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3557B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3557B
CN101013557B CN2006100642579A CN200610064257A CN101013557B CN 101013557 B CN101013557 B CN 101013557B CN 2006100642579 A CN2006100642579 A CN 2006100642579A CN 200610064257 A CN200610064257 A CN 200610064257A CN 101013557 B CN101013557 B CN 101013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sub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organic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642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3557A (zh
Inventor
高炳植
金南德
崔凡洛
卢庆银
郑光哲
崔埈厚
许宗茂
朴承圭
高俊哲
尹宁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600486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6160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600684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80008772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13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3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13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3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65Improved aperture ratio, e.g. by size reduction of the pixel circuit, e.g. for improving the pixel density or the maximum displayabl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LED显示器,其包括具有分别显示不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的像素;向该像素传输栅极信号的栅极线;向该像素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向该像素传输驱动电压并基本平行于该数据线的第一驱动电压线;以及连接第一驱动电压线并基本平行于该栅极线的第二驱动电压线。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尤其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来,液晶显示器(LCD)的使用已经开始取代在计算机监视器、电视和其他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阴极射线管(CRT)技术。LCD显示装置可以比CRT显示装置更轻、更薄,但是常规LCD显示装置可能需要单独的背光作为发光装置,并且与CRT显示装置比较可能会减小的响应速度和有限的视角。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也可以用于生产轻薄的显示装置。OLED显示器可以包括两个电极和设置于其间的发射层。可以通过从一个电极注入的电子和从另一个电极注入的空穴耦合而在发射层中形成激发子。由于形成激发子,所以光可以发射出。
因而OLED显示器是自发光的,不需要单独的光源作为背光。OLED显示器可以也是高能量效率的,具有高的响应速度、宽视角和高对比度。OLED的发光层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该有机材料固有发射红、绿和蓝加法三原色中的一种。可以通过由发光层产生的加法三原色的空间总和显示需要的图像。
随着OLED显示器的尺寸增大,显示相同亮度的电流消耗也增大。但是,随着电流增大,可以发生压降。因此,常规OLED显示器可能经历屏幕显示均匀性降低和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OLED显示装置,改善了开口率和产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实施例通过有效地施加OLED显示器的驱动电压,可以防止压降和改善屏幕均匀性。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OLED显示器,可以包括:像素,包括四个子像素,每个显示不同的颜色;两条栅极线,用于向像素传输栅极信号;两条数据线,用于向像素传输数据信号;和驱动电压线,用于向像素传输驱动电压。
该四个子像素分别显示红、绿、蓝和白色,该子像素可以2行、2列设置为阵列。
两条栅极线中的一条可以向第一行子像素传输栅极信号,栅极线中的另一条可以向第二行子像素传输栅极信号。
由两条栅极线传输的栅极信号可以为相同的信号。
两条栅极线中的一条可以形成在第一行子像素的下侧,两条栅极线中的另一条可以形成在第二行子像素的下侧。
两条数据线中的一条可以向第一列子像素传输数据信号,两条数据线中的另一条可以向第二列子像素传输数据信号。
两条数据线中的一条可以形成在第一列子像素的左侧,两条数据线中的另一条可以形成在第二列子像素的右侧。
驱动电压线可以形成在第一列子像素和第二列子像素之间。
显示红、绿和蓝的子像素可以分别包括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
像素可以还包括连接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像素电极,与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设置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光发射元件。光发射元件可以包括多层发射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的光发射层,可以混合具有不同波长的光而发射白光。
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可以分别通过设置于其与光发射元件之间的像素电极而与光发射元件分隔开。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可以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每个子像素显示不同的颜色;栅极线,用于向像素传输栅极信号;数据线,用于向像素传输数据信号;第一驱动电压线可以向像素传输驱动电压并基本与数据线平行;第二驱动电压线可以连接到第一驱动电压线并基本与栅极线平行。
第一驱动电压线可以用与数据线相同的材料形成。
第二驱动电压线可以用与栅极线相同的材料形成。
第一驱动电压线和第二驱动电压线可以直接通过接触孔连接。
第一驱动电压线和第二驱动电压线可以通过连接元件连接。
连接元件可以包括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
第一驱动电压线可以穿越像素的中心。
第二驱动电压线可以穿越像素的中心。
第一到第四子像素可以分别显示红、绿、蓝和白色。
第一到第三子像素可以分别包括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
像素可以还包括连接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像素电极,与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设置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光发射元件。光发射元件可以包括多层发射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的光发射层,可以混合具有不同波长的光而发射白光。
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可以分别通过设置于其与光发射元件之间的像素电极而与光发射元件分隔开。
第一和第二子像素可以关于第一驱动电压线相互对称,第三和第四子像素可以关于第一驱动电压线相互对称。
第一和第三子像素可以关于第二驱动电压线相互对称,第二和第四子像素可以关于第二驱动电压线相互对称。
栅极线可以包括用于向第一和第二子像素传输栅极电压的第一栅极线,和用于向第三和第四子像素传输栅极电压的第二栅极线。
