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2085A -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2085A
CN101052085A CNA2007100967630A CN200710096763A CN101052085A CN 101052085 A CN101052085 A CN 101052085A CN A2007100967630 A CNA2007100967630 A CN A2007100967630A CN 200710096763 A CN200710096763 A CN 200710096763A CN 101052085 A CN101052085 A CN 101052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image
scanning direction
original copy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967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2085B (zh
Inventor
冈田知彦
福留正一
数藤康裕
山中久志
中西健二
芳本光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52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2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52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20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3Read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23Colou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1Testing, i.e. determining the result of a tri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45Methods therefor using a reference pattern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e.g. a test cha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68Calculating or estim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8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087Setting or calibr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在原稿台(12)中,设置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在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中形成基准图案。第1图案部分(3)被配置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第2图案部分(4)被配置在从上流侧图案位置沿副扫描方向(A)离开的下流侧图案位置。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由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的各基准图案而取得的第1及第2图案部分(3、4)的各图案图像,分别求原稿读取部分(2)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的各图像区域的清晰度,基于各清晰度,处理所述原稿图像。

Description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稿读取装置,其读取原稿,并处理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本发明还涉及图像处理方法,处理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
背景技术
原稿读取装置包括图像读取部分,该图像读取部分具有:原稿台,具有原稿装载面;光源,对原稿装载面上所装载的原稿进行照明;摄像元件,接收来自由光源所照明的原稿的光;以及成像光学系统,将来自原稿的光成像在摄像元件上。成像光学系统具有:成像透镜;反射镜组,相对原稿台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将来自原稿的光导入到成像透镜。在原稿读取装置中,反射镜组相对原稿台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由此可使原稿装载面上所装载的原稿按主扫描方向的每一行依次成像在摄像元件上,从而读取原稿。
在这样的原稿读取装置中,为了读取原稿装载面上所装载的原稿,反射镜组被移动,所以这种结构上,难以在原稿的整体范围内焦点对焦。换言之,焦点对焦在原稿的一部分区域上时,在其他区域中焦点未对焦。
在制造时的调焦步骤中,焦点被调整,以在原稿读取开始位置焦点对焦在原稿上。此时,随着从原稿读取开始位置向原稿读取结束位置,焦点渐渐未对焦在原稿上。考虑到这一点,有时预测在原稿读取结束位置的焦点偏移,从而调整焦点,以在原稿读取开始位置向逆方向挪动焦点。这种情况下,焦点只在原稿读取开始位置和原稿读取结束位置的中间位置对焦。
这样,在原稿读取装置中,在这种结构上,难以在原稿的整体上焦点对焦,因而存在以下问题:难以使读取出的原稿的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在特开平10-319305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技术,使搭载了透镜以及图像传感器的透镜托架(lens carriage)每次移动一个节距(pitch),读取聚焦调整板的黑纹和白底,获得成为最大对比度的透镜托架的位置,在该位置固定透镜托架。聚焦调整板安装在原稿的读取开始位置的前部。在这样的技术中,仅在有关副扫描方向的一个部位进行聚焦调整,所以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而且,在原稿图像为彩色图像的情况下,难以在原稿图像的整体消除色偏。色偏(color shift)是指各颜色的原稿图像的位置相对地偏移。尽管这样的色偏通过利用玻璃离开特性的消色设计,或者将折射光学元件插入在原稿和摄像元件之间,可在某种程度上修正,但如果这样,则会产生制造成本的增加、透光率的降低以及装置的大型化等不合适的情况,而且难以进行温度校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能够通过处理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从而容易地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稿读取部分,具有:原稿台,具有原稿装载面;光源,对原稿装载面上所装载的原稿进行照明;摄像元件,接收来自光源所照明的原稿的光;成像光学系统,将来自原稿的光成像在摄像元件上;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具有:成像透镜;反射镜组,相对原稿台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将来自原稿的光导入到成像透镜;第1图案部分,其形成预定的基准图案(chart),配置在原稿台的预定的第1位置;第2图案部分,其形成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配置在原稿台的预定的第2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从所述预定的第1位置沿副扫描方向离开;以及图像处理部分,基于由原稿读取部分读取所述各预定的基准图案而取得的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的各图案图像,分别求原稿读取部分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的排列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多个图像区域的校正量,基于各校正量,处理所述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原稿被装载在原稿台的原稿装载面上。该原稿被光源照明。来自原稿的光通过成像光学系统而成像在摄像元件上,通过摄像元件而接收光。成像光学系统具有:成像透镜;以及反射镜组,其相对原稿台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将来自原稿的光导入到成像透镜。在这样的原稿读取部分中,使反射镜组相对原稿台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由此可将原稿装载面上所装载的原稿,按主扫描方向的每一行依次成像在摄像元件上,从而读取原稿。
在原稿台中,设置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在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中,形成预定的基准图案。第1图案部分被配置在原稿台的预定的第1位置,第2图案部分被配置在原稿台的预定的第2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从所述预定的第1位置沿副扫描方向离开。
图像处理部分,基于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的各图案图像,分别求原稿读取部分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的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的校正量,基于各校正量处理所述原稿图像,所述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的各图案图像通过原稿读取部分读取所述各预定的基准图案而取得。这样,通过处理原稿图像,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而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基于所述各图案图像,对所述原稿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部分,分别求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的校正量,基于各校正量,处理所述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图像处理部分基于所述各图案图像,对所述原稿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部分,分别求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的校正量,基于各校正量,处理所述原稿图像。这样,通过处理原稿图像,从而容易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原稿读取部分,按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每个颜色读取原稿;所述图像处理部分以每个颜色处理所述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原稿读取部分按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每个颜色读取原稿。图像处理部分按每个颜色处理原稿读取部分所读取的原稿图像。因此,即使存在色像差(chromatic aberration),也可以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滤波处理。
