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9025B - 直动引导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动引导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69025B CN101069025B CN2006800013414A CN200680001341A CN101069025B CN 101069025 B CN101069025 B CN 101069025B CN 2006800013414 A CN2006800013414 A CN 2006800013414A CN 200680001341 A CN200680001341 A CN 200680001341A CN 101069025 B CN101069025 B CN 1010690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ing element
- mentioned
- rolling
- slider body
- slide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动引导装置。在该直动引导装置中,滚动体保持器(24)保持夹在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和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之间的球,并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该滚动体保持器(24)具有隔着滑块主体相互对置的两个板部(244)。滚动体保持器(24)具有与滑块主体的内侧面接触的定位部,并且通过相对于滑块的定位部定位在滑块主体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物体沿其移动方向进行引导的直动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对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物体沿其移动方向进行引导的直动引导装置一般构成为包括:形成为直线状的导轨;在导轨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滑块;和组装在滑块内且可以自由滚动的多个滚动体。另外,滑块包括:滑块主体,其具有分别与形成在导轨上的多个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对置的多个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一对端盖,它们安装在滑块主体的一端和另一端上;多个返回导向部,在所述返回导向部与端盖之间形成转向路径,所述转向路径与形成在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和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之间的滚动体负荷滚动路径连通,并且与形成在滑块主体内的滚动体返回通道连通;以及多个滚动体保持部件,它们保持夹在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和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之间的滚动体。
这样的滑块的滚动体保持部件以往由金属材料形成,所以存在容易在其与滚动体之间发生金属接触等问题。于是考虑了将滚动体保持部件与返回导向部树脂成形为一体的方案(例如参照日本实开昭59-18133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72119号公报)。
但是,当将滚动体保持部件与返回导向部树脂成形为一体时,由于返回导向部比滚动体保持部件厚,所以容易因树脂成形时的气孔而发生变形。如果为了防止该情况而在返回导向部的里侧形成减薄部,则在将滚动体保持部件和返回导向部树脂成形时使用的模具的结构变得复杂,存在导致成本上升等问题。
此外,在日本特开平11-72119号公报所公开的直动引导装置中,与滚动体保持部件一体地树脂成形的返回导向部向滚动体返回通道侧探出。因此,在将引导间隔保持带的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插入到滚动体返回通道之前,需要将与返回导向部一体化了的滚动体保持部件组装到滑块主体上,上述间隔保持带用于将滚动体的间隔保持为滚动体彼此之间不会相互干涉的间隔,因此还存在滑块的组装性变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动引导装置,该直动引导装置能够在不导致动作性、噪音特性和耐用性下降的情况下实现生产率和组装性的提高,并且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本发明的直动引导装置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导轨;在该导轨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滑块;和组装在该滑块内并且可以自由滚动的多个滚动体,上述滑块包括:滑块主体,其具有分别与形成在上述导轨上的多个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对置的多个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一对端盖,它们安装在该滑块主体的一端和另一端;多个返回导向部,它们形成在所述端盖内;转向路径,该转向路径与形成在上述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和上述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之间的滚动体负荷滚动路径连通,并且与形成在上述滑块主体内的滚动体返回通道连通;以及一对滚动体保持器,它们保持夹在上述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和上述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之间的滚动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滚动体保持器具有隔着上述滑块主体相互对置的两个板部,上述滚动体保持器的上述两个板部不与上述返回导向部一体成型,上述滚动体保持器的板部在该板部与上述返回导向部之间形成润滑油的供给路径。
在本发明的直动引导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滚动体保持器具有与上述滑块主体、端盖、返回导向部中的至少一个接触或配合的定位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直动引导装置中,优选的是,在设置于上述滑块的通孔中设有半圆筒状或圆筒状的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直动引导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滚动体保持器具有对上述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进行定位的定位部。并且,优选的是,上述滚动体保持器具有与滑块主体的形成有上述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的内表面部接触的定位部,并且上述滚动体保持器具有与上述端盖、返回导向部、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接触或配合的定位部。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形成在上述滑块主体的内侧面上部和内侧面下部,上述滚动体保持器具有以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部位:配置在形成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内侧面上部的滚动体滚动槽的上侧的部位;配置在形成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内侧面上部的滚动体滚动槽、与形成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内侧面下部的滚动体滚动槽之间的部位;和配置在形成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内侧面下部的滚动体滚动槽的下侧的部位。