栅极线可以包括用于向第一和第三子像素传输栅极电压的第一栅极线,和用于向第二和第四子像素传输栅极电压的第二栅极线。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可以包括: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每个子像素显示不同颜色。该OLED显示器可以包括基板,形成在基板上的具有多个开口的光阻挡元件;形成在基板上的栅极线,用于向像素传输栅极信号;与栅极线交叉的数据线,用于向像素传输数据信号;和与光阻挡元件电连接的驱动电压线,用于向像素传输驱动电压。
光阻挡元件可以提供有驱动电压。
光阻挡元件可以由金属制成。
该OLED显示器可以还包括覆盖光阻挡元件的开口的有机发光元件。
该OLED显示器可以还包括形成在光阻挡元件和栅极线之间的第一绝缘层。
第一到第四子像素可以分别显示红、绿、蓝和白色。
第一到第三子像素可以分别包括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
像素可以还包括连接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像素电极,与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设置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光发射元件。光发射元件可以包括多层发射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的光发射层,可以混合具有不同波长的光而发射白光。
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可以分别通过设置于其与光发射元件之间的像素电极而与光发射元件分隔开。
开口可以是方形的。
附图说明
由于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将很容易获得对其更为完整的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布置图。
图4和5分别是图3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沿IV-IV和V-V线的横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布置图。
图8、9和10分别是图7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沿VIII-VIII、IX-IX和X-X线的横截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布置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沿XII-XII线的横截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布置图;以及
图15和16分别是图14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沿XV-XV和XVI-XVI线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修改为多种不同方式,这些方式均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以夸大了层、膜、板、区域等的厚度。说明书全文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要理解到当一个元件如层、膜、区域或基板被称为在其他元件“上”时,其可以是直接位于该其他元件之上,也可以存在居间元件。反之,当一个元件表示为“直接”位于其他元件之“上”时,则不存在居间元件。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中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可以包括:显示面板300,连接到显示面板300的扫描驱动器400和数据驱动器500,和可以控制显示面板300、扫描驱动器400和数据驱动器500的信号控制器600。
当将其视为等效电路时,显示面板300可以包括:多条显示信号线G1到Gn和D1到Dm,多条驱动电压线(未示出),多个与显示信号线G1到Gn和D1到Dm和驱动电压线连接并充分布置称为矩阵的像素PX。
显示信号线G1到Gn和D1到Dm可以包括多条用于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G1到Gn,和用于传输数据电压的多条数据线D1到Dm。扫描信号线G1到Gn可以基本沿行方向延伸,并相互间隔开和相互平行或几乎平行。数据线D1到Dm本沿列方向延伸,并相互间隔开和相互平行或几乎平行。
驱动电压线可以向每个像素PX传输驱动电压Vdd。
如图2所示,每个像素PX可以包括多个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子像素PXa、PXb、PXc和PXd。各子像素PXa、PXb、PXc和PXd每个可以显示红、绿、蓝和白色中的任意一种,使得每种颜色由一个子像素表示。子像素PXa、PXb、PXc和PXd可以2×2的矩阵形式布置,从而形成一个像素。
根据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包括:上、下扫描信号线Gi和Gi+1,左、右数据线Dj和Dj+1,和驱动电压线VL。扫描信号线Gi和Gi+1可以基本沿行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数据线Dj和Dj+1可以基本沿列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驱动电压线VL可以平行于数据线Dj和Dj+1延伸。
上扫描信号线GI可以在第一和第二子像素PXa、PXb下面通过,并传输栅极信号到第一和第二子像素PXa、PXb。下扫描信号线Gi+1可以在第三和第四子像素PXc和PXd下面通过,并传输栅极信号到第三和第四子像素PXc和PXd。
左数据线Dj可以从第一和第三子像素PXa、PXc左侧通过,并传输数据信号到第一和第三子像素PXa、PXc。右数据线Dj+1可以从第二和第四子像素PXb和PXd右侧通过,并传输数据信号到第二和第四子像素PXb和PXd。
驱动电压线VL可以向第一到第四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传输驱动电压,并从第一和第三子像素PXa、PXc以及第二和第四子像素PXb和PXd之间通过。驱动电压线VL可以包括分别对应于每个子像素PXa、PXb、PXc和PXd的多个子线或结点VLa、VLb、VLc和VLd(未示出)。
每个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例如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i和数据线Dj的子像素Pxa,可以包括OLED(LD)、驱动晶体管Qd,存储电容Cst和开关晶体管Qs。
驱动晶体管Qd可以是三端子元件。驱动晶体管Qd可以具有连接到开关晶体管Qs和存储电容Cst的控制端,连接到驱动电压线VLa的输入端,和连接到OLED(LD)的输出端。
开关晶体管Qs也可以是三端子元件。开关晶体管Qs可以具有分别连接扫描信号线Gi和数据线Dj的控制端和输入端,和连接存储电容Cst和驱动晶体管Qd的输出端。
存储电容Cst可以连接在开关晶体管Qs和驱动电压线VLa之间,并可以被充以来自开关晶体管Qs的数据电压,随后将数据电压保持预定时间。
OLED(LD)可以具有两个电极,包括分别连接驱动晶体管Qd和公共电压Vcom的阳极和阴极。OLED(LD)可以发出光,通过根据从驱动晶体管Qd输出的电流量ILD来改变该光的强度,从而可以显示图像。电流量ILD可以依赖于驱动晶体管Qd的控制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Vgs的量。
开关和驱动晶体管Qs和Qd可以包括由非晶硅和多晶硅制成的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FET)。但是晶体管Qs和Qd也可以包括P沟道FET。对此,P沟道FET和n沟道FET可以是互补的,此时p沟道FET的操作、电压和电流可以与n沟道FET的相反。
图2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详细结构将在下面参照图3至5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布置图。图4和5分别是图3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沿IV-IV和V-V线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3、4和5,OLED显示器可以包括一个像素,该像素包括以2×2阵列的形式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子像素PXa、PXb、PXc和PXd。
多个栅极导体包括多条栅极线121和多个第二控制电极124b,形成在如透明玻璃或塑料的绝缘基板110上,栅极线121包括第一控制电极124a。