根据本发明,基于所述各校正量,通过对原稿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从而可以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并进行清晰化。
根据本发明,基于所述各校正量,通过对原稿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并进行清晰化,从而使焦点未对焦的图像区域清晰化,由此能够获得整体上清晰的原稿图像。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并进行平滑化。
根据本发明,基于所述各校正量,通过对原稿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并进行平滑化,从而将焦点未对焦的图像区域平滑化,由此能够获得整体上平滑的原稿图像。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具有:第1图案形成面,其形成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抵接到原稿装载面;一对第2图案形成面,其形成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在原稿装载面的两侧从原稿装载面被隔开相同的距离而配置。
根据本发明,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具有第1图案形成面和一对第2图案形成面。在第1以及各第2图案形成面中,形成预定的基准图案。第1图案形成面抵接到原稿装载面。这样的第1图案形成面用于求评价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之间的偏移量的评价值,并基于该评价值而求校正量。各第2图案形成面在原稿装载面的两侧从原稿装载面被隔开相同的距离而配置。这样的各第2图案形成面用于判定原稿侧聚焦位置相对原稿位置是否向哪边偏移。
通过使用这样的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在所述预定的第1位置和所述预定的第2位置,原稿侧聚焦位置对于原稿位置相互向相反侧偏移,在所述预定的第1位置和所述预定的第2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即使在原稿侧聚焦位置与原稿位置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具有:图案形成面,其形成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相对原稿装载面倾斜,并从原稿装载面向该原稿装载面的两侧突出。
根据本发明,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具有图案形成面。在图案形成面中,形成预定的基准图案。图案形成面相对原稿装载面倾斜,从原稿装载面向该原稿装载面的两侧突出。这样的图案形成面用于求评价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之间的偏移量的评价值,并基于该评价值而求校正量,而且判定原稿侧聚焦位置相对原稿装载面向哪边偏移。
通过使用这样的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在所述预定的第1位置和所述预定的第2位置,原稿侧聚焦位置相对原稿位置相互向相反侧偏移,在所述预定的第1位置和所述预定的第2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即使在原稿侧聚焦位置与原稿位置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具有:第1梯形图案,其浓度不同的两个副扫描方向的线条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地排列;以及第2梯形图案,其浓度不同的两个主扫描方向的线条在副扫描方向上交替地排列。
根据本发明,第1梯形图案的浓度不同的两个副扫描方向的线条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地排列。这样的第1梯形图案用于求评价有关主扫描方向的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间的偏移量的评价值,并基于该评价值而求校正量。而第2梯形图案的浓度不同的两个主扫描方向的线条在副扫描方向上交替地排列。这样的第2梯形图案用于求评价有关副扫描方向的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问的偏移量的评价值,并基于该评价值而求校正量。预定的基准图案具有第1梯形图案和第2梯形图案两者。通过使用形成这样的预定的基准图案的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根据非点像差,可以准确地处理原稿图像,可以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具有:第1梯形图案,其浓度不同的两个副扫描方向的线条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第2梯形图案,其浓度不同的两个在原稿装载面内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的线条,在原稿装载面内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交替地排列。
根据本发明,第1梯形图案的浓度不同的两个副扫描方向的线条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地排列。这样的第1梯形图案用于求评价有关主扫描方向的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间的偏移量的评价值,并基于该评价值而求校正量。而第2梯形图案的浓度不同的两个在原稿装载面内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的线条,在原稿装载面内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在这样的第2梯形图案用于求评价有关副扫描方向的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间的偏移量的评价值,并基于该评价值而求校正量。预定的基准图案具有第1梯形图案和第2梯形图案两者。通过使用形成这样的预定的基准图案的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根据非点像差,可以准确地处理原稿图像,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更均匀。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可拆装地设置在原稿台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可拆装地设置在原稿台上,所以可以只在制造时或定期点检时,将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安装在原稿台上,从而可提高便利性。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将各颜色的一个颜色作为基准,使剩余的颜色的原稿图像相对基准色的原稿图像而移动。
根据本发明,图像处理部分将各颜色的一个颜色作为基准,使剩余的颜色的原稿图像相对基准色的原稿图像而移动,从而没有色像差造成的色偏,可以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处理由原稿读取部分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所述原稿读取部分包括:原稿台,具有原稿装载面;光源,对原稿装载面上所装载的原稿进行照明;摄像元件,接收来自由光源所照明的原稿的光;成像光学系统,将来自原稿的光成像在摄像元件上;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具有:成像透镜;以及反射镜组,相对原稿台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将来自原稿的光导入到成像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处理方法
通过由原稿读取部分读取第1图案部分上所形成的预定的基准图案和第2图案部分上所形成的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从而取得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的各图案图像,所述第1图案部分配置在原稿台的预定的第1位置,所述第2图案部分配置在原稿台的、从所述预定的第1位置沿副扫描方向离开的预定的第2位置;
基于所述各图案图像,分别求所述原稿图像的、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的校正量,基于各校正量,处理所述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对原稿读取部分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进行处理,其中,原稿读取部分具有:原稿台,具有原稿装载面;光源,对原稿装载面上所装载的原稿进行照明;摄像元件,接收来自由光源所照明的原稿的光;成像光学系统,将来自原稿的光成像在摄像元件上;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具有:成像透镜;以及反射镜组,相对原稿台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将来自原稿的光导入到成像透镜。
首先,取得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的各图案图像。在第1图案部分中,被形成预定的基准图案。第1图案部分被配置在原稿台的预定的第1位置。在第2图案部分中,被形成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第2图案部分被配置在原稿台的、从所述预定的第1位置沿副扫描方向离开的预定的第2位置。通过原稿读取部分读取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的各预定的基准图案,从而取得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的各图案图像。
接着,基于所述各图案图像,分别求所述原稿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的校正量,基于各校正量处理所述原稿图像。这样,通过处理原稿图像,从而可以容易地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附图说明
通过如下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目的、特点以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A和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1的一部分的图。
图2是原稿读取装置的方框图。
图3A和图3B是表示基准图案的正面图。
图4是表示基准图案的读取信号的波形的图。
图5是表示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CTF值以及清晰度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注视的位置中的、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各位置中的清晰度的曲线图。
图7是用于说明对于原稿图像的各图像区域的清晰度求取方法的图。
图8A~图8H是表示用于将原稿图像清晰化的清晰化滤波器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像处理部分的图像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0A和图10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包括的第1图案部分的剖面图。
