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1558B - 一种双管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管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1558B
CN101081558B CN2006101038406A CN200610103840A CN101081558B CN 101081558 B CN101081558 B CN 101081558B CN 2006101038406 A CN2006101038406 A CN 2006101038406A CN 200610103840 A CN200610103840 A CN 200610103840A CN 101081558 B CN101081558 B CN 1010815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pipe
pair
contained
equip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38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1558A (zh
Inventor
林钟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PICK Co Ltd
IPA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PI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600482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74029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EPI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EPIC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81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1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1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1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7/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 B21C37/06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tubes or metal hoses; Combined procedures for making tubes, e.g. for making multi-wall tubes
    • B21C37/10Making tubes with riveted seams or with non-welded and non-soldered s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51/00Measuring, gauging, indicating, counting, or mar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subclasses B21B - B21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根据操作者意愿选择板材的宽度,同时有效执行板材的输送。所述设备包括:板材输送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并适于移动从卷绕辊上展开的板材的多个辊;第一管形成装置,使用管形成器将板材输送装置输送的板材在成形为第一管;将第一管热结合的热结合装置;以及使用挤压器在热结合的第一管的外圆周表面的周围形成第二管的第二管形成装置。板材输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辊中选定的两个辊之间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适于在由电机操纵的同时输送板材;板材接触单元,固定在安装板上并适于使板材紧密接触输送辊;以及板材切割单元,适于在板材紧密接触输送辊时切割板材的任一侧端,从而使板材具有预定宽度。

Description

一种双管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内侧第一管和外侧第二管彼此整体形成在一起的双管制造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管制造设备,它能根据操作者意愿选择板材的宽度并执行板材的有效输送。
背景技术
一般地,凝胶型化妆品、牙膏、药物或类似物贮存在合成树脂管容器中,以便容易地排出和使用。对于管容器,重要的是有效地保护内部装的物质不接触外部环境,同时能抵抗内部物质的腐蚀。为此,最近广泛使用双管容器,其制造是将诸如聚乙烯等制成的合成树脂层涂覆在具有耐火和耐腐蚀性的铝板等制成的管的外圆周表面。双管容器甚至在较高温度下也具有比传统管容器高的抗变形性,并且能长时间贮存多种物质。
参看图24,是表示制造双管的传统设备的平面图,传统双管制造设备包括:使用多个辊1a移动板材A的板材输送装置1;使用管形成器2a将板材输送装置1输送的板材A形成第一管FT的第一管形成装置2;热结合第一管FT的热结合装置3;使用粘结剂供应器4a和挤压器4b在热结合的第一管FT的外圆周表面形成第二管ST的第二管形成装置4;冷却第二管ST的外圆周表面的冷却装置5;沿预定方向输送第二管ST的管输送装置6;以及将通过冷却装置5的第二管ST切断的管切割装置7。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双管制造设备中,如果使用辊1a将板材A,更具体的是铝板,输送到管形成器2a,则板材A在管形成器2a中卷成圆形,从而形成第一管FT。
形成的第一管FT在其经过热结合装置3时将其重叠部分热结合在一起。然后,当经过第二管形成装置4时,使用粘结剂供应器4a将粘结剂应用到热结合的第一管FT的外圆周表面,随后使用挤压器4b将合成树脂应用到粘结剂上,从而形成第二管ST。
得到的内侧第一管FT和在第一管FT外圆周表面形成的外侧第二管ST,通过管输送装置6输送并通过冷却装置5冷却。最后,继续输送冷却的管,并在经过管切割装置7时被切割成预定尺寸,从而完成双管的制造。
但是,上述传统制造技术具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传统制造设备的问题在于,铝板在通过多个辊输送时容易变皱或者分离。这个问题增大缺陷产品的生成,并且操作者难以根据操作者的意愿调节或选择板材的宽度。
第二,由于板材沿辊运动时板材的张力是变化的,因此板材向管形成装置的输送可能不稳定。
第三,当板材重叠成圆形而形成第一管时,上述传统制造设备造成不规则的重叠部分,导致热结合缺陷增多或者热结合区压力不足。结果,存在板材重叠部分可能彼此分离的危险。
第四,由于完成的双管在沿预定方向输送的过程中被管切割装置切断,因此管可能具有不平的切割边缘,被分类成次品。因此,增加了执行额外后处理将切割边缘加工平整的麻烦。
第五,传统制造设备中包括的管输送装置设计成输送管时仅支撑管的上表面,并且不能保持与管的紧密接触。因此,管输送装置可能不能准确和稳定地输送管。
第六,传统管输送装置难以调节用于固定管的管接触件之间的距离,因此不能用于输送彼此直径不同的各种管。
