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3264A - 用于识别消息和与多模式消息业务的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识别消息和与多模式消息业务的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3264A
CN101053264A CNA200580027113XA CN200580027113A CN101053264A CN 101053264 A CN101053264 A CN 101053264A CN A200580027113X A CNA200580027113X A CN A200580027113XA CN 200580027113 A CN200580027113 A CN 200580027113A CN 101053264 A CN101053264 A CN 101053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ms
mode
recipien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71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3264B (zh
Inventor
因德帕尔·辛格·穆米克
埃瓦尔德·安德尔
拉贾·穆尔蒂
普拉桑纳·乌帕拉达迪乌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rus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irus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rusa Inc filed Critical Kirus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53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3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53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32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22Selective call receivers
    • H04W88/023Selective call receivers with message or information receiving cap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4Messaging devices, e.g. message cent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将语音与现有的文本无线短消息业务(SMS)组合起来创建多模式SMS业务的方法。在各个消息内为标准SMS文本业务的用户提供一个链接,该链接能够实现与SMS文本消息相关的语音消息的添加和取回。可以使用无线网络中的语音服务器来识别语音命令、将文本转换成语音和录制或播放语音记录。创建各条消息的自动和唯一标识,以实现消息的取回,而不用人工选择所述消息。附加业务包括消息列表、与语音邮件系统的整合、图像和视频消息、与多媒体消息收发业务(MMS)和增强型消息业务(EMS)的交叉功能应用以及语音与文本SMS的组合向诸如PDA和PC之类其它运算装置的扩展。

Description

用于识别消息和与多模式消息业务的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4年08月14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用于识别消息和与多模式消息业务的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0/601316号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无线电话用户之间的短消息发送和接收。更加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为标准文本消息收发系统增加语音能力,以创造具有唯一地识别出业务中的消息和用户能力的多模式SMS(短消息业务)业务。
背景技术
除了蜂窝电话提供常见的无线通话之外,这样的装置还广泛用于在无线用户之间发送短文本消息(称为短消息业务或SMS)。
最近,正在引入新的装置和支持网络业务,它们使得更加全面的消息种类能够在无线装置之间发送,其中,这些消息包括话音、静止图像、甚至是运动图像。已经为这些装置引入了标准,包括多媒体消息业务(MMS)和增强消息业务(EMS)。
对于用户和无线网络供应商来说,尽管这样的新业务有着吸引力,但是他们需要新的并且昂贵的无线装置以及大量的附加网络能力,但很少有客户已经配备了这样的装置。此外,这些新的业务并不能与现有的SMS业务以无缝方式相互操作。
鉴于前面讨论的问题,存在着一种系统的需求,该系统能够克服这些新业务的缺点并且仅使用目前可得到的支持标准文本SMS的廉价装置和网络就能够提供比较先进的能力以及与SMS业务进行无缝相互操作。此外,本文的公开内容并不局限于无线电话,而是对具有SMS能力的无绳电话和通过这样的无绳装置实现的业务也是有效的。
在2005年06月23日公开的名称为“用于语音与无线文本短消息相结合的技术”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136955号中介绍了一种相关的业务,该美国申请的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一业务,希望有存储和访问由该业务创建的消息并且能够拦截用户的SMS本文消息以便将附加信息插入到文本消息中的能力来使得该业务能够运转起来。
此外,希望有提供与其它业务(比如语音邮件、多媒体消息收发业务和即时消息收发(IM))的互通互用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将语音或其它模式(比如图像或视频数据)与标准文本SMS组合起来的多模式SMS机制。这种机制使得用户能够发送和接收直接与文本SMS消息相关的语音消息。可以使用能够发送和接收SMS文本消息的标准无线电话装置来应用该机制并且可以将该机制扩展到很多其它装置类型和网络技术。
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提供传送SMS文本消息的标准机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SMSC涵盖了其它的组分,比如用于IS-41网络中的消息中心(MC)或者针对这些处理器的变型,例如由BMDWireless提供的作为它们的SMS消息平台产品的一部分的那些处理器。因此,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术语“SMSC”具有比仅仅组分SMSC更为宽泛的含义。SMSC可以用于传送或者将链接插入到文本消息中,其能够实现到语音服务器的连接。多模式平台(可以是由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埃迪逊的基鲁萨有限公司提供的基鲁萨多模式平台(KMMP))按照需要提供多模式的控制和同步。
按照本发明,将各条消息的自动和唯一的标识存储在多模式平台中而不需要用户人工地选择要取回的消息;并且将所需要的链接插入到选定的用户文本消息中,不需要每条文本SMS消息将业务网络过渡给多模式平台来处理就可以实现这样的取回。