此外,在本发明的直动引导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端盖或上述返回导向部具有相对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定位部。并且,优选的是,上述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具有相对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定位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直动引导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滚动体保持器的滚动体保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滑块主体的内表面部抵接。此外,优选的是,上述返回导向部与至少一个上述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树脂成形为一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直动引导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导轨的剖面图。
图6是图2所示的滑块主体的剖面图。
图7是图3所示的间隔保持带的俯视图。
图8是沿图7中的VIII-VIII线的剖面图。
图9是沿图1中的IX-IX线的剖面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端盖和返回导向部的后视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滚动体保持器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滚动体保持器的侧视图。
图13是沿图11中的XIII-XIII线的剖面图。
图14是图3所示的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的剖面图。
图15是沿图12中的XV-XV线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中的端盖和返回导向部的背面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中的端盖和返回导向部的背面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的滑块主体和滚动体保持器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中的端盖和返回导向部的背面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的滑块主体和滚动体保持器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中的滚动体保持器的侧面的图。
图22是沿图21中的XXII-XXII线的剖面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中的端盖的背面的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中的滑块主体和滚动体保持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形成为直线状的导轨11;在导轨11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滑块12;可自由滚动地组装在滑块12内的作为滚动体的多个球13;以及将这些球13的间隔保持为滚动体彼此不会相互干涉的间隔的四条间隔保持带14(参照图3和图4)。
导轨11由钢等金属材料构成,其具有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1、15L2、15R1、15R2(参照图5)。这些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1~15R2中的两个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1、15R1在导轨11的上表面部111与左右侧面部112、112的交叉部沿导轨11的长度方向形成,剩余的两个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2、15R2在导轨11的左右侧面部112、112沿导轨11的长度方向形成。
间隔保持带14由热塑性弹性体等软质材料构成,且具有逐一地容纳球13的多个球容纳孔141(参照图7和图8)。
如图2所示,滑块12具有滑块主体16。该滑块主体16由钢等金属材料构成,且具有分别与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1、15L2、15R1、15R2对置的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L2、17R1、17R2(参照图6)。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1形成在滑块主体16的内侧面上部,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2、17R2形成在滑块主体16的内侧面下部。滑块12还具有四条滚动体返回通道18,该四条滚动体返回通道18使在位于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1、15L2、15R1、15R2和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L2、17R1、17R2之间的滚动体负荷滚动路径上滚动的球13返回(参照图6)。这些滚动体返回通道18与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2平行地形成在滑块主体16内。
滑块12还具有:安装在滑块主体16的一端和另一端的一对端盖19(参照图2):和两个两个地组装在这些端盖19内的四个返回导向部20(参照图9和图10)。端盖19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且分别具有滑脂嘴安装孔21和供油路径形成槽22,该供油路径形成槽22在端盖19与滑块主体16之间形成从滑脂嘴安装孔21供给的润滑油的供油路径(参照图10)。返回导向部20与端盖19一样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弯曲成大致U字形的转向路径23(参照图9)形成在该返回导向部20与端盖19之间。