发明内容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根据操作者的意愿选择板材的宽度,同时执行板材的有效输送。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保持板材的张力不变,从而实现稳定和准确的板材输送。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保持从卷绕辊上展开的板材处于均匀展开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板材皱折而造成的废品产生。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使板材重叠成圆形形成第一管,同时实现规则的板材重叠部分,从而有效地消除由于板材重叠部分不规则而造成的热结合缺陷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保证刚好在热结合之前稳定支撑轧成圆形的板材的重叠部分。
本发明的第六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有效防止不均匀切割管而造成的废品产生。
本发明的第七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对板材的热结合部分加压,从而实现板材重叠部分的稳定和准确的热结合。
本发明的第八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在用简化结构支撑管的相对的侧表面以及下表面的同时输送管,从而实现管的稳定和准确的输送。
本发明的第九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以简化结构朝管推动侧带,从而增大管相对的表面和侧带之间的接触力。
本发明的第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容易地根据输送的管径调节管相对侧的两个侧带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第十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以简化结构有效地调节侧带的张力。
本发明的第十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在管由于其自身重量下降时通过下带末端上下振动达到管和下带之间稳定而有效的接触。
本发明的第十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能容易地根据管径调节位于管下面的下带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和其它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提供一种双管制造设备,包括:板材输送装置,所述板材输送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并适于移动从卷绕辊上展开的板材的多个辊;第一管形成装置,所述第一管形成装置使用管形成器将板材输送装置输送的板材在板材支撑在冷却管上的状态下成形为第一管;将支撑在冷却管上的第一管热结合的热结合装置;使用挤压器在热结合的第一管的外圆周表面的周围形成第二管的第二管形成装置;使用旋转切割器切割第二管的管切割装置;以及输送第一和第二管的一对管输送装置,其中板材输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辊中选定的两个辊之间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适于在由电机操纵的同时输送板材;板材接触单元,所述板材接触单元固定在安装板上并适于推动板材,从而使板材紧密接触输送辊;以及板材切割单元,所述板材切割单元适于在板材紧密接触输送辊时切割板材的任一侧端,从而使板材具有预定宽度。
优选地,板材接触单元可以包括:接触缸,所述接触缸在输送辊上面的位置固定在安装板上;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一端铰接在接触缸下端,另一端可旋转地铰接在安装板上;以及接触辊,所述接触辊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铰接件上,在对应于输送辊上端的位置垂直于铰接件延伸。
优选地,板材切割单元可以包括:在输送辊下面的位置固定在安装板上的支撑件;以水平可运动方式装在支撑件上的一对水平可运动件;一对刀片,所述刀片从各自的水平可运动件的上端向上伸出,与输送辊的外圆周表面紧密接触;以及一对操纵螺栓,每个螺栓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水平可运动件,另一端拧到支撑件上,操纵螺栓分别适于水平移动水平可运动件。
优选地,板材输送装置还可以包括:张力保持单元,所述张力保持单元固定在安装板上垂直延伸,并适于将沿着辊运动的板材的张力保持不变,从而在保持板材的张力不变的同时,将板材输送到第一管形成装置。
优选地,张力保持单元包括:一对垂直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开在安装板中,一个位于另一个上面;一对张力保持辊,所述张力保持辊分别可滑动地插在导向槽中;一对操纵杆,每根操纵杆的一端连接在相关一根张力保持辊的一端,其另一端铰接在安装板的后表面;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装在安装板的后表面,适于转动操纵杆;以及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装在安装板的前表面,适于检测由辊支撑的板材的水平状态,并将检测的信息输入驱动电机。
优选地,板材输送装置还可以包括:板材平整单元,所述板材平整单元固定在所述辊中选定的两个辊之间的安装板上,并适于将板材保持在平整状态,从而防止从卷绕辊上松开的板材以折叠状态运动。
优选地,板材平整单元可以包括:一对下接触板,所述下接触板从安装板上伸出并适于在其上表面与板材紧密接触;从各自的下接触板向上分隔开的一对固定板;分别连接到固定板下表面的一对平整缸;一对上操纵板,连接到各自的平整缸的下端并紧密接触板材的上表面;一对直立导向杆,每个直立导向杆的下端垂直连接到相关一块上操纵板的上表面,其上端可滑动地穿过相关一块固定板;以及一对液压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分别连接到下接触板的下表面,并通过调节平整缸的液压力调节平整缸的工作。
优选地,第一管形成装置还可以包括:装在管形成器中的末端引导单元,所述末端引导单元适于在板材穿过管形成器的同时轧成圆形时引导板材的相反末端,从而使板材重叠部分规则形成。
优选地,末端引导单元可以包括:在管形成器入口端倾斜装在管形成器上部的固定块;垂直穿过固定块并拧在固定块中的多个调节螺栓;连接在调节螺栓下端的引导块;以及在引导块相反侧面的侧面下部形成的一对引导槽。
优选地,第一管形成装置还可以包括:弹性支撑单元,所述弹性支撑单元装在管形成器出口端,并适于弹性加压和支撑由管形成器轧成圆形的板材重叠部分。
优选地,弹性支撑单元可以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一端连接在管形成器的出口端;垂直连接在安装件另一端的直立支撑销;压力件,所述压力件以垂直可滑动方式连接在直立支撑销下端,并且下表面紧密接触板材的重叠部分;以及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装在直立支撑销周围位于安装件和压力件之间,并适于对压力件施加弹力。
优选地,管切割装置还可以包括切割器移动单元,适于按照与第二管输送速度相同的速度往复运动旋转切割器,从而在输送第二管时规则切割第二管。
优选地,切割器移动单元可以包括:连接在旋转切割器下端的输送板;装在输送板下表面的螺母块;拧在螺母块上的丝杠;用于可旋转地支撑丝杠的底座;以及装在底座上并适于向前旋转或反转丝杠的往复输送驱动器。
优选地,设备还可以包括板材加压装置,所述板材加压装置位于热结合装置附近,适于对已经通过热结合装置的热结合板材的重叠部分在板材由冷却管支撑的状态下进行加压。