为了识别所存储的消息,将各条消息分配一个业务标识符(例如,电话号码),该业务标识符与接收用户的唯一标识符(例如,该用户的电话号码)组合。可以仅仅使用有限数量的这些消息业务识别号码(仅为各个用户存储的消息的数量),因为用户标识符与消息标识符之一(对各个用户可以是相同的)的组合提供了完全唯一的消息标识符。由于业务标识符可以是电话或数据网络中的稀缺资源,因此这种方法能够实现业务用量的无限放大,而不需要附加的业务识别号码。本发明提供了几种用来将消息识别链接插入到文本SMS消息中的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使用消息中心进行过滤、识别多模式SMS的外网用户并且使得他们能够发送语音SMS消息。还提供了与MMS互通互用的方法和与诸如语音邮件或IM之类的其它标准消息系统互通互用的方法。
下面介绍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前述概要和下文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为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关于本发明的本发明的示例结构;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在附图中:
图1是以举例的方式表示如何由用户装置创建多模式SMS、通过网络传送多模式SMS和由第二个用户装置接收SMS的流程和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存储和识别消息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传送、存储和识别多模式SMS消息的第一种示例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传送、存储和识别多模式SMS消息的第二种示例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传送、存储和识别多模式SMS消息的第三种示例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传送、存储和识别多模式SMS消息的第四种示例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7是按照本发明传送、存储和识别多模式SMS消息的第五种示例实施方式的框图;和
图8是表示主寄主网络之外的用户如何按照本发明发送和接收多模式SMS消息的实施方式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来传送多模式SMS消息的示例全面体系结构100。多模式SMS业务的发起用户110通过直接呼叫多模式平台130(或者通过回复以前的多模式SMS或文本SMS)来创建语音消息并且按照所提供的多模式SMS提示创建语音录音快速地创建语音纪录。在录音完成并将其存储在多媒体平台130后,向接收用户120发送文本SMS,通知他们已录制了语音消息并且提供一个链接,可以激活该链接来收听所述消息。所述文本消息还可以包含由发送者提供的附加内容。
应当注意,嵌入在SMS消息中的链接可以是在接收装置上创建的或者是通过使用多模式平台130创建的,或者是通过使用经过改进的SMSC 140创建的。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多模式平台130添加了该连接。
按照本发明的系统最好包括下列一个或多个组件:用户输入和/或输出装置,包括具有拾取和重放话音能力的装置和具有键入和显示文本信息能力的装置;具有记录和播放所记录语音的附加能力的话音服务器150;文本转话音(TTS)服务器,它是话音服务器150的一部分,用于将文本译成口语单词;和用于多模式SMS业务的多模式SMS应用程序160,该应用程序使用话音服务器来将话音与使用输入装置之一创建的文本消息组合起来并且将这些经过组合的消息发送到提供一种或多种输出能力的装置。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其它一些网络组件,比如短消息业务中心140(SMSC)和多模式平台130。
使用文本输入装置来编写要使用标准SMS技术发送的消息。多模式SMS应用程序160使用消息标识符将文本消息(如果有)与到口语消息的链接的组合起来(如果用户希望这样的话)。将该组合消息发送到(多个)接收者,然后接收者可以阅读文本消息并且通过消息标识符从多模式SMS应用程序160中取回相关联的语音消息。话音服务器150可以用于轻松控制语音消息的重放和录制以及控制其它有用的消息收发功能。
为了向用户提供访问所存储的各个消息的途径,本发明提供了将适当的消息标识符(例如,从网络池中分配的号码)插入到SMS消息中,其中将这样的消息发送到用户或从用户接收这样的消息(例如发起用户110或接收用户120)。所需要不同的插入链接的方法取决于SMS消息是如何发起的。
图2是表示具体用户200如何识别存储在媒介平台上的语音消息204的示例结构的示意图。将对应于K个用户的用户标识符200(1)到200(K)与网络标识符202(例如电话号码)202(1)到202(L)组合起来,其中L可以是相对较小的数字(比如100),从而通过这一组合唯一地识别出发往某一用户200的各个消息204。例如,将发往用户200(1)的第一个消息204与网络标识符202(1)组合起来并且然后将其标识为消息204(1,1),其中(1,1)分别代表用户200(1)和网络标识符202(1)。
只需要少量网络标识符来提供合理数量的为各个单个用户存储的消息。例如,如果提供了100个网络编号,则可以为各个用户存储100个消息,然后可以由该用户按照意愿取回这100个消息中的各个消息。可以根据用户标识和请求的消息数量来取回该消息。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用户接收到了多于100个消息,则下一个消息将会在序列重写第一个消息。这种实现方案在本领域中通常称为‘循环缓冲器’。该缓冲器的大小是由网络标识符池的大小控制的。数百个标识符是该网络标识符池的合理大小,该池向各个单个用户的大量语音消息提供充足的临时存储位置。除了前面介绍的以循环方式重写消息之外,还可以使用其它准则来确定要重写哪些在先的消息(例如,哪个消息最近访问最少)。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其中用户的电话号码就是用户的标识符,这个号码通常可以使用网络自动号码识别(ANI)(一项标准网络功能)来自动确定,而不需要用户提供任何标识符,只要他们在使用原始消息所指向的装置即可。
如果ANI不适用的,或者用户希望从具有不同号码的另一个装置中取回消息,按照另一种发明概念,用户可以通过人工输入(通过语音或通过触控板或键盘)提供他们的初始装置号码。通过为这个请求增加某种形式的个人身份号码(PIN),可以提供更进一步的安全性。
此外,可以通过将由网络池供应的号码与实际的电话号码关联起来,来识别具体的消息。如果用户拨打这一号码来访问他们的消息,则电话系统可以使用呼叫号码识别(拨叫号码识别系统或DNIS)向应用程序自动提供所拨打的号码。
这两个自动处理过程的结果是,如果向用户提供了到适当网络池号码的链接(例如,在SMS消息内),则应用程序能够完全自动地认定所请求的消息,而不需要任何用户干预,方便地要求用户简单地激活(‘点击’)链接来访问他们的消息。
本发明显示了将链接插入到文本SMS消息中的五种情景,其中将发送到或接收自多模式SMS业务的用户(例如,发起用户110或接收用户120)的消息放回到多模式平台130上,以取回或录制语音消息。下面将结合图3~7更加详细地介绍这五种情景,其中在全部图3~7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单元。
在情景1中,如图3的框图所示,所有消息都存储在媒介平台310上。在这种特定实施方式中,所有消息都是用语音发起的并且全部是用语音做出回复的。发起用户110通过拨叫分配给多模式平台130的网络号码来创建消息。然后多模式SMS应用程序160生成包含链接的文本SMS,在激活(例如通过点击电话号码)该链接时,该链接使得用户120能够呼叫多模式平台130,以便取回语音消息。由用户110创建的消息可以或可以不包含文本SMS。根据需要,在取回语音消息时,接收用户120可以通过语音进行回复,从而使语音消息的交换继续下去。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多模式SMS与录音有关的网络池号码(即,消息标识符)可以是自动添加到直接发送给接收用户120的文本SMS消息中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前的装置能够拨叫这样的SMS消息中的号码并且用户能够如前面介绍的那样取回语音消息。
