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90471C - 具有透镜定位的光学装置及制造该光学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透镜定位的光学装置及制造该光学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90471C
CN100590471C CN200480007792A CN200480007792A CN100590471C CN 100590471 C CN100590471 C CN 100590471C CN 200480007792 A CN200480007792 A CN 200480007792A CN 200480007792 A CN200480007792 A CN 200480007792A CN 100590471 C CN100590471 C CN 10059047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fringe
fringe surface
optical
optical devices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07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4858A (zh
Inventor
理查德·E·福基
威廉·P·巴尔内斯
罗伯特·N·罗斯
约瑟夫·N·福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REC OP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EC OP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PREC OPT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64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4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04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047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对光学元件进行精确定位的光学装置和生产这些光学装置的方法。在轴线上的支撑件支承每一光学元件,该支撑件具有塑性变形的部分,这些塑性变形的部分用来与光学元件面的在中间外缘表面附近的部分重叠。该构造在支撑件内轴向锁住光学元件,并为每一光学元件产生可靠刚性保持结构。

Description

具有透镜定位的光学装置及制造该光学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光学装置的制造与构造,并更具体地涉及沿轴线如光学壳体隔开的透镜的定位。
背景技术
在许多光学装置中,重要的是沿装置轴线对透镜或其它光学元件进行精确的相互定位。刚性内窥镜是一个实例。刚性内窥镜是细长的光学装置,在刚性内窥镜中,多个轴向隔开的包括透镜在内的光学元件沿装置轴线将图像从物镜分程传递至目镜,该装置轴线也为光轴。重要的是在多种广泛变化的环境条件下精确保持单个光学元件如中继透镜系统内的元件之间的轴向间隔,这些环境条件包括如在高压蒸汽灭菌过程中所遇到的广泛变化的温度条件以及机械振动条件。而且,通常重要的是,将所有光学元件保持在密封环境内以防止湿气沿光学通路积累以便保持图像质量。
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用于提供光学元件轴向定位的许多方法。一些方法采用使某些结构变形的过程,并在以下参考文献中公布:
GB1556475    (1979)    Epworth等
1,587,131    (1926)    Tillyer
3,949,482    (1976)    Ross
4,776,670    (1988)    Kessels等
5,305,406    (1994)    Rondeau
5,493,452    (1996)    Hoshino等
5,810,713    (1998)    Rondeau等
5,969,887    (1999)    Hagimori等
6,201,649    (2001)    Rudischhauser等
6,263,133    (2001)    Hamm
6,398,723    (2002)    Kehr等
6,462,895    (2002)    Hunter
6,487,440    (2002)    Deckert等
一般而言,这些方法使外管变形试图沿光轴定位光学元件。在一些方法中,作为结果而产生的结构仅与透镜的外缘接合并依赖滑动摩擦来保持精确的位置。然而在许多情形下,振动力能够克服施加在这些装置内的滑动摩擦,从而能够移置光学元件。在另外一些情形下,将管穿透以提供阻止透镜轴向运动的短小突出部。穿透外管破坏了将光学元件与光学系统周围的环境隔离的任何能力,特别是在需要高压蒸汽灭菌的内窥镜的情形中。
所需的是一种光学装置和一种制造具有对单个光学元件的可靠定位的光学装置而无需穿透支撑结构的方法。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在该光学装置中光学元件在轴向上精确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即使在高压蒸汽灭菌过程中,该光学装置也确保光学元件的轴向定位。
本发明的还有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光学装置的方法,该光学装置所具有的光学元件在轴向上精确固定。
本发明的还有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光学装置的方法,该方法确保在装配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在壳体内对光学元件进行精确定位。
