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4618A - 制造多相电动机定子的方法及该方法制造的定子 - Google Patents

制造多相电动机定子的方法及该方法制造的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4618A
CN101084618A CNA2005800437972A CN200580043797A CN101084618A CN 101084618 A CN101084618 A CN 101084618A CN A2005800437972 A CNA2005800437972 A CN A2005800437972A CN 200580043797 A CN200580043797 A CN 200580043797A CN 101084618 A CN101084618 A CN 101084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recess
stator
radial slo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37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尼斯·埃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SAS
Publication of CN101084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4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6Embedding prefabricated windings in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H02K15/0435Wound windings
    • H02K15/0478Wave windings, undulated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作多相旋转电动机定子(1)的方法,包括片组(10);凹部(30);锯齿线圈(6),该线圈包括多个相绕组(70),每个绕组由至少一条连续导电线缆(60)形成,所述线缆配置在连续的槽内且包括在一系列凹部(30)内延伸的多条分支(71)和连接这些分支(71)的多个连接环节(72)。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步骤,在该步骤中,相绕组(70)线缆(60)同时布置在平衡盘(80)上且在同一过程中配置到槽内;和第二步骤,在该步骤中,平衡盘用来将线圈转移到片组(10)内或者用来形成定子(1)。

Description

制造多相电动机定子的方法及该方法制造的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制造诸如发电机或者机动车发电机/起动机的多相电动机定子的方法。
更确切地说,根据其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制造诸如发电机或者机动车发电机/起动机的多相电动机定子的方法,该定子包括被孔中心贯穿并且具有对称轴的金属片包;轴向穿过并且围绕该孔形成在金属片包内的凹部;和锯齿线圈,该线圈包括多个相绕组,每个相绕组由至少一条连续导电线缆形成,所述线缆形成一连串锯齿形,所述相绕组包括多条在一系列凹部内延伸的分支和多个连接这些分支的连接环节。
背景技术
生产这种类型定子的方法是已知的,特别是从专利文件FR2608334中可知。每个相绕组首先通过将线缆形成一连串锯齿形,然后放在插入工具上,最后用该工具插入金属片包的凹部内。插入一相一相地进行。
用这种方法形成的定子在金属片包的两侧上具有非常致密的线圈端部,它们对空气循环产生很高的阻力。另外,线圈端部不对称,线圈一个端部的轴向高度大于另一个线圈端部,这对于在这些引出线缆中冷却空气的循环也是不利的。
而且,凹部的填充率,就是说通常用铜制成的裸导体截面与凹部(其中安装凹部绝缘体,在凹部边缘和线缆之间起作用)完整截面之间的比率被限制在50%,原因是在将相绕组从插入工具转移到凹部过程中,分支在凹部内的定位不容易控制。
另外,将导电线缆插入凹部所需的力非常大。最后插入的相实际上必须压迫先前插入的相。该力没有良好地从一个相传递到另一个。在某些条件下,这可能损害产品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是缓解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方法,以及根据上述引言给予的上位限定,必要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至少第一步骤,在该步骤中,相绕组线缆同时设置在平衡盘(dummy rotor)上,且在同一操作中,形成锯齿形,所述平衡盘在径向外表面上具有多个径向槽,绕组分支设置在这些槽中;和第二步骤,在该步骤中,平衡盘用来将线圈转移到金属片包中或者用来形成定子。
根据第一实施例,可以通过将平衡盘设置在金属片包中心并且迫使绕组分支从内到外径向进入凹部来实施第二步骤。
在这种情况下,径向槽可以在规则地分布在平衡盘对称轴周围的各个径向平面内延伸,平衡盘还包括:多块设置在径向槽中的板;和在径向槽中从内向外径向移动所述板的器件,绕组分支在第一步骤中在所述板的径向外侧插入径向槽中,所述板在第二步骤中朝外径向移动,从而将径向槽内的分支转移到凹部内。
根据第二实施例,可以在第二步骤中通过将圆柱护套固定在平衡盘周围来形成定子。
具有优势的是,径向槽数量可以等于凹部数量。
优选地,每个径向槽圆周宽度相应于线缆截面,使得分支在槽中径向对齐。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方面,可以这样实施第一步骤:通过将绕组线缆设置在第一组连续径向槽中,从平衡盘的第一轴向侧到达相对于第一轴向侧的第二轴向侧,在平衡盘的第二轴向侧上折回线缆以形成连接环节,将线缆设置在与第一组径向槽并排的第二组连续径向槽中,从第二轴向侧到达第一轴向侧,在第一轴向侧上折回线缆以形成另一个连接环节,诸如这样,直到平衡盘的第一个完整环线制成和第一层线缆形成,所有的径向槽都被线缆的一条分支占据,然后以此方式制作一个或者更多其他环线从而在径向槽中形成一个或者更多其他线缆层。
优选每组径向槽可以包括的槽的数量等于用来在第一步骤中形成绕组的线缆数量。
根据绕组排序的第一示例,在第一层中,给定线缆的分支可以占据与该线缆特别对应的一批径向槽,在其他层或者其他多个层中,相同线缆的分支可以占据相同一批径向槽。
可替代地,在第一层中,给定线缆的分支可以占据对于该线缆特殊的一批径向槽,在至少一个其他层中,相同线缆的分支可以占据另一批径向槽。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另一批径向槽可以相对于所述的一批径向槽偏移一个槽。
根据绕组排序的另一个示例,在第一层中,给定线缆的分支可以占据对于该线缆特殊的第一批径向槽,在至少第二层中,相同线缆的分支可以占据不同于该第一批的第二批径向槽,且在至少第三层中,相同线缆的分支可以占据不同于该第一和第二批的第三批径向槽。
具有优势的是,在绕组的给定层中,相绕组线缆可以以相同排序设置在所有组的槽中。
可替代地,在第一层中,相绕组线缆可以以相同的第一给定排序设置在所有组的槽中,且在至少一个其他层中,该线缆可以以第二排序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绕组可以包括偶数条线缆,从第一排序中通过成对置换相邻线缆可以得到第二排序。
例如,以第一排序绕制的层数可以等于以第二排序绕制的层数。
根据绕组排序的另一个示例,在至少一层中,相绕组线缆可以以给定的第一排序设置在特定组的槽中并且以第二给定排序设置在其他组的槽中。
在变形中,用来在第一步骤中形成线圈的线缆可以在第一步骤之后被切断,通常在中部切断。
例如,可以通过绕制每条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偶数条线缆来实施第一步骤,在第一步骤之后,这些线缆通过将同一对中的入口端和同一对中的出口端彼此电连接来结合成对。
仍然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方面,在第一组径向槽和绕组排序中跟随第一组的第二组径向槽之间组成连接环节的线缆部分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环节,它们形成平坦簇,从第一组径向槽中引出,相对于平衡盘轴线倾斜,到达连接环节的轴向顶部;和相互平行的第二环节,它们形成平坦簇,从所述顶部延伸第一环节,到达第二组径向槽,相对于平衡盘轴线倾斜,使得第一和第二环节的簇在连接环节顶部的基本上三角形区域内相互重叠。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环节可以在三角形重叠区域内在第一环节的径向外侧延伸。
具有优势的是,给定层的三角形重叠区域可以插入前面层的三角形重叠区域之间,且丝毫不与它们重叠。
另外,定子的凹部圆周宽度相应于线缆截面,所有分支在相同凹部内对齐。
仍旧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方面,可以通过将至少某些分支截面变形而将分支锁定在凹部内。
在这种情况下,分支截面变形操作可以在将分支插入平衡盘径向槽之后和/或将分支插入定子凹部之后实施。
