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7111A - 具备带空气过滤器自动清洁功能的室内组件的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具备带空气过滤器自动清洁功能的室内组件的空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57111A CN101057111A CNA2005800383173A CN200580038317A CN101057111A CN 101057111 A CN101057111 A CN 101057111A CN A2005800383173 A CNA2005800383173 A CN A2005800383173A CN 200580038317 A CN200580038317 A CN 200580038317A CN 101057111 A CN101057111 A CN 1010571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ction nozzle
- hole
- air
- peristome
- attr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90—Cleaning of purification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其所具有的室内组件在本体中收容有热交换器和向室内吹出由该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空气的风扇,所述空调机设有安装在热交换器上游侧的本体上的空气过滤器、具有与该空气过滤器对置的第1吸引孔且用于吸引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滑动自如的吸嘴和与吸嘴连通的吸引装置。另外,在吸嘴的第1吸引孔附近设置有至少1个第2吸引孔,以能够变更由吸嘴吸引的空气的流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自动清洁在室内组件的空气吸入口设置的空气过滤器的功能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机室内组件中,用于防止尘埃向空调机本体内部侵入的空气过滤器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前面,空气过滤器以能够用手清洁附着尘埃的方式拆装自如地构成。这种构成的过滤器装置不仅需要频繁的维护,而且在进行维护之前的期间,空气过滤器逐渐被堵住网眼,其结果是,通过热交换器的风量下降,空调能力下降,导致耗电增大。
因此,以降低空气过滤器的维护的劳力时间为目的,提出了用刷子刮掉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而进行清洁的过滤器装置、或吸引附着在过滤器上的尘埃而进行清洁的过滤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2)。
专利文献1:特开平6-745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340395号公报
不过,采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过滤器装置时,若用刷子刮掉而进行清洁,则尘埃绕在刷子上,或者需要处理被刮掉而聚集起来的尘埃,从而并没有大幅度地减轻维护的劳力时间。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述的过滤器装置中,也存在只靠吸此力无法获得充分的清洁性能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这种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其所具备的室内组件带有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维护的劳力时间的高性能的空气过滤器自动清洁功能。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其所具有的室内组件在本体中收容有热交换器和向室内吹出由该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空气的风扇,所述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热交换器上游侧的本体上的空气过滤器、具有与该空气过滤器对置的第1吸引孔且用于吸引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滑动自如的吸嘴和与该吸嘴连通的吸引装置,在吸嘴的第1吸引孔附近设置有至少1个第2吸引孔,以能够变更由吸嘴吸引的空气的流量。
另外,吸嘴具有本体和滑动自如地安装在该本体上的带,第1及第2吸引孔形成在带上,并且本体具有与第1吸引孔连通的第1开口部和在该第1开口部附近形成的至少1个第2开口部,第2吸引孔与第2开口部连通,以能够增大由吸嘴吸引的空气的流量。
优选,还具备连通吸嘴和吸引装置的吸引管道,在吸嘴本体的远离与吸引管道连结的连结部的端部侧设置有第2开口部。
另外,分别设置多个第2吸引孔及第2开口部,分别设置在第1吸引孔及第1开口部的两侧是有效的。
