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0250A -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0250A
CN101040250A CNA2005800332557A CN200580033255A CN101040250A CN 101040250 A CN101040250 A CN 101040250A CN A2005800332557 A CNA2005800332557 A CN A2005800332557A CN 200580033255 A CN200580033255 A CN 200580033255A CN 101040250 A CN101040250 A CN 101040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ument
data processing
process object
uni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32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浮川和宣
广庭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st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st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st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Just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4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02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2Use of codes for handling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14Tree-structured documents
    • G06F40/143Markup, e.g.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SGML] or Document Type Definition [DT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便利性的撤消技术。文档处理装置执行对文档文件的编辑、打印、以及保存等操作。撤消管理单元将文档处理装置的操作历史记录在撤消堆栈。当撤消管理单元从用户接受撤消操作的指令时,通过撤消管理单元从撤消堆栈读出操作历史并执行该操作的逆操作,从而返回到进行操作之前的状态。撤消管理单元将撤消操作之前的操作历史、和撤消操作之后的操作历史同时继续保存在撤消堆栈中,并不废弃它们。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XML作为适用于通过网络等与他人共享数据的格式受到人们的关注,且人们正开发用于编写、显示和编辑XML文档的应用软件(例如,请参考专利文献1)。XML文档基于文档类型定义等所定义的词汇(标签集)编写。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908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词汇可以任意进行定义,在理论上可以存在无限多的词汇。对应于所有这些词汇提供专用的显示和编辑环境是不太现实的。在现有技术中,在对由专用编辑环境未准备的词汇描述的文档进行编辑的情况下,直接用文本编辑器等编辑由文本数据构成的文档的源。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状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对利用标记语言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时可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
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数据的处理单元;记录单元,将处理单元的操作历史记录在存储单元中;以及将操作撤消的单元,当从用户接收到所述将操作撤消的指令时,从存储单元读出所述历史并执行所述操作的逆操作,其中,所述记录单元将撤消操作之前的操作历史,和撤消操作之后的操作历史继续保存在撤消堆栈中,并不废弃它们。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也涉及数据处理装置。
当执行由用户指示的数据处理时,该装置生成并保存表示被指示的数据处理内容的处理对象。
当接收到从数据处理执行后的状态返回到执行前的状态的执行逆数据处理的指示时,参照与其已执行的数据处理对应的处理对象,执行所述逆数据处理,在执行逆数据处理后,仍保存已执行的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
当接收到从数据处理执行后的状态返回到执行前的状态的执行逆数据处理的指示时,该装置也可以参照与其已执行的数据处理对应的处理对象,生成表示逆数据处理内容的处理对象,参照对逆数据处理生成的处理对象执行逆数据处理。
而且执行逆数据处理后,还可以同时继续保存已执行的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和逆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
该装置也可以按照数据处理顺序依次保存处理对象,而不论其是否是与已执行的数据处理相反的数据处理。
处理对象也可以包含表示数据处理内容的信息和表示该数据处理的逆数据处理内容的信息。
处理对象也可以包括表示数据处理执行日期时间的日期时间信息。
这些装置也可以生成表示根据用户对文档文件的编辑操作应该被执行的处理内容的处理对象。
也可以生成这样的处理对象,其作为表示依照文档对象模型的数据处理内容的对象,该文档对象模型是为了提供将文档作为数据进行处理时的存取方法而确定的。
这些装置也可以生成这样的处理对象,该处理对象表示的是用于用户切换应显示的网页(Web page)的页选择操作内容。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以及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变换本发明的形式等也是有效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高在对基于标记语言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时的用户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与前提技术相关的文档处理装置的构成;
图2示出了由文档处理装置编辑的XML文档的例子;
图3示出了将图2的XML文档映射为HTML描述的表的一个例子;
图4(a)示出了用以将图2的XML文档映射为图3的表的定义文件的一个例子;
图4(b)示出了用以将图2的XML文档映射为图3的表的定义文件的一个例子;
图5示出了当利用图3的对应关系将图2的XML文档映射为HTML时显示屏幕的一个例子;
图6示出了用于在用户生成定义文件时,由定义文件生成单元向用户提示的图形用户界面的例子;
图7示出了定义文件生成单元生成的屏幕布局(layout)的另一例子;
图8示出了利用文档处理装置的XML文档编辑屏幕的一例;
图9示出了利用文档处理装置编辑的XML文档的另一例子;
图10示出了显示图9所示文档的屏幕的例子;
图11(a)示出了文档处理系统基本构成;
图11(b)示出了文档处理系统的总体方框图;
图11(c)示出了文档处理系统的总体方框图;
图12示出了文档管理器的细节;
图13示出了词汇连接子系统的细节;
图14示出了程序调用器与其它组件的关系的细节;
图15提供了载入程序调用器上的应用程序服务的结构的细节;
图16示出了核心组件的细节;
图17示出了涉及文档管理器的细节;
图18提供了撤消框架和撤消命令的细节;
图19示出了文档处理系统中载入文档的情况;
图20示出了文档及其表述的实施例;
图21示出了模型与控制器的关系;
图22示出了分别涉及插件子系统、词汇连接与连接器的细节;
图23示出了VCD文档的例子;
图24示出了在文档处理系统中载入复合文档的步骤顺序;
图25示出了在文档处理系统中载入复合文档的步骤顺序;
图26示出了在文档处理系统中载入复合文档的步骤顺序;
图27示出了在文档处理系统中载入复合文档的步骤顺序;
图28示出了在文档处理系统中载入复合文档的步骤顺序;
图29示出了命令流;
图30示出了与实施方式有关的文档处理装置结构的图;
图31(a)示出了操作历史分支的情况的图;
图31(b)示出了分支的操作历史表示为树状的情况的图;
图32是表示文档处理装置所显示的屏幕的例子的图;
图3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图;
图34是图30所示的撤消管理单元的详细功能模块图;
图35是用于说明对文档文件的历史信息的管理的示意图;
图36是以时间序列排列了图35所示的状态转移的图;
图37是用于说明在图35或图36中删除分支状态的S4情况下的操作历史管理的示意图;
图38是用于参照处理对象文档编辑的屏幕显示图;
图39是图33所示的个人计算机商品选择相关的用户界面的屏幕显示图;
图40是示出了与万维网浏览器的页切换相关的状态转移的屏幕显示图;
图41是用于通过时基管理状态转移的屏幕显示图。
标号说明:
20文档处理装置          22主控制单元           24编辑单元
30DOM单元               32DOM提供器            34DOM构造器
36输出部                40CSS单元              42CSS分析器
44CSS提供器             46呈现单元             50HTML单元
52、62控制单元          54、64编辑单元         56、66显示单元
60SVG单元               80VC单元               82映射单元
84定义文件获取单元      86定义文件生成单元
3000文档处理装置        3120撤消管理单元
3140撤消堆栈            3020数据处理单元
3040用户接口处理单元    3042显示单元
3044输入单元            3060历史处理单元
3062状态数据获取单元    3064对象生成单元
3068压缩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对前提技术加以说明之后,基于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之后进一步追述实施方式。
(前提技术)
图1示出了与前提技术相关的文档处理装置20的结构。文档处理装置20对结构化的文档进行处理,该文档中的数据被分为具有分级结构的多个组件。在本前提技术中以对作为结构化文档一例的XML文档进行处理为例来说明。文档处理装置20包括主控单元22、编辑单元24、DOM(文档对象模块)单元30、CSS(层叠样式表)单元40、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单元50、SVG(可缩放矢量图形)单元60以及用作转换单元一个示例的VC(词汇连接)单元80。在硬件组件方面,这些单元结构可由任意计算机的CPU、存储器、载入存储器中的程序等来实现。这里,描述了由它们的协作而实现的功能模块。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功能模块可仅通过硬件的方式、仅通过软件的方式或通过二者相结合的方式以多种形式来实现。
主控单元22提供插件的载入或提供执行命令的框架。编辑单元24提供了用于编辑XML文档的框架。文档处理装置20中的文档的显示和编辑功能是通过插件来实现的,而必要的插件是根据所处理的文档类型、通过主控单元22或编辑单元24来载入的。主控单元22或编辑单元24通过参考作为处理对象的XML文档的命名空间来确定哪个或哪些词汇描述了待处理的XML文档的内容,并且对应于所确定的词汇而载入用于显示和编辑的插件,从而执行显示和编辑。例如,利用对HTML文档进行显示和编辑的HTML单元50,以及对SVG文档进行显示和编辑的SVG单元60等在文档处理装置20中被实现为处理单元。也就是说,对于各个词汇(标签集),将显示系统和编辑系统实现为插件,以使得在对HTML文档和SVG文档进行编辑时,分别将HTML单元50和SVG单元60与其各自的控制单元进行协同载入。如以下将描述的那样,在要对既包括HTML又包括SVG组件的复合文档进行处理时,既载入HTML单元50又载入SVG单元60。
通过实现以上结构,用户能够仅选择必要的功能以安装该功能,如果需要,也能够在稍后阶段增加或删除一个和多个功能。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记录媒介的存储区域(例如硬盘),并能够避免在执行程序的时候存储器使用的浪费。此外,由于这一结构有利于性能扩展,因此开发者自己能够以插件的形式处理新的词汇,因而能够促进开发过程。因此,用户也能够通过增加插件而以较低成本轻易地增加功能。
编辑单元24通过用户接口从用户处接收编辑指令的事件,将事件通知适当的插件并控制处理,所述处理可包括重新执行事件的重做(redo)处理以及取消事件的撤消(undo)处理。
DOM单元30包括DOM提供器32、DOM构造器34以及输出部36。DOM单元30实现了与文档对象模型(DOM)相符的功能,在XML文档作为数据被处理时,所述文档对象模型被定义以提供访问方法。DOM提供器32是满足由编辑单元24定义的接口的DOM的实现。DOM构造器34从XML文档生成DOM树。如以下将描述的那样,当通过VC单元80将待处理的XML文档映射为其它词汇时,生成与映射源中的XML文档相对应的源树以及与映射目的中的XML文档相对应的目的树。在编辑的末尾,例如输出部36输出作为XML文档的DOM树。
CSS单元40提供与CSS相符的显示功能,并包括CSS分析器42、CSS提供器44以及呈现单元46。CSS分析器42具有用于分析CSS语法的分析功能。CSS提供器44是CSS对象的实现,并执行对DOM树的CSS层叠处理。呈现单元46是CSS的呈现引擎,并用来显示以诸如HTML的词汇描述的、利用CSS设置的文档。
HTML单元50对以HTML描述的文档进行显示或编辑。SVG单元60对以SVG描述的文档进行显示或编辑。这些显示/编辑系统以插件的形式实现,各个系统包括对文档进行显示的显示单元“画布(Canvas)”56、66、发送和接收包括编辑命令的事件的控制单元“Editlet”52、62以及在接收到编辑命令时对DOM进行编辑的编辑单元“区(zone)”54、64。在控制单元52或62从外部源接收到用于DOM树的编辑命令时,编辑单元54或64修改DOM树,而显示单元56或66更新显示。这些单元具有与被称作MVC(Model-View-Controllers,模型-视图-控制器)的框架相类似的结构,通常,显示单元56及66对应于“视图(View)”,控制单元52及62对应于“控制器(Controller)”,而编辑单元54及64和DOM实体对应于“模型(Model)”。在本前提技术的文档处理装置20中,不仅能够以树型视图显示格式来编辑XML文档,而且能够根据相应的词汇来完成编辑。例如,HTML单元50提供了用户界面,通过该用户界面能够以一种类似于Word处理器的方法对HTML文档进行编辑,而SVG单元60提供了一种用户界面,通过该用户界面能够以一种类似于图像绘制工具的方法对SVG文档进行编辑。
VC单元80包括映射单元82、定义文件获取单元84以及定义文件生成单元86。通过将以某个词汇描述的文档映射为另一词汇,VC单元80提供了一种框架,以通过与被映射的词汇相对应的显示和编辑插件来显示或编辑文档。在本前提技术中,该功能被称为词汇连接(Vocabulary Connection:VC)。在VC单元80中,定义文件获取单元84获取描述了映射定义的脚本文件。该定义文件逐个节点地描述了节点间的对应(连接)。此时,可规定各节点的元素值或属性值是否可以编辑。也可描述使用了节点的元素值或属性值的运算表达式。这些功能将在稍后进行描述。映射单元82使得DOM构造器34通过参考VC定义文件获取单元84已经获取的脚本文件来生成目的树,以管理源树与目的树之间的对应关系。定义文件生成单元86为用户提供图形用户界面,以生成定义文件。
VC单元80对源树与目的树之间的连接进行监控。当VC单元80通过由负责显示的插件提供的用户接口从用户处接收编辑指令时,它首先修改源树的相关节点。因此,DOM单元30将发出指示源树已经被修改的变化事件。然后,VC单元80接收该变化事件,并对应于被修改的节点而修改目的树的节点,以使得目的树与源树的修改同步。当为显示/编辑目的树提供必要的处理的插件(例如HTML单元50)接收了指示目的树已经被修改的变化事件时,该插件通过参考被修改的目的树而对显示进行更新。通过执行将词汇转换为另一主要词汇的上述结构,即使是以少数用户使用的局部词汇来描述文档,也能够显示文档,并提供编辑环境。