根据本发明,特征在于轴线的光学装置包括在轴线上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具有第一和第二面以及中间外缘表面。用于为光学元件形成可靠支座的光学元件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与外缘表面接合,而第二支撑件与在外缘表面附近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面接合,从而在光学装置内锁住光学元件以限制沿轴线的运动。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种目的、优点和新颖特征将更加完全地显而易见,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而且其中:
图1为作为光学装置实例的内窥镜的透视图,能够将本发明运用到该内窥镜;
图2为形成图1的内窥镜的一部分、并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光学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沿图2所示光学装置的一部分的纵剖面;
图4为沿图3中的直线4-4的剖面;
图5的流程图描述了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流体静压过程;
图6为制造设备的横截面的局部示意图,该制造设备用于实现图5中的流体静压过程;
图7为如图2所示的光学装置的经过图5的流体静压过程后的纵剖视图;
图8为沿图7中的直线8-8的剖面;
图9的流程图描述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系列压褶过程;
图10为如图2所示的光学装置的经过图9的系列压褶过程后的纵剖视图;
图11为沿图10中的直线11-11的剖面;
图12的流程图描述了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顺序构造;
图13为与如图2所示的光学装置类似的光学装置的经过图12的顺序构造过程后的纵剖面;
图14为沿图13中的直线14-14的剖视图;
图15为结合本发明的光学组件的纵剖面;
图16为描述采用图15的光学元件的光学装置的纵剖面;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构造的光学装置的纵剖面;
图18为沿图17中的直线18-18的横向剖视图;而
图19为图17所描述的光学装置的透视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图1示出了呈现给医务人员以供使用的内窥镜10。该内窥镜10在远端11和近端12之间延伸,该远端11是离将要成像的物体最近的一端,该近端12是离使用该装置的人最近的一端。该视图示出了具有眼杯14的光学体13,个人通过该眼杯14观察图像。纤维支杆15容纳来自照明源的输出接头从而提供用于经过光纤透射的光,用以照亮正在成像的物体。在这一特定的实施例中,装置轴线18是光轴。
内窥镜10还容纳如图2所示的在远端11和近端12之间延伸的光学装置20。该光学装置20包括沿光轴18延伸的管状外鞘21。在本实施例中,远端窗口22在远端11处密封管状外鞘21。远端窗口22能够由将要经受高压蒸汽灭菌温度的任何材料如兰宝石窗口形成。
沿轴线18从窗口22紧贴地移置光学物镜31。众所周知,光学物镜31对位于光轴18的延长线上的物体形成图像。光学物镜31可以具有多种实施例中的任何实施例。
光学装置20的目镜32从近端12延伸至管状外鞘21内。将轴向延伸的轴环33焊接或铜焊至管状外鞘21上。形成目镜的光学元件能够包括光圈/间隔物、接目镜或护圈或这些元件的某些组合或其它的光学元件。目镜32是能够为人眼或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一些其它形式的光学观察装置如录像观察系统传送图像的光学元件的一个实例。
第三个光学元件组在光学物镜31和目镜32之间形成中继透镜系统41。众所周知,这一中继透镜系统将图像从光学物镜31传递至目镜32。第一间隔物42相对于光学物镜31对第一中继透镜元件如二重透镜43进行定位。在本特定实施例中,中间的圆柱形光学透镜间隔物44以及另外的中继二重透镜43构成另外的沿光轴18按次序分隔的光学元件,直到最近端的中继二重透镜45,即与近端12最近的中继二重透镜45。现有技术中已知这些中继透镜系统的构造和操作。可以对图2所示的特定的透镜和间隔物构造作出许多改进。
图3是光学装置20沿图2中的整体轴线18的剖面;图4是垂直于轴线18通过图3的剖面。图3和图4示出了由间隔物44沿轴线18分隔开的两个二重透镜43。每一二重透镜43具有第一和第二面45和46以及中间的外缘表面47。管状外鞘21支承这些光学元件。根据本发明,仅在构造过程中使用间隔物44。因为在运用本发明后,间隔物44不执行主要定位的功能,该间隔物44能够比传统间隔物薄。
实质上,本发明在于通过与光学元件的在外缘表面47附近的一个或两个面45和46接合来对每一透镜或其它光学元件进行定位,从而沿轴线18对每一这样的光学元件进行锁位。能够采用不同的具体过程。例如,图5示出了采用图6所示的流体静压设备51而实施的流体静压过程50。更具体地,在图5中,步骤52代表各种操作,通过这些操作,用透镜、间隔物和其它光学元件在管状外鞘21内装配例如图3所示的光学装置20。装配后,在步骤53中将光学装置20定位在压力腔室54内,在图6中该压力腔室54表示为具有密封盖55的封闭的圆柱形结构。
随着移开密封盖55,支撑结构56连接至光学装置20的端部,而且该支撑结构56下降至液压油57内。将密封盖55放回原处后,步骤61控制液压泵61的操作而将压力提升至使外鞘21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压力计62监测这一压力。减压阀63防止压力过大,并起到在过程结束时快速释放压力的作用。在达到合适的压力时,管状外鞘21的在透镜元件中间的部分发生变形,以覆盖在透镜面的部分例如图3中的透镜面45和46上,并锁位和锁住透镜元件。该变形使得外鞘21的这些部分与在外缘表面47附近的面45和46的几何形状一致以限制透镜43在外鞘21内的轴向运动。参考图7和8,通过介质57将流体静压施加至光学装置20的外部,使管状外鞘21的在透镜元件43之间的未供应部分变形成为卵形,该卵形具有沿主轴线平放的部分64和65。透镜元件43防止管状外鞘21的邻接部分变形。从而管状外鞘21在每一透镜元件处覆盖在两个透镜面45和46上,如在透镜元件43的每一透镜元件43上的66和67处的覆盖件。随之产生的向覆盖件66和67的过渡件将透镜元件43锁定就位,从而沿轴线18在管状外鞘21内将透镜元件牢固定位。如果采用间隔物44,则该间隔物44是较薄的间隔物,该间隔物44变形成与管状外鞘21一致。这样提供另外的覆盖件。
变形发生后,正如通过达到预定压力将要显示地,在图5的步骤70中开动图6中的减压阀63以释放压力。此后,能够移走端盖55,并从腔室54中撤开图7和8的结构的光学装置20。