还有,吸引装置还可以具备开口部和开闭该开口部的开闭阀,以能够变更吸引装置下游侧的风量。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开闭阀切换吸引清洁功能和换气功能。优选,在吸引装置的开闭阀上贴附密封件。
另外,还优选,在吸嘴的第1吸引孔附近设置至少1个第2吸引孔,控制吸嘴及吸引装置,以在空气过滤器的吸引清洁后,从第1及第2吸引孔吸引空气、增大由吸嘴吸引的风量,其后,开放吸引装置的开口部,增大吸引装置下游侧的风量。
本发明如以上说明那样构成,因此,起到如下所述的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机的过滤器装置,尽管采用小输出的吸引装置,但是能够同时实现强大的吸引清洁性能及防止吸嘴和管道内部的尘埃堆积,因此,能够实现具有有效的过滤器自动清洁功能的小型且廉价的空调机。
特别是在吸嘴的第1吸引孔附近设置有至少1个第2吸引孔,以能够变更由吸嘴吸引的空气的流量,因此,能够在吸引清洁后扩大吸嘴的开口面积,增大下游侧的流量,将堆积在吸嘴和吸引管道内部的尘埃排出,能够发挥强大的吸引清洁功能。
另外,在带上形成有第1及第2吸引孔,并且在吸嘴本体上形成有与第1吸引孔连通的第1开口部,在该第1开口部附近形成有第2开口部,使第2吸引孔与第2开口部连通,扩大开口面积,因此能够构成廉价且小型的吸嘴。
还有,在吸嘴本体的远离与吸引管道连结的连结部的端部侧设置有第2开口部,因此,能够对吸引管道内的尘埃有效地进行排尘。
另外,分别设有多个第2吸引孔及第2开口部,分别设置在第1吸引孔及第1开口部的两侧,因此,能够较大地扩大开口面积,并且还能够抑制由于开口面积扩大而造成的带强度降低。
另外,吸引装置具备开口部和开闭该开口部的开闭阀,以能够变更吸引装置下游侧的风量,因此,能够增大吸引装置下游侧的流量,将堆积在吸引装置和排气管道内部的尘埃排出,能够发挥强大的吸引清洁功能。
另外,利用开闭阀开闭开口部,从而切换吸引清洁功能和换气功能,因此,能够用1个吸引装置进行换气和吸引清洁,能够提供高功能且小型廉价的空调机。
另外,在吸引装置的开闭阀上贴附有密封件,因此,即使尘埃附着在吸引装置的开口部,也能够利用密封件可靠地进行关闭,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泄漏而造成的吸引清洁性能的下降。
另外,在空气过滤器的吸引清洁后,从第1及第2吸引孔吸引空气,增大由吸嘴吸引的风量,其后,开放吸引装置的开口部,增大吸引装置下游侧的风量,因此,能够进行以下多阶段的排出,即,首先作为排出动作的第一阶段,使吸引风量比吸引清洁时增大,推动堆积在吸嘴和吸引管道内部的尘埃向吸引装置流动,作为排出动作的第二阶段,进一步增大吸引风量,推动堆积在吸引装置和排气管道内的尘埃流动并向室外排出,从而,即使是小输出的吸引装置也能够可靠地排出尘埃。还有,也能够增大吸嘴和管道的通风路的截面积,尽可能减小吸引清洁时的通风阻力,能够同时实现强大的吸引清洁性能和防止过滤器装置内部的尘埃堆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组件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机的过滤器装置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吸嘴结构的立体图。
图3B是沿图3A的线B-B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利用图3A的吸嘴进行空气过滤器的清洁动作的正视图。
图5是图3A的吸嘴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3A的吸嘴的正视图,(a)~(c)分别表示不同的开口状态。
图7是变形例的吸嘴的正视图,(a)~(c)分别表示不同的开口状态。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吸引装置的立体图,特别表示开口部开放的状态。
图9是图8的吸引装置的另一立体图,特别表示开口部关闭的状态。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吸嘴的正视图,(a)~(c)分别表示不同的开口状态。
图11是与图10的吸嘴一起使用的吸引装置的立体图,特别表示开口部开放的状态。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过滤器装置的规格的表。
图中:2-室内组件本体,4-热交换器,6-风扇,8-过滤器装置,10-过滤器框,12-过滤器网,14-吸嘴,16-导轨,18-吸引管道,20-吸引装置,22-排气管道,24-吸嘴本体,26-开口部,28-带,30-吸引孔,32-带导槽(belt guide),34-辅助开口部,36-辅助开口部,38-辅助吸引孔,40-吸引装置本体,42-西洛克风扇,44-开口部,46-步进电机,48-开闭阀,5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组件,在室内组件本体2的内部,收容有热交换器4、风扇6和配置在热交换器4上游侧的过滤器装置8,风扇6用于通过热交换器4取入室内空气并向室内吹出由热交换器4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风扇6的动作从多个吸入口吸入空气,吸入口从本体2的前面遍布形成在上面,漂浮在空气中的尘埃由设置在吸入口和热交换器4之间的过滤器装置8清除。
