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5484A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5484A
CN101075484A CN 200710024557 CN200710024557A CN101075484A CN 101075484 A CN101075484 A CN 101075484A CN 200710024557 CN200710024557 CN 200710024557 CN 200710024557 A CN200710024557 A CN 200710024557A CN 101075484 A CN101075484 A CN 101075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hybrid power
electric automobile
strand
automobi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245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祖根
陈良
赵立芬
山德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ABLEPLUS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ABLEPLUS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ABLEPLUS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ABLEPLUS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0245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754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75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54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它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的绝缘层,特点是:所述的绝缘层外依序包覆有屏蔽层、隔离层以及护套层;所述的缆芯包括有多个彼此复绞的导电单元,每个导电单元包括多根彼此束绞地结合在一起的导电单丝。优点:耐温性高,长期连续最高工作温度可耐125℃以上,短期使用耐温程度高达250℃以上;采用束绞、复绞并举,使电缆的柔曲性得到改善,敷设时的弯曲半径小;在绝缘层外依次设置了屏蔽层、隔离层、护套层,因此既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不会因电磁波而造成对汽车内的智能电路系统干扰,又能表现出理想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与此相关的能源、环保和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并重视。因此,开发高效节能、安全环保、舒适便捷的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混合动力汽车因具有低废气排放、低油耗、低噪声、安全等优点,使其在能源愈加紧缺的今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主要由传统的内燃机和蓄电池及电机两部分组成,动能与电能需要频繁转换,因此要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必须具备安全性和稳定性极高的电源传输线。
传统的电源传输线即电缆的结构为铜导体外包覆PVC绝缘材料,虽然能满足传输要求,但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耐温性差,长期连续最高工作温度仅能达到耐105℃,短期最高工作温度也仅能达到耐160℃;二是敷设不方便,导体绞合通常采用同方向束绞,以致成品电缆的弯曲性能差,需要大的敷设弯曲半径;三是采用单层绝缘,安全可靠性较低;四是由于没有屏蔽层,因此电源线传输交流电时产生的电磁波极易对汽车内的智能电路系统产生干扰,甚至造成汽车智能系统的误操作或不能正常工作,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耐温性高的、弯曲性好而利于敷设的、绝缘程度理想且屏蔽效果优异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它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的绝缘层,特点是:所述的绝缘层外依序包覆有屏蔽层、隔离层以及护套层;所述的缆芯包括有多个彼此复绞的导电单元,每个导电单元包括多根彼此束绞地结合在一起的导电单丝。
本发明所述的复绞的方向是与所述的束绞的方向相反的。
本发明所述的复绞的节距比为10~15倍。
本发明所述的束绞的节距比为15~20倍。
本发明所述的复绞的复绞方向为S向。
本发明所述的束绞的束绞方向为Z向。
本发明所述的绝缘层和护套层的材料为阻燃聚氯乙烯或低烟无卤聚烯烃或阻燃交联聚烯烃。
本发明所述的屏蔽层的材料为编织裸铜丝或镀锡铜丝或纵包铝箔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编织裸铜丝或镀锡铜丝的直径为0.1-0.3mm,铝箔的厚度为0.05-0.15mm。
本发明所述的隔离层的材料为电缆专用绵纸。
本发明所述的编织的编织密度为>80%。
本发明所公开的电缆的耐温性高,长期(时间)连续最高工作温度可耐125℃以上,短期使用耐温程度高达250℃以上;采用束绞、复绞并举,使电缆的柔曲性得到改善,敷设时的弯曲半径小;在绝缘层外依次设置了屏蔽层、隔离层、护套层,因此既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不会因电磁波而造成对汽车内的智能电路系统干扰,又能表现出理想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的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各导电单元进行复绞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各导电单丝进行束绞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将有助于对本发明技术内容和效果的理解,但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给出了19个导电单元11,这19个导电单元11彼此采用12倍节距比并且呈S向进行复绞,从而得到缆芯1。如图2所示,表现出S向的复绞。这里所称的节距比即为电线电缆行业所熟知的绞线节距和节径比,即绞线中的单线围绕绞线转一圈的轴长度称为绞线节距;节径比是绞线节距长度与绞线直径的比值。对于每个导电单元11,申请人例举了优选的材料为镀锡铜丝或退火裸铜丝的7根导电单丝111彼此以17倍节距比呈由图3所示的Z向束绞,对于导电单丝111的直径通常为0.1-1mm。由上述得到的经过束绞后的19个导电单元11进而经复绞所获得的缆芯1具有优异的弯曲性能及适应很小的敷设弯曲半径。由图2和图3晰示,复绞方向与束绞方向相反,即复绞向左绞,而束绞向右绞,更可由图中标注的箭头明示,向左绞定义为S向,向右绞定义为Z向。
在缆芯1外采用电线电缆行业所惯用的工艺、设备包覆或称挤覆材料既可以是阻燃聚氯乙烯,也可以是低烟无卤聚烯烃,还可以是经辐照交联处理的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作为绝缘层2,本发明方案优选择用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由于这种材料构成的绝缘层2具有高达125℃以上的长期连续使用温度的耐受性和短期使用温度高达250℃以上的耐受性,因此足以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周围高温环境要求,与传统的电源线相比相同缆芯截面积可以提高50%的载流量。
在绝缘层2外包覆屏蔽层3,屏蔽层3的优选但不限于的材料为直径0.15-0.25mm编织镀锡铜丝,编织密度为>80%。屏蔽层3的设置可将缆芯1在传输交流电时产生的电磁波屏蔽。如此设计符合混合动力汽车所提出的电磁兼容性要求:30MHz、电缆的转移阻抗<150mΩ/m。
在屏蔽层3外设置材料最好为电缆专用绵纸作为隔离层4,因为电缆专用绵纸具有良好的可剥离性。在隔离层4外同样采用电线电缆行业所习以使用的工艺、设备包覆护套层5,对于护套层5的材料及所体现出的物理指标同对绝缘层2的描述。此外,护套层5担当着对内部的绝缘层2的保护作用,避免单层绝缘可靠性差的问题。