最后,线缆可以具有圆形截面。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多相旋转电动机诸如发电机或者机动车发电机/起动机的定子,该定子包括:被孔中心贯穿且具有对称轴的金属片包;凹部,其轴向穿过并且围绕该孔形成在金属片包中且每个具有径向分布在几个高度上的多个接收位置;和锯齿线圈,该线圈包括多个相绕组,每个绕组由至少一条连续导电线缆形成,所述线缆形成一连串锯齿,所述锯齿包括多条设置在一系列凹部内的接收位置的分支和连接这些分支的多个连接环节,其特征在于,每条线缆以螺线形围绕该孔绕制并且形成几个环线,每个环线相应于孔的一圈,同一环线中的分支都设置在相同高度上的接收位置。
具有优势的是,线圈可以绕制成使得绕组线缆穿过第一组连续凹部,从定子第一轴向侧到达相对于第一轴向侧的第二轴向侧,然后在定子第二轴向侧上折回以形成连接环节,然后穿入与第一组凹部并排的第二组连续凹部,从第二轴向侧到达第一轴向侧,然后在第一轴向侧上折回以形成另一个连接环节,诸如这样完成组成第一层的定子的完整的第一环线,第一层的分支占据全部凹部的径向外部接收位置,线缆以相同方式绕制一个或者更多其他环线并且组成一层或者更多其他层,这些层的分支在凹部内占据径向更内部的接收位置。
优选地,在第一组凹部和绕组排序中跟随第一组凹部的第二组凹部之间组成连接环节的线缆部分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环节,该环节形成平坦簇,从第一组凹部引出,相对于定子轴线倾斜,到达连接环节轴向顶部;和相互平行的第二环节,该环节形成平坦簇,从所述顶部延伸第一环节,到达第二组凹部,相对于定子轴线倾斜,使得第一和第二环节的簇在连接环节顶部的基本上三角形区域内相互重叠。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环节可以在三角形重叠区域内在第一环节的径向外侧延伸。
另外,给定层的三角形重叠区域可以插入以前层的三角形重叠区域之间,且丝毫不与它们重叠。
具有优势的是,从给定凹部的相同端部引出的第一和/或第二环节可以在凹部的圆周侧形成径向对齐,或者在凹部的两个圆周侧上以V字形成两条径向对齐。
根据为了获得通风的线圈端部的第一变形,连接第一组凹部与第二组凹部的连接环节相对较长,使得它们的第一和第二环节相互分开并且在它们之间限定多个径向空气通道。
根据为了获得紧凑线圈端部的第二变形,连接第一组凹部与第二组凹部的连接环节相对较短,使得它们的第一和第二环节相互邻接或者相互仅略微分开。
而且,定子凹部圆周宽度相应于线缆截面,所有分支在相同凹部内对齐。
根据另一方面,可以将至少某些分支截面变形来将分支锁定在凹部内。
最后,线缆可以具有圆形截面。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且通过指示而绝非限制的方式,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势将从以下给出的说明中清楚地显现,其中:
图1是形成一连串锯齿的相绕组线缆展开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定子局部视图,示出垂直于对称轴的平面截面;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定子侧视图;
图4A是用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衡盘透视图,描述了第一步骤结束,当相绕组已经缠绕在径向槽中;
图4B是在第二步骤开始时,设置在金属片包中心的图4A中的平衡盘沿径向方向的视图;
图5A是图3中定子一个端部的简化透视图,示出了从同一个凹部引出的连接环节布置,该图的右手部分示出相对较长且能实现如图5C右手部分所示的通风线圈端部的环节,该图的左手部分示出了相对较短且能实现如图5C左手部分所示的紧凑线圈端部的环节;
图5B是图5A中箭头VB方向的径向视图;
图5C是定子线圈端部的径向视图,该图的左手部分示出了环节的第一配置,其中这些环节实际上邻接,右手部分示出环节的第二配置,其中这些环节相互分开;
图6是类似于图2的视图,示出了定子凹部内线缆的变形;
图7是图4A和4B中的平衡盘轴向截面的半剖视图;
图8是沿图7中的箭头VIII方向观察,在垂直于平衡盘对称轴的平面内,图7中的平衡盘截面的半剖视图;
图9A至9F是图4A和4B中平衡盘上相绕组线缆不同绕组排序的展开示意图,相应于本发明的不同变形实施例,每条线示出了一层绕组的绕组排序,该层在定子凹部内的最后位置(细节图A),和该层在平衡盘槽中的位置(细节图B),细节图C总结了相线在凹部内的分布,图9A至9F每一幅被切成4块(9A1至9A4,9B1至9B4,等),在a至f边界终端的环节延伸到相邻块的点a’至f’(例如,9A1块中的环节延伸到9A2,而9A3块的环节延伸到9A4);
图10A和10B是示出根据图9A至9F的排序缠绕的绕组连续两层的连接环节展开形式的各圆周位置的概括图;
图11是配合在定子中的绕组部分径向截面示意图,示出可以改变线圈端部的倾斜度;
图12是示出在图13至17的设备上实现线缆交叉的装置的概括图;
图13是在第一步骤中在平衡盘上缠绕相绕组线缆所用的设备的总体图;
图14是图13中设备的前透视图,未示出调节平衡盘的器件;
图15是图13中设备的纵向截面图,沿着图13中箭头XV方向观察,示出平衡盘位于线缆引导器件中心,被运动器件抓握;
图16是图14中线缆引导器件一部分的放大视图,沿着前纵向方向观察;
图17是线缆引导器件的截面图,沿着图14中箭头XVII方向观察;
图18A至18G是图13中特定元件的局部示意图,图示了将相绕组线缆绕制在平衡盘上的排序的一部分;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获得的定子局部分解截面图,沿着垂直于定子对称轴的平面观察;和
图20是图19中定子轴向截面视图,示出护套和平衡盘组装在一起。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法的目的是制造多相电动机定子1,更特别是发电机或者机动车发电机/起动机定子。
定子1包括:环形金属片包10,中心被孔12贯穿,并且具有轴向对称轴13;轴向凹部30,该凹部设置在金属片包10内,围绕孔12规则分布;和锯齿线圈6(图2和3)。
凹部30被称为齿的轴向肋35彼此分开。
这些凹部30轴向恰好穿过金属片包10,因为它们在金属片包10的全部轴向长度上延伸并且在其轴向两个相对端部开放。
线圈6包括多个相绕组70,每个绕组典型地包括至少一条连续导电线缆60(图1)。线缆例如具有覆盖诸如任何直径釉质绝缘体的铜制成的截面,典型地介于1.5和2.12mm之间。
如图2所示,凹部绝缘体以已知的方式插入线缆和凹部边缘之间。
线缆60形成一连串锯齿61,如图1所示,使得每个相绕组70包括一连串分支71,基本上为直线,彼此平行设置,通过连接环节72连接。更确切地说,每个分支71具有一个端部,该端部通过连接环节72连接到位于同一侧的前一条分支71端部;和相对的端部,该端部通过另一个连接环节连接到位于同一侧的后一个分支的端部。
每个凹部30为在几个层上径向分段的侧向分支71提供多个接收位置36。(图2)
每个绕组70设置在定子上,使得侧向分支71设置在定子1中一系列凹部30内的接收位置36上,连接环节72在定子1的第一和第二轴向侧分别形成线圈端部40和40’。
凹部30通常分成几个系列,每个系列单独与给定绕组70关联并且单独接收绕组分支。相同系列内的凹部70规则地分布在定子1周围,与不同绕组关联的各系列凹部30的位置通过从彼此角偏移一个凹部而形成,如图9A所示。
但是,在特定情况下,相同相绕组可以分布在两个系列凹部内,如以下所述。
每个绕组70的线缆或者多条线缆60各自以螺线形绕制在孔12周围从而形成几个环线73,每个环线相应于孔12的一圈。这些环线73与定子的对称轴13同轴。
不同线缆60的环线73以预定排序叠加在一起,并且以同心方式设置在凹部30内,首先插入的环线73径向设置在外侧,最后插入的环线73径向设置在金属片包10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该方法包括至少第一步骤,在该步骤中,相绕组70的线缆60同时设置在平衡盘80上,并且在该相同操作中,形成锯齿形;和第二步骤,在该步骤中,平衡盘80用来将绕组6转移到金属片包10内(第一实施例)或者用于形成定子1(第二实施例)。
平衡盘以及将相绕组线缆插入平衡盘的方法说明
在两个实施例中,使用了基本上圆柱形平衡盘80,该平衡盘具有位于径向外表面85上的多个径向槽84,绕组70的分支71设置在这些槽中(图7和8)。
径向槽84数量等于凹部80的数量,并且规则地分布在平衡盘80周围。它们延伸过平衡盘的全部长度并且在平衡盘80的两个轴向端部径向向外开放。
而且,每个径向槽80的圆周宽度相应于线缆的横截面,使得分支70全部在槽84内径向对齐并且占据径向分布在几个高度上的多个径向位置。
第一步骤通过绕线设备90来实施,该绕线设备将在后面说明,根据绕组排序,在图9A至9F中图示了几种变形,将不同绕组70的线缆60同时设置在第一组连续径向槽84内,从平衡盘80的第一轴向侧到达相对于第一轴向侧的第二轴向侧,将线缆60在平衡盘80的第二轴向侧折回以形成连接环节72,将线缆60设置在与第一组槽并排的第二组连续径向槽84内,从第二轴向侧到达第一轴向侧,将线缆60在第一轴向侧折回以形成另一个连接环节72,这样直到平衡盘80完整的第一环线形成并且形成第一层线缆60。
所有的径向槽84然后被线缆60的分支71占据,该分支占据槽最内侧的径向位置(第一线,图9A至9F内的细节B)。
然后一个或者多个其他环线以相同方式形成从而在径向槽84内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其他线缆60层。
在每个附加的环线,分支71被插入到每个槽84内,占据紧邻前一环线插入的分支71外侧的径向位置(见最后那条线,图9A至9F内的细节图B).