转向路径23与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1~15R2和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2之间的滚动体负荷滚动路径连通,并且还与滚动体返回通道18连通。因此,随着滑块12的相对直线运动而在滚动体负荷滚动路径滚动的球13,在形成于端盖19和返回导向部20之间的转向路径23处转向后,在滚动体返回通道18中滚动。
滑块12还具有一对滚动体保持器24(参照图3和图4)。这些滚动体保持器24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并具有三个滚动体保持部241、242、243,它们保持夹在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1~15R2和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2之间的球13。
滚动体保持器24的滚动体保持部241、242、243沿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2相互平行地形成,并与滑块主体16的形成有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2的内表面部接触。滚动体保持器24的滚动体保持部241形成在滚动体保持部242的上方。另一方面,滚动体保持器24的滚动体保持部243形成在滚动体保持部242的下方,且具有折曲部243c。
滚动体保持器24还在滚动体保持部241、242、243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具有隔着滑块主体16相互对置的两个板部244(参照图11)。这些板部244相对于滚动体保持部241、242、243的长度方向成直角,并与滑块主体16的安装有端盖19的端面部抵接。
返回导向部20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抵接,在板部244和返回导向部20之间,通过设置在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中的供油路径形成槽25(参照图12),形成了将润滑油提供给组装在滑块12内的球13的润滑油供给路径。
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分别具有两个滚动体通道形成部26(参照图12),滚动体通道形成部26在位于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1~15R2和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2之间的滚动体负荷滚动路径、与转向路径23之间形成滚动体通道。这些滚动体通道形成部26通过以大于球13的半径的曲率半径将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切成圆弧状而形成。另一方面,端盖19分别具有四个定位用凸起(定位部)27(参照图10),这些定位用凸起27通过与滚动体通道形成部26配合并且与滑块主体16的内表面部接触,来对端盖19相对于滑块主体16进行定位。
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还分别具有将滚动体返回通道18和转向路径23连接起来的两个通道连接孔28(参照图12)。这些通道连接孔28以大于球13的半径的曲率半径形成为圆形。另一方面,端盖19和返回导向部20具有半圆筒状的定位用凸起(定位部)29、30,定位用凸起29、30通过与通道连接孔28和滚动体返回通道18配合,来对端盖19和返回导向部20相对于滑块主体16进行定位(参照图10)。
通道连接孔28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在将滚动体通道形成部26与通道连接孔28的中心间距离设为L1(参照图12),并将从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的中心到滚动体返回通道的中心的距离设为L2(参照图3)时,L1<L2。
如图12所示,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分别具有定位用的通孔31。另一方面,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抵接的返回导向部20分别具有定位用凸起(定位部)32,定位用凸起32通过与定位用通孔31配合来对返回导向部20相对于滑块主体16进行定位(参照图10)。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滑块主体12的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抵接的端面部具有与定位用凸起32配合的有底的定位孔。
定位用凸起32以这样的方式设在返回导向部20上:在将形成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通道连接孔28与定位用通孔31的中心间距离设为L4(参照图12),并将定位用凸起32与半圆筒状的定位用凸起30的中心间距离设为L3(参照图10)时,满足L3<L4关系。为了不使压靠在滑块主体16的内表面部上的滚动体保持器24的滚动体保持部241~244产生大的变形和破损,优选使L3和L4的差的大小在0.2mm以下。
滑块12还在滚动体返回通道(通孔)18中具有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参照图3和图4)。这些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由将树脂制套管平分的两个半套管部件34(参照图14)构成,并且分别插入在滑块主体16的滚动体返回通道(通孔)18中。
半套管部件34分别具有定位部36、36(参照图14)。另一方面,滚动体保持器24的与半套管部件34的端部配合的板部244分别具有通过与定位部36、36或半套管部件的外周部配合来对帮套管部件34相对于通道连接孔28进行定位的定位部37、37或内周部(参照图12)。
滑块主体16在安装有端盖19的端面部与形成有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2的内表面部的角部具有边缘部161(参照图9)。另一方面,滚动体保持器24在滚动体保持部241、242、243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具有相对于滑块主体16的边缘部161形成退避部的切口部38(参照图15)。
在这样构成的直动引导装置中,通过使滚动体保持器24具有隔着滑块主体16相互对置的两个板部244,与滚动体保持器不具有板部的装置相比,能够提高滚动体保持器24组装到滑块主体16上的组装性,并且能够提高滚动体保持器24的强度。此外,由于滚动体保持器24不易产生弯曲等变形,所以能够可靠地保持球13。并且,由于不需要在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上树脂成形返回导向部20,所以能够将滚动体保持器24的厚度设定为不易产生变形的最佳厚度,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树脂成形滚动体保持器24。此外,由于返回导向部20不是一体成形,所以不需要在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内部形成减薄部,因此能够使用形状简单的模具将滚动体保持器24树脂成形。