文档处理装置20显示和/或编辑文档的操作将在下文中描述。当文档处理装置20载入待处理的文档时,DOM构造器34从XML文档生成DOM树。主控单元22或编辑单元24通过参考待处理的XML文档的命名空间来确定哪个词汇描述XML文档。如果与词汇相对应的插件安装在文档处理装置20中,则该插件被载入以显示/编辑文档。另一方面,如果插件并未安装其中,则进行检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定义文件。如果存在定义文件,则定义文件获取单元84获取该定义文件,并根据定义生成目的树,以使得能够通过与被映射成的词汇相对应的插件来显示/编辑文档。如果该文档是包含多个词汇的复合文档,则通过与各词汇相对应的插件来显示/编辑该文档的相关部分,以下将详细描述。如果不存在定义文件,则显示文档的源或树型结构,并在显示屏中进行编辑。
图2示出了待处理的XML文档的例子。根据该示例性表示,XML文档用于管理与学生已获得的评分或分数(成績)相关的数据。作为XML文档的上部节点的组件“成績”包括:在“成績”下方为各个学生设置的多个元素“生徒”。元素“生徒”具有属性“名前”,并包括作为子元素的学科“国語”、“数学”(数学)、“理科”以及“社会”(社会科学)。属性“名前”存储学生的姓名。组件“国語”、“数学”、“理科”和“社会”存储分别为日语、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测试成绩。例如,姓名为“A”的学生的成绩是:日语为“90”、数学为“50”、自然科学为“75”以及社会科学为“60”。下文中,该文档中使用的词汇(标签集)被称作“成绩管理词汇”。
由于根据本前提技术的文档处理装置20不具有与成绩管理词汇的显示和/或编辑相符或能够处理成绩管理词汇的显示和/或编辑的插件,因此,将使用以上描述的VC单元80,以不使用源显示和树显示的其它显示方法来显示该文档。也就是说,通过准备定义文件,使得成绩管理词汇可映射为已具有插件的另一词汇,例如HTML或SVG。下面将要进行的说明是在假设已经具备了定义文件的情况下进行的,不过对于用户本身用以创建定义文件所必需的用户界面将在后面描述。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XML文档映射为以HTML描述的表的例子。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使以成绩管理词汇描述的“生徒”节点与以HTML描述的表(“TABLE”节点)的行(“TR”节点)相对应。各行的第一列与属性值“名前”相对应,第二列与“国語”节点的元素值相对应,第三列与“数学”节点的元素值相对应,第四列与“理科”节点的元素值相对应,而第五列与“社会”节点的元素值相对应。因此,图2所示的XML文档能以HTML的列表格式来显示。此外,这些属性值和元素值被指定为能够编辑,以使得用户能够使用HTML单元50的编辑功能在显示屏上对这些值进行编辑。在第六列中,指定了用来计算日语、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分数的加权平均的运算表达式,并显示每个学生的分数的平均值。以这种方式,通过在定义文件中指定运算表达式来完成更灵活的显示,从而提高用户在进行编辑时的便利性。另外,将对第六列的编辑指定为不允许,以使得不能单独对平均值本身进行编辑。因此,在映射定义中,能够指定可编辑或不能编辑,以避免用户可能的错误操作。
图4(a)和4(b)表示定义文件的例子,以将图2所示的XML文档映射为图3所示的表。该定义文件通过被定义用于和定义文件一起使用的脚本语言来描述。在图4(a)和4(b)所示的例子中,“生徒の追加”和“生徒の削除”被定义为命令,并分别涉及将节点“生徒”插入源树中的操作以及将节点“生徒”从源树中删除的操作。模板描述了诸如“名前”和“国語”的标题显示于表的第一行中,而节点“生徒”的内容显示于第二行及其随后的行中。在显示节点“生徒”内容的模板中,包含“text-of”的项表示允许进行编辑,而包含“value-of”的项表示不允许进行编辑。在这些显示了节点“生徒”内容的行中,在第六列中描述了运算表达式“(src:国語+src:数学+scr:理科+scr:社会)div 4”。这意味着显示学生成绩的平均值。
图5示出了将图2所示的由成绩管理词汇描述的XML文档利用图3所示的对应关系映射为HTML以使其显示在显示屏上时,显示屏的一个例子。在表90各行中从左至右显示的是各学生的姓名,以及日语成绩、数学成绩、自然科学成绩、社会科学成绩及其平均值。用户能够在该屏幕上对XML文档进行编辑。例如,当第二行第三列中的值变为“70”时,源树中与该节点相对应的元素值(亦即学生“B”的数学成绩)变为“70”。此时,为了使目的树与源树一致,目的树的相应部分因此而改变,从而使得HTML单元50能够根据改变的目的树来对显示进行更新。因此,学生“B”的数学成绩变为“70”,而平均值相应地变为“55”。
在图5所示的屏幕上,例如“生徒の追加”和“生徒の削除”的命令被显示为菜单,如图4(a)、(b)所示的定义文件中所定义的那样。当用户从这些命令中选择一个命令时,节点“生徒”增加至源树中或从源树中删除。以这种方式,利用根据本前提技术的文档处理装置20,不仅能够对分级结构下端中的组件的元素值进行编辑,而且能够对该分级结构进行编辑。具有上述树型结构的编辑功能能够以命令的形式显现给用户。此外,增加或删除表中的行的命令可例如与增加或删除节点“生徒”的操作相关。嵌入其它词汇中的命令可显现给用户。该表可用作输入模板,以使得对于新学生的成绩数据能够以填空的方式来增加。如上所述,在使用HTML单元50的显示/编辑功能的同时,以成绩管理词汇描述的文档可通过VC功能来编辑。
图6示出了由定义文件生成单元86显现给用户的图形用户界面的例子,以使用户能够生成定义文件。待映射的XML文档在屏幕的左侧区域91显示为树。被映射成的XML文档的屏幕布局显示在屏幕的右侧区域92中。该屏幕布局可通过HTML单元50来编辑,用户在屏幕的右侧区域92中确定并创建用于对文档进行显示的屏幕布局。例如,使用诸如鼠标等的指示设备将屏幕的左侧区域91中显示的XML文档的待映射的节点拖动并放置到屏幕的左侧区域91中的HTML屏幕布局中,以指定映射源处的节点与映射目的处的节点之间的连接。例如,当作为元素“生徒”的子元素的“数学”被放置到HTML屏幕上的表90中第一行与第三列的交叉处时,第三列中的“数学”节点与“TD”节点之间建立连接。各节点均被如此被指定为可编辑或者不可编辑。此外,可在显示屏中嵌入运算表达式。当完成屏幕编辑时,定义文件生成单元86生成定义文件,其描述屏幕布局与节点之间的连接。
已经开发出了能够处理主要词汇(例如XHTML(可扩展超文本标记语言)、MathML(数学标记语言)以及SVG(可缩放矢量图形))的浏览器或编辑器。但是,不可能开发出适于以自创词汇描述的所有文档(例如图2中所示的文档)的浏览器或编辑器。然而,如果如上所述创建了用于映射为其它词汇的定义文件,那么以自创词汇描述的文档就能够使用VC功能来显示和/或编辑,而不需不断开发新的浏览器或编辑器。
图7示出了由定义文件生成单元86生成的屏幕布局的另一例子。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屏幕上产生表90和圆形图92用于显示以成绩管理词汇描述的XML文档。圆形图93以SVG描述。如以下将讨论的那样,根据本前提技术的文档处理装置20能够对在单个XML文档内以多个词汇描述的复合文档进行处理。这就是为什么以HTML描述的表90以及以SVG描述的圆形图93能够显示在同一屏幕上的原因。
图8示出了用于由文档处理装置20处理的XML文档的编辑屏幕的一例。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单个屏幕被分割为多个区域,而待处理的XML文档在各个区域以多种不同显示格式显示。该文档的源在区域94中显示,该文档的树结构在区域95中显示,而图5所示的、以HTML描述的表在区域96中显示。该文档在这些区域中的任意区域均可被编辑,当用户对这些区域中的任意区域的内容进行编辑时,源树将被相应修改,从而负责各屏幕显示的插件更新应反映源树变更的屏幕。具体而言,负责显示对应编辑屏幕的插件的显示单元被预先注册为变化事件的监听器,所述变化事件提供源树中发生了改变的通知。当源树被任意插件或VC单元80修改时,显示编辑屏幕的所有显示单元接收发出的一个或多个变化事件,并从而更新屏幕。此时,如果插件正在通过VC功能进行显示,则VC单元80根据对源树的修改来修改目的树。之后,插件的显示单元通过参考上述经过修改的目的树而对屏幕进行修改。
例如,当通过专用插件来实现源显示和树型视图显示时,源显示插件和树显示插件通过直接参考源树而不是利用目的树来实现它们的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屏幕的任何区域中完成编辑时,源显示插件和树显示插件通过参考修改后的源树来更新屏幕。同样,负责显示区域96的HTML单元50通过参考目的树来更新屏幕,该目的树已根据对源树的修改而做了修改。
源显示和树型视图显示也可通过使用VC功能而实现。也就是说,例如,如果HTML被用于源和树型结构的布局,则XML文档可映射为HTML以通过HTML单元50来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将生成具有源格式、树格式、表格式的三个目的树。如果在屏幕上的三个区域的任意一个中进行编辑,则VC单元80对源树进行修改,并在之后分别对具有源格式、树格式、表格式的三个目的树进行修改。然后,HTML单元50通过参考三个目的树来更新屏幕的三个区域。
以这种方式,在单个屏幕上以多种显示格式显示文档,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例如,用户能够利用表90或类似物来以视觉上易于理解的格式显示和编辑文档,同时通过源显示或树显示来理解文档的分级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单个屏幕被划分为多个显示格式,它们被同时显示。但是,也可在单个屏幕上显示单个显示格式,从而可通过用户指令来切换显示格式。在这种情况下,主控单元22从用户处接收用于切换显示格式的请求,并随后命令对应的插件进行显示切换。
图9示出了由文档处理装置20编辑的XML文档的另一例。在图9所示的XML文档中,XHTML文档被嵌入SVG文档的“foreignObject”标签中,而该XHTML文档包含以MathML描述的公式。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单元24通过参考命名空间而将描绘任务分配或指派给适当的显示系统。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编辑单元24首先使SVG单元60描绘矩形,然后使HTML单元50描绘XHTML文档。此外,编辑单元24使MathML单元(未示出)描绘公式。以这种方式,包含多个词汇的复合文档被适当地显示。图10示出了显示结果。
在对文档进行编辑期间,可向用户显示编辑菜单。该菜单可对应于复合文档的待编辑部分。因此,当用户在显示媒介上移动光标(キャリッジ)时,待显示的菜单可根据光标的位置被切换。也就是说,当光标位于显示SVG文档的区域中时,显现给用户的菜单响应于SVG单元60或响应于由用于映射SVG文档的定义文件所定义的命令。当光标位于显示XHTML文档的区域中时,显现给用户的菜单响应于HTML单元50或响应于由用于映射XHTML文档的定义文件所定义的命令。因此,可根据编辑位置提供适当的用户界面。
如果在复合文档中不存在与词汇相符的适当插件或映射定义,则以该词汇描述的部分可以源或树格式显示。在传统实践中,当要打开在某个文档中嵌有其它文档的复合文档时,如果没有安装能够显示该嵌入文档的应用程序,则它们的内容不能显示。但是,根据本前提技术,由文本数据组成的XML文档可显示为源或树格式,从而能够确定其内容。这是基于文本的XML文档或类似文档的一个特征。
以基于文本的语言来描述的数据的另一个有益方面例如在于,在同一文档中以其它词汇描述的部分的数据可被该复合文档中以某个词汇描述的另一文档所参考。此外,当在该文档中进行搜索时,嵌入图片(例如SVG)中的字符串也可作为被搜索的对象。
在以某个词汇描述的文档中,可使用属于其它词汇的标签。虽然该XML文档通常并不有效,但只要它结构良好(well-formed),就可作为有效的XML文档而被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被插入的属于其它词汇的标签可使用定义文件来进行映射。例如,在XML文档中,可使用诸如“重要”和“最重要”的标签以通过强调的方式来显示这些标签周围的部分,或者可将这些标签按重要性的顺序来排序以进行相应显示。
当用户在图10所示的编辑屏幕上对文档进行编辑时,负责对被编辑的部分进行处理的插件或VC单元80对源树进行修改。能够为源树中的各个节点注册对于变化事件的监听器。通常,与属于各个节点的词汇相符的插件的显示单元或VC单元80被注册为监听器。当源树被修改时,DOM提供器32从被修改的节点向较高层次探索。如果存在注册的监听器,则DOM提供器32向该监听器发出变化事件。例如,参考如图9中所示的文档,如果位于<html>节点下方的节点被修改,那么该变化事件被通报给被注册为<html>节点的监听器的HTML单元50。在同一时刻,该变化事件被通报给被注册为位于<html>节点上方的<svg>节点中的监听器的SVG单元60。此时,HTML单元50通过参考被修改的源树而更新显示。由于属于SVG单元60本身的词汇的节点并未被修改,因此SVG单元60可忽视该变化事件。
根据编辑的内容,由HTML单元50对显示进行的修改可改变总体布局。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各插件的各个显示区域的布局将由管理屏幕布局的组件(例如,负责显示最高节点的插件)来更新。例如,当由HTML单元50显示的区域较之以前变大时,HTML单元50首先描绘HTML单元50本身所负责的区域,然后确定显示区域的大小。然后,显示区域的大小被通报给管理屏幕布局的组件,以请求对布局进行更新。负责屏幕布局的组件一收到该通知便为各个插件重新布置显示区域。因此,被编辑的部分的显示被适当更新,且总体屏幕布局被更新。
用以实现具有该先决条件技术的文档处理装置20的功能结构将在下面详细描述。以下的说明中,在描述类名等的情况下,使用原来的英文字母。
A.概述
互联网的出现导致由用户处理和管理的文档的数目近乎成指数函数地增长。形成互联网核心的万维网联合会(World Wide Web)包括由这些文档数据构成的大规模数据中心库。除了文档,Web还提供用于这些文档的信息检索系统。这些文档通常用标记语言描述,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标记语言是HTML(Hype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这种文档还包括指向可能位于该Web其它部分中的其它文档的链接。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是另一种更高级、更常用的标记语言。用于访问和查看该Web文档的简单浏览器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例如Java(注册商标))来开发。
以标记语言描述的文档通常在浏览器和其它应用程序中表述为树型数据结构的格式。这种结构与文档的语法分析树相对应。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用于表述和操作文档的基于树的数据结构模型。文档对象模型提供了用于表述文档的标准对象集合,包括HTML和XML文档等。DOM包括两个基本组件,即,如何将表述文档中组件的对象进行组合的标准模型,以及用于访问和操作这些对象的标准接口。
应用程序开发者能够支持DOM作为其自身的特定数据结构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另一方面,创建文档的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使用标准DOM接口而不是使用其自身API的特定接口。因此,由于这种能够提供标准的能力,DOM能有效地增加各种环境中、尤其是Web上的文档的相互利用。已经定义了DOM的几种变化,由不同的编程环境和应用程序来使用。
DOM树是基于相应的DOM的内容对文档的分级表述。DOM树包括“根”以及从根产生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在某些情况下,根表述整个文档。中间节点可表述元素,诸如表及表中的行和列。DOM树的“叶子”通常表述数据,例如不可进一步分解的文本项目或图像。DOM树中的各个节点可与属性相关联,属性描述了由节点表述的元素的参数,例如字体、大小、颜色、缩进等。
虽然HTML是一种创建文档的常用语言,但它是格式和版式语言。HTML不是一种数据描述语言。表述HTML文档的DOM树的节点包括与HTML格式标签相对应的预先定义的元素。由于HTML通常不提供任何数据描述,也不提供任何对数据的标签/标注,因此,常常难以对HTML文档中的数据进行查询。
网络设计者的目标是使得Web文档能够被软件应用程序查询或处理。独立显示的分级组织的语言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查询和处理。诸如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的标记语言能够提供这些特征。
与HTML相反,众所周知,XML的优点是使得文档设计者能够使用可自由定义的“标签”来对数据元素进行标注。上述数据元素可进行分级组织。另外,XML文档可包含文档类型定义(DTD),它是对文档中所使用的“语法”(标签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使用CSS(Cascading Style Sheet:层叠样式表)或XSL(XML Style Language:XML样式语言),以定义结构化的XML文档的显示方法。与DOM、HTML、XML、CSS、XSL有关的其它信息以及相关语言特征也可从Web获取(例如, http://www.w3.org/TR/)。