每条栅极线121可以分别包括上、下栅极线1211和1212,并大体横向延伸。上、下栅极线1211和1212可以设置于上侧和下侧,第一至第四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位于其间。栅极线121可以包括具有用于连接到其他层或外部驱动电路的大面积的端部129,第一控制电极124a可以从栅极线121向上侧或下侧延伸。栅极线121可以延伸以直接连接到集成在基板110上用于产生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电路(未示出)。
第二控制电极124b可以包括从栅极线121中分离出的存储电极127,并向下方向延伸,改变方向到右侧,然后向上方向延伸。
栅极导体121和124b可以由如铝(Al)或铝合金的铝金属、如银(Ag)或银合金的银金属、如铜(Cu)或铜合金的铜金属、如钼(Mo)或钼合金的钼金属、铬(Cr)、钽(Ta)、钛(Ti)或者其他金属或合金制成。但是,它们可以具有多层结构,其包括不同物理特性的两个导电层(未示出)。其中一个导电层可以由具有低电阻率的金属制成,例如铝金属、银金属、铜金属等,以降低信号延迟和电压降。或者,另一个导电层可以由诸如钼金属、铬(Cr)、钽(Ta)、钛(Ti)等具有与其他材料(尤其是ITO(氧化铟锡)和IZO(氧化铟锌))间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或电接触特性的材料制成。结合的典型示例可以包括铬下层和铝(合金)上层,以及铝(合金)下层和钼(合金)上层。但是,栅极导体121和124b可以由其他多种金属或导体制成。
栅极导体121和124b的侧面可以向基板110的一个表面倾斜,其倾斜角可以是约30°至80°。
栅绝缘层140可以形成在栅极导体121和124b上,并且例如由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或其他已知的具有相似性质的材料制成。
多个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岛154a和154b形成在栅绝缘层140上,由氢化的非晶硅(a-Si)、多晶硅或其他已知的具有相似性质的材料制成。第一和第二半导体154a和154b可以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控制电极124a和124b上。
多对第一欧姆接触163a和165a和多对第二欧姆接触163b和165b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半导体154a和154b上。欧姆接触163a、163b、165a和165b可以具有岛状,由如n+氢化非晶硅或硅化物的材料制成,在n+氢化非晶硅中如磷n型杂质以高浓度掺杂。第一欧姆接触163a和165a可以成对地形成并位于第一半导体154a之上,第二欧姆接触163b和165b可以成对地形成并位于第二半导体154b之上。
多个数据导体包括多条数据线171和多条驱动电压线172、多个第一和第二输出电极175a和175b,可以形成在欧姆触点163a、163b、165a和165b和栅绝缘层140之上。
每条数据线171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数据线1711和1712。数据线171可以大体沿纵向延伸并与栅极线121交叉。第一和第二数据线1711和1712可以设置在左右两侧,第一至第四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位于其间。
每条数据线171可以包括大面积的端部179,用于连接到多个可向第一控制电极124a延伸的第一输入电极173a、或其他层或外部驱动电路。数据线171可以延伸以直接连接到产生数据信号并集成在基板110上的数据驱动电路(未示出)。
驱动电压线172可以将像素(PX)二等分并可以基本平行于数据线171延伸。每条驱动电压线172可以包括多个向第二控制电极124b延伸的第二输入电极173b。驱动电压线172可以重叠存储电极127并相互连接。
第一和第二输出电极175a和175b可以相互分离,还可以与数据线171和驱动电压线172分离。第一输入电极173a和第一输出电极175a可以关于第一控制电极124a相互相对,第二输入电极173b和第二输出电极175b可以关于第二控制电极124b相互相对。
如上所述,两条数据线1711和1712和一条驱动电压线172可以形成在包括四个子像素的一个像素中。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开口率可以得到提高。例如,不需要四条数据线穿过一个包括四个子像素的像素,而是可以两条数据线1711和1712穿过一个包括四个子像素的像素。因而,由于一个像素中的数据线占据的面积减小了,可以提高开口率。而且,不需要两条驱动电压线穿过一个包括四个子像素的像素,而是可以一条驱动电压线172穿过一个包括四个子像素的像素。因而,由于一个像素中的驱动电压线占据的面积减小了,可以提高开口率。
此外,由于穿过一个像素的数据线1711和1712的数量减小到最小,所以可以减少数据驱动集成电路的数量。因而,节省了制造成本。虽然可以增加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数量,但这不会增加总制造成本,因为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制造成本低于数据驱动集成电路的。
此外,由于穿过一个像素的数据线1711和1712及驱动电压线172的数量可以减小,所以可能在数据线和驱动电压线之间发生短路问题的次数降到最小。因而,产品生产率可以提高。
数据导体171、172、175a和175b可以由如钼、铬、钽和钛或它们的合金的耐熔金属制成。它们可以具有包括耐熔金属层(未示出)和低电阻导电层(未示出)的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的示例包括:铬和钼(或钼合金)下层和铝(或铝合金)上层的双层,以及钼(或钼合金)下层、铝(或铝合金)中间层和钼(或钼合金)上层的三层。但是,数据导体171、172、175a和175b由各种其他金属或导体制成。
如同栅极导体121和124b,数据导体171、172、175a和175b可以具有倾斜的边缘轮廓,其倾斜角可以在约30°-80°的范围内。
欧姆接触163a、163b、165a和165b可以专门设置于其下部的半导体154a和154b和其上部的数据导体171、172、175a和175b之间,在其之间的接触电阻可以降低。半导体154a和154b可以具有未由数据导体171、172、175a和175b覆盖的暴露部分,如输入电极173a和173b和输出电极175a和175b之间的区域。
钝化层180p可以形成在数据导体171、172、175a和175b上和形成在半导体154a和154b的暴露部分上。钝化层180p可以由如氮化硅或氧化硅的无机绝缘体、或有机绝缘体、低介电常数绝缘体或具有相同特性的绝缘体制成。有机绝缘体和低介电绝缘体可以具有4.0或更低的介电常数。例如,低介电绝缘体可以包括用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PECVD)形成的a-Si:C:O和a-Si:C:F等。钝化层180p可以由在有机绝缘体中具有感光性的有机绝缘体制成,其表面可以是平的。但是,钝化层180p可以具有下无机层和上有机层的双层结构,从而在保持有机层优秀绝缘特性同时不导致对半导体154a和154b暴露部分的损害。
多个用于分别暴露数据线171端部179和第一、第二输出电极175a和175b的接触孔182、185a和185b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80p中。多个用于暴露栅极线121端部129和第二输入电极124b的接触孔181和184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80p和栅绝缘层140中。
多个滤色器230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80p上。滤色器230可以沿像素电极191的列以条形纵向延长。两个邻近的滤色器230可以在数据线171的顶部表面上相互重叠。相互重叠的滤色器230可以由有机层制成,并在像素电极191和数据线171之间提供绝缘。而且,滤色器230可以作为用于防止光从像素电极191之间露出的光阻挡元件。对此,可以选择性地省略公共电极显示面板上的光阻挡元件,从而简化工艺。
接触孔185a、185b和184可以穿过的通孔235、236和237可以形成在滤色器230中。通孔235、236和237可以比接触孔185a、185b和184大。滤色器230不需要存在于栅极线121的端部129和数据线171的端部179所在的外围区域中。
每个滤色器230可以显示加法三原色红、绿和蓝色中的任一种。也就是,用于显示红色的滤色器可以包括在红像素中,用于显示绿色的滤色器可以包括在绿像素中,用于显示蓝色的滤色器可以包括在蓝像素中。
滤色器不必包括在白像素中。
可以在滤色器230上形成外覆层180q。外覆层180q可以由有机绝缘体制成,并可以防止暴露滤色器230。外覆层也可以提供平坦表面。外覆层180q可以省略。
多个像素电极191,多个连接元件85和多个接触辅助81和82可以形成在外覆层180q上。它们可以由如ITO或IZO的透明导电材料,和/或如铝、银或它们的合金的反射性金属制成。
像素电极191可以通过接触孔185b物理或电学地连接到第二输出电极175b。连接元件85可以通过接触孔184和185a连接第二控制电极124b和第一输出电极175a。
接触辅助81和82可以分别通过接触孔181和182连接栅极线121的端部129和数据线171的端部179。接触辅助81和82可以补充栅极线121的端部129和数据线171的端部179与外部装置之间的粘着力,并保护它们。
