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5022A - 变速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速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5022A
CN101055022A CN 200610025752 CN200610025752A CN101055022A CN 101055022 A CN101055022 A CN 101055022A CN 200610025752 CN200610025752 CN 200610025752 CN 200610025752 A CN200610025752 A CN 200610025752A CN 101055022 A CN101055022 A CN 101055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liding ring
track
changer lever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257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阿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100257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550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55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50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传动装置,其包括一变速机构及一输出机构,其中变速机构包含一后座体及装在后座体上的变速环、切换杆、第一、二行星盘及第一、二滑动圈,第一、二滑动圈的外表面设有环绕其圆周的沟槽,后座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槽孔,变速环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装在后座体上,其对应于槽孔的部位设有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切换杆装在该后座体上,其具有设于第一、二轨道中且穿过槽孔分别插入第一、二滑动圈的沟槽中的末端部。当旋转变速环时,切换杆的末端部分别沿第一、二轨道相对变速环滑动,分别带动第一、二滑动圈沿前、后方向线性移动而改变其与第一、二行星盘之间的啮合关系。

Description

变速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传动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马达驱动旋转的工具或设备中,具有三段变速功能的变速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螺丝刀或其它由马达驱动旋转的设备中,常常会设置变速机构以提供多段变速或多段扭力。一般此变速机构是在行星式齿轮机构中,通过选定其中的行星齿轮、恒星齿轮、内齿轮及齿盘等元件分别作为输出或输入或固定,而可达到不同的输入及输出减速比的效果。典型的现有变速机构包括有变速齿轮组及一组可移动的切换齿轮,该切换齿轮的外环周设有外齿,而内环周设有内齿,该内齿可与变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啮合。切换齿轮与切换杆连动,以通过推动切换杆来控制切换齿轮的外齿与机箱体的内环齿之间的啮合。当切换齿轮的外齿啮合机箱体的内环齿时即受到机箱体固定而不能自由旋转,因而啮合于切换齿轮的内齿的行星齿轮组即在该内齿中旋转,而由另外的齿轮系运转。当推动切换杆而使其外齿脱离机箱体上的内环齿时,该切换齿轮可被行星齿轮系驱动旋转,从而达到调整齿轮比而变速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电动工具变速机构中,由于机构及空间的限制,往往仅能提供两段变速,且由于高低速比差距而导致扭力分布不平均,在操作上有很大的不便利性。而少数具有三段变速机能的变速装置,往往结构复杂、元件数量较多且机构增大,不仅导致产品制造成本的增加,亦因体积及重量的增加而导致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元件数量少而成本低廉,扭力传递平均,变速过程平稳顺利,可实现三段式变速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变速传动装置,包括一变速机构及一输出机构,其中变速机构包含一后座体及装在后座体上的变速环、切换杆、第一行星盘、第二行星盘、第一滑动圈及第二滑动圈,输出机构包含一前座体及装在前座体中的输出盘及内齿圈。输出盘包含有若干行星轮及一中心齿轮,这些行星轮是与内齿圈相啮合而使该输出盘可在内齿圈中旋转。