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0202A -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0202A
CN101010202A CNA2006800001328A CN200680000132A CN101010202A CN 101010202 A CN101010202 A CN 101010202A CN A2006800001328 A CNA2006800001328 A CN A2006800001328A CN 200680000132 A CN200680000132 A CN 200680000132A CN 101010202 A CN101010202 A CN 101010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a ink
pixel
ink
point
compan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01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9529C (zh
Inventor
村山仁昭
高桥喜一郎
敕使川原稔
枝村哲也
丸晶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10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0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95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952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41J11/425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for a variable printing material feed amou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4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 B41J19/142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with a reciprocating print head printing in both directions across the paper width
    • B41J19/147Colour shift preven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通过使合成色的伴点的出现降至最少,并尽可能均匀地分散伴点的着落位置,产生平滑、均匀的图像。为此,执行打印操作,使得喷向相同像素的两种墨(例如青色墨和品红色墨)的伴点被分离并着落于相同像素上的主点的相对两侧。这使伴点的分布均匀,并使各个伴点不那么明显,保持了图像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形成均匀图像的喷墨打印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系统的打印设备(下面称为喷墨打印设备)通过从打印头把墨喷到打印介质上,执行打印操作,并且与其它打印系统相比,能够容易地升级到更高的分辨率。喷墨打印设备还具有高速打印能力、低噪声和低成本的优点。随着近年来对彩色输出的需要日渐增长,开发了能够产生和银盐照片相媲美的高质量打印图像的打印设备。
喷墨打印设备包含打印头,所述打印头中密集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电热换能器或压电元件)以便实现更高的打印速度。另外考虑到彩色打印能力,许多打印设备配有多个这样的打印头。
图1表示普通的喷墨打印设备的主要组件的结构。图1中,标记为1101的是喷墨墨盒。每个喷墨墨盒具有包含四种颜色:黑色、青色、品红和黄色之一的墨容器和与墨对应的打印头1102的组合体。
图2表示从图1的箭头Z的方向所看到的对应于打印头1102的打印元件排列的一种颜色的一组喷口。在图2中,标记为1201的是共计d个、并且以每英寸D个喷口的密度(D dpi)排列的喷口。下面,包括打印元件和与此对应的喷口的构造将被称为喷嘴。
再次参见图1,附图标记1103表示进纸辊,进纸辊1103和辅助辊1104一起夹住打印介质P,并沿箭头的方向旋转,从而沿箭头Y的方向(副扫描方向)进给打印介质P。标记为1105的是供给打印介质P的一对进给辊。如同辊1103和1104一样,成对的进给辊1105把打印介质P夹在它们之间,并以稍低于进纸辊1103的速度旋转,从而对打印介质施加足够程度的张力。
标记为1106的是支持四个喷墨墨盒1101,并且当喷墨墨盒执行扫描时移动它们的滑架。当不执行打印操作时,或者当对打印头1102执行恢复操作时,滑架1106位于用虚线表示的原始位置h。
当打印开始命令被输入打印设备时,位于原始位置h的滑架1106沿X方向(主扫描方向)移动,同时,滑架上的打印头1102以预定的频率从喷嘴1201喷出墨,在打印介质上形成d/D英寸宽的一条图像。在第一次打印扫描结束之后和开始第二次打印扫描之前,进纸辊1103沿箭头的方向旋转,从而沿Y方向把打印介质进给预定的距离。反复交替进行这些主打印扫描和进给操作,从而逐步地产生图像。
这样的喷墨打印设备常常采用多遍打印方法。下面简要说明多遍打印方法。
在多遍打印中,在执行主打印扫描之前,利用掩蔽图案(maskpattern)减少在一个主打印扫描中可打印的图像数据。此外,在下一打印扫描中,打印由与已使用的掩蔽图案互补的掩蔽图案使之减少的图像数据。在每个打印扫描之间,执行进给操作,从而把打印介质进给小于打印头的打印宽度的距离。
例如,就两遍打印来说,在每个主打印扫描中使用的掩蔽图案使图像数据减少大约50%。进给操作使打印介质进给的距离为打印宽度的一半。通过重复上述打印操作,两个不同的喷嘴打印排列在通向主扫描方向的线条上的点。从而,由于打印数据被分成两半,并在两个不同的喷嘴间分配,因此即使单个喷嘴存在某些喷射变化,产生的图像也比由不使用多遍打印的一遍打印产生的图像平滑。虽然这里解释了两遍打印,不过通过增大遍数(分割数),可使多遍打印产生的图像更平滑。但是,这导致主打印扫描和进给操作的次数增大,从而导致输出时间增大。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输出时间,近年来,正向和反向都喷墨的双向多遍打印已成为主流。
当从喷墨打印头的喷嘴喷出墨时,细小的副墨滴会随同用来形成图像的主墨滴一起被喷出。在下面的说明中,由主墨滴形成的点被称为主点,由副墨滴形成的点被称为伴点。在一次喷射中,主墨滴和副墨滴之间的上述关系成立。这里所指的一次喷射是响应一个电信号执行的喷射。副墨滴的特征在于和主墨滴相比,喷射速度较慢,量较少。但是,注意伴点的大小并不总是小于主点。
图3A-3D表示主点和伴点在打印介质上的着落位置。在图3A-3D中,1301表示主点,1302表示伴点。在图3A-3D的上部中所示的箭头指示在喷射操作中滑架移动的方向。在图3A-3D的下部中所示的箭头表示喷出墨滴的方向。
图3A表示当喷出方向垂直于打印介质时形成的点。通常如果打印头不倾斜,那么打印头的喷射面与打印介质平行,于是,喷出方向是垂直的。一般来说,副墨滴的喷出速度小于主墨滴的喷出速度,于是,落后于主墨滴着落在打印介质上。在喷射期间,滑架沿图中的箭头1303的方向移动,从而滑架速度与墨滴的喷出速度相加,其结果是着落时间差导致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着落位置差。
图3B图解说明当喷出方向包括滑架移动的分量时形成的点。如果由于各种因素,比如喷嘴材料膨胀,或者待喷出的墨被吸入液室中,墨滴喷出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度,那么打印头的喷射面不平行于打印介质,形成如图3B中所示的点。这种情况下,主墨滴和副墨滴的速度分量均被给予箭头1304的分量。从而,主扫描方向上,主点1301和伴点1302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
图3C图解说明当喷出方向具有与图3B相反的倾斜度,并且包括与滑架移动的方向相反的分量(箭头1305)时形成的点。这种情况下,主墨滴和副墨滴的速度分量是滑架速度分量1303减去喷出方向分量1305。从而,主点1301和伴点1302之间的距离小于图3A的距离。图3C表示当主点和伴点着落时,包含在主点中的伴点。
图3D图解说明当速度分量和图3C的速度分量相同,但是副墨滴的量较小时形成的点。当其体积减小时,副墨滴往往会具有较小的喷出速度。从而,副墨滴越小,那么副墨滴和主墨滴之间的着落时间差越大,于是它们的距离越大。图3D表示由于主墨滴和副墨滴之间的着落时间差比图3C的大,形成的伴点与主点分离。
如上所述,伴点的打印位置随各种因素而变化。当执行双向多遍打印时,在正向扫描中形成的点和在反向扫描中形成的点在相同的图像区域(例如,相同的像素,相同的像素行,或者具有M×N个像素的相同像素区)中混合。
图4表示当对2×2像素区执行双向多遍打印时的各种点着落状态。可看出取决于是在正向主扫描还是在反向主扫描中打印各个像素,伴点的打印位置相对于主点被颠倒。在图4中,右方向箭头表示正向,带斜线的大圆表示由正向的滑架扫描打印的主点,带斜线的小圆表示由正向的滑架扫描打印的伴点。此外,左方向箭头表示反向,白色的大圆表示由反向的滑架扫描打印的主点,白色的小圆表示由反向的滑架扫描打印的伴点。
