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8866C - 用于高压应用场合的快速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高压应用场合的快速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8866C
CN100588866C CN200510124959A CN200510124959A CN100588866C CN 100588866 C CN100588866 C CN 100588866C CN 200510124959 A CN200510124959 A CN 200510124959A CN 200510124959 A CN200510124959 A CN 200510124959A CN 100588866 C CN100588866 C CN 10058886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element
fixture
ring
fluid connecting
conn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24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6398A (zh
Inventor
S·H·冈德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s LLC
Original Assignee
T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s LLC filed Critical T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s LLC
Publication of CN1766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6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88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886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快速连接器连接装置,该装置将一根刚性管连接到一个中空主体部件上。一个固定器可释放地将所述管固定在主体的一个孔内。一个弹性的密封元件围绕所述管并产生一个挤靠在所述管上的不漏流体密封,所述主体限定所述孔。一个密封元件固定器放置在所述密封元件和所述主体之间,传递由于对主体的压力而在密封上产生的轴向负荷。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特氟隆垫圈放置在所述密封无件和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高压应用场合的快速连接器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4年9月13日递交的美国申请号为60/609399的临时申请的权益,因此,该临时申请的内容作为参考包含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接装置,而且,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连接器,该连接器在高压应用场合上用于将在管道的端部形成的插入构件连接进入一个连接器主体上的孔中。
背景技术
在汽车和其它领域中,一种类型的经常用于提供两个元件或管道之间的流体连接的连接装置(coupling assembly)是快速连接器,该快速连接器通常包括一个接纳和保留在凹形连接器主体中的插入构件。使用快速连接器是有利的,因为可以用最少量的时间和费用来构建密闭和牢固的流体管道。
经常使用一个固定器(retainer)来将所述插入构件固定在所述连接器主体内。一个这种类型的固定器包括多个锁紧元件,这些锁紧元件延伸在一个形成在插入构件上的径向增大的变粗部分与限定在连接器主体内的一个环形表面之间。所述固定器在一端与所述插入构件的变粗部分邻接,而在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环形表面邻接,这样就防止了所述插入构件从所述连接器主体中拔出。这种类型的固定器在本领域是普遍的,而且已经证明在许多流体管道应用场合中是有效的。
发明内容
一种密封元件,通常为一O形密封环,与一快速连接器管接头(coupling)一同使用,以在所述插入构件与所述连接器主体之间产生一种不漏流体的密封。在这样的结构中,所述O形环轴向定位在所述固定器内侧,且所述O形环由一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插入构件上的环形垫圈分开。所述O形环经常通过一垫圈而用于抵抗由流体压力给予的轴向负荷,该垫圈与它被接收在其内的孔呈压力配合或咬合装配关系。因为所述固定器多少具有柔性,且所述O形环可滑动地与所述固定器连接,因而所述O形环可以相对于所述插入构件轻微滑动。同样,这样的快速连接器装置经常用于这样的应用场合中,在该应用场合中,所述元件遭受高压和高温以及振动和压力的循环作用。这些条件增加了维持一种不漏流体连接的困难。在高压应用领域,如汽车制动系统中,必须确保施加给这些元件的轴向力被可靠地调节。
