节点物理信道。给定物理信道(例如物理信道81)可以具有与多个父节点物理信道的多个直接连接。相反地,对于二进制信道树300,每个物理信道只具有与紧接其上的一层中的一个父节点物理信道的一个直接连接。
每个物理信道与一个特定的端口集合相关联。同一层中的物理信道可以与不同数量的端口相关联,从而与不同的传输容量相关联。可以形成具有不同传输容量的大量物理信道。可以定义物理信道的分布,以匹配终端的预期数据要求。物理信道可以被有效地分配给具有不同数据要求的终端。
如图7中所示,物理信道的结构使得某些物理信道是其它物理信道的子集。这种结构约束了物理信道的使用,从而只有不共享相同子节点物理信道(或者映射到相同端口)的物理信道可以被同时使用。
可用的端口可以具有不同的特性。在图7中,分别对应于物理信道0至43的端口0至43可以属于第一端口集合,分别对应于物理信道91至100的端口44至63可以属于第二端口集合。第一和第二端口集合可以与不同的干扰等级、不同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电平等相关联。这两个集合中的端口可被分配给具有不同信道状况的终端。例如,第一集合中的端口可能观测到较高的干扰等级并且可被分配给强终端,而第二组中的端口可能具有较低的干扰等级并且可被分配给弱终端。不同集合中的端口也可以与端口到系统资源的不同映射相关联。例如,第一集合中的端口可被分配给未进行软切换的终端,而第二集合中的端口可被分配给进行软切换的终端。软切换是一个终端同时与多个基站进行通信的过程。一般而言,可以形成任意数量的端口集合,每个集合中的端口可以具有任意特性。可以使用可用端口(例如使用到端口的任何映射)以任何方式定义物理信道。
图3和图7示出两个示例性的信道树。也可以将多种其它信道树用于定义系统的物理信道。
图8示出基站为发送ACK信息所执行的处理800的流程图。首先,基站获得用于已被分配在一个时隙中使用的物理信道组的ACK信息(方框810)。然后,确定将要对于该时隙发送一个还是多个ACK消息(方框812)。如果将要发送多个ACK消息,则例如基于被分配有物理信道的终端的信道状况,将这些被分配物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组(方框820)。基于信道约束以及可能的其它被分配物理信道的信息,压缩用于每个子组中的多个物理信道的ACK信息,以获得用于该子组的ACK消息(方框822)。基于为每个子组选择的频谱效率、编码方案或者编码率,对用于该子组的ACK消息进行编码(方框824)。生成CRC,并且将其附加到对应于该时隙的编码ACK消息中(方框826)。对用于每个子组的编码ACK消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例如调制),并且以为该子组选择的功率电平进行发送(方框828)。
如果对于该时隙只发送一个ACK消息(如在方框812中所确定的),则基于信道约束压缩用于所有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信息,以获得一个ACK消息(方框832)。然后,对ACK消息进行编码(方框834),添加CRC(方框836),以及进行处理并以为该消息选择的功率电平进行发送(方框838)。
图9示出终端接收ACK信息所执行的处理900的流程图。终端接收包含用于其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或NAK的编码ACK消息(方框910)。终端基于该消息所附加的CRC校验所接收的ACK消息(方框912),并且确定CRC是否通过(方框914)。如果CRC未通过,则终端为其被分配的物理信道提供NAK(其为默认值)(方框922)。否则,如果CRC通过,则终端对所接收的ACK消息进行解码(方框916),基于信道约束对已解码的ACK消息进行解压缩(方框918),以及从解压缩的ACK消息中提取出用于其被分配物理信道的ACK或者NAK(方框920)。
图10示出基站110x和终端120x的框图,其中,基站110x和终端120x分别是图1中的一个基站和一个终端。对于反向链路,在终端120x处,发射(TX)数据处理器1014从数据缓冲器1012接收业务数据,基于所选择的编码和调制方案对每个数据分组进行处理(例如编码、交织以及符号映射),以及提供数据符号。数据符号是对于数据的调制符号,导频符号是对于导频(其是预先已知的)的调制符号。调制器1016接收数据符号、导频符号以及用于反向链路的可能信令,进行OFDM调制和/或系统指定的其它处理,以及提供输出码片流。发射机单元(TMTR)1018对输出码片流进行处理(例如转换为模拟、滤波、放大以及上变频),以及生成从天线1020发送的调制信号。
在基站110x处,通过天线1052接收由终端120x以及与基站110x通信的其它终端所发送的调制信号。接收机单元(RCVR)1054对来自天线1052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例如调整以及数字化),以及提供接收采样。解调器(Demod)1056对接收采样进行处理(例如解调以及检测),以及提供检测数据符号,其是对终端向基站110x发送的数据符号的有噪声估计。接收(RX)数据处理器1058对每个终端的检测数据符号进行处理(例如符号解映射、解交织以及解码),以及提供对于该终端的解码数据。
对于前向链路,在基站110x处,TX数据处理器1060处理业务数据,以生成数据符号。调制器1062接收数据符号、导频符号以及用于前向链路的信令,进行OFDM调制和/或其它相关处理,以及提供输出码片流,其中该输出码片流由发射机单元1064做进一步处理调整并从天线1052进行发送。前向链路信令可以包括控制器1070对于在反向链路上向基站110x进行发送的终端所生成的编码(Enc)ACK消息。在终端120x处,基站110x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由天线1020接收,由接收机单元1022进行调整和数字化,以及由解调器1024处理,以获得检测数据符号。RX数据处理器1026处理检测数据符号,提供对于终端的解码数据和前向链路信令。控制器1030接收编码ACK消息,提取对应于终端120x的ACK/NAK,以及控制反向链路上向基站110x的数据传输。
控制器1030和1070分别指示终端120x和基站110x的操作。存储器单元1032和1072分别存储控制器1030和1070使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图11示出在基站110x处的控制器1070的实施例的框图。在控制器1070内,调度器1110接收终端为在前向和/或反向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而发送的资源请求。调度器1110基于多种因素处理资源请求,例如基于终端的信道状况、优先级、所请求的系统资源的数量等。调度器1110选择请求终端的全部或子集进行数据传输,并向每个所选终端分配一个适当的物理信道。经由空中信令(例如信道分配消息)向所选终端发送被分配物理信道。
压缩器1120接收用于被分配的所有物理信道的ACK信息,基于所选压缩方案压缩对应于每个时隙的ACK信息,以及提供对应于该时隙的一个或多个ACK消息。编码器1130对ACK消息进行编码,以及提供编码ACK消息。编码器1130可以使用卷积编码、块编码和/或某些其它类型的纠错编码。一般而言,编码器1130可以单独地将每个ACK消息进行编码,或者将对应于每个时隙的所有ACK消息一起编码,或者将对应于每个时隙的所有ACK消息和其它信令一起编码。CRC生成器1140生成对应于每个时隙的编码ACK消息的CRC值,并将CRC值附加到编码ACK消息中。CRC生成器1140还可使用某些其它检错码。
图12示出在终端120x处的控制器1030的实施例的框图。在控制器1030内,CRC校验器210接收对应于每个时隙的编码ACK消息,并且基于附加的CRC值确定编码ACK消息是否有错。如果CRC未通过,则控制器1030认为对于该时隙发送了NAK。如果CRC通过,则解码器1220对包含用于被分配给终端120x的物理信道的ACK信息的编码ACK消息进行解码,以获得解码ACK消息。解压缩器1230基于信道约束以及用于生成ACK消息的压缩方案对解码ACK消息进行解压缩,以及提取出对于被分配物理信道而发送的ACK或者NAK。控制器1030使用所提取的ACK或者NAK来控制向基站110x的数据传输。
为了简便,以上的大部分描述针对基于ACK的方案,其中,显式地发送ACK而隐式地发送NAK。本文描述的技术也可用于基于NAK的方案,其中,显式地发送NAK而隐式地发送ACK。
为了简便,以上也描述了用于发送ACK信息的信令传输技术。这些技术也可用于发送其它类型的信令,例如,功率控制(PC)比特/命令、SNR测量值、数据速率控制、对于特定信息(例如SNR)的请求等。一般而言,所述技术可以用于映射到信道的任何信令,其中,所述信道具有可用于压缩信令的某些使用约束。信令可以包括对应于每个信道的一个比特(例如ACK/NAK或者功率控制命令)或者对应于每个信道的多个比特。