实施方式1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机的过滤器装置8的整体构成图。如图2所示,去除通过热交换器4的空气中的尘埃的空气过滤器,由过滤器框10、保持在过滤器框10上的过滤器网12构成,沿空气过滤器的表面安装有滑动自如的吸嘴14。吸嘴14利用设置在过滤器框10上下端的一对导轨16,能够与空气过滤器保持一定距离顺畅地左右移动。吸嘴14上连结吸引管道18的一端,吸引管道18的另一端与吸引装置20连结。吸引管道18由可弯折的管道形成,以便不会妨碍吸嘴14的移动。还有,吸引装置20上连结排气管道22,向室外拉绕。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由吸嘴14吸引,并经由吸引管道18、吸引装置20、排气管道22向室外排出。
在一般家庭用的小型空调机中内置所述过滤器装置时,需要实现吸引装置20的小型化·小输出化,从而,需要能够以小风量发挥强大的吸引力。在此,吸嘴14设定为,在一部分上对吸引进行节流以加强吸引力,切换吸嘴14的吸引位置,由此清洁过滤器整个面。
下面,关于吸引位置切换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吸嘴本体24上形成有与空气过滤器全长相当的长缝隙状开口部26,在沿着该开口部26能够驱动的带28上设置有吸引孔30,从而能够只从开口部26的一部分进行吸引,并且通过驱动带28能够变更吸引的部位。另外,带28需要沿吸嘴本体24滑动,因而,被利用熔敷或粘接等与吸嘴本体24一体形成的带导槽32引导,并且抑制了在吸引孔以外的部分发生吸引泄漏。根据这种构成,即使是小的风量也由于节流为小的吸引孔,因此吸引孔的风速增大,即使是小型吸引装置也能够发挥强大的吸引力。
要清洁空气过滤器的整个面,如图4所示,使吸嘴14的带28上下滑动,改变吸引孔30的位置,并将吸嘴14沿着过滤器网12左右滑动,从而能够使吸引孔30如图中箭头所示那样进行扫掠(sweep)动作,清洁整个面。图4中,吸引孔30为空气过滤器全长的1/4长度,通过如图中箭头所示的2次往返的扫掠动作清洁过滤器整个面。
不过,从吸引装置20的噪音或(轴磨损等的)可靠性或电源容量的方面考虑,将输出上限设定得较低,因而,为了确保清洁时的吸引力,需要减小吸嘴14或管道(吸引管道18或排气管道22等)的通风阻力。因此,需要增大吸嘴14或管道18、22的通风路的截面积,减缓内部流速,但是存在吸引清洁时吸入的尘埃堆积在吸嘴14或管道18、22内部的可能性。若尘埃在吸嘴14或管道18、22内部堆积,则它不仅成为新的通风阻力而使吸引力下降,而且一旦开始堆积,则随着尘埃堆积的发展,引起连吸嘴14或管道18、22都会被堵塞的可能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吸嘴14,虽采用小输出的吸引装置20,却能够同时发挥强大的吸引清洁性能、及防止吸嘴14和管道18、22内部的尘埃堆积,以下,关于其详情进行说明。
回到图3A及图3B,在吸嘴本体24的开口部26两侧形成有吸引孔30一半以下长度的辅助开口部34,也在带导槽32上的相同位置形成有辅助开口部36。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及带导槽32的辅助开口部36在吸嘴14纵向上的位置设定为,在吸引孔30位于吸嘴14最前端侧的清洁位置时,吸引孔30下端(下游侧的端部)和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下端(下游侧的端部)大致一致。
另一方面,带28上也在吸引孔30的两侧形成有与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相同大小的辅助吸引孔38。辅助吸引孔38的位置设定为,吸引孔30上端(上游侧的端部)和辅助吸引孔38上端(上游侧的端部)大致一致。图5中为了便于理解所述构成,而对吸嘴本体24和带28分别进行了描述。
关于所述构成的过滤器装置8的动作、作用进行以下说明。
图6是将空气过滤器和吸引孔30的位置(即清洁位置)进行对比的吸嘴14的概略图,是从空气过滤器侧看吸嘴14时的图(为了便于理解,省略带导槽32)。图6中(a)是表示清洁空气过滤器P1部分的情况,驱动带28以使吸引孔30的位置来到与空气过滤器P1对应的位置。在该状态,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和带28的辅助吸引孔38的位置错开,因此,开口的部分(涂黑部分)只是吸引孔30。从而,由吸引装置20吸引的风只被吸引孔30节流,因此,吸引孔30中的风速变快,发挥强大的吸引清洁力。图6中(b)是表示清洁空气过滤器P2位置的情况,驱动带28以使吸引孔30的位置来到与空气过滤器P2对应的位置。在该状态,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和带28的辅助吸引孔38的位置也错开,因此,开口的部分(涂黑部分)只是吸引孔30。同样,清洁空气过滤器P3或P4位置的情况中,开口的部分只是吸引孔30。
而图2中,能够用吸引装置20吸引的风量由从吸引到排出的各路径的通风阻力的合计决定。通风阻力的合计越小则吸引风量越大,能够发挥强大的吸引力。在此通风阻力的合计能够用下式(1)表示。
通风阻力合计R=吸引孔通风阻力r1+吸嘴通风阻力r2+吸引管道通风阻力r3+吸引装置通风阻力r4+排气管道通风阻力r5…(1)
