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6313A - 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6313A
CN101046313A CNA2007100082073A CN200710008207A CN101046313A CN 101046313 A CN101046313 A CN 101046313A CN A2007100082073 A CNA2007100082073 A CN A2007100082073A CN 200710008207 A CN200710008207 A CN 200710008207A CN 101046313 A CN101046313 A CN 101046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tor
fan
front pane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82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正彦
铃木照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pplian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46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一体成形了喇叭口和电机座部的室外机中,提供一种减少制造工时的结构。另外,不会增加通风阻力并提高强度。本发明的室外机具有:风扇环,其作为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电机座,其固定有驱动室外风扇的鼓风电机,并作为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以及电机撑条,其连接风扇环和电机座,并作为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且配设在鼓风风扇的下游侧。

Description

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外机,尤其涉及室外机的鼓风电机的支撑。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上搭载有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外鼓风机等。其通风构造考虑到噪音或小型化,而在螺旋桨式鼓风风扇的上游侧配置室外换热器,在下游侧设置鼓风机罩。此类情况,为了驱动鼓风风扇,鼓风电机通常放置在作为螺旋桨式风扇的中心部的气流的正中间。因此,作为支撑该鼓风电机的构造,要求是尽量不妨碍气流的构造的同时、能得到充分的支撑强度且便于制作的构造。
作为这种现有技术,已知专利文献1、2(专利文件1:特开平10-300130号公报、专利文献2:实公昭61-40959号公报)。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一体成形了引导自螺旋桨式风扇的通风的喇叭口和支撑风扇电机的电机座部的空气调节器。用于支撑电机和风扇的支撑部从喇叭口的凸缘前端跨过风扇延伸,在支撑部的前端配设有电机座部。在这里“跨过”表示在室外机的前面和电机座部之间可配设风扇的位置关系。
专利文献2记载了如下构造的空气调节器,即、风扇导向件的通风孔部具有与风扇导向件一体拉深出的构造的驱动电机安装腿,在该安装腿上安装驱动电机。
在专利文献1中,从喇叭口的凸缘前端到电机座部的距离变长,较大的力矩施加在支撑部等上。
在专利文献2中,用于支撑电机和风扇的安装腿从环状立起部前端跨过风扇延伸。因此,从环状立起部前端到电机安装部的距离变长,较大的力矩施加在安装腿(支撑部)等上。
为了对应该较大的力矩等,必须加大用于支撑电机和风扇的支撑部·安装腿等的强度。若考虑成本,则认为需要加大尺寸或增加支撑部·安装腿的数量。这样若尺寸变大或数量增多,则妨碍通风,即增加通风阻力。
另外,从前机壳(或风扇导向件)的平坦部到电机座部(或安装部)的尺寸需要取得较大,因为需要容纳风扇并根据情况容纳电机。若要通过拉深确保该容纳形状,则必须采用厚板材,需要很多材料。这是因为在加大拉深深度时,如果用薄金属板则材料会不足,不能进行拉深成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一体成形了喇叭口和电机座部的室外机中,提供一种减少制造工时的结构。另外,不会增加通风阻力并提高强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通过提供如下室外机来实现,该室外机具备:前面板、顶板、侧板、底座,并具有:风扇环,在其内侧配设室外风扇,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电机座,其固定有驱动上述室外风扇的鼓风电机,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以及电机撑条,其连接上述风扇环和上述电机座,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且配设在上述鼓风风扇的下游侧。
