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0495A - 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0495A
CN101070495A CN 200710022120 CN200710022120A CN101070495A CN 101070495 A CN101070495 A CN 101070495A CN 200710022120 CN200710022120 CN 200710022120 CN 200710022120 A CN200710022120 A CN 200710022120A CN 101070495 A CN101070495 A CN 101070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vent
coal
strippant
liquid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221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0495B (zh
Inventor
秦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to CN2007100221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70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70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0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0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04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属于煤的族组分分离方法。在煤样中加入混合溶剂,搅拌,得到萃取固液混合物;对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得到萃取液和萃余物;对萃余物用水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得到萃余煤;在萃取液中加入反萃取剂,搅拌,得到反萃取固液混合物并对其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对固体物质用水洗涤,干燥,得到精煤;液体物质为两个分层:对其中一个分层用常压蒸馏法脱去溶剂A,再对剩余溶液进行反萃取,将产生粘稠状固体物,对其进行干燥处理,获得粘结组分;另一个分层主要为溶剂B和反萃取剂的混合剂。本方案工艺过程简单,萃取和反萃取过程温和,溶剂循环使用,反应过程便于控制,能使煤像石油一样预先分离成萃余煤、精煤、粘结组分等多种各具特色的族组分。

Description

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族组分的分离法,特别是一种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煤的三大商业化利用方式主要是燃烧、气化和炼焦。前二者均是将煤首先作为碳原料而进行的利用,完全忽视了煤本身是由众多可用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结构特点;后者将煤转变为煤气、焦炭、煤焦油及其它化工产品,这些产品可用作燃料、冶金原料和化工原料等多种目的,但其转变过程却是将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热解的。具有工业化应用成果的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也是以煤的整体热解或气化为前提。这些利用均没有充分考虑煤自身的多组分碳氢化合物的构成特点,且经历的多是粗放的热加工,因此带来较低的利用率和大量的环境污染。
而石油也是由各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但作为液体形态存在的原油在常压下蒸馏即可得到20-30%的气态烃、石脑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馏分,通过催化加氢裂解等方法可将剩下的重油转化为轻质油,并由此保证了交通运输等所需的液体燃料的供应。通过对轻质馏分及由重质油转化成的轻质油的组成结构的深入解析,进一步开发出了由原油生产芳烃的催化重整过程并实现工业化,催生了石油化工时代的到来。
目前,对于煤就不能象石油那样预先分离成各种各具特点的族组分,再分别施以不同的加工,从而达到对煤的全组分的高效合理的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对于煤能象对待石油那样预先分离成各种各具特点的族组分的一种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步骤为:
①、将粒度为10-300目的煤样置于萃取器中,然后加入混合溶剂,加入量为每克煤样20-300毫升的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为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体;在室温下搅拌10-300分钟,萃取过程完成,得到萃取固液混合物;
②、对过程①中萃取的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分别得到萃取液和萃余物;
③、对过程②中的萃余物进行处理,先用水洗涤,然后再做真空干燥,即得到萃余煤;
④、对过程②中的萃取液进行处理,将萃取液放入至反萃取器中,再向反萃取器中加入反萃取剂,加入反萃取剂的量按萃取液比反萃取剂等于1∶0.1至1∶2之间,所述的萃取液比反萃取剂为体积比,室温下搅拌5-60分钟,反萃取过程结束,反萃取过程后得到反萃取固液混合物;
⑤、对过程④中的反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处理,对反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⑥、对过程⑤中的固体物质进行处理,对固体物质先用水洗涤,然后做真空干燥,即得到精煤;