只要如上所述的伴点(如果产生的话)被打印在和主点相同的位置,或者与主点相比足够小,那么图像质量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是,随着近年来开发的打印头高分辨率地喷出很小的墨滴,主点本身具有很小的直径,于是,伴点的存在不能被忽略。特别地,当通过重叠两种不同的墨产生合成色时,该问题变得更严重。
图5表示青色点和品红色点被重叠,从而产生蓝色的情况。如图5中所示,通过沿箭头的方向移动滑架,在2×2像素区中形成两个蓝色点。这里假定青色和品红色的两个打印头具有相同的伴点产生条件。在由两个主墨滴形成的每个蓝色点旁边形成由两个重叠的色点构成的伴点。和当伴点由基色形成时相比,通过重叠两种不同的颜色形成的伴点更突出,对图像的影响更大。如果不均匀地产生这种明显的伴点,那么均匀性受损,降低了图像质量。
为了解决伴点的着落位置的不匀,已提出了一些措施。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2003-053962公开一种技术,该技术控制打印介质的进给距离,使得它至少包括值1/D(D=副扫描方向上的打印分辨率)的奇数倍和偶数倍,以便尽可能地分散伴点的着落位置,产生均匀的图像。
但是对于在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2003-053962中特许公开的方法,其中伴点着落在主点的两侧的像素和其中伴点着落在主点内部的像素被交替排列。对图像的均匀性来说这是不够的。此外,在该申请中公开的方法规定对打印介质的传送距离的控制的限制。此外,该技术没有考虑上面说明的合成色,没有解决容易看见的合成色伴点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面提及的问题,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方法和喷墨打印设备,所述喷墨打印方法和喷墨打印设备通过尽可能实际地使合成色的伴点的形成降至最少,并尽可能均匀地分散伴点的着落位置,能够产生平滑、均匀的图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喷墨打印设备,所述喷墨打印设备通过利用能够喷出至少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设备包括: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的装置;和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朝着打印介质上的相同像素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装置;其中喷向相同像素的第一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相同像素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正向或反向地偏移着落,第二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沿与第一种墨的伴点偏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着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喷墨打印设备,所述喷墨打印设备通过利用至少具有喷出第一种墨的第一开口和喷出第二种墨的第二开口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设备包括: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的装置;和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朝着打印介质上的相同像素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装置;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墨被喷向的多个像素包括第一种墨在正向主扫描中喷向以及第二种墨在反向主扫描中喷向的第一像素,和第一种墨在反向主扫描中喷向以及第二种墨在正向主扫描中喷向的第二像素;其中相对于打印在第一像素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的着落位置,第一种墨的伴点正向地偏移着落,第二种墨的伴点反向地偏移着落;其中相对于打印在第二像素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的着落位置,第一种墨的伴点反向地偏移着落,第二种墨的伴点正向地偏移着落。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喷墨打印设备,所述喷墨打印设备通过利用至少能够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设备包括: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的装置;和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将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喷到打印介质上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毗连的像素上的装置;其中喷向毗连像素之一的第一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所述一个像素上的第一种墨的主点,正向地或者反向地偏移着落,喷向毗连像素中的另一像素的第二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所述另一像素上的第二种墨的主点,沿与第一种墨的伴点偏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着落。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一种喷墨打印设备,所述喷墨打印设备通过利用至少具有喷出第一种墨的第一开口和喷出第二种墨的第二开口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设备包括: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的装置;和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朝着打印介质上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毗连的像素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装置;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墨被喷向的毗连像素包括第一种墨在正向主扫描中喷向的第一像素,以及第二种墨在反向主扫描中喷向的第二像素;其中第一种墨的伴点相对于喷向第一像素的第一种墨的主点的着落位置,正向地偏移着落,第二种墨的伴点相对于喷向第二像素的第二种墨的主点的着落位置,反向地偏移着落。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一种喷墨打印方法,所述喷墨打印方法通过利用至少能够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和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对打印介质上的相同像素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其中喷向相同像素的第一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相同像素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正向或反向地偏移着落,第二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沿与第一种墨的伴点偏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着落。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一种喷墨打印方法,所述喷墨打印方法通过利用至少能够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和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朝着打印介质上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毗连的像素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其中喷向毗连像素之一的第一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所述一个像素上的第一种墨的主点,正向地或者反向地偏移着落,喷向毗连像素中的另一像素的第二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所述另一像素上的第二种墨的主点,沿与第一种墨的伴点偏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着落。