Xpath提供了用于对XML文档的部分进行寻址的公共的语法和语义。Xpath的功能的一个示例是对与XML文档相对应的DOM树进行遍历。它提供了用于操作与XML文档的各种表述相关联的字符串、数字和布尔字符的基本工具。Xpath对XML文档的摘要、逻辑结构(例如,DOM树)、而不是其表面语法(例如,描述哪个行或哪个字符位于序列中的语法)进行操作。使用Xpath,能够在分级结构中(例如,在XML文档的DOM树中)进行定位。除了用于寻址的用途之外,Xpath还被设计用来测试DOM树中的节点是否与某个模式相匹配。其它涉及Xpath的细节可在 http://www.w3.org/TR/中找到。
利用XML公知的有益效果和特征,需要一种有效的文档处理系统,其能够对标记语言(例如,XML)描述的文档进行处理,并能够提供一种用于创建和修改这些文档的友好的用户界面。
此处说明的系统构成中的一些将使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s,模型-视图-控制器)来说明,MVC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范例。MVC范例提供了一种将应用程序(或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的接口)分解为三部分(即,模型、视图和控制器)的方法。最初开发MVC是为了将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任务映射到GUI环境中。
输入->处理->输出
控制器->模型->视图
根据所述MVC范例,用户输入、外界建模、以及对用户的视觉反馈利用模型(M)、视窗(V)以及控制器(C)对象被分离和处理。控制器可操作以解释输入(例如用户的鼠标和键盘输入),并将这些用户动作映射为发送至模型和/或视窗的命令,以实现适当的改变。模型可操作以管理一个或多个数据元素、响应对其状态的询问、并响应改变状态的指令。视窗可操作以管理显示的矩形区域,并负责通过图形和文本的组合将数据显现给用户。
B.文档处理系统的总体构成
文档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将在本文中参照图11-29进行讨论。
图11(a)示出了能够作为具有本文随后描述的类型的文档处理系统的基础的要素的传统装置的例子。装置10包括具有CPU形式或微处理器11等形式的处理器,处理器11通过通信路径13耦合至存储器12。存储器12可为任何当前或将来能获得的ROM和/或RAM存储形式。通信路径13通常实现为总线。用户输入装置14(例如鼠标、键盘、语音识别系统或类似设备)的I/O接口16以及显示设备15(或其它用户接口)也耦合至总线用于与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通信。如本领域所公知的那样,诸如打印机、通信调制解调器等的其它设备可耦合至该装置。该装置可为独立设备或者具有将多个终端以及一个或多个服务器耦合在一起的联网形式,或者以本领域公知的多种设置方式的其中之一。本发明并不受这些组件的结构、它们的集中式或分布式体系结构或者多种组件的通信方式的限制。
另外,应该注意到,本系统和此处讨论的实施例包括几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组件和子组件。应该注意到,这些组件和子组件可仅使用硬件、仅使用软件以及使用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以提供上述的多种功能。另外,硬件、软件及其组合可使用通用计算装置或使用专用硬件或使用通用计算装置和专用硬件的组合来实现。因此,组件或子组件的结构包括运行特定软件的通用/专用计算装置,以提供该组件或子组件的功能。
图11(b)示出了一种示例性文档处理系统的总体方框图。文档在上述文档处理系统中被创建和编辑。这些文档能够以具有标记语言的特征的任何语言来表述(例如XML)。同样,为方便起见,已经创建了用于特定组件和子组件的术语和名称。但是,这些不应被视作对本文公开的一般教导范围造成了限制。
所述文档处理系统可被视为具有两个基本组件。第一个组件是“执行环境”101,它是文档处理系统运行的环境。例如,执行环境提供了协助系统以及用户对文档进行处理和管理的基本效用和功能。第二个组件是“应用程序组件”102,它由在执行环境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构成。这些应用程序包括文档本身及其各种表述。
1.执行环境
执行环境101的关键组件是程序调用器(ProgramInvoker:程序启动单元)103。程序调用器103是被访问以启动文档处理系统的基本程序。例如,当用户登录并启动文档处理系统时,程序调用器103被执行。能够例如读取并处理作为插件增加至文档处理系统的功能、启动并运行应用程序、以及读取与文档相关的属性。程序调用器103的功能并不限于此。当用户希望发起计划在执行环境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时,程序调用器103找到、发起然后执行该应用程序。
程序调用器103联接至几个组件,例如插件子系统104、命令子系统105以及资源(Resource)模块109。随后将对这些组件进行更详细描述。
a)插件子系统
插件子系统104是向文档处理系统增加功能的一种高度灵活和有效的设备。插件子系统104也能够被用来修改和去除文档处理系统中存在的功能。此外,可使用插件子系统增加或修改多种功能。例如,如之前所提以及随后将详细描述的那样,插件子系统可用于增加功能“Editlet”,其可操作以有助于在屏幕上呈现文档。插件Editlet也有助于对增加至系统的词汇进行编辑。
插件子系统104包括服务代理(ServiceBroker:服务中介单元)1041。服务代理1041管理增加至文档处理系统的插件,从而代理已增加至文档处理系统的服务。
代表期望功能的单个功能以“服务(Service)”1042的形式被增加至系统。服务1042的可用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Application)服务、区工厂(ZoneFactory:区生成单元)服务、编辑器(Editlet:编辑单元)服务、命令工厂(CommandFactory:命令生成单元)服务、连接Xpath(ConnectionXPath:Xpath管理单元)服务、CSS计算(CSSComputation:CSS计算单元)服务等。这些服务及其与系统其余部分的关系将随后详细描述,以更好地理解文档处理系统。
插件和服务之间的关系是,插件是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提供器(ServiceProvider:服务提供单元)的单元,各个服务提供器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或多个类别的服务。例如,使用具有适当软件应用程序的单个插件,能将一个或多个服务增加至系统,从而向系统增加相应的功能。
b)命令子系统
命令子系统105被用来执行与文档的处理相关的命令形式的指令。用户可通过执行一系列指令而执行对文档的操作。例如,通过发出命令形式的指令,用户在文档处理系统中处理XML文档,并编辑与该XML文档相对应的XML DOM树。这些命令可利用键盘敲打、鼠标点击或其它有效的用户接口动作而输入。有时,能够通过命令来执行一个以上的指令。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指令被封装成单个命令并连续执行。例如,用户可能希望将错误词语替换为正确词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指令可用以在文档中找寻错误词语。第二指令可用以删除该错误词语。第三指令可用以输入正确词语。这三个指令可被封装成单个命令。
在某些示例中,命令可具有相关功能,例如,下面将要详细讨论的“撤消”功能。这些功能可随后分配给用来创建对象的基类。
命令子系统105的一个组件是命令调用器(CommandInvoker:命令启动单元)1051,命令调用器1051可操作为选择性地提供并执行命令。虽然图11(b)中仅示出了一个命令调用器,但也可使用一个以上的命令调用器并同时执行一个以上的命令。命令调用器1051维护执行命令所需的功能和类。在操作中,要执行的命令(Command)1052被置于队列(Queue)1053中。命令调用器创建连续执行的命令线程。如果在命令调用器中没有正在执行的命令,则由命令调用器1051执行待执行的命令1052。如果命令调用器正在执行命令,则新的命令被置于命令队列1053的末尾。不过,对于各命令调用器1051而言,一次仅执行一个命令。如果指定的命令执行失败,则命令调用器1051执行例外处理。
可由命令调用器1051执行的命令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可撤消命令(UndoableCommand)1054、异步命令(AsynchronousCommand)1055以及词汇连接命令(VCCommand)1056。可撤消命令1054是那些如果用户希望就能够回退其效果的命令。可撤消命令的示例为:剪切、复制、插入文本等。在操作中,当用户突出文档的一部分并向该部分应用剪切命令时,如果需要,通过使用可撤消命令,可使得被剪切的部分“恢复原样(uncut)”。
词汇连接命令1056被载入词汇连接描述符(VocabularyConnection Descriptor:VCD)脚本文件中。词汇连接命令1056是能够由程序员定义的用户指定命令。这些命令可以是更抽象命令的组合,例如,用于增加XML片段、删除XML片段、设置属性等。这些命令特别集中于对文档进行编辑。
异步命令(AsynchronousCommand)1055是用于载入或保存由系统执行的文档的命令,异步命令1055与可撤消命令(UndoableCommand)或VC命令(VCCommand)异步地执行。与可撤消命令不同,异步命令不能取消。
c)资源
资源(Resource)109是向不同的类提供某些功能的对象。例如,串资源、图标和设定键绑定是系统中使用的资源。
2.应用程序组件
应用程序组件102,即文档处理系统的第二个主要特征,在执行环境101中运行。概括而言,应用程序组件102包括实际文档,实际文档包括其在系统内的多个逻辑和物理表述。应用程序组件102还包括用来管理文档系统组件。应用程序组件102进一步包括用户应用程序(UserApplication)106、应用程序核心108、用户界面107以及核心组件(CoreComponent)110。
a)用户应用程序
用户应用程序106连同程序调用器103一起被载入到系统中。用户应用程序106是将文档、文档的多种表述以及与文档进行交互所需的用户界面特征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glue)。例如,用户可能希望创建作为工程(project)一部分的一套文档。载入这些文档,创建用于文档的适当表述,增加作为用户应用程序106一部分的用户界面功能。换言之,用户应用程序106将文档及其表述的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使得用户能够与形成工程一部分的文档进行交互。一旦创建了用户应用程序106,每当用户希望与形成工程一部分的文档进行交互时,用户就能够简单地将用户应用程序106载入到执行环境中。
b)核心组件
核心组件(CoreComponent)110提供了在多个窗格(Pane)之间共享文档的一种方法。如将在随后详细讨论的那样,窗格表述DOM树,并处理屏幕的物理布局。例如,物理屏幕包括在屏幕内的多个窗格用于描述各条信息。实际上,由用户在屏幕上查看的文档可在一个或多个窗格中显示。此外,两个不同的文档可以出现在屏幕上的两个不同窗格中。
屏幕的物理布局还可以具有树型形式,如图11(c)所示。因此,如果组件1083要作为窗格显示在屏幕上,则该窗格可被实现为根窗格(RootPane)1084。作为一种选择,它也可以是子窗格(Subpane)1085。根窗格1084是窗格树根部的窗格,而子窗格1085是除了根窗格1084之外的任何窗格。
核心组件110也提供字体,并充当用于文档的多个功能性操作的源,例如,工具包(toolkit)。由核心组件110执行的任务的一个示例是在多个窗格之间移动鼠标光标。被执行的任务的另一个示例是标记一个窗格中的文档的一部分,并将其复制到包含不同文档的另一窗格上。
c)应用程序核心
如上所述,应用程序组件102由被系统处理和管理的文档组成。应用程序组件102包括对于系统内的文档的多种逻辑和物理表述。应用程序核心108是应用程序组件102的组件。其功能是保存实际文档及其内的所有数据。应用程序核心108包括文档管理器(DocumentManager;文档管理单元)1081和文档1082本身。
文档管理器1081的多个方面将在随后更详细描述。文档管理器1081管理文档1082。文档管理器1081也连接至根窗格(RootPane)1084、子窗格(SubPane)1085、剪贴板(ClipBoard)实用程序1087以及快照(SnapShot)实用程序1088。剪贴板实用程序1087提供了保存用户决定增加至剪贴板的部分文档的一种方法。例如,用户可能希望剪切文档的一部分,并将其保存到新的文档上,用于稍后查看。在这种情况下,剪切的部分被增加至剪贴板。
快照实用程序1088也将在稍后描述,从而当应用程序从一个状态变为另一状态时,能够记住应用程序的当前状态。
d)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102的另一组件是用户界面107,其为用户提供一种与系统进行物理交互的方式。例如,以物理接口1070来实现用户界面时,用户使用用户界面上载、删除、编辑和管理文档。用户界面107包括框架(Frame)1071、菜单栏(MenuBar)1072、状态栏(StatusBar)1073以及URL(URLBar)栏1074。
如通常公知的那样,框架1071可被视为显示(例如物理屏幕)的活动区域。菜单栏1072是包括为用户提供选项的菜单的屏幕区域。状态栏1073是显示应用程序的执行状态的屏幕区域。URL栏1074提供了输入用于在互联网上定位的URL地址的区域。
3.文档管理器和相关的数据结构
图12示出了文档管理器1081的进一步细节。图12包括被用来在文档处理系统内表述文档的数据结构和组件。为了更好的理解,在这部分描述的组件通过利用模型-视图-控制器(MVC)表述范例来进行描述。
文档管理器1081包括文档容器(DocumentContainter)203,文档容器203保存并容纳文档处理系统中的所有文档。联接至文档管理器1081的工具包201为文档管理器1081的使用提供了各种工具。例如,“DOM服务(DomService)”是由工具包201提供的能够提供创建、维护和管理与文档相对应的DOM所需的所有功能的工具。作为工具包201提供的另一工具的“IO管理器(IOManager)”分别管理向系统的输入和来自系统的输出。同样地,“流处理器(StreamHandler)”是一种以比特流方式来处理文档上载的工具。这些工具形成了工具包201的组件,不过并未在图中明确示出或指定附图标记。
根据MVC范例表述,模型(M)包括文档的DOM树模型202。如上所述,所有文档均在文档处理系统中被表述为DOM树。文档也形成文档容器203的一部分。
1.DOM模型和区
表述文档的DOM树是具有节点(Node)2021的树。作为DOM树的子集的区(Zone)209包括该DOM树内部的一个或多个节点所关联的区。例如,仅文档的一部分可在屏幕上显现。文档可见的这一部分可使用“区”209来表述。利用被称作“区工厂(ZoneFactory:区生成单元)”205的插件来创建、操作和处理区。虽然区表述DOM的一部分,但它也可使用一个以上的“命名空间”。如本领域中公知的那样,命名空间是名称的汇集或集合,这些名称在该命名空间中是唯一的。换言之,一个命名空间中不能够出现两个相同的名称。
2.“方面”(Facet)及其与区的关系
“方面”2022是MVC范例的模型(M)部分内的另一组件。它被用来编辑区中的节点。“方面”2022使用不会影响区本身的内容的执行过程来组织对于DOM的访问。如以下将说明的那样,这些过程执行与节点相关的有意义且有用的操作。
各个节点2021具有相应的2022。通过利用“方面”来执行操作而不是直接对DOM中的节点进行操作,DOM的完整性得以确保。否则,如果直接对节点执行操作,那么几个插件可能同时对DOM进行改变,从而造成不一致性。
由W3C构建的DOM标准定义了用于对节点进行操作的标准接口。实际上,对每个词汇或每个节点提供了特定操作,并且这些操作优选地提供为API。文档处理系统提供了这种作为“方面”的节点特定API,并将“方面”联接至各个节点。这符合DOM标准,同时增加了有用的API。通过在已应用的标准DOM之上增加特定的API而不是为每个词汇实现特定的DOM,可集中处理多种词汇,并正确地处理其中具有多个词汇任意组合的混合的文档。
“词汇”是属于命名空间的标签(例如XML标签)的集合。如上所述,命名空间具有唯一的名称集(在该特定情况下为标签集)。词汇表现为表述XML文档的DOM树的子树。这种子树包括区。在特定实施例中,标签集的边界由区来限定。区209是利用被称作“区工厂服务”205的服务而创建的。如上所述,区209是对表述文档的DOM树的仅仅一部分的内部表述。为了提供对该文档的上述部分的访问,需要逻辑表述。这种逻辑表述通知计算机关于文档如何在屏幕上进行逻辑显示。如上所述,“画布(Canvas)”(例如画布210)是一种可操作为提供与区相对应的逻辑布局的服务。
