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1848A - 新的多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新的多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1848A
CN101081848A CNA2006101713247A CN200610171324A CN101081848A CN 101081848 A CN101081848 A CN 101081848A CN A2006101713247 A CNA2006101713247 A CN A2006101713247A CN 200610171324 A CN200610171324 A CN 200610171324A CN 101081848 A CN101081848 A CN 101081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reparation
purposes
aci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713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1848B (zh
Inventor
董悦生
林洁
路新华
刘梅
李业英
任晓
崔晓兰
石英
郑智慧
朱京童
张华�
贺建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BEI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BEI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BEI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BEI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713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81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1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1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1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18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新的多烯类化合物,特别是195-A、195-B和195-C,以及含有上述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的药物组合物,并且提供了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该多烯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肿瘤和抗病毒药物。

Description

新的多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的多烯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该多烯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在制备用于抗肿瘤药物和抗病毒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肿瘤是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死亡因素。研制出对肿瘤有效的药物一直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着力解决的问题。肿瘤是人体中正在发育的或成熟的正常细胞,在某些不良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某部的细胞群,出现的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生成的新生物,在局部形成肿块。但它与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不同,不按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规律生长,而变得不受约束和控制,不会正常死亡,导致了细胞呈现异常的形态、功能和代谢,以致可以破坏正常的组织器官的结构并影响其功能。
医学上把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发生于鳞状上皮细胞的叫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常发生在身体原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子宫颈、阴道、食管、喉等处。发生于腺上皮细胞的叫腺癌。多见于胃、肠、乳腺、肝、甲状腺、唾液腺、支气管及子宫体等处。
20世纪末期以来,非洲一些国家出现的埃博拉出血热引起全世界关注,这种致死率可高达90%的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家族,感染人体之后会引发严重的出血热症状。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詹姆斯·坎宁安等人发现,细胞中的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在埃博拉病毒侵入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一旦该酶被抑制,埃博拉病毒也就失去了感染能力。组织蛋白酶B的抑制剂在抗病毒药物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Chandran K,Sullivan NJ,Felbor U et al.Endosomalproteolysis of the Ebola virus glycoprotein is necessary for infection.Science.2005 308(5728):1643-5)