优选地,板材加压装置可以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并位于热结合装置一侧的安装件;装在安装件的下表面并排成直线的多个加压缸;分别可旋转地连接在加压缸下端的多个加压辊;以及适于弹性支撑各自加压辊的垂直运动的多个支撑弹簧。
优选地,冷却管可以包括上部平部分,所述上部平部分形成在对应于热结合装置和板材加压装置底部的位置的冷却管上表面。
优选地,冷却管还可以包括可旋转地连接在上部平部分的多个对应辊,所述对应辊在对应于各自加压辊的下端的位置向下伸出。
优选地,每个管输送装置可以包括:侧输送单元,适于在紧密接触管相反侧的同时输送管,侧输送单元包括垂直固定在安装板的前表面并水平延伸的水平框架,处于水平框架的上表面上并彼此分隔开的一对支撑板,分别处于支撑板上的一对侧带,以及连接在支撑板上并适于旋转侧带的侧带驱动器;以及适于在紧密接触管下表面的同时输送管的下输送单元,下输送单元包括垂直固定在安装板的前表面的一对水平安装件,装在支撑件末端并且在侧带下面的位置位于两个侧带之间的直立板,处于直立板周围的下带,以及下带驱动器,所述下带驱动器处于安装板和支撑板之间,并适于驱动下带循环。
优选地,侧带驱动器可以包括:一对空转轮,所述空转轮可旋转地装在各自支撑板的上表面,每个侧带一端由相应一个空转轮卡住;一对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在与空转轮相反的位置可旋转地穿过各自的支撑板,每个侧带的另一端被相应一个驱动轮卡住;齿轮箱,所述齿轮箱适于向驱动轮传递动力,从而彼此沿相反方向同时旋转一对驱动轮;以及连接在齿轮箱上并适于驱动齿轮箱的侧驱动电机。
优选地,侧输送单元还可以包括一对接触力促进器,所述接触力促进器在侧带内侧位置装在各自支撑板的上表面上,并适于在位于侧带内侧的同时向外推动侧带,从而增大侧带和管之间的接触力。
优选地,每个接触力促进器可以包括:从相应支撑板的上表面向上伸出的一对铰接轴;一对铰接件,每个所述铰接件的一端可旋转地铰接在相应一个铰接轴上;一对接触块,每个接触块铰接在相应一个铰接件的另一端,并在其外表面接触相关侧带的内表面;一对接触缸,每个接触缸装在相关支撑板的上表面,并且具有一根杆,该杆的末端接触相关一个铰接件的中心部分;以及一对扭转弹簧,其一端固定在相关一个铰接轴上,另一端固定在相关一个铰接件上。
优选地,侧输送单元还可以包括距离调节器,所述距离调节器装在水平框架上,使一对支撑板同时向下输送单元运动或者离开下输送单元,从而调节彼此分开的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距离调节器可以包括:丝杠,所述丝杠可旋转地装在水平框架中,并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在相反末端形成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的螺纹;一对螺母块,所述螺母块分别连接到各自支撑板的下表面并拧在丝杠的相反螺纹上;以及在水平框架外侧固定在丝杠前端的调节螺母。
优选地,侧输送单元还可以包括多个张力调节器,所述张力调节器装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上并适于调节侧带的张力。
优选地,每个张力调节器可以包括:从相关支撑板的上表面一端向上伸出的安装杆;张力调节件,其一端以可位移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杆上;以及张力调节辊,所述张力调节辊在张力调节件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张力调节件的下表面,紧密接触相关侧带的内表面。
优选地,下带驱动器可以包括: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可旋转地连接在直立板一端,下带的一端由支撑轮卡住;一对振动板,所述振动板在直立板的相反侧铰接在直立板另一端,适于上下振动;旋转轮,所述旋转轮在与支撑轮相反的振动板的位置可旋转地连接在直立板上,下带的另一端由旋转轮卡住;下驱动电机,所述下驱动电机在对应于旋转轮侧面的位置连接在在安装板上;以及万向接头,所述万向接头利用一根轴连接在旋转轮与下驱动电机之间,并适于使旋转轮以垂直可振动的方式转动。
优选地,下输送单元还可以包括一对高度调节器,所述高度调节器装在各自的支撑件上,处于各自的支撑件和直立板之间,并适于相对于支撑件垂直移动直立板。
优选地,每个高度调节器可以包括:连接在支撑件前端的支撑块;可旋转地装在支撑块上的调节螺栓;旋转螺母,所述旋转螺母以垂直可运动的方式装在支撑块中,同时拧到调节螺栓上;以及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处于支撑块的前表面上,在其一端装在旋转螺母外圆周表面的状态下可以上下滑动,滑动板上边缘连接在直立板下端。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以下详细描述中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图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整个结构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板材切割单元的放大正视图;
图3是板材切割单元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表示板材切割单元操作的放大正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张力保持单元的放大正视图;
图6是表示张力保持单元操作的放大正视图;
图7是表示板材平整单元的放大正视图;
图8是板材平整单元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表示板材平整单元操作的放大正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末端引导单元的放大剖面正视图;
图11是表示末端引导单元操作的放大剖面平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切割器移动单元的放大剖面侧视图;
图13是切割器移动单元的放大剖面平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板材加压单元的放大正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板材加压单元操作的放大正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管输送装置的平面图;
图17是管输送装置的正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接触力促进器在操作之前的放大平面图;
图19是表示接触力促进器的操作的放大平面图;
图20和图21是表示本发明距离调节器操作的放大平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高度调节器操作的放大平面图;
图23是表示高度调节器操作的放大正视图;以及
图24是表示传统例子的总体结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总体结构的示意性正视图。
如图1所示,双管制造设备包括:板材输送装置10,它包括固定在安装板(mounting board)11上并适于移动板材A的多个辊12,所述板材A是从卷绕辊13上展开;第一管形成装置20,它利用管形成器21将板材输送装置10输送的板材A在将板材A支撑在冷却管20a上的状态下成形为第一管;热结合第一管的热结合装置30;第二管形成装置40,它利用粘结剂供应器42和挤压器41在热结合的第一管的外圆周表面的周围形成第二管;使用旋转切割器51切割第二管的管切割装置50;将第一和第二管沿预定方向输送的一对管输送装置80;以及将已经通过第二管形成装置40的第二管冷却的冷却装置70。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双管制造设备中,如果利用固定在安装板11上的辊12将板材A,更具体的是铝板,在板材A支撑在冷却管20a上的状态下输送到管形成器21,则板材A在由冷却管20a支撑的同时在管形成器21内被轧成圆形,从而形成第一管。