另一方面,窗格(例如窗格211)是与由画布210提供的逻辑布局相对应的物理屏幕布局。实际上,用户仅能看见以字符和图片形式呈现在显示屏上的文档。因此,文档必须通过用于在屏幕上描绘字符和图片的处理来呈现在屏幕上。根据由窗格211提供的物理布局,文档由画布210呈现在屏幕上。
与区209相对应的画布210是利用“Editlet服务”206来创建的。文档的DOM是利用Editlet服务206和画布210来编辑的。为了维护原始文档的完整性,Editlet服务206和画布服务210使用与区209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相对应的“方面”2022。这些服务并不直接操作区和DOM中的节点。“方面”是利用命令207来操作的。
用户通常通过例如移动屏幕上的光标和/或键入命令而与屏幕进行交互。提供屏幕的逻辑布局的画布2010接收这些光标操作。然后,画布2010使得对“方面”采取相应的动作。给定这一关系,光标子系统204即作为用于文档管理器1081的MVC范例的控制器(C)。画布2010也具有处理事件的任务。例如,画布2010处理诸如鼠标点击、焦点移动和类似的用户发起的动作等事件。
3.区、“方面”、画布和窗格之间的关系概述
文档管理和处理系统内的文档可从至少四个角度来观察,即:1)用来保存文档管理系统中的文档的内容和结构的数据结构;2)不会影响文档完整性就能编辑文档内容的手段;3)文档在屏幕上的逻辑布局;以及4)文档在屏幕上的物理布局。区、“方面”、画布和窗格分别表述与上述四个方面相对应的文档处理系统的组件。
4.撤消子系统
如上所述,人们希望对文档的任何改变(例如,编辑)应该是可撤消的。例如,用户可执行编辑操作,然后决定撤消该改变。参照图12,撤消子系统212是文档管理器的可撤消组件。撤消管理器(UndoManager)2121保存可能被用户撤消的、对文档执行的所有操作。
例如,用户可执行命令来将文档中的词语替换成另一个词语。之后,该用户可改变主意并决定保留原来的词语。撤消子系统212利用可撤消编辑(UndoableEdit)2122来支持上述操作。撤消管理器2121保存上述可撤消编辑2122的操作。
5.光标子系统
如上所述,MVC的控制器部分可包括光标子系统204。该光标子系统204接收用户输入。这些输入通常具有命令和/或编辑操作的性质。因此,光标子系统204可被视作是与文档管理器1081相关的MVC范例的控制器(C)部分。
6.视图
如上所述,画布210表述要显现在屏幕上的文档的逻辑布局。对于XHTML文档的特定实施例而言,画布210可包括盒树(box tree)208,盒树208是文档在屏幕上如何被查看的逻辑表述。上述盒树208可包含在与文档管理器1081有关的MVC范例的视图(V)部分中。
D.词汇连接
文档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提供这样一种环境,能够将XML文档映射成另外的表述,并且在对映射后的表述进行编辑时,保持其与映射前XML文档的一致性。
标记语言文档(例如XML文档)基于通过文档类型定义限定的词汇创建。词汇则是一组标签集,并可以任意定义,这就使得词汇的数量可能是无限的。但是,为多个可能的词汇中的每一个都提供专用的单独处理和管理环境是不切实际的。词汇连接是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方法。
例如,文档可以利用两种或更多标记语言来表述。这些文档例如可以是XHTML(可扩展超文本标记语言)、SVG(可缩放矢量图形)、MatbML(数学标记语言)或其他的标记语言。换句话说,标记语言可以视为和XML中的词汇和标签集相同。
词汇可以使用词汇插件来处理。在文档处理系统中,以插件不可用的词汇所描述的文档可以通过将该文档映射为插件可用的另一词汇来显示。因此,以未准备有插件的词汇描述的文档仍然是可以正确显示的。
词汇连接包括获取定义文件、在(所得到的定义文件的基础上在两个不同的词汇之间进行映射的能力。用某种词汇描述的文档能够映射为另外的词汇。因此,词汇连接能够通过与文档已被映射成的词汇相对应的显示和编辑插件来显示或编辑文档。
应该认识到,各个文档在文档处理系统中被描述为通常具有多个节点的DOM树。“定义文件”为各个节点描述了该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连接。规定了是否可以对各个节点的元素值和属性值进行编辑。还描述了使用节点的元素值和属性值的运算表达式。
利用映射特征,通过参考定义文件创建目的DOM树。因此,源DOM树和目的DOM树之间的关系被建立并维护。词汇连接监控源DOM树和目的DOM树之间的对应。在从用户接收到编辑指令后,词汇连接修改源DOM树中的相关节点。如上所述,发出表示已经修改了源DOM树的“变化事件”,并且相应地修改目的DOM树。
通过使用词汇连接,仅对于少量用户熟知的相对次要的词汇可以被转换为其他主要的词汇。因此,即便是对于那些仅有少量用户使用的次要词汇,也可以准确地显示文档,并提供理想的编辑环境。
因此,作为文档管理系统一部分的词汇连接子系统提供了能够对文档进行多种表述的功能。
图13显示了词汇连接(VC:Vocabulary Connection)子系统300。VC子系统300提供了一种维护同一文档的两种可替换表述之间的一致性的方法。例如,两种表述可以是同一文档以两种不同词汇实现的可替换表述。如上所述,其中一种可以是源DOM树,而另一种是目的DOM树。
1.词汇连接子系统
利用被称为“词汇连接(VocabularyConnection)”301的插件在文档处理系统中实现词汇连接子系统300的功能。将被表述的文档的各词汇305都需要相应的插件。例如,如果文档的一部分以HTML表述,而其他部分以SVG表述,则需要相应的HTML词汇插件和SVG词汇插件。
词汇连接插件301为区209或窗格211创建与适当词汇305的文档相对应的适当的词汇连接画布310。使用词汇连接301,利用转换规则,对源DOM树的区209的改变被转换到另一DOM树306的相应区。转换规则以词汇连接描述符(Vocabulary Connection Descriptor:VCD)的形式给出。对于与源和目的DOM之间的这种转换相对应的各个VCD文件,创建相应的词汇连接管理器(VocabularyConnectionManager)302。
2.连接器
连接器(Connector)304连接源DOM树中的源节点和目的DOM树中的目的节点。连接器304可操作以观察源DOM树中的源节点,和与该源节点相对应的、对源文档的修改(变化)。接着,连接器304修改相应的目的DOM树中的节点。只有连接器304是能够修改目的DOM树的对象。例如,如果用户仅能够对源文档和相应的源DOM树进行修改,则连接器304对目的DOM树进行相应的修改。
连接器304被逻辑地链接在一起以形成树结构。连接器304形成的树被称为“连接器树(ConnectorTree)”。连接器304通过一种服务而创建,该服务被称为“连接器工厂(ConnectorFactory:连接器生成单元)”303服务。连接器工厂303从源文档创建连接器304,并将连接器304以连接器树的形式链接起来。词汇连接管理器302维护连接器工厂303。
如上所述,词汇是命名空间中的标签集。如图所示,通过词汇连接301为文档创建词汇305。这通过分析文档文件以及为源DOM和目的DOM之间的转换创建适当的词汇连接管理器302来实现。此外,在创建连接器的连接器工厂303、创建区209的区工厂(ZoneFactory)205和创建与区中的节点相对应的画布的Editlet服务206之间建立适当的关联。当用户从系统中除去或删除文档时,对应的词汇连接管理器302被删除。
词汇305接着创建词汇连接画布310。此外,连接器304和目的DOM树306被相应地创建。
应该理解,源DOM和画布分别对应于模型(M)和视图(V)。然而,仅当目标词汇能够在屏幕上呈现时,这种呈现才有意义。这种显示通过词汇插件来实现。词汇插件提供用于主要的词汇,例如XHTML、SVG和MathML。词汇插件与目标词汇关联地使用。它们提供了一种使用词汇连接描述符在词汇之间进行映射的方式。
仅在目标词汇可被映射并具有预定的屏幕呈现方式时,这种映射才有意义。这种呈现方式为工业标准,例如由诸如W3C组织定义的XHTML。
在需要词汇连接时,使用词汇连接画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够为源直接创建视图,因此,不创建源画布。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连接器树来创建词汇连接画布。这种词汇连接画布仅仅处理事件转换,而并不会有助于将文档呈现在屏幕上。
3.目的区、窗格以及画布
如上所述,词汇连接子系统的目的在于创建并同时维护对同一文档的两种表述。第二表述还可以是先前被引入作为目的DOM树的DOM树形式。为了浏览第二种表述的文档,需要目的区(DestinationZone)、画布和窗格。
在创建词汇连接画布后,创建相应的目的窗格(DestinationPane)307,如图13所示。此外,相关的目的画布(DestinationCanvas)308和相应的盒树309被创建。同样,词汇连接画布310还与源文档的窗格211和区209关联。
目的画布308提供了文档的第二种表述方式的逻辑布局。具体地,目的画布308提供了用户界面功能,例如光标和选择,用于以目的表述的方式呈现文档。在目的画布308中发生的事件被提供到连接器。目的画布308向连接器304通知鼠标事件、键盘事件、拖动和放置事件、以及通知文档的目的(或第二种)表述的词汇的特有事件。
4.词汇连接命令子系统
图13中的词汇连接(VC)子系统300的一部分是词汇连接(VC)命令子系统313。词汇连接命令子系统313创建词汇连接命令315,词汇连接命令315用来执行与词汇连接子系统300相关的指令。可通过内建的命令模板(CommandTemplate)318来创建词汇连接命令,和/或可通过在脚本系统314中使用脚本语言从无到有地创建命令而创建词汇连接命令。
命令模板的例子包括“If”命令模板、“When”命令模板、“插入(Insert)”命令模板等。这些模板被用来创建词汇连接命令。
5.Xpath子系统
Xpath子系统316是文档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件,因为它能够有助于实现词汇连接。连接器304通常包括xpath信息。如上所述,词汇连接的任务是将源DOM树中的变化反映到目的DOM树中。xpath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来确定源DOM树中需要被观察以确定改变/修改的子集的xpath表达式。
6.源DOM树、目的DOM树和连接器树的概述
源DOM树是对转换为另一种词汇之前以一种词汇表述的文档进行表述的DOM树或区。在源DOM树中的节点被称为源节点。
另一方面,目的DOM树则表示用于在利用映射进行转换之后以另一种词汇表述的同一文档的DOM树或区,该映射已在前面结合词汇连接描述。目的DOM树中的节点被称为目的节点。
连接器树(ConnectorTree)是基于连接器的分级表述,用来表述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连接器观察源节点和对源文档进行的修改。连接器随后修改目的DOM树。事实上,只有连接器是能够修改目的DOM树的唯一对象。
E.文档处理系统中的事件流
为了能够使用,程序必须对来自用户的命令进行响应。事件是一种描述和执行用户对程序实施的动作的方法。许多高级语言例如JAVA(注册商标)依靠描述用户动作的事件。在现有技术中,程序不得不主动收集用于理解用户动作和通过自身执行用户动作的信息。这可能意味着,例如,在对程序初始化后,程序进入重复地查看用户是否对屏幕、键盘和鼠标等执行了任何动作、并接着采取适当动作的循环。然而,这种处理可能难以操控。此外,这种处理在等候用户做某些事情时,还需要执行循环的程序,从而消耗了CPU周期。
许多语言通过包含不同的范例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的一个范例构成了所有现代的视窗系统的基础:事件驱动程序。在这种范例中,所有的用户动作属于被称为“事件”的事务的抽象集合。事件足够详细地描述了特殊的用户动作。在感兴趣的事件发生时,这种系统通知程序,而不是程序主动地收集用户生成的事件。以这种方式处理用户交互的程序被称为“事件驱动”。
这通常使用事件(Event)类来进行处理,其中事件类捕获了所有用户生成事件的基础特性。
文档处理系统定义和使用其自身的事件以及处理这些事件的方式。几种类型的事件被使用。例如,鼠标事件是来自用户的鼠标动作的事件。与鼠标有关的用户动作由画布210传递到鼠标事件。因此,画布可以被认为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最前沿。如果需要,最前沿的画布将把其与事件有关的内容传递到其下级。
另一方面,按键事件从画布210产生。按键事件具有瞬时的焦点,即,按键事件涉及任意瞬时的活动。进入到画布210的按键事件接着被传递到其上级。键盘输入通过能够处理字符串插入的不同事件而被处理。在使用键盘插入字符时,将触发处理字符串插入的事件。其他的“事件”包括例如拖动事件、放置事件和其他能够以与鼠标事件相似的方式处理的事件。
1.在词汇连接之外处理事件
使用事件线程对事件进行传递。在接收到事件后,画布210改变其状态。如果需要,画布210将命令1052记入到命令队列(CommandQueue)1053。
2.在词汇连接之内处理事件
通过使用词汇连接插件301,作为目的画布(DestinationCanvas)一例的XHTMLCanvas 1106接收现有的事件,例如鼠标事件、键盘事件、拖动和放置事件、以及词汇的特有事件。这些事件接着被通知到连接器304。更具体地说,词汇连接插件301内的事件流经过源窗格1103、词汇连接画布VCCanvas 1104、目的窗格(DestinationPane)1105、作为目的画布一例的DestinationCanvas 1106、目的DOM树和连接器树,如图21(b)所示。
F.程序调用器(ProgramInvoker)及其与其他组件之间的关系。
在图14(a)中更加详细地显示了程序调用器103及其与其他组件之间的关系。程序调用器103是在执行环境中被执行以启动文档处理系统的基本程序。用户应用程序(UserApplication)106、服务代理(ServiceBroker)1041、命令调用器(CommandInvoker)1051和资源(Resource)109都被联接到程序调用器103,如图11(b)所示。如前所述,应用程序102是在执行环境中运行的组件。同样,服务代理1041管理向系统增加各种功能的插件。另一方面,命令调用器1051维护用来执行命令的类和函数,从而执行用户提供的指令。
1.插件和服务
下面将参照图14(b)详细描述服务代理1041。如上所述,服务代理1041管理向系统增加各种功能的插件(及相关服务)。服务(Service)1042在最底层,在该层中可以将特征增加到文档处理系统,或改变该系统中的特征。“服务”由两部分构成:服务种类401和服务提供器402(ServiceProvider)。如图14(c)所示,单个的服务种类(ServiceCategory)401可具有多个相关的服务提供器402,这些多个服务提供器402中的每一个都可操作以执行所有或部分的特定服务种类。另一方面,服务种类401则定义了服务的类型。
服务可分为三种类型:1)向系统提供特定特征的特征服务;2)应用程序服务,其是由文档处理系统运行的应用程序;以及3)提供在整个文档处理系统中需要的特征的环境服务。
图14(d)中示出了服务的例子。根据应用程序服务的种类,系统实用程序是相应服务提供器的示例。同样,Editlet 206是一个种类,HTMLEditlet和SVGEditlet是相应的服务提供器。区工厂205是服务的另一种,并具有相应的服务提供器(未示出)。
之前描述的向文档处理系统增加功能的插件可以看作是由几个服务提供器402和与其相关的类构成的单元,如图14(c)和14(d)所示。各个插件都应该具有在声明文件中写入的从属性和服务种类401。
2.程序调用器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关系
图14(e)详细显示了程序调用器103和用户应用程序106之间的关系。所需的文档、数据等从存储器中载入。所有需要的插件载入到服务代理1041。服务代理1041管理并维护所有的插件。可物理地将插件增加到系统,或者可从存储器中载入其功能。在载入插件的内容后,服务代理1041定义相应的插件。相应的用户应用程序106被创建,接着被载入到执行环境101并联接到程序调用器103。
G.应用程序服务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图15(a)进一步示出了载入程序调用器103中的应用程序服务的结构。作为命令子系统105组件的命令调用器1051调用或执行程序调用器103内的命令1052。命令1052则是用来在文档处理系统中处理文档(例如,XML文档)和编辑相应的XMLDOM树的指令。命令调用器1051维护执行命令1052所需的功能和类。
服务调用器1041也在程序调用器103中执行。用户应用程序106连接到用户界面107和核心组件(CoreComponent)110。核心组件110提供了一种在所有的窗格之间共享文档的方式。核心组件110还提供字体并作为用于窗格的工具包。
图15(b)显示了框架(Frame)1071、菜单栏(MenuBar)1072和状态栏(StatusBar)1073之间的关系。
H.应用程序核心
图16(a)进一步解释了应用程序核心110,其保存所有文档以及作为文档一部分并属于文档的数据。核心组件(CoreComponent)110联接到管理文档1082的文档管理器(DocumentManager)1081。文档管理器1081是存储到与文档处理系统关联的存储器中的所有文档1082的所有者。