图11A~图11C是用于说明对于原稿侧聚焦位置和第1以及各第2图案形成面的各CTF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各位置中的、对于原稿位置的原稿侧聚焦位置的偏移的曲线图。
图13A和图13B是表示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注视的位置中的、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各位置的清晰度的曲线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包括的第1图案部分的剖面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对于原稿侧聚焦位置和第1以及第2图案形成面的各CTF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色像差造成的焦点偏移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色像差造成的色偏的图。
图18(A)~图18(C)是表示基准图案的读取信号的波形的图。
图19是表示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红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以及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的曲线图。
图20是表示在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注视的位置中的、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各位置中的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的曲线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对于红色图像的各图像区域的校正移动量的求取方法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图像处理部分的图像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以及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1的一部分的图,图1A是表示通过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1图案部分3的状态,图1B是表示通过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2图案部分4的状态。图2是原稿读取装置1的方框图。本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1用于读取原稿,更具体地说是读取反射原稿。
原稿读取装置1包括:原稿读取部分2、第1图案部分3、第2图案部分4、图像处理部分5、存储部分6、印刷部分7、通信部分8。存储部分6是存储用于将图像通过图像处理部分5进行处理所必需的信息。印刷部分7将来自图像处理部分5的图像印刷、输出。通信部分8将来自图像处理部分5的图像传送到外部设备。
原稿读取部分2具有:原稿台12,具有原稿装载面11;光源13,对原稿装载面11上所装载的原稿进行照明;摄像元件14,接收来自光源13所照明的原稿的光;成像光学系统15,将来自原稿的光成像在摄像元件14上。原稿台12由透明玻璃构成,形成为矩形板状。原稿装载面11构成原稿台12的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光源13、摄像元件14以及成像光学系统15相对原稿台12,配置与该原稿台12的原稿装载面11上所装载原稿的相反侧。摄像元件14通过彩色CCD行图像传感器(line image sensor)而实现。
成像光学系统15具有:成像透镜16;反射镜组17,将来自原稿的光导入成像透镜16。反射镜组17包括第1反射镜17a、第2反射镜17b、第3反射镜17c。来自原稿的光通过第1~第3反射镜17a~17c而被依次反射,导入到成像透镜16。第1反射镜17a被搭载在第1扫描单元21,第2以及第3反射镜17b和17c被搭载在第2扫描单元22。第1扫描单元21中还搭载了所述光源13。
第1扫描单元21沿着原稿台12,在原稿的读取方向(图1A以及图1B的纸面中从左到右)A1上以一定的速度V移动。以下,包括读取方向A1和该读取方向A1的反方向A2称为副扫描方向A。第2扫描单元22以相对于第1扫描单元21的速度V的2分之1的速度(V/2)在读取方向A1上移动。通过这样的第1以及第2扫描单元21、22的动作,反射镜组17相对原稿台12在读取方向A1上被移动。由此,在原稿读取部分2,可将原稿装载面11上所装载的原稿按主扫描方向B的每一行依次成像在摄像元件14中,从而可读取原稿。主扫描方向B在原稿装载面11中与副扫描方向A正交。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台12的宽度方向与主扫描方向B平行,原稿台12的长度方向与副扫描方向A平行。
第1图案部分3是板状的长尺型元件。第1图案部分3具有被形成预定的基准图案(以下,简称为“基准图案”)的图案形成面26。该图案形成面26构成第1图案部分3的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第1图案部分3被设置在原稿台12上,以使它的长度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B,并且使它的图案形成面26抵接到原稿装载面11。第1图案部分3被配置在预定的第1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第1图案部分3被设置在原稿台12的读取方向A1上流侧的端部,在这种状态下,在第1图案部分3的读取方向A1下流侧的端面的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位置成为开始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开始位置P1。以下,将“预定的第1位置”称为“上流侧图案位置”。
第2图案部分4是板状的长尺型元件。第2图案部分4具有被形成所述基准图案的图案形成面27。该图案形成面27构成第2图案部分4的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第2图案部分4被设置在原稿台12上,以使它的长度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B,并且使它的图案形成面27抵接到原稿装载面11。第2图案部分4被配置在预定的第2位置,所述预定的第2位置是从上流侧图案位置沿读取方向A1下流离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图案部分4被设置在原稿台12的读取方向A1下流侧的端部,在这种状态下,在第2图案部分4的读取方向A1上流侧的端面的、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位置成为结束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结束位置P2。以下,将“预定的第2位置”称为“下流侧图案位置”。
如上所述的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被可拆装地设置在原稿台12上。因此,可以仅在制造时或定期检查时,将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安装在原稿台12上,可以提高便利性。
对图像处理部分5,提供由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的各基准图案而取得的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的各图案图像,还提供通过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各图案图像,对原稿图像的、在主扫描方向B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部分,分别求在副扫描方向A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的校正量,基于各校正量,处理原稿图像。图像处理部分5可以由具有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的处理电路来实现。
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基准图案的正面图,图3A是表示基准图案的一个例子,图3B是表示基准图案的其它例子。第1图案部分3的图案形成面上所形成的基准图案和第2图案部分4的图案形成面上所形成的基准图案相同。基准图案是由浓度不同的两个区域构成的重复的式样。其中,假设并说明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被安装在原稿台12上的状态。
在图3A所示的一例中,基准图案31具有:第1梯形图案32,其浓度不同的两个副扫描方向A的线条在主扫描方向B上交替地排列;以及第2梯形图案33,其浓度不同的两个主扫描方向B的线条在副扫描方向A上交替地排列。在该例子中,第1梯形图案32是由副扫描方向A上延伸的黑色线条34和副扫描方向A上延伸的白色线条35在主扫描方向B上交替地排列而构成;第2梯形图案33是由主扫描方向B上延伸的黑色线条36和主扫描方向B上延伸的白色线条37在副扫描方向A上交替地排列而构成。
第1梯形图案32用于求评价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间的偏移量的评价值(以下,简称为“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评价值”),并基于该评价值而求校正量。第2梯形图案33用于求评价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间的偏移量的评价值(以下,简称为“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评价值”),并基于该评价值而求校正量。通过使用形成这样的基准图案31的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根据非点像差,可以准确地处理原稿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侧聚焦位置是指,使摄像元件14和成像透镜16的位置一定时,可通过成像透镜16而使来自原稿的光成像在摄像元件14上的原稿的位置。
第1以及第2方向图案32、33例如是5[1p/mm]。换言之,在第1梯形图案32中,在主扫描方向B的1[mm]之间,包括5组黑色以及白色的线条34、35的组;在第2梯形图案33中,在副扫描方向A的1[mm]之间,包括5组黑色以及白色线条36、37的组。
图3B所示的另一个例子中,基准图案41具有:第1梯形图案42,其浓度不同的两个副扫描方向A的线条在主扫描方向B上交替地排列;以及第2梯形图案43,其浓度不同的两个在原稿装载面11内与主扫描方向B交叉的第1方向C1的线条交替地排列在原稿装载面11内与所述第1方向C1正交的第2方向C2上。在该例子中,第1梯形图案42由副扫描方向A上延伸的黑色线条44和副扫描方向A上延伸的白色线条45在主扫描方向B上交替地排列而构成;第2梯形图案43由第1方向C1上延伸的黑色线条46和第1方向C1上延伸的白色线条47在第2方向C2上交替地排列而构成。
第1梯形图案42用于求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评价值,并基于该评价值而求校正量。第2梯形图案43用于求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评价值,并基于该评价值而求校正量。通过使用形成这样的基准图案41的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根据非点像差,可以准确地处理原稿图像。
第1以及第2方向图案42、43例如是5[1p/mm]。换言之,在第1梯形图案42中,在主扫描方向B的1[mm]之间,包括5组黑色以及白色线条44、45的组;在第2梯形图案43中,在第1方向C1的1[mm]之间,包括5组黑色以及白色线条46、47的组。