⑦、过程⑤中得到的液体物质为两个分层的液体物质:一个分层液体物质中以溶剂A为主,移出该层液体物质用常压蒸馏法脱去溶剂A,然后再对剩余溶液加反萃取剂进行反萃取,加入反萃取剂的量按剩余溶液比反萃取剂等于1∶0.1至1∶2之间,所述的溶液比反萃取剂为体积比,反萃取剂将此剩余溶液中的少量溶剂B反萃取出来的同时,将产生粘稠状固体物析出,对该粘稠状固体物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即可获得煤中粘结组分;
另一个分层液体物质中主要为溶剂B和反萃取剂的混合剂。
所述的混合溶剂有溶剂A和溶剂B,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和溶剂B必须选用二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将溶剂A和溶剂B共同放入至容器中混合,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比为1∶0.2至1∶2之间,所述的混合比为体积比。
所述的溶剂A为:二硫化碳、氯仿、二氯甲烷、苯、甲醇、苯酚、乙醚。
所述的溶剂B为:N-甲基-2-吡咯烷酮、环己酮、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乙二胺、磷酸三乙脂、喹啉、吡啶。
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正己烷,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
所述的固液分离:离心分离法、过滤分离法、蒸馏分离法、蒸发分离法、沉降分离法、膜分离法。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对煤反复使用萃取与反萃取的工艺过程,将煤中各种族组分不断地分离出来。整个工艺过程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过程温和。这种分离煤中族组分的方案,合理地借助了煤的溶胀行为和溶解平衡理论。煤中的有机质因可与某些有机溶剂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导致煤中非共价键如氢键等断裂,从而破坏由煤中非共价键形成的交联网络结构,煤的这种溶胀行为为本发明进行族组分的分离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上述对煤的混合溶剂萃取液加入反萃取剂萃取溶剂B时,由于溶解平衡被破坏,反萃取剂与溶剂B互溶,而与溶剂A不溶或微溶,反萃取剂将溶剂B反萃取出来,溶液中有固体颗粒析出,同时产生溶液分层;再对其中间层继续进行反萃取操作时,也是由于破坏了溶解平衡而析出了大量粘结性能强的粘稠状固体物。而萃取和反萃取过程是在溶剂B存在下进行的,因此充分地利用了溶剂B对煤的溶胀而使煤中非共价键松驰或断裂的作用,使煤中可以溶解的组分都最大限度地溶解下来,对于煤能象对待石油那样预先分离成各种各具特点的族组分,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使用本方法能使煤像石油一样预先分离成萃余煤、精煤、粘结组分等多种各具特色的族组分,从而为下一步对各族组分分别施以不同的加工和转化,为煤的全组分高效合理综合利用提供基础,大幅度提高煤的使用价值和环境效益。本方案工艺过程简单,萃取和反萃取过程温和,溶剂循环使用,反应过程便于控制。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将煤分离出三种物质,第一部分萃余煤,主要为煤中难溶的大分子族组分,其重要特征是碳含量最高,可溶组分的释出使其呈多孔结构,同时高灰,从煤的全组分利用角度最适合作燃料或气化原料使用,也可以作为制备分离膜的支撑体原料;第二部分精煤,其重要特征是分子量大,近于无灰,颗粒超微,是极好的洁净燃料、水(油)煤浆原料和炭素制品原材料等;第三部分粘结组分,在自然条件下即展现出强粘结能力,分子量中等,无灰,其最广阔的应用在于生产碳纤维、炭膜及超细碳素涂层材料等高附加值、高技术材料或新法与新机理配煤炼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对碳含量为86.5%(W%,daf)的煤商品样,经粉碎制得<100目的煤试样,按下列步骤进行族组分分离:
①、将8g煤试样置于萃取器中,然后加入混合溶剂,加入量为每克煤样100毫升的混合溶剂,加入混合溶剂800mL,混合溶剂为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体,其混合比为1∶1,所述的混合比为体积比;溶剂A选用二硫化碳,溶剂B选用N-甲基-2-吡咯烷酮,在室温下磁力搅拌120分钟,一个萃取过程完成,得到萃取固液混合物;
②、对过程①萃取的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采用离心分离法,将萃取固液混合物放入至离心机中,转速为3000转/分,离心分离30分钟,固液分离后分别得到萃取液和萃余物;
③、对过程②中的萃余物进行处理,先用水洗涤,然后再做真空干燥,即得到萃余煤;
④、对过程②中的萃取液进行处理,将萃取液放入至反萃取器中,再向反萃取器中加入反萃取剂,反萃取剂选用水,反萃取剂与溶剂B互溶,而与溶剂A不溶或微溶,三个溶剂不能采用同一种溶剂物质,加入反萃取剂的量按萃取液比反萃取剂等于1∶1,所述的比例为体积比,室温下搅拌30分钟,使用反萃取剂将萃取液中的溶剂B反萃取出来,反萃取过程结束,反萃取过程后得到反萃取固液混合物;
⑤、对过程④中的反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处理,对反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采用离心分离法,将萃取固液混合物放入至离心机中,转速为3000转/分,离心分离30分钟,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⑥、对过程⑤中的固体物质进行处理,对固体物质先用水洗涤,然后做真空干燥,即得到精煤;
⑦、过程⑤中得到的液体物质为两个分层的液体物质:一个分层液体物质中以溶剂A为主,移出该层后先用常压蒸馏法脱去溶剂A即二硫化碳,然后再对剩余溶液加反萃取剂进行反萃取,所使用的反萃取剂为水,加入反萃取剂的量按剩余溶液比反萃取剂等于1∶1,所述的比例为体积比,反萃取剂将此剩余溶液中的少量溶剂B反萃取出来的同时,将产生粘稠状固体物析出,对该粘稠状物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即可获得煤中粘结组分;
另一个分层液体物质中主要为溶剂B和反萃取剂的混合剂。