因此,形成与槽84内的径向位置数量相同的环线。
从图9A至9F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组径向槽84包括许多槽,数量等于用来实施绕线操作的线缆数量,该数量可以等于相绕组70的数量或者不等,以下将可以看出。
绕组排序的第一示例(图9A)
图9A相应于这样的实施例,其中6条线缆用来产生线圈,径向槽具有6个径向位置,绕线操作绕制6个环线,并且这样形成的定子包括6个相绕组,每个绕组有6个环线,表示为x,u,z,w,y和v(每相1条线缆)。相绕组线缆的入口62表示为x1,u1,z1,w1,y1和v1,它们各自的出口63为x2,u2,z2,w2,y2和v2。
绕组排序是这样的,径向槽84分成几批(set),它们单独与一个绕组70关联(见细节图A和C)。
这样,在第一层中,给定相绕组70的分支71占据一批径向槽84,该批径向槽对于该绕组是特殊的,在其他层中,相同相绕组的分支71占据相同一批的径向槽84。
为此,相绕组70的线缆60以相同排序设置在线圈6的给定层的全部组槽84中,并且该排序在线圈6的全部层内相同。
与给定相绕组70关联的槽84规则地分布在平衡盘周围并且被6个槽(例如槽1、7、13、19等)隔开。
绕组排序的第二示例(图9B)
图9B也相应于这样的实施例,其中6条线缆用来产生线圈,径向槽具有6个径向位置,绕线操作绕制6个环线,这样形成的定子包括6个相绕组,每个绕组有6个环线(每相1条线缆)。
在图9B所示的示例实施例中,同一相绕组70的分支71分布在两批径向槽84内。
更确切地说,在第一个四层中,给定相绕组70的分支71占据第一批径向槽,该批槽对于该绕组是特殊的,在最后两层中,相同相绕组70的分支71占据另外一批径向槽。
该另外一批径向槽84在这里相对于所述第一批径向槽朝向图9B的右方偏移一个槽。这种偏移还可以是朝向左方偏移一个槽。
图9B中的绕组排序产生的相绕组70中流过的电流相对于图9A中的绕组排序产生的相绕组70中流过的电流不同相。
绕组排序的第三示例(图9C)
图9C也相应于这样的示例实施例,其中用6条线缆来产生线圈,径向槽具有6个径向位置,绕线操作形成6个环线,这样形成的定子包括6个相绕组,每个绕组有6个环线(每相1条线缆)。
在图9C所示的示例中,相绕组70的分支71分布在三批径向槽84内。
因此,在第一个两层中,给定相绕组的分支71占据第一批径向槽84,该批槽对于该绕组是特殊的,在随后的两层中,相同相绕组70的分支71占据第二批径向槽84,该第二批槽不同于第一批,而且在最后两层中,相同相绕组70的分支71占据第三批径向槽,该第三批槽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批。
第二批槽相对于第一批朝图9C的右方偏移一个槽,且第三批槽相对于第二批朝图9C的右方偏移一个槽。
以图9C中的绕组排序形成的相绕组70中流过的电流相对于以图9A和图9B中的绕组排序形成的相绕组70中流过的电流不同相。
绕组排序的第四示例(图9D)
图9D还相应于这样的实施例,其中用6条线缆来产生线圈,径向槽有6个径向位置,绕线操作形成6个环线。
在图9D所示的绕组排序中,相绕组线缆以给定相同的第一排序在所有组槽中绕制第一个三层,且以第二排序绕制其他三层。
通过将线缆分布成几个相互邻接的线缆对,并且在第三和第四层之间(点2a、b2、c2、d2、e2、f2)成对置换邻接的线缆,从而从第一排序得到所述第二排序。
由于根据第一排序绕制的层数等于根据第二排序绕制的层数,得到了具有3个6环线相绕组的定子,每个环线包括两条平行线缆。
这是因为一对中的第一线缆的分支71在第一个3层中设置在第一批径向槽84内,而在第二个3层中设置在第二批径向槽84内,该第二批槽较之第一批偏移一个槽。
相同一对中的第二线缆的分支71在第一个3层中设置在第二批径向槽84内,而在最后3层中设置在第一批径向槽84内。
因此,第一和第二线缆中流过同相电流,因此组成带有两条平行线缆的同一个相绕组。
这两条线缆的各入口端彼此电连接,出口端也是这样。
图9D中的绕组排序可以包括像参照图9C说明的那样偏移一个槽。绕组排序的第五示例(图9E)
图9E仍旧相应于这样的示例,其中6条线缆用来产生线圈,径向槽有6个径向位置,绕线操作形成6个环线。
在图9E中所示的绕组排序中,相绕组70的线缆60在第三和第四层之间,在第一步骤之后从中部切断。
线缆60的第一半包括第一端部(入口或者出口x1,u1,z2,w2,y1,v1)并且在对应于相应相绕组特殊的一批径向槽内,在第一个3层上延伸到第二端部(入口或者出口a21,b21,c21,d21,e21,f21)。
线缆60的第二半包括第三端部(入口或者出口a22,b22,c22,d22,e22,f22)并且在与线缆第一半相同的一批径向槽内在最后3层上延伸到第二出口端。
当线缆60切断时形成第二和第三端部。
为了有利于切断,绕制时在第三和第四层之间用线缆60形成环,该环然后被切断。
最后,属于从相同线缆分出的两半线缆的第一和第三端部电连接,并且属于从相同线缆分出的两半线缆的第二和第三端部电连接。
以此方式形成6个相绕组70,每个绕组3个环线,每环线两条平行线缆。
绕组排序的第6示例(图9F)
和前面一样,图9F相应于这样的实施例,其中6条线缆用来产生线圈,径向槽有6个径向位置,绕线操作形成6个环线。
图9F中所示的绕组排序结合了图9D和9E中的特定特征排序。
如图9E中的变形实施例,每条线缆在第三和第四层之间切断。
另外,占据第一个3层的第一半线缆成对分布并且在第二层的中部进行成对交叉。
类似地,占据最后3层的第二半线缆在第5层中部进行成对交叉,第二半线缆和第一半线缆一样分布在相同的对中,使得每条线缆返回到初始位置。
最后,相同的一对中的两条线缆的两个第一端部和相同的一对中的两条线缆的两个第三端部电连接,就是说四个端部全部彼此连接。类似地,相同的一对中的两条线缆的两个第二端部和相同的一对中的两条线缆的两个第四端部电连接,就是说,四个端部再次全部彼此连接。
得到了3个3环线相绕组,每一环线包括4条平行线缆。
图9A、9B、9C和9E中的绕组排序可以获得偏移30°的6个相绕组,能够以星形或者三角形连接成3个。
图9D和图9F中的绕组排序可以获得偏移60°的3个相绕组,可以以星形或者三角形连接。
连接环节72的形成及布置
根据图10A/B和图9A至9F所示本发明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绕组排序中,在第一组径向槽84和跟随第一组的第二组径向槽之间组成连接环节72的线缆60部分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环节721,该环节形成平坦簇,其从第一组径向槽84引出,相对于平衡盘80轴向倾斜,到达连接环节72的轴向顶部723;和彼此平行的第二环节722,该环节形成平坦簇,其从所述顶部723延伸第一环节721,相对于平衡盘80轴向倾斜,到达第二组径向槽84,使得第一和第二环节721/722的簇在连接环节72顶部的基本上三角区域724内彼此重叠。
这些平坦簇在与平衡盘的对称轴同轴的圆柱体的扇面(sector)内延伸。
每一个平坦簇还可以在基本上垂直于环节(对于第一环节721)引出的槽的平面内延伸,或者在垂直于环节(对于第二环节722)导向的槽的平面内延伸。
图10A/B描述了将多条线缆60绕制在平衡盘80上的排序中的头两个环线,例如将图9A至9F的示例实施例中的6条线缆绕制时。线缆60没有单独示出,而是以围绕平衡盘展开成锯齿形带的形式示出,该带表示线缆路径。因此,这样表示线缆60是同时绕制的并且在整个绕线操作中在平坦簇中保持彼此平行,如从图9A至9F可以看出。带的每个标数字的垂直部分相应于该带穿过一组径向槽的通道。
从图10A中可以看出,是从线缆的入口向左进行绕线。将第一组槽84连接到第二组槽84的连接环节72的第一环节721取向向下并且从槽84的出口朝向图10A中的左方。然后线缆60折回同时保持彼此平行,都位于相同的一侧,倾斜向上且朝着图10A的左方延伸到第二组槽。线缆的全部折回部形成轴向顶部723,用来形成定子线圈端部的轴向端部,该顶部大约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组径向槽84之间,使得相同线缆的第一和第二环节721和722相对于图10A中表示的穿过线缆折回部的垂直通道对称。
从图9A至9F可以看出,位于右方最远处的线缆的第二环节722与全部其他线缆的第一环节721重叠,就是说,6条线缆形成的绕组中的5条。位于其紧邻的左方的线缆第二环节722与位于左方的全部线缆的第一环节721重叠,就是说如果绕组用6条线缆形成,与4条重叠。位于最右方的线缆第二环节722不与其他线缆的第一环节721重叠。
因此连接环节72可以分成3个区。重叠区724具有双层厚度,为等腰三角形,其轴向顶部723形成一条边,相对于该边的顶点指向径向槽。在重叠区724两侧是具有单层厚度(1条线缆)的两个侧向区725,基本上是三角形,在重叠区的一侧和径向槽84组之间延伸。
应当注意,将槽组1和2分开的连接环节72和将槽组3和4(见图1 0A)分开的连接环节被三角形空白空间726分开。
将其他槽组分开的其他连接环节72以上述相同方式形成。
从图10B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给定层的三角形重叠区724在连接环节72之间留下的空白空间726内插入以前层的三角形重叠区724之间,但是丝毫不与它们重叠。
另外,第二层连接环节72的侧向区725与第一层连接环节的侧向区725重叠,从图10B中可以看出。
如果线圈包括偶数层,则用来形成定子1线圈端部的线圈部分的径向厚度在平衡盘80周围全都是均匀的。
另一方面,如果线圈包括奇数层,则用来形成定子1线圈端部的线圈部分具有局部径向突起。
应当注意,连续层的重叠区域724的各种布置是通过沿着一个方向然后沿着相反方向交替绕制各层而形成的,从图9A至9F可以看出来。这是因为从图9A中看出第一层从线缆的入口向左绕制,而第二层向右绕制,第三层向左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应当注意第二环节722在三角重叠区724内沿着第一环节721的径向外侧延伸,并且这在全部层的全部连接环节72上都是。
定子的第一实施例
从图4A、7和8中可以看出,在该实施例中平衡盘80包括:圆柱形部分88,该部分限定径向外表面85,径向槽84就形成在该外表面上;多块板86,设置在径向槽84里;和器件87,其在径向槽84内从内向外径向移动板86。
在第一步骤中,板86设置在径向槽84的底部,绕组70的分支71插入这些径向槽84内,位于板86的径向外侧,从图7的左手半部可以看出。