此外,在滑块主体16上组装滚动体保持器24后,将端盖19和返回导向部20安装在滑块主体16的一端和另一端,这时通过形成在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中的供油路径形成槽25,在返回导向部20和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之间形成了润滑油的供给路径,所以能够将润滑油提供给组装在滑块12内的球13。
并且,当将端盖19的定位用凸起27嵌入到形成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滚动体通道形成部26中时,滚动体通道形成部26的中心与转向路径23的中心一致。这样,抑制了在转向路径23与滚动体返回通道18的连接部产生导致振动和噪音发生的阶梯差,所以能够实现动作性和噪音特性的提高。
此外,由于可以在加工滚动槽的同时进行保持器的定位部的加工,所以通过同时进行保持器的定位部的加工和滚动槽的加工,能够相对于滚动体滚动槽高精度地定位保持器,从而能够提高直动引导装置的组装性,并实现动作性和噪音特性的提高。
并且,由于能够将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从设置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通道连接孔28插入到滚动体返回通道(通孔)18中,所以即使在将滚动体保持器24组装到滑块主体16上之后,也能够将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插入到滚动体返回通道(通孔)18中,这样能够实现滑块12的组装性的提高。
此外,使形成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滚动体通道形成部26与通道连接孔28的中心间距离L1、小于从滑块主体16的滚动体滚动槽中心到滚动体返回通道18的中心的中心间距离L2,从而,滚动体保持器24以夹持滑块主体16在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2与滚动体返回通道18之间的厚度的方式,组装到滑块主体16上。因此,能够在通过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配合的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获得平衡的同时,将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等树脂制部件固定在滑块主体16上,所以即使滚动体保持器24和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由于树脂成形时的气孔而产生尺寸误差、或滚动体返回通道(通孔)18的位置产生偏移,也会对应于偏移量来确定按压各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的力,树脂部件会自动地固定在滑块主体16上的、树脂部件的位置偏移相对于滚动体返回通道(通孔)18最小的位置处。因此,能够将保持器24和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固定在滑块主体16上,并且能够自动调整滚动体返回通道(通孔)18的位置误差,尽可能地减小了位置偏移,从而可容易地实现动作性和噪音特性的进一步提高。此外,由于滚动体返回通道(通孔)18的位置精度较宽松,所以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并且价格便宜。
此外,在将滚动体保持器24组装到滑块主体16上后,当将设在返回导向部20上的定位用凸起30、32嵌入到形成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通道连接孔28和定位用通孔31中时,转向路径23的中心与通道连接孔28的中心一致。这样,即使滚动体保持器24有成形误差,也不会在滑块12的滚动体循环路径上产生阻碍球13的顺畅滚动运动的阶梯差,所以能够防止因滚动体保持器24的成形误差而使噪音特性恶化或动作性下降。
另外,通过使设置在返回导向部20上的定位用凸起32与30的中心间距离L3、小于设置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定位用通孔31与滚动体返回通道18的中心间距离L4,滚动体保持器24的滚动体保持部241~243由端盖19按压在滑块主体16的内表面侧。这样,滚动体保持器24就牢固地固定于滑块主体16。此外,通过适当设定L3和L4的尺寸差,能够改变滚动体保持器24对滑块主体16的按压力,但过大的按压力可能使按压部的部件变形或破损,还考虑到组装性,优选L3和L4的尺寸差在0.2mm以下。
此外,由于返回导向部20和端盖19的定位用凸起30、29与转向路径23的引导面一体成形,并将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插入滑块主体16的滚动体返回通道(通孔)18中,且以同一通孔为基准来组装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的外周面,所以能够高精度地连接转向路径23的引导面和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的内周面,能够进一步提高动作性和噪音特性。
并且,通过在滚动体保持器24的滚动体保持部241、242、243上设置相对于滑块主体16的边缘部161形成退避部的切口部38,滚动体保持器24的滚动体保持部241、242、243不会与滑块主体16的边缘部161干涉,所以能够防止滚动体保持器24产生使噪音特性和动作性降低那样的变形。
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端盖19和返回导向部20两者上设置了与滚动体保持器24的通道连接孔28配合的定位用凸起,但如图16所示,仅在返回导向部20上形成与滚动体保持器24的通道连接孔28配合的定位用凸起30,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滚动体通道形成部26配合的定位用凸起27设置在端盖19上的情况,但如图17所示,将与滚动体通道形成部26配合的定位用凸起27设置在返回导向部20上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在该情况下,在将返回导向部20的定位凸起中心间距离设为L5时,形成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滚动体通道形成部26与通道连接孔28的中心间距离L6(参照图18)优选为L5<L6。
并且,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与形成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定位用通孔31配合的定位用凸起32设置在返回导向部20上的情况,但如图19所示,将定位用凸起32设置在端盖19上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在该情况下,在将设置在端盖19上的定位用凸起32的间隔设为L7时,优选的是,如图20所示,定位用凸起32以这样的的方式设置在端盖19上:设置于一个滚动体保持器24的定位用通孔31与设置于另一个滚动体保持器24的定位用通孔31之间的间隔L8形成为L7>L8。
在图10和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将滚动体保持器24的滚动体保持部241~243压靠在滑块主体16的形成有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的内表面部,使设置在返回导向部20上的定位用凸起32与30的中心间距离L3小于设置于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定位用通孔31与滚动体返回通道18的中心间距离L4,但如图21和图22所示,也可以使滚动体保持部241~243成形为相对于滑块主体16的内表面部弯曲成凸状的形状。