所述的混合溶剂有溶剂A和溶剂B,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和溶剂B必须选用二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将溶剂A和溶剂B共同放入至容器中混合,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比为1∶1,所述的混合比为体积比。
所使用溶剂A为二硫化碳;溶剂B为N-甲基-2-吡咯烷酮;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
所述的固液分离为离心分离法。
由此步骤经6个试样的平行实验,得到的各组分的产量(W%,daf)分别达到:萃余煤41-45%,精煤13-18%,粘结组分17-23%。
自然光下,原煤试样为黑色粉末状固体;精煤为浅褐色絮团状颗粒,密度远低于原煤;粘结组分为深黑色,表面晶莹透亮,具有很强的粘结性;萃余煤为类似于碳黑的黑色颗粒,颜色与原煤接近。
实施例2:对碳含量为85.0%(W%,daf)的煤商品样,经粉碎制得<120目的煤试样,按下列步骤进行族组分分离:
①、将6g煤试样置于萃取器中,然后加入混合溶剂,加入量为每克煤样90毫升的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为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体;在室温下搅拌90分钟,一个萃取过程完成,得到萃取固液混合物;重复上述工艺过程5次,将5次得的萃取固液混合物合并;
②、对过程①萃取的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分别得到萃取液和萃余物;
③、对过程②中的萃余物进行处理,先用水洗涤,然后再做真空干燥,即得到萃余煤;
④、对过程②中的萃取液进行处理,将萃取液放入至反萃取器中,再向反萃取器中加入反萃取剂,加入反萃取剂的量按萃取液比反萃取剂等于1∶2,所述的比例为体积比,室温下搅拌60分钟,反萃取过程结束,反萃取过程后得到反萃取固液混合物;
⑤、对过程④中的反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处理,对反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⑥、对过程⑤中的固体物质进行处理,对固体物质先用水洗涤,然后做真空干燥,即得到精煤;
⑦、过程⑤中得到的液体物质为两个分层的液体物质:一个分层液体物质中以溶剂A为主,移出该层后先用常压蒸馏法脱去溶剂A,然后再对剩余溶液加反萃取剂进行反萃取,反萃取剂将此剩余溶液中的少量溶剂B反萃取出来的同时,将产生粘稠状固体物析出,对该粘稠状物进行干燥处理,即可获得煤中粘结组分;
另一个分层液体物质中主要为溶剂B和反萃取剂的混合剂。
所述的混合溶剂有溶剂A和溶剂B,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和溶剂B必须选用二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将溶剂A和溶剂B共同放入至容器中混合,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比为1∶0.2,所述的混合比为体积比。
所使用的溶剂A为二硫化碳;所使用的溶剂B为N-甲基-2-吡咯烷酮;所使用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
所述的固液分离为常规的过滤分离法。
由此步骤得到的各组分的产量(W%,daf)分别达到:萃余煤40-49%,精煤10-16%,粘结组分8-15%。与实施例1相同,自然光下,原煤试样为黑色粉末状固体;精煤为浅褐色絮团状颗粒,密度远低于原煤;粘结组分为深黑色,表面晶莹透亮,具有很强的粘结性;萃余煤为类似于碳黑的黑色颗粒,颜色与原煤接近。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3:对碳含量为83.9%(W%,daf)的煤商品样,经粉碎制得<80目的煤试样,按下列步骤进行族组分分离:
①、将10g煤试样置于萃取器中,然后加入混合溶剂,加入量为每克煤样110毫升的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为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体;在室温下搅拌60分钟,萃取过程完成,得到萃取固液混合物;重复上述工艺过程4次,将4次得的萃取固液混合物合并;
④、对过程②中的萃取液进行处理,将萃取液放入至反萃取器中,再向反萃取器中加入反萃取剂,加入反萃取剂的量按萃取液比反萃取剂等于1∶0.1,所述的比例为体积比,室温下搅拌30分钟,反萃取过程结束,反萃取过程后得到反萃取固液混合物;
所述的混合溶剂有溶剂A和溶剂B,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和溶剂B必须选用二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将溶剂A和溶剂B共同放入至容器中混合,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比为1∶2,所述的混合比为体积比。
所使用的溶剂A为二硫化碳;所使用的溶剂B为N-甲基-2-吡咯烷酮;所使用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
所述的固液分离为离心分离法。由此步骤得到的各组分的产量(W%,daf)分别达到:萃余煤31-38%,精煤11-16%,粘结组分16-24%。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4:其步骤为:
①、将粒度为200目的煤样置于萃取器中,然后加入混合溶剂,加入量为每克煤样150毫升的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为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体;在室温下搅拌80分钟,萃取过程完成,得到萃取固液混合物;重复上述工艺过程3次,将3次得的萃取固液混合物合并;
④、对过程②中的萃取液进行处理,将萃取液放入至反萃取器中,再向反萃取器中加入反萃取剂,加入反萃取剂的量按萃取液比反萃取剂等于1∶1.1,所述的比例为体积比,室温下搅拌20分钟,反萃取过程结束,反萃取过程后得到反萃取固液混合物;