由式1可知,要减小通风阻力R,需要分别减小r1~r5各通风阻力。通风阻力理论上与风速的2次方呈比例,因此,相对于流动的风量选取大的通风路截面积并降低风速,从而能够使之减小。具体地说,通过增大图2中吸嘴14内部的通风路截面积,能够减小r2,通过增大吸引管道18内部的通风路截面积,能够减小r3,通过增大吸引装置20内部的通风路截面积,能够减小r4,通过增大排气管道22内部的通风路截面积,能够减小r5。作为极端的例子,若相对于流动的风量选取非常大的通风路截面积使内部风速降低到趋于0,则通风阻力趋于0。不过,由于内部风速为0,无法输送尘埃(无法排出),因此必须确保能够输送尘埃的风速。另一方面,虽然吸引孔通风阻力r1由吸引孔30中的吸引孔风速决定,但是由于吸引孔风速必须确保吸引清洁力,因此,必须确保规定值以上(例如,15m/s以上),从而,吸引孔通风阻力r1不能太小。从而,需要设计吸引孔风速和各部通风路截面积以达到确保吸引清洁力、且能够输送尘埃的范围的通风阻力合计。不过,吸引装置20的输出,从噪音、轴磨损等的可靠性或电源容量的方面考虑,输出上限非常低(也就是说,不能提高吸引风扇的转速),因此,要想确保必要的吸引孔风速,有时如果r2~r5不下降到能够输送尘埃的风速以下则无法成立。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吸引清洁在图6(a)或(b)所示的状态下进行,吸引清洁结束后,如(c)所示进行设定,以扩大吸引的面积,降低风速(减小吸引孔通风阻力r1),增大从吸嘴14流动到排气管道22中的风量。也就是说,吸引清洁时,为了将尘埃吸入到吸嘴14内部而使用吸引装置20的全部动力(进入吸嘴14内部的尘埃由于内部风速低,因此堆积在吸嘴14内部),其后,增大吸引的面积,不降低吸引力而使风量增大,提高到能够输送尘埃的内部风速,将堆积在吸嘴14内部的尘埃一气排出。
如图6(c)所示,为了扩大吸引的面积,而驱动带28使吸引孔30来到空气过滤器P1和P2之间的中间位置。在该状态,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和带28的辅助吸引孔38的位置一致,因此,开口部(涂黑部分)成为吸引孔30和辅助吸引孔38的合计,开口面积被扩大。其结果是,吸引孔风速下降,吸引孔阻力r1也降低,因此吸引风量增大。从而,从吸嘴14到排气管道22的内部流速也增大,能够推动堆积在内部的尘埃流动并将其排出。吸引孔30的位置为P1和P2的中间位置,不过由于不进行吸引清洁,因此不存在问题。另外,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必须排出堆积在吸嘴14内部的尘埃,因此,优选配置在吸嘴14的尽可能前端附近(从与吸引管道18的连结部尽可能离开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也如此设定。
还有,带28的辅助吸引孔38在吸引孔30两侧分别设置1个,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也同样在开口部26的两侧分别设置1个,不过,辅助吸引孔38及辅助开口部34,也可以分别只在吸引孔30及开口部26的单侧设置1个。
不过,如图7所示,若在开口部26两侧分别设置2个、总共4个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并也同样设置带28的辅助吸引孔38,则能够更加扩大开口面积,获得比设置2个的情况更大的效果。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在两侧总共2个的情况,还要考虑增大其宽度的问题,而那时吸嘴本体24的宽度也不得不增大,造成收纳性差。除此以外,若吸嘴14伸出到通过热交换器4的风的流路中,则阻碍通风使空调机的性能下降,因此,优选如图7(a)~(c)所示那样相连配置。另外,还能够进一步增加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的数目。
还有,图6或图7中,将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与开口部26独立设置,这基于以下理由。当辅助开口部34与开口部26不分开设置时,带28上也需要连续设置吸引孔30和辅助吸引孔38,致使带28上也设置大的吸引孔。若驱动带28用于变更吸引孔30的位置,则对带28施加拉伸力,由于大的孔容易导致带28的断裂,因此,优选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与开口部26独立设置。
还有,开口面积的扩大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也可以设置机械式开闭阀,另外,辅助开口部34不仅设置在吸嘴14上,也能够设置在吸引管道18的途中。
实施方式2
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2中的空调机的过滤器装置8上所设置的吸引装置20的结构。过滤器装置8的整体构成,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其说明省略。
如图8所示,吸引装置本体40内置有西洛克风扇42,利用马达使西洛克风扇42高速旋转,从而发挥吸引力。在吸引装置本体40的吸引侧连结吸引管道18,在排气侧连结排气管道22。再有,在吸引装置本体40的吸引侧形成有开口部44,在开口部44的单侧摆动自如地安装有与步进电机46连结的开闭板48。若利用步进电机46驱动开闭阀48,则开口部44进行开闭。在开闭板44的开口部44侧的表面贴附有密封件50,若开口部44由开闭板48封闭,则开闭板48与开口部44的周缘密接。