在该过程中,给定流体静压下的圆周或环向压应力以及径向偏转的弹性分量能够用来计算和预测对于特定材料和材料厚度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压力。已经采用1450至2250PSI的压力来提供直径为3毫米的316不锈钢管的合适的塑性变形。建立或预测对于其它的材料、材料厚度和直径引起塑性变形的压力的步骤为本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
用于该过程的主要控制准则是产生足够的压力使壳体的越过一部分透镜面的部分以保持管子完整性的方式塑性变形。该方法和控制准则能够适于所有类型的光学装置,包括那些承受高压蒸汽灭菌或其它苛刻环境的、需要密封的光学装置。此外,应该限制径向变形,使得管状外鞘21的变形部分不延伸至用于光学装置20的视野中。
图9至11示出了前述流体静压过程的替换过程,该替换过程采用系列压褶过程。初始步骤80包括在例如图3和4所示的壳体中用透镜、间隔物、棱镜、窗口和其它光学元件构造光学装置20。步骤81使光学装置20在由箭头82所代表的压褶工具处与作为所选择透镜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面对齐。在该情形中,选择透镜83如二重透镜43,而且第一面84与压褶工具82对齐。在步骤85处,在轴线18的横向平面内运用压褶工具,从而在间隔物43的端部部分86处在以管状外鞘21为形式的壳体的相对侧上形成皱褶。在步骤87中,将光学装置20和压褶工具重新定位,使得压褶工具与所选择透镜的第二面97对齐,即位于箭头90所代表的位置处。然后步骤91重复该压褶过程。
如果光学装置20包括其它透镜,步骤92将控制转向至步骤93,从而使压褶工具与下一个透镜的面对齐,该下一个透镜作为所选的透镜并在图10由箭头94代表。然后控制回转到步骤85、87和91以在箭头94的位置处产生第一皱褶并在箭头95的位置处产生第二皱褶。在为每一透镜元件完成该过程时,就完成了所述过程并且步骤92转向至在步骤96处结束该系列压褶过程。
步骤85和86处的压褶通常发生在直径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处。步骤85和86还可以包括在每一对齐位置处的多次压褶操作。例如,第一压褶操作可以产生垂直对齐的皱褶,而第二压褶操作可以产生与第一皱褶成90°角位移的皱褶。可以采用更多其它的压褶工具或加工以产生按串行或并行的合适皱褶,如通过特殊的压褶工具可以获得的皱褶,该特殊的压褶工具可以从多个径向角度产生相等的径向压力。
图11示出了具有四个在直径方向上对置的皱褶部分100和101的光学装置20,这些皱褶部分100和101由两次人工压褶操作产生。还如图10中特别示出的那样,如果采用间隔物43用于初始定位,这些间隔物43还将在这些皱褶中的每一皱褶处例如在图11中的皱褶100和101处偏斜。
控制每一压褶操作以产生具有一个深度的皱褶,该深度确保皱褶部分覆盖在透镜面如透镜面84的一部分上。然而,应该限制皱褶以便不使材料破裂从而保持任何密封结构的完整性。还应该限制皱褶以使结构不延伸至视野内。无论在何种布置中,这些皱褶都使壳体或管状外鞘与在每一二重透镜83的外缘表面附近的第一和第二面如面84和97一致,以沿轴线18锁住二重透镜83。
图12至14示出了用于产生如图10和11所示的类似构造的、但无需间隔物44的结构。根据本实施例,图12的过程110开始于步骤111中的将光学装置20的一端固定在以管状外鞘21为形式的壳体的远端内。例如,如果通过从内窥镜的近端插入装置而装配该结构,通过在远端对物镜结构进行定位而实现步骤111。
然后步骤112在轴向上对齐管状外鞘21,使得作为所选透镜的第一透镜的远端面的位置位于压褶工具处。这由图13中的箭头113所代表。在步骤114中,一次或多次的压褶操作产生皱褶部分,这些皱褶部分使管状外鞘21的部分在远端透镜面处与所选的透镜一致。
在步骤115中,通常用透镜定位工具将透镜元件如透镜元件116插入管状外鞘内。前移该透镜元件直到远端透镜面117与压褶的壳体部分120接触。
然后步骤121在轴向上重新定位管状外鞘21,以在如箭头123所代表的压褶工具处对齐透镜116的近端面122。在步骤124处,另一压褶操作使管状外鞘21的在近端透镜面处的部分保形为皱褶125。在步骤126中能够移开步骤115中采用的任何定位工具。透镜116从而精确地保持就位在光轴18上并与轴线18垂直。
图13示出了具有远端透镜面128和近端透镜面129的另一透镜元件127。从而图12中的步骤130将控制转向步骤131,该步骤131定位管状外鞘21以在由箭头131所代表的压褶工具处对齐作为所选透镜的下一透镜的远端面。然后控制回转到步骤114以形成最初的皱褶133,其后能够采用定位工具以插入透镜127直到远端面128与皱褶133接触。然后能够将压褶工具重新定位至对应于箭头134的位置以在近端透镜面129处产生皱褶。
在根据步骤114至126将所有的透镜元件定位时,步骤130将控制转向至步骤137处终止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前述操作在每一透镜面处产生四个绕管状外鞘21的圆周等角度分隔的皱褶。图14特别示出了在直径方向上对置的第一皱褶133,该皱褶133与透镜127的远端面128接合。第二压褶操作成直角地产生在直径方向上对置的皱褶136。
图3示出了其中每一间隔物34承靠在对置的透镜面上的光学装置20。图15示出了替换方法,通过该替换方法每一透镜间隔物起到光学支撑装置的作用并且在预定位置处支承透镜元件。例如,图15示出了具有第一和第二透镜面141和142的透镜元件140。间隔物143支承作为子组件或透镜组件的透镜元件140。在该特定应用中,在透镜元件在间隔物143内轴向定位后,压褶操作产生皱褶组144和145,从而在间隔物143内锁住透镜元件140,在皱褶144和145之间的中间间隔物部分146与透镜元件140的外缘表面147接合,并且该压褶操作产生组件148。如图16所示的光学子组件如子组件144的构造从而包括:采用管状外鞘如管状外鞘21;以及在将端部元件如物镜定位后,将图15所示的具有合适尺寸的组件如组件148A和148B依次插入管中,以产生中继透镜系统。能够采用图15中的方法用于中继透镜系统,但是显而易见能够采用该方法用于形成物镜或形成目镜。
图9至14所示的每一压褶操作需要某些控制,特别是每一皱褶的深度。工具上的机械限位器能够提供该控制。本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非常熟知这一过程的操作和控制。