另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通过提供如下室外机来实现,该室外机具备:前面板、顶板、侧板、底座,并具有:风扇环,在其内侧配设室外风扇,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电机座,其固定有驱动上述室外风扇的鼓风电机,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以及电机撑条,其连接上述风扇环和上述电机座,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在上述电机撑条上配设加强部,该加强部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并加强上述电机撑条。
另外,可以构成如下:上述风扇环及上述加强部通过拉深加工形成,上述风扇环的拉深加工的深度比上述加强部的拉深加工的深度还深。
还有,从前面看,也可以在形成于上述电机撑条的背侧部分上的上述风扇环的切口部上配设补足上述风扇环的环部件。
另外,也可以将允许在形成上述电机撑条的加强部及上述风扇环时产生的上述前面板变形的空位配设在上述切口部的周围。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不会增加通风阻力并提高强度的结构。而且,能够节省材料。还有,能够减少制造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室外机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室外机的鼓风开口部的冲压展开图。
图4是图2的室外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2的室外机的剖视图。
图6是图3的电机撑条的根部放大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8表示安装在图7的切口部上的环部件。
图中:
1-空气调节器;2-室内机;5-遥控器;6-室外机;8-连接管道;21-机箱;23-装饰框;25-前面控制板;27-空气吸入口;29-空气吹出口;37-排水管道;39-换气通道;61-底座;62-外箱;63-室外鼓风机;73-室外换热器;396-受光部;397-显示部;621-前面板;621a-电机座;621b-电机座的加强凸缘部;621c-电机撑条;621d-电机撑条的加强凸缘部;621e-风扇环;621f-风扇环前端;621g-开口基部;621h-空位;621j-吹出开口;621m-过渡部;621n-过渡部的加强凸缘部;621p-切口部;621q-电机撑条中心线;621r-环部件;621s-粘结面;622-顶板;623-侧面板;631-室外风扇;633-鼓风电机;635-鼓风机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一实施例。
图1是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室外机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室外机的鼓风开口部的冲压展开图。图4是图2的室外机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2的室外机的剖视图。图6是图3的电机撑条的根部放大图。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图8表示安装在图7的切口部上的环部件。
首先,使用图1说明空气调节器的整体结构。
在图1中,用标记1总括表示的是空气调节器,用连接管道8连接室内机2和室外机6,从附属的遥控器5接收运转所需的信号等来调节室内空气。室内机2构成为如下的结构:在机箱21上安装室内换热器、室内鼓风机、接露托盘等,并用装饰框23覆盖,且在装饰框23的前面安装前面控制板25。在装饰框23上自上而下地配设有:吸入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口27;以及吹出已调节了温度、湿度的空气的空气吹出口29。
室内机2在电气安装件箱内部具备控制基板(未图示),在该控制基板上设有微型计算机。该微型计算机从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未图示)接收信号,而且用受光部396接收来自遥控器5的操作信号,管理与室外机6的通信或进行室内鼓风机、风向板等的控制等,总控制室内机2。另外,从显示部397可知此时的运转模式等。
室外机6在作为基座的底座61(图2)上搭载压缩机(未图示)、室外换热器73(图4)、室外鼓风机63(图4、图5),用并外箱62(图4)覆盖。在设置于室外机6上的管道连接阀(未图示)上连接有来自室内机2的连接管道8。
在运转该空气调节器1时,连接电源并操作遥控器5,进行所希望的冷气、除湿、暖气等的运转。
在冷气等的运转时,若从遥控器5发出运转操作的信号,则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基于来自遥控器5的操作信号或者若设定为自动运转则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息,决定冷气等的运转模式。
接着,将根据决定的运转模式的运转信号输送到室外机6的控制部(未图示),按照来自室内机2的指示控制压缩机、鼓风电机633等,使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进行制冷循环,同时使室外空气从室外空气吸入部导通到室外换热器73中,并从吹出开口621j吹出该空气。在室内机2中,按照决定的运转模式驱动室内鼓风机,使室内空气从空气吸入口27导通到室内换热器33中,从空气吹出口29吹出由室内换热器33调节了的空气。这样进行冷气等的运转。
以下说明室外机6。