所述的混合溶剂有溶剂A和溶剂B,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和溶剂B必须选用二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将溶剂A和溶剂B共同放入至容器中混合,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比为1∶1.5,所述的混合比为体积比。
所使用的溶剂A为氯仿;所使用的溶剂B为二甲基亚砜;所使用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
所述的固液分离为离心分离法。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5:所述的溶剂A为苯;所述的溶剂B为N-甲基-2-吡咯烷酮;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
所述的固液分离为常规的膜分离法。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6:所述的溶剂A为苯;所述的溶剂B为二甲基乙酰胺;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
所述的固液分离为常规的膜分离法。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7:所述的溶剂A为:苯;所述的溶剂B为:乙二胺;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略。
实施例8:所述的溶剂A为:乙醚;所述的溶剂B为:磷酸三乙脂;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9:所述的溶剂A为:氯仿;所述的溶剂B为:喹啉;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10:所述的溶剂A为:苯酚;所述的溶剂B为:二甲基甲酰胺;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11:所述的溶剂A为:乙醚;所述的溶剂B为:吡啶;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12:所述的溶剂A为:苯酚;所述的溶剂B为:二甲基亚砜;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13:所述的溶剂A为:苯酚;所述的溶剂B为:二甲基乙酰胺;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14:所述的溶剂A为:乙醚;所述的溶剂B为:二甲基甲酰胺;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15:所述的溶剂A为:乙醚;所述的溶剂B为:二甲基乙酰胺;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16:所述的溶剂A为:乙醚;所述的溶剂B为:乙二胺;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17:所述的溶剂A为:甲醇;所述的溶剂B为:环己酮;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正己烷,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18:所述的溶剂A为:二硫化碳;所述的溶剂B为:四氢呋喃;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19:所述的溶剂A为:二硫化碳;所述的溶剂B为:喹啉;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20:所述的溶剂A为:苯;所述的溶剂B为:四氢呋喃;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21:所述的溶剂A为:氯仿;所述的溶剂B为:四氢呋喃;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22:所述的溶剂A为:乙醚;所述的溶剂B为:四氢呋喃;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23:所述的溶剂A为:苯;所述的溶剂B为:二甲基亚砜;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24:所述的溶剂A为:苯;所述的溶剂B为:二甲基甲酰胺;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25:所述的溶剂A为:苯;所述的溶剂B为:吡啶;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26:所述的溶剂A为:苯;所述的溶剂B为:喹啉;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实施例27:所述的溶剂A为二氯甲烷;所述的溶剂B为N-甲基-2-吡咯烷酮;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
所述的固液分离为常规的膜分离法。其它与实施例1同,略。

Claims (6)

1、一种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为:
①、将粒度为10-300目的煤样置于萃取器中,然后加入混合溶剂,加入量为每克煤样20-300毫升的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为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体;在室温下搅拌10-300分钟,萃取过程完成,得到萃取固液混合物;
②、对过程①中萃取的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分别得到萃取液和萃余物;
③、对过程②中的萃余物进行处理,先用水洗涤,然后再做真空干燥,即得到萃余煤;
④、对过程②中的萃取液进行处理,将萃取液放入至反萃取器中,再向反萃取器中加入反萃取剂,加入反萃取剂的量按萃取液比反萃取剂等于1∶0.1至1∶2之间,所述的比例为体积比,室温下搅拌5-60分钟,反萃取过程结束,反萃取过程后得到反萃取固液混合物;
⑤、对过程④中的反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处理,对反萃取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⑥、对过程⑤中的固体物质进行处理,对固体物质先用水洗涤,然后做真空干燥,即得到精煤;