利用多播传输进行的对用于一个物理信道组的信令(例如ACK信息)的传输可以提供某些优势。可以利用纠错和/或检错码将对应于信令的消息进行编码,以改善可靠性。这种编码由于编码开销而通常不能灵活地用于独立发送的信令。
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实现本文描述的信令传输技术。例如,这些技术可以使用硬件、软件或者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用于处理(例如压缩和编码)信令的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用于实现本文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者其组合中。也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ASIC、DSP等实现用于对信令进行解码和解压缩的处理单元。
对于软件实现,可以利用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程序、函数等)实现信令传输技术。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例如图10中的存储器单元1032或者1072)中,并由处理器(例如控制器1030或者1070)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部或者处理器外部。
以上提供了对所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可将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它实施例。从而,本发明并不旨在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应给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55)

1.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信令的方法,包括:
获得用于一个信道组的信令,其中所述信道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其是从具有使用约束的多个信道中选出的,所述使用约束使得给定信道的使用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信道的使用;
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用于所述信道组的所述信令进行压缩,以获得至少一个消息;以及
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处理以经由通信链路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信道是物理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所述信令的步骤包括:
为未用于数据传输的信道簇提供伪信令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所述信令的步骤包括:
为第一信道提供第一信令值,以对于作为所述第一信道子集的至少一个信道传递第二信令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所述信令的步骤包括:
以预定顺序遍历所述多个信道的信道树,以及
利用信令值对所述信道树中的每个信道进行标记,直至到达终止条件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所述信令的步骤包括:
使用游程长度编码对用于所述信道组的所述信令进行压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所述信令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信道组划分为至少两个子组,以及
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用于每个子组中多个信道的信令进行压缩,以获得用于该子组的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所述信令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信道组划分为至少两个子组,以及
基于所述信道约束,独立地对用于每个子组中多个信道的信令进行压缩,以获得对应于该子组的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所述信令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信道组划分为第一和第二子组,
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用于所述第一子组中多个信道的信令进行压缩,以及
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和用于所述第一子组中多个信道的所述信令,对用于所述第二子组中多个信道的信令进行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编码,以及
为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生成检错码值。
10.一种用于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包括:
压缩器,其获得用于一个信道组的信令,其中所述信道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其是从具有使用约束的多个信道中选出的,所述使用约束使得给定信道的使用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信道的使用,并且所述压缩器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用于所述信道组的所述信令进行压缩,以获得至少一个消息;以及
编码器,其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处理以经由通信链路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信道是物理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令是确认(ACK)、否定确认(NAK)或者ACK和NAK两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令用于功率控制命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压缩器为未用于数据传输的信道簇提供伪信令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压缩器为第一信道提供第一信令值,以对于作为所述第一信道子集的至少一个信道传递第二信令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压缩器将所述信道组划分为至少两个子组,并且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用于每个子组中多个信道的信令进行压缩,以获得用于该子组的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将所述至少两个信道子组分配给具有不同信道状况的至少两个终端子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信道子组具有不同的干扰等级、不同的发射功率限制或者不同的干扰等级和不同的发射功率限制两者。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编码器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编码,并且为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生成检错码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利用信道树定义所述多个信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所述多个信道的所述信道约束使得:一个特定信道的使用限制了在所述信道树中作为所述特定信道的子节点或父节点的其它信道的使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信道中除了所述信道树最高层中的信道之外的每个信道都是至少一个其它信道的子集。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利用二进制信道树定义所述多个信道。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利用非二进制信道树定义所述多个信道。
