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7483B - 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7483B
CN101047483B CN2006100904016A CN200610090401A CN101047483B CN 101047483 B CN101047483 B CN 101047483B CN 2006100904016 A CN2006100904016 A CN 2006100904016A CN 200610090401 A CN200610090401 A CN 200610090401A CN 101047483 B CN101047483 B CN 1010474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decoding
received signal
signal
road recei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904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7483A (zh
Inventor
卢毅
朱胡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 June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904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474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7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7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7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74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它首先确定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然后对解码出错的非最后一路接收信号,根据其似然序列,确定是否需要重传;如果不需要重传,则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这样,对于在解码过程中只出现少量错误的似然序列来说,如果能够利用该似然序列进行下一路信号的正确解码,就不必进行本路接收信号的重传。于是,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重传发生,节省信道资源,大大减小系统的时延并增加系统的吞吐率,改善解码性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装置。

Description

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中的重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码字(MCW)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重传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信息论,在通信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或者这两端同时使用多天线阵列可以极大地提高传输比特率。
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多天线阵列的具有空-时架构的无线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工作在瑞利散射环境,信道矩阵的各个元素可以近似看作是统计独立的。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一个数据序列分成M个不相关的码元子序列,每个子序列由M个发射天线中的一个发射。M个子序列在经过一个信道矩阵为H的信道的影响后,在接收端由N个接收天线接收。发射信号s1,...,sM分别通过M个不同的天线单元a-1,...,a-M发射,相应的接收信号x1,...,xN分别从N个不同的天线单元b-1,...,b-N接收。该系统中,发射天线单元数M最少是2,而接收天线单元数N最少是M。信道矩阵H是一个N×M的矩阵,矩阵中第i行j列的元素表示第i个接收天线和第j个发射天线通过传输信道的耦合。接收信号x1,...,xN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被处理以产生恢复的发射信号
Figure GSB00000225304600011
此图中也显示了求和成分c-1,c-2,...,c-N,它们代表包含的无法避免的噪声信号w1,w2,...,wN,这些噪声信号分别加入到接收天线单元b-1,b-2,...,b-N接收到的信号中。
文献3GPP TR 25.876 V1.7.1的提案11(Proposal 11:Single & MultipleCode Word MIMO with Virtual Antenna mapping(SCW/MCW-VA))介绍了一种MIMO的MCW通信方案,并且在3GPP提案R1-050912“MIMO proposalfor MIMO-WCDMA evaluation“进行了更详细的叙述。在MIMO的MCW通信方案中,有多路发射信号,各路都采用不同编码率的Turbo编码方案,接收端根据接收信号,先Turbo解码一路发射信号,解码后,根据校验位判断这一路信号的解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用解码的结果,从接收信号中消除这一路已经被正确解码的发射信号的影响,再根据所述消除了影响后的接收信号,Turbo解码另一路发射信号;就这样迭代的进行上述的步骤,直到解码所有的多路发射信号。如果某一路发射信号没有被正确的Turbo解码,则无法从接收信号中消除这一路发射信号的影响,从而无法进行下面的步骤,以Turbo解码其它各路还没有被Turbo解码的发射信号。
在MCW MIMO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如何进行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可以考虑一个由4个发射天线和4个接收天线组成的MCWMIMO系统,在TTI=1时刻,接收端收到4路发射信号之后将采取串行干扰抵消(SIC)方法对信号依次进行解码。首先将对第一路数据Y11进行解码,其中,Y11为TTI=1时刻发射天线1上传送的数据。如果Y11解码错误,则接收端将向发射端反馈一个NACK,表示解码错误并需要重传。这时由于SIC方法中第2,3,4路数据Y12,Y13,Y14的信道估计需要Y11的正确解码数据,所以Y12,Y13,Y14都将等待,直到Y11重传和正确解码。3GPP TR 25.876 V1.7.1的提案11和3GPP提案R1-050912中给出的HARQ数据重传方法为,仅对原Y11进行重传,即在TTI=k+1时刻(k为HARQ重传间隔)天线Tx1上传送Y11的冗余数据Y′11,天线Tx2,Tx3,Tx4上将传送新数据。接收端收到Y′11后将它和Y11合并后解码,如果解码正确,就可以处理Y12,然后依次处理Y13,Y14
在这种HARQ数据重传方法中,接收端在Y11解码错误时就直接向发射端发送NACK要求重传。重传会使Y11正确解码,但增加延迟和减小吞吐率。实际上,可能Y11上的错误非常少,把Y11经过解码之后的数据给第2路进行SIC也有可能正确解出Y12。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对Y11进行的重传实际上是对信道资源的浪费。并且,对一个TTI时刻的数据反复进行重传时,信道条件可能已经发生改变,如果信道变差,将进一步影响解码的性能。这里仅以Y11为例说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对于任意非最后一路的信号如果出现解码错误,都会产生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一方面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CW MIMO系统中的重传方法,能够控制MCW MIMO系统中不必要的重传次数,节省信道资源。