第一滑动圈及第二滑动圈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内齿,其外表面凹设有环绕其圆周的沟槽。第一行星盘具有与前述输出盘的行星轮相啮合的第一中心齿轮及若干与第一滑动圈的内齿相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盘的周缘设有外齿,其具有与第一行星盘的第一行星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中心齿轮及与第二滑动圈的内齿相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后座体设有用于容纳前述第一滑动圈、第二滑动圈、第一行星盘及第二行星盘的容室,且后座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容室相贯通的槽孔。变速环是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装在后座体上,在变速环上对应于前述槽孔的部位处设有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该第一、二轨道分别具有相互对应对齐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切换杆装在该后座体上,其具有设在第一、二轨道中的末端部,其中,设在第一轨道槽中的末端部穿过后座体的槽孔并插入第一滑动圈的沟槽中,而设在第二轨道槽中的末端部则穿过后座体的槽孔并插入第二滑动圈的沟槽中。当旋转变速环时,切换杆的末端部分别沿第一、二轨道相对变速环滑动,分别带动第一、二滑动圈沿前、后方向线性移动而改变其与第一、二行星盘之间的啮合关系。
依据本发明目的所提供的变速传动装置,其中当切换杆的末端部分别处于变速环的第、二轨道中的第一位置时,第一、二滑动圈分别处于后座体容室中的最前端及最后端位置并被固定不能自由旋转,此时第一滑动圈的内齿是与第一行星盘的第一行星齿轮相啮合,而第二滑动圈则是与第二行星盘的第二二行星齿轮相啮合。
依据本发明目的所提供的变速传动装置,其中当切换杆的末端部分别处于变速环的第一、二轨道中的第二位置时,第一滑动圈处于容室的最前端位置并被固定不能自由旋转,第二滑动圈处于容室的中间位置,此时第一滑动圈的内齿是与第一行星盘的第一行星齿轮相啮合,而第二滑动圈则是同时与第二行星盘的外齿及其第二行星齿轮相啮合。
依据本发明目的所提供的变速传动装置,其中当切换杆的末端部分别处于变速环的第一、二轨道中的第三位置时,第二滑动圈处于容室的最后端位置并被固定不能自由旋转,第一滑动圈处于容室的中间位置,此时第二滑动圈的内齿是与第二行星盘的第二行星齿轮相啮合,而第一滑动圈则是同时与第二行星盘的外齿及第一行星盘的第一行星齿轮相啮合。
依据本发明目的所提供的变速传动装置,其中切换杆包括与变速环的第一轨道相配合的第一切换杆及与第二轨道相配合的第二切换杆。
依据本发明目的所提供的变速传动装置,其中该切换杆具有一弹性结构,使切换杆获得一反向于第一、二轨道推动力的弹性作用力而具有自动回复原位的趋势。
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借助于变速环及切换杆的设计而达成三段式变速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元件数量少,结构更为简单,而且通过旋转变速环来实现三段变速,操作方便,且其变速过程平稳顺利,扭力传递平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3A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旋钮罩的立体图。
图3B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扭力螺帽的立体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前座体的立体图。
图4B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前座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后座体的立体图。
图5B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后座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C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后盖板的立体图。
图6A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变速环的立体图。
图6B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变速环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A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切换杆的主视图。
图7B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切换杆的侧视图。
