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3102A -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 - Google Patents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3102A
CN1553102A CNA031299652A CN03129965A CN1553102A CN 1553102 A CN1553102 A CN 1553102A CN A031299652 A CNA031299652 A CN A031299652A CN 03129965 A CN03129965 A CN 03129965A CN 1553102 A CN1553102 A CN 1553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indoor fan
fan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299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匦�
鄭徹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031299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553102A/zh
Publication of CN1553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3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属于空气调节器的空气流动控制部件。本发明包括在空气调节器中划分室外一侧和室内一侧的隔板,隔板两端安装的室内风扇,把室内风扇排出的空气引导到空气调节器外部的空气引导部件;而在与室内风扇两端相对应的位置上,还安装有引导室内风扇两端空气流动的辅助空气引导部件。该部件上拥有与室内风扇两个端部相对应的弯曲的凹入曲面,防止室内风扇两个端部附近排出的空气向缝隙传送。因此使室内风扇排出的空气正确地引导向空气调节器的排出口,增强了风量,并且,防止从室内风扇中排出的空气向两个端部和端部侧壁之间流动,使空气流动噪音最小化。

Description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器的空气流动控制部件,更加详细地讲就是关于整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
背景技术
构成整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所有部件都是在一个机箱内部的,如窗式空气调节器和壁挂式空气调节器。如此构成的空气调节器位于空气调节空间和外部空间之间,空气调节器的前部作为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露在室内,而空气调节器的后部作为外部空间露在室外。
特别是壁挂式空气调节器,为了空气调节空间的设置而和墙壁贯通,所以,空气调节器的前部是作为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露在室内,它的后面作为外部空间露在室外,因而空气调节器的内部和室外可以进行空气的排出与吸进。
具备此类结构的以往的壁挂式空气调节器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
空气调节器由底盘(1)及其上安装的构成空气调节器的各种部件构成。底盘(1)是左右延伸的长方形,在横向的部位横插着隔板(3)。隔板(3)主要将空气调节器的内部划分为室内部分(A)和室外部分(B)。
隔板(3)的两端分别有端部侧壁(5、5′)向空气调节器的前方弯曲延伸,端部侧壁(5、5′)的中间具有划分侧壁(6)。划分侧壁(6)与隔板为互不相同的装置。由隔板(3)划分的室内部分又划分为形成空气流动的部分和不流动的两部分,同时还设有驱动室内风扇(17)的电机。图中符号(7)是隔板(3)形成的换气孔。
底盘(1)的室内部分前端设置了冷凝水接盘(9),在冷凝水接盘(9)上安装了室内热交换器(11)。室内热交换器(11)主要是对热交换循环的制冷流体和空气调节空间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11)的上端设有将其遮蔽的热交换器盖(13)。热交换器盖(13)的两端分别由隔板(3)末端的端部侧壁(5)和划分侧壁(6)支撑。在热交换机盖(13)向下部延伸的部位安装有加热器(15),加热器(15)主要安装在室内热交换器(11)背面对应的位置上。图上符号15是加热器架。
室内热交换器(11)的后方设有室内风扇(17),室内风扇(17)分别由隔板(3)末端的端部侧壁(5)和划分侧壁(6)之间的两端部位支撑。室内风扇(17)为空气调节器的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提供原动力。室内风扇(17)的一端由隔板(3)末端的端部侧壁(5)上具备的辅助板(18)支撑。另一端与划分侧壁(6)形成的安装孔(6′)内安装的电机(19)连接并旋转。
安装有室内风扇(17)的隔板(3)内侧安装有涡形齿轮(21),涡形齿轮(21)主要是将室内风扇(17)形成的气流进行引导。
另一方面,空气调节器的室内一侧由前面板(23)形成。在前面板(23)上有将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吸入空气调节器内部通路的吸入架(24),在它前面的上端有向前上方倾斜的排出部(24)。
排出部(24)设有将涡形齿轮(21)引导的空气运送到空气调节空间所需方向的排出引导件(27)。排出引导件(27)安装在热交换器盖(13)上端并与排出部(24)相对应,在排出部(24)上有对排出空气的方向进行调节的放气孔(29)。
为了把隔板(3)划分的室外一侧和室内一侧进行有选择地连通,把室外的新鲜空气送入空气调节的空间,隔板(3)上形成有换气孔(30)。换气孔(30)上安装有把空气中混杂的异物吸出的过滤器(32),并且,换气孔(30)上安装有换气门(34),以便开关换气孔(30)。