按照上面的结构,由于伴点的着落位置被均匀分散,因此提供均匀性更高的图像。
结合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述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效果、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图解说明适用于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设备的主要组件的结构;
图2是表示排列在打印头中的一种颜色的喷嘴的示意图;
图3A-3D是表示主点和伴点在打印介质上的着落位置的说明图;
图4图解说明当在2×2像素区上执行双向多遍打印时的各种着落状态;
图5A和5B图解说明当通过重叠青色点和品红色点产生蓝色时的点位置;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的控制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头中的喷嘴的排列的示意图;
图8A和8B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掩蔽图案的特征的示意图;
图9A-9C表示当通过应用第一实施例的掩蔽产生蓝色(合成色)时的点着落状态;
图10图解说明4×4像素的固定掩蔽图案的例子;
图11A-11C图解说明如何利用固定掩蔽图案执行4遍双向多遍打印;
图12表示当利用随机掩蔽图案打印图像数据时的点着落状态;
图13图解说明由四个主打印扫描完成的图像的点排列;
图14A和14B图解说明利用固定掩蔽和随机掩蔽在更宽的区域(16×16像素)中完成的图像;
图15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头中的喷嘴的排列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掩蔽图案的示意图;
图17A和17B图解说明当通过常规的掩蔽和第一实施例的掩蔽打印蓝色(合成色)时,在更宽的区域(8×8像素)中的图像;
图18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打印头中的喷嘴的排列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适用于第三实施例的掩蔽图案的示意图;
图20A和20B图解说明当通过应用第三实施例的掩蔽,在喷嘴排列方向上相互毗连的像素上打印大点和小点时的点着落状态;
图21A和21B图解说明当通过应用常规的掩蔽,在喷嘴排列方向上相互毗连的像素上打印大点和小点时的点着落状态;
图22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掩蔽图案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在第四实施例中,通过掩蔽图案A打印点的方向的图;
图24A和24B图解说明当通过利用大点和小点以及第四实施例的掩蔽产生蓝色时的点着落状态;
图25A和25B图解说明当利用大点和小点以及常规的掩蔽产生蓝色时的点着落状态;
图26是表示适用于本实施例的随机掩蔽图案的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应用图1中描述的喷墨打印设备。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的控制结构的方框图。图6中,CPU 700控制后面说明的各个部分,并执行数据处理。CPU 700通过主总线705,按照保存在ROM 702中的程序执行打印头驱动控制、滑架驱动控制和数据处理。ROM 702保存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操作特性中使用的多个掩蔽图案以及程序。RAM 701用作CPU 700的数据处理的工作区。除了ROM 702和RAM 701之外,CPU 700还具有诸如硬盘之类的存储器。
图像输入单元703具有与外部连接的主机设备(未示出)的接口,并且临时保存从主机设备供给的图像数据。图像信号处理单元704执行数据处理,例如颜色转换处理和二值化处理。
操作单元706具有供操作员输入控制输入的按键。
恢复系统控制电路707按照保存在RAM 701中的恢复处理程序控制恢复操作。即,恢复系统控制电路707驱动恢复系统电动机708,从而为打印头1102运转清理刮刀709、罩盖710和抽吸泵711。
打印头驱动控制电路715控制安装在打印头1102的各个喷嘴中的打印元件(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换能器)的操作,从而使打印头1102执行预喷射和打印喷射。此外,滑架驱动控制电路716和进纸控制电路717还按照程序控制滑架的移动和纸的进给。
其中安装电热换能器的打印头1102的基底配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把打印头中的墨加热到所需的设定温度。热敏电阻712类似地被设置在基底中,主要测量打印头中的墨的温度。热敏电阻712可被安装在基底之外,只要它位于打印头附近。
图7表示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打印头1102中的喷口的排列(喷嘴的排列)。图7中,标记为801的是黑色墨的喷嘴列,标记为802的是青色墨的喷嘴列,标记为803的是品红色墨的喷嘴列,标记为804的是黄色墨的喷嘴列。这些四种颜色墨的喷嘴都包括一个偶数喷嘴列和一个奇数喷嘴列。例如,就黑色墨来说,801a代表奇数喷嘴列,801b代表偶数喷嘴列。下面以喷嘴列801为例,详细说明喷嘴的排列。
奇数喷嘴列801a和偶数喷嘴列801b各具有以600dpi排列的128个喷嘴,同时奇数喷嘴列801a和偶数喷嘴列801b按1200dpi沿Y方向(副扫描方向)交错排列。即,当打印头沿X方向(主扫描方向)扫描时,从打印头喷出墨能够在副扫描方向上以1200dpi的分辨率打印大约5.42毫米宽的一条图像。
其它颜色的喷嘴列也具有和黑色喷嘴列801类似的结构。这四种颜色的喷嘴列并排排列在主扫描方向上,如图所示。
下面,说明在本实施例的打印设备中使用的多遍打印方法。
图26是表示适用于本实施例的随机掩蔽图案的例子的示意图。在图26中,各个方块代表一个像素,将打印或者将不打印点的最小单位面积。黑色的方块代表在相关的打印扫描期间允许墨点的打印的像素(允许打印的像素),空白的方块代表在相关的打印扫描期间不允许墨点的打印的像素(不允许打印的像素)。随机掩蔽图案是其中允许打印的像素被随机地、非周期性地排列的掩蔽图案。类似于此的非周期性掩蔽图案具有不使具有周期性的图像数据同步的特性。虽然作为例子,使用尺寸为16×16像素的掩蔽图案,不过最好是主扫描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在本实施例中,应用在主扫描方向上尺寸为1028像素的掩蔽图案,图中未示出。通过利用在日本专利申请No.3176181中公开的方法,可产生随机掩蔽图案。
图26中所示的用于四遍打印的四种掩蔽图案互补。在每个打印扫描中,CPU 700进行保存在ROM 702中的掩蔽图案A-D之一和将由每个喷嘴列打印的打印数据的逻辑与运算,从而按照在相关的打印扫描中将喷出哪种墨产生数据。
图8A和8B是表示如何使用掩蔽图案A-D的示意图。这里表示的是与在4遍双向多遍打印中使用的青色喷嘴列802和品红色喷嘴列803对应的掩蔽图案。均由128个喷嘴构成的奇数喷嘴列和偶数喷嘴列把它们的喷嘴沿副扫描方向分成8块,每块16个喷嘴。每块被分配四种掩蔽图案A-D之一。在图中,表示了四个打印扫描(第一~第四扫描),在每个打印扫描之间,进行进纸操作,使打印介质进给与两个块对应的距离。这里,打印头被表示成相对于打印介质移动。
图8A和8B的附图标记A-D对应于应用图26中所示的掩蔽图案A-D的喷嘴列中的各个块。它们代表排他的并且彼此互补的四种不同图案。即,通过依次把四种不同的掩蔽图案A-D之一应用于四个主打印扫描中的每一个,完成将在打印介质的同一个图像区中打印的图像。
图8B表示常规的通常使用的掩蔽图案排列。在相同的打印扫描中,在所有喷嘴列中使用相同类型的掩蔽图案是一般惯例,不管喷嘴列是偶数喷嘴列、奇数喷嘴列还是不同颜色的喷嘴列。即,在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次扫描期间,所有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A;在第二次扫描期间,所有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B;在第三次扫描期间,所有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C;在第四次扫描期间,所有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D。在第五次和后续扫描中,按照从A开始的相同顺序再次使用掩蔽图案,在保持掩蔽图案的该顺序的情况下,重复主打印扫描。