组织蛋白酶B是一种溶酶体蛋白水解酶,可以破坏胶原纤维及组织基底膜层,参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现公认结肠腺瘤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组织蛋白酶B在结肠癌演变过程中,尤其在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组织蛋白酶B成为抗癌及肿瘤转移新药的作用靶点。(Podgorski I,Sloane BF.Cathepsin B and its role(s)in cancer progression.Biochem Soc Symp.2003;(70):263-76)
发明内容
发明人对抗肿瘤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因此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下式(I)的多烯类化合物,并具体涉及下式(II)化合物195-A、式(III)化合物195-B和式(IV)化合物195-C,及其可药用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或前药,以及在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及抗病毒中的用途。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
(1)通式为(I)的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或前药,
Figure A20061017132400051
其中,X代表
Figure A20061017132400052
Figure A20061017132400053
Y代表
Figure A20061017132400062
(2)根据项(1)的化合物,选自:
Figure A20061017132400063
及其可药用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或前药。
(3)一种制备项(1)或(2)任一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培养产生所述化合物的微生物,然后对所得发酵液进行分离和纯化。
(4)根据项(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微生物为邬氏黄丝曲霉(Talaromyceswortmannii)CGMCC No.1224。
(5)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项(1)或(2)任一化合物作为活性成份和可药用载体。
(6)项(1)或(2)任一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7)项(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8)项(6)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肿瘤为以下之一: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
(9)项(1)或(2)任一化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10)项(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的具有上述用途的化合物不仅是化合物本身,适当时也可以是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酸或碱加成盐)或立体异构体(包括光学异构体,例如对映体和外消旋体)。
上述药学可接受的加成盐包括化合物能够形成的治疗活性的非毒性酸和碱加成盐形式。碱性的化合物通过用适当的酸处理碱的形式可转化成它们的药学可接受的酸加成盐。酸的例子包括无机酸,诸如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磷酸;有机酸,诸如乙酸、丙酸、羟乙酸、乳酸、丙酮酸、乙醇酸、马来酸、丙二酸、草酸、苯磺酸、甲苯磺酸、甲磺酸、三氟乙酸、富马酸、琥珀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扑酸、苯甲酸、抗坏血酸等。碱加成盐形式的例子是钠、钾、钙盐,以及与药学可接受的胺形成的盐,所述的胺是诸如氨、烷基胺、苯胺和氨基酸,诸如精氨酸和赖氨酸。
上述化合物和盐可以形成溶剂化物,例如水合物、醇合物等。上述抗癌药物还可以是前药或可在体内代谢变化后释放出所述活性成分的形式。选择和制备适当的前药衍生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下文中为简便起见,本发明限定的式(I)化合物,特别是(II)、(III)和(IV)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其溶剂化物及其立体异构体都简称为本发明的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提供能够通过发酵产生式(I),特别是(II)、(III)和(IV)化合物的微生物,它们为云南真菌,优选邬氏黄丝曲霉(Talaromyces wortmannii)CGMCC No.1224。该菌种F-01-195已于2004年9月27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24。