为达到本发明第一个主要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判决门限,该方法还包括:
a、确定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
b、对解码出错且非最后一路的本路接收信号,计算其其似然序列中所有元素的绝对值的均值;
当得到的均值大于所述判决门限时,进行下一路信号的解码操作,若解码正确,则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并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解码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否则,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
当得到的均值小于或等于判决门限时,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
较佳地,步骤a中所述的似然序列可以为: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解调后解码前的似然序列,或者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并解码而得到的解调并解码后的似然序列。
较佳地,步骤b中所述的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可以为,该路信号经过解码后,根据其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校验位同接收到的校验位不同。
较佳地,所述的似然序列为:对数似然比序列。
较佳地,当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时,步骤b中所述的对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重新进行解码的方法为:
将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给本路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得到本路接收信号的估计值,再利用这个估计值进行本路信号的解码。
较佳地,当在所述的步骤b中判定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时,则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
一种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预先设定判决门限和数字门限,该方法还包括:
a、确定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
b、对解码出错且非最后一路的本路接收信号,计算其似然序列中所有元素的绝对值,并得出绝对值小于判决门限的元素个数;
当该元素个数小于或等于数字门限时,进行下一路信号的解码操作,若解码正确,则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并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解码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否则,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
当该元素个数大于数字门限时,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
较佳地,步骤a中所述的似然序列为: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解调后解码前的似然序列,或者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并解码而得到的解调并解码后的似然序列。
较佳地,步骤b中所述的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为,该路信号经过解码后,根据其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校验位同接收到的校验位不同。
较佳地,所述的似然序列为:对数似然比序列。
较佳地,当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时,步骤b中所述的对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重新进行解码的方法为:
将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给本路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得到本路接收信号的估计值,再利用这个估计值进行本路信号的解码。
较佳地,当在所述的步骤b中判定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时,则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
一种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预先设定判决门限,该方法还包括:
a、确定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
b、对解码出错且非最后一路的本路接收信号,寻找其似然序列的所有元素中大于预先设定的判决门限的元素,利用这些元素进行下一路信号的解码,若解码正确,则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并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解码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否则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
较佳地,步骤a中所述的似然序列为: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解调后解码前的似然序列,或者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并解码而得到的解调并解码后的似然序列。
较佳地,步骤b中所述的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为,该路信号经过解码后,根据其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校验位同接收到的校验位不同。
较佳地,所述的似然序列可以为:对数似然比序列。
较佳地,当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信号时,步骤b中所述的对解码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的方法可以为:
将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给本路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得到本路接收信号的估计值,再利用这个估计值进行本路接收信号的解码。