图8A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输出盘的侧视图。
图8B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输出盘的主视图。
图9A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内齿圈的侧视图。
图9B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内齿圈的主视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第一行星盘的侧视图。
图10B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第一行星盘的主视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第二行星盘的侧视图。
图11B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第二行星盘的主视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滑动圈的侧视图。
图12B是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的滑动圈的主视图。
图13A是本发明变速传动装置的切换杆与滑动圈配合的主视图。
图13B是本发明变速传动装置的切换杆与滑动圈配合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变速传动装置中变速环处于中间位置时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变速传动装置中变速环处于中间位置时的剖视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变速传动装置中变速环处于左侧位置时的主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变速传动装置中变速环处于左侧位置时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变速传动装置包括变速机构及输出机构,其中变速机构包含装在一后座体21上的变速环3、切换杆4、第一行星盘6、第二行星盘7、第一滑动圈8及第二滑动圈9,输出机构包含装在一前座体20中的输出盘51、内齿圈53及输出轴10。该输出轴10是设置在一对深沟滚珠轴承14中,其一端固定连接于输出盘51,另一端则穿过一旋钮罩11而伸出机构外,而供各种工具例如钻头、电动螺丝起等连接。请配合参阅图3A,该旋钮罩11大致为一碗状结构,其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一轴孔110以供输出轴10穿过,其开口一侧的环壁边缘形成一接合部111,其外表面设有螺纹以与前座体20相接合。旋钮罩11是遮罩在一扭力螺帽12外部,请配合参阅图3B,该扭力螺帽12包含一筒柱体120,筒柱体120的一端边缘呈环状凸出一帽缘121,且该帽缘121边缘进一步开设有若干卡口123以与旋钮罩11内壁上所设的卡条(未图示)相配合,从而便于使用者通过旋转旋钮罩11来拧进或拧出该扭力螺帽12。另外,扭力螺帽12的筒柱体120内表面设有内螺纹122。
请配合参阅图2、图4A及图4B,前座体20大致呈一塔形结构,其包括一近呈方形的后部200、一圆柱状中部201及一圆筒状前部202。后部200的外周壁对称设置有四个近呈三角形的凸块2001,每一凸块2001上各设有一自前向后贯穿该凸块200的螺栓孔2002,于该后部200内设有圆形后容室2003。同样,中部201及前部202内分别设有圆形的中容室2012及轴承容室2022,其中中容室2012的内径小于后容室2003的内径,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有一阶部2013。此阶部2013上开设有若干个自后向前贯穿至中部201外的顶针孔2011,用以容纳顶针15及钢珠16,如图2所示。而且,前部202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2021,请继续参阅图2,前述扭力螺帽12是通过其内螺纹122与前部202的外螺纹2021相配合而接合至前座体20上,且在该扭力螺帽12与前座体20之间设置有一螺旋弹簧13,通过拧进或拧出扭力螺帽12的方式可调整该弹簧13的压缩程度,进而调整顶针15及钢珠16对装在前座体20内的内齿圈53施压的紧迫程度。