隔层361可以形成在外覆层180q上。隔层361可以通过如同堤岸那样包围像素电极191的侧边来定义开口365,并由有机绝缘体或无机绝缘体制成。隔层361可以由光敏材料制成,例如包括黑色素,从而使得隔层361可以作为光阻挡元件,并且可以简化隔层361的形成。
有机发光元件370可以形成在隔层361定义的像素电极191上的开口365内。有机发光元件370可以由固有发射加法三原色红、绿和蓝色中一种的有机材料制成。OLED显示器可以通过空间叠加由发光元件370发出的单色加法三原色光来显示需要的图像。
有机发光元件370可以具有包括用于发光的发射层(未示出)和用于提高发光层发光效率的辅助层(未示出)的多层结构。辅助层可以包括用于调整电子和空穴平衡的电子传输层(未示出)和空穴传输层(未示出),和用于增强电子和空穴注入的电子注入层(未示出)和空穴注入层(未示出)。
公共电极270可以形成在有机发光元件370上。公共电极270可以施加以公共电压Vss,并由如钙(Ca)、钡(Ba)、镁(Mg)、铝(Al)、银(Ag)或具有相似反射特性的金属等的反射金属,或如ITO或IZO的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在OLED显示器中,连接到栅极线121的第一控制电极124a、连接数据线171的第一输入电极173a和第一输出电极175a,和第一半导体154a可以构成开关TFT Qs。开关TFT Qs的沟道可以形成在第一输入电极173a和第一输出电极175a之间的第一半导体154a中。连接第一输出电极175a的第二控制电极124b、连接驱动电压线172的第二输入电极173b、连接像素电极191的第二输出电极175b,和第二半导体154b可以构成驱动TFT Qd。驱动TFT Qd的沟道可以形成在第二输入电极173b和第二输出175b电极之间的第二导体154b中。像素电极191、有机发光元件370和公共电极270可以构成OLED LD。像素电极191可以是阳极,公共电极270可以是阴极,或者像素电极191可以是阴极,公共电极270可以是阳极。可以相互重叠的存储电极127和驱动电压线172可以构成存储的电容Cst。
如上构成的OLED显示器可以将光发送到基板110的上侧或下侧以显示图像。不透明的像素电极191和透明的公共电极270可以应用到从基板110向上显示图像的顶发射型OLED显示器中,而透明的像素电极191和不透明的公共电极270可以应用到从基板110向下显示图像的底发射型OLED显示器中。
另一方面,对于半导体154a和154b由多晶硅制成的情况中,它们可以包括与控制电极124a和124b相对的本征区(未示出)和位于其两侧的非本征区(未示出)。非本征区可以是电性连接输入电极173a和173b和输出电极175a和175b。欧姆接触163a、163b、165a和165b可以省略。
此外,控制电极124a和124b可以设置到半导体154a和154b上,此时栅绝缘层140可以设置于半导体154a和154b与控制电极124a和124b之间。此时,数据导体171、172、173b和175b可以设置于栅绝缘层140上,并通过可以形成在栅绝缘层140中的接触孔(未示出)可电连接到半导体154a和154b。或者,数据导体171、172、173b和175b可以设置于半导体154a和154b下面以取得与上部半导体154a和154b的电接触。
下面将参照图6至10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6,每个像素PX可以包括以矩阵形式设置的多个子像素PXa、PXb、PXc和PXd。各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中每个可以显示红、绿、蓝和白色中的任一种。子像素PXa、PXb、PXc和PXd可以设置为2×2矩阵形式以形成一个像素PX。
一个像素PX可以分别包括上、下扫描信号线Gi和Gi+1,左、右数据线Dj和Dj+1,和第一和第二驱动电压线VLa和VLb。扫描信号线Gi和Gi+1可以基本沿行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数据线Dj和Dj+1可以基本沿列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第一驱动电压线VLa可以平行于数据线Dj和Dj+1延伸。第二驱动电压线VLb可以平行于扫描信号线Gi和Gi+1延伸。两条驱动电压线VLa和VLb可以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相互连接。
上扫描信号线Gi可以向第一和第二子像素PXa和PXb传输栅极信号。下扫描信号线Gi+1可以向第三和第四子像素PXc和PXd传输栅极信号。左数据线Dj可以向第一和第三子像素PXa和PXc传输数据信号。右数据线Dj+1可以向第二和第四子像素PXb和PXd传输数据信号。第一和第二驱动电压线VLa和VLb可以向第一至第四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传输驱动电压。
每个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例如连接扫描信号线Gi和数据线Dj的子像素PXa,可以包括OLED LD,驱动晶体管Qd,存储电容Cst和开关晶体管Qs。
驱动晶体管Qd、开关晶体管Qs和存储电容Cst可以与上述OLED LD中的对应部件相同。因此,不再对其详细描述。
下面将参照图7到10详细描述图6所示的OLED的示例。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布置图。图8、9和10分别是图7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沿VIII-VIII、IX-IX和X-X线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7,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可以包括一个包括以2×2矩阵形式布置的四个子像素PXa、PXb、PXc和PXd的像素。
多条包括第一控制电极124a的栅极线121和多个包括多个第二控制电极124b的栅极导体可以形成在由透明玻璃、塑料等制成的绝缘基板110上。
每条栅极线121可以包括上、下栅极线121a和121b并大体沿纵向延伸。上、下栅极线121a和121b可以设置于上侧和下侧,第一至第四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位于其间。栅极线121可以具有用于连接其他层或外部驱动电路的宽面积的端部129。第一控制电极124a可以在栅极线121的上侧或下侧延伸。
第二控制电极124b可以离开栅极线121。第二控制电极124b可以沿行方向延伸,改变为列方向,然后沿列方向延伸。
栅绝缘层140可以形成在栅极导体121和124b上。
多个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岛154a和154b可以形成在栅绝缘层140上。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岛154a和154b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和第二控制电极124a和124b上。
多对第一欧姆接触163a和165a和多对第二欧姆接触163b和165b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岛154a和154b上。包括多条数据线171、多条驱动电压线172和多个第一、第二输出电极175a和175b的多个数据导体可以形成在欧姆接触163a、163b、165a和165b以及栅绝缘层140上。
每条数据线171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数据线1711和171r。数据线171可以大体沿纵向延伸并与栅极线121交叉。第一和第二数据线1711和171r可以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第一至第四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位于其间。
数据线171可以包括具有连接多个向第一控制电极124a延伸的第一输入电极173a、或其他层或外部驱动电路的的宽面积的端部179。
每条驱动电压线172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驱动电压线172a和172b。第一驱动电压线172a可以将像素PX二等分并基本平行于数据线171延伸。第二驱动电压线172b可以将像素PX二等分并基本平行于栅极线121延伸。第一和第二驱动电压线172a和172b可以相互交叉。驱动电压线172可以包括多个向第二控制电极124b延伸的第二输入电极173b。
第一和第二输出电极175a和175b可以相互间隔开,并还与数据线171和驱动电压线172间隔开。第一输入电极173a和第一输出电极175a可以关于第一控制电极124a相互相对,第二输入电极173b和第二输出电极175b可以关于第二控制电极124b相互相对。
钝化层180p可以形成在数据导体171、172、175a和175b、半导体154a和154b的暴露部分和栅绝缘层140上。