菌株来源:产生菌株F-01-195是从我国云南省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
菌株鉴定:该菌种在查氏琼脂(CA)上,25℃,7天:菌落直径11-13mm,稍厚或较薄,表面平坦或有轻微沟槽,边缘于培养基内,不规则;质地绒状至轻微絮状;分生孢子结构稀疏,子囊果结构较少,无渗出液和可溶性色素。在查氏酵母膏琼脂(CYA)上,25℃,7天:菌落直径10-15mm,表面有沟槽,浅或深,绒状至絮状,菌丝体在菌落边缘为白色,向菌落中心逐渐变为淡黄色、玉米黄色;子囊果生长层经常不存在;分生孢子结构稀疏至中等,有明显的渗出液;无可溶性色素;背面黄棕色。在5℃,7天:菌落直径3-5mm;菌丝白色或淡黄色;背面黄棕色。在37℃不萌发。
在麦芽浸膏琼脂(MEA)上,25℃,7天:菌落直径15-20mm,平坦,致密,绒状至轻微絮状;边缘菌丝体淡黄色,中心区域玉米黄色,围绕着密集的子囊果生长层。分生孢子结构稀疏至中等,颜色同CYA;有淡黄色渗出液;无可溶性色素;背面黄棕色至深黄棕色。
子囊果生长在疏松交织的黄色菌丝中,10-15天成熟,直径100-200um;子囊果单独产生;子囊孢子淡黄色,3.5-5.0×3.0-3.2μm,表面有刺。分生孢子梗发生于表面或气生菌丝,梗茎72-166×1.8-3.4μm,壁光滑至粗糙,帚状枝二轮生;梗基4-6个,8-12×1.6-3.0μm;瓶梗细长,壁光滑至粗糙,每轮2-4个,8-10×1.5-2.4μm,瓶梗颈长;分生孢子椭圆形,2.2-2.4×1.2-1.5μm,壁有小刺,分生孢子链较长。
根据以上培养特征可以确定该菌种F-01-195为邬氏黄丝曲霉Talaromyces wortmannii。
2.选择性地在种子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
3.提供一种发酵培养基,该培养基为本领域常用培养基,优选含有下列成份:葡萄糖,酵母粉,NaCl,CaCO3
4.将微生物在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
5.选择性地对所得发酵液进行分离和纯化。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优选在pH约为7的条件下发酵。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中,分离包括离心发酵液,收集菌体,用溶剂提取菌体再除去溶剂,纯化包括硅胶柱层析和选择性的HPLC单组分制备。
本发明方法不受上述顺序的限制,并且所述培养基成分可以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预见的范围内改变。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类药物组合物,其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上述式(I),特别是(II)、(III)或(IV)化合物和可药用载体。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常用方法。
本文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加成盐或水合物可以利用各种给药途径或方式释放至患者。适合的给药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吸入、透皮、口服、直肠、经粘膜、肠内和肠胃外给药,肠胃外给药包括肌内、皮下和静脉内注射。
本文所用的术语“给药”可涵盖所有直接与间接释放化合物到其预期作用部位的手段。
本文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或水合物可以单独给药,与其他本发明化合物联合给药,和/或以与其他已知治疗剂联合的形式给药。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可以本身形式给药的,或者以药物组合物形式给药,其中活性化合物是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混合的。按照本发明使用的药物组合物通常是按常规方式配制的,使用一种或多种生理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含赋形剂和助剂,它们有利于将活性化合物加工成可以在药学上使用的制剂。适当的制剂取决于所选择的给药途径。
关于口服给药,化合物可以是容易这样配制的,将活性化合物与本领域熟知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这类载体使本发明化合物能够配制成片剂、丸剂、锭剂、胶囊剂、液体、凝胶、糖浆剂、浆液、悬液等,用于被所要治疗的患者口服。口用药物制剂可以这样得到,与固体赋形剂混合,可选地研磨所得混合物,加工颗粒的混合物,如果需要的话加入适合的助剂,得到片剂或锭剂芯。适合的赋形剂确切地是填充剂,例如糖,包括乳糖、蔗糖或甘露糖醇;纤维素制备物,例如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稻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明胶、黄蓍胶、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加入崩解剂,例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琼脂或藻酸或其盐,例如藻酸钠。
可以口服的药物制剂包括推入配合的胶囊剂,由明胶制成,以及软的密封胶囊剂,由明胶和一种增塑剂制成,例如甘油。推入配合的胶囊剂可以含有活性成分与下列成分的混合物:填充剂,例如乳糖;粘合剂,例如淀粉;和/或润滑剂,例如滑石粉或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和可选的稳定剂。在软胶囊剂中,活性化合物可以是溶解或悬浮在适合的液体中的,例如脂肪油、液体石蜡或液体聚乙二醇。另外,可以加入稳定剂。所有口服给药制剂都应当是适合于这类给药的剂量。
关于颊给药,组合物可以采取片剂或糖锭剂的形式,按常规方式配制。