2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将所述信道组分配给一组终端,以进行数据传输。
2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对应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多个频率子带来定义所述多个信道。
2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对应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多个时隙来定义所述多个信道。
2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对应于用于数据传输的多个正交码序列来定义所述多个信道。
2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消息中的每个消息具有可基于该消息的内容而确定的可变长度。
2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包括:
获得用于一个信道组的信令的模块,其中所述信道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其是从具有使用约束的多个信道中选出的,所述使用约束使得给定信道的使用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信道的使用;
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用于所述信道组的所述信令进行压缩以获得至少一个消息的模块;以及
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处理以经由通信链路进行传输的模块,
其中所述信道是物理信道。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压缩所述信令的所述模块包括:
为未用于数据传输的信道簇提供伪信令值的模块。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压缩所述信令的所述模块包括:
为第一信道提供第一信令值以对于作为所述第一信道子集的至少一个信道传递第二信令值的模块。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压缩所述信令的所述模块包括:
将所述信道组划分为至少两个子组的模块,以及
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用于每个子组中多个信道的信令进行压缩以获得用于该子组的消息的模块。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处理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的模块包括:
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编码的模块,以及
为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生成检错码的模块。
34.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确认(ACK)的方法,包括:
获得用于一个信道组的ACK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其是从具有使用约束的多个信道中选出的,所述使用约束使得给定信道的使用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信道的使用;
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用于所述信道组的所述ACK信息进行压缩,以获得至少一个消息;以及
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处理以经由通信链路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信道是物理信道。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用于所述信道组的所述ACK信息的步骤包括:
为将对其发送ACK的每个信道提供第一信令值。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用于所述信道组的所述ACK信息的步骤包括:
为将不对其发送ACK的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提供第二信令值。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用于所述信道组的所述ACK信息的步骤包括:
为未用于数据传输的信道簇提供伪信令值。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用于所述信道组的所述ACK信息的步骤包括:
为第一信道提供第一信令值,以对于作为所述第一信道子集的至少一个信道传递否定确认(NAK)。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用于所述信道组的所述ACK信息的步骤包括:
为第一信道提供第一信令值,以对于作为所述第一信道子集的至少一个信道传递ACK。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至少一个消息进行编码,以及
为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生成检错码。
41.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用于所述信道组的所述ACK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信道组划分为至少两个子组,以及
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用于每个子组中多个信道的ACK信息进行压缩,以获得用于该子组的消息。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所述至少一个消息的步骤包括:
基于为每个信道子组选择的编码率,对用于该子组的消息进行编码。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以为每个信道子组选择的功率电平,发送用于该子组的消息。
44.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接收信令的方法,包括:
获得包含用于一个信道组的信令的消息,其中所述信道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其是从具有使用约束的多个信道中选出的,所述使用约束使得给定信道的使用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信道的使用;
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压缩,以获得解压缩消息;以及
根据所述解压缩消息,获得对于所述信道组中的所选信道而发送的信令,
其中所述信道是物理信道。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消息进行检错,以确定所述消息是否有误,并且其中,如果所述消息无误,则进行所述解压缩。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消息有误,则为用于所选信道的信令提供默认值。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消息进行解码以获得解码消息,并且其中,对所述解码消息进行所述解压缩。
48.一种用于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包括:
解压缩器,其获得包含用于一个信道组的信令的消息,其中所述信道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其是从具有使用约束的多个信道中选出的,所述使用约束使得给定信道的使用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信道的使用,所述解压缩器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压缩以获得解压缩消息,以及所述解压缩器根据所述解压缩消息获得对于所述信道组中的所选信道而发送的信令,