随后,形成的第一管沿冷却管20a继续运动,在经过热结合装置30时将第一管的重叠部分彼此热结合在一起。在本发明中,在热结合装置30附近具有板材加压装置60。因此,随着管输送装置80继续输送热结合的第一管,板材加压装置60在第一管刚刚经过热结合操作之后对第一管的热结合部分加压。
在板材加压装置60加压之后,第一管经过第二管形成装置40,粘结剂供应器42首先将粘结剂涂覆在第一管的外圆周表面,然后,挤压器41将合成树脂涂覆在粘结剂上,从而在第一管的外圆周表面形成第二管。
然后,管输送装置80将经过第二管形成装置40形成的第二管,沿冷却管20a的外圆周表面继续输送,进入冷却装置70。在冷却装置70中冷却后,第二管与冷却管20a分离,并运动到管切割装置50的旋转切割器51。由此将冷却的第二管切割成具有预定尺寸的双管。
这里,旋转切割器51在切割第二管时,适于由切割器移动单元52按照与第二管输送速度相同的速度驱动运动。其作用是使切下的最终双管具有平的切口边缘。
除了多个辊12之外,板材输送装置10包括:位于所述辊中选定的两个辊12之间并适于方便板材A输送的输送辊14;固定在安装板11上并适于推动板材A的板材接触单元15,从而使板材A紧密接触输送辊14;板材切割装置16,当板材A紧密接触输送辊14时适于切割板材A的任一侧边,从而使板材A具有预定宽度;张力保持单元17,它固定在安装板11上垂直延伸,并适于使沿着辊12运动的板材A的张力保持不变;以及板材平整单元18,它固定在安装板11上,位于所述辊中选定的两个辊12之间,并适于使板材A保持在平整状态。
特别是,输送辊14用于帮助沿辊12准确输送板材A,并且板材接触单元15用于使板材A有效地紧密接触输送辊14的外圆周表面。
板材切割单元16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切割板材的任一侧边,从而得到预定宽度的板材,并且张力保持单元17用于使沿着多个辊12运动的板材A在保持其张力不变的同时进入管形成器21。
板材平整单元18用于将从卷绕辊13上展开的板材A均匀展开,从而有效地防止板材沿辊12运动时造成皱折或局部折叠。优选地,提供一对卷绕辊13使得,如果卷绕在一个卷绕辊13上的板材完全展开,就接着输送卷绕在另一个卷绕辊13上的板材,从而不会停止板材输送。
图2和图3分别是放大正视图和放大侧视图,表示本发明的板材切割单元16。图4是表示板材切割单元工作的放大正视图。
如图2到图4所示,双管制造设备的板材接触单元15包括:接触缸151,它固定在安装板11上并位于输送辊14上方,由电机141操纵;铰接件152,其一端铰接在接触缸151下端,另一端可旋转地铰接在安装板11上;以及接触辊153,其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铰接件152上,在与输送辊14上端对应的一个位置垂直于铰接件152延伸。
在板材接触单元15工作时,如果接触缸151启动,铰接件152在安装板11的前面转动一个角度。随着铰接件152的角位移,连接到铰接件152的接触辊153运动靠近输送辊14,推动板材A,使板材A紧密接触输送辊14。
板材切割单元16装在输送辊14附近,包括:在输送辊14下面的一个位置固定在安装板11上的支撑件161;按水平可运动方式装在支撑件161上的一对水平可运动件162;刀片163,从各自的水平可运动件162的上端向上突出,与输送辊14的外圆周表面紧密接触;以及操纵螺栓164,每个操纵螺栓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水平可运动件162上,另一端拧在支撑件161上,操纵螺栓164适于分别水平移动水平可运动件162。
在板材切割单元16工作时,首先,手工操作操纵螺栓164,预先确定板材A任一侧边的切割宽度,然后,操作刀片163,切割紧密接触输送辊14的板材A的任一侧边,从而输送根据操作者的意愿确定的不同宽度的板材。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张力保持单元17的放大正视图,图6是表示张力保持单元17的工作的放大正视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双管制造设备的张力保持单元17包括:一对垂直导向槽171,它们开在安装板11中,一个位于另一个的上面;分别可滑动地插在导向槽171中的张力保持辊172;操纵杆173,每根操纵杆173的一端连接在相关的一根张力保持辊172的一端,其另一端铰接在安装板11的后表面;驱动电机174,它装在安装板11的后表面,适于转动操纵杆173;以及接触传感器175,它装在安装板11的前表面,适于检测由辊12支撑的板材的水平状态,并将检测的信息输入驱动电机174。
在张力保持单元17工作时,如果张力不足而使板材松弛,则板材与接触传感器175的下端分离。当接触传感器175检测到板材分离,并将检测信息输出到驱动电机174时,驱动电机174响应此信息启动,从而转动操纵杆173。
随着操纵杆173转动,张力保持辊172转过一定角度将板材拉紧。张力保持辊172拉动板材后,板材的上表面与接触传感器175下端接触。由此接触传感器175检测到板材的接触,并将检测信息输出到驱动电机174,从而停止驱动电机174工作。
以这种方式,当在辊12之间运动时,由于驱动电机174根据接触传感器175检测的结果工作,板材可以保持张力不变。
图7和图8是表示本发明板材平整单元18的放大正视图和放大侧视图,图9是表示板材平整单元18工作的放大正视图。
如图7到图9所示,双管制造设备的板材平整单元18包括:一对下接触板181,它们从安装板11上伸出,并且其上表面适于与板材紧密接触;从各自的下接触板181向上分隔开的固定板(mounting plate)182;连接到各自的固定板182的下表面的平整缸183;连接到各自的平整缸183的下端以紧密接触板材上表面的上操纵板184;直立导向杆185,每根直立导向杆185下端垂直连接到相关一块上操纵板184的上表面,其上端可滑动地穿过相关一块固定板182;以及液压调节把手186,它们连接到各自的下接触板181的下表面,并适于通过调节平整缸183的液压来调节平整缸183的工作。
在板材平整单元18工作时,如果手工操作液压调节把手186来调节各自的平整缸183中的液压,则在板材A的下表面由下接触板181的上表面支撑的状态下,上操纵板184向下运动紧密接触板材A的上表面。因此,板材A在下接触板181和上操纵板184之间均匀展开的状态下运动,并且当板材A在辊12之间运动时,不存在板材A皱折或折叠的危险。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末端引导单元的放大剖面正视图,图11是表示末端引导单元操作的放大剖面平面图。
如图10和图11所示,双管制造设备的第一管形成装置20包括管形成器21、冷却管20a以及装在管形成器21内的末端引导单元22。末端引导单元22适于在板材A经过管形成器21内部的同时,在冷却管20a外圆周表面与管形成器21内圆周表面之间轧成圆形时引导板材A的相反末端,从而规则地形成板材A的重叠部分。
特别是,末端引导单元22用于引导待重叠的板材A的相反侧边部分,从而第一管FT的两个侧边部分在预定位置彼此重叠,即在热结合位置。其作用是使第一管FT的重叠部分高准确性和稳定性地热结合在一起。
具有上述功能的末端引导单元22包括:在管形成器21入口端倾斜地装在管形成器21上部的固定块221;垂直地穿过固定块221并拧在其中的调节螺栓222;连接在调节螺栓222下端的引导块223;以及在引导块223相反侧面的侧面下部形成的引导槽224。
在末端引导单元22工作时,首先,手工操作调节螺栓222上下移动由固定块221支撑的引导块223,直到引导块223位于板材的重叠部分上。接着,随着板材穿过管形成器21,板材相反侧边沿引导槽224运动,从而规则地形成板材的重叠部分。
第一管形成装置20还包括弹性支撑单元23,装在管形成器21出口端并适于弹性地加压和支撑由管形成器21轧成圆形的板材重叠部分。
由于弹性支撑第一管FT的重叠部分,弹性支撑单元23用于防止重叠部分在热结合之前脱开或彼此分离,从而保证重叠部分稳定热结合。
