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6248A - 电池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6248A
CN101036248A CNA200580033891XA CN200580033891A CN101036248A CN 101036248 A CN101036248 A CN 101036248A CN A200580033891X A CNA200580033891X A CN A200580033891XA CN 200580033891 A CN200580033891 A CN 200580033891A CN 101036248 A CN101036248 A CN 101036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nnector part
container cavity
electronic equipmen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38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3252C (zh
Inventor
萩原秀树
小林路仁
今野义弘
新谷胜一
宫岛洋一
鲛岛次男
津村智弘
北川和广
宫森洁
竹下俊夫
高桥淳
细矢直人
槌田善久
天辰诚也
高桥畅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36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6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32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325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借助于该电池及电子设备,可以以一种简单的构型来区分电池是否为薄型的。所述电池被构造成使得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设置成在电池外壳的宽度方向上相当靠近端部的一个端面位置,所述壁部分在长度方向上膨胀并连接到连接器部分。

Description

电池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及电子设备,其中,电池按可拆卸的方式装载。
本发明涵盖与于2004年12月20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4-367149和于2004年12月2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4-369041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用于装入电子设备的电池在相关领域是公知的,其包括外壳,容纳在外壳中的多个圆柱形电池单元,以及设置在外壳上并连接到电池单元的电池侧连接器部分。电池被构造成当它容纳在电子设备的电池容纳腔中时,电池侧连接器部分连接到电池容纳腔内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
在容量或特性互不相同的多个不同类型的电池可作为上述类型的任何电池来利用的情况下,优选地区分电池与电子设备的兼容性,并且如果电池与电子设备兼容则允许装载电池,但如果电池为不兼容的,则禁止装载电池。
为此,已知一种仅允许将与电子设备兼容的电池装载到电子设备的电池容纳腔中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诸如孔或凹槽之类的凹部设置在电池的外壳的一部分中,该部分相应于外壳内的电池单元的外圆周表面间存在的死空间。而且,用于与电池外壳的凹部安装在一起的突起设置在电子设备的电池容纳腔中,从而当凹部与突起的形状和位置相符并相互安装时,允许将电池装载入电池容纳腔。然而,如果凹部与突起的形状和/或位置不相符并不能相互安装,则禁止将电池装载入电池容纳腔中。
而且,由于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的进行一直在努力地减小电池厚度,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的电池单元用于取代圆柱形电池单元。因此,已经提出并公开了尺寸减小的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的电池单元,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1-266826中所示。
而且,另一种用于装载入电子设备的电池在相关领域也是公知的,并在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No.Hei 9-266015中公开。该电池包括外壳、容纳在外壳中的电池单元和设置在外壳上的连接器部分。该电池被构造成当它装载入电子设备的电池容纳腔中时,其连接器部分连接到电池容纳腔中的电子设备的连接器部分。
电池的连接器部分具有多个接触片,其设置在外壳的面向下方的位置对并连接到电池单元。而且,该电子设备的连接器部分具有多个接触片,其设置在电池容纳腔的底面上,用于与电池的接触片接触。因此,如果电池的底面被电池容纳腔的底面所接收,则电池的连接器部分的接触片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部分的接触片可相互连接。
发明内容
在上面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No.Hei 9-266015描述的这样一种电子设备中,由于电子设备的连接器部分的接触片被支承在电池容纳腔的底面上,不能避免接触片被支承的部分向下伸出超过电池容纳腔的底面。因此,对于电池容纳腔,必须确保接触片向下伸出超过外壳底面的一空间。因此,在厚度方向上减小电池容纳腔的尺寸受到了限制。
近年来,为了实现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和尺寸,经常采用这样一种构型,其中,将具有扁平的矩形平板形状的电池容纳在电子设备的电池容纳腔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厚度方向上减小电池容纳腔的尺寸就很重要,以实现减小电池腔的厚度并因此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而且,在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No.2001-266826中所公开的这样一种具有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的电池中,由于它采用了具有扁平的矩形形状的电池单元,如在上文描述的相关领域的电池那样,在圆柱形电池单元的外圆周表面间出现的这种死空间不出现在底部内。因此,难以提供向内凹进外壳的凹部,用于识别电池的特性或性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厚度减小的电池和尺寸减小的电子设备,该电池和电子设备极其便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其在获得电子设备的薄构型的电池容纳腔方面具有优势。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通过该电池及电子设备,可采用简单的构型来区分电池是否为薄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在长度方向上为可膨胀的并连接到连接器部分的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被形成于在电池外壳的宽度方向上相当靠近端部的一个端面的位置处。
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具有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的外壳,其具有厚度、尺寸比厚度大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以及尺寸比宽度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电池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以及连接器部分,其在所述外壳的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处的表面中的一个上形成在沿宽度方向相当靠近端部的位置处并在长度方向上伸出;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以下述方式在所述一个端面上形成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和沿宽度方向的所述端部之间的位置处,即其在长度方向膨胀并连接到所述连接器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装入其中的电子设备,该电池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长度并具有设置在前端处的连接器部分,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接收部分,电池将要装入其中;所述电池接收部分包括:电池容纳腔,电池在长度方向上插入其中;和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部处;凹部,其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附近,用于接收设置在电池上并容纳于其中的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装入其中的电子设备,该电池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长度并具有设置在前端处的连接器部分,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接收部分,电池将要装入其中;所述电池接收部分包括:电池容纳腔,电池在长度方向上插入其中;和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部处;突起,其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附近,用于接触设置在电池上的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以阻止电池侧连接器部分和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相互连接。
采用该电池和电子设备,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不影响电池外壳内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空间。这在利用简单构型区分薄电池的特性方面是有利的。
此外,薄电池的特性无疑可以通过这样一种简单构型来区分,即容纳用于区分电池的特性的壁部分的凹部或者与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接触的突起设置在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附近。
而且,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可以设置在连接器部分和外壳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面在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之间的小空间内。因此,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不大可能防碍电池的处理,并且这在增强使用方便性方面是有优势的。
另外,由于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面连接到外壳的前表面和连接器壁部分的竖直壁上,连接器壁部分的影响可以被增强并且易撞在外部物体上的外壳拐角部分的强度也可以被增强。这在确保电池耐久性方面是有优势的。
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在宽度方向向外伸出并在长度方向延伸的壁或凹槽设置在电池外壳的每一左右侧面在厚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处,连接器部分在厚度方向的位置参照每一左右侧面上的壁或凹槽的面向上方或面向下方的那个面而确定。
此外,用于沿上下方向将电池定位在电子设备的外壳容纳腔中的壁或凹槽设置在外壳容纳腔的每一左右侧面上,并且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设置在偏向外壳容纳腔的上表面而不是外壳容纳的下表面的位置处。
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具有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的外壳,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对两端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尺寸比厚度大的宽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对两端处的左右侧面、以及在尺寸比宽度大的长度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相对两端处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电池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内;以及连接器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连接器部分被设置成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上向前伸出;所述外壳的所述左右侧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形成的壁,以在宽度方向上向外伸出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连接器部分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参照所述壁的表面中面向上方或面向下方的那个表面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具有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的外壳,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对两端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尺寸比厚度大的宽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对两端处的左右侧面、以及在尺寸比宽度大的长度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相对两端处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电池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内;以及连接器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连接器部分被设置成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上向前伸出;所述外壳的所述左右侧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形成的凹槽,以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凹进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连接器部分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参照彼此相对以形成所述凹槽的一对表面中的一个而确定。
对于具有较小厚度的每一电池,其可被容纳在这样一种状态,其中,连接器部分的下表面和外壳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外壳的下表面与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隔开。