其中所述信道是物理信道。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令是确认(ACK)、否定确认(NAK)或者ACK和NAK两者。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校验器,对所述消息进行检错,以确定所述消息是否有误,并且其中,如果所述消息无误,则所述解压缩器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压缩。
51.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解码器,对所述消息进行解码以获得解码消息,并且其中,所述解压缩器对所述解码消息进行解压缩。
52.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中,对应于可用于数据传输的多个频率子带来定义所述多个信道。
5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包括:
获得包含用于一个信道组的信令的消息的模块,其中所述信道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其是从具有使用约束的多个信道中选出的,所述使用约束使得给定信道的使用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信道的使用;
基于所述信道约束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压缩以获得解压缩消息的模块;以及
根据所述解压缩消息获得对于所述信道组中的所选信道而发送的信令的模块,
其中所述信道是物理信道。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对所述消息进行检错以确定所述消息是否有误的模块,并且其中,如果所述消息无误,则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压缩。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对所述消息进行解码以获得解码消息的模块,并且其中,对所述解码消息进行解压缩。
CN200580043653.7A 2004-10-20 2005-10-20 使用信道约束的信令高效传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4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969,117 2004-10-20
US10/969,117 US7636328B2 (en) 2004-10-20 2004-10-20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signaling using channel constraints
PCT/US2005/038107 WO2006045099A1 (en) 2004-10-20 2005-10-20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signaling using channel constrai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4641A CN101084641A (zh) 2007-12-05
CN101084641B true CN101084641B (zh) 2014-07-30

Family

ID=35645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365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4641B (zh) 2004-10-20 2005-10-20 使用信道约束的信令高效传输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636328B2 (zh)
EP (1) EP1813046B1 (zh)
JP (1) JP4523040B2 (zh)
KR (1) KR100933127B1 (zh)
CN (1) CN101084641B (zh)
CA (1) CA2584991A1 (zh)
TW (1) TW200635273A (zh)
WO (1) WO20060450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5509B2 (en) 2000-09-13 2007-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method in an OFDM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9130810B2 (en) 2000-09-13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DM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9137822B2 (en) 2004-07-21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ignaling over access channel
US9148256B2 (en) 2004-07-21 2015-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ance based rank prediction for MIMO design
US9246560B2 (en) * 2005-03-10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and rate control in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54211B2 (en) 2005-03-11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feedback in multi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46892B2 (en) 2005-03-16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ructures for a quasi-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20972B2 (en) 2005-03-17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43305B2 (en) * 2005-03-1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61859B2 (en) * 2005-03-17 2016-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84870B2 (en) 2005-04-01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9036538B2 (en) 2005-04-19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design for single carrier FDMA systems
US9408220B2 (en) 2005-04-19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adaptive sectorization
US8879511B2 (en) 2005-10-27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gnment acknowledgement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65194B2 (en) 2005-10-27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signaling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11284B2 (en) 2005-05-31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 of supplemental assignments to decrement resources