图17至19示出了又一其它形式的结合了本发明的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毫无困难地适于内窥镜,特别是可以高压蒸汽灭菌的内窥镜。如这些附图所示,光学组件150沿装置轴线18延伸,在本特定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轴线18为光轴。组件150包括光学元件151以及对光学元件151进行定位的保形管152。为了说明的原因,图17至19中的光学元件151是具有透镜151A和151B的二重透镜。保形管152包括两个外壳152A和152B。
具体涉及外壳152A,中间部分153在轴向上与光学元件151同延,并具有绕轴线18使得中间部分153与光学元件151的一部分一致的半径。每一延伸件154和155具有稍减小的半径以分别与中间部分153产生径向过渡件156和157。这些过渡件156和157与光学元件151的外边缘重叠,从而通过与光学元件151的在外缘表面162附近的面160和161的几何形状保持一致,而在子组件150内产生可靠轴向定位。
外壳152A和152B中的每一外壳具有用于圆柱形透镜组151的外圆周,该外圆周小于透镜组151的半圆周,使得在外壳152A和152B之间存在间隙163和164。从而能够将图19所示的组件150滑动至外部结构例如图17和18中的管状外鞘21内。中间部分153的外径对应于外鞘21的内径,使得在装配中组件150在外鞘21中滑动。组件150在外鞘21内的配合产生足够的摩擦以防止使用中的不必要的轴向位移。从而外鞘21还防止外壳152A和152B的任何向外的径向位移。此外,中间部分153的轴向广度足够用来防止组件150在管状外鞘21内偏斜。
通过许多不同的制造过程很容易制造保形管152。例如,在具有配合精模的精模机器内,这些外壳中的每一外壳如外壳152A能够由薄金属片形成为所需的外形。另一方法是结合单一精密机模与具有可变形材料的压具,该可变形材料用于与所述片接合。还在另一方法中,可以在精模压具中形成外壳中的一个外壳如外壳152A,将透镜组如光学元件151加载在保形外壳152A内,并通过具有可变形材料如RTV的压具施加压力,从而在光学元件151的周围形成另一薄金属片。
参照图17至19描述的保形管方法具有许多优点。无需沿管壁滑动单个透镜就能够装配这些保形管152,而沿管壁滑动单个透镜伴随着保持清洁的困难。采用这些保形管152还能提供较大的生产能力、降低成本并改善轴向定位的精度。而且这一结构与自动化设备相容。
已经公开的是一些用于形成光学装置的替代方法,在这些光学装置内轴向精确放置地设有光学元件。这些不同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支撑件的压褶或变形部分,这些压褶或变形部分与光学元件每一面的一部分重叠以在支撑件内对光学元件进行锁位。已经公开了采用流体静压过程、传统的压褶和加工操作的过程的实例。这些仅是示例的方式。显然能够不偏离本发明对所公开的设备作出许多改进。从而所附权利要求的目的在于覆盖在本发明的真实精神与范围内所出现的所有这些变化与改进。

Claims (21)

1.一种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的特征在于轴线,轴线上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包括第一和第二面以及中间外缘表面,以及沿着该轴线延伸的光学元件支撑装置,用于所述光学元件,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A)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中间轴向位置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与所述光学元件的外缘表面相接合,以及
B)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的每一面相接合,所述光学元件支撑装置形成可靠支座,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在所述光学装置内的中间位置锁住所述光学元件并限制所述光学元件沿轴线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外缘表面的几何形状一致,且第二部分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面附近的部分形状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壳体装置的用于与所述外缘表面接合的中间部分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壳体装置的分隔的压褶部分,这些压褶部分用于使所述壳体与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的几何形状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第一部分包括壳体装置的用于与所述外缘表面接合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由变形部分构成,这些变形部分与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和周围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的几何形状一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轴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外壳,每个所述外壳具有:用于与所述外缘表面接合的第一部分;以及具有第二塑性变形过渡部分,第二塑性变形过渡部分覆盖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进行锁位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包括:透镜组,该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位于轴线上的透镜元件,所述透镜组包括第一和第二面以及中间外缘表面,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与所述外缘表面相接合,且所述第二支撑装置部分与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相接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装置部分与所述外缘表面的几何形状一致,且所述第二支撑装置部分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面中一个面的附近部