如果将利用这样的掩蔽图案产生蓝色(合成色),那么在一个主打印扫描中用青色点打印的像素还被打印品红色点。因而,点着落状态如图5D所示。即,不仅对于主点而且对于伴点,在打印操作中青色墨和品红色墨都相互重叠。伴点的分布相对于主点发生偏离,使伴点本身更明显。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掩蔽图案A-D如图8A中所示那样分布。在青色喷嘴列和品红色喷嘴列中,以及在它们的偶数喷嘴列和奇数喷嘴列中,在相同的打印扫描中应用不同的掩蔽图案。例如,在图8A中的第一次扫描中,青色偶数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A,品红色偶数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B,品红色奇数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C,青色奇数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D。在第二次扫描中,这些喷嘴列使用和第一次扫描不同的掩蔽图案。给予各个喷嘴列的图案数据由依次使用掩蔽图案A-D的四个主打印扫描打印。但是注意,在相同像素上打印的不同颜色的两个喷嘴列,比如青色偶数喷嘴列和品红色偶数喷嘴列中,在相反的主扫描方向上始终使用相同的掩蔽图案是本实施例的特征之一。例如,在第四次扫描(反向扫描)中,品红色偶数喷嘴列使用在第一次扫描(正向扫描)期间青色偶数喷嘴列使用的掩蔽图案A。
图9A-9C表示当利用本实施例的掩蔽产生蓝色(合成色)时的点着落状态。图9A表示在正向扫描,即第一次扫描和第三次扫描中打印的点的和。在正向扫描中被打印青色点的那些像素在正向扫描中未被打印品红色点,类似地,在正向扫描中被打印品红色点的那些像素在正向扫描中未被打印青色点。
图9B表示在反向扫描,即第二次扫描和第四次扫描中打印的点的和。在反向扫描中,被打印青色点的那些像素同样未被打印品红色点。类似地,被打印品红色点的那些像素未被打印青色点。
图9C表示通过重叠图9A的正向扫描的和与图9B的反向扫描的和而获得的点着落状态。着落于相同像素上的青色点和品红色点在相反方向的扫描中被打印。从而,不同颜色的两个伴点分别着落于主点的两侧。这种情况下,伴点相对于主点均匀分布。此外,伴点均匀地着落在空白区域中,从而减小点之间的间距,和由所述间距及点的色差引起的粒度。和图5中的合成色的伴点相比,基色的各个伴点不太引人注意,并且较少成颗粒状。于是,与利用图5的点排列相比,利用图9C的点排列能够获得均匀的图像。此外,使微小的伴点位于主点两侧的点排列具有图像设计更容易的优点,因为与只在主点的一侧具有明显的伴点的点排列相比,点的重心易于稳定在每个像素的中心。
虽然图9A-9C关于单个像素示出了本发明的效果,不过图17A和17B示出对于更宽区域中的图像本发明所具有的效果。图17A表示当通过利用常规掩蔽,在相同的扫描方向上打印相同像素中的青色点和品红色点时获得的打印结果。图17B表示当在相反的扫描方向上打印青色点和品红色点时获得的本实施例的打印结果。与图17A相比,图17B中的图像具有相对于主点更均匀地分布的伴点,从而它具有较少的空白区和更高的均匀性。
上面,利用青色和品红色为例子,说明了使不同颜色的两个伴点位于主墨滴的相对两侧的点位置控制方法。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打印设备中,除了上述两种颜色之外,还安装有黑色和黄色喷嘴列,不可能使总共四种颜色的伴点一直位于不同的位置。但是,注意如果正确地选择用于产生往往会具有更高的密度并且视觉上易于显露出来的合成色的颜色组合,并且如果采用上面的方法,使得选择的颜色组合的伴点优先排列在相反的方向上,那么完全能够产生本实施例的理想效果。在点位置控制方法的上述说明中,确定青色和品红色构成需要特殊注意的上述颜色组合。
此外,虽然在上面的说明中,作为例子采用了4遍双向打印,不过只要多遍打印采用两遍或更多遍,就能够获得上面的期望效果。如果掩蔽图案被配置成使得不论遍数是多少,相同像素的所关心的两种颜色(青色和品红色)的点都在不同的主扫描方向上被打印,那么可使伴点相对于主点更均匀地着落,于是更均匀地分散,使得它们不易于引人注意,减小点之间的间距,并产生质量均匀的图像。在本实施例的打印设备中,可事先准备多种打印模式,其结合多遍打印的不同遍数,能够产生上述效果。
在上面的说明中,图8B被描述成常规的通常使用的掩蔽图案,图8A被描述成本实施例的掩蔽图案。但是实际上,在相同的主扫描中,常规技术不一定对所有颜色都使用相同的掩蔽图案。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5-278232公开一种方法,其中在相同的主扫描中,不同的墨颜色使用不同的掩蔽图案。此外,作为例子,该文献还描述了在不同的主扫描方向上,把所关心的不同颜色的两个点打印在相同像素上的2遍双向打印中使用的掩蔽图案。但是,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5-278232没有公开其中所关心的两个不同颜色之一的伴点和另一颜色的伴点被放置在主点的两侧的排列。原因在于在正向或反向扫描中与主点重叠的伴点并不出现在主点的两侧。因为那时的喷射量大于目前的喷射量。因此,利用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5-278232的技术,不能实现一种颜色的伴点相对于主点正向偏移着落、而另一颜色的伴点相对于主点反向偏移着落的打印操作。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5-278232只描述了适用于较窄区域,例如4×4像素的区域的固定掩蔽图案。固定掩蔽图案是其中允许打印的像素被周期性排列的掩蔽图案。
图10表示用于4×4像素的示例掩蔽图案,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5-278232中描述的那些掩蔽图案。这里,为4遍多遍打印准备彼此互补的四种掩蔽图案E-H。图10中,涂成黑色的像素或者说实心像素代表允许被打印的像素(允许打印的像素),空白像素代表不允许被打印的像素(不允许打印的像素)。在真实的打印扫描中,图10中所示的狭窄区域的掩蔽图案被重复排列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以便进行打印。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如图26中所示的掩蔽图案(通常称为随机掩蔽(mask)),而不是如图10中所示的固定掩蔽图案。在随机掩蔽中,由于允许打印的像素被随机排列,因此在较宽的区域中不存在周期性。这是随机掩蔽的一个特征。下面将对使用固定掩蔽的情况和对使用随机掩蔽的情况说明点着落状态。
图11A-11C表示如何利用图10的固定掩蔽图案,执行4遍双向打印。这里,图11A表示待打印的蓝色图像数据。带有空白圆圈的像素是将要形成蓝色点,即将要重叠打印青色点和品红色点的那些像素。
图11B表示当利用图10的掩蔽图案打印图11A的图像数据时,每个打印扫描中的点着落状态。这里,为每个打印扫描选择掩蔽图案,使得对青色和品红色在相反的主扫描方向上执行相同像素上的打印。
图11C表示由图11B中所示的四次主打印扫描完成的图像中的点排列。青色伴点和品红色伴点被分开,并被排列在主点的两侧。
图12表示当利用随机掩蔽图案打印图11A的图像数据时,每个打印扫描中的点着落状态。这里,从打印区内任意选择三个4×4像素区,并示出该区域上的四次打印扫描中的点着落状态,和图11B中一样。不同于固定掩蔽图案,本实施例中应用的随机掩蔽图案不具有任何规律性,比如周期性。于是,任意抽取的三种图案也具有不同的点排列。
图13表示在图12的三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中,由四次主打印扫描完成的图像中的点排列。和图11C中一样,青色伴点和品红色伴点被分开,并被排列在主点的两侧,但是它们的位置在这三个区域中是不同的。
图14A和14B表示分别利用固定掩蔽和随机掩蔽完成的在更宽区域(16×16像素)中的图像。这里,未示出着落在主点上的伴点。由于蓝色主点由相互重叠的青色点和品红色点形成,因此如果伴点着落在这些主点上,那么主点的颜色不会因伴点而受到极大影响。另一方面,着落于空白区上的伴点对所关心的图像区的颜色具有显著影响。从而,我们考虑着落于白色区的那些伴点。
就所考虑的上述情形来说,我们参考图14A。可看出青色伴点远远多于品红色伴点。即,在图14的情况下,所关心的区域(16×16像素)的颜色稍微从正常蓝色偏向青色。
具有固定规律性的掩蔽图案,比如图11B中所示的掩蔽图案易于与规则的图像数据,比如图11A中所示的图像数据协调。从而,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重复出现图11C的由图像数据和掩蔽图案之间的关系确定的点排列。于是,在所有区域中维持在狭窄的区域中出现的色偏,例如图11C中所示的色偏,从而影响整个图像。虽然我们以图11A的图案为例,不过如果使用固定掩蔽图案,那么即使对于其它图像数据也会出现上述现象。特别是当采用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二值化方法时,如同抖动图案的情况那样,颜色可能偏向青色或者品红色,并且变得非常不稳定,这取决于抖动图案的种类及其灰度级。
与上述相反,在表示通过随机掩蔽获得的点排列的图14B中,青色伴点和品红色伴点的数目几乎相等。即,在图14B的情况下,该区域的颜色可被认为几乎与正常蓝色相同。当使用随机掩蔽时,无论输入什么图像数据,掩蔽图案都不与图像数据协调。从而,青色伴点的数目保持与品红色伴点的数目几乎相等,其结果是更宽区域中的颜色也不会极大地偏离正常蓝色。