换句话说,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可以被设置在电池容纳腔中从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向上偏移的位置。
因此,由连接器部分容纳腔的下表面所支承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的接触片部分不向下伸出超过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这在沿上下方向压缩电池容纳腔的尺寸方面是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接收部分,其中欲装入电池,该电池具有连接器部分,该连接器部分以突起的方式设置在外壳的前表面上;所述电池接收部分包括:电池容纳腔,电池可插入其中;以及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其在电池的插入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部处,用于连接到所述电池的连接器部分;所述电池容纳腔包括:外壳容纳腔,其具有用于接收所容纳的电池的外壳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左右侧面;以及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其连接到所述外壳容纳腔,用于接收所容纳的电池的连接器部分;所述外壳容纳腔的左右侧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凹槽,该凹槽被形成在其上以沿插入方向延伸,用于沿上下方向将所述电池定位在所述外壳容纳腔中;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中;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从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偏向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上表面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接收部分,其中欲装入电池,该电池具有连接器部分,该连接器部分以突起的方式设置在外壳的前表面上;所述电池接收部分包括:电池容纳腔,电池可插入其中;以及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其在电池的插入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部处,用于连接到所述电池的连接器部分;所述电池容纳腔包括:外壳容纳腔,其具有用于接收所容纳的电池的外壳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左右侧面;以及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其连接到所述外壳容纳腔,用于接收所容纳的电池的连接器部分;所述外壳容纳腔的左右侧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壁,该壁以突起方式形成以沿插入方向延伸,用于沿上下方向将所述电池定位在所述外壳容纳腔中;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中;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从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偏向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上表面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装入其中的电子设备,所述电池包括具有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的外壳以及一对支撑壁,该对支撑壁从左右侧面伸出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电池具有连接器部分,该连接器部分以突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上,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接收部分,用于接收所装载的电池;所述电池接收部分包括电池容纳腔、盖件、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和锁定部分;所述电池容纳腔包括:外壳容纳腔,其具有尺寸足以允许所述电池容纳腔容纳外壳的下表面和左右侧面并向上敞开;一对接收面,其形成在所述外壳容纳腔的左右侧面上,以沿前后方向延伸并面向上方用于接收电池的支撑壁;以及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其连接到所述外壳容纳腔,用于将电池的连接器部分容纳在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中;所述盖件被形成为与所述外壳容纳腔协作以盖住所述电池和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该电池设置在所述外壳容纳腔中,且支撑壁由所述接收面所接收;所述锁定部分被形成为将容纳在所述外壳容纳腔中的所述电池的支撑壁压靠所述接收面上,并沿连接器部分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配接的方向偏压电池,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从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向上偏移的位置处。
对于每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的接触片的部分可以设置在高于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的位置处。因此,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不向下伸出超过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这在沿上下方向压缩电池容纳腔的尺寸方面是有利的。
结合附图,根据下面的说明书和附属的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会变得明显,附图中,相同的部件或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池的透视图;
图2A为第一电池的平面图;
图2B为从图2A箭头标记B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C为从图2A箭头标记C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D为从图2A箭头标记D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E为从图2D箭头标记E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F为从图2E箭头标记F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3A为第一电池的前视图;
图3B为从图3A箭头标记B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3C为从图3A箭头标记C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4是第一电池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的透视图;
图5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拾取装置的透视图;
图6为显示了图像拾取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7为说明了第一电池以及图像拾取装置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8A为图像拾取装置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的前视图;
图8B为从图8A箭头标记B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8C为从图8A箭头标记C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9A和9B为显示了第一电池的连接器部分和图像拾取装置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的示意图;
图10为说明了第一电池和不同图像拾取装置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1为说明了第一电池和不同图像拾取装置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2A为不同图像拾取装置的电池接收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12B为沿图12A的线B-B得到的横截面图;
图13A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电池的前视图;
图13B为从图13A箭头标记B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13C为从图13A箭头标记C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14为第二电池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的透视图;
图15为说明了第二电池和图像拾取装置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6为说明了第二电池和图像拾取装置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7A和17B为显示了第二电池的连接器部分和图像拾取装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的示意图;
图18A为图像拾取装置的电池接收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18B为沿图18A的线B-B得到的横截面图;
图19为说明了第二电池和不同图像拾取装置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0A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电池的前视图;
图20B为从图20A箭头标记B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0C为从图20A箭头标记C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1A为不同图像拾取装置的电池接收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21B为沿图21A的线B-B得到的横截面图;
图22A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四电池的前视图;
图22B为从图22A箭头标记B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2C为从图22A箭头标记C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3A为不同图像拾取装置的电池接收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23B为沿图23A的线B-B得到的横截面图;
图24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第一电池的透视图;
图25A为第一电池的平面图;
图25B为从图25A箭头标记B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5C为从图25A箭头标记C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5D为从图25A箭头标记D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5E为从图25D箭头标记E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5F为从图25E箭头标记F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6A为第一电池的前视图;
图26B为从图26A箭头标记B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6C为从图26A箭头标记C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7为从不同于图24的方向所看到的第一电池的透视图;
图28A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第二电池的前视图;
图28B为从图28A箭头标记B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8C为从图28A箭头标记C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29为第二电池的透视图;
图30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拾取装置的透视图;
图31为显示了图像拾取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2A为图像拾取装置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的前视图;
图32B为从图32A箭头标记B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32C为从图32A箭头标记C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33为显示了第一电池和图像拾取装置的电池接收部分的透视图;
图34为显示了包含在电池接收部分中的第一电池的示意图;
图35A和35B为说明了第一电池的连接器部分与图像拾取装置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的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36为显示了装在电池接收部分中的第二电池的示意图;
图37A和37B为说明了第二电池的连接器部分和图像拾取装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38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池和电池接收部分的透视图;
图39为显示了装在电池接收部分中的第一电池的示意图;并且
图40为显示了装在电池接收部分中的第二电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应当注意的是,在一些附图中,多条直线或曲线画在元件的表面或元件的一部分上以指明圆柱形表面、弯曲表面或倾斜表面。类似地,这应用到解释说明了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附图中。
首先参照图1和2A-2F,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池2。第一电池2包括外壳10、一个或多个容纳在外壳10中的电池单元(未示出)、以及连接器部分30。
外壳10被形成为具有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具有一厚度,尺寸比厚度更大的沿左右方向的宽度,以及尺寸比宽度更大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度。
外壳10具有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处的前表面10A和后表面10B,设置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处的上表面10C和下表面10D,以及设置在垂直于前后方向和厚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处的一对侧面10E。应当注意,外壳10的左右方向表示为从外壳10的前方观看。