在上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插入到滚动体返回通道(通孔)18中的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为圆筒状部件的情况,但例如也可以如图23所示,使用树脂成形为半圆筒状的部件作为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在该情况下,如图23所示,返回导向部20与半圆筒状的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一体地树脂成形,在减少部件数量和降低成本方面是优选的。此外,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将与返回导向部20一体化了的半圆筒状的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以上下的滚动体返回用通道18互补的方式,从滑块主体16的一端和另一端插入到滚动体返回用通道18中,使得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33的一端部和另一端接近滑块主体16的一端和另一端。
图24和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图,第七实施方式与图19和图20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设置在端盖19的左侧和右侧的定位凸起29、29之间的中心间距离L11(参照图24),大于形成于两个滚动体保持器24中的一个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通道连接孔28与形成于另一滚动体保持器24的板部244的通道连接孔28的中心间距离L10(参照图25),并且使滑块主体侧的端盖定位部间尺寸L9为与L11相同的尺寸(L10<L11,L9=L11)。
根据这样的结构,滚动体保持器24的滚动体保持部241~243由端盖19按压在滑块主体16的形成有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的内表面部,并且端盖19在形成于滑块主体16内的滚动体返回通道18的四处全部进行了定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动作性、噪音特性、生产率并,进一步降低成本。
Claims (10)
1.一种直动引导装置,其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导轨(11);在该导轨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滑块(12);和组装在该滑块内并且可以自由滚动的多个滚动体(13),
上述滑块包括:滑块主体(16),其具有分别与形成在上述导轨上的多个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1-15R2)对置的多个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2);一对端盖(19),它们安装在该滑块主体(16)的一端和另一端;多个返回导向部(20),它们形成在所述端盖(19)内;转向路径(23),该转向路径与形成在上述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1-15R2)和上述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2)之间的滚动体负荷滚动路径连通,并且与形成在上述滑块主体内的滚动体返回通道(18)连通;以及一对滚动体保持器(24),它们保持夹在上述轨道侧滚动体滚动槽(15L1-15R2)和上述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17L1-17R2)之间的滚动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滚动体保持器(24)具有隔着上述滑块主体相互对置的两个板部(244),
上述滚动体保持器(24)的上述两个板部(244)不与上述返回导向部(20)一体成型,
上述滚动体保持器的板部(244)在该板部与上述返回导向部(20)之间形成润滑油的供给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滚动体保持器具有与上述滑块主体、端盖、返回导向部中的至少一个接触或配合的定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于上述滑块的通孔中设有半圆筒状或圆筒状的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滚动体保持器具有相对于上述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的定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滚动体保持器(24)具有:与滑块主体的形成有上述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的内表面部接触的定位部;以及与上述端盖、返回导向部、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接触或配合的定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块侧滚动体滚动槽形成在上述滑块主体的内侧面上部和内侧面下部,上述滚动体保持器具有以下部位中的至少一个部位:配置在形成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内侧面上部的滚动体滚动槽的上侧的部位;配置在形成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内侧面上部的滚动体滚动槽、与形成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内侧面下部的滚动体滚动槽之间的部位;和配置在形成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内侧面下部的滚动体滚动槽的下侧的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盖具有相对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定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返回导向部具有相对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定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具有相对于上述滑块主体的定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返回导向部与至少一个上述滚动体返回通道构成部件成形为一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40049/2005 | 2005-05-12 | ||
JP2005140047A JP4609180B2 (ja) | 2005-05-12 | 2005-05-12 | 直動案内装置 |
JP140047/2005 | 2005-05-12 | ||
JP2005140049A JP4770261B2 (ja) | 2005-05-12 | 2005-05-12 | 直動案内装置 |