US8462859B2 (en) 2005-06-01 2013-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here decoding apparatus
US8599945B2 (en) 2005-06-16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bust rank prediction for a MIMO system
US9179319B2 (en) 2005-06-16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ctoriz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US8885628B2 (en) * 2005-08-08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9209956B2 (en) 2005-08-22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gment sensitive scheduling
US20070041457A1 (en) 2005-08-22 2007-02-22 Tamer Kadou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tenna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44292B2 (en) 2005-08-24 2014-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36974B2 (en) 2005-08-30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and SDMA support
US20070070880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ication of a subgroup within a multiplexed message
US8582509B2 (en) 2005-10-27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frequency 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210651B2 (en) 2005-10-27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otstrap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25416B2 (en)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signaling channels for a reverse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45512B2 (en) 2005-10-27 2011-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frequency 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693405B2 (en) 2005-10-27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DMA resource management
US9225488B2 (en) *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
US9088384B2 (en) 2005-10-27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ymbo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72453B2 (en) 2005-10-27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ing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US8477684B2 (en) 2005-10-27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of control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44060B2 (en) * 2005-10-2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s
US8582548B2 (en) 2005-11-18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1980062A4 (en) 2006-01-05 2011-03-30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FER OF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11807B1 (ko) 2006-01-05 2012-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단말의 동기상태 관리방법
KR20070080552A (ko) 2006-02-07 2007-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응답 정보 전송 방법
WO2007078171A2 (en) 2006-01-05 2007-07-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12784B1 (ko) 2006-01-05 2009-08-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CN105515736A (zh) 2006-01-05 2016-04-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
AU2007203861B2 (en) 2006-01-05 2009-11-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831607B2 (en) 2006-01-05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verse link other sector communication
KR101265628B1 (ko) 2006-01-05 2013-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자원 스케줄링 방법
KR101216751B1 (ko) 2006-02-07 2012-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식별자를 이용한 충돌 회피 방법
KR101358469B1 (ko) 2006-02-07 2014-0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network) 안에서 상향(uplink)및 하향(downlink) 대역폭(bandwidth)의선택 및 신호 방법
KR101387475B1 (ko) 2006-03-22 2014-04-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네트워크 엔터티를 포함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EP1863215B1 (en) * 2006-05-29 2019-0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frequency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7916775B2 (en) * 2006-06-16 2011-03-29 Lg Electronics Inc. Encoding uplink acknowledgments to downlink transmissions