在第二步骤中,通过将插入工具80设置在金属片包10的中心,使得每个径向槽84位于相对凹部30,将分支71径向从内向外迫入凹部30,从而实施将绕组70插入到定子内的凹部30内(图4)。
为此,板86被器件87径向向外移动(见图7的右手半部,该图示出了基本上位于中途的带板86的平衡盘)。
如图7所示,每块板86在径向平面内相对于平衡盘80的轴线延伸,并且包括啮合在其中一个径向槽84内的中心部分861;和轴向延伸圆柱部分88两侧中心部分861的两个端部部分862。
板86的端部部分862被锥形边863限定在径向内侧上,使得不同板的锥形边863在圆柱部分88的每个侧部限定中空截头锥形864,朝向所述圆柱部分88汇合,与平衡盘88的对称轴同轴。
移动板86的器件87包括两个位于截头锥形内的推块(pusher)871,能够沿着平衡盘80的对称轴移动;和径向移动所述推块871的促动器872。
推块871形状与中空截头锥形864的形状配合。
促动器872典型包括护套,每个护套设置有轴向移动杆,推块固定在这些杆上。护套能移动所述杆从而将推块871轴向靠着形成中空截头锥形864的锥形边863,这些推块因此沿着朝向外侧的分开方向促动板86。推块和板的移动通过比较图7的左右半部可以看出来。
板86的中心部分861然后推动侧向分支71进入凹部30,所有相绕组70因此通过单个操作配合在定子1内。
在该实施例中,在全部各种步骤中尤其良好地控制分支71的平行性。这些分支在插入工具80的径向槽84内保持平行,然后在工具向凹部30的转移过程中保持平行。
而且,能够分开板86的促动器872被偏移并且不再位于工具80的中心。这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定子的尺寸倾向于减小。
另外,环线的径向插入使得插入过程中无扭转地配合环线,使得它们在在插入结束后就不会变形。
最后,为平衡盘80设置中心轴89,该轴固定到圆柱部分88,轴向延伸超过板86。该中心轴89用来引导推块871。
定子的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9和20所示,在第二步骤中,通过将圆柱护套20固定在平衡盘80周围形成定子1,平衡盘变成组成定子1的元件。
圆柱护套20轴向长度等于平衡盘的轴向长度,并且内径略微小于平衡盘80的外径。
从图20中可以看出,平衡盘80具有大概圆柱形,全部轴向高度具有恒定外径,并且被组成金属片包10的孔12的圆柱孔轴向贯穿,用于它们的部件的径向槽84组成金属片包10的凹部30。
径向槽84实际上延伸过平衡盘的全部径向厚度,从径向外表面到径向内表面限定孔12。这些槽在内侧被分割件闭合,该分割件与平衡盘80的径向厚度相比较薄,并且在外侧被护套20闭合。
在第二实施例中,平衡盘不带任何可动板86,分支71完全填充槽84,到达在内侧闭合这些槽的分割件。
护套20通过热膨胀设置在平衡盘80周围,该护套20首先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得其内径变得大于平衡盘80的外径,然后护套20被轴向套在平衡盘80周围,最后护套20冷却,这样导致护套由于护套20内径减小而约束在平衡盘80上。
护套20内径经过选择,使得平衡盘和护套之间的连接特别牢固。
根据变形实施例,加热护套的步骤被冷却平衡盘80的步骤取代,从而减小平衡盘外径足以使其能套在护套20上。
在平衡盘上绕制相绕组线缆的设备
从图13可以看出,该设备主要包括框架92;用来以线圈形式存放线缆60的线盒(magazine)92;从线盒92将线缆60引导到绕线站94的器件93;将平衡盘70轴向移动到绕线站94的器件95;和在存放区域97和绕线站94之间转移平衡盘80的处理器件96。
从图14、16和17中可以看出,引导器件94包括:垂直支撑盘931,该盘刚性固定在框架91上;前盘932,该盘具有半环形,刚性固定到支撑盘的前侧;固定导臂933,该导臂从前盘932顶边以圆弧形径向延伸;和径向引导管934,该管安装成跟随导臂933在前盘上径向滑动。
绕线站94位于前盘932中心,其圆弧形边缘向上弯并且以轴线X-X’为中心。
每条线缆60从线盒92延伸到一条导臂933的外端部,然后径向沿着该臂到达关联的管934,然后沿着该管内侧径向到达绕线站94(图16)。
每条导臂933带有在线缆60相对侧部对齐的辊子G,从而平直该线缆并且使其成直线(图16);和器件B,用于允许线缆60径向朝向前盘932中心移动,同时阻止线缆60沿着相反方向移动。
引导器件93还包括(图17)器件935,该器件同时移动全部管934,对于每条管934,这些器件包括平行于轴线X-X’且穿过前盘的旋转轴A;前齿轮PV,该齿轮安装成在前盘上围绕轴A旋转并且与设置在管934(仍见图16)上的外螺纹啮合;和后齿轮PR,该齿轮固定到相对于前齿轮PV的旋转轴A的一个端部。这些器件还包括呈轴线X-X’的圆弧形的驱动构件C,该构件能围绕轴线X-X’相对于前盘932旋转并且具有与全部后齿轮PR啮合的内齿;和马达M,该马达通过设置在其径向外表面上的外齿驱动构件C旋转。
马达M驱动构件C围绕轴线X-X’沿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然后构件C驱动前齿轮PV相对于前盘旋转,这样导致引导管934根据构件C的旋转方向朝内或者朝外径向移动。
引导器件93还包括(图17)器件936,用于夯实(tamp)平衡盘80槽内的线缆。这些器件936包括:径向板L,这些板安装成能够在前盘932上径向移动,每块板与引导管934关联;和引导盘PG,该盘垂直于轴线X-X’,安装成能够在支撑盘931上围绕轴线X-X’旋转。
引导盘PG带有多个弓形槽FA,该槽形成凸轮,啮合凸耳(lug)E在该凸轮中固定到径向板L,盘PG旋转导致凸耳E沿着槽移动和板L径向移动。
引导盘PG在后侧带有位于圆环N弧线上的肋,该肋带有与带齿的轮RD啮合的外齿,该轮通过辅助的带齿的轮RA而被促动器AC驱动旋转。
从图14中可以看出,线盒92包括多个带水平轴的线圈921,这些线圈安装在围绕各自的垂直轴旋转的支架922上,线缆从线圈921在引导器件93的每一侧延伸到设置成两列的回转滑轮923,然后到达引导器件93的径向导臂933。
移动平衡盘80的器件95包括:前单元951和后单元952,在图15中可以看到,设置在引导器件93的两个相对轴向侧部;和器件953/953’,用于轴向移动前后单元951和952。
在绕线站94,平衡盘80设置成使得其中心轴89沿着轴线X-X’对准。
前单元951包括主体954和头部955,该头部围绕轴线X-X’相对于主体954自由旋转,该头部955能够抓握平衡盘80中心轴89的一个端部并且包括将线缆60自由端64固定在预定角度锁定位置的器件。这些锁定位置围绕头部955分布,从而能够通过头部955的旋转与引导管934径向排齐(line)。
后单元952包括主体954’;能够抓握相对于前单元的中心轴89的端部的头部955’;和用来驱动所述头部955’围绕轴线X-X’相对于主体954’旋转的器件956。
用来移动前单元的器件953是可分离的,因此,一旦两个头部955/955’抓握平衡盘80,可以使用用来移动后单元952的器件953以单一零件移动由两个头部955/955’和平衡盘80形成的组件做轴向平移,和使用用来驱动头部955’旋转的器件956移动它们围绕轴线X-X’旋转。
处理器件96能够在存放区97抓握待绕线的平衡盘80,并且将其移动到该区和位于绕线站前方紧邻位置的抓握位置之间,平衡盘的取向使得其中心轴89沿着轴线X-X’延伸。前后单元951和952在该位置抓握平衡盘。
一旦平衡盘80绕线结束,前单元951和后单元952再次将平衡盘80定位在抓握位置,并且处理器件进行抓握从而在前单元951和后单元952将平衡盘80释放后将其转移到存放区97。
设备的所有元件由计算机(未示出)控制。
现在将参照图18A至18G说明在平衡盘80上绕制线缆60的循环。
在开始位置,平衡盘80的中心轴89两端部锁定在前后单元951和952的头部955/955’,并且平衡盘80处于抓握位置。线缆60的自由端64径向突出超过引导管933。
然后平衡盘80和两个头部955/955’轴向朝后移动,并且适当取向使得前单元951的头部955可以抓握线缆60的自由端64。
然后到达图18A中实线所示的位置。绕组排序在该点正常开始。
平衡盘80首先向前轴向移动到图18A虚线所示位置,引导管934与此同时带着线缆60径向向内移动,行程长度相当于平衡盘80的移动。这些联合移动的结果是分支71轴向设置在第一组径向槽84的底部。
引导管934然后径向抬高(图18B中的实线),然后再次带着线缆60向内移动从而产生在第一组径向槽84和第二组之间延伸的连接环节72。在管934向内移动过程中,平衡盘80围绕轴线X-X’旋转并且同时发生向前的短平移(形成第一环节721)然后向后短平移(形成第二环节722)。这就是图18B中虚线所示的情形。引导管934然后设置成相对于第二组径向槽84。
引导管934然后径向抬高(图18C中的实线)相应于分支71的长度,然后再次带着线缆60向内移动,从而产生设置在第二组径向槽84内的分支。在管934向内移动过程中,平衡盘80发生向后平移。这就是图18C中虚线所示的情形。
引导管934然后径向抬高(图18D中的实线)相应于第二组径向槽和第三组径向槽之间的连接环节72的长度,然后再次带着线缆60向内移动,从而产生这些连接环节72。在管934向内移动过程中,平衡盘80发生围绕轴线X-X’的旋转并且同时发生向后短平移(形成第一环节721)然后发生向后短平移(形成第二环节722)。这些连接环节72设置在图18B的步骤中形成的连接环节72的相对侧。这就是图18D中虚线所示的情形。引导管934然后设置成相对于第三组径向槽84。
图18E至18G图示了以下步骤,能够将分支71设置在第三组径向槽84内,从而产生在第三和第四组槽84之间延伸的连接环节72,并且将分支71设置在第四组槽84内。这些操作根据相对于图18A至18C说明的程序实施。
绕线操作以相同方式继续,直到形成平衡盘80的完整环线且形成第一层线缆。
其他层以相同方式形成。
如果希望从一层到另一层时将绕线方向反向,如图9A至9F所示的绕组排序示例一样,需要将平衡盘80沿着一个方向翻转从而形成第一层且在相反的方向翻转从而形成第二层。
在两个连续层之间偏移径向槽(见图9B,在第四和第五层之间)可以利用上述设备容易地实现,并且很容易理解。
还可以将该设备编程从而在绕组预定点产生环,例如在两层之间,这些环用于切断以产生新的入口和新的出口(例如见图9E)。为此,需要将设备编程,通过在该步骤中提供更长的转子的轴向移动而在第一层的最后一组槽和下一层的第一组槽之间产生延长的连接环节72。然后,这些环可以方便地切断。