用于暴露数据线171的端部179的交叉点、第一和第二输出电极175a和175b、第一和第二驱动电压线172a和172b,和第二驱动电压线172b一部分的多个接触孔182、185a、185b、187、188a和188b形成在钝化层180p中。而且,分别用于暴露栅极线121端部129和第二输入电极124b的多个接触孔181和184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80p和栅绝缘层140中。
多个滤色器230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80p上。
滤色器230可以形成在接触孔185a、185b、187、188a和188b穿过的通孔235、236、237和238中。通孔235、236、237和238可以比接触孔185a、185b、187、188a和188b大。滤色器230不需要存在于栅极线121端部129和数据线171端部179所在的外围区域中。
外覆层180q可以形成在滤色器230上。
多个像素电极191、多个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85和87以及多个接触辅助81和82形成在外覆层180q上。
像素电极191可以通过接触孔185b物理或电学地连接到第二输出电极175b。连接元件85可以通过接触孔184和185a连接第二控制电极124b和第一输出电极175a。
第二连接元件87可以通过接触孔187、188a和188b连接到第一和第二驱动电压线172a和172b。
接触辅助81和82可以分别通过接触孔181和182连接到栅极线121的端部129和数据线171的端部179。接触辅助81和82保护和补充栅极线121的端部129和数据线171的端部179与外部装置之间的粘着力。
隔层361可以形成在外覆层180q上。隔层361可以通过如同堤岸那样包围像素电极191的边缘来定义开口365,并可以由有机绝缘体或无机绝缘体制成。
有机发光元件370可以形成在隔层361定义的像素电极191上的开口365内。
公共电极270可以形成在有机发光元件370上。
如上所述,两条数据线1711和171r可以形成在一个包括四个子像素的像素中。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开口率可以提高。例如,不需要四条数据线穿过一个包括四个子像素的像素,而可以两条数据线1711和171r穿过一个包括四个子像素的像素。因而,由于一个像素中的数据线占据的面积减小了,所以可以提高开口率。
此外,由于穿过一个像素的数据线1711和171r的数量减小,所以可以减少数据驱动集成电路的数量。因而,节省了制造成本。虽然可能增加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数量,但这不会增加总制造成本,因为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制造成本低于数据驱动集成电路的成本。
此外,由于穿过一个像素的数据线1711和171r的数量可以减小,所以可能在数据线和驱动电压线之间发生短路问题的次数降到最小。因而,产品生产率可以提高。
此外,如果在一个像素中第一驱动电压线172a沿纵向设置且第二驱动电压线172b沿横向设置,则驱动电压可以按横向和纵向施加,同时使开口率降低被最小化。因此,即使显示装置的面积增大,也能至少部分校正因依赖负载的压降而发生的屏幕显示不规则性。
要注意,图3至5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许多特性也可以施加给图7至10所示的OLED显示器。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布置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沿XII-XII线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11和12,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可以包括:形成在绝缘基板110上的,具有第一控制电极124a的多条栅极线121和具有以第二控制电极124b的多个栅极导体。每条栅极线121可以包括控制电极124a和124b和端部129。栅绝缘层140可以形成在栅极导体121上。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岛154a和154b可以形成在栅绝缘层140上,多个欧姆接触163b和165b可以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岛154a和154b上。包括多条数据线171、多个第一和第二输出电极175a和175b、和驱动电压线172的数据导体可以形成在欧姆接触163b和165b及栅绝缘层140上。每条数据线171可以包括多个输入电极173a和173b,及端部179。钝化层180p可以形成在数据导体171和175上,多个接触孔181、182、184、185a和185b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80p和栅绝缘层140中。多个滤色器230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80p上,外覆层180q可以形成在滤色器230上。接触孔184、185和185b可以穿过的通孔237可以形成在滤色器230中。多个像素电极191、多个连接元件85和多个接触辅助81和82可以形成在外覆层180q上。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OLED中,第一驱动电压线172a和第二驱动电压线172b可以直接相互连接。例如,第二驱动电压线172b通过其暴露的接触孔189可以形成在栅绝缘层140中。第一驱动电压线172a和第二驱动电压线172b可以通过通孔189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向上、下、左和右施加OLED显示器的驱动电压,可以降低或防止电压下降的发生。因此,屏幕的不规则性可以最小化或消除。
要注意,图3至5所示的OLED的许多特性也可以应用于图11和12所示的OLED显示器。
下面将参照图13到16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13,每个像素可以包括多个以矩阵形式设置的子像素Pxa、PXb、PXc和PXd。各子像素PXa、PXb、PXc和PXd的每个可以显示红、绿、蓝和白色中的任一种。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以2×2的矩阵形式设置,从而形成一个像素。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可以分别包括:上、下扫描信号线Gi和Gi+1,左、右数据线Dj和Dj+1,左、右驱动电压线VLj和VLj+1和包括光阻挡元件BM。扫描信号线Gi和Gi+1可以基本沿行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数据线Dj和Dj+1可以基本沿列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驱动电压线VLj和VLj+1可以平行于数据线Dj和Dj+1延伸并相互平行。光阻挡元件BM可以连接到驱动电压线VLj和VLj+1。
上扫描信号线Gi可以向第一和第二子像素PXa和PXb传输栅极信号,下扫描信号线Gi+1可以向第三和第四子像素PXc和PXd传输栅极信号。左数据线Dj可以向第一和第三子像素PXa和PXc传输数据信号,右数据线Dj+1可以向第二和第四子像素PXb和PXd传输数据信号。驱动电压线VLj和VLj+1和光阻挡元件BM可以向第一至第四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传输驱动电压。
每个子像素PXa、PXb、PXc和PXd,例如连接扫描信号线Gi和数据线Dj的子像素PXa,可以包括OLED LD,驱动晶体管Qd,存储电容Cst和开关晶体管Qs。
OLED LD,驱动晶体管Qd,存储电容Cst和开关晶体管Qs可以与上述的那些部件相同,因此不再对其详细描述。
下面将参照图14到16详细描述图13所示的OLED显示其的示例。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的布置图。图15和16分别是图14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沿XV-XV和XVI-XVI线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14,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可以包括:一个包括以2×2的矩阵形式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子像素PXa、PXb、PXc和PXd的像素。
光阻挡元件220可以形成在绝缘基板110上。绝缘基板110可以由透明玻璃、塑料等制成。光阻挡元件220可以主要包括大体沿横向延伸的横向线和沿纵向延伸的纵向线,和横向线和纵向线定义的开口。光阻挡元件220可以由金属制成并可以传输驱动电压。
光阻挡元件220的侧面可以相对基板110的一个表面倾斜,其倾斜角可以是约30°至80°。
绝缘层221可以形成在光阻挡元件220上。绝缘层221可以由金属氧化物制成。
包括控制电极124a的多条栅极线121和包括多个第二控制电极124b的多个栅极导体可以形成在绝缘层221上。