在使用多模式平台130和多模式SMS应用程序160收听了该消息之后,如果所述用户120希望用语音回复该消息,则采用具有返回到从网络池为这个用户分配了适当号码的新创建的语音消息的链接,发送给第一个消息的发起者(用户110)的SMS消息的处理过程完全相同。
这个处理过程可以无限地重复进行,不需要附加的想法,只是在网络池被用户之一用尽时,如前面介绍的那样可以重新使用网络池号码并且丢弃旧的消息。
图4的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情景2。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允许文本SMS所发往的任何多模式SMS用户(例如,接收用户120)能够用文本或用语音进行回复。这可以通过将到多模式平台的链接添加到由多模式SMS用户接收的所有文本SMS消息中来实现。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除了由网络提供的标准标识符(例如,用户的电话号码)之外,还为该业务的各个用户分配不同于标准标识符的虚拟业务标识符(或VMN、虚拟移动号码)。发送到VMN的消息终止于多模式平台130,在多模式平台130上,可以插入任何所需的链接并且按照相应的链接位置将消息转发到标准标识符。所添加的链接使得接收用户120能够联系多模式平台130并且使用多模式SMS应用程序160录制回复文本SMS消息的语音。
在将SMS消息发送给这个虚拟号码的时候,由多模式平台130接收这个SMS消息,并且多模式SMS应用程序160将虚拟号码与接收者关联起来。由多模式平台130按照从网络池中分配的号码与接收者的识别号码(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识别号码是用户的标准电话号码)的组合存储文本SMS消息,以唯一标识该消息。将到网络池号码的链接插入到发送给接收用户120的文本SMS消息中,从而接收用户120能够用语音消息自动地回复该消息(并且,如果希望的话,使用话音服务器150的文本-到-话音(TTS)组件,它是媒介平台310的一部分,使文本SMS消息以口述方式读出)。根据需要,接收用户120可以用他们自己的直接文本SMS回复该文本SMS。
图5的框图示出了再另一种实施方式(情景3)。如果有大量的多模式SMS消息收发业务的用户,则分配虚拟号码可能是不可行的。而且,如果通过单独一个号码而不是除了用户的常规电话号码外还有虚拟号码,就能够认定用户,那么也是很有益处的。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将多模式SMS业务的所有用户自动地连接到专用SMSC 510。该专用SMSC 510拦截从发起用户110发送到接收用户120确定的子集的所有到来文本SMS消息。然后专用SMSC 510插入必要的链路本身或者将该文本SMS消息转发到多模式平台130来进行修正。当专用SMSC 510将SMS消息指向这些用户时,运用与前面针对图4(情景2)介绍的相同的处理过程,除了不需要虚拟号码以外。同样,在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接收用户可以用文本或者用语音进行回复。
在本发明的再另一种实施方式(情景4)中,针对某一用户的装置的专用SMSC 510自动地拦截来自该用户的所有送出消息并且插入所需的链路本身或者将该文本SMS消息转发到多模式平台130来进行修正。如图6所示,这种实施方式类似于情景3,除了仅仅对来自指定用户子集的送出消息进行拦截并且加入多模式SMS链接以外。如果希望的话,可以将情景3和情景4组合起来,以确保所有送往和来自用户确定子集的消息都将包含多模式SMS链接。
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机制来进行用户确定子集的到来和/或送出消息的拦截。在这个例子中,在GSM网络中,可以将用户装置重新编程以专用SMSC 140确定为目标,而将这个专用SMSC 140编程以添加适当的多模式SMS链接。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将IS-41网络中的消息中心(MC)编程以提供指向特定用户的消息的特殊处理。一旦进行了拦截,就可以在经过修正的MC中添加与多模式平台130的适当多模式SMS的链接,或者可以将消息转送到多模式平台130来通过添加多模式SMS链接进行修正。
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插入到多模式平台130的链接将所有文本SMS消息自动地转换为多模式SMS消息。如图7所示,这种实施方式(情景5)允许所有文本SMS消息能够得以利用多模式SMS应用程序160通过语音进行回复。如果没有定义用户子集的必要,那么这一可选项可能是合乎需要的。这是在SMSC 140处或者通过将所有文本SMS通信转送到多模式平台130的一种形态来实现的。
那些不使用主寄主网络(例如,第二电话通信运营商)的多模式SMS消息的用户能够使用多模式平台130发送和接收多模式SMS消息。现结合图8对这种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介绍。提供了SMS过滤器810用于过滤各个消息(就如同在除去不想要的SMS消息-SPAM的技术中使用的产品已实现的那样),以确定用户是否是多模式SMS订户。在进行了过滤之后,再添加多模式SMS链接。如果在网络中启用了SPAM过滤(或者某些其它的网络过滤机制),则用于检测SPAM的同一机制也可以用于检测和拦截来自外网的消息。然后可以通过为期望用户添加多模式SMS链接来重写这些来自外网的消息,并且按原路将它们发送出去。
订户和非订户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为‘订户’和‘非订户’提供不同的功能。订户是网络运营商(比如无线网络170的运营商)可以选供特殊业务(要为此单独付费)的网络用户子集中的成员。
按照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多模式SMS消息的初始发送者(例如用户110)应当是订户;不过,这一消息的接收者(例如用户120)不必是订户。发送给非订制接收者的语音和文本SMS消息所用的存储空间是依据对大小和对保留时间(例如,在从服务器中清除这些消息之前)的可能限制而动态创建的。计费系统可以追踪订制用户的数量以及接收消息的非订制用户的数量。
在订户进行初始订制时,发送一条自动‘欢迎’多模式SMS消息,邀请新订户激活该消息中的链接并且记录他们的名字。然后将来会把由这一用户发送的消息与这一记录下来的名字关联起来。
本发明为按照需要将多模式SMS消息发送给群组或发送名单提供了可能。发送名单可以存储在网络(例如无线网络170)中或用户装置中或者二者的任意组合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在对预定电话号码的单独一次访问呼叫中访问和回复给用户120的所有新的、未收听过的多模式SMS消息的能力。此外,这个预定电话号码可以用于在单独一次访问呼叫中访问和回复旧的多模式消息(以前已经收听过的消息)。
与语音邮件互通互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多模式SMS业务还能够实现与标准语音邮件系统的互通互用,该系统的功能不同于当前可用的系统。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了用SMS回复语音邮件的能力。在示例实现方式中,呼叫者给用户留下一封语音邮件(VM)。在记录之后,VM系统自动地向VM用户发送一条多模式SMS消息。该用户接收到该消息并且点击多模式SMS链接来收听这封VM。在收听这封VM时,VM系统可使用户能够发送一条回复多模式SMS消息。给该用户呈现一个菜单,使得该用户能够记录消息。然后向留下最初的语音邮件的人以多模式SMS消息的形式发送该消息。如果接收者具有移动电话(或者有SMS能力的固定电话),则以多模式SMS消息的形式发送该消息。不过,如果接收者具有没有SMS功能的固定装置,则通过向该固定装置进行自动语音呼叫来传递该消息。