为了实现将线缆置换为图9D(第三层)和9F(第二和第四层)所示的线缆对,必须将前盘932设置为分成两部分,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如图12示意性地表示。
在用于绕制6条线缆的设备的情况下,第一部分刚性固定到支撑盘931并且携带导臂933和与第一、三和五条线缆关联的引导管934,这些线缆以它们围绕绕线站94设置的顺序被标号。
第二部分能够围绕轴线X-X’相对于第一部分旋转并且携带导臂933和与第二、四和六条线缆关联的引导管934。第二部分的移动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其轴驱动带齿的轮的马达来实现,所述带齿的轮与设置在第二部分上的齿啮合。
第二部分的移动可以将第一条线缆带入第二条和第四条线缆之间,将第三条线缆带入第四条和第六条线缆之间,将第五条线缆带到第六条线缆外侧,因此实现了要求的成对置换。
将线缆分支锁定在金属片包的凹部内
这种锁定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技术来实现。
根据第一变形实施例,通过将至少一些分支71的截面变形来将分支71锁定在凹部30内。
在每个凹部内,这种变形作用在至少位于径向最外侧位置的分支71上,就是说最靠近凹部开口的位置,从而将其他分支锁定在凹部内侧。这种变形可以还作用在凹部内的其他分支上。
变形的分支71靠接凹部30的两个相对壁。
分支71截面变形操作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实施。
1)在把全部分支插入金属片包凹部内之后,通过用板压迫每个凹部最内侧的分支。
2)在把全部分支插入平衡盘的径向槽内之后,通过用绕线设备90的压紧器件936的板L压迫每个径向槽最外侧的分支。
3)在把每一层设置在平衡盘的径向槽内之后,通过用绕线设备90的压紧器件936的板L压迫设置在每个径向槽内的最后的分支。然后获得图6所示的这种情形。
4)通过结合上述方法,并且在把每个层设置在平衡盘的径向槽内之后和在把金属片包的凹部内的分支转移之后影响压紧。
应当注意,根据定子第一实施例,平衡盘槽内的分支变形无法防止这些分支转移到金属片包的凹部内,促动器施加的用来移动平衡盘80的板86的力非常大并且大大抵消了在径向槽侧部压迫分支71所产生的阻力。
通过将线缆截面变形来将分支锁定在凹部内具有增大凹部填充系数的优势。
根据第二变形实施例,通过将每个齿35的内边缘(齿根)在沿着齿根同轴分布的多个点处变形或者沿着齿根全部轴向长度变形来实现将分支锁定在凹部内。
根据第三变形实施例,在将线缆插入凹部后通过用树脂灌注(impregnate)线缆来实现将分支锁定在凹部内。
可以结合上述三种变形实施例并且例如实现线缆截面变形从而增大凹部填充系数和通过灌注来锁定。
根据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定子特征
这些定子具有的优势简述如下。
这种定子包括锯齿线圈6,该线圈包括多个相绕组,每个由导电线缆60或者几条平行的线缆60形成。这些线缆是连续的,这意味着它们不是包括几段端部到端部焊接的长度。另一方面,当相绕组包括几条平行线缆60时,这些线缆的入口端通过焊接接合并且这些线缆的出口端通过焊接接合。
每条线缆60以螺线形围绕金属片包10的孔12绕制并且形成几个环线73,每个环线相应于孔12一圈,每个环线73包含在绕组的不同层内。同一个环线73的分支71都设置在径向位于相同高度的金属片包10内的凹部30的接收位置内。
定子内的凹部30的圆周宽度相应于线缆60的截面,所有分支71都在相同的凹部30内径向成行对齐。
线圈6绕制成使得绕组的线缆60穿过第一组连续凹部30,从定子第一轴向侧到达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轴向侧,然后在定子1的第二轴向侧折回从而形成连接环节72,然后穿入与第一组并排的第二组连续凹部30,从第二轴向侧到达第一轴向侧,然后在第一轴向侧折回以形成另一个连接环节72,诸如这样完成定子第一个完整环线,组成第一层,第一层的分支71占据全部凹部30的径向外部接收位置36,线缆60以相同方式绕成一个或者更多其他环线,并且因此组成一个或者更多其他线缆层,它们的分支71占据凹部30内径向最内侧的接收位置36。
在第一组凹部30和绕组排序中跟随第一组凹部的第二组凹部30之间组成连接环节72的部分线缆60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环节721,该环节形成平坦簇,从第一组凹部30引出,相对于定子轴线的方向倾斜,到达连接环节72的轴向顶部;和相互平行的第二环节722,该环节形成平坦簇,从所述顶部延伸第一环节721到达第二组凹部30,相对于定子轴线倾斜,使得第一和第二环节721/722的簇在连接环节722顶部的基本上三角形区域724相互重叠。
平坦簇配合在圆柱扇形表面上,与定子对称轴13同轴。
在三角形重叠区域724,第二环节722仍旧在第一环节721径向内侧延伸。
给定层的三角形重叠区域724插入以前层的三角形重叠区域724之间,丝毫不会与它们重叠。结果是,如果由偶数对产生线圈,定子1的线圈端部40/40’在定子全部周边具有恒定径向厚度。线圈端部的径向厚度与凹部30内对齐的分支71径向厚度相同。
但是,如果绕组带有奇数条线缆,某些区域将具有更大厚度,如上所解释。
这样获得的线圈端部径向特别紧凑,而且连接环节排序良好并且设计有空气循环通道,如从图3中可以看出。特别具有优势的是,可以通过在线圈端部倾斜线缆来调节这些通道的截面,如图11所示。因此可以优化冷却条件。
为了获得图3所示类型的空气可以特别渗透的线圈端部,具有优势的是将第一步骤中形成的连接环节72设置成沿着相同线缆长度增加或者减小(图1)。连接环节72的长度表示组成该环节的线缆部分的长度。
用来首先插在凹部70内且其分支71插入凹部30底部径向外部位置的环线73在第一步骤中成形,使得它们的连接环节72比那些侧向分支71占据径向内部位置的环线73相对要长。
在图3的示例中,相同环线73的全部连接环节72具有相同长度。
该长度沿着线缆60从一个环线73到下一个环线均匀减小。
相同线缆的不同环线73的连接环节72之间的长度差异补偿这样的事实,即设置在凹部30底部的外部环线分支71比设置在凹部30入口的内部环线分支71相互更为分开。
一旦环线插入金属片包10中,连接两个外部分支71的连接环节72将比连接两个内部分支71的外部环节72更为开放。由于该更大的开口,将进行压平(flattening)以将其返回到与连接两个内部分支71的连接环节72相同的高度。(见图5A和5B)。
以此方式将获得所有元件轴向高度相同的线圈端部,如图3所示。
另外,在定子中从给定凹部的相同端部引出的所有环节因此基本上沿两个方向对齐,如图5B所示。
在图9A1至9A4所示的绕组排序示例中,从凹部相同轴向端部引出并形成1、3和5层一部分的环节相互对齐并且在第一圆周侧倾斜。形成2、4和6层一部分的环节相互径向对齐并且在相对于第一圆周侧的第二圆周侧倾斜。1、3和5层的环节与2、4和6层的环节形成V字,凹部端部在这里组成顶端(图5A)。
在其他绕组排序中,从相同凹部引出的全部环节可以在凹部的相同圆周侧对齐。
为了获得冷却空气可以良好渗透的线圈端部,连接环节72经过选择,相对较长(图5A的右手部分)。这样,当考虑连接第一组凹部30与第二组凹部的环节的时候,发现这些连接环节72的第一环节721相互平行并且分开(图5C的右手部分)。类似的,这些连接环节70的第二环节722相互平行并且分开。
以此方式,从不同凹部引出的环节之间限定多个径向穿过线圈端部的空气通道,具有平行六面体截面,从图5C的右手部分可以看出。这些通道以规则网格设置在线圈端部,这样促进了空气循环和线圈端部的冷却。
还可以通过绕制线缆使得连接环节在定子中就位的时候邻接,来获得特别紧凑的线圈端部。但是该线圈端部不具有空气循环穿过它们的通道。为此,连接环节72的长度经过选择,相对较短(图5A的左手部分)。当考虑连接第一组凹部30与第二组凹部的环节的时候,可以看出它们的第一环节721相互平行并且邻接或者略微分开(图5C的左手部分)。类似的,它们的第二环节722相互平行并且邻接或者略微分开。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线圈端部比上述图5C右手部分所示的通风良好的线圈端部具有较低的轴向高度。
这种配置在定子带有向壳体传导的冷却器的情况下是有优势的。
上述方法以及据此产生的定子的优势
该方法适合于实际上任何用于出售的机动车发电机。这些发电机定子特别包括直径80-120mm的孔,该孔包括12-16个极,就是说极距约为18-30mm,优选每极6个凹部。这些特征特别具有优势,因为它们在制造性和功能性方面是切合实际的。
在作为发电机整流器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产生包括两个三相系统的线圈,它们相互电偏移30°,这比简单三相系统效率更高。
但是,对于更小极距的发电机,由于技术或者经济原因,其上不可能形成每极6个凹部,可能仅每极3个凹部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3条线缆代替6条来形成线圈。
相反,对于更大极距的设备,可以看到使用每极9、12、15或者多于15个凹部,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使用9、12、15或者多于15条线缆来形成线圈。例如,可以利用上述方法产生14伏且400安培的大功率发电机整流器,带有12极和108个凹部,该整流器包括线圈,该线圈具有相互电偏移20°的三个三相系统。
而且,上述方法可以产生高凹部填充率的定子。可以实现65%的填充率(裸导体截面和凹部截面之间的比率)。
所获得的定子具有良好的热特性(由于这些线圈端部的通风结构,线圈端部冷却良好)和声学特性以及良好的电效率。
另外,该方法一般不包括任何焊接步骤,这样减小了循环时间且限制了线圈中出现缺陷的风险。仅有的可能必须的焊接数量较小,例如每个定子6处,涉及相线入口和出口(见图9D中的示例实施例)。
该绕线设备具有较大灵活性并且可以根据待生产的定子的特征:直径和金属片包轴向高度、凹部和环线数量、线缆截面、相绕组以星形还是三角形耦合来适配。

Claims (28)