本发明包括一种单独的固定器,该固定器与连接器主体接合,从而接收由流体压力施加给所述密封元件的轴向负荷。在一个实施例中,由特氟隆(Teflon)聚合物制成的一个另外的垫圈位于所述密封元件和所述衬套之间,该垫圈用于使得振动和循环负荷的影响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流体快速连接器连接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快速连接器连接装置中的连接主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贯穿图1所示的快速连接器连接装置的横剖装配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快速连接器连接装置中的固定器的透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固定器的侧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固定器的正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固定器沿图6中的线7-7的横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流体快速连接器连接装置实施例中的垫圈或独立密封元件固定器的透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密封元件固定器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密封元件固定器的正视图;
图11是图8所示的密封元件固定器沿图10中的线11-11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1所示的快速连接器流体连接装置的一个选择性实施例;
图13是图12所示的快速连接器连接装置中所使用的垫圈的正视图;而
图14是图13所示的垫圈沿图13中的线14-1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个按照本发明的流体连接装置实施例图示在图1-11中。所述的快速连接器流体连接装置210包括一个插入构件212、一个中空的凹形连接器主体214、一个用于将所述插入构件212固定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14内的固定器216、一个密封元件218、以及一个外部垫圈或密封元件固定器217。
所述插入构件212是由一根中空刚性管的端部形成的。所述刚性管220可以通向一流体管道系统中的一个组件,或它自身可以是一流体管道系统的一个组件的一部分。所述插入构件212包括一径向放大的环形变粗部分(upset)222,该变粗部分222离所述管的自由端或终端有一段距离。该变粗部分222具有一个通常面向前方的径向环形表面221和一个通常面向后方的径向环形表面223。所述插入构件212具有一个在所述变粗部分222与所述管的自由端之间的圆柱部分224。所述管的一个圆柱部分225向后延伸到变粗部分222之外,该圆柱部分225可以用尼龙覆盖以对所述管220的剩余长度提供侵蚀保护。所述覆盖层从表面224上移走,所述表面224从所述管的自由端到所述变粗部分222的面向后方的表面223。
所述连接器主体214图示在图2中。该连接器主体214是一高压流体系统,如车辆制动系统中的一个部件。该部件可以是一主缸、制动缸或制动卡钳或其它的系统部件。当然,它可以是任何主体,该主体被构造成带有一空腔用于接收连接装置部件和插入构件。它也可以是这样一个主体,该主体被构造成带有螺纹,该螺纹用于与另一个系统的部件连接。它可以包括一杆端,如与一柔性软管连接,而该柔性软管是一流体系统的一部分。
如图2中所示,所述连接器主体214是中空的,而且限定了一个轴向的管、密封和固定器接收孔230,该孔230从一个形成在主体214的平整壁229上的入口232轴向向前延伸。所述的孔230相对于中心线231是对称的。所述孔230分成三部分一固定器接收部分249,一密封接收部分250以及一缩小直径的管接收部分248。后者的管接收部分限定了一与主体214的内部连通的流体通道251。
针对连接器主体214,术语“前”意指从入口232朝向通道251,而且术语“后”意指从通道251朝向入口232。术语“内侧”或“向内”意指径向指向中心线231,而“外侧”或“向外”意指径向远离中心线231。
入口232通过一轴向延伸的圆柱表面236而限定,而要放入孔230中的所述固定器216和插入构件212必须通过该表面236。斜面234与主体214的平整壁229和轴向延伸的圆柱表面236相交。该斜面有助于固定器216插入连接器主体214。
轴向延伸圆柱表面236的前方是一个在孔230的固定器接收部分249内的径向指向的环形邻接或锁紧表面238。该表面238作为一个邻接或锁紧表面将固定器216固定所述孔230中,相应地,所述固定器216将所述插入构件212可释放地与主体214呈不漏流体的关系固定。平整壁229、斜面234、轴向延伸圆柱表面236以及径向指向的环形锁紧或邻接表面238在孔230的入口232处限定了一个边缘240。轴向延伸圆柱表面236限定了所述边缘240的径向内表面。
所述锁紧表面238的轴向前方是一个扩大直径的圆柱表面242,紧随该表面242的是一个前方的径向指向的环形表面243。所述径向指向的环形锁紧表面238、前方的径向指向环形表面243以及扩大直径的圆柱表面242限定了所述孔230的固定器接收部分249。
所述径向指向的环形表面243的前方是一个中间的轴向延伸的圆柱表面237,该表面具有比插入构件212的变粗部分222的外径稍大一点的直径。径向指向的环形表面243和中间的轴向延伸的圆柱表面237都与斜面245相交。所述斜面有助于在装配期间将密封和固定部件插入孔230中。
轴向延伸的圆柱表面237向内是一个径向延伸的环形密封元件保持表面239。圆锥形表面243从密封元件锁紧表面239向前收敛,并与轴向延伸的圆柱形密封表面244交汇。径向指向的环形表面243、斜面245、中间的轴向延伸的圆柱表面237以及径向延伸的环形密封元件保持表面239限定了一凸缘241,而该凸缘241的径向内侧的圆柱表面是圆柱表面237。