也可以对多模式SMS加以修正来替代VM。在示例实现方式中,用户110呼叫用户120,而用户120没有接电话。按照本发明,然后将该呼叫被送往用户120的多模式SMS号码,使得用户110能够留下多模式SMS消息。然后用户120接收到该SMS消息(文本消息),并且用户120能够收听该消息并且用语音或用文本回复用户110(通过使用SMS的回复功能,不需要具有双PIN呼叫体系结构)。
与MMS的互通互用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多模式SMS与多媒体消息业务(MMS)的互通互用提供了可能并且能够实现MMS到多模式SMS的转换和使用多模式SMS向MMS用户发送MMS消息。
如果多模式SMS用户希望发送MMS消息(例如,向与SMS消息相比更喜欢接收MMS消息的用户),则多模式平台130得到通知并且由该平台对用户透明地进行到MMS的转换。多模式平台130使用为MMS定义的标准、通过将多模式SMS的任何文本部分与语音部分(或者其它媒体素材)组合之后要发送到所期望的接收者的单独一个MMS构架中来构造MMS消息。
如果多模式平台130接收到发给多模式SMS用户的MMS消息,则多模式平台130将该消息分成多媒体组分部分(例如,文本、语音和图像)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将各个组分发送给多模式SMS用户。作为一种示例实现方式,将文本部分转换成带有到多模式平台130媒体服务器的多模式SMS链接的标准SMS文本消息,从而用户能够取回该消息的语音部分。如果存在其它媒体,也可以为多模式SMS用户呈现链接,并且使用适当的装置取回其它媒体。
与IM的互通互用
很多移动即时消息(IM)业务都基于SMS。如果将IM发送到移动装置,则它是以SMS的形式传递的。然后移动用户用SMS做出响应。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将多模式SMS链接添加到SMS回复消息中。多模式平台130检测将SMS送到了IM平台这一实际情况并且自动地添加指向该消息的非文本部分的多模式SMS链接(例如语音链接)。由于IM平台不管怎样都处于这些消息的路径中,因此不需要专门传递或者修正SMSC。然后以语音链接或wav文件的形式将语音回复传递到台式计算机上,并且如果接收端是移动电话的话,则以多模式SMS链接的形式传递语音回复。
与电话拜访的互通互用
当前很多语音消息系统使用电话拜访来向接收者提供信息。目前,这些信息是以语音呼叫的方式传递给接收者的,这种方式又冒昧又费钱。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向预期接收者发送多模式SMS消息。然后,如果接收者希望访问该消息,则接收者激活多模式SMS消息中的链接并且将其连接到多模式平台130。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语音信息是不冒昧地传递给接收者的。如果接收者的电话没有SMS功能,则可以使用正常的电话拜访。
多模式SMS消息的投递
如果用户(例如用户110)希望发起多模式SMS语音消息,该消息一旦被记录下来,则在正常情况下要将这条消息投递到接收者(例如用户120)。按照本发明的其它一些方面,可以输入接收者的用户名称(例如,电话号码),以便将该消息投递到接收者。此外,可以使用网络地址簿(由网络操作员提供的通用地址簿或与多模式平台130相关的地址簿),通过搜索号码的一部分或者通过输入或搜索接收者的名字来输入地址。投递消息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是,可以向发送者发送一条SMS消息来请求接收者的地址(例如电话号码)。可以使用用户装置上的地址簿输入(这些)号码并且以回复的形式发送给多模式平台130。多模式平台130一旦接收到这一回复,就使用所提供的地址来将多模式SMS消息发送给所期望的接收者(或者接收者的列表)。
再有,可以将附加信息(除了消息和标识符之外)添加到多模式SMS消息的主体中,以便区分由用户接收到的各种不同的多模式SMS消息。附加信息的例子包括(但不局限于)消息传送的时间和日期、音频录音的长度或者有助于识别消息的信息(例如原始文本消息的前几个词)。
计费机制
在本发明的附加实施方式中提供了针对取回SMS消息和回复SMS消息的计费机制。为了针对回复SMS消息向用户收取适当费用,各次为了创建回复消息而对链接进行的访问或呼叫可以造成要由用户支付的费用。此外,该机制还可以提供用来首次仅仅收听新消息的免费访问号码,但是在通过免费访问号码进行访问的时候,可以不允许使用对消息进行回复的选项。
注意,前面的例子仅仅是为了解释说明的目的而给出的,而决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虽然本发明是参照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加以介绍的,但是应该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词句是介绍和说明性的词句,而不是限定性词句。此外,虽然在本文中是参照具体的手段、材料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介绍的,但是本发明并非想要受到本文具体公开内容的限制;而是,本发明延伸到了所有功能上等价的结构、方法和用途,比如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那些结构、方法和用途。受益于本说明书的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完成多种对本发明的改进,并且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各个方面的范围和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变。

Claims (20)

1、一种在多模式SMS通信中传达消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创建所述消息;
生成包含链接的SMS消息,在激活该链接时,使得接收者能够取回所述消息;
为所述SMS消息分配唯一消息标识符,其中所述消息标识符与接收者相关联;
将所述消息标识符添加到所述SMS消息上;
将所述消息标识符与SMS消息存储在一起;和
经由包括无线网络的连接线路将所述SMS消息传送到接收者;
其中所述消息包含声音、文本、或者声音和文本二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激活所述链接访问所述SMS消息。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者通过访问所述链接提供一个送出SMS消息以答复所述SMS消息。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接收者是接收者确定子集的一部分,则所述送出SMS消息由SMS中心拦截。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唯一消息标识符由与网络标识符组合的用户标识符构成并且由网络池分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声音消息是语音邮件消息并且其中所述链接能够访问语音邮件消息。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包含声音并且其中创建所述消息的步骤包括:
呼叫所分配的网络号码;和