接合壁1002设置在两个侧面10E中的每一个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从而它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沿长度方向延伸。
两个侧面10E中的每一个都具有防脱凹部1004,其设置在其相当靠近前表面10A的位置。
止动壁1006以膨胀方式形成在每一侧面10E上相当靠近后表面10B的位置。止动壁1006分别连接到接合壁1002并防止电池的后表面10B插入图像拾取装置100(下文所描述的)的电池容纳腔151中。因此,止动壁1006充当了防止反方向插入的壁的作用。
连接器部分30设置在外壳10前表面10A在宽度方向上相当靠近右端的位置。
参照图3A-3C和4,连接器部分30具有从前表面10A在长度方向上膨胀的连接器壁部分32以及多个连接到电池单元的接触片34。
连接器壁部分32被设置用于加固连接器部分30,并具有一对在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并在厚度方向上延伸的竖直壁3202以及横向壁3204,横向壁3204在相当靠近上表面10C的地方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使厚度方向上的竖直壁3202的端部互连。
竖直壁3202和横向壁3204一起限定了空间3206,其在长度方向(向前)上是敞开的,并对于来自位于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的表面之间的另一面(向下)敞开。
参照图4、9A和9B,由绝缘材料诸如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端子形成元件36设置在敞开空间3206中。
端子形成元件36具有多个凹槽3602,其以在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关系形成,使得在长度方向(向前)上敞开并在厚度方向上延伸。凹槽3602被形成为使它们对下表面10D敞开。
接触片34以在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关系设置于竖直壁320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片34被设置成形成在宽度方向彼此相对的凹槽3602的侧面。
参照图3A-3C和4,相对于竖直壁3202中被定位成在宽度方向相当靠近右端部的那个竖直壁,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38设在前表面10A沿宽度方向的右侧,使得它在长度方向(向前)上膨胀并连接到竖直壁3202。本文提到的电池特性指诸如电池容量、类型和性能的特性。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被形成为使得它在前表面10A相对于右侧竖直壁3202位于右侧的位置处从下半部分向前膨胀。换句话说,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的厚度尺寸大体等于外壳10厚度的1/2,并且确保空间S1在前表面10A前面位于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的上方。
此外,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在竖直壁3202中设置成在宽度方向相当靠近右端的那一个与前表面10A在宽度方向的端部之间连续设置。
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的前端以及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处的连接器壁部分32的定位和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处的端子形成元件36的定位在平行于前表面10A的同一平面上延伸。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前端的平坦面3802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凹部3804,以向前敞开并向后凹入的方式形成。
现在,描述一种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被形成为图像拾取装置,诸如数字摄像机。
参照图5,图像拾取装置通常用100表示,并具有形成外壳的本体外壳102。本体外壳102在竖直方向具有高度,前后方向上小于高度的长度,以及左右方向上小于长度的宽度。应当注意,本体外壳102的左右在说明书中表示为从前侧(物体侧)观察。
透镜镜筒104组装在本体外壳102的上部,并且图像拾取元件106(图6)组装在透镜镜筒104的后部。此外,用于将物体图像引入图像拾取元件106的光学系统108组装在透镜镜筒104中。
光学系统108由多个光学元件组成,包括变焦透镜、聚焦透镜和物镜。
本体外壳102具有面向前方的前壁102A,面向后方的后壁102B,面向上方的上壁102C,面向下方的下壁102D,面向左侧的左侧壁102E和面向右侧的右侧壁102F。
用于在视觉上观察被拾取图像的取景器110设置在本体外壳102的后壁102B的上部。
用于开始/结束移动景色的图像拾取的启/闭开关112设置在后壁102B上取景器110下方的位置。
操作开关115(图6)包括与图像拾取有关的操作开关,诸如用于进行光学系统108的变焦操作的变焦开关114,设置在相当靠近本体外壳102的上壁102C的后部的位置。
用于显示诸如静止图象或移动的图像、人物、符号等的图像的显示板164(图6)设置在本体外壳102的右侧壁上。而且,用于容纳记录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用的诸如盒式磁带、光盘或存储器卡的存储介质160(图6)的介质容纳部分设置在本体外壳102的右侧壁上。
用于可拆卸地容纳第一电池2的电池接收部分150设置在本体外壳102上。
所述电池接收部分150包括电池容纳腔151以及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图7)。
所述电池容纳腔151具有开口152,第一电池2经其在长度方向插入到所述电池容纳腔151中。打开/关闭门154被设置用于在开口152处的摇摆运动。前壁102A由打开/关闭门154的一部分形成,当开口152闭合时其面向前方。
参照图9A和9B,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设置在电池容纳腔151内部,用于与第一电池2的连接器部分30接触。
所述电池容纳腔151具有第一容纳腔151A,用于在其中容纳第一电池2的外壳10,以及第二容纳腔151B,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51A的内部,用于容纳第一电池2的连接器部分30。
参照图12A和12B,第一容纳腔151A具有:相对的侧面5202,当插入第一电池2时,其分别面对第一电池2的侧面10E;第一底壁5204,其面对第一电池2的前表面10A;上壁5206,其面对第一电池的上表面10C,以及下壁5208,其面对第一电池2的下表面10D。
参照图9A和9B,第二容纳腔151B具有第二底壁5210,当第一电池2插入时,其面对第一电池2的连接器部分30的向前位置。
参照图12A和12B,相对侧壁520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引导槽54。引导槽54向电池容纳腔151侧敞开,并沿着所述电池容纳腔151的延伸方向延伸,使得第一电池2的相应接合壁1002插入其中。
应当注意,可弹性变形的防脱突起(未示出)设置在每一引导槽54中,使得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它可拆卸地接合防脱凹部1004以稳定第一电池2的装载状态,在该状态中,第一电池2插入到电池容纳腔151中,并且连接器部分30和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相互接合。
参照图9A和9B,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包括多个接触片60,其设置成从在上下方向相互隔开的第二底壁5210的不同位置水平突出。接触片60可以各自与第一电池2的连接器部分30的接触片34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片60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底壁5210和使第二底壁5210与第一底壁5204互连的连接壁5212上。
参照图7和8A-8C,凹部62设置在第二底壁5210位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附近的位置,使得第二电池2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设置成使得第一电池2的连接器部分30可以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配接。
在图10-12A和12B中显示的图像拾取装置100A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A为这种类型,其中不必装入上文描述的第一电池2。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A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相似之处在于,多个接触片以突起的方式水平设置于在上下方向相互隔开的第二底壁5210的不同位置。然而,突起64设置在第二底壁5210位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附近的位置,如从图10-12A和12B中所看到的,使得它可以与第一电池2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接触,使得第一电池2的连接器部分30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的连接被阻止。
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或50A连接到图像拾取装置100或100A的电源电路172(图6)。
参照图6,图像拾取装置100或100A包括图像处理部分162,用于对从图像拾取元件106输出的图像拾取信号进行预定的数据处理,以产生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记录到存储介质160上。图像拾取装置100或100A还包括:显示处理部分166,用于将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板164上;变焦驱动部分168,用于改变光学系统108的图像拾取放大倍率;以及用于响应于操作开关112、114和115的操作而控制图像处理部分162、显示处理部分166、变焦驱动部分168等的控制部分170。图像拾取装置100或100A还包括电源电路172,用于将第一电池2供应的直流电经由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或50A提供到图像处理部分162、显示处理部分166和变焦驱动部分168。
现在描述图像拾取装置100的动作。
当欲将第一电池2装载入图像拾取装置100时,打开/关闭门154将打开,如图5所示,并且第一电池2的外壳10的前表面10A、相对的侧面10E、上表面10C和下表面10D分别对着图像拾取装置100的电池容纳腔151的第一底壁5204、相对的侧壁5202、上壁5206和下壁5208,第一电池2的接合壁1002将插入并推进电池容纳腔151的引导槽54中。
因此,第一电池2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容纳在凹部62中,并且连接器部分30的接触片34和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的接触片60互相接触,从而将连接器部分30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并且连接器部分30的前面位置定位在第二底壁5210附近,如图9A和9B所示。
接着,上文描述的防脱突起与接合壁1002的防脱凹部1004接合,从而保持第一电池2的装载状态稳定。
之后,打开/关闭门154将闭合。
因此,直流电从第一电池2经由电源电路172供应到图像拾取装置100的部件。
当想取出第一电池2时,打开/关闭门154将打开,并且第一电池2通过用户抓紧其后部而从所述电池容纳腔151中取出。
现在描述将第一电池2装入图像拾取装置100A中,如图5所示。
打开/关闭门154将打开,并且第一电池2的前表面10A、相对的侧面10E、上表面10C和下表面10D分别对着图像拾取装置100A的电池容纳腔151的第一底壁5204、相对的侧壁5202、上壁5206和下壁5208,第一电池2的接合壁1002将被插入并推进所述电池容纳腔151的引导槽54中。
然而,由于第一电池2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与突起64接触,连接器部分30和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之间的连接被阻止,如图11、12A和12B所示。因此,第一电池2的电能不供应到图像拾取装置100A的电源电路172。
根据第一电池2的特性如容量、类型、功能等是否与其中想装入第一电池2的图像拾取装置100相符而进行如上所述的第一电池2的这种区分。刚描述的这种区分很自然地被用来例如辨别其中容纳可充电电池单元的第一电池2和其中干电池可拆卸地容纳在类似于第一电池2的外壳10的外壳中的干电池堆,从而选择性地使用第一电池2和干电池堆之一。
应当注意,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尽管单个的第一电池2被应用到具有形状彼此不同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的两种不同的图像拾取装置100和100A中,本发明自然也可以应用到以下可选情况中,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形状彼此不同的连接器部分的两个不同的电池应用到下文所描述的单个图像拾取装置中。换句话说,本发明可应用到将电池选择性地装载入不同电子设备的情况中以及将不同电池选择性地装载入电子设备的另一情况中。
根据本实施例,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形成于连接器部分30的竖直壁3202中定位成在宽度方向上相当靠近右端的那一个竖直壁与在宽度方向上设置在右侧端部的前表面10A的一位置之间,使得它在长度方向上(向前)膨胀并连接到竖直壁3202。因此,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不影响第一电池2的外壳10内部的电池单元容纳空间。这在区分具有简单构型的厚度减小的电池方面是有利的。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无疑可以利用这种简单构型对厚度减小的电池进行区分,该简单构型即为:用于容纳第一电池2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的凹部62或用于接触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的突起64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附近。
此外,由于连接器部分30形成在外壳10的前表面10A的在宽度方向上相当靠近端部的位置,并且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连接到外壳10的前表面10A和连接器部分30的竖直壁3202,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可以设置在介于连接器部分30和外壳10的前表面10A在宽度方向的端部之间的小空间中。因此,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不大可能干扰电池的处理,这在增强使用便利性方面是有利的。
此外,由于连接器部分30形成在外壳10的前表面10A在宽度方向相当靠近端部的位置,并且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连接到外壳10的前表面10A和连接器部分30的竖直壁3202,连接器壁部分32的强度被增强,并且可以增强有可能与外部物体干扰的外壳10的拐角部分的强度。这在确保电池持久性方面是有利的。