1.制造多相旋转电动机,诸如发电机或者机动车发电机/起动机定子的方法,该定子(1)包括被孔(12)中心贯穿且具有对称轴(13)的金属片包(10);凹部(30),该凹部轴向穿过,围绕孔(12)形成在金属片包(10)上;和锯齿线圈(6),该线圈包括多个相绕组(70),每个绕组由至少一条连续导电线缆(60)形成,所述线缆形成一连串锯齿,这些锯齿包括在一系列凹部(30)内延伸的分支(71)和多个连接这些分支(71)的连接环节(72),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至少第一步骤,在该步骤中,相绕组(70)的线缆(60)同时设置在平衡盘(80)上,且在同一操作中,形成锯齿形,该平衡盘(80)在径向外部表面(85)上具有多个径向槽(84),绕组(70)分支(71)设置在这些槽内;和第二步骤,在该步骤中,平衡盘(80)用来将线圈转移到金属片包(10)或者用来形成定子(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平衡盘(80)设置在金属片包(10)中心且迫使绕组分支(71)从内向外径向进入凹部(30)来实施第二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径向槽(84)在围绕平衡盘(80)对称轴规则分布的各径向平面上延伸,该平衡盘(80)还包括多块设置在这些径向槽(84)内的板(86);和在这些径向槽(84)内从内向外径向移动这些板(86)的器件,绕组(70)的分支(71)将在第一步骤中插入这些径向槽(84)中,位于板(86)径向外侧,板(86)在第二步骤中向外径向移动从而将径向槽(84)内的分支(71)转移到凹部(30)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骤中,通过将圆柱护套(20)固定在平衡盘(80)周围来形成定子(1)。
5.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径向槽(84)的数量等于凹部(30)的数量。
6.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径向槽(84)圆周宽度相应于线缆截面,使得分支(71)在槽(84)内全部径向对齐。
7.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样实施第一步骤:通过将绕组(70)的线缆(60)设置在第一组连续径向槽(84)内,从平衡盘(80)的第一轴向侧到达相对于该第一轴向侧的第二轴向侧,将线缆(60)在平衡盘的第二轴向侧折回以形成连接环节(72),将线缆设置在与第一组径向槽并排的第二组连续径向槽(84)内,从第二轴向侧到达第一轴向侧,将线缆(60)在第一轴向侧上折回以形成另一个连接环节(72),诸如这样,直到平衡盘(80)的第一完整环线制成且形成第一层线缆,全部径向槽(84)都被线缆(60)的一条分支(71)占据,然后以相同方式制作一个或者更多其他环线从而在径向槽(84)内形成一层或者更多其他层线缆(6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径向槽(84)包括的槽的数量等于用来在第一步骤中形成线圈(6)的线缆(60)的数量。
9.如权利要求7和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中,给定线缆(60)的分支(71)占据对于该线缆特殊的一批径向槽(84),且特征在于,在其他层或者其他多层中,相同线缆(60)的分支(71)占据同一批径向槽(84)。
10.如权利要求7和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中给定线缆(60)的分支(71)占据对于该线缆特殊的一批径向槽(84),且其中,在至少一个其他层中,相同线缆(60)的分支(71)占据另一批径向槽(84)。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批径向槽(84)相对于所述一批径向槽(84)偏移一个槽。
12.如权利要求7和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中,给定线缆(60)的分支(71)占据对于该线缆特殊的第一批径向槽(84),且特征在于,在至少第二层中,相同线缆(60)的分支(71)占据不同于该第一批径向槽的第二批径向槽(84),且其中,在至少第三层中,相同线缆(60)的分支(71)占据不同于该第一批和第二批径向槽的第三批径向槽(84)。
13.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圈的给定层中,相绕组(70)的线缆(60)以相同排序设置在全部组槽(84)内。
14.如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中,相绕组(70)的线缆(60)以相同给定排序设置在全部组槽(84)内,且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其他层中,该线缆以第二排序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线圈(6)包括偶数条线缆(60),从第一排序将相邻线缆(60)成对置换获得所述第二排序。
16.如权利要求7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绕制每条具有入口端(62)和出口端(63)的偶数条线缆(60)来实施第一步骤,在第一步骤之后,这些线缆(60)通过将同一对中的入口端(62)彼此电连接和将同一对中的出口端(63)彼此电连接而结合成对。
17.如权利要求7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组径向槽(84)和在绕组排序中跟随该第一组径向槽的第二组之间组成连接环节(72)的线缆(60)部分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环节(721),该环节形成平坦簇,从第一组径向槽(84)引出,相对于平衡盘(80)对称轴倾斜,到达连接环节(72)轴向顶部(723);和相互平行的第二环节(722),该环节形成平坦簇,从所述顶部(723)延伸第一环节,到达第二组径向槽(84),相对于平衡盘(80)轴线倾斜,使得第一和第二环节(721、722)的簇在连接环节(72)顶部的基本上三角形区域(724)内相互重叠。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环节(722)在三角形重叠区域(724)内在第一环节(721)的径向外侧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定层的三角形重叠区域(724)将插入前面层的三角形重叠区域(724)之间,且丝毫不与它们重叠。
20.旋转电动机,诸如发电机或者机动车发电机/起动机的定子,该定子(1)包括被孔(12)中心贯穿且具有对称轴(13)的金属片包(10);凹部(30),该凹部轴向穿过,围绕孔(12)形成在金属片包(10)内,且每个凹部具有径向分布在几个高度上的多个接收位置(36);和锯齿线圈(6),该线圈包括多个相绕组(70),每个绕组由至少一条连续导电线缆(60)形成,所述线缆形成一连串锯齿,该锯齿包括设置在一系列凹部(30)内的接收位置的多条分支(71)和连接这些分支(71)的多个连接环节(72),其特征在于,每条线缆(60)以螺线形绕制在孔(12)周围并且形成几个环线(73),每个环线相应于孔的一圈,同一环线内的全部分支(71)在相同高度上设置在接收位置(36)内。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线圈(6)绕制成使得绕组(70)的线缆(60)穿过第一组连续凹部(30),从定子(1)第一轴向侧到达相对于该第一轴向侧的第二轴向侧,且然后在定子(1)第二轴向侧折回以形成连接环节(72),然后穿入与第一组凹部并排的第二组连续凹部(30),从第二轴向侧到达第一轴向侧,然后在第一轴向侧折回以形成另一个连接环节(72),诸如这样,直到组成第一层的定子的第一完整环线结束,第一层的分支(71)占据全部凹部(30)的径向外部接收位置,线缆(60)以相同方式绕制一个或者更多其他环线并且组成一层或者更多其他层,这些层的分支(71)占据凹部(30)内径向更为靠内的接收位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组凹部(30)和在绕组排序中跟随第一组凹部的第二组凹部(30)之间组成连接环节(72)的线缆(60)部分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环节(721),该环节形成平坦簇,从第一组凹部(30)引出,相对于定子(1)轴线倾斜,到达连接环节(72)的轴向顶部(723);和相互平行的第二环节(722),该环节形成平坦簇,从所述顶部(723)延伸第一环节(721),到达第二组凹部(30),相对于定子(1)轴线倾斜,使得第一和第二环节(721、722)的簇在连接环节(72)顶部的基本上三角形区域(724)内相互重叠。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第二环节(722)在三角形重叠区域(724)内在第一环节(721)的径向外侧延伸。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给定层的三角形重叠区域(724)插入前面层的三角形重叠区域(724)之间,且丝毫不与它们重叠。
25.如权利要求22至24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二环节(721、722)从给定凹部(30)的相同端部引出,在凹部(30)圆周侧形成径向对齐,或者在凹部(30)的两个圆周侧形成两个V字径向对齐。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连接第一组凹部(30)和第二组凹部(30)的连接环节(72)相对较长,使得它们的第一和第二环节(721、722)相互分开并且在它们之间限定多个径向空气通道。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连接第一组凹部(30)和第二组凹部(30)的连接环节(72)相对较短,使得它们的第一和第二环节(721、722)相互邻接或者相互略微分开。