参照图2及图8对如上构成的过滤器装置的动作、作用进行以下说明。
能够用吸引装置20吸引的风量由从吸引到排出的各路径的通风阻力的合计决定,从而,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所述,通风阻力的合计越小吸引风量越大。从这个观点考虑,更加减小排气管道22的通风阻力r5、即更加增大排气管道22的通风路截面积,可使吸引清洁时的吸引力提高。此时,如实施方式1所述,吸引清洁后,推动堆积在吸嘴14和吸引管道18内部的尘埃向吸引装置20及排气管道22流动,若增大排气管道22的通风路截面积,则尘埃有可能再次堆积在排气管道22内。另外,还发生尘埃向吸引装置本体40的壳体的堆积或向西洛克风扇42的叶片(羽根)的附着。
因此,在吸引装置20上设置开口部44及开闭板48,若开放开口部44,则吸引的风几乎全部从开口部44被吸引进来。开口部44的面积,能够比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吸嘴14的扩大后的开口面积大得多(由于吸引装置20比吸嘴14大),因此,由开口部44吸引的风的风速慢,吸引装置20的通风阻力r4非常低。再有,风不在吸嘴14和吸引管道18中流动,因此,吸引孔通风阻力r1、吸嘴通风阻力r2和吸引管道通风阻力r3为0。从而,通风阻力的合计R成为只接近排气管道22的通风阻力r5的值,能够非常低。其结果是,即使西洛克风扇42的转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也能够显著地增大在吸引装置20和排气管道22中流动的风量,能够推动堆积在排气管道22和吸引装置20内部的尘埃流动使其向室外排出。此时,也能够吹飞附着在西洛克风扇42叶片上的尘埃,从而西洛克风扇42也不会被尘埃堵塞。此时的风量也达到在普通房间中能够进行换气这种程度的风量,因此,驱动开闭板48打开开口部44时,可以采用吸引装置20作为换气风扇,进行吸引清洁时关闭开口部44,可以采用吸引装置20作为从吸嘴14的吸引孔30吸引尘埃的吸引风扇。也就是说,能够用同一个吸引装置20实现吸引清洁功能和换气功能。
另外,还考虑到在开口部44的周缘附着若干尘埃从而不能完全关闭,导致发生吸引泄漏、造成吸引清洁性能下降的情况,因此,在开闭板48表面贴附可柔软变形且很少永久变形的密封件50,防止吸引泄漏。作为密封件50,可以采用EPT(乙烯·丙烯橡胶)等柔软的发泡材料,不过也可以采用对压缩变形具有很强耐性的凝胶材料等。
图8及图9分别表示开口部44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图8中的白箭头表示所吸引的风。图9中的白箭头也同样表示所吸引的风。
还有,在吸引装置20中采用的风扇除了西洛克风扇以外,还可以采用涡轮风扇等,不过,需要换气功能时,优选采用风量大的西洛克风扇。不需要换气功能时,涡轮风扇有时也能获得强大的吸引力。
实施方式3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是将所述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进行组合而成的,用各部尺寸和通风阻力值对其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0及图11分别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空调机的过滤器装置8所设置的吸嘴14及吸引装置20的结构。过滤器装置8的整体构成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吸嘴14的基本结构,与参照图7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吸嘴相同,不过,作为具体的尺寸,吸引孔30的大小设定为宽4mm×长16mm,从而开口面积设定为64mm2。另外,作为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分别在开口部26两侧设置2个、总共4个宽2mm×长7mm的开口部,开口面积的合计为56mm2。空气过滤器设定为吸引孔30长度的16倍即256mm,从而,使吸嘴14进行8次往复扫掠动作对空气过滤器整个面进行吸引清洁。吸嘴14的开口状态也如图10(a)~(c)所示。
如图11所示,吸引装置20的基本结构,与参照图8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吸引装置相同,不过,将吸引装置20的开口部44的具体尺寸设定为宽15mm×长50mm,将开口面积设定为750mm2。
另外,将吸嘴14的通风路截面积设定为250mm2,采用内径17mm的吸引管道18,其通风路截面积为227mm2。再有,采用内径25mm的排气管道22,其通风路截面积为491mm2。
对所述构成的过滤器装置的动作、作用进行以下说明。
首先,参照图2及图12对空气过滤器清洁的一连串动作进行说明,过滤器装置8分割成16个清洁区域,利用8次往复扫掠动作进行吸引清洁后,作为尘埃排出动作的第一阶段,进行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吸嘴14的开口面积的扩大动作。接下来,作为尘埃排出动作的第二阶段,进行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吸引装置20的开口部44的打开动作。从而,在第一阶段使吸引风量比吸引清洁时增大,推动堆积在吸嘴14和吸引管道18内部的尘埃向吸引装置20流动,在第二阶段更加增大吸引风量,推动堆积在吸引装置20和排气管道22内的尘埃流动使其排出。