包括空气调节器的室外一侧和室内一侧一部分在内的外形成为机套(36)。机套(36)为四方筒状,构成空气调节器的上面、下面和两个侧面。
空气调节器的室外一侧安装有室外热交换器(38)。室外热交换器(38)通过热交换循环的运转流体和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起着把空气调节空间的热排出室外的作用。包在室外热交换器(38)外的机套(36)安装在底盘(1)上。保护板(40)通过机套(36)的背面引导吸入的室外空气,使其均匀地通过室外热交换器(38)。
保护板(40)内侧设有把空气调节器室外流动的空气形成气流的室外风扇(42)。室外风扇(42)依据电机(46)的旋转轴驱动,而电机安装在底盘(1)上的电机支架(44)上。
底盘(1)的室外一侧安装有构成热交换循环的压缩机(48),并且,隔板(3)和保护板(40)依据托架(49)连接。未予说明的图中符号(21′)是上面板。
空气调节器以暖风运行为基础进行运转时,驱动室内风扇(17)和室外风扇(42),形成流向空气调节器内外部的气流。
首先,在室内一侧中,驱动室内风扇(17),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通过吸入架(24)吸入内部,并且,通过吸入架(24)的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1)的同时,进行热交换,以形成相对低的温度。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1)的空气吸入室内风扇(17),依据涡形齿轮(21)的引导又从室内风扇(17)排出,由涡形齿轮(21)引导的空气,在经过排出部(27)的同时,依据放气孔(29)来确定风向,向空气调节空间排出。
在室外一侧中,驱动室外风扇(42),将外部的空气通过机套(36)的背面吸入,保护板(40)和隔板(3)之间流动的空气经引导被吸入室外风扇(42),并从室外风扇(42)通过室外热交换器(38)排出。经过室外热交换器(38)的空气通过室外风扇(42)排出的同时,与热交换循环的运转流体进行热交换,把空气调节空间的热排出到室外。
但是,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存在如下的缺点。
室内风扇(17)的两端支撑在隔板(3)的端部侧壁(5)与划分侧壁(6),利用电机(19)进行旋转,吸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1)的空气,并将其送入排出口(24′)。但是,如图3所示,室内风扇(17)的两端与端部侧壁(5)及划分侧壁(6)之间形成有一定距离的间隙(C)。因此,从室内风扇(17)两端附近排出的空气,即从间隙(C)到排出口(24′)按箭头所示方向流动。
与此相同,室内风扇(17)的两端形成的气流不在间隙(C)的周边流动,而是与停滞的空气混合产生涡流,并且,还会产生空气流动的噪音。并且,从室内风扇(17)两端附近排出的空气向端部侧壁(5)与划分侧壁(6)方向流动的同时,向排出口(24′)流动的气流被扩散,还存在着整体送风量减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以往技术中气体涡流产生噪音的问题,而使空气调节器的室内风扇形成的气流能够更加顺畅地流动。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避免因空气调节器室内风扇所形成的气流风量损失。
为了实现如上的目的,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包括在空气调节器中划分室外一侧和室内一侧的隔板,室内风扇的两端安装在隔板上,并形成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空气流动,以及把室内风扇排出的空气引导到空气调节器外部的空气引导部件;而在与室内风扇两端相对应的位置上,还安装有引导室内风扇两端的空气流动的辅助空气引导部件。
所述的引导结构,其室内风扇应为左右长度大于直径的鼠笼式风扇。
所述的引导结构,其辅助空气引导部件应设置在室内风扇两端的上部,得以开闭室内风扇两端和隔板两端之间的缝隙。
所述的引导结构,其辅助空气引导部件是安装在隔板的端部侧壁上,其与室内风扇两端相对的部分应形成为凹入的曲面,并应具有与室内风扇的曲率相同的曲率。
在利用本发明的整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中,辅助空气引导部件在以圆筒形较长的室内风扇的两端与隔板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行开闭。因此,由于圆筒形室内风扇的两端与隔板之间形成的缝隙,在辅助空气引导件进行开闭的同时,从室内风扇的两端排出的空气经辅助空气引导件的引导,通过空气调节器排出口排出的空气量会相对增加。
而且,由于从室内风扇的两端排出的空气不向室内风扇两端与隔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传递,所以室内风扇两端与隔板之间形成的缝隙中停滞的空气不会防碍从室内风扇排出空气的流动,具有使空气流动噪音最小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技术的整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以往技术的整体式空气调节器纵剖面结构侧视图。
图3是以往技术的室内机风扇和隔板之间关系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整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隔板上安装辅助空气引导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辅助空气引导附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从室内风扇中排出空气的引导运行示意图。