分的形状一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透镜组的外缘表面是圆柱形的,而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外缘表面共同延伸,以便与所述外缘表面接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圆柱形壳体的用于与所述外缘表面接合的中间部分,而且每个所述第二部分都包括所述壳体的呈角度分隔的皱褶,这些皱褶覆盖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面的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部分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第一部分包括圆柱形壳体的用于与所述外缘表面接合的中间部分,而且每个所述第二部分都包括所述壳体的塑性变形周向延伸部分,这些塑性变形周向延伸部分用于使所述壳体与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和周围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的几何形状一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透镜支撑装置包括轴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外壳,每一外壳具有:用于与所述外缘表面接合的第一半径的中间第一部分;并且每个所述第二部分都包括对置延伸部分,这些对置延伸部分具有比第一半径小的第二半径,从而覆盖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上;以及在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对置延伸部分中的每一延伸部分之间的塑性变形过渡部分,所述塑性变形过渡部分与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的几何形状一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进行锁位的外部壳体。
14.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包括形成为光学组件的多个光学元件,且其中,每个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从位于轴线上的透镜组、间隔物、窗口和棱镜中取出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构成的光学元件组,所述光学元件组包括第一和第二面以及中间外缘表面;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中间外缘表面相接合、且第二部分与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相接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外缘表面的几何形状一致,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光学组面的附近部分的形状一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具有圆柱形外缘表面,并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外缘表面共同延伸,并与所述外缘表面接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圆柱形壳体的用于与所述外缘表面接合的中间部分,而且每个所述第二部分都包括所述壳体的呈角度分隔的皱褶,这些皱褶覆盖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面的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部分上。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窥镜,其中第一部分包括圆柱形壳体的用于与所述外缘表面接合的中间部分,并且每个所述第二部分都包括所述壳体的塑性变形周向延伸部分,这些塑性变形周向延伸部分用于使所述壳体与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和周围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的几何形状一致。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支撑装置包括轴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外壳,每一外壳具有:用于与所述外缘表面接合的第一半径的第一部分;以及形成在对置延伸的外壳部分中的第二部分,这些对置延伸部分具有比第一半径小的第二半径,其中,每个所述第二部分都覆盖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上;以及其中,每个所述第二部分都包括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对置延伸部分中的每一延伸部分之间的塑性变形过渡部分,该塑性变形过渡部分与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面的几何形状一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窥镜,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进行锁位的外部壳体。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包括:圆柱形外鞘;位于远端处的用于形成图像的物镜装置;用于从所述物镜装置向近端传输图像的中继透镜装置;以及位于近端的用于提供图像以供观察的目镜装置;其中所述物镜装置、中继透镜装置和目镜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在外鞘内的所述光学组件,而且其中每一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透镜元件组,用于沿轴线导引图像,其中,所述透镜组的特征在于圆柱形外缘表面和横向于轴线取向的两个面;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圆柱形外缘表面接合,且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包括塑性变形部分,这些塑性变形部分与在所述外缘表面附近的所述透镜元件的面一致,从而所述第二部分锁住所述透镜组。