用图12所示的表详细说明以上动作。吸引装置20的西洛克风扇42的转速从噪音等的关系考虑上限设定为6500r/min,一连串动作中全部采用该最大转速。
吸引清洁时,开口部只是吸嘴14的吸引孔30,吸引风量为0.077m3/min。吸引孔30的开口面积为64mm2,因此吸引孔风速为20m/sec,可发挥充分的吸引力。此时,就过滤器装置8各部的通风阻力而言,(吸引孔通风阻力r1+吸嘴通风阻力r2)为39mmAq,(吸引管道通风阻力r3)为15mmAq,(吸引装置通风阻力r4+排气管道通风阻力r5)为9mmAq,通风阻力合计R为63mmAq。这意味着吸引装置20只能吸引合计为63mmAq的通风阻力。此时,就过滤器装置8各部的内部风速而言,由风量和各部通风路截面积可知,吸嘴内部风速为5.1m/sec,吸引管道内部风速为5.6m/sec,排气管道内部风速为2.6m/sec。要想输送尘埃,内部风速最低也需要7.0m/sec,因此,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若被吸嘴14吸引,则堆积在吸嘴14内部。
接下来,进行由吸嘴14开口面积的扩大动作带来的排出动作的第一阶段。此时,吸引孔30和吸嘴14的辅助开口部34的合计开口面积为120mm2,因此,开口部风速下降,吸引孔通风阻力r1下降,其结果是,过滤器装置8各部的通风阻力合计达到63mmAq之前风量一直增大。本实施方式中,风量增大到0.11m3/min,此时的开口部风速为15.2m/sce。就过滤器装置8各部的通风阻力而言,(吸引孔通风阻力r1+吸嘴通风阻力r2)为13mmAq,(吸引管道通风阻力r3)为31mmAq,(吸引装置通风阻力r4+排气管道通风阻力r5)为19mmAq,通风阻力合计R为63mmAq,与吸引清洁时没有发生变化。此时,就过滤器装置8各部的内部风速而言,由风量和各部通风路截面积可知,吸嘴内部风速为7.3m/sec,吸引管道内部风速为8.1m/sec,排气管道内部风速为3.7m/sec,吸嘴内部和吸引管道内部的尘埃被输送,经过吸引装置20被推动向排气管道22流动。但是,排气管道22的内部风速为3.7m/sec,在能够输送尘埃的7.0m/sec以下,因此,尘埃在此再次堆积。
接着,进行由吸引装置20的开口部44的打开动作带来的排出动作的第二阶段。此时,吸引装置20的开口面积为750mm2,因此,开口部44中的风速非常低,(吸引装置通风阻力r4)也非常低。另一方面,(吸引孔通风阻力r1+吸嘴通风阻力r2)和(吸引管道通风阻力r3),由于风不流动因此通风阻力不存在。作为结果,(吸引装置通风阻力r4+排气管道通风阻力r5)到达63mmAq之前风量一直增大。本实施方式中,风量增大到0.235m3/min,此时的吸引装置20的开口部风速为5.2m/sce。就过滤器装置8各部的通风阻力而言,(吸引孔通风阻力r1+吸嘴通风阻力r2)为0mmAq,(吸引管道通风阻力r3)为0mmAq,(吸引装置通风阻力r4+排气管道通风阻力r5)为63mmAq,通风阻力合计R为63mmAq,与吸引清洁时没有发生变化。此时,就过滤器装置8各部的内部风速而言,由风量和各部通风路截面积可知,排气管道内部风速为8.0m/sec,堆积在排气管道内部的尘埃被推动流动并向室外排出。
这样一来,通过控制吸嘴14、吸引装置20等顺次进行所述一连串动作,用小输出的吸引装置20也能够可靠地排出尘埃。另外,也能够增大吸嘴14或管道18、22的通风路的截面积,尽可能减小吸引清洁时的通风阻力,能够同时实现强大的吸引清洁性能和防止尘埃堆积。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采用2阶段的排出动作,不过,也可以例如在吸引管道18途中设置开闭阀,进行3阶段、4阶段的排出动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空调机的过滤器装置,能够进行吸引清洁后增大吸引风量,将过滤器装置内部的尘埃向室外排出,因此,能够以小输出的吸引装置同时确保强大的吸引力和可靠地排出尘埃。另外,还能够实现小型且廉价的具有过滤器清洁功能和换气功能的空调机。由于能够进行强力的空气过滤器清洁,从而,能够利用于各种形状的空气过滤器中,不仅适用于空调机的空气过滤器,也能够适用于自动清洁具有冷却风扇的设备等空气过滤器(例如稳定化电源的空气过滤器等)的过滤器装置中。
Claims (8)
1.一种空调机,其所具有的室内组件在本体中收容有热交换器和向室内吹出由该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空气的风扇,所述空调机的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上游侧的所述本体上的空气过滤器、具有与该空气过滤器对置的第1吸引孔且用于吸引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滑动自如的吸嘴和与该吸嘴连通的吸引装置,在所述吸嘴的所述第1吸引孔附近设置有至少1个第2吸引孔,以能够变更由所述吸嘴吸引的空气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具有本体和滑动自如地安装在该本体上的带,所述第1及第2吸引孔形成在所述带上,并且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第1吸引孔连通的第1开口部和在该第1开口部附近形成的至少1个第2开口部,所述第2吸引孔与所述第2开口部连通,以能够增大由所述吸嘴吸引的空气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连通所述吸嘴和所述吸引装置的吸引管道,在所述吸嘴本体的远离与所述吸引管道连结的连结部的端部侧设置有所述第2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2吸引孔及所述第2开口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吸引孔及所述第1开口部的两侧。