栅极线121可以主要沿水平方向延伸。每条栅极线121可以包括具有用于连接其他层或外部驱动电路的宽面积的端部129。第一控制电极124a向栅极线121的上侧和下侧延伸。第二控制电极124b可以离开栅极线121,可以沿行方向延伸,改变为列方向,然后沿列方向延伸。
栅绝缘层140可以形成在栅极导体121和124a上。
多个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岛154a和154b可以形成在栅绝缘层140上。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岛154a和154b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和第二控制电极124a和124b上。
多对第一欧姆接触163a和165a和多对第二欧姆接触163b和165b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半导体154a和154b上。
多个数据导体包括多条数据线171和多条驱动电压线172,多个第一和第二输出电极175a和175b可以形成在欧姆接触163a、163b、165a和165b和栅绝缘层140之上。
数据线171可以主要沿垂直方向延伸以与栅极线121交叉。每条数据线171可以包括具有用于连接多个向第一控制电极124a延伸的第一输入电极173a、或其他层或外部驱动电路的大面积的端部179。
驱动电压线172可以基本平行于数据线171延伸。每条驱动电压线172可以包括多个向第二控制电极124b延伸的第二输入电极173b。
第一和第二输出电极175a和175b可以相互间隔开,并且还可以与数据线171和驱动电压线172间隔开。第一输入电极173a和第一输出电极175a可以关于第一控制电极124a相互相对。第二输入电极173b和第二输出电极175b可以关于第二控制电极124b相互相对。
钝化层180p可以形成在数据导体171、172、175和175b、半导体岛154a和154b的暴露部分、和栅绝缘层140上。
分别用于暴露数据电极171的端部179、第一和第二输出电极175a和175b和驱动电压线172一部分的多个接触孔182、185a、185b和187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80p中。而且,用于暴露每个栅极线121端部129和第二输入电极124b的多个接触孔181和184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80p和栅绝缘层140中。而且,用于暴露光阻挡元件220一部分的接触孔186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80p、栅绝缘层140和绝缘层221中。
多个滤色器230a和230b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80p上。
接触孔184、185a、185b、186和187可以穿过的通孔235、236、237、238和239形成在滤色器230中。通孔235、236、237、238和239可以比接触孔184、185a、185b、186和187大。滤色器230不需要存在于栅极线121的端部129和数据线171的端部179所在的外围区域中。
每个滤色器230可以显示加法三原色红、绿和蓝色中的任一种。例如,用于显示红色的滤色器可以包括在红像素中,用于显示绿色的滤色器可以包括在绿像素中,用于显示蓝色的滤色器可以包括在蓝像素中。
滤色器不需要包括在白像素中。
可以在滤色器230上形成外覆层180q。
多个像素电极191,多个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85和87,和多个接触辅助81和82形成在外覆层180q上。它们可以由如ITO或IZO的透明导电材料,或如铝、银、和其合金的反射性金属制成。
像素电极191可以通过接触孔185b物理或电学地连接到第二输出电极175b。连接元件85可以通过接触孔184和185a连接第二控制电极124b和第一输出电极175a。
第二连接元件87可以通过接触孔186和187连接到驱动电压线172和光阻挡元件220。因而,施加到光阻挡元件220的驱动电压可以通过驱动电压线172传输到像素PX。因此,由于驱动电压的施加路径可以变宽,所以可以不需要控制驱动电压线172的接线电阻、线宽、厚度和其他特性。因此,可以在充分传输驱动电压的同时确保开口率。
接触辅助81和82可以分别通过接触孔811和182连接到栅极线121的端部129和数据线171的端部179。接触辅助81和82可以保护和补充栅极线121的端部129、数据线171的端部179与外部装置之间的粘着力。
隔层361可以形成在外覆层180q上。隔层361可以通过如同堤岸那样包围像素电极191的边缘来定义开口365,并由可以有机绝缘体或无机绝缘体制成。
有机发光元件370可以形成在隔层361定义的像素电极191上的开口365内。
同时,光阻挡元件220可以形成在其中有机发光元件370不存在的部分内。例如,光阻挡元件220可以沿横向和纵向延伸。光阻挡元件220用于遮挡光。
公共电极270可以形成在有机发光元件370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不降低OLED显示器的开口率而传输充足的电压。
要注意,图3到5所示的OLED显示器的许多特性可以应用于图14到16所示的OLED显示器。
上述具体实施例是说明性的,在不背离公开内容的精神或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形下,这些实施例可以引入许多变化。例如,在公开内容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不同说明性实施例的元件和/或特点可以相互结合和/或相互替换。

Claims (36)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
包括四个分别显示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像素;
两条向所述像素传输栅极信号的栅极线,所述栅极线具有从所述栅极线延伸的第一控制电极;
与所述栅极线分开的第二控制电极;
两条向所述像素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以及
向所述像素传输驱动电压的驱动电压线,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极重叠所述驱动电压线。
2.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四个子像素分别显示红、绿、蓝和白色;以及
所述子像素设置为两行、两列的矩阵。
3.如权利要求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两条栅极线中的一条传输栅极信号到所述矩阵的第一行子像素,所述两条栅极线中的另一条传输栅极信号到所述矩阵的第二行子像素。
4.如权利要求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由所述两条栅极线传输的栅极信号是相同信号。
5.如权利要求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两条栅极线中的一条形成在所述矩阵的第一行子像素的下侧,所述两条栅极信号中的另一条形成在所述矩阵的第二行子像素的下侧。
6.如权利要求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两条数据线中的一条传输数据信号到所述矩阵的第一列子像素,所述两条数据线中的另一条传输数据信号到所述矩阵的第二列子像素。
7.如权利要求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两条数据线中的一条设置在所述矩阵的第一列子像素的左侧,所述两条数据线中的另一条设置在所述矩阵的第二列子像素的右侧。
8.如权利要求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驱动电压线设置在所述矩阵的第一列子像素和所述矩阵的第二列子像素之间。
9.如权利要求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分别显示红、绿和蓝色的所述四个子像素分别包括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
10.如权利要求9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像素还包括:
连接至所述两条栅极线中一条或更多条和所述两条数据线中一条或更多条的像素电极;
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以及
设置在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发光元件,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分别发射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的多个光发射层,具有不同波长的发射光叠加以发射自光。
11.如权利要求10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分别与所述发光元件间隔开,所述像素电极夹置其间。
12.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