圆柱形密封表面244具有一个比密封元件218的外径稍小一点的直径,该表面244从它与圆锥表面243的交汇之处向前延伸到最前方的径向环形表面246。所述孔230的密封接收部分250是由径向延伸的环形密封元件保持表面239、圆锥表面243、轴向延伸的圆柱形密封表面244以及最前方的径向指向的环形表面246限定而成的。
从最前方的径向环形表面246轴向向前是圆柱通道251,该通道251限定了轴向孔230的所述缩小直径的管接收部分248。该通道251的尺寸确定为它紧密地覆盖在插入构件212的外圆柱部分224的上面,以便于同轴地在孔230的内部对插入构件212进行导向(pilot)。同样,圆柱通道251将系统内的流体与主体部件214的内部连通。
参考图3,密封元件218提供了连接器主体214的孔230的圆柱表面244与插入构件212的外圆柱表面224之间的密封。该密封元件218在孔230的密封接收部分250之内位于垫圈或密封元件固定器217的前方,其中所述部分250由圆柱表面244限定而成。
密封元件218是一环形、弹性材料O形环,该环环绕管220的位于管的自由端和变粗部分222之间的圆柱表面224,而且该O形环提供了圆柱形密封表面244与插入构件212的圆柱部分224之间的不漏流体连接。所述O形环218的外径比所述圆柱形密封表面244的直径稍大一点。所述O形环218的内径比所述插入构件212的圆柱部分224的直径稍小一点。当流体系统处于压力下时,所述O形环抵靠在这些表面同样也抵靠在密封元件固定器217上以产生不漏流体的密封,将要解释这一点。
所述固定器216图示在图4-7中。所述固定器216在包括一个第一轴向端的圆柱环256。所述环256具有一面向前方的径向表面258、一个面向后方的径向表面260以及一个缩小直径的圆柱部分261,该圆柱部分261限定了一个外表面262和一个内圆柱表面263。一个孔264由环256限定而成。
四个鸭嘴形的柔性锁紧臂276从环256的缩小直径的圆柱部分261轴向向前且径向向内延伸。在每个邻近的臂276之间的四个轴向延伸的细长槽266将这些臂分开,而且它们从自由端延伸进入环256的缩小直径的圆柱部分261。这些槽266在缩小直径的圆柱部分261的区域内允许臂276相对于环256径向弯曲。
每个臂276在它的自由端均具有一个前邻接表面278、一个倾斜上表面280以及一个后邻接表面284,该表面284与缩小直径的圆柱部分261邻接。每个臂276具有一个倾斜内表面288,和一个与所述自由端相邻的圆柱底表面290。所述环256的面向前方的表面258、所述环256的缩小直径的圆柱部分261以及臂276的后邻接表面284限定了一通道265。该通道265以及相应的缩小直径的部分261被构造并将尺寸确定为允许连接器主体214的边缘240的圆柱表面236位于且固定在所述通道265中,从而使得臂276的后邻接表面284与孔230内的径向环形邻接表面238呈面对面的邻接关系。
所述垫圈或密封元件固定器217图示在图8-11中。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包括一个位于第一轴向端的环形环292。所述环292具有一个面向前方的邻接表面294。一个孔298限定在所述环292中。四个腿300从所述环292的后面轴向向后且径向向外延伸。四个轴向延伸的细长槽302限定在每个邻近的腿300之间,而且从第二轴向端延伸到环292。所述槽302允许腿300相对环292径向弯曲。每个腿300具有一个倾斜上表面304、一个后邻接表面308以及一个锥形底表面310。
为了形成图3所示的连接,所述O形环218定位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14的密封接收部分250中。所述密封环设置在圆柱形密封表面244内,与最前面的径向环形表面246邻接。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插入所述连接器主体214的密封接收部分250中,从而将所述密封元件218固定在就位。当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轴向向前插入连接器主体214中时,每个腿300的所述倾斜上表面304在连接器主体214的入口232处与斜面234和边缘240的轴向延伸圆柱表面236接触。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的向前插入会引起腿300相对于圆柱表面236径向向内弯曲。当所述腿300已经越过在入口处的表面236后,所述腿300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14的固定器接收部分249内径向向外弹。
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的继续向前插入会引起每个腿300的倾斜上表面304在凸缘241处与斜面245和中间轴向延伸圆柱表面237接触。所述腿300相对于环形环292径向向内弯曲。当所述腿300已经越过中间圆柱表面237时,所述腿300在所述密封接收部分250内径向向外弹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所述腿300的倾斜上表面304处于与连接器主体214的锥形表面243呈面对关系,而所述腿300的后邻接表面308与径向指向的环形密封元件固定表面239呈邻接的面对关系。
在该位置,密封元件固定器217被径向和轴向限制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14的密封接收部分250内。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的环292以紧密间隔导向或环绕关系定位在圆柱形密封表面244内。所述腿300的倾斜上表面304与锥形表面243邻接,从而保持垫圈217不会轴向向前移动。所述腿300的后邻接表面308与径向延伸环形密封元件固定表面239邻接,且保持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不会轴向向后移动。