请参阅图2及图5A、图5B,后座体21大体为一筒柱结构,其具有自前端211贯穿至后端212的圆柱形容室213,其外表面中部沿其圆周凹设有一环槽210,且在环槽210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与容室213相贯通的长方形槽孔2101a、2101b。另外,该后座体21前端211的外周缘对称地设有四个近呈三角形的凸块2110,每一凸块2110上各设有一自前向后贯穿该凸块2110的螺栓孔2111,以与前述前座体20的螺栓孔2002相配合供螺栓穿过而将前、后座体20、21固定在一起。此外,前端211、后端212的外周缘分别凸设有一个从侧面看近似于倒置的“L”形的固持部2112、2121,这一对固持部2112、2121分别接近环槽210的两端边缘,且处于左、右两侧槽孔2101a、2101b之间。后座体21的容室213内壁邻近前端211分布有若干凸肋2131,而在容室213内壁邻近后端212处则形成一环形接合壁214用以接合一后盖板22。请配合参阅图5C,该后盖板22中心部位设有通孔以供动力输入,环绕通孔设有一接合环220以与后座体21的环形接合壁214相配合,接合环220的内侧壁沿环周分布有若干凸肋221。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后座体21中部的环槽210中设置有一变速环3,请配合参阅图6A及图6B,该变速环3具有一断开的圆环带状结构的环体30,其具有一断口300,在断口300两侧边缘分别向外凸出一半圆形T型钮扣32,当变速环3套入环槽210后可利用一扣环(未图示)扣入该T型钮扣32而将变速环3固定为一封闭环圈。在环体30上对称于T型钮扣32的位置向外凸设有一拨动杆33,以供使用者推动变速环3转动。在T型钮扣32左、右两侧的环体30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滑动轨道,每一滑动轨道包含有一第一轨道301及一第二轨道302,其中第一轨道301是设在环体30的前边缘,而第二轨道302则是设在环体30的后边缘上并对齐于第一轨道301,且第一、二轨道301、302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第一位置301a、302a、第二位置301b、302b及第三位置301c、302c。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轨道301的轨迹接近于“J”字形,其第一位置301a及第二位置301b均位于环体30的前边缘,二者之间的迹线平行于环体30边缘线;而其第三位置301c则是位于环体30的中部,第三位置301c与第二位置301b之间的迹线大体与环体30的边缘线成45°角度。第二轨道302的迹线则接近于一个放倒的“V”字形,其第一位置302a及第三位置302c均位于环体30的后边缘,其第二位置302b处于第一、三位置301a、301c之间且位于环体30的中部,第二位置302b与第一位置301a、第三位置301c之间的迹线分别与环体30的边缘线成大约45°角度。
请继续参阅图1,在后座体21的环槽210旁侧设置有切换杆4,其包括分别设在变速环3前、后两侧的第一切换杆4a及第二切换杆4b。请配合图7A及图7B参照,切换杆4大致为一半圈形结构,其中部设有一n型固定部40,用以与后座体21上的固持部2112、2121相配合而固定装配于后座体21。由固定部40两侧分别弯折延伸出一弧形弹性部41,且弹性部41的末端进一步略微弯折呈直线向下形成一延伸部42,其末端并进一步垂直弯折而形成一水平的末端部43。第一、二切换杆4a、4b的末端部43分别放在变速环3的第一轨道301、第二轨道302中,并插入环槽210的槽孔2101a及2101b而伸入到后座体21的容室213中。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弹性部41、延伸部42及末端部43共平面,固定部40则与弹性部41所在的平面成一个约100°的夹角,从而形成一弹性结构,如图7B所示。这样,当切换杆4的末端部43被变速环3的第一、二轨道301、302所推动时,借助于上述弹性结构可使切换杆4获得一个反向于轨道推动力的弹性作用力,从而具有自动回复原位的趋势。容易理解的是,切换杆的弹性结构并不限于上述方案,依据弹性力反向于轨道推动力的原理,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方案。
请参阅图2所示,前座体20的后容室2003中装设有一内齿圈53及一输出盘51,配合图8A及图8B参照,输出盘51为一圆盘结构,其中部设有一接合孔510用以固定连接输出轴10,环绕该接合孔510的周围分布有五个行星轮轴511,分别用以连接一输出行星轮52,这些输出行星轮52与内齿圈53相啮合可使输出盘51绕其轴心旋转。请配合参阅图9A及图9B,内齿圈53具有内齿530,其前端侧面上凸设出若干个定位部531,利用这些定位部531与钢珠16相配合而使内齿圈53得以定位。
请继续参阅图2,在后座体21的容室213中装设有:第一滑动圈8、装载于第一滑动圈8中的第一行星盘6、第二滑动圈9及装载于第二滑动圈9中的第二行星盘7。如图12A及图12B所示,第一滑动圈8的内壁设有内齿80,其外壁靠近一侧边缘绕其圆周开设有一环状沟槽81,外壁靠近另一侧边缘则凹设有若干个相互间隔的卡槽82。第二滑动圈9具有与第一滑动圈8完全相同的结构,此处不敷言。请同时配合图1参照,切换杆4的末端部43穿过环槽210的槽孔2101a、2101b而进入后座体21内部并插入滑动圈的沟槽中,其中,第一切换杆4a的末端部43插入第一滑动圈8的沟槽81中,而第二切换杆4b的末端部43则插入第二滑动圈9的沟槽中。图13A及图13B显示了前述切换杆4与滑动圈相配合的情形。当旋转变速环3,通过第一、二轨道301、302的轨道迹线使切换杆4的末端部43沿前、后方向线性移动时,通过末端部43同时也带动第一、二滑动圈8、9沿前、后方向线性移动。