关于通过吸入给药,按照本发明使用的化合物适宜以气雾剂的形式从加压包装或雾化器中释放出来,其中利用适合的推进剂,例如二氯二氟甲烷、三氯氟代甲烷、二氯四氟乙烷、二氧化碳或其他适合的气体。在加压气雾剂的情况下,通过提供计量释放的阀门可以确定剂量单位。用在吸入器或吹入器内的明胶胶囊和药筒可以配制成含有化合物与适合的粉末基质的粉末混合物,例如乳糖或淀粉。
化合物可以配制用于肠胃外给药,通过注射,例如急推注射或连续输注。注射用制剂可以是单位剂型,例如在安瓿或多剂量容器内,其中加入防腐剂。组合物可以采取在油性或水性载体中的悬液、溶液或乳液的形式,并且可以含有配制用试剂,例如悬浮剂、稳定剂和/或分散剂,例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琼脂或藻酸或其盐,例如藻酸钠。
肠胃外给药用药物制剂包括水溶性活性化合物的水溶液。酌情可以制备活性化合物的油性注射悬液。适合的亲脂性溶剂或载体包括脂肪油,例如芝麻油,或合成的脂肪酸酯,例如油酸乙酯或甘油三酯,或脂质体,水性注射悬液可以含有增加悬液粘性的物质,例如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聚糖。可选地,悬液还可以含有适合的稳定剂或增加化合物溶解度的试剂,以便制备高浓缩的溶液。
或者,活性成分可以是粉末形式,在使用前用适合的载体再生,例如无菌无热原的水。
化合物还可以配制成直肠组合物,例如栓剂或保留灌肠剂,例如含有常规的栓剂基质,例如可可脂或其他甘油酯。
除了前述制剂以外,化合物还可以配制成药库制剂。这类长效制剂可以通过植入或经皮释放(例如皮下或肌内)、肌内注射或透皮贴剂给药。因而,例如,化合物可以与适合的聚合或疏水性材料(例如在可接受的油中的乳液)或离子交换树脂一起配制,或者配制成微溶性衍生物,例如微溶性盐。
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含适合的固体或凝胶相载体或赋形剂。这类载体或赋形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碳酸钙、磷酸钙、各种糖、淀粉、纤维素衍生物,明胶、和聚合物,例如聚乙二醇。
优选地,组合物是单位剂型,例如片剂或胶囊剂。
给药方式以及有效剂量的选择将尤其根据所治疗的疾病而异。给药方式和剂量的选择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
本发明化合物的单位剂型通常将含有0.1至99重量%活性物质,更通常为5至75重量%活性物质。举例来说,单位剂型可以含有1mg至1g化合物,更通常为10mg至500mg,例如在50mg与400mg之间,剂量通常为100mg至200mg。
每个剂量单位或每次口服给药优选地含有1至250mg(关于肠胃外给药,优选地含有0.1至25mg)的式(I),特别是(II)、(III)或(IV)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的化合物将按照有效提供所需治疗效果的量给药。提供所需治疗效果所必要的浓度将尤其根据疾病的明确性质、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疾病的严重性而异。
给药剂量优选地将对患者是无毒的,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所治疗疾病的严重性可能迫使给以导致一些毒性迹象的量的化合物。
通常,本发明化合物的给药量将在0.01mg/kg至100mg/kg体重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1mg/kg至10mg/kg体重,特别是1mg/kg至5mg/kg体重。
药学上可接受的本发明化合物正常地将按照每日剂量方案对受治疗者给药。关于成年患者,例如可以是式(I),特别是(II)、(III)或(IV)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口服剂量在1mg与500mg之间,优选在1mg与250mg之间,或者静脉内、皮下或肌内剂量在0.1mg与100mg之间,优选在0.1mg与25mg之间,按照游离化合物计算,化合物每天分1至4次给药。因而,关于体重70kg的普通人,本发明化合物的典型每日剂量将在70mg至700mg的范围内。这样一种剂量例如可以每日分二至四次给药。
不过,给药剂量的大小和给药的频率最终将由治疗该患者的医师来决定和判断。
本发明的化合物还可以选择性地与已知的抗肿瘤或抗病毒药物联合给药。在上述组合物中可以加入有效量的抗肿瘤或抗病毒的药物。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化合物及含本发明化合物的组合物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抗肿瘤药物包括抗结肠癌、肺癌、卵巢癌等实体瘤的抗肿瘤药物和抗白血病等腹水瘤药物。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与已知抗肿瘤的药物联合给药,当它已知抗肿瘤的药物联合给药时,与它们可以同时、分别或顺序给药。
附图说明
图1为产生菌F-01-195的菌落形态照片;
图2为产生菌F-01-195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为195-A的红外光谱图;
图4为195-A的质谱图;
图5为195-A的1H NMR图谱;
图6为195-A的13C NMR图谱;
图7为195-B的1H NMR图谱;
图8为195-B的13C NMR图谱;
图9为195-C的1H NMR图谱;
图10为195-C的13C NM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它们并非理解成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制。
仪器与试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仪器与试剂。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均为重量百分比。
材料:RPMI1640和磺酰罗丹明B均购自Sigma公司。