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容纳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38的凹部62或与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接触的突起64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附近以区分电池,类似于上述的作用和优势也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替代构型实现,即,被容纳在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的凹部3804中的突起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的附近位置,从而根据是否存在突起而区分电池。
第二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13A-19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为对第一实施例的修改并且具有相同构型,除了电池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的形状和电池在厚度方向的尺寸之外。
首先参照图13A-13C,第一电池2的电池外壳10和第二电池4的电池外壳10形成为宽度和长度相同,但第二电池4的电池外壳10比第一电池2的电池外壳10具有更大的厚度。
设置在第二电池4上的连接器部分30和设置在第一电池2上的连接器部分30被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和结构,并且相对于接合壁1002而言,它们在前表面10A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相同,同时相应于一个侧面10E而言,它们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
参照图14,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A形成于形成连接器部分30的连接器壁部分32的那对竖直壁3202中定位成在宽度方向上相当靠近右端的竖直壁3202与在宽度方向设置在右侧端部的前表面10A的一位置之间,使得它在长度方向(向前)上膨胀并连接到竖直壁3202,然而,在本第二实施例中,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A被形成为从设置在竖直壁3202右侧的前表面10A的所述位置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向前膨胀,并且使右侧竖直壁3202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与前表面10A和右侧的侧面10E之间边缘处的角向位置互连。
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A被形成为其厚尺寸小于外壳10的厚度,并且从前表面10A向前分别在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A的上下方形成空间S2和S3。
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A连续地设置在右侧竖直壁3202和前表面10A在宽度方向的端部之间。此外,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水平延伸,在上下方向具有均匀的厚度,其前边缘连接到竖直壁3202的前表面。
在图18A和18B中显示的图像拾取装置100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为装入第二电池4的类型。参照图15、16和18A-18B,可容纳第二电池4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的凹部62设置在第二底壁5210的位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附近的一位置,使得允许将第二电池4的连接器部分30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
图19显示的另一图像拾取装置100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A为不是必须装入上述第二电池4的类型。参照图19,可与第二电池4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A接触的突起64设置在第二底壁5210的位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A附近的一位置,使第二电池4的连接器部分30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的连接可能被阻止。
现在描述图像拾取装置100的动作。
当欲将第二电池4装载入图像拾取装置100中时,第二电池4的外壳10的前表面10A、相对的侧面10E、上表面10C和下表面10D分别对着图像拾取装置100的电池容纳腔151的第一底壁5204、相对的侧壁5202、上壁5206和下壁5208,第二电池4的接合壁1002将被插入并推进电池容纳腔151的引导槽54中,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
因此,第二电池4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A容纳在凹部62中,并且连接器部分30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连接器部分30的前方位置设置在第二底壁5210附近,如图17A和17B所示。
接着,上文描述的防脱突起与接合壁1002的防脱出凹部1004接合,从而保持第二电池4的稳定的装载状态。
因此,直流电从第二电池4经由电源电路172供应到图像拾取装置100的部件。
另一方面,当欲将第二电池4装载入图像拾取装置100A中时,第二电池4的前表面10A、相对的侧面10E、上表面10C和下表面10D分别与图像拾取装置100A的电池容纳腔151的第一底壁5204、相对的侧壁5202、上壁5206和下壁5208相对,第二电池4的接合壁1002将插入并推进所述电池容纳腔151的引导槽54中,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
然而,由于第二电池4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与突起64接触,连接器部分30和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之间的连接被阻止,如图19所示。因此,第二电池4的电能不供应到图像拾取装置100A的电源电路172。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电池4的这些特性如容量、类型、功能等是否与努力将第二电池4装入其中的图像拾取装置100相符而进行对第二电池4的这种区分。如刚描述的这种区分用于辨别其中容纳可充电电池单元的第二电池4和干电池可拆卸地容纳在类似于第二电池4的外壳10的外壳中的干电池堆,从而选择性地使用第二电池4和干电池堆之一。
而且,具有上述构型的第二实施例显示出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和优势。
第三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20A-20C和21A-21B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是对第一实施例的修改并具有共同的构型,除了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38B的形状之外。
在第三实施例中,壁部分38B与一个竖直壁3202整体形成。
更具体地,参照图20A-20C,连接器部分30的连接器壁部分32的竖直壁3202中定位成在宽度方向相当靠近右端的那一个被形成为延伸到前表面10A的右端,并且壁部分38B由竖直壁3202的延伸部形成。
换句话说,在第三实施例中,连接器部分30的右侧竖直壁3202由壁部分38B的左侧部分形成,并且壁部分38B的右侧部分与在上文描述的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的壁部分38或38A功能相同。壁部分38B的右侧部分具有:下部3810,其被形成为从前表面10A的一位置的下半部分向前膨胀;以及上部3812,其被形成为从前表面10A的所述位置的上半部分向前膨胀,壁部分38B的右侧部分的厚度尺寸基本与外壳10的厚度相等。
其中插入具有上述构型的第三电池6的这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50在第二底壁5210位于电子设备侧连接器50附近的一位置处具有可容纳第三电池6的壁部分38B的凹部,从而允许将第三电池6的连接器部分30连接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50。
而且,阻挡将第三电池6装入其中的这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50在第二底壁5210位于电子设备侧连接器50A附近的一位置处具有可以与第三电池6的壁部分38B(在本实施例中,下部3810和上部3812)接触的突起64,从而使第三电池6的连接器部分30连接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50被阻止,如图21A和21B所示。
而且,具有上述构型的第三实施例显示出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操作和优势。
第四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22A-22B和23A-23B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为第二实施例的修改并具有共同的构型,除了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38C的形状之外。
在第四实施例中,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38C与一个竖直壁3202整体形成。
特别是,连接器部分的连接器壁部分32的竖直壁3202中设置成在宽度方向相当靠近右侧端部的那一个与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C被设置成互为一体。
更具体地,参照图22A-22B,连接器部分30的连接器壁部分32的竖直壁3202中设置成在宽度方向相当靠近右侧端部的那一个被形为延伸到前表面10A的右端,并且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C由竖直壁3202的延伸部形成。
换句话说,在第四实施例中,连接器部分30的右侧竖直壁3202由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C的左侧部分形成,并且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C的右侧部分充当上文描述的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壁部分38或38A的作用。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C的右侧部分具有:下部3814,其被形成为从前表面10A的一位置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向前膨胀;以及上部3816,其被形成从前表面10A的所述位置的上部向前膨胀。空间S4形成于下部3814的下方。
其中插入具有上述构型的第四电池8的这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50在第二底壁5210位于电子设备侧连接器50附近的一位置处具有一凹部,其可以容纳用于区分第四电池8的壁部分38C,从而可允许将第四电池8的连接器部分30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50,类似于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
另一方面,阻碍第四电池8装入其内的这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50在第二底壁5210位于电子设备侧连接器50A附近的一位置处具有可以与第四电池8的用于区分的壁部分38C(在本例中,为上部3816)接触的突起64,从而将第四电池8的连接器部分30连接到电子设备的侧连接器50可能被阻止,如图23A和23B所示,类似于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
而且,具有上述构型的第四实施例显示出类似于第三实施例的操作和优势。
应当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电池被插入并容纳在电子设备的电池接收部分150的电池容纳腔151中,但是本发明的电池可以被装载入具有各种已知结构的电池接收部分中。例如,本发明很自然地适用于这样一种电池接收部分,其具有一接合部分,用于在下述状态中将电池底面从电池的连接器壁部分32以及外壳10的上表面10C施加到接收面,该状态中,电池的连接器部分30连接到电池接收部分的电子设备侧连接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电子设备为图像拾取装置,但是电子设备不局限于图像拾取装置,而且本发明可自然地适用于电池装入其中的任何装置,诸如照明装置、音频装置、通讯装置和电池充电装置。
此外,在上文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由于连接到相应接合壁1002的止动壁1006形成于第一电池2的每一侧面10E相当靠近后表面10B的位置,两个左右接合壁1002分别被止动壁1006分成两个部分。因此,接合壁1002被形成为四个分部。因此,用于接触接合壁1002的一个分部以阻止将连接器部分30连接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50的至少一个接触壁可以设置在电池容纳腔151相应于接合壁1002的一个分部的位置,从而可以根据是否存在接触面而区分电池特性。或者,一剖切部设置在接触面上,同时可以安装入剖切部的壁部分设置在电池容纳腔151的一位置处,使得根据是否存在壁部分来区分电池特性。
第五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24-29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24-2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第一电池22。第一电池22为容量相当小的电源,并包括外壳210、容纳在外壳210中的一个电池单元或多个电池单元(未示出)以及设置在外壳上210的连接器部分230。
外壳210被形成为扁平的矩形平板形状,具有位于厚度方向上的相对端处的上表面210C和下表面210D、位于尺寸大于厚度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端处的一对左右侧面210E、以及位于尺寸大于宽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端处的前表面210A和后表面210B。应当注意,外壳210的左右方向表示为从外壳210的前方观看。
接合壁21002设置在两个侧面210E中的每一个上,使得它在宽度方向上向外伸出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接合壁21002设置在侧面210E上在厚度方向从中心偏向上表面210C或下表面210D的位置,并且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接合壁21002设置在偏向上表面210C的位置。应当注意,接合壁21002充当了壁。
每一接合壁21002具有一个防脱凹部21004,其形成在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分处,并且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在接合壁21002相当靠近前表面210A的位置。
止动壁21006以膨胀方式形成在每一侧面210E靠近后表面210B的位置。止动壁21006分别连接到接合壁21002并防止外壳210的后表面210B侧插入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电池容纳腔2151(下文所描述的)。因此,止动壁21006充当了防止反方向插入的壁的作用。
连接器部分230设置在外壳210的前面210A,使得它向前伸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部分230设置在前面210A在宽度方向相当靠近右端的位置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延伸。