请配合图10A、图10B参照,第一行星盘6的前侧表面凸出设有第一中心齿轮601,该第一中心齿轮601是伸出后座体21外并进入前座体20的后容室2003中并与输出盘51的输出行星轮52相啮合。第一行星盘6的后侧表面沿圆周分布有四个行星轮轴603,每一行星轮轴603上各安装有一第一行星齿轮602。通过第一行星齿轮602与第一滑动圈8的内齿80相啮合,第一行星盘6可绕其轴线旋转而通过其第一中心齿轮601带动输出行星轮52,从而将动力输出至输出轴10。
请配合参阅图11A及图11B,第二行星盘7的前侧表面凸出设有一第二中心齿轮701,该第二中心齿轮701是与第一行星盘6的第一行星齿轮602相啮合。第二行星盘7的后侧表面沿圆周分布有四个行星轮轴704,每一行星轮轴704上各安装有一第二行星齿轮702。通过第二行星齿轮702与第二滑动圈9的内齿相啮合,第二行星盘7可绕其轴线旋转而通过其第二中心齿轮701带动第一行星齿轮602,从而带动第一行星盘6旋转。另外,第二行星盘7的外周缘侧面进一步设有外齿703。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所示,将变速环3的拨动杆33拨到右侧位置,变速环3向右转动,迫使第一、二切换杆4a、4b的末端部43分别沿变速环3的第一、二轨道301、302滑入第一位置301a、302a,此时第一、二切换杆均处于被压迫状态。在此过程中,后座体21的容室213内的第一滑动圈8顶靠在容室213的最前端,其卡槽82与容室213前端内壁的凸肋2131相卡合,从而限制该第一滑动圈8自由旋转。第二滑动圈9则顶靠在后座体21的容室213的最后端并邻近于后盖板22,其卡槽则与后盖板22内壁上的凸肋221相卡合,而限制该第二滑动圈9自由旋转。动力轴(未图示)由后盖板22的输入孔100进入并与第二行星盘7的第二行星齿轮702相啮合,带动第二行星齿轮702转动。由于第二滑动圈9被固定不能自由旋转,因此第二行星齿轮702沿第二滑动圈9的内齿90啮合转动,使第二行星盘7旋转。第二行星盘7的第二中心齿轮701是与第一行星盘6的第一行星齿轮602相啮合,同样由于第一滑动圈8被固定不能自由旋转,因此第一行星齿轮602沿第一滑动圈8的内齿80啮合转动,使第一行星盘6以第一速度旋转,进而通过其第一中心齿轮601将动力传至输出行星轮52,使输出行星轮52在内齿圈53中旋转,带动输出盘51旋转从而将动力通过输出轴10输出。
请参阅图14及图15,将变速环3的拨动杆33拨到中间位置,变速环3转动而使第二切换杆4b被释放,在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其末端部43沿第二轨道302滑入第二位置302b,而第一切换杆4a仍处于压迫状态,其末端部43沿第一轨道301滑至第二位置301b。在此过程中,后座体21的容室213内的第一滑动圈8仍保持顶靠在容室213的最前端,其卡槽82与容室213前端内壁的凸肋2131相卡合,限制该第一滑动圈8自由旋转。而第二切换杆4b的末端部43从第二轨道302的第一位置302a滑移至第二位置302b过程中,带动第二滑动圈9向前线性移动至接近容室213中部的位置,使该第二滑动圈9脱离后盖板22的凸肋221的限制而可自由旋转,且第二滑动圈9的内齿90是与第二行星盘7的外齿703相啮合。动力轴(未图示)与第二行星盘7的第二行星齿轮702相啮合,带动第二行星齿轮702转动,由于第二滑动圈9可自由旋转,且第二滑动圈9的内齿90是同时与第二行星盘7的第二行星齿轮702及外齿703相啮合,因此第二行星齿轮702沿第二滑动圈9的内齿90啮合转动,带动第二滑动圈9与第二行星盘7同步旋转。第二行星盘7的转速通过第二中心齿轮701传递至第一行星盘6的第一行星齿轮602,由于第一滑动圈8被固定不能自由旋转,因此第一行星齿轮602沿第一滑动圈8的内齿80啮合转动,使第一行星盘6以第二速度旋转,进而通过其第一中心齿轮601将动力传至输出行星轮52,使输出行星轮52在内齿圈53中旋转,带动输出盘51旋转从而将动力通过输出轴10输出。
请参阅图16及图17,将变速环3的拨动杆33拨到左侧位置,变速环3向左转动,使第一切换杆4a被释放,在其自身弹性力作用下其末端部43滑入第一轨道301的第三位置301a,而第二切换杆4b的末端43则受第二轨道302的推动而滑至第二轨道302的第三位置302c。在此过程中,第一滑动圈8被第一切换杆4a的末端部43带动从容室213最前端位置向后线性移动至接近中间位置,使第一滑动圈8的卡槽82脱离容室213前端内壁的凸肋2131而可自由旋转,且第一滑动圈8的内齿与第二行星盘7的外齿703相啮合。而第二滑动圈9则被第一切换圈4b的末端部43带动向后线性移动至容室213的最后端并邻近于后盖板22,使其卡槽与后盖板22内壁上的凸肋221相卡合而限制该第二滑动圈9自由旋转。动力轴(未图示)与第二行星盘7的第二行星齿轮702相啮合,带动第二行星齿轮702转动,由于第二滑动圈9被固定不能自由旋转,因此第二行星齿轮702沿第二滑动圈9的内齿90啮合转动,使第二行星盘7旋转,同时带动第一滑动圈8同步旋转。同时,第一行星盘6的第一行星齿轮602被第二行星盘7的第二中心齿轮701带动而沿第一滑动圈8的内齿80啮合转动,第一滑动圈8同时与第二行星盘7同步旋转,使第一行星盘6以第三速度在第一滑动圈8中旋转,进而通过其第一中心齿轮601将动力传至输出行星轮52,使输出行星轮52在内齿圈53中旋转,带动输出盘51旋转从而将动力通过输出轴10输出。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变速传动装置,其中该切换杆具有一弹性结构,使切换杆在变换位置时具有弹性作用力,该弹性作用力施加于滑动圈上时,使滑动圈可在电动工具旋转时自动啮合齿轮组。这样,齿轮不需加工成钝角以加强啮合的平顺度,可省去对齿轮进行额外加工的工序。故本发明的变速传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其元件结构更为简单,可降低制造成本,而且通过旋转变速环来实现三段变速,操作方便,且其变速过程平稳顺利,扭力传递平均。