⑦、过程⑤中得到的液体物质为两个分层的液体物质:一个分层液体物质中以溶剂A为主,移出该层后先用常压蒸馏法脱去溶剂A,然后再对剩余溶液加反萃取剂进行反萃取,加入反萃取剂的量按剩余溶液比反萃取剂等于1∶0.1至1∶2之间,所述的比例为体积比,反萃取剂将此剩余溶液中的少量溶剂B反萃取出来的同时,将产生粘稠状固体物析出,对该粘稠状物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即可获得煤中粘结组分;
另一个分层液体物质中主要为溶剂B和反萃取剂的混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溶剂有溶剂A和溶剂B,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和溶剂B必须选用二种不同的溶剂物质,将溶剂A和溶剂B共同放入至容器中混合,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比为1∶0.2至1∶2之间,所述的混合比为体积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溶剂A为:二硫化碳、氯仿、二氯甲烷、苯、甲醇、苯酚、乙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溶剂B为:N-甲基-2-吡咯烷酮、环己酮、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乙二胺、磷酸三乙脂、喹啉、吡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反萃取剂为:水、正己烷,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溶剂A、溶剂B和反萃取剂必须选用三种不同的溶剂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固液分离:离心分离法、过滤分离法、蒸馏分离法、蒸发分离法、沉降分离法、膜分离法。
CN2007100221201A 2007-04-30 2007-04-30 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0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21201A CN101070495B (zh) 2007-04-30 2007-04-30 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21201A CN101070495B (zh) 2007-04-30 2007-04-30 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0495A true CN101070495A (zh) 2007-11-14
CN101070495B CN101070495B (zh) 2011-03-30

Family

ID=38897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2212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0495B (zh) 2007-04-30 2007-04-30 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70495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5328B (zh) * 2008-01-01 2011-03-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全组分族分离的温和化工艺
CN102166481A (zh) * 2011-03-07 2011-08-3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煤中沥青质族组分制备复合炭膜的方法
CN101260336B (zh) * 2008-04-15 2011-09-1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低变质煤的脱水和醇解设备
CN101314716B (zh) * 2008-05-17 2011-11-02 中国矿业大学 温和条件下的低变质煤脱水和醇解聚工艺
CN102431995A (zh) * 2011-10-10 2012-05-0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煤中精煤族组分制备泡沫炭的方法
CN102512846A (zh) * 2011-11-22 2012-06-27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萃取煤的方法
CN103797099A (zh) * 2011-07-05 2014-05-14 塔塔钢铁有限公司 由高灰分煤生产低灰分煤的系统和方法
CN104297445A (zh) * 2014-10-08 2015-01-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非岩相活性组分的煤黏结性评价方法
CN104310374A (zh) * 2014-10-08 2015-01-2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煤中疏中质组分的泡沫炭制备方法
CN105073958A (zh) * 2013-02-13 2015-11-18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萃余煤的制造方法
CN105073959A (zh) * 2013-03-28 2015-11-18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无灰煤的制造方法
CN105132000A (zh) * 2015-08-26 2015-12-0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溶解高成熟度焦沥青的溶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6281529A (zh) * 2016-08-03 2017-01-04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镜质组煤的生产方法