第1方向C1和主扫描方向B构成的角度θ被选择,以使其超过0°而小于45°。由此,通过读取主扫描方向B的一行,可以正确地求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评价值。若第1方向C1和主扫描方向B之间的角度θ为0°,则不能通过主扫描方向B的一行的读取而求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评价值。若第1方向C1和主扫描方向B之间的角度θ为45°以上时,因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间的偏移量的影响,而不能正确地求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评价值。
图4是表示基准图案的读取信号的波形的图。在图4中,横轴表示主扫描方向B或副扫描方向A的位置,纵轴表示读取信号的输出值。通过原稿读取部件2而读取基准图案时的来自摄像元件14的读取信号的输出值,如图4所示,对应主扫描方向B或副扫描方向A的位置而变化。读取信号的输出值在对应于基准图案的黑色行的位置,比对应于基准图案的白色行的位置小。
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1图案部分3的基准图案所取得的第1图案部分3的图案图像,求在上流侧图案位置中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多个位置中的、与主扫描方向B有关的评价值以及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评价值。而且,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2图案部分4的基准图案所取得的第2图案部分4的图案图像,求在下流侧图案位置中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多个位置中的、与主扫描方向B有关的评价值以及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评价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分5作为评价值而求CTF(Contrast TransferFunction)值。CTF值是,将读取信号的输出值的最大值和读取信号的输出值的最小值之差除以读取信号的输出值的最大值和读取信号的输出值的最小值之和所得的值。换言之,将读取信号的输出值的最大值设为a,读取信号的输出值的最小值设为b时,CTF值由以下算式(1)求出。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的偏移量越大,该CTF值减小。
CTF值=(a-b)/(a+b)             …………(1)
以下,将成为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评价值的CTF值称为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将成为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评价值的CTF值称为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CTF值。
使用如图3A所示的基准图案的情况下,第1梯形图案通过原稿读取部分2而被读取一行,而第2梯形图案通过原稿读取部分2而被读取预定数的数行。所述预定数被选择为求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CTF值所需的数。
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1梯形图案时的来自摄像元件14的读取信号的输出值,求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多个位置中的与主扫描方向B有关的CTF值。更详细地说,图像处理部分5对于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提取主扫描方向B的预定的范围内的读取信号的输出值的最大值及最小值,根据上述算式(1)而求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主扫描方向B的预定的范围,考虑量化误差来选择,则例如选择为在原稿上10mm范围。
而且,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通过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2梯形图案时的来自摄像元件14的读取信号的输出值,求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多个位置中的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CTF值。更详细地说,图像处理部分5对于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提取副扫描方向A的预定的范围内的读取信号的输出值的最大值及最小值,根据上述算式(1)而求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CTF值。副扫描方向A的预定的范围,考虑量化误差来选择,则例如选择为在原稿上10mm范围。
使用如图3B所示的基准图案的情况下,第1梯形图案通过原稿读取部分2而被读取一行,而且第2梯形图案通过原稿读取部分2而被读取一行。
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1梯形图案时的来自摄像元件14的读取信号的输出值,求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多个位置中的与主扫描方向B有关的CTF值。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的求取方法,与使用所述如图3A所示的基准图案的情况相同。
而且,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2梯形图案时的来自摄像元件14的读取信号的输出值,求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多个位置中的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CTF值。更详细地说,图像处理部分5对于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提取主扫描方向B的预定的范围内的读取信号的输出值的最大值及最小值,根据上述算式(1)而求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CTF值。主扫描方向B的预定的范围,考虑量化误差来选择,则例如选择为在原稿上10mm范围。
图5~图7说明从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求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的方法。因为从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求作为校正量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的方法,与从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CTF值求作为校正量的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的方法是相同的,所以仅对前者进行说明,省略对后者的说明。在图5~图7中,将“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简称为“CTF值”,将“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简称为“清晰度”。
图5是表示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CTF值以及清晰度的曲线图。在图5中,横轴表示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位置,纵轴表示CTF值以及清晰度。CTF值用实线表示,清晰度用虚线表示。
CTF值因成像透镜16以及第1~第3反射镜17a~17c的表面精度等,如图5所示,在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有所不同。在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清晰度根据CTF值而求。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晰度是CTF值的倒数。这样的清晰度是CTF值越小则其越大。
表示在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CTF值以及清晰度的曲线图也如图5所示,所以省略该曲线图。随着第2以及第3反射镜17b、17c靠近成像透镜16,第2以及第3反射镜17b、17c的表面精度的影响增大,所以在下流侧图案位置,与上流侧图案位置相比,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CTF值的偏差变大。
图6是表示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注视的位置中的、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各位置中的清晰度的曲线图。在图6中,横轴表示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位置,纵轴表示清晰度。清晰度用虚线表示。
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各位置中的清晰度,通过对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清晰度和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清晰度进行线性插补而得到。换言之,将上流侧图案位置为原点、将上流侧图案位置和下流侧图案位置间的距离为L、将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清晰度为α1、将在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清晰度为β1时,从上流侧图案位置沿副扫描方向A下流离开距离x的位置的清晰度可由以下算式(2)求出。
清晰度=[(β1-α1)/L]·x+α1          …………(2)
其中,表示线性插补过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线性插补的情况。
图7是用于说明求对于原稿图像的各图像区域的清晰度的求取方法的图。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在注视的图像区域X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位置中的、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清晰度α1和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清晰度β1,如上所述那样,求对于所述注视的图像区域X的清晰度。图像处理部分5对于各图像区域,同样地求清晰度。
图8A~图8H是表示用于对原稿图像进行清晰化而使用的清晰化滤波器的图,图8A一般性地表示与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对应的清晰化滤波器,图8B~图8D是表示图8A的清晰化滤波器的一个例子,图8E一般性地表示与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对应的清晰化滤波器,图8F~图8H是表示图8E的清晰化滤波器的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对应的清晰化滤波器(以下,有时称为“主扫描方向滤波器”的情况)以及与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对应的清晰化滤波器(以下,有时称为“副扫描方向滤波器”的情况)是,算子(operator)的大小被选择为3×3。另外,各滤波器的算子的大小并不限定为3×3。