通过将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插入所述连接器主体214的密封接收部分250内,所述O形环218被限制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14的密封接收部分250内。所述O形环218的外径表面与所述连接器主体214的圆柱形密封表面244接触,且被轻微地压靠在连接器主体214的圆柱形密封表面244上。所述O形环定位于邻近最前面的径向环形表面246,而且与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的面向前方的表面294呈邻接面对的关系,从而限制O形环218不会轴向向后移动。
当所述密封固定器如此定位时,通过流体压力给予密封元件218的轴向负荷被传递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所述O形环218被推靠在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的面向前方的表面294。这样的轴向力会引起腿300的径向后邻接表面308与径向指向的环形密封元件固定表面239邻接。
所述固定器216通过使臂276的自由端插入穿过入口232而可释放地固定在连接器主体214上。当所述固定器216的臂276被插入连接器主体214的入口232时,每个臂276的所述倾斜上表面280与斜面234接触并与边缘240的圆柱表面236接触。所述固定器216的轴向向内插入会引起臂276在缩小直径的圆柱部分261处相对于所述环256径向向内弯曲。所述固定器216的所述臂276已经插入所述连接器主体214的固定器接收部分249后,所述臂276径向向外弹。
所述固定器216在它的适当插入位置被限制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14的边缘240上。所述圆柱表面236和边缘240的斜面234处于所述固定器216的通道265中。所述环256定位在所述孔230的入口232的外面,其中所述环256的面向前方的表面258与所述主体214的外平面229呈面对的关系,从而限制了固定器216进一步轴向向前移动。所述锁紧臂276设置在所述孔230的固定器接收部分249内,其中,所述锁紧臂276的后邻接表面284在所述固定器接收部分249内与所述径向指向的环形邻接或锁紧表面238邻接,从而阻止了所述固定器216轴向向后移动。因此,所述固定器216可释放地与主体214在边缘240处连接。
通过将所述密封环218、密封元件固定器217以及固定器216插入所述连接器主体214内,所述插入构件212可以插入而形成一种不漏流体的连接。随着所述插入构件212被轴向向内插入穿过入口232,所述插入构件212的自由端进入所述固定器216的孔264、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的内孔298以及所述环形密封元件218的内孔中。这些部件围绕管220的圆柱表面224。所述插入构件212的变粗部分222与所述臂276的倾斜底表面288接触。因为所述变粗部分222的直径比所述倾斜底表面288的直径部分大,所以所述插入构件212的轴向向前插入引起所述臂276径向向外展开。一旦插入构件212已经充分地轴向向内插入使得所述变粗部分222越过所述臂276,那么所述臂276就会径向向内弹。所述管220的自由端在这时就定位在所述主体214的管接收部分248的通道251中且由所述主体214的管接收部分248的通道251导向。
当这样装配时,就完成了管220与部件主体214之间的完整的液体连接。该连接适合于高压应用场合,且甚至在所述系统如汽车刹车系统中具有高流体压力时以及对抗系统内的经常压力脉动时可以维持流体密封。例如,刹车系统连接装置必须承受在257°F(华氏温度)的温度下的至少5000磅/平方英寸的流体压力。图示的实施例将承受11000磅/平方英寸的流体压力。
参考图7,所述组装完毕的连接器连接装置通过将固定器216连接到连接器主体214上来维持。所述固定器锁紧臂276被定位成使得前邻接表面278与插入构件212的变粗部分222的后径向表面223呈邻接关系,而后邻接表面284与径向环形锁紧表面238在主体214的孔230的固定器接收部分249内呈邻接关系。每个锁紧臂276的底圆柱表面290置靠在插入构件212的圆柱表面224的上面。
O形密封环218在密封接收部分250内围绕插入构件212的圆柱表面224。所述O形环218的内径封靠在插入构件212的圆柱表面224上,而所述O形环218的外径封靠在主体214的圆柱形密封表面244上。
在流体系统内的压力的启动推动孔230内的部件向后向入口232移动。给予所述O形密封环218的轴向力通过密封元件固定器217传递到连接器主体214。在O形环218上的轴向力传递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的环292的面向前方的邻接表面294。这样的负荷通过腿300的后邻接表面308传递到径向指向的环形密封元件保持表面239。
该系统的加压同样给予一轴向力到管220,推动管220向后朝入口232之外移动。该轴向负荷通过管220的变粗部分222同样也传递到固定器216的锁紧臂278。
众所周知,管220的拆卸可以利用一个适当的松脱工具沿管220的圆柱表面225插入来完成。这样的一个工具呈环形,其外表面的直径与管220的变粗部分222的直径大致相同。环形元件沿管表面225插入固定器216的孔264中,引起锁紧臂276在孔230的固定器接收部分249内向外变形。当臂276充分径向向外变形时,管220可以被拔出,且变粗部分222自由地向后穿出脱离与固定器216的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器216和密封元件固定器217由足够强度的聚合材料模制而成,如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也称为PEEK。用于形成本发明中的固定器和/或密封固定器的适合PEEK的商标为Victrex PEEKTM 450G。