由于上述原因,最好使用不具有任何周期性的掩蔽图案,比如随机掩蔽,以便产生本实施例的预期效果。这是因为固定掩蔽图案,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5-278232中描述的固定掩蔽图案的使用导致由图像数据与掩蔽图案之间的协调引起的色移,与随机掩蔽图案的使用相比,降低了多遍打印的均匀性效果。但是,即使利用固定掩蔽图案,也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于是,本发明并不排除具有周期性的固定掩蔽图案的使用。
本实施例被描述成在4遍双向打印期间,对于青色墨和品红色墨在不同的打印扫描中,按照预定的顺序使用不同的掩蔽图案A-D。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配置。在存在多个正向扫描和反向扫描的情况下,这四种掩蔽图案是可接受的,即使它们不具有相同的构造,只要正向扫描中的青色掩蔽图案的和与反向扫描中的品红色掩蔽图案的和一致。
如上所述,第一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正向或反向偏移着落,第二种墨的伴点在与第一种墨的伴点偏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偏移着落。这使得能够产生均匀的图像。
(第二实施例)
现在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同样应用在图1和图6中说明的打印设备。
图15表示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打印头1102中的喷嘴排列。本实施例采用总共6种颜色,除了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基本的四色墨之外,还包括具有低染料或颜料密度的淡青色墨和淡品红色墨。图15中,标记为601的是黑色墨喷嘴列,标记为602的是青色墨喷嘴列,标记为603的是淡青色墨喷嘴列,标记为604的是品红色墨喷嘴列,标记为605的是淡品红色墨喷嘴列,标记为606的是黄色墨喷嘴列。和第一实施例中一样,这六种颜色的喷嘴列均由偶数喷嘴列和奇数喷嘴列组成。
图16示意地图解说明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掩蔽图案。这里表示的是在4遍双向多遍打印中,用于青色喷嘴列602和淡青色喷嘴列603的掩蔽图案。各由128个喷嘴构成的奇数喷嘴列和偶数喷嘴列把它们的喷嘴沿副扫描方向分成8块,每块16个喷嘴,对每块应用一种掩蔽图案。图16表示了四次打印扫描,第一~第四扫描,在每个打印扫描之间,打印介质被进给与两个块对应的距离。这里,打印头被表示成相对于打印介质移动。
在图16中,附图标记A-D代表排他并且彼此互补的四种不同的掩蔽图案。即,通过依次对四次主打印扫描中的每一次打印扫描应用四种不同的掩蔽图案A-D之一,完成将被打印在打印介质上的一个图像区上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掩蔽图案A-D同样是无周期性的随机掩蔽。
在青色喷嘴列和淡青色喷嘴列中,以及在偶数喷嘴列和奇数喷嘴列中,本实施例在相同的打印扫描中应用不同的掩蔽图案。例如,在第一次打印扫描中,青色偶数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A,淡青色偶数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B,青色奇数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C,淡青色奇数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D。在第二次扫描中,这些喷嘴列使用和第一次扫描不同的掩蔽图案。给予各个喷嘴列的图像数据由依次使用掩蔽图案A-D的四次主打印扫描完全打印。但是注意,在把浓度方面不同的墨喷到相同像素上的两个喷嘴列,比如青色偶数喷嘴列和淡青色偶数喷嘴列中,在相反的主扫描方向上总是使用相同的掩蔽图案。
当采用这样的掩蔽图案时,在正向打印扫描中被打印青色点的像素在同一扫描中不被打印淡青色点。类似地,被打印淡青色点的像素在同一扫描中不被打印青色点。于是,青色伴点和淡青色伴点被分开,并被置于主点的两侧。
即使对于具有类似色调的墨(类似颜色的墨)的组合,例如青色点和淡青色点,当两种伴点相互重叠时,它们也能对图像具有较大的影响。于是,如同本实施例中那样,使这两种伴点尽可能地远离对保持高水平的图像质量是有效的。此外,与只把明显的伴点放在主点的一侧的点排列相比,如同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把微小的伴点放在主点的两侧的点排列的优点在于点的重心易于稳定在每个像素的中心,便于图像设计。
上面说明了把两种不同颜色,例如青色和淡青色的伴点放在主点的相对两侧的点位置控制方法。本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可应用也在品红色和淡品红色之间建立上述关系的掩蔽图案。
在上面的两个实施例中,说明了青色和品红色的组合或者青色和淡青色的组合。本发明当然还适合于其它组合。例如,就诸如青色和淡品红色、淡青色和淡品红色之类组合来说,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只要问题是由相互重叠的上述组合的不同颜色的伴点造成的。此外,本发明还可应用于通过使用具有相同墨色和相同着色剂浓度的两种不同喷出量的墨滴,表示一个像素的密度的打印设备。
(第三实施例)
现在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应用在图1和图6中解释的打印设备。
图18表示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打印头1102中的喷嘴排列。本实施例用具有不同开口直径的喷嘴列替换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一部分喷嘴列。图18中,标记为901的是黑色墨喷嘴列,标记为902的是青色墨喷嘴列,标记为903的是品红色墨喷嘴列,标记为904的是黄色墨喷嘴列。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偶数喷嘴列和奇数喷嘴列由不同大小的喷嘴构成。为了方便起见,从奇数喷嘴列901a喷出的点被定义为大点,从偶数喷嘴列901b喷出的点被称为小点。
图19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应用的掩蔽图案排列的示意图。这里表示的是与在4遍双向多遍打印中使用的青色喷嘴列901的大青色喷嘴列901a和小青色喷嘴列901b对应的掩蔽图案。均由128个喷嘴构成的奇数喷嘴列和偶数喷嘴列把它们的喷嘴沿副扫描方向分成8块,每块16个喷嘴,对每块应用一种掩蔽图案。图19表示了四次打印扫描,第一~第四扫描,在每个打印扫描之间,打印介质被进给与两个块对应的距离。这里,打印头被表示成相对于打印介质移动。
在图中,附图标记A-D代表排他并且彼此互补的四种不同的掩蔽图案。即,通过对四次主打印扫描中的每一次打印扫描依次应用四种不同的掩蔽图案A-D之一,完成将被打印在打印介质上的一个图像区上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掩蔽图案A-D同样是无周期性的随机掩蔽。
在大青色喷嘴列和小青色喷嘴列中,本实施例在相同的打印扫描中应用不同的掩蔽图案。例如,在图19的第一次扫描中,大青色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A,小青色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B。在第二次扫描中,这些喷嘴列使用和第一次扫描不同的掩蔽图案。给予各个喷嘴列的图像数据由依次使用掩蔽图案A-D的四次主打印扫描完全打印。但是注意,在大喷嘴和小喷嘴的两个喷嘴列中,在相反的主扫描方向上总是使用相同的掩蔽图案。
在由主扫描方向上的一个像素和副扫描方向上的两个像素(一个像素代表1200×1200dpi的网格)组成的区域中,如果通过对每个喷嘴列使用相同的掩蔽,在第一个像素中打印大的青色点,在第二个像素中打印小的青色点,那么这些毗连的像素在相同的扫描方向上被打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按照使被认为在1×2像素区的毗连像素中形成的大点和小点将在不同的扫描方向上被打印的方式使用上述掩蔽图案。
当采用如上所述的掩蔽图案时,大点的伴点和小点的伴点被几乎均匀地分散到主点的左侧和右侧,如图20A中所示,同时作为主点的大青色点和小青色点沿副扫描方向被排列在1×2像素区中。从而,能够获得均匀的图像。