包括分别显示不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的像素;
向所述像素传输栅极信号的栅极线;
向所述像素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
向所述像素传输驱动电压并基本平行于所述数据线的第一驱动电压线;以及
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并基本平行于所述栅极线的第二驱动电压线,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线穿越所述像素的中心。
13.如权利要求1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和所述数据线的每个由至少一种公用材料组成。
14.如权利要求1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线和所述栅极线的每个由至少一种公用材料组成。
15.如权利要求1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线通过接触孔直接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线通过连接元件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包括ITO或IZO。
18.如权利要求1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穿越所述像素的中心。
19.如权利要求1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分别显示红、绿、蓝和白色。
20.如权利要求19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分别包括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
21.如权利要求20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像素还包括:
连接到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的像素电极;
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以及
设置在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发光元件,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分别发射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的多个光发射层,具有不同波长的发射光叠加以发射白光。
22.如权利要求21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分别与所述发光元件间隔开,所述像素电极夹置其间。
23.如权利要求18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
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关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相互对称,以及
所述第三子像素和所述第四子像素关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线相互对称。
24.如权利要求1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
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关于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线相互对称,以及
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四子像素关于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线基本上相互对称。
25.如权利要求1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栅极线包括:
向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传输栅极电压的第一栅极线;以及
向所述第三子像素和所述第四子像素传输栅极电压的第二栅极线。
26.如权利要求1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栅极线包括:
向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传输栅极电压的第一栅极线;以及
向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四子像素传输栅极电压的第二栅极线。
27.一种显示装置中的包括像素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所述像素包括分别显示不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
基板;
光阻挡元件,形成在所述基板上并具有多个开口;
栅极线,形成在所述基板上并向所述像素传输栅极信号;
数据线,与所述栅极线交叉并向所述像素传输数据信号;以及
驱动电压线,电连接所述光阻挡元件并向所述像素传输驱动电压。
28.如权利要求27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驱动电压施加到所述光阻挡元件上。
29.如权利要求27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光阻挡元件包括金属。
30.如权利要求27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包括覆盖所述光阻挡元件的多个开口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有机发光元件。
31.如权利要求27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包括在所述光阻挡元件和所述栅极线之间形成的第一绝缘层。
32.如权利要求27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分别显示红、绿、蓝和白色。
33.如权利要求3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分别包括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
34.如权利要求3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像素还包括:
连接到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的像素电极;
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以及
设置在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发光元件,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分别发射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的多个光发射层,具有不同波长的发射光叠加以发射白光。
35.如权利要求3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分别与所述发光元件间隔开,所述像素电极夹置其间。
36.如权利要求27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所述多个开口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是方形的。
CN2006100642579A 2005-11-17 2006-11-17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Active CN1010135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10221/05 2005-11-17
KR1020050110221A KR20070052509A (ko) 2005-11-17 2005-11-17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0060048615A KR101261601B1 (ko) 2006-05-30 2006-05-30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48615/06 2006-05-30
KR68471/06 2006-07-21
KR1020060068471A KR20080008772A (ko) 2006-07-21 2006-07-21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3557A CN101013557A (zh) 2007-08-08