参照图8A,将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设为S1时,在主扫描方向滤波器中,注视像素的加权系数a1由以下算式(3)而求,相对于注视像素的周边像素中、关于副扫描方向A与注视像素配置在相同位置的两个像素的加权系数b1由以下算式(4)而求。相对于注视像素的周边像素中,除了所述两个像素之外剩下的像素的加权系数被选择为0。
a1=-2·b1+1                      …………(3)
b1=-0.1·S1                      …………(4)
作为一个例子叙述的话,在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为23%的情况下,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为4.35,如图8B所示,主扫描方向滤波器的注视像素的加权系数为1.87,所述两个像素的加权系数为-0.43。在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为44%的情况下,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为2.27,如图8C所示,主扫描方向滤波器的注视像素的加权系数为1.45,所述两个像素的加权系数为-0.23。在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为76%的情况下,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为1.32,如图8D所示,主扫描方向滤波器的注视像素的加权系数为1.26,所述两个像素的加权系数为-0.13。
参照图8E,将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设为S2时,在副扫描方向滤波器中,注视像素的加权系数a2由以下算式(5)而求,相对于注视像素的周边像素中、关于主扫描方向B与注视像素配置在相同位置的两个像素的加权系数b2由以下算式(6)而求。相对于注视像素的周边像素中,除了所述两个像素之外剩下的像素的加权系数被选择为0。
a2=-2·b2+1                      …………(5)
b2=-0.1·S2                      …………(6)
作为一个例子叙述的话,在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CTF值为23%的情况下,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为4.35,如图8F所示,副扫描方向滤波器的注视像素的加权系数为1.87,所述两个像素的加权系数为-0.43。在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CTF值为44%的情况下,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为2.27,如图8G所示,副扫描方向滤波器的注视像素的加权系数为1.45,所述两个像素的加权系数为-0.23。在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CTF值为76%的情况下,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为1.32,如图8H所示,副扫描方向滤波器的注视像素的加权系数为1.26,所述两个像素的加权系数为-0.13。
图像处理部分5,通过主扫描方向滤波器而对各图像区域进行清晰化,同时也通过副扫描方向滤波器而对各图像区域进行清晰化。通过这样处理原稿图像,可以容易地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更具体地说,对焦点未对准的图像区域进行清晰化,这样可得到整体上清晰的原稿图像。
图9是用于说明图像处理部分5的图像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参照该图9,对图像处理方法进行说明。通过使用者的操作,图像处理开始指令被输入时,开始图像处理动作。
当开始图像处理动作,在步骤a1中,通过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的各基准图案而取得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的各图案图像,进至步骤a2。
在步骤a2中,基于第1图案部分3的图案图像,求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与主扫描方向B有关的CTF值以及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CTF值。基于第2图案部分4的图案图像,求在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与主扫描方向B有关的CTF值以及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CTF值。这样求各CTF值,进至步骤a3。
在步骤a3中,从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与主扫描方向B有关的CTF值,求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而且,从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CTF值,求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进而,从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与主扫描方向B有关的CTF值,求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进而,从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CTF值,求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这样求各清晰度,进至步骤a4。
在步骤a4中,基于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与主扫描方向B有关的清晰度和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与主扫描方向B有关的清晰度,对于各图像区域,求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而且,基于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清晰度和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清晰度,对于各图像区域,求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这样求各清晰度,进至步骤a5。
在步骤a5中,对于各图像区域,通过与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对应的清晰化滤波器进行清晰化。而且,对各图像区域,通过与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对应的清晰化滤波器进行清晰化。这样,对于各图像区域进行清晰化后,结束图像处理动作。
对于各图像区域的清晰度,可以在每次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原稿时而求,但并不一定必须这样。例如,在一次求对于各图像区域的清晰度时,将这些清晰度存储到存储部分6中,以后在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原稿时,使用在存储部分6中所存储的有关各图像区域的清晰度,处理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就可以。这样,可以削减图像处理部分5的处理量。
图10A以及图10B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包括的第1图案部分51的剖面图,图10A是表示第1图案部分51被安装在原稿台12上的状态,图10B是表示第1图案部分51从原稿台12拆下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1相似,所以省略对共同方面的说明。第2图案部分的结构与第1图案部分51的结构相同,所以仅对第1图案部分51说明,省略对第2图案部分的说明。
第1图案部分51包括:第1部分52,一对第2部分53、54,连接第1以及各第2部分52~54的连接部分55,隔板(spacer)部分56。第1以及各第2部分53、54是板状的长尺型构件。第1部分52具有形成基准图案的第1图案形成面57,各第2部分53、54具有形成基准图案的第2图案形成面58、59。第1图案形成面57构成第1部分52的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各第2图案形成面58、59构成各第2部分53、54的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在第1图案形成面57及各第2图案形成面58、59中,可形成如图3A所示的基准图案,或者也可以形成如图3B所示的基准图案。
第1图案部分51被设置在原稿台12中,以使第1部分52以及各第2部分53、54的长度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B。这里,假设并说明第1图案部分51被安装在原稿台12的状态。第1图案形成面57及各第2图案形成面58、59与原稿装载面11平行。第1图案形成面57抵接到原稿装载面11。各第2图案形成面58、59在原稿装载面11的两侧、距原稿装载面11隔开相同的距离而配置。隔板部分56是透明元件。隔板部分56插入在各第2图案形成面58、59中相对原稿装载面被配置在面对该原稿装载面11侧的一个第2图案形成面58和原稿装载面11之间,由此能够将所述一个第2图案形成面58和原稿装载面11之间的距离维持一定。第1图案部分51被可拆装地设置在原稿台12中。
第1图案形成面57用于求CTF值,并基于该值而求清晰度。各第2图案形成面58、59用于判定原稿侧聚焦位置相对于原稿位置向哪边偏移。
图11A~图11C、图12及图13A及图13B中,说明从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而求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的方法。从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而求校正量即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的方法,和从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CTF值而求校正量即有关副主扫描方向A的清晰度的方法相同,所以仅对前者进行说明,对后者省略说明。在图11A~图11C、图12及图13A及图13B中,将“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简称为“CTF值”,将“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清晰度”简称为“清晰度”。
图11A~图11C是用于说明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对于第1图案形成面57以及各第2图案形成面58、59的各CTF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1A是表示原稿侧聚焦位置和第1图案形成面57的位置一致的情况,图11B是表示原稿侧聚焦位置比第1图案形成面57更偏移向摄像元件14侧的情况,图11C是表示原稿侧聚焦位置比第1图案形成面57更偏移向与摄像元件14的相反侧的情况。第1图案形成面57的位置相当于原稿位置。
将对一个第2图案形成面58的CTF值设为A1,将对另一个第2图案形成面59的CTF值设为A2。在原稿侧聚焦位置和第1图案形成面57的位置一致的情况下,如图11A所示,A1=A2,在原稿侧聚焦位置比第1图案形成面57更偏向摄像元件14侧的情况下,如图11B所示,A1<A2,在原稿侧聚焦位置比第1图案形成面57更偏向与摄像元件14的相反侧的情况下,如图11C所示,A1>A2。