CN200480007792A 2003-03-25 2004-03-25 具有透镜定位的光学装置及制造该光学装置的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9047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5742803P 2003-03-25 2003-03-25
US60/457,428 2003-03-25
US10/809,198 2004-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4858A CN1764858A (zh) 2006-04-26
CN100590471C true CN100590471C (zh) 2010-02-17

Family

ID=3674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0779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90471C (zh) 2003-03-25 2004-03-25 具有透镜定位的光学装置及制造该光学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9047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7231B2 (ja) * 2010-12-15 2013-12-04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TWI486627B (zh) * 2014-03-24 2015-06-0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瞄準器
DE102019112981B3 (de) * 2019-05-16 2020-08-13 Schölly Fiberoptic GmbH Linsen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Linsenanordnung
CN112946851B (zh) * 2021-03-08 2022-10-14 深圳市东正光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色散高折射率二元光学透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4858A (zh) 2006-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9854B2 (en) Endoscopic system
US9658423B2 (en) Springless athermal lens design with flexured spacer
US7385772B2 (en) Optical device with lens position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302308C (zh) 特别用于内窥镜的微型聚焦光头
US20020161278A1 (en) Endoscope apparatus
US6955644B2 (en) Autoclavable endoscope
JPH04230702A (ja) 内視鏡中継レンズ
KR890000297B1 (ko) 광섬유 코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EP2385406A1 (en) Optical element and optical unit using the same
US4822154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borescopes
EP3296790A1 (en) Camera head with zooming and focusing function
CN104010557A (zh) 视频内窥镜和视频内窥镜系统
CN100590471C (zh) 具有透镜定位的光学装置及制造该光学装置的方法
JPH10507105A (ja) 内視鏡
JP2006521585A5 (zh)
JP6791745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車載カメラ
US9036281B2 (en) Opto-mechanical devices with sharp-edge lenses
CN109997066B (zh) 用于光学镜的集成可变视角光学适配器
CN212846094U (zh) 一种定焦消场曲色差镜头
JP2016106764A (ja) 内視鏡の撮像光学系及び撮像ユニット並びに内視鏡
JP4105785B2 (ja) 内視鏡撮像光学系
JP2010158412A (ja) 硬性鏡
US20210325658A1 (en) Plenoptic ocular device
US10568521B2 (en) Fluidic pressure actuated optical probes for improved field of view in tissue imaging
CN210514758U (zh) 一种长焦无畸变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NG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REC OPTICS CORP.

Effective date: 201305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22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Massachusetts, USA

Patentee before: PRECISION OPTICS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