Claims (10)

1.一种变速传动装置,包括一变速机构及一输出机构,其中,输出机构包括一前座体及装在前座体中的输出盘及内齿圈,该输出盘包含有若干行星轮及一中心齿轮,所述行星轮是与内齿圈相啮合而使输出盘可在内齿圈中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包括一后座体、一第一滑动圈及一第二滑动圈、一第一行星盘、一第二行星盘、一变速环及一切换杆,其中,所述后座体内部设有容室,且其侧壁上开设有与容室相贯通的槽孔;第一滑动圈及第二滑动圈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内齿,其外表面分别凹设有环绕其圆周的沟槽;第一行星盘装载在所述第一滑动圈内,其具有与所述输出盘的行星轮相啮合的第一中心齿轮,以及若干与所述第一滑动圈的内齿相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盘是装载在所述第二滑动圈内,其周缘设有外齿,其具有与所述第一行星盘的第一行星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中心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滑动圈的内齿相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所述变速环是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装在后座体上,在变速环上对应于所述后座体的槽孔的部位处设有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所述第一、二轨道分别具有相互对应对齐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所述切换杆装在所述后座体上,其具有设在第一、二轨道中的末端部,其中设在第一轨道槽中的末端部穿过后座体的槽孔并插入第一滑动圈的沟槽中,而设在第二轨道槽中的末端部则穿过后座体的槽孔并插入第二滑动圈的沟槽中;当旋转变速环时,切换杆的末端部分别沿第一、二轨道相对于变速环滑动,分别带动第一、二滑动圈沿前、后方向线性移动,从而改变第一、二滑动圈与第一、二行星盘之间的啮合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切换杆的末端部分别处于变速环的第一、二轨道的第一位置时,第一、二滑动圈分别处于后座体容室中的最前端及最后端位置并被固定不能自由旋转,此时第一滑动圈的内齿是与第一行星盘的第一行星齿轮相啮合,而第二滑动圈则是与第二行星盘的第二行星齿轮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切换杆的末端部分别处于变速环的第一、二轨道的第二位置时,第一滑动圈处于容室的最前端位置并被固定不能自由旋转,第二滑动圈处于容室的中间位置,此时第一滑动圈的内齿是与第一行星盘的第一行星齿轮相啮合,而第二滑动圈则是同时与第二行星盘的外齿及其第二行星齿轮相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切换杆的末端部分别处于变速环的第一、二轨道中的第三位置时,第二滑动圈处于容室的最后端位置并被固定不能自由旋转,第一滑动圈处于容室的中间位置,此时第二滑动圈的内齿是与第二行星盘的第二行星齿轮相啮合,而第一滑动圈则是同时与第二行星盘的外齿及第一行星盘的第一行星齿轮相啮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杆包括与变速环的第一轨道相配合的第一切换杆及与第二轨道相配合的第二切换杆,所述切换杆具有一弹性结构,使切换杆获得一反向于第一、二轨道推动力的弹性作用力而具有自动回复原位的趋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杆包括分别设在变速环前、后两侧的第一切换杆及第二切换杆,所述切换杆皆为一半圈形结构,其中部设有一n型固定部,用以与后座体上的固持部相配合而固定装配于后座体,所述n型固定部两侧分别弯折延伸出一弧形弹性部,且弹性部的末端进一步略微弯折呈直线段向下形成一延伸部,其末端并进一步垂直弯折而形成一水平的末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切换杆的末端部分别设在变速环的第一、二轨道中,并插入环槽的槽孔而伸入到后座体的容室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环具有一断开的圆环带状结构的环体,其具有一断口,在断口两侧边缘分别向外凸出一半圆形T型钮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是设在变速环的T型钮扣左、右两侧,其中第一轨道设在环体的前边缘,而第二轨道则设在环体的后边缘上并对齐于第一轨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均位于环体的前边缘,二者之间的迹线平行于环体边缘线,而其第三位置则位于环体的中部,第三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迹线与环体的边缘线成45角度。