为了便于在屏幕上容易地显示文档,文档管理器1081还连接到根窗格1084。剪贴板(ClipBoard)1087、快照(SnapShot)1088、拖放工具(Drag&Drop)601,以及覆盖(Overlay)602的功能也被联接到核心组件110。
快照1088用来将应用程序状态复原。在用户调用快照功能1088时,应用程序的当前状态被检测并存储。其后,在应用程序改变为另一状态时,所存储的状态的内容被保存下来。在图16(b)中示出了快照1088。在操作中,当应用程序从一个URL移动到另一个时,快照1088会记住先前的状态,从而能够无缝地执行回退和前进操作。
I.在文档管理器中文档的构成
图17(a)更加详细地描述了文档管理器1081以及如何在文档管理器中构成并保存文档。如图11(b)所示,文档管理器1081管理文档1082。在图17(a)显示的实施例中,多个文档中的一个为根文档(RootDocument)701,其他的文档为子文档(SubDocument)702。文档管理器1081连接到根文档701,根文档701则连接到所有的子文档702。
如图12和17(a)所示,文档管理器1081耦合到文档容器(DocumentContainer)203,文档容器203是管理所有文档1082的对象。形成工具包(例如,XML工具包)201的一部分的工具(包括DOM服务703和IO管理器(IOManager)704)也提供给文档管理器1081。再参照图17(a),DOM服务703基于由文档管理器1081管理的文档来创建DOM树。各个文档705,不管是根文档701还是子文档702都容纳在相应的文档容器203中。
图17(b)显示了一组文档A-E是如何以分级结构排列的实施例。文档A为根文档。文档B-D是文档A的子文档。文档E则是文档D的子文档。图17(b)的左侧还显示了如何将文档的同一分级结构显示在屏幕上的实施例。作为根文档的文档A显示为基础框架。文档A的子文档B-D显示为在基础框架A内的子框架。文档D的子文档E在屏幕上显示为子框架D的子框架。
再参照图17(a),为各个文档容器203创建撤消管理器( UndoManager)706和撤消封装器(UndoWrapper)707。撤消管理器706和撤消封装器707用来执行可撤消的命令。使用该特征,可以撤消使用编辑操作对文档所作的改变。子文档中的改变也会涉及到根文档。撤消操作考虑到了影响分级结构内其他文档的改变,并确保了在分级结构链中的所有文档之间所维护的一致性,例如,如图17(b)所示。
撤消封装器707将与容器203中的子文档相关的撤消对象进行封装,并将它们和与根文档相关的撤消对象耦合。撤消封装器707使得可撤消编辑接收器(UndoableEditAcceptor:可撤消编辑接受单元)709能够收集撤消对象。
撤消管理器706和撤消封装器707连接到可撤消编辑接收器709和可撤消编辑源(UndoableEditSource)70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文档705可以是可撤消编辑源708,并因此可以是可撤消编辑对象的源。
J.撤消命令和撤消框架
图18(a)和(b)进一步详细地显示了撤消框架和撤消命令。如图18(a)所示,撤消命令(UndoCommand)801、重做命令(RedoCommand)802和可撤消编辑命令(UndoableEditCommand)803是能够排列在命令调用器1051中的命令(如图11(b)所示)并且被相应地执行。可撤消编辑命令803还进一步联接到可撤消编辑源708和可撤消编辑接收器709。例如,可撤消编辑命令是“foo”编辑命令804和“bar”编辑命令805。
图18(b)显示了可撤消编辑命令的执行。首先,假设用户使用编辑命令来编辑文档705。在第一步骤S1,可撤消编辑接收器709被联接到可撤消编辑源708,可撤消编辑源708为文档705的DOM树。在第二步骤S2,基于由用户发出的命令,使用DOM的API对文档705进行编辑。在第三步骤S3,向变化事件监听器通知已经发生了改变。即,在该步骤,监控DOM树中所有改变的监听器检测编辑操作。在第四步骤S4,将可撤消的编辑存储为撤消管理器706的对象。在第五步骤S5,可撤消编辑接收器709与可撤消编辑源708分开,可撤消编辑源708可以是文档705本身。
K.向系统载入文档时需要的步骤
上述几个子部分描述了系统的各个组件和子组件。下面将描述在使用这些组件时用到的方法。图19(a)显示了如何将文档载入到文档处理系统中的总体图。参照图24-28详细地描述各个步骤的特定的例子。
简言之,文档处理系统从由在文档中包含的数据构成的二进制数据流创建DOM树。为文档中的感兴趣的并位于“区”中的一部分创建顶节点(ApexNode),接着确定相应的“窗格”。所确定的窗格从顶节点和物理屏幕表面创建“区”和“画布”。“区”为各个节点创建“方面”,并为它们提供所需信息。画布创建用于呈现DOM树的节点的数据结构。
具体地,文档从存储器901载入。接着,创建文档的DOM树902。创建保存文档的相应文档容器903。接着将文档容器903联接到文档管理器904。DOM树包括根节点,并且可选地包括多个次级节点。
典型地,这种文档包括文本和图形。因此,DOM树例如能够具有XHTML子树以及SVG子树。XHTML子树具有XHTML顶节点905。同样,SVG子树具有SVG顶节点906。
在步骤1,将顶节点906联接到窗格907(窗格907是屏幕的逻辑布局)。在步骤2,窗格907向应用程序核心(即窗格所有者(PaneOwner)908)请求用于顶节点906的区工厂。在步骤3,窗格所有者908返回区工厂以及作为用于顶节点906的画布工厂的Editlet。
在步骤4,窗格907创建区909,区909联接至窗格。在步骤5,区909为各个节点创建“方面”,并联接到相应的节点。在步骤6,窗格907创建画布910。画布910与窗格907联接。在画布910中包括各种命令。在步骤7中,画布910则构建用于将文档呈现在屏幕上的数据结构。在XHTML的情况下,这包括盒树结构。
1.区的MVC
图19(b)使用MVC范例显示了区的结构概要。在这种情况下,模型(M)包括区工厂创建的区和“方面”,这是因为它们是与文档相关的输入。用于将文档呈现在屏幕上的画布和数据结构是为用户显示在屏幕上的输出,因此,视图(V)对应于画布和数据结构。控制(C)包括画布中所包含的命令,这是由于这些命令对文档及其关系执行控制操作。
L.文档的表述
下面将使用图20来描述复合文档及其各种表述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文档包括文本和图片。文本使用XHTML表述,而图片用SVG表述。图20详细显示了用于文档组件的MVC表述以及相应对象的关系。对于该示例性的表述,文档1001联接到保存文档1001的文档容器1002。文档用DOM树1003表述。DOM树1003包括顶节点1004。
顶节点用阴影圆圈表示。非顶节点用非阴影圆圈表示。用来编辑节点的“方面”用三角形表示,并被联接到相应的节点。由于文档具有文本和图片,所以用于该文档的DOM树包括XHTML部分和SVG部分。顶节点1004是XHTML子树的最顶部的节点。该顶节点被联接到XHTML窗格1005,XHTML窗格1005是文档XHTML部分的物理表述的最顶部窗格。该顶节点1004还联接到XHTML区1006,其中XHTML区1006是文档DOM树的一部分。
与节点1004相对应的“方面”1041还联接到XHTML区1006。XHTML区1006则联接到XHTML窗格1005。XHTML的Editlet创建XHTML画布1007,XHTML画布1007是文档的逻辑表述。XHTML画布1007联接到XHTML窗格1005。XHTML画布1007为文档1001的XHTML组件创建盒树1009。维护和呈现文档的XHTML部分所需的各种命令1008也被增加到XHTML画布1007。
同样,该文档的SVG子树的顶节点1010被联接到SVG区1011,SVG区1011是文档1001的DOM树的、用于表述文档的SVG组件的部分。顶节点1010被联接到SVG窗格1013,SVG窗格1013是文档的SVG部分的物理表述的最顶部窗格。表述文档的SVG部分的逻辑表述的SVG画布1012通过SVGEditlet创建,并被联接到SVG窗格(SVGPane)1013。用于将文档的SVG部分呈现在屏幕上的数据结构和命令1014被联接到SVG画布(SVGCanvas)1012。例如,这种数据结构可包括圆圈、线、矩形等,如图所示。
下面将使用先前描述的MVC范例,参照图21(a)进一步讨论参照图20描述的、用于对该示例性文档进行表述的部件。图21(a)提供了文档1001的XHTM组件的MV关系的简化图。图中的模型是用于文档1001的XHTML组件的XHTML(XHTMLZone)区1101。包括在XHTML区树中的是几个节点及其相应的“方面”。相应的XHTML区和窗格是MVC范例的模型(M)部分的一部分。MVC范例的视图(V)部分是用于文档1001的HTML组件的相应的XHTML画布1102和盒树。通过画布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命令,文档的XHTML部分被呈现在屏幕上。例如键盘和鼠标输入的事件以如图所示的相反方向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源窗格(SourcePane)具有附加功能,以起到DOM保持器的作用。图21(b)提供了在图21(a)中示出的用于文档1001的组件的词汇连接。作为源DOM保持器的源窗格1103包含了用于文档的源DOM树。连接器树(ConnectorTree)1004通过连接器工厂(ConnectorFactory)创建,连接器树1004又创建作为目的DOM树保持器的目的窗格(DestinationPane)1105。目的窗格1105接着以盒树的形式被布置为XHTML目的画布(XHTMLDestinationCanvas)1106。
M.插件子系统、词汇连接和连接器之间的关系
图22(a)-(c)分别显示了与插件子系统、词汇连接和连接器相关的附加细节。插件子系统被用来向文档处理系统增加功能,或与之交换功能。插件子系统包括服务代理(ServiceBroker)1041。联接到服务代理1041的区工厂服务(ZoneFactoryService)1201负责创建用于文档的部分的区。Editlet服务(EditletService)1202还被联接到服务代理1041。Editlet服务(EditletService)1202创建与区中的节点相对应的画布。
区工厂的例子是分别创建XHTML区和SVG区的XHTML区工厂1211和SVG区工厂(SVGZoneFactory)1212。如上参照示例性文档所述,文档的文本组件可通过创建XHTML区来表述,而图片则可使用SVG区来表述。Editlet服务(EditletService)的示例包括XHTMLEditlet 1221和SVGEditlet 1222。
图22(b)进一步详细显示了词汇连接,如上所述,词汇连接是文档处理系统的重要特征,其能够使两种不同方式的文档的表述和显示保持一致。能够维护连接器工厂303的词汇连接管理器(VCManager)302是词汇连接子系统的一部分。连接器工厂303为文档创建连接器304。如上所述,连接器观察源DOM中的节点,并修改目的DOM中的节点,以维护两种表述之间的一致性。
模板(Template)317表述用于一些节点的转换规则。事实上,词汇连接描述符(VCD)文件是表示一些规则的一系列模板,这些规则用于将满足某种路径或规则的元素或元素集合转换为其他的元素。模板317和命令模板(CommandTemplate)318都联接到词汇连接管理器302。词汇连接管理器302是管理VCD文件中的所有部分的对象。为一个VCD文件创建一个词汇连接管理器对象。
图22(c)表示了连接器的附加细节。连接器工厂303从源文档中创建连接器。连接器工厂303联接于词汇、模板和元素模板,并分别创建词汇连接器(VocabularyConnector)、模板连接器(TemplateConnector)和元素连接器(ElementConnector)。
词汇连接管理器302维护连接器工厂303。为了创建词汇,读取相应的VCD文件。接着创建连接器工厂303。该连接器工厂303与负责创建区的区工厂205和负责创建画布的Editlet服务206相关联。
接着,用于目标词汇的Editlet服务创建词汇连接画布。词汇连接画布为源DOM树或区中的顶节点创建连接器。接着,根据需要递归地创建子连接器。通过VCD文件中的一组模板创建连接器树。
模板是用于将标记语言的元素转换为其他元素的规则集合。例如,各个模板与源DOM树或区相匹配。在正确匹配时,创建顶点连接器。例如,模板“A/*/D”监测所有从节点A开始、在节点D结束的树分支,而不考虑节点A和节点D之间的节点。同样,“//B”对应于所有来自根节点的“B”节点。
N.VCD文件相关的连接器树的示例
下面将解释与特定文档相关的处理。名为MySampleXML的文档被载入文档处理系统。图23显示了使用词汇连接管理器的VCD脚本和用于MySampleXML的连接器工厂树的实施例。在图中显示了脚本文件内的词汇部分、模板部分以及它们在词汇连接管理器中的相应组件。在标签“vcd:vocabulary”下提供了属性match=″sample:root″、label=″MySampleXML″以及call-template=″sampleTemplate″。
与该实施例相对应,在MySampleXML的词汇连接管理器中,词汇包括顶点元素“sample:root”。相应的UI标注为“MySampleXML”。在模板部分,标签为vcd:template,名称为“sample template”。
O.将文件载入系统的详细例子
图24-28显示了载入文档MySampleXML的详细描述。在步骤1,如图24(a)所示,文档从存储器1405中载入。DOM服务创建DOM树和文档管理器1406以及对应的文档容器1401。文档容器1401联接到文档管理器1406。文档包括用于XHTML和MySampleXML的子树。XHTML顶节点1403是用于XHTML的最顶部的节点,并具有标签xhtml:html。另一方面,顶节点1404对应于MySampleXML的最顶部的节点,并具有标签sample:root。
在步骤2,如图24(b)所示,根窗格(RootPane)为文档创建XTML区、“方面”和画布。创建与顶节点1403相应的窗格(Pane)1407、XHTML区(XHTMLZone)1408、XHTML画布(XHTMLCanvas)1409和盒树(BoxTree)1410。
在步骤3,如图24(c)所示,XHTML区找到外来的标签“sample:root”,并从XHTML画布的区创建子窗格。
图25显示了步骤4,在步骤4中,子窗格1501获取能够处理“sample:root”标签并创建适当的区的相应的区工厂。这种区工厂将在能够实现区工厂的词汇中。区工厂包括MySampleXML中的词汇部分(VocabularySection)的内容。
图26显示了步骤5,在步骤5中,与MySampleXML对应的词汇创建缺省的区(DefaultZone)1601。相应的Editlet被创建并被提供给子窗格1501,以创建相应的画布。Editlet创建词汇连接画布,称为模板部分(TemplateSection)还包括连接器工厂树(ConnectorFactoryTree)。连接器工厂树创建所有的连接器,创建的连接器形成连接器树。
图27显示了步骤6,各个连接器创建目的DOM对象。一些连接器包括xpath信息。xpath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xpath表达式,xpath表达式用来确定需要被监测是否发生了改变/修改的源DOM树的子集。
在图28所示步骤7中,词汇从源DOM的窗格形成目的DOM树的目的窗格(DestinationPane)。这基于源窗格(SourcePane)来完成。接着,将目的树的顶节点(ApexNode)联接到目的窗格以及相应的区。接着为目的窗格设置其自身的Editlet,Editlet则创建目的画布(DestinationCanvas),并构建数据结构和命令,从而以目的格式呈现文档。
图29(a)显示了发生于某节点的事件流,该节点不具有相应的源节点并仅依赖于目的树。在第一步骤,画布所获取的事件(例如鼠标事件和键盘事件)通过目的树,并被传输到元素模板连接器(ElementTemplateConnector)。元素模板连接器不具有相应的源节点,因此被传送的事件并不是对源节点的编辑操作。如果所传送的事件与命令模板(CommandTemplate)中描述的命令相匹配,则执行相应的动作。否则,元素模板连接器忽略所传送的事件。
图29(b)显示了发生于某目的树的节点的事件流,该目的树的节点通过文本连接器(TextOfConnector)与源节点相关联。文本连接器从由源DOM树的XPath规定的节点获取文本节点,并将该文本节点映射为目的DOM树的节点。画布所获取的事件(例如鼠标事件和键盘事件)通过目的树,并被传送到文本连接器。文本连接器将所传送的事件映射为相应源节点的编辑命令,并将这些命令设置在队列(Queue)1053中。编辑命令是通过“方面”执行的DOM的一组API调用。当执行设置在队列中的命令时,编辑源节点。在编辑源节点时,发出变化事件,并且将对源节点的修改通知到注册为监听器的文本连接器。文本连接器重新建立目的树,从而在相应的目的节点中反映出对源节点的修改。如果包含文本连接器的模板包括控制声明,例如“for each”和“for loop”,则连接器工厂重新评估控制声明。在重建文本连接器后,重建目的树。
(第一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保存文档的操作历史从而能够追溯到任意时刻的操作状态、或重现操作经过的技术。