KR101369135B1 (ko) * 2006-06-21 2014-03-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멀티미디어 및 방송서비스의 품질보장 방법 및 그 단말
US8570956B2 (en) 2006-06-21 2013-10-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data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message separ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use with the same
WO2007148881A2 (en) 2006-06-21 2007-12-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supporting data re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70121513A (ko) 2006-06-21 2007-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상향 접속 방법
KR20070121505A (ko) * 2006-06-21 2007-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링크 재설정 방법
KR101321091B1 (ko) * 2006-07-07 2013-10-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의 기지국에서 단말을 그룹에 할당하는 방법 및맵 생성 방법
KR101344060B1 (ko) 2006-07-07 2014-0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EP2060137A1 (en) * 2006-09-06 2009-05-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and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929496B2 (en) * 2006-10-26 2011-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composite channel trees for resource assignments
WO2008071614A1 (en) * 2006-12-14 2008-06-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dressing available resources for hsdpa accesses
WO2008085811A2 (en) * 2007-01-04 2008-07-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WO2008085954A2 (en) 2007-01-05 2008-07-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Fast uplink response to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 without a dedicated uplink channel
US8718030B2 (en) * 2007-03-26 2014-05-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hannel tree operations
US20080259891A1 (en) * 2007-04-17 2008-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packet source acknowledgement
US9137821B2 (en) * 2007-05-02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signaling of resources on a control channel
US9084277B2 (en) 2007-05-04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 ACK allocation
EP2183862B1 (en) 2007-07-18 2018-04-1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Wireless network with simultaneous uplink transmission of independent data from multiple client stations
JP5350380B2 (ja) 2007-07-18 2013-11-27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複数のクライアント局に対する独立したデータを同時ダウンリンク伝送する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JP5041948B2 (ja) * 2007-09-28 2012-10-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017089B2 (ja) * 2007-12-27 2012-09-0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KR101253534B1 (ko) * 2008-02-19 2013-04-15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구성가능한 타임라인을 이용한 제어 정보의 송신
US8611261B2 (en) * 2008-06-24 2013-12-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for multiple ACK/NACK assignments
US8982889B2 (en) 2008-07-18 2015-03-1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reamble designs for sub-1GHz frequency bands
CN101330325B (zh) * 2008-07-29 2012-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道测量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US9077594B2 (en) 2009-07-23 2015-07-0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existence of a normal-rate physical layer and a low-rate physical lay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837524B2 (en) 2011-08-29 2014-09-1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oexistence of a normal-rate physical layer and a low-rate physical lay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543867B2 (en) 2010-04-02 2013-09-2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ement and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39129B (zh) * 2011-12-05 2016-09-2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调制信号的压缩/解压方法及压缩器/解压器
CA2885325C (en) 2012-09-21 2020-12-29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Multi-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629339B2 (ja) * 2015-10-30 2020-01-15 株式会社東芝 電池制御装置および電池システム