对图面上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
100  底盘                      110  隔板
112  背面板                    114、114′  端部侧板
116  换气孔                    118  过滤器
119  换气门                    120  控制部隔板
120′背面板                    121  侧面板
122  控制盒                    123  控制板
125  涡形齿轮                  126  隔热涡形齿轮
128  涡形齿轮盖                130  室内风扇
140  辅助空气引导件            150  室内电机
152  电机架                    160  室内热交换机
162  冷凝水接盘                165  热交换机盖
168  加热器                    170  前面板
172  前面架                    174  排出口
176  排出架                    179  控制盘部
180  室外电机                  184  室外风扇
186  保护板                    187  室外热交换机
188  压缩机                     190  机套
192  背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4所示,底盘(100)是一个具有一定面积的四角形板。其底面依安装部件的种类形成各种各样的凹凸。
底盘(100)上安装的隔板(110)将其横向分开。隔板(110)起着把空气调节器内部空间划分为室外一侧和室内一侧的作用。隔板(110)的背面板(112)是划分室外一侧和室内一侧的部分。并且背面板(112)的两端分别装有端部侧板(114,114′)。端部侧板(114,114′)支撑室内风扇(130)的同时,为室内风扇(130)形成的气流提供流动空间。在端部侧板(114,114′)的前端形成有上下长条形的附着凸缘(114f)。在本实施例中附着凸缘(114f)在上述端部侧板的前端以相互对应的方向按所定的幅度延长,但并非必须如此结构,也可以向其他的方向延长。
在背面板(112)上形成有把室外一侧的空气引入室内一侧,并执行空气调节空间换气的换气孔(116)。换气孔(116)上安装有净化空气的过滤器(118)。而且换气孔(116)依据换气门(119)进行选择性关闭。
隔板(110)的一端连接有控制板(120),控制板(120)在与控制盒(122)相对应的部分中,起着划分室内一侧和室外一侧的作用。因此,依据隔板(110)和控制板(120),空气调节器的整个空间被划分为室内一侧和室外一侧。
控制板(120)上有安装控制空气调节器运转部件的控制盒(122),控制盒(122)内安装有各种表盘和按扭的控制盘(123),并且,控制盘(123)通过下述全面盘(170)的控制盘部(179),向空气调节器外露出。
隔板(110)内具有引导室内风扇(130)形成空气气流的涡形齿轮(125),涡形齿轮(125)是由隔热涡形齿轮(126)和涡形齿轮盖(128)构成。但是根据设计条件,也可以不使用上述隔热涡形齿轮(126)。涡形齿轮盖(128)具有与室内风扇(130)相对应的形状,具有引导室内风扇(130)排出空气的作用。图面上的符号126′和128′是与隔板(110)与换气孔(116)相对应的换气孔。
更详细地讲,隔板(110)的内部,在与涡形齿轮盖(128)相对应的隔板(110)的内部安装有室内风扇(130)。室内风扇(130)是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中形成空气流动的原动力。在本实施例中,室内风扇(130)是长圆筒形的鼠笼式风扇(西洛可风扇)。
在室内风扇(130)两端相对应的隔板(110)上,其端部侧板(114)的内面上分别安装有辅助空气引导件(140)。辅助空气引导件(140)上形成有与室内风扇(130)两端外面相对应曲折的凹入曲面(142)。凹入曲面(142)与室内风扇(130)的两端上面相对安装,用以开闭在室内风扇(130)的两端与隔板(110)的端部侧板(114)之间形成的间隙(C),以便防止从室内风扇(130)排出的空气在端部侧板(114)的内面附近分散,形成涡流。
室内风扇(130)由安装在一侧端部侧板(114′)上的室内电机(150)进行驱动。室内电机(150)安装在端部侧板(114′)的外面,其旋转轴贯通端部侧板(114′),连接在室内风扇(130)的一端上。
室内电机(150)依靠端部侧板(114′)外面的电机架(152)安装。电机架(152)在室内电机(150)的背面,即与旋转轴相对应的背面支撑部(154)。背面支撑部(154)至少应具有与室内电机(150)的背面相对应的面积和形状,贯通其中央形成有通过孔(155)。设有从背面支撑部(154)向室内电机(150)的长度方向延长的安装脚(156)。安装脚(156)在背面支撑部(154)的边缘上按一定间距形成有多个。安装脚(156)的前端用螺丝固定在端部侧板(114′)的外面上。
位于室内风扇(130)前方的室内一侧安装有室内热交换器(160),室内热交换器(160)是从热交换循环的运转流体和空气调节空间中吸入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160)安置在底盘(100)上的冷凝水接盘(162)上。冷凝水接盘(162)从室内热交换器(160)中产生的冷凝水,并向室外一侧排出。
室内热交换器(160)上设有热交换器盖(165),热交换器盖(165)两端安装在隔板(110)的附着凸缘(114F)上,关闭室内热交换器(160)的上端。热交换器盖(165)设有加热器(168)。当空气调节器的暖风运转时,加热器(168)向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供热。加热器(168)安装在室内热交换器(160)的背面,即室内风扇(130)的对面。
热交换器盖(165)上安装有其一侧被插入的关闭架(169),关闭架(169),安装在热交换器盖(165)上,防止用户的手指等的异物从空气调节器的外部向室内风扇(130)插入。关闭架(169)是用一定粗的钢丝连接为交叉形状。关闭架(169)位于与排出架(176)相对应的位置。