5.一种空调机,其所具有的室内组件在本体中收容有热交换器和向室内吹出由该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空气的风扇,所述空调机的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上游侧的所述本体上的空气过滤器、具有与该空气过滤器对置的第1吸引孔且用于吸引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滑动自如的吸嘴和与该吸嘴连通的吸引装置,该吸引装置具备开口部和开闭该开口部的开闭阀,以能够变更所述吸引装置下游侧的风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开闭阀切换吸引清洁功能和换气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装置还具备贴附在所述开闭阀上的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嘴的所述第1吸引孔附近设置有至少1个第2吸引孔,控制所述吸嘴及所述吸引装置,以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吸引清洁后,从所述第1及第2吸引孔吸引空气、增大由所述吸嘴吸引的风量,其后,开放所述吸引装置的开口部,增大所述吸引装置下游侧的风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326208 | 2004-11-10 | ||
JP326208/2004 | 2004-11-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57111A true CN101057111A (zh) | 2007-10-17 |
CN100578108C CN100578108C (zh) | 2010-01-06 |
Family
ID=36336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38317A Active CN100578108C (zh) | 2004-11-10 | 2005-11-04 | 具备带空气过滤器自动清洁功能的室内组件的空调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32491B2 (zh) |
CN (1) | CN100578108C (zh) |
MY (1) | MY150871A (zh) |
TW (1) | TWI356152B (zh) |
WO (1) | WO2006051740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1558B (zh) * | 2008-11-13 | 2013-09-1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05537163A (zh) * | 2014-10-24 | 2016-05-04 | 株式会社光和 | 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 |
WO2017028710A1 (zh) * | 2015-08-14 | 2017-02-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清洁机构、清洁装置及空调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536433C2 (sv) * | 2011-11-16 | 2013-10-29 | Lgg Inneklimat Ab | Anordning för rengöring vid ett insugsfilter |
WO2019116590A1 (ja) * | 2017-12-13 | 2019-06-20 |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74521A (ja) * | 1992-08-21 | 1994-03-1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2340395A (ja) * | 2001-05-18 | 2002-11-27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2003204904A (ja) * | 2001-11-09 | 2003-07-22 | Sharp Corp | 電気掃除機 |
JP2004173759A (ja) * | 2002-11-25 | 2004-06-24 | Sharp Corp | 電気掃除機 |