具有上述功能的弹性支撑单元23包括:一端连接到管形成器21出口端的安装件231;垂直连接到安装件231另一端的直立支撑销232;压力件233,它以垂直可滑动的方式连接到直立支撑销232的下端,并且下表面紧密接触板材的重叠部分;以及弹性弹簧234,它装在直立支撑销232周围,处于安装件231和压力件233之间,并适于对压力件233施加弹力。
在弹性支撑单元23工作时,以垂直可运动方式连接到直立支撑销132的压力件233,在由弹性弹簧234弹性支撑的同时,对穿过管形成器21和冷却管20a之间的第一管FT的重叠部分轻轻加压,从而防止重叠部分分离。
图12和图13分别是放大剖面侧视图和放大剖面平面图,表示本发明的切割器移动单元52。
如图12和图13所示,双管制造设备的切割器移动单元52包括:连接在旋转切割器51下端的输送板521;装在输送板521下表面的螺母块522;拧在螺母块522中的丝杠523;用于可旋转地支撑丝杠523的底座524;以及装在底座524上并适于驱动丝杠523向前或向后旋转的往复输送驱动器525。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切割器移动单元52工作时,如果预定长度的第二管穿过旋转切割器51,则位置传感器S检测第二管的预定长度,并将检测信息输出到旋转切割器51。因此,如果旋转切割器51响应检测的信息开始切割第二管,相应地,往复输送驱动器525开始旋转丝杠523,从而使螺母块522沿预定方向运动。
随着螺母块522的运动,输送板521也沿相同方向运动,因此,装在输送板521上表面的旋转切割器51沿相同方向以与第二管相同的输送速度运动,从而切割第二管。
图14是表示本发明板材加压装置60的放大正视图,图15是表示板材加压装置60工作的放大正视图。
如图14和图15所示,双管制造设备的板材加压装置60包括:位于热结合装置30一侧的安装件61;装在安装件61下表面上排成直线的多个加压缸62;可旋转地连接在各自的加压缸62的下端的加压辊63;以及适于弹性地支撑各自的加压辊63的垂直运动的支撑弹簧64。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板材加压装置60工作时,刚刚在轧制板材形成的第一管FT重叠部分被热结合装置30热结合之后,加压缸62操纵多个加压辊63向下运动,从而在冷却管20a支撑第一管的内圆周表面的状态下加压第一管的热结合部分。因此,能以高准确性和稳定性将第一管FT的重叠部分彼此结合在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加压辊63适于在被支撑弹簧64弹性支撑的状态下在第一管FT的重叠部分周围转动,从而实现对重叠部分的准确而稳定的加压。
适于支撑第一管FT内圆周表面的冷却管20a包括:上部平部分201a,它在对应于热结合装置30和板材加压装置6O的底部的位置形成在冷却管20a的上表面;以及多个加压辊202a,它们可旋转地连接在上部平部分201a,在对应于各自的加压辊63的下端的位置向下伸出。
上部平部分201a用于保证热结合装置30和板材加压装置60对第一管重叠部分的充分热结合和加压。位置与各自的加压辊63的下端相对应的对应辊202a用于使加压辊63实现对第一管FT的重叠部分的有效加压。
由于为冷却管20a提供了与各自的加压辊63的下端相对应的对应辊202a,使第一管FT布置在加压辊63和对应辊202a之间。其作用是明显减小了冷却管20a外圆周表面与第一管FT内圆周表面之间的摩擦。因此,在管输送装置80的操作下,第一管FT可以平滑地和有效地在冷却管20a的外圆周表面上运动。
图16和图17分别是平面图和正视图,表示本发明的输送装置80。在本发明中,使用彼此相同的两个管输送装置80,因此下面仅解释其中一个。
如图16和图17所示,双管制造设备的管输送装置80包括:侧输送单元81,它固定在直立安装板11上,并适于在支撑管相反侧表面的同时输送管;以及下输送单元82,它固定在安装板11上,并适于在支撑管的下表面同时输送管。
侧输送单元81和下输送单元82由安装板11支撑,具有高度稳定性。
侧输送单元81包括:垂直于安装板11前表面固定的水平延伸的水平框架811;布置在水平框架811上表面上彼此分开的一对支撑板(supportingplate)812;分别位于支撑板812上的侧带813;以及连接在支撑板812上并适于旋转侧带813的侧带驱动器814。
侧输送单元81的构成是通过将一对支撑板812布置在水平框架811的上表面上并彼此分开,然后将侧带813和侧带驱动器814装到支撑板812上。由于一对侧带813在其接触管相反侧面的状态下被侧带驱动器814驱动循环,因此侧输送单元81用于沿预定方向输送管。
具有上述功能的侧带驱动器814包括:可旋转地装在各自的支撑板812的上表面上的一对空转轮814a,每条侧带813的一端由相关的一个空转轮814a卡住;一对驱动轮814b,它们在与空转轮814a相对的位置可旋转地穿过各自的支撑板812,每条侧带813的另一端由相关的一个驱动轮814b卡住;齿轮箱814c,它适于将动力传递到驱动轮814b,从而沿彼此不同方向同时旋转一对驱动轮814b;以及连接在齿轮箱814c并适于驱动齿轮箱814c的侧驱动电机814d。
在侧带装置814工作时,如果启动侧驱动电机814d以旋转齿轮箱814c内的驱动轴和齿轮,一对驱动轮814b通过驱动轴和齿轮的动力传动彼此沿不同方向旋转。随着驱动轮814b的旋转,与此同时,分别卡在驱动轮814b和空转轮814a之间的一对侧带813彼此沿不同方向旋转。
侧输送单元81还包括:一对接触力促进器815,它们在侧带813内侧位置装在各自的支撑板812的上表面;装在水平框架811上的距离调节器816;以及多个张力调节器817,它们装在支撑板812的上表面。
接触力促进器815装在每块支撑板812上,用于在位于侧带813内侧的同时向外推动相关的侧带813,从而增大侧带813和管之间的接触力。距离调节器816用于使一对支撑板812同时朝下输送单元82运动或者离开下输送单元812,从而调节彼此分离的支撑板812之间的距离。使用距离调节器816可以有效地输送彼此直径不同的多种管。
张力调节器817手工固定在支撑板812上,从而它们支撑各自侧带813的相反外端位置,由此对侧带813施加预定张力。
下输送单元82包括:垂直于安装板11的前表面固定的一对水平支撑件821;伸长的直立板822,它装在支撑件821的末端,并在侧带813下面的一个位置位于两个侧带813之间;处于直立板822周围的下带823;以及下带驱动器824,它位于安装板11和支撑板812之间,并适于驱动下带823循环。
下输送单元82的构成是通过将直立板822装到垂直于安装板11固定的一对水平支撑件821上,将下带823装在垂直板822周围,并将下带驱动器824装到安装板11上。当下带驱动器824工作时,下带823在其上表面与管下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循环,从而沿预定方向输送管。
下带驱动器824包括:可旋转地连接在直立板822一端的支撑轮824a,下带823的一端卡在支撑轮824a上;振动板824b,它在直立板822的相反侧铰接在直立板822的另一端,并适于上下振动;在与支撑轮824a相对的位置可旋转地连接在直立板822上的旋转轮824c,下带823的另一端卡在旋转轮824c上;下驱动电机824d,它连接在安装板11上,其位置对应于旋转轮824c的侧面;以及万向接头824e,它使用轴连接在旋转轮824c和下驱动电机824d之间。
在下带驱动器824工作时,如果下带驱动电机824d启动,通过万向接头824e和轴连接到下驱动电机824d的旋转轮824c旋转,同时使振动板824b上下振动,从而使支撑轮824a支撑的下带823循环。
特别是,在振动板824b上下振动时,下带823另一端处于垂直振动状态。因此,即使管在处于下带823上表面上的同时被输送时,由于其自身重量而下降,管的下表面也处于下带823上。结果,可以以高准确性和稳定性输送管。
下输送单元82还包括一对高度调节器825,它们装在各自的支撑件821上,处于各自的支撑件821和直立板822之间。高度调节器825用于使直立板822相对支撑件821上下运动。具体地,当手工操作高度调节器825升高或降低直立板822时,直立板822用于根据各种管的不同直径升高或降低管,同时支撑管的下表面。其作用是使管相反侧面容易对齐在与侧带813相同的高度。
图18是表示本发明接触力促进器815在操作之前的放大平面图,图19是表示接触力促进器815操作的放大平面图。