图20B表示由本实施例实现的在更宽区域中的打印状态。从喷嘴列方向观察非均匀地着落于主点的左侧和右侧的伴点对图像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即使伴点和主点颜色相同。图21A表示当在相同的扫描中,对大点喷嘴列和小点喷嘴列应用相同的掩蔽时的点着落状态。当考虑一个1×2像素区时,由于毗连的像素总是在相同的扫描方向上被打印,因此伴点着落于主点的同一侧。图21B表示在更宽的区域中的点着落状态。与图20B相比,空白区与伴点重叠区域更清楚地显露出来,指示伴点分布不均匀。于是,如同本实施例中那样,使打印在喷嘴列方向(垂直于主扫描方向;即传送方向)上的毗连像素中的主点的两种伴点尽可能地远离对保持高水平的图像质量是有效的。此外,与只把明显的伴点放在主点的一侧的点排列相比,如同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把微小的伴点放在毗连像素的主点的两侧的点排列的优点在于点的重心易于稳定在像素的中心,便于图像设计。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当从两个喷嘴列把颜色相同但是大小不同的点打印到在喷嘴列方向(垂直于主扫描方向)上毗连的两个像素上,而不是打印到同一个像素上时,两种不同主点的伴点着落于相关主点的相对两侧。换句话说,第一主点的伴点着落于第一主点的一侧,所述一侧与第二主点的伴点着落于的第二主点的一侧相反。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在喷嘴列方向上毗连的像素被打印大点和小点的示例情况,不过可以使用不同于上述尺寸的其它尺寸的点的组合(例如,半大点和小点)或者其它颜色的组合。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大小相同但是颜色不同的点的组合,例如大的青色点和大的品红色点,或者小的青色点和小的品红色点,并且仍然能够类似地获得本发明的预期效果。
(第四实施例)
现在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应用在图1和图6中说明的打印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如第三实施例中那样使用在图18中说明的打印头。
图22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应用的掩蔽图案排列的示意图。图中表示了将被应用于在4遍双向多遍打印中使用的总共四个喷嘴列--青色喷嘴列902的大青色喷嘴列和小青色喷嘴列,和品红色喷嘴列903的大品红色喷嘴列和小品红色喷嘴列的掩蔽图案。各由128个喷嘴构成的奇数喷嘴列和偶数喷嘴列把它们的喷嘴沿副扫描方向分成8块,每块16个喷嘴,对每块应用一种掩蔽图案。图22表示了四次打印扫描,第一~第四扫描,在每个打印扫描之间,打印介质被进给与两个块对应的距离。这里,打印头被表示成相对于打印介质移动。
在图22中,附图标记A-D代表排他并且彼此互补的四种不同的掩蔽图案。即,通过对四次主打印扫描中的每一次打印扫描依次应用四种不同的掩蔽图案A-D之一,完成将被打印在打印介质上的一个图像区上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掩蔽图案A-D同样是无周期性的随机掩蔽。
在大青色喷嘴列、小青色喷嘴列、大品红色喷嘴列和小品红色喷嘴列中,本实施例在相同的打印扫描中使用不同的掩蔽图案。例如,图22的第一次扫描中,大青色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A,小青色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B,大品红色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D,小品红色喷嘴列使用掩蔽图案C。在第二次扫描中,这些喷嘴列使用和第一次扫描不同的掩蔽图案。给予各个喷嘴列的图像数据由依次使用掩蔽图案A-D的四次主打印扫描完全打印。
但是注意,在大小青色喷嘴列的组合、大小品红色喷嘴列的组合,大青色喷嘴列和大品红色喷嘴列的组合、及小青色喷嘴列和小品红色喷嘴列的组合中,在相反的主扫描方向上总是使用相同的掩蔽图案。
图23示意地图解说明上述关系。虽然图23表示了掩蔽图案A中的打印扫描方向,不过在掩蔽图案B、C和D中,类似的关系也成立。
当采用这样的掩蔽图案时的点着落状态如图24A中所示。即,在包含重叠的大青色和品红色点和重叠的小青色和品红色点的1×2像素区中,大点的伴点和小点的伴点均匀分散地着落于沿副扫描方向排列的主点的左侧和右侧。从而,能够产生均匀的图像。图24B表示了在更宽的区域中本实施例的打印状态。
相对于主点非均匀着落的伴点对正在形成的图像具有不利影响。图25A表示了当通过在相同扫描期间对大小青色喷嘴列以及大小品红色喷嘴列应用相同掩蔽,打印合成色时的着落状态。在2×2像素区中,由于相同像素上的点总是在相同的扫描方向上被打印,因此伴点被打印在形成于相同像素中的主点的同一侧。图25B表示更宽区域中的打印点。与图24相比,空白部分和伴点重叠部分更清楚地显露出来,指示伴点分布不均匀。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即使对于打印不同大小的点的喷嘴列的组合,和打印不同颜色的点的喷嘴列的组合,通过恰当地选择掩蔽图案的顺序,打印伴点的位置也能够相对于主点被均匀分散。虽然本实施例以大小青色点和大小品红色点为例说明了点形成过程,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点。利用其它颜色和尺寸的喷嘴列的组合能够获得类似的效果。
适用于上述实施例的随机掩蔽图案应被广义地理解成“周期性不如固定掩蔽图案那么强的掩蔽图案”。于是,随机掩蔽图案并不局限于其中允许打印的像素的位置被随机确定的图案。
此外,可应用于本发明的掩蔽图案并不局限于随机掩蔽图案。例如,可应用在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2002-144552中公开的不具有周期性的掩蔽图案。此外,可应用不具有周期性,并且包含很少的低频分量的掩蔽图案。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一种具有在待喷出的墨中产生状态的热能变化的装置(例如电热换能器和激光束)的喷墨打印系统。借助该系统,喷墨量可被减少,实现改进的打印密度和分辨率。喷墨量的减少使得伴点(本发明的主题)更易于合并。
上面结合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显然在较宽的意义上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上面的说明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于是,后附的权利要求意图覆盖落入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变化和修改。

Claims (14)

1、一种喷墨打印设备,所述喷墨打印设备通过利用至少能够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设备包括:
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的装置;和
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执行向打印介质上的相同像素喷射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装置;
其中喷向相同像素的第一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所述相同像素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正向或反向地偏移着落,
第二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沿与第一种墨的伴点偏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着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
把可由一次主扫描打印的与打印介质上的一个区域对应的图像数据分成由M次主扫描打印的M块数据的分割装置;
其中分割装置分割图像数据,使得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能够执行向相同像素的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喷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
保存M种掩蔽图案的存储器,允许打印的像素和不允许打印的像素被排列在所述掩蔽图案中,并且所述M种掩蔽图案彼此互补;
其中分割装置根据保存在存储器中的与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对应的掩蔽图案,分别把第一种墨的图像数据和第二种墨的图像数据分成M块数据。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掩蔽图案没有周期性。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掩蔽图案是其中随机排列允许打印的像素的图案。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墨具有不同的色调。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墨之一是青色墨,另一种是品红色墨。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墨具有相同的色调,并按不同的量被喷射。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墨具有相似的色调和不同浓度的着色剂。
10、一种喷墨打印设备,所述喷墨打印设备通过利用至少具有喷出第一种墨的第一开口和喷出第二种墨的第二开口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设备包括:
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的装置;和
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执行向打印介质上的相同像素喷射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装置;
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墨喷向的多个像素包括第一种墨在正向主扫描中喷向以及第二种墨在反向主扫描中喷向的第一像素,和第一种墨在反向主扫描中喷向以及第二种墨在正向主扫描中喷向的第二像素;
其中相对于打印在第一像素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的着落位置,第一种墨的伴点正向地偏移着落,第二种墨的伴点反向地偏移着落;
其中相对于打印在第二像素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的着落位置,第一种墨的伴点反向地偏移着落,第二种墨的伴点正向地偏移着落。
11、一种喷墨打印设备,所述喷墨打印设备通过利用至少能够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设备包括:
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的装置;和
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执行将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喷到打印介质上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毗连的像素上的装置;
其中喷向毗连像素之一的第一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所述一个像素上的第一种墨的主点,正向地或者反向地偏移着落,并且
喷向毗连像素中的另一像素的第二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所述另一像素上的第二种墨的主点,沿与第一种墨的伴点偏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着落。
12、一种喷墨打印设备,所述喷墨打印设备通过利用至少具有喷出第一种墨的第一开口和喷出第二种墨的第二开口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设备包括:
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的装置;和
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执行向打印介质上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毗连的像素喷射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装置;
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墨喷向的毗连像素包括第一种墨在正向主扫描中喷向的第一像素,以及第二种墨在反向主扫描中喷向的第二像素;
其中第一种墨的伴点相对于喷向第一像素的第一种墨的主点的着落位置,正向地偏移着落,并且
第二种墨的伴点相对于喷向第二像素的第二种墨的主点的着落位置,反向地偏移着落。
13、一种喷墨打印方法,所述喷墨打印方法通过利用至少能够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和
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对打印介质上的相同像素执行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喷射;
其中喷向相同像素的第一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相同像素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正向或反向地偏移着落,并且
第二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墨的主点,沿与第一种墨的伴点偏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着落。
14、一种喷墨打印方法,所述喷墨打印方法通过利用至少能够喷出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第二种墨至少在颜色或者喷出量方面不同于第一种墨,所述喷墨打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相对于打印介质正向和反向地主扫描打印头;和
在不同方向的主扫描中,执行向打印介质上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毗连的像素喷射第一种墨和第二种墨;
其中喷向毗连像素之一的第一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所述一个像素上的第一种墨的主点,正向地或者反向地偏移着落,和
喷向毗连像素中的另一像素的第二种墨的伴点相对于着落于所述另一像素上的第二种墨的主点,沿与第一种墨的伴点偏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着落。
CNB2006800001328A 2005-07-08 2006-07-07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95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00150 2005-07-08
JP200150/2005 2005-07-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0202A true CN101010202A (zh) 2007-08-01
CN100569529C CN100569529C (zh) 2009-12-16

Family

ID=37637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8000013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9529C (zh) 2005-07-08 2006-07-07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96466B2 (zh)
EP (1) EP1790485B1 (zh)
CN (1) CN100569529C (zh)
WO (1) WO20070076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8384B2 (ja) * 2007-08-14 2013-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038076B2 (ja) * 2007-09-14 2012-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9083102A (ja) * 2007-09-27 2009-04-2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476874B2 (ja) * 2009-09-09 2014-04-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色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34817B2 (ja) * 2014-03-07 2018-12-05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16132242A (ja) * 2015-01-22 2016-07-25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6498034B2 (ja) * 2015-05-19 2019-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207883B2 (en) * 2018-07-24 2021-12-28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jet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0143B2 (ja) * 1992-03-31 2001-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5633663A (en) 1992-03-31 1997-05-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369428A (en) * 1992-06-15 1994-11-29 Hewlett-Packard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ink jet printing