空气调节器的正面上设有的前面板(170)向空气调节器的前方突出。其正面上设有前面架(172)。利用室内风扇(130)的驱动,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被吸入空气调节器的室内一侧。
前面板(170)的上端向着前上方倾斜形成,在此形成有排出口(174)与控
制盘(179)。排出口(174)相对地占据了较大的面积。排出口(174)上安装有排出架(176)。前面板(170)的前面架(172)后方安装有过滤器(178)。过滤器(178)通过前面架(172),把吸入空气中的杂物排除。
现在,详述空气调节器室外一侧的结构。划分的室外一侧的隔板(110)上安装有室外电机(180)。室外电机(180)安装在底盘(100)的电机保护罩(182)上。室外电机(180)的旋转轴上安装并有驱动室外风扇(184)电机(180)。
一方面,与室外一侧的后端相近似的底盘(100)上安装有保护板(186)。贯通保护板(186)的中央形成有通过孔(186′),并且,通过孔(186′)的内侧还有室外风扇(184)。保护板(186)的内部安装有室外热交换器(187)。室外热交换器(187)是把热交换循环的运转流体和从室外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室外热交换器(187)通过空气调节器的背面与室外相对安装。图面上的符号188是构成热交换循环的压缩机,189是连接保护板(186)和隔板(110)之间的托架。
机套(190)是安装在划分空气调节空间和室外的墙壁上所形成的通过孔的部分。机套(190)是长方形的包裹空气调节器的室外一侧和室内一侧的一部分。即机套(190)前端与前面板(170)对应连接,其背面开放。机套(190)形成空气调节器的上面、两侧和下面。
机套(190)的后端安装有背面部(192)和后面架(194)。在空气调节器的室外一侧和室外之间,背面部(192)使空气能够顺畅流动的同时,还具有关闭空气调节器室外一侧的作用。后面架(194)为使室外热交换器(187)排出的空气不再被吸入空气调节器的室外一侧,对室外热交换器(187)一端排出的空气方向进行调节。
另一方面,在机套(190)两端和室外热交换器(187)之间设有把外部空气向空气调节器的室外一侧吸入的通道。该通道依据室外热交换器(187)的宽度应比机套(190)的宽度要窄。
以下,对本发明的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的作用,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可按冷气或暖气方式运行。以下,以冷气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在冷气方式中,空气调节器把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排出到室外。
驱动空气调节器,室内风扇(130)在旋转的同时,通过前面板(170)的前面架(172),把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吸进空气调节器的内部。
通过前面架(172)吸入的空气经过滤器(178)净化,并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60)的同时,与热交换循环的运行流体进行热交换。同时,对气体进行热交换,把相对温度较低的空气吸入室内风扇(130)。
吸入室内风扇(130),又重新排出的空气利用涡形齿轮(125)引导,流向排出口(174)方向。此时,在室内风扇(130)的两端和隔板(110)的端部侧壁(114、114′)之间形成的间隙(C),依据辅助空气引导件(140)而开闭。
从室内风扇(130)两端附近排出的空气,经辅助空气引导件(140)引导到排出口(174)方向。此时,引导到排出口(174)方向的空气流动面积不变大,而且还保持一定的值。因此,向排出口(174)传递空气的风量也相对地变多。
由于辅助空气引导件(140)的凹入曲面(142)具有与室内风扇(130)的两端相对应的曲率,所以,从室内风扇(130)的两端排出的空气几乎不会流向凹入曲面(142)与室内风扇(130)的两端之间,不会在室内风扇(130)的两端与隔板(110)的端部侧板(114,114′)之间形成涡流。
并且,流向排出口(174)的空气通过排出架(176),向空气调节空间排出,循环在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温度上升后,又重新通过排出架(176)进入空气调节器的内部。
然后,从室内热交换器(160)中得到热量的运行流体向室外热交换器(187)传递,与从外部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向外部排出热。即室外风扇(184)依据室外电机(180)进行运转,室外的空气通过后面架(194),被吸入到空气调节器的室外一侧,并在保护板(186)、隔板(110)和控制板(120)之间进行流动。在保护板(186)、隔板(110)和控制板(120)之间引导的空气被吸入室外风扇(184),流向室外热交换器(187)。
空气在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87)的同时,与热交换循环的运行流体进行热交换。因此,空气在冷气运行方式下,从运行流体中得到热量,通过空气调节器的背面部(192)排出到外部。

Claims (4)

1.一种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包括在空气调节器中划分室外一侧和室内一侧的隔板,室内风扇的两端安装在隔板上,以形成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把室内风扇排出的空气引导到空气调节器外部的空气引导部件,其特征在于与室内风扇两端相对应的位置上,还安装有引导室内风扇两端空气流动的辅助空气引导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室内风扇应为左右长度大于直径的鼠笼式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空气引导部件应设置在室内风扇两端的上部,得以开闭室内风扇两端和隔板两端之间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空气引导部件是安装在隔板的端部侧壁上,其与室内风扇两端相对的部分应形成为凹入的曲面,并应具有与室内风扇的曲率相同的曲率。