如图18和图19所示,包括在管输送装置80中的每个接触力促进器815包括:从相关支撑板812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的一对铰接轴815a;铰接件815b,每个铰接件815b的一端可旋转地铰接在相关一个铰接轴815a上;接触块815c,每个接触块815c铰接在相关一个铰接件815b的另一端,并且其外表面接触相关侧带813的内表面;接触缸815d,每个接触缸815d装在相关支撑板812的上表面,并且每个接触缸815d具有杆,杆的末端接触相关一个铰接件815b的中心部分;以及扭转弹簧815e,每个扭转弹簧815e的一端固定在相关一个铰接轴815a上,另一端固定在相关一个铰接件815b上。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接触力促进器815工作时,如果接触缸815d启动,从而使用其杆推动铰接件815b,则扭转弹簧815e被压缩,由此使铰接件815b绕铰接轴815a转动。因此,铰接在各自的铰接件815b的末端的接触块815c,朝侧带813内表面运动,向外推动侧带813。结果,侧带813强烈接触管T的外圆周表面,导致侧带813和管T之间的接触力增大。
布置在相关接触力促进器815相反侧的张力调节器817包括:从相关支撑板812上表面末端向上突出的安装杆817a;张力调节件817b,其一端以可移动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杆817a上;以及张力调节辊817c,在张力调节件817b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张力调节件817b的下表面,从而紧密接触相关侧带813的内表面。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张力调节器817工作时,如果手工绕安装杆817a旋转张力调节件817b;并保持在固定位置,则张力调节辊817c能以高稳定性支撑相关侧带813。以这种方式,可以手工调节侧带813的张力。
图20和图21是表示本发明距离调节器816操作的放大平面图。
如图20和图21所示,包括在管输送装置80中的距离调节器816包括:丝杠816a,它可旋转地装在水平框架811上,并且在其相反端的外圆周表面沿彼此相反方向形成螺纹;一对螺母块816b,它们分别连接在各自的支撑板812的下表面,并拧在丝杠816a的相反螺纹上;以及调节螺母816c,它在水平框架811外侧固定在丝杠816a的前端。
在距离调节器816工作时,如果手工向前转动或反转调节螺母816c,则固定在调节螺母816c的丝杠816a向前转动或反转,从而使一对螺母块816b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运动。因此,连接到各自的螺母块816b的一对支撑板812,基于管T彼此朝向对方或远离对方运动。以这种方式,可以根据管T的直径容易地调节支撑板812之间的距离。
因此,由于调节支撑板812之间的距离,可以容易地调节装在各自的支撑板812上的一对侧带813之间的距离。
图22是表示本发明高度调节器825操作的放大平面图,图23是表示高度调节器825工作的放大正视图。在本发明中,使用彼此相同的一对高度调节器825,因此下面仅解释其中一个。
如图22和图23所示,高度调节器825包括:连接在支撑件821前端的支撑块825a;可旋转地装在支撑块825a中的调节螺栓825b;旋转螺母825c,它以垂直可运动方式装在支撑块825a中,同时拧在调节螺栓825b上;以及滑动板825d,它装在支撑块825a的前表面,在其一端装在旋转螺母825c外圆周表面的状态下上下滑动,滑动板825d的上边缘连接在直立板822下端。
在高度调节器825工作时,如果手工转动调节螺栓825b,则拧在调节螺栓825b上的旋转螺母825c在支撑块825a内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使滑动板825d向上或向下运动。结果,装在滑动板825d上的直立板822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达到直立板822的高度调节。
从上面描述可以明显看出,根据本发明制造双管的设备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本发明的制造设备在有效执行板材输送的同时能基于操作者意愿选择板材的宽度。其作用是将板材重叠部分的宽度调节到最小程度,从而使制造的双管具有改进的质量。
第二,板材张力可以保持不变,从而达到稳定而准确地板材输送。其相应的作用是达到第一管的稳定制造。
第三,在刚从卷绕辊上展开之后,板材保持在均匀展开状态。这有效地防止由于板材皱折生成废品,因此具有有效消除由于废品造成的生产率下降。
第四,当板材圆形重叠形成第一管时,根据本发明,板材重叠部分是规则形成的,因此,不存在由于板材重叠部分不规则造成热结合缺陷的危险。相应地,可以以高准确性和稳定性形成第一管。
第五,本发明制造设备可以刚在热结合之前稳定地支撑轧成圆形的板材的重叠部分。这具有防止重叠部分在热结合之前彼此分离的作用,从而有效消除缺陷热结合可能性。
第六,本发明能有效防止由于不均匀切割造成的废品。有效制造切割边缘平齐的管的作用是,消除对重复切割不平切割边缘的繁琐后处理的的需求,从而使双管生产率提高。
第七,由于对板材的热结合部分加压,可以稳定而准确地热结合板材的重叠部分,因此可以有效地消除热结合部分的缺陷。
虽然为了解释的目的已经披露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修改、增添和替代。

Claims (24)

1.一种双管制造设备,包括:板材输送装置,所述板材输送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并适于移动从卷绕辊上展开的板材的多个辊;第一管形成装置,所述第一管形成装置使用管形成器将板材输送装置输送的板材在板材支撑在冷却管上的状态下成形为第一管;将支撑在冷却管上的第一管热结合的热结合装置;使用挤压器在热结合的第一管的外圆周表面的周围形成第二管的第二管形成装置;使用旋转切割器切割第二管的管切割装置;以及用于输送第一和第二管的一对管输送装置,
其中板材输送装置包括:
位于所述多个辊中选定的两个辊之间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适于在由电机操纵的同时输送板材;
板材接触单元,所述板材接触单元固定在安装板上并适于推动板材,从而使板材紧密接触输送辊;
板材切割单元,所述板材切割单元适于在板材紧密接触输送辊时切割板材的任一侧端,从而使板材具有预定宽度;
张力保持单元,所述张力保持单元固定在安装板上,垂直延伸并适于将沿着辊运动的板材的张力保持不变,从而在保持板材的张力不变的同时,将板材输送到第一管形成装置;以及
板材平整单元,所述板材平整单元固定在安装板上,位于所述辊中选定的两个辊之间,并适于将板材保持在平整状态,从而防止从卷绕辊上展开的板材以折叠状态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管形成装置还包括:
装在管形成器中的末端引导单元,所述末端引导单元适于在板材穿过管形成器的同时被轧成圆形时引导板材的相反末端,从而形成规则的板材重叠部分,并且所述末端引导单元包括:在管形成器入口端倾斜装在管形成器上部的固定块;垂直穿过固定块并拧在固定块中的多个调节螺栓;连接在调节螺栓下端的引导块;以及在引导块相反侧面的侧面下部形成的一对引导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板材接触单元包括:
接触缸,所述接触缸在输送辊上面的位置固定在安装板上;
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一端铰接在接触缸下端,另一端可旋转地铰接在安装板上;以及
接触辊,所述接触辊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铰接件上,在对应于输送辊上端的位置垂直于铰接件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板材切割单元包括:
在输送辊下面的位置固定在安装板上的支撑件;
以水平可运动方式装在支撑件上的一对水平可运动件;
一对刀片,所述刀片从各自的水平可运动件的上端向上伸出,与输送辊的外圆周表面紧密接触;以及
一对操纵螺栓,每个操纵螺栓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水平可运动件上,另一端拧到支撑件上,操纵螺栓分别适于水平移动水平可运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张力保持单元包括:
一对垂直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开在安装板中,一个位于另一个上面;
一对张力保持辊,所述张力保持辊分别可滑动地插在导向槽中;
一对操纵杆,每根操纵杆的一端连接在相关的一根张力保持辊的一端,其另一端铰接在安装板的后表面;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装在安装板的后表面,并适于转动操纵杆;以及
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装在安装板的前表面,适于检测由辊支撑的板材的水平状态,并将检测的信息输入驱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板材平整单元包括:
一对下接触板,所述下接触板从安装板上突出并适于在其上表面与板材紧密接触;
从各自的下接触板向上分隔开的一对固定板;
分别连接到固定板下表面的一对平整缸;
连接到各自的平整缸的下端并紧密接触板材上表面的一对上操纵板;
一对直立导向杆,每个直立导向杆的下端垂直连接到相关一块上操纵板的上表面,其上端可滑动地穿过相关一块固定板;以及
一对液压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分别连接到下接触板的下表面,并通过调节平整缸的液压力调节平整缸的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管形成装置还包括:
弹性支撑单元,所述弹性支撑单元装在管形成器的出口端,并适于弹性加压和支撑由管形成器轧成圆形的板材重叠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弹性支撑单元包括: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一端连接在管形成器的出口端;
垂直连接在安装件另一端的直立支撑销;
压力件,所述压力件以垂直可滑动的方式连接在直立支撑销的下端,并且下表面紧密接触板的重叠部分;以及
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装在直立支撑销周围,位于安装件和压力件之间,并适于对压力件施加弹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管切割装置还包括:
切割器移动单元,适于按照与第二管输送速度相同的速度往复移动旋转切割器,从而在输送第二管时规则切割第二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切割器移动单元包括:
连接在旋转切割器下端的输送板;
装在输送板下表面的螺母块;
拧在螺母块上的丝杠;
用于可旋转地支撑丝杠的底座;以及
装在底座上并适于向前旋转或反转丝杠的往复输送驱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板材加压装置,所述板材加压装置位于热结合装置附近,适于对已经通过热结合装置的热结合板材的重叠部分在板材由冷却管支撑的状态下进行加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板材加压装置包括:
固定在安装板上并位于热结合装置一侧的安装件;
装在安装件下表面排成直线的多个加压缸;
分别可旋转地连接在加压缸下端的多个加压辊;以及
适于弹性支撑各自的加压辊的垂直运动的多个支撑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冷却管包括上部平部分,所述上部平部分形成在冷却管的上表面与热结合装置和板材加压装置的底部相对应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冷却管还包括多个对应辊,这些对应辊可旋转地连接在上部平部分上,在对应于各自的加压辊的下端的位置向下伸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管输送装置包括:
侧输送单元,适于在紧密接触管相反侧的同时输送管,侧输送单元包括:
垂直固定在安装板的前表面上并水平延伸的水平框架;
处于水平框架上表面上并彼此分隔开的一对支撑板;
分别处于支撑板上的一对侧带;以及
连接在支撑板上并适于旋转侧带的侧带驱动器;以及
适于在紧密接触管下表面的同时输送管的下输送单元,下输送单元包括:
垂直固定在安装板的前表面上的一对水平支撑件;
装在支撑件末端并且在侧带下面的位置位于两个侧带之间的直立板;
处于直立板周围的下带;以及
下带驱动器,所述下带驱动器处于安装板和支撑板之间,并适于驱动下带循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侧带驱动器包括:
一对空转轮,所述空转轮可旋转地装在各自的支撑板的上表面,每个侧带一端由相应一个空转轮卡住;
一对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在与空转轮相反的位置可旋转地穿过各自的支撑板,每个侧带的另一端被相应一个驱动轮卡住;
齿轮箱,所述齿轮箱适于向驱动轮传递动力,从而驱动一对驱动轮彼此沿相反方向同时旋转;以及
连接在齿轮箱上并适于驱动齿轮箱的侧驱动电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侧输送单元还包括一对接触力促进器,所述接触力促进器在侧带内侧位置装在各自的支撑板的上表面上,并适于在位于侧带内侧的同时向外推动侧带,从而增大侧带和管之间的接触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接触力促进器包括:
从相应支撑板上表面向上伸出的一对铰接轴;
一对铰接件,每个所述铰接件的一端可旋转地铰接在相应一个铰接轴上;
一对接触块,每个接触块铰接在相应一个铰接件的另一端,并在其外表面接触相关侧带的内表面;
一对接触缸,每个接触缸装在相关支撑板上表面,并且具有一根杆,其末端接触相关一个铰接件的中心部分;以及
一对扭转弹簧,每个扭转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相关一个铰接轴上,另一端固定在相关一个铰接件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侧输送单元还包括距离调节器,所述距离调节器装在水平框架上,使一对支撑板同时向下输送单元运动或者离开下输送单元,从而调节彼此分开的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距离调节器包括:
丝杠,所述丝杠可旋转地装在水平框架中,并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在相反末端形成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的螺纹;
一对螺母块,所述螺母块分别连接到各自的支撑板的下表面并拧在丝杠的相反螺纹上;以及
在水平框架外侧固定在丝杠前端的调节螺母。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侧输送单元还包括多个张力调节器,所述张力调节器装在支撑板上表面并适于调节侧带张力。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张力调节器包括:
从相关支撑板上表面一端向上伸出的安装杆;
张力调节件,其一端以可位移方式固定在安装杆上;以及