JP2006122341A JP4682910B2 (ja) | 2006-04-26 | 2006-04-26 | 直動案内装置 |
JP2006122342A JP4682911B2 (ja) | 2006-04-26 | 2006-04-26 | 直動案内装置 |
JP122341/2006 | 2006-04-26 | ||
JP122342/2006 | 2006-04-26 | ||
JP132635/2006 | 2006-05-11 | ||
JP2006132636A JP4661683B2 (ja) | 2006-05-11 | 2006-05-11 | 直動案内装置 |
JP132636/2006 | 2006-05-11 | ||
JP2006132635A JP4655995B2 (ja) | 2006-05-11 | 2006-05-11 | 直動案内装置 |
PCT/JP2006/309604 WO2006121167A1 (ja) | 2005-05-12 | 2006-05-12 | 直動案内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9025A CN101069025A (zh) | 2007-11-07 |
CN101069025B true CN101069025B (zh) | 2010-05-19 |
Family
ID=3753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013414A Active CN101069025B (zh) | 2005-05-12 | 2006-05-12 | 直动引导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609180B2 (zh) |
CN (1) | CN1010690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24894B2 (ja) * | 2012-01-31 | 2015-05-27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 |
JP5785570B2 (ja) * | 2013-02-04 | 2015-09-30 | Thk株式会社 | 運動案内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32093A (en) * | 1997-06-16 | 2000-10-17 | Thk, Co., Ltd. | Linear motion guiding apparatus |
CN1380949A (zh) * | 2000-05-29 | 2002-11-20 | Thk株式会社 | 运动导向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52928A (ja) * | 1982-03-06 | 1983-09-10 | Hiroshi Teramachi | 自動二輪車等車両のキックペダル |
JPS59181331U (ja) * | 1983-05-23 | 1984-12-04 | 株式会社 椿本精工 | 直線作動用ボ−ルベアリングのボ−ルリテ−ナ |
JPS6215623U (zh) * | 1985-07-12 | 1987-01-30 | ||
JP3412914B2 (ja) * | 1994-05-20 | 2003-06-03 | Thk株式会社 | 転がり案内装置および転がり案内装置の移動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
JP3571911B2 (ja) * | 1997-06-16 | 2004-09-29 | Thk株式会社 | 直線運動案内装置 |
-
2005
- 2005-05-12 JP JP2005140047A patent/JP460918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5-12 CN CN2006800013414A patent/CN1010690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32093A (en) * | 1997-06-16 | 2000-10-17 | Thk, Co., Ltd. | Linear motion guiding apparatus |
CN1380949A (zh) * | 2000-05-29 | 2002-11-20 | Thk株式会社 | 运动导向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昭58-152928A 1983.09.10 |
JP昭59-181331U 1984.12.04 |
JP昭62-15623U 1987.01.3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609180B2 (ja) | 2011-01-12 |
JP2006316888A (ja) | 2006-11-24 |
CN101069025A (zh) | 2007-1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00609B (zh) | 结合部件的弹性保持机构及减小结合部件间的缝隙的方法 | |
EP1881214A1 (en) | Linear guide device | |
US20080253707A1 (en) |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rolling elements | |
CN110405021B (zh) | 心轴 | |
CN104350295A (zh) | 引导体以及具备其的运动引导装置 | |
CN101069025B (zh) | 直动引导装置 | |
CN104271972A (zh) | 运动引导装置 | |
JP6392176B2 (ja) | レールスライダユニット | |
US7108426B2 (en) | Guide unit | |
US7121723B2 (en) | Linear guide apparatus | |
CN104246899B (zh) | 移动工作台 | |
CN105917127A (zh) | 直线运动引导装置 | |
US6939045B1 (en) | Slider of linear guideway | |
CN218744427U (zh) | 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的辅助导向装置 | |
JP2008057698A (ja) |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の戻し通路用スリーブ、循環経路形成部材、リニアガイド装置 | |
JP2008128384A (ja) | 転動体保持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直動案内装置 | |
CN201916359U (zh) | 直线运动模块 | |
JP4682911B2 (ja) | 直動案内装置 | |
CN104720392B (zh) | 滑轨总成 | |
JP4682910B2 (ja) | 直動案内装置 | |
CN202867559U (zh) | 一种微型直线导轨滑块 | |
CN101634337A (zh) | 滚动体保持链单元 | |
CN221610409U (zh) | 导轨架以及直线导轨副 | |
CN221299824U (zh) | 导轨架以及直线导轨副 | |
CN220464594U (zh) | 一种仪表板下骨架模具的模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