CN106433839A (zh) * 2016-11-24 2017-02-22 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焰煤与生石灰混合球团成型用的高温粘结剂及其应用
CN106422404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煤热溶物的分级制备方法
CN106590796A (zh) * 2016-11-24 2017-04-26 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粘结剂及提高长焰煤与生石灰混合球团强度的方法
CN106753652A (zh) * 2016-11-24 2017-05-31 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粘结剂及其提高长焰煤与生石灰混合球团高温强度的方法
CN106753653A (zh) * 2016-11-24 2017-05-31 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焰煤与生石灰混合球团成型用的高温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654A (zh) * 2016-11-24 2017-05-31 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长焰煤与生石灰混合球团强度的高温粘结剂及其应用
CN111001185A (zh) * 2019-12-27 2020-04-14 昆明弘承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于食品浆液的高效萃取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6819B (zh) * 2013-07-26 2014-10-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源质的煤基碳质中间相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ZA83346B (en) * 1982-02-09 1984-03-28 Coal Industry Patents Ltd Coal extraction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5328B (zh) * 2008-01-01 2011-03-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全组分族分离的温和化工艺
CN101260336B (zh) * 2008-04-15 2011-09-1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低变质煤的脱水和醇解设备
CN101314716B (zh) * 2008-05-17 2011-11-02 中国矿业大学 温和条件下的低变质煤脱水和醇解聚工艺
CN102166481A (zh) * 2011-03-07 2011-08-3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煤中沥青质族组分制备复合炭膜的方法
CN102166481B (zh) * 2011-03-07 2013-04-2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煤中沥青质族组分制备复合炭膜的方法
CN103797099A (zh) * 2011-07-05 2014-05-14 塔塔钢铁有限公司 由高灰分煤生产低灰分煤的系统和方法
CN103797099B (zh) * 2011-07-05 2016-01-13 塔塔钢铁有限公司 由高灰分煤生产低灰分煤的系统和方法
CN102431995A (zh) * 2011-10-10 2012-05-0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煤中精煤族组分制备泡沫炭的方法
CN102512846A (zh) * 2011-11-22 2012-06-27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萃取煤的方法
CN105073958A (zh) * 2013-02-13 2015-11-18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萃余煤的制造方法
CN105073958B (zh) * 2013-02-13 2018-08-24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萃余煤的制造方法
CN105073959A (zh) * 2013-03-28 2015-11-18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无灰煤的制造方法
US9714394B2 (en) 2013-03-28 2017-07-25 Kobe Steel,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ashless coal
CN105073959B (zh) * 2013-03-28 2017-09-22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无灰煤的制造方法
CN104297445A (zh) * 2014-10-08 2015-01-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非岩相活性组分的煤黏结性评价方法
CN104310374A (zh) * 2014-10-08 2015-01-2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煤中疏中质组分的泡沫炭制备方法
CN104310374B (zh) * 2014-10-08 2016-01-1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煤中疏中质组分的泡沫炭制备方法