连接器部分230在前面210A上沿宽度方向的位置参考左右侧面210E的接合壁21002的与上表面210C或下表面210D相对的表面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接合壁21002对着下表面210D的面21002A是连接器部分230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基准。
参照图26A-26C,连接器部分230具有:连接器壁部分232,其在长度方向从前表面210A膨胀,以及连接到电池单元或多个电池单元的接触部分233(图35A和35B)。
连接器壁部分232设置成可增强连接器部分230并具有:一对竖直壁23202,该对竖直壁在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并在厚度方向上延伸,以及横向壁23204,其在相当靠近上表面210C的位置处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使竖直壁23202的端部在厚度方向互连。
竖直壁23202和横向壁23204共同限定了空间23206,其在宽度方向(向前)上敞开,并且对在厚度方向位于相对两端处的表面中的另一面(向下)敞开。
参照图27、35A和35B,由绝缘材料诸如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端子形成元件236设置在敞开空间23206中。
端子形成元件236具有多个凹槽23602,其在宽度方向以相互隔开的关系形成,使得在长度方向(向前)上敞开并在厚度方向上延伸。凹槽23602被形成为使它们敞开向下表面210D。
接触部分233由多对接触片234形成,所述多对接触片234以在宽度方向隔开关系并列布置,从而每一对中的接触片234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并向前和向下敞开。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片234以在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关系设置在竖直壁23202之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片234形成彼此相对的凹槽23602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部分230的下表面23022和外壳210的下表面210D设置在相同平面上。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第二电池24。
参照图28A-28C和29,第二电池24被用作具有大容量的电源,并以与第一电池22类似的方式构成,除了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和连接器部分230在厚度方向上相对于上表面210C或下表面210D的位置之外。
如从图28A-28C和29中所看到的,第一电池22的外壳210和第二电池24的外壳210被形成为宽度和长度彼此相同,但第二电池24的外壳210比第一电池22的外壳210具有更大的厚度。
设置在第二电池24上的连接器部分230和设置在第一电池22上的连接器部分230被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和结构。
类似于在第一电池22中,接合壁21002设置在两个侧面210E中的每一个上,使得它在宽度方向上向外伸出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接合壁21002设置在侧面210E上在厚度方向从中心偏向上表面210C或下表面210D的位置,并且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接合壁21002设置在偏向上表面210C的位置。接合壁21002充当了壁的作用。
相对于左右侧面210E的接合壁21002的与上表面210C或下表面210D相对的表面,第二电池24的连接器部分230在厚度方向的位置利用与第一电池22中的相同的尺寸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接合壁21002对着下表面210D的表面21002A构成了连接器部分230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基准。
因此,第一和第二电池22和24的连接器部分230从接合壁21002具有相同的高度。然而,虽然在第一电池22中连接器部分230的下表面23022与外壳210的下表面210D设置在相同平面上,第二电池24的连接器部分230的下表面23022设置在高于外壳210的下表面210D的位置,如在图35A、35B、37A和37B中所看到的。
现在描述其中装入第一和第二电池22和24的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形成为图像拾取装置,诸如数字摄影机。
参照图30,图像拾取装置通常由2100表示,并具有形成外壳的本体外壳2102。本体外壳2102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高度,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小于高度的长度,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小于长度的宽度。应当注意,本体外壳2102的左右在说明书中表示从前侧(物体侧)观看。
透镜镜筒2104组装在本体外壳2102的上部,并且图像拾取元件2106(图31)组装在透镜镜筒2104的后部。此外,用于将物体图像引入到图像拾取元件2106的光学系统2108组装在透镜镜筒2104中。
光学系统2108由多个光学元件形成,包括变焦透镜、聚焦透镜和物镜。
本体外壳2102具有面向前方的前壁2102A、面向后方的后壁2102B、面向上方的上壁2102C、面向下方的下壁2102D、面向左侧的左侧壁2102E和面向右侧的右侧壁2102F。
用于在视觉上观察被拾取图像的取景器2110设置在本体外壳2102的后壁2102B的上部。
用于开始/结束移动图像的图像拾取的启/闭开关2112设置在后壁2102B的位于取景器2110下方的位置。
操作开关2115(图31)包括与图像拾取有关的操作开关,诸如用于进行光学系统2108的变焦操作的变焦开关2114,这些操作开关设置在相当靠近本体外壳2102的上壁2102C的后部的位置。
用于显示图像诸如静止图象或移动图像、人物、符号等的显示板2164(图31)设置在本体外壳2102的右侧壁上。而且,用于容纳记录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用的诸如盒式磁带、光盘或存储器卡的存储介质2160(图31)的介质容纳部分设置在本体外壳2102的右侧壁上。
用于可拆卸地容纳第一电池22的电池接收部分2150设置在本体外壳2102上。
所述电池接收部分2150包括电池容纳腔2151以及电子设备侧面连接器部分250(图32A-32C)。
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具有孔2152,第一电池22通过该孔在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插入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打开/关闭门2154被设置在孔2152处用于摇摆运动。前壁2102A由打开/关闭门2154的一部分形成,当孔2152闭合时,该部分面向前方。
参照图35A、35B、37A和37B,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设置在电池容纳腔内部2151的内部,使得它可以与第一和第二电池22和24的连接器部分230配接。
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具有:外壳容纳腔2151A,其用于在其中容纳第一和第二电池22和24的外壳210;以及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其设置在外壳容纳腔2151A的内部,用于容纳第一电池22的连接器部分230。
参照图34和36,外壳容纳腔2151A具有上表面25202、下表面25204和左右侧面25206,用于分别面对第一和第二电池22和24的外壳210的上表面210C、下表面210D和左右侧面210E。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上表面25202由形成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本体外壳2102的壁部分2103的内表面(壁面)形成。
参照图35A、35B、37A和37B,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具有:内表面25208,该内表面25208连接到外壳容纳腔2151A,并面对第一和第二电池22和24的连接器部分230的面向前方的前表面23020;以及下表面25210,其面对连接器部分230的面向下方的下表面23022。
相对于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的下表面25204,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下表面25210设置在外壳容纳腔2151A偏向上表面25202的位置。
参照图33、34和36,接合凹槽254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在外壳容纳腔2151A的左右侧面25206的每一个上,即沿插入第一和第二电池22和24的方向延伸,并可与第一和第二电池22和24的左右侧面210E中的每一个的接合壁21002接合。接合凹槽254充当用于将所述电池22或24在上下方向上定位在外壳容纳腔2151A中的凹槽的作用。
相对于侧面25206在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接合凹槽254设置在每一侧面25206偏向上表面25202或下表面25204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接合凹槽254设置在每一侧面25206上的偏向上表面25202的位置处,并且接合凹槽254的彼此相对的一对表面中指向上的那个表面被形成为接合凹槽254在上下方向上的基准面。
外壳210的上表面210C和对着上表面210C的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上表面25202(壁面)在下述状态下设置在彼此附近,在该状态中,外壳210容纳在外壳容纳腔2151A中,且第一或第二电池22或24的接合壁21002与外壳容纳腔2151A的接合凹槽254接合,并且连接器部分230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
应当注意,每一接合凹槽254包括可弹性变形的防脱突起(未示出)。防脱突起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可释放地接合剖部21004,在该状态,第一或第二电池22或24插入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中并且连接器部分230连接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以稳定第一或第二电池22或24的装载状态。
参照图32A-32C、35A、35B、37A和37B,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包括多个接触片260,该多个接触片260支承在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内表面25208和下表面25210中,并且在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的左右侧面25206相互连接的方向上以相互隔开的关系并列布置。接触片260可以各自接触第一和第二电池22和24的连接器部分230的接触片234。
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连接到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电源电路2172(图31)。
参照图31,图像拾取装置2100和2100A包括图像处理部分2162,其用于对从图像拾取元件2106输出的图像拾取信号进行预定的数据处理,以产生图像数据并在存储介质2160上记录图像数据。图像拾取装置2100还包括:显示处理部分2166,用于在显示板2164上显示图像数据;变焦驱动部分2168,用于改变光学系统2108的图像拾取放大倍率;和控制部分2170,用于响应于操作开关2112、2114和2115的操作而控制图像处理部分2162、显示处理部分2166、变焦驱动部分2168等。图像拾取装置2100还包括电源电路2172,用于将从第一电池22供给的直流电经由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或250A供给图像处理部分2162、显示处理部分2166和变焦驱动部分2168。
现在描述动作和优势。
当欲将第一电池22装载入图像拾取装置2100中时,打开/关闭门2154将打开,如图33所示,当第一电池22的外壳210的上表面210C、下表面210D和左右侧面210E分别对着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上表面25202、下表面25204和左右侧面25206时,将第一电池22的接合壁21002插入并推进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的接合凹槽254中。
因此,连接器部分230的接触片234和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的接触片260互相接触,从而将连接器部分230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并且连接器部分230的前表面23020设置在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内表面25208附近,而连接器部分230的下表面23022对着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下表面25210,如图35A和35B所示。
在这种状态中,第一电池22的上表面210C设置在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上表面25202(壁面)附近,并且第一电池22的下表面210D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成间隔关系定位。
接着,防脱突起与接合壁21002的剖切部21004接合,以稳定地保持第一电池22的装载状态。
之后,打开/关闭门2154将闭合。
因此,直流电从第一电池22经由电源电路2172供给到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部件。
当欲取出第一电池22时,打开/关闭门2154将打开,并且第一电池22通过用户抓紧其后部而从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中取出。
现在以如下方式载入第二电池24。
与装入第一电池22的情况类似,打开/关闭门2154将打开,并且在外壳210的上表面210C、下表面210D和左右侧面210E分别对着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上表面25202、下表面25204和左右侧面25206时,将第二电池24的伸出壁21002插入并推进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的接合凹槽254中。
因此,连接器部分230的接触片234和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的接触片260互相接触,以将连接器部分230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并且连接器部分230的前表面23020定位在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内表面25208附近,连接器部分230的下表面23022对着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下表面25210,如图37A和37B所示。
在这种状态下,第二电池24的上表面210C定位在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上表面25202(壁面)附近,并且第二电池24的下表面210D定位在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附近。
接着,上文描述的防脱突起与接合壁21002的切口部21004接合以稳定地保持第二电池24的装载状态。