组织蛋白酶B及Z-Arg-Arg-7-amido-4-methylcou-marinhydrochloride底物均购自Sigma公司。
红外光谱仪:Nicolet公司magna-IR 550型
紫外光谱仪:Pharmacia公司Ultrospec 2100 Pro型
核磁共振仪:Varian公司inova 500
高分辨质谱仪:Bruker Daltonics公司Apex II FT-ICRMS
实施例1  菌种的培养
斜面培养基:
淀粉2%,葡萄糖1%,热榨黄豆饼粉0.2%,麦牙粉0.6%,酵母粉0.3%,NaCl 0.2%,MgSO4.7H2O 0.1%,CaCO3 0.2% pH7.0。
发酵培养基:
大米培养基为每100g大米中加入豆粉2.5g。
由真菌F-01-195斜面,接种于种子培养基,27℃,72hr培养后,接入内含量为100g大米培养基的750ml三角瓶中,于固体培养基中培养14天。
实施例2  化合物195-A、195-B和195-C的分离及结构
F-01-195固体培养物2kg,用4000ml乙酸乙酯浸泡2小时,乙酸乙酯层经无水Na2SO4脱水后,浓缩抽干后,得到褐色物质40g。
取38g样品,用少量甲醇溶解后,使用硅胶柱(φ2.5×25cm)色谱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层析柱的洗脱条件为100%的CHCl3至100%MeOH的阶段洗脱,收集合并活性组分,浓缩抽干后得褐色固体212mg。
取上述活性物质,使用ODS反相柱(PHENOMENEX ODSφ20×250mm)在制备型HPLC(购自Waters公司,pump:515,Detector:996,Injector:752i)上进行单组分的制备(流动相为90%CH3CN,流速为6ml/min,检测波长为313nm),得到无色物质195-A 32.5mg,195-B 6.8mg和195-C 5.4mg,保留时间分别为15,17,18分钟。
(1)195-A:
分子量(FAB-MS):426
高分辨质谱HSFAB-MS:测定值:449.2298(M+Na),理论值:C26H34O5Na 449.2304分子式:C26H34O5
UV(in MeOH):298nm(ε4.64),313nm(ε4.80),329nm(ε4.76)
IR(KBr)(cm-1):3412,2982,2937,1801,1755,1459,1386,1327,1077,1004,952。
13C NMR(125MHz,CD3OCD,ppm)209.51(C-1),173.43(C-2),136.00(C-15),135.63(C-17),135.54(C-9),134.88(C-11),134.82(C-12),133.57(C-10),131.32(C-8),130.95(C-18),130.43(C-13),130.43(C-14),86.32(C-5),81.51(C-16),73.71(C-20),70.8(C-2),68.10(C-19),59.52(C-7),44.46(C-6),25.61(C-27),20.10(C-26),16.92(C-23),15.69(C-25),14.43(C-28),11.74(C-22),5.05(C-24)。
1H NMR(500MHz,CD30D,ppm)6.50(1H,dd,J=15,11Hz)(H-13),6.38(1H,m)(H-9),6.38(1H,m)(H-11),6.30(1H,m)(H-12),6.30(1H,m)(H-10),5.84(1H,dd,J=15,11Hz),5.70(1H,d,J=15Hz)(H-8),5.53(1H,d,J=1.5Hz)(H-18),4.95(1H,d,J=2.5Hz)(H-5),4.27(1H,s)(H-16),3.47(1H,q,J=6.5Hz)(H-20),2.81(1H,q,J=7.2Hz)(H-6),1.80(3H,bs)(H-25),1.55(3H,bs)(H-26),1.13(3H,d,J=7Hz)(H-22),1.10(3H,s)(H-23),1.09(3H,d,J=5.5Hz)(H-28),1.08(3H,s)(H-27),1.02(3H,s)
(2)195-B:
白色粉末;
UV(MeOH)λmax297,312,326nm;IR(KBr)νmax3300,2920,1680,1390,970cm-1。
ESI-MS(+),m/z459.0[M+Na]+;
ESI-MS(-),m/z457.0[M-H]-;
HRFAB-MS(+),m/z458.2309[M+Na]+(calcd 459.2305 for C27H3806)。
13C NMR(125MHz,CD3OCD,ppm)179.1,175.9,137.8,137.3,136.7,135.1,133.3,132.6,132.5,130.8,130.7,128.0,87.2,78.8,74.0,71.2,52.5,49.5,47.9,42.4,22.8,19.3,17.5,16.1,14.3,11.9,7.6。
1H NMR(500MHz,CD3OD,ppm)6.53(1H,dd,15,11),6.33(1H,dd,15,11),6.23(2H,m),6.13(1H,d,11),5.72(1H,d,15),5.29(1H,dd,2),4.36(1H,d,11),4.11(1H,q,7),3.98(1H,s),3.64(3H,s),2.76(1H,q,7),2.71(1H,dd,11,7),1.83(3H,s),1.58(3H,s),1.24(3H,d,6.5),1.02(3H,d,7),0.98(3H,s),0.96(3H,s),0.91(3H,d,7)。
(3)195-C:
白色粉末;
UV(MeOH)λmax297,312,326nm;
IR(KBr)νmax3300,2920,1801,1754cm1
ESI-MS(+),m/z449.0[M+Na]+;
ESI-MS(-),m/z425.0[M-H]-;
HRFAB-MS(+),m/z449.2289[M+Na]+(calcd 449.2307 for C26H34O5Na)。
13C NMR(125MHz,CD3OCD,ppm)209.5,173.4,138.0,137.3,136.0,135.0,133.2,132.5,131.0,130.7,130.5,127.9,86.3,78.8,74.0,71.1,70.8,59.5,44.4,22.7,19.2,17.4,16.9,16.0,11.7,5.0.