从设置或使用的简便性考虑,室外机的形状箱型较多。作为该室外机所要求的螺旋桨式风扇的鼓风构造,必须具有:用于在室外换热器和螺旋桨式风扇之间保持真空的外箱;以及性能稳定、且减小无效反流的风扇环。要得到这种构造,在箱的一面开有通风用的大孔时,浪费该部分的材料。而且,另外还需要支撑鼓风电机的电机座或电机撑条。因此,若能够由相当于通风用的大孔的外箱的一面的板材一体成形风扇环、电机座、及电机撑条,则可以有效利用材料。
如图4所示,外箱62主要由前面板621、顶板622、侧面板623构成,在与室外换热器73相对的外面上设有室外空气吸入部,在与室外风扇631相对的前面板621上设有吹出开口621j,设有鼓风机罩635以覆盖吹出开口621j。该鼓风机罩635可自由流通空气,还具有回收静压的功能。另外,在中心部配设有短路防止用的挡板。从而,通过使鼓风电机633、电机座621a等位于其背面,可以有效利用空间。
室外风扇631被旋转驱动,以使室外换热器73位于上游侧、吹出开口621j位于下游侧,如上所述使室外空气导通到室外换热器73。该室外风扇631安装在鼓风电机633的轴上,鼓风电机633利用螺钉等固定在电机座621a上。电机座621a用四根电机撑条621c与前面板621连接。从前面板621在室外风扇631的外周沿电机轴向在四处竖立设置风扇环621e。用该风扇环621e、电机撑条621c以及电机座621a包围的四个开口构成室外风扇631的吹出开口621j。
参照图3说明吹出开口621j。在形成该吹出开口621j时,首先,在平板的状态下如虚线所示,冲压吹出开口部的形状而形成孔621x。用该标记621f指示的部分成为风扇环前端。
标记621a表示电机座,标记621c表示电机撑条,标记621e表示风扇环部。在电机座621a上形成有加强凸缘部621b,在电机撑条621c上形成有加强凸缘部621d,在从风扇环621e向电机撑条621c的过渡部621m上也形成有加强凸缘部621n。
这些加强凸缘部在大致通风方向平行地形成,互相连接并从电机座621a的加强凸缘部621b依次向电机撑条621c的加强凸缘部621d、过渡部(电机撑条621c和风扇环621e之间的部分)621m的加强凸缘部621n、风扇环621e、相反侧的过渡部621m′的加强凸缘部621n′、相邻的电机撑条621c′的加强凸缘部621d′、还有原来的加强凸缘部621b,绕一周形成大致扇形的开口。
这样,拉深加工加强凸缘部及风扇环,形成发挥其功能的加强凸缘部和风扇环。因而,加强凸缘部不局限于“凸缘”,只要具有其功能就可以说是加强部。用凸缘形成的情况,由于可以用一张前面板形成,所以可廉价、简单地形成。
作为拉深加工的深度,在加强凸缘部621b、加强凸缘部621d、以及风扇环621e中,风扇环621e的拉深加工的深度比其他加强凸缘部还深。
这是因为,加强凸缘部主要只具有电机座621a、电机撑条621c的加强功能,而与此相对,风扇环621e除了加强功能外主要具有引导风的功能,因此需要某种程度的长度(风扇电机轴向长度)。若风扇环621e构成为喇叭口,则成为优选方式。再有,在提高强度方面加强凸缘部621d是必须的,而加强凸缘部621b若不需要则不必形成。但是,不用说在安全方面或用于抑制板的振动等方面,最好形成加强凸缘部621b。
在上述一周中形成为大致扇形的吹出开口621j以室外风扇631的轴心为中心形成四个,利用室外风扇631吸入的室外空气从图3的纸面上里侧通过室外换热器73,流过该吹出开口621j,通过鼓风机罩635,向图3的纸面上前侧的室外机6吹出。
在风扇环621e部分和电机撑条621c部分之间的过渡部621m的加强凸缘部621n的部分上设有切口部621p,而且在电机撑条621c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设有空位621h。更稍加说明,该空位621h在电机撑条621c根部的风扇环621e侧,设置在半径比该风扇环621e的半径还大的位置上,是包括该电机撑条621c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延长部的空位。
为了通过冲压孔621x后的拉深加工而成形过渡部621m的加强凸缘部621n而设置空位621h。在621n附近由于拉深加工加强凸缘部621d和风扇环621e的双方,所以作用特别大的应力。在利用作为原材料的一张金属板的成形加工时,电机撑条的风扇环侧根部通过电机撑条可抑制变形。与其它风扇环外周部相比,在621n附件内部应力特别大,材料的拉伸大,容易产生不规则的破裂。
若在该处预先设置空位621h,则用空位的变形能够确保原材料的变形,可以防止该周围的金属板原材料被大的应力拉伸而不规则破裂。换言之,该空位621h配设在切口部621p的周围。从而,能够抑制外形·外观的恶化、劣化,并防止商品价值的减少。
这样通过拉深加工冲压了的金属板原材料,可以由前面板621一体成形如图4或图5的剖面所示的电机座621a、电机撑条621c、及风扇环621e。
图5表示三个风扇环621e。由于上下的风扇环621e只表示在图5的剖面的相对侧,所以只表示了一半。表示了中段的风扇环621e的整体,但由于位于电机等的后侧,因此看不到重叠了的部分。在该上(或下)风扇环621e和中段的风扇环621e之间设有切口部621p。
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环621e无法形成在电机撑条621c的后侧(室外换热器73侧),具有不连续部分、即切口部621p。要想改善这一点,若要作为其它零部件而用合成树脂等制作风扇环整体,则需要较大的风扇环的成形模具,价格变高的同时其使用、安装浪费时间。
对此如本实施方式,即使风扇环621e具有不连续部分,大部分也可以与电机座621a、电机撑条621c一起用前面板621成形。由此,通过只在风扇环621e的不连续部安装小的环部件621r进行补充而补足,可以作为整体的一周形成风扇环。