之后,打开/关闭门2154将闭合。
因此,直流电从第二电池24经由电源电路2172供给到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部件。
当欲取出第二电池24时,打开/关闭门2154将打开,并且第二电池24通过用户抓紧其后部而从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中取出。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池,由于连接器部分230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左右侧面210E的接合壁21002的面对上表面210C或下表面210D的表面确定,具有较小厚度的第一电池22可以以下述状态容纳在外壳容纳腔2151A中,在该状态中,连接器部分230的下表面23022和外壳210的下表面210D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外壳210的下表面210D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间隔开,如图35A和35B所示。
换句话说,连接器部分230可以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中的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向上偏移的位置处。
因此,由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的接触片260的被支承在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下表面25210上的部分定位在高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但不向下伸出超过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的位置,外壳容纳腔2151A可以以尺寸足以容纳更大厚度的第二电池24的方式形成。因此,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被压缩。
此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接合壁21002设置在在外壳210的左右侧面210E的厚度方向上从中心偏向外壳210的上表面210C或下表面210D的位置,即使试图以竖直相反的状态插入电池,接合壁21002也不能插入接合凹槽254中。因此,可预防在竖直相反状态下错误地插入电池。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2100,由于电池插入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中,同时其接合壁21002接合外壳容纳腔2151A的接合凹槽254并在上下方向上借助于该外壳容纳腔2151A的接合凹槽254定位,并且相对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下表面设置在偏向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上表面25202的位置,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的接触片260的由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下表面25210支撑的部分可以定位在高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的位置。因此,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不向下伸出超过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并且因此,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可以以尺寸足以容纳第二电池24的方式形成。这在沿上下方向抑制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的尺寸方面是有利的。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2100,由于外壳210的上表面210C和外壳容纳腔2151A对着上表面210C的上表面25202(壁面)以下述状态设置在彼此附近,在该状态中,外壳210容纳在电池容纳腔2151中且接合壁21002与接合凹槽254接合,并且连接器部分230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电池的外壳210可起到壁部分2103的加固板的功能,该壁部分2103形成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本体外壳2102。这在减小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本体外壳2102的厚度和尺寸方面是有利的。
应当注意,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接合壁21002设置在外壳210的左右侧面210E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以便在宽度方向向外伸出并在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器部分230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参照左右侧面210E的接合壁21002的面对着上表面210C或下表面210D的表面确定,并且除此之外,接合凹槽254设置在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外壳容纳腔2151A的左右侧面25206上,以便沿插入方向延伸并可与电池的接合壁21002接合。然而,通过如下的修改可以很自然地得到与第五实施例相似的作用和优势。特别是,凹槽设置在电池外壳210的左右侧面210E中每一个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以便在宽度方向向内凹进并在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器部分230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参照形成每一凹槽的一对对立面之一确定,同时一壁设置在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外壳容纳腔2151A的左右侧面25206的每一个上,以便从相应侧面25206伸出,并沿插入方向延伸,使得它可以与电池左右侧面210E上的一个相应凹槽接合。在这种情况下,用作连接器部分230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基准的表面为凹槽的一对对立面中面向下方的那个表面。
第六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38-40描述第六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为第五实施例的修改并且构型相似,除了所述电池接收部分2150的外壳容纳腔2151A的构型之外。
如图38-40所示,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电池接收部分2150包括电池容纳腔2151、盖件2155、电子设备侧面连接器部分250和锁定部分。
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具有外壳容纳腔2151A和在其中容纳电池的连接器部分的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外壳容纳腔2151A具有下表面25204和左右侧面25206,其分别面对外壳210的下表面210D和左右侧面210E,该外壳容纳腔2151A向上敞开。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具有一对面向上方的接收面2156,其形成为在外壳容纳腔2151A的左右侧面25206上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接收电池接合壁21002(充当接收壁)的面向电池的下表面210D的表面21002A。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还具有连接到外壳容纳腔2151A的内表面并面对连接器部分230的面向前方的前表面23020,和面对连接器部分230的面向下方的下表面23022的下表面。
盖件2155被形成为与外壳容纳腔2151A协作从而一起盖住放在外壳容纳腔2151A中的电池,其中接合壁21002由接收面2156来接收。
锁定部分被设置用来将载入的电池以稳定的状态保持在接收部分2150中。
锁定部分被设置成将放在外壳容纳腔2151A中的电池的接合壁21002压靠在接收面2156上,并在连接器部分230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配接的方向上偏压电池。例如,锁定部分被设置成使得其一个端部连接到电池外壳容纳腔2151的外壳,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到盖件2155以及限定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的壁部分2153。对于锁定部分的构型,可采用各种常规的已知结构。
与第五实施例类似,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下表面设置在偏向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上表面而不是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的位置。
与第五实施例类似,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包括多个接触片,该多个接触片支承在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内表面和下表面上,并且以相互隔开的关系并列布置在外壳容纳腔2151A的左右侧面之间。连接器部分230可以与接触片配接。
与第五实施例类似,外壳210的上表面210C和盖件2155对着上表面210C的表面2154A以下述状态设置在彼此附近,在该状态中,外壳210的接合壁21002布置在接收面2156上,并且连接器部分230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而盖件2155与外壳容纳腔2151A协作以盖住布置在外壳容纳腔2151A中的电池。
现在描述动作和优势。
当欲将第一电池22装载入图像拾取装置2100中时,盖件2155将打开,如图38所示,并且当第一电池22的外壳210倾斜使得其前表面210A侧向下定位时,将第一电池22插入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A中。
因此,连接器部分230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配接,并且外壳210的下表面210D和左右侧面210E分别面对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和左右侧面25206。此外,第一电池22的接合壁21002由电池容纳腔2151的接收面2156接收。
接着,第一电池22借助于锁定部分以稳定状态保持在电池接收部分2150中,并且放在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中的第一电池22从上方用盖件2155盖住。在这种状态下,盖件2155借助于未示出的接合元件保持在闭合状态。
因此,连接器部分230的接触片234和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的接触片260相接触,从而将连接器部分230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并且连接器部分230的前表面23020定位在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内表面25208附近,而连接器部分230的下表面23022对着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下表面25210,这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35A和35B中的情况相似。
在这种状态下,第一电池22的上表面210C定位在盖件2155的表面2154A附近,并且第一电池22的下表面210D以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成隔开关系定位,如图39所示。
因此,直流电从第一电池22经由电源电路2172供给到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部件。
当欲取出第一电池22时,盖件2155与接合部分的接合被取消,以释放盖件2155,并且接着第一电池22借助于锁定部分的锁定被取消,随后通过用户抓紧其第一电池22的后部将第一电池22从电池容纳腔2151中。
与第五实施例类似,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电池,由于连接器部分230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参照左右侧面210E的接合壁21002的面对上表面210C或下表面210D的表面而确定,具有较小厚度的第一电池22可以以下述状态容纳在外壳容纳腔2151A中,即连接器部分230的下表面23022和外壳210的下表面210D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外壳210的下表面210D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隔开,如图35A和35B所示。
换句话说,连接器部分230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向上偏移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中。
因此,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的接触片260的被支承在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下表面25210上的部分设置在高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但不向下伸出超过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的位置处,外壳容纳腔2151A可以以尺寸足以容纳具有较大厚度的第二电池24的方式形成。因此,电池容纳腔215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被抑制。
此外,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2100,由于电池插入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而其接合壁21002与外壳容纳腔2151A的接合凹槽254接合并借助于外壳容纳腔2151A的接合凹槽254沿上下方向定位,并且相对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下表面设置在偏向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上表面25202的位置,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的接触片260的由连接器部分容纳腔2151B的下表面25210支承的部分可定位在高于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的位置处。因此,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不向下伸出超过外壳容纳腔2151A的下表面25204,并且因此,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可以以尺寸足以容纳第二电池24的方式形成。这在沿上下方向抑制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的尺寸方面是有利的。