CNA031299652A 2003-05-30 2003-05-30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 Pending CN15531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299652A CN1553102A (zh) 2003-05-30 2003-05-30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299652A CN1553102A (zh) 2003-05-30 2003-05-30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3102A true CN1553102A (zh) 2004-12-08

Family

ID=34322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299652A Pending CN1553102A (zh) 2003-05-30 2003-05-30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55310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4629A (zh) * 2010-10-04 2013-06-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8352312A (zh) * 2015-12-24 2018-07-31 爱思开矽得荣株式会社 晶片抛光腔室和包括晶片抛光腔室的晶片抛光系统
CN113950598A (zh) * 2019-06-12 2022-01-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封装终端空调器单元的壁套管组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4629A (zh) * 2010-10-04 2013-06-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3154629B (zh) * 2010-10-04 2016-05-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8352312A (zh) * 2015-12-24 2018-07-31 爱思开矽得荣株式会社 晶片抛光腔室和包括晶片抛光腔室的晶片抛光系统
CN113950598A (zh) * 2019-06-12 2022-01-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封装终端空调器单元的壁套管组件
CN113950598B (zh) * 2019-06-12 2023-07-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封装终端空调器单元的壁套管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62000Y (zh) 离心送风机及具有离心送风机的空调装置
CN1231713C (zh) 具有风扇外壳的整体式空调机
CN1712830A (zh) 通风系统
CN1707170A (zh) 空调器
CN2694154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CN1746584A (zh) 空调器
CN2694155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CN1746575A (zh) 空调器
CN2694152Y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553102A (zh)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一侧的空气流动引导结构
CN100335848C (zh) 空调机
CN1314927C (zh) 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电机安装结构
CN100344909C (zh)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CN2705732Y (zh) 一体式空调器的控制盒的安装结构
CN2667370Y (zh) 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
CN2692555Y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CN1888611A (zh) 空调器的送风装置
CN1548814A (zh) 一体型空调的加热器绝缘构造
CN1626934A (zh)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控箱的安装结构
CN1888677A (zh) 分体型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626942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CN1699892A (zh) 空气调节器
CN1548818A (zh) 一体型空调器
CN1712846A (zh) 空调器
CN1712795A (zh) 分体型空调器的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