图12是表示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各位置中的、对于原稿位置的原稿侧聚焦位置的偏移的曲线图。实线61表示原稿位置。实线62表示在上流侧图案位置中,原稿侧聚焦位置与原稿位置一致,随着从上流侧图案位置面向下流侧图案位置,原稿侧聚焦位置相对于原稿位置不断偏向与摄像元件14的相反侧的状态。实线63表示在上流侧图案位置中,原稿侧聚焦位置与原稿位置一致,随着从上流侧图案位置面向下流侧图案位置,原稿侧聚焦位置相对于原稿位置不断偏向摄像元件14侧的状态。实线64表示在上流侧图案位置中,原稿侧聚焦位置相对于原稿位置偏向摄像元件14侧,在从上流侧图案位置面向下流侧图案位置的途中,原稿侧聚焦位置与原稿位置一致,在下流侧图案位置中,原稿侧聚焦位置相对于原稿位置偏向与摄像元件14的相反侧的状态。
图13A和图13B是表示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注视的位置中的、与副扫描方向A有关的各位置中的清晰度的曲线图,图13A表示在上流侧图案位置和下流侧图案位置中,原稿侧聚焦位置的偏移方向相同的情况,图13B表示在上流侧图案位置和下流侧图案位置中,原稿侧聚焦位置的偏移方向相反的情况。在图13A和图13B中,横轴表示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位置,纵轴表示清晰度。清晰度用虚线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流侧图案位置及下流侧图案位置的至少其中一个为A1=A2的情况下,例如在上述图12中用实线62表示的状态以及用实线63表示的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分5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算式(2),求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各位置中的清晰度。这种情况下,成为图13A所示的曲线图。而且,在上流侧图案位置及下流侧图案位置两方都为A1>A2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尤其,在上流侧图案位置及下流侧图案位置两方都为A1<A2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流侧图案位置及下流侧图案位置中一方为A1>A2、另一方为A1<A2的情况下,例如在所述图12中用实线64表示的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分5通过以下算式(7)以及算式(8)而求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各位置中的清晰度。这种情况下,成为如图13B所示的曲线图,在上流侧图案位置和下流侧图案位置间的中间位置,清晰度为1。
0≤x≤{(α1-1)/(α1+β1-2)}·L时,
清晰度=-{(α1+β1-2)/L}·x+α1            …(7)
{(α1-1)/(α1+β1-2)}·L<x≤L时,
清晰度={(α1+β1-2)/L}·x-(α1-2)         …(8)
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在上流侧图案位置和下流侧图案位置中,原稿侧聚焦位置对于原稿位置互相向相反向侧偏移,在上流侧图案位置和下流侧图案位置之间的中间,即使在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范围内均匀。换言之,在上流侧图案位置和下流侧图案位置之间的中间,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原稿位置一致,尽管焦点对焦,也可以防止被不期望地清晰化的状况。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包括的第1图案部分71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与上述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1相似,所以对共同点省略说明。第2图案部分的结构与第1图案部分71的结构相同,所以仅对第1图案部分71进行说明,省略对第2图案部分的说明。
第1图案部分71包括第1部分72、第2部分73、连接第1以及第2部分72、73的连接部分74。第1以及第2部分72、73是板状的长尺型构件。第1部分72具有形成基准图案的第1图案形成面75,第2部分73具有形成基准图案的第2图案形成面76。第1图案形成面75构成第1部分72的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第2图案形成面76构成第2部分73的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第1图案形成面75中形成如图3B所示的第1梯形图案,第2图案形成面76中形成如图3B所示的第2梯形图案。
第1图案部分71被设置在原稿台12中,以使第1以及第2部分72、73的长度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B。这里,假设并说明第1图案部分71被安装在原稿台12中的状态。第1以及第2图案形成面75、76相对原稿装载面11倾斜,从原稿装载面11向该原稿装载面11的两侧突出。
图15是用于说明原稿侧聚焦位置和对于第1以及第2图案形成面75、76的各CTF值之间的关系的图。通过图像读取部分,一边将读取位置变化为读取方向A1,一边读取第1图案部分71。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图像读取部分所读取的第1图案部分71的图案图像,求CTF值。如图15所示,CTF值随着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位置而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从CTF值的变化来判定原稿侧聚焦位置对于原稿装载面11向哪边偏移。如图15所示的例子中,对于第1图案形成面75,CTF值为最大的位置从第1图案形成面75的副扫描方向A中央位置向左侧偏移,所以被判定为关于主扫描方向B,原稿侧聚焦位置比原稿装载面11更偏向与摄像元件14的相反侧。而对于第2图案形成面76,CTF值为最大的位置从第2图案形成面76的副扫描方向A的中央位置向右侧偏移,所以被判定为关于副扫描方向,原稿侧聚焦位置比原稿装载面11更偏向与摄像元件14的相反侧。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的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尽管未考虑色像差的焦点偏移,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考虑了色像差引起的焦点偏移。图1 6是用于说明色像差造成的焦点偏移的图。摄像元件14的聚焦位置对红色(R)、绿色(G)及蓝色(B)的各颜色有所不同,以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顺序靠近成像透镜16。这样,摄像元件14侧聚焦位置对每个颜色有所不同,所以在黑色字符的边缘产生颜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读取部分2按红色、绿色及蓝色的每个颜色来读取原稿,图像处理部分5以每个颜色处理原稿图像。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即使存在色像差,也可以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在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尽管从CTF值而求清晰度,基于该清晰度而对各图像区域进行滤波处理并进行清晰化,但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从CTF值而求平滑度,基于该平滑度而对各图像区域进行滤波处理并进行平滑化。CTF值越小,平滑度越低。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将焦点对焦的图像区域进行平滑化,由此可得到整体上平滑的原稿图像。
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考虑了色像差造成的色偏。图17是用于说明色像差造成的色偏的图。色偏是指各颜色的原稿图像的位置相对地偏移。原稿图像的位置由色像差而在红色、绿色及蓝色的各颜色中有所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原稿读取装置1相似,所以省略对共同点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读取部分2按红色、绿色及蓝色的每个颜色读取原稿,图像处理部分5按每个颜色处理原稿图像。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的各图案形成面中,作为基准图案而形成如图3A所示的第1梯形图案。
图18是表示基准图案的读取信号的波形的图,图18(A)是表示读取信号的绿色分量的波形,图18(B)是表示读取信号的红色分量的波形,图18(C)是表示读取信号的蓝色分量的波形。在图18(A)~图18(C)中,横轴表示主扫描方向B的位置,纵轴表示读取信号的输出值。
在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基准图案时的来自摄像元件14的读取信号的输出值,随着主扫描方向B的位置而变化。红色分量、绿色分量及蓝色分量因色像差而在主扫描方向B上如图18所示地产生位置偏移。
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1图案部分3的基准图案而取得的第1图案部分3的图案图像,求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多个位置中的、红色分量对于绿色分量的偏移量以及蓝色分量对于绿色分量的偏移量。而且,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由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第2图案部分4的基准图案而取得的第2图案部分4的图案图像,求在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多个位置中的、红色分量对于绿色分量的偏移量以及蓝色分量对于绿色分量的偏移量。
红色分量对于绿色分量的偏移量相当于红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蓝色分量对于绿色分量的偏移量相当于蓝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以下,将红色的图像称为红色图像,将绿色的图像称为绿色图像,将蓝色的图像称为蓝色图像。
在图19~图21中说明,说明从红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求对于红色图像的补正移动量的方法。从红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求作为校正量的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的方法,和从蓝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求作为校正量的对于蓝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的方法相同,所以仅对前者进行说明,省略对后者的说明。
图19是表示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红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的曲线图。在图19中,横轴表示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位置,纵轴表示偏移量和校正移动量。成为基准的绿色图像的位置用粗实线表示,对于绿色图像的红色图像的偏移量用细实线表示,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用虚线表示。校正移动量根据偏移量而求。校正移动量的绝对值与偏移量相同,其正负与偏移量相反。