CN101013557B true CN101013557B (zh) 2011-02-09

Family

ID=38275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642579A Active CN101013557B (zh) 2005-11-17 2006-11-17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70052509A (zh)
CN (1) CN10101355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9262A (zh) * 2014-01-09 2015-07-15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0856B2 (ja) * 2007-10-30 2012-12-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有機el表示装置
KR101545315B1 (ko) * 2008-09-17 2015-08-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101451403B1 (ko) * 2012-06-26 2014-10-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금속 산화물 반도체를 포함하는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941489B2 (en) 2014-09-01 2018-04-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294834B1 (ko) * 2015-03-02 2021-08-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5137683B (zh) * 2015-07-24 2018-01-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单元、coa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KR102456607B1 (ko) 2015-12-11 2022-10-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 방법 및 영상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7249A2 (en) * 1999-11-12 2001-05-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luminance control
US20020186214A1 (en) * 2001-06-05 2002-12-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in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using white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US20020196389A1 (en) * 2001-06-01 2002-12-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6522079B1 (en) * 1999-10-01 2003-02-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CN1497513A (zh) * 2002-10-07 2004-05-19 ������������ʽ���� 电光装置、矩阵基板以及电子机器
CN1551079A (zh) * 2003-04-30 2004-12-01 ��˹���´﹫˾ 用于四色有机发光器件的驱动电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2079B1 (en) * 1999-10-01 2003-02-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WO2001037249A2 (en) * 1999-11-12 2001-05-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luminance control
US20020196389A1 (en) * 2001-06-01 2002-12-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20020186214A1 (en) * 2001-06-05 2002-12-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in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using white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CN1497513A (zh) * 2002-10-07 2004-05-19 ������������ʽ���� 电光装置、矩阵基板以及电子机器
CN1551079A (zh) * 2003-04-30 2004-12-01 ��˹���´﹫˾ 用于四色有机发光器件的驱动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9262A (zh) * 2014-01-09 2015-07-15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04779262B (zh) * 2014-01-09 2019-10-25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3557A (zh) 2007-08-08
KR20070052509A (ko) 2007-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2900B2 (en) OLED display
CN100544530C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1013557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0414587C (zh) 平板显示器
US6373453B1 (en) Active matrix display
US2023018959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070117257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100472797C (zh) 显示面板
CN101833205B (zh) 薄膜晶体管显示面板
CN105552083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836829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8400148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777276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174380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76425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1261601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2751310A (zh) 显示装置
KR20080061766A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684834B1 (ko) 평판 표시 패널, 평판 표시 패널의 형성방법 및 이를이용한 평판 표시 장치
US20240138188A1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20080008772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1212851A (zh) 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20070062742A (ko) 표시 장치
CN116895246A (zh) 发光显示装置
KR20100070872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1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06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