上述仅仅是申请例举的一个例子,因此不应受到具体限制。例如任何增加或减少导电单元11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构成每个导电单元11的导电单丝111的数量;改变导电单元11之间的复绞形式如绞向、节距;变换导电单丝111之间的束绞形式如绞向、节距,等等,都应当视为本发明所推荐的技术方案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它包括缆芯(1)和包覆在缆芯(1)外的绝缘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2)外依序包覆有屏蔽层(3)、隔离层(4)以及护套层(5);所述的缆芯(1)包括有多个彼此复绞的导电单元(11),每个导电单元(11)包括多根彼此束绞地结合在一起的导电单丝(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绞的方向是与所述的束绞的方向相反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绞的节距比为10~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绞的节距比为15~20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绞的复绞方向为S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绞的束绞方向为Z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2)和护套层(5)的材料为阻燃聚氯乙烯或低烟无卤聚烯烃或阻燃交联聚烯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层(3)的材料为编织裸铜丝或镀锡铜丝或纵包铝箔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编织裸铜丝或镀锡铜丝的直径为0.1-0.3mm,铝箔的厚度为0.05-0.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4)的材料为电缆专用绵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织的编织密度为>80%。
CN 200710024557 2007-06-22 2007-06-2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 Pending CN1010754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24557 CN101075484A (zh) 2007-06-22 2007-06-2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24557 CN101075484A (zh) 2007-06-22 2007-06-2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5484A true CN101075484A (zh) 2007-11-21

Family

ID=38976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24557 Pending CN101075484A (zh) 2007-06-22 2007-06-2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7548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544A (zh) * 2010-03-15 2011-09-21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抗弯曲电缆
CN102708959A (zh) * 2012-06-23 2012-10-03 南通米兰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扁平电缆
CN102708973A (zh) * 2012-06-23 2012-10-03 南通米兰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屏蔽电机连接电缆
CN103137271A (zh) * 2011-11-26 2013-06-05 烟台市电缆厂 一种风力发电用软电缆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CN104376901A (zh) * 2014-12-03 2015-02-25 江苏诸利电气有限公司 汽车配线用铝导线
CN104851525A (zh) * 2015-03-30 2015-08-19 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99227A (zh) * 2019-06-05 2019-10-01 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电复合碳纳米管芯环保家装线
CN110379543A (zh) * 2018-04-13 2019-10-2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导体、电线以及电缆
CN114388181A (zh) * 2022-01-25 2022-04-22 亘通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用线缆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544A (zh) * 2010-03-15 2011-09-21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抗弯曲电缆
CN103137271A (zh) * 2011-11-26 2013-06-05 烟台市电缆厂 一种风力发电用软电缆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CN103137271B (zh) * 2011-11-26 2015-09-23 烟台市电缆厂 一种风力发电用软电缆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CN102708959A (zh) * 2012-06-23 2012-10-03 南通米兰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扁平电缆
CN102708973A (zh) * 2012-06-23 2012-10-03 南通米兰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屏蔽电机连接电缆
CN104376901A (zh) * 2014-12-03 2015-02-25 江苏诸利电气有限公司 汽车配线用铝导线
CN104851525A (zh) * 2015-03-30 2015-08-19 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51525B (zh) * 2015-03-30 2017-01-25 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79543A (zh) * 2018-04-13 2019-10-2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导体、电线以及电缆
CN110379543B (zh) * 2018-04-13 2023-09-19 株式会社博迈立铖 导体、电线以及电缆
CN110299227A (zh) * 2019-06-05 2019-10-01 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电复合碳纳米管芯环保家装线
CN114388181A (zh) * 2022-01-25 2022-04-22 亘通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用线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5484A (zh)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
CN201413729Y (zh) 船用耐火型变频电缆
CN201307434Y (zh) 阻燃、耐油、防腐信号控制用计算机电缆
CN201331940Y (zh) 抗干扰综合型卷筒电缆
CN200983281Y (zh) 数据电源复合电缆
CN201435245Y (zh) 环保型复合屏蔽控制电缆
CN202120677U (zh) 海上石油平台用5类数据电缆
CN202332403U (zh) 阻燃防水型复合屏蔽高频数字电缆
CN201060691Y (zh)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缆
CN102097177B (zh) 游动电力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89876U (zh) 一种耐寒耐油型控制用软电缆
CN201758017U (zh) 低烟无卤环保型阻燃本质安全系统控制电缆
CN202042247U (zh) 阻燃聚氯乙烯内、外护套船用电力电缆
CN212782770U (zh) 一种多层护套防紫外线屏蔽铠装特种电缆
CN202855352U (zh) 一种耐高温型舰船用仪表电缆
CN104751957A (zh) 一种光伏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09912597U (zh) 一种耐紫外光照射的核级照明电缆
CN202025550U (zh) 一种耐火、耐高低温燃气发电机组用电线
CN202940020U (zh) 一种汽车用油箱传感电缆
CN201435246Y (zh) 一种耐高温航空用屏蔽电缆
CN112017808A (zh) 一种家庭充电用交流充电桩软电缆
CN201369192Y (zh) 近海用低烟无卤耐泥浆电力电缆
CN2854775Y (zh) 汽车线束连接电缆
CN201508722U (zh) 一种新型仪表电缆
CN202042268U (zh) 阻燃聚烯烃内护套、聚氯乙烯外护套船用电力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