现在参考图12-14,这些图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可选择性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流体连接装置410基本上与图1-11所示的实施例相同。该装置包括一中空的连接器主体414,该主体是一个流体系统的一个部件。该主体包括一中空的孔,该孔与前述实施例中的连接器主体214上的孔230相同。
由具有一变粗部分422的管限定的一插入构件412通过一固定器416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主体414的孔内,该固定器416基本上与前述实施例中的固定器216相同。
一个O形环418型的密封元件在所述主体414的孔内的密封表面与插入构件412的一外圆柱表面之间提供了一种不漏流体的密封。
一个密封元件固定器417将所述O形密封环固定在主体414的所述孔内。该密封元件固定器417包括一个环492和四个间隔开的且向后和径向向外指向的腿,其中,所述环492具有一个向前的径向指向的环形邻接表面494,而所述的腿限定了后邻接表面,该邻接面与在主体414的孔内的一个径向环形表面邻接,从而固定所述O形环418。
在该实施例中,一个垫圈415介于密封元件固定器417的环492的向前的径向指向的环形邻接表面494与密封元件418之间。如图13和14可最好地看到,垫圈415是一个通常具有矩形截面的环形环。该垫圈415由聚四氟乙烯(PTFE)或特氟隆(特氟隆是杜邦公司的一种注册商标)制成。它也可以在特氟隆材料中填充13%的石墨。该垫圈415具有一面向前方的环形表面453和一面向后方的环形表面454。表面453限定了一个O形环418的径向座表面。当在系统中存在流体压力时,所述O形环被推动靠向面向前方的环形表面453。面向后方的环形表面454是一个径向邻接表面,该邻接表面与密封元件固定器417的环492的前邻接表面494邻接。这样的轴向负荷通过密封元件固定器417的腿传递到主体414。
本发明中的各种特征已经参考上述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所陈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

Claims (17)

1、一种流体连接装置(210,410),包括:
连接器主体(214,414),该主体限定了孔(230),该孔从入口(232)轴向延伸,该入口由径向向内延伸的边缘(240)限定,所述的连接器主体还包括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凸缘(241),该凸缘位于所述边缘(240)的轴向前方并位于所述孔内,所述主体(214)限定了位于所述边缘(240)与所述凸缘(241)之间的固定器接收部分(249)以及位于所述凸缘(241)前面的圆柱形密封表面(244);
固定器(216,416),该固定器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14,414)上,所述固定器包括多个轴向延伸的臂(276),每个所述臂包括后邻接表面(284),所述后邻接表面与所述边缘(240)呈邻接关系;
设置在所述孔(230)中的密封元件(218,418),该密封元件与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14,414)的所述孔(230)内的所述圆柱形密封表面(244)接触,所述密封元件(218,418)位于所述环形凸缘(241)的轴向的前方;以及
单独的密封元件固定器(217,417),该密封元件固定器设置在所述孔(230)内并且在所述密封元件(218,418)和所述凸缘(241)之间;并且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元件固定器(217,417)包括多个轴向延伸的腿(300),每个腿包括一个后邻接表面(308),该后邻接表面与所述环形凸缘(241)呈邻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密封元件固定器(217,417)还包括一个环(292,492),所述腿(300)从所述环(292)轴向向后且径向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环(292,492)包括一个前邻接表面(294,494),而且所述密封元件(218,418)与所述环(292,492)的所述前邻接表面(294,494)呈邻接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主体(214)的所述凸缘(241)包括一个径向指向的环形密封元件保持表面(239),而且还限定一个锥形表面(243),该锥形表面从所述径向指向的环形密封元件保持表面(239)向前延伸,该锥形表面与所述圆柱形密封表面(244)交汇,而且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417)的所述腿(300)设置成与所述锥形表面(243)呈面对关系,而所述后邻接表面(308)与所述径向指向的环形密封元件保持表面(239)呈邻接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主体(214,414)的圆柱形密封表面(244)以紧密间隔导向关系围绕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417)的所述环(292,49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一个由特氟隆制成的环(415),该环介于所