US5818474A (en) 1993-06-30 1998-10-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synchronous masks
US6042212A (en) 1993-06-30 2000-03-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synchronous masks
JP3176181B2 (ja) 1993-06-30 2001-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5975678A (en) 1994-10-27 1999-1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plural types of ink
JPH1086450A (ja) 1996-07-23 1998-04-07 Canon Inc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方法
JPH11208029A (ja) * 1998-01-21 1999-08-03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US6454390B1 (en) 1998-04-03 2002-09-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djustment method of dot printing positions and a printing apparatus
JP4040161B2 (ja) 1998-04-03 2008-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位置合わせ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4377974B2 (ja) 1998-04-03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センサ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を含むプリント位置合わせ方法、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3507415B2 (ja) 2000-07-17 2004-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4931164B2 (ja) 2000-08-30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スク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JP2002144522A (ja) 2000-11-10 2002-05-21 Toshiba Corp ソルダペースト印刷機及び印刷方法、ソルダペースト印刷用ステージ装置
JP3884993B2 (ja) * 2001-06-07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03182120A (ja) * 2001-12-18 2003-07-03 Seiko Epson Corp サイズの異なる複数種類のインク滴毎に吐出量を補償する印刷
JP3871318B2 (ja) 2002-05-15 2007-0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FR2846907B1 (fr) * 2002-11-08 2006-04-07 Gemplus Card Int Procede d'impression a jet d'encre couleur a optimisation du nombre de gouttes deposees et imprimante correspondante
JP4192629B2 (ja) * 2003-02-27 2008-1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US7207652B2 (en) * 2003-10-17 2007-04-2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Balanced satellite distributions
JP2004114694A (ja) * 2003-11-14 2004-04-15 Seiko Epson Corp 複数種類の階調再現サブモードを用いたド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その処理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125271B2 (ja) 2004-08-18 2008-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90485B1 (en) 2017-02-08
WO2007007679A1 (ja) 2007-01-18
EP1790485A8 (en) 2007-07-25
US7896466B2 (en) 2011-03-01
CN100569529C (zh) 2009-12-16
EP1790485A1 (en) 2007-05-30
US20070019031A1 (en) 2007-01-25
EP1790485A4 (en)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9529C (zh)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EP0631257B1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0448672C (zh) 用于具有宽打印头的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和装置
CN100393515C (zh) 喷墨打印系统
JP3880267B2 (ja) 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US7625065B2 (en) Ink jet print head an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101121320B (zh) 喷墨记录头
US6325489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5930743B2 (ja)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JPH0617111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619289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58693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6834936B2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JP2004268565A (ja) マルチ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CN109203696A (zh)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RU2505415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труйной печати и способ струйной печати
EP0589696B1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US8287091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US6565191B1 (en) Method of color shingling to reduce visible printing defects
JP2006069202A (ja) 記録装置、記録システム、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020036958A (ko) 여러 가지 캐리지 속도를 이용하는 잉크젯프린터로프린트하는 방법
JP456639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1391533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扫描线形成方法
CN209305136U (zh)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
JP200703867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