28.如权利要求20至27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定子(1)的凹部(30)的圆周宽度相应于线缆(60)的截面,全部分支(71)在相同凹部(30)内对齐。
CNA2005800437972A 2004-12-20 2005-12-12 制造多相电动机定子的方法及该方法制造的定子 Pending CN1010846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413611 2004-12-20
FR0413611A FR2879855A1 (fr) 2004-12-20 2004-12-20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stators de machines electriques tournantes polyphasees, stators obtenus par ce proced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4618A true CN101084618A (zh) 2007-12-05

Family

ID=34952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437972A Pending CN101084618A (zh) 2004-12-20 2005-12-12 制造多相电动机定子的方法及该方法制造的定子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96311A1 (zh)
EP (1) EP1829193A1 (zh)
JP (1) JP2008524977A (zh)
KR (1) KR20070090934A (zh)
CN (1) CN101084618A (zh)
BR (1) BRPI0518681A2 (zh)
FR (1) FR2879855A1 (zh)
WO (1) WO2006067298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168A (zh) * 2013-04-16 2014-10-22 雷米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扩张定子绕组的扩张系统
CN105226850A (zh) * 2014-07-01 2016-01-06 胜利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发电机定子及定子绕组
US9831732B2 (en) 2014-07-01 2017-11-28 Victory Industrial Corporation Wound stator and wires for the same
CN110121829A (zh) * 2017-01-06 2019-08-13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旋转电机的绕线定子
CN110168865A (zh) * 2017-01-23 2019-08-23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用于旋转电机的绕线定子
CN110176821A (zh) * 2018-02-19 2019-08-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线圈
CN111615781A (zh) * 2017-12-29 2020-09-01 泰克马奇有限公司 制造用于电机的连续条形绕组的方法
CN111989845A (zh) * 2018-02-28 2020-11-24 格鲁博-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绕组垫和包括所述绕组垫的线圈垫以及电机的借此形成的部件以及为此的制造方法
CN112106282A (zh) * 2018-05-09 2020-12-18 泰克马奇有限公司 用于组装电机的条形绕组的线圈组的组件和方法
CN114207995A (zh) * 2019-06-27 2022-03-18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用于旋转电机的电绕组
WO2024099048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的波绕成型工艺、装置、扁线波绕绕组、定子和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96351B1 (fr) 2006-01-16 2008-04-18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Procede pour realiser un sta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et agencement de conducteurs sur un support
US7876016B2 (en) * 2007-11-15 2011-01-25 Sundyne Corporation Stator wi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R2947968A1 (fr) * 2009-07-09 2011-01-14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Bobinage d'un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FR3023994B1 (fr) * 2014-07-15 2016-07-15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 stator bobine d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JP6299723B2 (ja) * 2015-10-23 2018-03-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コイル形成方法
US11201528B2 (en) * 2018-09-13 2021-12-14 Superior Essex Inc. Induction motor for use in drones
US11165319B2 (en) 2019-06-07 2021-11-02 Borgwarner Inc. Method of forming a stator having skewed slots
DE102021130918A1 (de) 2021-11-25 2023-05-2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Spanndorn sowie elektrische Maschine
DE102022120095A1 (de) * 2022-08-10 2024-02-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ührungsbacke
CN118137768A (zh) * 2024-05-08 2024-06-04 深圳市金岷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自动波绕装置及绕线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75587A (fr) * 1947-11-07 1951-05-31 Cem Comp Electro Mec Machine à bobiner les stators de machines électriques.
JPS5594567A (en) * 1979-01-10 1980-07-18 Nippon Denso Co Ltd Winding method for winding unit of rotary machine
US6304018B1 (en) * 1995-11-21 2001-10-16 Valeo Electrical Systems, Inc. Externally-wound stator with improved magnetic transition
US5986375A (en) * 1997-09-26 1999-11-16 Denso Corporation Alternator for vehicle
JP3823608B2 (ja) * 1999-06-01 2006-09-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FR2808939B1 (fr) * 2000-05-11 2002-07-12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Machine pour la mise en forme de la tete de bobine d'un stator
FR2819117B1 (fr) * 2000-12-21 2004-10-29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Alternateur a elements conducteurs en epingl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FR2821498B1 (fr) * 2001-02-28 2004-01-16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Procede d'assemblage de segments conducteurs d'un bobinage de rotor ou de sta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rotative