JP4360105B2 (ja) * | 2003-03-04 | 2009-11-1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4107119B2 (ja) * | 2003-03-24 | 2008-06-2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フィルター装置 |
-
2005
- 2005-11-04 JP JP2006544871A patent/JP4932491B2/ja active Active
- 2005-11-04 CN CN200580038317A patent/CN100578108C/zh active Active
- 2005-11-04 WO PCT/JP2005/020287 patent/WO200605174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11-08 MY MYPI20055244 patent/MY150871A/en unknown
- 2005-11-09 TW TW094139250A patent/TWI35615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1558B (zh) * | 2008-11-13 | 2013-09-1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05537163A (zh) * | 2014-10-24 | 2016-05-04 | 株式会社光和 | 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 |
WO2017028710A1 (zh) * | 2015-08-14 | 2017-02-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清洁机构、清洁装置及空调机 |
US10814359B2 (en) | 2015-08-14 | 2020-10-27 |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 Cleaning mechanism, cleaning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626847A (en) | 2006-08-01 |
JPWO2006051740A1 (ja) | 2008-05-29 |
JP4932491B2 (ja) | 2012-05-16 |
TWI356152B (en) | 2012-01-11 |
WO2006051740A1 (ja) | 2006-05-18 |
MY150871A (en) | 2014-03-14 |
CN100578108C (zh) | 2010-0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050020616A (ko) | 에어 필터의 자동 청소 기능이 부가된 실내 유닛을 구비한공기조화기 | |
CN101057111A (zh) | 具备带空气过滤器自动清洁功能的室内组件的空调机 | |
CN101173802A (zh) | 空调机 | |
JP2007263412A (ja) | 空気調和機の清掃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 |
CN1833141A (zh) | 空调机 | |
CN107208927A (zh) | 空气调节机 | |
CN1906444A (zh) | 空调机的过滤装置 | |
CN101052845A (zh) | 空调机 | |
CN106662360A (zh) | 空气调节机 | |
JP4866225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CN2898684Y (zh) | 空调器过滤网的除尘装置 | |
CN113454400B (zh) | 空气调节机 | |
WO2008062876A1 (fr) | Unité d'intérieur pour appareil de climatisation | |
CN1139753C (zh) |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机 | |
CN101040152A (zh) | 空调机 | |
JP2005140405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68415C (zh) | 电动吸尘器 | |
CN110131186A (zh) | 治理雾霾的通风设备 | |
CN2816064Y (zh) | 粗纱机集尘机构 | |
WO2004083735A1 (ja) | エアフィルタの自動清掃機能付き室内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
CN100398935C (zh) | 过滤器装置 | |
JP5092409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00958808Y (zh) | 空调机 | |
CN107763742A (zh) | 一种单电机双向流静音型全热交换新风净化机 | |
CN101057110A (zh) | 空气调节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