图30示出了与实施方式有关的文档处理装置3000的结构。文档处理装置3000除了具有前提技术中说明的文档处理装置20的结构之外,还增加了撤消管理单元3120以及撤消堆栈3140。文档处理装置20中的编辑命令是对从文档生成的DOM树的操作集合。因而,如果对每个DOM操作都准备逆操作,则可以容易地实现编辑命令的逆操作。当HTML单元150等功能模块发出可撤消的命令时,撤消管理单元3120将正操作和逆操作成对地压入撤消堆栈3140中。以命令为单位,如果使压入撤消堆栈3140中的逆操作与时间轴逆方向地进行,则实现撤消,如果使正操作沿时间轴方向进行,则实现重做。由此,HTML单元150等功能模块能够将撤消的管理完全交给撤消管理单元3120。在重新开发插件的情况下,只要以DOM操作为单位制作编辑命令即可,没有必要单独开发撤消命令。
在保存并关闭文档时,撤消管理单元3120将压入撤消堆栈3140中的操作历史保存在文件等中。即,对文档执行的操作被全部保存。因而撤消管理单元3120通过执行到任意时刻的撤消操作,可以追溯到该时刻从而恢复操作状态。另外,撤消管理单元3120通过在追溯到任意时刻后重复执行重做操作,能够重现从该时刻之后的操作经过。
用户在文档编辑中执行撤消返回到某时刻的文档状态,从该时刻开始进行与以前不同的操作的情况下,以再编辑开始的时刻为起点,在操作历史上产生分支。在现有的一般应用程序中,在由撤消返回到某时刻从而重新开始操作的情况下,到此为止的操作历史被废弃,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撤消管理单元3120将包括执行撤消的操作在内的全部操作以时间序列保存。由此,操作历史的分支也可以重现。例如可以容易地实现返回到开始前次再编辑的时刻的文档、或返回到进行再编辑前的文档。
图31(a)示出了操作历史分支的情况,图31(b)示出了将分支的操作历史表示为树状的情况。在图31(a)中,从制作新文档的状态(0)开始操作,至操作进行到状态(1)后,执行撤消返回到状态(2)。之后从状态(2)重开操作,至操作进行到状态(3)后,再次执行撤消返回到状态(2)。之后在如图31(a)所示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撤消堆栈3140中按时间序列保存从状态(0)至状态(8)的操作。
当用户要求提示操作历史时,撤消管理单元3120读出保存在撤消堆栈3140或者文件中的操作历史,如图31(b)所示地显示为树状。在图31(b)中,以连接操作开始时刻(0)和当前状态(8)的路径为干而显示了分支。在该撤消树中,也可以强调显示分支时刻、或保存文档的时刻等重要状态。例如,这些状态也可以由图标显示,也可以简易显示该时刻中编辑的部分的周边等。也可以在撤消堆栈3140中记录好执行操作的日期时间,在撤消树上的重要时刻添加标记日期时间。
当用户通过鼠标等指定撤消树上的一点时,撤消管理单元3120也可以执行撤消返回到该时刻的状态,从而重现该状态。也可以使其当用户在撤消树上单击鼠标时,显示该时刻的状态,而当双击时,确定到该时刻为止的撤消。
撤消管理单元3120以分支的时刻为开始点,也可以并行再生分支的多个操作路径并提示给用户。例如,当接受来自(2)状态的再生指示时,也可以并行再生从(2)至(1)的操作(第一次)、从(2)至(3)的操作(第二次)、以及从(2)至(4)的操作(第三次)。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出了如下技术:当保存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操作历史时,留下重要的状态,将中途的不太重要的操作路径压缩。
例如,当输入文章时,设为用户按下10次删除键来删除10个文字。此时,如果记录删除10个文字的前后状态,则量非常大,并且中途的逐个删除文字的经过不太重要。由此,当保存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分支撤消树时,也可以记录分支的开始时刻(节)状态、和分支的末端(叶)状态,而删除枝部分的状态转移。由此,能够确保操作历史的重要度,并且减少数据量。即使是处于枝部分的中途操作状态,例如进行保存文档的操作时刻等重要时刻中的状态,也希望不删除而进行保存。另外,即使是处于节或叶的状态,在判断为不重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删除。用于判断留下哪些状态和删除哪些状态的条件也可以预先设定或者用户自己设定。例如,也可以确定条件为必须留下进行打印或保存时刻的状态。撤消管理单元3120根据该条件压缩压入撤消堆栈3140中的操作历史,并保存在文件中。由此通过将细粒度的状态整理为更粗粒度的状态,当给用户提示操作历史时,能够提供容易理解且高效的UI。
当保存文档时,撤消管理单元3120也可以压缩保存撤消堆栈3140的操作历史,即使是文档编辑中,当撤消堆栈3140的剩余量少于规定阈值时,也可以压缩操作历史。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操作历史表示在时间轴上的UI。
当操作历史被压入撤消堆栈3140时,撤消管理单元3120相应地记录操作日期时间。当从用户指示显示操作历史时,读出保存在撤消堆栈3140或者文件中的操作历史并显示在时间轴上。时间轴可以直线表示,也可以曲线表示,由具有某种连续性的显示表示即可。可以显示时间轴的全体,也可以详细显示时间轴的一部分并设置向没有显示的轴移动的单元。例如也可以提供如将时间轴以卷形物来表示,在卷取卷形物的同时移动时间轴上的UI。作为时间轴上的移动单元,也可以设置滑块并通过将滑块左右或者上下滑动来使其移动,也可以通过由鼠标拖放来使其移动,也可以通过在轴上显示成为节目的点并点击该点来使其移动,也可以显示成转盘等并使其旋转来移动,也可以接受从方向键、转盘、棒杆、以及鼠标的移动等用于输入表示方向的信息的输入单元的输入来使其移动。
撤消管理单元3120可以将保存着的全部操作显示在时间轴上,也可以抽出一部分操作显示。例如,也可以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只显示重要状态。也可以能够容易识别状态地以图标或图形等来表示状态,在其附近显示该状态的日期时间、文档版本号、此时的操作内容、此时编辑的字符串等。撤消管理单元3120在时间轴长度上,可以反映实际的操作日期时间,也可以反映各个操作所需的时间,还可以反映编辑的数据容量、字符数、DOM的变更量等。
图32示出了文档处理装置3000显示的屏幕4000的例子。屏幕4000的下方通过撤消管理单元3120显示有撤消UI屏幕4020。撤消UI屏幕4020中显示有时间轴4040,时间轴4040上显示操作历史。时间轴4040上显示有滑块4060,当用户使用鼠标左右移动滑块4060时,与之相随,如重放动画那样地将操作经过显示在屏幕4000中。在图32的例子中,时间轴上反映有操作日期时间,因此没有显示分支。即通过撤消,包括复原状态的操作在内按时间序列排为一列。在其他例子中,例如图31(b)所示,撤消管理单元3120也可以将时间轴表示为树状。
撤消管理单元3120也可以接受操作历史的检索要求,并将检索结果表示在时间轴上。例如当用户想知道打印的日期时间、或者想返回到打印的时间点时,撤消管理单元3120从操作历史中检索打印操作,并将检索结果表示在时间轴上。由此,能够提供容易理解且便利性高的UI。另外,能够提供例如通过显示文档的保存历史而能够容易进行文档版本管理的UI。
在上述的例子中,说明了将文档处理装置3000中的操作历史表示在时间轴上的UI,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技术还能够应用于一般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将根据来自用户的指示等进行的操作内容与进行操作的日期时间对应地保存,当用户有要求时,将保存的操作历史表示在时间轴上。管理操作历史的应用程序,例如可以是编辑文档的文档处理器等,也可以是成为多个应用程序平台的OS等。在后者的情况下,可以是OS将多个应用程序的操作历史保存在每个应用程序中,将多个应用程序的操作历史并列表示在多个撤消UI屏幕上,也可以在表示某个应用程序的操作历史的撤消UI屏幕上附加其他应用程序的操作历史。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出了利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技术,提供按意愿做出决定的支持环境等的技术。
根据XML的信息结构化技术,能够应用在各种场景中,因此能够将用于解决各种问题的状态转移还原到XML的状态转移。通过保存这种状态转移,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说明的技术提示用户,提供用户能够容易地考察过去的状态转移、或向过去状态返回的环境,从而能够支持按照意愿做出决定。
例如假想用户在个人计算机的网上销售站点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决定规格最适合自己目的的商品的场景。用户尝试错误的各种商品组合,最终决定并订购适合的组合。撤消管理单元3120将该尝试错误过程记录在撤消堆栈3140中,如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适当删除不重要的状态转移,留下重要的状态。即剪掉枝,留下节和叶。例如,对于无法同时满足的候选的商品组合,分别留下分叉后的枝端的叶,如第一或者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提示给用户,则用户可以通盘考虑候选的商品组合,决定最终组合。撤消管理单元3120也可以接受用户对重要状态的指定。例如当用户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想保存候选的商品组合时,也可以从用户接受保存要点的指示来保存。
在用户已保存的状态中,通过附加评价等而做成列表,能够更易于被理解地提示给用户,能够有效支持按意愿做出决定。并且,能够将保存的某状态作为下次做决定的开始点使用。另外,从网上销售站点的运营者的角度看,通过统计处理多个用户保存的状态,可以推断出潜在的产品规格,应用于市场销售等。进而,使用该结果,可以作为典型的规格的例子提示给用户等,发挥推荐引擎的功能。
图33是用于说明上述例子的图。图33的上部示出了用户经过的状态转移的路线。图33的左下方示出了对重要状态(节)添加注解来制表的情况。通过这种提示,能够支持用户做决定。图33的右下示出了以用户经过的状态转移为基础,判断推荐引擎被推荐的状态而提示用户的情况。这样,综合多个用户的状态转移,可以将状态的例子提示给其他用户。
在其他方面,本实施方式的技术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处理数据的应用程序、和万维网浏览器等。在文本编辑器和图像制作应用程序等处理数据的应用程序中,准备用户将当前状态作为节保存的命令,能够在以后提供用户可以回顾操作历史的UI。另外,当通过万维网浏览器经过超链接等浏览万维网页时,将页的移动路径保存为树状,通过添加缩略图等提示给用户,在再次阅览以前阅览过的站点时,能够提供便利的UI。
下面将就实施方式1至4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34是图30所示的撤消管理单元的详细功能框图。
文档处理装置3000中的撤消管理单元3120或撤消堆栈3140接受来自用户的编辑操作,管理关于文档文件的数据处理历史。
撤消管理单元3120包括数据处理单元3020、用户接口处理单元3040以及历史处理单元3060。
用户接口处理单元3040全面负责与用户接口有关的处理。数据处理单元3020起到用于文档处理装置20、用户接口处理单元3040以及历史处理单元3060相互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单元3020对文档处理装置20指示数据处理内容,文档处理装置20执行实际处理。例如,当用户输入了字符时,数据处理单元3020将字符的输入通知给文档处理装置20。文档处理装置20按照该通知执行所述的各种处理。另外,处理结果通过数据处理单元3020通知给用户接口处理单元3040。历史处理单元3060管理基于从用户接口处理单元3040接受的各种操作所做的数据处理的历史信息。历史信息记录在撤消堆栈3140。
用户接口处理单元3040包括显示单元3042和输入单元3044。
显示单元3042将数据处理的结果显示在屏幕画面上。输入单元3044检测用户通过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设备的输入。
历史处理单元3060包括对象生成单元3064、状态数据获取单元3062以及压缩单元3068。
对象生成单元3064生成处理对象,其表示根据来自用户的输入应该执行的数据处理内容。处理对象不仅包括表示数据处理的内容,还包括用于执行将该数据从处理执行后的状态复原到原来的状态的逆数据处理的信息。另外,处理对象包括表示已执行数据处理的日期时间的日期时间信息。处理对象可以生成用于表示数据处理内容而定义的类、或者继承该类的子类的实例。处理对象也可以是记载了数据处理内容的数据表单。关于处理对象将结合后面的图35进一步进行说明。
状态数据获取单元3062获取表示作为数据处理的结果出现的操作状态的状态数据。处理对象或状态数据作为历史信息保存在撤消堆栈3140中。压缩单元3068压缩应该保存在撤消堆栈3140中的处理对象和状态数据中所需的数据量。关于具体的压缩方法将结合图36等进行详述。
图35是用于说明对文档文件的历史信息的管理的模式图。
每当用户执行文字的输入或删除等编辑操作,文档编辑的状态(State)即发生变化。在此,示出了状态在S1至S7的7种状态间变化的情况。该图所示的S1至S7各状态如下。此外,开始状态的情况也可以表现为S0
S1:表示输入了1个字符“E”的状态。
S2:表示输入了2个字符“Ex”的状态。
S3:表示输入了3个字符“Ext”的状态。
S4:表示输入了4个字符“Exta”的状态。
S5:表示输入了5个字符“Extan”的状态。
S6:表示输入了4个字符“Exte”的状态。
S7:表示输入了5个字符“Exten”的状态。
当处于S0的开始状态时,用户输入字符“E”。当用户输入了字符“E”时,状态数据获取单元3062获取关于S1的状态数据。在输入该字符“E”后,从S0到S1的状态转移的时间点表示为T1。该图所示的T1至T11按时间顺序表现了伴随用户编辑操作的状态转移经过。该图所示的T1至T11的各时间点中的状况如下。此外,开始时间点也可以表现为T0。
T1:在开始状态S0中输入了“E”,状态转移到S1。生成S1
T2:在S1中输入了“x”,状态转移到S2。生成S2
T3:在S2中输入了“t”,状态转移到S3。生成S3
T4:在S3中删除了“t”,状态转移到S2
T5:在S2中输入了“t”,状态转移到S3
T6:在S3中输入了“a”,状态转移到S4。生成S4
T7:在S4中输入了“n”,状态转移到S5。生成S5
T8:在S5中删除了“n”,状态转移到S4
T9:在S4中删除了“a”,状态转移到S3
T10:在S3中输入了“e”,状态转移到S6。生成S6
T11:在S6中输入了“n”,状态转移到S7。生成S7
每当状态转移执行时,状态数据获取单元3062获取表示从S1至S7所示的各状态内容的状态数据。撤消堆栈3140保存这种状态数据。
在此,从Tn转移到Tn+1的正操作表现为Cn(n是0以上的整数)。另外,从Tn+1逆行到Tn的逆操作表现为-Cn
对象生成单元3064对应这些从C1到C11的各个操作生成处理对象,记录在撤消堆栈3140中。下面为了使表述简单,将关于Cn的处理对象称为“第n处理对象”。
例如,在关于该图中C2的处理对象、即第二处理对象中,作为数据处理内容包含以下内容。
1.移动光标到字符“E”后。
2.输入字符“x”。
即,包括表示成为操作对象的位置的信息、和表示操作种类以及对象数据的信息。在此成为操作对象的位置是“字符“E”后”,操作种类是“字符输入”,成为输入对象的数据是“x”。成为操作对象的位置也可以由文档文件中的行号或列号等表示。另外,该处理对象还包括执行C2时的日期时间信息。
此外,关于-C2的数据处理内容如下。
1.移动光标到文字“x”后。
2.删除光标前的文字。
第二处理对象也可以包括关于-C2的数据。
在T3中,撤消堆栈3140中存储有第一至第三处理对象。在此,当用户指示撤消操作时,用户接口处理单元3040向历史处理单元3060指示执行撤消操作。历史处理单元3060从撤消堆栈3140读出关于C3的处理对象。对象生成单元3064生成关于与-C3相当的C4的第四处理对象。第四处理对象可以说是第三处理对象中的正好与逆数据处理对应的处理对象。
对象生成单元3064生成的处理对象即使是关于撤消操作的处理对象,也追加到撤消堆栈3140中。因此,在T4的时间点中,第一~第四处理对象将按其生成顺序保存在撤消堆栈3140中。
此外,在T3中,当用户指示删除文字“t”而不是撤消操作时,对象生成单元3064也生成关于C4的处理对象。此时,对象生成单元3064在判定为第三处理对象的逆操作的基础上,也可以生成第四处理对象。或者作为删除“t”时的数据处理也可以不参照第三处理对象而生成第四处理对象。
每当执行用户的编辑操作时,撤消管理单元3120在撤消堆栈3140中增加处理对象。通过参照压入到撤消堆栈3140的处理对象,用户能够重现任意时间点、即任意Tn的操作状态。例如在Tn中,如果执行-Cn-1,则变化到Tn-1中的状态,因此能够重现过去的操作状态。另外在Tn-1中,如果执行Cn-1,再次变化到Tn中的状态,因此还能够进行重做操作。
对象生成单元3064除了文字的输入或删除之外,也可以接受对嵌入文档文件的图形对象等组件的操作、激活窗口的变更和菜单的选择等各种操作,生成处理对象。
在图35所示的状态转移中,从开始状态S0到S5和S7的两种“叶”的状态。换句话说,S1~S4以及S6可以说是到达S5及S7的其中之一的某个状态的中途状态。但是,S3是应该成为S5或者S7的分支点的状态。