表示在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红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的曲线图也如图19所示,所以省略该曲线图。随着第2以及第3反射镜17b、17c靠近成像透镜16,第2以及第3反射镜17b、17c的表面精度的影响变大,所以在下流侧图案位置中,与上流侧图案位置相比,在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位置偏移量的偏差变大。
图20是表示在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注视的位置中的、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各位置中的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的曲线图。在图20中,横轴表示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位置,纵轴表示校正移动量。成为基准的绿色图像的位置用粗实线表示,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用虚线表示。
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各位置中的校正移动量,通过将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校正移动量和在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校正移动量进行线性插补而得到。换言之,将上流侧图案位置设为原点、上流侧图案位置和下流侧图案位置间的距离设为L、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校正移动量设为α2、在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校正移动量设为β2时,从上流侧图案位置沿副扫描方向A下流分开距离x的位置的校正移动量,可以由以下算式(9)求出。
校正移动量=[(β2-α2)/L]·x+α2  …………(9)
图21是用于说明对于红色图像的各图像区域的校正移动量的求取方法。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在注视的图像区域X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位置中的、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校正移动量和在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校正移动量,如上所述,求对于所述注视的图像区域X的校正移动量。图像处理部分5对于各图像区域,同样地求校正移动量。
图像处理部分5基于如上所述地求出的校正移动量,使红色图像相对绿色图像移动。图像处理部分5对于蓝色图像也相同地求校正移动量,基于该校正移动量,使蓝色图像相对绿色图像移动。由此没有色像差造成的色偏,可使原稿图像的质量在整体上均匀。
图22是用于说明图像处理部分5的图像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参照该图22,还说明图像处理方法。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输入图像处理开始指令,开始图像处理动作。
当开始图像处理动作,在步骤b1中,通过在原稿读取部分2中读取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的各基准图案,从而取得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3、4的各图案图像,并进至步骤b2。
在步骤b2中,基于第1图案部分3的图案图像,求在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红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和蓝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而且,基于第2图案部分4的图案图像,求在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红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和蓝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这样求各偏移量,进至步骤b3。
在步骤b3中,从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红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求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而且,从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蓝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求对于蓝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进而,从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红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求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进而,从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蓝色图像对于绿色图像的偏移量,求对于蓝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这样求各校正移动量,进至步骤b4。
在步骤b4中,基于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和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对于各图像区域,求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而且,基于上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对于蓝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和下流侧图案位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中的、对于蓝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对于各图像区域,求对于蓝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这样求各校正移动量,进至步骤b5。
在步骤b5中,对于各图像区域,根据对于红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使红色图像相对于绿色图像移动。而且,对于各图像区域,根据对于蓝色图像的校正移动量,使蓝色图像相对于绿色图像移动。这样,对于各图像区域,使红色图像以及蓝色图像相对于绿色图像移动,结束图像处理动作。
对于各图像区域的校正移动量,可以在每次通过原稿读取部分2而读取原稿时求出,但并不一定必须这样。例如,一次求对于各图像区域的校正移动量,将这些校正移动量存储到存储部分6中,以后在原稿读取部分2读取原稿时,使用存储在存储部分6中的对于各图像区域的校正移动量,处理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就可以。由此,可以削减图像处理部分5的处理量。
上述各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例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变更结构。例如,基准图案也可以不是梯形图案,而是网点。原稿读取部分也可以构成为,光源13对于原稿台12被配置在与该原稿台12的原稿装载面11中所装载原稿的同一侧,可读取透过原稿。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评价值不限于CTF值,也可以是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值。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尽管第1梯形图案被读取了一行,但第1梯形图案也可以被读取多行。此时,图像处理部分5对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求所读取的各行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再求这些CTF值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在该位置中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这样,可以不受尘埃等的影响,求更正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CTF值。
而且,图像处理部分5对于有关主扫描方向B的各位置,求多个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CTF值,再求出这些CTF值的平均值,将这些平均值作为在其位置中的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CTF值。这样,可以不受尘埃等的影响,求更正确的有关副扫描方向A的CTF值。
本发明可以用其它各种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不过是简单的例示,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利要求中所示的范围,不拘泥于说明书正文。而且,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变形或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稿读取部分,具有:原稿台,具有原稿装载面;光源,对原稿装载面上所装载的原稿进行照明;摄像元件,接收来自光源所照明的原稿的光;以及成像光学系统,将来自原稿的光成像在摄像元件上,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具有:成像透镜;反射镜组,相对原稿台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将来自原稿的光导入到成像透镜;
第1图案部分,其形成预定的基准图案,配置在原稿台的预定的第1位置;
第2图案部分,其形成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配置在原稿台的预定的第2位置,所述第2位置从所述预定的第1位置沿副扫描方向离开;以及
图像处理部分,基于由原稿读取部分读取所述各预定的基准图案而取得的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的各图案图像,分别求原稿读取部分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的排列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多个图像区域的校正量,基于各校正量,处理所述原稿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基于所述各图案图像,对所述原稿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部分,分别求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的校正量,基于各校正量,处理所述原稿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稿读取部分按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每个颜色读取原稿;