讲出所期望的消息。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传送所述SMS消息的步骤包括:将所述SMS消息发送到虚拟业务标识符号码,其中将所述SMS消息送往多模式平台。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模式平台将所述虚拟业务标识符号码与所述接收者关联起来。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传送所述SMS消息的步骤包括:如果所述接收者是接收者确定子集的一部分,则SMS中心拦截发送给接收者的所述SMS消息。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MS消息转换为多模式SMS消息。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过滤所述SMS消息,以确定文本SMS消息的发送者是否是多模式SMS业务的订户。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MS消息的发送者是负责发送和传递所述消息的网络运营商的订户。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SMS消息转换为多媒体消息,包括将文本消息分成多媒体组分。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将送出消息送往即时消息平台,则将多模式SMS链接添加到所述消息的非文本部分上。
1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MS消息是来自语音消息系统的消息。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下列方式之一取回所述SMS消息:(i)激活所述链接和(ii)呼叫访问号码;其中所述SMS消息的取回可以导致接收者要支付的预定费用。
1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便执行在多模式SMS通信中传达消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创建所述消息;
生成包含链接的SMS消息,在激活该链接时,使得接收者能够取回所述消息;
为所述SMS消息分配唯一消息标识符,其中所述消息标识符与接收者相关联;
将所述消息标识符添加到SMS消息上;
将所述消息标识符与SMS消息存储在一起;和
经由包括无线网络的连接线路将所述SMS消息传送到接收者;
其中所述消息包含声音、文本、或者声音和文本二者。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激活所述链接访问所述SMS消息。
20、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唯一消息标识符由与网络标识符组合的用户标识符构成并且由网络池分配。
CN200580027113XA 2004-08-14 2005-08-12 用于识别消息和与多模式消息业务的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32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0131604P 2004-08-14 2004-08-14
US60/601,316 2004-08-14
PCT/US2005/028865 WO2006020938A2 (en) 2004-08-14 2005-08-12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messages and communicating with users of a multimodal message ser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3264A true CN101053264A (zh) 2007-10-10
CN101053264B CN101053264B (zh) 2011-03-23

Family

ID=35908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711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3264B (zh) 2004-08-14 2005-08-12 用于识别消息和与多模式消息业务的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88150B2 (zh)
EP (1) EP1784992B1 (zh)
CN (1) CN101053264B (zh)
MX (1) MX2007001740A (zh)
WO (1) WO2006020938A2 (zh)
ZA (1) ZA20070199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8344A (zh) * 2008-07-11 2010-03-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待移动终端的视频通信设备和方法
CN103636166A (zh) * 2011-07-06 2014-03-1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与请求-答复消息排队环境关联的动态数据保护策略
CN104363566A (zh) * 2011-09-30 2015-02-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模式设备中管理sms消息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US9135363B2 (en) 2009-06-09 2015-09-15 Gvoto (Hong Kong)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c content retrieval and organiz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1625716T3 (pl) * 2003-05-06 2008-05-30 Apple Inc System i usługa przesyłania wiadomości
NL1023423C2 (nl) * 2003-05-14 2004-11-16 Nicolaas Theunis Rudie Van As Systeem en methode voor onderbreking van, en koppeling van een boodschap aan, alle vormen van digitaal berichtenverkeer (zoals SMS en MMS), met toestemming van de verzender.
GB0321337D0 (en) 2003-09-11 2003-10-15 Massone Mobile Advertising Sys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advertisements
EP1784992B1 (en) * 2004-08-14 2018-07-04 Kirusa, Inc.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messages and communicating with users of a multimodal message service
US7706780B2 (en) * 2004-12-27 2010-04-27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fore
US7877387B2 (en) 2005-09-30 2011-01-25 Strand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motional media item selection and promotional program unit generation