以下,将如S3那样的成为向多个状态分支点的状态称为“节”或者“分叉状态”。换句话说,分叉状态是能够变化到三个以上已有状态的状态。在该图中,从S3能够变化到S2、S4以及S6的三个状态。另外,如S5或S7那样的只能够变化到一个已有状态的状态,称为“叶”或者“端点状态”。在该图中,从S5只能够变化到S4,从S7只能够变化到S6。另外,如S1或S2、S4、S6那样的只能够变化到两个已有状态的状态,称为“枝状态”。
当伴随编辑操作生成了新的端点状态时,还有已有的端点状态被变更到枝状态处理的情况。
图36是图35所示的按时间序列排列状态转移的图。
文档编辑过程中的状态转移可以作为伴随各编辑操作的时间上的状态转移来把握。如该图所示可知,当按时间序列排列Cn时,通过从C1到C11的11次操作,状态转移发生在从S1到S11的7种状态之间。在此,C4的操作是撤消操作。即C4=-C3。同样地,C8=-C7,C9=-C6。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节减保存处理对象所需的数据量,压缩单元3068也可以将C3和C4的处理对象成对地从撤消堆栈3140中删除。对于C7和C8、C6和C10也相同。由此,压缩单元3068也可以通过将某数据处理和该数据处理的逆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从撤消堆栈3140中成对地删除,以减少数据量。
参照图35或图36,最新状态是S7。即S5为不是最新状态的端点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压缩单元3068也可将从分叉状态到达不是最新状态的端点状态的过程中生成的处理对象作为节减处理的对象。此时,在图35中,关于C6、C7、C8以及C9的处理对象成为节减对象。
关于S4的状态数据,也可以包括用于确定关于C6、C7、C8以及C9的处理对象的信息。此时,压缩单元3068对到达不是最新状态的端点状态的过程的枝状态的S4,通过参照状态数据能够将关于C6、C7、C8以及C9的处理对象确定为节减对象。
图37是用于说明在图35或图36中删除枝状态的S4的情况中的操作历史管理的模式图。
当将关于C6、C7、C8以及C9的处理对象设为节减对象时,即当作为枝状态的S4成为删除对象时,通过撤消管理单元3120将旧S5作为新S4来重新分配表示状态的编号。此时,对于如旧S6或旧S7那样的在旧S4以后生成的状态也一样。因而撤消管理单元3120如该图所示,对表示时间点的Tn或表示操作的Cn也进行整理。
在该图中,T1到T9的各时间点中的状况如下地进行整理。
T1:在开始状态中输入了“E”,状态转移到S1。生成S1
T2:在S1中输入了“x”,状态转移到S2。生成S2
T3:在S2中输入了“t”,状态转移到S3。生成S3
T4:在S3中删除了“t”,状态转移到S2
T5:在S2中输入了“t”,状态转移到S3
T6:在S3中输入了“an”,状态转移到S4。生成S4
T7:在S4中删除了“an”,状态转移到S3
T8:在S3中输入了“e”,状态转移到S5。生成S5
T9:在S5中输入了“n”,状态转移到S6。生成S6
此时,C6与输入字符串“an”的操作对应。另外C7=-C6。由此节减了保存处理对象所需的数据量。
如已说明的那样,C3和C4是成对地处理。因此,在T3、T4、T5中,不新生成状态,而是从S3经由S2再次回到S3。在这种情况下,压缩单元3068也可以删除关于C3和C4的处理对象。此时,从T1和到T7的各时间点中的信息如下地进行整理。
T1:在开始状态中输入了“E”,状态转移到S1。生成S1
T2:在S1中输入了“x”,状态转移到S2。生成S2
T3:在S2中输入了“t”,状态转移到S3。生成S3
T4:在S3中输入了“an”,状态转移到S4。生成S4
T5:在S4中删除了“an”,状态转移到S3
T6:在S3中输入了“e”,状态转移到S5。生成S5
T7:在S5中输入了“n”,状态转移到S6。生成S6
由此,也可以节减撤消堆栈3140的数据量。
撤消管理单元3120也可以将由用户明确指示的、或者没有明确指示的处理对象设为删除对象。
当连续输入了多个字符时,也可以将通过各字符的输入生成的处理对象设为删除对象。另外,当连续删除了多个文字时,也可以将在该删除过程中生成的处理对象设为删除对象。例如,当连续输入了10个字符“extensible”时,也可以将在输入了第2个字符x到第9个字符1的时间点中生成的8个处理对象设为节减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将处理对象节减为如下:
1.关于当输入最初字符“e”时的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
2.关于当输入字符串“xtensibl”时的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
3.关于当输入最后字符“e”时的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
另外,当该10个字符通过删除键等删除时,也可以集约到删除最后的“e”时的处理对象、删除字符串“xtensibl”时的处理对象、以及删除最初的“e”时的处理对象。
另外对于输入如句号点或特殊记号等与通常字符不同的字符时所生成的处理对象,也可以不设为删除对象。
图38是用于参照处理对象编辑文档的屏幕图。
显示单元3042在文档编辑时显示屏幕3200。屏幕3200被分割为编辑区域3220和状态显示区域3260两个区域。编辑区域3220是用于文档编辑的区域。光标3240示出了输入位置。状态显示区域3260将关于编辑文档的状态转移用如图35或图37所示的方式表示。在该图中以黑圆表示的状态中的编辑内容显示在编辑区域3220中。每当用户在编辑区域3220中进行编辑操作时,即生成处理对象,状态发生变化。显示单元3042根据状态转移更新显示在状态显示区域3260的内容。
当用户在状态显示区域3260中点击表示状态的对象时,撤消管理单元3120使与该选择的状态对应的操作状态重现在编辑区域3220中。如图36所示,撤消堆栈3140依次生成并保存各处理对象。从当前状态返回到其指定的状态,数据处理单元3020读出处理对象,通过重复撤消操作,使指定状态重现。
例如,当在图35中选择了S4时,通过执行-C11、-C10、-C9重现S4的状态。各处理对象保存有表示该数据处理的逆数据处理内容的信息,因此历史处理单元3060从撤消堆栈3140读出C11、C10、C10的处理对象,只要数据处理单元3020执行其逆数据处理即可。
即使在编辑操作中撤消管理单元3120也可以适当执行如前所述的节减处理。用户还能够选择在状态显示区域3260中要被删除的状态。或者,还能够将在状态显示区域3260中包括多个状态的枝从历史信息删除。这种指示例如也可以由如“ctrl+d”的预定快捷键执行。
对象生成单元3064按照编辑操作继续生成处理对象,并且不是适当节减它们,而是对象生成单元3064也可以根据需要生成处理对象。例如,即使用户在编辑区域3220中执行编辑操作,对象生成单元3064也不生成处理对象。当用户明确指示处理对象时,对象生成单元3064生成表示从生成以前的处理对象到当前为止的数据处理内容的处理对象。这种处理对象生成指示也可以由预定快捷键执行。
历史处理单元3060也可以根据状态数据管理文档文件的编辑历史。下面的图39是用于对这种情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39是与图33所示的个人计算机的商品选择相关的用户界面的屏幕图。
在此,在提供网上销售站点提供的万维网页中,用户进行输入以选择所喜好商品的组合。由万维网浏览器显示的屏幕3300示出了关于各种商品构成的选择状态。在此,文档处理装置3000的功能作为万维网浏览器的功能的一部分提供。每当用户变更商品组合,状态数据获取单元3062获取其变更后的状态,即获取表示商品构成的状态数据。
当通过用户的选择操作产生状态转移时,显示单元3042更新屏幕3300的显示内容。在此,“4”表示的状态是端点状态。用户能够选择“3”表示的状态作为删除对象。此时,压缩单元3068通过从撤消堆栈3140删除与“3”相应的状态数据,也可以节减撤消堆栈3140中的数据量。由此,除了以处理对象为单位执行节俭处理之外,还能够进行以状态数据为单位执行节俭处理的方法。压缩单元3068也可以检测分支,将从分叉状态到终端状态的过程的枝状态判定为删除对象。
当用户将光标3320结合在表示规定状态的对象时,显示表示关于该状态的注释的注解区域3340。用户对各状态能够将选择了该状态的意图等作为注解区域3340记录。例如,当在屏幕3300中某一状态被双击选择时,显示单元3042也可以显示用于输入注解区域3340的屏幕。用户由该屏幕输入信息。历史处理单元3060作为历史信息的一部分,将注解信息与状态数据对应而记录在撤消堆栈3140中。
通过注解区域3340的显示,用户能够确认对该状态的选择意图。注解区域3340调节用户界面,以使用户在文档处理装置3000中尝试各种状态选择。当光标3320放在表示状态的对象上时,也可以对该状态显示状态数据。
在该图中的R1示出的状态是在撤消堆栈3140中预先定义的状态。R1是结合图33进行说明的推荐组件构成(以下称为“推荐状态”)。显示单元3042当迁移到接近R1的状态时,使这种推荐状态显示在屏幕3300上,这里所说的“接近R1的状态”,是指通过规定次数、例如1次选择操作能够变化到R1的状态。
文档处理装置3000不仅是最终的选择状态,而且还可以将其他端点状态发送到网上销售站点的服务器。网上销售站点的运营者,通过接收与这些端点状态有关的信息,不仅能够获得用户的最终选择形式,还能够获取关于可能进行最终选择的组合的信息。因此,能够实现更细致周到的市场销售。
进一步示出本发明的应用例。
图40是与表示万维网浏览器的页切换相关的状态转移的屏幕图。
当由万维网浏览器使各种站点提供的主页显示时,用户通过作为主页数据的一部分而嵌入的超链接(Hyperlink)跳转到其他主页。万维网浏览器保存有页的切换历史。而且,通过“返回”按钮等用户界面,能够使过去已显示的主页再次显示。
在此,从页A跳转到页B后,返回到页A,从页A跳转到页C。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来自页A的分叉端的页B的选择历史,通常不作为管理的对象。
本发明人得出结论,对万维网浏览器的页选择应用如上所述的状态转移的管理方法是有效的。
屏幕3400示出了网页选择历史。该图所示的P1至P7是用于识别网页的记号。从P1通过超链接跳转到P2。接着,从P2跳转到P3。另一方面,留下从P2还跳转到P4的历史。
当用户将光标3420结合在P3时,该网页的缩小图像显示在缩略区域3440。或者也可以显示网页的标题或运营站点名等。
从P4至P5,以不是超链接的方法过渡。例如与在P4中直接指定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来过渡到P5的情况相当。或者也与从预先登录的书签指定P5的情况相当。
根据这种万维网浏览器的页显示历史管理方法,不根据页面选择过程,能够保存过去的显示历史信息。
对象生成单元3064按照网页选择操作生成处理对象。而且,通过参照了这些处理对象的撤消操作或重做操作,能够使任意时间点中的显示内容重现。
或者也可以参照切换显示对象的网页时获取的状态数据,使任意时间点中的显示内容重现。
由此,对网页的操作也与文档处理相同,能够按处理对象单位或者状态数据单位管理。
此外,撤消管理单元3120也可以记录各页中的用户操作的内容。例如在具有用户能够对站点运营者发送数据的双方向性的页面情况下,也可以记录该操作内容。这种操作内容也可以作为处理对象管理。
图41是用于按时间基准管理状态转移的屏幕图。
屏幕3500被分割为编辑区域3520和时间轴显示区域3540。编辑区域3520是用于文档编辑的区域。光标3240示出了输入位置。时间轴显示区域3540图示了关于编辑文档的时间序列的历史信息。在此,如图36所示那样,根据Tn按时间序列显示操作历史。
在图32中,示出了由滑块条控制的形式。在图41中,代替时间轴4040,显示操作日期时间本身。这里所说明的操作日期时间,也可以是记录在各处理对象中的日期时间信息。当用户从时间轴显示区域3540选择某个操作日期时间时,显示单元3042使与该操作日期时间相当的操作内容显示在编辑区域3520。
当用户在时间轴显示区域3540中选择某个操作日期时间时,为了追溯到该操作日期时间中的操作状态而重复撤消操作。例如,在图36中指示追溯到C5的执行日期时间为止。此时,数据处理单元3020通过执行-C11、-C10、...、-C6,能够使执行C5时的操作状态重现。
根据这种方式,用户能够以时间单位呼出过去的操作历史。当在规定的操作日期时间中表示多个文档文件时,也可以在编辑区域3520中显示多个文档文件。
此外,时间轴显示区域3540中,除了操作日期时间本身之外,也可以显示表示该操作日期时间中的编辑位置的提取图像。
根据以上所示的文档处理装置3000,能够如图39等所示地以状态为基准来管理操作历史。另外,还能够如图41等所示地以时间为基准管理操作历史。另外如上所述,不仅是一般的文档管理,本发明还能够应用在万维网浏览器的显示历史管理。
作为前提技术所示的文档处理装置20将诸如XML之类的结构化的文档文件按节点单位管理。因此,对于处理对象,也能够以对节点的操作为单位进行管理。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该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道,在各构成要素和各处理程序的组合中可以有各种变化例,且这种变化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在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处理XML文档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装置20同样可以处理由其它标记语言,例如SGML、HTML等描述的文档。
产业上的利用可行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对利用标记语言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时的用户的便利性。

Claims (11)

1.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来处理数据;
记录单元,将所述处理单元的操作历史记录在存储单元中;以及
当从用户接受撤消所述操作的指令时,通过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出所述历史并执行所述操作的逆操作,撤消所述操作的单元,其中,
所述记录单元将撤消操作之前的操作历史、和撤消操作之后的操作历史同时继续保存在撤消堆栈中,而不废弃所述操作历史。
2.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处理单元,执行用户指示的数据处理;
处理对象生成单元,生成表示被指示的数据处理内容的处理对象;以及
处理对象保存单元,保存生成的处理对象,
其中,,当所述处理对象生成单元接收到执行用于从数据处理执行后状态返回到执行前状态的逆数据处理的指令时,参照与其已执行的数据处理对应的处理对象,执行所述逆数据处理,
所述处理对象保存单元在执行所述逆数据处理后,还继续保存所述已执行的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
3.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处理单元,执行用户指示的数据处理;
处理对象生成单元,生成表示被指示的数据处理内容的处理对象;以及
处理对象保存单元,保存生成的处理对象,
其中,当所述处理对象生成单元接收到执行用于从数据处理执行后状态返回到执行前状态的逆数据处理的指令时,参照与其已执行的数据处理对应的处理对象,生成表示所述逆数据处理内容的处理对象,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参照对所述逆数据处理生成的处理对象,执行所述逆数据处理,
所述处理对象保存单元在所述逆数据处理被执行后,继续保存所述已执行的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和所述逆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对象保存单元根据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顺序依次保存处理对象,而与其是否已执行对于数据处理的逆数据处理无关。
5.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对象包括表示数据处理内容的信息,并一同表示该数据处理的逆数据处理内容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对象包括表示数据处理执行日期时间的日期时间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所述处理对象生成单元生成所述处理对象,所述处理对象表示的是根据用户对文档文件的编辑操作应该被执行的处理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对象生成单元生成所述处理对象,所述处理对象表示的是依照文档对象模型的数据处理内容,所述文档对象模型是为了提供将文档作为数据进行处理时的存取方法而确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所述处理对象生成单元生成所述处理对象,所述处理对象表示的是用于用户切换应显示的网页的页选择操作内容。
10.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执行用户指示的数据处理的步骤;