CN105132000A (zh) * 2015-08-26 2015-12-0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溶解高成熟度焦沥青的溶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6281529A (zh) * 2016-08-03 2017-01-04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镜质组煤的生产方法
CN106422404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煤热溶物的分级制备方法
CN106590796A (zh) * 2016-11-24 2017-04-26 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粘结剂及提高长焰煤与生石灰混合球团强度的方法
CN106753652A (zh) * 2016-11-24 2017-05-31 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粘结剂及其提高长焰煤与生石灰混合球团高温强度的方法
CN106753653A (zh) * 2016-11-24 2017-05-31 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焰煤与生石灰混合球团成型用的高温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654A (zh) * 2016-11-24 2017-05-31 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长焰煤与生石灰混合球团强度的高温粘结剂及其应用
CN106433839A (zh) * 2016-11-24 2017-02-22 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焰煤与生石灰混合球团成型用的高温粘结剂及其应用
CN111001185A (zh) * 2019-12-27 2020-04-14 昆明弘承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于食品浆液的高效萃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0495B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0495B (zh) 基于萃取与反萃取的温和化煤族组分分离方法
Miao et al. Impact of re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and bio-oil from heterotrophically grown Chlorella sorokiniana by a unique sequential hydrothermal liquefaction process
CN101787298B (zh) 一种煤沥青的净化方法
Brand et al. Effect of heating rate on biomass liquefac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subcritical water and supercritical ethanol
Miao et al. Fast pyrolysis of microalgae to produce renewable fuels
Kim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i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plastic waste− waste lube oil compounds
Tao et al. Multi-step separation of different chemical groups from the heavy fraction in biomass fast pyrolysis oil
CN103242881B (zh) 从煤直接液化残渣中分离沥青类物质的方法
CN102492451A (zh) 高温煤焦油的萃取分离方法
CN102796547B (zh) 生物沥青、生物沥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79873A (zh) 生物柴油的生产及其在油砂处理中的应用
CN103436280B (zh) 利用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焦炭的方法
CN101781575B (zh) 中低温煤焦油制取高清洁燃料油的方法
CN103275754B (zh) 从煤直接液化残渣中分离液化重质油和沥青类物质的方法
CN101235328B (zh) 一种煤全组分族分离的温和化工艺
CN103275744A (zh) 从煤直接液化残渣中分离出的沥青类物质及其方法和应用
Polachini et al. Density and rheology of acid suspensions of peanut wast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An engineering basis for bioethanol production
Kidena et al. Study on plasticity of maceral concentrates in terms of their structural features
CN107446606B (zh) 一种煤焦油生产改质沥青、脂肪烃与芳香烃的工艺及装置
CN103740461B (zh) 一种用于生物油多级分离的精炼方法
CN105482850A (zh) 催化油浆生产针状焦原料油系统装置
CN102836568A (zh) 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
CN103937542A (zh) 一种加氢液化固体残渣中重质油和沥青组成的分析方法
CN103570199A (zh) 一种含油污泥的高效萃取方法
Barreiro et al. Biobased additives for asphalt applications produced from the hydrothermal liquefaction of sewage slud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4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