US7630727B2 (en) * 2006-06-29 2009-12-08 Alcatel-Lucent Usa Inc. MAP message processing for SMS spam filtering
GB2435565B (en) * 2006-08-09 2008-02-20 Cvon Services Oy Messaging system
US8204057B2 (en) * 2006-10-26 2012-06-19 Tekelec Global,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n enriched messaging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199892B2 (en) 2006-10-26 2012-06-12 Tekele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 call attempt triggered messaging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08049955A1 (en) 2006-10-27 2008-05-02 Cvon Innovations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subscriber connection
GB2436412A (en) * 2006-11-27 2007-09-26 Cvon Innovations Ltd Authentication of network usage for use with message modifying apparatus
KR100821163B1 (ko) * 2007-01-25 2008-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메시지 처리방법
GB2438475A (en) 2007-03-07 2007-11-28 Cvon Innovations Ltd A method for ranking search results
GB2445630B (en) * 2007-03-12 2008-11-12 Cvon Innovations Ltd Dynamic message al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GB2441399B (en) 2007-04-03 2009-02-18 Cvon Innovations Ltd Network invita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US8671000B2 (en) * 2007-04-24 2014-03-11 Apple Inc.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oviding content to multimedia devices
US20080288310A1 (en) * 2007-05-16 2008-11-20 Cvon Innovation Services Oy Methodologies and systems for mobile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US8935718B2 (en) * 2007-05-22 2015-01-13 Apple Inc. Advertising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GB2448957B (en) * 2007-06-20 2009-06-17 Cvon Innovations Ltd Meht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content items to mobile terminals
GB2445438B (en) * 2007-07-10 2009-03-18 Cvon Innovations Ltd Messaging system and service
GB2452789A (en) * 2007-09-05 2009-03-18 Cvon Innovations Ltd Selecting information content for transmission by identifying a keyword in a previous message
FR2921536A1 (fr) * 2007-09-21 2009-03-27 Key2Cell Sa Sa Procede et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de messages riches vers un terminal mobile utilisateur
US20090099932A1 (en) * 2007-10-11 2009-04-16 Cvon Innovation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network users
GB2453810A (en) 2007-10-15 2009-04-22 Cvon Innovations Lt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odifying Communications by Insertion of a Targeted Media Content or Advertisement
GB2455763A (en) * 2007-12-21 2009-06-24 Blyk Services Oy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dding targeted advertising data to messages
US20090286567A1 (en) * 2008-05-16 2009-11-19 Alan Amron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KR101495168B1 (ko) * 2008-07-04 2015-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파일 전송방법
US9356907B2 (en) 2008-08-05 2016-05-31 HeyWire, Inc. Messaging system having multiple number, dual mode phone support
US20130310089A1 (en) * 2008-08-05 2013-11-21 Vasileios John Gianoukos Voice texting over sms
US11172067B1 (en) 2008-08-05 2021-11-09 HeyWire, Inc. Call center mobile messaging
US20120221962A1 (en) * 2008-08-05 2012-08-30 Eugene Lee Lew Social messaging hub system
US8707258B2 (en) * 2008-10-21 2014-04-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ulti-modal/multi-channel application tool architecture
KR101469286B1 (ko) * 2008-12-22 2014-12-0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멀티모달 메시징 서비스 방법