US7285892B2 (en) * 2001-08-09 2007-10-23 Honda Motor Co., Ltd. Stator having teeth with a projecting portion extending outwardly from a winding portion and a yoke portion
JP3665005B2 (ja) * 2001-10-03 2005-06-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固定子および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US6787961B2 (en) * 2002-12-19 2004-09-07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utomotive alternator stator assembly with varying end loop height between layers
DE10306147A1 (de) * 2003-02-14 2004-08-26 Elmotec Statomat Vertriebs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ators oder Rotors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3982446B2 (ja) * 2003-04-16 2007-09-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168A (zh) * 2013-04-16 2014-10-22 雷米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扩张定子绕组的扩张系统
CN105226850A (zh) * 2014-07-01 2016-01-06 胜利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发电机定子及定子绕组
US9831732B2 (en) 2014-07-01 2017-11-28 Victory Industrial Corporation Wound stator and wires for the same
US9831730B2 (en) 2014-07-01 2017-11-28 Victory Industrial Corporation Wound stator for alternating-current generator
CN110121829B (zh) * 2017-01-06 2021-09-28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旋转电机的绕线定子
CN110121829A (zh) * 2017-01-06 2019-08-13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旋转电机的绕线定子
CN110168865B (zh) * 2017-01-23 2022-02-11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用于旋转电机的绕线定子
CN110168865A (zh) * 2017-01-23 2019-08-23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用于旋转电机的绕线定子
CN111615781A (zh) * 2017-12-29 2020-09-01 泰克马奇有限公司 制造用于电机的连续条形绕组的方法
CN111615781B (zh) * 2017-12-29 2022-10-28 泰克马奇有限公司 制造用于电机的连续条形绕组的方法
CN110176821A (zh) * 2018-02-19 2019-08-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线圈
US10951079B2 (en) 2018-02-19 2021-03-16 Honda Motor Co., Ltd. Coil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10176821B (zh) * 2018-02-19 2021-08-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线圈
CN111989845A (zh) * 2018-02-28 2020-11-24 格鲁博-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绕组垫和包括所述绕组垫的线圈垫以及电机的借此形成的部件以及为此的制造方法
CN111989845B (zh) * 2018-02-28 2023-06-02 格鲁博-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绕组垫和包括所述绕组垫的线圈垫以及电机的借此形成的部件以及为此的制造方法
CN112106282A (zh) * 2018-05-09 2020-12-18 泰克马奇有限公司 用于组装电机的条形绕组的线圈组的组件和方法
CN112106282B (zh) * 2018-05-09 2024-02-06 泰克马奇有限公司 用于组装电机的条形绕组的线圈组的组件和方法
CN114207995A (zh) * 2019-06-27 2022-03-18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用于旋转电机的电绕组
WO2024099048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的波绕成型工艺、装置、扁线波绕绕组、定子和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524977A (ja) 2008-07-10
US20090096311A1 (en) 2009-04-16
BRPI0518681A2 (pt) 2008-12-02
FR2879855A1 (fr) 2006-06-23
EP1829193A1 (fr) 2007-09-05
WO2006067298A1 (fr) 2006-06-29
KR20070090934A (ko) 2007-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4618A (zh) 制造多相电动机定子的方法及该方法制造的定子
CN101084617B (zh) 将线圈插入多相旋转电动机定子的方法以及相关定子
US76792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coil winding for stators or rotors of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tator or rotor produced thereby
US4426771A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tator for a multiple-pol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WO2021237991A1 (zh) 扁线定子组件及电机
US2020041221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 winding mat and a coil mat from wave winding wires by plugging
EP1251624B1 (en) Cooling of air gap winding of electrical machines
US6979926B2 (en) Sequentially joined-segment coil for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CN207853578U (zh) 用于三相电机的定子组件
US9954406B2 (en) Motor having figure 8-shaped linked coil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859849A (zh) 电机以及电机制造方法
KR20160145024A (ko) 전기 기계 고정자 권선을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그에 대응하는 고정자
CN109546779A (zh) 一种电机绕组及电机定子
CN106464100A (zh) 用于制造电机定子的包括预先形成步骤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绕线定子
US6768411B2 (en) Electric motor stator assembly having novel wind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12016282A (ja) 波捲きコイル、および平角線の製造方法
CN115208106A (zh) 具有并联路径和平衡绕组布置的菱形线圈定子
CN101620923B (zh) 一种双/四螺旋长圆型截面变压器线圈的换位方法
CN2914475Y (zh) 一种发电机
US8099858B2 (en) Winding device for electric motor
KR100563393B1 (ko) 전기 기계용 웨이브 권선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87103615A (zh) 制造环形变压器高压绕组的设备和方法
US6376960B1 (en) Two slot winding for a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16979732B (zh) 扁线绕组和电机
WO2023109884A1 (zh) 一种定子组件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