生成表示被指示的数据处理内容的处理对象的步骤;
保存生成的处理对象的步骤;以及
当接收到执行用于从数据处理执行后的状态返回到执行前的状态的逆数据处理的指令时,参照与其已执行的数据处理对应的处理对象,执行所述逆数据处理的步骤;
执行所述逆数据处理后,继续保存所述已执行的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
11.数据处理程序,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机中实现以下功能:
执行由用户指示的数据处理的功能;
生成表示被指示的数据处理内容的处理对象的功能;
保存生成的处理对象的功能;以及
当接收到从数据处理执行后的状态返回到执行前的状态的执行逆数据处理的指令时,参照与其已执行的数据处理对应的处理对象,执行所述逆数据处理的功能;
执行所述逆数据处理后,继续保存所述已执行的数据处理的处理对象的功能。
CNA2005800332557A 2004-11-12 2005-11-14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10402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8512/2004 2004-11-12
JP2004328512 2004-11-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0250A true CN101040250A (zh) 2007-09-19

Family

ID=36336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332557A Pending CN101040250A (zh) 2004-11-12 2005-11-14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40588A1 (zh)
EP (1) EP1818836A1 (zh)
JP (1) JP4515461B2 (zh)
CN (1) CN101040250A (zh)
WO (1) WO2006051961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703A (zh) * 2010-09-25 2012-04-18 上海无戒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堆栈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CN102819429A (zh) * 2012-06-29 2012-12-12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场景设计中撤销操作的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1911010B (zh) * 2008-01-08 2013-05-08 微软公司 Javascript网格中的异步多级撤消支持
CN104156344A (zh) * 2014-07-21 2014-11-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文本编辑方法和装置
CN105740131A (zh) * 2014-12-09 2016-07-06 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用户行为回退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92200A (zh) * 2018-10-26 2019-03-19 天津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协同文档还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58829A (zh) * 2019-12-30 2020-05-15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操作回退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38920A (zh) * 2020-02-18 2020-06-26 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编辑照片时基于堆栈记录用户操作步骤的方法
CN113361239A (zh) * 2021-06-01 2021-09-0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测试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60221A (zh) * 2020-03-04 2021-09-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9588B2 (ja) * 2007-03-30 2009-04-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KR100983481B1 (ko) * 2007-07-06 2010-09-27 엔에이치엔(주) 복수의 편집 어플리케이션에 의해 편집되는 화상 데이터에 대한 정보를 공유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262185B2 (en) * 2010-11-22 2016-02-16 Unisys Corporation Scripted dynamic document generation using dynamic document template scripts
JP5621820B2 (ja) * 2011-10-24 2014-11-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制御装置
US8484166B2 (en) * 2011-11-03 2013-07-0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racle rewind: metadata-driven undo
JP6188530B2 (ja) * 2013-10-17 2017-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文書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I20175570A1 (en) 2017-06-19 2018-12-20 Trimble Solutions Corp Printing History Log Information
JP7015207B2 (ja) * 2018-04-27 2022-02-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ビジュアルプログラミングツールを用いてフローを作成することを支援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76073A (ja) * 1988-09-12 1990-03-15 Nikon Corp 描画装置
US5689705A (en) * 1995-02-13 1997-11-18 Pulte Home Corporation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home construction and sales
JPH096981A (ja) * 1995-06-23 1997-01-10 Nec Eng Ltd 図面作成編集装置
JP3570154B2 (ja) * 1996-08-08 2004-09-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中継装置、及びデータ中継方法
JP3231673B2 (ja) * 1996-11-21 2001-1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文字,文字列検索方法及び該方法に用いる記録媒体
JP2001290811A (ja) * 2000-04-10 2001-10-19 Just Syst Corp 文書処理装置、文書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2182891A (ja) * 2000-12-19 2002-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ウェブページ表示装置、ウェブページ表示方法およびそのウェブページ表示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040268229A1 (en) * 2003-06-27 2004-12-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arkup language editing with an electronic form
JP2005205755A (ja) * 2004-01-23 2005-08-04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印刷装置、端末装置及び再印刷決定プログラム
US7363616B2 (en) * 2004-09-15 2008-04-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oritized data-driven software testing
JP4355639B2 (ja) * 2004-09-15 2009-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707498B2 (en) * 2004-09-30 2010-04-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pecific type content manager in an electronic document
US7707152B1 (en) * 2005-07-29 2010-04-27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Exposing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 content to search engines
US7809761B2 (en) * 2005-10-11 2010-10-05 Idx Investment Corporation Data object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010B (zh) * 2008-01-08 2013-05-08 微软公司 Javascript网格中的异步多级撤消支持
CN102419703A (zh) * 2010-09-25 2012-04-18 上海无戒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堆栈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CN102819429B (zh) * 2012-06-29 2015-04-29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场景设计中撤销操作的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19429A (zh) * 2012-06-29 2012-12-12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场景设计中撤销操作的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4156344B (zh) * 2014-07-21 2016-09-2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文本编辑方法和装置
CN104156344A (zh) * 2014-07-21 2014-11-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文本编辑方法和装置
CN105740131A (zh) * 2014-12-09 2016-07-06 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用户行为回退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92200A (zh) * 2018-10-26 2019-03-19 天津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协同文档还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58829A (zh) * 2019-12-30 2020-05-15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操作回退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38920A (zh) * 2020-02-18 2020-06-26 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编辑照片时基于堆栈记录用户操作步骤的方法
CN111338920B (zh) * 2020-02-18 2023-04-07 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编辑照片时基于堆栈记录用户操作步骤的方法
CN113360221A (zh) * 2020-03-04 2021-09-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361239A (zh) * 2021-06-01 2021-09-0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测试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40588A1 (en) 2008-02-14
WO2006051961A1 (ja) 2006-05-18
JP4515461B2 (ja) 2010-07-28
JPWO2006051961A1 (ja) 2008-05-29
EP1818836A1 (en) 200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1873A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1040250A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1031872A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1031911A (zh) 文档处理装置和文档处理方法
CN101052936A (zh) 用于在标记语言环境中将事件指派给动作的文档处理和管理方法
CN1535429A (zh) 可重用数据标记语言
CN1170240C (zh) 结构化文档检索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1057233A (zh) 文档处理装置和文档处理方法
CN1609792A (zh) 计算机程序的编程接口
CN1828517A (zh) 文档处理装置和文档处理方法
CN1578949A (zh) 数据对象导向的储存系统
CN1321275A (zh) 与源代码控制系统交互的方法和设备
CN1834908A (zh) 用于将开发模式应用于基于组件的应用程序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52948A (zh) 对象过程图应用程序开发系统
CN1744036A (zh) 报告软件中支持定制图形表示的系统和方法
CN1648846A (zh) 文件处理装置和文件处理方法
CN1359081A (zh) 结构编辑装置、目标内容结构的管理及显示方法和记录媒体
CN101031912A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609793A (zh) 用于计算机平台的编程接口
CN1607524A (zh) 包含可变数据的文档或版面的选择性预览和校对
CN1607522A (zh) 用于创建和编辑可变数据文档的用户界面
CN1648894A (zh) 文件处理装置和文件处理方法
CN1478237A (zh) 通过互联计算机网络的多语种电子数据源的在线智能信息比较代理器
CN1666202A (zh) 管理集成电路设计的装置和方法
CN1629869A (zh) 产生和管理商业过程集成解决方案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