述密封元件(418)和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417)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一个由特氟隆制成的环(415),该环介于所述密封元件(418)和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41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环(492)包括前邻接表面(494),而且所述由特氟隆制成的环(415)介于所述密封元件(418)和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417)的所述环(492)的所述前邻接表面(49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器(216,416)还包括一个环(256),所述的臂(276)从所述环(256)轴向向前延伸,而且所述环(256)的所述一部分在所述入口(232)处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14,414)的外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环(256)限定了一面向前方的径向表面(258)和一个缩小直径的圆柱部分(261),其中所述锁紧臂(276)被槽(266)分开,且从所述缩小直径的圆柱部分(261)轴向向前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位于所述锁紧臂(276)之间的所述槽(266)延伸进入所述缩小直径的圆柱部分(26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环(256)的面向前方的径向表面(258)和所述缩小直径的圆柱部分(261)以及所述锁紧臂(276)的后邻接表面(284)限定了一个通道(265),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214)的所述边缘(240)定位在所述通道(265)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一个插入构件(212,412),所述插入构件具有一个从它的自由端延伸的圆柱表面(224)以及一个与它的自由端间隔开的径向指向的变粗部分(222,422),所述固定器(216,416)的多个臂(276)中的每个臂都包括一个与所述变粗部分(222,422)呈邻接关系的前邻接表面(278)。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元件(218,418)和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417)设置成与介于所述自由端和所述变粗部分(222,422)之间的所述插入构件(212,412)的所述圆柱表面(224)呈围绕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器(216,416)由聚醚醚酮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元件固定器(217)由聚醚醚酮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体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元件(218,418)是一个O形环。
CN200510124959A 2004-09-13 2005-09-13 用于高压应用场合的快速连接器 Active CN1005888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0939904P 2004-09-13 2004-09-13
US60/609,399 2004-09-13
US11/218,666 2005-09-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6398A CN1766398A (zh) 2006-05-03
CN100588866C true CN100588866C (zh) 2010-02-10

Family

ID=367424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24905 Pending CN1766397A (zh) 2004-09-13 2005-09-13 用于管道和连接的连接器组件
CN200510124959A Active CN100588866C (zh) 2004-09-13 2005-09-13 用于高压应用场合的快速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24905 Pending CN1766397A (zh) 2004-09-13 2005-09-13 用于管道和连接的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76639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3548B2 (en) * 2005-06-30 2012-02-14 T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s, Llc Quick connector for high pressure applications
US8162354B2 (en) * 2008-07-25 2012-04-24 Shimano Inc. Twistable hydraulic brake hose unit