CN 200610025752 2006-04-14 2006-04-14 变速传动装置 Pending CN1010550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25752 CN101055022A (zh) 2006-04-14 2006-04-14 变速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25752 CN101055022A (zh) 2006-04-14 2006-04-14 变速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5022A true CN101055022A (zh) 2007-10-17

Family

ID=3879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25752 Pending CN101055022A (zh) 2006-04-14 2006-04-14 变速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5502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7919A (zh) * 2015-10-06 2017-04-19 唐向阳 行星变速机构
CN108150611A (zh) * 2016-12-06 2018-06-12 六环传动(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及行星齿轮减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7919A (zh) * 2015-10-06 2017-04-19 唐向阳 行星变速机构
CN108150611A (zh) * 2016-12-06 2018-06-12 六环传动(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及行星齿轮减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9877C (zh) 电动工具
US20110275477A1 (en) Planetary gear speed reducer
US20050160856A1 (en) Planetary differential screw type rotary/linear motion converter
RU2005137369A (ru) Зубчатая передача с непрерывно изменяемым передаточным числом
EP1686287A3 (en) Differential gear apparatus
CN1344356A (zh) 连续变速传动装置的皮带轮组
KR101422135B1 (ko) 다단 변속기
US8425362B2 (en) Inner gear ring with variable tooth-number, the method of varying the tooth-number, and a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ing the inner gear ring
KR100986126B1 (ko) 지레대식 치차감속기
CN101055022A (zh) 变速传动装置
CN109693757B (zh) 自行车无段自动变速装置
CN211525386U (zh) 一种可控单向螺旋离合装置
CN2526946Y (zh) 盘片重放装置
KR101677939B1 (ko) 기어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변속기
CN213808696U (zh) 一种发动机变速箱
CN101032800A (zh) 刚度定位分度盘
CN209886767U (zh) 一种对称布置减速机双传动铣头结构
CN112576719A (zh) 一种无级变速的变速箱装置
CN208870975U (zh) 一种能实现双向自锁的行星齿轮箱
CN221033859U (zh) 一种棘轮式单向皮带轮
CN201269286Y (zh) 管状电机活齿减速器
WO2010058403A1 (en) Mechanism for transferring rotational movement
CN2387027Y (zh) 多段变速轮毂变速控制机构
CN1529071A (zh) 机械无级变速器
TWI656061B (zh) Bicycle automatic automatic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