张力调节辊,所述张力调节辊在张力调节件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张力调节件的下表面,紧密接触相关侧带的内表面。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下带驱动器包括:
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可旋转地连接在直立板一端,下带的一端由支撑轮卡住;
一对振动板,所述振动板在直立板相反侧铰接在直立板另一端,适于上下振动;
旋转轮,所述旋转轮在与支撑轮相反的振动板的位置可旋转地连接在直立板上,下带的另一端由旋转轮卡住;
下驱动电机,所述下驱动电机在对应于旋转轮侧面的位置连接在安装板上;以及
万向接头,所述万向接头利用一根轴连接在旋转轮与下驱动电机之间,并适于使旋转轮以垂直可振动方式转动。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下输送单元还包括一对高度调节器,所述高度调节器装在各自的支撑件上,处于各自的支撑件和直立板之间,并适于相对于支撑件垂直移动直立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高度调节器包括:
连接在支撑件前端的支撑块;
可旋转地装在支撑块上的调节螺栓;
旋转螺母,所述旋转螺母以垂直可运动方式装在支撑块中,同时拧到调节螺栓上;以及
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处于支撑块前表面上,在其一端装在旋转螺母外圆周表面的状态下可以上下滑动,滑动板上边缘连接在直立板下端。
CN2006101038406A 2006-05-29 2006-08-02 一种双管制造设备 Active CN1010815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48208A KR100740298B1 (ko) 2006-05-29 2006-05-29 이중튜브 제조기용 튜브이송장치
KR10-2006-0048204 2006-05-29
KR1020060048204 2006-05-29
KR1020060048204A KR100758015B1 (ko) 2006-05-29 2006-05-29 이중튜브 제조장치
KR1020060048208 2006-05-29
KR10-2006-0048208 2006-05-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1558A CN101081558A (zh) 2007-12-05
CN101081558B true CN101081558B (zh) 2010-10-27

Family

ID=38737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38406A Active CN101081558B (zh) 2006-05-29 2006-08-02 一种双管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758015B1 (zh)
CN (1) CN1010815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4949B2 (en) * 2008-11-17 2011-09-27 Siemens Industry, Inc. Apparatus for decelerating and temporarily accumulating hot rolled product
KR101154201B1 (ko) 2010-05-17 2012-06-18 주식회사 피에스원 열가소성 수지를 부풀려서 필름으로 성형하는 장치
CN102151759A (zh) * 2010-12-09 2011-08-17 中山市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 长u弯管机的送料装置的位置切换部件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52A (zh) * 1988-08-03 1990-02-21 克特奇罗格公司 制造涂塑管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09116B1 (ko) * 1999-03-29 2001-09-26 강석만 내용물 변질방지용 튜브 제조장치
KR100342847B1 (ko) * 2000-08-14 2002-07-02 천효원 튜브헤드성형기
KR20030063037A (ko) * 2002-01-22 2003-07-28 주식회사 아이팩 이중튜브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541565B1 (ko) * 2003-05-14 2006-01-10 김주일 합성수지관 연결구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52A (zh) * 1988-08-03 1990-02-21 克特奇罗格公司 制造涂塑管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 61002542 A,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1558A (zh) 2007-12-05
KR100758015B1 (ko) 2007-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73359B2 (ja) 連続するループ状の積層経路に沿って複合積層材を積層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3796815B (zh) 用于制成高级复合层叠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13561503B (zh) 一种薄膜的复合机
US2010007512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moplastic prepreg with specific fibre orientation
CN102873896A (zh) 一种高效率三鼓成型机
CN105235171A (zh) 节能淋膜机
CN105805115B (zh) 一种空调滤网自动贴边设备
US11192672B2 (en) Bead wire wrapper device and a wrapper method
CN101081558B (zh) 一种双管制造设备
CN209536620U (zh) 多层塑胶薄膜自动定长切片机
CN104631744B (zh) 一种水晶珠装饰软材生产装置
JP5999609B2 (ja) ゴムvベルトの押出成形装置及び方法
WO2011060696A1 (zh) 一种带材卷连续供料的装置及方法
CN1031819A (zh) 带材分条再绕机
CN106863409A (zh) 龙门切台及橡塑生产设备
CN205202060U (zh) 节能淋膜机
CN101966941B (zh) 带束层夹胶热包装置及夹胶热包生产工艺
CN107628472B (zh) 无纺布贴胶设备
CN201784184U (zh) 带束层夹胶热包装置
CN219360340U (zh) 玻纤绕丝筒自动封边装置
CN206308526U (zh) 一种具有引料机构的切布机
CN113320139B (zh) 一种快速换带装置及编管机
CN205601344U (zh) 一种薄膜纠偏机
CN203486620U (zh) 用于帘布切割设备的可升降架
CN110271214A (zh) 加工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055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1055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