US20100210292A1 (en) * 2009-02-16 2010-08-19 Eloy Johan Lambertus Nooren Extending a text message with content
US20100233992A1 (en) 2009-03-11 2010-09-16 Eloy Johan Lambertus Noor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forwarding
WO2010105099A2 (en) 2009-03-11 2010-09-16 Tekelec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detecting and mitigating address spoofing in messaging service transactions
WO2011017100A2 (en) 2009-07-27 2011-02-10 Tekele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mobile network operator controlled content to mobile subscribers using social networking messages
US8489772B2 (en) * 2010-03-09 2013-07-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for mechanically generating content for messages
US8898217B2 (en) 2010-05-06 2014-11-25 Apple Inc. Content delivery based on user terminal events
US8504419B2 (en) 2010-05-28 2013-08-06 Apple Inc. Network-based targeted content delivery based on queue adjustment factors calculated using the weighted combination of overall rank, context, and covariance scores for an invitational content item
US9367847B2 (en) 2010-05-28 2016-06-14 Apple Inc. Presenting content packages based on audience retargeting
US8510658B2 (en) 2010-08-11 2013-08-13 Apple Inc. Population segmentation
US8510309B2 (en) 2010-08-31 2013-08-13 Apple Inc. Selection and delivery of invitational content based on prediction of user interest
US8751513B2 (en) 2010-08-31 2014-06-10 Apple Inc. Indexing and tag generation of content for optimal delivery of invitational content
US8983978B2 (en) 2010-08-31 2015-03-17 Apple Inc. Location-intention context for content delivery
US8640032B2 (en) 2010-08-31 2014-01-28 Apple Inc. Selection and delivery of invitational content based on prediction of user intent
US8238952B1 (en) 2011-02-15 2012-08-07 Intuit Inc. Facilitating a text message conversation using tele-links
US10412215B2 (en) * 2011-02-21 2019-09-10 Celltrus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nd archi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9141504B2 (en) 2012-06-28 2015-09-22 Apple Inc. Presenting status data received from multiple devices
WO2014165152A1 (en) * 2013-03-12 2014-10-09 Burnett J Stephen Electronic message aggregation and sharing system and apparatus
US20140289309A1 (en) * 2013-03-20 2014-09-25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Media Transformation to Routable Message, or Retrievable Content Based on Key
SG11201506971RA (en) * 2013-05-20 2015-12-30 Celltrus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ms messages
US9467403B2 (en) * 2013-11-28 2016-10-11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speech communication
US10438252B2 (en) * 2014-03-03 2019-10-08 Eba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S intermediation
CN113630302B (zh) * 2020-05-09 2023-07-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4142A (en) * 1996-01-29 1998-08-11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network services activ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point-to-point short message service
FI105987B (fi) * 1998-01-13 2000-10-31 Nokia Networks Oy Lyhytsanomia välittävä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
US6385461B1 (en) * 1998-11-16 2002-05-07 Ericsson Inc. User group indication and status change in radio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6865191B1 (en) * 1999-08-12 2005-03-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ding multimedia attachments to text messages in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ES2236391T3 (es) * 1999-08-30 2005-07-16 Swisscom Mobile Ag Llamada de emergencia en una red de telecomunicaciones.