US10021222B2 (en) * 2015-11-04 2018-07-10 Cisco Technology, Inc. Bit-aligned header compression for CCN messages using dictionary
JP2023514920A (ja) * 2020-01-16 2023-04-12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イーサネットフレームの送信方法と送信装置、イーサネットフレームの受信方法と受信装置、デバイス及び媒体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000A (zh) * 2000-02-02 2001-10-31 Lg电子株式会社 分配公用分组信道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1777A (en) * 1997-09-18 2000-07-18 Cubic Video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ly adaptive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web streamer
EP1035677A1 (en) * 1999-03-10 2000-09-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de branch allocation for CDMA systems
MY141814A (en) 1999-05-20 2010-06-30 Interdigital Tech Corp Prioritization and flow control of data packing for a spread spectrum multiuser channel
DE60006700T2 (de) 2000-12-20 2004-09-3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ringerung der Signalisierungslast in Mobilkommunikationsnetzen
US7120134B2 (en) * 2001-02-15 2006-10-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verse link channel architectur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09702B2 (en) * 2001-03-28 2005-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ut-of-band transmission of broadcast service op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40270B2 (en) 2001-04-30 2007-07-0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ignaling message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298718B2 (en) * 2001-05-07 2007-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alloc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3060655A (ja) * 2001-08-15 2003-02-2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アクセス集中制御装置
US7385978B1 (en) * 2004-02-19 2008-06-1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multicast distribution
EP2014014A4 (en) * 2006-04-24 2011-11-30 Nokia Corp RELIABLE BROADCAST / MULTICAST IN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000A (zh) * 2000-02-02 2001-10-31 Lg电子株式会社 分配公用分组信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33127B1 (ko) 2009-12-21
JP4523040B2 (ja) 2010-08-11
US20060083183A1 (en) 2006-04-20
JP2008517567A (ja) 2008-05-22
KR20070067227A (ko) 2007-06-27
EP1813046A1 (en) 2007-08-01
CN101084641A (zh) 2007-12-05
WO2006045099A1 (en) 2006-04-27
TW200635273A (en) 2006-10-01
US7636328B2 (en) 2009-12-22
CA2584991A1 (en) 2006-04-27
EP1813046B1 (en)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4641B (zh) 使用信道约束的信令高效传输
CN101075859B (zh) 用于分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方法和装置及传输系统
US912520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using same
EP1798926B1 (en) A HARQ method and system
CA2574281C (en)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13322B2 (en) Efficient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6640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7672286B2 (en) Reverse-link structure for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714824B (zh) 通訊方法和裝置
KR20100048496A (ko) 이동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의 페이로드 크기결정장치 및 방법
WO2007003127A1 (fr) Procede de codage de canal de transmission de trafic hsdpa a porteuses multiples et appareil de codage associe
MX2007005753A (es) Esquema de peticion de repeticion automatica (arq) hibrido multimodo.
CN1902850A (zh) Arq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48454B (zh) 通信系统中的解码方法及解码装置、通信终端
CN109691006B (zh) 反馈应答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973507B (zh) 在正交频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广播服务数据的方法
CN101827400A (zh)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US7564828B2 (en) Power-efficient signaling for asymmetric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CN112188524B (zh) 一种增强无线自组网链路传输性能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853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0853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