DE102012210342A1 (de) * 2011-06-30 2013-01-0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chlauchkupplung, insbesondere für hydraulische Hochdruckleitungen eines Ausrücksystems
CN104070477A (zh) * 2013-03-26 2014-10-01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静水压测试的连接工装
CN103398254B (zh) * 2013-08-15 2018-07-27 昆山联华印务有限公司 波纹软管的管接头
ES2920966T3 (es) 2017-06-29 2022-08-12 Cadillac Rubber & Plastics Inc Conector rápido
CN108980494A (zh) * 2017-11-15 2018-12-11 陆秀尧 用于高压液体输送的防脱落接口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3719A (en) * 1990-01-10 1992-11-17 Usui Kokusai Sangyo Kaisha Limited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slender piping members
US6086119A (en) * 1995-11-02 2000-07-11 A. Raymond & Cie Detachable plug-in connection for receiving a tubular plug-in-part
US6540264B1 (en) * 1999-04-27 2003-04-0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Quick connector for pip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3719A (en) * 1990-01-10 1992-11-17 Usui Kokusai Sangyo Kaisha Limited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slender piping members
US6086119A (en) * 1995-11-02 2000-07-11 A. Raymond & Cie Detachable plug-in connection for receiving a tubular plug-in-part
US6540264B1 (en) * 1999-04-27 2003-04-0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Quick connector for pip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6397A (zh) 2006-05-03
CN1766398A (zh) 2006-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8866C (zh) 用于高压应用场合的快速连接器
US7488005B2 (en) Quick connector for high pressure applications
JP2005221074A (ja) 高圧用途用クイックコネクタ
CN1918421B (zh) 流体管道的插头连接器
US7472931B2 (en) Coupling assembly for tubing and hose connections
CA2169153C (en) Quick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release mechanism
US8282139B2 (en) Quick connector with seal assembly retainer
JP5345446B2 (ja) 高圧用途用クイックコネクタ
US7344166B2 (en) Quick connector for high pressure applications
CN101307850B (zh) 连接器管接头
US20070194567A1 (en) Brake Tube Connector
CN103026118A (zh) 单轴推动连接导管接头
US11543062B2 (en) Reversible brake tube connector
US8056939B2 (en) Plug connector for piping
US6572154B1 (en) Threadless flared tube fitting for connecting flow conductors
US200401192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a conduit to a fitting
WO2018127496A1 (en) Fluid delivery assembly
CN210890531U (zh) 一种复合波纹管的快插式外连接组件
EP1865245A1 (en) Quick connector for high pressure applications
CN218236561U (zh) 一种盲插快速接头
JP2009085346A (ja) クイックコネクタ
JP3161105U (ja) 配管接続構造
CN115264207A (zh) 管路接头、管路连接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