当在所述的步骤b中判定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时,较佳地,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首先确定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然后对解码出错且非最后一路的本路接收信号,根据其似然序列,确定是否需要重传;如果不需要重传,则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重新进行解码。这样,对于在解码过程中只出现少量错误的似然序列来说,如果能够利用该序列进行下一路信号的干扰消除,并使下一路信号正确解码,就不用再通知发送端进行本路接收信号的重传。于是,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传发生,节省信道资源,增加系统的吞吐率。同时,由于不需要进行重传,后续信号的解码过程也可以继续进行,而不需要等待重传信号的到来,因此大大减小系统的时延。另外,由于本发明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重传发生,也就能够进一步避免重传时信道条件恶化而使解码性能降低的情况,进而有效改善解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MCW MIMO系统中重传方法的示例性总体流程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MCW MIMO系统中重传装置的示例性总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MCW MIMO系统中重传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用于实施MCW MIMO系统中重传方法的重传装置的结构及其同外部模块的连接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MCW MIMO系统中重传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用于实施MCW MIMO系统中重传方法的重传装置的结构及其同外部模块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确定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然后对解码出错且非最后一路的本路接收信号,根据其似然序列,确定是否需要重传;如果不需要重传,则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这样,对于在解码过程中只出现少量错误的似然序列来说,如果能够利用该序列进行下一路信号的干扰消除,并使下一路信号正确解码,就不用再通知发送端进行本路接收信号的重传。于是,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传发生,节省信道资源,同时还能够大大减小系统的时延并增加系统的吞吐率,改善解码性能。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MCW MIMO系统中重传方法的示例性总体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
本路接收信号是指,在某一时刻,对于本路发射信号在所有接收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的合成。
步骤202,对解码出错的信号判断是否需要重传,如果需要重传,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4;
本步骤中,对解码出错且非最后一路的本路接收信号,根据其似然序列,确定是否需要重传。
步骤203,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并结束本流程。
步骤204,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解码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MCW MIMO系统中重传装置的示例性总体结构图。
如图3所示,MCW MIMO系统中重传装置300包括:似然序列模块301和重传判断模块302。似然序列模块301,用于接收来自于外部的本路接收信号,并确定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重传判断模块302,用于接收似然序列模块301发送的解码出错的似然序列,根据该序列,判断是否需要重传;如果需要重传,则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否则,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解码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能够通过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判断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是否需要重传,从而控制MCW MIMO系统中不必要的重传次数,节省信道资源。
设MCW MIMO系统的接收端是N路天线进行接收,接收端利用SIC方法进行解码,对于某路接收信号,共有N个比特数据。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是对数似然比序列。接收信号的重传方式为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下面举实施例说明MCW MIMO系统中对某路接收信号的重传方法和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某路接收信号是指,在某时刻,对于某路发射信号在所有接收天线中接收到的信号的合成。
实施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MCW MIMO系统中重传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判断本路接收信号是否为最后一路解码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408及其后续步骤,否则,执行步骤402及其后续步骤;
本步骤中,最后一路解码信号是指在SIC方法中最后一路进行解码的接收信号。如果接收信号是最后一路解码信号,即没有任何一路其他信号的解码要依赖于这路信号的解码结果,那么就不需要进行对数似然比的计算来判断如果这路信号解码出错以后是否需要重传,而是在它解码出错后直接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要求重传。
步骤402,对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对数似然比序列;
本步骤中,通过对本路接收信号解调得到本路接收信号中所有比特的对数似然比,构成解调后解码前的对数似然比序列。
步骤403,对解调后的结果进行解码。
步骤404,判断解码是否出错,若出错,则执行步骤405及其后续步骤,否则结束本流程;
本步骤中,判断解码是否出错的方法可以为:根据解码结果计算校验值,如果计算得到的校验值同接收到的校验位不同,则判定解码出错,否则判定解码正确。
步骤405,根据对数似然比序列判断是否需要重传本路接收信号,如果需要重传,则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407;
在接收机中,预先设定一个判决门限A(A需要在实际中取得)。本步骤中,判断是否需要重传的方法可以为:对步骤402中得到的解调后解码前的对数似然比序列中的所有N个对数似然比先取绝对值再做统计平均,即求N个对数似然比的绝对值的均值,如下式所示:
LLR N = 1 N Σ k = 1 N | L ( μ k ) | = 1 N Σ k = 1 N | log ( p ( μ k = + 1 ) / r p ( u k = - 1 ) / r ) |
其中,LLRN为N个对数似然比的绝对值的均值,L(μk)第k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r为接收信号,p(μk=+1)/r为接收到r,第k个比特被判决为+1的概率,p(μk=-1)/r为接收到r,第k个比特被判决为-1的概率。如果LLRN>A,就表示虽然本路接收信号解码错误,但错误不多,本路接收信号中有绝大部分能正确解码,可以将本路接收信号解码后的数据(即使有少量错误)给下一路信号进行SIC,如果下一路信号仍不能正确解码,就表示需要HARQ重传,如果下一路可以正确解码,就表示不需要HARQ重传。