所述图像处理部分按每个颜色来处理所述原稿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滤波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并进行清晰化。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对所述原稿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并进行平滑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具有:第1图案形成面,其形成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抵接到原稿装载面;一对第2图案形成面,其形成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在原稿装载面的两侧从原稿装载面隔开相同的距离而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具有:图案形成面,其形成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相对原稿装载面倾斜,并从原稿装载面向该原稿装载面的两侧突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具有:第1梯形图案,其浓度不同的两个副扫描方向的线条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地排列;以及第2梯形图案,其浓度不同的两个主扫描方向的线条在副扫描方向上交替地排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具有:第1梯形图案,其浓度不同的两个副扫描方向的线条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地排列;以及第2梯形图案,其浓度不同的两个在原稿装载面内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的线条,在原稿装载面内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交替地排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可拆装地设置在原稿台上。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将各颜色的一个颜色为基准,使剩余的颜色的原稿图像相对基准色的原稿图像而移动。
13.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处理由原稿读取部分所读取的原稿的原稿图像,所述原稿读取部分包括:原稿台,具有原稿装载面;光源,对原稿装载面上所装载的原稿进行照明;摄像元件,接收来自由光源所照明的原稿的光;成像光学系统,将来自原稿的光成像在摄像元件上;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具有:成像透镜;以及反射镜组,相对原稿台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将来自原稿的光导入到成像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处理方法
通过由原稿读取部分读取第1图案部分上所形成的预定的基准图案和第2图案部分上所形成的所述预定的基准图案,从而取得第1以及第2图案部分的各图案图像,所述第1图案部分配置在原稿台的预定的第1位置,所述第2图案部分配置在原稿台的、从所述预定的第1位置沿副扫描方向离开的预定的第2位置;
基于所述各图案图像,分别求所述原稿图像的、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图像区域的校正量,基于各校正量,处理所述原稿图像。
CN2007100967630A 2006-04-06 2007-04-06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20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05498A JP4213726B2 (ja) 2006-04-06 2006-04-06 原稿読取装置
JP105498/06 2006-04-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2085A true CN101052085A (zh) 2007-10-10
CN101052085B CN101052085B (zh) 2010-09-01

Family

ID=38604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67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52085B (zh) 2006-04-06 2007-04-06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24476B2 (zh)
JP (1) JP4213726B2 (zh)
CN (1) CN1010520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0914B2 (ja) * 2008-02-19 2012-06-13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JP5404298B2 (ja) * 2009-10-15 201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5769404B2 (ja) * 2010-12-01 2015-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の検査方法、画像読取装置の検査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の製造方法
DE102010055697A1 (de) * 2010-12-22 2012-06-2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s digitalen Bildes wenigstens eines Abschnitts eines Wertdokuments
EP2503376B1 (de) * 2011-03-24 2020-02-19 Fisba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ilderfassung
JP7229782B2 (ja) * 2019-01-09 2023-0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9859A (en) * 1988-07-16 1992-02-18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Multi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converts color data into erasing data
JPH07322080A (ja) * 1994-05-26 1995-12-08 Fuji Xerox Co Ltd カラー画像読取装置
US5809366A (en) * 1995-03-24 1998-09-15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a color copier
JPH0927955A (ja) 1995-07-11 1997-0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H10319305A (ja) 1997-03-18 1998-12-04 Seiko Epson Corp 原稿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フォーカス調整方法
JPH1188613A (ja) 1997-09-04 1999-03-30 Toshiba Corp 画像情報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情報読取方法
JP3428913B2 (ja) * 1997-11-28 2003-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調整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3758377B2 (ja) * 1998-09-14 2006-03-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色収差補正方法
JP4672918B2 (ja) * 2001-07-12 2011-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7557969B2 (en) * 2004-03-22 2009-07-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lor balance correction chart, color balance correction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2085B (zh) 2010-09-01
JP2007281888A (ja) 2007-10-25
JP4213726B2 (ja) 2009-01-21
US20070242319A1 (en) 2007-10-18
US7924476B2 (en) 2011-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9652C (zh) 成像光学装置
CN101052085A (zh)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243255C (zh) 投影透镜
US847720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performing image restoration using restoration filter
CN1892279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682141A (zh) 图像稳定变焦透镜
CN1940632A (zh) 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
CN1182414C (zh) 图像读取透镜以及使用该透镜的图像读取设备
CN1825154A (zh) 变焦镜头和信息装置
CN1866054A (zh) 晶片级透镜和具有该透镜的光学系统
CN101046549A (zh) 投射用变焦透镜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01076085A (zh) 图像捕获方法和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187953C (zh) 图像处理装置、印刷控制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记录媒体
CN101046885A (zh) 错位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216484C (zh) 图象处理装置、印刷控制装置、图象处理方法和记录媒体
CN101051111A (zh) 投影透镜及用该投影透镜的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748413A (zh) 投影仪及其投影图像校正方法
CN1959549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678027A (zh) 噪声减低装置和噪声减低方法以及摄像装置
CN1684836A (zh) 曝光装置和用于制造曝光装置的方法
CN1067770C (zh) 广角变焦距镜头
CN1754110A (zh) 成像光学系统
CN1417609A (zh) 投射光学系统、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显示系统
CN1153912A (zh) 快速广角变焦透镜系统
JP2005266771A (ja) 画像読取用レンズ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