1H NMR(500MHz,CD3OD,ppm)6.53(1H,dd,15,11),6.33(1H,dd,15,11),6.23(2H,m),6.19(1H,dd,15,11),6.13(1H,d,11),5.72(1H,d,15),5.29(1H,dd,2),4.36(1H,d,11),4.11(1H,q,7),3.98(1H,s),2.76(1H,q,7),2.71(1H,dd,11,7),1.83(3H,s),1.58(3H,s),1.24(3H,d,6.5),1.02(3H,d,7),0.98(3H,s),0.96(3H,s),0.91(3H,d,7).
实施例3  化合物195-A、195-B和195-C的对组织蛋白酶B活性测定
测活反应在96孔板进行,各种浓度样品的DMSO溶液1μl,与0.75mU的组织蛋白酶B及70μl缓冲液在37℃保温15分钟,并测定荧光初始值F1(Ex 355nm/Em460nm);加入终浓度为50μg/ml的荧光底物,并37℃保温2hr,测荧光F2。测定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195-A、195-B和195-C对组织蛋白酶B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1)。
                表1
    化合物     对组织蛋白酶B的IC50(μM)
    195-A     0.577
    195-B     1.268
    195-C     0.625
实施例4  化合物195-A、195-B和195-C的抗肿瘤活性测定
我们按照目前通用的抗肿瘤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测定。采用的细胞系和实验用材料均能够很方便购得。
取指数生长期细胞用完全培养基(RPMI1640)配成细胞数为2.5×104/ml的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加入待试药物。于培养后72小时后使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磺酰罗丹明B(SRB)法的测定方法为用1%醋酸配成0.4%溶液。细胞在加药培养结束后用终浓度为10%三氯醋酸固定细胞,放置1小时。用去离子水洗5遍,甩干,空气干燥。每孔加入100ul SRB染料。结合的SRB用150μl 10mmol/L非缓冲Tris碱液(pH10.5)溶解。用酶标仪测定其在515nm处的吸光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表2)。
                              表2
细胞系 肿瘤种类     IC50(μg/ml)
    A     B     C
    L929   纤维肉瘤     8     9.5     7.5
    KB   口腔鳞状上皮癌     21.2     25.8     22.5
    Bred-1   肺癌     38.5     32.6     37.6
    MDA-MB-231   乳腺癌     48.5     41.5     49.9
    HCT-15   结肠癌     28.9     22.6     27.6

Claims (10)

1.通式为(I)的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或前药,
Figure A2006101713240002C1
其中,X代表
Figure A2006101713240002C2
Figure A2006101713240002C3
Y代表
Figure A2006101713240002C4
Figure A2006101713240002C5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选自:
Figure A2006101713240002C6
Figure A2006101713240003C1
及其可药用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或前药。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任一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培养产生所述化合物的微生物,然后对所得发酵液进行分离和纯化。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微生物为邬氏黄丝曲霉(Talaromyceswortmannii)CGMCC No.1224。
5.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或2任一化合物作为活性成份和可药用载体。
6.权利要求1或2任一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7.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8.权利要求6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肿瘤为以下之一: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
9.权利要求1或2任一化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10.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CN2006101713247A 2006-01-06 2006-12-20 一类多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1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713247A CN101081848B (zh) 2006-01-06 2006-12-20 一类多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2306 2006-01-06
CN200610012306.4 2006-01-06
CN2006101713247A CN101081848B (zh) 2006-01-06 2006-12-20 一类多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1848A true CN101081848A (zh) 2007-12-05
CN101081848B CN101081848B (zh) 2011-01-12

Family