步骤406,接收机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要求HARQ重传并结束本流程。
步骤407,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重新进行解码,并结束本流程;
本步骤中,对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重新进行解码的方法可以为:
将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给本路接收信号进行SIC,得到本路接收信号的估计,再利用这个估计值进行本路信号的解码。
步骤408,解调并解码最后一路接收信号。
步骤409,判断解码是否出错,若出错,则执行步骤406,否则结束本流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用于实施MCW MIMO系统中重传方法的重传装置的结构及其同外部模块的连接关系图。
在本实施例中,MCW MIMO系统中重传装置500包括:解调模块501和重传判断模块502。其中,解调模块501对应于图3中所示的似然序列模块301,重传判断模块502对应于图3所示的重传判断模块302。具体来说,解调模块501,用于对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解调前的对数似然比序列,并把该序列通过解码模块503传送给重传判断模块502。解码模块503,用于接收解调模块501发送的对数似然比序列,并对其进行解码,当解码出错时,将解调后解码前的对数似然比序列发送给重传判断模块502。重传判断模块502,用于接收解码模块503发送的解码出错的解调后解码前的对数似然比序列,根据该序列,判断是否需要重传;如果需要重传,则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否则,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重新进行解码。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判断是否需要重传的对数似然比序列为解调后解码前的对数似然比序列。
实施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MCW MIMO系统中重传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步骤601、步骤604和步骤604-609分别同图4中的步骤401、步骤404和步骤404-409中的操作均相同,区别在于步骤602-603和步骤605中的操作不同。具体流程包括:
步骤601,判断本路接收信号是否为最后一路解码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608及其后续步骤,否则,执行步骤602及其后续步骤;
本步骤中,最后一路解码信号是指在SIC方法中最后一路进行解码的接收信号。如果接收信号是最后一路解码信号,即没有任何一路其他信号的解码要依赖于这路信号的解码结果,那么就不需要进行对数似然比的计算来判断如果这路信号解码出错以后是否需要重传,而是在它解码出错后直接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要求重传。
步骤602,对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
步骤603,对解调后的结果进行解码,得到解调并解码后的对数似然比序列;
本步骤中,通过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解调后信号所有比特的对数似然比,构成解调并解码后的对数似然比序列。
步骤604,判断解码是否出错,若出错,则执行步骤605及其后续步骤,否则结束本流程;
本步骤中,判断解码是否出错的方法可以为:根据解码结果计算校验值,如果计算得到的校验值同接收到的校验位不同,则判定解码出错,否则判定解码正确。
步骤605,根据对数似然比序列判断是否需要重传本路接收信号,如果需要重传,则执行步骤606,否则执行步骤607;
在接收机中,预先设定一个判决门限B和一个数字门限Q(B和Q需要在实际中取得)。本步骤中,判断是否需要重传的方法可以为:
对步骤603中得到的对数似然比序列中的所有N个对数似然比先取绝对值,然后找出这些绝对值中小于判决门限B的个数d,即
d = find k = 1,2 . . . N ( | L ( &mu; k ) | < B )
其中,L(μk)为第k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如果d≤Q,就表示虽然当前路信号解码错误,但错误不多,当前路信号中有绝大部分能正确解码,可以将当前路信号解码后的数据给下一路进行SIC,如果下一路信号仍不能正确解码,就发送NACK给发射端要求重传,如果下一路信号可以正确解码,就表示不需要HARQ重传。
步骤606,接收机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要求HARQ重传并结束本流程。
步骤607,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重新进行解码并结束本流程;
本步骤中,对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的方法可以为:
将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给本路接收信号进行SIC,得到本路接收信号的估计,再利用这个估计值进行本路信号的解码。
步骤608,解调并解码最后一路接收信号。
步骤609,判断解码是否出错,若出错,则执行步骤606,否则结束本流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用于实施MCW MIMO系统中重传方法的重传装置的结构及其同外部模块的连接关系图。
在本实施例中,MCW MIMO系统中重传装置700包括:解码模块701和重传判断模块702。其中,解码模块701对应于图3中所示的似然序列模块301,重传判断模块702对应于图3所示的重传判断模块302。具体来说,解调模块703,用于对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并将解调结果发送给解码模块701。解码模块701,用于接收解调模块703中的解调结果,并对其进行解码,得到解调并解码后的对数似然比序列,并把解码出错的解调并解码后对数似然比序列发送重传判断模块702。重传判断模块702,用于接收解码模块701发送的解码出错的解调并解码后的对数似然比序列,并根据该序列,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重传;如果需要重传,则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否则,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重新进行解码。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用于判断是否需要重传的对数似然比序列为解调并解码后的对数似然比序列。同时,判断是否需要重传的方法也不同。当然,实施例一也可以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判断是否需要HARQ重传。
另外,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判断是否需要重传的方法还可以为:在接收机中,预先设定一个判决门限C,C需要在实际中取得。不使用本路接收信号的所有解码结果来给下一路信号进行SIC,而是只使用其中可靠性高的解码结果,即|L(μk)|>C的解码结果,来给下一路信号进行SIC。在没有使用本路接收信号的解码结果做SIC的符号周期,把本路接收信号看作干扰,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的干扰抑制技术,抑制本路接收信号以及其他后续待解码信号的干扰,得到下一路信号的估计;而在使用本路接收信号的解码结果做SIC的符号周期,在接收信号中消除本路接收信号的干扰后,只需要用MMSE的干扰抑制技术抑制其他后续待解码信号的干扰,得到下一路信号的估计。由此得到在所有符号周期的下一路信号的估计,再进行解码和校验,判断下一路信号是否能够正确解码。如果下一路信号仍不能正确解码,就表示需要HARQ重传,如果下一路信号可以正确解码,就表示不需要HARQ重传。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重传方式均采用了HARQ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重传方式。另外,以上实施例中得到的似然序列均为对数似然比序列,当然不同的解调及解码方式还可能得到似然比序列或其他的解调及解码后序列,本发明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这些序列。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判决门限,该方法还包括:
a、确定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
b、对解码出错且非最后一路的本路接收信号,计算其似然序列中所有元素的绝对值的均值;
当得到的均值大于所述判决门限时,进行下一路信号的解码操作,若解码正确,则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并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解码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否则,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
当得到的均值小于或等于判决门限时,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似然序列为: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解调后解码前的似然序列,或者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并解码而得到的解调并解码后的似然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为,该路信号经过解码后,根据其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校验位同接收到的校验位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似然序列为:对数似然比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时,步骤b中所述的对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重新进行解码的方法为:
将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给本路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得到本路接收信号的估计值,再利用这个估计值进行本路信号的解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的步骤b中判定需 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时,则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
7.一种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判决门限和数字门限,该方法还包括:
a、确定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
b、对解码出错且非最后一路的本路接收信号,计算其似然序列中所有元素的绝对值,并得出绝对值小于判决门限的元素个数;
当该元素个数小于或等于数字门限时,进行下一路信号的解码操作,若解码正确,则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并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解码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否则,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
当该元素个数大于数字门限时,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似然序列为: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解调后解码前的似然序列,或者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并解码而得到的解调并解码后的似然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为,该路信号经过解码后,根据其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校验位同接收到的校验位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到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似然序列为:对数似然比序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时,步骤b中所述的对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重新进行解码的方法为:
将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给本路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得到本路接收信号的估计值,再利用这个估计值进行本路信号的解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的步骤b中判定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时,则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 
13.一种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判决门限,该方法还包括:
a、确定本路接收信号的似然序列;
b、对解码出错且非最后一路的本路接收信号,寻找其似然序列的所有元素中大于预先设定的判决门限的元素,利用这些元素进行下一路信号的解码,若解码正确,则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并根据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对解码出错的本路信号重新进行解码;否则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似然序列为: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解调后解码前的似然序列,或者通过对所述的本路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并解码而得到的解调并解码后的似然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为,该路信号经过解码后,根据其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校验位同接收到的校验位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3到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似然序列为:对数似然比序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时,步骤b中所述的对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重新进行解码的方法为:
将下一路信号的解码结果给本路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得到本路接收信号的估计值,再利用这个估计值进行本路信号的解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的步骤b中判定需要重传解码出错的本路接收信号时,则向发射端发送NACK信号。 
CN2006100904016A 2006-06-23 2006-06-23 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74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904016A CN101047483B (zh) 2006-06-23 2006-06-23 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904016A CN101047483B (zh) 2006-06-23 2006-06-23 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7483A CN101047483A (zh) 2007-10-03
CN101047483B true CN101047483B (zh) 2010-12-01

Family

ID=38771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9040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7483B (zh) 2006-06-23 2006-06-23 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474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7072B (zh) * 2016-05-30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译码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4489A (zh) * 2005-04-30 2005-09-28 清华大学 用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数据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方法
CN1691567A (zh) * 2004-03-22 2005-11-02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重发命令方法、无线通信系统、接收机和发射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567A (zh) * 2004-03-22 2005-11-02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重发命令方法、无线通信系统、接收机和发射机
CN1674489A (zh) * 2005-04-30 2005-09-28 清华大学 用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数据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7483A (zh) 200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45754B1 (en) Multi-antenna receiv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860184B2 (en)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ulti-antenna communicaton apparatus
CN101138184A (zh) 重传方法、无线接收装置、及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
WO2006064857A1 (ja) マルチアンテナ伝送における再送方法及び送信方法
US8321742B2 (en) Adaptive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CN101960766A (zh) 解码装置、解码方法和程序
CN102158311B (zh) 一种优化串行干扰消除顺序的迭代检测方法
CN101043303A (zh) 在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混合重传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06410B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重传方法及数据发送端设备
US83414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using hybrid ARQ based on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per bit
WO2006095741A1 (ja) マルチアンテナ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再送方法
WO2007061016A1 (ja) 再送データ検出方法
CN101047483B (zh) 多码字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重传方法
US1031305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lexible, selective SSDF relaying
Park Kalman filtering based combining for MIMO systems with hybrid ARQ
KR100790836B1 (ko) 재전송 요구 에러 정정 다중 안테나 통신 시스템
US8255778B2 (en) Hybrid ARQ transmission method with effective channel matrix and decision statistics resetting
EP2109271A1 (en) MIMO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2833039A (zh) 运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系统的大迭代接收方法
CN101325473B (zh) 重传数据的方法、信号接收器及信号发送器
CN101873208B (zh) 多输出多输入系统的适应性自动重传请求装置与方法
CN101080893B (zh) 用于多天线传输的重传方法及发送装置
CN1855795A (zh) 多天线传输中的迭代检测方法及其接收终端
CN101606321B (zh) 基于重传次数的串行干扰消除
Smida et al. Optimization of two-way communication with ARQ feedb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AN JUN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8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29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8053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806

Address after: 518053,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overseas Chinese town, Tang and Tang building, 1104 with venture capital

Patentee after: Yan June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