此外,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2100,由于外壳210的上表面210C和盖件2155对着上表面210C的表面2154A以下述状态设置在彼此附近,在该状态中,外壳210容纳在所述电池容纳腔2151中且接合壁21002由接收面2156接收,并且连接器部分230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250,电池的外壳210可起到作为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盖件2154的加固板的功能。这在减小图像拾取装置2100的本体外壳2102的厚度和尺寸方面是有利的。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述的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是图像拾取装置,但电子设备不局限于图像拾取装置,相反本发明可以很自然地应用到电池装入其中的任何装置,诸如照明装置、音频装置、通讯装置和电池充电装置。
尽管采用特定的术语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这种描述仅用于解释说明目的,并且应当理解成可以在不偏离以下权利要求书的主旨或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变化和修改。

Claims (38)

1、一种电池,包括:
具有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的外壳,其具有厚度、尺寸比厚度大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以及尺寸比宽度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
电池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以及
连接器部分,其在所述外壳的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处的表面中的一个上形成在沿宽度方向相当靠近端部的位置处并在长度方向上伸出;
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以下述方式在所述一个端面上形成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和沿宽度方向的所述端部之间的位置处,即其在长度方向膨胀并连接到所述连接器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包括在长度方向上从所述外壳的所述端面膨胀的连接器壁部分以及连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多个接触片,并且所述连接器壁部分具有一对竖直壁,该对竖直壁在宽度方向相互隔开并在厚度方向延伸,而所述接触片以在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关系设置在所述竖直壁之间,所述用于区分的壁部分连接到所述竖直壁中定位成在宽度方向上相当靠近端部的那个竖直壁。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壁部分具有横向壁,该横向壁在相当靠近所述外壳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处的表面中一个的位置处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使所述竖直壁的在厚度方向上的端部互连,并且所述竖直壁和所述横向壁协作地限定一空间,该空间在长度方向上敞开并敞开向所述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处的表面中的另一个,一端子形成元件设置在所述敞开空间中,所述端子形成元件具有多个凹槽,该多个凹槽以在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的关系形成,使得其在长度方向上敞开并在厚度方向上延伸,所述接触片被设置成形成所述凹槽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被形成为敞开向所述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处的表面中的另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处的所述连接器壁部分的定位以及位于长度方向上的该端部处的所述端子形成元件的定位在平行于所述一个端面的平面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处的所述连接器壁部分的定位、位于长度方向上的该端部处的所述端子形成元件的位置以及位于长度方向上的该端部处的所述用于区分的壁部分的定位在平行于所述一个端面的平面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区分的壁部分具有凹部,该凹部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上敞开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区分的壁部分被形成为其厚度大体为所述外壳的厚度的1/2。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区分的壁部分被形成为其厚度尺寸小于所述外壳的厚度尺寸,并且在所述一个表面的前方形成位于所述用于区分的壁部分的上方和下方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区分的壁部分设置在介于所述竖直壁中定位成在宽度方向相当靠近端部的那个竖直壁与所述一个表面在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之间的总体长度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壁中定位成在宽度方向相当靠近端部的那个竖直壁被形成为延伸到所述一个表面在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并且所述用于区分的壁部分由所述竖直壁的延伸部所形成的部分而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定位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处的表面中的每一个均具有接合壁,该接合壁被形成为在宽度方向向外伸出并在长度方向延伸。
13、一种电池装入其中的电子设备,该电池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长度并具有设置在前端处的连接器部分,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电池接收部分,电池将要装入其中;
所述电池接收部分包括:电池容纳腔,电池在长度方向上插入其中;和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部处;
凹部,其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附近,用于接收设置在电池上并容纳于其中的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
14、一种电池装入其中的电子设备,该电池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长度并具有设置在前端处的连接器部分,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电池接收部分,电池将要装入其中;
所述电池接收部分包括:电池容纳腔,电池在长度方向上插入其中;和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部处;
突起,其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附近,用于接触设置在电池上的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以阻止电池侧连接器部分和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相互连接。
15、一种电池,包括:
具有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的外壳,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对两端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尺寸比厚度大的宽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对两端处的左右侧面、以及在尺寸比宽度大的长度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相对两端处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电池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内;以及
连接器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连接器部分被设置成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上向前伸出;
所述外壳的所述左右侧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形成的壁,以在宽度方向上向外伸出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
所述连接器部分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参照所述壁的表面中面向上方或面向下方的那个表面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壁的表面中面向下方的那个表面用作所述连接器部分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参照。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池,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外壳的左右侧面的中心,所述壁设置在偏向所述外壳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位置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壁的表面中面向下方的那个表面用作所述连接器部分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参照。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具有设置在沿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分处的剖切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包括接触片部分,其中多对接触片以在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关系并列布置,使得每一对中的接触片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并向前和向下敞开。
21、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包括接触片部分,其中多对接触片以在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关系并列布置,使得每一对中的接触片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并向前和向下敞开,所述连接器部分具有端子形成元件,其设置并包含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端子形成元件具有以相互隔开的关系形成的多个凹槽,以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向前和向下敞开,每一对中的接触片被设置成形成一个凹槽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侧面。
22、一种电池,包括:
具有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的外壳,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对两端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尺寸比厚度大的宽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对两端处的左右侧面、以及在尺寸比宽度大的长度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相对两端处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电池单元,容纳在所述外壳内;以及
连接器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连接器部分被设置成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上向前伸出;
所述外壳的所述左右侧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形成的凹槽,以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凹进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
所述连接器部分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参照彼此相对以形成所述凹槽的一对表面中的一个而确定。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彼此相对以形成所述凹槽的一对表面中的面向下方的那个表面用作所述连接器部分在厚度方向的位置的参照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电池,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外壳的左右侧面的中心,所述凹槽设置在偏向所述外壳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2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包括接触片部分,其中多对接触片以在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的关系并列布置,使得每一对中的接触片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并向前和向下敞开。
26、根据权利要求22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包括接触片部分,其中多对接触片以在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关系并列布置,使得每一对中的接触片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并向前和向下敞开,所述连接器部分具有端子形成元件,其设置并包含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端子形成元件具有以相互隔开的关系形成的多个凹槽,以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向前和向下敞开,每一对中的接触片被设置成形成一个凹槽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侧面。
2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池接收部分,其中欲装入电池,该电池具有连接器部分,该连接器部分以突起的方式设置在外壳的前表面上;
所述电池接收部分包括:电池容纳腔,电池可插入其中;以及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其在电池的插入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部处,用于连接到所述电池的连接器部分;
所述电池容纳腔包括:外壳容纳腔,其具有用于接收所容纳的电池的外壳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左右侧面;以及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其连接到所述外壳容纳腔,用于接收所容纳的电池的连接器部分;