ID=38911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7132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1848B (zh) 2006-01-06 2006-12-20 一类多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8184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2026A (zh) * 2011-11-16 2012-07-04 云南大学 蓝状热素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4962477A (zh) * 2015-06-05 2015-10-07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壮观丝衣霉zrv2011f2-p3及其应用
CN112760397A (zh) * 2020-12-23 2021-05-07 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沃特曼篮状菌Talaromyces wortmannii在作物抗旱、促生中的应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2026A (zh) * 2011-11-16 2012-07-04 云南大学 蓝状热素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4962477A (zh) * 2015-06-05 2015-10-07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壮观丝衣霉zrv2011f2-p3及其应用
CN104962477B (zh) * 2015-06-05 2017-12-29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壮观丝衣霉zrv2011f2‑p3及其应用
CN112760397A (zh) * 2020-12-23 2021-05-07 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沃特曼篮状菌Talaromyces wortmannii在作物抗旱、促生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1848B (zh)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25262B1 (ko) 레보캐리마이신, 약학 조성물, 제조방법 및 응용
US8691870B2 (en) Use of isothiocyanates for treating cancer
EP3156058B1 (en) Anti-tumor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e saponin compounds of szechuan melandium root
JPH03197492A (ja) Bu―4061t
CN101081848B (zh) 一类多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9220C (zh) 溴代台勾霉素化合物
WO2021098593A1 (zh) 多硫代二酮哌嗪类化合物Secoemestrin C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030684B (zh) 新型博来霉素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364109B (zh) 一种用于肺癌治疗的药物制剂
CN107216283A (zh) 一种含有二氢吡啶结构的β-榄香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311175A (zh) 新的山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T90806B (pt) Processo para a preparacao de antibiotico bu-3420t antitumor, de composicoes farmaceuticas que o contem e metodo para inibir o desenvolvimento de tumores em mamiferos e para tratamento de animais com uma infeccao bacteriana ou fungica
CN102218047B (zh) 治疗耐药菌感染的药物及其活性成分在制药中的应用
CN101948453A (zh) 新的neo-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490322A (zh) 安丝菌素苷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796382B (zh) 一类新的大环内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934877A (zh) 过氧麦角甾醇和egfr靶点抗体组合物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上应用
KR20150101393A (ko) Stat3 저해활성을 갖는 토목향 헥산 분획물 또는 이로부터 분리된 화합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유방암 예방 및 치료용 약학적 조성물
KR20050109958A (ko) Gm-95 물질을 함유하는 항종양 효과 증강제, 항종양용조합 제제 및 항종양제
KR970002492B1 (ko) 신규 트리펩티드 유도체
KR101440855B1 (ko) 솔잎 추출물로부터 분리된 공지화합물을 함유하는 암질환 예방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KR101911767B1 (ko) 키다마이신 유도체 l1-95-1 및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암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KR101440853B1 (ko) 솔잎 추출물로부터 분리된 공지 화합물을 함유하는 인체 파필로마바이러스(hpv)로 기인한 자궁경부암, 또는 후두암 예방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KR101528198B1 (ko) 솔잎 추출물로부터 분리된 화합물들을 함유하는 인체 파필로마바이러스(hpv) 억제 및 암질환 예방과 치료용 조성물
JP4495817B2 (ja) 制癌性抗生物質チアジノトリエノマイシンf及びgと抗生物質ベンズオキサゾマイ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