US7167830B2 (en) * 2000-03-10 2007-01-23 Entrieva, Inc. Multimodal information services
CA2355420A1 (en) * 2000-08-30 2002-02-28 Comverse Network System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originated voice messaging
US8996698B1 (en) * 2000-11-03 2015-03-31 Truphone Limited Cooperative network for mobile internet access
WO2002047320A1 (en) * 2000-12-08 2002-06-13 Chikka Pte Ltd A messaging system involv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ethod therefor
US7127264B2 (en) * 2001-02-27 2006-10-24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Mobile originated interactive menus via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US6990180B2 (en) * 2001-04-05 2006-01-24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Short voice message (SVM) servic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6856809B2 (en) * 2001-05-17 2005-02-15 Comverse Ltd. SMS conference
CN1529878A (zh) * 2001-07-19 2004-09-15 W3��Ѷ���ż���˽�����޹�˾ 移动电子资金转帐系统和方法
US7107068B2 (en) * 2001-08-27 2006-09-12 Sage Agent Networks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of text message services
FR2830096B1 (fr) * 2001-09-21 2004-10-15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nvoi d'un contenu vers au moins un terminal et serveurs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WO2003036906A1 (en) * 2001-10-26 2003-05-01 Intellprop Limited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pparatus
US20030193967A1 (en) * 2001-12-31 2003-10-16 Gregg Fent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multimedia messages
US7315613B2 (en) * 2002-03-11 2008-01-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modal messaging
WO2003100634A1 (en) * 2002-05-17 2003-12-04 Xcitel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multi-part messages sent to cellular phones from e-mail clients
WO2004025913A2 (en) * 2002-09-12 2004-03-25 Navin 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changing messages between users
US20040110462A1 (en) * 2002-12-05 2004-06-10 Antti Forstadi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rich calls
WO2004066125A2 (en) * 2003-01-14 2004-08-05 V-Enable, Inc. Multi-mod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US20040185883A1 (en) * 2003-03-04 2004-09-23 Jason Rukm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read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messages with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MMS) messages
US20040199649A1 (en) * 2003-03-31 2004-10-07 Teemu Tarnanen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and other messaging services
US7277951B2 (en) * 2003-04-22 2007-10-02 Voice Genesis, Inc. Omnimodal messaging system
WO2004102345A2 (en) * 2003-05-09 2004-11-25 Tekele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short message gateway functionality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50037762A1 (en) * 2003-08-15 2005-02-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lternative routing of text based messages on a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
US20050050144A1 (en) * 2003-09-01 2005-03-03 Marat Bor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website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7392057B2 (en) * 2003-10-31 2008-06-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ssage service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position information
US20050111041A1 (en) * 2003-11-25 2005-05-26 Nokia Corporation Rendering electronic presentations to printed surface
US7184786B2 (en) * 2003-12-23 2007-02-27 Kirusa, Inc. Techniques for combining voice with wireless text short message services
FR2865846A1 (fr) * 2004-02-02 2005-08-05 France Telecom Systeme de synthese vocale
KR20070007882A (ko) * 2004-04-20 2007-01-16 보이스 시그널 테크놀로지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보이스 오버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
US20050250550A1 (en) * 2004-05-07 2005-11-10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Voice to text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50261009A1 (en) * 2004-05-18 2005-11-24 Todd Hertzberg Encouraging traffic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583974B2 (en) * 2004-05-27 2009-09-01 Alcatel-Lucent Usa Inc. SMS messaging with speech-to-text and text-to-speech conversion
EP1784992B1 (en) * 2004-08-14 2018-07-04 Kirusa, Inc.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messages and communicating with users of a multimodal message servic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8344A (zh) * 2008-07-11 2010-03-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待移动终端的视频通信设备和方法
US9135363B2 (en) 2009-06-09 2015-09-15 Gvoto (Hong Kong)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c content retrieval and organization
CN103636166A (zh) * 2011-07-06 2014-03-1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与请求-答复消息排队环境关联的动态数据保护策略
CN103636166B (zh) * 2011-07-06 2016-09-0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用于处理请求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4363566A (zh) * 2011-09-30 2015-02-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模式设备中管理sms消息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84992B1 (en) 2018-07-04
WO2006020938A3 (en) 2006-08-10
CN101053264B (zh) 2011-03-23
EP1784992A4 (en) 2011-06-22
WO2006020938A2 (en) 2006-02-23
EP1784992A2 (en) 2007-05-16
US8688150B2 (en) 2014-04-01
MX2007001740A (es) 2007-04-20
US20080004046A1 (en) 2008-01-03
ZA200701992B (en) 2008-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3264B (zh) 用于识别消息和与多模式消息业务的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098603C (zh) 寻呼服务器组合入专用小交换机环境的系统和方法
EP201410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ms2pstn united messaging service using sms/mms gateway
US8488751B2 (en) Unified messen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658687A (zh) 利用移动消息接收机和服务器的基于命令的分组sms
CN1258408A (zh) 电信语音/文本转换和信息传递系统
CN101621759B (zh) 将文本短信转换为语音服务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US20040208297A1 (en) Call hand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771716A (zh) 提供无声可选语音通信的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CN1870602A (zh) 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US200200013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personalized broadcast messages
CN1711748A (zh) 用于访问所存放的多媒体消息的多媒体消息中心和电信设备
KR101095232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선택적 스팸 전화 차단 방법
CN100438509C (zh) 统一消息智能路由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
US8670790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a data message during a telephone call
CN1635771A (zh) 智能网中语音信箱的实现方法
CN1147202C (zh) 在无线智能网上实现被叫消息的可听通知业务的方法
CN1588967A (zh)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网的主叫号码显示处理方法和系统
US20050063521A1 (en) Targeted information recognition in a voice communication
CN1885963A (zh) 通过短信对移动终端进行配置和操作的装置与方法
KR20070075145A (ko) 스팸 전화, 스팸 메시지 차단 및 가입자 상태 바로 알림방법 및 장치
CN101883188B (zh) 在移动通信中构成用于多种通信的统一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AU2007100599A4 (en) Messaging service subscription
KR20050091247A (ko) 이동단말기에서의 음성메시지 송수신장치 및 그 방법과,그 이동단말기를 이용한 음성메시지 전송서비스시스템 및그 방법
CN1738334A (zh) 移动通信终端短消息服务的回复用呼叫号码发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