所述外壳容纳腔的左右侧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凹槽,该凹槽被形成为沿插入方向延伸,用于沿上下方向将所述电池定位在所述外壳容纳腔中;
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中;
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从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偏向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上表面的位置处。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和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上表面以下述状态设置在彼此附近,在该状态中,所述外壳容纳在所述外壳容纳腔中,且所述电池部分地与凹槽接合,并且连接器部分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27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具有指向上方的下表面,并且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设置在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的下表面上,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的下表面被设置在从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偏向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上表面的位置处。
30、根据权利要求27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具有面向上方的下表面和面向所述外壳容纳腔的内表面,并且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包括多个接触片,该多个接触片支承在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的下表面和内表面上,并且以相互隔开的关系沿所述外壳容纳腔的所述左右侧面相互连接的方向并列布置。
3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池接收部分,其中欲装入电池,该电池具有连接器部分,该连接器部分以突起的方式设置在外壳的前表面上;
所述电池接收部分包括:电池容纳腔,电池可插入其中;以及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其在电池的插入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部处,用于连接到所述电池的连接器部分;
所述电池容纳腔包括:外壳容纳腔,其具有用于接收所容纳的电池的外壳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左右侧面;以及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其连接到所述外壳容纳腔,用于接收所容纳的电池的连接器部分;
所述外壳容纳腔的左右侧面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壁,该壁以突起方式形成以沿插入方向延伸,用于沿上下方向将所述电池定位在所述外壳容纳腔中;
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中;
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从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偏向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上表面的位置处。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和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上表面以下述状态设置在彼此附近,在该状态中,所述外壳容纳在所述外壳容纳腔中,且所述电池部分地与所述壁接合,并且连接器部分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
33、根据权利要求31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具有指向上方的下表面,并且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设置在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的下表面上,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的下表面被设置在从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偏向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上表面的位置处。
34、根据权利要求31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具有面向上方的下表面和面向所述外壳容纳腔的内表面,并且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包括多个接触片,该多个接触片支承在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的下表面和内表面上,并且以相互隔开的关系沿所述外壳容纳腔的所述左右侧面相互连接的方向并列布置。
35、一种电池装入其中的电子设备,所述电池包括具有扁平的大体矩形平板形状的外壳以及一对支撑壁,该对支撑壁从左右侧面伸出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电池具有连接器部分,该连接器部分以突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上,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电池接收部分,用于接收所装载的电池;
所述电池接收部分包括电池容纳腔、盖件、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和锁定部分;
所述电池容纳腔包括:外壳容纳腔,其具有尺寸足以允许所述电池容纳腔容纳外壳的下表面和左右侧面并向上敞开;一对接收面,其形成在所述外壳容纳腔的左右侧面上,以沿前后方向延伸并面向上方用于接收电池的支撑壁;以及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其连接到所述外壳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的连接器部分;
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中;
所述盖件被形成为与所述外壳容纳腔协作以盖住所述电池和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该电池设置在所述外壳容纳腔中,且支撑壁由所述接收面所接收;
所述锁定部分被形成为将容纳在所述外壳容纳腔中的所述电池的支撑壁压靠所述接收面上,并沿连接器部分与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配接的方向偏压电池,
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被设置在从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向上偏移的位置处。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件与所述外壳容纳腔协作以盖住所述电池,该电池设置在所述外壳容纳腔和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中,且支撑壁由所述接收面接收,并且所述电池的连接器部分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与所述盖件的对着所述外壳的上表面的表面设置在彼此附近。
37、根据权利要求35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具有下表面,所述下表面面向上方并且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布置于其上,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的下表面设置在从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下表面偏向所述外壳容纳腔的上表面的位置处。
38、根据权利要求35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具有面向上方的下表面和面向所述外壳容纳腔的内表面,并且所述电子设备侧连接器部分包括多个接触片,该多个接触片支承在所述连接器部分容纳腔的下表面和内表面上,用于与电池的连接器部分配接。
CN200580033891A 2004-11-05 2005-11-04 电池和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32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2268/2004 2004-11-05
JP2004322268A JP3972258B2 (ja) 2004-11-05 2004-11-05 電子機器
JP365645/2004 2004-12-17
JP367149/2004 2004-12-20
JP369041/2004 2004-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6248A true CN101036248A (zh) 2007-09-12
CN100593252C CN100593252C (zh) 2010-03-03

Family

ID=36729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38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3252C (zh) 2004-11-05 2005-11-04 电池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972258B2 (zh)
CN (1) CN100593252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5385C (zh) * 2005-04-21 2008-11-19 索尼株式会社 电池
CN105277280A (zh) * 2014-07-22 2016-01-27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
CN107004795A (zh) * 2014-11-14 2017-08-01 Nec平台株式会社 电池组收纳结构和电子装备
CN110323364A (zh) * 2018-03-30 2019-10-11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3149B2 (ja) * 2006-05-09 2013-03-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JP2010103103A (ja) * 2008-09-26 2010-05-06 Panasonic Corp 電池パック保持機構、電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17218B1 (en) * 1997-11-05 2006-03-01 Philips Consumer Communications France A battery unit and a portable battery-operated device including such a battery unit
US6445948B1 (en) * 1998-04-03 2002-09-03 Medtronic, Inc.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having a substantially flat battery
TW497286B (en) * 1999-09-30 2002-08-01 Canon Kk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5385C (zh) * 2005-04-21 2008-11-19 索尼株式会社 电池
CN105277280A (zh) * 2014-07-22 2016-01-27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277280B (zh) * 2014-07-22 2018-12-04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
CN107004795A (zh) * 2014-11-14 2017-08-01 Nec平台株式会社 电池组收纳结构和电子装备
US10014499B2 (en) 2014-11-14 2018-07-03 Nec Platforms, Ltd. Battery pack hous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7004795B (zh) * 2014-11-14 2019-04-09 Nec平台株式会社 电池组收纳结构和电子装备
CN110323364A (zh) * 2018-03-30 2019-10-11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袋状壳体、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36124A (ja) 2006-05-25
JP3972258B2 (ja) 2007-09-05
CN100593252C (zh) 201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6525C (zh) 用于防止将待装器件错误地装入主体侧设备的方法、待装器件以及电池组
CN101036248A (zh) 电池和电子设备
CN1306660C (zh) 卡连接器
CN1276524C (zh) 端子和要装载部件的结构
CN1841592A (zh) 叠层电容器
CN101046554A (zh) 光学元件和成像装置
CN1950909A (zh) 盘片容纳体和信息提供体
CN1766658A (zh) 电压检测电路、过电流检测电路、充电电流控制系统及电压检测方法
CN1967314A (zh) 相机抖动补偿单元、图像拍摄设备、图像拍摄系统、和补偿图像形成位置的方法
CN1401146A (zh) 用于智能卡的人机工程学电连接件
CN100346415C (zh) 光盘装置
CN1901250A (zh) 用于防止将待装器件错误地装入主体侧设备的电池组
CN1383554A (zh) 磁盘驱动装置
CN1831671A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330602A (zh) 盒式磁带储存盒
CN2700924Y (zh) 显影剂充电单元、显影设备、成像装置和计算机系统
CN1296659A (zh) 电子机器和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
CN100338822C (zh) 连接器
CN1917804A (zh) 内窥镜装置
CN1223988C (zh) 优先级决定装置和优先级决定方法
CN1219422C (zh) 电子零件供给装置
CN1213422C (zh)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CN1691755A (zh) 电子装置和附件装置
CN1302068A (zh) 盘驱动系统
CN1355530A (zh)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63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063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03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