另外,较小的环部件621r为零部件、成形模具很小就可以完成,其使用、安装简便。而且,若用合成树脂等成形它,则能够抑制成本。图8表示了该环部件621r。把621s作为粘结面,如图7所示还可以安装在风扇环621e上。
由此,与作为其它零部件用合成树脂等制作风扇环整体的情况相比,还能降低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电机座621a的四角向风扇环621e,并沿以鼓风电机633的轴为中心的径向延伸电机撑条621c。由此,可以最大程度缩短电机撑条621c的长度,可以提高电机撑条621c的刚性。由此,可以将施加到电机撑条621c上的鼓风电机633、室外风扇的载荷用最短路径传递给风扇环。因而,在电机撑条621c的剖面相同的情况下,减小受到载荷时的变形量。进而,可以增大强度。总之,若将电机座621a设定为正多边形,从其各顶点部分沿径向延伸电机撑条621c,则可以得到如上所述的效果。例如,考虑从正六边形延伸六根电机撑条621c等。弄清风量和强度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根数即可。
另外,室外风扇631的叶片数量设定为三片,电机撑条621c的数量设定为四根。这样,通过使室外风扇631的叶片数量和电机撑条621c的根数不同,从而分散利用运转室外风扇631输送来的风碰撞电机撑条621c而产生的声音,不会造成较大的声音。因此,降低鼓风噪音,可以得到安静的室外机6。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以每隔90度的等间隔角度配置了电机撑条。也可以用不等间隔的角度配置它们。即不是将电机座621a设定为正多边形,而是设定为不等边的多边形。由此,分散利用运转室外风扇631输送来的风碰撞电机撑条621c而产生的声音,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再有,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从电机座621a向风扇环621e并沿径向延伸电机撑条621c。这就构成为在连接鼓风电机633的轴心和正方形的电机座621a的各顶点的虚拟线上重叠配设电机撑条621c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也考虑使该虚拟线和电机撑条621c之间具有角度的结构。或者还考虑作成多个从各顶点延伸的电机撑条621c的情况。
另外,由于在运转中产生室外风扇631的振动,所以需要牢固支撑它以便不增大振动。而且,由于在搬运、输送中有时向下施加冲击,所以尤其还有加强相对向下的力的强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从上述顶点,而是从电机座621a的下边延伸电机撑条621c,从而能够确保相对向下的力的强度。
在以上说明中说明了空气调节器用的室外机,但并不局限于空气调节器,也可以是热泵供热器的室外机,也可以是其它制冷循环装置所使用的室外机。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室外机,通过用一张金属板成形电机座、电机撑条、及风扇环,可以减少零部件件数,并可减少制造工时。
另外,电机撑条不跨过鼓风风扇而与电机座连接,即与各专利文献不同,通过在风扇下游配置电机座及电机撑条,可保持电机座及电机撑条的形成面与前面板大致相同,抑制拉深加工量。从而,可不必使用深拉深用的高价材料或厚金属板也可进行成形加工。因此,可得到能够节省材料,且能够减少制造工时的室外机。
还有,由于电机撑条部分基本上未施加拉深加工,所以不会施加不需要的力矩,不用加大电机撑条的强度也可以完成。由此,不必增加电机撑条的数量(或者能够减少),或者不使用宽度较宽的电机撑条也可以完成,不会使通风阻力变大(或者可以减小)。在这基础上设置加强部,就可以得到强度更高的电机撑条。
另外,通过使风扇环的拉深加工的深度比加强部的拉深加工的深度还深,换言之,通过使加强部的拉深加工的深度变浅,使成形加工变得容易。因此,可以得到不必使用深拉深用的高价材料或厚金属板的室外机。
还有,若在风扇环和电机撑条的交接部,该风扇环设有不连续部、即切口部,则在拉深加工之前如图3所示,进行冲剪加工,对电机撑条进行拉深加工,对风扇环部进行弯曲加工和浅拉深加工的混合加工,可便于成形。因此,可以合理成形立起高度大的风扇环部。
另外,通过用环部件覆盖上述不连续部,用环部件形成无缺损形状的风扇环,由于恢复因风扇环的缺损而下降的风扇性能,所以能够防止风量、噪音等风扇性能的恶化。因此,可以一体成形加工未恶化风扇性能的风扇环、电机撑条、及电机座。

Claims (5)

1.一种室外机,具备:前面板、顶板、侧板、底座,
具有:风扇环,在其内侧配设室外风扇,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
电机座,其固定有驱动上述室外风扇的鼓风电机,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以及
电机撑条,其连接上述风扇环和上述电机座,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且配设在上述鼓风风扇的下游侧。
2.一种室外机,具备:前面板、顶板、侧板、底座,
具有:风扇环,在其内侧配设室外风扇,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
电机座,其固定有驱动上述室外风扇的鼓风电机,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以及
电机撑条,其连接上述风扇环和上述电机座,并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
在上述电机撑条上配设有加强部,该加强部作为上述前面板的一部分形成,并加强上述电机撑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风扇环及上述加强部通过拉深加工形成,上述风扇环的拉深加工的深度比上述加强部的拉深加工的深度还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从前面看,在形成于上述电机撑条的背侧部分上的上述风扇环的切口部上配设补足上述风扇环的环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将允许在形成上述电机撑条的加强部及上述风扇环时产生的上述前面板变形的空位配设在上述切口部的周围。
CNA2007100082073A 2006-03-28 2007-01-25 室外机 Pending CN1010463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86842A JP2007263415A (ja) 2006-03-28 2006-03-28 室外機
JP2006086842 2006-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313A true CN101046313A (zh) 2007-10-03

Family

ID=38636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082073A Pending CN101046313A (zh) 2006-03-28 2007-01-25 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263415A (zh)
CN (1) CN1010463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8241A (zh) * 2021-06-18 2021-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73875B1 (ko) 2008-06-16 2014-12-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2019032090A (ja) * 2015-12-15 2019-02-28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7421090B (zh) * 2017-08-02 2024-04-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8241A (zh) * 2021-06-18 2021-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63415A (ja) 2007-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5006C (zh) 送风设备的风扇保护罩
CN1143093C (zh) 具有高热交换能力的空调机的紧凑式室外装置
CA2643303C (en) Triangular shaped heat exchanger
CN1254645C (zh) 空气调节机
CN1441170A (zh) 风扇和罩组件
CN1147682C (zh) 一体式空调机
CN1888594A (zh) 吸顶式空气调节器
CN101046313A (zh) 室外机
CN1289013A (zh) 送风机、送风机系统以及送风机系统的送风方法
CN100343590C (zh) 空调的室外机
CN1812896A (zh) 大客车车顶空调设备的蒸发器空气系统
CN2526722Y (zh) 空调机
CN1181263C (zh) 风扇的增压结构
CN1692253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和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组装方法
CN1242224C (zh) 分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排风装置
CN1231727C (zh) 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送风装置
CN2408385Y (zh) 电动机驱动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空调装置
CN1357723A (zh) 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CN2752659Y (zh) 空调器的送风机构
CN1208587C (zh) 空调送风机
KR100718747B1 (ko) 주차장 환기장치
CN1198096C (zh) 具较佳冷房效果的空调送风机
CN1236248C (zh) 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架安装结构
CN1553102A (zh)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
CN1256552C (zh) 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